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

第一章人类传播活动与传播学

在人类传播发展历史上,经历了符号和信号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与网络传播时代五个发展阶段,每一次传播发展阶段的演进都对人类文明的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又被称为传播革命。

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定义

一、什么是传播

(一)传播概念的历史

现代传播学意义中的传播概念是西方的舶来品,是英语“communication”一词的翻译。“communication”在英语中含有通信、传递、传达、交流、交往、沟通等十几种含义,是英语词汇中的一个普通词汇,具有传播学中传播的含义,但又不等同于传播学中的“传播”概念。

在古代汉语中,“传”、“播”最初是两个独立的词,“传”指传达、流传、传送、传授等,从传播学的意义来讲,具有时空上的传达、流传意义,即在空间上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达到另一个地点,从一部分人传达给另一部分人,在时间上将信息从一个时间点流传至后世。这些含义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如“传经送宝”、“传承”等词语中的“传”字就是这个意义。“播”指传扬、传布,强调信息的扩散,即信息从一个中心点向四周扩散,与现代汉语中的“广播”一词意义相近。传播作为一个合成词,较早见于史籍《北史·突厥传》:“已敕有司,肃告郊庙,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这里的“传播”一词与现代传播学中的传播意义接近,但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常用。

传播一词作为学术概念和学术范畴使用,始于二十世纪初,并伴随着传播学学科的兴起和发展而不断被赋予特定的含义。作为现代传播学意义的传播概念有两个来源传统,一是基

形成了传播概念的基本内涵,并随着信息科学的产生而进一步完善。

1909

义:

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音、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政府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传播概念的另一个来源传统是语义学或符号学。1911年,《思想的法则》一书中专门设计了《传播》一章,尽管他没有对传播给予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从符号学意义上对传播进行了描述:“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惟一手段是像。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皮尔所说的“像”实际上就是传播学中的符号概念。

(二)传播的定义与含义

普遍认为,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过程。

(三)传播的内涵及特征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传播的研究和给出的定义,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传播的内涵及特征。

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下进行的

施拉姆曾从词源学意义上进行过分析:“传播一词和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

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①这里,施拉姆所讲的社会是就是一种微型而具体的社会。

2、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3、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行为,具有协同性特征

4、传播活动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5、传播成立的前提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符号和意义空间

二、什么是传播学

(一)传播学定义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和探索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为人们更好地利用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的一门科学。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是人类传播历史的研究,主要包括人类传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二是传播活动本身研究。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诸种传播形式。其中,大众传播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也是本书的主体内容。从传播的具体过程看,包含了传者、受者、传播内容、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效果、传播环境、传播媒介等诸要素,这是传播学研究的主体内容。三是传播管理及传播制度的研究。四是传播学学科研究,即传播学术史的研究。

三、传播学学科特点

(一)系统性(二)综合性(三)开放性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历史进程

历史阶段的演进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许多传播学者将传播发展的阶段演进又称为传播革命。

一、符号和信号传播时代

在符号和信号传播时代,人类的传播活动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传播水平低,传播活动带有很多的本能反应性质。在当时主要依靠人体自身进行交流传播的情况下,人们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水平受到很大的生理局限,发音系统不健全,大脑思维能力低下,尤其是在这一阶段早期,还带有许多与动物传播相类似之处;二是发展速度缓慢。这一传播阶段经历了几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的时间,人类传播能力和水平进步极其缓慢;三是传播方式的表象化。

二、口语传播时代

如前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所说:“没有东西可以比语言更能使我们称为人类”。

三、文字传播时代

四、印刷传播时代

文字出现以后,书写载体尽管不断进步,但长期停留在手抄阶段,成本高、规模小,书写和阅读仅限于政府官吏、贵族等上层社会,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人类社会的信息无法大

印刷文字的出现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技术两项发明的基础上的,这两项伟大发明是中华

发明,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电子与网络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始于十九世纪。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电报。1876年,美国人A﹒G﹒贝尔发明了电话。1877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1895年,意大利人G ﹒马可尼完成了无线电实验。随着这些新技术和新发明的出现,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传播媒介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06年,美国第一个无线电节目试验播出。1920年,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在美国匹兹堡正式开播,推动了广播业的迅速发展。1936年,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成为电视媒介诞生的标志。1962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用于传播电视节目的人造卫星。

