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

第一章绪论

一简答题

1.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试阐述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三大基本原则,三大支撑学科和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

答案:

(1)研究领域的三大基本原则: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导致了生物的特异性。

(2)三大支撑学科:细胞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

(3)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DNA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激素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酶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是什么?

答案:

有人把它定义得很广:从分子的形式来研究生物现象的学科。但是这个定义使分子生物学难以和生物化学区分开来。另一个定义要严格一些,因此更加有用:从分子水平来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从分子角度来解释基因的结构和活性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3 二十一世纪生物学的新热点及领域是什么?

答案:

结构生物学是当前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沿学科,它是在分子层次上从结构角度特别是从三维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和阐明当前生物学中各个前沿领域的重要学科问题,是一个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计算数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以结构(特别是三维结构)测定为手段,以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为内容,以阐明生物学功能机制为目的的前沿学科。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是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组装体和由此形成的细胞各类组分的三维结构、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正常生物学功能和异常病理现象的关系。

分子发育生物学也是当前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沿学科。

人类基因组计划,被称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敲门砖‖。“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后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展开将进入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活动本质的辉煌时代。目前正迅速发展的生物信息学,被称为“21世纪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推动力”。尤应指出,建立在生物信息基础上的生物工程制药产业,在21世纪将逐步成为最为重要的新兴产业;从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21世纪将取得不同程度的重大进展;遗传信息的进化将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中心内容‖的观点认为,随着人类基因组和许多模式生物基因组序列的测定,通过比较研究,人类将在基因组上读到生物进化的历史,使人类对生物进化的认识从表面深入到本质;研究发育生物学的时机已经成熟。在21世纪,遗传信息的进化研究成果,将成为解决发育问题的基础,发育问题这一难题可望获得突破性进展;在21世纪,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趋势将不断加剧。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等将对21世纪的产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前,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最活跃的前沿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态学,并由这些活跃的前沿引伸出诸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后

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羊、克隆鱼、―脑的十年‖、生物的多样性等时髦的名词和热门话题。相应的应用研究或技术研究也正趋成熟并逐渐普及,如生物工程,即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由于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们健康、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必将成为21世纪全球关注的领域。

4. 简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

从1847年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细胞学说——证明动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到今天人们对生物大分子——细胞的化学组成确有了深刻地认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最先使人们对性状遗传产生了理性认识,而Morgan的基因学说则进一步将―性状‖与―基因‖相偶联,成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石。随着核酸化学研究的进展,Watson和Crick又提出了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模型,为充分揭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铺平了道路。在蛋白质化学方面,继Sumner在1936年证实酶是蛋白质之后,Sanger利用纸电泳及层析技术于1953年首次阐明胰岛素的一级结构,开创了蛋白质序列分析的先河。而Kendrew 和Perutz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肌红蛋白及血红蛋白的三维结构,论证了这些蛋白质在输送分子氧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成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空间立体构型的先驱。

20世纪40年代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的孕育时期。1941年,曾在摩尔根实验室工作过的美国遗传学家比德尔同美国生物化学家塔特姆合作,把生物化学引进了遗传学,推导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的新概念(后来有所修改),40年代中期被普遍承认,从而建立了生物化学、遗传学。

有两项研究成果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项是由德国移居美国的物理学家M.德尔布吕克和其同事们在1946年发现不同种的噬菌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基因交换重组。另一项是,1946~194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J.莱德伯格同E.L.塔特姆合作,以大肠杆菌为材料,也发现了基因分离和重组现象。这两项突破以及他们对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一些基本研究,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O.T.埃弗里发现DNA是不同种的肺炎双球菌之间的转化因子。第一次证明 DNA携带着遗传信息。这一十分重要的成果却引起很大争论,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怀疑他所分离出的DNA不纯,可能还是混杂的蛋白质在起作用;但是这一成就无疑地也刺激了人们对DNA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研究。

1953年4月25日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美国的J.D.沃森和英国的F.H.C.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结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就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也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50年代在蛋白质的结构分析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英国生物化学家F.桑格第一次分析出含有51个氨基酸的胰岛素的氨基酸顺序。这一成果对准确地研究蛋白质本身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蛋白质的人工合成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都是必要的基础。到1973年已有300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被分析清楚。1977年F.桑格又建立了DNA碱基顺序的分析方法并完成了分析φχ174噬菌体DNA的全部约5400个碱基的顺序,促进了基因调节控制的研究。至于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则建立在英国的布口刺格父子及他们的学生创立并发展的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的基础上。该实验室的M.F.佩鲁茨自30年代末开始,就系统地研究了血红蛋白的结构。

1969年完成了全部64种密码的破译。至此,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之谜得到了初步解答。遗传密码的破译,被认为是分子遗传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果之一。1961年法国细胞遗传学家F.雅各布

和J.莫诺德共同合作,提出了乳糖操纵子理论,以后被证实为在原核细胞中基因控制的普遍方式。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H.M.特明和D.巴尔的摩长期从事肿瘤病毒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分别独立地发现鸡肉瘤病毒和白血病病毒都是RNA病毒。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了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即反转录酶。反转录酶能使RNA链上的遗传密码反转录给DNA。这一发现不仅对某些肿瘤的病因作了分子生物学的阐明,而且动摇了中心法则的不可逆性,成为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真核细胞内的调控机制要复杂得多,也是当前生物学家重点探索的问题之一。在此基础之上,分子生物学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第二章基因的概念

一选择题

1. A DNA nucleotide may consist of 一分子DNA核苷酸可能有下列哪一项组成

A?a ribose sugar, a phosphate group, and adenine.

?B?a phosphate group, deoxyribose, and cytosine.

C?uracil, deoxyribose, and a phosphate group.

D?deoxyribose, thymine, and a hydroxyl group.

2. Which is the most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levels of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in

cells? 下列哪一项最准确地代表了细胞中遗传信息的组织水平

A?genes ? nucleotide?chromosomes ?genome.

B?genome? genes?nucleotides?chromosomes.

C?chromosomes?genes ? nucleotides ?genome.

?D? nucleotides?genes?chromosomes?genome.

3. Eukaryotic cells differ from prokaryotic cells in that only the former contain

A?ribosomes.

B?cytoplasm.

C?DNA.

?D? a nucleus.

4. The prokaryotic organism that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any genetic studies is

A?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Neurospora crassa.

?C?E. coli.

D?Drosophila melanogaster.

5. Which element is not found in a molecule of DNA? 下列哪一元素不会在DNA分子中发现?

A?carbon.

?B?sulfur.

C?nitrogen.

D? oxygen.

6. Which is found in RNA, but not DNA? 下列哪一项只在RNA中存在,而不会在DNA分子中出现?

A?Phosphate.

?C?Ribose.

D?Cytosine.

7. The two polynucleotide chains in a molecule of DNA are held together by what type of bond?

DNA分子中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是依赖于哪一种类型的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

A?Phosphodiester.

B?Phosphate.

C?Peptide.

?D? hydrogen.

8. The DNA that makes up bacterial chromosomes is

A?single-stranded.

?B?circular and supercoiled.

C?complexed with histones.

D? all the above.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DNA base pair?

?A?A-T.

B?T-C.

C?A-U.

D? G-T.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RNA base pair?

A?A-T.

B?A-C.

C?U-C.

?D?U-A.

11. The DNA and histone proteins in a eukaryotic chromosome are compacted into structures called 在真

核生物的染色体中,DNA和组蛋白组成的结构称为

A?proteosomes.蛋白体

?B?nucleosomes.核小体

C?telomeres.端粒

D?centromeres.着丝粒

12. In his transformation experiments, Frederick Griffith observed that virulent strain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roduced ___ colonies.在转化试验过程中,弗雷德里克?格里菲斯观察到致病的肺炎荚膜链球菌菌株形成___菌落

?A?smooth, shiny

B?rough, dry

C?exceptionally large

D?unusually colored

13. Viral genomes may be composed of 病毒基因组的可能组成是

B?DNA only.

?C?either RNA or DNA.

D?both RNA and DNA.

14. In the Hershey-Chase blender experiments, their major conclusion was that Hershey 和Chase利用混

合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a single gene directed the synthesis of a single polypeptide.

?B?DNA was the genetic material.

C?DNA was a double helix.

D?the genetic material was located in the nucleus of cells.

15. The type of DNA found most commonly in living cells is the ___ form.在活细胞中最普遍存在的

DNA构型是

A?A.

?B?B.

C?C.

D?Z

16. Genes located in which region of a eukaryotic chromosome are most likely to be transcribed? 基因位

于真核生物染色体___区域时最有可能被转录

A?centromere 着丝粒.

B?telomere端粒.

?C?euchromatin 常染色质

D?heterochromatin 异染色质

17. A nucleoside consists of a 核苷的基本组成是

?A?pentose sugar and a nitrogenous base.

B?phosphate group and a nitrogenous base.

C?pentose sugar and a phosphate group.

D?pentose sugar, a phosphate group, and a nitrogenous base

18. Prokaryotic chromosomes consist mostly of

?A?unique sequence DNA only.

