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练习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练习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练习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练习

汽化和液化巩固练习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太阳出来雾散了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2、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A.液化 B.沸腾 C.凝固 D.蒸发

3、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

T恤衫,如图所示,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液化 B.熔化 C.升华 D.汽化

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冰矿泉水,过了一会儿会发现瓶的外壁上附有许多小水珠.这是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5、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6、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7、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

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

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8、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

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

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B.当地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

D.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9、夏天,身体健康的王刚同学从游泳池起来后,冷得直哆嗦,这是因为水_________的缘故.

10、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现象,__________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11、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 ,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2、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1)、如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中所示,为____℃.甲、乙两组同学绘制

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中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一条即可).

(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合理即可).14、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甲、乙、

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图中B两套

实验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甲组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

录数据,以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

度,直到水沸腾5分钟为止,实验

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

可知,甲组同学选择的是

____________(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都选择了另外一套实验装置,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

(3)实验后,甲组的同学对大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放进能抽气的密闭玻璃罩中,如图D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了发生此现象的原

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

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因此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重新沸腾.

15、如图,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

出后,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过了一段时间又升回24℃?

16、.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

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

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

沸点相同)

人教版物理《汽化和液化2》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汽化和液化两部分内容,是物态变化中互为相反的过程。本节教材的特点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实验的探究,学生自己能得出沸腾的特点,同时进一步培养了科学探究的意识。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对有关生活中的热现象有所了解,能够知道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对于仪器的组装已经能够掌握方法。对沸腾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其发生的全过程未必很清楚,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学生不一定了解。学生对于实验方法的掌握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策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知汽化和液化现象,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重点突出水的沸腾实验,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现象并作好记录,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再现实验现象的细节,加深学生对沸腾现象的认识。由于本节内容较多,计划2 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是沸腾现象和特征,第二课时重点是蒸发现象及与沸腾现象的比较,了解液化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理解沸腾概念,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 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下面是出guo为大家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沸腾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感知水沸腾前与沸腾时现象的区别。通过探究活动, 2.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沸腾时与沸腾前的现象,并探知规律和条件。 教学工具 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 教学过程 1、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58-60,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汽化? (2)什么是液化? (3)什么是沸腾? (4)什么是沸点?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确定的温度 3、探究:水的沸腾 (1) 注意: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沸腾时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记录数据 依照晶体熔化曲线描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 (4)总结实验 ①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对它加热,它却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 ②液面上的“白气”越来越多,沸腾的时候,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汽化---沸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并判断三个视频中现象的真假,能够根据三个装置共同之处选取合适的器材设计 实验验证猜想,有评估意识。 2.通过经历探究水沸腾实验的过程,知道水沸腾时的特点,了解不同液体有不同的沸点,有运用图象表达结论的意识。 3.通过运用沸腾特点揭秘三个视频中问题的活动,了解沸腾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在沸腾时的特点 教学难点:气压对沸点的影响 教学用具: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50ml 、石棉网、醋、食盐水、纸杯1个、停表, 小黑板上数据表格) 教学流程: 1.通过观察并判断三个视频中现象的真假,能够根据三个装置共同之处选取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合理猜想,有评估意识。 师:网络的出现给信息的传递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有一些信息真伪难辨甚至给我们带来不便。我将播放来自网上的3个视频,大家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判断短片中的说法是真的吗?并思考三个视频描述的问题有什么共同之处? 播放视频(1)高山上煮不熟饭(2)纸锅可以烧开水(3)僧人有特异功能不怕沸油 师:三个视频中的说法是真的吗?刚才的三个视频描述的问题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都是把液体加热到沸腾时发生的现象。 师:沸腾时发生的现象是否属实呢,我们将通过一组沸腾的实验揭开答案。4.2汽化----沸腾(板书)。 师:你在生活中观察过家里液体沸腾的情景吗?在你的印象中液体沸腾时会有怎样的现象?提出问题:探究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回答。 生:温度方面;很热,温度很高,温度不变,一定温度。其他液体也是这个温度么? 状态方面:需要吸热,水吸热变成了水蒸气; 气泡方面;有大变小,由小变大, 声的方面; 师:高山上烧水沸腾会有什么不同吗?液体的种类对沸腾有影响吗?大家的说法是否正确呢?我给大家已经提供了一些器材。你觉得还需要什么补充吗? 生:补充器材及其规格,为了普遍性,多种几种液体 师:第一次做加热试验,考虑安全问题、考虑时间问题、考虑方便问题 补充铁架台的安装顺序,补充测量仪器,酒精灯的用法,为缩短时间的做法 水要适量,初始温度较高,石棉网的作用,盖子的作用 表格的设计 学生记录: 师:提醒学生分工,并注意安全。 2.通过经历探究水沸腾实验的过程,知道水沸腾时的特点,了解不同液体有不同的沸点,有运用图象表达结论的意识。 生:分组实验,有2组用纸杯烧醋,2组用纸杯加热盐水,6组用烧杯烧水,师:指导 生:部分实验小组将实验数据写在黑板上,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主备人:孔祥超 副备人:王东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 了解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4.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什么是沸点; 5.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6.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并会运用该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难点: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水、烧瓶、玻璃片、胶头滴管、棉花、火柴、冰镇可乐一瓶、常温可乐一瓶、小镜子、注射器、乙醚、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酒精、胶头滴管、塑料袋、水槽、热水、烧杯、水、酒精灯、棉签、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温度计、硬纸板(中间有让温度计插入的小孔)、火柴、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想想做做】 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 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 看到什么变化? 2. 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再放入盛冷水的水槽 中, 你又看到什么变化? 同学们,你能解释这些变化吗?今天我们就来 探究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汽化和液 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 欲望。) 动手做一做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教师 出示的问题。 分组实验并观察酒精状态的变 化: 酒精不见了,变成了气态的酒 精蒸气。 酒精蒸气又变成了液态的酒 精。 学生讨论:在一定条件下,物 质可以由液态变为气态,可以 由气态变为液态。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液化练习 新人教版

