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和电解质维生素

水和电解质维生素

水和电解质维生素
水和电解质维生素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多种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和糖的平衡失常,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及时予以纠正。对于摄入不足的患者,若经过营养风险筛查不需要营养支持,合理、安全、简便的水电解质补充及酸碱失衡纠正是最基础的治疗。本章包括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和酸碱平衡调节药以及葡萄糖。

(一)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

机体内环境的体液、电解质的平衡和稳定对于保证机体健康非常重要。各种疾病可导致它们的失衡。电解质方面较为重要的为钠和钾,它们分别是维持细胞内、外和体液渗透浓度的阳离子。此外,钾离子对保持正常的神经肌肉兴奋性有重要作用。

本节包括常用于治疗水、电解质失衡的口服补液盐(口服散剂)、氯化钠(注射剂)及其复方制剂氯化钠(注射剂)和氯化钾(口服常释剂型、口服缓释剂型、颗粒剂、注射剂)。其中的口服补液盐(ORS)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急性腹泻脱水有优异疗效的药物,处方组成合理,价廉易得,方便高效,其纠正脱水的速度优于静脉滴注。此疗法不仅适用于医疗条件较好的城市,更适宜于边远的地区。该药虽为口服制剂,但要强调规范的配制方法,使含量准确以确保疗效。

170. 口补液盐OralRehydrationSalts

【药理学】口服补液盐含有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和葡萄

糖。除具有补充水、钠和钾的作用外,尚对急性腹泻有治疗作用。本品含有葡萄糖,肠黏膜吸收葡萄糖的同时可吸收一定量的钠离子,从而使肠黏膜对肠液的吸收增加。

其制剂有2种:口服补液盐I和口服补液盐n 。它们的电解

质浓度基本相同,如表16-1所示。

表16-1 口服补液盐的电解质浓度

项目

N a+

(mm o l/L)

K+

(mm o l/L)

Cl-(mm o l/

L)

HCO-(mm o l/

L)

枸櫞酸根

(mm o l/L)

口服补液盐I

口服补液盐n

90 90 20 20 80 80 30 30

【适应证】用于防治腹泻、呕吐、经皮肤和呼吸道等液体丢失引起的轻、中度失水,可补充水、钾和钠。

【禁忌证】少尿或无尿;严重失水、有休克征象;严重腹泻,粪

便量超过每小时30ml/kg;葡萄糖吸收障碍;由于严重呕吐等原因不能口服者;肠梗阻、肠麻痹和肠穿孔。

【不良反应】常见恶心、呕吐、咽部不适、胸痛等以及高钠血症、水钠潴留。

【注意事项】

(1) 各种水肿性疾病、忌钠盐性疾病、高钾血症、高血糖症患者慎用。

(2) 腹泻停止后即停服。

(3) 严重脱水时应用静脉输液法。

(4) 应注意随访检查血压、体重、血电解质(主要为Na+和K+ )、失水体征、粪便量。

(5) 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用药资料尚不明确。

(6) 老年人应用无特殊注意事项。

(7) 儿童用药:一般不用于早产儿;婴幼儿应用本品时需少量多次给予,并在口服补液盐应用

间期予以哺乳或日常喂养。

(8)当剂量超过一日100ml/kg时,需给予饮水,以免发生高钠血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将口服补液盐I或口服补液盐n(每包

13. 95g者)的散剂溶于1000ml的凉开水中,搅匀,充分溶解后口服。

(1) 成人轻至中度失水:一次500ml,酌情调整剂量;或按50ml/kg计算总量,分次于4?6小时内服完;总量一日不得超过3000ml。其余应予静脉补液。

(2) 儿童轻度失水:开始时50ml/kg,4小时内服用,直至腹泻停止;或按体重一日口服50?160ml/kg,分次于6小时内服完。

【制剂和规格】

(1) 口服补液盐I :每包14. 75g(大袋葡萄糖11g,氯化钠1. 75g,小袋氯化钾0. 75g,碳酸氢钠1. 25g)。

(2) 口服补液盐U:①每包5. 58g (氯化钠0. 7g,氯化钾0. 3g,枸橼酸钠0. 58g,无水葡萄糖4g)临用前,加水500ml溶解。②每包13. 95g(氯化钠1. 75g,氯化钾0. 75g,枸橡酸钠1. 45g,无水葡萄糖10g)临用前,加水1000ml溶解。③每包27. 9g(氯化钠3. 5g,氯化钾1. 5g,枸橡酸钠2. 9g,无水葡萄糖20g)临用前,加水2000ml溶解。

171.氯化钠Sodium Chloride

【药理学】氯化钠是一种电解质补充药物。钠和氯是机体重

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占血浆阳离子的92% ,总渗透压的90% ,故血浆钠量对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常血清氯浓度为98?106mmol/L ,人体中钠、氯离子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和肾脏进行调节,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稳定。

氯化钠静脉注射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在体内广泛分布,但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钠离子、氯离子均可被肾小球滤过,并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由肾脏随尿排泄,仅少部分从汗排出。【适应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低渗性、等渗性和高渗性失水,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

浓氯化钠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水中毒及严重的低钠血症。

【禁忌证】妊娠高血压者。

【不良反应】输液容量过多和滴速过快,可致水钠潴留,引起

水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不适当给予高渗氯化钠可致高钠血症。过多、过快输注低渗氯化钠,可致溶血及脑水肿。【注意事项】

(1) 下列情况慎用:水肿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脑水肿及特发性水肿等;以及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慢性肾衰竭尿量减少而对利尿药反应不佳者;高血压;低钾血症者。