B?repetitive sequence DNA only.

C?either unique sequence or repetitive sequence DNA.

D?both unique sequence and repetitive sequence

19. To create a karyotype 染色体组, ___ chromosomes are spread on a slide and stained.

A?interphase.

B?telophase.

?C?metaphase.

D?anaphase

20 A chromosome from an unknown microscopic organism is examined and found to contain only unique

sequence DNA. This organism is most likely

A?virus.

?B?bacterium.

C?fungus.

D?protozoan.

21. In eukaryotic cells, the genetic material is found in the

A?ribosomes.

?B?nucleus.

C?endoplasmic reticulum.

D?cytoplasm.

22. Griffith’s experiment injecting a mixture of dead and live bacteria into mice demonstrated that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格里菲斯通过实验将死细菌与活细菌提取物混合后注射到老鼠体内是为了证明(选择正确的答案)

A?DNA is double-stranded

B?mRNA of eukaryotes differs from mRNA of prokaryotes

?C?A factor was capable of transforming one bacterial cell type to another

D?Bacteria can recover from heat treatment if live helper cells are present

23. The X-ray diffraction data obtained by Rosalind Franklin suggeste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罗莎琳

德?富兰克林获得的X射线衍射图像的数据表明(选择正确的答案)

?A?DNA is a helix with a pattern that repeats every 3.4 nanometers

B?Purines are hydrogen bonded to pyrimidines

C?DNA is a left-handed helix

D?DNA is organized into nucleosomes

24. Griffith injected mic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bacteria.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bacteria types injected,

indicate whether the mice lived or died: 格里菲斯将不同类型的细菌注射到老鼠体内,请根据注射的细菌类型,判断老鼠是存活还是死亡?

a. type ⅡR

b. type ⅢS

c. heat-killed ⅢS

d. type ⅡR + heat-killed ⅢS

A?lived lived died died

B?died lived died lived

?C?lived died lived died

D?died died lived lived

二填空题

1.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即是(将特定基因失活的过程),它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反向遗传学方法。

2.(假基因‘pseudogene’)是与有功能的基因在基因结构的组成上非常相似,却不具表达功能的基因。

3.在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因为没有核膜,(转录)和(翻译)是耦联的。

4.A nucleosome is comprised of two copies of histones (H2A),(H2B),(H3),(H4),one copy

of histone (H1),and (200)bp of DNA.

三简答题

1.From a chemical(bonding)view, why is double-stranded DNA so stable? 从化学(键)的角度,说明双链DNA比较稳定的原因

答案:Hydrogen bonds between bases and hydrophobic bonds due to base stacking 碱基之间的氢键以及疏水的碱基堆积力。

2.What is―Chargaff’s Rule‖? Chargaff规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A%=T% and G%=C% in dsDNA.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摩尔数相等,即A=T;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数相等,即G=C;含氨基的碱基(A和C)总数等于含酮基的碱基(G和T)总数,即A+C=G+T;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即A+G=C+T。

3.Supercoiling DNA requires energy and allows work to be done. What are two biochemical functions that this pent-up energy is used for? 使DNA超螺旋化需要能量,并可使生物学事件有序进行。超螺旋中的能量的主要用于哪两种生化作用?

答案:Energy can cause strand separation used for:(1)DNA replication;(2)Transcription

4.You have isolated a plasmid DNA that is a closed circular molecular 1050 bp in length with 5 negative supercoils. What are the linking number, helical turns, writhe, and superhelical density? 你分离出的质粒DNA为1050 bp长度的共价闭合环状分子,具5个负超螺旋。请问这个DNA分子的连接数(L)、螺旋数(缠绕数T)、扭曲数(W)、以及超螺旋密度是多少?

答案:Writhe = W = -5;helical turns = T = 1050/10.5 = 100;L = T + W = 100 +(-5)= 95 Superhelical density = σ = W/T = -5/100 = -0.05

5.What is a pseudogene, and how do you recognize one? 什么是假基因?你如何识别出假基因?

答案:Psuedogenes are are defined by their possession of sequences that are related to those of the functional genes, but that cannot be translated into a functional protein.假基因是指与正常基因结构相似,但丧失正常功能的DNA序列,即不能翻译出有功能蛋白质的基因。can be recognized by the occurrence of one or more mutations that obviously render them non-functional.可以利用补偿其功能的突变体而区分出假基因。

6. In eukaryotic cells, DNA is packaged into chromatin. The repeating unit of chromatin is called nucleosome. 在真核细胞中,DNA被包装成染色质,其重复单元为核小体。

(1)What constitute a mononucleosome? 每个核小体单元是由什么组成的?

(2)What is the consequence of DNA packaging on transcription? DNA被包装后,对转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后果?

答案:(1)A mononucleosome is composed of 146 bp of core DNA wrapped around a histone octamer of 2 copies of each of H2A, H2B, H3 and H4. 每个核小体单元由146 bp核心DNA和各两分子的组蛋白H2A、H2B、H3、H4组成的八聚体构成。

(2)The consequence of DNA packaging is to inhibit transcription due to the inability of transcription machinery and transcription factors to gain access to DNA. DNA被包装成染色质结构后,会抑制转录。因为这一结构能够阻止转录机构及转录因子与DNA之间的相互接近。

7.Which combinations of histones form“histone-fold”dimers with each other in the nucleosome? 在核

小体中,每个组蛋白二聚体分别由哪几种组蛋白组成?

答案:H3 and H4 form one dimer pair, H2A and H2B form the other. 组蛋白H3 和H4 形成一个二聚体;组蛋白H2A 和H2B形成另一个二聚体。

8.Through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of crystallized DNA oligomers, different forms of DNA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se forms include A-DNA, B-DNA, and Z-DNA, and each has unique molecular attributes. 通过对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出了DNA的不同形式。DNA分子的二级结构存在三种不同的构型即A-DNA、B-DNA、Z-DNA,每一种构型各有其独特的分子特征。

(1)Which of these forms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in living cells? 在活的生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分子构型是哪一种?

(2)Z-DNA has an unusual conformation resulting in more base pairs per helical turn than B-DNA. What is the conformation? Does this molecule have any function in living cells? Z-DNA与B-DNA相比,每圈螺旋含有较多的碱基对数,请进一步说明Z-DNA的结构特点,在活的生物细胞中,Z-DNA具有怎样的功能?

(3)Which of these forms is never found in living cells? 在活的生物细胞中,哪一种构型没被发现。

答案:(1)B-DNA is the form most common to living cells. B-DNA是活细胞中DNA的普遍存在形式。

(2)Z-DNA is a long and thin (about 2 nm wide) double helix, like B-DNA. Unlike the right-handed B-DNA however, Z-DNA is left-handed. It has an axis that runs through the minor groove, and has 12 base pairs per helical turn that are inclined 8.8° from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In contrast, B-DNA has an axis that runs through the base pairs, and has 10 base pairs per helical turn that are inclined 2° from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The major groove of Z-DNA is not very distinct, as it is thin and flattened out along the helix surface, while the major groove of B-DNA is wide and intermediate in depth (between that of A-DNA and Z-DNA). The minor groove of Z-DNA is extremely narrow and very deep, while that of B-DNA is narrow and of intermediate depth.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regions with Z-DNA provide a stretch of left-handed helical turns that are involved in replication, recombination and transcription. Stretches of left-handed turns may aid in unwinding right-handed helical turns in B-DNA during these processes. Z-DNA may also be more stable under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与B-DNA相比,Z-DNA比较

A-DNA is found only when the DNA is dehydrated, so it is unlikely that lengthy sections of A-DNA would be found in living cells.

9.Benzer用一般遗传学方法测出T4噬菌体rⅡ突变型的一个cistron中含有许多个突变子(或重组子)并且指出一个突变子的大小是1-3个核苷酸,后来证明这是科学上的一个惊人的预见。请回答:(1)他的工作对基因概念的发展有何意义?

(2)你能说出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DNA序列分析技术,遗传密码还没发现)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案能得出一个突变子是1~3个核苷酸的结论。

答案:基因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基因内可以较低频率发生基因内的重组,交换。

通过大量的成对突变型的杂交,测得其最小的重组频率为0.02%,即0.02个遗传图距。已知T4噬菌体的基因组是1.8×105bp,其长度为1500个图距单位。因此可求算出0.02个遗传图距相当于多少核苷酸:

1.8×105÷1500×0.02 =

2.4 bp

因此指出一个突变子是1-3个核苷酸,暗示了三联体密码的存在。

10.比较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组复杂性的不同:

一个基因组有两个序列,一个是A,另一个是B,各有2000 bp 长。其中一个是由400 bp 的序列重复5次而组成,另一个则由50 bp 的序列重复40次而组成,请问:(1)这个基因组的大小怎样?(2)这个基因组的复杂性如何?

