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思路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思路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思路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思路

第32卷第1期2017年2月

资源信息与工程

V 〇i .32 麗February 2017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思路

杨晓红

(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基于当前我国的发展形势,需要加强社会整体发展规划,且需注重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统筹城乡规划,

为此,可以通过“多规合一”实现各规划之间的高度融合,协调发展。本文就“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思路进行分析。关键词: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TU 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339(2017)01-0111-01

“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 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

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 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国 土空间规划是指涉及国土空间合理布局和开发利用的规 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土空间规划是政府 统筹安排区域空间开发、优化配置国土资源、调控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1严格遵循土地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多规合一”规划指标内容要切实体现地方发展阶

段特点和发展要求,一切从人的需求和城乡发展需要出 发,体现针对性和地方适宜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 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依然较大,城 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很强,城镇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与和谐保护生态的矛盾依然突出。然而,多元化的空间 发展规划体系,各管一块,互不兼容,严重影响规划实施。 如主体功能区规划侧重于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侧重于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城乡体系规划侧 重于将城市放到更大的区域发展格局;环境保护规划则 侧重于保护生态环境等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不 仅要将各种“保护性要素”叠加形成“生态底线思维”,更 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社会公平思维”以及“经济

竞争思维”,对国土空间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对资源 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优化土地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其利用 价值,这样才能保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效性。

2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与设施

2.1体现宏观和战略要求

指标体系是规划管理和实施评估的重要依据,是规

划核心思想和重点任务的定性或定量体现。国土空间规 划作为综合性和战略性规划,要有战略高度,体现宏观背 景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土空间规划指标应结合 发展环境和本地发展需求,体现中央的战略发展要求和 部署,重点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

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协同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 指标体系要体现规划的要求和特点,发挥经济社会发展 规划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方面的统领作用,突出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对全域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强化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和提高土地集 约利用水平的要求。

2.2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需要在“从下试点、自 上推进”的基础上进行,建立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是为了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的层次、从属关系和分级管理, 合理界定各种国土空间规划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内容,进 一步理顺现有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关系 和编制时序。在编制规划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 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内容进行修改,对各自的 规划体系进行优化,使得规划体系内容更加详尽、层次更 加鲜明。基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想(如图1所 示),可以综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空间综合规划制定 国家、省域层面的法律体系。

图1

我国土地空间规划体系构想

2.3完善法律体系与配套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 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下转第113页)

作者简介:杨晓红(1961 -),女,重庆北碚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调查和规划

111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发展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发展 摘要:国土资源是国家最为宝贵的基础资源之一。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有效,能够进一步推动国土资源管理高效化。概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和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为相关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措施;社会资源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及市场结构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国土空间格局产生了一定改变。基于这一背景,要想确保国土空间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要积极创新、放眼未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管控和引领作用,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1]。 1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国土空间规划是在我国战略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基础上,与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以及经济等因素相结合,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等进行科学规划。作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土空间规划是其他规划、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的主要参考[2]。 国土空间开发可以分为3个时期。①工业化初期时,采用“一规统揽”方式规划城市。②中期时,对规划进行编制,形成“双规协同”。③现阶段,进一步细化国土空间规划决策,规划主体功能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以城乡规划、环境规划、土地规划及国土规划等为支撑依据,形成“多规共管”。 2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滞后 首先,对于土地统筹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土地供需矛盾过大,无法有效利用国土资源。其次,规划理念和内容不够先进。在过去,国土规划理念对经济增长较为重视,缺乏对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出现了规划整体和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必须要及时调整。再次,要进一步增强规划的调控作用。上级国土规划缺乏有力调控,地方政府随意增加城市建设规模,同时林业、国土资源及环保等部门没有将空间管理和统筹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导致调控作用发挥不出来[3]。 2.2 国土规划职能分工不明确 就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历程来讲,由于部门不同,在规划设计方面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各部门之间有互相制约。在初期,国土规划主要是探索自然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划分,但此种区分空间的办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土空间的完整性和综合性,从而导致各类职能划分不够明确[4]。 在我国,划分国土空间主要通过国家和省级两个层次来体现,出现3类分区方式,也就是主体功能区、国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此外,由于各部门间主要功能间具有一定的区别,协调性不强,国土空间分区职能分工不明确,无法将国土空间规划的效用发挥出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由上层建筑结构决定,空间性规划内容不足。同时,这些层面的空间规划专业性相对较强,其组织编制工作由专门部门进行,协调合作水平较低。 2.3 上下级土地空间规划存在重复 在国土规划层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实际规划难免会有重复,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约束性较差,职能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就国民经

