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uartus-II-图形设计过程教程

quartus-II-图形设计过程教程

quartus-II-图形设计过程教程
quartus-II-图形设计过程教程

Quartus II 的使用 (1)

1 工程建立 (1)

2 原理图的输入 (4)

3 文本编辑(verilog) (14)

4 波形仿真 (17)

Quartus II 的使用

在这里,首先用最简单的实例向读者展示使用Quartus II软件的全过程。进入WINDOWS XP后,双击Quartus II图标,屏幕如图1.1所示。

图 1.1 Quartus II 管理器

1.1 工程建立

使用New Project Wizard,可以为工程指定工作目录、分配工程名称以及指定最高层设计实体的名称。还可以指定要在工程中使用的设计文件、其它源文件、用户库和EDA 工具,以及目标器件系列和器件(也可以让Quartus II 软件自动选择器件)。

建立工程的步骤如下:

(1)选择File菜单下New Project Wizard ,如图1.2所示。

图 1.2 建立项目的屏幕

(2)输入工作目录和项目名称,如图1.3所示。可以直接选择Finish,以下的设置过程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完成。

图 1.3 项目目录和名称

(3)加入已有的设计文件到项目,可以直接选择Next,设计文件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加入,如图1.4所示。

图 1.4 加入设计文件

(4)选择设计器件,如图1.5所示。

图 1.5 选择器件

(5)选择第三方EDA综合、仿真和时序分析工具,如图1.6所示。

图 1.6 选择EDA 工具

(6)建立项目完成,显示项目概要,如图1.7所示。

图 1.7 项目概要

1.2 原理图的输入

原理图输入的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File 菜单下New ,新建图表/原理图文件,如图1.8 所示。

图 1.8 新建原理图文件

(2)在图1.9的空白处双击,屏幕如图1.10所示:

(3)在图1.10的Symbol Name 输入编辑框中键入dff后,单击ok按钮。此时可看到光标上粘着被选的符号,将其移到合适的位置(参考图 1.11)单击鼠标左键,使其固定;(4)重复(2)、(3)步骤,给图中放一个input、not、output 符号,如图1.11所示;在图1.11中,将光标移到右侧input 右侧待连线处单击鼠标左键后,再移动到D触发器的左侧单击鼠标左键,即可看到在input和D触发器之间有一条线生成;

图1.9 空白的图形编辑器

图1.10 选择元件符号的屏幕

图1.11 放置所有元件符号的屏幕

(5)重复(4)的方法将DFF和output连起来,完成所有的连线电路如图1.12所示;

(6)在图1.12中,双击input_name使其衬低变黑后,再键入clk,及命名该输入信号为clk,用相同的方法将输出信号定

义成Q;如图1.13所示。

(7)在图1.13中单击保存按钮,以默认的try1 文件名保存,文件后缀为bdf。

图1.12 完成连线后的屏幕

图1.13 完成全部连接线的屏幕

(8)在图1.8中,单击编译器快捷方式按钮,完成编译后,弹出菜单报告错误和警告数目,并生成编译报告如图1.14所示;

图1.14 完成编译的屏幕

(9)若需指定器件,选择Assignments菜单下Device选项,屏幕如图1.15所示;

图1.15 器件设置

(10)完成如图1.15所示的选择后,单击OK按钮回到工作环境;

(11)根据硬件接口设计,对芯片管脚进行绑定。选择

Assignments菜单下Pins选项;

(12)双击对应管脚后Location空白框,出现下拉菜单中选择要绑定的管脚,如图1.16所示;

图1.16 管脚指定

(13)在图1.16中完成所有管脚的分配,并把没有用到的引脚设置为As input tri-stated,

Assignments—Device—Device and Pin Options

–Unused Pins,然后重新编译项目;

(14)对目标版适配下载,(此处认为实验板已安装妥当,有关安装方法见实验板详细说明)单击按钮,屏幕显示

如图1.17所示;

图1.18 适配下载界面

(15)选择Hardware Setup ,如图1.19所示;

图1.19 下载硬件设置

(16)在图1.19中选择添加硬件ByteBlasteMV or ByteBlaster II,如图1.20所示;

图1.20 添加下载硬件

(17)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多种硬件于硬件列表中,双击可选列表中需要的一种,使其出现在当前选择硬件栏中(本实验板采用ByteBlaster II 下载硬件),如图1.21所示;

图1.21 选择当前下载硬件

(18)选择下载模式,本实验板可采用两种配置方式,AS模式对配置芯片下载,可以掉电保持,而JTGA模式对FPGA下载,掉电后FPGA信息丢失,每次上电都需要重新配置,如图1.22所示;

图1.22 选择下载模式

(19)选择下载文件和器件,JTAG 模式使用后缀为sof 的文件,AS模式使用后缀为pof的文件,选择需要进行的操

作,分别如图1.23,图1.24所示;使用AS模式时,还

要设置Assignments 菜单下Device,如图1.25,选择图1.25中Device & Pin Options,如图1.26,选择使用的配置芯片,编译;

图1.23 JTAG下载模式

图1.24 AS下载模式

图1.25 器件选项

图1.25 配置芯片选择

(20)点击Start按键,开始下载。

1.3 文本编辑(verilog)

这一节中将向读者简单介绍如何使用Quartus II软件进行文本编辑。

文本编辑(verilog)的操作如下:

(1)建立我们的project2项目如下图:

图1.26 建立项目project2

(2)在软件主窗口单击File菜单后,单击New选项,选择Verilog HDL File选项,如图1.27所示:

图1.27 新建Verilog HDL文件

(3)单击OK进入空白的文本编辑区,进行文本编辑,本节列举一个D触发器的例子,其完成后的屏幕如图1.28所示;

图1.28 完成编辑后的屏幕

(4)V文件名必须与模块面相同,将dff1.v文件设置为顶层文件,Project—Set as Top-level Entity

(5)完成编辑后的步骤与完成原理图编辑的步骤相同,请参考

1.1节有关内容。

(6)利用v文件生成原理图模块。在v文件编辑界面中,—Creat Symbol Files for Curent File.