第2课时液化 知识点1 液化现象 1.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入温暖的房间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这是室内高温的____________遇到低温的镜片凝结而成的,是________现象。 2.春秋季节早晨常出现大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雨和露的成因皆与此相同。 知识点2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3.液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在揭开沸水锅的锅盖时,有水珠从锅盖上滴下,这是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打火机内的物质是用降低温度的办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打火机中的 B.钢瓶内的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的办法使之液化的 C.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与被100 ℃的水烫伤一样严重 D.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水烫伤要严重,是因为水蒸气变成水液化时要放热 5.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3-3-10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时,在蔚蓝的天空中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图3-3-10 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凝固

6.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 A.无论冬夏,水雾都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B.无论冬夏,水雾都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7.如图3-3-11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水的_______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水蒸气发生_______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图3-3-11 8.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________(选填“上”或“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9.如图3-3-12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壶嘴喷出的“白气”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甲房间内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甲房间的气温较________(选填“低”或“高”)。 图3-3-12 10.xx·广西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一)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为新授课,教学内容有: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蒸发和沸腾现象;沸点的概念及使气体液化的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精神,注意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坎儿井”、“蒸汽机”的知识等形式,有意识地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在学生活动中强调“生活·物理·社会”的联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观察沸腾现象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探索实验来探究汽化和液化的过程,通过课前查阅资料等途径知道一些物质的沸点,并且能根据这些沸点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知道自然界中雨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什么是汽化和液化。 2.说出沸腾的特点及沸点。 3.说出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情况。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物理现象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三个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大量的相关实验和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用“酒精棉花”在黑板上写“汽化”两字。 举例:黑板上的字怎么不见了?——变成气态了 汽化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一、汽化的两种形式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练习

