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

1 制种技术

菌种制作是草菇栽培的重要环节,采用人工培育的纯菌种栽培草菇,出菇快、产量高、品质好。菌种培养条件28~30℃,10~15d。草菇原种生产主要有麦粒菌种。棉籽壳菌种和草料菌种3种。麦粒菌种的配方为麦粒87%、砻糠5%、稻草粉5%、石灰2%、石膏或碳酸钙1%;棉籽壳菌种配方为棉籽壳70%、干牛粪屑16%、砻糠5%、米糠或麸皮5%、石灰3%、石膏1%;草料菌种的配方为2~3cm长的短稻草77%、麸皮或米糠20%、石膏或碳酸钙1%、石灰2%。培养基含水量65%左右,培养条件为28~30℃,750ml的菌种瓶或12cm×25cm的塑料菌种袋培养20d左右。

草菇菌种的保存应在15℃条件下,3个月左右转管一次,各不同菌株要严格标记、分开保存,菌株混杂会引起拮抗作用,不能形成子实体。

2 培养料配制

栽培草菇主要利用废棉、棉籽壳、稻草、麦秆等纤维素含量较多的原料,我国稻麦秸秆非常丰富,为草菇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发展草菇生产也有利于解决农作物秸秆在田间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稻草是最早用于栽培草菇的培养料,但生物转化效率较低,一般在15%~20%左右,高产时可达到40%。稻草栽培时要预堆处理,使稻草软化,调整碳氮比,提高保温、保湿性能。处理方法是先把稻草切成15cm左右长度,用3%的石灰水浸泡,充分浸润后加入干草重25%的猪粪或牛粪屑,再加入1%的过磷酸钙和石膏拌匀,堆制2~3昼夜,使料堆中心温度达60℃以上。一般稻草培养料用量为18kg/m2。两种以上的培养料栽培草菇称为复合料栽培,如下层用稻草,上层用废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还可以使用木耳、平菇、香菇等食用菌的废料配制草菇栽培料。选择没有杂菌生长、无霉变腐烂的食用菌废料粉碎,晒干掺入30%左右与其它栽培料一同建堆发酵后即可进行草菇的播种了。

3 品种选择与播种

选择优良菌种,菌种的培育温度以28℃为宜,30℃时虽然菌丝生长快,但稀疏无力,生活力弱。菌龄30d左右,以菌丝发到瓶底、菌种瓶肩上出现少量淡锈红色的厚垣孢子时播种最佳。草菇播种一般采用撒播法,在培养料表面直接撒上草菇菌种,轻拍料面,使菌种与培养料紧密结合。下种后用肥熟土在培养料表层覆盖。一般上午进料、下午播种,高温下播种有利于发菌,室温36~38℃、培养料表面温度39~40℃时播种最佳。播种量为每m23.5~4瓶,如用17cm×33cm规格的塑料袋菌种,则每m2用种量2袋。地栽条件下每1000 m2用种量630~675瓶或塑料袋菌种300~330袋。

4 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床面覆盖薄膜,5d内保持35~40℃温度,注意遮荫,防止发菌期间温度>40℃或<22℃。草菇菌丝封面后揭去薄膜并将温度控制在32℃左右。播种4~5d后在风静或微风条件下背风短期换气,注意保湿。播种后7~8d,培养料中心温度在30~33℃时,草菇菌丝开始扭结形成小菌蕾,在小菌蕾出现时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防止阳光照射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还要满足草菇菌丝旺盛发育阶段对氧气的需要。

在出菇期间水分管理十分重要,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地面要经常浇水、空间经常喷雾;菌蕾形成之前如果发现水分不足可将水喷在覆土上,并保持水温和料温一致以免菌丝受伤。当大部分菌蕾生长至花生粒大小时床面开始喷水,喷水后注意菇房通气,让菌蕾表面水分散发。

5 采收

草菇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播种后5~7d见小菌蕾,10d左右开始采收(图4)。草菇的采收应注意:①草菇生长迅速,容易开伞,应尽量及时采摘,每天早晚各采一次,在菌蛋呈卵圆形,菌膜包紧,菇质坚实时采摘品质最好。②对丛生菇的采摘要在大多数菇适宜采收时整丛采下。③采摘时尽量不使培养料疏松,以免菌丝断裂,使周围的幼菇死亡。采收完毕及时整理床面,挑去留在菇床上的死菇,平整好床面,然后

2、温度:食用菌一生对温度分三个阶段要求:

①菌丝体生长阶段,绝大多数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范围是5-33℃,适温为20-25℃,一般菌丝体不耐高温,但草菇在40度生长良好。

②子实体分化阶段:一般比菌丝体低一些。

分为低温型:最适温度18度以下,如平菇、香菇等;秋季、冬季、初春出菇。中温型:最适温度20-24度,如鸡腿菇、银耳等,多在春秋出菇。高温型:最适温度24度以上,如草菇、高温平菇多在夏季生产。

③子实体发育阶段:比菌丝体要高些,但比分化阶段要低些。

3、水分:培养料含水量十分重要,栽培过程中,空气湿度也很关键。

培养料含水量一般为60%左右,空气湿度一般为85-95%。

4、空气:食用菌属好气性真菌,一定要满足通气条件。

5、光线:一般都在遮光条件下栽培,发菌需黑暗条件,子实体发育需散射光,否则出现畸型菇。

6、酸碱度:(PH值)

绝大多数食用菌喜酸性环境,菌丝生长PH值最适为5-5.5,大于8则受到影响。由于灭菌和料易酸化的关系,配料时,培养基应略高于菌丝需要值。

四、食用菌生产的基本设备

食用菌生产包括制种和栽培。制种设备较多,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直至系列化、现代化生产,有一个发展过程;栽培需场所和菇房,也有一个规模和规程,都需要逐步投资和发展。

1、灭菌锅:有高压灭菌锅和常压灭菌灶两种。高压灭菌在1.1公斤/厘米2压力下灭菌30分钟,可杀死斜面试管中的杂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灭菌1小时,可杀死蘑菇瓶中棉子壳、木屑等培养料中杂菌。有条件可购置手提式医用消毒锅,一次可消毒50-60支试管或10只蘑菇瓶。常压灭菌灶:是用砖块水泥制成,蒸锅上放消毒物,只需把水烧开并保持6-8小时;停火后再焖1-2小时;一般做为生产种消毒使用。

目前简易消毒有采用蒸笼间隙消毒,把水烧开并保持1-1.5小时,停火降温30分钟,再用大火烧开并保持1-1.5小时,消毒即可完成。微波炉消毒可用中高档,开10分钟时间消毒就可完成,也可采取间隙消毒法。

