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外汉学期末-海外汉学研究

海外汉学期末-海外汉学研究

海外汉学期末-海外汉学研究

海外汉学期末:海外汉学研究

海外汉学研究填空(5*1)

单选(5*2)

多选(5*3)

概论1朴学,即质朴的学问。汉代儒生研习儒经,注重名物训诂考据,尤其是古文经学派,因而后世常称汉学中古文经学派为“朴学”。

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乾嘉朴学”继承东汉许慎的古文经学,故又称“汉学”、“考据学”。

2传统汉学以文献研究和古典研究为中心。

现代汉学则以实用为原则,主要兴趣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社会生活各层面。

3汉学的性质

1.汉学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

2.汉学是一门在国际文化中涉及双边或多变文化关系的近代边缘性学术。

3.汉学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4世界汉学可分为三大板块:

周边国家的汉学(日本、韩国、越南)

俄罗斯汉学

西方汉学5旅游汉学《中国与印度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吕布吕基思《远东游记》、雅各布·德安克纳《光明城》、贝尔西奥《中华王国的风俗与法律》、《利玛窦中国札记》、亚历山大·德·罗德神甫《在中国的数次旅行》、南怀仁《中国皇帝出游西鞑靼行记》、李明《关于中国现状的新回忆录》

6传教士汉学

西班牙的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这部书被誉为汉学的第一部著作,它对中国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字、教育、科学、军事、

矿产资源、物产、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第一次作了百科全书式的介绍

7专业汉学雷慕沙于1814年12月11日在法兰西学院创设“汉语和鞑靼-满语语言与文学”讲座开始的。

朝鲜 1在三国中,高句丽最早接受中国文化、最早使用汉字。

2宗大王创制正音文字,1446年颁布施行《训民正音》,“甲午更张”后,立谚文为正宗文字。

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半岛后,汉字被彻底废除 3古代朝鲜汉语教材《老乞大》:元末明初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标注音编写。

《朴通事》全书用对话或一人叙述的方式,介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训世评话》:李边,汉语文白对译的形式,在中国的民间传说或笔记小说中节选了65则古今名贤节妇的故事。

4崔溥《飘海录》迄今所见古代朝鲜最早的一本中国行记专著5李滉创立了的退溪学派,李珥创立的栗谷学派,两个学派立足于朱子学的理气论关于李杜优劣问题:以杜诗成就为准绳衡量朝鲜诗人的成就已成为惯例。李朝梁庆遇《霁湖诗话》中极力称道卢守慎五言律诗所取得的成就6《太平广记谚解》其中收录了14篇并非原《太平广记》的作品,如《红梅记》,其蓝本是明朝周朝俊的《红梅记》。周作是根据瞿祐《剪灯新话》中的《绿衣人传》改编的。此外,李昌祺《剪灯余话》中的《胡媚娘传》也被翻译成朝文,收入此《谚解》。

《太平广记谚解》有两种本子:一为“觅南本”,共五卷,135篇;一为“乐善斋本”,共八卷,268篇。

7《三国演义》的最早译本满汉合璧十卷本《三译总解》和《重刊三译总解》分别刊于康熙四十年和乾隆三十九年,是朝鲜人据1650年版满文本摘译而成的满文教科书,书中以满、朝文对照的方式收有《凤仪亭吕布戏貂蝉》、《关云长千里独行》等十个故事。

8燕行录的主要作品

1.金昌业《老稼斋燕行录》

2.洪大容《湛轩燕行录》

3.李德懋《入燕记》

4.朴趾源《热河日记》

5.朴齐家《燕行录》

6.徐有闻《戊午燕行录》 9对中国诗论的关注王士祯神韵说、“性灵”、“格调”说、梁启超“诗界革命”

乐善斋本

《红楼梦》:世界第一部完译本,现藏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日本1中国文献典籍在公元3世纪时已传入日本列岛。日本现存最早的书面文献《古事记》卷中《应神天皇》“文化的渡来”条《日本书纪》仁德天皇“百姓贫之,则朕贫也;百姓富之,则朕富也”。

《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飞鸟、奈良时代,公元604年,推古朝圣德太子“十七条宪法”

3鉴真和尚:奈良朝与弟子东渡日本,其弟子在日本的活动一直持续到平安时代。传入典籍:《摩诃止观》、《法华立义》、《法华文句》、《小止观》、《介妙门》等天台宗章疏。日本唐招提寺。

4嵯峨天皇即位,敕令编写《凌云集》和《文化秀丽集》两部汉诗集,开其后300年日本汉文化发达之先河5五山时代,仿中国“五山”的名法定南禅寺、天龙寺、建仁寺、东福寺、万寿寺为“五山”

五山时代由僧侣阶层主宰文化

6入宋学问僧:明庵荣西:日本禅宗祖师,归国时带回茶种及天台山之《新章疏》60卷,喝茶之风遂传入日本。

俊芿,由僧侣自觉地带回外典汉籍,特别是宋儒著作,表现了禅宗与宋儒逐渐合一的趋向。

圆尔辨圆:1235年入宋,1241年归国带回中国典籍数千卷

7“汉籍和训”:变“汉文直读”为“汉文译读”,即在汉文原著上按照每一汉字的训诂意义标注上日本假名,从而使不懂汉文或汉文程度不高的人也能读懂原著。

8兰溪道隆:赴日僧9 15世纪,宋学学派形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歧阳方秀为代表的京师朱子派,以桂庵玄树为代表的萨南学派,以南村梅轩为代表的海南学派和以清原业忠、一条兼良为代表的博士公卿派。

17世纪初,江户幕府将宋学确立为国家意识形态。

10五山汉文学指日本禅宗僧侣的汉文学欣赏与创作,其中以汉诗创作为主。

五山汉文学作者大体可分为“本土派”和“游学派”两类。

本土派:在日本本土通读中国典籍文献,研习汉诗汉文,深谙汉诗文写作三昧者。如虎关师炼、义堂周信

游学派:赴中国求学求法,云游中国山川大刹,结识高僧名士,都有成绩斐然可采者。如中岩月圆、绝海中津。

11藤原惺窝:朱子学派的创始人,佛教徒,京都相国寺的禅僧。

林罗山:其以忠为本,忠为孝先的伦理观,成了日本中世纪武家精神的理论支柱,推动了武士道的发展。

荻生徂徕,主张“汉文直读法”,并组建“译社”(古代日本人研究中国语文与中日对译的第一个学术团体)

12“古今三谈”:《古今奇谈英草纸》、《古今奇谈繁野话》、《古今奇谈莠句册》。“

13上田秋成,有中短篇小说集《雨月物语》。在中国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以及日本谈鬼说怪故事的基础上改写而成。

《菊花之约》:《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喻世明言》)?《荒宅》:《爱卿传》(《剪灯新话》)

《蛇性之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14曲亭马琴与明清小说评论欧洲1西方人对中国的称呼1.赛里斯、赛里加系统

2.秦、秦尼系统

2斯脱拉波是第一个真实记载中国事情的西方人。

3马可·波罗时期,从而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一个高潮,促使这一高潮到来的有两事情:成吉思汗的西征、罗马教廷发动的十字军东征。