特色小镇湖南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案例分析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坐落于长沙县果园镇西北部,接近长沙市三环,处在长沙县“一心三片”中经济核心区东北部,距长沙县城10分钟车程,距市区25分钟车程。是以浔龙河1.4万余亩原生山河资源(包括近8000亩山地,2000余亩水域,以及4800余亩建设用地)为基础,结合全球最前沿的小镇规划与本土人文风情而打造的世界级田园综合体,旨在为湖南呈现一个既生态环保又原味浓情的理想小镇。 项目依托生态农业基础,充分结合政府PPP模式,围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宜居城镇来营造乐农、慢游、宜居的生活之境,形成了以景观农业+旅游产业+生态居住为产业核心,以颐养产业、第二居所、亲子产业、文创产业、农业产业为辐射产业的整体布局规划。

建设成就: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公布190个宜居示范小镇和575个宜居示范村庄中,湖南长沙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被纳入第四批宜居示范村庄之列,成为湖南农村“公共工程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城乡一体化探索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功案例。 案例意义:浔龙河生态城镇模式,是棕榈股份“穷山恶水如何变成青山绿水,青山绿水又如何成为金山银山”的成功范例。项目按照“政府推动和监管、企业市场运作、基层组织保障、群众参与决策”的方式,通过村民集中居住促进公共服务集中推进、环境集中保护和资本集中下乡,让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有机融合,形成新型农村社区,既实现了当地村民就地城镇化,又打通了城市居民下乡的通道;通过土地集中流转,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山水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现代休闲旅游和小城镇商居开发建设的一、二、三产业,促进村民就地就业,进而形成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 项目基础条件 1 地理区位 项目位于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区位优势明显,接近长沙市三环,处在长沙县“一心三片”中经济核心区东北部,距长沙县城10分钟车程,距市区25分钟车程,距黄花国际机场25分钟车程。

三规合一 总

1“三规合一”的初步分析了解 1.1“三规合一” 1.1.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以国民经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为对象,体现了国家或地方方向、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及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所作的全面规划、部署和安排,提出政府在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重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关于国民经济计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从法定地位上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上位规划,但是两者在内容上实际上是互补的,因此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依据的关系。前者的国家规划色彩更强,后者在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中的地位正逐步提高。但是前者近年来酝酿的改革中一个最主要的方向是向空间领域倾斜,这对于城市规划而言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使得两者的主要矛盾之处不仅限于城区内短期(5年)的规划安排,而且拓展到区域层次的规划问题。 关于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在地域覆盖上,城市规划包含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中,但在城市规划区内,后者承认前者的特殊的法定地位;在调节的内容上,城市规划包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法定地位上,城市规划略高于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在实际操作中,城市规划明显逊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者否定了前者的特殊地位。总体讲,法律规定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关系,正逐渐演变或被诠释为“服从”关系或“依据”关系。 1.2 三大规划存在不足与矛盾 虽然城乡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大规划职能明确,但由于三大规划独立编制,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长期以来三大战略规划存在内容不一致、相互衔接差等缺陷,不能有效起到空间统筹、优化开发和耕地保护的作用。 建设部主管的城市规划最具有技术和管理实力,但建设部属于专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在综合作用的发挥上受到较大制约。国家发改委具有综合协调发展职能,但其空间规划技术力量与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行使区域规划职能力不从心,无法解决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的全部问题,不能替代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国土资源部也是一个专业管理部门,空间规划的技术和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主要约束条件的单一目标规划体系,难以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各项用地供需之间的综合协调作用。 1.2.3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社会因素考虑不足 相对来看,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约束力相对较强,但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均存在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考虑不够的硬伤。 1.3“三规合一”中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1.3.1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相协调

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数据库

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数据库 一、概念内涵 数据库通俗的讲就是存储数据的仓库,那么空间规划数据库就是在计算机、服务器等硬件上存储的相关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我们建立空间规划数据库就是为了将各类规划数据、图纸、地理信息等数据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后,合理的、有顺序的存放在相关硬件介质上。就好比在仓库内分门别类的将物品存放。这样的好处是数据库调取内容方便、快捷,并且具有较高的易扩展性和独立性。空间规划数据库是后续建设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的核心,因此空间规划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的使用需要以空间规划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库是信息平台的内容支撑,信息平台的使用要以数据库的调用为前提。因此空间规划数据库的建设是搭建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的一项基础性也是一项核心工作,是连接空间规划成果与信息平台的纽带。 二、提出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总体战略。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八项措施,其中明确提出要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开展9个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总体要求是编制统一的省级空间规划,为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推进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已成为党和国家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并放在突出位置加紧安排部署并持续推进。 《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明确六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是要搭建基础数据、目标指标、空间坐标、技术规范统一衔接共享的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着力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建设“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各试点城市要在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同步完成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的建设。 三、建设流程 空间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包括资料收集、数据转换、数据编辑、数据质检、数据入库,如下图所示。 资料收集数据转换数据编辑数据质检数据入库各种图形、图像、文本数据,规划成果数据。 针对各部门规划数据、各种类型的数据、不同坐标系的数据,进行必要的数据转换工作,统一坐标系统并尽量保持原始数据的信息量。 对空间数据进行数据的编辑和数据属性表的录入。 针对在数据转换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属性表字段问题,空间实体的拓扑问题,进行修改和修正。 在进行完上述工作后,把满足多规合一一张图标 准数据库的数据导入数据库。 空间规划数据库建库过程图