答案:基因组的大小是指在基因组中DNA的总量。复杂性是指基因组中所有单一序列的总长度。

(1)这个基因组的大小为4000bp;(2)这个基因组的复杂性为450bp

11.What evidence do we have that in the helical form of the DNA molecule the base pairs are composed of one purine and one pyrimidine? 我们有什么证据表明在DNA分子的螺旋构型中,在每一个碱基对中都含有一个嘌呤碱基和一个嘧啶碱基?

答案:Two different lines of evidence support the view that a base pair is composed of one purine and one pyrimidine. 有两方面的证据支持在DNA分子的螺旋构型中,每一个碱基对中都含有一个嘌呤碱基和一个嘧啶碱基

(1)Whe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double-stranded DNA from a wide variety of organisms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by Chargaff, it was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purines equaled the amount of pyrimidines. More specifical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adenine equaled the amount of thymine, and that the amount of cytosine equaled the amount of guanine. The simplest hypothesis to explain these observations was the existence of 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A on one strand paired with T on the other strand, and G paired with C.

(2)More direct physical evidence was provided by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These established the dimensions of the DNA double helix and allowed for comparison with the known sizes of the bases. The diameter of the double helix is constant throughout its length at 2 nm. This is the right size to accommodate a purine paired with a pyrimidine, but too small for a purine-purine pair, and too large for a pyrimidine-pyrimidine pair.

12.The double-helix model of DNA, as suggested by Watson and Crick , was based on data gathered on DNA by other researchers. The facts fell into the following two general categories; give two examples of each: (1) chemical composition; (2) physical structure. Watson 和Crick在其他研究者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DNA双螺旋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划分为两类即DNA的化学组成与DNA的物理结构。请详细阐述这两类研究成果的具体结论。

答案:The double-helix model of DNA suggested by Watson and Crick had to incorporate existing information about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structure. In terms of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it was known that DNA is composed of polynucleotides, that (A) = (T) and (G) = (C) (Chargaff's rules), and that while the percent GC varies between organisms, the A/T and G/C ratios do not. In terms of its physical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and molecular dimensions of the component molecules (the bases, sugars, and

phosphates) were known. It was also known from studies of Franklin and Wilkins that the molecule is organized in a highly ordered, helical structure, and that there are two distinctive regularities at 0.34 and 3.4 nm along the molecule's axis.

化学组成即DNA碱基组成的Chargaff规则: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摩尔数相等,即A=T;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数相等,即G=C;含氨基的碱基(A和C)总数等于含酮基的碱基(G和T)总数,即A+C=G+T;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即A+G=C+T。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生物种的特异性。

物理结构:DNA分子是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有含氮的碱基、戊糖、磷酸构成。根据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的x射线衍射图像表明:DNA分子是一个十分有序的双螺旋结构,每两个相邻碱基平面的垂直距离是3.4?,每个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

13.Hershey-Chase所做的噬菌体转染实验中,为什么32 P只标记在DNA分子中,而35S只标记在蛋白质的外壳上?如果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细菌,那么在子代病毒中是否会出现带35S标记的病毒?如果是用32 P标记的噬菌体重复实验,那么在子代病毒中是否可以找到带32 P标记的病毒?

答案:因为DNA分子中含大量磷酸基团,不含硫;而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含硫,但都不含磷,所以32 P只标记在DNA分子中,而35S只标记在蛋白质的外壳上。

如果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细菌,那么在子代病毒中不会出现带35S标记的病毒。因为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并不进入细菌体内,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在细菌体内新合成的,因此不带标记。

如果用32 P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细菌,那么在子代病毒中会出现带35P标记的病毒。因为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其核酸部分进入细菌体内,并作为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噬菌体,因此在子代噬菌体可以找到带35P标记的病毒。

14.The co-crystal structure of ORC(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bound to DNA shows that 200 bp of DNA is wrapped in 3 full right-handed turns around the yeast ORC complex. You assemble ORC onto a circular 8 kb plasmid containing an ARS (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sequence)element. Before assembly, the plasmid had an average of 10 negative supercoils. After assembly, you extract the reaction with phenol-chloroform, recover the DNA, and run it on a gel. (Hint: DNA is wrapped in a left-handed turn around nucleosomes). Please answer:

(1)What is the linking number, twist, and writhe of the plasmid after extraction (assume 10.5 bp/turn of relaxed B DNA).

答案:W = -10 (ten negative supercoils)

T = 8000bp/10.5 bp per turn = 761 or 762

L = T + W = 751 or 752

(2)Where does the extracted DNA migrate on an agarose gel lacking ethidium bromide?

答案:At the position of supercoiled DNA.

(3)What will happen to the mobility of the plasmid as you add increasing amounts of ethidium bromide to the gel during electrophoresis? Explain briefly.

答案:Since ETBr locally untwists DNA (twist goes down), the plasmid will acquire positive supercoils (writhe goes up). At first, this will result in the loss of negative supercoils and the plasmid will

migrate less rapidly. If you add enough ETBr, the plasmid will become positively supercoiled and again migrate at the position of supercoiled DNA.

(4)Now you repeat the experiment, but you include Topoisomerase I in the assembly reaction. Under these conditions, what is the linking number, twist, and writhe of the plasmid after extraction?

答案:W = +3

T = 8000bp/10.5 bp per turn = 761 or 762

L = 764 or 765

The 10 negative supercoils present in the plasmid will be instantly removed by topoisomerase I, but the solenoidal supercoils, constrained by ORC, will not. Assuming that each ORC will generate 3 positive plectonemic supercoils, after protein extraction, W = +3, T = 761 (since DNA always adopts the most favorable value), L = T + W = 764.

In addition to just stating the name of the strain, we were looking for at least some explanation of how it would work.

第三章DNA复制

一选择题

1. Through their experiments with DNA from the bacterium Escherichia coli, Meselson and Stahl showed

that DNA replication is以大肠杆菌DNA为研究对象,Meselson和Stahl通过实验证明DNA复制是A?conservative.

?B?semi-conservative.

C?Duplicative

D? dispersive.

2. At the conclusion of DNA replication, the two resulting DNA double helices each contain已知DNA的复

制方式,那么组成DNA双螺旋的两条链分别是

?A?one parental and one progeny strand.

B?two parental or two progeny strands.

C?stretches of progeny DNA interspersed with parental DNA along both strands.

D?two newly synthesized strands.

3. DNA polymerases are enzymes that copy

?A?DNA into DNA

B?DNA into RNA

C?RNA into DNA

D?RNA into RNA.

4. To begin DNA replication, a short ___ primer must first be produced. 为了能够起始DNA的复制,一段短的___引物必须预先合成

A?DNA

?B?RNA

C?polypeptide

D?histone

5. Which E. coli DNA polymerase has the ability to―proofread‖ newly synthesized DNA and remove erroneous bases? 在大肠杆菌中,哪一种DNA聚合酶对新合成的DNA具有校正功能,能把错配的碱基移去?

A?DNA polymerase I only

B?DNA polymerase III only

C?DNA polymerase I and III

?D?all three DNA polymerases have proofreading ability

6. During synthesis, all DNA polymerases add nucleotides in which direction?

A?from left to right

B?from 3’to 5’

?C?from 5’to 3’

D?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at a time

7. In eukaryotes, DNA replication occurs during which phase of the cell cycle?

?A?S

B?G1

C?G2

D?M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required for DNA synthesis reactions?

A?dCTPs

B?template DNA

C?DNA polymerase

?D?calcium ions

9. DNA polymerase catalyzes the formation of a phosphodiester bond between a

A?5’phosphate and a 5’hydroxyl group.

B?3’phosphate and a 5’hydroxyl group.

?C?5’phosphate and a 3’hydroxyl group.

D?3’phosphate and a 3’hydroxyl group.

10. The sequence of nucleotides in one strand of DNA is 5’-C C A C T G G-3’, What is the sequence of the

complimentary strand of DNA?

A?5’-C C A C T G G-3’

B?3’-C C A C T G G-5’

C?5’-G G T C A C C -3’

?D?3’-G G T G A C C-5’

11. In bacteria such as E. coli, replication of the chromosome is

?A?semidiscontinuous and bi-directional.

B?discontinuous and unidirectional.

C?continuous and bi-directional.

D?semidiscontinuous and unidirectional.

12. The 3’?5’ exonuclease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DNA polymerase reduces the fre quency of replication

errors to

A?1/10.

B?1/1,000.

C?1/1,000,000.

?D?1/1,000,000,00.

13. The proofreading activity of DNA polymerase removes errant nucleotides from the ___ of a DNA

strand.

?A?3’ end

B?5’ end

C?3’ and 5’ end

D?middle

14. On the E. coli chromosome, oriC

A?encodes DNA polymerase I.

B?is a binding site for histone proteins.

?C?is the start site for replication.

D?encodes an RNA primer.

15. The enzyme that unwinds the double helix to facilitate replication is

A?3 ’ ?5 ’ ex onuclease.

?B?DNA helicase.

C?DNA polymerase.

D?topoisomerase.

16. When the DNA double helix is replicated, the newly synthesized 5’ ?3’ strand is considered the ___

strand.

