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黄河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黄河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黄河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天河浮游植物属类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8, 7(5), 533-540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8f370526.html,/journal/jwrr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f370526.html,/10.12677/jwrr.2018.75060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in Tianhe River Xianhua Zhou, Yanyan Wang, Shiwei Gong Bureau of Shiya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xploration, Shiyan Hubei Received: Sep. 2nd, 2018; accepted: Sep. 14th, 2018; published: Sep. 25th, 2018 Abstract Through the phytoplankton monitoring data at Guanyin section in Tianhe River from 2016 to 2018, the variation of phytoplankton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indicator biological method, dominant group me-thod and diversity index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7 doors and 45 genera of phytoplankton. Among them, the most species are green algae gate and silicon algae gate, accounting for 28.89% and 44.44%, respectively. The richness index at Guanyin section is between 0.89 and 1.67, the diversity index is between 1.32 and 2.49, and the evenness index is between 0.45 and 0.96; the phytoplankton density is 3.62 to 364.12 × 105/L.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dominant genera density to total density and diversity index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and the water quality was seriously polluted when the density of dominant genera was above 68%. Keywords Phytoplankton, Genera Composition, Diversity Index,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Tianhe River 天河浮游植物属类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周先华,汪炎炎,龚世伟 十堰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十堰 收稿日期:2018年9月2日;录用日期:2018年9月14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25日 摘要 通过2016~2018年天河观音断面浮游植物监测数据,运用指示生物法、优势属群法、多样性指数法解析其浮游作者简介:周先华,高级工程师,从事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

第八章 植物群落结构

第八章植物群落结构 第一节:植物群落及其种类组成 一、植物群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一)概念 1. 生物群落 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 植物群落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 即一定地段上,群居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群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集合体。 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物种数和个体数。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 取得协调和发展(种群构成群落的二个条件)。 ?具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定居生物对生活环境的改造结果。 ?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营养结构。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具有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群落的物种组成 ?实验原理: ?1. 取样方法——样方法 ?取样就是代表性群落的选取或确定,包括样地设置的方法、范围大小等。 ?样地大小的确定一般采用巢式样方法,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 ?样地大小 不同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经验值 样地形状 a.传统形状——方形 故称样方(quadrat)

b.圆形 也称样圆 c.矩形 也称样带(belt)或样条(transect) (二)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型。植物群落研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 1.优势种和建群种 (1)优势种:在群落中能有效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的生物种。 特征: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2)建群种:吧优势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其中决定着群落的外貌,而且一控制着群落的生态环境和群落的其他组成成员。 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建群种群落”或“单优种群落”。如果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则称为“共建种群落”或“共优种群落”。 2.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3.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4.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 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往往是由于种群自身数量稀少的缘故。偶见种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入、或伴随着某种条件改变而侵入,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三)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个体数量指标 ?综合数量指标 个体数量指标 1 多度(abundance)与密度(density) 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德鲁提(Drude)的七级制多度。即:查。国内多采用Drude七级制多度,即: Soc 极多,植物地上部分郁闭,形成背景 Cop3 数量很多 Cop2 数量多 Cop1 数量尚多 Sp 数量不多而分散 Sol 数量很少而稀疏 UN 个别或单株

