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气温,物候方面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气温,物候方面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气温,物候方面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气温,物候方面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气温,物候方面

篇一: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内试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内试题

加禾小学

一、填空。

1、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被称做()。

2、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我们知道这些食物来自(土地种植、、)等。

3、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有()个节气,我们这里适应种植的农作物有()。

4、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与()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候方面的变化。

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到使用现代(),农业的()不断变革,也不断提高.

6、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有()。

7、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产量多,而且()产量

已占全球总产量的60%,是世界()蔬菜生产国。

8、我国栽培小麦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多年前。

9、人类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敬意,常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10、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发展到使用现代(),农业在()的不断变革,()也不断提高.

11、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却解决了人口占世界()的吃饭问题。

12、()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伴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等科学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

13、()利用尼罗河涨落的变化,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年定为365天。

14、()是古埃及人建造的伟大工程,它是世界古建筑的奇迹。

15、()位于岷江的中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16、古代新疆人为了保存和运送天山融化的雪水,发明修建了()。

17、()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被授予国家()奖。

18、我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等。

19、我知道的传统节日有()等,端午节是农历(),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诗人()

20、古代的通信方法有()等。

21、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知道的通信工具有()等。

22、()开始走进千家万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人们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23、被称为大众传媒的有()、()、()、()等。

24、()和()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25、()规定,任何人不得故意毁损邮筒、邮政公用设施,不得()()或者非法拆看他人的信件。

26、()是我们学习的新伙伴,生活的好帮手,它使大家工作和生活变得更方便和快捷。。

27、现在最为快捷,普通的通信方式是()

28、交通运输的方式有、()、()和()()。

29、西汉时期我国开拓了一条闻名于世界的()。

30、()是我国著名的航海家。

31、看电视应注意(、、)等。

32、交通标志是通过()()()和其它符号向人们传递特定信息,因此,人们将它称做()。

33、常见的交通标志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

34、我知道()岁以下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我还知

道的交通规则有()()()等。

35、报警请拨();发生火灾请拨();病人急救请拨();交通事故请拨()。36、20XX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里氏()级特大地震在()地区突然爆发。在这场灾难面前,勇现出许多英雄少年,我知道的英雄少年有(、、)

37、手提式灭火器可用于()()()和一般物质,再()就可以引起的火灾,使用的方法是先()。

38、()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我们要时时树立()意识。学会安全自护。

39、在你们拥有的权利中,()的权利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40、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清洁工人的(),维护干净清洁的()。

41、中国()是向人们展示科技成果,进行科学普及宣传的大型场馆之一。

42、在灾难面前,新时代的英雄彰显了机智勇敢、无私无畏、()的英雄本色。

43、火灾是无情的。防火要从()做起,要从()做起。

44、防火的主要措施是控制()、隔绝助燃物、消除()。

45、为了行人过马路安全,大街上很多地方都设有()和()。

46、孩子是祖国的(),全社会都有责任关心、爱护他

们。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应该学会()。

47、雀儿山位于()东南部,被称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局雀儿山五道班班长()和他的工友已经坚守了20年。

48、()是安徒生的故乡。

49、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之一,而且,在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彩的饮茶()和风俗。

50、每逢春节,我们中国人都喜欢()、窗花。红红火火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51、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上的五色土体现了我国祖先对()的崇拜。

52、三毛生活与我们相差(),受富人的(),但他不向困难(),用自己的方法与不平等社会()。

53、电视节目给我们带来()的体验,电视节目的播出渗透着()的心血,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带来宝贵的()。