?A?leading

B?lagging

C?template

D?discontinuous

17. Synthesis of the lagging strand occurs

A?continuously.

B?conservatively.

?C?discontinuously.

D?semidiscontinuously.

18. Which type of DNA is duplicated by 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

A?bacteriophage λ

B?plasmid DNA

C?bacteriophage Φ X174

?D?all of the above

19. Many types of mammalian cancer cells are notable for their

?A?telomerase activity.

B?lack of telomerase activity.

C?lack of telomeres.

D?increased number of telomeres.

20.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replication sites in E.coli and whether replication is unidirectional or

bidirectional, you examined the results of two different experiments. Both experiments involved growing E.coli in a medium containing radioactive thymidine. What did the addition of thymidine to the medium allow you to observe in both experiments? 为了确定大肠杆菌DNA复制起点的位置以及复制的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你调查了两种不同实验结果。在这两个实验过程中,大肠杆菌均生长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在你的实验中加入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的作用是什么?

A?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ading DNA strand and the lagging DNA strand.

?B?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plicated and unreplicated portions of DNA

C?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NA primer and the newly synthesized DN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plication fork and the newly synthesized DNA.

D?None of the above.

21. Based on the experiments in this activit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E. coli replication? 根据

放射性实验的结果,关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描述,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A?Replication begins at a single site on the chromosome.

B?Replication is bidirectional.

C?Synthesis begins at specific sites on the template strand.

?D?All of the above.

22. During replication, proofreading of the newly synthesized DNA is performed by

A?RNA polymerase

B?reverse transcriptase

C?topoisomerase

?D?DNA polymerase

23. 尿嘧啶糖苷酶的功能是

A?去除嘧啶二聚体

B?切除RNA分子中的尿嘧啶

?C?切除DNA分子中的尿嘧啶

D?切除DNA分子中的尿苷酸

E?切除RNA分子中的尿苷酸

24. DNA复制需要一系列的蛋白质促进复制叉的移动,大肠杆菌DNA在体外的复制至少需要那些蛋

白质?

A?DNA聚合酶Ⅰ、引发酶、SSB和连接酶

B?SSB、解链酶、和拓扑异构酶

C?连接酶、DNA聚合酶Ⅰ和Ⅲ

?D?DNA聚合酶Ⅲ、解链酶、SSB和引发酶

E?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和DNA聚合酶Ⅱ

25. 参与DNA复制的几种酶的作用次序是

A?DNA解链酶→引发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切除引物的酶

?B?DNA解链酶→引发酶→DNA聚合酶→切除引物的酶→DNA连接酶

C?引发酶→DNA解链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切除引物的酶

D?DNA解链酶→引发酶→切除引物的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E?DNA聚合酶→引发酶→DNA解链酶→DNA连接酶→切除引物的酶

26. 将两段寡聚脱氧核苷酸片段5’-ACCACGTAACGGA-3’和5’-GTTAC-3’与DNA聚合酶一起加到含

有dA TP、dGTP、dCTP和dTTP的反应混合物之中,预测反应的终产物被参入的各碱基的比例是A?2C∶1T

B?1G∶1T

?C?3G∶2T

D?3G∶3T∶2C

E?5T∶4G∶3C∶1A

27. 噬菌体Φx174的基因组是一个由5386个碱基组成的单链DNA,该基因组编码有11种不同的蛋白

质,这些蛋白质约有2380个氨基酸残基。这种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似乎超过了它能编码的能力。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A?它的基因组含有重叠基因

B?氨基酸由二联体密码编码

C?细胞核糖体翻译它的每一个密码子不止一个

D?蛋白质在使用后即被后加工

二填空题

1.DNA复制的方向是从(5’)端到(3’)端展开。

2.维持DNA复制的高度忠实性的机制主要有(DNA聚合酶的高度选择性)、(DNA聚合酶的自我校正功能)和(错配修复)。

3.端聚酶由(RNA)和(蛋白质)两个部分组成,它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端粒的完整)。

4.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呈Y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三简答题

1.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 and concepts :请解释下列术语或概念:

(1)leading strand and lagging strand前导链和滞后链;

(2)Sigma factor and holoenzyme σ因子与全酶。

答案:(1)Leading strand is the DNA strand that synthesized contin uously in the 5′ to 3′ direction as the parental duplex is unwound. It is primed one time during synthesis and uses the DNA strand 3’ to5’ as template. 前导链是指随着亲本双螺旋的解开而按照5′ ?3′方向连续合成的DNA子链,以3′?5′方向的亲本链为模板。

Lagging stand uses the DNA strand that runs 5’ to3’as template and synthesis DNA non-continuously

as Okazaki fragment. It's synthesis requires multiple priming events. A series of these fragments are synthesized, each 5′–3′; then they are joined together to create an intact lagging strand. 滞后链是指以5′?3′方向的亲本链为模板,不连续合成一系列5′ ?3′方向冈崎片断,然后连接成一条完整的子链DNA 。滞后链的合成需要若干次引发事件的发生。

(2)Sigma factor and holoenzyme

Sigma factor is a component of the bacterial RNA polymerase holoenzyme which is composed of RNA core enzyme and Sigma factor. Sigma factor is responsible for promoter recognition and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while RNA core enzyme is responsible for RNA synthesis.σ is a Specificity Factor ,which directs the core to transcribe specific genes.σ因子是RNA 聚合酶全酶的一个组成成分,RNA 聚合酶全酶是由核心酶和σ因子组成。σ因子负责对启动子的识别,并起始转录。R NA 核心酶负责RNA 的合成。是一种特异性因子,能够指导核心酶转录特异的基因。

2.What is the template used by telomerase to add telomeric repeats at the ends of chromosomes? 端粒酶在向染色体末端添加寡聚重复单元时,以什么为模板?

答案:Telomerase carries its own RNA template for polymerization of the telomere DNA repeats. That means telomerase is a reverse transcriptase, i.e. an 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端粒酶以自身携带的RNA 为模板,聚合端粒的DNA 重复单元。因此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依赖RNA 的DNA 聚合酶。

3.A spaceship lands on the Earth carrying a sample of extraterrestrial bacteria. You are assigned the task of determining the mechanism of DNA replication in this organism. You grow the bacteria in unlabled medium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the grow it in presence of 15N for exactly one generation. You extract the DNA and subject it to CsCl centrifugation. The banding pattern you find is as follows:在利用飞船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当飞船着陆后,你的任务是确定某一细菌样品DNA 复制的方式。你首先使细菌在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上生长几代,然后转到15N 标记的培养基中准确地繁殖一代。你提取细菌样品的DNA 并进行CsCl 梯度离心,你获得了如下结果:It appears to you that this evidence that DNA replicates in the

semiconservative manner, but you are wrong. Why? What other experiment could you perform (using the same sample and technique of CsCl centrifugation) that would further distinguish between semiconservative and dispersive modes of replication? 根据这一结果,你认为DNA 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但你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为什么?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用同样的样品和相同的技术手段即CsCl 梯度离心)能够有效地将半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这两种复制方式区分开来。

答案:The CsCl centrifugation result eliminat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nservative model of replication, but is still consistent with either semiconservative or dispersive models of DNA replication.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se two possibilities using the same sample and the technique of CsCl centrifugation, one could denature the DNA, and then subject the single-stranded sample to CsCl centrifugation. This could be done in practice by using an alkaline CsCl gradient, as the two DNA strands will denature at high pH. The expected results are shown below. CsCl 梯度离心的结果虽然排除了全保留复制的可能性,但不能根据这一结果就可证明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为弥散复制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用同样的样品和相同的技术手段即CsCl 梯度离心将半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区分开来的方法是将DNA 样品变性,然后利用碱性CsCl 梯度离心技术对单链DNA 进行离心,半保留复制会出现两条带,而若是弥散复制Control 15N 15N Experimental sample

14N 14N

则出现一条带,如下图所示:

4.Kornberg isolated DNA polymerase Ⅰfrom E. coli. DNA polymerase Ⅰhas an essential function in DNA replication. 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the enzyme in DNA replication? 科恩伯格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了DNA 聚合酶Ⅰ,在DNA 复制过程中具有一个基本的功能,DNA 聚合酶Ⅰ在DNA 复制过程中具有什么功能?

答案:DNA polymerase Ⅰfunctions to remove the RNA primer synthesized during the initiation of DNA replication and replace this RNA with DNA. When DNA polymerase Ⅲ, the main synthetic enzyme for DNA polymerization, reaches an RNA primer, it dissociates from the DNA. DNA polymerase Ⅰfunctions to continue synthesis of the DNA in a 5’-to-3’direction. It simult aneously removes the RNA primer using its 5’-to-3’exonuclease activity, and replaces the RNA with DNA nucleotides. DNA 聚合酶Ⅰ具有切除在起始DNA 复制时合成的RNA 引物的功能,并合成一段DNA 以取代RNA 。执行DNA 聚合功能的DNA 聚合酶Ⅲ在遇到RNA 引物时,就会从DNA 链上脱离下来,DNA 聚合酶Ⅰ利用自身具有的5’,3’核酸外切酶的功能切除RNA 引物,然后按5’ 3’方向合成DNA 。

5.Describe the molecular action of the enzyme DNA ligase. What properties would you expect an E . coli cell to have if it had a 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tion in the gene for DNA ligase? 请描述DNA 连接酶的分子作用机制。请你推测一下,如果DNA 连接酶基因发生温度敏感型突变,则大肠杆菌突变株会产生怎样的表型效应?

