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军事护理课程内容的比较

中美军事护理课程内容的比较

中美军事护理课程内容的比较
中美军事护理课程内容的比较

中美军事力量对比

中美军事力量对比(截至2011 年)

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网站、“全球安全”网站。 注释: 2 包括2009 年755 亿美元的补充拨款和2010 年1300 亿美元海外应急行动的支出。

3 包括2010 年追加的330 亿美元支出和2011 年1593 亿美元海外应急行动的支出。 4 数据截至2009 年9 月30 日。 5 包括A-10 和OA-10 型战斗机。 6 排水量3000 吨以上。 7 排水量7500 吨以上。 2001--2017 财年美国国防预算(亿美元)

美国在欧洲和亚太部分地区的兵力部署(单位:人) 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网站、第一财经研究院

美国开启军事战略十年大调整 ——解读美国2012 新军事战略 执笔: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陈晓晨审稿: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徐以升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报告国际关系系列第07 期总第39 期 2012 年02 月13 日 摘要 此次美国军事战略之变,最大的变化就是战争最高原则。美国从要求其军队“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转变为只要求美军“具备打赢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的能力”,同时在另一场可能同时发生的突发冲突中起到“干扰、破坏、威慑”的作用。 未来的美军将是“小、快、灵”的军队——小型、轻型的,高科技武装下的,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新型军队。 美国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将中国列为其主要假想敌之一。据此,美国将加强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地的军事基地,并加强与东亚国家的

军事合作。但是,这一战略调整尚需时间加以执行落实,短期内中美之间还不致发生硬碰硬的冲突。 在美国新军事战略中,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将得到提升。马六甲海峡就像一个“杠铃”,连接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战区。 美国调整军事战略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深陷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场战争泥潭,需要一场“瘦身运动”;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不断减轻,使得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有所降低;东亚地区的金融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不断深化,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威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地位。 美国2013 财年国防预算将印证美国军事战略调整,是新战略的具体执行方案。美国军事预算将在五年内共削减约2600 亿美元,十年内共削减约5000 亿美元。其中,海外行动军费五年内将在目前基础上再降低一半。 美国新军事战略是不同势力妥协的产物。在中东与亚太何为主要战略方向、保守与变革何为军事指导思想主流、联华与制华如何协调之间,美国新军事战略尚有许多不完善、不明确之处。 前言

看中美之间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看中美之间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中美由于都是核大国,真正两国打起来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如果因为台湾问题、或南海问题真的打起来了,中国的胜算有几何?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考虑到是中美之战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冲突,全面战争意味着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全面战争的爆发几率很小,况且现在经济全球化相当深入,真正打起来没有赢家。台湾、与南海由于与美国的重要国家利益相关并不大,美军反动将领就算想全面开战,也必难获得美国会的授权,而且局部战争的可能性相对来说要大得多,而局部战争,美国也讨不到多大的便宜。 如果中美全面开战,必会是集团之间的战争,如果北约国家也参加进来,势必会把俄罗斯也卷进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虽然整体力量要强于中俄,但陆军力量无论如果都无法战胜中俄,况且中俄都有大量的核武器,要想像二战时期一样完全占领中俄领土,没有那种可能性,最后结局如果不是相互妥协就是相互回到石器时代,第三世界是没有什么战胜国的,这是现实。

看一看中美之间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你就知道如果美国与中国全面开打,美国也难讨到什么便宜的原因。美国的优势是技术优势,而中国的优势是后勤优势。美国的技术优势大家都知道,相比中国,美国在某些方面有技术优势,但是,南海与台湾地理上就在中国的家门口,而离美国本土却相隔几万里,开战时间一长,后勤工作对美军来说就头大了。美国与中国的国力相比,非常像当年的纳粹德国与前苏联国力的对比,纳粹德国相比当年的前苏联有技术优势力,但前苏联有数量上的优势,中国工业产值比美国大百分之五十,钢铁产量是美国的七倍,人口是美国的四倍,持久的消耗战中,美国必会败下阵来。 当年纳粹德国由于有技术优势,一个德国师可以抗击苏联的三个师,但为何纳粹德国最后还是以失败收场呢,主要原因无非有三个,1、战场就在苏联家门口,苏联的后勤工作比纳粹德国的容易得多。2、苏联有着比纳粹德国还要大一些的工业体系。3、前苏联的人口是纳粹德国的三倍以上,长期的消耗战,纳粹德国必输无疑。 美国真正的优势是远洋封锁,破坏中国的对华贸易来对付中国,但事实上这招虽毒,但较果可能并不大,中国与日本不同,主要原因是,1、中国自身资源本身就非常丰富,即使

