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第三节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第三节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第三节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一、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概念

1、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指在某一地段内全部植物在时空分布上的综合,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种类组成与数量比例和特定的结构与外貌,发挥着一定的功能。植物群落按照其形成可分为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自然植物群落指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群落。人工植物群落是指通过人为干涉,按照人们意愿与功能需求,在模拟与借鉴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进行选择、配置、营造与管理而形成的植物群落,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学者王伯荪将城市植被定义为城市里覆盖的生活植物,是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点、性质以及生境的植物群落。通过概念的解析,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两者之间的异同在于:首先,植物群落所处生境不同;“城市”为人工植物群落限定了范畴,是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人工化典型特征的群落。所涉及的城市环境包含有城市的建筑,小气候、地形、土壤等综合因素,这些都有别于自然植物群落所具有的特征。其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多是出自多元化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考虑,按照人们意愿进行的植物配置,人为选择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2、植物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结构

植物种植设计,与之含义相近的概念有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景观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植物种植设计:从美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营造景观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植物群落或个体的形态、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自然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依据立地条件与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而营造的植物群落,使其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状态所需的环境资源,从而很好地发挥生态效益与服务功能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通过植物的巧妙组合来满足城市中的人们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需求。由此可见,植物种植设计是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不同植物种类在空间上的布置。植物种植设计是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前提,绿地类型、功能以及种植设计形式的不同,都将会引起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异同。

群落结构指某个等级或尺度(种群、群落)的生态系统中不同性状与大小的组成单元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排列。植物群落结构体现了群落内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群落中个体在数量上的聚集程度,如密度、多度、尺度等;第二,群落中个体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如水平分布与垂直结构等;第三,群落中个体在形态上的分化程度,如胸径、冠幅、树高等。此外,植物群落历经长时间的进化与演替,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结构与形态。因此,植物群落结构是不同生态学过程在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植物群落各组件结构特征与属性

1、冠层结构特征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树冠有着密切联系,树冠不仅对太阳能等资源的分配起到关键作用,还对林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及生长变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树冠的形态、尺度以及健康状况与否对植物活力及生产力起到关键作用。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类所组成的冠层结构在植物群落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树冠结构特征包括冠形、树冠尺度(大小、面积以及体积等)、树冠肌理以及枝与叶的分布格局等。

目前,对植物冠层结构描述与分析的指标主要分为二维指标与三维指标两大类。二维指标主要包括冠幅、冠长、圆满度与树冠率等;三维指标主要包括树冠体积、树冠表面积、树冠密度、树冠生产率等。

(1)树冠的形态。树冠的形态是人们对树木最为直观的印象。植物的冠形丰富多样且存在一定异同,主要与植物种类与生境有关。不同植物种类的主干与侧枝的生长特点与分布格局有所不同,例如,侧枝的生长角度、叶的分布以及枝叶疏密程度等差异,呈现不同形态的树冠。树冠的形态可从横断面与纵断面两方面来分析。单木理想状态下,横断面多近似于圆形,但植物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受到环境与竞争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导致树冠偏离严重,呈现卵圆形、多边形以及不规则形等。有学者认为树冠的纵断面呈抛物线的形态,也有学者则提出用立体曲面描述树冠的形态。

(2)树冠的尺度。二维尺度上,树冠尺度主要指树冠的横向生长空间,如垂直投影面积;三维尺度上,树冠尺度就包括纵向因素如树高、枝下高等,通常以树冠体积、表面积等指标来描述。估测特定树种的树冠尺度与动态对如何合理

地选择树种以及确定初始生长空间尺度具有重要意义与启示。不同的植物种类除了具有不同的树冠形态以外,树冠的尺度也不尽相同。

树冠尺度大小取决于树木种类、年龄、遗传特性、生长速率、资源供应以及生境等,这些都会对树木生长空间需求的准确评估产生较大影响。植物群落中,树冠尺度大小决定其他树木的生长等。植物生态学理论中,常用树冠尺度等级来表达植物个体在群落中的地位,描述群落中个体间的相互关系。按照树冠尺度等级可将群落中个体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优势树。占据植物群落上层树冠或有利的生长空间,冠形完整且饱满;第二,共优势树。植物个体间共同构成群落的上层树冠,可接受上方以及侧方相对较少的光照辐射;第三,中等木。常位于植物群落冠层结构的中下部,与共优势树位于同一冠层,略低于共优势树,仅接受上方少量的光辐射,无侧面光辐射,一般冠形不完整且不饱满。第四,受压木。受到冠层或邻体植物的压迫,导致接受光辐射受限或生长空间受压缩。

(3)树冠的肌理。叶片和枝干的分布格局是树冠形态、肌理、叶面积以及体积的组成要素,枝叶的形态、肌理、大小等属性不仅影响植物整体的表观形态与景观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决定了植物光合能力的强弱。叶片在树冠结构中分布的密实度与填充度也体现了光辐射在树冠的传输与分布状况以及冠层空间的利用程度,不仅有助于研究植物群落冠层辐射以及林下空间,对指导植物群落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

2、枝干结构特征

树干与分枝格局决定了植物树体骨架的形成,其排列方式、大小、角度等对树冠的形态产生直接影响。了解植物的分枝形态与属性对研究植物群落形态结构、提高光能利用、提升空间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地,树木的分枝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总状分枝式(单轴分枝)。这类枝的顶芽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可以形成通直的主干,同时依次产生侧枝,所有侧枝生长都不超过主干,多呈塔形树冠。这种具有明显主干的分枝形式称之为总状分枝式。其中典型的植物代表有银杏、鹅掌楸、水杉、池杉、雪松、杨等,以裸子植物居多。

第二,合轴分枝式。这类枝的顶芽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先端分化,由邻近的侧芽代替延长生长,此后以上述方式分枝生长。其中典型的植物代表有悬铃木、