54、花生又叫落花生、()、()、()番豆等,是16世纪初由福建、广东侨商带到中国()地区的。

55、我国有将近()亿人口从事着农业劳动。

56、泼水节是()人民的重要节日。

57、()是韩国的传统美食。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选文第5段中括号的后者指代什么? 3.选文指出,在研究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时要注意哪些特殊情况? 4.第3段中中括号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运用文中的物候知识来解释下面这首诗中描写的自然现象: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答案: 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2.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3.纬度: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经度:近海与沿海的区别 高下:秋冬之交的逆温层 4.举例说明:深化观点,增加可信度,使读者更加明白高下的差异如何影响物候比较说明:突出观点,增加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二十四节气:第五大发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短短的56个字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的季节、天文、天气和物候的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既是古老的阴阳合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关于天文、气象方面的历法,曾被气象学家誉为第五大发明。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测定节气的方法和仪器。人们发现房屋树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投下了阴影,同时,这些影子在一年中随着时辰的变化又具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竖起一根杆子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就是最早的圭表。根据长期的观测发现,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表影最短,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在冬天的某一天,正午表影最长,之后天气逐渐转热,于是便确立了最早的两个节气“夏至”和“冬至”。连续两次测到的表影最长值或最短值之间相隔的天数是365天,这说明在很早以前先民就测算出一年等于365天。二十四节气产生于西周早期,在春秋时期,人们测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四个节气,战国时的《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节气增加到八个。公元前139年,刘安所著的《淮南子》第一次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邓平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历法《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列入其中,正式成为历法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根据对太阳和自然界的观察形成的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体系。该体系是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轨道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反映气候、物候、时令、天文等方面变化的规律。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物候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意思是夏至、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分别是一年中最热、最冷时候,出现在大暑、大寒的节气中;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农作物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是谚语“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和成语“不违农时”的道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结晶,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占据指导地位,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 七十二物候:大自然的语言 物是就生物、非生物而言,候则是气候的意思。物候是生物与非生物受气候及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现象。如草木发芽、展叶、开花、结实,昆虫和候鸟来去以及霜、雪、雷等现象,统称为物候。物候在我国由来已久,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物候记载,比雅典人的记载早了1000多年。 七十二物候基于二十四节气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夏小正》中提及了动植物的鸟兽鱼虫和非生物等68种物候现象,还按月别记录了7种气候现象、11种农事及畜牧现象。目前所知我国最初的物候记录是《诗经?幽风?七月》中的“五月鸣绸”,又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当时人们仔细观察物候和积累经验,确定了播种、采集、收获等日期,并用这些经验指导农林牧副渔等各项生产活动。战国至西汉期间《逸周书?时训解》中首次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以此观测记录了物候的变化。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物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智慧的先民们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的气候变化。 七十二物候是古代农业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萌芽,通过对一年中气候、物候现象的观测用来应对气候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物候的功能主要在于预报天气和时节,对古代准备农事活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根据动物的各种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农谚: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1. 形容春天的成语: (1)风和日丽 (2)草长莺飞 (3)春光明媚(4)春寒料峭 (5)春暖花开 (6)春色满园(7)春色恼人 (8)春意盎然 (9)花香鸟语(10)惠风和畅 (11)流水桃花 (12)莺歌燕舞 (13)桃红柳绿 (14)姹紫嫣红 2. 形容夏天的成语: (1)火伞高张 (2)赤日炎炎 (3)炎天暑月(4)赤时当空 (5)骄阳私火 (6)暑气蒸人(7)燋金烁石 3. 形容秋天的成语: (1)西风落叶 (2)桐叶知秋 (3)天高气爽(4)秋高气爽 (5)金风飒飒 (6)江枫渔火(7)林寒涧肃 (8)秋风萧瑟 4. 形容冬天的成语: (1)橙黄橘绿 (2)白雪皑皑 (3)冰天雪地(4)风号雪舞 (5)风雪交加 (6)固阴护寒(7)寒气逼人 (8)千里冰封 (9)朔风凛冽(10)天寒地冻 (11)雪虐风饕 (12) 冰冻三尺

二十四节气气候习俗概要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每五日为一候,共计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 立春节气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3000年前中国就有迎春仪式,至今已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习惯。 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表示春季开始,万物有了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中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三候所对应的花信“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冬天的寒冷还未消失殆尽,它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消融,大地解冻才能使万物复苏,才能有万物生长的土壤,所以三候的说法十分准确地把立春这个阶段的特征和预兆形象地表现出来。 俗语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不仅是个重要节气,也是一个重大节日,中国民间将其称为立春节,并有吃春饼、鞭春牛等趣味习俗。立春这天,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值得一提的是,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其意义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萝卜还可以解酒、通气,具有营养、健身、祛病等功效。除“咬春”外,民间还有“打春”习俗,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现在,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了立春时节的自然

