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骨及其连接

颅骨及其连接

颅骨及其连接
颅骨及其连接

颅骨及其连结

一、颅骨(及其骨性标志) 颅骨位于脊柱上方,由29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骨构成。根据其发生、功能及位置不同可分为:脑颅骨、面颅骨、听小骨3部分(图2-16,17,18,19,20)。 (一)颅骨各部的及其骨性标志 1、脑颅骨 脑颅骨位于颅的后上部,共8块,包括不成对的额骨、枕骨、筛骨、蝶骨和成对的顶骨、颞骨,它们共同围成颅腔(图2-16,17,18,19)。脑颅略呈卵圆形,颅腔容纳脑。 2、面颅骨 面颅骨位于颅的前下部,15块,其中包括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和舌骨及成对的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及腭骨(图2-16,17,18,19)。 它们构成面部,形成颜面的基本轮廓,并参与构成口腔、鼻腔和眼眶。 3.听小骨:位于颅骨岩部内,两侧对称,每侧3块,共6块。根据其位置由 外向内依次分为锤骨、砧骨和镫骨(图2-20)。 图2-16 颅前面观图2-17 颅侧面观

图2-18听小骨 (二)颅的整体观 以眶上缘与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将脑颅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1.颅顶面观: 颅顶又称颅盖,略呈卵圆形,由额骨、顶骨、颞骨和枕骨的部分构成。 额骨与顶骨之间有冠状缝。左、右两顶骨之间有矢状缝。顶骨与枕骨之间有人字缝。在矢状缝中后部两侧常有顶孔,其中通过导静脉。 2.颅的侧面观(图2-17): 颅侧面中部有外耳门,向内通外耳道,自外耳门向前有一弓状骨梁,称颧弓。颧弓上方的凹陷称颞窝。窝内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会于翼点,此处常构成H形的缝,为一薄弱区域。颞窝的下方(以颧弓为界)为颞下窝。窝内容纳咀嚼肌和血管神经等。由此窝向内经上颌骨体与蝶骨翼突之间的翼上颌裂通翼腭窝。 3.颅的前面观(图2-16):颅的前面主要有容纳视器的眶腔和构成鼻的骨性鼻腔。 (1)眶 为一对四棱锥形的腔,尖朝向后内,有视神经管与颅中窝相通。底向前开放,称眶口,其上、下缘分别称为眶上缘和眶下缘。在眶上缘的内、中1/3交界处有一眶上切迹(或眶上孔)。眶下缘中点的下方约1cm处有眶下孔。 眶有四个壁:上壁与颅前窝相邻,其前外侧部有泪腺窝容纳泪腺;内侧壁最薄,与筛窦和鼻腔相邻,其前下有一长圆形的窝、称泪囊窝,此窝向下经鼻泪管通鼻腔;下壁是上颌骨体的上面,可见眶下沟,沟向前导入眶下管开口于眶下孔,此壁下方为上颌窦;外侧壁为最厚的壁。眶上、外壁交界处的后份有眶上裂,通颅中窝;下、外壁交界处后份有眶下裂,通翼腭窝和颞下窝。 (2)骨性鼻腔: 位于面颅中央,前方的开口叫梨状孔,由鼻骨和上颌骨围成。后方为成对的鼻后孔。鼻腔的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垂直骨板,称骨性鼻中隔,是由筛骨的垂直板和犁骨构成,将鼻腔分隔为左右两半。鼻腔顶是由筛板构成,与颅前窝相邻。鼻腔的底即口腔的顶。鼻腔的外侧壁较为复杂,自上而下有三个向下卷曲的骨片,即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每一鼻甲的下方形成一鼻道,称上、中、下鼻道。 鼻腔周围的颅骨,有些具有含气的腔,与鼻腔相通,统称为鼻旁窦,对减轻颅骨重量和发音共鸣起一定作用。前上方有额窦,后方有蝶窦;两侧有筛窦和上颌窦。

