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榆次方言考

山西榆次方言考

山西榆次方言考
山西榆次方言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011633481.html,

山西榆次方言考

作者:李娟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举出山西榆次方言中的六个常用词语,说明其读音来源、可能有的本字及演

变过程。

关键词:山西榆次方言读音本字

榆次位于山西省中部的晋中市,东与寿阳县交界,南与太谷县接壤,西与清徐县毗邻,西北与太原市相连。下面就榆次方言中几个常用词进行考证:

飏[ia]:扔、抛。如:

(1)快把这些烂东西飏了哇。

(2)我把香蕉皮飏的甚地方呀?

《说文·风部》:“飏,风所飞扬也。”《玉篇·风部》:“飏,风飞。”由“风飞”义引申为“抛、丢”。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飏,犹抛也,丢也。”宋·朱熹《朱子语类·训门人六》卷一百一十八:“今若此,可谓是飏了甜桃树,沿江摘醋梨也。”《五灯会元》卷十九:“飏下屠刀,立地成佛。”《聊斋志异·瞳人语》:“言已、掬辙土飏生,生眯目不可开。”再看语音方面:飏,普通话今读为阳平调,但在榆次方言中读去声,这也是有根据的。飏,《广韵·阳韵》舆章切,平阳以。又馀亮切。馀亮切应读[ia]。又《古今韵会举要·去声·二十三(漾与宕通)·吭》:“飏,风飞。释风所飞飏。又漾韵。”这说明“飏”在古代既读平声又读去声。榆次方言则沿用去声的读法。

[mau]:打、击。《广韵·觉韵》:“,打也。”《集韵·觉韵》:“,击也。”榆次方言中

的“”,指的是一人用手打在另一人头上。如:

(1)他了他一下。

(2)也不知怎么回事,他过去就他。

这个词多用于年轻人中。,《广韵》莫角切,入觉明。应读[miau]。[miau][mau]声母相同,韵可对转,且意义相符。此方言中的[mau]应为“”。

[‘ie]:擦,多指用毛巾、布子等物擦拭污渍。如: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1题;共10分) 1. (10分) (2019七上·揭西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新旧事物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兄子胡儿曰:“________。”(《咏雪》) (4)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请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7分) 2. (2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①。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②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③于木石之间,徐制④其敝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⑤ ,更尝⑥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⑦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⑧ ,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⑨此寇,正在今日。”乃敕⑩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注释】①夷道猇(x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②纵:即使、纵然。③罢:同“疲”,疲乏。 ④制:掌握。⑤猾虏:狡猾的家伙。⑥尝:经历。⑦干:做。⑧便:便利。⑨掎(jǐ)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⑩敕(chì):命令。 (节选自《资治通鉴》)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吴将皆欲迎击之 (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太原话和普通话区别

i. 【以“了”代“呢”】 无论你是不是山西人,仔细听一下都可以发现:山西人的句尾总是带一个“了”字,但它的实际意思是普通话的“呢”。经典例句: -咋说话了?(怎么说话呢?) -你干嘛了?(你干嘛呢?) -是了,是了。(是呢,是呢) -说好的幸福了?(……说好的幸福呢) ii. 【以“哇”代“吧”】 “哇”的开口小于“吧”,山西普通话就有这个特点。经典例句: -这的哇。(这么着吧。) -我可美了,是哇?(……我可美呢,是吧?) -太无聊了哇?(太无聊了吧) P.S. 一种很可爱的打法是“太无聊了挖”。如果你有使用这个“挖”字的习惯请默默回复…… iii. 【以“呢(去声)”代“那”】 “呢”字(四声)代替“那”也是个独特的语言现象,和上一条一样,开口更小,吐气更少。经典例句: -呢不儿?(那不是?) -呢我能比?人家呢是天才。(那我能比?人家那是天才) -呢是个啥事了?(那算什么事) iv. 【以“的”代“么”“着”】 我总觉的说“的”比“么”“着”要舒服很多,——后者太拿腔拿调了,“的”多有语言快感呀!而且也体现了山西人的坦率等诸多品质。经典例句: -你看地图上都标的了。(地图上都标着呢。)这的走肯定没错。(这么走肯定没错) -别关电视~我正看的了。(我正看着呢) -你呢的拧肯定拧不开,因为你拧反了。(你那么拧肯定拧不开) v. 【以“v”代“w”】 我们山西人说声母“w ”总是会发出“v”的音。区别是:前者是圆唇音,后者是咬唇音,正如“very well”中两个单词的区别。(“乌”这个音除外,因为这是个整体认读音节,没有声母。其他的大家可以试试读:外国;为什么;嗡嗡叫;王先生)

【选】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

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 在山西的晋中、晋西北一代有很多土语是很古老而优雅 的: 1.“居舍”——就是屋子、“家里”; 2.“箸秸”——一种灌木,秸杆很直,质地坚硬,过去老乡很 少用竹筷,就是用“箸秸”杆来作筷子的。箸是筷子,秸是秸 杆,箸秸是作筷子的秸杆。现在山西人没有“箸”的说法了, 但是“箸秸”的名称一直没有变; 3.“参差不齐”——不识字的农民都有这样的口头语,而且读 音绝对正确:“cencibuqi”。只有上过学的人才可能读成“canchabuqi” 4.“兀”——一种方形的凳子; 5.“兀的”——语气助词,意思比较宽泛,类似“那么”、“当然”、“可不是嘛”等意思。例:“你会唱京剧?”“兀的哩!”(意思是“哪当然啦!”)这个词在元曲里常常看到,现在仍然是当地 人的口头语。 6.“舁”(读yú,阳平)--抬的意思。这个字好像很古老了。《说文解字》解释是:“舁,共举也”。 7.“荷”(读hě上声)--承担、搬动的意思,也引申为一般 的“拿”、“携带”。这是非常普遍的口头语。“荷不动”,就是拿不动的意思。这个用法也很古老,汉朝张衡《东京赋》有“荷