“多规合一”规划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应用20150424

关于“多规合一”规划的思路方法与技术应用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蔡克光 2015.04

?关于“三规合一”—多规融合的思路与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GIS-CAD-GPS)

“多规合一”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匹配,需要”多规合一”进行统筹协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城乡建设与经济 发展不匹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2)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 (3)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中央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思想,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的背景下,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摆在各地方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多规合一的综合性规划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相互衔接,实现多规合一。

(二)我国部分省市对多规合一的探索与实践1、广东 ?2008年6月,《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提出?统筹规划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推进‘三规合一’?。 ?2010年2月,在《关于印发2010年省政府工作 要点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积极推进广州、河源、云浮等地‘三规合一’试点?。 ?2008年河源市启动广东省第一个地级市三规合一规划,2010年云浮也完成了三规合一规划, ?2012年广州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市三规合一规划。云浮市 广州市 河源市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多规合一”分析与展望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多规合一”分析与展望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多规合一”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在对空间进行规划时,不仅推动了城市空间的规划和发展,也利用了多学科和其他的形式进行有效的互动,这样不仅完善了城乡规划和建设,更好地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也为乡镇振兴和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从而推动了我国现代化文明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 1、前言 我国在城乡规划和立法方面,得到了飞跃性发展,在城乡规划方面,已经面向了全域的范围,所以人们更加广泛地关注城乡统筹和区域一体化问题。近年来,随着不同部门之间的规划,使得对空间的管控力度不断增强,全国在实行多规合一,消除空间管控冲突,有效提升审批效率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内涵分析 在我国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相关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多年的整合,有效地呈现了国民经济发展成果,使得土地的利用和规划更加合理,也使得社会发展规划更加科学。然而,由于法律依据、指标体系、规划范围及期限,实施管理主体的不同,会存在规划冲突及规划盲点,在实施过程中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空间治理的效率,影响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目前

“多规合一”可以有效地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规划有效地融合,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破除了技术和管理以及制度体系方面的障碍。当前在技术体系方面,由于缺乏一定的数据基础,使得用地标准和分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了空间管控方面的差异。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规划“多规合一”;2016年2月,国务院提出了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目标,再到今天的机构改革,这整个过程就是多个目标的规划和协调,而且每次规划都是多规模的升级。所以多规合一不是单独的新编规划,也不是比较简单的空间规划,重点是协调和有效消除空间冲突,是有效实现蓝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融入空间整体规划,以及全过程常态化的工具。这个过程有效地驱动了城市发展进程。 3.对多规合一的发展阶段分析 3.1初级阶段分析 初级阶段主要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两千年之间,这个时期的土地规划,主要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等,明确建设用地的标准,对基本农田进行规划。环保部门在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时,也要依据法律法规及土地承载能力、污染物现状等,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物防治等目标及措施,给各类开发和建设活动提供一个控制底线。而

国内城市现代有轨电车案例汇总

国内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工程案例汇编 二零一八年五月

前序 现代有轨电车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 交通车辆,随着以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所带来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现代有轨电车在欧洲及我国很多中小城市应运而生,作为城市新兴的一种先进的公交方式,在解决城市核心区换乘、市郊接驳、以及景区旅游观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有轨电车已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 城市名片景观线 有轨电车作为“一道浪漫的移动城市”,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旅游内涵,更可提升城市形象,传导城市文化。被世界公认的宜居城市如温哥华、墨尔本、慕尼黑等都将有轨电车作为自己的城市名片。 城市旅游黄金线 有轨电车优质、快捷、高效的运营特点,有利于将高铁车站、机场、景区、行政、商业中心等重要节点连接,形成快捷的接驳交通,提升当地群众及外来游客出行安全快捷的体验感,构建“站城一体”的交通新体系。 城市发展产业线 有轨电车由于其公共交通高度可达性,可以增加沿线人口居住密度,吸引大量客流,带动沿线的房地产业发展和物业增值,使社会投资人按照路网的整体布局做好企业及产业的规划,带动

