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化和液化》教案模板

《汽化和液化》教案模板

《汽化和液化》教案模板
《汽化和液化》教案模板

《汽化和液化》教案模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沸腾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感知水沸腾前与沸腾时现象的区别。通过探究活动,

2.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沸腾时与沸腾前的现象,并探知规律和条件。

教学工具

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

教学过程

1、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58-60,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汽化?

(2)什么是液化?

(3)什么是沸腾?

(4)什么是沸点?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确定的温度

3、探究:水的沸腾

(1)注意: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沸腾时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记录数据

依照晶体熔化曲线描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

(4)总结实验

①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对它加热,它却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

②液面上的“白气”越来越多,沸腾的时候,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③沸腾后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

4、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的沸点(℃)

气压增大沸点增大;气压减小沸点减小。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教学大纲

Photoshop 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课程主要任务是介绍PHOTOSHOP CS3版工作界面,图像设计基本操作,选区的创建、编辑与应用,图像的填充、绘制与修饰,路径、形状的绘制与应用,色彩艺术,文字魅力,图层的应用,蒙版与通道的应用,神奇滤镜,动作和输入、输出等,最后通过综合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案例实训。学习Photoshop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设计工具的使用技巧,进行各种公益广告设计、商业广告设计、商业包装设计、网页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适应社会要求,能够顺利的走上社会,并为以后独立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1)能够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理论、有关色彩理论和颜色模式的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的工作界面以及一些基础操作,例如:对图像 文件的新建、打开和保存操作,以及使用PHOTOSHOP CS中的各种辅助 工具等。 (3)" (4)能够熟练利用PHOTOSHOP CS3中的工具和命令创建、编辑和保存选区; 熟练掌握创建、编辑路径的方法与技巧。 (5)熟练掌握图层的一些概念、基本操作。 (6)对通道与蒙版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轻松掌握通道与蒙版的操作方 法与技巧。 (7)掌握滤镜的一些基础的操作。 3.课程特点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3实用教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大量的上机实例操作才能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在上课的全过程必须保证大部分的时间来上机。 `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 项目一Photoshop CS3快速入门 项目二制作滑稽小狗 项目三制作圣诞电子卡片 项目四制作完美婚纱照 项目五制作时尚皮包宣传页 项目六制作舞会门票 ; 项目七制作时尚照片 项目八制作室内装饰效果图 项目九制作学院网站首页

《图像处理》教案

图像处理 辅助工具:计算机、网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和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七节的内容。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画图程序的窗口,并且会使用各种画图工具。本节课形象直观,灵活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和脑,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种简单有趣的绘图方法。 学情分析: 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电脑鼠标、键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对于本节自带的应用程序“画图”小学也接触过画图程序,有的使用的还相当熟练。所以我采用的学法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方式,以学生“练”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赏识教育、自我探究、协作交流、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画图程序工具的熟练使用; 、应用“画图”程序绘制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 修改自己的图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画图”程序的窗口; ()学会各种画图工具的使用; ()学会利用“橡皮”对图像的修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动画图程序,学生认识的窗口,培养学生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使用画图工具绘画,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操作的习惯,并且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创新能力。 ()通过对图像的修改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绘制作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积极

参与的精神,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学生特色的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分钟) 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 喜欢画画吗?”学生齐答: “喜欢”。“我们班有很多 小画家,也有许多电脑高手,可是我们班上有没有电脑小画家呢?”大部分同学说:“没有”“想不想成为电脑小画家?”我顺势引入新课:“今天,老师这里有几幅漂亮的画,请大家看看。” 展示历届初中生参加电脑绘画制作比赛的优秀作品(课件展示)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气 氛活跃。认真观赏获奖的电脑 制作作品,并能说出是什么软 件制作的。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和兴趣,想自己创造出更优秀 的作品,自然地引出本课的内 容。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分钟)一、认识“画图”程序 (分钟) 、让学生自己来启动画图程 序,并能说出窗口的各部分名称。 、提高:说出“画图”程序1、学生动手启动画图程序 、仔细观察“画图”窗口说出 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回忆前 面讲过的启动应用程序的三 种方法另一方面也增强的学 生操作能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窗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教学文档

