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时期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

浅谈新时期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

浅谈新时期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
浅谈新时期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

浅谈新时期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事业的一级组织单位,自我们国家建国之初,国家就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从而显示了群众文化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化馆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以及对国民经济建设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为我国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馆面临着新的问题。

(-)管理机制落后,难以随上时代的步伐

在过去多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市县文化馆都是国家财政全额拨款按人每月如数下发工资外,遇有重大节日或大型庆祝活动政府还下拨一定数额的预算外专款,由于是拿的国家的工资,吃大锅饭,多干少干一样,能者于无能者一样,加之在计划经济时期政治活动较多,政治指令性任务少了,自然工作的机遇不多,因而显得无事可做,正是由于这种拿国家的钱,成天闲着无事可做的现象使得文化馆职工缺乏责任感,作风换散,纪律松懈,例如,文化馆的考勤制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它即不能象企业,机关那样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但又不能没制度,但这样的制度也只能是一种形式而已,导致早退违纪现象严重。有的人倾心于自己的第二职业,利用上班时间在外捞钱,私下带学生,搞演出,有些人因业务能力较差,加上管理上松散而整天混日子。外界人士称文化馆为“福利院”、“养老院”,上述现象与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大相径庭,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养成的作风已严重阻碍了文化馆的建设和发展。

(二)服务意识不强,难以发挥其多功能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影响着一部分人的头脑,封建迷信、邪教活动在一些地方又有所抬头,导致我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挑战,这就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更好的肩负起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职责。在解放思想,明确认识的基础之上,文化馆必须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作用,即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多功能作用,如宣传教育功能,信息转播功能,形象塑造功能等,但文化馆由于现在有的管理人事制度及职工素质,造成了文化馆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缺乏服务意识,难以发挥文化馆的多功能作用。

以上是我对文化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问题剖析,当然文化馆不仅仅存在以上问题,它还存在诸如,经费不足,设施落后,人才流失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告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真正担负起传播人类文化这一使命。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管理机制要彻底改革

文化馆只有通过管理机制的彻底改革才能建立健全符合自己特点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馆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一)人事管理制度,打破以往年均主义,大锅饭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人事管理制度,即“聘任制”一级聘一级,政府主管领导聘“馆长”馆长聘中层领导,中级干部聘基层干部人员,实施能者上雍者下,已真正有效地配置人才资源,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得“人能尽其才”给每位文化工作者以充分展示才能的平台,使他们英雄有用舞之地。从而也给职工一种危机感,让职工认识到,不爱岗就无岗,不敬业就失业,从而使大家变压力为动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形成一个良好文化队伍。

(二)工资分配制度,要打破现有的按国家统一标准发放工资的模式,实行工资与劳动相挂钩的工资制度,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设立奖励基金,奖勤罚懒,以提高职工工资的积极性,这样的工资分配制度也能留住人才,防止人才外流。

(三)文化馆的作用要充分发挥

文化馆的文化性决定了文化馆功能的多重性,如它的娱乐功能,宣传教育功能,信息传导功能生活审美功能等,而这些功能本身又具有较多的市场内涵,即它能向市场提供具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的文化产品,信息服务等。因而文化馆必须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有的人认为文化馆不应追求经济效益,走向市场就意味着取消了它的公艺性,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正是这种过去存在着一谈市场就否定的思想认识,才造成文化馆在改革中举步不能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文化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明确认识,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求实的精神去努力,探索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路子,特别是要增强自主权,改变以往那种行政指挥下“等”“靠”“要”的依赖性思想,逐步减少指令性计划增大市场维护的容量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建设中,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多功能的作用,真正使文化馆成为发展地经济的媒介,达到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反过来又为文化进一步发展助力的双层效益和目的,从而最终使文化馆和当地经济在同步前进的良好环境中双向发展共同提高。