汽化和液化巩固练习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太阳出来雾散了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2、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A.液化 B.沸腾 C.凝固 D.蒸发 3、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 T恤衫,如图所示,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液化 B.熔化 C.升华 D.汽化 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冰矿泉水,过了一会儿会发现瓶的外壁上附有许多小水珠.这是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5、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6、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7、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 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 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8、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 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 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B.当地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 D.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9、夏天,身体健康的王刚同学从游泳池起来后,冷得直哆嗦,这是因为水_________的缘故. 10、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现象,__________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11、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 ,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2、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精讲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讲精练含解析: 专题3.3汽化和液化 知识点扫描 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气化的逆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知识点二:沸腾 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腾的过程中液体继续吸热,但吸收的热量用来不断地变成蒸汽,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沸点也高,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高压锅。 知识点三:蒸发 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和液体的种类。液体种类相同时,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2.蒸发致冷。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所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知识点四:液化的方式 1.所有气体温度度降到一定程度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变小,便于储存和运输。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 2.“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小水珠,是水蒸汽遇冷液化产生的。 重点难点解读 1.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是本节重点 (1)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2)温度与时间图像特点: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表示水沸腾的状态。可以从图像看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以及沸腾持续时间。

(3)能探究水的沸点,进而推断当地环境大气压大小。 (4)还能探究出其他问题。 比如: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烧杯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通过水质量的大小及初温的高低判断加热时间较长的原因。 2.知道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难点 对点例题解析 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 【例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答案】B 【解析】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A.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

汽化和液化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引入和一些概念 方法1、教师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的主题:、快慢的决定因素、吸热.利用前面学到的知识,很容易总结出汽化、液化的概念,用实例列举了生活中的现象,并根据这个现象总结出了的定义,还可以根据定义分析的特点. 方法2、由于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考虑用自学的方法学习三个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哪些现象属于,根据定义总结的特点. 二.影响快慢的因素 方法1、列举实例,分别说明影响快慢的因素,举例过程中应当注意由学生分析实例总结出影响快慢的因素,可以由学生评判,总结出了三个因素后,应当由学生列举实际生活的实例,及时巩固物理知识,可以学生再举例说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快慢的,及其意义.参考实例有:冰箱是如何减慢的;晾衣服如何能干得快等. 关于水是宝贵的资源教学,联系社会说明喷灌取代漫灌的优点,并分析是如何减少节省水资源的. 方法2、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课题可以有:快慢的因素;如何利用影响快慢的因素来加快和减慢;喷灌的应用.对于快慢的因素可以设计实验,用数据证明,这需要利用控制变量法,保证

一些量不变,只有一个量变化,用数据说明,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进行实验时可以学到研究物理的方法,即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于如何利用这些因素加快和减慢,也可以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说明所进行的实验的完备性,并列举实例分析.对喷灌的应用,可以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自行总结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 三.吸热 可以实际实验,学生用感觉体会要吸热,解释教室夏天比较热,用什么方法可以降温等身边的实例.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应用知识.教材还列举了狗降温的方法,还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自己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方面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一.一些概念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3.: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 二.影响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能影响的快慢.

33 汽化和液化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汽化和液化教案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共有实验八个,大多是学生亲自动手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认识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5.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6.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性,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物理现象的物理道理。 教学准备 页 1 第 一、电教器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二、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火柴、自制三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热水、手表、小塑料、酒精、纸盒、玻璃板、酒精棉球。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课题 实验:在黑板用酒精棉球写下“液体”两个大字,过一会儿“液体”不见了。 教师:“液体”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体变成气体到空气中去了。 实验:在白色透明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教师:酒精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态酒精变成气态酒精。 实验: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和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 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 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重、难点: 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教学器材: 杯、水、温度计、酒精灯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________。物质从固 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叫_____。 2、一切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的熔化温度叫_______; 晶体的凝固温度叫__________;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和凝固 温度是______的。 3、铝的熔点是660℃,那么温度为660℃的铝是:() A、液态; B、固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

里去了? 学生猜想:〔……〕 进行新课: 1、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 ()……设计试验 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 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min 海波的 温度 /℃ 蜡的温 度/℃ ……评估 温度/℃……分析和论证

……交流和合作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 2、沸腾: (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 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问题:衣服干了是否沸腾现象? 3、蒸发: (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沸腾与蒸发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可以使温度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3.3汽化和液化