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全球视角

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全球视角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实力的关键,是大国竞争的制高点。纵观近现代科技史与经济史,16-18世纪,英国首先凭借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与瓦特的蒸汽机发明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而后随着西门子发明发电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奠定量子力学,德国一举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头号科技强国;二战前后,爱因斯坦移民美国、1945年世界上首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晶体管,美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并保持至今。 科技是历史的杠杆,是世界霸权更迭的根源,是大国崛起的支点。从日不落帝国到美元霸权,从机械革命到信息革命,两次科学革命、三次技术与工业革命,不论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无一不是依靠抓住某次关键的产业技术革命机遇而成功崛起,最终成为世界的科技与经济中心,成为全球经济军事争霸的大玩家。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也被称为“汤浅现象”。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提出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量占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25%,就可以称之为世界科学中心,并依此将历史上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分为5个阶段: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年之后),平均维持时间为80年。按照这一总结预测,2000年前后美国的世界科技中心地位将受到新兴势力的挑战,这一角色正是中国。 中美贸易摩擦本质是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的战略遏制,打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号,剑指中国经济崛起和产业升级,尤其是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战略遏制和“围猎”。2018年3月的《301报告》和5月的美方要价清单多次提及“中国制造2025”计划。2019年5月16日,特朗普更是不惜代价签署总统令,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禁止美国企业与包括中国高科技旗舰企业华为公司在内的一切被控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公司进行商业交易,试图切断华为供应链。 本文旨在客观评估过去几十年中国科技实力所取得的进展、中美科技实力的真实差距以及中美在全球科技版图中的地位。基本结论是:中美科技实力在整体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近年中国科技实力在快速而醒目地崛起,在通讯设

中美资源消耗对比

The pie chart shows us the proportion of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china in the year of 2011. The chart indicates that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regard energy which include oil, natural gas, coal, nuclear power and renewable sources as motivation to stimulat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nd then a quick glance at the chart, it is conspicuous that energy consumption in America composes balanced, whereas ,China’s is highly lopsided. The first chart depicts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picture, we can learn that oil was primary energy consumed in America, accounting for 37%. Besides oil energy, natural gas and coal energy were also indispensable sources, respectively making up 28% and 22%. Finally, as the chart points out ,only 5% nuclear energy and 3% renewable sources (hydroelectric, 3%, other renewable sources,2%) were consumed in America . The second chart reveals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China. Initially, casting our eyes in second chart, we ar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coal is consumed in such an immense amount in 2011, approximately 70% of all energy consumption. Then as the chart suggests that other four elements merely take up 30%. Among them, there include 18% oil energy, 7% renewable sources (hydroelectric, 6%, other renewable sources,1%),4% natural gas and 1% nuclear energy. By comparing these two pie charts, in terms of coal consumption ,there is 7o% in china while America, 22%.China far exceeds the United States, almost triple as much as American’s. Key reason leads to this situation is the disparity of developmental levels of these two countries. As a superpower in this age, the United States had already experienc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tern

中美GDP分析对比

从这些年中国、美国的GDP增长情况来看,中国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追赶美国,以至于一些经济学家开始预测或者已经预测了中国GDP总量何时会超越美国,这样的预测似乎像是一种经济学界部的游戏,无论预测的结果是什么,中国、美国的经济照样发展,中国目前依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而美国依然强大。 GDP作为一种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状况的指标,除了被用来预测之外,还有另外的积极的用处,比如通过分析GDP各个组成部分对总体的贡献来指导经济改革,以确定其重心放在哪一方面。下面,从总量、人均GDP以及四个组成部分几方面来了解一下我国与美国从2000以来的GDP的情况。 首先,给出2000年到2014年两国的详细数据。 中国总GDP及各组成部分(单位:现价1美元) 年份GDP 消费投资 2000 91.96 0.72 7.74 2001 89.82 6.64 7.76 2002 57.92 3.56 2.29 2003 34.59 7.78 3.64 2004 65.09 5.36 1.57 2005 16.28 9.33 7.73 2006 06.09 29.89 54.19 2007 20.90 12.46 89.71 2008 38.20 00.64 95.38 2009 67.41 61.86 08.07 2010 85.59 90.92 33.54 2011 10.11 04.50 95.16 2012 14.07 06.60 17.17 2013 48.49 55.41 60.09 2014 340.40 00.82 16.33 中国总GDP及各组成部分(单位:现价1美元) 年份净出口政府购买人均GDP 2000 .38 0.58 954.55 2001 .31 5.13 1047.48 2002 .57 7.53 1141.76 2003 .98 2.87 1280.60 2004 .57 6.06 1498.17 2005 0.58 3.27 1740.10 2006 4.38 1.28 2082.18 2007 6.86 2.90 2673.29 2008 6.62 8.68 3441.22 2009 0.37 0.61 3800.47 2010 6.06 7.32 4514.94