(2) 根据临床需要,检查血清中钠、钾、氯离子浓度;血液中酸碱浓度平衡指标,肾功能及血压和心肺功能。

(3) 儿童用药及老人用药:补液量和速度应严格控制。

(4) 浓氯化钠不可直接静脉注射或滴注,应加入液体稀释后应用。

【用法和用量】

(1)高渗性失水:所需补液总量(L) =[血钠浓度(mmol/L) — 142]/血钠浓度(mmol/L) X 0. 6 X 体重(kg),第一日补给半量,余量在以后2?3日内补给,并根据心肺肾功能酌情调节。在治疗开始的48小时内,血Na+浓度每小时下降不超过0. 5mmol/L。若患

者存在休克,应先予氯化钠注射液,并酌情补充胶体,待休克纠正,血钠〉155mmol/L,

血浆渗透浓度〉350m()sm/L,可予低渗氯化钠注射液。待血浆渗透浓度<330m()sm/L,改用0. 9%氯化钠注

射液。

(2) 等渗性失水:原则给予等渗溶液,但应注意防止高氯血症出现。

(3) 低渗性失水:血钠低于120mmol/L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给予3%?5%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滴注,在6小时内将血钠浓度提高至120mmol/L以上。待血钠回升至120?125mmol/ L以上,可改用等渗溶液或等渗溶液中酌情加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或10%氯化钠注射液。

(4) 低氯性碱中毒:给予0. 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液)500?1000ml ,以后根据碱中毒情况决定用量。

【制剂和规格】

(1) 氯化钠注射液:①50ml :0.45g;②100ml :0.9g;③250ml :2. 25g ;④500ml :4. 5g ;⑤1000ml :9g。

(2) 浓氯化钠注射液:10ml :1g。

172.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liicose and Sodiiim Chloride Injection

【药理学】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热量来源之一。钠和氯是机体内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适应证】补充热能和体液。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不足或大量体液丢失。

【禁忌证】

(1) 脑、肾、心脏功能不全者;

(2) 血浆蛋白过低者;

(3) 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未控制患者;

(4) 高渗性脱水患者;

(5) 高血糖非西症高渗状态。【不良反应】

(1)输注过多、过快,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急性左心衰竭。

(2) 不适当地给予高渗氯化钠可致高钠血症。

(3) 过多、过快给予低渗氯化钠可致溶血、脑水肿等。

(4) 静脉炎:发生于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滴注时。改用大静脉滴注,静脉炎发生率下降。

(5) 高浓度溶液注射若外渗可致局部肿痛。

(6) 反应性低血糖:合并使用胰岛素过量,原有低血糖倾向及全静脉营养疗法突然停止时易发生。

(7) 高血糖非酮症昏迷:多见于糖尿病、应激状态、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内给予高渗葡萄糖溶液及全静脉营养疗法时。

(8) 电解质紊乱:长期单纯补给葡萄糖时易出现低钾、低钠及低磷血症。

【注意事项】

(1) 下列情况慎用:①水肿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脑水肿及特发性水肿等;②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慢性肾衰竭尿量减少而对利尿药反应不佳者; ③高血压;④低钾血症。

(2) 随访检查:①血清钠、钾、氯浓度;②血液酸碱平衡指标;③肾功能;④血压和心肺功能。

(3) 分娩时注射过多葡萄糖可剌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发生产后婴儿低血糖。

(4) 下列情况慎用:①周期性麻痹、低钾血症患者;②应激状态或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容易诱发高血糖;③水肿及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者易致水潴留,应控制输液量;心功

能不全者尤应控制滴速。

(5) 药物过量可致高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并能引起碳酸氢盐

丢失。

(6)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7)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补液量和速度应严格控制。【用法和用量】应同时考虑葡萄糖和氯化钠的用法用量。

(7) 葡萄糖的用法用量:①补充热能:患者因某些原因进食减少或不能进食时,一般可予10 %?25 %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同时补充体液。葡萄糖用量根据所需热能计算。②全静脉营养疗法:葡萄糖是此疗法最重要的能量供给物质。在非蛋白质热能中,葡萄糖与脂肪供给热量之比为2: 1。具体用量依临床热量需要量决定。根据补液量的需要,葡萄糖可配成25%?50%的不同浓度,必要时加胰岛素,每5?10g葡萄糖加正规胰岛素1单位。由于本品常应用高渗溶液,对静脉剌激性较大,并需输注脂肪乳剂,故一般选用较深部的大静脉,如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等。

③低血糖症:重者可先予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注射。

④饥饿性酮症:严重者应用5%?2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00g葡萄糖可基本控制病情。⑤失水:等渗性失水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⑥高钾血症:应用10%?25%注射液,每2?4g葡萄糖加1单位正规胰岛素输注,可降低血清钾浓度。但此疗法仅使细胞外钾离子进入细胞内,体内总钾含量不变。如不采取排钾措施,仍有再次出现高钾血症的可能。⑦组织脱水:高渗溶液(一般采用50%葡萄糖注射液)快速静脉注射20?50ml。但作用短暂。临床上应注意防止高血糖,目前少用。用于调节腹膜透析液渗透压时,50%葡萄糖注射液20ml即10g葡萄糖可使1L 腹膜透析液渗透压提高55m()sm/kgH2()。亦即透析液中葡萄糖浓度每升高1%,渗透压提高55m()sm/kgH2()。