天下之重任”句。 8.“恶色”--就是垃圾。这也是很古老的用语。色,是种类 “卑劣”的意思,和“美”、 的意思(如:各色人等)。恶,是“醜恶”, “好”反意。现在台湾人讲的“国语”中把“垃圾”读作“lèsè”和西方言接近。 9.“恶水”――是指脏水、污水,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穷山恶水” 的“恶水”。说“恶”而不说“脏”,是不是也很文雅? 别的地方叫“看秋”,“护秋”, 10.“巡田”――就是秋天看护庄稼。 远不如“巡田”富有韵味。每到秋天,村里会指定专人担负巡 田的职责,担负这种责任的人被称为“巡田的”。“巡田的”很厉 害,一般都会几下拳脚。基本的装饰是,腰里缠一条长长的 蓝布作的腰带,腰间别一个小小的“马床”。所谓马床,是一 种三条腿的袖珍小凳子。马床有两个用途,一是巡田的累了 可以随地坐下休息,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打人――打那些偷庄 稼、蔬果的大人小孩。一般是打屁股。据说打上很疼,但是 又不至于打坏筋骨。 环的意思。引申为“那一片地方”。元曲《高 11.“胡阑”――圆圈、 祖还乡》(作者睢景臣)有云:“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这里“胡阑”是环的意思,曲连 是圈的意思。现在的山西中部和北部也还是这样的说法。这 是一种单字复音的语言现象。胡阑,取“胡”字的声母,和“阑” 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就近似于是“环”;曲莲,取“曲”

榆次市场调研

第一部分城市 一、城市宏观环境 榆次位于山西中部,面积1327平方千米,人口53万。经济发展以轻工业和农业为主,农业较为发达,位居全省前列。榆次毗邻省会太原,交通十分便利,商业比较发达,榆次-太原同城化正在逐渐加快脚步。 第二部分商圈分析 二、榆次商业状况分析 榆次商业环境目前来看中高端市场萎缩,中低端市场发展迅速,百货商场发展缓慢,专卖店发展态势迅猛。提到榆次零售业市场不得不提的一个因素就是太原,榆次距太原仅25公里,开车仅需20分钟即到,乘坐901路公交车也仅需50分钟左右。因此榆次商业发展受太原影响巨大,某些方面甚至要受太原市场压制。 最为典型的就是百货商场及中高端品牌的发展。以前榆次并无高档商场,所以高端消费群体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就是直接去太原购物,本身距离不远,再加上太原商场更好的环境和更优良的服务,形成了高端消费群体去太原购物的这一习惯。榆次的高档消费虽然受太原影响比较严重,但中低端市场并未受到本质上的影响,特别是中端市场,诸如一些中端主流运动休闲品牌以及少淑女装在榆次市场上很受欢迎,近几年来这些品牌的专卖店发展也比较迅速。 三、主要商业街经营状况 榆次专卖店主要集中于以东顺城街、粮店街以及文化广场为中心

的区域内,这一区域集中了榆次百货大楼、天元购物中心、君豪国际商城、东湖井商贸城等几家商场,基本上榆次所有的大型商场都聚集于此。再加上田森超市、三友电器、国美电器、苏宁电器以及榆次市文化中心这样的大型文化娱乐中心,还有榆次老城这样的优秀旅游景点,使得这片区域成为整个榆次的中心点,每天都吸引着无数的八方来客,成为榆次人流量最高的一片区域,是典型的城市中心商业区。 榆次的专卖店分布很有特点,既集中又相对分散。 集中是指新天地广场和东湖井商贸城。新天地广场位于粮店街,整个广场是全开放式步行街,是榆次品牌专卖店集中度最高的一块区域,仅此处就集中了55家品牌专卖店,以男女时装及运动休闲品牌为主。东湖井商贸城周边专卖店大多以中低档专卖店及经营散货、小百货的专卖店为主,其中分布有20余家品牌专卖店,以运动休闲品牌为主。这两处区域是榆次专卖店最为集中的地方,整个榆次70%以上的专卖店都集中在此。 说榆次专卖店分散是指除文化广场周边区域外,另有两个区域专卖店相对集中一些。一个是蕴华街,这条街上运动休闲专卖店稍多一些。另一个区域是迎宾路与新建路交界处周边,这一区域专卖店多为男装品牌,诸如依文、凯迪东尼之类。榆次专卖店品牌较为齐全、竞争激烈、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百货商场。通过对主商业区内专卖店的调查得知,位于东侧中都路上的商铺,大约年租金为1000元/㎡/年,合每天每平米2.74元/㎡/天。位于顺城东路上的商户,面积比较大,多为200平米的商户,月租金为19000—20000元左右,合2.74元/㎡/