校园植物种类

校园植物种类 学校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推动作用。校园绿化是学校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这其中,绿化植物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对校园内的绿化植物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学校的环境建设作出有益的贡献。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搜集了多方面的资料,并且进行的实地调查,对校园内植物的分布及种类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研究的重点为植物的种类及对学校环境的作用,同时对于部分植物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建议及改进措施。 校园内植物的主要品种为绦柳及在城市绿化中常用的草皮及低矮灌木。 绦柳,杨柳的一种,主干通常在二三米处就长出分支,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绦,纷披下垂,主要种植于华北、东北,西北至淮河流域园林中,多栽培为绿化树种,适合于都市庭园中生长,尤其于水池或溪流边,对空气污染、二氧化硫及尘埃的抵抗力强。绦柳具有一定的绿化和防止污染作用,种植于学校内可以对近年来的雾霾天气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绦柳的颜色较鲜艳,其柔软嫩绿的枝叶,丰满的树冠,还有许许多多姿的栽培树种,都给人以亲切优美之感,可以美化校园的整体环境。 但是在春夏交替之际,绦柳会产生大量柳絮,不时飘飞,遇到晴朗、气温高、风力好的天气,柳絮飘飞就开始增多,在日出之后到日落之前,往往是柳絮飘飞的高发时段。柳絮容易聚集成团并且不易除去,影响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人的行走,一些过敏体质的学生及老师可能会感到不适。由于柳树是柳树属于雌雄异株的植物,所以在种植柳树时,应该注意柳树的雌雄情况,主要种植雄株柳树,在适当时候对柳树注射抑制柳树飘絮的药剂,同时在柳树品种的选择上也应该选择柳絮少,易于管理的柳树品种。 校园内其他树木的不利影响较小,但部分树木的生长较快,树枝需要经常修剪,在夏秋季要进行大的剪裁,所以在日常管理时应注意对树木生长的控制。 校园内绿化草皮包括多种植物,以草类和低矮灌木为主,对于校园内扬尘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草皮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由于气候较为干燥,草皮需要经常进行灌溉,加大了种植难度,对于设施和人力的要求也较高,可以考虑换种对水分要求较少且耐干旱的其他品种。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调查,但对部分植物的种类及特性仍然没有清楚的了解,在今后的活动中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课题准备,其次在过程中注意材料的收集,加强对课题内容的了解,得到充分、详实的结果,最后,注意对改进措施的设计,以期通过研究性学习对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生物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3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3.1 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在一定义表示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占有一定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统一体或系统。种群可由单种生物或构件生物组成。由单种生物组成的种群,每一个体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由构件生物组成的种群,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构件生物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可能会死亡或腐烂,这就形成很多分离体,这些分离体来自同一受精卵其基因相同,这样的个体称无性系分株(ramets)。 自然种群有3个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分布区域;②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或空间)的个体数量(密度)是可变动的;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基因组成,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亦处于变动之中。 种群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除生态学外,进化论,遗传学、分类学和生物地理学都使用这个术语。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在自然分类的种以上单位是就其进化的亲缘关系划分的,只有物种(species)真实存在。物种能否持续存在,取决于种群能否不断产生新的个体以替代消失的个体。种群是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亦是物种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群落是由种群所组成。 3.2 种群动态 3.2.1 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4.2.1.1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一个种群的大小,是一定区域种群个体的数量,也可以是生物量或能量。种群的密度是堂信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住生境中个体的数目。密度变化很大,如土壤节肢动物每平方米可能有成千上万只,而大型哺乳娄动物可能每平方公里只有几头。对从受精卵形成的个体和构件生物体应有差异,研究植物种群,要注意由无性繁殖构成的无性系。 3.2.1.2 种群数量统计 研究种群动态首先要统计种群的数量,第一步是研究种群的边界许多种呈大面积连续分布,种群边界不明显,实际工作时、往往要根据自己研究需要确定其研究范围。数量统计通常用密度,尤以植物种群而言单位面积实有个体数是常用统计密度方法。鼠类等的研究即取用相对密度,以每置100铗日捕获率作其相对密度。 3.2.1.3 种群的空间结构 种群的个体在其生话空间的位置或布局,称种群的分布型或分布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 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校园植物的识别与分类