椴树、榆、柳、桃、梨、核桃等,以被子植物居多。

第三,假二叉分枝式。具有对生芽的植物,顶芽分化,有其下对生芽代替延长生长,从而形成了叉状侧枝,形态上犹如二叉分枝,其实这也是合轴分枝的一种类型。典型的植物代表有泡桐、梓树、丁香等。

一般地,树木的树冠及分支的属性主要包括顶端优势、干性与层性。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枝条背地性生长的极性表现,也称极性强,一般多呈现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植物树干与分枝的顶端优势在植物群落方面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冠幅)以及垂直方向(树高)的加长与加粗生长。干性主要指树木中心干的强弱以及维持时间的长短,顶端优势明显的树种,中心干强而持久。一般地,乔木枝干的中轴部分比侧生部位具有显著的相对优势。层性指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以及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情况,从而形成明显的层次。通常具有层性的树冠有利于光线及风的渗透,有利于形成植物群落良好的光环境。

3、植物群落结构属性

植物作为造园材料中具有生命特征的元素,其自身具有诸多复杂的特性与功能。把握这些特性是植物种植设计的前提基础,也是保证植物个体与群落正常发育与健康生长的关键。那些对植物特性认识和考虑不到位的植物种植设计,导致所形成的植物群落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

故植物种植设计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否取决于对城市环境中的植物群落生长与发育状况及规律的认知程度。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具有以下属性:

第一,景观属性(艺术性)。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是人为地为实现某种艺术形式或效果而形成,并非不同种类植物数量的无序堆砌。自然植物群落是通过长期地自然选择而出现不同外貌结构的植物景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则是满足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构图、人为选择与设计而成的具有自然群落特质的植物景观,前者显露了大自然的艺术,后者则体现了城市独有的人文艺术。

第二,空间属性(异质性)。不同的植物群落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空间属性。应对城市不同绿地功能的需求导致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布格局以及配置形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具有不同空间属性的植物群落结构,围合、通透、封闭、开阔等都是对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特征的体现。

第三,生理属性(需求性)。不同种类的植物群落对生境的需求具有明显差异,植物群落就是满足植物个体不同生理需求的有机综合体。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使得植物能充分利用光照、水分和土壤等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植物群落对资源与空间的利用率。

第四,形态属性(独特性)。植物群落外貌与形态是个体形态的综合表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形态上有其相似性与异同性,同种植物种类的形态也存在差异。植物形态的独特性通过树型、冠型、枝型以及叶型等表达。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植物景观的语言。

第五,生态属性(联系性)。植物群落结构是不同种类植物在空间上的组合,群落个体间存在某种联系性,这种相互关系造就了群落的结构,并推动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发展。植物群落个体间的生态联系通过选择、适应、竞争与互利共生等形式表达,体现了植物群落种间的联结性与相关性。

第六,动态属性(过程性)。变化与发展是植物群落的基本属性。伴随植物个体生长的过程,植物群落生长发育也经历着初期、中期、后期等阶段。植物群落个体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时间、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城市特定的生境下,经过一定阶段生长发育,植物群落个体间经过资源的争夺使其结构产生分化,逐步向稳定状态过渡。这个转变的过程不仅是动态的,同时也是人工选择与自然进程共同作用的。

三、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特征分析

植物种植设计是由一定数量、不同种类与规格的园林植物在空间组织关系的体现,其本质就是解决一个“种什么(种类)、种多少(数量)、如何种(组合)”的问题。种植设计决定了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而影响其功能与效益的发挥。针对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特征(数量、格局、组合、过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审视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1、密度(Density):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数量特征

植物群落密度是评定单位面积内林木之间拥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与植物群落密度表述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单位面积株数是对植物群落密度最直接的表观描述,是群落结构设计与构建过程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胸高断面积能够粗略的反映林分的稀疏状况,不论株数多少,其断面积大,则反映密度大。疏密

度也称之为相对密度,即胸高断面积与相应最大断面积的比值。密度既是植物群落的数量指标,用以说明植物对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也是其质量指标,反映在植物群落生物量、光合产量、品质等方面。密度效应所引发的竞争会导致群落个体间的分化。植物群落的分化与分级有助于了解对植物个体在群落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对群落结构的作用。如何合理地定量化研究植物邻体竞争以及植物群落密度效应有助于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生长发育做出合理评估。

植物种植密度是针对城市绿地人工植物群落而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单位面积内进行人工植物种植或栽培时对植物种植数量的控制。种植密度是研究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也是衡量植物群落结构合理与健康的一项关键性的数量指标。密度是制约植物正常生长的关键性因子之一,对植物群落结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密度较大的植物群落中,由于植物间以及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植物生长速率的差异,表现在株高、冠幅、胸径等方面的过度分化以及形态、尺度、生理等方面的差异变化,进而影响了植物群落的外貌结构以及生态效益的发挥。一般地,随着植物群落密度的增大,竞争强度也随之增强。具有资源或空间优势的个体在竞争中胜出,而处于劣势的植物则被淘汰。诱发绿地植物群落密度问题的因素概括为2种:一是初始种植密度过大;二是缺乏动态监测与后期管理。前者在群落形成初期就出现了竞争,属于恶性竞争;后者则是植物群落发展过程中缺乏充足的生长空间,进而诱发竞争效应。两者的区别主要在竞争强度上,前者比后者大得多,群落结构越不稳定。密度过大所引发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资源(如光资源)与空间(生长空间)的争夺。

例如,对光资源的竞争所引发的密度效应,群落中植物高度与空间分布决定了群落冠层结构形态与尺度,植物群落的个体高度取决于邻体植物对其的遮荫程度,树木的一侧遮荫导致侧枝光合作用衰减,树冠局部光照条件恶化引发生长势减退,进而逐渐枯死。与此同时,其余侧枝向光线直射的方向偏移,形成偏冠或畸形枝干。

2、格局(Pattern):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特征

2.1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格局

格局是同种或不同种类个体在群落内水平分布的一种表现形式。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个体的水平布局形式或配置状况。植物群落水平分布格局的形