4传教士

1.柏朗嘉宾,以《蒙古史》或《柏朗嘉宾蒙古行记》流传至今,是欧洲人最早记述蒙古人情况的一部著作。

2.鲁布鲁克

3.约翰·孟高维诺5旅行家1.拉施特,用波斯文写成史学巨著《史记汇编》,详细记载了蒙古的兴盛及伊尔汗国的业绩,并有专章介绍中国。

2.伊宾·白图泰,口述《游记》,书中论及中国瓷器、礼俗、钱币等,尤其对中国高超的技巧表示了惊叹。

3.马可·波罗

张星烺译玉尔及考狄刊本《马哥孛罗游记》、冯承钧译沙海昂注刊本《马可波罗游行纪》其中冯承钧译本为通行的译本。

4.奥德里克,书中对杭州的描写十分细致具体,妇女缠小脚、富贵人家喜留长指甲等。

5.尼哥罗康悌,口述记录《东方诸国历游记》有专节记录中国情况。

6用当时欧洲流行的法兰西文字将其口述记录下来,名为《世界奇异书》,为《马可·波罗游记》的最初本。

7《明心宝鉴》:是现存最早一本被译为欧洲语言的中国文献。

8西方传教士中的汉学先驱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是一部欧洲人撰写的、内容丰富、涉及面极广的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

曾德昭,完成《中国通史》,葡汉及汉葡字典《字考》

卫匡国,《鞑靼战纪》被称为“十七世纪的中国现代史”,《中国新地图志》“西方研究中国地理之父” 柏应理,《西文四书直解》(《中国哲学家孔子》):一部欧洲人大规模介绍中国儒家学说的重要汉学著作9法国耶稣会士的中国研究马若瑟,其《赵氏孤儿》法译本(附于杜赫尔德《中华帝国全志》得以问世)成为伏尔泰戏剧《中国孤儿》的蓝本。

宋君荣“18世纪最伟大的汉学家”、“耶稣会中最博学者”

钱德明,对中国古史进行许多文化学意义上的考证,并以裁判者的口气否定了中国文化起于埃及说而独树一帜。

冯秉正《中国通史》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历史著作,其主要学术价值在于史料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被誉为在欧洲刊出的“中国通史”的“楷模”。

10重视中国纯文学金尼阁用拉丁文翻译《诗经》中的一些诗歌;

马若瑟翻译了《天作》、《皇矣》、《抑》等八首;

白晋《诗经研究稿本》;

马若瑟《经传议论》;

韩国英为《诗经》译作撰写的长篇介绍等。

马若瑟:元曲《赵氏孤儿》(节译本)

伏尔泰:通过《赵氏孤儿》的内容来了解中国并“为我所用”,阐明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

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译本撰写戏剧《中国孤儿》

阿尔更斯侯爵《中国人信札》(1739)以“三一律”的艺术规则衡量中国古典戏曲。

11欧洲汉学“三大名著” .《通信集》《中华帝国全志》《中国丛刊》 12意大利传教士柏朗嘉宾《蒙古行记》中提到中国语言,法国汉学家韩伯师认为他是西方“第一个介绍中国语言和文献的人” 13拉施特《史集》,认为汉字是一种“表意”而不是

“标音”文字,还指出中国有许多方言,可写出来却是一样,不要翻译等。

14

1.用罗马字注汉字(1)郭居静、利玛窦“词汇表”(也译成“词典”):“西方研究中国音韵学的第一部著作”

(2)利玛窦、罗明坚《葡汉辞典》:“汉语最早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后世一切汉语拼音方案的鼻祖”。

2.编写词书《华语韵编》,欧洲人编写的第一部中外合璧字典

3.编写语法书万济国《官话技术》,西班牙文,是一部用拉丁语法结构为模式来分析汉语语法的书。

马若瑟《中国语言志略》该书打破了法国和拉丁语语法的框架,力求用汉语本身的特征来分析汉语语法,在当时尚属首创15 1814年,法兰西学院首次开设汉语课,并聘当时只有27岁的雷慕莎任教授。

18世纪,俄国出现学院式和僧侣式相混合的汉学研究。

1818年科学院成立亚洲博物馆,是俄国第一个集关于东方问题的

实物、图书和学术研究工作于一体的专业机构。

1854年10月,俄国政府颁发了关于成立彼得堡大学东方系的指令,有瓦西里耶夫任系主任。

该系的成立标志着俄国学院派和僧侣派汉学研究并存局面的结束,真正走上了专业化道路,进入了以学院为主的汉学研究新阶段。

16

1848年,传教士卫三畏发表《中国总论》(二卷本),把中国研究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化”进行“综合的研究”,该著作标志着美国汉学开端的里程碑。

美国东方学会的建立标志着美国有组织的中国学研究的开始。

17雷慕莎: “首先使汉学成为专门学科”的学者。翻译小说《玉娇梨》翻译并注释《法显传》儒莲: 翻译《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西域记》对中国俗文学情有独钟:翻译元杂剧《灰阑记》、《西厢记》、《赵氏孤儿》

译介“才子佳人”话本小说:《白蛇精记》、《平山冷燕》德韦理亚,著有《中国与安南——越南关系史》曾获1888年儒莲奖。

18一般认为,19世纪前期,在法国的众多汉学家中,最有成就、影响最大的是雷慕莎、儒莲和毕欧。

19戴遂良,编写《汉字》一书,比高本汉的《汉语解析词典》早,是西方汉语音韵上第一部书。

20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传略及书目提要》,收录16-18世纪耶稣会传教区人物467人,书目800种。

汉文佛典的翻译和研究

(1)雷慕莎《佛国记》

(2)儒莲《西域记》

(3)戴遂良《中国佛教》21巴赞《官话语法》是19世纪和20世纪第一本称得上“创新”的汉语语法著作。就白话与文言中表示“关系”和“条”、重读的重要性等进行了“隽智的分析”,被称为“欧洲第一个”把文言和白话区分开来的汉学家。

22拿破仑执政时期,小德经曾受命完成汉、法、拉丁文大字典

《拿破仑字典》

23对汉语研究起到推动作用的是顾赛芬《汉语古文词典》和戴遂良的《汉字》。

名词解释(3*5)

燕行录18世纪后,由于朝鲜散文文学的发展,以及当时李朝政府每年都派使臣赴中国,并且奉派出使中国的朝鲜使臣及其随员多为能文才子,他们往往将中国之行的观感以纪行文形式记录下来,形成一种纪行文学,称为“燕行录”。

翻案是指将中国小说改写成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借用中国小说的故事梗概、情节乃至人物形象,按日本的价值观念、审美传统、风俗人情、地名人名,改编成适合日本读者大众趣味的作品。

儒莲:雷慕莎的学生,法兰西学院教授、东方语言学院教授、国家图书馆副馆长。“19世纪中叶欧洲汉学界无可争辩的大师”借助满文本把《孟子》译成拉丁文。对中国俗文学情有独钟:翻译元杂剧《灰阑记》《西厢记》