一批有战略布点和产业转移需求的企业,推动城市产业功能的重新布局,形成新的经济长廊。 城市经济提升线 有轨电车作为地方城市交通,审批相对地铁及轻轨程序简单,申请建地铁(轻轨)的城市须满足地方财政收入100(60)亿元、GDP 1000(600)亿元和城区人口300(150)万,并需经国家发改委审批,方可实施。而有轨电车作为城市交通审批权限一般在地市级,且工程造价仅有地铁的1/5,建设周期仅有地铁的1/2,投资小,见效快。 城市安全生命线 有轨电车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采用低地板车厢,客车内没有台阶,一抬腿就能迈进车厢,尤其方便老人、儿童及有需要人士上下车。同时车内配备紧急开门装置、停车装置及呼叫装置,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城市绿色环保线 现代有轨电车使用超级电容,利用停站时的30秒钟就可把 电车上的电池充满,刹车时产生的80%的动能被回收并转化成电能,能耗仅为公共汽车的1/2,小汽车的1/7,节能效果最好, 是零排放,零污染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 城市快捷舒适线 有轨电车半独立路权、优先信号,具有相对通行优先权,能在风,雨,雪,雾和冰霜等侵袭情况下保证正常运行,保证运营

从土地利用规划角度浅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从土地利用规划角度浅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发表时间:2020-04-07T14:31:48.6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作者:于晓聘[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也有了进步。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菏泽 274600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也有了进步。现阶段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日趋成熟,各类规划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2019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国土空间规划得到全面开展,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也得以肯定。然而,各个部门空间规划在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均有矛盾,直接影响了空间发展效率,影响了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理顺国土空间各个规划之间的关系,整理规划内容,精简规划数量,建立健全统一的规划管理衔接体系,系统性解决各个空间规划之间的矛盾,提升国土空间规划质量和编制效率,改革规划体制与机制,全面发挥空间规划的引领与管控作用,降低规划领域的制度性损耗成本。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引言 关于市域国土规划技术实施,各地区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社区的自主组织作用,坚持市民的主体地位,结合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全面展开市域国土规划,推行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土地制度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不同的制度,灵活把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化城市整体布局,统筹市区空间,合理安排市域国土资源,全面开展经济活动、环境治理、生态维护、城市建设、农业生产、文化传播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科学指导国土资源的使用,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创建幸福家园。 1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功能定位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对我国很多领域的发展而言,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尤其是现阶段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要想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必须要意识到自然保护地规划在其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当前的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规划等,在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要素,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如何在最基本的角度出发,实现对现有资源合理的利用,在保证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的基础上,可以尽可能避免出现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同时,还要在实践中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自然资源的整个承载力可以实现有效利用,这样可以实现对开发利用的整个强度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分析。这种逻辑的提出以及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通常情况下可以提供更多符合实际要求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其自身可以体现出的自然保护价值也非常高。所以,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的时候,比较看重的就是开发和保护的这两个过程。在实践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保证主体功能区域范围内的规划要落实到实处,同时还要对其中的开发区划定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2从土地利用规划角度浅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措施 2.1土地规划利用与其他行业规划利用衔接问题 土地规划利用比较复杂,涉及到的领域较多,具体实施中极易和其他行业规划利用发生冲突,引发系列问题。如,宗地容积率发生改变的问题,传统做法是由住建部门负责审核超容积率面积,国土部门负责审核超占用地面积,缴清住建部门主管的超容积率罚款和国土部门主管的超占用地面积的罚款后,由国土部门办理土地相关手续。用地方如果只办理土地证,不办理房产证,国土部门就不知用地方是否超容积率,很容易疏漏而造成补缴出让金程序进行得不够及时。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17年,国家将土地证、房产证等不动产证,实行“多证合一”的不动产证办理程序,相对比以前的宗地利用监管政策优化,但不清楚是程序法仍未真正的破旧立新,还是其他什么因素干扰,行政大厅内,房产仍是办理房产业务,地产仍是办理地产业务。究其原因,各部门规划的利用有各部门规划利用要守护的领地。 2.2引进GIS技术,提高市域整体规划水平 在市域国土空间规划中,工作人员可以引进GIS技术,重点关注自然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入探究城市建设发展问题。工作人员要将GIS技术作为市域国土空间规划与分析的核心技术,利用GIS技术对城市中心空间进行高密度、高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探索城市中心空间的分布特征,通过数据分析、等值线分析、空间波动分析、核密度分析、空间高度拟合分析,等手段对城市中心空间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城市国土空间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探索出市域国土空间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调整用地情况,优化规划。 2.3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 强化全域管控,健全用途管制,现代空间规划起源于空间用途管制,目的是纠正市场机制失灵,解决空间开发负外部性问题,空间的过度开发和多项规划的重复使用,导致空间均衡性失调,空间使用重复累赘,规划之间相互打架,亟需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的秩序,使空间利用规范有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由初期的理想蓝图转变为成熟期的国家资源资产管理阶段,空间规划亟需转型以适应发展需求。推进“多规合一”,统一空间规划,深化细化用途管制,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提高国家国土空间治理效率和政府管理效能的同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空间开发利用的社会整体利益。 2.4通过大数据规范数据信息整理 在传统的数据和空间规划中,都是采用的条块式的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标准不一样,甚至出现矛盾,数据使用时出现冲突、重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所以需要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分类。国土规划分析的数据虽然来源多,种类繁杂都是之间可以相互关联,通过制动相关规则,对数据呈现的来源、用处、内容、形式等进行整理,建立系统的信息处理系统,为日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做好准备。与此同时,数据在整理和发布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保密情况,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到的地形图、经济调查、人们生活状态等都是国家的保密信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保密,防止泄露或者遭到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信息如果不严密保存,一旦泄露出去会对整个国家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5通过大数据打通信息分享通道 大数据的使用,将规划工作带领到全新的阶段。从大数据的来源上看,规划工作所需要的数据有空间目前状态的信息、规划后的信息、空间的管理信息、社会经济调查信息等传统的现代化的信息集合。在传统的国土空间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物质空间规划,采用传统数据进行工作,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并且已经渗透到国土空间规划的领域内,但还是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很少能进行实际的规划,信息科技下,会创建出很多出色的蓝图,但是无法精确规划出人们的日常出行、产业的情况等具体行为。在大数据规划工作中,数据收集的过程需要强大的机构进行协调组织,从而突破现状,让数据的收集和利用变得更为通畅。

