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炒作及其负面影响

新闻炒作及其负面影响

新闻炒作及其负面影响
新闻炒作及其负面影响

新闻炒作及其负面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凤姐事件,分析新闻炒作在当前的媒介环境、社会环境下的现状。情感类节目既要实现差异化、满足受众的需求,又不陷入低俗、虚假的困境,达到沟通各方感情共鸣的目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所以,很多电视情感类节目虽有好评如潮和高收视率的成功,但也充斥着非议和质疑。本文通过对该事件的反思,试图探讨媒介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流行文化、社会伦理等方面问题。

【关键词】流行文化炒作议程设置新闻伦理

2009年底,一则征婚帖在网络迅速蹿红,并由此捧红了一个平凡的人物。而这个平凡的人物进一步引发了新的网络流行语和争议。这则《我想找个北大清华男结婚》的帖子中,列出了发帖者严格的7条征婚条件:北大清华硕士、经济学专业、有国际视野、身高1.76米至1.83米、无生育历史、东部沿海户籍、年龄25至28岁。此帖一出,网络上哗然一片。

2010年初,江苏卫视情感类访谈节目《人间》请来了发帖者罗玉凤,证实了网络发帖实非恶搞。正是这期节目视频,成为了网络流传的素材,使信凤姐,得自信等讽刺性语言流行于网络。

让我们将视线转向凤姐事件的背后,分析由流行文化所产生的炒作效应。

一、谁对谁进行议程设置?

在这个由征婚引发的事件中,凤姐被发帖了。罗玉凤在接受《北京晚报》的采访时说,网络上的帖子是由收到我传单的人发上去的,不是我本人发的。而电视媒体和报纸媒体的介入,让原本平凡的罗玉凤变成了一个传奇。

2009年底,《我想找个北大清华男结婚》这个帖子开始在网络中流传。如果没有那段采访谈话视频的流传,相信这则帖子只会成为网友批判的对象,在论坛火上一段时间,自然消退,而不会成为恶搞的对象、众说纷纭的焦点。毕竟在网络环境下,任何不具备知名度的人、狂妄的言论等,只是一种具有短暂生命力的流行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在流行舞台中谢幕、湮没在新的流行文化中。

为什么传统媒体反而抓住了这种转瞬即逝的流行元素并放大呈现在受众面前?

先是电视媒介,在《人间》的这期《我想嫁个白马王子》节目中,罗玉凤的台前幕后、事前事后都展示在观众面前。罗玉凤用一种连她自己都称为较为狂妄的姿态,大谈爱情理想。不仅仅节目主持人被凤姐在节目中的话惊呆了,网友们更是将其话语称为雷言囧语。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差异,和罗玉凤的出位言论、举动被社会舆论视为异类。

但就是这个异类为媒介设置了议程,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热门话题。

其后,报纸媒体向深度进一步挖掘。在节目播出之后,《重庆晚报》记者紧追不放,深入凤姐的出生地,追寻她的过去,挖出她的生活。从该报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亲友们对于罗玉凤的征婚言行,大家认为判若两人,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在电视节目中,其母亲更是表现为身心备受折磨,甚至不愿直面镜头。而有媒体在转发《重庆晚报》的报道时,把标题做成了你妈求你别折腾,处处向网络流行语靠拢。

一时间凤姐备受关注。《人间》栏目请来的心理专家,包括节目互动、网络留言等方式中人们都认为,罗玉凤的心理存在着偏差。如果说罗玉凤是一个病人,那么对待一个病人采取这样的态度,是不是说明整个社会对这个事件的反应也是病态的?此类报道如果常见,必然会误导受众。

传统媒体向网络上找新闻线索的利弊也是要权衡的,这取决于新闻线索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因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介有不同的特质。以公信力为立足点的传统媒体,如果一味向流行元素靠拢,长此以往,很难得到受众的信任。议程设置理论所认为的媒介为受众设置议程的程序或被颠覆,凤姐事件是受众为媒介设置议程,媒介之间相互进行议程设置。

二、是进化,还是倒退?

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处于转型期相关。情感匮乏、道德缺失、伦理冲突社会转型期出现了越来越尖锐的问题,却没有很好的途径能够得到解决。电视情感类节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必然担负起宣泄情感、解决矛盾、交流沟通的重任。

在相关部门发出整改的通知后,一些情感类节目进行了调整。相对于过去的用煽情和隐私来赚取眼泪,从而获取收视率,现在的情感类节目凸显出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用人物间的矛盾来吸引眼球。在凤姐视频广为流传之后,有网友指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商业策划。策划者故意让一些媒体抓住这个机会,将媒体的视线集中在此,连篇累牍地给予报道。但说到底还是收视率、发行量在起作用。

情感类节目在进行采访的时候,有些情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及时的拍摄,往往采用情景再现形式。尽管情景再现是善意地想要让观众知道人物的台前幕后、事件的前因后果,但这种做法把观众的思维指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有些信息并不是真实的却被认为是真实的;并且这种形式不可能完全展现当事人在当时当地的心理活动,容易在细节上产生偏差,这种有偏差的信息会使受众以先入为主的观点来看待当事人。甚至是这类事情看多了反而让受众陷入麻木的情感状态中。

越是隐私的,越是吸引人的。但是越是隐私的东西被披露,越使得当事人受到伤害。本来当事人是寻求帮助的,反而被诱导爆出隐私,作为噱头来吸引受众。

将凤姐困顿的老家,不富裕的生活、求学的坎坷,过往几段爱情的无疾而终暴露在受众面前,是为了展示凤姐提出当前的征婚条件有多么的不自知吗?是为了说明凤姐的丢人现眼给家人带来了多大的困扰吗?媒体采取这样的态度,显然违背了新闻规律。

一些栏目请来的嘉宾自以为被赋予了很大的权力,随意判断当事人的做法,不恰当地把自己放在很高的地位,用向下的眼光来评价当事人。

或许很多人在凤姐面前会有优越感,由这种优越感引发了对凤姐的批判。而这种优越感的产生与媒体报道的指引不无关系。媒体本应该是以公益性的形象,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以一个道德家的身份来批评人。

网络红人的背后,如果真的是炒作、商业操控,那么媒介的跟风炒作满足这种低俗的需要,违背新闻报道的宗旨。原本受众可以自主地选择各种传播媒介,自主地决定赞成或反对。但在不完全真实的信息面前,受众观点的汇聚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新闻报道灌输了虚假的信息,并促使人们认同这个信息,进而操纵他们的观点,那么社会舆论就会呈现一边倒的状态。#p#分页标题#e#

三、是凤姐病了,还是社会病了?

