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链传动试题

链传动试题

链传动试题
链传动试题

简答题1:

链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如图所示的链传动,轮3为张紧轮,小链轮1按什么方向旋转比较合理(在图中标出)并说明原因。

2

3

1

简答题2:

链传动中,链节距p、链轮齿数z、链轮转速n对链传动的运动特性有何影响在设计链传动时,怎样考虑这些影响

简答题3:

下图所示的各链传动布置形式中,小链轮为主动轮,它应按什么方向旋转比较合理为什么

(a) (b) (c) (d)

分析与计算题

(1) 一双排滚子链传动,已知链节距p= mm,单排链的额定功率

P= kW,小链轮齿数1z=21,

大链轮齿数

z=67,中心距0a约为700 mm,小链轮转速1n=350 r/min,载荷平稳,小链轮齿

2

数系数

K= ,多排链系数p K= ,工作情况系数A K=,试计算:

z

1) 该链传动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2) 链条的长度。

(2) 单排滚子链传动,己知链节距p= mm,小链轮分度圆直径

d= mm,小链轮转速1n=790

1

r/min,单位长度链条的质量q= kg/m,试求小链轮齿数

z和链所受的离心拉力c F。

1

答案

简答题1

答:

1) 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在链条的垂直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和链条的振动现象,同时也可以增大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包角。当两轮轴心连线倾斜角大于60o时,通常应设有张紧装置。

2) 小链轮按答下图所示的方向旋转比较合理。其原因是当小链轮按该图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其松边在下,这样的结构比较合理;若松边在上,则可能有少数链节垂落到小链轮上产生链条卡住的现象。

简答题2

答:

链节距p:在一定条件下,链节距越大,承载能力越高,但是传动的多边形效应也要增大,于是冲击、振动和噪声也越严重。所以设计时,应尽量选取较小节距的单排链;速度高、功率大时,则选用小节距多排链。从经济上考虑,中心距小、传动比大时,选用小节距多排链;中心距大时,选大节距单排链。

链轮齿数z:齿数过少,会导致: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增大;铰链磨损加剧;链传动的圆周力增大。因此,设计时,增加小链轮齿数对传动是有利的。但是z不能选得太大,否则除增大了传动的尺寸和质量外,链条会易于发生跳齿和脱链现象。

链轮转速n:转速越高,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所以设计时链速不能过高。

简答题3

答:

a)逆时针;b)逆时针;c)逆时针;松边在下,否则下垂量增大后,链条易与链轮卡死;d)顺时针,张紧轮应加在松边。

分析与计算题1

解:

1) 链传动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0 1.7 3.5

=

6.611.00.9

p A z

K P P kW

K K ?=

=?

2 )链节数

2

0122102()118.922p a z z z z p L p a π

+-=

++=节,取=118p L 节。 链长

=11819.052247.9p L L p mm ?=?=

分析与计算题2

解:

1) 计算小链轮齿数1z

由公式:11

180sin

p

d z =

?

得:1118025.4

sin ===0.149170.47

p z d ?, 所以

1

180=8.569z ?

?, 则1180=

=218.569z ?

?

。 2) 计算链的离心拉力c F

链速v

112179025.4

7.02601000601000

z n p v ??=

==??

m/s

因此,离心拉力c F 为:

222.67.02128.24c F qv ==?=N

链传动

一、链传动概述 链传动有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双节距精密滚子链、短节距精密套筒链、弯板滚子传动链、齿形传动链以及成型链等多种传动类型。链传动的突出特点是构成链条的元件体积小、数量多,链节节距均匀,滚子/套筒结构可以减少啮合时的摩擦和磨损,并能达到缓和冲击的目的。 链传动的运动学模拟效果对于机械总体检查、链节结构设计与改进及链节数量的配置具有重要的验证作用,链传动运动动画对于链传动机构的产品演示、项目开展与交流不可或缺。 由于链节元件小而多的特点决定了链条传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而元件数量过多使得链传动三维机构模拟在普通计算机上难以实现,巨大的求解数据量对三维软件和计算机硬件的配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通用CAD三维软件中进行模拟链传动困难很大。本文将探讨在Pro/ENGINEER野火版环境下进行链传动设计与运动学模拟,最后推荐两个专业的链传动动力学模拟软件环境,希望对链传动用户有所帮助。 二、Pro/ENGINEER链传动三维设计与运动学模拟 链传动的设计首先要根据传动功率要求确定大小链轮的齿数、链节运动轨迹以及链节的类型和规格,通过计算确定出链节数量,为链传动机构模拟打好基础。下面是链传动模拟的构建流程。 1.步骤一 设计链传动运动轨迹,确定链节的接口长度和节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草绘曲线绘制轨道,两链轮中心线水平。该次链传动设计共20节链节(这里没有绘制大小链轮)。 图1 链传动轨迹曲线

图2 链条模型 2.步骤二 设计链节元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设计构成链节的内/外链板、销轴和套筒,然后组装成链节子组件。为了减小链传动机构模拟运算的时间和运算数据量,这里仅用一个零件代表链节的所有组成元件(如图3)。 3.步骤三 链条组件第1、2个链节的装配。创建链条组件,装配第1个链节(如图4),使用1个"平面"接头、2个"槽"接头。选槽曲线时按ctrl键选4段。装配第2个链节(如图5)时,在第1个链节右侧装配第2个链节,使用1个圆柱接头和1个槽接头。