环保教育教案及作业(天气与节气)

第1课天气与节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 2. 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增强环保意识。 3. 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二、开动脑筋,认识天气 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2.那么怎样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 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样获得天气消息的呢?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看报纸、手机短信……) 4.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我们获得天气变化的途径有这么多。那我们古人是怎样了解天气变化的呢?(利用天气谚语。) 三、畅所欲言,交流气谚 1.学生阅读背诵教材上的谚语。 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并就难懂谚语做简单解读。

3.总结:古人的优秀经验我们要继承,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现代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气预报。) 四、探究园地,学习预报 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请大家边看边想: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有哪些?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2.汇报交流。 (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 (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 3.尝试播报天气。出示孝义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请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播报天气。先组内练习,再推荐播报。 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1)刚才我们了解了关于天气的许多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 (2)那么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学生交流探讨。 (3)教师归纳: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充分地利用天气预报,就能预知近期天气,就可以未雨绸缪,有效地趋利避害。 (4)几种极端天气给我们的启示。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还指出,2010年极端天气有增长趋势。国外也频频出现一些极端天气事件,同学们,看到这些事件,你想说点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齐心协力,知晓节气 认识了天气,那什么是节气呢? 1.什么是节气?

关于24节气的天气谚语

关于24节气的天气谚语 本文是关于关于24节气的天气谚语,感谢您的阅读! 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流传于民间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话。它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日常生活积累的机智性感悟,一是对生产劳动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两者都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即兴发挥。而这些智慧的火花,又通过民众的加工与完善,以通俗化、幽默化、‘直白化的,口语形式,在民间交口相传,代代相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4节气的天气谚语,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天气谚语 立春三日,百草发芽。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惊蛰不动风,冷到五月中。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清明要明,谷雨要淋。立夏不下,犁粑高挂。小满不满,厂断田坎。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吃了暑伏饭,一天短一线。三伏不热,五谷不结,过了立秋节,夜寒白天热。寒露霜降,胡豆豌豆把坡上。立冬无雨一冬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端阳吃过粽,棉衣高高送。过了中秋节,一夜冷一夜。天上起了老鳞斑,明天晒谷不用翻。云往东,一场空;云往南,水满田;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黑一黑。风急云起,愈急必雨。三日东南风,不必问天公。北风雨,南风晴。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雷打清明前,高山涨满田,雷打清明后,平地种成豆。先打雷,后下雨?当不得一场大露水。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雷打天顶,有雨不狠,雷打天边。大雨连天。东闪晴,西闪雨,南闪北闪大雨通。

四季谚语: 春谚: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夏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物候

物候 编辑本段 定义 读音:Wùhòu 指植物在一年的生长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实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物候或物候现象;与之相适应的树木器官的动态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 编辑本段 概述 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称物候现象。 编辑本段 物候与物候学 物候与物候学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物候也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物候是天气多年的积累,两者有从属关系。 编辑本段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①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②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③。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④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⑤。”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③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①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立夏:立夏桑果象樱桃,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小满:小满养蚕又种田,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玉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勤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深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灌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谷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管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防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培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利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及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积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关于24节气的天气谚语

关于24节气的天气谚语 导读: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流传于民间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话。它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日常生活积累的机智性感悟,一是对生产劳动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两者都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即兴发挥。而这些智慧的火花,又通过民众的加工与完善,以通俗化、幽默化、‘直白化的,口语形式,在民间交口相传,代代相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4节气的天气谚语,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天气谚语 立春三日,百草发芽。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惊蛰不动风,冷到五月中。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清明要明,谷雨要淋。立夏不下,犁粑高挂。小满不满,厂断田坎。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吃了暑伏饭,一天短一线。三伏不热,五谷不结,过了立秋节,夜寒白天热。寒露霜降,胡豆豌豆把坡上。立冬无雨一冬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端阳吃过粽,棉衣高高送。过了中秋节,一夜冷一夜。天上起了老鳞斑,明天晒谷不用翻。云往东,一场空;云往南,水满田;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黑一黑。风急云起,愈急必雨。三日东南风,不必问天公。北风雨,南风晴。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雷打清明前,高山涨满田,雷打清明后,平地种成豆。先打雷,后下雨?当不得一场大露水。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雷打天顶,有雨不狠,雷打天边。大雨连天。东闪晴,西闪雨,南闪北闪大雨通。 四季谚语:

春谚: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夏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

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 关于八卦的取象,除了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的以外,在这讲里面,我们再来讲讲天气之象与节气之象。我们先来看 八卦的天气之象。 八个卦象征六种天气状态,其中:乾、离两卦象征晴,坤卦 象征云,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坎、兑两卦象征雨,艮 卦象征雾。那么,如何记住八卦所象征的这六种天气呢?我卦德等,然后通过联想的方法来记忆。一、乾、离两卦为什么以晴作为象征呢? 在自然之象中,乾?为天,离?为日、为 们还是采用前面讲过的方法,就是借助于八卦的卦象、卦形、火。红日当空,骄阳似火,万里无云,这样的天气自然是晴天。如果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怎么可能看得到太阳所以,乾、离两卦为晴。 二、坤卦为什么以云作为象征呢?坤卦?的卦德为顺。我记得 有一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那么,空中的云朵为什么会飘荡呢? 空气流动形成风,云朵随风而飘荡,这也是云的一种顺。所以,坤卦为云。 、震? 为雷;巽?为风。天气状况本身也是一种自然之象, 所以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这两卦就不用多讲了。 四、坎、兑两卦为什么以雨作为天气的象征呢?在自然之象中,坎?为水,兑?为泽,泽里面也是水。从云层中落下的雨,

实际上也是水化为气后而上升到空中的,然后再以降雨的形式而回到地面上。所以,坎、兑两卦为雨。 五、艮卦为什么以雾作为象征呢?艮?为山,而山中通常多 雾。譬如,四川省达州市境内有一座山,就叫云雾山。这座山的山势非常雄伟,常有云雾缭绕。再如,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有一座山,它叫神雾山。这座山在春季的时候,经常是云雾迷漫。这些山的得名,大多与雾有关。所以,艮卦为雾。 六、乾、离两卦象征晴,坤卦象征云,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坎、兑两卦象征雨,艮卦象征雾,这是以八卦象征六种天气状况。接下来,我们还要探讨八卦与节气之间对应的关系,看看八卦是如何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中的。 伏羲画八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地球上许多 自然现象的产生,都与太阳、月亮,包括地球自身在内的天 体的运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譬如四节气的产生就是如 此。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农耕活动离不开对节气的掌握和 应用,中国古人对二四节气非常重视,利用它来指导农事。 面我们就先来看看四节气是如何产生的。从天象上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时间为一年,而我们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在天空中移动了一圈。太阳移动的轨道,我们称之为黄道。它是我们在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同时也是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形成的平面,我们称之为黄道面。地球赤道所形成的平面,我们称之为赤道面。黄道

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 篇一: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详解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立春: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三侯,鱼陟负冰。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 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二候,仓庚鸣;黄鹂也。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清明: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鴑

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小满: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芒种: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二候,鹃始鸣;鹃,屠畜切,伯劳也。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小暑: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三侯,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三候,大雨行时。

(整理)天气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

《天气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A.天气 【活动准备】 1、提出有关“天气”的问题: (1)天气现象包括哪些? (2)天气与我们的日常活动有哪些关系? (3)你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4)想想你常听的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你还有哪些问题?写下来一起研究吧! 2、参考主题 (1)天气与生活 (2)走进气象台 (3)天气预报是怎样绘制的 3、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员及分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活动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 1、收集资料 (1)走访气象台或上网调查,了解有关天气方面的知识。如:风、雷、电、台风、冰雹、霜冻、旱涝等。 (2)了解常用的天气专业术语。 2、小调查 调查今天的天气情况,并填入记录卡中。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详解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立春: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三侯, 鱼陟负冰。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 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二候,仓庚鸣;黄鹂也。三候,鹰化 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 故奋激而为雷。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清明: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鴑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 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 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三候,戴胜 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小满: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芒种: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二候,鹃始鸣;鹃,屠畜切,伯劳也。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小暑: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三侯,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三候,大雨行时。 立秋: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蝉小而青赤色者。 处暑:初候,鹰乃祭鸟;鹰,杀鸟。不敢先尝,示报本也。二候,天地始肃;清肃也,寨也。三候,禾乃登。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