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才能准确地把握时代命搏做好文化工作。也只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才能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因而馆领导只有从抓每一位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入手,才能真正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树立良好的社会现象。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还应吸取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学科知识,了解新的文化形态能够灵活适应新型的文化设备和工具,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从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论数字文化馆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f17447541.html, 论数字文化馆建设 作者:张金湖 来源:《神州民俗》2017年第06期 [摘要] 本文通过广东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设经验,本着相互学习,相 互交流的原则,抛砖引玉,提出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解决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实践;经验;建设标准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中提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文化部在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首次把文化馆“具备数字化服务基本能力”列入必备条件,突出数字文化建设;2015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 见》,要求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公共文化“互联网+”建设要求。从2015年伊始,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在文化部、财政部的支持与指导下,积极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连续两年,全国共启动25家单位开展数字文化馆试点工作,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900万,其中省级试点广东省文化馆、地市级试点东莞市文化馆、区县级试点深圳市福田区 文体中心一共三家单位入选国家数字文化馆试点单位。与此同时,广东省文化厅提出重点打造广东公共文化云,构建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形成“信息与资源汇聚、管理与服务融合、线上线下联动、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全省数字文化建设呈现一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氛围。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随着我省广东公共文化云、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快速推进,各级试点单位均反馈国家、省里都没有出台相应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标准,试点单位很难开展相应的数字化工作。各试点单位只能本着立足实际,总结经验,针对问题的原则,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探索数字文化馆建设。广东省文化馆在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多次向文化部全国文化发展中心反馈标准建设问题。为了编立全省数字文化馆建设指南,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广东省文化馆成立文化馆联盟,为指导全省数字文化馆建设,为创新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各地文化馆在统筹规划中,开展高效、高质量的数字文化馆建设,以促进全省文化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广东数字文化馆标准指南的编立工作日益迫切。广东数字文化馆标准指南是提高文化馆数字文化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机制,从横向方面是基于文化馆的基本职能,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数字资源规范、业务系统规范、线上线下服务规范、管理运营规范、评估评价等方面;从纵向方面是基于文化馆的组织体系架构,本着因地制宜,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鼓励首创的原则,针对省、副省、地级市、县(区)文化馆不同级别不同地域的文化馆提供不同的建设标准指南。