四、教学过程问题引入:

1.用手指蘸水(或酒精)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好”,不一会水干了,提问:水到哪儿去了? 2.游泳上岸后的人为什么会感觉冷? 3.观察装有几滴酒精的塑料袋的变化。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些变化?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 一、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方式:蒸发和沸腾 (1)探究液体沸腾时温度的特点。 探究实验: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实验目的: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实验步骤: a.按装置图组装实验器材。 b.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现象。 c.当水温接近90 ℃时,用秒表测量时间(每隔1 min)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至少8次),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观察现象:

水沸腾图象 实验结论: ①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③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 (2)沸腾发生位置: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的汽化现象。 (3)温度条件: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4)沸腾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液体沸腾的条件: ①到达沸点;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②继续吸热,仍用热源加热液体。 (6)几种常见液体的沸点: 几种液体的沸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7)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①压强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例:高压锅(缩短食物加热时间,节约能源) ②压强减小,液体沸点降低。 例:低压锅制糖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教案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汽化和液化 姓名:钱洪锋、范全军、田学臣、尹磊 学校: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 二〇一三年十月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 二、教学对象 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初中二年级(八年级)。 三、教材分析 《汽化和液化》是人教版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以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汽化与液化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汽化与液化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汽化与液化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四、学情分析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设计好实验,预测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关键部分,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沸腾和蒸发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之一,学生已经产生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10)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白什么是汽化、液化。明白得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明白什么是沸点。 ·明白蒸发能够致冷。 2.过程与方法。 ·观看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教具与学具】 水槽、塑料口袋、冰棍、苹果;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24套〕 【教学过程】 一、实验与发觉 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 学生观看现象 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学生观看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缘故。

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什么缘故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在那个演示实验中,并不先告诉学生内有酒精,而是让学生观看〝鼓起〞〝变瘪〞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究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好,同时表达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二、探究与发觉 1.设置情形提出咨询题。 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觉了一些惊奇的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中也不烫手等,队员百思不得其解,请同学们帮帮忙,能讲明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咨询题吗? 小组讨论,提出咨询题。 〔学生〕可能发觉和提出咨询题。 〔1〕与气压有关。 师:确信,讲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连续学习。 〔2〕水沸腾后不烫手,讲明温度低,假设连续给水加热,温度会可不能连续上升? 师:水沸腾后,连续加热,温度会可不能连续上升?水沸腾时怎么讲有什么特点,最好通过什么来观看? 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看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看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教案