就如凤姐自己所说:我只想营销自己不想炒作。传播的广泛性、可感性是成为网络红人的条件。凤姐能够出名,是她很好地利用了网络媒介这个平台。如果说她具有强烈社会条件反差的征婚条件只是她出名的手段,只能说她的营销手段很成功,不足以说明她是个病态的人。

网民这个群体,由于技术特征的优势,体现出更容易走向极端,更容易被煽动的特质。而媒介为了满足受众的窥探欲,不惜将当事人从底挖出,事无巨细,煽动网民情绪,这是社会的病态。

与当年的芙蓉姐姐不同,凤姐引发了更多的争论。芙蓉姐姐纯粹是为了出名的需要,尽管她自恋并狂妄着,大多数网民在争议之后也认同了她的这种需要,任其自然发展。而今,在愈加宽容的媒介环境下,网民们反而不再谅解凤姐的需要,持一种批判的看客心态。一定程度上说,

网络上的敢言对于社会发展是有利无害的,能够抨击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引起警醒。但是,网络功能的发挥一旦超过了应有的度,就会引起肆无忌惮的谩骂,不负责任的评论,愈加冷漠的看客心理。

电视情感类节目中的当事人自报家丑,甚至在矛盾激化的当口互掐。而电视节目通过这些激烈的矛盾来吸引观众,长此以往,只会成为社会负面的集中反映,是失去媒介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传统的审美情趣转变为变形的审丑旁观。从话语权角度说,由于传播的广泛性,媒介的声音总是有放大效果的,而这种放大效果一旦被低俗、不严肃所左右,就会对社会舆论产生不好的影响。

如果把情感类节目的采访过程看做一个叙事过程,其悬念迭出的叙事模式往往承载着观众的心理诉求。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已站不住脚,有当事人主动到电视台去宣扬各自的丑态,任人褒贬,这是社会心态的正常还是病态?尽管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出现是出于帮助当事人的目的,却陷入了帮倒忙、没能解决问题的困境。本来平淡无奇的故事,在报道的过程中,往往制造出让受众目光聚焦的噱头。

去掉炒作,去掉媒介的跟风效应,回归正常的媒介伦理,凤姐一类人物只不过是一个巧妙借助现代传媒工具的、过于理想化的平凡人物。

当前,媒体应该用理性的心态,不盲目跟风,准确定位,不要用满足受众窥探欲的心态来做新闻报道。把社会舆论往好的方向指引,是媒介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①《北京晚报》,2010年02月10日

②《重庆晚报》,2010年02月9日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浅议新闻炒作现象

浅议新闻炒作现象 摘要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炒作在新闻、文化、娱乐和商业等领域已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现象。本文试着深入分析新闻炒作的背景、失范现象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怎样防治新闻炒作的问题,为遏止新闻炒作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闻炒作社会责任 当今的新闻界,受众越来越注意到一种现象:报道的事件本身新闻价值并不大,但经过媒体反复报道、跟踪报道、多家报道等等,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如贞操女征婚、炫富女“郭美美”、凤姐和芙蓉姐姐的雷人语录和“华丽”蜕变等等,这些现象我们称之为“炒作”,那究竟何为新闻炒作?新闻报道中应怎样去避免和遏制炒作之风呢? 一、新闻炒作的定义 湖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魏剑美老师对“新闻炒作”的定义是:“在新闻发生和传播过程中?o新闻提供者或新闻传播者有意识地介入其中?o引导?p 强化部分新闻要素?o以达到吸引受众注意?p获取直接或间接 商业利益的一种新闻运作手段。它的基本特点是预谋

性?p轰动性和商业化。”个人认为,魏剑美老师对新闻炒作下的定义还是比较确切和到位的。新闻不能炒作,新闻的商业运作可以实现的,但仅是指其经营部分和广告部分。 二、新闻炒作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一)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其背后都有一定的推动力,被视为新闻传媒瘟疫的新闻炒作现象的出现也必有其深层原因。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受经济利益驱动是“新闻炒作”出现根本原因。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政治服务是媒体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拨款是其活动经费的来源,追逐商业利润还不是媒介本身的主要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了“事业管理,企业经营”的特殊格局。作为一个企业,媒体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市场竞争。 (二)危害 首先会误导舆论。一些传媒目光短浅,新闻报道时不分轻重主次,人云亦云。比如周克华事件中有关其女友的报道,媒体在没有证据的时候就断定其女友是周克华抢劫的“军师”。这不仅对当事人不公平,同时也误导群众的思考,甚至会干扰到司法的公正。