答案:DNA l igase catalyzes the formation of a phosphodiester bond between the 3’-OH and the 5’-monophosphate groups on either side of a single-strand DNA gap, sealing the gap. Temperature-sensitive ligase mutants would be unable to seal such gaps at the restrictive (high) temperature, leading to fragmented lagging strands, and presumably cell death. If a biochemical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on DNA synthesized after E. coli were shifted to a restrictive temperature, there would be an accumulation of DNA fragments the size of Okazaki fragments. This would provide additional evidence that DNA replication must be discontinuous on one strand.

6. 什么是DNA 聚合酶的进行性?如何测定一种DNA 聚合酶的进行性?

答案:DNA 聚合酶的进行性是指某一种DNA 聚合酶在催化聚合反应中,从酶与模板结合到与解离的这段时间内,催化了多少脱氧核苷酸的掺入。

测定某一DNA 聚合酶的进行性,可先让酶与模板结合并进行聚合反应,然后迅速加入大量的非特异性DNA ,当DNA 聚合酶从模板上解离下来后,由于大量的非特异性DNA 稀释了原来的DNA 模板,使得DNA 聚合酶很难再与原来的模版结合,这样就得到了新合成的DNA 片段,通过凝胶电泳可大概知道片段的长度。

7.尽管DNA 聚合酶催化聚合反应既需要模板,又需要引物。但下面的单链DNA 却可以直接作为DNA 聚合酶Ⅰ的有效的底物。试解释其中的原因,并写出由DNA 聚合酶Ⅰ催化而形成的终产物的结构。

半保留复制

弥散复制 变性后离心

变性后离心 变性后离心 变性后离心

答案:由于此链DNA 特殊的碱基组成,使得该DNA 能够形成如图所示的茎环结构:

DNA 聚合酶Ⅰ能以该结构的3’-OH 为引物,以5’-端的序列为模板催化聚合反应的进行,但对于DNA 聚合酶Ⅰ来讲,在催化聚合反应之前,会通过其3’?5’的外切酶活性将末端错配的T 水解掉而引入正确的G ,然后再进行延伸反应,最终得到的产物是:

8.简述维持DNA 复制的高度忠实性的机制。

答案:维持DNA 复制的高度忠实性的机制主要包括:DNA 聚合酶的高度选择性;DNA 聚合酶所具有的3’?5’外切酶活性能够进行自我校正,以切除复制过程中错误掺入的核苷酸;错配修复机制;使用RNA 引物也能提高DNA 复制的忠实性,因为当DNA 在刚开始复制的时候,由于缺乏协同性,所以错误的机会很大,但因为RNA 引物最终要被被切除,所以降低了在开始阶段所发生的错误。

9.在冈崎提出DNA 复制的不连续性观点以后,对于DNA 复制过程中两条链都是不连续复制,还是仅仅是后随链才是不连续复制,存在着很大争议。显然前导链的合成不需要不连续复制,但是许多研究者发现经脉冲标记的冈崎片段可以和亲代DNA 的两条链杂交,这似乎意味着亲代DNA 的两条链都可以作为冈崎片段的模板。试提出一种机制解释前导链的复制也可能产生冈崎片段,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提出的机制。

答案:前导链似乎也形成小的片断,是因为在一个细胞中,含有微量的dUTP ,它在DNA 复制过程中有可能代替dTTP 掺入到新合成的子链中,由于脱氧尿苷酸不是DNA 分子中的正常核苷酸,所以体内修复系统会将它除去。去除的机制是先在尿嘧啶糖苷酶的作用下切除DNA 链上的尿嘧啶,然后AP 核酸内切酶在AP 位点将DNA 链切开,然后核酸外切酶将包括AP 位点在内的一段DNA 链切除,再由DNA 聚合酶和连接酶完成修复。AP 核酸内切酶的作用必然导致前导链形成小的DNA 片断。

筛选AP 核酸内切酶缺失的大肠杆菌突变株,观察上述现象是否发生。

10.Telomeres are unique repeated sequences. Where on the DNA strand are they found? Do they serve a function? 端粒是一类特殊的重复序列。端粒序列存在于DNA 链的什么部位?具有怎样的功能?

答案:Telomeres are characteristically heterochromatic sequences found at the ends of a linear, eukaryotic chromosome. For most organisms, the telomeric sequences at the extreme end of a chromosome are simple, highly repeated, and species specific. These sequences are synthesized by the enzyme telomerase. Nearby, but not at the very end of a chromosome, are telomere-associated sequences. These are repeated, complex sequences, and extend for thousands of bases from the simple telomeric sequences. These sequences are replicated, along with other chromosomal DNA sequences, by a set of enzymes that include DNA polymerases. Telomere organization is quite different in some organisms. In organisms such 3’--- OH-TGGCTCATAGCCGGAGCCCTAACCGTAGACCACGAATAGCATTAGGp ---5’ GAGCC C TAACCGTAGACCACGAATAGCATTAGGp 5’ CTCGG T - OH3’ G

C C G A

T A GAGCC C TAACCGTAGACCACGAA TAGCATTAGGp 5’ CTCGG GATTGGCATCTGGT GCTTA TCGTA ATCC- OH3’ G

C C G A T A

as Drosophila, telomeres consist of transposons belonging to the LINE family of repeated sequences. Telomeres function in DNA replication and provide chromosome stability.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有的异染色质序列。对大多数有机体而言,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简单的高度重复序列,具有种的特异性。

11.The telomeres solve the problem of DNA replication to the ends of linear chromosomes. Briefly describe how they do this? 端粒解决了线性染色体末端DNA复制的问题。请简要描述这一机制。

答案:The telomeres are regions of short tandem repeats that encode very few if any genes. Replication of the telomeres via telomerase and a DNA polymerase does not involve O. frags, and hence there is no end replication problem. An entirely different system from DNA replication is used to duplicated and maintain the size of he telomeres.

12.Describ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elomerase, including each of its molecular components.请描述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端粒酶的每一个分子成分。

答案:Telomerase is a ribonucleoprotein; it has both protein and RNA components. The protein part catslyses synthesis of the T,G-rich strand of the telomeric DNA and the RNA serves as a C,A-rich template for this DNA synthesis. Telomerase is thus a reverse transcriptase, containing the RNA template for the reaction as part of the enzyme.

第四章RNA转录

一选择题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represents the process of transcription? 下列哪一项最能代表转录过程

A?DNA? protein.

B?RNA?protein.

?C?DNA ?RNA.

D?DNA ?DNA.

2. The enzyme that catalyzes DNA-dependent RNA synthesis is依赖DNA催化合成RNA的酶是

?A?RNA polymerase.

B?reverse transcriptase.

C?ATP synthetase.

D?DNA polymerase.

3. In all types of cells, there is (are) --___ type (s) of RNA molecules.

A? 1 .

B?2.

?C?3.

D?4.

4. The major product of transcription is a molecule of

A?DNA

?B?RNA.

C?protein.

D?phospholipid.

5.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occur during which phase of the cell cycle?

A?S only

B?G1 only

C?G2 only

?D?throughout the entire cell cycle

6. Which is the best representation of the cell cycle, as proposed by Francis Crick in 1953?

A?DNA ==> DNA ==> RNA

B?RNA ==> protein ==> DNA

?C?DNA ==> RNA ==> protein

D?protein ==> RNA ==> DNA

7. Match the RNAs below with their function. Use each answer only once.

___ mRNA a. Facilitates attachment of amino acids by ribosomes.

___ tRNA b. Structural component of ribosomes.

___ rRNA c. Transcripts of protein-coding genes.

___ snRNA d. Used in RNA processing

?A?mRNA (c); tRNA (a); rRNA (b); snRNA (d)

B?mRNA (d); tRNA (b); rRNA (c); snRNA (a)

C?mRNA (c); tRNA (b); rRNA (d); snRNA (a)

D?mRNA (a); tRNA (b); rRNA (c); snRNA (d)

8. During transcription, RNA polymerase joins nucleotides

?A?from 5’to 3’

B?from left to right.

C?from 3’to 5’

D?from right to left.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n RNA nucleotide?

A?ATP

B?GTP

C?CTP

?D?TTP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required for initiation of transcription?

A?NTPs

?B?primer RNA sequence

C?RNA polymerase

D?template DNA strand

11. RNA molecules are

A?circular.

B?double-stranded.