02颅骨及其连接

第二单元颅骨及其连接 颅是由23块形状不同的颅骨借骨连结形成,按其所在的位臵,将颅骨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 一、脑颅骨 脑颅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以及不成对的额骨、枕骨、筛骨和蝶骨,共8块,共同围成容纳脑的颅腔。 1. 额骨(frontal bone) 是呈贝壳状的扁骨,位于颅的前上方,构成颅盖和颅底的前部,其前下部内有含气的空腔,称为额窦。 2. 顶骨(parietal bone) 为内凹外凸的的扁骨,位于颅顶的中部,左右各一。 3. 枕骨(occipital bone) 呈勺状,位于颅的后下部,其前下部有圆形的枕骨大孔,此孔前部为基底部,后部为枕鳞,两侧为侧部。 4. 颞骨(temporal bone) 介于顶骨、蝶骨和枕骨之间,构成颅腔的侧壁,属于不规则骨(图1-28,图1-29)。以外耳门为中心分为三部分:位于外耳门前上方的呈鳞片状的骨片为鳞部,其前下份有伸向前的颧突,与颧骨的颞突构成颧弓。围绕外耳门前下部的骨板为鼓部。在外耳门内侧伸向前内的三棱锥状骨突为岩部,岩部后下方的突起为乳突,乳突前方的细长骨突为茎突,茎突与乳突之间的孔为茎乳孔。 5. 蝶骨(sphenoid bone) 位于颅底的中央,呈蝴蝶形。分为体、小翼、大翼和翼突4部。位于蝶骨体内的一对含气骨腔为蝶窦。大翼为一对自体向两侧伸且略向上方翘的骨片。小翼是从体的前上方向外侧突出的一对三角形骨片。自体和大翼交界处向下形成一对翼突。 6. 筛骨(ethmoid bone) 位于蝶骨前方和两眼眶之间,呈巾字形。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筛板呈水平位,其上有许多筛孔,分隔颅腔与鼻腔。垂直板呈正中矢状位,参与构成骨鼻中隔的上部。位于垂直板两侧的是筛骨迷路,其由许多骨片围成的含气空腔,称为筛窦,迷路内侧壁上有上、下两个弯曲的骨片,称上鼻甲和中鼻甲。 二、面颅骨 面颅骨构成面部支架,共15块。其中成对的有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有下颌骨、舌骨和犁骨,这些骨分别围成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 1. 上颌骨(maxilla) 位于面颅的中央,属于不规则骨,参与构成鼻腔外则壁、口腔顶和眶下壁。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上颌骨的中部为上颌体,内有含气的空腔,称为上颌窦,由体发出的四个突起,包括向上的额突、伸向外侧的颧突、向下呈弓形的牙槽突和向内呈水平位的腭突。 2. 下颌骨(mandible) 位于面部前下份,呈马蹄形,分为一体两支(图1-34)。体呈弓状,位于下颌骨的中间,其上缘为容纳下颌牙的牙槽;下缘圆钝,为下颌底。体的外面正中下份有凸向前的颏隆凸,内面正中线处有几个小突起,称颏棘,在前外侧面有平对第二磨牙牙根下方的颏孔。 下颌支是由体向后上方伸出的一对方形骨板。支的末端有两个突起,前方者为冠突(coronoid process),后方者为髁突(condylar process),两突之间为下颌切迹。髁突上端膨大形成下颌头,其与颞骨的下颌窝构成颞下颌关节,下颌头下方较细部分为下颌颈。下颌支的内面中央有下颌孔,借下颌骨内的下颌管通颏孔。下颌支与下颌体相交处为下颌角。 3. 鼻骨(nasal bone) 为长条形的小骨片,构成鼻背的基础(图1-41)。 4. 泪骨(lacrimal bone) 位于眶内侧壁的前部,前接上颌骨,后连筛骨迷路(图1-38)。 5. 腭骨(palatine bone) 呈“L”形,分为水平板和垂直板,水平板构成骨腭的后份,垂直板构成鼻腔外侧壁的后份。 6. 下鼻甲(inferior nasal concha) 为薄而卷曲骨片,附着于骨性鼻腔外侧壁的下部(图1-43)。 7. 颧骨(zygomatic bone) 位于眶的外下方,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图1-38)。 8. 犁骨(vomer) 位于鼻腔正中的方形骨板,构成鼻中隔的后下份(图1-42)。 9. 舌骨(hyoid bine) 呈蹄铁形,位于下颌骨的下后方,喉的上方。分为中央部的舌骨体、由体的两端向后外方伸出的大角和体与大角交角处向上的小角(图1-36)。 三、颅的整体观