南浔方言大全

第一节方言、俗语伢:我们哪:你们伊拉:他(她)们娘娘:祖母娘舅:舅父伢公:外祖父伢婆:外祖母阿婆:公婆伲子:儿子囡哦:女儿大老:大(读度)老即兄长大姨:母亲的姐妹伯姆淘里;妯娌挞:洗浪:晾晒衣服闶:(读康)藏匿滗:滤去水汁吼:彩虹抿:以唇吮物赖:抵赖氽:浮熬:忍耐母不:没有豪烧:快一点哪哈:什么好日:结婚办喜事的日子忽险:打闪电掼跤:跌倒空缠:胡闹不搭白:见面时不理睬吼势:担忧寻吼势:找岔子闹事掼脱货:败家子翘辫子:咒语,死的意思促客:作弄别人荡碗:洗碗蜡烛:累受挫折,不知悔改干瘪:不鲜润咬耳朵:说悄悄话寿头:做事无头脑的人嚼舌头:乱讲头要紧:首要喂单:哪里半当中:中间一淘:一起、一群调白:作弄勿湿头:倒霉派拉:苛刻轧苗头:看脸色有想头:有趣呒弄头:没干头出花头:出花样慢慢叫:慢来、就来闯怪事:闹事、闯祸打盘洞:捉迷藏老实头:诚实人装榫头:编造错误强加于人掼人:啥人母介事:没有那回事圣脱:不当他人、不放心上大好佬:(大读度):本事大有数目:知晓,即心中有数呆板数:肯定的意思眼睛红:嫉妒别人拆烂污;把事起办槽插蜡烛:误事或机器出故障淘伴:伙伴拎勿清:遇事糊涂思路不清舍姆娘:产妇新倌人:新郎新娘子:新娘盘盲:捉迷藏端东西:拿物困觉:睡觉收骨头:加重担子搭僵:做事马虎惬意:舒服打昏肚:打鼾肉麻:过意做作触霉头:倒楣事月半:阴历十五日偎灶猫:萎靡不振吃生活:体罚调羹:匙讨债鬼(鬼读举):因多事多病招致破财的成人孩子温吞水:形容人的态度和办事慢吞吞推板:品质不佳饭米蒜:饭粒打棚:开玩笑发:撒娇挖塞:不如意拉倒:结束弹硬:货真价实小落胃:自我乐趣搭讪头:主动与人说话接触或指空话半不两僵:半当中摆噱头:逗笑的话或举动鸭屎臭:不光彩、难为情敲边鼓:从旁相助卖相:相貌吃排头:受上司批评结棍:身体壮实勿入调:不能循规蹈距、越轨、出格勿适意:患病额角头腐乳色:遇到不吉利的事活龙活现:讲的做的象真的一样投五投六:做事不专心连档麻子:串通一气的人脱底棺材:吃光用光,不留后路恶形恶状:下流行为厚脂纳得:故意显得神气脱头落襻:办事松散、不着边际活里活落:勿肯定七撬八裂:不驯服哭出胡拉:装作可怜相鸡啄百脚:冤家对头假痴假呆;装糊涂热昏颠倒:丧失理智三对六面:当面、有人证火毛裂拉:脾气急燥汗毛凛凛:害怕开口要闭口到:性急癞里癞塌:很脏鸡毛六足:匆促冰阴彻骨:很冷精骨头人;清瘦人一搭刮子:总共关门落闩:铁定、无余地半里半价:勿着实一屁股两疙瘩:债务多轧扁头:两面受挤天花落乱:乱哄哄不切实际出空本身:专心冤枉百计:勉强、侥幸皱皮疙瘩:不挺括 第二节民谚船到桥洞自会直。嘴硬骨头酥心慌吃勿得热粥。强盗发善心看人挑担勿吃力。好人只怕耿。春冷冻杀犟汉。穷人大肚皮。狗眼看人低。眼睛包绵兜。老皮脓滚疮。跳脚来勿及。踢开脚趾头。一钱勿落虚空地。七人八做主。七争(读张)八无主。夹忙炒螺蛳。有钱难买老来瘦。面皮老、肚皮饱。染坊里不出白。死要面子活受罪。桥归桥,路归路。横竖横,拆牛棚。三人六样话。亲兄弟,明算帐。若要好,大做小。瞎猫拖死鸡。板板六十四。一钱逼杀英雄汉。螺蛳壳里做道场。刀切豆腐两面光。困懒觉吃厚粥。勿会种田看上埭。拖着黄牛就是马。远来和尚好念经。羊毛出在羊身上。绣花枕头一包草。弄个白虱头里搔。馒头吃到豆沙边。叫化子勿留隔夜食。贼偷一半火烧全完。癞痢头儿子自道好。孔夫子勿说隔夜话。耳朵挂在肉墩头上。满饭好吃满话难讲。饭吃三碗,闲事勿管。冷勒风里,穷勒债里。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打破沙锅问到底。赊千钿不如现八百。十根手指头也有长短。上不到升山下不到旧馆。白壳弯转(虾)呒不钳。铜钿银子是鸭背上的水。有借有还,再借勿难。千穿万穿,马屁勿穿。要想发财,命里勿来。三月三,鲈鱼上岸滩。包修自鸣钟,拆开收不拢。有福不会享,无福等天亮。羊肉勿吃着,惹了一身臊。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千做万做,蚀本生意勿做。三拳头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山西方言对“妻子”的称谓素材