1.4 波形仿真

下面以1.2节中project2为例,介绍使用Quartus II 软件自带的仿真器进行波形仿真的步骤。

(1)打开project2 项目,新建波形仿真文件,如图1.29;

图1.29 新建矢量波形文件

(2)在建立的波形文件左侧一栏中,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Insert Node or Bus,如图1.30所示;

图1.29 矢量波形文件节点加入

(3)在出现的图1.30中,选择Node Finder,将打开Node Finder 对话框,本试验对输入输出的管脚信号进行仿真,所以在Filter 中选择Pins:all,点击List 按钮,如图1.31所示;

图1.30 节点加入工具框

图1.31 Node Finder 对话框

(4)在图1.31左栏中选择需要进行仿真的端口通过中间的按钮加入到右栏中,点击OK,端口加入到波形文件中,如图

1.32;

图1.32 加入仿真节点后的波形图

(5)在图1.32中,选择一段波形,通过左边的设置工具条,给

动态图形设计

江汉大学201 7 -201 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课程名称动态图形设计课程编号411809002 课程性质跨专业选修 授课教师裘晓菲辅导教师无所在单位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材名称无出版社无编(著)者无 出版时间无参考书目无 本课程总学时已授 课学 时 本学期 总学时学分周学时讲授学时实验学时研习学时其它 64 0 64 4 8 64 0 0 0 教 学 重 点 重点是了解动态图形语言的功能以及作用,掌握不同环境下图形的动态图形语言。 教 学 难 点 难点是掌握动态图形语言,能利用多种方式对不同的动态图形进行结合运用。 考核要求1.考核形式:开卷考试; 2.成绩评定说明: ①评定依据:平时作业和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②核算方式:平时作业(60%)与期末考试(40%)相结合;平时作业的平均值为本课程平时成绩,课程的最后一次作业将作为考试成绩。 其它说明:百分制评定; 3.具体考核内容及要求详见下页“作业及辅导安排”。

周次星 期 节 次 教学安排 作业及辅导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 形式 115-8 第一章动态图形的概述(4课时) 第一节动态图形表现定义与基本特 点 第二节动态图形表现在视觉传达设 计中的地位与应用 第三节动态图形与静态图形之间的 关系 讲授+ 辅导 教学地点:A301 教学安排:讲解动态图形表现 的基本理论 215-8 第二章动态图形的设计方法(28课 时) 第一节动态图形的基本方法(4学 时) 讲授+ 辅导 教学地点:A301 教学安排:讲解动态图形的基 本方法 315-8 第二节动态图形的节奏把控(8学 时) 讲授+ 辅导 教学地点:A301 教学安排:讲解动态图形的节 奏把控 415-8 第二节动态图形的节奏把控(8学 时) 讲授+ 辅导 教学地点:A301 教学安排:讲解动态图形的节 奏把控 615-8 第三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8学时)讲授+ 辅导 教学地点:A301 教学安排: 讲解动态图形的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 715-8 第三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8学时)讲授+ 辅导 教学地点:A301 教学安排: 讲解动态图形的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 815-8 第四节空间和转场设计(8学时)讲授+ 辅导 教学地点:A301 教学安排: 讲解动态图形的空间和转场设 计 1、内容:学生根据教师要 求进行动态图形设计。 2、规格:视频格式 3、时数要求:课内8课时 4、质量要求:能正确反映不同 的物体在不通的空间状态下所 反映出的物理状态,并能反映 出不同物体的运动角度以及透 视关系,能表现出所在空间的 质感,例如水的质感。并且能 体现物体主动运动的物理状 态,加速、减速等。 915-8 第四节空间和转场设计(8学时)讲授+ 辅导 教学地点:A301 教学安排: 讲解动态图形的空间和转场设 计 作业要求同上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设计题目:图像处理 教师:赵哲老师 提交日期: 12月29日

一、设计内容: 主题:《图像处理》 详细说明:对图像进行处理(简单滤镜,模糊,锐化,高斯模糊等),对图像进行处理(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单双色显示,亮暗程度调整等),对图像进行特效处理(反色,实色混合,色彩平衡,浮雕效果,素描效果,雾化效果等), 二、涉及知识内容: 1、二值化 2、各种滤波 3、算法等 三、设计流程图 四、实例分析及截图效果: 运行效果截图: 第一步:读取原图,并显示 close all;clear;clc; % 清楚工作窗口clc 清空变量clear 关闭打开的窗口close all I=imread(''); % 插入图片赋给I imshow(I);% 输出图I I1=rgb2gray(I);%图片变灰度图 figure%新建窗口 subplot(321);% 3行2列第一幅图 imhist(I1);%输出图片