链传动试题

第十四章链传动 14.1选择题 14.1.1 链传动和带动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a)工作时平稳,无噪音 b)制造费用低 c)寿命长 d)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14.1.2 链传动中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着主要是由 于。 a)这种传动一直用来传递小功率 b)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 c)啮合传动,无需很大的初拉力 d)链的质量大,离心力也大 14.1.3 链传动属于。 a)两零件直接接触的啮合传动 b)两零件直接接触的摩擦传动 c)带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 d)带有中间挠性件的摩擦传动 14.1.4 一般套筒滚子链节距的选择是。 a)在满足最大承载条件下尽量选择小值 b)在满足传递功率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小的节距 c)在满足不脱链的条件下,尽量选取较小值

14.1.5 为了减少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及减轻冲击及动载荷,通常采 用,并限制链轮的极限转速。 a)较小的链节距和较多的链轮齿数 b)较小的链节距和较少的链轮齿数 c)较大的链节距和较多的链轮齿数 14.1.6 从链传动的运动分析知。 a)传动比和齿轮一样不变 b)与皮带传动一样传动比减小 c)平均传动比准确,但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 14.1.7 若要使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也等于常数,则它的允要条件 是。 a)大链轮齿数Z 2上小链轮齿数Z 1 的整数倍 b)Z 2=Z 1 c)Z 2 =Z 1 ,且中心距A 是节距p的整数倍 d)Z 2=3Z 1 ,A=40p 14.1.8 从链传动的运动分析知,链传动的动载荷。 a)与齿轮一样随基节误差增大而增大 b)随链节距的增大而增大 c)随转速几节距的增大而增大 14.1.9 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节距p和小链轮的齿数Z 1 一定时应该限制。

链传动试题

链传动试题

链传动试题 一. 是非题:正确的在()中写“+”,错误的在() 中写“-”(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 -18 分 ) 1、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对轴的压轴力比较小。 ( ) 2、推荐链轮最大齿数z max ≤120。此限制是为了保证链速的均匀性。 ( ) 3、链条的节数宜采用偶数。 ( ) 4、滚子链传动中,滚子的作用是保证链条与轮齿 间的良好啮合。 ( ) 5、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i d d 2 1。 ( ) 6、滚子链可实现比较平稳和无噪声工作传动。 ( ) 7、链传动运动的不均匀性是造成瞬时传动比不恒定的原因。 ( ) 8、滚子链传动中,滚子的作用是减轻轮齿的磨损。 ( ) 9、链节距愈小,链轮齿数愈多,动载荷将愈大。 ( )

10、链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过渡链节,这主要是因为装配困难。( ) 11、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是准确的。( ) 12、由于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所以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是准确的。( ) 13、一般情况下,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 14、链传动通常放在传动系统中的高速级。( ) 15、链传动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 16、当链传动的中心距不能调整时,可设置张紧轮,张紧轮一般是紧压在松边靠近小链轮处。( ) 17、链传动属于具有直接接触的工作元件的啮合传动。( ) 18、与滚子链相比,齿形链传动比较平稳和噪声较小。( ) 二.选择题:把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入()中(本大题 共17 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7 分) 1、链传动中两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应__________。 A.平行 B.相交成一定的角度 C.相交成直角 D.成任意角交错

链传动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7.2 链传动 【课程名称】 链传动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链传动的组成、主要优缺点及传动的类型。 2.了解链传动的传动比、安装与维护。 二.能力目标 1.能比较链传动和皮带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2.能够计算链传动的传动比、会进行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三、素质目标 1.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及类型。 2.熟悉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四、教学要求 1.能分析比较出两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2.熟悉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3.【教学重点】 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分析】 链传动能否得到准确传动比?与带传动相比的优势在哪里?传动比还是不能得到瞬时准确。这部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 【教学方法】 教具与实物演示或课件演示,讲授与学生动手课堂练习相结合。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瞬时传动比的理解有困难,演示教具从宏观上看不出瞬时的变化,需要画图加以说明,但超过教材的要求,只好要求承认教师的结论。 【教学资源】 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实物、教具和课件。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带传动的内容,总结出带传动的优缺点。大家平时还能见到的另一种传动――自行车上用的链传动,能否比带传动在传动比方面更准确一些呢?由此引出本次课的新内容。 二.讲授新课 1.链传动

先演示实物或课件,使学生对链传动有感性认识。相比之下,由于有齿的关系,链条传动是齿的啮合与分开,从宏观上它应当是传动比准确,但实际上只是传动一周时的传动比不变;而在两齿之间的大部分区域,其传动比是微小变化的,所以只能说明是平均传动比准确。总结传动的优点突出能在高温,多尘等恶劣条件下工作,这是皮带传动所不可比拟的。主要缺点是冲击、噪声。 常用的链传动有套筒滚子链和齿形链,前者应用较广泛。 2。链传动的组成 链传动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组成。常用的链传动有套筒滚子链和齿形链,前者应用较广泛。按用途可分成起重链、牵引链和传动链。 套筒滚子链的结构如图7-17所示,由5个零件组成。 3.链传动的特点 主要有平均传动比准确,能在高温、潮湿等条件下工作。但有噪音。 4.链传动的传动比 链传动的传动比等于为主动轮的转速与从动轮的转速之比,也等于从动轮的齿数与主动轮的齿数之比。 5.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见教材图7-20、21、22 链传动的安装时,链条太松易掉链,会产生振动;太紧影响传动。 链条为标准件,其标记为链号及节数,如自行车链条为10号,节距可查标准为15.87毫米。 三.小结 1.链传动的优点是可得到准确的平均传动比,可以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其缺点是有冲击和噪声。 四.布置作业 【课后分析】