“两图合一”的一张图式管理机制建设探索——以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为例

“两图合一”的一张图式管理机制建设探索 ——以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为例 潘聪,肖江 摘要:近年来“多规合一”成为规划体系改革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手段,但以基于编制体系的研究和技术标准、规程方面的研究居多,本文以武汉市“两图合一”一张图建设项目为例,论述了控规层面的一张图管理机制如何建立、运行并有效规范规划管理审批业务,协调城规与土规在空间上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实施。 关键词:两图合一一张图管理机制 1.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的建立 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简称“一张图”)自2010年正式发布以来,广泛应用于武汉市规划编制、管理等各项工作。“一张图”是以基础地理信息、规划审批信息和用地现状信息为基础,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为核心,系统整合各层次、各专项规划成果,具备动态更新机制的信息共享技术平台,由“统一规划管理用图”和“法定规划库、专项规划库与现状信息库”构成。 建设初期,“一张图”主要由以控规为核心的各类城乡规划组成,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化,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在“规土合一,编管合一”的新形势要求下,2011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启动了“两规融合”研究工作,将如何尽快在“一张图”平台中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实现规划与土地的“两图合一”确定为“一张图”工作的首要任务。 经过系统的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一张图”结构为:市、区、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法定规划库,土地储备近期规划、基本农田划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年度土地储备供应计划和土地资产专项规划等纳入专项规划库,并最终建立了在主城区内部以中心城区(报国务院审批的控制范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控规导则、细则“融合”;在主城外则以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组群控规导则、乡镇总规“融合”,并吸收相关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内容,两者组合形成统一平台。

最全 国土空间规划知识点梳理

国土空间规划知识点梳理 一、政策时间轴线 2014.08国家发改委等四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 知”》 2019.05.23《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2019.06.02《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 2019.06.04《自然资源部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 2019.12.3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资质有关问题的函》 2020.01.17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 行)的通知 二、主要工作内容及要求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若干意见》要求,主动履职尽责,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按照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压茬推进的原则,抓紧启动编制全国、省级、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期至2035年,展望至2050年),尽快形成规划成果。部将印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相关技术标准,明确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主要内容和完成时限。 (一)编制时限要求 2020 目标 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2025 目标 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2035 目标 基本形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二)编制要求 各地不再新编和报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已批准的规划期至2020年后的省级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原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和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等,要按照新的规划编制要求,将既有规划成果融入新编制的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中。 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矛盾的图斑,要结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作一致性处理,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一致性处理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有量等约束性指标,不得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和强制性内容,不得与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要求矛盾冲突。今后工作中,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统称为“国土空间规划”。 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则,对省级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侧重控制性审查,重点审查目标定位、底线约束、控制性指标、相邻关系等,并对规划程序和报批成果形式做合规性审查。 三、成果内容要求 本次规划编制统一采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作为规划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