2、接种箱:一切菌种转接、分离、扩繁都需在接种箱中进行;要求封闭严密,便于操作。一般简易接种箱高50厘米,宽47厘米,长82厘米;在长的一侧上方安装一块30×32厘米玻璃,以便观察,下方留两个直径为14厘米的洞口,洞口上装33厘米长的布袖套,袖口用松紧带扎牢。箱内装灯,有条件再装一支紫外线灯。现在大面积生产上常采用开放式接种,这就需要购置一台接种器,在无菌风区域内接种。

3、恒温箱:有专制的,也有土制地,土制的木箱可用双层板,内填木屑保温,箱内装几种规格灯泡,进行调节。现在也有用烘箱进行改制,一般保温效果也很好。

4、培养室:要求干燥、清洁、通风、有散射光,菌种入室前要消毒,室内应备有多层培养架,也需加温炉,铁皮管导出室外,以便排气。夏季要有风扇,便于降温。

5、制种用具

天平: 500克的普通天平量杯:用来计量水的体积有500、1000毫升两种

试管:一般采用20×200毫米规格

小漏斗:菌种瓶:菌种袋:耐高温的聚内烯薄膜,酒精灯:接种刀、铲、针、镊子、棉花、纱布等。

6、消毒药物:甲醛:用于空间熏蒸消毒,每立方米需2毫升

高锰酸钾:配成0.1%溶液,用于材料表面消毒,也可5克高锰酸钾加10毫升甲醛混合熏蒸消毒。

新洁尔灭、漂白粉、多菌灵、石灰等都是常备消毒物品。

7、菇棚建设:

菇棚的建设,基本要求能遮阳,保持棚内三分阳,七分阴,只能散射光,不能直射阳光;其次能通风换气,有出气孔,同是能保温保湿,便于操作管理和采收。主要形式有:

1、塑料小地棚:拱园形塑料小地棚一般宽1.0-1.5米,应根据菇床宽度来定。棚架用细竹竿或毛竹片,

相互间距为0.3-0.6米,其上覆盖薄膜,小地棚有很好的增温保湿作用,是室外简易菇棚的一种。

2、半地坑式大棚:半地坑式大棚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设计的较为适用的大棚,主要结构和特点是:⑴东西或南北走向都可以,一般长50米,宽6米,中间两肋用竹竿撑起,上用竹或竹片弓成弧形。⑵四周用土垛墙,棚内地面下挖30公分左右,四周围墙高50公分左右,中间起脊棚高2米左右。⑶用铁丝加固骨架,上盖农膜,四周用土压实,上盖稻草遮阴。这种棚造价低廉,保温保湿,散射光均匀,通风性能良好,操作也方便。

3、日光温室:这是一种利用日光作为能源的温室,其保温性能好,一般比外界高10℃以上,且温差变幅也不大,它的后墙有土墙或双层砖砌成,前面由支柱、横梁等构成,棚面复盖薄膜和草帘,后墙要留通风口。

此外还有钢架大棚,栽培面积大、增温快,但必需要加层遮阳网,冬季还要覆盖草帘,才能保温。

五、食用菌生产基本技术

(一)三级菌种的培育

用于生产的菌种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母种(一级试管种)的培养扩凡——原种(二级广口瓶种)的生产——栽培种(三级菌袋种)的生产。

1、母种的培养:从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得到的纯菌种,在生产上叫母种。培养母种时,应根据不同食用菌菌丝所必须的生长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⑴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⑵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培养基)。

配制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左右;用纱布过沪去渣,在汁液中加20克琼脂和25克白糖,加热溶化,再补足水分至1000毫升,煮沸后趁热分装试管。后经高压消毒,成斜面培养基,接种培养,成母种。

2、原种和栽培种的生产:将试管中培养好的母种分割成4-6块,移接到棉籽壳、木屑或粪草等广口瓶培养基中,经过恒温培养得到的菌种叫原种。把原种转接到同一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育,用于生产上的菌种为栽培种。一般一支母种试管接5瓶原种,一瓶原种接成10袋生产种。原种和栽培种在培养期间,要掌握温度、湿度,还要经常检查,注意透气,防止阳光直射,防止杂菌污染。

原种麦粒培养基:麦粒1000克

石膏 2克碳酸钙 5克水 1500毫升

先把小麦粒浸3-5小时,加热煮沸15分钟,麦粒发亮不烂,过沪晾干,拌石膏碳酸钙。

熟料栽培种培养基:棉子壳 50%

木屑 30%麸皮 18%石膏 1%糖 1%

(二)四季育菇的季节安排

要根据不同菇类品种对温度的要求,结合本地气候状况,选择安排制种期、播种期,以求得最佳的出菇期,获得更高产量。

根据不同食用菌在子实体分化阶段对温度的反映,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型。

1、低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24℃以下,最适温度在20℃以下,如平菇、蘑菇、香菇、金针菇、猴头菇等。一般都在9月制生产种,10月份播种,秋、冬、春三季生产、出菇。

2、中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8℃以下,最适温度在22-24℃,如木耳、银耳、鸡腿菇(中温偏低)等。一般在8月中旬制种,9月中下旬播种,秋季生产出菇,也可春季生产。

3、高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30℃以上,最适温度在24℃以上,以草菇为代表,大肥菇(高温蘑菇),鲍鱼菇(高温平菇、台湾平菇)。

一般在5-6月制生产种,7-9月生产出菇。

(三)培养料的调制原则

培养料的配方是指在制作培养基时采用主要原料和辅料的种类及其数量的配比,要根据不同菇种要求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而定。一个较合理、科学的配方必须具备营养性、透气性、持水性三个条件来决定,只有这样才能使菌种发菌快,菌丝旺盛,产量高,品质好。

⑴营养性:食用菌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需要大量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素,在一般情况下,碳源的吸收利用率为25%,碳源不足,菌丝容易早衰。氮源不足菌丝生长弱、且又缓慢、氮源过量,菌丝过旺、不利积累代谢产物。一般食用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1左右为好;在子实体发育阶段以40:1左右为好。调节补充碳源辅料主要是糖分,补充氮源的辅料主要是麸皮、豆饼、米糠、二铵、尿素。

⑵透气性:若在配方中加入质地细密、透气性差的原料多,菌丝体在生长阶段就会积累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会抑制生长,甚至死亡,透气性好的培养基,菌丝旺盛、子实体壮实。

⑶持水性:保持水分较好的原料,能够充分满足菌丝及子实体对水分的需求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减少喷水和保持培养料内的营养成份。否则出现菌丝体或子实体因没有及时补充水源而干枯,停止生长发育。持水性能较好的培养基原料有麦秸、玉米等。作物秸杆的营养与棉子壳相比,没有棉子壳好,所以要尽量配置复合培养基(几种秸杆混合配制)尽量不使用单一秸秆,以防止营养缺乏或者单一。豆秸、玉米心混合丰富、透气好,但持水性差;豆秸营养丰富,处理好透气性差,持水性好;麦秸、稻草营养一般,但透气性好,持水性差,木屑富含碳素,持水性好,透气性差,在配制时,既要充分利用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又要考虑几种原料,采取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组合配比,这样配制出的混合培养基具有营养丰富、透气性强、持水性好,能够充分满足菌丝体的子实体生长发育。