链传动试题

链传动试题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中写“+”,错误的在()中写“-”(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1 分,总计-18 分) 1、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对轴的压轴力比较小。( ) 2、推荐链轮最大齿数z max ≤120。此限制是为了保证链速的均匀性。( ) 3、链条的节数宜采用偶数。( ) 4、滚子链传动中,滚子的作用是保证链条与轮齿间的良好啮合。( ) 5、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i d d 2 1 。( ) 6、滚子链可实现比较平稳和无噪声工作传动。( ) 7、链传动运动的不均匀性是造成瞬时传动比不恒定的原因。( ) 8、滚子链传动中,滚子的作用是减轻轮齿的磨损。( ) 9、链节距愈小,链轮齿数愈多,动载荷将愈大。( ) 10、链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过渡链节,这主要是因为装配困难。( ) 11、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是准确的。( ) 12、由于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所以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是准确的。( ) 13、一般情况下,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 14、链传动通常放在传动系统中的高速级。( ) 15、链传动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 16、当链传动的中心距不能调整时,可设置张紧轮,张紧轮一般是紧压在松边靠近小链轮处。( ) 17、链传动属于具有直接接触的工作元件的啮合传动。( ) 18、与滚子链相比,齿形链传动比较平稳和噪声较小。( ) 二.选择题:把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入()中(本大题共17 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7 分) 1、链传动中两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应__________。 A.平行 B.相交成一定的角度 C.相交成直角 D.成任意角交错 2、链传动属于_______________。 A.具有挠性拉曳元件的摩擦传动 B.具有挠性拉曳元件的啮合传动 C.具有直接接触的工作元件的摩擦传动 D.具有直接接触的工作元件的啮合传动 3、链传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瞬时传动比和平均传动比都是常数 B.瞬时传动比和平均传动比都不是常数 C.瞬时动比是常数而平均传动比不是常数 D.瞬时动比不是常数而平均传动比是常数 4、链传动的合理链长应取___________。 A.链节距长度的偶数倍 B.链节距长度的奇数倍 C.任意值 D.按链轮齿数来决定链长

第七章 链传动试题

简答题1: 链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如图所示的链传动,轮3为张紧轮,小链轮1按什么方向旋转比较合理(在图中标出)?并说明原因。 2 3 1 简答题2: 链传动中,链节距p、链轮齿数z、链轮转速n对链传动的运动特性有何影响?在设计链传动时,怎样考虑这些影响? 简答题3: 下图所示的各链传动布置形式中,小链轮为主动轮,它应按什么方向旋转比较合理?为什么? (a) (b) (c) (d)

分析与计算题 (1) 一双排滚子链传动,已知链节距p=19.05 mm,单排链的额定功率 P=3.5 kW,小链轮齿 数 z=21,大链轮齿数2z=67,中心距0a约为700 mm,小链轮转速1n=350 r/min,载荷平稳,1 小链轮齿数系数 K= 0.9,多排链系数p K=1.7 ,工作情况系数A K=1.0,试计算: z 1) 该链传动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2) 链条的长度。 (2) 单排滚子链传动,己知链节距p= 25.4 mm,小链轮分度圆直径 d=170.47 mm,小链轮转 1 速 n=790 r/min,单位长度链条的质量q= 2.6 kg/m,试求小链轮齿数1z和链所受的离心拉力1 F。 c

答案 简答题1 答: 1) 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在链条的垂直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和链条的振动现象,同时也可以增大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包角。当两轮轴心连线倾斜角大于60o时,通常应设有张紧装置。 2) 小链轮按答下图所示的方向旋转比较合理。其原因是当小链轮按该图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其松边在下,这样的结构比较合理;若松边在上,则可能有少数链节垂落到小链轮上产生链条卡住的现象。 简答题2 答: 链节距p:在一定条件下,链节距越大,承载能力越高,但是传动的多边形效应也要增大,于是冲击、振动和噪声也越严重。所以设计时,应尽量选取较小节距的单排链;速度高、功率大时,则选用小节距多排链。从经济上考虑,中心距小、传动比大时,选用小节距多排链;中心距大时,选大节距单排链。 链轮齿数z:齿数过少,会导致: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增大;铰链磨损加剧;链传动的圆周力增大。因此,设计时,增加小链轮齿数对传动是有利的。但是z不能选得太大,否则除增大了传动的尺寸和质量外,链条会易于发生跳齿和脱链现象。 链轮转速n:转速越高,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所以设计时链速不能过高。 简答题3 答: a)逆时针;b)逆时针;c)逆时针;松边在下,否则下垂量增大后,链条易与链轮卡死;d)顺时针,张紧轮应加在松边。