山西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山西方言中,对“妻子”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老婆、婆姨、婆娘、女人、媳妇、女妗、家里、家里人。 按照其形成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直接称呼、指代称呼、转义称呼。 直接称呼的有:老婆、老婆们、婆姨、婆娘、媳妇,其中以“婆”为核心的“老婆”、“婆姨”等称谓最为常见,几乎每个地区都可以见到。这些称谓多为背称。如:这是二狗的婆姨。一般不用于面称。 指代称呼的有:家舍的、居舍的、家里的、屋里、屋儿,以身份和在家中的地位来指代。这些称谓也多用于背称。如:这是张三居舍的。一般不用于面称。 转义称呼的有:女人、家里人,原来泛指一类人或专指大孩子,现在用来特指妻子。 面称则各地有各地的习惯。如洪洞、临汾一带的方言婆婆叫媳妇则常用“某某地的”,丈夫呼叫妻子则以大孩子的小名呼之。如果这个媳妇是娶自王村,则呼她为“王村的”,如果临汾人娶了洪洞媳妇,则临汾人呼她为“洪洞的”。这些称谓多用于老年妇女之间或老年人称年轻的媳妇。临汾四邑方言有的老年丈夫称妻子则用大孩子的名字代替。其他区方言则多以“他嬷、娃他妈”呼叫。 以上称谓大多是乡下的中老年以上的人所用,年轻人、城里人一般不用。现在无论年轻人老年人则以叫名字为常了。以上比较含蓄的指代称呼主要出现在山西东南区和南区,如晋方言上党片、中原官话的汾河片等。山西南部和东南区,习惯将妻子称“屋里的”,而北区相对较少。这是由于历史原因使得山西南北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文化差异。 历史上,晋北地区曾经先后被鲜卑、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占据。这些游牧民族并没有土木建成的房屋,思想中没有“屋子”的概念,也就不会把妻子称为“屋里的”了。而晋南则一直存在砖木的房屋或窑洞,这是把妻子称为“屋里的”的客观条件。而且晋南主要是农耕文化,强调“男耕女织”,女人织布做饭等劳动主要在屋里进行,“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可以用“屋里的”来指代妻子。 不仅晋南方言把妻子称为“家里的”、“屋里的”,在北方各地,比如山东河北等地,都有这样的称呼。清代小说如《红楼梦》里,就有这样的称谓,把家里的已婚女仆称作是“某某家的”,“某某”即是其丈夫的名字,如“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另外,还有“屋里人”这个说法,与晋方言中的“屋里的”意义相近,是“妾”的一种特指。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 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估测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A.人体的电阻大约为10Ω B.手机电池的电压约为 1.5V C.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5A D.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1A 2. 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下列现象中与该原理相同的是 () A.墨水在水中散开 B.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C.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减小 D.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3. 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将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将食物煮熟。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改变内能的方法与自热火锅煮熟食物的方法不同的是() A.扬汤止沸B.抱团取暖 C.钻木取火D.炙手可热 4. 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 A.比热容B.密度C.热值D.温度 5. 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这个过程与选项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中,哪一个冲程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相

同的() A.B.C.D. 6. 如图所示,先后将不同材料接在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A.铜丝B.干木条C.塑料棒D.橡胶 7. 医用外科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很多的颗粒物;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但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下列有关熔喷布说法正确的是() A.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正电 B.熔喷布只吸引带负电的轻小物体 C.熔喷布能得到大量电子,所以一定是导体 D.冲洗晾干后的熔喷布过滤效果严重下降,原因是因为潮湿后的熔喷布不再带电 8. 科学方法在物理问题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两个定值电阻,一个5Ω,一个10Ω,粗细均匀。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山西吕梁方言大全

山西吕梁方言大全 偶——我(南北山话) 荷——拿 卷——骂人 候——小 梯——听 鸟(嬲)——痒 削话——说话(不知道话怎么削?) 卷卷——贡献神仙用的一种小馒头(这可不是骂人) 哈子——瞎子 韦厢——隔壁的家 杀杀流流——洒掉 夺跳不俩(lia)——不稳重 欢吗夺跳——指身体好,行动敏捷 周起——端起 希呼——差点 便意了——准备好了(晕倒!千万别按字面意思理解) 在呀嘞——在哪 好埋——好象(埋了谁也不好) 怕想的——懒(懒的连想一下都不愿意,可想而知有多懒了)难活——身体不适

当豁间——正中间 恶水——脏了的衣服、被褥 惹亲——惹人亲(在柳林泡MM的必修语)熬人——累人(放进锅里?惨) 重茬——多余做了第二遍 聒(guo)人——吵扰人 行门户——遇到婚丧嫁娶,去吃饭送礼 腰腰——背心 卜孩——鞋 机迷——清楚、明白 呆迷——傻瓜 地懂——考虑 害不哈——不懂 热头——太阳(当然离头最近的缘故) 月眉(音mi)——月亮 稀宿(音xai)——星星 哈雨——下雨(不是哈日哈韩那个意思) 吼雷——打雷 年时——去年 夜(音ya)来——昨天 白(音pie)影(音yi)——白天 黑(音he)地——晚上

早期——早上 前晌——中午 后晌——下午 日脏——脏的厉害(别想歪了) 吼——喊 各兴撵(nie)肚——洋洋得意 球毛鬼胎——小气 球迷性眼——德性(说这句话容易招来老拳) 周年——骂人的话(有点恶毒) 瓯子——坏小子 难郭嘞——责备人的话 鬼子子——骂人的话,估计是小日本留下的后遗症 宅(音cha)压(音nia)——迷信有鬼或者指厉害的人韦圪切——那个 牺惶——可怜 拴宰——老实(就是被拴住让人宰,呵呵) 剃脑——理发(理发师都成屠夫了?) 黄尘——灰尘 山水(音xu)——洪水 甚——什么 才将——刚才 外起——外面

山西省榆次区四年级寒假作业本答案

四年级寒假作业本 P20 2题: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2、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3、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4、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5、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6、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8、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9、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12、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13、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 1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5、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7、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18、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19、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2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3题: (1)假如你不小心把从学校图书馆借阅的书籍弄脏了。