(四)食用菌栽培方法

栽培方法很多,不同品种也有所不同,在原有的畦栽、袋栽基础上,近几年有许多新突破,如园田化栽培、保护地栽培、立体栽培、地下栽培、覆土栽培、反季节栽培等等,应当指出,采用这些技术时,都是有利有弊,必须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这里介绍一些比较先进的栽培方法。

⑴平菇床畦覆土盖草法:既有复土出菇的优点,又克服菇根沾泥的缺点,方法是在大棚内设床畦,宽1米左右,深30厘米,将坑底泥土挖松,铺一层肥泥,将成熟菌袋从中间切开成二节,脱去筒膜,竖立排放在畦内,覆土层不能厚,浇足水,然后盖膜发菌,当见到土面爬满菌丝后覆一层长15-25厘米的稻麦秸(预泡石灰水)覆草厚度以明显看不见复土层为宜,然后再复盖薄膜,发菌,要注意通风换气,过几天后就有大量原基发生。

⑵单排式泥面菌墙复土法。要预先准备好复土和抹墙泥材料,以河泥塘泥为好,菜园土次之,土中加4-5%菜并浸出液,0.5-1%磷肥,0.2%尿素,0.1%-0.2%磷酸二氢钾,1-3%石灰粉,加水适量,调和成营养稀泥备用。大棚内按间距80-100厘米筑土埂或砌墙脚(高15-25厘米)将脱袋菌棒依次平排在土埂上,淋一次追肥液(4-5%的菜并浸出液,加0.4¥-0.6%尿素)盖一层营养稀泥,如此堆放7-10层,高90-110厘米,然后用泥板收浆,将墙面抹平,待墙面稍干后,次日再抹营养稀泥,菌墙顶部用泥土做成蓄水池,经常灌水,让其自然渗透,以保持湿润。

⑶袋式复土栽培:将发好菌的菌袋脱去薄膜后直接进行棚、畦床复土栽培。选择排水良好、土地肥活的地块,挖深10-20厘米,宽100-150厘米,长度不限的畦床,畦床南北向,周围挖好排水沟,床底要求平整,撒上少量石灰消毒,然后将脱袋后的菌棒横放纵向排列于畦床上,菌棒间隙3-5厘米,用肥土或发酵料填满,再于菌棒表面复3-5厘米厚的粗细混合土(或菜园土)覆土材料使用前用1-2%石灰水消毒,复土后盖薄膜和草帘,避免阳光直射,然后按出菇状况进行管理。

⑷窄垄穴播栽培。例如平菇生产,按床宽一米,料厚10厘米,然后用木板将上层料分开,做成窄垄,使整个床面呈波浪状。波峰相距30厘米,用木板压实,然后用穴播法播种,穴距10厘米×10厘米,并在表面撒一层菌种,撒一层料,用木板拍平,上面盖一层用2%石灰水调湿的碎稻草,加盖薄膜发菌,进行常规管理。

⑸室内床式栽培:一般蘑菇、平菇等都能在室内、大棚内设架使用。床架要牢固,一般床宽1米,4-5个层次,上、下层距离50厘米,保证有散射光照到床面,床面铺塑料薄膜,使用前用5%石灰水喷洒四壁和地面,如播种蘑菇时,先垫铺培养料,厚薄一致,料面平整,厚度一般15厘米,为了发挥菌种优势,一般都采用穴播,穴距为8×10厘米,穴深3-4厘米,一般750毫升的蘑菇瓶菌种可播种0.27-0.33平方米面积。方法是:用手指挖穴,将菌种置于穴中,盖一层培养料,轻压,使菌种和料贴紧,播后用薄膜覆盖保

湿,暗光发菌。

(五)食用菌生产减少染菌污染的措施

发展食用菌生产控制杂菌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杂菌就是指在培养基上生长的、非特定培养的食用菌之外的一切抑制或防碍食用菌正常生长的微生物,统称为杂菌。一般减少杂菌污染主要措施:

1、成团、结块的培养料要打碎、培养料要先发酵或石灰水处理。

2、母种、原种培养棉塞不能吸湿污染,松紧要适中,过松易进杂菌。

3、高压灭菌要注意要压力、温度、时间关系。要掌握好二次排气,母种试管灭菌不低于半小时,原种不少于1小时。常压灭菌达计时温度后不少于10小时。

4、接种时一定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不能减少程序,尽可能减少污染源。

5、培养室要通风干燥、及时消毒。

6、防止杂菌污染应贯彻预防为主,药物为辅的方针,才能减少污染,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改善品质,保障食用者的安全和健康。

7、常见的杂菌:高温季节常见链孢霉(红色面包霉),绿色木霉,初期为白色,后变绿色,根霉初为白色,后变灰白色到黑色;青霉菌丝呈扫帚状,还有曲霉、毛霉和鬼伞类杂菌。防止的根本办法在于每个环节严格操作,发病后及时发现,采取措施,防止扩散传播为害,

六、平菇的栽培与管理

平菇是侧耳属,一群可供食用的种或品种的泛称,目前品种很多,习性基相似,学会平菇栽培,再种其它的菇就很容易了。

1、基本习性:①、温度范围广,菌丝体虽要求20-28℃,但子实体则分高、中、低、广温六种类型,可依生产需要选择品种。②、较高湿度培养料含水量60-70%;子实体空气湿度85-95%。③属好气性菌类在通风不良时,子实体柄长、盖薄,呈畸形菇。④、喜偏酸环境,培养料PH为5.8-6.2。⑤、对光照要求是,菌丝宜暗,但子实体宜散射光,光强色暗,光弱色白。⑥、属木腐菌,先利用淀粉,后分解纤维,木质末。

2、栽培方法

①有条件的采用熟料、发酵料,一般播种生料栽培。采取棉子壳85%,玉米粉15%,一般用多菌灵0.3%消毒,拌料时还可加0.5%的食盐,无残毒,还能促进生长发育,料水比为1:1.3,加过磷酸钙。

②二铵、尿素等都需成溶液,才能拌和均匀。生料需堆闷一天,隔日装袋播种,菌种量是料的10%,三层菌二层料,接种后接着打眼通气发菌。

③管理:a.菌丝生产阶段:力争20-25天,完成菌丝生长,温度22-24度,三天萌动,6天深穿透,15天发菌三分之一以上,要注意清除杂菌污染和通风透气,要翻袋检查。

b.出菇阶段:一般采取墙式栽培,为了早出菇,出好菇,要注意增加昼夜温差,白天闭帘,夜晚通风,温差6-8℃,出菇阶段不超过20℃,属变温性菇类。要注意散射光;若发现老皮,应抓动破除,重新菌丝扭结出菇。