校园植物的识别与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了解校园植物种和科的识别特征。 3、编制校园植物检索表,并对植物进行归纳。 二、材料与器具 放大镜、镊子、铅笔、笔记本、检索表及相关工具书 三、常见庭院植物的物种识别与分类 现在的大学校园绿化比较好,栽培及自然生长的植物种类很多。在积累了被子植物的系统分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后,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绿化优势,通过调查研究校园内植物的种类,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为其后的野外实习做准备。为保证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实验前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把学校分成不同的区域,学生可分成多个小组对不同校园区域的植物(包括栽培及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 (一)基础性实验——校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科学描述 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是进行物种识别与分类的基础,学生在野外实习之前一定要学会植物形态特征的科学描述方法。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的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须借助放大镜观察,并能按以下特征进行观察和科学描述。 1、植物的性状——乔木;灌木亚灌木;草木(包括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茎的形状、颜色、被毛或滑;直立;平卧,匍伏;攀援;缠绕或其他。 2、叶——单叶或复叶;叶形,有无叶柄?对生或互生,或轮生。叶面及叶背颜色如何?被毛或其它,网状脉或平行脉有托叶或无托叶? 3、花序——总状类花序(如穗状、总状、园锥、伞形等花序)或聚伞类花序(如轮伞、聚伞花序)或花单生等。 4、花的各部分: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 (1)苞片——形状、颜色、数目、被毛或其他。 (2)花萼——萼片形状、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3)花冠——花瓣形态、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4)雄蕊——数目、花丝离生或合生,雄蕊与花瓣,萼片对生或互生。花药的着生情况和开裂方式。 (5)雌蕊——花柱数目、柱头分裂数或不裂或浅裂。 ①子房上位、下位或半下位; ②子房室的数目; ③胎座式(如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侧膜胎座等); ④胚珠数目——少数或多数或定数。 (6)果实——属于何种果实?开裂或不开裂,果实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浮游植物研究分析

青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青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摘要】: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对南昌青山湖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27属,其中25属隶属于6个具体的门,还有其中暂无法归门类目的属。其中蓝藻门种类最多,有9属,占全部种类的33.3%;其次为绿藻和硅藻门,分别为6属(22.2%)和4属(14.8%)。 【关键词】青山湖浮游植物种群特征 【Title】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of Castle Peak Lake 【Abstract】 From March 2015 to June 2015, the phytoplankton of the Nanchang lake was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survey found a total of 27 genera of phytoplankton, including 25 genera belonging to 6 a specific gate, and the temporarily unable to return to belong to a category. 【Key words】Qingshan lake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 1 、前言 青山湖位于南昌市区东北面,水域面积316 hm2,平均水深为1. 9 m 左右,是南昌最大的内湖,由于城市排污和调蓄的作用,水质富营养化严重,为保护湖区生态环境[1], 2001 年10 月,南昌市委、市政府开始大力整治青山湖。浮游植物是湖泊重要的生物群落,其种群结构特征经常作为评价水域营养水平、污染状况、资源现状、生产潜力等的指标和标准。作为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直接影响着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对水体营养状态的变化迅速做出响应[2],其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生态系统中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校园植物种类调查活动计划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活动计划 一、活动背景 塞北隆化此时正值夏初,校园植物绿意盎然,草长花开,莺飞燕舞,充满生机。了解、观察生活环境的各种植物,培养热爱校园、热爱自然的情怀和观察探究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以及搜集、处理信息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校园环境,懂得人与环境的关系。 3.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尝试发现的途径和方法,感受发现的乐趣。 三、调查内容 (一)校园植物的种类 调查种类时,认识各类植物并对各类植物从形态、特征、习性、生长繁殖期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并记录。可按木本、草本、藤本进行分类,可按赏花、赏果的时间进行分类…… (二)将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三)制作植物名片。 四、实施步骤 (一)了解植物的种类 1.认识、熟记校园植物的种类及名称,观察其外形,做到心中有形。选择最感兴趣的花草树木向指导老师、生物任课老师及校园绿化管理人员请教,看书、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其特征、习性、生长繁殖期等方面其特点,并对研究调查结果作好资料记录。 2.小组合作,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将小组内研究的花草树木进行分类3.举办交流会,制作植物名片。通过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 看书、进行实地调查, 将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给校园的植物做了一个自己设计“名片”。(二)材料用具:记录本和笔,照相机 (三)方法指导 1.制定小组的调查计划 根据各自的兴趣,组成6-8人的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小组长。小组成员有分工。