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

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 摘要网络的迅速崛起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时网络媒体与人们生活方式的相互关系入手,具体分析了网络媒体带给人们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发挥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正确引导功能的三条思路。 关键词网络媒体生活方式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的社会影响正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网络媒体的兴起在带给人们生活方式积极作用的同时,究竟有怎样的负面影响?网络媒体应该如何引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网络媒体、生活方式及内在关联 网络媒体是以互联网这传输平台,以多媒体为辅助传播手段的现代信息传播工具。它通过搜索、操作、编辑、存贮、交换等信息传播活动,实现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兼容的目的。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既综合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有着许多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传播内容上,朝着丰富性、高速化、专业化发展;传播方式上。信息双向交互、个人化特征日益突出;传播功能上,呈现出综合性、可选择性的特色。 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制约着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发展以及个人情趣、爱好、价值取向等。生活方式所要回答的是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在不同的意义层面上,生活方式具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在社会学上,生活方式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利用生活资料的方式;在心理学上,生活方式是自我认同的表达;在人类学中,生活方式生动地表达了特定的种族特性。Feldman和Thielbar(1971)把生活方式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生活方式是一种群体现象;生活方式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方式反映了一个人的核心生活利益;生活方式在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上表现出差异,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社会阶层、宗教和其它决定因素。生活方式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学技术等。而网络媒体,作为当今科学技术的体现,作为当代最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介之一。网络媒体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发展。一方面,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充分彰显了个性自由;增强了交流的广度、频度和深度;改变了消费观念,使网上购物成为新时尚;打破了传统教育封闭的办学模式,网上远程教育成为主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也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 1、价值取向上:重个人轻他人而弱化伦理道德规范。在网络媒体的世界里。价值观念的变化正在加速,在相对的价值观里,没有了惟一正确的必须遵循的价值观念。传统的力量被削弱。由于网络媒体时代更注重个人的传播,且网络又是海量信息的存诸地,网络媒体的伦理道德也因此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网络媒体在重构现代多元价值观的同时。把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生活也解构了,不少人摒弃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推崇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此外,网络媒体的商业化诱导人们的文化需求,使人们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而忽略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一些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也腐蚀着人们,影响人们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2009年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在5、6号两天的新闻联播里重磅曝光19家存在低俗内容的网站,其中百度、谷歌两家搜索引擎成为焦点。而国内四大门户也赫然在列。19家网站几乎占据了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均是业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网站。由此可见,互联网内容低俗之风已经极度泛滥。低俗之风一旦受利益驱使,并成为常态盛行,道德观念也就不成为束缚了。2、交往方式上:隐秘性、虚拟化使人际关系疏远和淡化。同上交际的特点之一,就是其隐秘性。你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匿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网络的自由带来了

浅析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信息失真现象

浅析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信息失真现象 摘要:现今新闻在媒体传播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失真的现象,或者从一开始在新闻被创造的时候就不真实,或者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加工和选择造成了新闻的失真。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那么造成新闻失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来防范和杜绝新闻的失真?本文将介绍新闻失真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措施。新闻,还人们一个真实的世界。 关键词:新闻、信息失真、媒体传播、 一、信息失真的内涵 所谓信息失真,指的是“信息偏离了客观事物的真实状况与一定的衡量标准”。在信息的反映过程、传输过程和理解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信息的失真。 二、信息失真的案例 (一)案例一:2005年4月17日,国内众多媒体发表关于“高露洁牙膏可能含致癌成分”的报道。报道称,据美国最新研究显示,数十种牙膏、洗手液等抗菌清洁品,当中包括高露洁等品牌的产品,含有化学物质三氯生,这种物质与经氯消毒的自来水接触后会产生三氯甲烷(俗名氯仿或哥罗芳),而三氯甲烷是一种可能致癌的物质。随着这则消息的飞速传播,高露洁在中国的市场销量出现了明显下跌。截至4月19日上午8点,据新浪网的网上调查表明,88%以上的消费者原来信任高露洁品牌,而现在会继续使用该品牌牙膏的消费者不到10%。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对该市两家颇有影响的大型超市、大卖场进行专题调查显示,4月18日至4月24日这一周,高露洁牙膏每天的销售额比上周同期的降幅达到45%~65%。 然而,随后的追踪调查表明,所谓“高露洁致癌事件”,不过是媒体信息传递失真而导致的一起“公共卫生危机”。4月19日,这一发现的研究者美国弗

《MAD CITY》——一场现代媒体策划下的悲剧:刍议策划新闻与新闻炒作介入新闻事件的消极影响

《MAD CITY》——一场现代媒体策划下的悲剧 ——刍议策划新闻与新闻炒作介入新闻事件的消极影响 ■枕流 《MAD CITY》剧情梗概:(来自搜搜百科资料,部分有改动) - 本片是一部探索美国现代社会的影片,十分感人,催人泪下,也对美国社会、美国新闻界进行了无情的批评。麦克斯·布雷克(达斯汀•霍夫曼饰)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在新闻圈子内享有盛名,不过在一次空难事件中他的报道没有现场感不再被上司重用。- 有一次他被派往一座博物馆作一次无关紧要的采访,但在这里他却正好赶上了一起劫持人质事件,而劫持人质的萨姆(约翰•特拉沃尔塔饰)却是一个十分值得同情的人。他是一个本分的美国人,在麦克斯采访的这家博物馆作保安,他工作努力,在家里是一个好丈夫,也是两个孩子的好父亲,但他却被老板班克斯馆长解雇了。- 在与老板论理时他一怒之下竟误杀了以前要好的同事,并进而劫持了人质。麦克斯现场采访了萨姆,在了解这些情况后他决定帮助萨姆逃脱法律制裁,当他说服萨姆走出博物馆时,等待萨姆却还是手拷和铁窗。- 正文:- 悲剧的前奏:- 正如以上所诉,萨姆在劫持人质的犯罪过程中,接受了麦克斯的现场采访。这一荒诞的情境是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回到现场:麦克斯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首先想到的是“独家大新闻”、“实况转播”,于是阻止其搭档实习生劳丽打电话报警。他的这一有违新闻道德及社会道德的决定,恐怕就是这场悲剧的伏笔了。- 我认为,从这里开始,麦克斯便一步步对这一新闻事件进行了策划。他心里完全明白事件要怎样发展才会更具有“新闻价值”,更惹人注意。而面对一个事实上毫无恶意、对劫持人质“操作过程”一窍不通,并且只想着“弃械投降”的“犯罪分子”萨姆,他充当了“老师”的角色。教育,或者说教唆萨姆如何应对警方,如何去进一步发展事件。这里的麦克斯,完全是一个熟悉各种“操作过程”的现场导演。- 于是,麦克斯通过一番教育、诱导(“你现在恐怕有麻烦了”“那些人们现在恨死你了”“弃械投降前你一定要做一件事”),成功使得萨姆接受了他的现场采访。麦克斯由此一炮走红,以致各大媒体纷纷关注,引发收视狂潮。- 事情发展到这,我想,麦克斯的本来目的(“独家大新闻”)应该是达到了。然而此时,麦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传播的功能是通过新闻事实去把握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本质,所以,新闻写作必须客观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体现着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和要求。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虚假;竞争;维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