(2) 氯化钠的用法用量:①高渗性失水:高渗性失水时患者脑细胞和脑脊液渗透浓度升高,若治疗使血浆和细胞外液钠浓度和渗透浓度过快下降,可致脑水肿。故一般认为,在治疗开始的48 小时内,血浆钠浓度每小时下降不超过0. 5mmol/L。若患者存在休克,应先予氯化钠注射液,并酌情补充胶体,待休克纠正,血钠〉155mmol/L,血浆渗透浓度〉350mOsm/L,可予0. 6%低渗氯化钠注射液。待血浆渗透浓度<330m()sm/L,改用0. 9%氯化钠注射液。补液总量根据所需补液量(L)=[血钠浓度(mmoI/L) —142]X0. 6X体重(kg)/血钠浓度(mmol/L)计算(作为参考)。一般第一日补给半量,余量在以后2?3日内补给,并根据心肺肾功能酌情调节。②等渗性失水:原则给予等渗溶液,如0. 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但上述溶液氯浓度明显高于血浆,单独大量使用可致高氯血症,故可将0. 9%氯化钠注射液和1. 25% 碳酸氢钠或1.86% (1/6mol/L)乳酸钠以7 :3的比例配制后补给。后者氯浓度为107mmd/L,并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补给量

可按体重或血细胞比容计算(作为参考)。i .按体重计算:补液量(L)=体重下降(kg) X142/154; ii.按血细胞比容计算:补液量(L) =(实际血细胞比容一正常血细胞比容X体重(kg)X0. 2)/正常血细胞比容。正常血细胞比容男性为48%,女性42%。③低渗性失水:严重低渗性失水时,脑细胞内溶质减少以维持细胞容积。若治疗使血浆和细胞外液钠浓度和渗透浓度迅速回升,可致脑细胞损伤。一般认为,当血钠低于^OmmoVL时,治疗使血钠上升速度在每小时0. Smmo/L,不超过每小时1. SmmoVL。当血钠低于120!!!!!^/^时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可给予3%?5% 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滴注。一般要求在6小时内将血钠浓度提高至120mmo//L 以上。补钠量(mmo/L) = [142 —实际血钠浓度(mmoVL^X体重(kg) XO. 2。待血钠回升至120?USmmoVL 以上,可改用等渗溶液或等渗溶液中酌情加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或10%氯化钠注射液。④低氯性碱中毒:给予0. 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液)500?1000ml ,以后根据碱中毒情况决定用量。【制剂和规格】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①100ml:葡萄糖5g与氯化钠0. 9g。②100ml:葡萄糖10g与氯化钠0. 9g。

③250ml:葡萄糖12. 5g与氯化钠2. 25g。④250ml:葡萄糖25g与氯化钠2. 25g。⑤500ml:

葡萄糖255g与氯化钠4. 5g。?500ml:葡萄糖50g与氯化钠4. 5g。⑦1000ml:葡萄糖50g与氯化钠9g。

173.复方氯化钠注射液Compound Sodiiin Chloride Injection

【药理学】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含Na+和Cl-及少量的K+ 、

Ca2+ 。Na+和是机体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血Na+浓度为135?145mmol/L,占血浆阳离子的92%,总渗透压的90%,故血浆Na+量对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常血清C广浓度为98?106mmol/L。人体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和肾脏进行调节,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稳定。复方氯化钠除上述作用外,还可补充少量钾离子和钙离子。【适应证】

(1) 各种原因所致的失水,包括低渗性、等渗性和高渗性失水;

(2)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应用等渗或低渗氯化钠可纠正失水和高渗状态;

(3) 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

患者因某种原因不能进食或进食减少而需补充每日生理需要量时,一般可给予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因本品含钾量极少,低钾血症需根据需要另行补充。

【禁忌证】

(1) 水肿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脑水肿及特发性水肿等;

(2)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慢性肾衰竭尿量减少而对利尿药反应不佳者;

(3) 高血压、低钾血症。

【不良反应】

(1)输注过多、过快,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心

(2)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急性左心衰竭。

(3)不适当地给予高渗氯化钠可致高钠血症。

(4)过多、过快给予低渗氯化钠可致溶血、脑水肿等。

【注意事项】

下列情况慎用:①水肿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脑水肿及特发性水肿等;②急性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慢性肾衰竭尿量减少而对利尿药反应不佳者; ③高血压;④低钾血症。

指标;③肾功能;④血压和心肺功能。

药物过量可致高钠血症,并能引起碳酸氢盐丢失。

【用法和用量】治疗失水时,应根据其失水程度、类型等,决定

补液量、种类、途径和速度。

(1)高渗性失水:高渗性失水时患者脑细胞和脑脊液渗透浓度升高,若治疗使血浆和细胞外液钠浓度和渗透浓度过快下降,可致脑水肿。故一般认为,在治疗开始的48小时内,血浆钠浓度每小时下降不超过0. 5mmol/L。若患者存在休克,应先予氯化钠注

渗透浓度〉350m()sm/L,可予0. 6%低渗氯化钠注射液。待血浆渗透浓度<3301110311/^,改用0. 9%氯化钠注射液。一般第一日补给半量,余量在以后2?3日内补给,并根据心肺肾功能酌情

(5)调节。

(2)等渗性失水:原则给予等渗溶液,如0. 9%氯化钠注射液

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但上述溶液Cr浓度明显高于血浆,单独大

量使用可致高氯血症,故可将0. 9%氯化钠注射液和1 . 25%碳酸氢钠或1 . 86%乳酸钠以7 :

3的比例配制后补给。后者C广浓度为1 07mmol/L,并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补液量可按体重或血细胞比容计算,作为参考。①按体重计算:补液量(L)=体重下降(kg) X 1 42/ 1 54;

