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学案模板第1课

导学案模板第1课

导学案模板第1课
导学案模板第1课

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

【学习目标】:

1.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2.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怎样来证明他们是人类而不是类人猿?

3、你来推理一下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5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除了最早的元谋人外,在北京地区还先后生活过两个远古居民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

二、合作探究:

1、我们的问题:

2、老师的问题:

①远古居民为什么要群居生活?

三、拓展延伸:

①、教材第4页的动脑筋

②、你能想像并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吗?

四、梳理结构:试着用1、2、3三个数字总结本节知识点五、巩固练习:

1、暑假期间,小明计划去考察元谋人的遗址,他应该去()

A、北京

B、陕西

C、河南

D、云南

2、目前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

B、会不会说话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火

4、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80万年

5、下列远古人类的模样,最与我们现代人相似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6、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烬。这说明了()

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B、北京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C、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D、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7、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结成群体一起生活。这主要是因为()

A、当时的生活环境恶劣

B、人们的体质发育不全

C、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近

D、当时的生产工具简陋

8、下列有关北京人的生活情景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使用打制石器

B、采集果实和猎取动物

C、用兽皮缝制衣服

D、吃上了熟食

9、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比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兽骨和树子。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气。而人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做怎样才能够生活下去?

②、材料二证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③、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个远古居民时期?

【当堂反思】: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简要概述他们的农耕生活,归纳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

2、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3、分析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生活

【学习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学习难点】:对农耕生活的理解认识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6~9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2、自己概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3、说说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4、氏族

二.合作探究:1、归纳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

三、拓展延伸: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四、梳理结构:

农耕河姆与半坡、定居长江与黄河,培育水稻与粟米、农畜陶纺有分工。

五、巩固练习:

1、下列属于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主食是()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主食()

A、玉米

B、水稻

C、小麦

D、粟

3、下列说法最能体现原始农耕生活特点的一项是()

A、种植粮食

B、饲养家禽

C、制造陶器

D、定居

4、如果你去西安旅游,你能就近参观()

A、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5、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小麦

B、水稻、玉米

C、水稻、粟

D、玉米、粟

6、下列能反映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①会种植粮

食②会饲养家禽③会制造陶器④会建造房屋

⑤用针缝制衣服⑥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④

7、请你判断这是哪一处文化遗址。发掘的实物有:①灰烬堆②磨制的石刀、石斧③

骨针④彩陶片⑤有房屋痕迹()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一处古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用水牛骨骼做的农具……。

材料二:1954年,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一处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磨制石器的农具、粟粒、白菜种子……。

请回答:

①、材料一和反映的各是什么遗址?

②、结合材料说说这两处遗址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③、材料中“……”说明还有出土文物,你结合所学知识能补充几点?

【当堂反思】:

2

(完整word版)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

珠海新世纪学校 编制人:高阳 备课签字: 包科领导签字: 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Administrator 志于道 据于德 游于艺 成于学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初步认识中国的政治制度;感知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时间、国家机构、首都、代国歌、国旗、公元纪年等),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通过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预习案】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一)背景: 革命即将胜利。 (二)召开: 1949年9月在 举行。 (三)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 1.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 》。 2.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 ;北平为首都,改名为 ;采用 纪年;以 《 》为代国歌; 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 3.选举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二、开国大典: 1.准备: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内容见课本P5)。 2.举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 隆重举行。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它宣告了 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 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 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 。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击盘踞在 、 、 、和 的 国民党残余军队,很快就扫清了各地残敌。 2.时间: 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除 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我的疑问】 【探究案】 探究点一: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 (1)“三年以来” “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 材料二: 开国大典 (2)开国大典的热烈气氛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史学家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 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 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 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李普 《开国大典》

第二课 第1课时 男生女生(导学案)