关于文化馆“创新服务 提高效能”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文化馆“创新服务提高效能”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7-07-06T13:48:51.907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3月作者:贾迎龙 [导读]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文化馆应该顺应历史潮流,积极的创新服务能力,提高效能,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加强。吉林省磐石市文化馆132300 摘要:文化馆在一个地区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强化服务积极发挥,提高文化效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此外通过提高文化馆创新服务以及提高效能的思考,能有效促进文化馆建设水平,促进文化馆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馆;创新服务;提高效能;分析 引言: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种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对人们活动行为起着规范作用。对文化馆创新服务、提高效能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文化馆在建设过程中不能离开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努力,所以要提高文化馆的创新服务,加强效能。在本文中,主要针对文化馆的创新服务以及提高效率的实践以及思考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出一定的价值参考。 1突出文化的服务宗旨 一是对主流价值导向给于明确;文化服务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能积极的引导人民群众,把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效结合,合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起到教育人民、促进社会发展和服务社会的作用,使用文化力量对核心机制有效的凝聚,对共同理想积极巩固,积极培育明文精神,保证人们在相对比较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中受到良好教育,同时还能得到相应启发,共同促进文化认同。二是对活动品位的质量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活动,不能总是老面孔和老格调,不仅要注重活动内涵,同时还要注重质量,需要在高端化下功夫。首先立意要高;每举行重大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从精神明文和文化文建设的角度对所举办的活动做好审视工作;二是主题显。不管哪次的重大活动,都应该具备相对比较鲜明的文化特色主题,以主题形式不断带动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是规格要高;对于一些比较重要活动应该组织精干力量或者同行组织进行筹划和参与。四是要与本地特色的文化优势相贴近。首先对人文文化有效挖掘,应该利用比较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自身所具有的人文遗存。把他们充分纳入到文艺创作以及人名画廊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中,这样做的目的能对人文文化活动意义进行有效发挥。其次,要充分展示现代文化,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和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同步发展,城市文化中的亮点包括:公园、影城、广场以及网吧等,每当节日带来时,可以处处歌舞升平,人们都在享受着文化的熏陶,各取其乐。最后对群众文化不断提升和繁荣。目前由于群众文化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比如:舞龙、庙会以及扭秧歌等。现阶段重点对物中文化活动品牌积极打造,群众文艺会演中能够培养出较为优秀的演员,保证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大餐,每周组织一场会演,政府给于补贴,免费提供给群众看,保证对文化特色充分显示。另外还要繁荣群众文化,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素养。 2.提高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 2.1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过程中设施建设进行加强 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化馆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为公众提供公益性演出、网上展厅、远程协助等数字服务项目。对于网上展览而言,主要分为画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进一步为公众提供浏览和欣赏。 2.2积极鼓励民间文化设施应该向群众进行免费开放 现阶段,由于个人、企业以及社区等一系列社会资本开始创办茶馆、健身房和电影院等文化活动,应该争取这些场所要向群众实施免费开放活动,或者通过企业赞助等形式帮助这些场所免费开放。 2.3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对文化经费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 和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和经销商等主动联系,积极创办大型文化艺术活动。通过和部分厂商的开发合作以及赞助,能邀请国家级演员举行文艺活动,免费为群众提供高端艺术。并且组织相关部门扶持企业以及村级文化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设施存在的不足,积极赞助电脑和健身等文体器材。 3.完善文化的服务体系 3.1完善文化馆 现阶段文化馆不管在整体环境上,还是硬件环境以及办公条件等都有所提高,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馆奠定良好基础。文化馆应该开放适合不同人群的器乐以及美术、摄影等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展览,通过对文化馆的不断完善,促进文化服务工作水平。 3.2建立多层级的文化团队联动 丰富多彩以及特长的文化团队在一定程度上是开展基层文化服务活动的主要生力军。现阶段基层文化团队的数量在不断加大,不仅促进文化读物的普及化,同时还能保证其基层化,建立大批的企业和社区文化团队。文化团队的不断建立,能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广泛度,充分保证群众文化服务活动得到有效的渗透。另外还要对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加强服务质量,提高文化对群众的吸引力,尤其要考虑人民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保证文化内容的充实,保证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其中,享受文化成果的同时,还能促进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3.3大批文化志愿者互动 应该不断的运用创作和发掘、合作等相关组织模式,积极组织大批文化志愿者服务文化。应该建立比较庞大的业余志愿者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组织相关业务配需工作,不断加强艺术水平,艺术编排以及创作要分头实施,保证在文化馆统一安排文化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由于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人们文化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要求社会应该对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文化馆应该顺应历史潮流,积极的创新服务能力,提高效能,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加强。 参考文献: [1]薄君. 文化馆体系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定位与运营模式新探[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5(09)140-143. [2]黄苹. 山东省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研究[D].山东大学,2015.13(08)123-125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16)(2)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基层是文化的重要阵地。但是当前基层文化错配普遍:政府自上而下的文化配送方式,忽视了群众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文化内容形式雷同、缺乏创新,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监管、缺人缺钱难以开展等多种问题。凡此种种,阻碍了基层文化的发展,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毛主席说:“人民是最伟大的创造者”,国家历来重视群众对文化的创新作用,群众是最强的文化发展力量,不管是经营还是创作;不仅是人力还是品质上,因为民众才更懂民众,只有群众参与到经营和创作,才能够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同时,民众参与文化消费的数据,群众的参与监督,也是政府调整文化服务方式的指南针。 只有群众参与选题和制作,才能丰富文化创作,满足多元需求。群众创造的文化产品,是最丰富的、最贴近真实需求的,群众就像是创新的发动机。偏远山区的欧阳老师,为留守儿童创作《十里童谣》;小学学历的文化馆王先生,却能收集传统故事、编撰学术专著;80岁的田大爷,70年来坚持传承灯戏文化……。这些故事在感动我们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基层群众搞文化创作的人数量众多,时间持久,内容涉及面广,贴合实际需求。更难能可贵的是很多群众花费一生心血坚持文化创作和传承,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独一无二基层文化资源,可以说,没有群众参与的文化将黯淡无光,更遑论满足群众需求。 只有群众参与经营和推广,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文化自我生长。我国人口、民族众多,文化需求不一而足,基层文化如果完全依靠政府的配送,是难以把握且捉襟见肘的。同时,基层群众参与经营、推广的欲望也是最旺盛的,群众主动推送、点对点推送文化比单一的政府行为更加高效精准。如Y省的“农家书屋+电商”正是在像刘阿妹这样的本土群众经营下,才能调动社会资源、实现全面推广,达到文化推广与强农富农的双赢。同时,文化发展与经济挂钩,才能为文化的推广提供驱动力。文化产生了效益,让群众既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群众有奔头,文化才能繁荣延续。 只有群众参与监督和管理,才能倒逼政府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群众的观点是多视角的、丰富的、贴切的,群众参与监督和管理是不断优化文化服务的关键,也是政府把握群众需求、了解决策错误的风向标,更是防止监管乱象、营造和谐文化氛围的核心。让群众多提意见,可以让政府有的放矢,不断优化基层文化服务方式。 文化对基层群众的滋养,是潜移默化、由内而外的,只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基层文化才能活起来,群众的精神才能富起来。基层文化服务工作事多、面广,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集众智、汇众力、持之以恒、不断完善,坚持以群众为导向一步一步展开,必能赢得所有基层民众的点赞。