《赵氏孤儿》,译介“才子佳人”话本小说:《白蛇精记》、《平山冷燕》。由法兰西文学院颁发的汉学奖项儒莲奖,于1872年创立,“汉学界的诺贝尔奖”

《中华新图》是西洋传教士对中国科技有重大影响的两项集体工程之一,工程于康熙、乾隆年间完成。由巴多明和雷孝恩主持,于1708年开始自关外各地渐及内地各省,于1716年完成实地测量工作,后又加入西藏地图,并参考朝鲜所绘半岛地图,于1717年合成一幅中国地图,康熙赐名为《皇舆全览图》。其不包括新疆(康熙年间新疆奴隶主叛乱,传教士未能前往测量),1755年叛乱平息,乾隆派蒋友仁、明安国赴新疆绘制测量,于1758年完成,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制成新图,名为《乾隆内府地图》。

《中国语言志略》,马若瑟1728年在广州编成。该书分绪论、白话和文言几个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中国书籍、读法、词典、音韵等;白话部分着重论述中国语言的特征,各种语助词,如否定、重叠、开始、结尾类等的使用,对仗、询问等字句的重要性等都有分析,最后

附有中国谚语;文言部分,对各种语助词、文体作了研究,并,列举了许多成语。该书打破了法国和拉丁语语法的框架,力求用汉语本身的特征来分析汉语语法,在当时尚属首创。

“汉籍和训”:变“汉文直读”为“汉文译读”,即在汉文原著上按照每一汉字的训诂意义标注上日本假名,从而使不懂汉文或汉文程度不高的人也能读懂原著。

简述(12+8)

儒学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不同朝鲜:封建社会,全面接受了儒学的宇宙观,儒学宇宙观的核心天命观与朝鲜固有的信天思想结合而成为朝鲜的正统观念,“敬天命”、“畏天命”是当时朝鲜人的基本信条。模仿儒学“三纲五常”提出“三纲五伦”,以此作为人民的道德规范,将孝道提到伦理道德的核心地位,强调孝道是天经地义的绝对准则。

日本:尚未确定封建社会制度,当时统治阶级更倾向于尊崇佛教和神道,日本接受了儒学宇宙观中的“天人感应”说,将儒学的伦理观与武士道相结合,变异成“忠为孝本”、“忠为孝先”,以能否以“阵勇”为主人在战场上拼命为大忠大孝的最高标准。

相同 1.儒学先后成为两国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朝鲜三国都以德治和仁政为治国方针日本的圣德太子“十七条宪法”兼取中国法,儒家思想,贯穿儒家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2.儒学教育思想。

朝鲜设“太学”,建“五经博士”制度日本在首都建立大学,专门招收贵族子弟进行教育,在地方设立国学,以儒学经典为必修课3.文字皆源自汉字。

7世纪末,朝鲜儒学家薛聪创制吏读法,把它应用于儒家经典的解读。

8世纪,吉备真备用汉字偏旁创制了日本楷书字母“片假名”,学问僧空海仿照汉字草体创制了草书字母“平假名”,标志着日本文字形成。

德理文关于中西诗歌的比较研究(1)比较《诗经》与西方诗歌:

把《诗经》从内容到艺术手法跟西方的诗歌进行比较,得出中国诗歌的魅力优于西方诗歌的看法;

(2)比较《诗经》与希腊史诗的战争内容:一边是频繁的战争,无休止地围城攻坚,互相厮杀;一边是人们对家庭生活的眷念。

(3)比较中西韵律:认为西方诗律至限于调节诗句的机械部分,或者说限于诗歌的构架;汉诗的格律却触及诗歌的精神,成了诗歌的灵魂本身。

(4)比较中西诗人:认为杜甫、王维和李白所享有的盛誉超过了贺拉斯和维吉尔。

论述35

海外汉学研究授课讲义汇总

海外汉学研究 授课大纲 授课教师:润 授课系别:中文系 授课专业:对外汉语专业 授课年级:大三 授课课时:34 第一部分绪论(3学时 一、汉学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何谓“汉学” 汉学是Sinology,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及社会、宗教、经济、科技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问。 1.“国学”与“汉学”的关系 2.“汉学”与“中国学”的关系 (二何谓“汉学研究” 汉学与汉学研究的关系 (三何谓“汉学家” 二、汉学研究的研究视野 (一研究畴(容

1.关于中国文化向域外传递的轨迹和方式。 2.关于中国文化在传入对象国之后,于对象国文化语境中的存在状态。 3.关于世界各国(对具体的学者来说,当然是特定的对象国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中形成的“中国观”。 4.关于在中国文化(以人文学术为主体的各个领域中的世界各国学者的具体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方法论。 (二研究立场 (三研究方法 三、汉学研究的研究状态 (一研究机构 (二研究人员及结构 (三研究困境 (四研究成果——冷板凳坐热? 四、汉学研究的课程意义 (一学术研究价值 (二学习意义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结构 五、汉学研究的参考文献 (一推荐教材 《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林徐典主编,中华书局,1995年。 2.《中西文化交流史》,福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国际汉学著作提要》,学勤主编,教育出版社,1996年。 4.《汉语研究在海外》,石锋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5年。 5.《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石锋主编,语文出版社,1995年。 (三其他参考文献 1.《汉学发达史》,莫东寅,文化出版社,1949年(大象出版社,2006年 2.《汉语研究小史》,王立达编著,商务印书馆,1963年。 (四影响较大汉学研究辑刊 1.《汉学研究》,阎纯德主编,1996年起。 2.《世界汉学》,梦溪主编,1998年起。 3.《国际汉学》,任继愈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所主办,1996年。 (五影响较大汉学研究书系 海外汉学研究丛书,大象出版社 列国汉学史书系,学苑出版社,阎纯德主编,2006年起。 第二部分海外汉学研究史(国别史(31学时 第一章海外汉学概述(1学时