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聚分布、嵌式分布。第一,随机分布。植物个体在群落内的分布完全是偶然的,全凭机会决定。第二,均匀分布(或称之为规则式分布)。植物个体在群落格局中多是等距离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群落中不多见,多出现于人工植物群落,由于前期种植多以固定的株距,个体常呈均匀分布。第三,集聚分布。植物个体在群落格局中分布极为不均匀,多成簇、成块、成群或成斑点密集分布。第四,嵌式分布。镶嵌性是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即同种植物常呈现斑块状聚生在一起,不同物种的斑块镶嵌存在。镶嵌性是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进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小群落的形成是由于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如小地形和微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渍化程度的差异、群落内部环境的不一致、动物活动以及人类的影响等。除此之外,分布的不均匀性也受到植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种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群落环境的差异等因素制约。植物种植设计决定了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导致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水平分布格局异质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分布形式上。由于城市绿地类型与功能需求不同,从而衍生出不同的种植方式和配置手法,常见的植物种植设计形式有:对植、列植、丛植、片植、群植等。规则式种植与自由式种植分别形成了均匀式与随机式分布的植物群落。例如,道路绿地、防护绿地等绿地类型,由于前期的种植模式(多以等距种植为主),因此,该类绿地植物群落多呈现均匀分布的特征;公园绿地、生态景观林等绿地类型的植物群落则多呈现随机或集聚分布的特征。

第二,物种分布上。以物种构成在水平分布特征为划分依据,有纯林与混交林之分。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称为纯林,由两种及以上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则称为混交林。依据城市绿地类型、功能、设计要求等会产生不同的物种分布模式。功能相对单一的城市绿地,如以生态功能等为主的绿地(防护绿地、生态景观林等)多以纯林或块状混交为主;相对于功能复杂的绿地,如以观赏、游憩等功能为主的绿地(公园绿地、住区绿地等)对植物群落物种的丰富度以及多样性要求较高,则多以点状混交为主。

第三,径级分布上。自然植物群落中径级分布的差异多是由竞争等原因诱导分化的结果。植物种植设计之初,在植物规格选择上,一个植物种类多以单一的种植规格(以胸径为标准)为主,从而容易诱发植物群落在径级分布上的均质化,

导致个体间不能有效的利用资源与空间,不利于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

2.2植物群落的垂直层级结构

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格局决定了植物群落冠层的组合形式,植物群落的垂直层级结构则体现了不同冠层结构类型的植物在竖向空间上的空间关系。

层的分化是植物群落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生活型。成层现象不仅表现在植物地上的不同高度以及表现在地下的不同深度,换言之,植物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垂直排列的结果。地上成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乔木的地上成层结构在林业上称为林相。从林相来看,森林可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植物群落的林冠层吸收了大部分光辐射,穿过乔木层的光,有时仅占到达树冠的全光照的十分之一。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向下递减,并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此外,植株上的苔藓、地衣等附生以及藤本植物等,很难将它们划分到某一层次中,因此,通常将其称为层间植物或层外植物。在发育成熟且结构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中,上层乔木可以充分利用阳光,而林下被能有效地利用弱光的下木所占据。地下成层性主要受土壤的理化性质(如水分、养分等)的影响。对群落地下分层的研究,一般多在草本植物间进行。主要是研究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和幅度。

地下成层性通常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此外,层的分化还可分为主要层与次要层。主要层主要指在创造群落环境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其变化会影响和决定其他层次的变化。一般来讲,植物群落的最高层就是其主要层。次要层在创造群落环境方面起着次要作用,其存在、组分、结构、数量等取决于主要层的作用与影响。成层现象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它不仅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养(地下成层)的矛盾,而且由于植物在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成层现象越复杂,即群落结构越复杂,植物群落对环境资源利用越充分,提供的有机物质也就越多。群落成层性的复杂程度,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良好指示。一般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成层构造复杂,而在极端的生态条件下,成层结构简单。

植物群落的垂直层级结构是植物对光照资源利用与分化的表现。光辐射是植

物生长所必需的资源,其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进程与光合生理的变化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了植物群落生态效益的发挥。植物的形态结构是体现植物自身对光辐射截获能力的重要因子,光辐射在植物群落冠层的空间分布不仅可以引发形态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生物量的积累。

植物群落的光环境与遮荫状况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同一冠层中优势木(具有树高优势)对植物邻体(树高相对较矮)产生直接遮荫,属于低遮荫;第二,植物群落冠层的叶幕对下层植物的遮荫,属于高遮荫。

由于光斑的存在与太阳辐射角的变化等,使得位于低遮荫的植物冠层在相对程度上接受到直射光,但高遮荫的情况下,则是通过散射辐射的形式进入群落内部。合理的层级结构是群落个体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实现了不同个体间对资源利用的一种动态平衡。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层级结构是人为地将不同类型的植物在竖向空间上搭配与组织的结果,通常分为冠层空间以及林下空间。

3、形态: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外貌特征

群落外貌是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结合,是不同形态类型的植物相互组合的外在表现形式。形形色色的植物形态是构成植物群落外貌结构的基础,枝、干、叶、花等是植物群落景观的重要载体。例如,乔木群落的冠层是植物群落结构的主体,植物群落形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树冠尺度、形态以及枝叶分布格局等方面。自然植物群落外貌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第一,群落中优势种的生活型(乔木、灌木或者草本等);第二,个体具有的密度(如疏生群落或密生群落);第二,群落中个体的高度;第三,季相的变化(如常绿林或落叶林等);第四,群落中优势种的叶形(如针叶林或阔叶林等);第五,群落物种组成的复杂程度(如纯林或混交林等)。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的形成多是为了满足功能等方面的需求,不同形态特征的植物类型在空间的搭配与组织,具有明显人工化特征的群落外貌。一般地,植物群落中个体的尺度与形态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人为干扰、生境变化、植物间相互作用等都有可能诱发植物群落外貌结构发生变化。