负面新闻的影响和态度

负面新闻的影响和态度 文库目录 一.定义 二.影响 三.四大准则 四.解决办法 一定义 负面新闻,首先我们会认为负面新闻应该是坏消息,对社会和谐及受众有着消极影响的一些新闻事件,好消息不能归入负面之列;其次应该是会 影响新闻人物的形象,破坏新闻人物的威信,对安定团结有害之类;第三 应该是与当前的“大政方针”有所抵触。负面新闻信息也就是指具有新闻 价值的、消极的事实所释放出的信息。 负面新闻的利弊:长期以来,由于新闻宣传观念上的束缚,导致我国对这类新闻报道产生了认识误区的同时,关于负面报道的概念也存在着争议。在我国的媒体报道中长期以来更是形成了对于负面信息的过度的谨慎态度,负面报道被打上了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不利于鼓动群众激情的时代烙印。新闻主管部门对其多加以限制,新闻媒体则视其为“敏感地带”,不敢轻易涉足。这种消极态度,使负面报道难以受到正确的对待,也得不到应有的 重视。 负面新闻,顾名思义,是一些对消极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因此如果报道不恰当的话很可能会引起恐慌,影响社会稳定,破坏我们的形象等一 些不利于社会正常发展的因素。 二影响 负面新闻会产生负面效果,而大量报道负面新闻,会使民众对这个社会失去信心。在民智未开、闭目塞听的社会,这个假设也许是成立的。但对一个已经改革开放几十年,几乎家家户户有电视、每年有几百万人上大学,有网民上亿的国家,这种假设是 否成立,实在应该打个大大的问号。很多时候,负面新闻并不负面,它具有比正面新 闻更强大的正面影响力,这应该不是难以想象的。 1、首先要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所以才有“坏消息才是好消息”的说法,这相 当于新闻的天职就是打探坏消息,有点象我们说的新闻监督。这样一来,新闻如果刻 意回避坏消息,它的可信度必然要大打折扣,而可信度被打折扣的新闻媒体,就算它 有好消息(正面),读者同样要对它打折扣,想以正面宣传达到正面效果的目的也就

新闻炒作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开封大学毕业论文新闻炒作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生院部: 专业班级: 2013 年05 月20 日

目录 论文摘要 (2) 一、新闻炒作产生原因 (3) (一)新闻炒作产生主观原因 (3) (二)新闻炒作产生客观原因 (4) 二、新闻炒作的危害 (5) (一)新闻炒作造成受众的逆反心理,导致信任危机 (5) (二)新闻炒作容易偏离主旋律轨道 (5) (三)新闻炒作容易造成假新闻 (6) 三、如何防治新闻炒作泛滥 (6) (一)国家:建立并完善司法惩罚系统 (6) (二)新闻工作者:提高职业道德,加强法律自律 (7) (三)受众:提高判断力,进行强有力的监督 (7) 四、总结 (8)

论文摘要 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为了寻找“卖点”,争取受众,不少媒体都不遗余力地进行新闻炒作。本文阐述了新闻炒作的现象,分析了新闻炒作的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以及新闻炒作的巨大危害,因此对遏制新闻炒作现象泛滥,国家、媒体和受众应该怎么做,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真实性新闻炒作危害防治

新闻炒作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王莹莹 (开封大学人文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新闻炒作就是某利益集团针对在该特定时期属于某种意义的足够吸引公众的眼球 的特殊“公众人物”,通过针对这个人在某一时段内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推动众多的没提前来采访,并通过不时添加不同的“作料”,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火候竞相“翻炒”,同时,作为事件主体的人主动或者被动的在媒体的报道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获取了利益,从而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形成一定社会舆论的新闻报道行为。 一、新闻炒作产生原因 新闻炒作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新闻炒作的产生与传播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新闻炒作的原因有三大原因:第一:信息的丰富造成注意力的贫乏,第二个原因:广告式徽,第三:超越作秀。因此新闻炒作出发点是“为了抢夺眼球”就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 1. 新闻体制和法规不健全,对新闻炒作的惩治力度不够是炒作新闻产生的首要原因。如今社会新闻炒作泛滥成灾,但是对于制造新闻 炒作的主体却没有给予应当的惩罚,致使有些人对于制造和传播空虚新闻无所畏惧。而我国《新闻法》一直迟迟未能出台,使得新闻活动缺少法制环境。当恶劣新闻事件被揭露时,除了媒体曝光、扣发稿酬或暂时封杀外,对恶略新闻的作者、编辑以及媒体领导人往往没有实质性的惩处。有的炒作者被此媒体解雇了,旋即又被彼媒体聘用。这又怎能遏止炒作新闻的产生与传播呢?由此可见新闻立法的严重缺位,是新闻炒作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浅谈新闻炒作的危害