手机媒体的发展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尽管手机媒体在传播形式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但由于其对于受众接收信息的能力和方式影响巨大,有的学者认为,手机传播有可能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第五次(或第六次)传播革命的导火索。

第三节传播学的历史进程

一、国外传播学小史

(一)传播学的兴起

现代意义的传播学形成于二十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传播学的兴起,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1、政治与军事背景

在政治上,美国是一个资产阶段民主制度最健全的一个国家,在美国政治生活中,选举和竞选成为一项重要活动,每年都要进行各级各类选举活动,最重要的当然是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美国政党和政府都很重视利用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自己的形象,以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为了获得更多的选民支持,他们极尽所能地利用包括广告、公关、演讲、新闻等在内的各种传播形式和媒介。这种大规模、高频率的传播活动引发了学者们对传播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一系列实用性研究。

各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传播活动直接催化了传播学的产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美国在军事上参战的同时,十分重视宣传战,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简称CPI),专门负责美国的战时宣传。除美国外,其他国家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战,协约国则组建了协约国“联合宣传委员会”,定期召开宣传工作会议。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战,人们看到了宣传在现代战争中的强大作用,英、法、德、美等国的一批学者从各种的学术领域出发进行理论研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者和著作。美国对

2、经济与社会背景

传播学的兴起与传播活动在当时经济社会生活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

3、科技与学科背景

(二)传播学的发展

二十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传播学产生的初期阶段。产生了最早的传播学理论,即传播效果论中的“魔弹效果”论。

二十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是传播学研究走向兴盛的时期。突破了传播效果的“魔弹理论”,提出了传播效果的“有限效果论”。

二十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传播学研究拓展范围、深化研究内容和向全球扩散的时期。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传播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各领域

(三)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渊源

传播学孕育并产生于美国,但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有两个,一是欧洲流派,二是美国流派。欧洲源流的代表人物一是法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二是德国社

1、塔尔德(Jean Gabriel Trade,1843-1904年)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在社会学、刑事犯罪学、统计学等领域均有杰出成就。塔尔德原是一名法官,1890年出版了《模仿的法则》一书。1901年,塔尔德又出版了《舆论与群集》一书,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概念进行了严格界定,并结合报刊媒介系统分析了“公众”在理性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西默尔(Georg Simmel,1858-1918年)

乔治·西默尔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化论》、《社会学》、《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等。西默尔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传播问题,提出了“网络理论”。

3、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年)

约翰·杜威,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的作用,认为传播的功能就是使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相协调,大众传播则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杜威甚至希望通过将新闻业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用来改造社会科学,并为此创办了以报道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改良社会为宗旨的报纸《思想新闻》。

4、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

查尔斯·库利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1909年,库利在其《社会组织》一书中专门设立《传播》一章,对传播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论述,被认为是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将传播研究理论化的学者。库利提出的“初级群体”概念影响深远;库利还是传播学中自我发展理论的创始人,在其《人的本质和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了“镜中我”概念。

5、帕克(Robert Ezla Park,1864-1944年)

罗伯特·帕克,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理论领袖。帕克在传播学方面有很多建树,许多传播学者评价他是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也是对于传播媒介的历史和作用研究最多的人。帕克一生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如他第一次提出了民意是可以测量的观点,第一次提出了“议题设定”观念等。

6、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

乔治·赫伯特·米德,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中影响仅次于帕克的二号人物,也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理论创始人。在传播研究方面,米德提出了“主体我”和“客体我”理论。

(四)传播学的五位奠基人

1、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1902-1980年)

哈罗德·拉斯韦尔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创始人之一,也是

著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在宣传研究领域有很大影响。拉斯

韦尔一生学术成果丰硕,对传播学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过深入

研究。拉斯韦尔对传播学及社会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究类型代表;二是提出了传播过程的五要素。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并将之概括为五个“W”,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这句话,从而引申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五大传播学研究领域,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拉斯韦尔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既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第四,拉斯韦尔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研究政治学,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美国社会科学研究。

2、卢因(Kurt Lewin,又译为勒温,1890-1947年)