设计好调查表,并制定小组的调查计划。 2.实施调查 (1)调查要做好记录。将观察到的植物名称,简要特征等记录下来,不知道名称的植物可以相互交流或问老师,也可记录它们的特征,自己查询。同时给每种植物照张像。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制作植物名片。 3.做好调查记录 指导教师: 任课老师: 校园植物调查小组 班级:任课老师:________

校园常见植物识别与分类

创新项目设计 校园常见植物的分类识别 黄兆广 课题背景 校园内有很多花草树木,这些植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惬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每一种植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春天繁花似锦,有的秋天来了落叶纷飞,有的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这是因为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分类学地位,这一地位决定了植物的外形特征。本次学习中学生将对一些校园常见植物进行分类识别。 初中学生意见学习了植物的主要类群和植物的主要结构,对植物的分类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开展本次活动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学以致用,关爱校园中的常见绿色植物。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并能只是 和方法对校园中的常见绿色植物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中绿色植物的关爱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分工与合作。活动重点和难点 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对校园中的常见绿色植物进行分类。 活动方式 1、对已有名称的植物,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研究方式,在植物分类检索表中对 应观察植物的相关特征。 2、对未知名称的植物,可以全面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的特征,再对应植物分类 检索表来查找名称。 活动过程组织设计 一、准备阶段 1、人员准备: 把学生分为4—5个人一组,要求学生在本小组内确定组长、观察员和记录员,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本次研究性学习。 2、材料准备 每人领取工具箱一只,内有教师自制的植物分类检索表、调查报告单、放大镜、镊子等。 二、实施阶段 活动1:什么是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繁琐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本次研究的只是一个较为简单的植物分类研究,其对象是我们校园常见植物。 给学生提供植物分类的小资料 活动2:植物分类有哪些方法?

浮游植物的调查与鉴定

武汉大学浮游植物的调查和鉴定 【摘要】本实验主要对武汉大学月亮湖水样及东湖水样进行采集,用福尔马林液固定水样中的浮游植物,然后用1000cm广口瓶或分液漏斗沉淀已固定水样,用微量加样器取一定体积样本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及属种的鉴定 【关键词】月亮湖东湖浮游植物鉴定显微镜 【前言】 1)研究背景 浮游植物主要由藻类植物中的一些种类组成,其类群主要有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和甲藻门7类。浮游植物一般为小型,肉眼难以看到,需借助显微镜方能观察其细微结构。它们之中有单细胞体、群体,有的则是丝状踢(大多不分枝)。水体中的大部分动态特征,如清晰度、营养状况、浮游动物和鱼的产量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浮游植物。因此,浮游植物的调查和鉴定与渔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 2)实验目的 1.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增强显微镜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认识浮游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动物学教学中以它作为代表动物进行研究的意义。 3.认识浮游植物的常见种类。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材料:武大校内月亮湖内浮游植物东湖表面浮游植物 实验试剂及器具:浮游植物网,标本瓶,记号笔,显微镜,培养皿,滴管,相机,固 定液。 1.2 实验方法 1.2.1 水样的采集 经查阅资料得知,一般水体中浮游植物较少,必须借助浮游植物网在水体中进行长时间采集,而且水体中以流水居多,选点的时候应选择流速较缓的水体或者是静水,否则,将难以取到理想的样品。 本组于2013年xx月xx日进行了第一次浮游植物的采集,采集地点为月亮湖;本组于2013年xx月xx日进行了第二次浮游植物采集,采集地点为东湖。采样方法为:将浮游植物网放置于流速较缓的水域内静止五分钟以上,然后提起浮游植物网,将水样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固定液(甲醛溶液)固定 1.2.2浮游植物的鉴定 吸取固定的水样于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一种藻类植物后,首先根据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特征将其归入个大门类中,然后参照淡水浮游植物图谱进行属种鉴定,拍摄照片做记录。 2. 结果 通过将采集标本,固定后置于显微镜下面观察,将其形态特征与浮游植物鉴定手册进行比对,我们大致鉴定出了以下十几种浮游植物种类:

校园植物分类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分类调查报告 导语: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校园植物分类调查报告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杭城,她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风雨长廊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朝晖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在指导老师的推动下,我们七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用途、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木本植物。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课余时间及专项的活动时间 七班全体学生。 戴老师 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

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选修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查阅资料:与电脑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另外,小组分工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4、核准资料:经过以上各项活动,学生对校园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更准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借阅了《植物志》,小组分工核准,使我们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学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1、全体学生对校园树木的种类、科属、习性与特点、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调查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意识有所增强。 4、为学校绿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在数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学校各位领导、年级主任、指导老师及其他同仁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此,我们

植物分类学概述

植物系统分类学部分 一、生物的分类及分类系统 不同的分类系统对生物划分是不同的 二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 三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 四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真菌界)六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非胞生物界 二界系统 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18世纪提出和应用。 建立最早,沿用最广、最久。 对初学者更适用。 二、植物界各类群的已知种数(引自长治学院电子教案) ?藻类植物——3万种; ?菌物植物——10万种; ?地衣植物——0.25万种; ?苔藓植物——2.3万种; ?蕨类植物——1.2万种; ?种子植物——23.5万种 三、二界系统中植物界包括的类群:

四、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主要区别: 五、植物的分类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每个等级下面还可设亚级单位、族、组等。种下还可设品种、变种、变型等。(例:亚门、亚纲、亚科、亚属、亚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内成员有共同的祖先,基本一致的共同遗传基因库,有极相似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没有生殖隔离。 藻类 菌类 地衣 苔藓 蕨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细菌 粘菌 真菌 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颈卵器植物 维管植物

六、植物命名法规和双名法 为了避免一名多物和一物多名造成交流的不便,对植物命名特别作出的国际通用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来保证。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植物的学名须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一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学名,其它非正规的名字作为地方名、俗名等。 中名是在中国的某权威植物志等书刊上统一使用了的中国地方名,一种植物的中名也只有一个。 拉丁学名包括2个词,属名和种加词,属名为所属的上级单位—属的拉丁名词,种加词是表示此种的某个特征的形容词,或拉丁化了的形容词。正规的种的学名后面还须附上命名人姓名或姓名的缩写。 例如: 银杏的学名为Ginkgo biloba L.(或Linn.) 稻的学名为Oryza sativa L. 鹅掌楸的学名为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大白菜的学名为Brassica pekinensis (Lour.) Rupr. 芥菜的学名为Brassica juncea (L.)Czern. et Coss.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加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命名人的姓、名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3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本次课的重点1 种群的动态 2 种群的统计学 3 种群增长模型 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5 种群调节 第一节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population来自拉丁语,我国生态学家译为种群。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分布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自然组成的生物系统。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密度或大小。种群数量的大小受四个基本参数的影响: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空间分布特征:种群内部个体是聚群分布、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地理分布。 3、遗传特征:由基因库决定的种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特点。 出生率 出生率常分为最大出生率(naximum natlity)和实际出生率(realizednatality)最大出生率:是在理想条件下即无任何生态因子限制,繁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制产生新个体的理论上最大数量。实际出生率:表示种群在某个真实的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增长。它随种群的组成和大小,物理环境条件而变化的。 死亡率 是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个体的数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平均大小。死亡率也分为最低死亡率(minimum mortality)和实际死亡率(生态死亡率ecological mortality)最低死亡率:是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个体都是因年老而死亡,即动物都活到了生理寿命(physiological longeritg)后才死亡。实际死亡率:在某特定条件下丧失的个体数,随种群状况和环境条件而改变的。 迁入和迁出 迁入(immxigration)和迁出(emigration)也是种群变动的两个主要因子,它描述各地方种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生态过程。 第二节种群的动态 是研究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它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种群动态包括: (1)种群的数量或密度。 (2)种群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 (3)种群的分布。 (4)种群调节。 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种群数量常用密度表示。密度通常表示为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目,但也有用每片叶子、每个植株、每个宿主为单位的。密度可分为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出生率:单位时间种群的出生个体数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出生率与性成熟速度、年繁殖次数和产仔量(卵)数有关。育率和生殖率: 生育率=单位时间出生的个体数/雌性总个体数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