第七章机械传动试题

2013年12月24日星期二 第七章机械传动练习二 一. 填空题 1. 一对啮合的齿轮设计时通常____________ 齿轮的表面硬度较高 2?渐开线齿轮的啮合条件是相互啮合的两齿轮___________ 同时______________ 也相等有 3.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距P=25.12ιnιn,d=360mm,则齿数Z= _____________ ,齿顶圆直径 (I a= ____________ mm 4.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如果Zι=20,Z2=60,则传动比Ii2= ______ 5.轮系中成对圆柱齿轮的转向可以用 ___________ 示,也可以用画___________ 的方法表示 6?减速器常用在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作为__________________ 的传动装置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渐开线齿轮的是齿轮几何尺寸计算的主要参数和依据 8?—般开式齿轮传动以___________ ??为主要失效形式 9.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20,z=50,中心距a=210mιn,则分度圆直径d= mm,d= mm,模数In= m m 10轮系在传动中,按轴线位置在空间是否固定分为__________ 轮系和____________ 轮系 11?轮系的传动比等于首尾两轮的___________ 也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相同齿数的齿轮,模数愈大,齿轮的几何尺寸_____________ ,轮齿 _________ ,因此承载能力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齿轮的失效形式有__________ o__________ 。O等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压力角和标准模数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上 15.配对齿轮中更容易疲劳的是 _______ 齿轮 16.齿轮传动按齿向的不同,可分为 _________ 齿轮. ________ 齿轮?人字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等传动. 17.齿轮传动属于 ______ 传动. 18.渐开线上任意一点压力的方向线和该点圆周速度方向线间的夹角为该点____________ ..分度圆与顶圆之间沿半径方向的距离叫_______ 19.一对相互啮合的标准直齿轮,它们的 ______ 和压力角都应相同。 20.有一对传动齿轮,已知主动齿轮的转速n1=960∕min,齿数Z ,=20 ,从动轮的齿数Z2 =50, 那么从动轮的转速应当为H2= _______ 。 21.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 _____ 和____ 分别相等. 22.标准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 _____ 模数和_______ 压力角分别相等,齿轮的螺旋角相等但旋向相反 23.斜齿轮根据_____ 方向不同,分为左旋和右旋. 丄 24.如图蜗杆旋向______ T苦寸―

第七章链传动试题

简答题1: 链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如图所示的链传动,轮3为张紧轮,小链轮1按什么方向旋转比较合理(在图中标出)并说明原因。 2 3 1 简答题2: 链传动中,链节距p、链轮齿数z、链轮转速n对链传动的运动特性有何影响在设计链传动时,怎样考虑这些影响 简答题3: 下图所示的各链传动布置形式中,小链轮为主动轮,它应按什么方向旋转比较合理为什么 (a) (b) (c) (d)

分析与计算题 (1) 一双排滚子链传动,已知链节距p= mm,单排链的额定功率 P= kW,小链轮齿数1z=21, 大链轮齿数 z=67,中心距0a约为700 mm,小链轮转速1n=350 r/min,载荷平稳,小链轮齿 2 数系数 K= ,多排链系数p K= ,工作情况系数A K=,试计算: z 1) 该链传动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2) 链条的长度。 (2) 单排滚子链传动,己知链节距p= mm,小链轮分度圆直径 d= mm,小链轮转速1n=790 1 r/min,单位长度链条的质量q= kg/m,试求小链轮齿数 z和链所受的离心拉力c F。 1

答案 简答题1 答: 1) 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在链条的垂直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和链条的振动现象,同时也可以增大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包角。当两轮轴心连线倾斜角大于60o时,通常应设有张紧装置。 2) 小链轮按答下图所示的方向旋转比较合理。其原因是当小链轮按该图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其松边在下,这样的结构比较合理;若松边在上,则可能有少数链节垂落到小链轮上产生链条卡住的现象。 简答题2 答: 链节距p:在一定条件下,链节距越大,承载能力越高,但是传动的多边形效应也要增大,于是冲击、振动和噪声也越严重。所以设计时,应尽量选取较小节距的单排链;速度高、功率大时,则选用小节距多排链。从经济上考虑,中心距小、传动比大时,选用小节距多排链;中心距大时,选大节距单排链。 链轮齿数z:齿数过少,会导致: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增大;铰链磨损加剧;链传动的圆周力增大。因此,设计时,增加小链轮齿数对传动是有利的。但是z不能选得太大,否则除增大了传动的尺寸和质量外,链条会易于发生跳齿和脱链现象。 链轮转速n:转速越高,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所以设计时链速不能过高。 简答题3 答: a)逆时针;b)逆时针;c)逆时针;松边在下,否则下垂量增大后,链条易与链轮卡死; d)顺时针,张紧轮应加在松边。

链传动和齿轮传动

机械基础复习资料 (链传动和齿轮传动) 【复习要求】 1.了解链传动的常用类型及应用特点; 2.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特点; 3.理解各类齿轮的齿廓形成和应用特点; 4.理解渐形线的性质和渐形线齿轮的啮合特征; 5.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6.理解其他齿轮的相关参数及各类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7.掌握各类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8.熟悉齿轮的加工方法并理解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现象产生的最少齿数; 9.了解变位齿轮、齿轮精度和齿轮常见失效形式。 【知识网络】 【知识精讲】 一、链传动的类型及应用特点 1.链传动的类型:链传动的类型很多,按用途不同,分为以下几类(见下表)。