中美俄国家情况比较

中美俄国家情况比较 中美比较 第一部分:地理环境 国土面积,中960万美927万 人口:中14亿美2亿 耕地总面积中120万,美200万,(其中优质耕地单产超吨,中国约30万平方公里,美则没有)。 折合耕地面积(一年2熟或3熟即乘2或3)中250万,美200万 森林面积中国2010年末最新森林面积超过245万平方公里,覆盖率超25%,美国森林约300万,覆盖率约33%。 草原面积中国350万平方公里,中国有世界最大最优良的天然大草原牧场,草原的牛,牦牛,羊,马都摇摇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号称有100万的草原,但草原却没有什么作用,美国的

牛都在圈场里吃饲料,美国没有羊,更没有牦牛。总之,美国几乎没有草原畜牧业。 领海面积中国350万,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为我国内海(目前有部分海域为一些外国人叫嚣), 美国东西两海岸几乎没有什么大陆架海,离开大陆没多远即为世界共有的太平洋和大西洋,美国南部有墨西哥湾,但主要是与墨西哥古巴共有,所以美国领海共约有100万平方公里。 水热资源情况,中美基本相当都较适中, 地形情况,中国远比美国地形复杂多样, 资源情况:1能源资源,中国煤炭资源总量超过100万亿吨,已探明储量超过40万亿吨,按照目前年开发35亿吨算,可用1万1千年。石油储量约1200亿吨,已探明储量230亿吨,按2010年产量2.05亿吨,可开采115年。其他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均为世界第一位,并遥遥领先。 美国,能源储量,煤炭,约1万亿吨,石油约300亿吨,天然气较多。其他可再生能源水风日也很可观,约为中国的十分之一。 2金属资源情况,中国几乎所有金属资源都居世界前列,目前几乎所有金属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产量第一的包括,铁,铜,铝,铅,锌,锰,钨,锡,锑,黄金,稀土等,中国资源中主要缺少钾盐(生产化肥),镍,铬等,对外依赖较大,

闲谈美苏军备竞赛与中美军备“竞赛”的浅显比较

闲谈美苏军备竞赛与中美军备“竞赛”的浅显比 较 美苏军备竞赛: 1.竞赛过程中的经济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到,从第一天开始,苏联的经济就远低于美国,就好比高中生与初中生比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当时的东西方阵营的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的差距,西方阵营多为老牌的工业化国家,东方阵营除苏联外,多为落后的农业国家,西方阵营的工业基础远强于东方阵营,另外,西方阵营的经济体之间是一个大的循环体,而东方阵营因为制造业的落后,因此在经济循环上是远远落后于西方阵营。为了在军备竞赛中不被甩下,苏联的军费开支就必须保持与美国大体一致,导致军费占GDP的比重基本在美国的2 倍以上,如下表1985-1990年: 美苏军费开支(单位:亿美元) 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 美国苏联美国苏联 1985年:2582 2772 6.2% 13.1% 1986年:2809 2876 6.4% 12.8% 1987年:2880 3030 6.1% 12.9% 1988年:2930 3190 5.8% 12.7% 1989年:3040 3030 5.6% 11.5% 1990年:3060 2920 5.3% 11.0% 因为军费的开支过大,又造成苏联的民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比例远小于美国,这与经济总量又是美国的1/3至1/2相互叠加,长此以往,苏联的国民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人民生活的质量与水平慢慢远远落后于欧美。 2.军备竞赛的模式 美苏军备竞赛的模式可以说是相互比烧钱,这从核武器方面可以明显