县级文化馆的创新及发展探讨

县级文化馆的创新及发展探讨 发表时间:2012-07-30T09:46:52.437Z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6月(上)供稿作者:潘金 [导读] 创新发展贯穿开化文化建设的始末,开化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给我国其他县级发展文化事业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 潘金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文化馆浙江衢州 324000 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以开化县文化馆为例,介绍了开化文化馆的概况以及创新发展取得的重要成绩,同时分析了目前开化文化馆存在的难题。创新发展贯穿开化文化建设的始末,开化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给我国其他县级发展文化事业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 【关键字】开化县文化馆文化建设创新发展 【引言】 开化县地处浙皖赣交界,经济虽不发达,但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多元的生态文化式我们所熟知的。2010年的根雕艺术文化节就在此举办,引来了众多媒体和旅行社及上千人参观。随着根雕、草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繁荣,也必将使开化文化走出国门,引起更多的关注。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单位,开化文化馆在开化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开化县文化馆与时俱进求发展取得佳绩 1.积极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表演和展览活动 多年来,开化县文化馆积极组织全县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创作活动,举办了多次表演和展览活动,包括大型的节日文化,自娱自乐的社区文化,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有声有色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以及配合中心的特色文化等,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也使开化县的文化事业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2.大力发展民间民族艺术,合理开发民间民族艺术资源 基于开化县丰富的民间民族艺术特色,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文化馆工作人员合理开发利用民间民族艺术资源,参与民间民族艺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目前,马金的高跷竹马、开化目莲戏、姚家扛灯、苏庄草龙等10多个项目已被列入市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开化根雕和开化草龙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其中开化根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苏庄草龙,目前开化苏庄草龙现已成中秋传统非遗文化的一张名片,2011年草龙已成为第三批拓展国遗。中秋舞稻草龙其实也不是苏庄镇所特有的,在其他乡镇以前也有这样的传统,很多开化人小时候都玩过。它的精髓就在于中秋佳节的时候,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希望来年更有好兆头,用丰收过后的稻草编织成龙,在龙身上插上香火,挨家挨户为人们祈福,并获得人家的答谢礼。每到这一晚,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但这个传统在80、90年代就基本成为农家孩子的游戏了,现在就很少有小孩玩了。在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的政策下,文化馆和苏庄政府利用和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人员深入农户,专访制作老艺人,挖掘、整理、编排,使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奇葩焕发出新的活力。 苏庄草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离不开开化文化建设的发展创新精神。文化工作者善于发现民间民族艺术的不同特色,同时开展考察研究,学习先进的编织技术,让草龙的造型更加美观,也更具艺术魅力。另外将香火改用荧光棒,保障了大型活动时的安全,促进了开化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深入基层开展培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 开化文化馆在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的同时,深入基层开展培训工作,每年举办的各类艺术培训班达30期。基层培训工作的展开围绕着辅导基层文艺骨干、开展群众文艺活动以及群众文化艺术调查研究和编文艺资料的编撰,每年为基层编写文艺节目达20多个,文艺作品也注重贴近群众生活,不仅带动了广大群众的自娱自乐,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还推动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4.发展特色文化,带动经济发展 在文化建设中,文化馆工作者与时俱进,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传媒方式,开办了衢州市文化馆系统的第一个网站,为更多人了解开化提供了现代化的平台。 同时,值得开化文化工作者骄傲的是开化的根雕艺术和根雕产业,已经成为衢州区域特色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衢州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之一。2010年9月的根雕艺术文化节在开化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根雕艺术大师们精湛娴熟的技艺和大气磅礴的佳作,而且进一步打响“世界根雕看中国,中国根雕在开化”的区域旅游品牌,充分展示“钱江源头,根雕佛国,生态开化”的良好形象,为推进开化地区文化、旅游和经济的而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开化的文化工作者还会继续推进中国根艺美术高峰论坛暨根雕产业发展论坛、根雕产品暨生态旅游产品展销会、生态旅游推介会等活动的开展,努力打造魅力开化,和谐开化。 二.开化县文化馆求发展存在难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开化县文化馆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面临着一些难题,主要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文化发展的矛盾、人才紧缺和经费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开化县的文化建设。 1.文化馆基础设施与文化发展的矛盾 群众的文化活动涉及范围广,诸如展览、讲座、排练、活动、阅读、科普、交流等,但目前的馆舍建于1998年,建筑面积为1960㎡,占地面积为326㎡,馆内最大空间是三楼的综艺厅,面积为只有260㎡,只能容纳100人左右。五楼舞蹈练功房为80㎡。一、二、三层内空高度为4m,四层以上不足3m。也就是说目前的馆舍能够提供的活动范围严重受到限制,三楼的综艺厅面积太小,小型文艺演出都无法进行,只能用于排小节目,遇到排大合唱时就非常拥挤。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文化活动场所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需要设施功能齐全、环境舒适宽敞的的场所来提高文化生活的质量。而按国家有关要求及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远大目标,目前开化县文化馆的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 2.人才紧缺 随着文化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完善了很多文化设施设备。但目前文化馆内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参次不齐,群文专业人才紧缺。为了适应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群众的需求,还需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另外,目前全馆定编名额为17+7