浅谈新闻炒作的危害 新闻炒作就是某利益集团针对在该特定时期属于某种意义的足够吸引公众的眼球的特殊“公众人物”,通过针对这个人在某一时段内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推动众多的没提前来采访,并通过不时添加不同的“作料”,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火候竞相“翻炒”,同时,作为事件主体的人主动或者被动的在媒体的报道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获取了利益,从而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形成一定社会舆论的新闻报道行为①。新闻炒作这种做法不是新发明, 1958年“大跃进”年代的新闻炒作, 就把财政收入、GDP总量、国民收入炒得“扶摇直上”, 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帮了倒忙。但“炒作”一词的使用最早是从演艺界和广告界开始的,指的是为了包装某个角儿或某个产品,有意识地凸现其优势,甚至不惜人为地设计某些被世人认可的成功指标,然后隆重推出之,以一种强烈的煽情的效果深入人心,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新闻炒作已经大肆盛行于我们的媒体当中,从关注度向来较高的娱乐圈,到涉及生命和卫生安全的新闻事件,抑或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的公关行为,无不有“炒作”这一手在兴风作浪而导致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如网络红人罗玉凤、“犀利哥”的横空出世,凭借出格的言行、个人隐私的“被曝光”、不着边际夸大的言论等等让人不可理解的方式博得出位,依靠着不着边际的言行和夸大的言论来吸引人民的关注,博得观众的注意,试想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对这个人感兴趣呢?这些毫无价值的新闻, 或许一时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 但伎俩玩多了, 其真真假假也就暴露无疑。还有一些新闻看似新闻要素具备, 实则事实没有发生; 有的夸大其辞, 以偏盖全; 有的违反常识, 以讹传讹; 还有的一好百好, 报喜不报忧等。这些都伤害了新闻报道质量、损害了媒体公信力, 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一下分别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新闻炒作的危害。 (1)新闻炒作造成受众的逆反心理,导致信任危机 受众的逆反心理, 是指受众跟新闻本意相反的心理活动, 是受众在接触媒体传播的信息时, 抱着一种抵触的、反感的、甚至从反面接受的心理状态, 表现出与新闻对立的思想感情, 出现对新闻明显不信任的态度。我注意到, 新闻炒作和事件营销在媒体中的见光度越来越高, 受众对此的兴趣就越来越低, 最初的好奇渐渐变得怀疑, 继而抵触。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实施的专题调查中(2359人参与),有90.3%的网友担心,越来越多的网络炒作会引发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如果不是事后的曝光谁会想得到,贾君鹏的一句“妈妈喊我回家吃饭”是为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量身打造,人肉搜索“虐猫女”是为猫扑造人气,还有国美股权、3Q大战……在一个又一个舆论至高点传入大众眼帘的同时,公众也开始有选择性的相信那些铺天盖地的报道了,因为人们开始渐渐发现很多论坛上的“热烈讨论”都是事先安排的,网络水军(论坛上专门发帖回帖的人就叫“水军”)已经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人们已经很难相信论坛上火热的讨论是自发而为之的了。 再如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我承认食品行业是存在着这

新闻炒作及其负面影响

新闻炒作及其负面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凤姐事件,分析新闻炒作在当前的媒介环境、社会环境下的现状。情感类节目既要实现差异化、满足受众的需求,又不陷入低俗、虚假的困境,达到沟通各方感情共鸣的目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所以,很多电视情感类节目虽有好评如潮和高收视率的成功,但也充斥着非议和质疑。本文通过对该事件的反思,试图探讨媒介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流行文化、社会伦理等方面问题。 【关键词】流行文化炒作议程设置新闻伦理 2009年底,一则征婚帖在网络迅速蹿红,并由此捧红了一个平凡的人物。而这个平凡的人物进一步引发了新的网络流行语和争议。这则《我想找个北大清华男结婚》的帖子中,列出了发帖者严格的7条征婚条件:北大清华硕士、经济学专业、有国际视野、身高1.76米至1.83米、无生育历史、东部沿海户籍、年龄25至28岁。此帖一出,网络上哗然一片。 2010年初,江苏卫视情感类访谈节目《人间》请来了发帖者罗玉凤,证实了网络发帖实非恶搞。正是这期节目视频,成为了网络流传的素材,使信凤姐,得自信等讽刺性语言流行于网络。 让我们将视线转向凤姐事件的背后,分析由流行文化所产生的炒作效应。 一、谁对谁进行议程设置? 在这个由征婚引发的事件中,凤姐被发帖了。罗玉凤在接受《北京晚报》的采访时说,网络上的帖子是由收到我传单的人发上去的,不是我本人发的。而电视媒体和报纸媒体的介入,让原本平凡的罗玉凤变成了一个传奇。 2009年底,《我想找个北大清华男结婚》这个帖子开始在网络中流传。如果没有那段采访谈话视频的流传,相信这则帖子只会成为网友批判的对象,在论坛火上一段时间,自然消退,而不会成为恶搞的对象、众说纷纭的焦点。毕竟在网络环境下,任何不具备知名度的人、狂妄的言论等,只是一种具有短暂生命力的流行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在流行舞台中谢幕、湮没在新的流行文化中。 为什么传统媒体反而抓住了这种转瞬即逝的流行元素并放大呈现在受众面前? 先是电视媒介,在《人间》的这期《我想嫁个白马王子》节目中,罗玉凤的台前幕后、事前事后都展示在观众面前。罗玉凤用一种连她自己都称为较为狂妄的姿态,大谈爱情理想。不仅仅节目主持人被凤姐在节目中的话惊呆了,网友们更是将其话语称为雷言囧语。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差异,和罗玉凤的出位言论、举动被社会舆论视为异类。 但就是这个异类为媒介设置了议程,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热门话题。 其后,报纸媒体向深度进一步挖掘。在节目播出之后,《重庆晚报》记者紧追不放,深入凤姐的出生地,追寻她的过去,挖出她的生活。从该报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亲友们对于罗玉凤的征婚言行,大家认为判若两人,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在电视节目中,其母亲更是表现为身心备受折磨,甚至不愿直面镜头。而有媒体在转发《重庆晚报》的报道时,把标题做成了你妈求你别折腾,处处向网络流行语靠拢。 一时间凤姐备受关注。《人间》栏目请来的心理专家,包括节目互动、网络留言等方式中人们都认为,罗玉凤的心理存在着偏差。如果说罗玉凤是一个病人,那么对待一个病人采取这样的态度,是不是说明整个社会对这个事件的反应也是病态的?此类报道如果常见,必然会误导受众。