感谢您使用本资源,本资源是由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制作并分享给广大用户,本资源制作于2020年底,是集实用性、可编辑性为一体。本资源为成套文件,包含本年级本课的相关资源。有教案、教学设计、学案、录音、微课等教师最需要的资源。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聘请精英团队,从衡水中学、毛毯厂中学、昌乐中学等名校集合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精研中、高考,创新教学过程,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整体教给学生。 本资源适用于教师下载后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适合于学生家长下载后打印出来作为同步练习使用、也适用于同学们自己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整体把握进度和难度,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如果需要更多成套资料,请微信搜索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在页面下方找到“资源库”,就能得到您需要的每一份资源(包括小初高12000份主题班会课课件免费赠送!)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二课 第1课时男生女生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到男生女生生理特征及性别角色的差异。 2.了解男生女生各自的优势及双方的互补性。 二、自主预习 1. 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 看法。 2.男生女生的是与生俱来的,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应平静而欣 然地接受。 3.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也不应自 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 三、合作探究 小刚的青春日记 我想,每个班都有男生,也有女生。所不同的是每个人的性格、长相都不一样,还有就是每个班的男女生有个共同点——合不来!男生常笑女生死记硬背,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做是多余的,还不如用来玩。但我们背地里却又很佩服女生的用功,懂得珍惜时间!女生常说男生爱耍小聪明,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只会强出头,可心眼里却承认男生爱思考,会动脑,只不过这种思考欠周密! (1)结合本课相关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小刚对男生女生的评价。 (2)从男生或女生的角度,谈谈你眼中的男生女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春》导学案(含答案)

《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学习难点: 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 1、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复习散文知识 (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2)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 (3)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失职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抖擞()应和()黄晕() liáo()亮 hōng ()托朗rùn() wǎn()转 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1)涨(2)散 (3)晕(4)藏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5)明朗润泽。() (6)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7)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4、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D、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5、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飞)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逼)你的眼。 ③山________(湿润朗润)起来了。 ④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寂静)而和平的夜。 二、课内探究 (一)整体感知课文,思考: 1、作者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其中哪一个内容写得最详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文章在描写春天景物时分别写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二)合作探究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是________的意思,本句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________。?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 。 2、课文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请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作简要分析。

第1课 导学案修正稿(琼)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1课 导学案修正稿(琼)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2.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学习导航】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怎样来证明他们是人类而不是类人猿? 3、你来推理一下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3--5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除了最早的元谋人外,在北京地区还先后生活过两个远古居民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 方面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头部模样 火的使用 劳动工具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组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①远古居民为什么要群居生活? ②什麽是氏族? 三、拓展延伸: ①、教材第6页的动脑筋 ②、远古居民的社会组织由北京人的原始人群到山顶洞人的氏族,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四、梳理结构:试着用1、2、3三个数字总结本节知识点 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 相信你 是最棒

五、巩固练习: 1、暑假期间,小明计划去考察元谋人的遗址,他应该去() A、北京 B、陕西 C、河南 D、云南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 B、会不会说话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火 3、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 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80万年 4、下列远古人类的模样,最与我们现代人相似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5、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烬。这说明了() 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B、北京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C、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D、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6、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结成群体一起生活。这主要是因为() A、当时的生活环境恶劣 B、人们的体质发育不全 C、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近 D、当时的生产工具简陋 7、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比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兽骨和树子。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气。而人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做怎样才能够生活下去? ②、材料二证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③、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个远古居民时 期? 【当堂反思】: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用心爱心专心

[优选]2019年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 第1课时 法律为我们护航共3篇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 2.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3.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二、自主预习 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的公民。 2.保护未成年人的,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 、、和四位一体,构筑起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三、合作探究 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请说出理由。 (1)某电视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公之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判断: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大量不良书籍。 判断: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学生违反校纪班规,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判断: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学生小王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判断: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第一课导学案.doc

《语文园地》第一课时导学案 设计者:丛台区广安小学冯玲玲 学习目标: 1.学习分清主次的阅读方法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3.积累一些传统习俗及其寓意。 学习重点: 1.分清内容主次,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的好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交流平台” 1.我能读通顺“交流平台”中的内容,画出读懂的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我 的感受是 。 2. 我还知道文章也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是 3. 如果我来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我会从以以下几方面来介绍 重点介绍简单介绍 我这样写的原因是: 二、走进“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运用 1.我能读通顺句子,比较句中加点的词语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 语。 (1)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 动,八达岭长城(),南锣鼓巷(),什刹海()。