文化馆建设标准78049

文化馆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文化设施,因此其建设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社会需求,明确发展目标,依据服务人口配套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功能优先、高效服务的原则,以经济适用、安全环保、节能降耗为基础,统筹规划与建设,兼顾运营与管理,量力而行、合理投资。 文化馆的建设方式有两种,独立建设或联合建设。 文化馆建设规模较小时应与其他相关文化设施联合建设,特别是一些功能相同的辅助用房可以联合设置、统一管理,共享服务资源,达到节约投资、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文化馆在城市建设需要时也可与其他相关文化设施联合建设。我国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文化馆与青少年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联合建设,会更有益于促进其各项活动的开展。 另外,文化馆附近500m范围内(步行不超过lOmin可以到达)建有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的,可不再设置阅览室、儿童活动室等用房或相应减少这些用房的使用面积。 根据文化馆群众活动的特性与需求,参照文化馆建筑用房项目设置,具备最基本功能用房的小型馆,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功能用房:多功能厅兼舞蹈排练室1个(面积300㎡)、展览厅或廊(面积150㎡)、老人活动室1间(面积60㎡)、计算机与网络教室1间(面积70㎡),小教室2间(面积60㎡×2)、独立学习室2间(面积60㎡×2)、业务用房4间(面积24㎡×4)、办公室2间(面积15

㎡×2)、会议兼接待室1间(面积60㎡)以及相应的辅助用房(面积lOO㎡)。由此对应的小型馆使用面积约为1106㎡.则需建筑面积约l500㎡。可见,功能基本健全的小型馆,建筑面积达到1500㎡时,基本可以开展文化馆各项群众活动项目、承担相应的业务研究和管理工作。文化馆建设资金不足时,可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逐步完善基本功能,达到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本建设标准将文化馆建设规模划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和小型馆3种类型,并分别划定了建筑面积控制规模。根据我国文化馆建设的实际情况,将小型馆建筑面积下限划定在800㎡,以兼顾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先解决文化馆的有无问题,当条件允许时再逐步改善,健全文化馆的基本活动功能。建筑面积不足2000㎡的文化馆应与其他相关文化设施联合建设。