第3节汽化和液化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与特征,理解沸点的概念。 2.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时物质要吸热。学时重点:观察水的沸腾是本课的重点。 学时难点:观察水的沸腾温度变化的特点。 教学活动 ?引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第一次来到我们石盖塘,先 来个自我介绍,这是一瓶水,(用手指沾酒精在黑板上写 “朱必胜”。大家可以叫我朱老师,认真观察,水到哪里 去了? 生:空气中 师:水变成了什么? 生:水蒸气 师:我们知道物体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水是什么状态的?液态的,水蒸气呢?气态的,我们

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板书:汽化 一、液体气体) 第一部分:引入 二、新授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棉签蘸一滴酒精在手心。(用纸打印出来贴在瓶子上面) 生:做。(1min) 师:停。有什么感觉?你说。 生:凉的。 师:说明酒精吸收了人体的热量还是放出了热量? 生:吸收热量 师:非常好,请坐。酒精从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生:液态变成气态。 师:这是什么现象? 生:汽化。 师:我们把这种较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板书“二、

蒸发”) 师:下面我们把温度计放入酒精中,停5秒,再拿出来,观察温度变化。 生:做(1min) 师:温度计示数有什么变化? 生:降低了。 师:为什么会降低呢?你说。 生:蒸发吸收热量。 师:你的思维迁移能力非常不错。请坐。 师:温度计放在酒精里面的时候示数没有降低,也就没有吸走温度计的热量,说明此时酒精有没有蒸发? 生:没有 师:拿出来之后降低了,说明酒精蒸发吸走了温度计的热量。两种情况下对比,说明蒸发发生在液体内部还是液体表面? 生:液体表面。 师:对,我们石盖塘的同学们分析能力真不错,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知道蒸发吸收热量,并且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

5.3 教案 汽化和液化优秀教学设计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它包括沸腾和蒸发.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的实际价值.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难点:观察现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教具:电教器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生每组器材:烧杯、水、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中心有孔的纸盖、火柴 一、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演示:我用棉纱蘸些酒精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鸡腿”,不一会儿,咦!我的“鸡腿”不见了. 提问:我的到底“鸡腿”跑哪儿去呢? 回顾:物质三种状态是什么? 设计目的:通过一则物理幽默笑话,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又复习了物质三种状态的有关知识. (二)类比联想,形成概念 1、回顾上节课内容,观察下列现象,你想到什么? 冰融化成水,铁块变成铁水,固态 液态 水结冰,铁水定型成铁块,液态 固态

汽化( ) 2、笑话里的“鸡腿”跑哪里去了?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由学生小组归纳概括出汽化的概念: ( )态 ( )态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类比、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归纳,从而总结出汽化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明确强化 探究水的沸腾 1、提出问题: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2、进行猜想:(学生大胆进行猜想) 3、实验仪器:(一个学生说) 4、观察实验:(4人为一个小组做实验,组长从水瓶中分热水) (1)沸腾时,气泡大小的变化? (2)沸腾前、后,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 (3)沸腾时,移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吗? 5、数据记录并绘图: 描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图.(电脑平台投影3个学生画的曲线图像) 90 95 100 温度/0C 时间/min 6、归纳总结:(由学生小组讨论并归纳总结出沸腾时的特点) (1)沸腾概念:在 温度下,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 (2)沸点:液体 时的温度. (3)液体沸腾时要 热,但温度 .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2.2 汽化和液化(1) 学案