(1)套筒滚子链是由内链板、外链板、销轴、套筒、滚子组成。其中销轴与外链板、套筒与内链板分别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而销轴与套筒、滚子与套筒间为间隙配合; (2)链传动有单排链与多排链之分。当承载较大或传递功率较大时,可用多排链,但排数不宜过多 (N≤4),否则链受力不均匀; (3)链节数一般为偶数。避免奇数时需过渡链节而致使工作时链板会受到附加的弯曲应力; (4)套筒滚子链的接头形式:开口销、弹簧夹、奇数链节时采用的过渡链节; (5)齿形链分为圆销铰链式、轴瓦铰链式和滚柱铰链式三种,其具有比压大、易磨损、成本高、传动平稳、传速高、噪音小的特点。 2.链传动的特点: (1)适于中心距较远的两轴传动; (2)能在低速、重载、高温及尘土飞扬等不良环境中工作; (3)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4)传递效率高; (5)安装和维护要求较高。 二、齿轮传动的特点与类型 1.齿轮传动的应用特点: (1)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 (2)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较大; (3)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 (4)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5)制造安装要求较高。 2.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1)传动要平稳(即i 瞬要恒定); (2)承载能力强(即用较小的尺寸可传递较大载荷)。 3.齿轮传动的类型(见下表)。

(完整版)认识链传动教案

《认识链传动》教学设计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任务导入 任务探究课前准备:1、按同组异质将学生分六组,六人一组。 2、链节发放,每组一份;课练发放,每人一份。 任务引入: 环节一视频播放激发兴趣 任务一 1.请学生观看生产实际中链传动视频。 2.观察指出自行车传动部分并讨论分析其各部分组成。 知识链接: 链传动: 1、概念:通过链条和具有特殊齿形的链轮组成的传递运 动和动力的一种机械运动。 2、组成:主动链轮、链和从动链轮。 播放生产实 际中链传动 实例视频,感 受链传动的 广泛应用。 教师以问答 方式带领学 生分析链传 动组成。后观 看视频,对照 检验。 观看视频 短片,思考 回答教师 问题。 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 完成课练 1。

设计意图: 1.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既能认识到链传动的广泛应用,又能快速进入课堂; 2.通过实物观察,问题回答,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分析思考的能力。 环节二小组协作,任务推进 任务一 请同学观察实物链节,对照滚子链结构图认识各部分结构名称。 任务二 各组同学观察手中已拆分链节,对照教材结构图思考:如果你来装配,要怎样安装,注意哪些结构件请同学们观 察自己组的 链节实物。 学生观察 手中链节 及拆分链 节,对照链 条结构图 说出链条 结构,完成 课练2。

可以直接装配,哪些结构不能直接装配,并观察分析链条个部分结构间的配合关系。 设计意图: 1、 学生学习链传动结构采用实物对照的方法可以 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2、 自己动手研究个结构间关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 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思。 环节三 合作探究,实际应用 任务一 观察当主动轮转过一齿,从动轮转过几个齿?计算 一分钟内主、从齿轮个转过多少齿? 知识链接: 链轮齿数:主动轮Z 1,从动轮Z 2。 链轮转速:主动轮n 1,从动轮n 2,单位r/min 。 传动比:主、从两轮的转速之比。 结论: 由于是啮合传动,单位时间内两轮转过的齿数应相等, 即 得到 即链轮传动比 请学生活动手中链节,观察链条各部分结构间的配合关系。 请学生仔细观看链传动。思考任务一。 请同学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描述这个结论。 由任务引出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各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观察并思考结合实物投影回答问题。 结合实物完成课练3。 各小组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回答教师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整理结论。 学生完成 1 2 21z z n n i == 2 211z n z n =

第七章 链传动

第七章 链传动 §7-1 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1.组成:链传动由装在平行轴上的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绕在链轮上的链条组成。工作时,靠链条链节与链轮轮齿的啮合带动从动轮回转并传递运动和动力。 2.特点:1)由于链传动属于带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所以可获得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2)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预紧力小,所以链传动轴压力小,而传递的功率较大,效率较高,链传动还可以在高温、低速、油污等情况下工作; 3)与齿轮传动相比,两轴中心距较大,制造与安装精度要求较低,成本低廉。 4)链传动运转时不能保持恒定的瞬时传动比和瞬时链速,所以传动平稳性较差,工作时有噪音且链速不宜过高。 3.应用:适用于中心距较大,要求平均传动比准确的场合。传动链传递的功率一般在100kW 以下,最大传动比8max i ,链速不超过15m/s 。本章主要讨论滚子链。 §7-2 传动链的结构特点 一.滚子链 滚子链是由滚子1、套筒2、销轴3、内链板4和外链板5组成。内链板和套筒之间、外链板与销轴之间分别用过盈联接固联。滚子与套筒之间、套筒与销轴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当内、外链板相对挠曲时,套筒可绕销轴自由转动。滚子活套在套筒上,工作时,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减轻了齿廓的磨损。链的磨损主要发生在销轴与套筒的接触面上。因此,内、外链板间应留少许间隙,以便润滑油渗入销轴和套筒的摩擦面间。内、外链板制成8字形,是为了使链的各剖面具有相近的抗拉强度,也可减轻链的质量和运动时的惯性力。 传动链使用时首尾相连成环形,当链节数为偶数时,接头处可用内、外链板搭接,插入开口销或弹簧夹锁住。若链节为奇数,需采用一个过渡链节才能首尾相连,链条受拉时,过渡链节将受附加弯矩,所以应尽量采用偶数链节的链条。 滚子链与链轮啮合的基本参数是节距p 、滚子外径d 1和内链节内宽b 1。其中,节距是滚子链的主要参数。节距增大时,链条中各零件的尺寸也要相应增大,可传递的功率也随之增大。但当链轮齿数一定时,节距越大,链轮直径D 也越大,为使D 不致过大,当载荷较大时,可用小节距的双排链或多排链。多排链的承载能力与排数成正比,列数越多,承载能力越高。但由于制造、安装误差,很难使各排的载荷均匀,列数越多,不均匀性越严重,故排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四列。 考虑到我国链条生产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国际上几乎所有国家的链节距均用英制单位,我国链条标准GB1243.1-83中规定节距用英制折算成米制的单位。链号与相应的国际标准链号一致,链号数乘以25.4/16mm 即为节距值。后缀A 或B 分别表示A 或B 系列。A 系列用于重载、重要、较高速的传动,B 系列用于一般的传动中。 滚子链标记:链号—排数*链节数 标准编号