实验四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 一.实验目的 掌握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群落分析方法。 二.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皮尺、卷尺、尼龙绳。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方法:样地法 样地法通常是在群落内圈出一定面积,称样方,对样方内的生物进行调查的方法。样方的大小和数目根据群落的不同而不同。草本群落的样方大小通常为1m2,较高的草本群落也有用4 m2或更大的样方。灌木的样方大小通常为3m×3m、4m×4m甚至5m×5m。乔木的样方大小通常为100 m2。 样方的数目据群落的类型、物种的丰富程度以及人力和时间等确定。但全部样方的总面积,应略大于群落的最小面积。 样方在群落中的设置有随机设置、规则设置、主观设置(代表样地设置)等不同的方法。随机设置样方(随机取样)是在群落中随机确定每一个样方。可在群落中系统地设置一些点,编上1,2,3,……100等数字,然后随机地抽取其中的数字,以确定样方的位置。规则取样即在群落中以一定的规则确定取样位置,如在群落中设置几条等距离的样线,然后在每一样线的相等间距设置样方。主观取样即在认为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方。 2.调查记录 (1)选择在钟村实验基地一个离道路有一定距离的自然山坡上,用皮尺拉出一块20x20m的地,用尼龙绳定好位。 (2)在圈定的范围内,对每一株胸径超过1cm的植物进行记录,包括胸径(胸径在野外测定时,往往先测定胸围,再据胸围与胸径的关系推算胸径。用胸高1.3m直径取代基部直径,是由于许多植物树干基部有板根、支柱根等影响测定,此外,测定胸高直径也比基部直径更易些。)、株高(由于条件限制,采用目测)、冠幅。 3. 数据整理 数据整理是将野外调查的原始资料条理化,并演算出一些反映群落特征的数量指标。其中反映种群在群落中优势度大小的指标有: 相对多度:指种群在群落中的丰富程度。计算式为: 相对多度=(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同一生活型植物的个体总数)×100% 频度与相对频度:频度是指一个种在所作的全部样方中出现的频率。相对频度指某种在全部样方中的频度与所有种频度和之比。计算式为: 频度=该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 相对频度=(该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100% 相对显著度:指样方中某种个体的胸面积和与样方中所有种个体胸面积总和的比值。

植物的主要种群

第3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学习目标】1、能说出不同的植物类群,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 2、能记住种子植物的两个基本特征 3、能说出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4、能说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热爱植物,保护植物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种子植物的两个基本特征;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难点: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比比你的自学能力! 植物学家根据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群,主要 有、和等。 (二)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大都对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作为 的指示植物。 2、在被火山摧毁的地带或烧毁的林地上,苔藓植物是先锋植物之一,因此,苔藓植物是植物界 的。 1、蕨类植物 1、蕨类植物的繁殖依靠,它属于一种细胞,位于叶片下表面。 2、大量的古代蕨类植物形成了。 (四)种子植物 1、结构:所有的种子植物都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 (2)。 2、种子植物又可分为和,分类的依据是: 种子外有无包被。 3、我国被誉为的故乡,我国许多裸子植物是世界上的珍稀树种,如 。 4、是植物界中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它又