②按血细胞比容计算:补液量(L) =(实际血细胞比容一正常血细胞比容X体重(kg) X0. 2)/正常血细胞比容。正常血细胞比容男性为48%,女性为42%。

(3) 低渗性失水:严重低渗性失水时,脑细胞内溶质减少以维持细胞容积。若治疗使血浆和细胞外液Na+浓度和渗透浓度迅速回升,可致脑细胞损伤。一般认为,当血Na+低于 1 20mmol/L 时,治疗使血Na+上升速度在每小时0. 5mmol/L,不超过每小时1 . 5mmol/L。当血Na+低于1 20mmol/L时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可给予3%?5%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滴注。一般要求在6 小时内将血Na+浓度提高至1 SQmmoVL以上。补钠量(mn!。// L) = [ 1 42 —实际血Na+浓度(mmo/L):X体重(kg) X 0. 2。待血Na+回升至1 20?1 25mmo//L 以上,可改用等渗溶液或等渗溶液中酌情加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或1 O %氯化钠注射液。(4) 低氯性碱中毒:给予0. 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液)500?1 000ml ,以后根据碱中毒情况决定用量。

【制剂和规格】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每1 OOml中含氯化钠0. 85g,氯化钾0. 03g,氯化钙0. 033g。①1 OOml;

②500ml;③1 OOOml0

1 74.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

【药理学】钾在细胞代谢、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保持细胞内

外酸碱平衡、神经冲动的传递、肌肉收缩、心肌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及正常脏器功能的维持等方面都起重要作用。机体缺乏钾时,适时应用氯化钾补充可使各种缺乏钾所引起的症状恢复。钾90%由肾脏排泄,1 0%由肠道排泄。

【适应证】用于防治低钾血症,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频发性、多源性期前收缩或快速心律失常。

【禁忌证】高钾血症者、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不良反应】

(1 )本品可剌激静脉内膜引起疼痛。

(2) 滴注速度较快、应用过量或原有肾功能损害时,应注意发生高钾血症。

(3) 口服偶见胃肠道剌激症状,如恶心、呕吐、咽部不适、胸痛(食管剌激)、腹痛、腹泻,甚至消化性溃疡及出血。在空腹、剂量较大及原有胃肠道疾病者更易发生。

【注意事项】

(1 )本品严禁直接静脉注射。

(2) 下列情况慎用:急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伴有少尿时;慢性肾功能不全;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钾性麻痹应给予补钾,但需鉴别高钾性或正常性周期麻痹);肾前性少尿;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尤其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大面积烧伤、肌肉创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24小时和严重溶血等可引起高钾血症情况;肾上腺性异常综合征伴盐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接受保钾利尿剂的患者;胃肠道梗阻、慢性胃炎、溃疡病、食道狭窄、憩室、肠张力缺乏,以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3) 用药期间需作以下随访检查:血钾、血镁、血钠、血钙、酸

碱平衡指标、心电图、肾功能和尿量。

(4) 妊娠期妇女用药资料尚不明确,动物试验未见补钾对怀孕动物有不良作用。

(5) 老年人肾脏清除K+功能下降,应用钾盐时较易发生高钾血症。

【药物相互作用】

(1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尤其是具有较明显盐皮质激素作用者、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因能促进

尿钾排泄,与本品合用时降低钾盐疗效。

(2) 抗胆碱药物能加重口服钾盐尤其是氯化钾的胃肠道剌激作用。

(3)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加重口服钾盐的胃肠道反应。

(4) 与库存血(库存1 O日以下含钾30mmol/L,库存1 O日以上含钾65mmol/L)、含钾药物和保钾利尿药合用时,发生高钾血

症的机会增多,尤其是有肾损害者。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环孢素A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尿钾排泄减少,故合用时易发生高钾血症。

(6) 肝素能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尿钾排泄减少,合用时易发生高钾血症。另外,肝素可使胃肠道出血机会增多。

【用法和用量】(1 )静脉滴注:

1 )成人:①一般用法为将1 0%氯化钾注射液1 0?1 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滴注(忌直接静脉滴注与推注)。一般补钾浓度不超过3. 4g/L(45mmol/L),速度不超过0. 75g/h (1 0mmol/h),一日补钾量为3?4. 5g(40?60mmol)。②在体内缺钾引起严重快速室性异位心律失常时,钾盐浓度可升高至0. 5%?1 %,滴速可达1. 5g/h(20mmo//h),补钾总量可达一日1 Og或以上。③如病情危急,补钾浓度和速度可超过上述规定。但需严密动态观察血钾及心电图等,防止高钾血症发生。

2)儿童:一日按体重0. 22g/kg(3. OmmoVkg)或按体表面积3. Og/m2计算。

(2) 口服:钾盐用于治疗轻型低钾血症或预防性用药。

1 )成人:一次0.5?1 g(6.7?1 3.4mmol),一日2?4次,餐后服用,一日最大剂量为6g(80mmol)。氯化钾缓释片不要嚼碎应吞服。对口服片剂出现胃肠道反应者宜用溶液,稀释于冷开水或饮料中,分次服用。

2)儿童:宜用溶液,一日1?3g/m2 ( 1 5?40mmo//m2)或0. 075?0. 22g/kg( 1?3mmo//kg),稀释于冷开水或饮料中,分次服用。

【制剂和规格】

(1) 氯化钾片:0. 25g;0. 5g。

(2) 氯化钾缓释片:0.5g。(4) 氯化钾颗粒:1 .6g(相当于钾0.524g)。

(5) 氯化钾注射液:1 Oml :1 g; 1 Oml :1 . 5g。

(二)酸碱平衡调节药

正常人的体液PH值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人体能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以及肺的呼吸和肾的调节作用,使血液内H+浓度仅在小范围内变动,保持血液的pH在7. 35?7. 45之间。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和代谢障碍,均可使上述平衡遭到破坏。此时除了解病因外,尚需及时根据失衡情况应用药物纠正。

本节包括既能调节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药品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注射剂)和碱性药物碳酸氢钠(口服常释剂型、注射剂)。

1 75.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odiiim Lactate Ringer's Injection