物候现象谚语

物候现象谚语 导读:1、早晨天发红,海上警渔翁。 2、枣儿红肚,磨镰割谷。 3、梨花白,种大豆。 4、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5、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 6、云在东,雨不凶。 7、缸壁出水,会落在雨。 8、谷子没粪穗头小,黍子没粪一把草。 9、石柱出汗,大雨滚滚。 10、揪花开,谷出来。揪花开,麻出来。 11、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 12、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 13、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14、人靠饭饱,田靠肥料。 15、稻草还田,一年顶两年。 16、稻子墒大穗,粒粒滚滚圆。 17、种地无巧,粪水灌饱。 18、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19、露水闪,来日晴。 20、施肥一大片,不如点和钱。

21、未吃五月节粽,破裘不敢放。 22、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23、灯里有油多发光,地里有粪多打粮。 24、人凭饭食长,地凭粪打粮。 25、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26、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27、无肥难耕种,无粮难行兵。 28、底肥金,追肥银,肥多不如巧上粪。 29、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0、好田隔年不上粪,庄稼长得也差劲。 31、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32、六月初一雷个响,棉花便个梗。 33、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34、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35、棉花云,雨快淋。 36、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37、糜谷不上粪,枉把天爷恨。 38、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39、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0、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41、谷子黄,选种藏。

42、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43、布谷布谷,赶快种谷。 44、水肥要到月,堆肥要发热。 45、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46、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47、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48、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49、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50、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51、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 52、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53、蚕豆一把灰,角角起堆堆。 54、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55、驴粪谷子羊粪麦,大粪揽玉米,炕土上山药。 56、倒萍越早,早稻越好。 57、麦收短秆,豆收长穗。 58、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59、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 60、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61、庄稼老汉不要犟,一个粪底一个样。 62、云绞云,雨淋淋。

天气与节气

天气与节气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些天气现象,积累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学习一些基本技能。 (2)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天气、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与人交流,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 (2)学生搜集资料,培养通过工具搜集信息的能力。 (3)制作小报、制作网站、图片展示、调查报告等文体,锻炼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大自然,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做到主动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树立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观点,人性化地播报天气,在关心科学的同时关注生活质量。 活动准备: 教师课前搜集了解一些有关节气与天气的谚语;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活动表格。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渲染气氛,增进情感 知道吗?我们那儿的大人小孩都知道咱们寿光,知道为什么吗?对,因为咱们的大棚蔬菜全国有名啊!相信台下的大部分老师也都和我一样,几乎天天吃咱们寿光的蔬菜。瞧,有的同学已经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了。作为寿光的小主人,你肯定比我还了解寿光,愿意向在座的老师介绍一下?(随时评价)从刚才的交流中,我发现咱们同学们会倾听、会思考、善表达,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咱们准备上课吧?上课! 二、情境引导,确立课题 今天的天气真好,秋高气爽。可你们能知道明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吗?我们如果想了解天气,有哪些途径?我是通过订制手机短信的方法来了解天

气变化的。这是我10月8号收到的一条短信:(课件出示) 烟台市区今夜到明天云量较多,有雾或轻雾,西南风4到5级转3到4级,16到24度,今日寒露。意为露水更浓天气逐渐由凉转寒。烟台市气象台8日16时。 你从这条短信中知道了什么?(有雾、风力、温度、阴天、一个节气)对,天气的变化是跟节气有关系的。(学生质疑:每年的10月8日都是寒露吗?)评价: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送你一个小礼物!)课件出示: 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进入寒露后,气温的变化特别明显,温度下降8℃、10℃都比较常见。是不是最近家中班中感冒的人也多了?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 你们看,节气与天气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大家再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边听边想,节气还与什么紧密相连? 课件出示: 《二十四节气歌》 (节气与天气,节气与春播、秋收,节气与生活有关系) 是的,节气、天气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连。对天气与节气的深入了解,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生产和生活。那么,你们想了解哪些有关节气与天气的知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天气与节气(出示课题:天气与节气)关于天气与节气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 关于天气与节气,我想知道 1、请同学们先在组内相互交流一下,然后小组长执笔,将你们小组最想知道的事情写在卡片上,书写要认真大方。限时是3分钟。咱们来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巡视指导学生讨论情况) 2、请小组长将你们的问题卡片贴在黑板上。下面的同学可以轻声读一读这些问题。 预设问题∶ 天气现象包括哪些? 天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联系? 什么样的天气给人感觉最舒适?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阅读附答案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列文章。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小题1:在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过程中,文段没有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是()A.作诠释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 小题2:下列关于本文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物候学这门科学就是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B.第六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为了向读者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受到古今差异的影响。 C.“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中的“一定”说明这里所揭示的高度与气温变化的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山峰,语言很严谨。 D.所有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小满节气的物候特征