课题:2.2 汽化和液化(1) 【学习目标】 (1)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吸热的物理本质,了解其应用。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2)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 【预习导学】 1.物质的由液体变为气态叫做 。汽化的两种方式分别是 和 2.只在液体 发生的 现象叫做 ,它可以在 温度下进行。 3.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 、 有关。 4.沸腾是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需要 。 【学习过程】 【要点1】 观察蒸发现象 〖活动〗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手背上的酒精 。 〖分析〗(1)消失的酒精哪里去了? 。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比如 。手背上涂酒精处有何感觉? 。说明: 。 (2)将一支液体温度计插入烧杯内的酒精中,测量出酒精的温度;再把温度计 从酒精中拿出,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说明液体蒸发有 作用。 〖思考〗雨后路上的积水会逐渐消失,水的内部有没有发生汽化现象? 。 这种汽化现象的发生对温度有没有要求? 。 〖总结〗 【要点2】 〖思考〗晾衣架上的湿衣服晾干了是 现象,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例说出能是湿衣服更快晾干的方法 。 〖猜想〗液体的蒸发快慢可能与 有关。 〖分析〗要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应控制 、 不变,改变 ,观察液体蒸发的 。 〖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下面是出guo为大家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沸腾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感知水沸腾前与沸腾时现象的区别。通过探究活动, 2.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沸腾时与沸腾前的现象,并探知规律和条件。 教学工具 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 教学过程 1、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58-60,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汽化? (2)什么是液化? (3)什么是沸腾? (4)什么是沸点?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确定的温度 3、探究:水的沸腾 (1) 注意: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沸腾时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记录数据 依照晶体熔化曲线描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 (4)总结实验 ①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对它加热,它却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 ②液面上的“白气”越来越多,沸腾的时候,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NO:19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NO:19 班级姓名小组等级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3、极度热情,投入学习。 重点难点: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能力立意: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理解汽化和液化现象。 使用说明: 1、用25分钟自学教材85-92页,疑点与盲点用红笔标记 2、用20分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准备课堂交流学习指导:联系日常生活的现象来加深理解 一、自主学习

摊开,这是因为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2.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是。 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的水烫伤厉害,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 的缘故。 4.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棉花包上,蘸上酒精,酒精蒸发时温度计的示数,这是因为蒸发的缘故。 5.向手心吹气,感觉手凉,这是因为这是现象,热(吸、放)。 6.向手心呵气,感觉手暖,这是因为这是现象,热(吸、放)。。 7.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是:都是物质从态变成态的汽化过程,都要从周围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不同点是:蒸发仅是在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在都能进行,沸腾只能在一定的温度即下才能进行。 8.要使气体液化,可以采取和的方法实现,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9、电风扇能加快人体表面的,使加快,人就感觉到凉快。 10、物质从态就成态叫做汽化,汽化要热,汽化有两种方式为和。 11、为了加快液体蒸发,可以 。 12、要使水的沸点高于10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强火力 B.延长加热时间 C.加密闭的盖子 D.移往高处加热 13、为了使锅内的水温超过100℃,可以采取:()(A)把水倒掉一些再烧;(B)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C)移到高山上去烧;(D)给锅加上不漏气的盖。 14、关于雾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是温度较低的水蒸气; (B)雾是水蒸气在空中尘埃上液化成的小水珠; (C)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D)雾是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15、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棒冰会冒“白汽”,这是由于下列哪种情况产生的?() (A)棒冰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 (B)棒冰升华,由固体变为气体; (C)棒冰蒸发的气体变成小水珠; (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16、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 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1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00℃的水将:() A、一定沸腾 B、一定不会沸腾 C、一定蒸发 D、都不可能 18、将手从水中提出离开水,觉得手凉些,是因为:() A.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低造成的 B.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高造成的

电子商务专业《网店美工》(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网店美工》(图新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09091215 2.课程名称:《网店美工》/图像图像处理 3.英文名称:XXXX 4.课程简介:网店美工(图形图像处理)是一门培养淘宝、天猫、京东、亚马逊等网店页面编辑美化工作者的课程,熟悉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和网页设计Dreamweaver等软件将网店的视觉效果,排版等工作呈现出来。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网店美工(图像图像处理)是一门培养淘宝、天猫、京东、亚马逊等网店页面编辑美化工作者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学习网店美工设计之“道”“器”“术”三个层面的知识体系,掌握商品拍照技巧,Photoshop(美图、光影)图形图像处理的图文设计能力,详情页的设计思路及网店的装修设计等能力。 要求学生对美工设计之“道”“器”“术”三个层面的知识原理做到理解,熟练掌握各种美工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能力为主,为学生日后成为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先行课程:无。 3.周课时、总学时: 4学时*16周、共64学时,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34学时。 4.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 5.教学方法:讲授法、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案例讨论法等直观教学法。 6.考试方法:平时作业、考勤占50%,期末上机考试占50%。 7.实验、实习、作业: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主要以上机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基本上每次课都会配备相应的实操、实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完成。 8.教材:《网店美工》(第2版),童海君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版。 9.教学参考资料: 《网店美工实操》,淘宝大学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 《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徐峰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网店美工宝典》,王楠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 《Photoshop图像处理》(第3版),余辉主编,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标准教程》,雷波主编,中国电力出版,2011年。