海外汉学

姓名:周晶学号:100505021113 专业班级:10对外汉语(2)班 浅析晚清帝国经济趋向之农业发展 清王朝(1616-1912)共经历了296年的历史,在这段时期内清王朝由创建到兴起,到辉煌,最后走向衰亡之路,历经坎坷。一般关于清朝灭亡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经济的落后,导致国家沦落,百姓生活困苦;(2)清末政府的控制能力削弱,地方割据开始显现;(3)满清的腐朽统治,让更多的人无法生存,只能奋起反抗;(4)民主思想的传播,让有识之士发现了一个新的治国之路;(5)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的不懈努力;作为一个文科类的学生,在多年的历史文化等学习积累中,我认为国家的灭亡最根本的不是某个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或者某些治理国家的皇族官吏愚昧无知,反而恰恰是历史的必然性:是两千年的封建制度积累和封建文化的影响。然而,人们却将历史的耻辱一股脑推到满清统治者上,于是就有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于是在长期的战斗中清帝国便走向衰落和灭亡。帝国主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主题,在后来思想和心理方面上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引发了民族主义的兴起等等,虽然这个主题在经济学的领域中却未能占很大的份量,但是帝国时期的晚清经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所要介绍的是晚清帝国经济发展趋向中的农业发展。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产业,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工具的进步,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晚清时期,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地主土地占有制下的佃农、半自耕农经营及自耕农经营的小农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生产关系的变动,对近代社会转型影响深远。近代中国虽然城市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是农村仍然是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在农民人身依附关系一度改善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及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等农民斗争,打乱了中国农村秩序。在太平天国和捻军与清军厮杀的地区,封建地主阶级遭到沉重打击,官僚、地主有的被杀,有的逃跑,有的封建宗族也因此被摧跨,因而农业受到了很大的创击。 《剑桥中国史》中关于农业这样写到:“中国的农业虽然发生了细枝末节的变化,某些部分的规模或质量方面有了改变,但它的技术与组织,1911年与1870年相去不远。(甚至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它基本上仍保持不变。)这段时期的主要变化是:人口有了缓慢的、但是可以觉察到的增长,但耕地没有相应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每人平均田地面积的缩小,特别在华北更是如此;种植作物类型有了变化,这部分是人与地之比日趋不利所致,部分是对国外市场新出现的机会的反应;作为农民手工业的纺纱业出现了绝对的和相对的衰落,以及为了应付这种衰落而出现了农村非农业收入来源的部分再组合;在发展中的条约口岸附近的内地的土地占有形式,与中国大部分农村内地的土地形式出现了某种差别;把各种土地使用的法定形式的差别加以消灭的那种早已在进行的过程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影响农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人口的变化、耕地面积的缩小、种植作物类型的变化、手工业的影响等等。在晚清时期的农业应该属于精耕细作时期的农业,精耕细作的主要特点是为了适应全国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多熟种植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精细化。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后来出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这种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白寿彝老先生的《中国通史》中也有关于农业的相关介绍,他只要写的是对农业发展有益处的相关内容,比如“农具和农田水利、对生产技术原理认识的提高和耕地技术的改进、作物构成和“一岁数收”技术的发展、几种特殊的栽培技术和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经验的进一步丰富以及植树造林和柞蚕放养技术的改进”,这些都是与农业相关的小范围具体知识。白寿彝老先生认为:农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农具,“深耕犁”的出现与发展,反映了耕作技术的提高。小型农具在清代进一步完善,如稻田整地灭茬的农具辊轴,大约由

国外汉学研究

国外汉学研究 国外汉学研究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的学者对中国汉文化和汉字的研究。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发展迅速的学科领域。 近代国外汉学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在当时,随着欧洲各国与中国的交往增加,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荷兰学者杨维格(Matteo Ricci)是最早的一批汉学研究者之一,他在公元1601年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著作《利燕华字义》,成为西方汉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国外汉学研究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18世纪,随着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对中国的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当时的学者们主要关注中国的宗教、哲学和历史。一些重要的学者如马克思、韦伯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国外汉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主要成就之一是汉字的解读和种类的分类,从而帮助西方学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另外,西方学者还对中国的历史、文学、古代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而在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国外汉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国外学者们对中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互联网的普及和中文教育的普及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机会。在这个阶段,西方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的现代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中国学研究的视角也更加多元化。

不可否认,国外汉学研究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汉学研究,西方学者们深入研究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为中外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也要承认国外汉学研究也有一些限制和争议。其中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就是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解读。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和观点的差异,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误解和偏见。因此,建立起一个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学术交流平台非常重要。 总之,国外汉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学、历史和文化,国外学者们促进了中外学术交流和相互理解。虽然存在一些争议和限制,但国外汉学研究将继续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汉朝历史】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汉朝历史】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近年来关于海外汉学(中国学)的译著越来越多,域外汉学(中国学)对当代中国学 术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究竟应该如何把握汉学著作已经成为我们注意的 问题。 海外汉学(中国学)虽然其内容是关于中国的,但它是发生在域外,由外国人所做的 学问,从西方汉学(中国学)来看,它是西方学术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东方学”的一部分。既然它是西学的一部分,它必然要遵循西方学术的传统和规范。这样汉学和国学之间既有同,也有异。同,则表现在内容上,无论是传统的汉学还是当代的中国学,材料、文献都 是中国的;异,则表现在学术规范和方法上,最终还在问题意识上,它是从自身的文化发 展的需要出发的,从一个“他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这样,在汉学(中国学)的研 究中就必须从一种跨文化的角度,运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来分析汉学。许多国内做“国学” 研究的学者认识不到这一点,往往将“汉学(中国学)”和他们自己所从事的“国学”相 等同,对其“同”的部分较为赞赏,认为有水平;对其“异”的部分则有所不满,对汉学 家们对中国文化和学术的“误读”不能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种比 较文化的视角,不能运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来对待汉学(中国学)。如果从比较文化的视 角来看待汉学(中国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首先,在知识论上海外汉学对中国研究有著自己的成就。从方法论的知识论角度来看,域外汉学并非像是赛义德所说的全然就是一种“集体的想象”,也并非就是在本国文化和 意识形态的全然影响下,沦为一种不无任何可靠的一种语言的技巧,一种没任何客观性的 科学知识。就西方的汉学(中国学)而言,从16世纪以后,他们对中国的科学知识赢得 了大踏步的进展,“游记汉学”与“传教士汉学”的关键性区别就是,后者已经已经开始 长期地生活在中国,并已经开始一种依据基本文献的真实地研究,它不再就是一种浮光掠 影式的记述,一种走马观花的研究,传教士汉学绝不就是传教士们随意堆砌给西方人的一 幅唯美的图画,他们对中国实际重新认识的进展,对中国典籍的高超和在译者上的用功之诚,就是今天的汉学家也很难与其较之。特别就是至“专业汉学”时期,汉学家在知识论 上的进展就是突飞猛进的,我们只要加一下法国的知名汉学家伯希和就这么了。在这个意 义上赛义德在其《东方学》中的一些观点并不是恰当的,例如“东方主义的所有一切都与 东方毫无关系,这种观念轻易受慧于西方的各种的整体表现技巧……。”由此,西方的整 个东方学在知识论上都就是意识形态化的,其真实性受猜测。他指出西方的东方学所提供 更多的就是“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和帝国主义的定性概念”,因而,他指出,东方学 的失利既就是学术的失利,也就是人类的失利。赛义德的观点似乎不合乎西方汉学的实际 情况,做为西方科学知识体系一部分的东方学,它在科学知识的内容上确实就是促进了人 类对东方的重新认识的,从汉学来看,这就是个常识。 其次,应注意海外汉学的方法论成果。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来分析汉学(中国学),就 是要考察生活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的汉学(中国学)家是如何在跨文化的语界中展开这种 学术研究的,分析他们在具体的文献和材料背后的一般性的方法,对中国本土学者来说,