颅骨解剖

一.头皮 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 皮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 皮下层: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神经。 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骨膜层: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 二.颅骨 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其他21块头骨都借缝或软骨结合或骨结合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称为颅(cranium) 。通常将组成脑颅腔的骨骼称为颅骨。颅骨可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其分界线自枕外隆突沿着双侧上项线、乳突根部、外耳孔上缘、眶上缘而至鼻根的连线,线以上为颅盖;线以下为颅底。 颅盖骨是由内外骨板和两者间的骨松质构成。颅骨厚度不一,在额、顶结节处最厚,颞枕棱部最薄。在内外骨板的表面有骨膜被覆,内骨膜亦是硬脑膜的外层。在颅骨的穹窿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不紧密,因而颅顶骨折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在颅底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紧密,故颅底骨折是硬脑膜易撕裂,产生脑脊液漏。颅骨板障内的板障静脉有:额、枕、颞前和颞后4对,它们之间借分支吻合成网,并有导血管与颅内、外静脉相通。 颅盖外面在外骨板表面可见锯齿状的骨缝(在内骨板表面呈直线状)。在顶骨和额骨间为冠状缝,两顶骨之间为矢状缝,后方为人字缝,位于顶骨与枕骨交界处颞骨和额顶骨之间为鳞状缝。在额骨前面居两眉弓之间的颅骨中空部分是额窦。 颅盖内面由于脑回、蛛网膜颗粒、静脉窦和脑膜血管的压迫,使颅盖内面凹凸不平。在正中线有矢状窦的压迹,称矢状窦沟。在前面有呈树状的压迹,为硬脑膜中动、静脉的压迹。硬脑膜中动脉经棘孔进中颅窝,在颞部分成前后两支。前支粗大向上方走行,后支较小并走向后上方。前支在顶骨前下角处(相当于颅外翼点处)多走行于骨性管中。若颞骨骨折往往撕断前支造成硬膜外血肿。 颅底内面:蝶骨嵴和岩骨嵴将颅底分为颅后窝,颅中窝,颅前窝。 颅底外面:前面被面颅遮盖,后部的中央为枕骨大骨。孔的前外侧枕骨髁,孔的后方为枕外嵴,其上为枕外粗隆。粗隆两侧是上项线。颅底外面有很多个孔。 三.脑 脑位于颅腔内,为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前部,形态功能都很复杂。脑可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延髓是脊髓的延续,在腹侧面它与脑桥间有桥延沟相分隔,脑桥上端与中脑大脑相连脊髓的中央管开放成延髓、脑桥和小脑间的共同室腔(第四脑室)。中脑的导水管下通第四脑室、上通间脑的第三脑室。导水管的背侧为四叠体的下丘和上丘,腹侧为中脑的被盖和大脑脚。自室间孔到视交*前部的连线,为间脑和大脑的分界线,自后连合到乳头体后缘的连线为中脑和间脑的分界线。大脑向前、向上、向后扩展,并覆盖间脑、中脑和小脑的一部分。大脑两半球内的室腔为侧脑室,它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大脑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间脑间脑位于中脑之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间脑一般被分成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底部和丘脑后部五个部分。两侧丘脑和丘脑下部相互接合,中间夹一矢状腔隙称第三脑室。第三脑室经其两侧的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向下通过脑导水管第三脑室与第四脑室相通。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左、右丘脑借灰质团块(称中间块)相连。丘脑被丫形的白质板(称内髓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