最新图形图像处理教案模板

天津科技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室内与家具设计方向) 图形图像处理教案 编 2009.9

课程名称图形图像处理课时 2 序号01 授课班级070641/070642 日期教学方式讲授课题名称第一章Photoshop简介任课教师刘辛燕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教学 主要内容第1章 Photoshop简介 1.1 Photoshop的发展 1.1.1 Photoshop发展简史 1990年,发行Photoshop 1.0版本。 ,发行Photoshop CS2(9.0)。 1.1.2 Photoshop CS2新增功能 1. 全新Adobe Bridge文件浏览器 2. 增强的图像处理能力 (1) 支持32位高动态区域(HDR)图像 (2) 快速处理数码相机的RAW格式文件 (3) Photoshop CS2镜头校正工具 (4) 减少图像杂色 (5) 智能锐化滤镜 (6)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 (7) 红眼工具 (8) 模糊滤镜 3. 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1) 定制Photoshop CS2菜单 (2)Photoshop CS2字体预览 (3) 图像处理器 (4) 自定义用户界面字体大小 (5) 自动更新管理器 (6) 数据驱动图形 (7) 视频预览 (8) 脚本和动作事件管理器 4. 增强的设计功能 (1) Photoshop CS2动画面板 (2) Photoshop CS2的消失点工具 (3) 多层操作

目的与要求 重点与难点 小结作业 (4) 图像变形功能 1.3 界面简介 操作界面由工具栏、菜单栏、和操作面板等组成。 1.3.1 菜单栏 菜单栏分为“文件”菜单、“编辑”菜单、“图像”菜单、“图层”菜单、“选择”菜单、“滤镜”菜单、“视图”菜单、“窗口”菜单和“帮助”菜单。 1.3.2 工具栏 工具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也叫工具选项栏或属性面板。在使用Photoshop处理图像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工具或者进行不同的操作,工具栏里均会显示出相应的选项供用户选择。工具栏可以被拖动至窗口的任何位置,用户可以通过“窗口”菜单中的“选项”子菜单来显示和隐藏属性面板或称工具选项栏。 1.3.3 操作面板 ①工具箱:Photoshop CS2的工具箱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它包括选择工具、绘图工具、填充工具、编辑工具、颜色选择工具、屏幕视图工具、快速蒙版工具等。 ②图像窗口:主要是作为显示图像制作效果和制作图像的平台。 ③控制面板:主要包括多个控制面板,通过这些控制面板可以设置图像的颜色、样式、图层、字符、段落等属性,以及提供导航、测量信息显示等辅助信息的面板。 ④状态栏:主要用于浏览图像当时所处的一种状态,如显示比例、文件大小及工具提示等。 在学习软件之前,首先应明确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及photoshop软件在图形图像处理制作方面的具体用途。 熟悉界面 详细介绍了图形图像处理大师——photoshop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基础操作。从基础概念开始讲述,目的是为了在开始学习软件之前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新建保存一个图片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的 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本节“想想做做”3个,科学探究活动1个,“动手动脑学物理”1个,“STS”一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主要特点。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用具】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二、进行新课 活动1:课文里的“想想做做”,教师先演示:用一塑料袋装一些酒精,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了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清楚看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这时学生自然产生“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等一系列的疑问,从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活动2:“探究水的沸腾”这个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采用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2.2 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 (2)