(完整版)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成就:春秋时代《诗经》、公元6世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 16世纪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秦朝保护环境的法典《田律》 (2)西方古代生命科学成就: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 1838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 1900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两个规律得到承认。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 (3)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 发展方向: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宏观:生态学的兴起,综合探讨个体与群体、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微观: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分子水平 主要成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7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出了克隆羊“多利” 1999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万能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 2002年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 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目标达成 (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主要是实验法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1)后基因组学:重要研究课题1、探索人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2、破译重要微生物和植物的基因组 3、启动环境基因组的研究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等。 (2)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改良的作物优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 (3)基因治疗: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关节炎、心血管病、甚至艾滋病等 (4)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重点 (5)脑科学:脑科学三大目标---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 我国科学家于2001年10月加入“人类脑计划” 新世纪脑科学的发展前景:1、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推进对神经活动的认识。 2、在脑的高级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生命科学的概念: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 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注意点:1、科学史的考核:注意记忆相关的年代、国籍、贡献,经常出现排序题 2、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标志。 3、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实质是tRNA,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一分子磷 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4、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参与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 涉及的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

体育社会学概念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分支学科。 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它包含着众多的学科,如体育经济学等,体育社会学也是其中的一门。 社会体育学:亦称群众体育学,是关于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与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领域上明显不同。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体育社会学方法论: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与体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体育社会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 测量的效度:调查结果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的正确程度。 测量的信度:测量结果反映调查对象情况的可靠程度,即一致性,无矛盾性。 研究对象:研究课题中所要了解和观察的人群或事物的总体。 调查对象:在调查中,实际了解和观察到的人群或事物。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中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或 单位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典 型的调查来认识同类社会 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的方法。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 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 部分单位作为样本。 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则, 利用随机数,从构成调查对 象的各个单位中抽取等概 率样本的方法。 系统抽样:也叫等距抽样 法,在群体中抽取样本时, 每隔相等距离的若干个体 抽取一个为样本。 整群抽样:也叫多阶段抽样 法,将构成总体的若干单位 作为一组,以所组成的组作 为抽样单位进行抽样的一 种方法。 分层抽样;也叫分类分组抽 样,研究者根据与研究目的 有关的标准,将整体分为若 干层或类,然后按照相同的 比例在每层中随机的抽取 若干个体作为样本的方法。 社区体育:指以基层(微型) 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 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 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 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 需求,增加社区感情为主要 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 性体育。 社区体育构成要素: ①社 区成员②为保证社区体育 正常开展而建立的体育组 织③必要的场地设施④一 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⑤各种具体的体育活动⑥ 一定的经费保证 社区体育的功能: ①提高 居民的身心健康②丰富和 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 生活③沟通居民的人际关 系,培养和巩固社区感情,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④稳定 社区的生活秩序 社会分层:社会中的人被区 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 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社会变迁:一切社会现象发 生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社会 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 息交换中的平衡互动达到 最佳状态。 体育社会效益:从社会总体 的基本利益来衡量体育运 动的效果和收益。 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 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 位,从一种职业像另一种职 业的转变过程。 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 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 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 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 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 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 一种社会群体。 竞技体育:一种位于游戏到 工作这一连续演变过程中 间的一种制度体系化的竞 争性身体活动。(吕森) 玩耍:凡属自发的,不带目 的地、结果不能事先预料 的、自由的、非生产性的、 有一定章法的和扮演性的 活动。 游戏:由身体机能、战术或 机会来决定结果的娱乐性 比赛,不论是个人参加还是 集体参加,均可成为游戏。 竞争(社会中)指人或各种

第一章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教案

第一章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教材分析: 本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包括“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两部分内容。这一节的教学关键在于激励学生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规则,并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显微测微尺,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关于“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教材首先应用达尔文和斯科的名言来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和实验室,因为好奇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条件。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研究方法的体现,教材列举了柳条鱼产仔条件的探究实验案例,分析了其中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并在“阅读与思考”栏目中运用“库鲁病”病原体发现的生动过程用以补充说明生命命科学探究是如何进行的。 关于“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教材强调了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室是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操作要求进行实验,为下一节实验课的正常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的“发现之路”介绍了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强调了技术的改进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课题: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的实验室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比较生命科学探究常用方法的不同适用范围和优势。 能识别高中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能说出实验室的主要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主要条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观实验室,识别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 阅读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了解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 理解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热情和信心。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难点:如何进行生命科学探究。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 七、教学过程:

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教学设计 一、本章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兴趣越来越浓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同时又是充满迷惑和挑战的未知世界。本章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开篇,通过回顾生命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展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 本章包括《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界》和《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两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命能够科学技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使之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更加自觉地学好这门课程。同时使学生了解什么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激励学生走进生命渴望学实验室,为高中阶段《生命科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走进生命科学的诗集》包括“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两部分内容,这一节教学关键在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即激发学生持续的内在兴趣,并让学生注意科学家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学习科学地思维,领略科学思想。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贡献,同时介绍了《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等科学巨著。然后,按照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历程,以及从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两条主要线索介绍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教材特别强调了细胞的发现、DNA 双螺旋结果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本教材注重介绍研究手段,强调了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要通过一个个事例和科学家前后相续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课本知识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家的工作是从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中“猜出”本质与联系。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便是观察前人的观察,以便将来自己也成为世界的观察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关于“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教材侧重于现代生命科学的成就与未来的发展前景。教材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介绍生命科学在21世纪将面临的重大课题,其中包括正在研究的课题,如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环境保护等,也有至今未解之谜。强调生命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与健康的重大影响。 引导学生放眼看世界,自己体会和思考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作为社会的一员,自己现在能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刚进入高中(高一)的同学。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生物的基本知识,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得生物学基础。对于刚刚步入高中校门的学生而言,生命科学史的介绍和研究成果的简介是他们接触到的生命科学的第一课,作为教师,如何引导他们带着兴趣走进生命科学这门学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鉴于生命科学史的内容比较枯燥,涉及到一些时间、人物、研究成果的记忆性知识,单纯的讲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会采用一些图片资料、以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在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介绍中,因为涉及到一些学术性较强的科学知识,因此我会在课前将这些知识作一定的简化处理,以更加形象生动的通俗的语言给学生介绍一些学术性较强的科研成果。

从人文社会学角度欣赏体育

从人文社会学角度欣赏体育 王宇航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本文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论述体育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的研究立 足于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重塑人文体育理念.通过论述“以人为本” 的人文体育理念,重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文体育理念,实现以人文发展理念促 进体育学科自身的完善,使体育能更加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人文、社会学、体育、欣赏 1 引言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这门课程是从超出传统欣赏体育的角度来欣赏现代体育的一门课程,即从人文社会学的角度欣赏体育.人文体育观的研究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构建适应社会转型期需要的人文体育理念,研究体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关系.体育领域的人文社会学研究主要表现是体育不再被看作是纯生物性的学科, 人们对体育的人文和社会属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 体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 在人类文化体系中, 体育, 或者可称为身体运动文化, 是涉及人类身体运动的一个亚体系.这个亚体系由各种要素所构成, 这些要素包括竞技、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等.因此, 从这一角度来看, 体育是一种人文社会现象.但是, 体育发展的早期, 人们更多地从生物学层面看待体育, 只注意到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学科群, 可分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人文科学是一组以人的内心活动, 精神世界, 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辨证关系为研究对象和内容, 探讨人类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学科.人文科学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语言学、艺术、美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社会科学是一组以社会为研究对象, 以经验为基础的学科.社会科学是工业化的产物.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军事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 我国的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是, 我国目前占优势地位的现代体育是在近代由西方传人的.现代体育传人我国初期只是以具体的训练项目的方式传人, 很少有体育理论.在上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由其引领的生物经济将引起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生物技术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研究开发的战略重点,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竞争的重点,生物经济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之后的又一个新经济增长点。人类7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工业,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的龙头,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被世界各国作为重点产业,并将成为各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一、行业背景 我国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发展生物技术制药作为迎头赶上国际高新技术水平的重点领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都明确将生物制药列为重点扶持并强力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之一;国家发改委2006年4月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医药的发展重点在于生物制药、中药现代化等。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2009年,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指出,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透过温总理的讲话,我们可以看到生物医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会成为未来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二、行业发展趋势 生物制药是湖北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导产业。湖北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200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建设“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我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2009年,我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速,年产值比上一年度增长29%,达到300亿元。《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提出,到2015年,全省生物制药产业规模将达到800亿元以上,全省规模以上生物制药企业超过600家。生物医药产业是武汉城市圈旗舰式产业之一,正在建设生物技术产业园、医药科技园、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基地、氨基酸产业基地、输液制品产业基地、生物农药产业基地等。很显然,生物产业已成为湖北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湖北特别是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生物产业特别是生物制药产业,全省面临更好的工业发展机遇,生物药业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必将日新月异,对生物制药技术人才的培养层次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人才已经也必将继续成为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需求的一个主要方面。 三、人才需求分析