国际汉学研究资料整理

第一讲:导论 一、汉学的概念 Sinology:指国外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等各种学问的综合性学科。又称中国学。 研究对象:不仅是中国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涵盖中国的一切学问。 二、汉学的性质(如何看待汉学) 1.汉学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 2.汉学是一门在国际文化中涉及双边或多变文化关系的近代边缘性学术。 3.汉学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三、汉学的形态 Sinology 传统汉学传统汉学以法国为中心 Chinese Studies 现代汉学现代汉学兴显于美国 传统汉学以文献研究和古典研究为中心,现代汉学则以实用为原则,主要兴趣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社会生活各层面。世界汉学概况 世界汉学可分为三大板块:周边国家的汉学、俄罗斯汉学和西方汉学。 周边国家的汉学:主要是日本、韩国和越南。日本的学术深受中国传统学术的影响。他们的汉学研究以编纂、译注、训诂、考证、梳理发展史为特色。 1.俄罗斯汉学: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一方面面向西欧,间接获得汉学信息,一方面注重发展本国的汉学研究。它视野阔大,兼顾东方和西方。十月革命后,以马克思主义学术观研究中国,也是它的特色。 2.西方汉学:西方汉学具有浓重的西方学术的色彩,与日韩汉学、俄苏汉学相比,它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1)中西文化属异质文化,西方接受中国颇多曲折,汉学研究忠实地记录或者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程;(2)西方学术不断求变,代有新学,这也影响到了汉学研究,如撰写中国文学通史、敦煌学研究、中亚交通史研究等等,均早于国内同类研究;(3)西方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极为活跃,它明确反映出“西论中用”是否可行,如何正确操作,可为国内研究提供借鉴。 四、汉学学科发展简史 旅游汉学西方商人、外交使节、探险家等所写的游记、通信等,包含着重要的汉学资源。 传教士汉学耶稣会传教活动,开西学东渐之先河,也推动了中学西传 专业汉学传统汉学与现代汉学 旅游汉学 在公元八九世纪至十六七八世纪期间,许多外国人写的“游记”在汉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一漫长时代的“汉学”成绩较多地表现在诸多西方商人、外交使节、旅行家、探险家、传教士、文化人所写的游记、日记、札记、通讯、报告里面,因此有人把这一时期的汉学称为“旅游汉学”。旅游汉学的一类著作,主要涉及的是中国的物质文明,诸如较多地描述、介绍中国的山川、城池、气候,以及中国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服饰、音乐、舞蹈等等,还没有真正深入到中国的观念文化之中。 公元851年成书的佚名阿拉伯作者的《中国与印度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吕布吕基思的《远东游记》(1254年),意大利的雅各布?德安克纳的《光明城》(The City of Light),贝尔西奥的《中华王国的风俗与法律》(1554年),《利玛窦中国札记》,亚历山大?德?罗德神甫的《在中国的数次旅行》(1666年),南怀仁神甫的《中国皇帝出游西鞑靼行记》(1684年),李明神甫的《关于中国现状的新回忆录》(1696年)、《域外耶稣会士之有趣而有益的通讯集》(1702—1776年)和《中华帝国全志》(即《中国通志》)等等,加之罗明坚(Michel Rugg-ieri)、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汤若望(Jean Adam Schall)、卫匡国(Mrtin Martini)、马若瑟(Marie de Premare)等名士的著作、作品之外,还有大量名不见经传的传教士、商人、旅行家、探险家的各种记述,都成为日后汉学兴旺发达的必然因素。 耶稣会教士来华 1540年,罗耀拉(S.Ignatins de Loyola)、圣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co Xavier)等9人来华,开始了以意大利、西班牙传教士为主的第一时期的耶稣会的传教活动。接着,又有意大利的范礼安(Alexandre Vali-gani)、罗明坚(Michel Ruggieri)等著名传教士来华。1583年,即明朝万历十一年,罗明坚将利玛窦神甫(Matteo Ricci)带到中国,从此耶稣会士在中国的宗教文

国外汉学研究

1.汉学:sinologg,指国外学者对中国历史、现状、哲学、文学、语言等的研究,受西方学者所受教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2.海外汉学的本质是外国的学问。 3.分类:①按国别分:英国汉学、美国汉学...... ②按时间段分:游记汉学(《马可·波罗游记》);传教士汉学(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专业汉学 4.书籍的名词解释: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影响,地位 5.《中华大帝国史》:门多萨,1585年在罗马出版,西班牙文,涉及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教育、风俗、特产等;第一部欧洲撰写的中国史,比较严谨。 6.卫匡国,意大利传教士,主要在浙江传教。 7.利玛窦,《中国札记》:关于中国宫廷政治、地理、外交、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出版时受到教会的影响,内容作了删改,删除了其中关于批评中国的内容;它是16世纪末西方汉学知识的重要来源。 8.利玛窦:16世纪末生活在中国。主要著作:《中国札记》;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并注释。主要贡献:在中国开创了融合儒家学说传教的方式,使基督教比较顺利的进入到中国;将西方的科技尤其是水利技术传入中国。 9.《通信集》:在中国和东印度的传教士之间的或写给欧洲的书信或报道集;包括了当时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情况,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名于17-18世纪;评价:内容庞杂,记述全面,但是有诸多夸张和猎奇,不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 10.《中华帝国全志》:18世纪在法国出版,法国传教士主编的多卷本的中国百科全书式著作,共分四卷;介绍了关于中国的地理、科技、宗教、道德、医药、少数民族的情况;18世纪西方传教士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专业汉学 1.法国 ⑴雷慕沙:①著作:关于中国语言方面,《汉语语法基础》; ②翻译小说《玉娇梨》; ③翻译佛学《佛国记》。 ④贡献:他主要集中汉语和中国佛教方面的研究。 ⑵儒莲:①将《孟子》翻译成拉丁文 ②翻译《赵氏孤儿》,《大唐西域记》; ③评价:法兰西学院教授,东方语言学院教授;出色的汉学家,对法国汉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世纪中叶欧洲汉学界无可争议的大师。 2.英国 ⑴理雅各:①翻译《中国经典》,得到了王韬的帮助,包括“四书五经”,是当时西方最准确的关于中国的传统经典文献的翻译; ②翻译过程中大量旁征博引,贯彻严谨的治学态度; ③著作:《中国编年史》、《中国的宗教》; ④他主要的目的是向东方传播基督教教义,同时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是19世纪末英国最伟大的汉学家。 ⑵翟理思:①《中国文学史》,比较系统的介绍了中国从古代至清代文学的发展,对中国文学作了基本的描述和阐释,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背景,利用西方学术概念对中国文学进行再构建,包括《春秋》、《礼记》、《诗经》、“王安石”、“三苏”、四大名著大量翻译并作出比较中肯的评价。②地位:首次以文学的形式向英语世界,西方学者介绍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