库尔特·卢因(又译勒温),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1933年移居美国,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人”(又译把关人)理论的创立者。3、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年)卡尔·霍夫兰,美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二是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直接影响了传播研究对社会效果的重视,为否定传播效果的早期理论—“魔弹理论”提供了重要基础。

4、拉扎斯菲尔德(Pau https://www.doczj.com/doc/9b1245896.html,zarsfeld,1901-1976年)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长期在美国普林斯顿广播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工作,他对传播学的最大的贡献体现在“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和使用数理(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两个方面。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在时代—生活公司赞助下,对当年的总统选举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媒介对选民投票意见的影响,先后发表了《人民的选择》和《选举》两篇著名研究报告。

5、施拉姆(Wilbur Schramm,又译为宣韦伯,1907-1987年)

威尔伯·施拉姆被公认为是传播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

代表性著作有《大众传播》(1949年)、《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1954年)、《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年)、《大众传播的责任》(1957年)、《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1964年)、《传播学手册》(1973年)、《人·讯息与媒介:传播学概论》(1973年)等,基本完成

了传播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施拉姆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见解,如传播的直线型观点、阅读的“即时报偿”和“延缓报偿”、教学传播中的知识沟等概念和理论都是施拉姆首次提出的。

二、国内传播学小史

(一)传播学的引进

中国最早的传播学研究是从美国引入的,开始于台湾。1954年,台湾政治大学成立了新闻研究所,开始从学术领域研究大众传播问题。1963年,施拉姆的学生朱谦博士到该研究所任教,进行了“电视与儿童”的专题研究,开启了中国传播研究绪端。朱谦还在台湾木栅等地进行了以传播与个人的现代性为主题的大规模传播学调查活动,在台湾创立了固定样本研究方法,成为台湾传播学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香港传播学的研究和起步晚于台湾。1965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新闻系,开始研究香港的传播现象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开启了香港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但主要限于大众传播领域。香港系统化地传播学研究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传播学泰斗施拉姆到香港中文大学担任访问教授,创办了传播学硕士课程,开展了亚洲新闻的研究。

大陆的传播学研究起步更晚。1956年,复旦大学新闻系主编的《新闻学译丛》将“Communication”一词译为“群众思想交通”,这是大陆第一次接触传播学,但并未开展传播学研究。直到1978年以后,一批中国学者开始大量引进和翻译西方传播学论著,将传播学引入学者们的视野。1982年是大陆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施拉姆来华访问,向大陆学者第一次系统介绍传播学理论。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座谈会,确定了中国大陆新闻界对传播学的态度和研究思路,标志着大陆传播学研究的正式开始。

(二)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传播学传入中国以后,在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提高,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层次不断深入,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台湾传播学研究逐渐从朱谦博士开创的单一研究走向多样化研究,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都获得了长足发展,研究领域涉及政治传播、教育传播、健康传播等传播学中的众多分支,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徐佳士教授的《大众传播理论》、阎沁恒教授的《大众传播研究方法》等。目前,台湾有三十多所高校设有新闻传播学科的有关系院或研究院所。

香港的传播学研究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驶入快车道,施拉姆在香港中文大学培养的第一批研究生及其他经过海外留学的本土学者回到香港,壮大了研究队伍。90年代以后,香港高校中新闻、传播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壮大。从学术研究方面来说,香港的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程度很高,研究领域广阔,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香港成为传播学研究名副其实的中西交汇之地。

大陆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传播学引入以来,传播学研究逐渐繁荣。1982年、1986年、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先后召开了六次次全国性的传播学研讨会,研究范围从传播学的实证研究向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沿理论不断拓展和深入,提出了传播的本土化问题,并开始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传播学研究继续深入,在学术界的影响愈来愈大。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传播学列入学科目录,2001年经过调整又拟将传播学升格为一级学科。同年,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大会认真讨论了新世纪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代表着当前国内传播学研究的趋向。据统计,目前大陆地区已有600多所高校设置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相关专业,发展起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第四节传播学学科体系及主要学术流派

一、传播学学科体系

二、传统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顾名思义,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以经验方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学派。在西方,经验学派原指主要以经验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学派,与主要以思辨方法为基本研究手段的学派相对应。在传播学领域,经验学派有特定内容,指以传播实践经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美国主流传播学派,与后来产生的欧洲批判学派相对应。