title('原图直方图');%图片名称 一,图像处理模糊 H=fspecial('motion',40); %% 滤波算子模糊程度40 motion运动 q=imfilter(I,H,'replicate');%imfilter实现线性空间滤波函数,I图经过H滤波处理,replicate反复复制q1=rgb2gray(q); imhist(q1); title('模糊图直方图'); 二,图像处理锐化 H=fspecial('unsharp');%锐化滤波算子,unsharp不清晰的 qq=imfilter(I,H,'replicate'); qq1=rgb2gray(qq); imhist(qq1); title('锐化图直方图'); 三,图像处理浮雕(来源网络) %浮雕图 l=imread(''); f0=rgb2gray(l);%变灰度图 f1=imnoise(f0,'speckle',; %高斯噪声加入密度为的高斯乘性噪声 imnoise噪声污染图像函数 speckle斑点 f1=im2double(f1);%把图像数据类型转换为双精度浮点类型 h3=1/9.*[1 1 1;1 1 1;1 1 1]; %采用h3对图像f2进行卷积滤波 f4=conv2(f1,h3,'same'); %进行sobel滤波 h2=fspecial('sobel'); g3=filter2(h2,f1,'same');%卷积和多项式相乘 same相同的 k=mat2gray(g3);% 实现图像矩阵的归一化操作 四,图像处理素描(来源网络) f=imread(''); [VG,A,PPG] = colorgrad(f); ppg = im2uint8(PPG); ppgf = 255 - ppg; [M,N] = size(ppgf);T=200; ppgf1 = zeros(M,N); for ii = 1:M for jj = 1:N if ppgf(ii,jj)

自动卸螺纹模具设计初级培训教程

自动卸螺纹模具设计初级教程 塑胶产品螺纹分外螺纹和内螺纹两种,精度不高的外螺纹一般用哈夫块成型,而内螺纹则大多需要卸螺纹装置。这里简单介绍内螺纹脱模方法,重点介绍齿轮的计算和选择。 一、卸螺纹装置分类 1、按动作方式分 ①螺纹型芯转动,推板推动产品脱离; ②螺纹型芯转动同时后退,产品自然脱离。 2、按驱动方式分 ①油缸+齿条 ②油马达/电机+链条

③齿条+锥度齿轮 ④来福线螺母

二、齿轮的参数和啮合条件 模具的卸螺纹机构中大多应用的是直齿圆柱齿轮,而且一般都是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因此下面就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 1、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①要求瞬时传动比恒定不变 ②要求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2、直齿圆柱齿轮啮合基本定律 两齿轮廓不论在何处接触,过接触点所作的两啮合齿轮的公法线,必须与两轮连心线相交于一点“C”,这样才能保证齿轮的瞬时传动比不变。将所有“C”点连起来就成了2个外切圆,称之为分度圆,分度圆圆心距即齿轮圆心距。详见下图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 分度圆直径------“d”表示 分度圆周长--------“S”表示 齿轮齿距--------“p”表示 齿轮齿厚--------“sk”表示 齿轮齿槽宽--------“ek”表示

齿轮齿数--------“z”表示 齿轮模数--------“m”表示 齿轮压力角--------“ɑ”表示 齿轮传动比--------“i”表示 齿轮中心距--------“l”表示 4、计算公式如下: ①齿距 = 齿厚 + 齿槽宽即:p = sk + ek ②模数的由来 因为S = Z x P = π x d d = P / π x Z π是无理数,为计算方便,将P / π规定为常数,即模数,用m 表示,故有公式如下: d = m ×Z. 即:分度圆直径等于模数乘以齿数。 我国规定模数有2个系列,优先采用第一系列。 模数第一系列:1、1.25、1.5、 2、2.5、3、4、5、6 、8 、10… 模数第二系列:1.75、2.25、2.75、3.25、3.5、4.5、5.5、7… ③压力角 我国规定:分度圆处的压力角为标准压力角,其值20°。 ④传动比 当模数一定时,传动比就等于齿数比,即 i = Z1 / Z 2 ⑤中心距 当齿数确定时,中心距I = (Z1+Z2) * m / 2 5、齿轮啮合条件 模数和压力角相同的齿轮都可以正确啮合。 三、设计步骤 1、必须掌握产品的以下数据(见下图) ①“D”——螺纹外径 ②“P”——螺纹牙距 ③“L”——螺纹牙长 ④螺纹规格/方向/头数 ⑤型腔数量 2、确定螺纹型芯转动圈数 U=L/P + Us U ……螺纹型芯转动圈数 Us……安全系数,为保证完全旋出螺纹所加余量,一般取0.25~1 3、确定齿轮模数、齿数和传动比 模数决定齿轮的齿厚,齿数决定齿轮的外径,传动比决定啮合齿轮的转速。 (1).齿数 当传动中心距一定时,齿数越多,传动越平稳,噪音越低。但齿数多,模数就小,齿厚也小,致使其弯曲强度降低,因此在满足齿轮弯曲强度条件下,尽量取较多的齿数和较小的模数。为避免干涉,齿数一般取Z≥17,螺纹型芯的齿数尽可能少,但最少不少于14齿,且最好取偶数。 (2).模数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院(系)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 学号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15日 目录 摘要: (03) 课题一:图像的灰度级分辨率调整 (04) 课题二:噪声的叠加与频域低通滤波器应用 (06) 课题三:顶帽变换在图像阴影校正方面的应用 (13) 课题四:利用Hough变换检测图像中的直线 (15) 课题五:图像的阈值分割操作及区域属性 (20) 课题六:基于MATLAB?的GUI程序设计 (23)

结束语: (36) 参考文献: (37)

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课题设计 摘要 本文首先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定义、概念、算法与常用变换进行了介绍;并通过七个课题实例,借助MATLAB?的图像处理工具箱(Computer Vision System Toolbox)对这些案例逐一实现,包括图像的灰度值调整、图像噪声的叠加、频域低通滤波器、阈值分割、Hough变换等,常用的图像变化与处理;然后通过MATLAB?的GUI程序设计,对部分功能进行模块化整合,设计出了数字图像处理的简易软件;最后给出了软件的帮助文件以及该简易程序的系统结构和m代码。 关键词:灰度值调整噪声图像变换 MATLAB? GUI设计