的体现出来,你有多少颗我就恨不得比你多一颗,你有什么当量的我就得有什么当量的,哪管什么地球都能毁灭N多次了,到如今两家还相约一起把多余的那些同步减掉;航空方面,一方有新的进展,另一方马上跟进,但相互间各自设计理念不同,大多平行发展,相互借鉴不多,那时好像没有谁山寨谁的论调;海军方面也是针锋相对,军事基地、军舰数量、潜艇数量等等方方面面都追求对等。所以,看美苏军备竞赛就像是田径场上两个长跑运动员的比赛,看谁的体力好、谁的速度快,可以称之为“力量竞赛”与“平行竞赛”。 中美军备“竞赛” 如果从1950年开始算起,中国的平价GDP只有美国的1/7左右,工业基础、农业基础与美国没有“可比性”,而军事装备的差距在抗美援朝的朝鲜战争中可以看的一清二楚,因此中美的“竞赛”的起点不像美苏竞赛那样基本是一起起跑的“平行竞赛”,而是一个经历百年的被掠夺与战火不断、没有工业基础火柴都叫“洋火”、农业基础都非常落后的新生国家与一个成熟的工业化国家的“竞赛”,是一个起步相差以百年记的“竞赛”。 从建国到1978年,在这段时期,中国的工农业基础基本建立且门类齐全,但国民经济因为冷战的原因依然没有融入大的世界经济循环中去,而中国的“军备”最为杰出

中美军事实力相差仍巨大

中美军事实力相差仍巨大 中美军事实力相差仍巨大,解放军发展才是硬道理 据美国军事观察家估计,其解放军的整体军事实力,近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最宽松的估计,也仅仅只相当于美军实力的三分之一,十二年前,其南联盟战争中,解放军与美军的差距更大,其整体实力,约为美军的四分之一。解放军与美军相比,其质量的差距明显,其差距比二战时期的日军与美军的实力差距还要大,二战时期,日军的军事实力约为美军的二分之一。 解放军与美军相比,其差距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 一、作战的经验方面,解放军远不及美军,中国大约有三十年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其三十年前的那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对于各兵种的协调,空军的应用,海军的应用,美军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说非常的丰富,解放军这方面的东西,多来源于课本,与美军相比,相差甚远。

二、武器方面仍有代差,中国的武器最拿得出手的是导弹,其次是坦克、火炮,再次是战斗机,最弱的是海军,其侦察力、武装直升机、导弹的拦截方面也远弱于美军,其差距就如二战时期的日军与美军的差距,物质的差距,事实上精神方面的力量是很难弥补的,这是由于我国军工人才科技创新方面远不及美国所至的,短期内很难追上。 三、战略态势上,美军处于决对的优势地理位置,在常规战争中,从理论上来说,美军可以攻击中国的任何经济军事地区,而中国对美国的本土攻击,从理论上来说非常的困难,就算攻击到了,如果没有用核武器,也不可能动其筋骨,伤其元气,中国没有俄罗斯那样的核子实力,在战略态势中,中国处于下风。 从这些因素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中央为什么要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从经济上帮美国渡过经济危机,其深层原因,还是因为害怕美国经济长期滑坡后,他们可能会选择战争来摆布危机,美国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势利的国家,绝对不会去做得不到好处的事情,只有中国与美国的共同利益纠缠得越深,利益相互勾结得越紧,两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才会越小。 有人说美国在抗美援朝中,也有比这惊人的军事优势,但中国当时不是一样打了,现今,中国比那个时期的强大多了,难道还怕了不成?

越南人眼里的中美军人惊人对比

越南人眼里的中美军人惊人对比 在战场上“只要打死一个美国人,其它的就扒着不敢动了。如果你打中了一个中国人,赶快逃!因为他们会像猛虎一样扑过来报仇。” 中国军人为了战友什么都可以失去,包括生命,美国军人为了生命什么都可以失去,包括祖国! 到越南作边境贸易,在广西东兴贸易码头遇到退役的越军少校阮明先。生意作的很顺利,阮明先请我们喝越南米酒,酒喝的差不多的时候,我问阮明先,“你们和美军打过仗,也和中国解放军打过仗,