对植物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生长特性与群落生境的认知,有助于我们预测与把握植物群落形态与尺度的变化。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的合理性与否也通过植物群落个体尺度与形态上的变化得以体现。例如,一些绿地植物群落构建之初,物

种搭配不合理、密度过大、层级结构不合理等导致群落内植物个体分化严重,导致树冠畸形等,将有可能颠覆前期营造的植物群落景观效果。

4、过程: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特征

世间任何事物都经历着时间的雕琢,事物本身都会留下时空变化的烙印。所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要经得起时间的验证。植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也可理解为植物群落的时间结构,是群落结构在时间上的分化或在时间上的配置。植物群落动态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中包含了植物群落在时间上的任何变动,既是时间的函数,同时也与植物群落类型与性质有关,囊括了从植物群落的形态、生理、生化等状态到整个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分布格局等方面的改变。一般地,依据动态变化的持续时间、阶段、变化的方向以及性质,自然植物群落动态变化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物候节律。植物群落内短期的、经常有规律的变化,出现在一年之中的不同季节,是植物对气候节律,尤其是对有利或不利的气候环境变化、交替的适应过程;第二,波动。发生在植物群落内部物种个体数量变化等方面的波动;第三,演替。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这种变动是发生在群落之间的变化。在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中,由于过多的人工干预或调控,基本上打破了或模糊了群落演替的自然规律。第四,演化。这种动态涉及了整个区域的植物群落的演变,变化时间非常长,与地质年代中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变化有关。

植物群落的变化与发展是植被的基本属性,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植物个体生长速率有较大差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是城市环境中具有生命特质的事物,都具有生长、稳定、衰退等不同生命周期或阶段。缺乏了对植物群落动态的认识,就很难深入地把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规律,也很难科学、合理地管理与利用植物群落。因此,把握植物群落的动态过程变化特征对植物群落结构的设计、构建与调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二节。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动物体结构层次》一节的基础上,在理解了组织、器官等概念的基础上来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要求学生能全面地认识由六大器官构成的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及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本节课与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如几种器官的辨认、实物的解剖等,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初一的学生喜欢动手,对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通过讲授知识与探究相结合,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构成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 2.描述植物体中各组织的形成。 3.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4.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 1.通过分辨植物体六大器官,提高观察能力。 2.尝试应用实验方法,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植物体结构层次,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尝试应用实验法。 四、教学方法 学生实验、归纳法、启发法、小组探究法、观察法、练习法。 五、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番茄、甘蔗、白菜叶等植物器官;PPT课件;探针、解剖刀、托盘、小木板(每小组一套) 学生准备:番茄、甘蔗、白菜叶等植物器官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复习旧课] 课前回顾: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构成的?学生:回忆、回答 [导入新课]

第八章 植物群落结构

第八章植物群落结构 第一节:植物群落及其种类组成 一、植物群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一)概念 1. 生物群落 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 植物群落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 即一定地段上,群居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群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集合体。 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物种数和个体数。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 取得协调和发展(种群构成群落的二个条件)。 ?具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定居生物对生活环境的改造结果。 ?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营养结构。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具有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群落的物种组成 ?实验原理: ?1. 取样方法——样方法 ?取样就是代表性群落的选取或确定,包括样地设置的方法、范围大小等。 ?样地大小的确定一般采用巢式样方法,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 ?样地大小 不同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经验值 样地形状 a.传统形状——方形 故称样方(quadrat)

b.圆形 也称样圆 c.矩形 也称样带(belt)或样条(transect) (二)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型。植物群落研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 1.优势种和建群种 (1)优势种:在群落中能有效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的生物种。 特征: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2)建群种:吧优势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其中决定着群落的外貌,而且一控制着群落的生态环境和群落的其他组成成员。 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建群种群落”或“单优种群落”。如果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则称为“共建种群落”或“共优种群落”。 2.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3.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4.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 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往往是由于种群自身数量稀少的缘故。偶见种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入、或伴随着某种条件改变而侵入,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三)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个体数量指标 ?综合数量指标 个体数量指标 1 多度(abundance)与密度(density) 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德鲁提(Drude)的七级制多度。即:查。国内多采用Drude七级制多度,即: Soc 极多,植物地上部分郁闭,形成背景 Cop3 数量很多 Cop2 数量多 Cop1 数量尚多 Sp 数量不多而分散 Sol 数量很少而稀疏 UN 个别或单株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汇总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课堂实录 荣成蜊江中学于秀美 【屏幕展示】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下面我们一起回顾。(结合上图说明)动物体是由一个细胞发育来的,这个细胞是——受精卵,那么受精卵经过哪些过程形成动物体呢? 生: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师:细胞分裂形成组织,组织进一步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动物体。那么什么叫组织?什么叫器官?哪位同学回答? 生: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师:非常不错。构成同一组织的细胞一定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 生: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师:很好,请坐。我们知道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那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如何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师:板书——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屏幕展示】

仔细观察下列向日葵和油菜植株,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让你把植株分解,你会把它分解成哪些部分? 在结构层次上,它们属于组织还是器官? 师:请看大屏幕,这两株植物是什么? 生:向日葵(声音响亮)、油菜(回答犹豫) 师:我们吃的小油菜等它开花结果以后就是这个样子。 师:我的问题是,如果让你把植株分解,你会把它们分解成哪些部分? 生:板书——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师:有没有补充的? 生:没有。 师:好,板书非常正规。请回。我下面的问题是,这些部分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还是器官?生:器官 师:为什么说它是器官?哪位同学能说明理由? 生:它们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所以是器官。 师:还有其他观点吗? 生:(迷惘的表情) 师:看来我们同学急迫地想知道原因。好,我们通过下面的探究来看看这位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 【屏幕展示】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一、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概念 1、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指在某一地段内全部植物在时空分布上的综合,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种类组成与数量比例和特定的结构与外貌,发挥着一定的功能。植物群落按照其形成可分为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自然植物群落指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群落。人工植物群落是指通过人为干涉,按照人们意愿与功能需求,在模拟与借鉴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进行选择、配置、营造与管理而形成的植物群落,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学者王伯荪将城市植被定义为城市里覆盖的生活植物,是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点、性质以及生境的植物群落。通过概念的解析,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两者之间的异同在于:首先,植物群落所处生境不同;“城市”为人工植物群落限定了范畴,是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人工化典型特征的群落。所涉及的城市环境包含有城市的建筑,小气候、地形、土壤等综合因素,这些都有别于自然植物群落所具有的特征。其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多是出自多元化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考虑,按照人们意愿进行的植物配置,人为选择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2、植物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结构 植物种植设计,与之含义相近的概念有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景观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植物种植设计:从美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