最新带传动和链传动(教案)

授课教师:日期: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备注师生 活动 教学内容4学时 新课引入 准备知识学习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生 回答 教师 补充 理论 知识 学习 实物 展示 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 学习目标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了解V带的标记及V带轮的机构;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失效分析;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常识。 新课引入 举例: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带传动或者链传动的例子有哪些? 如自行车的链条传动,生产流水线上的带传动等等。(结合PPT形象生动)粗略讲解PPT中展示图片的工作机理。 6.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一下内容结合PPT)教材P83 1、主动轮,从动轮。 2、带传动的组成主动轮 从动轮 传动带 3、带传动的分类:1、摩擦式(靠摩擦力工作,工作时不需要润滑,成本低) 2、啮合式(不打滑,精度高) 3.1 摩擦式:平带f1 V带f2=3f1(分类、结构) 多楔带(功率大的场合) 圆带(多见于早起缝纫机) P96 练习:判断题1、2 选择题1、2、3、4 6.2 普通V带及V带轮 1、结构P 85 帘布芯结构抗拉强度好

PPT图演示 讲授 举例说明 绳芯结构柔韧性好 2、V带的几何参数: θ:楔角,一般取 40° 3、V带标准化的认识 4、普通V带轮 4.1 V带轮结构: θ一般都小于40° 以铸造为主 小结:带传动的特点P84 6.3 带传动工作能力分析 简单的讲述受力情况。并引出包角的概念 摩擦式带传动打滑的地方在小轮。原因是包角小。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打滑、传动带磨损、疲劳断裂 6.4 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维护 1、张紧装置:1、通过滑道调节螺钉

第七章带传动

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按传动原理带传动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摩擦带传动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的。 3.平带传动中,带轮的轮面常制成面的。 4.摩擦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传递功率较大时,可用大节距链条,也可用小节距链条,前者的特点是, 后者的特点是。 6.影响链传动速度不均匀性的主要参数是。 7.链传动的主要实效形式有。 二、判断题 1.设计V带传动时,选择小带轮基准直径d1≥dmin,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传动的包角不致于过小。( ) 2.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在要求的工作期限内不发生过度磨损。( ) 3.平型带交叉式传动,两轮的转向是相同的。( ) 4.V带型号共有七种,其中Y型的截面面积最大,F型的截面面积最小。( ) 5.为了提高传动能力,不是将带轮工作面加工粗糙,增加摩擦系数,而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 6.带速越高,带的离心力越大,不利于传动。( ) 7.在多级传动中,常将带传动放在低速级。( ) 8.中心距一定,带轮直径越小,包角越大。( ) 9.链传动中,节距p增大则传动能力也增大,所以在设计中应尽量取较大的p值。( ) 10.张紧轮应设置在松边。( ) 三、选择题 1、标准三角带型号的选定,取决于_______。 (A)传递的功率 (B)带的线速度 (C)带的圆周力 (D) 高速轴上的扭矩 2、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_______。 (A)带不是绝对挠性件 (B)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 (C)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 带绕过带轮产生离心力 3、带传动的主动轮直径D1=180mm,转速n1=940r/min,从动轮直径D2=710,转速n2=233r/min,则滑动系数ε为_______。 (A)1.2﹪ (B)1.5﹪ (C)1.8﹪ (D) 2.2﹪ 4、在具体设计三角带传动时,a:确定带轮直径D1,D2,b:选用带的型号,c:确定带的长度L,d:确定带的根数Z,e:选定初步中心距a0,f:计算实际中心距a,g: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力F。以上各项目进行的顺序为_______。 (A)a-b-c-e-f-d-g (B)a-b-d-e-c-f-g (C)b-a-e-c-f-d-g (D)b-a-e-f-c-d-g 5、一般来说,带传动的打滑多发生在。