可分为和。 二、二、合作探究: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 (一)比较各类植物 1、根据各类植物的结构特点,将符合条件的植物类群填在横线上: 体内有维管组织,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的是植物;植物体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并用孢子繁殖的是植物;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体内没有输导组织,是植物。 2、根据各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将符合条件的植物类群填在横线上: 生活在阴湿的地面、背阴的墙壁和树皮上,是植物;生活在森林、 溪沟、田野的阴湿环境里,植株较高大,是植物;分布非常广泛, 是植物。 (二)植物的进化趋势 比较三大类群植物的结构,生活环境等,总结植物的进化顺序是: 。由此可知,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是。 (三)将下列植物准确归类: 银杉、小麦、花生、地钱、满江红、卷柏、黄瓜、葫芦藓。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三、形成提升(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1、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的是 A.美国 B.新加坡 C.中国 D.俄罗斯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指哪类植物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3、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4、煤炭主要是由哪类古代植物形成的 A.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5、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 B.松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种子裸露

第三节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一、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概念 1、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指在某一地段内全部植物在时空分布上的综合,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种类组成与数量比例和特定的结构与外貌,发挥着一定的功能。植物群落按照其形成可分为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自然植物群落指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群落。人工植物群落是指通过人为干涉,按照人们意愿与功能需求,在模拟与借鉴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进行选择、配置、营造与管理而形成的植物群落,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学者王伯荪将城市植被定义为城市里覆盖的生活植物,是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点、性质以及生境的植物群落。通过概念的解析,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两者之间的异同在于:首先,植物群落所处生境不同;“城市”为人工植物群落限定了范畴,是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人工化典型特征的群落。所涉及的城市环境包含有城市的建筑,小气候、地形、土壤等综合因素,这些都有别于自然植物群落所具有的特征。其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多是出自多元化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考虑,按照人们意愿进行的植物配置,人为选择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2、植物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结构 植物种植设计,与之含义相近的概念有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景观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植物种植设计:从美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营造景观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植物群落或个体的形态、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自然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依据立地条件与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而营造的植物群落,使其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状态所需的环境资源,从而很好地发挥生态效益与服务功能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通过植物的巧妙组合来满足城市中的人们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需求。由此可见,植物种植设计是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不同植物种类在空间上的布置。植物种植设计是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前提,绿地类型、功能以及种植设计形式的不同,都将会引起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异同。

校园植物20种

校园植物20种 1、雪松(Cedrus deodara) 雪松属植物是常绿乔木,大枝一般平展,为不规则轮生,小枝略下垂。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老时剥落。叶在长枝上为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叶针状,质硬,先端尖细,叶色淡绿至蓝绿。雌雄异株,稀同珠,花单生枝顶。球果椭圆至椭圆状卵形,成熟后种鳞与种子同时散落,种子具翅。花期为10——11月份,雄球花比雌球花花期早10天左右。球果翌年10月份成熟。 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自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间;中国自1920年起引种,现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中多有栽培。青岛、西安、昆明、北京、郑州、上海、南京等地之雪松均能生长良好。雪松树木高大,树形优美,为著名的观赏树。雪松能耐短期-25℃的低温,耐旱力强,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之土壤,喜生于中性、微酸性土壤,在碱性土壤中稍差。

2、圆柏(Sabina chinensis) 柏树斗寒傲雪、坚毅挺拔,乃百木之长,素为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柏树在国外是情感的载体,柏树常出现在墓地是后人对前人的敬仰和怀念。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小,鳞形或刺形,在枝上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有时在一株树上兼有鳞叶和刺叶、称异型叶。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于枝顶或叶腋。雄球花具3~8对交叉对生的雄蕊,每雄蕊具2~6花药,花粉无气囊;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每珠鳞腹面有1至多枚直生胚珠,珠鳞与苞鳞完全合生。球果球形,成熟开裂或肉质合生成浆果状,发育种鳞有1至多个种子;种子周围具窄翅或无翅。22属,约150种,分布南北两半球。我国有8属,29种,广布全国。木材具树脂细胞,无树脂道,纹理直或斜,结构细密,材质好,坚韧耐用,有香气,可供建筑、桥梁、舟车、器具、文具、家具等用材;叶可提芳香油,树皮可提栲胶。多数种类在造林、固沙及水土保持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本科通常分为3个亚科。侧柏亚科:球果种鳞木质,当年成熟、开裂,种鳞不为盾形,主要有侧柏属、崖柏属、罗汉柏属和翠柏属;柏木亚科:球果次年成熟、开裂,种鳞木质、盾形,主要有柏木属、扁柏属和福建柏属;圆柏亚科:球果肉质球形,成熟不开裂,仅圆柏属和刺柏属。翠柏、红桧、岷江柏木、巨柏、福建柏、朝鲜崖柏、崖柏等列为我国首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世界上的柏树王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林芝柏树王园林位于国道旁,距八一镇5公里,海拨3000米,园内面积约10顷,有900多株柏树,平均树高30米直径100厘米,最大一颗高50多米,直径5.8米,2600多岁,确实是世界之最。