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营造景观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植物群落或个体的形态、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自然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依据立地条件与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而营造的植物群落,使其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状态所需的环境资源,从而很好地发挥生态效益与服务功能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通过植物的巧妙组合来满足城市中的人们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需求。由此可见,植物种植设计是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不同植物种类在空间上的布置。植物种植设计是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前提,绿地类型、功能以及种植设计形式的不同,都将会引起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异同。群落结构指某个等级或尺度(种群、群落)的生态系统中不同性状与大小的组成单元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排列。植物群落结构体现了群落内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群落中个体在数量上的聚集程度,如密度、多度、尺度等;第二,群落中个体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如水平分布与垂直结构等;第三,群落中个体在形态上的分化程度,如胸径、冠幅、树高等。此外,植物群落历经长时间的进化与演替,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结构与形态。因此,植物群落结构是不同生态学过程在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植物群落各组件结构特征与属性 1、冠层结构特征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树冠有着密切联系,树冠不仅对太阳能等资源的分配起到关键作用,还对林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及生长变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树冠的形态、尺度以及健康状况与否对植物活力及生产力起到关键作用。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类所组成的冠层结构在植物群落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三节。它是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姐妹篇,也是它的延续,意在使学生了解生物体是怎样有序构成的,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同学们的生物科学素养。学好该内容能也为进一步理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作好铺垫。 同时本节从宏观入手,也就是从学生感性认识入手,先认识植物体再逐层揭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我国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具体到本节课,重要概念为“绿色开花植物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 教学目标的设定围绕重要概念进行组织,同时考虑支持该重要概念理解的次重要概念和事实性知识,其中贯穿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知识目标: 概述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通过实物的解剖,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学会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形态到结构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认同植物体是一个整体。通过探究实验和课堂交流,发展探索、合作、交流精神。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再加上本节内容、概念比较抽象,故确定本节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新概念的学习应建立在先前概念的基础上。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再结合学生小学已经掌握的有关植物体结构的知识,本节的教学难度不

八年级生物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练习题含答案试卷分析详解

A B C D E F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典例精析】 “根深叶茂,树干粗壮”,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描 述,但是一棵大树的结构组成却也不是那么简单呢,请结合我们所学 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1)填写图表 (2)你知道吗?一株植物体有六大器官呢,请你结合右 图说说这棵桃树有哪六大器官? A. B. C. D. E. F.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植物体结构层次”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 运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 →组织→器官→植物体。一 层表皮主要是由形态相似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保护功能, 所以是保护组织;一片树叶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 起形成的,并且具有一定功能,所以是器官;由根、茎、叶、花、果 实、种子构成了一株大树,所以大树是植物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 所学的知识点与实物相结合,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2)种子 叶 茎 一棵大 一片树一层表一个细

果实根花 【强化练习】 一、选择题: 1.生物课,老师出了这样一个谜语,根据所描述的内容,猜一猜是哪种组织“这种组织具有细胞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壁薄的特点”这一谜底是()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 2.我们常吃的芹菜中富含水分和纤维,并含有一种能使脂肪加速分解、消失的化学物质,因此是减肥的最佳食品,芹菜的纤维状结构,应属于()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3.如果将一株苹果树和一只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既是它们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B.它们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苹果的表皮和鸡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它们的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4.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 A B C D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练习题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典例精析】 “根深叶茂,树干粗壮”,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描述,但是一棵大树的结构组成却也不是那么简单呢,请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1)填写图表 (2)你知道吗?一株植物体有六大器官呢,请你结合右 图说说这棵桃树有哪六大器官? A. B. C. D. E. F.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植物体结构层次”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 →组织→器官→植物体。一层表皮主要是由形态相似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保护功能,所以是保护组织;一片树叶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形成的,并且具有一定功能,所以是器官;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了一株大树,所以大树是植物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所学的知识点与实物相结合,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2)种子 叶 茎

果实根花 【强化练习】 一、选择题: 1.生物课,老师出了这样一个谜语,根据所描述的内容,猜一猜是哪种组织“这种组织具有细胞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壁薄的特点”这一谜底是()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 2.我们常吃的芹菜中富含水分和纤维,并含有一种能使脂肪加速分解、消失的化学物质,因此是减肥的最佳食品,芹菜的纤维状结构,应属于()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3.如果将一株苹果树和一只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既是它们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B.它们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苹果的表皮和鸡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它们的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4.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A】概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B】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培养空间想象力; 【C】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难点: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教学方法: 以导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表达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A】人体的结构层次: 2、【A】动物体的四种组织: 组织、组织、组织、组织 组织: 器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63~65,解决以下问题) 1、【A】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开始的。受精卵经过、,形成、,进而形成 。 2、【A】绿色开花植物是由、、、、 、六大器官组成的。