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

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 网络舆论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也促进了我国社会民主制度、宣传制度的发展,更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来了影响,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但我们更要清楚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当前网络舆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受信息来源的限制,网络舆论与真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报道和传播的事件本身不够确切,有些甚至是谣言,而网络就成了这些谣言的“助推器”和“放大器",误导舆论走向。大多数网民面对此类消息,很少质疑其真实性,表现出一种群体的盲从与冲动,大部分网民也很容易将个人情绪和倾向带入言论。此外,还产生了网络黑社会等利益群体利用网络操控舆论。 谣言四起误导网民 舆论并不总是积极、正确的,这其中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消极、错误的舆论如谣言、谬理等负向舆论同样是舆论的一种,在社会中存在,并起着消极、负向的作用。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广泛性、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等优势,决定了互联网愈益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网络舆论散发虚假信息,或对社会热点和敏感新闻进行炒作,造成网络群体理解差异,进而形成谣言,欺骗网民,误导舆论。 谣言在网上传播已经成为一大社会景观,成为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例如2009年5月网民关注的杭州飙车案,人们质疑“70码”的同时也记住了散布“被告人胡斌是替身”的谣言的熊忠俊。熊忠俊利用互联网捏造、散布“胡斌替身”的谣言,引发网民猜疑,误导了公众舆论,扰乱了公共秩序,最后被依法行政拘留。再如今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北京、内蒙古包头、河北廊坊、邢台四地陆续出现了当地将发生地震的谣言,引发了民众的不安和恐慌。谣言在网上传播往往具有一呼百应的效果,而政治类的谣言则更具煽动性和破坏性,大多数网民缺乏理智判断,无形中推动了负向舆论的扩大,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加剧了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从2008年12月,由姜岩的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开始,网络言论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受到广泛重视。“网络暴力第一案”是网民言论不理智乃至升级到现实中暴力行为导致的,凸显了部分网民社会道德准则的扭曲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网络言论带有情绪性、非理性、偏激

新闻炒作的方法

如何进行新闻炒作?新闻炒作的方式有哪些? 炒作在营销学上叫“事件营销”,事件营销专家黄相如指出:炒作方法众多,没有固定模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炒作比的是新颖性、趣味性和新闻性,新闻炒作显然是最有效的炒作方式,新闻炒作也是事件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品牌离不开炒作。在当代这个物种多,品类多,同品类产品更多的社会,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产品从众多相似产品中独树一帜,引人耳目,提高名气,这就需要费一番脑力。而炒作正是一种能够吸引公众聚焦,最终把公众注意力转化为销售额,提升品牌资产的最佳方式。 网络事件营销:网络炒作、品牌炒作 网络事件营销,在国内率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资深的互联网电子商务运营实战专家黄相如,网络事件营销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途径进行品牌炒作。 品牌炒作的方法:十招 (1)悬念炒作法 悬念炒作是要提炼一到两个所谓核心、神秘的卖点;根据进度,慢慢抖包袱,所有的资讯不要一次放完,说一半留一半。 四大上市网站之一的中华网便使用过这招。中华网曾放言要收购新浪、网易、搜狐三大网站,以四亿美金垫床底的中华网绝对有能力去收购其他三家网站,关键问题是只是一相情愿,最后不了了之。最后,中华网既获得了舆论的宣传,又树立了财大气粗的老大地位,一箭双雕。

(2)落差炒作法 用一些很熟悉的东西,在平常人头脑中产生了相对的思维定势,当一旦打破这种定势,人有如在太空的失重感,这种炒作方法要有平中见奇的功夫,善于提炼普通的素材,让媒体耳目一新,让大众或分众耳目一新。 (3)第一炒作法 人们的记忆中只能记住第一,比如人们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二高峰是什么就不知道了。“第一”容易引起人的兴趣,容易吸引公众眼球,容易被记住,还会使对手难以逾越,品牌形象脱颖而出。因为人人都想争第一,冠亚军一字之差却失之千里,新鲜的事物往往是让人们记得最深的,跟风者,将不会引起更多注意,只会带来更多批评与冷眼,人们只会记住第一。 但是,“第一”毕竟只有一个,绝大多数企业很难拥有“第一”。这就需要变通地策划出“第一”,或者说“制造”出“第一”。如:某企业某种做法,在某行业尚属第一次;第一次发现了某产品某种属性;某种行为使某人在某领域成为第一人;某模式属首创的第一模式。等等。 对“第一”纵向追踪,挖掘“第一”背后的秘密,以满足社会公众一探究竟的猎奇心理。而实际上,把良好信誉、产品、质量、科技、发展潜力等企业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输送到公众心里。围绕“第一”横向造势,统筹谋划市场营销,达到促销与塑造品牌双赢。成功的案例如“白酒第一坊”、“第一大火锅”等。 (4)名星炒作法

媒体无约束报道对司法的负面作用及解决方案的探讨

媒体无约束报道对司法的负面 作用及解决方案的探讨 媒体无约束报道对司法的负面作用及解决方法的探讨 周明王小伟赵鑫赵亚男 一. 前言 1,背景 今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除了天灾,我们也看到很多可以避免的人祸。这些人祸给很多人带来无尽的悲伤。从年初几次相似的校园伤人案件到富士康的“15连跳”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不幸,但是生活的脚步不能停下,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预防这些灾难的再次发生。而在这些灾难中,我们会发现媒体的报道起了很重要的作