(2)花园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热情的杜 鹃花(),美丽的海棠(),到处花香醉人。 (二)习俗寓意 1.读一读,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说说下面两种习俗的寓意。 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知道下面的习俗和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人教部编版】2018年秋七上语文:第1课-朱自清《春》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1 春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品味优美词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重点) 4.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欣赏比喻给文章带来的美感,并运用于写作。(难点)自主预习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 (1)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2)文体知识 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3)比喻知识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嗡( ) 酝酿( ) 抖擞( ) 朗r ùn ( ) w ǎn ( )转 h ōng ( )托 静m ò( ) ji ànzhu àng ( ) 应和( ) 风筝( ) li áo ( )亮 和风细雨( ) 铮铮铁骨( ) li áo ( )草 掺和( ) 挣扎( ) 眼花li áo ( )乱 3.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 朗润: 。 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 。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 。文中比喻 。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是 指 。 宛转:形容声音 。 4.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在你喜欢的段落中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 示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V 抚摸.. 着你。 5.通读课文,完成题目。 (1)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用一个二字词语概括为盼春、 和赞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 之情。

《春》导学案答案

《春》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从语言、意象、内涵等方面学习鉴赏诗歌。 【学习重难点】 从语言、意象、内涵等方面学习鉴赏诗歌。 【学习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1.知人论世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曾用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1941年12月穆旦所作的《赞美》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语文教科书。 2.九叶诗派 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诗歌赏析】 一、初读:疏通诗意 1. 给下列划线字标注读音。 摇曳(yè)蛊惑(gǔ) 2. 学生自由诵读,体会朗读时应把握的感情。 3. 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同学提出诵读建议。 4. 学生齐读诗歌。 二、精读:整体把握 1. 作者写春用了哪些意象?写出了春的什么特点? 提示:草、花朵、暖风、你。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2.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二节之间是怎么衔接的?

第1课 人类的形成导学案

第1课人类的形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 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让学生阅读导言中的故事。问:“保守势力为什么要谩骂、攻击达尔文、赫胥黎?” 因为后者的观点违背了他们一直信奉的上帝造人说。在漫长的古代,人们一直坚信人是由神创造的,让学生例举东西方神创造人的传说。亚当和夏娃的传说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达尔文、赫胥黎他们认为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由古猿进化而来 一.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从________ 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 2.人类在距今年形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 3.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和四个阶段。 4.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和。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的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5.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随着和的进步,出现了氏族,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6.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人类先后经历了氏族和氏族两个阶段。 7.在氏族社会里,由于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地位。 8.在氏族社会里,男子在经济中占地位,婚姻关系相对, 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二.合作交流理解运用 1、探究氏族是怎样产生的?或如何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氏族的出现? 2、你认为与奴隶社会相比,原始社会有哪些优点? 三.思维拓展延伸 神创造了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这类传说为什么能流传至今?请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写一篇论文,题目自拟。 四、知识回放梳理结构 课堂总结:本课我们学习了史前时期即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历史,知道了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氏族社会的产生极其特点和作用,原始社会的瓦解等问题。明白了生产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

第1课我很重要导学案

第1课我很重要 一、片段背诵 自信 1.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登高。有了自信,人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境界,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信者的格言都是:“我想我能够的,现在不能够,以后一定会能够的!” 2.扬起自信的风帆,让沉重的黑夜远离我们,让喷薄而出的朝阳为我们的起航祝福;扬起自信的风帆,让恹恹愁容远离我们,让欢歌笑语为我们的青春伴奏;扬起自信的风帆,让我们挥动起理想的双橹,将自己的一叶小舟轻轻地、稳稳地驶向成功的彼岸。蓦然回首,你会发现:那些激流、浊浪、暗礁”已经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3.自信,可以说是英雄人物诞生的孵化器,一个个略带征服性的自信造就了一批批传奇式人物。然而,自信不仅仅造就英雄,也成为平常人人生的必需,缺乏自信的人生必是不完整的人生。 4.自信就是这样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燃烧一个人的潜能,指引你飞向梦想的殿堂。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是把玩和炫耀这段人生,还是从中领略经验, 细细体会,这实际上是能否成大事的两种态度。哈佛大学研究说:成功一一智商(IQ)占20% , 情商(EQ)占80%。其实,也应该加上体商但Q),因为没有10%的体商做保证,一切都是空谈。 5.我们知道:拼命的时候是不知道痛的。既然痛的感觉都消失了,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摧毁你!深刻地思考一下,你将发现:真正促使你成功,让你坚持到底的,真正激励你,让你昂首阔步的,不是亲人和朋友,不是顺境和优裕;而是那些让你深受打击的挫折,甚至是死神。拥有自信和毅力,就会觉得死神并不可怕,史蒂夫?乔布斯就是最好的例子,左手是癌症死神,右手却是最美的电子产品和最伟大的苹果帝国。励志而圣则圣,励志而贤则贤,人尽可以成为尧舜。让你的理想高于你的才干,你的明天才有可能超过你的今天。 6.毛泽东早年就曾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诗以明志。自信是生命和力量,自信是奇迹,自信是创造历史之本!有人问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先生,假使你的财富一夜化为乌有,您会怎么办?”洛克菲 10 勒自信地笑着说:“给我年的时间,照样再创造一个洛克菲勒帝国!”有史以来,许多伟大的人和事都 是因为自信和热忱而成功的。一心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相信自己能行,便 会攻无不克。失去金钱的人,失去很少;失去健康的人,失去很少;失去自信的人,将失去一切。 二、资料自读 作者简介 文学界的白衣天使一一毕淑敏 毕淑敏,女,国家一级作家,中共党员。佃52年生于新疆伊宁,佃69年(17岁)入伍, 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 助理军医、军医等。佃80年(28岁)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 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39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 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佃87年(35岁)开始共发表作 品200余万字。1989年(37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 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学案】第1课时 青春的情绪导学案