3、【C】以下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食物,它们各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请填入相应表格内) 胡萝卜、白菜、甘蔗、黄花菜、西瓜、绿豆、 5、【C】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 ,它们。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分生组织。例如,位于根的尖端——根尖的就属于分生组织。 6、【B】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细胞壁薄,,有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 【三】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展示答案。 1、观察讨论5min,以葡萄实例分析,由外到内不同部分主要的组织什么?细胞有什么特点?其有什么功能。〔可采用按、压、摸、尝等多种方式来感受此部分结构,推测其主要功能。〕 2、小组展示1.5min,展示成果。〔各小组定好发言人〕 【四】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 能力目标: 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 2.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难点 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物大家族中的成员——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我们在上节课已有所了解,请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复习提问: 1.人的生长发育是从什么结构开始的?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构成的? 3.什么是组织? 4.什么是器官? 导入新课:大家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已经很清楚了,动物体和植物体都属于生物类。那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否与动物体相似呢?这节课我们由宏观到微观来研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讨论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 1.两人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1) ①你所看到的图片中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有哪些结构? ②你了解的绿色开花植物应具有哪些结构? 问题(2) ①植物体的器官又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是否也像动物一样,由各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呢? ②植物体的组织是怎么形成的呢? ③用解剖番茄来探究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并解决几个问题: A.撕下番茄表皮进行观察,拉动其表皮,是柔韧还是脆弱?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 B.番茄果肉是我们吃的部分,果肉细胞特点是什么?其功能是什么?属于什么组织? C.再观察果肉中黄色的细丝,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 ④动物体与植物体相比,在结构层次上有什么区别?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认识到:(1)绿色开花植物有六种器官。(2)植物具有不同于人体的组织。 3.师生互动 教师点拨、讲解: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问题:下列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食物,它们各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 教师点拨、讲解: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营养组织和机械组织。

(完整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导学案

第三章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科目:七年级生物主备人:孟秋平 【学习目标】: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重点); 2、概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难点) 3、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抽测 1、人体的结构层次: 2、动物体的四种组织: 组织、组织、组织、组织 二、自主学习(独学) 1、描述植物的六大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 、、、、、 2、自学教材P85-86,了解植物组织 (1)_______组织:终生具有分裂能力;其细胞特点是:细胞,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具有很强的能力。存在于植物的________。 (2)_______组织:由细胞构成,具有________的功能。存在于植物的___、___、_____。 (3)_______组织:导管能够运输____和______存在于植物的___、___、_____。 (4)_______组织:它存在于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里,它的细胞壁____,液泡_____,有___ _____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___ 作用。 三、合作探究(互学、群学) 1、观察66页绿色开花植物图片,分辨构成的器官,简单描述各器官的作用。 3、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按从微观到整体的顺序排列:

结构层次植物体动物体 不同点构成植物体的组织有组织、 组织、组织和 组织等 构成动物体的组织有组织、 组织、组织和 组织等。 没有,由直接构成 植物体 有八大,由构成 动物体 相同点都是由分裂、发育而来。由构成,由不同的构成。 四、拓展延伸 1、吃甘蔗时,首先要剥去甘蔗茎坚韧的皮,说明茎有组织;咀嚼甘蔗的茎时会有很多的甜汁,说明茎内有组织;咀嚼后剩下的渣滓中有很多组织。 2、植物是否都有六大器官?请举例说明。 五、当堂检测 1.用开水烫一下番茄,会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D.机械组织 2.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器官的是……………………………………………………() a.西瓜瓤 b.西瓜瓤中的西瓜子 c.瓜子仁 d.桃 e.一个花瓣 A.bcde B.bcd C.bd D.be 4.用线将下列名称与相应的图连接起来。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六、课堂反思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

实验四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 一.实验目的 掌握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群落分析方法。 二.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皮尺、卷尺、尼龙绳。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方法:样地法 样地法通常是在群落内圈出一定面积,称样方,对样方内的生物进行调查的方法。样方的大小和数目根据群落的不同而不同。草本群落的样方大小通常为1m2,较高的草本群落也有用4 m2或更大的样方。灌木的样方大小通常为3m×3m、4m×4m甚至5m×5m。乔木的样方大小通常为100 m2。 样方的数目据群落的类型、物种的丰富程度以及人力和时间等确定。但全部样方的总面积,应略大于群落的最小面积。 样方在群落中的设置有随机设置、规则设置、主观设置(代表样地设置)等不同的方法。随机设置样方(随机取样)是在群落中随机确定每一个样方。可在群落中系统地设置一些点,编上1,2,3,……100等数字,然后随机地抽取其中的数字,以确定样方的位置。规则取样即在群落中以一定的规则确定取样位置,如在群落中设置几条等距离的样线,然后在每一样线的相等间距设置样方。主观取样即在认为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方。 2.调查记录 (1)选择在钟村实验基地一个离道路有一定距离的自然山坡上,用皮尺拉出一块20x20m的地,用尼龙绳定好位。 (2)在圈定的范围内,对每一株胸径超过1cm的植物进行记录,包括胸径(胸径在野外测定时,往往先测定胸围,再据胸围与胸径的关系推算胸径。用胸高1.3m直径取代基部直径,是由于许多植物树干基部有板根、支柱根等影响测定,此外,测定胸高直径也比基部直径更易些。)、株高(由于条件限制,采用目测)、冠幅。 3. 数据整理 数据整理是将野外调查的原始资料条理化,并演算出一些反映群落特征的数量指标。其中反映种群在群落中优势度大小的指标有: 相对多度:指种群在群落中的丰富程度。计算式为: 相对多度=(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同一生活型植物的个体总数)×100% 频度与相对频度:频度是指一个种在所作的全部样方中出现的频率。相对频度指某种在全部样方中的频度与所有种频度和之比。计算式为: 频度=该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 相对频度=(该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100% 相对显著度:指样方中某种个体的胸面积和与样方中所有种个体胸面积总和的比值。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课题: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大多数生物都是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一个受精卵怎么会发育成一个多细胞的生物体呢?同学们已经在上节课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知道了动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再构成器官,再构成系统,最后形成动物体的。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不仅要学会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还要比较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层次上的不同。这节课就学习这些知识。植物体也是有细胞通过细胞的分化形成了组织,进而形成器官,再形成植物体。(二)教学目标及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任何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唤起学生对品德.知识.能力.审美等内在教育的需求。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分组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获得知识。总结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进一步掌握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层次上的区别。 知识方面:(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器官和组织;(2)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 的生物学观点。 (三)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重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因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本节课最基本的问题,所以定位重点。 难点:不同组织的区别;找准组织的分布。 因为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组织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也不容易掌握。 二:教学方法: (1)教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将植物的组织直观地展现出来,有利于师生共同总结 (2)学法:根据生活经验,或收集整理从书籍.报刊等查询的有关信息来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或者根据实物分析。回忆上节知识,比较动物和植物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 三:课前准备: 教师:计算机课件、苹果、番茄植株(能看到花和果实的)。 学生:苹果,甘蔗 四:教学手段: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节课学习,你获得的主要知识是什么? 请以人体结构层次为例来描述。 带着学生的疑问导入新课(鼠标点击课题及丰富多彩的植物画面)。 展示:你知道苹果是怎么结成的吗? 展示茄子完整的植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株植物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你知道这些部分是器官还是组织吗?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 2、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 1.通过分辨植物体六大器官,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植物体结构层次,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三、教学方法 启发法、小组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 四、教师准备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实物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现在来回忆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 复习提问:(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非常好,大家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那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否和动物的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以