课题一:图像的灰度级分辨率调整 设计要求: 128,64,32,16,8,4,2,并在同一个figure窗将图像的灰度级分辨率调整至{} 口上将它们显示出来。 设计思路: 灰度级分辨率又称色阶,是指图像中可分辨的灰度级的数目,它与存储灰度级别所使用的数据类型有关。由于灰度级度量的是投射到传感器上的光辐射值的强度,所以灰度级分辨率又称为辐射计量分辨率。随着图像灰度级分辨率的的逐渐降低,图像中所包含的颜色数目将变得越来越少,从而在颜色维度造成图像信息量的退化。 MATLAB?提供了histeq函数用于图像灰度值的改变,调用格式如下: J = histeq(I,n) 其中J为变换后的图像,I为输入图像,n为变换的灰度值。依次改变n的值为 128、64、32、16、8、4、2 就可以得到灰度值分辨率为128、64、32、16、8、4、2 的输出图像。利用MATLAB?的subplot命令可以将不同灰度的图像放在同一个figure中方便对比。 课题实现: 该思路的MATLAB?源代码如下: in_photo=imread('lena.bmp'); %读入图片“lena.bmp”,位置在matlab当前工作区路径下D:\TempProject\Matlab\Works for i = [128,64,32,16,8,4,2] syms(['out_photo',num2str(i)]); %利用for循环定义7个变量,作为不同灰度值分辨率的输出变量 eval(['out_photo',num2str(i), '=histeq(in_photo,i)',';']); %histeq函数用于改变图像灰度值,用eval函数给变量循环赋值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2013

. . . .页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容、要求 题目一:图像处理软件 1、设计容及要求: (1)、独立设计方案,实现对图像的十五种以上处理(比如:底片化效果、灰度增强、图像复原、浮雕效果、木刻效果等等)。 (2)、参考photoshop软件,设计软件界面,对处理前后的图像以及直方图等进行对比显示; (3)、将实验结果与其他软件实现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设计过程所遇到的问题。 2、参考方案(所有参考方案若无特殊说明,均以matlab为例说明): (1)实现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 学习使用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利用imread()语句读入图像,例如 image=imread(flower.jpg),对图像进行显示(如imshow(image)),以及直方图计算和显示。 (2)图像处理算法的实现与显示 针对课程中学习的图像处理容,实现至少十五种图像处理功能,例如模糊、锐化、对比度增强、复原操作。改变图像处理的参数,查看处理结果的变化。自己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引入噪声,去噪;引入运动模糊、聚焦模糊等,对图像进行复原。 (3)参照“photoshop”软件,设计图像处理软件界面 可设计菜单式界面,在功能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设计按键式界面,视功能多少而定;参考matlab软件中GUI设计,学习软件界面的设计。

. . . 题目二:数字水印 1、设计容及要求: 为保护数字图像作品的知识产权,采用数字水印技术嵌入水印图像于作品中,同时尽可能不影响作品的可用性,在作品发生争执时,通过提取水印信息确认作品。通常情况下,水印图像大小要远小于载体图像,嵌入水印后的图像可能遇到噪声、有损压缩、滤波等方面的攻击。因此,评价水印算法的原则就是水印的隐藏性和抗攻击性。根据这一要求,设计水印算法。 (1)、查阅文献、了解数字水印的基本概念。 (2)、深入理解一种简单的数字水印嵌入与提取方法。 (3)、能够显示水印嵌入前后的载体图像。 (4)、能够显示嵌入与提取的水印。 (5)、选择一种以上的攻击方法,测试水印算法的鲁棒性等性能。 (6)、设计软件界面 2、参考方案 (1)对水印图像进行编码置乱(可采用伪随机码,提高水印图像的隐蔽性); (2) 对图像进行子图像分解(如8*8),对子块分别进行DCT变换; (3) 对DCT系数按照zig-zag排序进行排列,选择一种频系数,对该种频系数相邻 的系数进行水印嵌入 (4) 低通滤波检验水印算法的抗攻击性。 (5) 设计数字水印的软件界面。 .页脚.

PR按键类模具设计教程

按键类模具设计

Ⅱ按键类模具设计总则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一)什么是模具:模具就是用来生产某种指定产品的工具。即然模具只是生产产品的工具。所以制作模具并不是制模人员的目标。作业合格的产品才是我们一切努力的最终目标,而模具制作是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得到合格的产品,模具和模具设计才实现其价值。 (二)什么是按键模:按键模就是用来生产按键类产品的工具,按键类产品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1 产品的尺寸相对较小,而尺寸精度要求高 2 产品一般有较高的表面要求 3 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但单件产品要求产量高 4 产品有诸如:电镀,印刷等后道工序 相对应于上述按键类产品的特点,按键类模具也有其相对应的特点: 1 模具精度要求高,一般重要尺寸控制为0.02MM 2 型腔、型芯的强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一般型腔都要做到镜面抛光,故我们在选择工件 材料和加工工艺也要相应选用性能好的S136钢材,热处理后硬度为48-52HRC 3 在产品排布设计时,要设计边框和定位柱,以利于注塑工艺调整,以及产品后加工的固 定,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包装和保护。 (三)按键类产品使用的材料: 1 ABS 用于空心电镀KEY或空心电镀 2 PC 用于空心透明KEY或实心透明KEY 3 PMMA 用于实心透明KEY 4 按键类产品成型后的处理程序以及模具设计时应注意的地方。 (1)表面电镀 1 整个表面都可以被电镀 (2)侧面和顶面可被电镀而底面不可以电镀 针对表面电镀的产品,模具设计时主要要考虑以下几点 1 产品的底面尽量设计成平面