浅谈文化馆在新时期的职能和努力方向

浅谈文化馆在新时期的职能和努力方向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馆在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化馆是县、市一级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有的地方也叫文化中心。文化馆的诞生和发展,一直伴随着我国新时期文化的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思想路线等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标签:文化馆;服务职能;发展方向 文化馆是国家設立的公益性全民所有制机构,是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和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和活动场所,并且由国家财政经费来确保其运作。它具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协调发展,对内建设文化强国、对外宣扬我国优秀文化,为社会进步提供思想路线的主体任务。由此看出,文化馆具有服务性和非竞争性。所以,在新时期,文化馆要充分发挥其公益性,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其服务质量,同时突破保守与陈旧观念的局限,展示创新意识和拓展性,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 二、文化馆的主要职能 (1)文化馆是国家向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活动场所。其主要任务包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指导群众文艺团队建设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2)为了使群众文化变得更加多样性,文化馆可以开展和组织社区文化活动。 (3)文化馆要开展高雅有质量的、宣扬民族精神的活动,使文化馆开展的活动具有经典性、科学性、民族性,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艺术精品,组织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群众文化活动。 (4)组织群众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具有简便易行、参与人群广泛、内容丰富、影响范围大的特点。同时有助于退休群众的文化活动建设,确保他们有一个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5)保护、宣传、传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当地的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和培训,让具有民族性的优秀文化可以被更多的人熟知,并且利用文化馆的影响性将其向全国范围传播。 三、新时期文化馆的努力方向 (1)建立优秀的资源体系。利用文化馆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地收取优秀的

文化馆设计方案说明

张掖市文化馆设计方案说明 一,设计背景 张掖市甘州区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布局中重要组成板块之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融合发展中,给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产品优势明显。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主干线建设双重战略的驱动下,张掖文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跨越和腾飞。 二,设计重点 张掖市文化馆将作为展示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基地之一,承担的功能和任务将根据全面和艰巨,既是将来展示张掖大文化的策源地,也是展示文化产业的窗口和桥梁,在设计上要考虑展示、宣传、交流、推广、体验等多重因素,只有让观众在这个权威的舞台上体验到张掖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产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抓住机遇、促进文化大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在重点展区设计上将把展示和体验做为首要理念深度融入其中,避免简单的同质化设计。 三,设计理念 将按照“明快简约,大气环保,功能齐全”的总体理念,紧密结合各展区功能,设计出布局合理、底蕴深厚的布展装饰方案,力求让人们在心灵上与展馆的设计理念产生共鸣。四,设计说明 1,中心大厅 大厅功能。一层。文化馆大厅主要突出“大展示、大宣传”的主题。是文化馆的重点区域,主要展示张掖独特的旅游文化亮点,使广大群众一进文化馆就能感受到厚重的张掖历史文化熏陶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感染。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临时休息的场所。 大厅主题形象墙。在象牙白大理石柱体之间,镶嵌着巨幅玻璃镜面,镜面上浮雕着由镜面不锈钢制作的张掖地图,在这个特制的张掖地图上,著名的文化经典故事的出处随着LED 灯的变换和指引,清晰的滚动闪烁。下方由一块巨大的书籍模型组成。这是整个大厅的文化核心区域。 顶部设计。大厅吊顶从正门入口到主题形象墙的顶部空间,由若干个平板广告机拼接组成若干个柱状错落有致的文化故事或旅游画面,面向地面,与主题形象墙形成联动机制,当主题形象墙地图中LED灯闪烁到那个位置时,吊顶上对应的广告机将联动播出该点的图片或资料。其他顶部区域则是由照明灯光点缀组成。 四周设计。四周以依托玻璃幕墙为主。在文化宣传上,我们考虑沿幕墙从顶部专用轨道上垂直吊装银行常用的超薄灯箱,反映张掖的文化资源风光图。公共大厅,要防止视觉上太杂乱的因素。在大厅中央设计一些文化馆导览图图展台。 地面设计。由大理石瓷砖铺设。休息区可沿四周墙体仅靠设计。 2,民间工艺区品展区 主要功能。负一层。突出宣传和体验功能。全面陈列和展示张掖市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成果,为民间工艺精品提供推广和体验基地。 展馆设计。采用“图片+文字+展橱+展柜+场景复原+视频播放”的模式,声光电烘托,铝方通吊顶,塑胶地面,选择一两个有价值的工艺品复制其制作过程。 3,书画展厅 主要功能。负一层。突出交流展示功能。书画摄影等文化艺术活动在我们张掖很繁荣,在设计上好充分考虑书画和摄影对作品背景的不同要求,好的艺术作品需要好的相匹配的环境来烘托,力求避免展览主题不同而背景一尘不变的呆板格局。 展墙设计。国画、油画、摄影对展墙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悬挂书画的背景展墙我们设