《2.2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1、知道蒸发现象,知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l、你知道什么叫汽化?知道汽化有和两种方式。 2、蒸发。蒸发时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3、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蒸发的实例? 【课堂学习】 【问题1】、自然界中,物质不同状态可以相互转化吗?你举出一些液态转化成气态的实例(举三个实例) 7 一、汽化:物质由变为。 汽化有两种方式:和。 【问题2】:根据小学已有的知识,你对蒸发了解多少? 活动2.3观察蒸发现象(P36,页) 观察的现象:1) 2) 二、、蒸发只在发生的汽化现象。 根据蒸发的定义,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些蒸发的实例 三、总结以上现象得到 蒸发的特点: 1)发生在

2)在温度下都能发生。 3)发生的较少 (剧烈或缓慢) 4)蒸发时需要 (吸热或放热),使液体和周围的温度。 四、蒸发吸热——致冷作用‘ 【问题3】请举出利用蒸发吸热的实例 例:请解释干湿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问题4l猜想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例1:试分析火洲里的坎儿井为何没有干涸的原因。 练一练:分析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子长成针形,对它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课堂学习】 1、某同学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在室外放了两只等量酒精的相同的烧杯,其中一只放在烈火日下,另一只放在附近的树荫下,一段时间后,比较两只烧杯中剩余酒精的多少,他这样做是为了验证( ) A、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 B、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C、液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的关系 D、液体蒸发快慢与表面气流快慢的关系 2、将一瓶开口的酒精,置于30℃的环境中,若放置一段时间后再用温度计去测量酒精的温度,则温度计上的示数:( ) A、一定是30℃ B、一定低于 c、一定高于 D、可能是30℃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的是( ) A、把洒在地上的水扫开,蒸发加快。 B、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有40℃和20℃的水,甲容器中的水面下降要快一些。c、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同温度的水和酒精,一段时期后,发现酒精容器中的 液面下降得要快一些 D、擦干手上的水,吹风时会加快蒸发 4、江心州农村有一种没有上釉的陶制茶壶,夏天盛茶水后,壶身常会渗出一些小水珠。但壶内

八年级物理上册1.4汽化和液化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2、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 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 【导法】实验、分析、比较法 【重点难点】 蒸发和沸腾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1、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3、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5、沸点:各种液体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银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 知识探究: 1、汽化:物质由态变为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2、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气泡,大小变,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

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3)、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 (4)、查看液体的沸点,记下几种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跟有关。 4.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5.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 (2) (3) 6.讨论: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 自我小结 归纳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天气睛朗时,洗过的衣服很快就干了,阴天洗过的衣服就不容易干了,说明蒸发是有快 慢的,那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的应用: 蒸发致冷,用酒精和温度计做一下89页的想想做做,知道液体在蒸发过程中热,致 使液体后它依附的物体温度。 练习1 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4.3汽化和液化学案

《§4.3汽化和液化》学案 设计教师:刘岩2010.11.16 自我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重点、难点: 1、蒸发吸热的探究过程。 2、归纳加快蒸发和减慢蒸发的方法。 3、蒸发吸热致冷。 自我探究 阅读课本85页想想做做,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何变化?_____。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______ 袋中又出现了_____态的酒精。这种物质从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进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分析与总结: 1、沸腾的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时需要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到水面,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阅读89页的蒸发,了解汽化的另一种形式,并与沸腾作比较,完成下表 2、蒸发的定义:蒸发是液体在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天气睛朗时,洗过的衣服很快就干了,阴天洗过的衣服就不容易干了,说明蒸发是有快慢的,那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酒精和温度计做一下89页的想想做做,知道液体在蒸发过程中热,致使液体后它依附的物体温度。 蒸发的应用: 3、液化:从热水中取出袋子后过一段时间后酒精又从气体变为液体的原因是温度________。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例如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使其液化的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随堂检测 1、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2、沸腾是在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 3、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的(选填“相同”、“不同”)。 4、在烧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____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 5、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白气”是______,这是由于______遇冷______形成的。 6、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______。 7、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8、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 C. 两容器中一样多 D. 无法判断 9、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10、雾与露是空气中水蒸气______形成的。()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固 11、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 A. 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 B. 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 C. 窗玻璃的里外两面 D. 不能断定在哪一面 课后作业:创新设计习题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