现蕾后,不能迎头喷水,只能地面墙面喷水,或者空中喷雾,要注意及时采菇,采菇后可注射营养液和补充水份,注意消毒卫生,约半个月后再出二潮菇,也可进行复土栽培,能增产30%以上。

草菇原种和栽培种生产技术

草菇原种和栽培种生产技术 曾志忠,曹学文,曹湛才,蔡月彩,关雁桃 (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科学试验中心,广东广州510470) 摘要:从浸料踩料、堆沤发酵、分装、灭菌、冷却、消毒与接种、培养与检查、贮藏条件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草菇原种和栽培种生产技术及管理要求,以实现其规范操作、 规范生产。关键词:草菇;原种;栽培种;生产技术;生产管理中图分类号:S64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74X(2008)05-0090-02 收稿日期:2008-01-15 作者简介:曾志忠(1975-),男,农艺师 草菇是一种肉质肥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近年来,广东省特别是广州地区草菇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草菇生产基地,年产值达1.5亿元,年使用草菇原种和栽培种达到850万瓶(袋)。 草菇原种和栽培种生产是草菇栽培前期的主要工作,对草菇栽培的高产和优质起关键作用。 而草菇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好坏取决于菌种生产中的制种技术和管理水平,因此本文就草菇原种和栽培种生产过程中的整个工艺技术要求进行详细陈述,并通过细化菌种生产管理来达到大幅度降低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和贮藏中的污染率,从而实现原种和栽培种优质高效顺利生产,为草菇栽培提供优良菌种和打下高产、优质的坚实基础。 1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工艺流程 浸料踩料→堆沤发酵→分装→灭菌→冷却→消毒与接种→培养及检查→成品→入库储藏。 2原种和栽培种生产技术及管理要求 2.1栽培基质的配制 草菇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质的种类很多,有稻草培养料、棉籽壳培养料、麦粒培养料、甘蔗渣培养料、木屑培养料等。无论选用哪种培养基质,都要求原料新鲜、无霉变、洁净、干燥、无虫蛀,颗粒大小适中,应符合 NY5099的规定。 目前广东省最常用的是棉籽壳培养料,其配方为:棉籽壳100kg、麸皮6 ̄8kg、过磷酸钙1.1kg、砂糖0.6kg、 硫酸镁0.035kg、生石灰4 ̄5kg,料水比1:1.4 ̄1.5,pH值为8.0 ̄9.0。 各种成分应按规定的标准配方精确称量,按序配制;各种成分应充分融合、均匀分布,不能出现混合不均现象。 2.1.1浸料踩料浸料踩料在浸料池内进行,采用铺一层 棉籽壳洒一层生石灰的方法,尽量使棉籽壳与生石灰充分接触。一般100kg棉籽壳拌2.5 ̄3.0kg生石灰,拌匀后放水至约差30cm浸没料面时,用人工踩踏棉籽壳至全部浸湿沉底为止。浸料时间一般以5 ̄6h为宜。 2.1.2堆沤发酵将完全浸透的棉籽壳移入堆沤区,每 100kg棉籽壳加入生石灰1.5 ̄2kg、 麸皮6 ̄8kg,搅拌均匀,堆沤发酵。4d后翻料1次,每100kg棉籽壳 加入过磷酸钙1.1kg、 砂糖0.6kg、硫酸镁0.035kg,搅拌均匀,起堆,中间打透气孔,盖上薄膜发酵。一般堆沤8d便可装料入瓶(袋),装料前要检查pH值不低于 8.0 ̄9.0,含水量60% ̄65%。 2.1.3分装将堆沤好的培养料分别装入特定的原种和栽培种使用的洁净的菌种瓶(袋)。装料过程中要去掉粗大颗粒,松紧适度,装至距瓶(袋)口5cm左右。分装后须保持瓶(袋)口干净,塞上棉塞,棉塞要求干燥,松紧和长度合适、呈包子形,总长4 ̄5cm,2/3塞进瓶(袋)口内,1/3露在口外,内不触料、外不开花,用手提棉塞瓶(袋)身不下掉。塞棉塞后把瓶口用防潮纸或牛皮纸 包扎。 2.1.4灭菌将分装好的待接种瓶(袋)移入高压蒸汽 灭菌锅(炉)内密闭加热升温。当压力表指针升至0.05Mpa时,打开排气阀排放锅(炉)内空气,待压力表指针 降至零时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升温;当压力表指针升至0.1Mpa时,打开排气阀放气直至压力表指针降到零,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升温;当压力表指针升至 0.14 ̄0.15Mpa(温度为126℃)时,保压维持2h,然后停 止加热;当压力表指针降至零时打开排气阀,放净饱和蒸气,放气时要先慢排,后快排,最后再微开锅盖,让余热把棉塞吸附的水汽蒸发;随后再取出待接种瓶(袋)进行冷却。一般分装完后要马上灭菌,灭菌锅(炉)内的物品不应排列过于紧密,要留出一定空隙使蒸汽能够流通,以避免部分物料受热不均匀或有"死角"而造成灭菌不彻底。 2.1.5冷却将灭菌后的待接种瓶(袋)移入冷却室,冷 却室使用前需清洁和消毒处理。冷却室要求空间干燥、 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第5期 90

(种植)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 一、概述 草菇又名兰花菇、秆菇、麻菇,分布极广,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秋季多雨季节生长在稻草堆上的一种食用菌,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食用菌,以我国的产量最高。 栽培草菇的原料来源广泛,废棉渣、棉籽壳、稻草、玉米秆、甘蔗渣、剑麻渣、中药渣等均是栽培的理想原料。草菇的生产周期短,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周期为15~25天,目前广西室内废棉渣床栽草菇播种后通常第8~9天开始有采收,13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栽培周期(只收一潮菇)。尽管草菇的产量与其他食用菌相比相对较低,通常批量周年生产每100公斤稻草产鲜菇10~15公斤,每100公斤废棉渣产鲜菇25公斤左右,但由于草菇栽培原料广、周期短、价值高、市场容量大,栽培草菇能获得较可观的经济 效益,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栽培方法 1.栽培材料 目前用于草菇生产的原料主要是废棉渣、棉籽壳、稻草、