浅谈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浅谈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摘要: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进程中的必然需求,是增强文化馆发展活力、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和发达地区文化馆相比,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起步较晚,进展较慢。应从加大人才培训,加强数字资源采集,完善设施建设,增强网络技术运用,打造数字服务品牌活动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新媒体的产生,为群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参与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途径。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单位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应适应时代发展,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新媒体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数字化服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一、充分认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时代为文化馆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新阵地,数字化服务具有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资源广泛共享、服务便

捷等特点,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是文化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拓宽文化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应有之义。 1.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是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 随着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享受和使用数字网络技术的人数相当可观。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已经覆盖到中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超过99%的乡镇,使用手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数字终端的人越来越多。数字网络技术庞大的受众面使得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单位必须开展数字化服务,利用数字技术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阵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数字化服务成为文化馆公共服务中又一主要模式,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2.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特征是其现代性,“现代”二字很重要一点就是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现代化。重视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把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便捷的数字文化资源,加工、生产出更易于传播和享用数字文化产品,利用数字技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艺术培训辅导、在线远程服务等等,让数字技术覆盖到文化馆服务职能的各个领

浅谈文化馆如何做好公众文化服务

浅谈文化馆如何做好公众文化服务 一、加强政府职能,免费开放文化馆 在文化馆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起到引导和主体作用,对现有文化馆市场起到监督和调节的作用,让文化馆的发展能够合理、合法,让文化馆的开设不再以营利为目的,真正做到服务大众,而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当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时候,它就不再成为收入较高的人士才能涉足的地点,就能为广大普通民众提供最为基础的文化服务。因此,文化馆在进行品牌服务的同时,要把基础性服务建设作为前提,坚持以服务开发为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 文化馆作为当地人民群众文化传播的主场所,更是当地文化的研究中心、辅导中心和活动中心。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段主导文化市场。顺应政府发展规划,积极做好当地群众文化的发展活动,让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定位文化馆的服务方向和自身定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当地群众的文化教育职能,将当地文化发扬光大。免费开放文化馆是当下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化馆在普通大众面前揭开神秘的面纱,广大人民群众才会利用业余的时间去时常参观学习,文化馆才能真正起到服务广大人民群眾的作用。 二、加强文化馆的宣传,推广品牌知名度 (1)传统宣传方案。传统宣传就是利用最为原始的发放宣传单的方式进行宣传。在公园、人流量较多的地方进行宣传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熟知文化馆的文化活动和服务宗旨,揭开文化馆在普通大众面前“高、大、上”的神秘面纱,加强公众对文化馆的认识与了解。 (2)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现如今,我国网络科技发展飞速,各类自媒体、公众平台、交易软件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因此,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不容小觑,我们要在网络上对自己文化馆的文化项目进行宣传包装,让更多的人所熟识、了解,最好是能够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让人通过平台直观地了解文化馆理念、设施建设、活动类型等。 三、注重文化馆的特色服务建设,让特色吸引广大群众 现阶段,各地的文化馆发展速度较快、数量较多但缺乏相应的监管,导致文化馆市场较为混乱。文化馆的免费开放,的的确确会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让文化传播更好地推进,但由于缺乏监管,导致一些文化馆不管项目适不适宜本馆的发展,都盲目推进,导致文化传播项目满天飞,但真正吸引人群的文化传播项目不多。还有就是部分文化馆领导由于个人喜好,举办一些仅适用于小部分人