第七章 机械传动

第七章 机械传动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重点难点:机械传动的应用场合。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课时:26 教学内容:1、带传动 2、链传动 3、齿轮传动 4、蜗杆传动 5、轮系和减速器 7-1 带 传 动 教学目的 :1、熟悉带传动的特点、类型及应用。 2、了解三角带的构造、标准。 3、掌握带轮材料 4、掌握V 带轮的张紧、安装、维护 重点难点:V 带轮的特点、应用、材料和构造标准。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课时:4 教学内容:带传动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所组成,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一、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1.带传动的类型 带传动可分为平型带传动、三角带传动、圆形带传动和同步带传动等。 (1)平型带传动 平型带(flat belt)的横截面为矩形,已标准化。常用的有橡胶帆布带、 皮革带、棉布带和化纤带等。 平型带传动主要用于两带轮轴线平行的传动,其中有开口式传动(open (a )平型带传动 (b )三角带传动 (c )圆形带传动 (d )同步带传动

belt drive)和交叉式传动(crossed belt drive)等。开口式传动,两带轮转向相同,应用较多;交叉式传动,两带轮转向相反,传动带容易磨损。 (2)三角带传动 三角带(V—belt)的横截面为梯形,已标准化。三角带传动是把三角带紧套在带轮上的梯形槽内,使三角带的两侧面与带轮槽的两侧面压紧,从而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在相同条件下三角带传动比平型带传动的摩擦力大,由于楔形摩擦原理,三角带的传动能力为平带的3倍。故三角带传动能传递较大的载荷,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3)圆形带传动 圆形带常用皮革制成,也有圆绳带和圆锦纶带等,它们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圆形带传动只适用于低速、轻载的机械,如缝纫机、真空吸尘器、磁带盘的传动机构等。 (4)同步带传动 同步带(synchronus bolt)传动是靠带内测的齿与带轮的齿相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由于钢丝绳受载荷作用时变形极小,又是啮合传动,所以同步带传动的传动比较准确。 1.带传动的特点 与其它传动形式相比较,带传动具有 以下特点: (1)由于传动带具有良好的弹性,所 以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无 噪声。但因带传动存在滑动现象,所以不 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 (2)传动带与带轮是通过摩擦力传递 运动和动力的。因此过载时,传动带在轮 缘上会打滑,从而可以避免其它零件的损 坏,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但传动效率较低,带的使用寿命短;轴、轴承承受的压力较大。 (3)适宜用在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但外廓尺寸较大。 ⑷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但不适用于高温、有易燃 易爆物质的场合。 3、带传动的应用 带传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机械传动。无论是在精密机械,还是在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化工机械,交通运输,农业机械等中,它都得到广泛使用。 二、三角胶带的结构和标准 1.三角胶带的结构

机械基础带传动测试题

机械基础带传动测试题(4月2次) 姓名分数 1、带传动一般由()、()和()组成。 3、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带传动分为()和()两大类。 4、摩擦型带传动中,根据带横截面形状不同可以分()、()、()和()。 5、链传动由()、()和绕在链轮上的( ) 组成。 6、按用途不同,链条可分为()、()和()。 7、普通 V 带是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其工作面是()。 8、抗拉体是承受()的主体,由()或()组成 9、带轮由()、()和( )三部分组成。 10、带与带轮接触部分对应的中心角为(),用α 表示。 11 、由于带的弹性变形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相对滑动,称为 ()。 14、普通 V 带在初始安装时需要张紧,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和()。 15、链传动的布置按两链轮中心连线位置,可分为()、() 和()三种。 17、在带传动中,弹性滑动是()避免的。打滑是()避免的。

18、V 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力工作的。V带的工作面是()面。 19、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张紧轮一般应放在 ()的内侧,这样可以使带只受()弯曲。为避免过分影响带轮上的包角,张紧轮应尽量靠近()带轮。 20、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和()。 21、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承载能力()传动效率()作用在轴上的径向压力() 22、在滚子链的结构中,内链板与套筒之间、外链板与销轴之间采用 ()配合,滚子与套筒之间、套筒与销轴之间采()配合23、链传动算出的实际中心距,在安装时还需要缩短2—5mm,这是为了 () 24、链传动一般应布置在()平面内,尽可能避免布置在()平面或()平面 25、在链传动中,当两链轮的轴线在同一平面时,应将()边布置在上 面,()布置在下面。 26、带传动由于()引起的全面滑动称为(),而由于带的弹性变 形和拉力差而引起的的滑动称为() 27、为保证带传动的工作能力,一般规定小带轮的包角α()。 28、链传动是由()、()、()所组成。 29、链传动和带传动都属于()传动。

第七章 带传动

第七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构及其设计 一、填空题 1.平袋、V带传动主要靠()传递运动和动力。 2.带传动打滑总是在()轮上先开始。 3.普通V带中以()型带截面尺寸最小。 4.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 5.带轮常采用()材料来制造。 6.链转动的速比是不变的,而速比是变化的。7.V带传动中,若小带轮包角过小,易出现。 8.带传动的失效形式为带的和。因此,主要设计依据为。 9.链条的磨损主要发生在的接触面上。 10.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四种。在润滑良好、中等速度的链传动中,其承载能力取决于。 11.V带传动在工作过程中,带内应力有、、最大应力σm a x,发生在处。 = 二、选择题 1.在带传动中,小轮包角一般应大于或等于度: A.90 B.100 C.120 D.150 2.V带轮的最小直径d取决于: A.带的型号B.带的速度C.主动轮的转速D.带轮的结构尺寸3.带传动中,在预紧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 带: A.强度高B.尺寸小C.有楔形增压作用D.没有接头 4.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 A.带的预紧力不够B.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 C.带饶过带轮时有离心力D.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 5.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拉应力是: A.有规律变化的B.不变的C.无规律变化的 6.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处:A.进入主动轮处B.进入从动轮处 C.退出主动轮处D.退出主动轮处