甘蔗渣、剑麻渣、中药渣等 2.栽培方式与栽培场所 草菇可室内栽培、室外栽培两种。草菇室内栽培可在专门搭建的草菇泡沫房进行,亦可利用闲置的农舍、猪舍等改建而成的菇房进行,改建的菇房可搭床架,亦可直接在地面栽培。 但目前草菇一般室内(泡沫房)生产为主。所以我们只介绍在室内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泡沫房: (1)构造:木架框架,用2.5~5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菇房的墙壁和房顶,墙壁和房顶的内层再衬以聚乙烯薄膜。房内地面铺水泥,并设有瓦管道。 (2)规格: 棚长4米,宽2.5米,侧高2.4米,顶高2.7米,人字形屋顶,盖油毡纸,用木条压实,前后开门,菇房两端各设置0.3~0.4米见方的对流通风窗两个。。室内栽培床架靠两侧,但不紧靠泡沫板墙,中间为走道床架分层,架宽0.8M,过道0.65M,4~6层,层高0.5M(底层离地面0.30M), 地面瓦管道: 先铺一张高温高压大棚膜在挖好的槽内,隔离泥地的水汽,再铺一层煤渣隔热,最后铺上瓦管道。 3、栽培季节

第十一章草菇栽培技术

第十一章草菇栽培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十一章草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概述 草菇又名兰花菇、美味草菇、美味包脚菇、麻菇、中国磨菇。草菇是我国南方普遍栽培的食用菌,据张树庭教授考证,它最早栽培于我国,后由华侨传至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近年来西方国家如美国、比利时也有人对这种菇发生了兴趣,在非洲的马达加斯也有人种植。目前,草菇的总产量占世界上人工栽培菇类的第三位。 草菇质嫩味美。若制成干菇香味更浓。加之草菇属于高温型菌类,适宜于一般菇类不能生长的炎热夏季,而成为食用菌夏季生产及供应市场的一种珍品,栽培草菇主要是用稻草、棉籽壳、废棉等。材料来源丰富。栽培后的废料仍可作有机肥料。草菇从种到收只要半个月,室内室外都可栽培。在整个人工菇类栽培技术中草菇要算简单的。因此,发展草菇生产成本低、收益快、易推广。 一、分类 草菇在植物学上的分类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无隔担子菌纲、伞菌目、光柄菇科、小包脚菇属。 二、栽培历史 草菇栽培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的和尚以腐烂稻草堆上生长草菇这一自然现象得到启示,创造了栽培草菇的方法,故有“南华菇”之称。 草菇的另一个原产地是湖南省浏阳地区,以往这一带盛产苧蔴,每年割麻以后草菇就大量生长于遗弃在麻杆和麻皮堆上,故又称草菇为“浏阳麻菇”。 随后由飘洋过海谋生的华侨,将草菇栽培技术传至东南亚各个国家,近年来美国和欧州有些地区也有栽培,1999年全世界产鲜草菇30万吨左右,我国产20万吨左右,占世界草菇总产量的60%以上。 三、草菇的营养价值 草菇肉质细嫩,脆滑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价值,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因此,草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其产品不论是鲜菇、干制品或草菇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特别在夏

草菇的栽培管理技术

草菇的栽培管理技术 草菇是属于真菌菇类的一种,有着非常好的口感,其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因此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现在种植草菇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在种植草菇的时候,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种植草菇该如何管理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草果的栽培管理技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温度控制 温度对草菇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在草菇种植后大约4天左右,要注意做好保温工作。后面随着料面温度的升高,要逐渐将膜揭开降低温度。将料面温度保持在35度左右,而气温则控制在30度左右为宜。然后随着草菇的不断生长,还要适当调整好温度。例如在草菇子实体形成期和菇体生长发育的时候,料面温度要控制在30-35度左右,而气温则要保持在28-32度左右。

2、湿度控制 湿度也是我们在栽培草菇时不可缺少的一项管理工作。一般控制湿度要以灌水和喷水相结合进行。在草菇播种之前,首先要将菇床浇透水。然后在栽培后几天,要注意不可揭膜。将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菇房内的湿度则要控制在85%左右。如果湿度过低的话,那么则要及时向垄沟内进行灌水。不过要注意的是,在灌水时,不可让料块湿掉,而喷水时也不可将水喷向料面。

然后在草菇出菇期的时候,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通常应向菇床的垄沟中进行灌水,保持菇床处于一个湿润的状态,同时保持培养料的含水量。而保持空气湿度的最好方法就是向空中进行喷水,喷水要以清水为主。要注意控制好水温,应保持与气温相近,以轻喷勤喷为主。不可向料块直接喷水,特别是在草菇现蕾期的时候,禁止向菇蕾喷水。

3、通风光照 草菇在菌丝生长期的时候,对氧气的需求是比较低的。而在出菇期的时候则比较多,所以我们要注意做好通风工作。但是不可通风过急,让其缓缓对流即可。出菇阶段的通风工作还要与保湿相结合。具体是在其菌丝生长阶段时,每天中午将部分地膜掀开,然后将菇棚打开一刻钟左右,等到菌丝长满之后再将地膜全部去除。然后出菇期通风时,通风前要先喷雾,再通风20分钟左右,每天三次左右即可。最后光照以散射光为主,不可让其受到阳光直射。