小满节气的物候特征“” 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小满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他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现象叫做物候。 南方地区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从气候特征看,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渐次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从1971-2000年《中国地面气候资料》可以看到:大多数省份5月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5月下旬的小满期间。如内蒙古通辽38.9℃、河北石家庄39.5℃、山西运城40.2℃、辽宁朝阳40.0℃、黑龙江嫩江37℃、江苏徐州38.2℃、山东潍坊40.7℃。由此还可看出南北温差明显减小而且南方由于雨水多,温度也不低,一年中潮湿闷热的天气自此开始了。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蘖,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小满节气之后人们确实关注气象问题,它是收获的前奏,也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建议人们要有“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环境教育 天气与节气

第1课天气与节气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一页至第三页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课文图文并茂 共五部分 从学生了 解的天气现象入手 通俗易懂 循序渐进。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天气与节气的谚语。 2.了解不同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学会常用的天气预报的符号 关注天气变化。 ★4.背诵二十四节气 并知道其中的含义。 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 家庭成员对天气变化关注较多 因此 了解天气的有关知识不困难 难点是了解并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资料 学生准备 搜集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最关心、最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天气 阴晴雨雪 冷暖风霜 都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注天气变化 我们才能及早做好出行准备 适当增减衣服 合理安排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天气的知识。 二、活动一开动脑筋 “六月天 孩子的脸” 是形容夏季天气变化莫测 时而阳光明媚 时而风 雨交加。天气的变化可以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科学地表示。 1.你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你能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状况吗 2.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 通常你是怎样获得天气消息的 全班共同交流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天气现象入手 从学生感兴趣的旅行入手 极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三畅所欲言

现在 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 听广播或上网等多种途径了解天气情况 减少 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不便。但是在以前 我国的劳动人民却是根据云、雾、雷、风以及许多动物的行为来预知天气的 并将他们所得的经验变成谚语 虽然不完 全准确 但也能帮助人们判断天气情况。 1.出示关天气的谚语 你还知道哪些? 看云识天气 “云往东 一场空 云往西 水凄凄 云往南 雨成谭 云往北 晒棉被”…… 看风识天气 “不刮东风不雨 不刮西风不晴”…… 看天识天气 “太阳颜色黄 明天大风狂”、“雷公先唱歌 有雨也不多”……看物识天气 “蛤蟆哇哇叫 大雨就要到”…… 2.你还知道那些谚语 补充一下吧 3.讨论利用谚语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设计意图】搜集交流谚语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四、活动四探究园地 “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预报天气的难度。今天 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 气象科学工作者利用天气图、卫星图、雷达图像、计算机等 可以比较准确、及时地发布天气预报。人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 适时安排生产、生活 避免或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1.讨论 不同的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气象 台预报的天气信息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2.你知道天气预报用的图形符号是什么样的吗 3.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风、雨、雪、阴、晴等天气设计一种简单 的图形符号。 4.除了天气信息外 你知道气象台还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信息吗五、活动五了解二十四节气 1.导入 其实 我国劳动人民不仅通过云、雾、雷、风识天气 而且还把农 业生产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 从中总结出丰富的农谚 作为耕种信息的依据。列如 “过了惊蛰节 耕田不停歇”、“清明麻 谷雨花 立夏栽稻点芝麻”等。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 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 寒立春雨水惊蛰 2.交流 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吗 3.出示小资料 二十四节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