绿色开花植物为例来认识一下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分钟) 2、预习自学:现在请大家阅读教材P63~P65,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的练习。(6分钟,完成以后学生展示。) 3、合作互学,展示激学 学习任务一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通过刚刚的自主学习,同学们对植物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植物体的六大器官。结合你们教材63页以及课件上展示的图片,认识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并把名称标注在课本上,每个小组分发一个物品,结合你们对植物体的器官的认识,小组讨论:你们小组得到的物体是植物体的哪一个器官?有什么功能? 学习任务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我们已经知道器官是由组织构成的,那么构成植物体的组织有哪些呢?阅读教材64页,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帮助学生理解构成植物体的几种组织都来自分生组织。 学习任务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小组讨论: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与植物体结构层次有什么不同。(20分钟) 4、课堂总结:细胞分化形成了组织(主要的几种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六大器官),器官组成植物体。(3分钟) 5、提升检学:完成导学案的练习。(10分钟) 七、板书设计 根 茎营养器官保护组织 叶机械组织 植物体——器官花——组织营养组织——细胞 果实生殖器官输导组织 种子分生组织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 2、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 1.通过分辨植物体六大器官,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植物体结构层次,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三、教学方法 启发法、小组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 四、教师准备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实物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现在来回忆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 复习提问:(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非常好,大家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那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否和动物的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来认识一下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分钟) 2、预习自学:现在请大家阅读教材P63~P65,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的练习。(6分钟,完成以 后学生展示。) 3、合作互学,展示激学 学习任务一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通过刚刚的自主学习,同学们对植物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植物体的六大器官。结合你们教材63页以及课件上展示的图片,认识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并把名称标注在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习题附答案

1.绿豆汤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从结构层次上看,其原料绿豆属于植物体的(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解析:绿豆能够繁殖后代,属于生殖器官。器官是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答案:C 2.在人们食用橘子时,橘瓣上的“筋络”是( )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 D.输导组织 解析:橘瓣上的“筋络”中有导管、筛管,能够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答案:D 3.下列属于营养组织的是( ) A.黄瓜果肉细胞 B.黄瓜表皮 C.黄瓜种子 D.黄瓜果肉 解析: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因此排除选项A。黄瓜表皮属于保护组织;黄瓜种子是黄瓜的生殖器官;黄瓜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答案:D 4.人们常食用的下列食物中属于果实的一组是( ) ①葡萄②葵花子③西瓜子④杏仁⑤绿豆 ⑥豆角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答案:D 5.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是( ) A.孤立的 B.有联系的 C.融为一体的 D.分离的 答案:B 6.在成熟的植物叶片中,不存在的组织是(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答案:C 7.下列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结缔组织 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上皮组织 C.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肌肉组织 解析:动物组织主要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而植物组织包括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 答案:C 8.杜鹃(花)与杜鹃(鸟)的结构层次相比,所少的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解析:植物体与动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没有系统。杜鹃(花)是绿色开花植物,杜鹃(鸟)是动物,在结构层次上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而杜鹃(鸟)有。 答案:D 9.我们把甘蔗折断时发现茎中有许多纤维状结构,它起输导和支持作用,属于( ) A.输导组织 B.分生组织 C.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 答案:A 10.藕是莲的茎,它属于( ) A.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 C.生殖器官 D.营养器官 解析:植物体有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藕是莲的地下茎,应该属于营养器官。 答案:D 11.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我们常吃的苹果属于( ) A.细胞 B.组织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第5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森林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种类的数量特征及种类关联分析方法。 ◆叙述了森林群落的生活型结构、层片、垂直结构与外貌特征。 ◆解释了边缘效应的概念、特征及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分析了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环境、生物因素及干扰类型。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 5.3 森林群落的结构和外貌 5.4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5.5 广西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5.1.1 群落 在自然界中,任何植物都极少单独生长,几乎都是聚集成群的。植物群居在一起,在植物和植物之间就发生了复杂的相互关系。 群居在一起的植物并非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一个有规律的组合,在环境相似的不同地段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综上所述,植物群落可定义为: 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森林群落就是具有一定树木种类组成的植物群落。 种类的数量与气候(水、热)、人的影响、形成时间长短有关。 5.1.2 5.1.2.1 机体论观点 机体论观点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和种群那样。 机体论观点把群落和有机体相比拟,强调组成群落的各个种是高度结合的,相互依存的,一个种群从其先锋阶段到稳定的顶极阶段和有机体一样有其出生、生长、成熟、繁殖和死亡,群落的这种生活史虽然是复杂的,但却是一个真实的过程。 5.1.2.2 个体论观点 个体论观点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 个体论观点认为组成群落的种群具有“独立性”,即各个种都是单独对外界因素起反应,并作为独立的一员进人群落。它们在不同的群落之间往往互相交织,而以不同的比例出现在不同的群落中。 群落是连续的,群落之间不具有明显的边界,群落的划分是人为的。 这两种观点对生态学研究的影响都很大,从机体论观点出发,建立了群落单元演替顶极学说和相应的研究方法;从个体论观点出发,建立了梯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5.1.3 群落的基本特征 生物群落是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无论群落是一个独立单元,还是连续系列中的片断.由于群落中生物的相互作用,群落都不是其组成物种的简单累加,而是一定地段上生物与环境作用的一个整体。生物群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生物群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3)具有一定的外貌。