【药理学】本品为乳酸钠、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的灭菌水

溶液。

乳酸钠的终末代谢产物为碳酸氢钠,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则可调节电解质的失衡。

降解乳酸的主要脏器为肝及肾脏,当体内乳酸代谢失常或发生障碍时,其疗效不佳。

【适应证】调节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用于代谢性酸中毒或有代谢性酸中毒的脱水病例。

【禁忌证】下列情况应禁用:

(1 )心力衰竭及急性肺水肿;

(2) 脑水肿;

(3) 乳酸性酸中毒巳显著时;

(4) 重症肝功能不全;

(5) 严重肾衰竭有少尿或无尿。

【不良反应】

(1 )有低钙血症者(如尿毒症),在纠正酸中毒后易出现手足发麻、疼痛、搐搦、呼吸困难等症状,常因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所致;

(2) 心率加速、胸闷、气急等以及肺水肿、心力衰竭表现;

(3) 血压升高;

(4) 体重增加、水肿;

(5) 过量时出现碱中毒;

(6) 血钾浓度下降,有时出现低钾血症表现。

【注意事项】

(1 )下列情况应慎用:①糖尿病患者服用双胍类药物(尤其是苯乙双胍),阻碍肝脏对乳酸的利用,易引起乳酸中毒。②水肿患者伴有钠潴留倾向时。③高血压患者可增高血压。④心功能不全。⑤肝功能不全时乳酸降解速度减慢,以致延缓酸中毒的纠正速度。?缺氧及休克,组织血供不足及缺氧时乳酸氧化成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代谢速度减慢,以致延缓酸中毒的纠正速度。⑦酗酒、水杨酸中毒、I型糖原沉积病时有发生乳酸性酸中毒倾向,不宜再用乳酸钠纠正酸碱平衡。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乙酰醋酸、卩_羟丁酸及乳酸均升高,且常可伴有循环不良或脏器血供不足,乳酸降解速度减慢。?肾功能不全,容易出现水、钠潴留,增加心血管负荷。

(2) 用药时应做下列检查及观察:①血pH和(或)二氧化碳结合力;②血清钠、钾、钙、氯浓度测定;③肾功能测定,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④血压;⑤心肺功能状态,如水肿、气急、发绀、肺部啰音、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反流等,按需作静脉压或中心静脉压测定;?肝功能不全表现黄痘、神志改变、腹水等,应用于乳酸钠前后及过程中,经常随时进行观察。

(3) 药物过量时可能形成水肿或体内离子失去平衡。

(4)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有妊娠中毒症者可能加剧水肿、增高血压。

(5) 儿童用药:按年龄、体重及病情计算用量。

(6)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常有隐匿性心肾功能不全,应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合用时,注意药物(如大环内酯

类抗生素、生物碱、磺胺类)因pH及离子强度变化而产生配伍禁忌。由于本品含有钙离子,与含有枸橼酸钠的血液混合时会产生

沉淀。

【用法和用量】静脉滴注成人一次500?1 OOOml,按年龄体重及症状不同可适当增减。给药速度:成人每小时300?500ml。

【制剂和规格】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o

1 76.破酸氲钠Sodium Bicarbonate

【药理学】口服能迅速中和或缓冲胃酸,并可使血浆内碳酸根

浓度升高,中和氢离子,从而纠正酸中毒和碱化尿液。

本品经静脉滴注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后血中碳酸氢根离子与血中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进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前者经肺呼出。

【适应证】用于代谢性酸中毒,碱化尿液以预防尿酸性肾结

石,减少磺胺药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时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静脉滴注对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禁忌证】禁用于吞食强酸中毒时的洗胃。

【不良反应】大量注射、存在肾功能不全或长期应用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注意事项】

(1 )对胃酸分泌试验或血、尿pH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

(2) 下列情况慎用:少尿或无尿;钠潴留并有水肿时;原发性

高血压。

(3) 下列情况不作静脉内用药:碱中毒;各种原因导致的大量胃液丢失;低钙血症时。

(4)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致代谢性碱中毒,并且钠负荷过高引起水肿等,以及妊娠期妇女应慎用。本品可经乳汁分泌,但对婴儿的影响尚无有关资料。

【药物相互作用】(1 )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是具有较强盐皮质激素作用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时,易发生高钠血症和水肿。

(2)与苯丙胺、奎尼丁合用,后两者经肾排泄减少,易出现毒性作用。

减少。

(4) 与含钙药物、乳及乳制品合用,可致乳-碱综合征。

(5) 与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合用,后者的吸收减少。

(6) 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增加发生低氯性碱中毒的危险性。

(7) 本品可使尿液碱化,影响肾对麻黄碱的排泄,故合用时麻黄碱剂量应减小。

(8) 钠负荷增加使肾脏排泄锂增多,故与锂制剂合用时,锂制剂的用量应酌情调整。

(9) 碱化尿液能抑制乌洛托品转化成甲醛,从而抑制后者治疗作用,故不主张两药合用。

(1 0)本品碱化尿液可增加肾脏对水杨酸制剂的排泄。

【用法和用量】

(1 )成人:①用于制酸,一次0. 5?1 .Og,一日3次,餐前服用。②碱化尿液,口服,首次4g,以后每4小时1?2g。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③代谢性酸中毒,口服,首次4g,以后每4小时1?2g。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③代谢性酸中毒,口服,一次0.5?2g,一日3次。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补碱量(mmol) = 体重(kg)计算。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 /3?1 /2,4?8小时内滴

注完毕。心肺复苏抢救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首次1 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 g碳酸氢钠相当于1 2mmol碳酸氢根)。

(2)儿童:①用于制酸,6岁以下儿童尚无统一标准剂量。6?1 2岁者,一次0. 5g,半小时可重复一次。②碱化尿液,口服,一日按体重1?1 0mmol/kgo③代谢性酸中毒,参考成人剂量。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静脉输注按体重1 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剂量。【制剂和规格】