你们更仇恨谁?” 阮明先的话让我吃惊,他说,“都不咋地恨,都是政客们发动的战争!不管老百姓和军人的事!” 我又好奇的问,那么你们打仗怕谁呢?阮明先说,“怕解放军!”我说,能举例吗? 他说,很简单,美军遭到越共伏击时,只会哭爹喊娘,拼命逃窜,然后步话机通知飞机和远程炮兵支持,一般来说,A-1地面攻击机大约10-15分钟飞机就能到达,投下燃烧弹,此时,我们一般都转到地道了。 而我们连和中国解放军打了一场连级别的遭遇战,我们的狙击手击毙了一个军官好像是个排长。其结果,解放军全连的战士像黄蜂一样向我们袭来! 他们说的四川话我们听不懂,后来明白,大意就是“矮(挨)球,越军把老子惹毛了,锤子,个(给)老子拼了!” 我们对付美军的竹签不顶用,后来在才知道他们的解放胶鞋里面有一层薄钢板,我们连就我和另外8个人侥幸才躲过一命!现在想起

来还后怕!还有在地道,有些时候解放军在地道里比我们还跑的快,还熟悉。 还有解放军的冲锋比美国人快,美国人主要是怕死,和美国人打仗时看见好多美国人都在哭,嘴里好像是在喊着什么“主',解放军冲锋都是喊“杀”的,所以我们最怕解放军冲锋,声音有时候比炮弹在我们旁边爆炸还响。在山上解放军很狡猾,他们总是突然在我们后面出现,地形比我们还熟;所以和解放军打我们很害怕,美国人在山里遇见我们一般都趴在那里不动,用步话机通知飞机和叫人来接。

对中美军事对抗能力的分析

对中美军事对抗能力的分析 此次钓岛事件结束以后,日本会选择一个时机在装备上寻求至少3方面的突破的。1、空空导弹方面。2、地对地弹道导弹方面。3、宋宜昌先生所言的日本版的“布拉莫斯”。 答:这3项中第1项,属于正常的规划,升级现有装备,使其具有发射主动的空对空导弹能力,日本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这是它结构上的巨大缺陷,包括AAM-4(99)这样的半挑子项目,升级大部分主力战机的航电与火控,其实这些事倭人20年前就想着做,就是因为其技术外延和产业结构上的缺陷,造成计划运行成本庞大,整合附加值和系统负担大,财力所限,至今进展极其缓慢。 第2项,只能说日本的意愿和实际受到的限制成正比,这是明确受限严重违背其和平宪法的进攻性武器,且不说实际的技术状态,其发展的理由也很差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拥有此类武器是“法定”的,而日本作为非正常的受限国家,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进行进攻性武器竞赛,首先就是合法性极度缺失,从实战角度,这也是可以被替代的,如果说其实际的战术迫切性,它没有台湾迫切,台湾的限制相对还宽松一些,但台湾的发展状态大家也看到了。 而且,日本发展弹道导弹,只能以朝鲜作为借口,用中国当做假想敌,

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第3项,是日本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口子,但我们要看到,这是长期以来倭人的野心,实际上倭人的冲压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有没有钓岛,其发展都是固定的,所以这个口子与目前的局势无关,但具体倭人的冲压项目,据我所知,美国是“技术隔离”的,究其实用性和战术性能,有很多指标上的硬伤,而项目突破也不会偏离射程限制300公里的老调子,这是画皮也好障眼法也罢,肯定会这样。 具体来说,是否真能达到,也不是纯限制的问题,而是技术上的一个坎,就算达到,以目前日本可选择的制导模式,在特定的实战条件下,能够起到多大作用也是不确定的,更主要的,在这个领域压制它的手段,我们太多了,就说冲压,我们的固冲和一些整体冲压的项目,在某些航天院所需要费很大力气负责发展的协调管理,为什么?项目太多,很多项目需要整合精简,别的帖子谈到过具体的下游,如洪都就算一个,这些东西个人不负责证实,大家自己去分析。 接着昨天的话题最后再个人谈一点。 实际上,应该这么说,东海作战不是不可能,也不是能力上有什么根本问题,而是我们,包括美国,以目前的部署状态,对于一旦出现的

外媒对比中美军力:中国军力是“纸老虎”