和图书管理员说明情况,有礼貌的道歉,问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 示例:管理员叔叔,对不起,我不小心把这本书弄脏了,您看应该怎么办呢?如果需要赔偿我一定负责。 (2)由于晚上贪玩,你第二天上学迟到了。 我向老师承认我的错误,上学迟到是不对的,我违反了学校的制度,给同学们带来了坏的影响,不仅影响了老师的正常上课,也耽误了同学们宝贵时间。迟到是没有借口也没有理由的,无论怎样上课迟到是不应该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不该养成不珍惜时间的坏习惯,我对我迟到的行为十分羞愧,下定决心改正错误,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诚恳地接受批评,并愿意接受处罚。 (3)你和小伙伴在小区内踢足球,不小心把王奶奶家的玻璃打碎了。 首先我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向王奶奶承认错误:“王奶奶,对不起,我们踢足球的时候不小心把您家的玻璃打碎了。我们一定会告诉大人赔偿并且修理好的,请您放心。”随后,我会回到家和爸爸妈妈说清楚状况,在他们的陪同下去王奶奶家解决问题。 P22 2题:通过小蝴蝶花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呢? 这篇文章通过写小蝴蝶花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态度,使小蝴蝶花明白人生意义来表现文章主旨。它告诉我们,要胜不骄败不馁,每个人拥有一份独特的美,要正确看待自己。不因自己长出而骄傲自大,不因自己的短处而丧失信心,那样我们才能做到不断努力,走向成功~~ P23 3题:为熊猫设计一张名片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熊猫,是咱们中国的国宝。 我的身体都是由大圆和小圆组成:耳朵圆圆的、脑袋圆圆的、眼圈圆圆的、身体圆圆的、连四肢都是圆圆的。我的身体只有二种颜色,白色和黑色。我的耳朵小小的、圆圆的、黑黑的,象二个小绒球;我的眼圈圆圆的、黑黑的,像是刚熬过夜一样;我的手、脚都是黑的,而且我有四只爪子,胖乎乎的,看起来很可爱!

静乐方言概述

静乐方言概述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8),静乐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兴隰小片。全县境内在语音上有相当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入声分阴阳,“八发桌失湿”读阴入,“拔罚浊实十”读阳入;平声分阴阳,“天≠田,方≠房,初≠锄,上声与阴平同调。关于上声与阴平同调,并不符合静乐话的实际情况。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静乐话阴平与上声在调型上略有一致,都是降升曲折调,但阴平“降”的因素没有上声明显,二者在调值上是有显著差别的。除此以外,静乐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 (一)语音特点 (1)精组与知章庄组字合流,读舌尖前塞擦音、擦音。 (2)在个别土语词中,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的少部分字今读送气音。 (3)鼻音声母有比较明显的同部位的浊塞成分。 (4)送气塞音、塞擦音的送气成分较强。 (5)中古泥母三四等字读舌面鼻音。 (6)中古疑母字绝大部分字读鼻音,其中,一等字读舌根鼻音,二三四等字读舌面鼻音。 (7)端透定与精清从今读送气声母的细音字合流。 (8)普通话的舌尖后塞擦音、擦音逢合口呼韵母在静乐话里读唇齿塞擦音、擦音。 (9)中古影母疑母逢今洪音时变化相同,逢细音时变化不同。 (10)中古止摄开口三等帮组部分字今读齐齿呼。 (11)宕江摄白读与果摄合流。 (12)流摄开口一等见系字,声母是舌根音,韵母是齐齿呼。 (13)有不少舒声促化字。 (14)儿化特殊。 (二) 词汇特点 (1)词缀比较丰富,可以分前缀、中缀、后缀及准后缀。前缀有:圪、不、忽、日等;中缀有:圪;后缀有:子、头等,准后缀有:货、鬼、包、皮、气、脑、圪蛋、客、圪精等。 (2)有晋语中普遍存在的分音词,但静乐话里的分音词在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3)重叠形式比较丰富。几乎所有基式是单音节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重叠。重叠式与基式在表意功能上有所不同。 (4)有大量的四字格词语,且这些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开放性。有些四字格形成固定的格式,如:A里B气、A眉B眼等 (5)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语与北方方言差异较大:如:今儿今天、后儿后天、外后儿大后天、夜儿昨天、前儿前天、限前儿大前天、春起春天、年初下年三十、阳婆太阳、月明月亮、蚂蚍蜉蚂蚁、脑畔窑洞的外顶部、滚水开水、炭成块的煤、茅子厕所、稻黍高粱、山药土豆、虱子、纥羝未阉的雄性绵羊、草鸡母鸡、牛牛小昆虫、仰层木头房间内用纸糊就的顶层、槌头拳头、灶火连在土炕一头的取暖做饭的设施、炕、烟筒烟囱、娘娘祖母、婆姨妻子或已婚妇女、灰人有小毛病的人、瞭看、闹做、干、尽儿下月底、背锅子罗锅、甜饭菜调料少而淡、擩伸、涎水口水、响工吹鼓手、眉眼长相、姐爷外祖父、妗子舅舅的爱人、大爷大伯、借手左手、难过病、腰子一种加厚的背心、当早早晨、咽气死的婉称、枪崩枪毙、炙火烤的厉害等。以上例词仅为举例性质的,既包括整个晋语中常用的,也包括只有在静乐话及临近方言里使用的。 (三)语法特点 (1)不同属格的人称代词读音不同。 (2)疑问代词常与语气词配合使用,共同表达疑问语气。 (3)副词形式多样,运用广泛。