2 LAYOUT 设计时,KEY间距有适当距离 3 流道上要设计挂点,方便电镀时固定产品, 挂点距离为40-50MM 4 在边框及流道上设计一小平面,方便电镀后检测电镀层的厚度 5 定位柱应朝向产品侧,以保护电镀KEY的表面 2 表面印刷: 1 定位柱的设计应朝向KEY的反面,以保证定位柱不刮破印刷丝网 2 流道边框等不能高于产品的KEY 顶面,以免干涉印刷 3 按键KEY与硅胶产品的装配 大多的按键KEY做好之后,都要装配到硅胶产品上, 装配一般是通过用胶水将按键KEY 粘在硅胶上来完成.所以,产品结构设计时必须设计合适的装配间隙和防呆结构. 二、模具设计: 在完成对产品的分析之后,我们要进入正式的模具设计。因按键类模具属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故模具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㈠按键类模具的设计精度: 模具精度虽然与加工和年装配密切技术相关,但首先应具有较高的设计精度。如果在设计时没有提出恰当的技术要求,或模具结果本身设计不合理,则无论加工和装配技术有多高,模具的精度永远不可能得到保证,所以: 1.按键模各零部件的设计精度和技术要求要与产品精度相适应。按键模型腔、型芯以及分型面的精度相适应。一般模具的尺寸公差应小于产品公差的三分之一,按公司目前的要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公差应控制在±0.02mm以内。 2.按键模的标准通用零部件,虽然不直接参与注射成型,但其精度却能够间接影响产品精度。为此,按键类模具的模架使用龙记标准模架,顶针及司筒使用进口顶针及司筒、浇口套、定位圈也可使用标准件。 3.按键模的结构必须要具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它们在注射压力和合模力的作用下,发生大的弹性变形,影响产品的精度,故: ①模架及板模框适当加厚,并适当增加支撑柱,以防止模架变形 ②镶块选用优质的S136钢材,粗加工后进行热处理,其硬度达到48-52HRC ③设计合理的结构,比如锥面配合,设计凸块咬合结构类加强整体的刚度。 4.按键模应确保动、定模的对合精度。

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导语: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以下是XX整理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1 摘要:图像处理技术从其功能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模拟图像处理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指的是将图像信号直接转换成为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的过程,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处理的精度高、处理的内容丰富、可以进行复杂、难度较高的处理内容。当其不在于处理的速度比较缓慢。当前图像处理技术主要的是体现在数字处理技术上,本文说阐述的图像处理技术也是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主要介绍对象。数字图像处理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近年来, 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 了解和掌握这些发展趋势对于做好目前的图像处理工作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现代图像处理技术的三点发展趋势。 对图像进行处理(或加工、分析)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 (1)提高图像的视感质量,如进行图像的亮度、彩色变换,增强、抑制某些成分,对图像进行几何变换等,以改善图像的质量。(2)提取图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或特殊信息,这些被提

取的特征或信息往往为计算机分析图像提供便利。提取特征或信息的过程是计算机或计算机视觉的预处理。提取的特征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如频域特征、灰度或颜色特征、边界特征、区域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拓扑特征和关系结构等。 (3)图像数据的变换、编码和压缩,以便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不管是 何种目的的图像处理,都需要由计算机和图像专用设备组成的图像处理系统对图像数据进行输入、加工和输出。 数字图像处理主要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像变换由于图像阵列很大,直接在空间域中进行处理,涉及计算量很大。因此,往往采用各种图像变换的方法,如傅里叶变换、沃尔什变换、离散余弦变换等间接处理技术,将空间域的处理转换为变换域处理,不仅可减少计算量,而且可获得更有效的处理。目前新兴研究的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中都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它在图像处理中也有着广泛而有效的应用。 图像编码压缩图像编码压缩技术可减少描述图像的数据量,以便节省图像传输、处理时间和减少所占用的存储器容量。压缩可以在不失真的前提下获得,也可以在允许的失真条件下进行。编码是压缩技术中最重要的方法,它在图像处理技术中是发展最早且比较成熟的技术。

-动态图形设计教学大纲

《动态图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232025 课程英文名称:Dynamic illustration design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16 实验:24 上机:0 适用专业:动画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动态图形设计》是动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重在理论了解和操作实务性。课程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动态图形的历史和概念、变化与发展以及应用领域和表现形式;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设计训练,结合实际个案,灵活使用电脑软件工具进行动态图形的创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国内外动态图形设计市场,熟知动态图形文化; 2.了解动态图形的最新动态; 3.理解动态图形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表现形式; 4.掌握通用动态图形原理和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一般动态图形设计的初步能力; 5. 将插画设计运用到其他视觉传达的领域。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动态图形设计一般知识,动态图形的特征、表现形式、设计手法、造型要素及动态图形在各种领域的应用。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动态图形的造型要素、构图方法;各国不同风格的动态图形表现形式;动态图形的主题、表现手法、绘制手法等;动态图形的过程及创作设计的一般规律。 3.基本技能:掌握动态图形的表现形式、构图设计,色彩设计的技能,掌握Photoshop设计软件的使用等。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动态图形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ppt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生采用二维Photoshop设计软件进行gif动态插画设计和创作设计作业的设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素描、色彩、图案变化设计等。本课程将为角色设计、网页设计、场景设计等专业课以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角色定位设计、动态图形设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等)应安排大量课时,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实践》课程设计题目图像增强算法综合应用 学生姓名韩帅_______ 学号 院系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范春年____ 噪声,不同的去噪方法效果不同,因此应该采用不同的去噪方法以达到最好的去噪效果。? (2)随机噪声应在空间域去除,而空域去噪方法中,中值滤波法效果最好。? (3)周期噪声应在频域中消去。?