植物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CG

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 摘要: 关键词:老秃顶子;冰缘地貌;群落类型;结构特征 引言 冰缘地貌是由冻胀、热融蠕流、热融、雪蚀、风力等寒冻风化和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一般指无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的冻土分布区和季节冻土区发育的冰缘地貌, 因而冰缘地貌又称冻土地貌[ 1]辽东地区冻土环境属于季节性冻土,冰期内地表受到强烈的风化作用,使得山体岩层崩解分离,散落的岩块、碎屑常堆积于缓坡或谷地,形成杂乱无章的乱石堆积,故此,当地人也将该地貌称为“乱石窖”或“跳石塘”。目前植被状况良好,苔藓、地衣、蕨类和灌木覆盖严密,乔木根系固定在岩石缝隙之间,郁闭度在0.7以上,给公顷蓄积量达300立方米。但这种特殊石质生境上的森林植被一旦遭到破坏,不仅恢复困难,还潜在着发生泥石流、啸山等重大地质灾害的危险。加之本区正好处在我国东部2~3级生态敏感带的边缘,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着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因此,掌握冰缘地貌上覆植被的分布规律,对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丰富性。目前国内外对于冰缘地貌与植被生态学之前的关系研究还比较少见,1983年陈鹏等研究了长白山冰缘地貌与土壤动物之间的关系。【6】对于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的研究仅限于对其冰缘地貌的形成和冰缘地貌本身单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把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与其植被生态学联系到一起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老秃顶子冰缘地貌上的植物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的研究,旨在揭示其冰缘地貌上的植物类型,分布、结构等特征与其所在冰缘地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冰缘地貌上的植被保护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4°41′13″~125°5′15″ E;41°11′11″~41°21′34″ N)位于辽宁省东部桓仁、新宾两县交界处,主峰老秃顶子位于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海拔1367.3m,相对高差867m,为辽宁第一峰。其四周群山起伏,各山间谷地均有大量冰缘地貌分布。土壤类型主要以棕壤和暗棕壤为典型代表,多由花岗岩残积母质发育而成,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适宜植被生长【2】。地带性植被为温性落叶阔叶林,植物区系属长白植物区系的西南边缘,兼有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性,生物多样性丰富,查明有真菌植物50 科 44 种 , 地衣植物 13 科 84 种 , 苔鲜植物 50 科 204 种 , 维管束植物 120 科 1141 种。维管束植物中有蕨类植物 19 科 60 种 , 裸子植物4 科23 种, 被子植物97 科1058 种[ 24 ], 主要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 、蔷薇科 (Rosaceae) 、毛茛科(Ranun2culaceae) 、禾本科( Gramineae) 、百合科(Liliaceae) 、豆科(Leguminosae) 、伞形科(Api2aceae) 、杨柳科(Salicaceae) 、莎草科(Cyperaceae) 、唇形科(Labiatae) 等。区内气候类型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 6.3℃,年降水量为870--1060mm,年平均相对湿度67%【4】;年无霜期133d,冻结期114d,年平均冻土厚度91cm。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网布,局部乱石窖之下形成暗河,在巨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