太原方言释义

太原方言释义- (转) 我——恶(e)我们——阿们 一排——一扑溜头——得脑 摇——拨拉巷子——和浪浪 脚——决板子耳光——逼都 角落——阁牢牢膝盖——阁替跬 土块——土坷拉台阶——阁台台 烧水——坐水打——括 那——讷/外那么——卧来 这里——这儿达那里——那儿达 奇怪——热怪聪明——机迷 勤快——勤紧欺骗/糊弄——热倒 冲——泼棱/长的突起——个棱子 思考——思目羡慕——眼气 喜欢——带见不错——不赖 小伙子——后生马上——立马 聊天——瞥老练——油 可爱——七它没本事——不球心 非常好——好的不行行不好——不杂地 脏——热里八脏窝囊——窝几哥囊没出息——么出烂息/么出倒息穿着好——精干看起来机灵的/打扮干净的——光眯俊眼儿 没意义的——没油烂水酸(人或味道)——酸抛烂气 吝啬——求毛鬼胎讨人喜欢的——喜人

弯弯曲曲——哥溜拐弯 你去哪了?——你到哪阁来? 怎么了?——杂拉?/杂地咧? 那就算了。——外就算老哇。 做什么呢?——闹甚了?/干横了? 去掉吧。——闹老哇。 我们去做……吧。——杂们干……阁哇。 -- 太原话四级考试 1、“机迷”是指: a 有关飞机的迷 b 聪明 c 可爱 d 知道,晓得 2、常用语填空:乃()揽了 a 僧的 b 求个 c 个农 d 个撮 3、“板机”用在什么场合? a 工厂里面 b 吵架的时候 c 买东西时 d 闲聊的时候 4、一个人不爽的时候,他会说: a 透来 b 各处 c 舒坦 d 各窝 5、看见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你会夸她: a 增切他了 b 真二了 c 可啊匝了 d 乃秋了 6、两个人打架,双方互相打了对方一个() a 得脑 b 比斗 c 蹦楼头 d 米林骨

运城方言

关于河东(运城)方言 中原官话/河东方言/客家方言 河东方言与关中,河南,燕等官话相比, 大概有什么不同和独特之处?为什么说河东方言与非楚的三南语, 赣客粤, 有相似之处? 是"体似", 还是"神似"? 我认为神似为主,实际上河东方言和晋语的差异实在太大,但二者是神似的,所以晋语区的人听河东方言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受,只要用点心听懂它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我能听懂客家广播的原因也在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一切障碍都不成什么问题了。 相反,晋语在很多方面和江淮、吴语相似(桥本万太郎、侯精一先生都有这方面的研究),但这完全是形似,他们的听感根本不同。河东方言和燕、齐的差异实在太大,相似点大约只有入声舒化、古全浊上归去声等很少的方面; 河南话古代显然应近于秦晋,但事实上现在已高度趋向于燕齐,所以河南话和关中话、晋语的同源词很多,但听感明显不同;所谓关中话,,在一二百年前(最多三四百年前)关中方言和河东方言应是同一种方言,但是后来在西北兰银、东面河南、南面上江的包围下被燕齐化了,所以关中方言明显具有了官话的特点,与河东方言七成神似,五成形似,但比河东方言好懂得多。 客家话似乎各地差别也不少。我曾听过一个客家话“月光光”的童谣觉得和陕西关中话有些像。曾在天涯社区的客家联盟的一个帖子上看到有人说,客家五华话和陕西关中话很像,不知是不是这样。 客家话听起来非常像南部晋语和晋西南的河东方言(中原官话汾河片),我完全不懂客家话,听客家广播却没有什么障碍。客家话的调类和山西东南部的长治话(属晋语上党片)相同或相近,感觉上其发音和山西西南部的运城话(属中原官话汾河片,是中原官话中最存古的,古全浊声母塞音、擦塞音也存在文白异读现象,和其他官话不同)。晋语中也有“月光光”这样的说法,晋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叠词丰富。 客家话像关中话是因为其像山西运城话,而运城话又有很多地方和关中话相同。客家南迁的起点是并州上党(今山西长治),虽然客家河南人的血统大些,但今天的晋语最晚在八百年前就和官话分道扬镳。山西话被称作汉语的“古化石”,大体上保留了宋代中原和西北的方音,所以南部晋语比河南话更能反映出古代中原话的特征,客家话显然更像晋南话。 晋西南的河东方言(中原官话汾河片),比晋语还要难懂,古全浊声母塞音、擦塞音今白读不分平仄一律读送气音,和客家话相同且听感很像,和官话却完全不同,西南跟中原语分开并不久. 关中语本来就有"戎"的成份. 西南语在元明之际形成时同时 受了关中,江淮,赣客等成份的影响,但中原语的成份还是大一点吧. 至于辅音方面当然受古蜀方言影响.古蜀方言是怎么回事我不感定论. 可能在某方面会很象客家话, 但当然不会是同 受楚吴的影响, 可能受关中的不断影响还更大. 就是这样,而且懂了山西运城话(晋、秦、洛交界处)就离懂客家话不远了,二者的特点实在太像,古全浊声母塞音、擦塞音今不分平仄一律读送气音——当然最好再懂一点入声分阴阳共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七调听起来和客家话近似的抑扬顿挫型的晋语上党片长治话。 有一点敢肯定,除晋语区和关中地区以外的北方人几乎完全听不懂山西运城话(中原官话汾河片/河东方言),我就见过两个陕西汉中人完全听不懂(汉中方言为中原官话秦陇片);许多南方方言区的人也听不懂,我见过两个江淮人完全听不懂运城话,一个吴语区人称只可猜出20%。南方江淮应完全听不懂河东方言,闽、吴、湘能懂10%-25%左右,和河东方言近似的粤、客、赣可听懂75%左右(古全浊声母塞音、擦塞音今不分平仄一律读送气音)。