植物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CG

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 摘要: 关键词:老秃顶子;冰缘地貌;群落类型;结构特征 引言 冰缘地貌是由冻胀、热融蠕流、热融、雪蚀、风力等寒冻风化和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一般指无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的冻土分布区和季节冻土区发育的冰缘地貌, 因而冰缘地貌又称冻土地貌[ 1]辽东地区冻土环境属于季节性冻土,冰期内地表受到强烈的风化作用,使得山体岩层崩解分离,散落的岩块、碎屑常堆积于缓坡或谷地,形成杂乱无章的乱石堆积,故此,当地人也将该地貌称为“乱石窖”或“跳石塘”。目前植被状况良好,苔藓、地衣、蕨类和灌木覆盖严密,乔木根系固定在岩石缝隙之间,郁闭度在0.7以上,给公顷蓄积量达300立方米。但这种特殊石质生境上的森林植被一旦遭到破坏,不仅恢复困难,还潜在着发生泥石流、啸山等重大地质灾害的危险。加之本区正好处在我国东部2~3级生态敏感带的边缘,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着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因此,掌握冰缘地貌上覆植被的分布规律,对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丰富性。目前国内外对于冰缘地貌与植被生态学之前的关系研究还比较少见,1983年陈鹏等研究了长白山冰缘地貌与土壤动物之间的关系。【6】对于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的研究仅限于对其冰缘地貌的形成和冰缘地貌本身单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把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与其植被生态学联系到一起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老秃顶子冰缘地貌上的植物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的研究,旨在揭示其冰缘地貌上的植物类型,分布、结构等特征与其所在冰缘地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冰缘地貌上的植被保护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4°41′13″~125°5′15″ E;41°11′11″~41°21′34″ N)位于辽宁省东部桓仁、新宾两县交界处,主峰老秃顶子位于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海拔1367.3m,相对高差867m,为辽宁第一峰。其四周群山起伏,各山间谷地均有大量冰缘地貌分布。土壤类型主要以棕壤和暗棕壤为典型代表,多由花岗岩残积母质发育而成,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适宜植被生长【2】。地带性植被为温性落叶阔叶林,植物区系属长白植物区系的西南边缘,兼有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性,生物多样性丰富,查明有真菌植物50 科 44 种 , 地衣植物 13 科 84 种 , 苔鲜植物 50 科 204 种 , 维管束植物 120 科 1141 种。维管束植物中有蕨类植物 19 科 60 种 , 裸子植物4 科23 种, 被子植物97 科1058 种[ 24 ], 主要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 、蔷薇科 (Rosaceae) 、毛茛科(Ranun2culaceae) 、禾本科( Gramineae) 、百合科(Liliaceae) 、豆科(Leguminosae) 、伞形科(Api2aceae) 、杨柳科(Salicaceae) 、莎草科(Cyperaceae) 、唇形科(Labiatae) 等。区内气候类型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 6.3℃,年降水量为870--1060mm,年平均相对湿度67%【4】;年无霜期133d,冻结期114d,年平均冻土厚度91cm。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网布,局部乱石窖之下形成暗河,在巨石

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和反思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学生能够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在学生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 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教学重难点: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教具、学具:每组一个番茄、洋葱等,一把小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提问从而直接引入新课, 3 分钟)提问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引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以旧知引入新知。 二、自主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提出的问题是:1.植物体有哪些组织? 2.植物体组织有哪些不同的作用? 3.植物体有哪些器官?有哪些是生殖器官?哪些是营养器官?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什么?与动物体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下题,然后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1、绿色开花植物体是怎样生活的? 2、绿色开花植物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何功能? 3、组织的形成过程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四、动手实验:解剖番茄来探究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并解决几个问题:(实验前,让学生观看现有的植物组织标本,然后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1)撕下番茄表皮进行观察,拉动其表皮,是柔韧还是脆弱?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 2)番茄果肉是我们吃的部分,果肉细胞特点是什么 ?其功能是?属于什么组织? 3)再观察果肉中黄色的细丝,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 学生利用自己手中试验的情况进行展示交流解决问题情况,其他同学 可以质疑和补充,教师最后做评价。 五、巩固提升:(学生独立完成下列检测题,教师检查校对) 1、人们吃成熟的香蕉时,吃的是 [ ] A.细胞质 B.机械组织 C .营养组织 D .保护组织 2、人们食用的黄瓜、胡萝卜、甘蔗、菠菜、大豆分别属于植物的[ ] A .根、茎、叶、果实、种子 B .果实、种子、叶、茎、根 C .果实、根、茎、叶、种子 D .种子、叶、茎、根、果实 3、下列属于组织的是 [ ] A .一个苹果 B .一瓣苹果 C .一块苹果皮 D .一株苹果树 4、下列叙述属于“器官”的是 [ ] A .一块苹果皮 B .一株苹果树 C .一个苹果 D .一瓣苹果 5、切开番茄可以看到,它外有表皮,内有果肉和种子,还有一条条“筋络”,由此可知番茄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的。 6、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六、课堂小结:先由学生来进行总结自己一节课的收获,教师做补充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本课中能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能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针对本课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地处理,这堂课最大的突破就是让学生去感知,自己去发现,自己得出结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