蘑菇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技术 我国栽培的蘑菇多是白色双孢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分,被誉为“人类健康食品”、内销、外销量均很大。因此,大力发展蘑菇生产,对发展农村副业,增加收入,有很大的作用。 一、菇房要求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环境清洁,房子朝南,顶上设风筒,墙壁上开设南北对称呈长方形的天窗和地窗。菇房要求防风防雨,室内能保温保湿,通风透光(散射光),地面便于冲洗,或便于每次栽培加垫新土夯实。四周墙壁用石灰水消毒,房内每次可用药剂熏蒸消毒,防止杂菌感染。 菇床可用竹制,木制或铁制,床宽1.2米,横档以毛竹或杂木搭架,摊上芦垫等。床与床间距0.4-0.6米,底层距地面0.3米;层与层间距0.6米左右。床架四周留出走道。参考以上条件,各地可根据情况,利用简易房室加以修理利用,或因地制宜搭盖菇房。 二、培养料的堆制 培养料要经堆制发酵处理,分解为可供蘑菇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过去多采用一次发酵,发酵不甚完全,养分末得到充分分解,杂菌和虫害还有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年发展了二次发酵(后发酵)技术。 蘑菇培养料主要是用家畜、家禽粪便和麦草、稻草等配制而成。约7月上、中旬开始堆制,粪草比例一般为7:3或6:4。稻草类要先晒干切断,粪便要晒干粉碎。其它配料为少量的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培养料用清水或尿液浸湿,一层草一层粪堆好,然后可覆盖草帘保温湿。建堆3-4天后可第一次翻堆,水份不够可加水增温。7-8天以后第二次翻堆,每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千克石膏粉。11-12天后可第三次翻堆,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0克过磷酸钙。堆制后约13天,即完成前发酵。趁热将料搬进菇房,在菇床架上摊开,密闭房内窗户,迅速将室温提高到60℃左右,保持2-3小时,而后可降低到52℃左右,保持4-7天。室内加温可用煤炉或蒸汽管道,并维持室内一定湿度,这就是后发酵。后发酵是蘑菇培养中一项新技术,有杀虫灭杂菌的效果。并使培养料中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氨味完全排除。由于嗜热性微生物的活动,大大地改善了培养料的质地,蘑菇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增加了。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 1 制种技术 菌种制作是草菇栽培的重要环节,采用人工培育的纯菌种栽培草菇,出菇快、产量高、品质好。菌种培养条件28~30℃,10~15d。草菇原种生产主要有麦粒菌种。棉籽壳菌种和草料菌种3种。麦粒菌种的配方为麦粒87%、砻糠5%、稻草粉5%、石灰2%、石膏或碳酸钙1%;棉籽壳菌种配方为棉籽壳70%、干牛粪屑16%、砻糠5%、米糠或麸皮5%、石灰3%、石膏1%;草料菌种的配方为2~3cm长的短稻草77%、麸皮或米糠20%、石膏或碳酸钙1%、石灰2%。培养基含水量65%左右,培养条件为28~30℃,750ml的菌种瓶或12cm×25cm的塑料菌种袋培养20d左右。 草菇菌种的保存应在15℃条件下,3个月左右转管一次,各不同菌株要严格标记、分开保存,菌株混杂会引起拮抗作用,不能形成子实体。 2 培养料配制 栽培草菇主要利用废棉、棉籽壳、稻草、麦秆等纤维素含量较多的原料,我国稻麦秸秆非常丰富,为草菇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发展草菇生产也有利于解决农作物秸秆在田间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稻草是最早用于栽培草菇的培养料,但生物转化效率较低,一般在15%~20%左右,高产时可达到40%。稻草栽培时要预堆处理,使稻草软化,调整碳氮比,提高保温、保湿性能。处理方法是先把稻草切成15cm左右长度,用3%的石灰水浸泡,充分浸润后加入干草重25%的猪粪或牛粪屑,再加入1%的过磷酸钙和石膏拌匀,堆制2~3昼夜,使料堆中心温度达60℃以上。一般稻草培养料用量为18kg/m2。两种以上的培养料栽培草菇称为复合料栽培,如下层用稻草,上层用废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还可以使用木耳、平菇、香菇等食用菌的废料配制草菇栽培料。选择没有杂菌生长、无霉变腐烂的食用菌废料粉碎,晒干掺入30%左右与其它栽培料一同建堆发酵后即可进行草菇的播种了。 3 品种选择与播种 选择优良菌种,菌种的培育温度以28℃为宜,30℃时虽然菌丝生长快,但稀疏无力,生活力弱。菌龄30d左右,以菌丝发到瓶底、菌种瓶肩上出现少量淡锈红色的厚垣孢子时播种最佳。草菇播种一般采用撒播法,在培养料表面直接撒上草菇菌种,轻拍料面,使菌种与培养料紧密结合。下种后用肥熟土在培养料表层覆盖。一般上午进料、下午播种,高温下播种有利于发菌,室温36~38℃、培养料表面温度39~40℃时播种最佳。播种量为每m23.5~4瓶,如用17cm×33cm规格的塑料袋菌种,则每m2用种量2袋。地栽条件下每1000 m2用种量630~675瓶或塑料袋菌种300~330袋。 4 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床面覆盖薄膜,5d内保持35~40℃温度,注意遮荫,防止发菌期间温度>40℃或<22℃。草菇菌丝封面后揭去薄膜并将温度控制在32℃左右。播种4~5d后在风静或微风条件下背风短期换气,注意保湿。播种后7~8d,培养料中心温度在30~33℃时,草菇菌丝开始扭结形成小菌蕾,在小菌蕾出现时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防止阳光照射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还要满足草菇菌丝旺盛发育阶段对氧气的需要。 在出菇期间水分管理十分重要,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地面要经常浇水、空间经常喷雾;菌蕾形成之前如果发现水分不足可将水喷在覆土上,并保持水温和料温一致以免菌丝受伤。当大部分菌蕾生长至花生粒大小时床面开始喷水,喷水后注意菇房通气,让菌蕾表面水分散发。 5 采收 草菇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播种后5~7d见小菌蕾,10d左右开始采收(图4)。草菇的采收应注意:①草菇生长迅速,容易开伞,应尽量及时采摘,每天早晚各采一次,在菌蛋呈卵圆形,菌膜包紧,菇质坚实时采摘品质最好。②对丛生菇的采摘要在大多数菇适宜采收时整丛采下。③采摘时尽量不使培养料疏松,以免菌丝断裂,使周围的幼菇死亡。采收完毕及时整理床面,挑去留在菇床上的死菇,平整好床面,然后均匀喷一次石灰水,补充培养料中的水分,约5d后出现第二茬菇。第一茬菇占总产量的70%~80%。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 1 制种技术 菌种制作是草菇栽培的重要环节,采用人工培育的纯菌种栽培草菇,出菇快、产量高、品质好。菌种培养条件28~30℃,10~15d。草菇原种生产主要有麦粒菌种。棉籽壳菌种和草料菌种3种。麦粒菌种的配方为麦粒87%、砻糠5%、稻草粉5%、石灰2%、石膏或碳酸钙1%;棉籽壳菌种配方为棉籽壳70%、干牛粪屑16%、砻糠5%、米糠或麸皮5%、石灰3%、石膏1%;草料菌种的配方为2~3cm长的短稻草77%、麸皮或米糠20%、石膏或碳酸钙1%、石灰2%。培养基含水量65%左右,培养条件为28~30℃,750ml的菌种瓶或12cm×25cm的塑料菌种袋培养20d左右。 草菇菌种的保存应在15℃条件下,3个月左右转管一次,各不同菌株要严格标记、分开保存,菌株混杂会引起拮抗作用,不能形成子实体。 2 培养料配制 栽培草菇主要利用废棉、棉籽壳、稻草、麦秆等纤维素含量较多的原料,我国稻麦秸秆非常丰富,为草菇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发展草菇生产也有利于解决农作物秸秆在田间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稻草是最早用于栽培草菇的培养料,但生物转化效率较低,一般在15%~20%左右,高产时可达到40%。稻草栽培时要预堆处理,使稻草软化,调整碳氮比,提高保温、保湿性能。处理方法是先把稻草切成15cm左右长度,用3%的石灰水浸泡,充分浸润后加入干草重25%的猪粪或牛粪屑,再加入1%的过磷酸钙和石膏拌匀,堆制2~3昼夜,使料堆中心温度达60℃以上。一般稻草培养料用量为18kg/m2。两种以上的培养料栽培草菇称为复合料栽培,如下层用稻草,上层用废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还可以使用木耳、平菇、香菇等食用菌的废料配制草菇栽培料。选择没有杂菌生长、无霉变腐烂的食用菌废料粉碎,晒干掺入30%左右与其它栽培料一同建堆发酵后即可进行草菇的播种了。 3 品种选择与播种 选择优良菌种,菌种的培育温度以28℃为宜,30℃时虽然菌丝生长快,但稀疏无力,生活力弱。菌龄30d左右,以菌丝发到瓶底、菌种瓶肩上出现少量淡锈红色的厚垣孢子时播种最佳。草菇播种一般采用撒播法,在培养料表面直接撒上草菇菌种,轻拍料面,使菌种与培养料紧密结合。下种后用肥熟土在培养料表层覆盖。一般上午进料、下午播种,高温下播种有利于发菌,室温36~38℃、培养料表面温度39~40℃时播种最佳。播种量为每m23.5~4瓶,如用17cm×33cm规格的塑料袋菌种,则每m2用种量2袋。地栽条件下每1000 m2用种量630~675瓶或塑料袋菌种300~330袋。 4 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床面覆盖薄膜,5d内保持35~40℃温度,注意遮荫,防止发菌期间温度>40℃或<22℃。草菇菌丝封面后揭去薄膜并将温度控制在32℃左右。播种4~5d后在风静或微风条件下背风短期换气,注意保湿。播种后7~8d,培养料中心温度在30~33℃时,草菇菌丝开始扭结形成小菌蕾,在小菌蕾出现时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防止阳光照射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还要满足草菇菌丝旺盛发育阶段对氧气的需要。 在出菇期间水分管理十分重要,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地面要经常浇水、空间经常喷雾;菌蕾形成之前如果发现水分不足可将水喷在覆土上,并保持水温和料温一致以免菌丝受伤。当大部分菌蕾生长至花生粒大小时床面开始喷水,喷水后注意菇房通气,让菌蕾表面水分散发。 5 采收 草菇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播种后5~7d见小菌蕾,10d左右开始采收(图4)。草菇的采收应注意:①草菇生长迅速,容易开伞,应尽量及时采摘,每天早晚各采一次,在菌蛋呈卵圆形,菌膜包紧,菇质坚实时采摘品质最好。②对丛生菇的采摘要在大多数菇适宜采收时整丛采下。③采摘时尽量不使培养料疏松,以免菌丝断裂,使周围的幼菇死亡。采收完毕及时整理床面,挑去留在菇床上的死菇,平整好床面,然后