经验学派也常被称为管理学派,与他们坚持多元主义社会观是分不开的。多元主义社会观否认阶级社会观念,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由什么阶级支配的社会,而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社会。传播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不是要变革现存社会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

美国学者洛威里和德弗勒将经验学派在传播效果研究方面的成就归纳为14座里程碑。

三、批判学派

(一)批判学派的产生及其基本观点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是现代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学派之一,是在社会科学中的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批判学派产生的社会根源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传播媒介进入垄断阶段后带来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控制等弊端。从学术研究方面看,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学术立场上,批判学派都与经验学派有根本性的区别。该学派产生和发展在传播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与经验学派的大辩论一度是传播学研究中最令人瞩目的焦点。

二十世纪20年代,几乎与传播学在美国的产生同时,欧洲部分社会学学者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一系列批判性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研究所与法兰克福学派成为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和新左翼运动的理论据点。60年代以后,批判学派扩散到传播学领域,形成了传播学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的观点及与经验学派的分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观不同。批判学派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媒制度弊端,而经验学派则在现存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第二,研究视野不同。批判学派将传播学理论与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侧重从宏观领域研究社会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而经验学派则从实践出发,按照实用主义的原则,从微观着手,更多地关注传播本身的研究;第三,研究方法不同。批判学派的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而经验学派学派则重视传播实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主义研究。

(二)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

①[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

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43页。

的意识形态功能,尽管与经济基础相关,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研究流派将大众传播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两部分,前者是媒介通过象征性事务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务“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受众接触媒介信息、进行符合解读并解释其意义的过程。该学派认为,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既有支配性的体系,又有从属性的价值体系和激进的价值体系,大众传媒符号化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按照其本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务赋予意义的活动。这种赋予意义的活动表面上似乎得到社会广泛的“合意”,但事实不是,其背后目的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控制服务。从受者角度看,受众的符号解读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们对媒介信息有不同的解读形态,体现了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各从属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和抗争等不同的“意义空间的阶级斗争”方式。

本章拓展学习

一、国内外观点引介

(一)传播定义举隅

1、西方学者的几种定义

(1)“共享说”

亚历山大·戈德:传播就是“使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有的过程。”威尔伯·施拉姆:“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合采取同一意见”。

(2)“影响说”

霍夫兰、贾尼斯、凯利:传播指“某个人传递刺激以影响另一些人行为的过程”。

奥斯古德:“传播就是一个系统,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

沃伦·韦弗: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过程。”

(3)“反应说”

史蒂文斯: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理兹:传播是“一个来源透过对讯息的传达,能使接受者引起反应的过程”。

(4)“互动说”

C·格伯纳:“互动,甚至在生物的层次上,也是一种传播;不然,共同行动就无法产生”。传播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瓦茨罗维可:“在互动的情景中,有讯息价值的所有活动都是传播”。

(5)“过程说”

希伯特:“传播的确可视为一个过程,过程就是一系列的活动及运行永远向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行动。传播不是一个被时间和空间所固定的静止的实体。传播是一个恒动过程,用

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

德弗勒、丹尼斯:“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2、中国学者的几种定义

(1)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事实上传播是在时间或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

沙莲香:“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传播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者之间的一系列传播关系;传播是由传播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传递过程;传播是社会性行动,传播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特点。”

(2)李彬:“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包括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两大类型。”

(3)张国良:“传播,即:传受信息的行为(过程)。”

(二)传播学概念和范畴问题

1、梅尔文·德弗勒:梅尔文·德弗勒认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社会与传播的关系、传播过程的基本性质及传播效果三个方面。传播学就是要“解释人类传播过程的基本性质。从诸如语义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这样一些领域里可以得出许多很有价值的线索。需要他们结合起来,充分描述整个的人类传播,然后方可估量出使用复杂媒介的大众传播地位”。(参见[美]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

2、丹尼斯·麦奎尔的媒介理论图示(参见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0页。)

(三)哈特的媒介三分理论

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包括人类的语言及包含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第二类

统,指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都需要机器辅助的媒介,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等。

(五)传播效果研究的14座里程碑

(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9页。)

(六)“新世界信息秩序”论证

(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4-248页。)

“新世界信息秩序”是发展中国家针对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而提出的,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第一阶段(1973-1978年):论战开端与发展时期