海外汉学研究必读书目

学术训练和作为知识背景的阅读书目 《治史三书》,严耕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李剑鸣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 《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 The Annales School, 1929-1989),[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二十世纪历史学》(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美]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Beyond the Great Story: History as Text and Discourse),Robert F. Berkhofer, Jr.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文化的阐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译林出版社,2008。 《社会学》(Sociology),[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历史社会学手册》(Handbook of Historical Sociology),[英]杰拉德·德兰迪(Gerard Delanty)、恩靳·伊辛(Engin F.Isin),李霞、李恭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什么是文化史》(What is cultural history?),[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图像证史》(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什么是全球史》(What is Global History),[美]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刘文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历史比较研究导论》(Der historische Vergleich: Eine Einfuhrung zum 19. und 20. Jahrhundert),[德]哈特穆特·凯博(Hartmut Kaelble)著,赵进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ed. by Lynn Hu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eds. by Victoria E. Bonnell and Lynn Hu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中译本《超越文化转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Anthropology: Theoretical 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美]赫兹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著,华夏出版社,2005。 《东方学》(Orientalism),[美]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 Said)著,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7。 《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美]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 Said)著,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

海外汉学期末-海外汉学研究

海外汉学期末-海外汉学研究 海外汉学期末:海外汉学研究 海外汉学研究填空(5*1) 单选(5*2) 多选(5*3) 概论1朴学,即质朴的学问。汉代儒生研习儒经,注重名物训诂考据,尤其是古文经学派,因而后世常称汉学中古文经学派为“朴学”。 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乾嘉朴学”继承东汉许慎的古文经学,故又称“汉学”、“考据学”。 2传统汉学以文献研究和古典研究为中心。 现代汉学则以实用为原则,主要兴趣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社会生活各层面。 3汉学的性质 1.汉学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 2.汉学是一门在国际文化中涉及双边或多变文化关系的近代边缘性学术。 3.汉学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4世界汉学可分为三大板块: 周边国家的汉学(日本、韩国、越南) 俄罗斯汉学 西方汉学5旅游汉学《中国与印度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吕布吕基思《远东游记》、雅各布·德安克纳《光明城》、贝尔西奥《中华王国的风俗与法律》、《利玛窦中国札记》、亚历山大·德·罗德神甫《在中国的数次旅行》、南怀仁《中国皇帝出游西鞑靼行记》、李明《关于中国现状的新回忆录》 6传教士汉学 西班牙的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这部书被誉为汉学的第一部著作,它对中国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字、教育、科学、军事、

矿产资源、物产、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第一次作了百科全书式的介绍 7专业汉学雷慕沙于1814年12月11日在法兰西学院创设“汉语和鞑靼-满语语言与文学”讲座开始的。 朝鲜 1在三国中,高句丽最早接受中国文化、最早使用汉字。 2宗大王创制正音文字,1446年颁布施行《训民正音》,“甲午更张”后,立谚文为正宗文字。 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半岛后,汉字被彻底废除 3古代朝鲜汉语教材《老乞大》:元末明初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标注音编写。 《朴通事》全书用对话或一人叙述的方式,介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训世评话》:李边,汉语文白对译的形式,在中国的民间传说或笔记小说中节选了65则古今名贤节妇的故事。 4崔溥《飘海录》迄今所见古代朝鲜最早的一本中国行记专著5李滉创立了的退溪学派,李珥创立的栗谷学派,两个学派立足于朱子学的理气论关于李杜优劣问题:以杜诗成就为准绳衡量朝鲜诗人的成就已成为惯例。李朝梁庆遇《霁湖诗话》中极力称道卢守慎五言律诗所取得的成就6《太平广记谚解》其中收录了14篇并非原《太平广记》的作品,如《红梅记》,其蓝本是明朝周朝俊的《红梅记》。周作是根据瞿祐《剪灯新话》中的《绿衣人传》改编的。此外,李昌祺《剪灯余话》中的《胡媚娘传》也被翻译成朝文,收入此《谚解》。 《太平广记谚解》有两种本子:一为“觅南本”,共五卷,135篇;一为“乐善斋本”,共八卷,268篇。 7《三国演义》的最早译本满汉合璧十卷本《三译总解》和《重刊三译总解》分别刊于康熙四十年和乾隆三十九年,是朝鲜人据1650年版满文本摘译而成的满文教科书,书中以满、朝文对照的方式收有《凤仪亭吕布戏貂蝉》、《关云长千里独行》等十个故事。 8燕行录的主要作品 1.金昌业《老稼斋燕行录》 2.洪大容《湛轩燕行录》 3.李德懋《入燕记》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美国的汉学研究大致可以追溯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时候的汉学研究大多是来华商人、传教士、外交官员等对中国社会的记述,尚未形成体系。 与西欧传统汉学注重将古文字、古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不同的是,美国的汉学研究在发展伊始,便初显其“现实性”关照,即“欧洲汉学家们对中国的研究,比较多考察的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美国的中国观察家们,因为时代背景的关系,偏重于对现实的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考察,兼及历史和文化。” 尽管如此,从目击实录的早期汉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系统而独立的专门学科——美国现代中国学,美国的中国研究还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持久的发展过程。根据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朱政惠教授的观点,可将这一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是美国早期传教士汉学兴起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早期是美国专业汉学的形成时期。 20世纪早期—二战的爆发,是美国传统汉学向近现代中国学的过渡与转型时期;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现代中国学研究正式兴起并快速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与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的中国研究范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总结归纳出美国汉学向中国学转型发展中的特征,在此先就美国早期汉学的发展与演变做一简要的爬梳。 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发端 中国和美国最早的接触始于1784年,当美籍“中国皇后”商船开往中国的同时,中美交流的历史也随之开启了。 而远航中国不仅使美国发现了在中国的商机,收获了丰沛的利润,与此同时打开了美国人认识中国新的大门。在这段历史中,“最早从美国出发来到中国大陆并有完整观察记录的是一位名叫山茂召的商人”。 作为首位来华的商人,山茂召将自己对中国所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日记当中,后被收录整理形成《山茂召日记》,“《山茂召日记》被认为是第一位踏上中国国土的美国人对中国的所见所闻的记录,是早期美国人对中国社会及其民众的最初印象的记录。” 因此,可以说美国对中国最早的关注几乎是与中美之间的贸易交往所同时进行的,因而也为日后的汉学研究增添了一份实用主义的色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基于经济目的的记载其实仅停留于对中国社会最为直观的目击实录,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汉学研究,因为这些到访的商人既不懂中文,也主要是以经济目的为主,无心从事学术方面的研究。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世纪30年代,随着传教士纷纷来华才使这样的局面有所改善,“19世纪初,为适应美国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需要,美国效仿已在中国立足多年的法国和英国,成立基督教会,准备向海外传教。”

海外汉学研究的论文

贺铸《青玉案》的两种英译本对比赏析 林思婕 对外汉语0801班 U200816394 内容概要: 一、引言 二、贺铸《青玉案》原词及中文翻译 三、两种英译版 四、两种版本的对比赏析 五、总结 关键词: 《青玉案》英译宋词对比赏析 正文: 一、引言 贺铸的《青玉案》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宋词。那种青春年华的孤寂与愁绪,伤流年,叹闲情。那种无以名状的忧伤似烟草,似风絮,似黄梅雨,叫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唯有春天,总是那么姹紫嫣红、风情万种,而人生的青春那么短,更痛苦的是还无法与佳人相共韶华。这怎不叫人断肠? 初中时偶邂这首词,便爱上了它。最喜欢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绝妙比喻。 后来高中时再背这首词,便喜欢那句“锦瑟年华谁与