用。媒体在报道这些事件时有意的着重刻画孩子是如何受到残害,甚至有些媒体为了提高关注度,并进一步地增加销售额,在报道这些事件时故意夸大,让人民大众忽略了灾难背后的真实原因,这不仅伤害到了被害者的家人,同时也让犯罪嫌疑人以及有关单位“有口难言”。这也就无疑在法院审判之前先给犯罪嫌疑人“新闻审判” 了一次,让犯罪嫌疑人正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当年名噪全国的河南郑州某公安分局局 长张金柱酒后驾车撞人后逃离现场一案中,案件尚未判决,传媒声势浩大的声讨已形成“新闻审判”使得司法不可避免地受到左右。在传媒铺天盖地的“轰炸”和“喊杀声”中,法院最终不得不做出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判决。张金柱之死,用他自己的话讲,他是“死在传媒的手中而不是法律手中”;张金柱的律师也一直以"舆论高压”作为审判不公的理由。传媒报道对审判独立的影响如此之大,需要我们尽快制定一些必要的、公认的调整规则。为了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同时也为了探寻出媒体无约束的报道对司法公正的负面作用以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小

组在调研了一段时间之后,结合具体的调研数据以及法学专业人员(司法工作者以及法律教师)还有媒体人的观点,写出了此次调研成果报告,希望这篇报告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所帮助。 2,研究意义 ①,探讨媒体无约束报道对司法的负面作用可以让司法机关在以后的审判之中尽量减少媒体报道的干预,以做到最大意义上维护公平公正原 则,不仅仅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得到保障; ②,研究我们这个课题也可以促进媒体行业的更健康的发展,找到以后报道的误区,同时也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媒体报道的信任; ③,研究这个课题也可以为媒体报道提供一些建议,以便于媒体更好的报道发生的时事,为司法机关提供一个可以信任的"证据资料库”,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监督者,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调研方式

媒体过分报道社会冷漠新闻的影响

关于媒体过分负面报道对社会冷漠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量的负面报道涌现,如“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于是,关于国民冷漠的言论被炒得沸沸扬扬。我们不免冷静下来思考,“社会冷漠”的现状媒体到底该负多大的责任。鉴于媒体负面报道所产生的影响,未来媒体此类报道该采取何种态度与方法值得我们研究。 课题现状 过分负面报道的表现形式是,遇到突发性负面新闻,媒体就借机炒作,夸大事实,以求得较大的社会反响、社会轰动、受众回应,而恰巧忽视了这种回应是对社会的失望,对现状过度失望。 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概念界定 负面报道:负面新闻信息是指“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它针对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冲突、失衡、不和谐的变动,表现出的是非人性的特质。如各种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意外事故以及现实中人性的虚假、贪婪、萎靡、落后、愚昧等等。 负面报道的影响:破坏功能。负面新闻传播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负面新闻信息所释放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是消极的,对它的传播延展了负面作用的空间;瓦解功能。它会造成人精神松懈、意志涣散。负面新闻信息会败坏情绪,瓦解人的心理防线,甚至使受众精神崩溃;腐蚀功能。媒体频繁传播负面新闻信息,长此以往,人们对现实社会逐渐产生怀疑,失去信任感,逐渐改变人的观念,甚至道德发生倾斜;煽情功能。一些暴力犯罪、色情隐私等负面新闻的传播,有意无意地起到教唆、煽动人心的不良欲望或情绪,甚至付诸行动,产生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但是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又必不可少。新闻传播要为受众描绘真实、全面的社会图景,就应从宏观上保证反映社会生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社会冷漠:百姓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是注重个人利益,却忘记了西方个人主义中所说的团队意识。加之社会人普遍对国家政治和社会整体的冷漠。 受众反应与反馈:媒体把信息传播出去,受众在接收到信息后会做出反映,这种反映又反向传播到媒体那里,这个过程就叫受众反馈。 二、变量维度 (一)自变量 媒体过分负面报道;

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瓦解。假新闻之所以危害大,原因就是在公众的信念里,媒体报道的是事实,从而使假新闻获得了事实的力量,并以事实的力量祸害社会,其危害自然不可小视。所以说,没有真实性,事实将不成为事实,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二)把握新闻的真实度。新闻真实不仅包括基本事实的真实,即细节的真实,同时也包括整体的真实,即报道的事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不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是,对于其中什么是细节,真实到什么程度,整体情况如何等,由于对新闻真实度的把握

警惕新闻报道产生负面影响

警惕新闻报道产生负面影响 时间:2007-07-31 14:34:00 作者:● 王玉婷; 来源: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社会新闻的主格调;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其实,对“正面”和“负面”报道做如是的界定和判断,是认识上的一种偏颇。对新闻报道正负面的认定,不能光看表象及其显示的色彩,而要透过现象剖析本质,以受众这个客观主体感应传媒信息程度为依据,来判别新闻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有否启迪、预警、教育的作用,对社会公众的解惑释疑有无帮助,能否获得受众在心理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安慰。 新闻负面效应产生的几种原因 1.媚俗。媒体把环卫劳模称为“粪头”,把因触电而死的人比喻成“烤鸭”,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江苏一名行人因头部惨遭车轮碾压而亡,某报竟称之为“中头彩”。为了迎合一

些人的低级趣味,把恶心当有趣,把灾难当生活笑料,媒体不是肩挑道义易俗,而是迎合低级趣味媚俗,好的新闻资源被糟蹋,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臆断。这是正面报道出现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这种宣传,表面上可能是正面影响,实际上是严重影响人们对优秀人物的认可,如果人们总以怀疑的眼光看待模范人物,能说这种宣传带来了正面影响?这种隐性的负面影响后果更严重。 3.过量。有些报纸的社会新闻版全是负面报道,在读者看来负面报道成了这张报纸宣扬的主旋律。一件很小的事,因高频率出现在媒体,可能成为负面影响很大的“大事”;如果大众从媒体接受的新闻信息大多是负面的,效果可想而知。过量的负面报道,编辑的处理手法再高明,也不可能期望有什么好的正面影响产生。 4.跟风。当前,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闻资源却有限,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编辑记者往往为得到一条意想不到的新闻而兴奋,也常常因为漏掉一条新闻而沮丧,有时还会受到来自本报的批评。缺少个性和独家新闻意识的办报作风,很容易使受众产生信息接收疲劳,因而对千篇一律的新