《汽化和液化》教案 一、教材分析和处理 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本节“想想做做”3个,科学探究活动1个,“动手动脑学物理”1个,“STS”1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主要特点。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先以学生熟悉的事例“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来让学生感知汽化现象,然后通过“想想做做”的实验来引入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教材重点突出“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和知道蒸发可以致冷。虽然沸腾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其发生的全过程学生未必很清楚,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学生不一定了解。因此教材呈现出探究活动较为详细的探究过程和要求。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我认为需要认真做好“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因此,我认为《汽化和液化》这节内容划分为两课时教学为宜。第一节课时,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第二节课时,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气体液化的方法;知道蒸发可以致冷及其在电冰箱中的应用并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由浅入深,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一节课时的重点是“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难点是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概念较多,学生容易混淆,要着重探究“水的沸腾”的特点,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探究方法自己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五、教学手段:实验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归纳结论,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法:观察、思考、记录、作图、实验探究、交流与合作。 七、教学准备: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教学课件,准备各种实验器材,多元化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组内自定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 3、演示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火柴、自制三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热水、手表、小塑料、酒精、纸盒、玻璃板、酒精棉球。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9)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人教版初二上)(9)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明白什么是汽化、液化。明白得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明白什么是沸点。 ●明白蒸发能够致冷。 2、过程和方法 ●观看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 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重、难点: 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教学器材: 杯、水、温度计、酒精灯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________。物质从固 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叫_____。 2、一切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的熔化温度叫_______; 晶体的凝固温度叫__________;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和凝固 温度是______的。 3、铝的熔点是660℃,那么温度为660℃的铝是:〔〕 A、液态; B、固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 学生猜想:〔……〕 进行新课: 1、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咨询题 〔〕……设计试验 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本卷须知 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进行试验数据记录: ……评估 ……分析和论证 ……交流和合作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学生探究、查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2、沸腾: 〔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精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节汽化和液化 一、夯实基础 1.(2020广州市)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答案】C 【解析】AD.由于熔化和汽化都需要吸热,故AD不符合题意; B.物体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于固体不具有流动性,故B不符合题意; C.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由于气态和液态的物体都具有流动性,所以可以判断这种物态变化为液化,故C符合题意。故选C。 2.(2020湖北十堰)炎热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常会看到雪糕周围冒“白气”,随后消失。该现象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依次是() A. 液化、汽化 B. 升华、汽化 C. 汽化、液化 D. 液化、熔化 【答案】A 【解析】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后会看到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包装纸周围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之后这些小水滴从液态蒸发为气态,发生了汽化;A符合题意。故选A。 3.(2020江苏镇江市)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 A. 湿手烘干 B. 深秋凝霜 C. 清晨结露 D. 冰雪消融 【答案】A 【解析】A.湿手烘干是手表面的是吸收热量汽化成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2020鄂尔多斯市)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B. 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 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 D. 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 【答案】C 【解析】AB.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由于小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白气”应向下运动,故AB错误; C.吃冰棒解热是因为冰棒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故C正确; 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冰棒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故选C。 5.(2020安徽省)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饮料瓶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都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 【答案】液化 【解析】眼镜片上出现的“水雾”饮料瓶上出现的小水珠都是空气中气态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珠。 6.(2020 江苏扬州)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时,墙壁瓷砖上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形成的,开启电风扇,经过段时间小水珠消失了,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液化;汽化。 【解析】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时,墙壁瓷砖上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到瓷砖液化形成的。开启电风扇,经过段时间小水珠消失了,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7.(2020贵州省安顺市)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水分蒸发(选填:“加快”或“减慢”)。 【答案】(1)蒸发吸热;(2)减慢。 【解析】(1)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游泳者出水后身体会觉得冷,这是因为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 (2)减小蒸发快慢的办法有: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小液体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内容分析】 ?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明白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预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表达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进展理念,本节〝想想做做〞3个,科学探究活动1个,〝动手动脑学物理〞1个,〝STS〞一个,表达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要紧特点。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白什么是汽化、液化,明白得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明白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明白蒸发能够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看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 现象,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用具】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 纸盖。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 同学们的摸索。 二、进行新课 活动1:课文里的〝想想做做〞,教师先演示:用一塑料袋装一些酒精,把 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了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清晰看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赶忙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这时学生自然产生〝酒精到哪里去了?〞、〝什么缘故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什么缘故会失而复得?〞等一系列的疑咨询,从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活动2:〝探究水的沸腾〞那个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采纳探究物理咨询 题所经常采纳的方法: [提出咨询题]: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讲讲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由于烧开水是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事,因此同学们能够讲出较多 的沸腾时的现象〕 [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伙儿都专门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摸索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咨询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如: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可不能沸腾…… [制定打算与设计实验]:通过教师给出的器材,同学们讨论、摸索,学会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明白其作用:酒精灯〔加热〕、加盖烧杯〔盛水、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平均〕。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了分工合作,如计时、观看气泡的变化情形、温度的变化,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看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课题教案设计

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汽化和液化 姓名:钱洪锋、全军、田学臣、磊 学校: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 二〇一三年十月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 二、教学对象 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初中二年级(八年级)。 三、教材分析 《汽化和液化》是人教版第三章第3节的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以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汽化与液化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汽化与液化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汽化与液化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四、学情分析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设计好实验,预测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关键部分,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沸腾和蒸发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之一,学生已经产生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了解沸腾的特点和蒸发的影响因素,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学生还是比较不熟练,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在这个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课后多动手设计小实验、多观察周围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