草菇种植管理技术

种植草菇的新方法是怎样的_草菇种植管理技术 种植草菇的新方法:选好菌种 选用的草菇栽培种,菌龄不要超过18天,菌丝健壮并有棕红色 的厚垣孢子者为佳。 种植草菇的新方法:菇畦准备 菇畦宽1米,长度不限,菇畦间距30厘米,既做人行道又做蓄 水沟。 在畦上横向挖凹陷式菇床,菇床宽30厘米,深20厘米,菇床之间留20厘米小土垄,菇床内喷0.2%敌敌畏和0.1%多菌灵灭菌杀虫。 种植草菇的新方法:稻草处理 把稻草或麦草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用2%石灰水加0.5%复合肥 浸泡24小时后捞出,沥去多余水分后待用。 种植草菇的新方法:栽培方法 将稻草段或麦草段均匀地铺在挖好的菇床里,铺一层草段则铺一层麸皮及一层菌种,麸皮用量为总干草量的5%。 菌种的用量为10%,最上面的一层菌种稍多些,然后将小土垄上 的土撒在料面上,高10厘米--12厘米,用木板将培养料压紧。 培养料上床后,沿菇畦长度方向架小型拱棚,拱棚高度50厘米 左右,覆盖薄膜保温。 畦间蓄水沟装满水。 保持大棚里的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0%,气温不可低于28℃,过48小时以后可揭开小拱棚上的薄膜透气通风。

种植草菇的新方法:出菇后管理 从播种到现菇蕾一般需要9天--10天,现蕾后3天--4天即可采收。 种植草菇的新方法:采菇后管理 采菇后不能喷水,要覆盖2天薄膜,使菌丝恢复生长,然后继续进行出菇管理,可再出菇。 每次出菇前要喷施一次0.1%的尿素水溶液,促使草菇生长。 草菇泡沫房: (1)构造:木架框架,用2.5~5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菇房的墙壁和房顶,墙壁和房顶的内层再衬以聚乙烯薄膜。房内地面铺水泥,并设有瓦管道。 (2)规格:棚长4米,宽2.5米,侧高2.4米,顶高2.7米,人字形屋顶,盖油毡纸,用木条压实,前后开门,菇房两端各设置 0.3~0.4米见方的对流通风窗两个。。室内栽培床架靠两侧,但不紧靠泡沫板墙,中间为走道床架分层,架宽0.8M,过道0.65M,4~6层,层高0.5M(底层离地面0.30M),地面瓦管道: 先铺一张高温高压大棚膜在挖好的槽内,隔离泥地的水汽,再铺一层煤渣隔热,最后铺上瓦管道。 栽培季节草菇属喜高温高湿、草腐性菇类。最佳菌丝生长温度28~35℃,最佳出菇温度30~35℃,在广西5月~10月均可进行夏季栽培。若采用加温设备,可进行周年生产。目前我区大多数是利用泡沫房周年栽培的。 原料配比试验表明,原材料较为理想的配比应是: (1)药渣65%、废棉30%、稻草10%,石灰粉5%(2)稻草60%,废棉35%,石灰粉5%(3)稻草(切碎)80%,牛粪15%,石灰5%,PH值9~10。 (4)破子棉95%,石灰粉5%;以上原料配方PH值9~10。

草菇的栽培管理技术

草菇是属于真菌菇类的一种,有着非常好的口感,其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因此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现在种植草菇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在种植草菇的时候,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种植草菇该如何管理呢? 1、温度控制 温度对草菇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在草菇种植后大约4天左右,要注意做好保温工作。后面随着料面温度的升高,要逐渐将膜揭开降低温度。将料面温度保持在35度左右,而气温则控制在30度左右为宜。然后随着草菇的不断生长,还要适当调整好温度。例如在草菇子实体形成期和菇体生长发育的时候,料面温度要控制在30-35度左右,而气温则要保持在28-32度左右。 2、湿度控制 湿度也是我们在栽培草菇时不可缺少的一项管理工作。一般控制湿度要以灌水和喷水相结合进行。在草菇播种之前,首先要将菇床浇透水。然后在栽培后几天,要注意不可揭膜。将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菇房内的湿度则要控制在85%左右。如果湿度过低的话,那么则要及时向垄沟内进行灌水。不过要注意的是,在灌水时,不可让料块湿掉,而喷水时也不可将水喷向料面。