第1课时青春的情绪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人最常见的情绪种类。 2.懂得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3.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影响。 二、自主预习 1.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等情绪。 2.情绪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 3.青春期的情绪特点:情绪、情绪波动与固执、情绪的、情绪的 闭锁性、情绪的。 4.青春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学习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三、合作探究 郑州某高中高三女生陈泳,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优秀,属于尖子学生。但在高三下学期,因学习紧张,思想压力比较大,出现了情绪反常的情况,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思维碰撞】 通过调查,王华等人发现多数同学存在不同的情绪反应,大家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说说人常见的基本情绪有哪些?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 【感受提炼】 通过调查,王华等人发现不同的情绪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3)请你向同学们谈谈情绪对人的影响。 四、随堂演练

1.在孙悦演唱的《祝你平安》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人生的路,总有许多愁和苦,请你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这里的微笑、愁、苦、开心、烦恼,都是描写________的词汇() A.心理B.情绪C.性格D.内心世界 2.“哀民生之多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怒发冲冠”“漫卷诗书喜欲狂”所表现的情绪顺序是() A.喜、怒、哀、惧 B.哀、怒、惧、喜 C.哀、惧、怒、喜 D.惧、喜、怒、哀 3. 面对同样美丽的风光,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写下了“楚江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的忧郁诗句。几年后,他遇到大赦,重获自由,路过此地欣喜提笔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反映自己的愉悦之情。由此可见() ①人的情绪只有喜和忧②人的情绪反映着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③人的情绪总的来说消极多于积极④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①③ 4.情绪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心灵的“窗户”。情绪的作用有() ①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②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 ③只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学案

年级:八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历史制作人:王国周教导处审批: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学习目标】(1分钟) 1、识记开国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2、能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导学指导与检测(20分钟)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5页的内容,大字部分要精读,小字部分可以快读,思考下列问题,并在教材相应位置将题目及答案标注清楚,10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正确回答: 三、三讲环节(10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侧重讲解。 2、本节内容小节。 四、巩固诊断:(13分钟) A层次(单选)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不包括() A.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B.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

2、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乐队演奏的乐曲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黄河大合唱》 C.《义勇军进行曲》 D.《国际歌》 3、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梁组织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开国大典 4、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上的一件大事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的开始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土地改革的完成 5、请你从以下四句话中选择最为贴切的一句话,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A.封建帝制被推翻了 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现代化了 D.帝国主义者被赶跑了 6、同学们每个星期一都举行升旗仪式,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A.开国大典 B.第一届政协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7、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解放西藏 C.第一届政协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B层次 7材料分析: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三 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你能讲述有关的史实吗?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 ①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除此之外,该次会议还作出了哪些重要决定?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哪首歌曲为国歌,为什么? ③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哪些问题?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C层次思考与讨论 毛泽东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请思考:中国是如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怎么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17导学案模板.pdf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年级四年级单元 第一单 元 主备人潘正琴执教人 时 间 课题第1课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知识 与 能力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过程 与 方法 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 ?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难点 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课前 准备 相关PPT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 看一看 导入新课 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 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 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 一个称?诗圣?) 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 明确学习目标