浅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如何做好国土空间引起广大同行深入的思考。 如何有效提升国土空间的利用率,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是国土空间有效保护 利用需要要探索的重要一题。目前,各地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市县镇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编制过程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受传统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约束,就需要跳出传统城 市规划的各类思维定式,深度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同时关注于创新,实现编 制体系和指标控制体系的改变,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挥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 指导国土空间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发展 1我国传统土地空间规划思维定式研究 要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满足国土空间体系的保护发展,就需要突 破传统空间规划领域的一些思维定式,跳出传统理念的束缚: (1)敢于大胆探索与创新,突破统计学和图形学的机械思维定式,如在传统空 间规划中常出现的“一核五圈四带”等思维定式,以及以土地开发为目的的规划编 制体系。新的空间规划体系是在生态环境保护、双评估、双评价的新的体系下重 新定义,着眼资源能源生态保护,是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应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经 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多元要素的介入使得原有城市规划编制体系需要做深入调整。(2)改变传统单一性思维。过去几十年的城乡规划一直在思维形式上表现单一,无法将空间与各类资源要素做整体考虑,因此难以满足可持续社会的发展诉求。 因此,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将土地、生态要素、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起来通 盘考虑,创新规划编制体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取得经济、生态、社会的多重效益。 (3)敢于摒弃计划经济的理念: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应深入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性,注重城镇、生态空间的协调性、开放性和产业迭代升级需求,同时突破以 增量为依赖的外延化思维定式,国土资源的空间规划纳入存量思想,挖掘现存可 利用土地资源更多的价值,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应用。 2新形势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需求 随着文明冲突的日益显化,地缘政治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国土安全和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规划不仅要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更要满足国土安全要求。 新冠疫情的发生,折射出我国现有城乡体系在规划体系上还需不断更新完善。首先,城市应急空间考虑不到位,城市发展备用地储备不足,导致医疗应急救治 医疗体系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运转。其次,部分城市公共空间在重大疫情发生时 无法及时转换为应急救治空间,极大地延缓了救治效率。因此,新的国土空间规 划体系,需要在平战结合上做深入考虑,在用地类型、空间转换上给予足够重视。 前一段时间,安徽、湖北、江西等省份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导致部分河湖水 系水位高涨,甚至达到或超出历史最高水位。部分市县城镇被洪水淹没,数万亩 农田被淹,严重影响了民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从国土空间规 划角度考虑,如何从规划角度避免和降低洪水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否该反思城 市规划过程中,如何将防灾减灾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规划是否存在考虑不周、 调研不深入等问题。因此,新的规划体系,应深入考虑自然灾害对城市建设造成 的影响,应在深入调研、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充分尊重科学规律,最大

放管服典型材料 经验材料:“多规合一”改善营商环境word精品模板

放管服典型材料+经验材料:“多规合一”改善营商环境 “公司从递交材料到拿营业执照,前后只用了3天时间。”不久前,厦门睿曾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叶德全在厦门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领到“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后开心地说。两年前,厦门率先在全国实施涉及工商、税务、质监三大政府职能部门的“三证三号”合并为“一照一码”,从而实现“三证合一”,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除了效率的提高,厦门还实现商事登记“零成本”和最低实缴资本“零首付”。 2015年以来,厦门研究借鉴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标世界一流经济体先进做法,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企业需求,推动相关审批服务事项进一步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厦门研究分析了世界银行2015年度营商环境报告,认为世行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构建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可以作为推进营商环境工作的有效抓手。厦门对照世行评价体系的十大领域31项指标,明确了3个环节、9个领域、25项工作任务,形成一份可量化可考核的改革任务清单,逐项查找差距和短板,逐领域提出具体的改革目标、任务和措施,明确责任部门、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 厦门虽然参照了世行营商指标中手续、时间、成本、文件数等评价要素,但突破了各领域的案例场景限制,全领域、全流程推进简政放权,注重营商环境工作实效。比如,世行施工许可指标是以小型通用仓库为评估案例,但厦门市任务清单中的施工许可包括了各类型建设项目,以“多规合一”平台,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链条优化简化审批流程,形成了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提升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改进措施。 厦门之所以能做到如此,还在于厦门创新打造“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平台,形成“一张图纸、一个平台、一张表格、一套机制”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加强了简权放权的协同配套。 例如,建设工程领域需要涉及相关审批管理部门12个,各阶段审批事项互为前置、串联审批,审批事项多、程序烦琐的问题较集中。为此,厦门市规划委牵头市政务中心管委会、市建设局等相关部门,通过“多规合一”并联审批平台,推进多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一张图纸管控到底、一个平台协同管理、一张表格受理审批”,打破部门间互为前置、相互制约的现象。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财政投融资项目实现从立项到施工许可核发的申请材料由249项减少至85项,审批时限压缩近60%,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近40%,为全国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提供经验蓝本。