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 栾川县栾川乡初级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液体蒸发时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2.了解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与特征。理解沸点的概念。 4.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时物质要吸热。 5.会画液体沸腾图像。 6.通过对“坎儿井”工作原理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设计思路 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验机会,提高学生对实验探究是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的认识。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从中发现问题,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用以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汽化及其两种方式,归纳总结出蒸发的几个特点。观察水的沸腾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此有了一些初步认识,请学生描述沸腾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给出的基本观察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由学生归纳出实验的目的,明明白白地进行实验和观察。 三、教学资源 1.实验录像:“乙醚蒸发”。(条件允许时,可将录像、投影片等一并做入课件) 2.实验器材:酒精、棉花、酒精灯(酒精灯需要大火或多头或者用酒精炉)、铁架台、烧杯、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小量杯、麻油、滴管、打火机、手表。 3.投影片: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数据记录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配示意图;方格坐标;蒸发与沸腾对照表及其空白表。 四、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 新课引入 用手指沾水(或酒精)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好”,不一会水干了,提问:水到哪儿去了?板书:一、探究蒸发现象 请同学们观看“乙醚蒸发”的实验录像: 观察现象,思考解答问 题,得出蒸发的概念。 认真观看录像,注意实 验方法,根据现象思考、研 用创设的情境引入 蒸发,学生感到自然, 容易接受。 通过乙醚蒸发能 使金属盖底的水结冰,

3汽化和液化学案

第3节汽化和液化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 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 致冷。 2、过程和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 规律。 教学重难点: 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课前预习: 仔细阅读课本第85页-91页的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题目:1.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_______和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_______态变为 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液化的两 种方法.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不同. 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 教学流程: 流程一、汽化和液化 1、观察与思考 实验: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可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 后放入热水中(只需要将有酒精的一角沉入热水中),观察 酒精的变化。 说出你的发现:

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4.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5.教具与学具 水槽、塑料口袋、冰棍、苹果;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12套) 教学过程 一、实验与发现 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 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在这个演示实验中,并不先告诉学生内有酒精,而是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

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二、探究与发现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中也不烫手等,队员百思不得其解,请同学们帮帮忙,能解释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吗?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1)与气压有关。 师:肯定,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 (2)水沸腾后不烫手,说明温度低,若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 师: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水沸腾时究竟有什么特征,最好通过什么来观察? 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4.分析与论证。 (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 生3:我停止加热,水也停止沸腾了。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3:沸腾要吸热。 (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电子教案-1-2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授课教师XXXXX 学校XXXX中等专业学校