1973

存的传播渠道不仅是罪恶的殖民地时代的遗产,而且阻碍着各国之间自由、直接而迅速的传播与沟通;发展中国家必须共同采取行动,来改变现存的传播渠道。”

2、第二阶段(1978-1984年):论战激化时期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次大会通过了《大众传媒宣言》,规定了大众传媒活动的一般准则和规范。这个宣言具有妥协性质,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也没有引起重视。

国教科文组织贝尔格莱德大会上获得通过,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秩信息序”论争中取得重大胜利。

3、第三阶段(1984年至今):

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信息秩序”论证中的胜利引起西方发达国际的强烈不满,

随着苏联的解体,结束了“两极化”的世界格局,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水平迅速提高,同时,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世界信息秩序”问题更加复杂。

第二章传播符号与信息

第一节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社会学、符号学双重视角下的符号定义

从词源学的角度看,“符号”(sign)一词渊源已久,然而它的含义一直含混不清,甚至在经典著作家那里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古代希腊,符号就是征兆。公元前5一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把病人的“症候”看做符号,世称“符号学之父”。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生、哲学家盖伦写了一本症候学的书,名为“semiotics”,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符号学”。此后,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Augustine,A.)给了符号一个一般性的解释:“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意思是说,符号是代表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它既是物质对象,也是心理效果。奥古斯丁的符号观,直接影响了现代符号学的两位奠基人——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把科学分为三种,第一、二两种为物理学和伦理学,而第三种,他说:“可以叫做Semiotic,就是所谓符号之学。各种符号因为大部分是文字,所以这种学问,也叫做逻辑学。”洛克的符号学说,也是美国社会学者皮尔斯符号学思想的重要源头。

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关于“符号”的明确界说,但是古代汉字“符”确实含有“符号”的意思。所谓“符瑞”,就是指吉祥的征兆;“符节”和“符契”都是作为信物的符号;“符策”为道教的神秘符号。先秦时期公孙龙《指物论》,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符号学专论,以深奥的语言讨论了指示符与所示事物的关系,提出了“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著名观点(所有的事物都是通过符号来表示的,而符号本身并不是符号所指称的对象现代符号学理论源自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以及现代逻辑学家、德国的弗雷格、卡尔纳普等人的研究。

1894年索绪尔最早提出符号学概念,他期望建立一种符号学,以便使语言在其中得到科学的描述。

“一个符号(sign),或者说象征(representation)

①其中包含三个要素:符号——本体,符号—对象,符号——解释。他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经验都是符号活动或由符号表达

①转引自袁漱涓主编:《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下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85页。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页。

③ Wilbur Wchramm and William E. Porter. Men, Women, Messages, and Media: 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pp.57-57.

(二)符号的特点

第一、符号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第二、符号具有随意性与约定性

第三、符号具有简约性、象征性。

第四、符号具有形义组合的灵活性、多义性。

第五、符号具有传承性与超时空性

二、符号类型

第一、物体符号,是指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第二、体态符号,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等,可分为象征性、说服性、调节性、表现性、适应性和表情性动作。

第三、伴生语言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中伴随言语行为而发出的具有一定语言功能的符号,包括类语言和副语言。类语言是表现一定身心状态的功能发声,如笑声,哭泣或叹息等;副语言是词汇读音之外的“声音因素”,如音调,音色,轻重,节奏,停顿,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物,也称为副语言。

第四、时空符号。也称位置语言

第五、网络虚拟化非语言符号。上述几种非语言符号,都可以新的形态虚拟化为图像符号,表达丰富的现实意义与网络虚拟意义。如QQ聊天中的各种符号,都是虚拟的,临时性的、约定的,甚至是传播当事人自己随意创造的,只有即时互动的部分人知晓其意义。

第一、补充作用。

第二、替代作用。

第三、强调作用。

第四、否定作用。

第五、重复作用。

①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87页。

第六、调节、示意作用。

三、符号的基本功能

(一)命名、指代功能

(二)表义、传达功能

(三)规范、限制功能

(四)显示、标志功能

(五)认识、贮存功能

(六)传播、交流功能

第二节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一、什么是意义

意义是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意义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他人、自己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