?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议一议 合作探究问题设计: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2.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 想到些什么呢? 理解题意:?独?是什么意思?有哪位同学 到过敬亭山游玩,知道敬亭山在哪吗?现在我们 就一起去敬亭山看看。(教师出示敬亭山课件) (课件出示) 3.敬亭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聚聚之地,李白 为什么会独坐敬亭山呢?((课件出示写作背 景) 小组长分配任 务,并组织学习 讲一讲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作补充和 总结 学习诗歌一二句,感受诗人的孤独。 1. 读一二句。 2.理解?尽?,说?众鸟高飞尽?诗意(出 示鸟飞图)(课件) 3.理解?孤??闲?,说?孤云独去闲?诗 意(出示云去图)(课件) 4.读诗,感受诗人的孤独。(板书鸟飞云 去孤独) 5.教师介绍创作背景鸟飞云去本是常见 的自然现象,在诗人的眼中,为何会如此的孤独 寂寞呢?(生交流,师小结:被贬离京城,十 年漂泊,远离故土与亲人,世态炎凉,好友遗忘, 看见鸟飞,云去,有感而发,触物伤怀,难怪这 样的孤单寂寞!) 学习诗歌三四句,感受诗人的不独。 1.读三四句。(课件) 2.体会人山相看:相看是什么意思?(相互 小组完成学习目 标,汇报交流展示

第1课《春夏秋冬》导学案

《春夏秋冬》导学案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前置作业 一、 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每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二、 查资料,一年中的春夏秋冬是如何划分的? 三、 推荐阅读语文课本第12页《祖国多么广大》。 四、 读课文。我读了()遍课文了,我能读得()(选一选,画“"”) 正确()有节奏( )有美感( ) 五、 识字。用自己的识字方法记住的生字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作业 一、将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霜的偏旁是 ________ ,含有雨字头的字还有:雪、雷、雾、雹,它们与天气现象有关。 降的偏旁是 ________ ,双耳旁分为左耳旁和右耳旁,带有双耳旁的字有:阳、邓、队。双 耳旁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吹 u i 牛 水池 1 飘 ie 落 ? ? ? 三、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填序号) 秋霜 u mq 下降 i mq ? ? 落—u b 叶 上游___① ? ? u J JI * J iT J .dr if 'j* 丿* A ■a*

1?落2?吹 3.降 4.飘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四、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池草水春天到春风桃花山花林夏天到夏雨青蛙鱼出青秋天到秋霜树叶鸟入红冬天到冬雪雪人 五、请用一个动词形容一下这些自然现象。 六、找出文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近义词:落一一() 反义词:绿一一()出一一( ) 课后作业超市(选做其中的两项) 一、我是小书法家,我会读、写词语。 春暖花开三伏盛夏秋高气爽寒冬腊月 风和日丽鹅毛大雪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入木三分 二、我是小诗人,我能背诵积累。 1.《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背诵积累描写四季的古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导学案模板(教师版)

第四单元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班级:姓名:学号:小组评价: 【课前导学】 一、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1﹚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做的贡献 ﹙2﹚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3﹚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2.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3.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 1、经典力学 (1)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证明“日心说”的正确性。 (2)牛顿(英国科学家)——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经典力学建立标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体系(经典力学体系)最显著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这一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2、相对论的创立 内容: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①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 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②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权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状态。 意义: ①打破了传统的牛顿力学体系的。 ②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物理学由近代推进到现代阶段。 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①诞生:1900年,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②发展: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理论;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E=MC2) ③意义: a.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导学案2新人教版

1春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2.字词积累 yūn头晕 báo薄饼 hé和好 晕薄 bó浅薄和 hè应和 yùn黄晕 bò薄荷 hú和了 huó和面 zhǎng涨水 huò和稀泥 涨 zhàng涨红了脸 3.主题解说 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细致的观察,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情怀。并希望大家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 4.难点攻克 《春》描绘了哪几幅图?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提示: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绘景先总写,后分写;分写时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围绕“春”写各种景物,采用横式结构的方法把各幅图景组合成篇,犹如长卷,把一幅幅彩色工笔画逐步展示在人们眼前。 5.难点攻克 文章结尾的三个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哪些特点? 提示:①第一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象征着勃发的生机,突出了一个“新”。 ②第二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象征着春天的婀娜多姿,突出了春天的“美”。 ③第三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象征青春的活力,给人以“力”的美感。 6.结构图解 7.学法点津 品析字词的方法 值得品析的字词主要有:①富有动感的动词;②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③反复强调的数词;④特殊搭配的词语;⑤感情色彩变化的词语。 【典型例题】请品析“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逼”字是一个富有动感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春草色彩之浓,表达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 【技法点睛】品析字词一般可以联系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从字词的感情色彩方面进行赏析。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学案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导学案 编制:游淑红 张晓晓 2011 –9—5 【明确目标】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 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奖上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 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美术奖赏的概念和美术鉴 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他熟悉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二)课内探究 1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法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其中变化与统一是基本法则。 2美术作品的具体分类: 雕塑:圆雕 浮雕 透雕 建筑:园林 纪念 住宅 公共 设计 :实用 商业 特种工艺 书法:楷书 隶书 草书 篆书 摄影:人物 风景 动物 静物 3通过欣赏这三幅图片,你喜欢哪一副?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并说出原因。 启发引导学生从艺术形象和绘画形式的不同 油画 按技法分 工笔画 写意画 山水 人物 花鸟 按题材分 版画 中国画 素描 绘画 水粉 连环画 年画 壁画 宣传画 插画