(1 )碳酸氢钠片:①0. 3g;②0. 5g。

(2)碳酸氢钠注射液:①1 Oml :0.5g;②1 OOml :5g; ③250ml:1 2. 5g。

三)其他

1 77.葡萄糖Glucose

【药理学】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热量来源之一,每1克葡萄糖可产生4大卡(1 6. 7kJ)热能,故被用来补充热量。当葡萄糖和胰

岛素一起静脉滴注,糖原的合成需钾离子参与,从而钾离子进入细胞内,血钾浓度下降。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快速静脉推注有组织脱水作用,可用作组织脱水剂。另外,葡萄糖是维持和调节腹膜透析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静脉注射葡萄糖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生

成Ca和水,经肺和肾排出体外,同时产生能量。也可转化成糖原和

脂肪贮存。一般正常人体每分钟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为6mg/kg。

【适应证】用于补充能量和体液;低血糖症;高钾血症;高渗溶

液用作组织脱水剂;配制腹膜透析液。

【禁忌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控制者;高血糖非酮症性高渗

状态。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习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1.机体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A.碳酸 B.乳酸 C.丙酮酸 D.磷酸 E.硫酸 2.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C.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蛋白质缓冲系统 3.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主要系统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磷酸盐缓冲系统 C.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D.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4.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下述哪些刺激最敏感 A.动脉血氧分压 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C.动脉血PH D.血浆碳酸氢盐浓度 E.脑脊液碳酸氢盐 5.从肾小球滤过的碳酸氢钠被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 C.致密度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6.磷酸盐酸化的主要部位是 A.肾小球 B.近曲小管 C.髓袢 D.致密斑 E.远曲小管 7.血液PH 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 A.NaHCO 3浓度 B.PaCO 2 C.CO 2CP D.[HCO 3-]/[H 2CO 3]的比值 E.BE 8.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是否为代偿性主要指标是 A.标准碳酸氢盐 B.实际碳酸氢盐 C.PH 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E.BE 9.直接反映血浆[HCO 3-]的指标是 A.PH B.AB C.PaCO 2 D.BB E.BE 10.BE 负值增大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D.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E.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11.血浆[HCO 3-]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12.血浆[H 2CO 3]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3.血浆[H 2CO 3]继发性增高可见于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Fe2+ C.Ca+ D.K+ E.Mg2+ 正确答案:A 2.肠梗阻病人血清钾检测值为2.9mmol/L临床上一般不表现为 A.口舌 B.皮肤苍白 C.反常性酸性尿 D.四肢无力 E.ST段降低 正确答案:B 3.成人血清钠检测值为125mmol/L,估计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的量为 A.0.80~1.00g B.130~1.50g C.1.05~1.25g D.0.25~0.45g E.0.50~0.75g 正确答案:E 4.低钾血症时,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心脏传导阻滞 B.肌乏力 C.心电图改变 D.心脏节律异常 E.口苦、恶心 正确答案:B 5.男性,45岁,腹胀呕吐已半年,多于午后发作,吐出隔夜食物,吐量较大,吐后舒服,由于长期呕吐除脱水外还会造成 A.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B.低氯、低钾性酸中毒 C.低钾性酸中毒 D.低氯、高钾性酸中毒 E.低氯、高钾性碱中毒 正确答案:A 6.低渗性脱水主要指 A.血钙低 B.血磷低 C.血钾低 D.血镁低 E.血钠低 正确答案:E 7.幽门梗阻病人呕吐10天,血压90/75mmHg。血钾3.1mmol/L,pH7.5,应诊断为

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 幽门梗阻病人呕吐致酸性胃液丢失过多,pH7.5说明存在失代偿性碱中毒,患者无过度通气,因此C是正确的。 8.女性,50岁,因反复呕吐5天人院。血清钠118mmol/L,脉搏120次/分,血压70/50mmHg。应诊断为A.轻度缺钠 B.重度缺水 C.重度缺钠 D.中度缺钠 E.中度缺水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 根据血清钠水平可诊断重度缺钠。 9.等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为 A.化验检查见尿比重在1.010以下 B.短期内体液的丧失达体重3%时有休克 C.休克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D.明显口渴 E.化验检查见血清Na+降低 正确答案:C 10.代谢性碱中毒时不应补给氯化钾的情况是 A.尿量低于30ml/h B.尿呈碱性 C.尿呈酸性 D.尿量钾含量减少 E.尿量超过60ml/h 正确答案:A 11.治疗等渗性脱水理想的液体是 A.5%葡萄糖 B.平衡盐溶液 C.小分子右旋糖酐 D.等渗盐水 E.5%碳酸氢钠 正确答案:B 12.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A.肾 B.肝 C.肺 D.皮肤 E.缓冲系统 正确答案:A 13.低钾血症错误的临床表现是 A.常与镁缺乏同时存在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 A.晶体成分 B.细胞数目 C.蛋白含量 D.酸硷度 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张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 ) A.1%~2% B.3%~4% C.5%~6% D.7%~8% E.9%~10%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 ) A.高渗氯化钠溶液 B.10%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溶液 D.50%葡萄糖液