(4)去除噪声后的图像仍然可以改善处理。? (5)均方误差评估去噪处理后图像的去噪效果。 2.2算法设计? (1)读入初始图片及加噪图片。? clc;?clear;? f=imread();? ? for?j?=?1?:?N? ???????d?=?sqrt((i-m)^2+(j-n)^2);? ????? h?=?1/(1+0.414*(d/d0)^(2*nn));??%?计算低通滤波器传递函数??????????? ?result(i,j)?=?h?*?G(i,j);???????? end???

end (4)计算均方误差评估去噪效果。? [m?n]=size(p);?l=f-p;? he=sum(sum(l));? avg=he/(m*n); ?k=l-avg;? result1=(sum(sum(k.^2)))/(m*n);? for i=1:M for j=1:N d=sqrt((i-m)^2+(j-n)^2); h=1/(1+0.414*(d/d0)^(2*nn)); %h=1/(1+(d/d0)^(2*nn)); %备用 G(i,j)=h*G(i,j); end end p=uint8(real(ifft2(ifftshift(G)))); subplot(341);imshow(f),title('原图'); subplot(345);imshow(log(abs(f2)),[]),title('频谱'); subplot(349);imhist(f),title('原图'); subplot(342);imshow(g),title('噪声');

平面设计教程平面排版设计技巧-精品

平面设计教程平面排版设计技巧-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地方、焦点、充分、整体、和谐、配合、突出、需要、氛围、办法、结构、水平、吸引、营造、形成、帮助、解决、规范 《Chico’s》时装杂志的夏季服装展示封面设计之所以能够吸引我们的眼睛,是因为他们大胆地将名称与图片自然形成的线条配合,而不是让名称固定不变。看看他们如何做的: 矩形状:站立的模特分成的三个部分(面部―衬衣―牛仔裤,上图左)靠在一面砖墙上使整个图片形成多个矩形,标题自然摆放,并堆放在照片上,文字同样形成了矩形块。整个图片及各个元素都呈现水平及矩形的感觉,所以整体看起来自然和谐。 垂直:而在另一期产品介绍上,图中模特的长袖衫衣、V形开襟及一个伸展流动的造型使整个图片形成了一个由上至下的流畅线条,为了配合图片的特性,品牌名称也是大胆地垂直摆放,顺应了图片的特性,使你一眼就被封面吸引。 二、排版:一个空格还是两个空格? 在英文文字排版中,在一个句子(句号)后,我们需要空一格,这是为什么呢? 文字排版:在近600年的印刷历史中,一些字体如Garamond(见上方)(甚至包括一些手写体),每个字母都有自己的比例构成。所以每个字母根据本身的结构,使到不同的字母所占的宽度是不一样的,这样当文字排在一起时,我们感觉文字能够自然流动并可清晰阅读,中间感觉不到障碍,整体也很漂亮。在句子后空一个空格(称作“法式间隔”)延续了文字的流动性,可以说是一种设计。 打印文字:但用打字机打出来的英文文字并不规范。上图中,A,当打字机在19世纪发明时,各个字母所占的宽度都是相同的,如上方,M的宽度与一个i字母及句号的宽度都是一样的,在打字机中,句子后面是留了两个间隔的。B,在那时,当人们习惯阅读打字机打出来的文字时,大家认为在句子后空多两个格(空两格被称作“英式间隔”)可以使在打字机打印出来的文字更加容易阅读。习惯成自然,后来在打字机中空两个格也就成为了打字中一条不成文但必须遵守的规定,但现在打字机也已经基本被淘汰了,所以在目前排版中并不需要这样做。 三、标题:匆忙一瞥也让人记住 现在的读者比以前需要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处理,所以帮助那些匆忙的观众能够清晰地阅读你的内容,我们通过强调某些词语从而使标题创造了一个二级小标题。 双重功能:最上图,利用白色文字突出二个词语,我们创造了一个更短但意思与完整标题相似的另一个小标题“变化中的萨克拉门托“(Changing Sacramento)。这种技巧在一些需要较远距离观看时效果更加突出(上左)。被强调的词语也可单独表达自己的意思。上右,

图形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第四次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图像图像处理实验人:尹丽(200921020047) 实验时间:2012年4月19日实验地点:5-602 指导老师:夏倩老师成绩: 一、实验内容: ⑴图像的锐化:使用Sobel,Laplacian 算子分别对图像进行运算,观察并体会运算结果。 ⑵综合练习:对需要进行处理的图像分析,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采用正确的步骤,对图像进行各类处理,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图像效果。 二、实验目的: 学会用Matlab中的下列函数对输入图像按实验内容进行运算;感受各种不同的图像处理方法对最终图像效果的影响。(imfilter;fspecial;) 三、实验步骤:

1、仔细阅读Matlab 帮助文件中有关以上函数的使用说明,能充分理解其使用方法并能运用它们完成实验内容。 2、将Fig3.41(c).jpg 图像文件读入Matlab ,使用filter2函数分别采用不同的算子对其作锐化运算,显示运算前后的图像。 3、算子的输入可采用直接输入法。其中Sobel ,Laplacian ,也可用fspecial 函数产生。 4、各类算子如下: ???? ??????---121000121 ??????????-111181111 5、将Fig3.46(a).jpg 图像文件读入Matlab ,按照以下步骤对其进行处理: (1)用带对角线的Laplacian 对其处理,以增强边缘。 (2)用imadd 函数叠加原始图像。可以看出噪声增强了,应想法降低。 (3)获取Sobel 模板并用filter2对其进行5×5邻域平均,以减少噪声。 5(1)实验代码如图: 对角线Laplacian Sobel 垂直梯度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 骤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冲压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才能 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制造出合格的冲压零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完成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a.读懂零件图;除零件形状尺寸外,重点要了解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b.分析零件的结构和形状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c.分析零件的基准选择及尺寸标注是否合理,尺寸、位置和形状精度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d.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否过高。 e.是否有足够大的生产批量。 如果零件的工艺性太差,应与设计人员协商,提出修改设计的方案。如果生产批量太小,应考虑采用其它的生产方法进行加工。 2、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及最佳工艺规程设计: a.根据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初步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如:冲裁、弯曲、拉深、胀形、扩孔。 b.核算各冲压成形方法的变形程度,若变形成度超过极限变形程度,应计算该工序的冲压次数。 c.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和质量要求,安排合理的冲压顺序。要注意确保每道工序的变形区都是弱区,已经成形的部分(含已经冲制出的孔或外形)在以后的工序中不得再参与变形,多角弯曲件要先弯外后弯内,要安排必要的辅助工序和整形、校平、热处理等工序。

d.在保证制件精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批量和毛坯定位与出料要求。确定合理的工序组合方式。 e.要设计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并从质量、成本、生产率、模具的刃磨与维修、模具寿命及操作安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选定一个最佳的工艺方案。 f.初步确定各个工序的冲压设备。 3、冲压零件毛坯设计及排样图设计: a.按冲压件性质尺寸,计算毛坯尺寸,绘制毛坯图。 b.按毛坯性质尺寸,设计排样图,进行材料利用率计算。要设计多种排样方案,经过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 4、冲压模具设计: a.确定冲压加工各工序的模具结构形式,并绘制模具简图。 b.对指定的1—2个工序的模具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绘制模具工作图。设计方法如下: ※????确定模具的种类:简单模、连续模还是复合模。 ※???模具工作零件设计: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凸、凹模长度,确定凸、凹模结构形式和连接固定方式。 ※??确定毛坯的定位和定距方式,并对相应的定位、定距零件进行设计。※??确定压料、卸料、顶件及推件方式,并对相应的压料板、卸料板、推件块等进行设计。 ※??模架设计:包括上下模座及导向方式的设计,也可以选用标准模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本科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 ___2008___年 _12__月 _30__日 数字图像处理演示系统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通信工程 052

1 主要内容 1.1数字图像处理背景及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图像的质量,它以人为对象,以改善人的视觉效果为目的。目前,图像处理演示系统应用领域广泛医学、军事、科研、商业等领域。因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易于实现非线性处理,处理程序和处理参数可变,故是一项通用性强,精度高,处理方法灵活,信息保存、传送可靠的图像处理技术。本图像处理演示系统以数字图像处理理论为基础,对某些常用功能进行界面化设计,便于初级用户的操作。 1.2 图像处理演示系统设计要求 能加载和显示原始图像,显示和输出处理后的图像; 系统要便于维护和具备可扩展性; 界面友好便于操作; 1.3 图像处理演示系统设计任务 数字图像处理演示系统应该具备图像的几何变换(平移、缩放、旋转、翻转)、图像增强(空间域的平滑滤波与锐化滤波)的简单处理功能。 1.3.1几何变换 几何变换又称为几何运算,它是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几何运算,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使原图像产生大小、形状、和位置等各方面的变化。简单的说,几何变换可以改变像素点所在的几何位置,以及图像中各物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这种运算可以被看成是将各物体在图像内移动,特别是图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时,一个图像可以由另外一个图像通过几何变换来产生。实际上,一个不受约束的几何变换,可将输入图像的一个点变换到输出图像中的任意位置。几何变换不仅提供了产生某些特殊图像的可能,甚至还可以使图像处理程序设计简单化。从变换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图像的位置变换、形状变换等 1.3.2图像增强 图像增强是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根据应用需要突出图像中的某些“有用”的信息,削弱或去除不需要的信息,以达到扩大图像中不同物体特征之间的差别,使处理后的图像对于特定应用而言,比原始图像更合适,或者为图像的信息提取以及其他图像分析技术奠定了基础。一般情况下,经过增强处理后,图像的视觉效果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意味着图像的视觉效果得到了改善,某些特定信息得到了增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上海理工大学 计算机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红细胞数目统计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姓名王磊学号0916020226 日期2012-11-27 地点图文信息中心成绩教师韩彦芳

一、设计内容: 主题:《红细胞数目检测》 详细说明:读入红细胞图片,通过中值滤波,开运算,闭运算,以及贴标签等方法获得细胞个数。 二、现实意义: 细胞数目检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医学上的作用,可通过细胞数目的检测来查看并估计病人或动物的血液中细胞数,如估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细胞的数目,同时也可检测癌细胞的数目来查看医疗效果,根据这一系列的指标来对病人或动物进行治疗,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的。 三、涉及知识内容: 1、中值滤波 2、开运算 3、闭运算 4、二值化 5、贴标签 四、实例分析及截图效果: (1)代码如下: 1、程序中定义图像变量说明 (1)Image--------------------------------------------------------------原图变量;