然后在草菇出菇期的时候,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通常应向菇床的垄沟中进行灌水,保持菇床处于一个湿润的状态,同时保持培养料的含水量。而保持空气湿度的最好方法就是向空中进行喷水,喷水要以清水为主。要注意控制好水温,应保持与气温相近,以轻喷勤喷为主。不可向料块直接喷水,特别是在草菇现蕾期的时候,禁止向菇蕾喷水。 3、通风光照 草菇在菌丝生长期的时候,对氧气的需求是比较低的。而在出菇期的时候则比较多,所以我们要注意做好通风工作。但是不可通风过急,让其缓缓对流即可。出菇阶段的通风工作还要与保湿相结合。具体是在其菌丝生长阶段时,每天中午将部分地膜掀开,然后将菇棚打开一刻钟左右,等到菌丝长满之后再将地膜全部去除。然后出菇期通风时,通风前要先喷雾,再通风20分钟左右,每天三次左右即可。最后光照以散射光为主,不可让其受到阳光直射。

第十一章 草菇栽培技术

第十一章草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概述 草菇又名兰花菇、美味草菇、美味包脚菇、麻菇、中国磨菇。草菇就是我国南方普遍栽培得食用菌,据张树庭教授考证,它最早栽培于我国,后由华侨传至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近年来西方国家如美国、比利时也有人对这种菇发生了兴趣,在非洲得马达加斯也有人种植。目前,草菇得总产量占世界上人工栽培菇类得第三位。 草菇质嫩味美。若制成干菇香味更浓。加之草菇属于高温型菌类,适宜于一般菇类不能生长得炎热夏季,而成为食用菌夏季生产及供应市场得一种珍品,栽培草菇主要就是用稻草、棉籽壳、废棉等。材料来源丰富。栽培后得废料仍可作有机肥料。草菇从种到收只要半个月,室内室外都可栽培。在整个人工菇类栽培技术中草菇要算简单得。因此,发展草菇生产成本低、收益快、易推广。 一、分类 草菇在植物学上得分类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无隔担子菌纲、伞菌目、光柄菇科、小包脚菇属。 二、栽培历史 草菇栽培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200多年得历史。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得与尚以腐烂稻草堆上生长草菇这一自然现象得到启示,创造了栽培草菇得方法,故有“南华菇”之称。 草菇得另一个原产地就是湖南省浏阳地区,以往这一带盛产苧蔴,每年割麻以后草菇就大量生长于遗弃在麻杆与麻皮堆上,故又称草菇为“浏阳麻菇”。 随后由飘洋过海谋生得华侨,将草菇栽培技术传至东南亚各个国家,近年来美国与欧州有些地区也有栽培,1999年全世界产鲜草菇30万吨左右,我国产20万吨左右,占世界草菇总产量得60%以上。 三、草菇得营养价值 草菇肉质细嫩,脆滑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得保健价值,就是一种优质得食用菌。因此,草菇就是一种营养丰富得保健食品。其产品不论就是鲜菇、干制品或草菇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特别在夏季高温炎热得天气,其它食用菌很少时,但正就是出草菇得旺季,同时又就是蔬菜得淡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要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慢慢懂得克服不利环境带来的影响。在蘑菇栽培技术上逐渐引进了大棚栽培技术,利用大棚栽培蘑菇操作方便,大棚保温性好,秋菇结束迟,冬季可少量出菇,春菇出得早,易获得蘑菇高产,每平方米产量可达9公斤以上,亩收入达万元左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术,那么它将是一个很好的致富途径。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以下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之堆料发酵 1、室外前发酵:建堆前2天,将稻草切成2段,进行预湿,边翻边浇水,稻草堆积不宜太厚,中间、下部要湿透。建堆前3~4天,将配方中的料(除石灰、尿素)进行顶堆,湿度控制在55%左右,中间翻1次堆。建堆前1天,在混合料上喷0.5%敌敌畏液,然后覆膜12~24小时。建堆按常规,翻堆间隔时间按5、4、3天进行,翻堆时加入尿素、石灰。含水量掌握在65%~70%,ph值7.5~8。 2、室内后发酵:把料抖松后,用翻斗车搬运至床架上(架底层不放),用煤炉或柴油桶蒸汽炉加温,当料温升到60~62℃,保持6~8小时;适当通气,待料温降至48~52℃时维持4~5天。后发酵结束,料呈深咖啡色,很柔软,稻草有弹性,手捏不粘手,无氨味,有较浓香味.并有大量放线菌产生,料含水量在65%,ph值7.2~7.5。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之翻格及播种 在翻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待料温降至28℃及时翻格,料厚18~20厘米,上层可稍薄些,整平床面。用麦粒种撒播,用种量1瓶/平方米,轻拍让菌种与料充分接触,两边靠门口的地方盖上湿报纸,要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术,那么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之播后管理及覆土 播种后调节好棚内空气与湿度,使之适应蘑菇的生长。7~10天菌丝基本封面,此后可加大通风,昼夜开门。一般播后20天菌丝发到底。 覆土材料为砻糠混合土,覆土前10天,每111平方米准备3500~4000公斤泥,泥糠比例1∶24,干砻糠100~170公斤、石灰50公斤。按比例把砻糠、石灰撒在空地上,然后用中型拖拉机打碎,颗粒比大豆大一点,过筛,堆垄后用甲醛消毒。覆土厚3.5~4厘米,覆好后随即喷水调湿至饱和状态要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术就必须控制好棚内的温度以及覆土的厚度,这样可以保证蘑菇的质量。 在播菜种时,先给菜种消毒,可以预防多种病害发生,同时还可以使菜种快速发芽。下面就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消毒催芽方法: 温水浸种此法乃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发芽,灭菌防病,增强种子抗性的有效措施。浸种时水温和时间要适宜,并且浸种时间达到时要立即冷却。如番茄浸种水温为52℃,浸种时间为0.5小时;甜椒、黄瓜、茄子浸种温度为55℃,浸种时间为12分钟。浸种可预防番茄早疫、茄子褐纹病、甜椒炭疽病、黄瓜角斑病、芹菜斑枯病等。 热水烫种用一个盆盛种子,再取一个同样大小的盆备用,先将开水迅速倒入放有种子的盆里,紧接着把水和种子倒入空盆,这样反复地倒几次,10分钟后用冷水将种子冲凉。 硫酸铜溶液浸种用硫酸铜溶液浸种可预防辣椒炭疽病。先将辣椒种子放入冷水中浸泡6~8小时,然后再放入100倍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分钟,浸泡完毕后将种子洗净催芽。 福尔马林溶液浸种用福尔马林溶液浸种可防治猝倒病、茄子褐纹病、番茄轮纹病。先将种子用100倍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5分钟,取出并用湿纱布包好,过2小时后洗净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