2016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2015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出版社作者 611体育基本理论及体育管理学《体育概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熊晓正主编 《体育管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版高雪峰、刘青主编 考研复习方案和规划 前几遍专业参考书的复习,一定要耐心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1、基础复习阶段 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更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注意事项 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3、看进度,卡时间。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或本校老师。 三、学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了解课本基本内容,对知识体系有初步了解,认真做课后习题,考研题型基本离不开课后题的原型,将课后题做清楚明白,专业课基本就不会成为你的问题。 2、对课本知识进行总结,材料综合相对于其它只考一门专业课的专业来说,知识点比较多,前后章节联系不强,因此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对课本题型进行分类。 3、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并用红笔标记,着重去理解那些易考而对自己来说比较难懂的知识,尽可能把所有的有问题知识要点都能够及时记录并在之后反复进行理解。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教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章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教材分析: 本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包括“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两部分内容。这一节的教学关键在于激励学生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规则,并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显微测微尺,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关于“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教材首先应用达尔文和斯科的名言来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和实验室,因为好奇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条件。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研究方法的体现,教材列举了柳条鱼产仔条件的探究实验案例,分析了其中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并在“阅读与思考”栏目中运用“库鲁病”病原体发现的生动过程用以补充说明生命命科学探究是如何进行的。 关于“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教材强调了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室是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操作要求进行实验,为下一节实验课的正常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的“发现之路”介绍了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强调了技术的改进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课题: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的实验室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比较生命科学探究常用方法的不同适用范围和优势。 能识别高中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能说出实验室的主要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主要条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观实验室,识别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 阅读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了解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 理解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热情和信心。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难点:如何进行生命科学探究。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

21世纪的生命科学

21世纪的生命科学 演讲人简介: 许智宏 , 男 ,1942年 10月出生于江苏无锡。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 196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生理所工作 ,1979年至 1981年在英国做访问学者。曾任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7年当选中科院院士。长期从事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工程的研究, 专长于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激素在细胞分化发育中的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细胞的遗传操作, 为推动和发展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工程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演讲正文: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用晚上的时间来给同学们作一个报告。 我选一个题目,讲“ 21世纪的生命科学”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进入新的世纪了,大家都在以不同的心情, 从不同的角度展望新的世纪。新世纪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讲, 究竟怎么样?政治家,科学家,都在对下一世纪进行预测。我是 1959年到北大生物系读书的,在我当学生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们的老师,生物系的教授们对我们说, 下一个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们等待着这一世纪的到来。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状况怎么样了 ? 我们再来看一看,展望一下下一个世纪的生命科学该是什么样。也许大家会想 21世纪是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政治家, 都认为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是影响下一世纪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美国总统克林顿, 英国首相布莱尔今年初在瑞士的世界经济论坛上的讲话对此表述得非常清楚。我国的领导人包括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在他们的讲话中也都曾经多次提到过。 我想,如果是生物学家在说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别人会认为那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在其他领域工作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也同意这种看法。比如,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博士去年在中国举行的一个论坛报告里讲, 19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 20世纪仍是物理学的世纪, 但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又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先生, 他是个化学家, 在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说过类似的话, 亚洲国家如果在下次经济腾飞中有所作为的话, 生命科学技术将是可能取得比较大突破的一个领域。基于这些状况,

北体体育人文社会学考研真题

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试卷参考答案 体育基本理论 一、概念题 1、国际体育 国际体育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双边或多边的,以竞技运动为主体的一系列体育文化交往活动:在本质上属于国家或地区之间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的社会文化交往活动。 2、体育评价 体育评价是指判断体育规划、方案、行动过程或成果的优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评价者依据体育目标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体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体育原理》) 3、体育过程 体育过程是一个体育教学实践(传授并使体育学习者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能、方法,培养体育运动兴趣、态度和意识)与体育运动实践、运动恢复(通过运动实践并结合卫生保健等途径,完成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等目标)相统一、相融合的过程。(《体育原理》) 4、游戏 游戏是指具有一定情节,遵循特定规则和组织形式的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身体活动(《体育原理》) 5、体育科学

体育科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科学,它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包括竞技运动、身体锻炼、身体娱乐、体育教育等等在内的一切体育活动过程),揭示各种体育现象的过程、本质与规律,认识和发挥人体运动能力,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门综合学科。 二、简答题 6、简述体育文化的功能。(《体育原理》) 答:体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体育是文化传播、传递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文化方面的变动,对体育会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积极发展体育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体育活动及其成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体育在培养健康的人,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培养有文化的健康的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1)体育保存、传递和传播文化的功能 体育拓展了文化交往的时空,体育之所以能够担负起保存文化、传递文化、传播文化方面的任务,主要原因在于,体育离不开确定体育内容,而确定体育内容的过程,实际就是 选择文化的过程。人们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就使这些文化长期地保存下去。 (2)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动能 体育是加速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的和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体育来吸收其他民族的文般有一个积极的选择过程,去其劣质,求其精华。 (3)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现代体育具有更为强大的创造和更新文化功能。一方面,体育为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身心健康、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另一方面,现代体育与文化创造紧密结合,成为促进文化变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练习

1走进生命科学 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知识梳理】 L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①描述法利比较法生物学阶段: 我国古代:姑经氛北蝇费思歆的加民豐术沢明朝娈时珍 的:;本戸纲目》 国外:卩世纪显愷槌的发明 | 18 |比纪林耐的“生物分类注则” 门)生命科学发展的阶段』19世纪施萊登和施旺的”細胞学说:达尔丈的进化论 ②实骏法生物学阶段:矗徳尔的豌豆朶交比脸及摩尔痕的实验揭示 了遗传的棊塔规律 JS53年DNA収蛭族结构的分子換型建立 ③分子生物学阶密丿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拾聶牛楼岛索和 酹时丙氮酸转移核犍核霰 (2)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 -微观领域的方向 宏观领域的方向 (3)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①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我国是世界上六个参与国之一,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I %,并提前完成 ②干细胞研究 -a?千细胞是具有再生各种生物组织器官潜能的细胞,被誉为“万能细胞” -b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③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 -a .1997年英国科学家克隆“多利”羊获得成功 -b .其他转基因动物的成功研究 ④人体器官的移植:各类人体器官的移植和人工制造人体器官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①后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碱基对测序后的第二阶段 ②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初步成果及其发展前景 ③基因治疗:研究与各种疾病有关的基因,疾病基因与其他基因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④环境保护 a环境保护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 -b .在生命科学领域,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环境保护的重点 ⑤脑科学 -a .脑科学是现代人体学中未解之谜最多的领域 b .新世纪脑科学的发展前景 3.生命科学的概念和学习生命科学的意义 【典型例题】 例I】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的《》是一部医学和生物学的巨著。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课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doc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课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专业课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 最近很多同学都和我说,初试三木专业课学起来比较困难,今天我就说下专业课学习技巧和答题方法,现在我来说下我们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所考的这两门专业课。我们北京体育大学所考得是编号为601的体育基本理论及体育管理学,这三本书名字为《体育原理》,《体育概论》,《实用体育管理学》这三本书共计三百分。《体育原理》和《体育概论》占150分值,《实用体育管理学》为150分。卷面上2部分试题,每部分试题都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下面我来说下《实用体育管理学》的学习方法和一?些答题技巧以及经验。在我们复习这本书目的时候,我想大家肯定和我当初,刚开始看的时候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是好,首先我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把这本书完完整整的看一遍,第-遍可以自己划划知识点,按照我们的大纲,和我们的笔记,刚开始的时候切忌去背,主要是的要先去理解,因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木书日。争取用半个月的时间看完第一遍,再看第二遍书日的时候,我希望各位朋友们要结合我们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考试的真题来看,把每一道题目都清楚的做好答案,因为名词解释,简单题的答案在我们书上上是清清楚楚的,所以大家要重点记录,因为北京体育大学尤其在这木书上考察的,每年都会有一定重复的题目进入到我们最后的考试试卷中,所以大家不要惹你为10年考了。2011年就不会考,这个都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我们宁可错杀一千,不放掉一个,这样确保我们最后能拿到高分,例如10年的简单题研究体育管理环境的意义。这道题在前年的真题中就曾经出现了,自己研究下真题是不难发现这个重复出现的儿率是有多么大的,所以大家对这个真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们复习第2便书目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把我们的课后题的答案在书目上找到答案,争取这些课后题都要背会,因为课后题的题14也是这么多年的考试真题,所以大家也要重视。在我们看第2遍书目时候大家要仔细和细心。下面我来说下我们这木书的重点,例如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简介,第四章体育管理原理,第五章体育管理方法,第八章领导。以上4个章节可以说每年从名词到简答再到论述题都几乎涉及,是很重要的,而其他章节不是不重要,也是相当重要,只是知识点轮流考。希望大家能明白。有很多朋友会问到我,为什么有时候在名词解释我们在书目上找不到答案,其实这个答案都能是找到的,例如在2010年的体育行?政,这个我们在答题的时候可以结合行'政方法的解释来进行答题,还有在2008年我们名词解释考到了一个企业文化,在我们的书上没有这个答案,但是我们可以进行转换,我们在书上能看到体育组织文化的概念,所以我们简单的互相换下,就没有问题了。有时候北京体育大学在考察时候也是希望我们的学生不是死记硬背书本,而是要结合我们所学的进行下改变。这样你的分数也不是很低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转换。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几乎都是从书木出的很明显的知识点,我相信大家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多的疑问了,如果有疑问也可以再单独和我交流。下面我来说下分值比重最大的论述题,这些我相信大家最担心,也是不知道怎么答题。其实论述题顾名思义,这个就是一道小型的论文题目,大家再I可答论述题上,首先要侧重的全是我们书本上的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能把所右能和本题有关的所有知识点都写在卷面上,但是答题要有一定的顺序,首先在答任何论述题上首先要简答I叫答下这个题的名词,然后再分别阐述,阐述的时候要有条理,做到分点分段去答,老师是不喜欢乱七八糟,没有段落和层次的卷面的。老师考察论述题的时候一方面是考察我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总结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考察的是我们平时知识的积累能力,这方面要大家就要多看-些论文,也就是我给大家发的一-些论文,论文100多份,我希望大家每天都能看一点,这样有助于我们以后答题,如果到