二、符号意义的分类

(一)语言学的意义分类

符号往往是表达一定意义的符号,也可以说任何一种符号或清晰或模糊的意义,现代

一般说来,明示件意义具有相对稳定性,明示性意义是某种文化环境中多数社会成员共同使用和有着共同理解的意义;那些表达明确的语言所呈现的意义就是明示性意义,如某酒店门口明确写着“欢迎自带酒水”字样,就是明示性的。

暗示性意义是指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暗示性意义中既有多数成员共同使用的,也有特定个人或少数人基于自己的联想而在小范围内使用的,因此,对它的理解也未必多数成员都一致,暗示件意义较容易发生变化。

2、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二)符号意义的模糊性表现

。语言符号的暖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例如“水果”一词,从典型的水果到不太典型的水果,其包容范围很大,西红柿、西瓜等属于“水果”还是属于“蔬菜”、一般人是不容易分清的。一些新语和流行语的意义也具有这种暖昧性,例如当今网络流行的网络用语。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三)其他分类

在传播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素也可分出不同的意义类型:

1、传播者的意义。在传播行为中,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

2、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个或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这说明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收到的意义同样也未必是一回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会随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二是由于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这些因素不同,每个人从同——符号或讯息中得到的意义也就会存在差异。受传者的意义既不等于传播者的意义,也不等于符号本身的意义。

3、语境意义。

语境,在传播学中叫做传播情境。

4、象征意义:

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类能够发现宇宙和社会万容万物间的象征关系,并从个别事物和眼前事物、从森罗万象的具体性和干变万化的多样性的束缚中把自己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自由的传播境界。人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但象征符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为产生混乱。日本传播学者林进认为,象征体系的改造以渐进的方式为宜,过激的变动或完全的更新会导致“传播过程的断裂”,引起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第三节信息与人类传播

一、信息的定义及其实质

(一)信息论背景下的信息

“信息”既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词汇,就目前的研究表明,英语言中最早使用信息

(information

中就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这是汉语文献中“信息”一词的最早记录。

随着自动化系统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出现,对信息的研究开始突破原来仅限于传输方面

滤波理论。

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纳结构、状态和历史。这是最广义的信息概念。]

关于信息的概念,《牛津字典》(英国)字面的解释是:“信息就是谈论的事情、新闻和知识。”《韦氏字典》(美国)的解释为:“信息就是在观察或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新闻和知识。”《辞海》(中国)释为:“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广辞苑》(日本)说:“信息是指所观察事物的知识。”

基于以上信息含义的丰富性,结合传播与信息的紧密学理关系,我们认为给信息下一

(二)信息的丰富性

二、信息的特征

三、社会信息系统

我国学者郭庆光总结出四个方面的特点,很有启发与代表性:

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double contin8ency)的系统。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本章拓展学习

一、国内外观点引介

(一)语言符号(语言)的特点

我国学者郭庆光总结了以下几点: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赛情。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相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眼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生物学和动物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从新生代以来,动物界几乎没有增加发声类型,它们只能靠有限的声音和特定的的创造力。人类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而且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的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第三章传播类型

本章导读

传播类型的划分多种多样,比较公认、科学、方便的划分是四分法,从传播者与受传播者的范围大小、人数多少方面进行的分类,即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后来随着通信卫星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有学者把网络传播、全球传播(国际传播)单列出来,形成六种类型。我们认为,网络传播与全球传播是大众传播的进一步壮大和扩展,仍然采取四分方法。

第一节自我传播

一、自我传播及实质

这个过程是经历我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几个主要环节

结合以上分析扣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自我传播:

二、自我传播的作用

1、有助于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实事求是看问题。

2、有助于人们求得心理安慰,化解内心积压的各种不愉快。

3、可以帮助人们从传播的传播网络与外部世界中筛选有用的知识信息,为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活动提供积累。还有助于人体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三、自我传播研究的主要理论

(一)米德的“I与ME”理论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3页。

人的自我传播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不少心理学家做过研究,但是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他在《精神、社会与自我》(1934年出版)一书中做了详细说明: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

语中的宾格,这个“我”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也就是说,人的自我是在“主我”

(二)内省式思考

“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也是由米德进行专门研究的。

根据G、H、米德的研究,内省式思考并不是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problematic situation),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