城市空间规划的“多规合一”与协调机制 王维

城市空间规划的“多规合一”与协调机制王维 发表时间:2018-12-19T15:46:58.1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作者:王维 [导读] 本文基于“多规合一”内涵和工作特点的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库尔勒开拓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快速城镇化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城市空间管理的精确度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空间的分部门管理可以使管理更为精细化和专业化,符合社会化分工的要求。目前各地纷纷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工作中部门之间、部门规划之间的协调和衔接是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多规合一”内涵和工作特点的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规合一”;工作协调机制;空间协调工作组织; 1“多规合一”内涵 “多规”的差异具有其本源原因。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无论是从规划内涵、规划法理基础、规划理念,还是从规划体系、技术内容和规划期限,以及规划审批、实施方式和监督检查手段,“三规”均存在差异。这种本源差异导致了“多规”的空间布局差异在我国普遍存在。 2 “多规合一”空间协调工作组织 2.1纵向工作组织 “多规合一”工作纵向涉及省市县,横向涉及发改、国土、规划、环保等多部门,协调内容涵盖全域城乡空间,包括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地块和图斑数量巨大,建立强有力的规划协调工作组织对顺利推进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协调工作机构一般包括专门议事协调机构、临时议事协调机构和部门联合办公等多种方式。从各地的“多规合一”实践来看,应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工作专责小组的多层级的协调组织机构,下一行政层级应参照上层级设定相应的组织结构,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共同推进相关工作。 2.2横向工作分工 受部门利益的影响,不同规划部门从各自的角度争夺空间管控的主导权,很多地方行政长官经历了这样的变化:90年代规划局局长重要,2000年后国土局局长重要,现在发改委主任重要。目前,各个规划部门争坐龙头的现象依旧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求其他规划均要以该规划为依据进行编制;城市规划充分利用其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势,进一步在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定位、资源保护等方面扩大其话语权,强化其在城乡建设方面的龙头地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将重点放在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利用,强调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国土部门通过严把土地“闸门”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位凸显。规划部门的“龙头”之争是规划与规划之间出现矛盾的根本原因,争做“龙头”必定在规划主导内容上强调“以我为本”,导致各类规划自成体系,规划与规划之间的衔接存在困难。 3“多规合一”空间协调技术 3.1用地分类标准衔接 结合覆盖全域的城乡规划用地分类和土地利用规划分类的异同点,对土地利用规划分类标准进行对接,明确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内涵,将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中的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定义为城乡规划建设用地,将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中的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定义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城乡规划的非建设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农用地及其他土地对照,实现两者详细分类的一一对应,为规划之间的对照分析搭建土地利用分类衔接平台,确保土地分类标准的衔接。 3.2空间坐标体系转换 “多规合一”工作所需要的基础资料主要包括规划、发改、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的规划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审批数据等。其中,城乡规划成果与规划审批数据一般采用地方城建坐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与国土审批数据采用西安80坐标,发改委及其他部门相关数据因基础不同采用坐标不一。“多规合一”基础数据坐标的不统一,导致各类规划数据、行政审批数据之间难以进行精确的对照比较。因此,面向地方城市建设管理,“多规合一”工作应建立西安80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与地方城建坐标系的转换参数,搭建坐标转换平台,实现多个坐标系的实时转换。 3.3控制线体系设置 “多规合一”工作突出运用底线思维,抓住城市空间管理中建设与保护的核心问题,建立了由生态控制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和产业区块控制线构成的控制线体系。在广州市基础上,厦门市“多规合一”创新设置了结构控制线和用地控制线,将生态控制线和建设用地增长边界设置为结构控制线,以两者区分区域是否进行空间开发。结合大量的“多规合一”工作实践,通过控制线衔接不同规划的用地分类表达,形成引导发展、控制发展、强化保护等不同类型的管制区域,并确保相同管制区的用地内涵一致。 3.4信息联动平台建设 完善“多规合一”工作协调机制,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形成“多规合一”的信息联动平台。建设“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其目标是建立“多规”信息管理汇通机制,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支持“多规合一”过程中的差异分析处理,消除规划矛盾,推动“多规”信息的共建、共享、共用,推动各部门业务的协同办理。远期将涵盖城乡规划、重大项目、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交通水利等涉及空间的信息要素叠加,建成统一的信息联动平台,便于发改、规划、国土、建设、环保、水利、交通等部门审批过程中及时沟通和协同,为“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多规合一”、城市高效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4“多规合一”空间协调运行 4.1建立联动修改机制,推动法定规划落实 在完成“多规合一”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建设用地增长边界、生态保护边界等用地边界合一的基础上,通过“多规合一”控制线方案与现行