山西搞笑方言

[转] 喃们繁埘那米的方言.真逗.山西繁峙的方言 受应--舒服各次--撒娇各产--撒娇挑衅 球胡麻擦----球迷性眼个就——蹲着不尿——不理的贬义用法 一或——一次,一下能带——鼻涕费!——疼的时候会这么说 奔儿喽——脑门儿刻膝盖——膝盖撇了——乱讲,瞎说 抬死你——整死你剩——什么咋来来——怎么了? 悄悄哇——安静烈着了——生气坷梁——别扭 疙蛋——疙瘩不待要——懒得去各搅——搅和 欢欢儿的——赶紧的,快点妨祖——连累人的人难活——身体不舒服 搓火——讨厌让人生气但求是——不咋地猫两眼——看两眼 不浪——像木头段子的东西麻球烦——麻烦咋也——估计 比兜游子——欠揍的人各料——丑,不平各出——小气 各影——恶心醒的——知道邀——用秤称 各留——细长的物体不直喜人——让人喜欢个踏——唠叨 憋屈——心里不舒服黑老哇----(乌鸦)楼楼----(鸽子) 闹不机密——不知道滴溜——用手提做害——浪费,糟蹋 头苦----苦恼偷巧悄----偷偷的台儿迷(tanermi)--邋遢的人 咋接来——怎么了?(巴彦淖尔盟方言) 接察——还可以,凑合藏老煤----捉迷藏不净眼----看不惯 拉干----丢人猫料----看呀呀----吃惊时的感叹语 耶!(yie发4声)----吃惊时说的日哄----骗没有加----没有 各蹭----慢(nia二声)----人家撇灭----毁掉某事 寡臊----一般般凑呼---一般般整搓整搓---收拾收拾 瞅摸——观察寻找蹶板子--脚个几窝--腋下 叨唠——闲谈鬼嚼——胡说雁儿个----昨晚 寡逼枪崩侯乃刀货 听听儿的——老老实实的呆着,不乱跑乱闹 抗硬(ning四声)——顶事的,有威力的。“派个抗硬人来哇!” 松货----(意:孬种,松读音二声) 砍货——做事没有分寸的人。 个泡——名词,意为“没有父亲的孩子,野种”,有一种说法称这是一句蒙语的音译,在草 原恶劣的环境下,能生育的姑娘是健康的象征,并没有丝毫贬损的意思,但内蒙古在长期的被同化过程中传承了大汉文化伦理道德对私生子的不齿,于是“个泡”演化为一句脏话。例:小个泡(朋友之间称呼:“个泡,十来年不见……”这时的“个泡”并不是贬义~~)。 嬲(niao 二声)——形容词,意为“了不起、牛*”。 峦——动词,意为"做,经营”,例:球也峦不成——什么也做不了。 如何把戏——相当于“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省略词,常作一句话的后缀,用来列举交谈者之间互相可意会的一些人或事或做事的步骤。例:就是张三李四如何把戏的。——就是张三李四等等那些人。 寡撇------动词,意为“聊天,闲聊”,例:别没事干寡撇了——别没事做在这闲聊了。 格鸡眼睛——眨一眨眼逼都油子——挨耳光的东西他大(da一声)——他爸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有理数9的平方根是() A.±3 B.﹣3 C.3 D.± 2.下列实数,0,2π,3.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中有理数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3.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回顾学习过程,是按照列表、描点、连线得到其图象,然后根据图象研究其性质.这种研究方法主要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A.分类讨论B.数形结合C.转化D.抽象 4.下列各组数,不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6,8,10 B.4,6,8 C.0.3,0.4,0.5 D.7,24,25 5.和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是() A.自然数B.有理数C.无理数D.实数 6.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1 C.x<1 D.x≤1 7.一个长方形的三个顶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1,﹣1),(﹣1,2),(3,﹣1),那么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3,2)B.(2,3)C.(3,3)D.(2,2) 8.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a+3和4﹣2a,则这个正数为()A.7 B.10 C.﹣10 D.100 9.一次函数y 1=k 1 x+b 1 的图象l 1 如图所示,将直线l 1 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 直线l 2,l 2 的函数表达式为y 2 =k 2 x+b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k 1=k 2 B .b 1>b 2 C .k 1>k 2 D .当x =5时,y 1>y 2 10.已知一次函数y 1=ax+b 和y 2=bx+a (ab ≠0且a ≠b ),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实数64的立方根是 . 12.已知A (m ,n )在第二象限,则点B (n ,m )在第 象限. 13.已知点(﹣2,y 1),(2,y 2)都在直线y =2x ﹣3上,则y 1 y 2.(填“<”或“>”或“=”) 14.化简: = .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依次得到点P 1(0,1),P 2(1,1),P 3(1,0),P 4(1,﹣1),P 5(2,﹣1),P 6(2,0)…,则P 2020的坐标是 .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_辛菊