7.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目的是 :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高带的寿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调节带的预紧力 8.机械传动中,理论上能保证瞬时传动比为常数的是 : A .带传动 B .链传动 C .齿轮传动 D .摩擦传动 9.链传动设计中, 选中心距为 可认为是最合适的。(P 为链节距 A .(10~20)P; B .(20~30)P; C .(30~50)P; D .(50~ 10.为了保证v 带与带轮的槽面很好的接触,则V 带带轮的轮槽角 。 A .≤40° B.≥ 40° C.<40° D.>40° 11.标准三角带型号的选定,取决于_______。 A .传递的功率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圆周力 D .高速轴上的扭矩 12.工作条件与型号一定的三角带,其寿命随小带轮直径的增大而_______。 A .降低 B .增大 C .不变 13.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_______。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14.设计链传动时,链的节数最好取 : A.偶数 B.奇数 C.质数 D.链轮齿数的倍数 15.采用张紧轮的带传动, 如果张紧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初张力F 0,则张紧轮一般应 放在松边 位置上。如果张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小带轮的包角α1, 则张紧轮应放在松边 的位置上。 A.内侧靠近小带轮; B.外侧靠近小带轮; C.外侧靠近大带轮; D.内侧靠近大带轮 三、计算及设计题 1.图示平带传动,已知两带轮直径分别为150mm 和400mm ,中心距为1000mm ,小轮主动、转速为1460r /min 。试求:(1)小轮包角;(2)带的几何长度;(3)不考虑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时大轮的转速;(4)滑动率015.0=ε时大轮的实际转速。 2.题1中,若传递功率为5kW ,带与铸铁带轮间的摩擦系数f =0.3,所用平带每米长的质量m kg q /35.0=,试求:(1)带的紧边、松边拉力;(2)此带传动所需的初拉力;(3)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3.如图所示,平带用于交叉传动,试推导其两轮包角和带长的计算式。[提示:由于带可扭

链传动知识

返回目录 学习指南 第12章 链传动 一.基本要求 1)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2)了解滚子链的标准、规格及链轮结构特点; 3)掌握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4)对齿形链的结构特点以及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二.重点、难点指导 本章的重点是:链传动的运动特性、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链传动是啮合传动,平均传动比是准确的。但由于刚性链节在链轮上呈多边形分布,在链条每转过一个链节时,链条前进的瞬时速度周期性地由小变到大,再由大变到小。链条沿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分速度也在作周期性变化,从而导致运动的不均匀性,使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可以证明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为β γωωcos cos 1221R R ==i 。在传动中γ角与β角不是时时相等的,因此其瞬时传动比不断变化。这种运动特性引起链传动的附加动载荷和振动,在选用链传动和选择链传动的参数时必须予以考虑。 2.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主要是确定滚子链传动的尺寸。各参数的选择很重要。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链传动的设计质量。链节距是关键的参数,其大小不仅影响传动的工作能力、运动特性而且还影响传动的尺寸。设计计算步骤比较完整成熟,设计时只需按步进行即可(参见典型例题分析)。 三.典型例题分析 例:用kW ,r/min 的电动机,通过链传动驱动一液体搅拌器,载荷平稳,传动比,试设计此链传动。 5.5=P 2.9701=n 3=i 解:1. 链轮齿数 由表12.7选; 231=z 大链轮齿数 ,取。 6.73232.312=×==iz z 732=z 实际传动比 1 7.323 73==i 误差远小于%5±,故允许。 2. 链条节数 初定中心距。由式(12.11) p a 400=

机械基础带传动测试题图文稿

机械基础带传动测试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机械基础带传动测试题(4月2次) 姓名分数 1、带传动一般由()、()和()组成。 3、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带传动分为()和 ()两大类。 4、摩擦型带传动中,根据带横截面形状不同可以分()、()、()和()。 5、链传动由()、()和绕在链轮上的( ) 组成。 6、按用途不同,链条可分为()、()和 ()。 7、普通 V 带是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其工作面是 ()。 8、抗拉体是承受()的主体,由()或()组成 9、带轮由()、()和( )三部分组成。 10、带与带轮接触部分对应的中心角为(),用α表示。 11 、由于带的弹性变形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相对滑动,称为()。 14、普通 V 带在初始安装时需要张紧,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和()。

15、链传动的布置按两链轮中心连线位置,可分为()、 ()和()三种。 17、在带传动中,弹性滑动是()避免的。打滑是()避免的。 18、V 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力工作的。V带的工作面是()面。 19、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张紧轮一般应放在()的内侧,这样可以使带只受()弯曲。为避免过分影响带轮上的包角,张紧轮应尽量靠近()带轮。 20、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和()。 21、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承载能力()传动效率()作用在轴上的径向压力() 22、在滚子链的结构中,内链板与套筒之间、外链板与销轴之间采用()配合,滚子与套筒之间、套筒与销轴之间采()配合 23、链传动算出的实际中心距,在安装时还需要缩短2—5mm,这是为了() 24、链传动一般应布置在()平面内,尽可能避免布置在()平面或()平面 25、在链传动中,当两链轮的轴线在同一平面时,应将()边布置在上面,()布置在下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