奥格多规合一平台与项目实施情况简介

奥格多规合一信息平台 奥格多规合一信息平台(APlan MPI)建设是多规合一整体工作内容之一,多规合一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信息平台的支撑,信息平台既是多规合一“一张图”协调、编制、管理和更新的辅助工具,也是多规合一“一张图”运行的载体,是落实“底线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业务联动的枢纽与支撑。奥格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是奥格智慧规划系列产品之一,它以多规合一“一张图”为基础,基于“1+N”分布式架构(“1”指的是一个公共平台,“N”指的是发改、规划、国土、环保、林业等业务子系统),实现各部门规划协调、数据共享、信息联动及业务协同。为统一各地市/县区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审批流程、促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供系统支撑。 奥格公司于2013年成功研发国内首个“多规合一”信息平台(APlan MPI),目前该平台已在广州、厦门、珠海、云浮等城市上线应用,用户评价良好。该平台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多规合一”工作启动初期,编制单位可利用平台提供的差异图斑分析、会商调入调出等功能,辅助“多规合一”成果的生成与审定;在成果应用阶段,平台提供控制线检测、智能选址等功能,结合审批流程再造,可快速为建设项目精确匹配可用的指标和坐标,辅助行政审批的提速。奥格MPI,经过多个城市用户的使用之后,产品功能不断完善升级。 目前,奥格MPI功能稳定,性能良好,可快速完成部署交付用户使用,可在项目中标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平台部署。 附奥格实施项目案例,请参考: 1.广州市“三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 广州市于2012 年开展全市“三规合一”工作,通过“三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实现了数据对接、信息共享及决策协同;保障了建设项目审批能够符合规划,使项目选址一目了然。平台具有以下特色: ?海量数据分析,快速发现差异 基于“多规”之间的拓扑关系,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比对海量图斑,快速发现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行动实施方案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行动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规划调控和引导作用,更好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1.行动目标: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7〕3号)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统一部署,编制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与我省“三线一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相衔接,统筹谋划国土保护、利用、开发和整治,优化开发格局,提升开发质量,规范开发秩序,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2.行动实施: (1)开展前期研究。按照突出重点、增强实效、问题导向、积极创新、部门协作的原则,做好生态保护红线、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开发引导、保障能力建设和配套政策创新等问题研究。全面梳理现有各类国土空间调查数据,提出统一基础数据的思路与机制。根据需要,确定重要问题,对一些特殊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夯实规划工作基础。 (2)制定实施方案。围绕确定的重大研究专题,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确定参与部门和合作单位,保障专项经费,完善保障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安排。 (3)开展专题研究。按照实施方案,对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开发保护总体战略研究、新旧动能转换与空间组织研究、城镇化发展与空间优化研究、国土生态安全与陆海统筹研究、国土综合整治与资源开发研究、齐鲁文化传承与发展空间优化研究、国土规划信息系统设计研究等八个专题开展研究,形成研究成果。 (4)编制规划文本。在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和重大问题需求分析基础上,同步开展省级国土规划编制,形成征求意见稿。 (5)组织成果报批。经充分征求意见、协调论证后,报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门审核,按照审核意见修改完善后,经省级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复。 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林业厅、环保厅、统计局,各市人民政府。 时间期限: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预计2020年底编制完成。 二、编制实施村庄规划 1.行动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条件的或有需求的地区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多规合一、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原则,编制村庄规划,统筹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2.行动实施: (1)出台指导意见。研究出台我省《关于规范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促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编制标准要求。从优化耕地保护、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用地布局,细化土地管制规则。从土地综合整治方面引导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约紧凑,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2)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市)要做好村庄规划的指导督查工作;各县(市)要制定具体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各乡(镇)作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组织实施。方案要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时间安排,完善保障机制。 (3)规划成果审批。规划成果应由规划文本、图件、表格和管制规则等组成。规划成果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作为修 - 1 - /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