互联网时代商业新闻炒作的几点思考

互联网时代商业新闻炒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网民数量和 移动智能设备数量居于世界第一。这在为我国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互联网使得传统的新闻行业更加自由化,新闻传播途径极大丰富,传播门槛显著降低。利用新闻进行炒作以达到获取经济或其它方面利益的事件频发,造成了道德伦理失范,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炒作;影响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利益与人们社会生活的 方方面面紧密相联系,商业利益无处不在。新闻本是大众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以及各类社交新闻媒体的普及与风靡,新闻的传播已不再仅仅通过传统的电视和纸质媒介。我们说现代的新闻是数字化的、是多媒体的是互动的,互联网的先进技术给予了新闻传播者和新闻阅读者极大地便利和平台去进行交流与互动,并可以利用这些新闻资源获取一定的商业利益。而目前很多大众对于新闻的过度关注带来了显著地商业价值,随之而来的则是新闻资源炒作。 顾名思义,新闻的炒作就是将拥有固定内容的新闻进行

二次甚至多次的加工,对新闻的某些特征进行改变加工,进而达到突出某方面特点,引起公众注意,以便达到一些商业目的或直接获取上也利益。 一些专门从事新闻炒作的人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公司来 提供给客户新闻炒作的服务,并且从理论层面上对新闻炒作的方法和目的进行了研究。如图1所示为新闻炒作的理论流程,其把新闻的炒作分为了三个部分,即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意愿层面,通过对三个层面的不断渗透,以达到提高品牌知名度,替身消费购买意愿等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新闻的炒作实质上是利益的获取的驱动。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说过:新闻炒作的第一个目的,也就是最直接的目的是“引起轰动”,而最终的目的是 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媒体所进行的新闻炒作,大多是和经济利益相关联的。通过新闻炒作,被炒作对象受到关注,非新闻“炒”成了新闻,一般新闻“炒”成了热点新闻,从而造成轰动效应,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企业通过新闻炒作,可以扩大知名度,获取商业利润;媒体通过新闻炒作,可以赢得更大的阅读量和发行量;个人通过新闻炒作,可以提升自己的身价和知名度,甚至“一夜成名”。 一、新闻炒作的弊端 (一)新闻炒作会导致伦理道德失范

大众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无一不和大众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传播的信息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周围,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对于现代人的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众传播为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首先一个是网络和媒体利用网络利用自身优势,滥用公共资源,为自己的上位加薪等各种一己之私,引导网民进行各种网络炒作、网络暴力,哪里有暴力,哪里就有热点,事件炒热了,那么媒体和网络背后的操纵者便得益了。 陈凯歌先生在2012年所拍摄的电影《搜索》,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社会现象。《搜索》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叶蓝秋的企业白领,因一次的公车不让坐事件,引起了媒体和网络对她的各种人肉,谩骂和攻击,最终她选择了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这一场网络暴力。而最终的事实是,叶蓝秋乘坐公车时,刚刚获知自己得了癌症,而且还是末期,心情的不好导致了自己在公车上的失态;另外她也不是小三,至始至终是个清白优秀的女孩。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和网络可谓就是那个幕后的黑手,推动的整件事情进入网路暴力的白热化阶段。面对收视率、受众关注度、转发数、评论数等等这些可量化的数字,记者不断挖掘一些所谓有新闻价值的新闻,说白了,但凡是相关社会矛盾,都会引起极大反响,让记者功成名就,于是放大这些矛盾点并通过文字、镜头不断激化它,成了许多记者热衷的事情。有时候也不禁让人反思,每天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满眼都是负面的新闻,大众是不是真的需要被灌输这么多反面信息,来让大众相信我们的社会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再这么下去,难不成要退回到黄色新闻时代?! 在2007年,炒得最沸沸扬扬的一件事。莫过于杨丽娟疯狂追星,其父不堪打击跳海身亡一事了。事后,人们开始反思,有人指责杨丽娟的不孝,有人把悲剧发生的根源归结为杨父杨母的过度纵容......然而,在这场悲剧中,我们的媒体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在杨丽娟事件中,媒体的做法在本质上是把杨丽娟的病态作为一个新闻卖点,以煽情的风格报道事情的真相,以满足小市民的猎奇心理,而终极目的就是趋利。在杨丽娟自己7年后的一个回忆中也提到:造成当时的悲剧自己的固执任性有很大的责任,但是媒体的推波助澜让事情更加恶化。媒体的种种行为,比如直接资助杨丽娟,企图制造新闻、错误引导舆论,助长不良之风、报道不公正,对当事人刘德华的恶意诋毁等做法,将这个悲剧一步一步地推向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这些由媒体和网媒的恶意炒作的事件,在我们的身边是何其多,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个普通人,可是在经过各种媒体的恶意炒作之后,多少人的生活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多少人为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像叶蓝秋和杨父那样不堪现实而选择了结束生命?大众传媒本应是作为传播的一个把关人,但眼观现金的社会,我们还能十分笃定,大众传媒是把关人而不是刽子手吗? 其二,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法律在很多方面还涉及不到,于是,有很多,便钻了这个空子,进行着各种人肉搜索,恶意炒作。用句话形容我们时下的网络传播:想抓小辫子?永远都有!想找源头?休想!网络时代里,我们看到集体的力量的同时,也看到了集体的暴力。 在2006年发生着这样一件真真实实的网络暴力事件。2006年2月28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