(2)Image_BW-------------------------------------------------------值化图象; (3)Image_BW_medfilt-------------------------中值滤波后的二值化图像; (4)Optimized_Image_BW---通过“初次二值化图像”与“中值滤波后的二值化图像”进行“或”运算优化图像效果; (5)Reverse_Image_BW--------------------------优化后二值化图象取反;(6)Filled_Image_BW----------------------已填充背景色的二进制图像;(7)Open_Image_BW--------------------------------------开运算后的图像; 2、实现代码: %-------图片前期处理------------------- %第一步:读取原图,并显示 A = imread('E:\红细胞3.png'); Image=rgb2gray(A); %RGB转化成灰度图 figure,imshow(Image); title('【原图】'); %第二步:进行二值化 Theshold = graythresh(Image); %取得图象的全局域值 Image_BW = im2bw(Image,Theshold); %二值化图象 figure,imshow(Image_BW); title('【初次二值化图像】'); %第三步二值化图像进行中值滤波 Image_BW_medfilt= medfilt2(Image_BW,[13 13]); figure,imshow(Image_BW_medfilt); title('【中值滤波后的二值化图像】'); %第四步:通过“初次二值化图像”与“中值滤波后的二值化图像”进行“或”运算优化图像效果 Optimized_Image_BW = Image_BW_medfilt|Image_BW; figure,imshow(Optimized_Image_BW); title('【进行“或”运算优化图像效果】'); %第五步:优化后二值化图象取反,保证:‘1’-〉‘白色’,‘0’-〉‘黑色’ %方便下面的操作 Reverse_Image_BW = ~Optimized_Image_BW; figure,imshow(Reverse_Image_BW); title('【优化后二值化图象取反】');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matlab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文档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课程设计要求 (2)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2) 四、课题分析 (3) 五、总体设计 (3) 六、具体设计 (4) 6.1、文件 (4) 6.1.1、打开 (4) 6.1.2、保存 (4) 6.1.3、打印 (4) 6.1.4、退出 (4) 6.2、直方图统计 (4) 6.2.1、R直方图 (4) 6.2.2、G直方图 (4) 6.2.3、B直方图 (4) 6.3、图像增强处里 (5) 6.3.1、直方图均衡化 (5) 6.3.2、对比度展宽 (6) 6.3.3、动态范围调整 (6) 6.3.4、空间域平滑算法 (6) 6.3.4.1、均值滤波 (7) 6.3.4.2、中值滤波 (7) 6.3.4.3、边界保持滤波 (8) 6.4、图像分割 (8) 6.4.1、均匀性度量法 (8) 6.4.2、类间最大距离法 (9) 6.4.3、局部阈值法 (9) 6.5、颜色空间转化 (9) 6..5.1、RGB转HSV (10) 6.5.2、RGB转HIS (10) 6.6、其他图像处理功能 (10) 6.6.1、锐化 (10) 6.6.2、傅里叶………………………………………………………….10\\

七、程序调试及结果分析 (11) 八、心得体会 (11) 九、参考文献 (11) 十、附录 (12) 基于MATLAB的图像处理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熟悉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可以进行数字图像的应用处理的开发设计。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要求独立完成设计项目,开发工具为MATLAB,也可为C、C++、java等, 具体自选。各组长有责任督促组员完成任务并提交报告; 2、时间为4月28日~6月28日为其两个月的业余时间。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学习MATLAB GUI程序设计,利用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设计和实现自己的Photoshop 。要求:按照软件工程方法,根据需求进行程序的功能分析和界面设计,给出设计详细说明。然后按照自己拟定的功能要求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

汇编语言课程设计小车动态图形设计

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 机电学院计算机2班尚炎焱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动态图形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进行程序设计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熟悉汇编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达到能独立阅读、编制和调试一定规模的汇编语言程序的水平。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要求编写并调试通过一个小型软件,实现对软件或硬件的操作。 2.遵循模块化、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 3.要求程序必须正确。 4.程序简明易懂,多运用输入输出提示,出错信息及必要的注释。 5.要求程序结构合理,语句使用得当。 6.适当追求编程技巧和程序运行效率。 三、课程设计题目: 小车动态图形设计 四、课题分析 该题目看似复杂,其实不然。具体方式可以按以下步聚进行: 1、确定下车由哪些字符组成 2、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小车,然后再擦除 3、改变一个列坐标,重复步聚2 4、写一个循环子程序,让小车从屏幕的左侧行驶到屏幕的右侧 5、用LOOP指令,改变行坐标,让小车从屏幕的上一端跳到屏幕的下一端,重复执行,显示一屏 6、然后再用LOOP指令,不断重复这一屏

五、流程图: NO YES : NO YES 开始 有无按健 ENTER KEY? ROW 递增几 行 小车从左边行驶到右边 是否行驶到右下角 终止 ROW,COLUMN 初始化

六、程序源代码 DISPLAY MACRO ROW_OFFSET,COLUMN_OFFSET,CHAR,ATTR MOV BH,0 ADD DH,ROW_OFFSET I;显示一个字符和属性 ADD DL,COLUMN_OFFSET MOV AH,2H INT 10H MOV AL,CHAR MOV BL,ATTRI MOV CX,1 MOV AH,9H INT 10H ENDM SETMODE MACRO MODE1 ;设置显示方式 MOV AH,0 MOV AL,MODE1 INT 10H ENDM DATA SEGMENT STRING DB'Please press ENTER key to show my work',0DH,0AH DB'You can press any other keys to end , enter key or any ohter keys?$' CHAR_CNT LABEL WOR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