第二节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第二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一、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1、细胞外液中的电解质 健康人每升血浆中的电解质阴、阳离子总浓度为280-310mmol/L。细胞外液中存在的主要阳离子是Na+,其含量占阳离子总数的90%以上;主要阴离子是Cl-,HCO3-。这些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稳定和电中性起着重要作用;而其中的HCO3-则对于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起重要作用。 2、细胞的电解质 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主要是K+和Mg2+等;阳离子以HPO42-、H2PO4-和蛋白质为主,其他阴离子含量都很少。这些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和稳定和电中性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的HPO42-、H2PO4-和蛋白质在维持细胞内液pH稳定上起着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液总的渗透压相等,且其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也是一致的,因而体液呈电中性的。 二、不同部位体液间水和电解质的交换 由于毛细血管管壁上有细小的空隙,因此血浆与组织液间的水和无机离子主要是通过被动运输的形式进行交换的。正常生理条件下,血将和组织液中无机离子的浓度相等或相近,因而这些离子之间交换的量也是相等或相近的。但是,由于血浆中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管壁的空隙进入组织液,因此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是远远高于组织液的。 毛细淋巴管管壁对物质的通透性很高,组织液中的水和电解质很容易进入毛细淋巴管而成为淋巴液。 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调节 当人体水的排出量小于摄入量时,会引起细胞液和细胞外流容量扩大和渗透压降低,大量水分潴留体内,肾脏排水功能障碍等疾病会引起水潴留。水潴留会引起细胞外液电解质被稀释,渗透压下降,水分向渗透压较高的细胞内液转移,引起细胞水肿。脑细胞水肿以及由水肿造成的电解质浓度下降,会想起嗜睡、烦躁、失语、定向功能失常、昏迷等症状。 水的摄入需求主要由渴觉中枢控制,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的浓度。渴觉中枢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的细胞都位于下丘脑。当机体失水时,血浆的渗透压升高,血量减少,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 肾脏的作用: 重吸收:在肾小管中,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大部分的Na+、K+、Cl- HCO3-等离子及绝大部分水,通过其管壁进入组织液并进而进入血浆中。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是一种发病于全身的疾病,病因源于脱水征(高渗综合征)、水中毒(低渗综合征)、高钾血症、钙离子代谢异常等疾病影响,人体电解质数量出现改变、电解质紊乱,导致不同的机体损害,从而引起酸碱负荷过度或调节机制障碍,致使人体体液酸碱度稳定性被破坏。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障碍,常为急性起病,轻者出现精神活动减退软弱无力、疲倦等抑制状态,情感淡漠、寡言少动、动作迟缓、木僵状态。 症状体征:水中毒(低渗综合征) 一、临床表现 精神障碍,常为急性起病,轻者出现精神活动减退软弱无力、 疲倦等抑制状态,情感淡漠寡言少动,动作迟缓,木僵状态。 二、主要病因 1.脱水症(高渗综合征):是由于体内水分缺乏而出现的躯 体及精神障碍,其原因大致有:①水分摄取量不足,如意识 障碍、吞咽障碍时。②水分排出过多,如高热、胃肠疾病时 的呕吐、腹泻肾脏、肝脏、肺部等疾病时及利尿剂的长期大

量应用等③在摄取高浓度的糖、盐蛋白质等情况下,引起水分缺乏。 2.水中毒(低渗综合征):指作为溶质的血清钠在体液中较水的缺乏更严重,故又称低血钠症(血钠低于120mmoL/L)。引起低渗综合征的原因颇多:①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可见于手术后、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精神病患者的过度饮水等。②钠离子减少临床常见于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的病人长期使用利尿剂,糖尿病时的慢性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严重或持续的呕吐、腹泻、出汗过多等使钠过多丢失,偶也可由于钾缺乏使钠离子从细胞外移向细胞内等。 3.高钾血症:钾离子和钠离子儤一样,儤是机体内环境重要的电解质之一,它对于维持细胞内酶的活动、心肌功能、神经肌肉的应激功能健康搜索以及维持体液的张力和酸碱 平衡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血清钾浓度为3.5~ 5.0nmol/L,血钾浓度超过5.5nmoL/L时称高血钾症,当肾功能衰竭,发生少尿或无尿时血清钾可显著升高,输入过多或过速的含钾溶液,外伤、运动过度、消耗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以及溶血反应时,心力衰竭、心肌病以及糖尿病性酸中毒等均可使钾的耐受力减低,而引起钾中毒。