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2020年上海高考生物合格考知识点默写(沪科版)

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 知识梳理 一、生命科学的发展 1.生命科学是研究的科学,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2.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是采用和进行研究,随着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主要研究手段。 3.17世纪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1953年 ______模型的建立,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4. 生命科学的探究源自问题的提出,为了解决问题,可以提出多种,用、__________和来加以检验是否正确。 5.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和两个方面发展:在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方面, 逐渐兴起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二、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1)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提出疑问——()——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2)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 (1)图像与物体: ①放大倍数= ()×()(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 放大的面积为放大倍数的平方;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相反。 ②图像与物体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③图像与物体移动方向相反; (2)低倍镜转高倍镜: ①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切高倍镜→调节聚光器、光圈→(); ②视野亮度变暗,调大()和反光镜凹面镜; ③物象变大,细胞数目减少,视野范围变小; ④物体大小和显微测微尺不变,放大倍数越大,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越小,同一物体所成的像测出来的格数越多。 (3)显微镜操作注意点:①转换物镜只能用转换器,不能旋转物镜; ②先()镜观察再()镜;

③低倍镜先粗准焦螺旋再细准焦螺旋,高倍镜下只能使()

北体大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简介

北体大体育人文社会学简介 (转自考试大)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高教、科研和管理等机构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有条件的应选修二外,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应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体育教育(含大中小学体育、体育教学论、高等体育教学管理) 2.体育管理(含体育经营管理、体育行政管理、体育决策) 3.社会体育(含全民健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4.体育社会学(体育社团组织、少数民族体育) 5.奥林匹克研究(奥林匹克与妇女、奥林匹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6.体育史(竞技体育史、体育社会资本研究) 三、学习年限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学习期间,前一年半为课程学习时间(包括文献阅读和教学实践),后一年半是实践、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

研究生均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一般不得提前。如遇特殊情况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须符合以下条件: (1)工作满三年以上; (2)外语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3)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论文。 如需要提前学习年限,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导师提出报告,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长审批,并按有关文件执行。 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一年。 完成学业的学生可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未按时毕业的研究生,以肄业处理。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16学时为1学分。硕士生至少修满42学分方能申请学位,其中公共必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选修课22学分,。 (一)公共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自然辩证法概论。 2、外国语 (1)基础外语; (2)专业外语,指定专业外文资料阅读书目。 (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 这一部分课程应能够反映本学科学位的基本要求,能够体现出基础厚、内容新、专业面宽、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特点,应确保硕士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坚实基础理论。各专业要坚持按二级学科设课,充分发挥各位导师的群体优势,安排最佳教学阵容。 (三)补修课 对于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的主要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

高一生命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 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与我们的生存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食品加工业、医学、制药、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成为现代高科技的两大支柱,21世纪将是以生命科学为主导性学科的世纪。 □生命科学发展阶段及其主要手段 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进行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和记录。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法成为主要研究手段。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在微观领域,发展到了分子水平;在宏观领域,兴起了综合探讨个体和群体、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 □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8世纪瑞典的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制定了生物命名的方法,对生物分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提出细胞学说, 英国的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为生命科学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奥地利的孟德尔用豌豆杂交实验揭示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为20世纪形成的近代遗传学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理论,被誉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提出了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了分子水平的新阶段,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7年,英国科学家采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培育出克隆羊“多利。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被誉为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从根本上阐明了人类生命活动的遗传学基础。 □我国对生命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002年,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 □ 21世纪生命科学的重大的研究课题 后基因组学;基因治疗和转基因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研究等。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古代生命科学成就: 17 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8 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 1838 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859 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 1900 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两个规律得到承认。 1910 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 主要成就:1953 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1965 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81 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990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7 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出了克隆羊“多利” 1999 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万能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2000 年6 月26 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 2002 年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 2003 年4 月14 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目标达成(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主要是实验法 注意点:1、科学史的考核:注意记忆相关的年代、国籍、贡献,经常出现排序题 2、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标志。 3、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实质是tRNA ,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 物为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4、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参与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 涉及的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 染色体和Y染色体)目标:测定人类DNA 的30 亿碱基对的序列,识别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我国加入时间1999 年9 月,任务1%,即3号染色体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 第2 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 2、生命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注意实验组可能不止一组,例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等) 单一变量原则:根据影响因素确定,注意表述用语:适量的,等量的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3、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3.1 显微镜

21世纪分子生物学发展的趋向

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展望 (xx) 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20世纪是分子生物学发生发展的世纪。 1.分子生物学的诞生:1952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基因自决) 1958年中心法则的提出(从基因到性状) 1968年遗传密码的破译(从碱基到氨基酸) 2.DNA重组技术的发展: 使人类社会中出现了一类新的巨无霸产业——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从此,DNA重组技术、DNA分析技术应用到生物学的每一角落(分类、进化、考古、法医,)。 3.分子信息生物学的诞生: DNA序列分析技术的发展,毛细管电泳技术与机器人操作相结合,大大加 快了序列分析的速度。人类基因组计划将很快完成,并带动其他基因组的进 行。一门崭新的学科——《分子信息学》,将在21世纪诞生。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契机,将逐步阐明各种代表性生物的DNA序列。并企图以此为基础来说明生命活动的机制。 二.分子生物学的现状 但是,一个学科在知识上的普及和应用上的深入,只是意味着它的成熟, 并不一定意味着它的本质的持续发展。21世纪是否还是分子生物学的世纪?这个问题值得思考。目前的情况是: 1.基因(遗传物质)的泛化与移位 大家知道,分子生物学是从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而兴起的。因为它解决了“基因是DNA”、“DNA能自我复制”(基因自决)等问题而使近代遗传学家

(基因论者)欣喜若狂。他们感到遗传学终于找到了分子水平的科学依据。这 种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统一,使当时的遗传学家以生物学界的“龙头”自居。特别在我国的60-70年代中,前苏联的李森科-米丘林学派的垮台,近代遗传学家从重压下解放出来,大都以《基因论》的捍卫者自傲。对于与基因论略有相 左的观点,往往不能容忍,群起而攻之。在当时看来,基因(核酸)就是门德 尔因子,是排列在染色体上的成对的要素,细胞核是唯一的遗传器官。 近代遗传学是以孟德尔定律与摩尔根基因论为基础的。近代遗传学的基因 是严格地限制在染色体之上的。摩尔根在《基因论》中斩钉截铁地说: “基因论认为个体上的种种性状都起源于生殖质内的成对的要素(基因), 这些基因互相联合,组成一定数目的连锁群;认为生殖细胞成熟时,每一对的 二个基因依孟得尔第一定律而彼此分离,,”。但是,由于基因已彻底地分子化为DNA,遗传学的发展就不得不依附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遗传学家们在以此为 荣不久,就不得不为此作出牺牲。因为不仅细胞核里有DNA,细胞质里也有DNA。基因的DNA化,导致了基因的移位与泛化。 基因已不再仅仅是位于染色体上的成对的要素;存在于细胞质中并不依孟 德尔定律分配的那些DNA分子也就顺理成章地称为基因。 基因工程实际上是基因移位与泛化的成功应用。它往往是把高等动物的染 色体基因(如胰岛素基因;细胞核遗传),通过与质粒(plasmid)的重组,转化为低等生物(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等)的细胞质遗传。这对于依靠 DNA来捍卫基因论的学者来说,是一个绝大的讽刺。因此,近代遗传学以染色 体为遗传核心的基因论从理论与实践上被淡化了。随着逆转录酶、RNA编辑、朊病毒的发现,细胞质物质(RNA,蛋白质)在遗传上的作用却愈来愈重要了。 2.技术上,分子生物学已达顶峰 离不开DNA重组(基因工程)、点突变(蛋白质工程)与序列分析。没有 新技术的突破。大量的工作已进入利用上述技术进行资料积累的阶段。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杰作: (1)转基因食品已受到限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