第26卷第2期 晋 中 学 院 学 报Vol.26 No.22009年4月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Apr. 2009 [基金项目]山西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规划项目(SXSK07-ND)。[收稿日期]2009-02-10 [作者简介]辛 菊(1958-),女,山西稷山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语汇学; 关 磊(1978-),男,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辛 菊,关 磊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摘 要:谚语是汉语语汇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具有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运用丰富的修辞格式、同一个谚语中多种修辞方法并存等修辞特色。 关键词:山西方言;谚语;修辞特色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08(2009)02-0015-07 谚语在中国民间口头文学中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山西方言谚语更能显示出方言谚语独特的语用价值。 方言谚语数量浩瀚如烟海,几乎达到妇孺皆知、无人不用的程度。其语用价值得益于它所使用的丰富的修辞格律和修辞格式。下面主要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色。 一、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 谚语作为一种民间语言形式,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必定会经过反复的加工、再加工。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锤炼后,更显示出其吟诵顺口、描写生动、易于记忆的特点。 (一)讲究声音的和谐,具有韵律美感 在声音方面,山西方言谚语多采用押韵、儿化、双声、叠韵、谐音、叠音、平仄等形式。其中尤以押韵的运用最为常见。 1.押韵 凡歌谣都押韵,由于谚语常采用的是歌谣体,音韵流畅,而用了韵便更能好读、好记、好传。如: 葱辣舌头蒜辣心,小芥辣断鼻梁筋。(襄垣)这则谚语中用的 心 字和 筋 字韵腹和韵尾都相同是(in)押人辰韵,使音调和谐悦耳,富有音乐美,吟诵顺口,易于记忆。正是由于押韵本身在修辞上的特殊作用,使得山西方言谚语中押韵的现象十分常见。如: (1)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头。(陵川)(2)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文水) (3)夏至不种高山黍,还有十来八晌小糜黍。 (高山黍:成熟期长的黍子。小糜黍:成熟期较短的黍子,约一百天成熟)( 怀 仁)(4)秋天划破地皮,胜过春天犁十犁。(襄垣)(5)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襄垣)(6)人心高过天,当了皇帝想成仙。(襄垣)(7)火要空心,人要虚心。(襄垣) (8)天热不忘很拿衣裳,肚饱不忘很干粮。(襄垣)入声韵尾在山西的许多地方都存在,这一特点在山西方言的谚语中也有体现。所以在有入声韵尾的地区,方言谚语有时押喉塞音韵尾。如: 15

话说山西

山西是“国中之国”,懂得山西就懂得中国我们经常说到陕西旅游是上坟,可看的景点大多是陵墓,从这个坟墓钻出来,又钻到那个坟墓去看。而在山西不是这样,我们原来学的历史课本最早说到的是4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现在晋南芮城县境内西侯渡文化的大量遗存已证明人类在距今180万年前就能人工取火,把世界的文明史整整推前了一百余万年,这是人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笔。很多故事在这里发生。我们提出一个全新的理念,“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为什么这么说?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所以“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五十年前上海只是江苏省松江县的华亭镇,现在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都市,上海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所以“百年中国看上海”;北京真正成为大中国的首都是从辽金时代开始的,距今约850年,所以“千年中国看北京”;从周文王、周武王的历史开始,到现在正好是三千年,所以“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从尧舜禹时代到现在大约是五千年,所以“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余秋雨先生的《抱愧山西》,内称:“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地区,而竟是山西!直到本世纪末,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女娲补天,精卫添海,愚公移山,还有炎帝,尧舜禹的很多传说和遗迹都在山西,晋文公重耳,赵武灵王也有很多故事在这里发生。唐朝之前李渊父子起兵就在太原唐明镇,这里是他们的龙兴之地。后来太原成了唐朝的夏都,封太原为北京,北都,与长安洛阳并为三都。李世民被称为太原公子。晋祠里立了一块唐碑,是李世民学习王羲之的草书写的,光一个“之”字就有30多种写法。国内现存的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有70%在山西。 整个山西是一个树叶形状,南北相距七八百公里,东西相隔三百多公里。从最北面的大同云冈石窟往南面走,一路上有北岳恒山、应县木塔、五台山、太原的晋祠、祁县的乔家大院。像五台山有一个佛光寺,是唐代的木结构建筑,至今1400多年,全国只此一家;应县木塔是900年前的建筑,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是世界奇迹,叫做“中国的比萨斜塔”,实际上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还要高,是世界现存最古最高的木结构塔。乔家大院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外景地,其实规模很小,不过是封闭的财主式小家小院。规模最大的是榆次常家庄园,目前开发出五分之一就有12万平方米,整个庄园非常畅亮,与财主们不一样,常家祖辈是做茶业的,从乾隆到宣统历经七朝,沿袭150余年,可谓山西本省茁壮的“资本主义萌芽”,现在只开发出了几万平方米。介休县的灵石有一个王家大院也非常大,这些大院开创了晋中的商文化。晋商比徽商厉害得多,清末年间慈禧太后逃难到西安,路过山西没有钱,就是向晋商借的。 山西的农工商富足到什么程度?包头原来是康熙征讨噶尔丹时候的一个兵驿站,山西人在那里为清兵办辎重,逐渐发展成了包头城;辽宁的朝阳是山西一个姓曹的做豆腐的生意人建成的;现在北京的大栅栏、珠市口有70万山西人后裔在那里。山西的人文景观还有永济的莺莺塔和黄河大铁牛、历山的舜墓,可以说整个黄河文明都能在山西找到踪迹。前几十年中央政府一直强调山西是能源、重化工基地,而忽略了开发这些旅游资源。现在山西的旅游业已经处于中国的领先水平了。像平遥云岗五台山等已是世界品牌了。还有邻省羡慕山西跑到山西去搞旅游,然后当成他们自己的。比如云台山本是山西晋城的,但河南开发了,说成是河南的。后来这事闹到国务院,国务院批示云台山是山西的没任何问题,不可能因为你河南开发了就成河南的了。没这道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