小儿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河北省人民医院毕长柏译 一、体内总水量及分布 体液的平衡取决于许多种内环境因素的相对稳定。小儿体内总水量由于各年龄阶段而不同,约占体重的60-80%。细胞外液约占据20-25%,其中血浆或血液占组织间液占15%。表1说明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体液的分布。 表1:不同年龄小儿体液分布 早产儿新生儿1岁3岁9岁成人体重(公斤) 1.5 3 10 15 30 70 体表面积(M2)0.15 0.2 0.5 0.6 1 1.7 水总量(%)80 78 65 60 细胞外液(%)50 45 25 20 细胞内液30 33 40 40 决定体内总水量的因素包括水的摄入、吸收、排泄等。细胞内外液之间的调节是通过系列特定的机制进行的,如水的是由于口渴机制来完成的,其调节是由下丘脑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控制的。 儿童随年龄不同水的丢失亦不同,一般来说尿排泄量在40-60ml/kg/24hr,大便量在10-20 ml/kg/24hr,不显性失水在10-40 ml/kg/24hr。抗利尿激素(ADH)通过细胞外液的压力感受器调节尿量及尿比重。ADH提高肾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管腔内水的吸收,从而减少尿的排泄。不显性失水包括代谢反应中水的消耗,呼吸道失水及皮肤蒸发。如果基础代谢率增加,不显性失水亦相应增加。不显性失水增加的常见原因是发热,体温在37.2℃以上时,体温每升高1℃,体内水的需要增加7ml/kg/24hr,同时不显性失水与环境的湿度与温度有关。体内水的丢失影响细胞内外液的比例也不同,急性失水以细胞外液为主,慢性失水细胞内外液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 表2:不同年龄阶段正常情况下水的丢失(ml/kg/24hr) 原因 年龄组 0-6月6月-5岁5-10岁青春期 不显性失水40 30 20 10 尿液60 60 50 40 大便20 10 ——总量120 100 70 50 二、水和电解质的生理需要 水的需要与小儿体重及体表面积有关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调节-学案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调节 1、人体的体液包括和 ,人体细胞的内环境包括、和 三种液体,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 2、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四种体液成分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析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四种体液成分中组成成分最相似的是。 3、在人体中,下列可以是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CO2 B。葡萄糖 C。纤维素 D。血红蛋白 E。血浆蛋白 F。突触小泡 G。神经递质 H.胰岛素 I.尿液 J.消化液 4、消化道中的葡萄糖供给组织细胞消耗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甘油、脂肪酸呢?。肌肉注射药物进入人体后到达靶细胞所经过的内环境是。 5、细胞外液主要的阳离子是,主要的阴离子是;细胞内液主要的阳离子是,主要的阴离子是。造成细胞内外离子分布的这种不均衡状态的原因是 6、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和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为。人的红细胞如果放在高渗溶液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原因是,说明人体细胞需要生活在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人体营养不良,合成血浆蛋白减少,会导致组织液的含量,原因是。 7、细胞外液中含有和两对酸碱缓冲物质,它们对溶液中酸碱度的变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乳酸,乳酸和血浆中的结合,生成 乳酸钠和碳酸,后者分解产生的经血液循环到达肺,由肺排出体外。 8、脑细胞水肿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缺氧,于是,与此相关的膜上蛋白质是。 9、组织水肿——含水量过多,引起全身或身体部分肿胀。从组织液的去向看,造成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有: 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 ; ②淋巴循环受阻→ ; ③炎症、过敏反应等→ 。 10、水的摄入需求主要由(位于)控制,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分泌抗利尿激素的细胞位于,影响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因素有和。ADH的靶细胞是,ADH的作用是。 11、天气炎热,某人长时间未喝水,感到十分口渴,此时机体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机制: 12、描述某人喝了1升清水后,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的机制。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第五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体液容量及分布】 体液:水+溶质约占体重60%;分为:细胞内液(ICF)40%,细胞外液(ECF)20%,包括组织间液15%、血浆5%。 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电解质在细胞内外分布和含量有明显差别,细胞外液中阳离子以Na+为主,其次为Ca2+;阴离子以Cl-最多,HCO3-次之。细胞内液阳离子主要是K+,阴离子主要是HPO42-和蛋白质离子。 【体液的渗透压】 1、决定水通过生物膜(半透膜-细胞膜、血管内皮)扩散(渗透)程度。 2、取决于体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目。 正常血浆渗透压: (mOsm/L)=2×[Na+(mmol/L)+K+(mmol/L)]+BUN(mg/dl)

/2.8+Glu(mg/dl)/18 第一节水平衡紊乱 一、容量不足 【病因及发病机制】 水的摄入与排出 水平衡调节方式 1、渗透压调节: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 血容量调节:肾脏—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分类 1、真性容量不足(脱水): “脱水”定义:脱水在身体丢失水分大于摄入水分时产生,当体液容量减少,超过体重2%以上时称为脱水。脱水往往伴有失钠,因水钠丢失比例不同,按照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同分为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分肾性、非肾性。 2、不伴体液丢失容量不足

⑴心排量下降;如心衰;⑵血容量增加:如败血症,肝硬化腹水;⑶严重低蛋白血症:急性胰腺炎等。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病史失水的原因。 2、临床表现口干乏力,坐卧位△舒张压≥10mmHg。 3、实验室结果:尿比重、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升高等。【治疗】 1、处理原则:去除诱因,防止体液继续丧失。 2、补液种类和效果: 5%GS1L=血容量75ml;0.9%NS1L=血容量200ml;胶体更多。 3、补液量: 失水量(ml)=△比容/原来比容×体重(kg)×0.2×1000。正常比容:男0.48,女0.42。 应加上每日生理需要量1500ml;第一天可补充1/2~2/3,老年或有心血管病者应避免快速大量补液引起肺水肿。 、 二、容量过多 定义:指体内总水量过多,常伴高钠,但循环血容量可能正常或降低。 【病因及发病机制】

管中窥肾-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与调节

教学设计

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 分步展示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示意图 通过对水功能的讨论,提示学生辩证看待“有用”与“无用”,理解生命是动态平衡的有机整体。 展示尿常规报告单,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请分析报告单中的各项指标 (2)请推测数据异常的可能原因 给出最新研究“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尿液成分比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解释尿液pH 值降低反映了内环境pH降低以及磷酸化的作用(磷酸化是指在蛋白质分子上,加入一个磷酸基团的过程。该作用可以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进一步引起蛋白质活性的变化)等信息;展示2型糖尿病人尿液pH 值与胰岛素-胰岛素受体亲和程度关系数据、胰岛素受体表达量数据、胰岛素受体磷酸化程度数据[2],引导学生得出并修正结论,分享、交流、评价。小组讨论,完成学 习报告单中“报告 一”。 分享,交流。 通过柱状图的分析, .......提 高学生分析、讨论得出 .. 结论的探究能力。 ........ 提供胰岛素、胰岛素受体、磷酸基团及正常人、2型糖尿病患者细胞示意图,请学生画出2型糖尿病患病机理模式图。个别学生在希沃 白板上操作构建 调节示意图,解释 图示 其他学生完成报 告单中“报告二”; 交流,分享,评价。 提高将文字叙述的机理 转化为模式图 ......的科学思 维能力。 完善模式图,总结尿液产生过程对人体内环境自稳态的影响及对人体健康的意义。感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人体是一 个有机整体,体会生命 观念,树立健康生活的 生活习惯 总结学生回忆,并在已 学知识间建立内 在联系。引导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等观点。 六、教学评价设计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 A.晶体成分 B.细胞数目 C.蛋白含量 D.酸硷度 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张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