课题序号 1 授课班级11计算机 授课课时2H 授课形式讲授(幻灯) 授课章节 名称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使用教具幻灯 教学目的1.认识什么是位图 2.认识什么是矢量图 3.Photoshop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1.位图性质 2.矢量图性质 3. Photoshop应用领域教学难点 1.位图性质 2.矢量图性质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新授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任务二案例赏析 任务三如何学好Photoshop 任务四熟悉Photoshop CS3的界面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教学目标: 认识Photoshop。 掌握位图和矢量图的基础知识。 了解Photoshop的用途及能进行哪些 工作。 掌握Photoshop工作界面的各组成部 分及功能。 掌握学好Photoshop的有效方法。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 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新授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就像利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绘画 过程中的作用一样,Photoshop也是 一种将自己想要绘制的图像表现出来 的工具。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从修 复照片到制作精美的相册打印输出或 上传到网站上让更多的人浏览;从简 单图案绘制到专业平面设计或网页设 计等,Photoshop无所不能,且可以 优质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 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该软件生成的图像为位图图像。这类图像也叫做 栅格图像,是由很多个色块(像素)组成的。当对某 一幅位图图像进行放大且放大到一定的倍数后,我们 看到的将是一个个的色块,如图所示。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100%显示的位图图像效果放大显示的位图图像效果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液化与汽化教学设计 1 课题引入,结合实际场景,激发兴趣,提高学生个体发展的能力 1.1 播放记录片:贝尔?格里尔斯在纳米比亚《荒野求生》中的?@取淡水的视频 师:同学们,老师很欣慰能够看到你们求知而带有兴趣的眼神.看过《荒野求生》的基本技能后发现,了解一点求生的基本技能,其意义远远大于沉迷于无聊虚拟的游戏中,来得有意义.所以合理有意义地支配自己的业余时间很重要. 【设计意图】 第一:播放的视频可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建立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式,以适应个体的终生发展; 第三:“荒野求生”视频涉及内容,也是学生个体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性,还可以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暂停视频画面,学生总结贝尔在荒无人烟的纳米比亚沙漠获得淡水的过程和方法. 学生总结:他先挖一个沙坑,里面倒入足够多的海水,放上一个茶杯,坑上面覆盖一块塑料布,太阳照射下,一段时间内就搜集到淡水了. 师:画出贝尔?格里尔斯获得淡水的示意图,结合刚刚同学的总结,概括贝尔海水提纯装置图,沙坑内的海水在高温下变成水蒸气,遇到塑料布又变成小水滴,滴入下面水杯中.(ppt出示) 1.2 演示实验──污水提纯 师:(模拟贝尔的海水提纯过程,海水水蒸气淡水自制装置,如图2)这里有个烧瓶,烧瓶中有一些污水,现在给水加热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在玻璃管的输送下,送到右侧烧杯中,途中有一块沾有凉水的棉花,注意观察右侧玻璃管口的位置.看到什么了? 生:右侧玻璃管口出现了一滴一滴的水.获得了清水. PPT:污水水蒸气清水 师:对照海水水蒸气淡水 物理学上:把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板书:汽化和液化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汽化和液化”的具体过程. PPT出示:这两种方法都是水先汽化变成了水蒸气.相对而言,前者是一种较缓慢的汽化方式――蒸发.后者是一种剧烈的汽化方式――沸腾.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板书: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设计意图】 由《荒野求生》的视频过渡延伸到“污水提纯”实验,不仅能形成物理概念,总结得出“汽化”和“液化”的定义;迁移知识,得出“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同时还渗透环保的理念,落实社会发展的需求. 2 新课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基于实际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1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大纲(2014新版)要点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编码:3073009223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总学分: 2 总学时:32 (讲课28,实验4) 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等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智能化检测与控制中应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任务是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实用技术,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学习图像处理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图像处理的概念及图像处理系统组成。 2.掌握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的各种方法。 3.了解图像变换,主要是离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原理及性质。 4.理解图像复原与重建技术中空间域和频域滤波的各种方法。 5. 理解解彩色图像的基础概念、模型和处理方法。 6. 了解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 7. 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研究内容。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了解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步骤和图像处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构成。 1.1 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1.2 数字图像处理的起源

1.3.1 伽马射线成像 1.3.2 X射线成像 1.3.3 紫外波段成像 1.3.4 可见光及红外波段成像 1.3.5 微波波段成像 1.3.6 无线电波成像 1.3.7 使用其他成像方式的例子 1.4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 1.5 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数字图像基础(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视觉感知要素;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获取方法;掌握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及其图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掌握像素间的联系的概念;了解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常用数学工具。 重点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图像数字化过程及图像中像素的联系。 2.1 视觉感知要素(1学时) 2.1.1 人眼的构造 2.1.2 眼镜中图像的形成 2.1.3 亮度适应和辨别 2.2 光和电磁波谱 2.3 图像感知和获取(1学时) 2.3.1 用单个传感器获取图像 2.3.2 用条带传感器获取图像 2.3.3 用传感器阵列获取图像 2.3.4 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1学时) 2.4.1 取样和量化的基本概念 2.4.2 数字图像表示 2.4.3 空间和灰度级分辨率 2.4.4 图像内插 2.5 像素间的一些基本关系(1学时) 2.5.1 相邻像素 2.5.2 临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2.5.3 距离度量 2.6 数字图像处理中所用数学工具的介绍 2.6.1 阵列与矩阵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