(三)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对自我传播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他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这种与自身的互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在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期待的印象,这些期待具有一定的意义,个人会考虑这些期待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

第二节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交流而形成的信息互动系统,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借助于媒介的间接传播。在各种外在的传播活动中,人际传播是最原始的、历史最悠久、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传播类型。

一、人际传播的作用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这样,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二个方面:第一,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第二,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第三,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额度高。

4、受外力限制较少。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三、人际传播的主要研究理论(了解即可)

第三节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群体传播

(一)群体传播的性质

对特定人群的参考群体。

(二)群体传播的功能及意义

群体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从社会角度而言,群体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群体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个小社会,小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系统和谐稳定的基础。其次,群体通过分工协作,能够将分散的个人力量组织起来,完成个人所无法完成的工作,推动社会发展。从个人角度而言,群体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群体既是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又是实现个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手段;既是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又是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基础。当然,群体的功能也并不都是正面的,也常有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组织传播

(一)组织传播的性质、特点

1、组织与组织传播

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群体,也是人类社会协作的一种基本形式。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立明确程序和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①

①宋林飞:《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6页。

2、组织传播的性质与要素

组织传播既具有一般传播活动的共同性,又有其独有的性质,一般来说,组织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是信息要素,信息既是传播的内容,又是组织形成、存在和发展必要条件;二是相互依赖。从外部来说,组织不能脱离社会系统和环境而独立存在,需要与外界的信息互动。从内部来说,组织内部也需要信息的互动;三是网络,组织是各种关系组成网络,也是社会网络的一部分,信息传播在这个网络内进行;四是过程,与一般传播活动一样,组织传播也是一个信息传递和信息互动的过程;五是环境,组织受环境因素制约,组织传播与环境进行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换。③

3、组织传播的特点

组织传播与其他传播形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传播者是以组织或团体的名义传播的,代表组织的思想、意见和观点;第二,传播内容大多是指令性、训导性或劝服性的,一般来说,组织内部的传播内容以指令性和训导性信息为主,与组织外部的传播内容则以劝服性信息为主;第三,具体活动是在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第四,根据不同的传播目的,传播活动一般都有一定的规模,是一种集体行为。④

(二)组织传播的分类

1、正规组织传播与非正规组织传播

2、纵向传播、横向传播与斜向传播

(三)组织传播的功能

1、内部宣传、协调功能。

2、对内对外宣传、协调功能。

3、管理指导功能。

4、决策调整功能。

5、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功能。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②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5页。

③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5-106页。

第四节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关于大众传播的定义,中西学界提出了无数的主张。我国学者郭庆光认为: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①。这个定义涉及传播者、传播手段、传播对象、传播体制等要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以大量发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影像制作公司。大众传播的手段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印刷技术以及电子、网络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对象是分散而不确定的受众。大众传播是生产信息产品的组织,要受各种制度控制与约束。

浙江大学邵培仁主编的《传播学》一书中认为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②。这一定义具有涉及了大众传播的内容,较为具体。还有的学者指出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者、编辑)通过机械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种社会性信息交流活动”③强调了它的社会性、专业性、公开化、技术化几个因素。还有的学者强调了大众传播的组织性特点:“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④

国外学者早就从不同的角度做过研究,如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认为:“大众传播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音声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state—regulated)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践活动。”⑤指出了大众传播是企业性媒介组织的实践活动,显示了对国家政府控制作用的重视。

美国学者多米尼克则强调了大众传播的公共性、分散性:“大众传播指的是一个组织通过一个更多的机器的帮助,生产和传递公共讯息的过程,这些信息被送到庞大的、异质的及分散的受众那儿。”⑥

美国学者斯坦利·J·巴兰则在定义中强调了意义(信息)生产、分享的过程:“大众传播是在大众媒介及其受众之间创造分享意义的过程。”⑦

所有这些定义都强调的共同的要素:大众受众、能快速大量复制信息的技术(新媒介载体)、专门的传播机构、公共讯息。

这里充分考虑到了网络传播的交互性特点,它对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单向式传播提出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②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③刘建明主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第290页。

④沙莲香:《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45页。

⑤ T.O’Sullivan,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Methuen & Co., New York, 1985,p.130.

⑥ [美]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蔡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⑦ Stanley J. Baran, 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literacy an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