共”。那时的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生,学习之余也常常渴望能遇到此生致爱。 现在大学了,重读这首词便喜欢这句“彩笔新题断肠句”。将“彩笔”与“断肠”并列,更加对比出诗人的内心悲凉。 二、贺铸《青玉案》原词及中文翻译 青玉案——【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中文翻译: 偶然的一次机遇,使作者结识了词中所写的这位女子。但她未能到横塘来,便只好看她姗姗而去了。你青春的美好年华将怎样度过呢?想象着的情景是:大概你是在桥上踏月,院落赏花,或者生活在有着雕花窗子的朱阁里面吧。天空,碧云缓缓流动;地下,临水的岸上香草轻轻地摇曳。伫望既久,望断云天,而―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江淹)。愁情难遣,于是希望象江淹那样能有一枝五色彩笔,写出动人的诗句来——可是即令有,恐怕也只能写出肠断魂销的伤

国外汉学研究

国外汉学研究 讲稿

上编概述 对外汉语专业系列教材中没有《国外汉学研究》。本课程应改为“国外汉语研究”。 一、汉学定义 汉学(Sinology)或中国学(Chinese Studies)是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社会、宗教、经济、科技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问。德国汉学家傅海波对“汉学”下的定义:“汉学是运用语言学方法,从中文史料来研究中国、中国历史和文明”。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源,那么汉学就是流。汉学是中外文化的混血儿,属于跨文化研究。 从传统汉学到中国学的转型。传统的,注重纯文字的考证和翻译以及对人文科学的关怀;现代的,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 “汉学”有宽窄两义。广义上,它可以指“一切非本土的研究中国的学问”。狭义上,则于以现代方法来考释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经典文献的学问。(刘东《“国学”与“汉学”》,葛兆光主编《清华汉学研究》第三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汉学”的另一种意义 经学史上有汉学和宋学两个阶段,一般说来汉学讲求训诂名物、五行谶纬,宋学讲求心性哲学,着重纲常伦理(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二、汉学研究的意义 汉学已经是外国人的研究成果,而汉学研究则是研究的研究。汉学是国学的一面镜子,有借鉴意义。任继愈先生说:“西方学者接受近现代科学方法的训练,又由于他们置身局外,在庐山以外看庐山,有些问题国内学者司空见惯,习而不察,外国学者往往探骊得珠。如语言学、民俗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诸多领域,时时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总的来说是开阔眼界。汉语是世界的,汉语研究也是世界的。就汉语研究来说,汉学主要有以下借鉴意义: 1、理论背景。国内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基本上是从西方全盘移植的。理论探索一直是国内汉语研究的软肋。蒋绍愚先生、王宁先生多次大声疾呼加强理论研究。自己不动手去探究理论,遇到语言现象便到外国学者的理论中寻求解释。规律的探究应该是很值得的鼓励的。 2、科学的研究方法。传统音韵学基本上只能区分音类,不能构拟古音。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Karlgren)运用历史比较法系统地构拟了《广韵》音。他的著作(《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合译,商务印书馆2003)和学说在全世界影响很大,现代国内外

汉字在国外汉学研究中的影响

汉字在国外汉学研究中的影响 汉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一直以来都吸 引着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国外的汉学研究领域,汉字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将探讨汉字在国外汉学研究中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 首先,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给国外学者带来了学术上的挑战和兴趣。汉字的复杂结构和丰富内涵使得学者们在研究中不断发现新的奥秘和价值。许多国外学者投身于汉字的研究,试图揭示其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他们通过对汉字的解读和比较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其次,汉字在国外汉学研究中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对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的启示上。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汉字的研究,国外学者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还可以从中汲取启示,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汉字的独特性和多义性,使得国外学者在研究中更加注重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这对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汉字在国外汉学研究中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对教育和翻译工作的影响上。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对外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开始学习汉字。汉字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汉字的翻译工作也成为国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汉字的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化和历史等多个方面,要求翻译者具备深厚的汉学知识和翻译技巧。因此,汉字在国外的教育和翻译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汉字在国外汉学研究中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学术研究的贡献,更是对跨文化交流 和理解的促进。汉字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使得国外学者们在研究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同时,汉字的学习和翻译也为国外学生和翻译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中国进行交流和合作。

国外汉学的名词解释

国外汉学的名词解释 汉学是一门研究中国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初在欧洲兴起 的对中国的兴趣和研究热潮。国外汉学是指在国外进行的有关中国的研究,这一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本文将围绕国外汉学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 1. 汉字学: 汉字学是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使用。国外汉字 学家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篆书等古代字体的研究,揭示了汉字演化的规律。他们也探索了汉字与其他语言的关系,并且开发了各种工具和方法来教授汉字。 2. 古代文献学: 古代文献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学科。国外古代文献学家致力于对中国古代 文献的整理、研究和翻译工作。他们通过解密古代文献中的文字和记载,还原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面貌。例如,他们对《诗经》、《楚辞》等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历史学: 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国外历史学家通过对中国历史文献 的翻译和研究,揭示了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他们对帝王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通过对史书的分析和对考古发现的解读,还原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历史事件。 4. 文化研究: 国外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是汉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他们对中国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戏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他们探索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对话和影响。国外的文化研究者也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5. 语言学: 汉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对中国语言的研究。国外语言学家研究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揭示了汉语的特点和结构。他们通过对语言变化、语境和语用的研究,也为汉语的教学和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 6. 汉字教育: 随着对中国的兴趣不断增加,国外汉学家在汉字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研发了各种教材和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掌握汉字和汉语。此外,他们还积极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国际化,促进了中文水平测试和教学标准的制定。 总的来说,国外汉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涵盖了对中国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广泛研究。通过汉字学、古代文献学、历史学、文化研究、语言学和汉字教育等多个学科的探索,国外汉学家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的丰富文化遗产,并促进了中西方学术交流与对话的进程。

“国外汉学”研究概览

“国外汉学”研究概览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日趋频繁,中国走向世界之势空前强盛,世界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世界,便成了历史的必然。而深切考察和研究中华文明播扬于世界各国的历史与现状,关于咱们来讲,更是迫切的需要。于是,在20世纪末的几年内,渐渐形成了所谓的“汉学热”,仅在1996年至1997年两年当中,这种热潮就已经初见眉目。 “汉学热”的显著标志,乃是专业力量的增强和专题著述数量的激增。在这之前,相关研究的译文和论文,多半散见于各类期刊、学报(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而在《国际汉学》(1995)以后,又有《汉学研究》、《世界汉学》、《法国汉学》等刊物或书系接踵问世。专业刊物的开办,有力地推动了“国外汉学”研究的进展。这两年间随着中西、中日、中韩、中俄双边关系研究的深化,还有一些研究高作和文集陆续出版。这些高作多半以交流史和学术史的形式显现,如严绍璗、中西进主编《日中文化交流史大系》(已出文学卷和思想卷,1996)、严绍璗著《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钩沉》(1996)、卫茂平著《中国对德国文学阻碍史述》(1996)、河北人民出版社编《国际汉学漫步》(1997)、刘海平主编《中美文化的互动与关联》 (1997)、吴芳思(Frances Wood)著《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洪允息中译本,1997)、黄鸣奋著《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1997)、周发源著《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1997)、郑判龙主编《韩国诗话研究》(1997)等等。据不完全统计,