教师总结美术的形式语言: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4观看天安门和《手》你有什么感想?逐步启发引导学生再欣赏《捣练图》和《拾穗》 完成下列表格 作品名称形式语言功能分类社会角度情感体验《捣练图》 《拾穗》 美术鉴赏的定义:是运用(视觉)感知、(视觉)记忆、(视觉)经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归类、联想、评价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何为“鉴”何为“赏”:所谓“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在美术鉴赏中,“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才是目的,“鉴”是为“赏”服务的。让学生分组鉴赏 组一《太白行吟》和《蒙娜丽莎》 组二《父亲》和《清明上河图》 这些作品有什么艺术价值?

《春》导学案 (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11 春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抓关键语句,提纲挈领,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2)、能分析出作者调动哪些感觉器官观察景物,并尝试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景色。 (3)、涵泳语言,从修辞手法及炼字的角度,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想像与联系,感受画面。涵泳品味,体会语言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所绘的美丽春光,感受春的活力及生命的灵气,体会对春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 (1)、能分析出作者调动哪些感觉器官观察景物,并尝试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景色。 (2)、涵泳语言,从修辞手法及炼字的角度,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所绘的美丽春光,感受春的活力及生命的灵气,体会对春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学习难点】 涵泳语言,从修辞手法及炼字的角度,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自主学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酝酿 ..()黄晕.()披着蓑.()戴着笠.()涨.起来() 宛转 ..()应和.()抖擞.()薄.烟() 二、解释下列词语 朗润:酝酿: 呼朋引伴:卖弄: 花枝招展:抖擞: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给文段标好序号,用心朗读,理清思路,划分段落层次,简洁地概括段意,然后完成下列文章结构图。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1层(第2段):总括轮廓 第2层(第3段):图 第二部分:第3层(第4段):图 (第2段~7段)第4层(第5段):图 第5层(第6段):图 第6层(第7段):图 第三部分(第8段~10段):颂春 2、好的写景之作,无一例外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透过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本

第1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校本课程八年级历史(岳麓版)上册导学案 .第1课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南京条约》及其附 件的主要内容。 3、会分析鸦片战争爆发及中国战败的原因。 学习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学习难点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学习方法 “四环七步”教学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阅读教材1——2页,思考以下问题 1、标题中的“烟”是指什么?它是什么东西? 2、英国为何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3★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他在何时何地销烟? 4、林则徐为何不“烧烟”? 5、虎门销烟有何意义? 6★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教材P3—4页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思考如下回答: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和结束的标志分别什么? 3、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三>、阅读教材P4—5页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思考如下回答: 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于何时?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对中国主权有何危害?其历史地位如何? 2、《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

1、联系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和当今毒品对社会、家庭所造成的危害,谈谈 为什么要远离毒品。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鸦片战争中,中国被只有几十艘兵船、几千士兵的英国侵略军打败,你 认为原因有哪些? 三、学生交流展示 四、教师(或学生)点评 五、教师精讲 1、毒品的危害 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3、《南京条约》的内容及记忆办法 六、学生识记以下内容 1、鸦片走私的危害 2、虎门销烟的时间及领导者 3、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起止时间 4、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5、鸦片战争的影响 七、课堂检测 1、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3、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A、1640年 B、1840年 C、1919年 D、1949年 4、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传播西方文明 5、下列有关虎门销烟的表述,准确的是() ①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②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部 分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③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④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