外媒对比中美军力:中国军力是“纸老虎” 路透社9日发表题为“中国军力是强大还是纸老虎”的文章,大谈中美军力对比,并声称虽然中国的军事实力在不断上升,但要想和美国“叫板”,还有漫漫长路要走。以下为全文: 中国军力是真强大还是纸老虎? 路透北京3月9日电(记者 Ben Blanchard)---中国军队在阅兵方阵等形象打造上颇具功底,但在实地经验、新技术与军队协作上还有欠缺,所以中国军事力量要强势崛起,前方还是漫漫长路。 中国在军队建设上投入巨资,目前正在开发尖端战斗机与导弹,且在考虑建造第一艘航空母舰,同时削减庞大的军队规模,向建设一支精简与科技含量高的军事队伍努力。 根据中国政府上周公布的国防预算数据,中国2010年国防预算比去年增加7.5%,增幅较最近几年有所下降,不过较其他国家相比仍然非常可观。 这一预算的持续增加引起了台湾、亚太其他地区,尤其是美国的警觉。上月公布的一份五角大楼对美国国会的报告中表示,美方对中国军队的壮大,以及在太平洋地区影响力的上升感到担忧。 虽然从数据看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似乎愈加威猛,但分析人士,甚至中国军队官员们均表示,即使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挑战美国,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盛顿智库机构--尼克松中心(Nixon Center)的唐安竹(Drew Thompson)说:“他们做好了几分的准备?他们自主研发的武器效果如何?” “他们的自主技术确实发挥作用了吗?抑或仅像中国体制内的很多其他东西一样,只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上?我的答案更倾向于後者。” 在近期中美紧张局势升级後,中国国内部分强硬派人士呼吁国家强硬回击美国影响力,中国部分军事官员则作出了冷静的表态。 国防大学教授李殿仁中将在两会间隙告诉路透,“中国根本威胁不到美国。” “只要有一点点常识都知道,我们的实力根本比不了美国。经济、科技与军事方面的差距很大。我们怎麽能威胁到他们?” 国庆阅兵

最新中美综合国力比较

最新中美综合国力比较 第一部分:地理环境 1.国土面积——中960万;美927万。 2.全国人口——中14亿;美2亿。 3.耕地面积——中120万,美200万,(其中优质耕地单产超吨,中国约30万平方公里,美则没有)。折合耕地面积(一年2熟或3熟即乘2或3)中250万,美200万。 4.森林面积——中国2010年末最新森林面积超过245万平方公里,覆盖率超25%,美国森林约300万,覆盖率约33%。 5.草原面积——中国350万平方公里,中国有世界最大最优良的天然大草原牧场,草原的牛,牦牛,羊,马都摇摇居世界第一位,美国号称有100万的草原,但草原却没有什么作用,美国的牛都在圈场里吃饲料,美国没有羊,更没有牦牛。总之,美国几乎没有草原畜牧业。 6.领海面积——中国350万,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为我国内海(目前有部分海域为一些外国人叫嚣),美国东西两海岸几乎没有什么大陆架海,离开大陆没多远即为世界共有的太平洋和大西洋,美国南部有墨西哥湾,但主要是与墨西哥古巴共有,所以美国领海共约有100万平方公里。

7.水热资源——中美基本相当都较适中,地形情况,中国远比美国地形复杂多样。资源情况: (1)能源资源——中国煤炭资源总量超过100万亿吨,已探明储量超过40万亿吨,按照目前年开发35亿吨算,可用1万1千年。石油储量约1200亿吨,已探明储量230亿吨,按2010年产量2.05亿吨,可开采115年。其他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均为世界第一位,并遥遥领先。美国,能源储量,煤炭,约1万亿吨,石油约300亿吨,天然气较多。其他可再生能源水风日也很可观,约为中国的十分之一。 (2)金属资源——中国几乎所有金属资源都居世界前列,目前几乎所有金属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产量第一的包括,铁,铜,铝,铅,锌,锰,钨,锡,锑,黄金,稀土等,中国资源中主要缺少钾盐(生产化肥),镍,铬等,对外依赖较大,但上面产量第一的各金属进口量也很大,自身储量也很大,要么第一或前三的储量。 美国的情况要差很多,历史上曾经很强,但现在不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省的级别,约为我们的5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但美国的资源量还是相当可观的,虽然品种相当就贫乏了一些,这主要是原始地理环境决定的,我们本来就是地形复杂多样,上天赐予。 难以利用土地(荒漠高山极寒等),中国共有约235万平方公里,其中有约63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沙地,另外有约1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美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沙化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