总数当在20种以上。在半个世纪之前,老一代学者已有汉学高作,这时又见重印本,以补学术研究的空白,如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1997)。 在“汉学热”兴起之时,一些学者以为对“汉学”一词本身,就应该有个比较明确的熟悉。于是他们撰写文章,着重探讨它的内涵和性质,和反馈国外汉学研究信息的价值和意义。阎纯德为《汉学研究》创刊号作序时,强调国外汉学的特殊性、开放性、及其对交流两边文化建设的互补性。他指出,“前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说,事物只有运动才有生命。文化是流动的,流动能够开化文明,进展文明。中国文化能够流出去,带着自己的古老、沧桑和辉煌;还能够流回来,带着异样的风光。从中国流出的文化,汲取了异国文化的聪慧,形成既有中国文化的因子,又有外国文化思维的一种文化,这确实是汉学。汉学是以中国文化为原料,通过另一种文化精神的聪慧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化。因此,能够说汉学既是外国化了的中国文化,又是中国化了的外国文化;汉学,是中外文化融合的精魂。汉学能够与中国文化相近,也能够与中国文化相距很远,总之,它是一门相当独立的学问,是一个亟待投入人力进行研究与开拓的学科。”(《序〈汉学研究〉》)诸如此类的论述,对“国外汉学”研究的进展,无疑起到了必然的推动作用。 既然汉学是中外文化碰撞的产物,它便广涉中国的文学、历史、哲学、

国外汉学研究讲义

《国际汉学》讲义 绪论(教学时数2 学时) 一、汉学的定义 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问——汉学。 “汉学”这个名词,在学习其它课程的时候,也许曾经接触过。例如新人江藩有一部书,叫做《汉学师承记》。但是这个“汉学”不是我们要学习的“国际汉学”之“汉学”的意思。江藩还有一部书,名曰 《宋学渊源记》,今人将它与前者合在一起出版。实际上,江藩所谓“汉学”就是同“宋学”相对而言的,指继承汉代古文经学派的学风, 重考证而轻议论的朴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清代乾嘉学派之学。现在我们将要学习的“汉学” 来源于法文sinologie ,英文为“sinology[saina_]”, “汉学”显然是借中国故有的一个名词对这个词 的意译,但是,绝不能按中文原有的意思来理解这个名词。 那么,“汉学”应当如何理解呢?可以说,这是一个至今尚无一 致定义的名词。 首先从法文sinologie 和英文“sinology[saina_]”来看,其词根都 是“sino”,乃“支那”的音译,“支那”是古印度梵文对中国的称谓 (即指“秦”,英语译为“china”)。所以,英文用“sinology[saina_]” 指汉学家或汉学,即支那学家或支那学的意思。“日本学者曾用‘支 那学’译“sinology”,在语源上最为忠实。‘支那’这个梵文古字的 初义似乎有褒无贬。然而,‘支那’或‘支那人’在某些近代日本人

的使用中又添上了一层特别的含义(冯按,支那学在1945 年已被日 2 本政府禁止使用)。因此,‘支那学’也不是现代中国人所愿意接受的。”(刘正《图说汉学史之《余英时先生序》》。 既然“支那”是古印度梵语对中国的称谓,而近代日本军国主义 者给它加上了殖民色彩,所以现代中国人不大愿接受,何不将“sinology”翻译成“中国学”学呢?上世纪以来,国际上兴起了一股 研究中国的高潮,人们称之为“中国学”。但这个中国学与汉学又有 些不同。从语义上说,“中国学”的英文为“Chinese studies”,严格地 讲当翻译成“中国研究”,当然,有时候也使用“sinology”。从内容 上看,“中国学”主要是指在美国兴起的对当前中国问题的研究(详后)。因此,用“中国学”代替“汉学”似乎也不恰当。 与汉学密切相关的还有“华学”、“东方学”、“东洋学”等概念。 “华学”产生于俄罗斯,来源于“华夏”一词,它不仅包括了古典汉 学,还与俄罗斯的侵华政策相关,包括了中国西北史地之学、蒙学和藏学。“东方学”研究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是对东方包括印度、南亚、 西亚、中亚、东亚和中国的文化和文明的研究,那么汉学就是东方学的一部分。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萨义德的《东方学》所指东方学是一种狭义的“东方学”,主要指西方学者带着后殖民眼光对东方特别是阿 拉伯伊斯兰教国家的研究。东洋学在西方学者那里基本上等同于东方

国外汉学研究

国外汉学研究 开课致辞的感悟 疫情的爆发暴露了国人令人堪忧的科学素养。很多人虽然念叨着相信科学,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区分不了谣言与现实,在莫名的恐慌中,跟风抢购物资,或者用奇怪的法子消毒,现在看来未免太过愚蠢。在如今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如果没有明辨是非的大脑,被他人支配和左右,无疑是很可悲的。我很赞同老师的观点,从我们学习的来看,如果就像大部分无知的国人那样盲目地求学,那么做学问势必是要吃大亏的。只有自己多动脑思考,结合实证仔细分析,才能获得“干货”。 利玛窦对于交友的论述十分深刻。从思想上来看,他的的论述有着儒家思想君子之交的意味,很多方面是充满正能量的,例如要明辨是非,交友谨慎,不以贫贱论友,敢于提出朋友的缺点并劝导等等。这种交友的思想主张契合了古代主流的思想,尽管他的观点的确具有实际意义,但不得不说这也是他为了接近上层、投其所好。在文中两次提到了上帝,尽管篇幅不长,但是也可以看出传教的目的在其中。这无疑是一种很机智的传教的方法,面对“冥顽不化”的士大夫,直接的传教说不定会被投入大牢,包装着儒家思想的传教更能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古人的思想中,这也让我想到了当今某些国家对我们不懈的渗透也是有着历史渊源的。从语言上来看,利玛窦文言造诣很高,论述完整详尽有条理,还能旁征博引,的确有着过人之处。在古代大家都以文书交流,利玛窦在这方面下功夫的确可以赢得很多官员的好感,为他的传教铺路。 3-汉学研究-鸦片战争以后 汉学的进一步发展,其背后的原因却是国门被破开所致。这一现象属实让人唏嘘,我们也应该明白,一旦落后于人,,不仅在身体上会受到摧残,思想上也会受到外界的审视与改变。嘉庆皇帝在接受英国使团的觐见时已经有了一种焦虑,,语言高傲的背后是事无巨细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出昔日的天朝上国已经梦醒,自身衰败而引发的恐慌已经蔓延到最高统治者的身上,当最后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恐慌终成了恐惧。而文化在屈辱中的交流,少了主动的融通,多了被自上而下的审视,虽然从西方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也多了一种视野,会有新的发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