创新文化馆服务方式

创新文化馆服务方式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摘要]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村级文化建设是整 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环节。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进程中,文化馆一方面要大力解决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量少质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十分注重抓好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滞后这一薄弱环节。本文从这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服务方式;村级文化;文化资源;服务效益;评价机制 1前言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村级文化建设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不断加强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切实改变当前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现状,是文化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及十八大全会精神,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进程中,文化馆一方面要大力解决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量少质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十分注重抓好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滞后这一薄弱环节。从总体上看,大力加强改进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与不断丰富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数量、质量一样,都是文化馆振兴村级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2当前文化馆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架构中,公共文化产品是基础和前提,广大农民群众是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是把公共文化产品送到农民群众中间,使他们享受到文化成果的具体过程。服务方式得当,公共文化产品就能及时有效地到达农民群众之中,并产生应有的效益;服务方式不适宜,公共文化产品就不能很好地为农民群众所享有,所产生的效益也会大打折扣。从根本上看,判断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好还是不好,最终要看农民群众得到的文化成果与他们的文化需求是否相一致。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推进,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正在经历总量与结构两方面的整体升级,从以往的低层次单一单调型向高层次高品位多样化转变,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要求、主动参与转变。各地文化馆针对这些新变化,主动摸索改进,初步探索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做法。但是,从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内容、规模和覆盖空间快速扩大和增长的趋势看,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看,当前,文化馆在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2.1工作理念滞后,还没有完全做到以农民群众为主体

文化馆个人工作总结

文化馆个人工作总结 在XXXX年X月,本人从XXXX学院毕业,来到了实现我梦想的舞台--XX区文化馆工作。在这里我用艰辛的努力,勤劳的付出,真诚而认真地工作态度认真 的做好自身的每一项文化馆相关工作,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工作业绩。随着一场场 活动的成功举办、一台台戏剧的成功出演,在这个带有着梦想和希望的舞台上, 转眼之间我已在这里渡过了XX年的青春事业,我亦与舞台共同成长,逐步由一 名青涩的毕业生,历练成为了今天的XXX。梦想在于不断坚持,未来的旅途在于 不断的前进,在这个承载着梦的舞台上,我持以坚定的信心和丰富的工作能力与 工作经验,一步一步超前迈进着。下面我将自身XX年来的工作能力情况总结如下: 一、一专多能服务 1、高端学识水平。 本人于XXXX年XX月毕业于XXXX大学XX专业。随后于XXXX年X月进入XX区文化馆从事XX工作,至今已有XX年的时间。在本人从事文化馆XX工作的XX年里,我始终坚持积极探索、勤奋学习,做到辅助教学与实际工作相长, 坚定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努力攻克各项困难,将提高效益型,能力型的工作绩 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自身的素质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强化与提高。 我深知,要不断充实自身能力,深化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 自我,为我XX区文化馆的发展与活动做出奉献。为此,我树立起了牢固的学习 思想,除积极参加上级机关以及本馆内组织的各项思想教育以及业务培训活动外, 我还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和学习各类与我文化馆工作相关的理论书籍与 系列杂志等相关信息书籍,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广泛的阅读,我吸取了优秀工作者 以及高级文化工作人员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上逐渐 开拓了视野,以高效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学识水平。此外,我还实时关注党 和国家的新政策、新方针,及时总结在党政新政策中有关于文化馆工作的相关内 容,进行学习与研究,并结合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落实自身的党政清廉作风, 实际提升自身党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并做到上传下达,实际带领全馆人 员展开党政新政策的落实工作,以全面提高我文化馆的整体党政能力。 2、强效专业技能。 由于从事XXX工作性质的原因,我需要对在我文化馆内展开的各项大型活动进 行具体的策划与组织工作,以确保活动的成功召开。在XX年来的工作中,我曾 多次策划组织大型活动XX场,其中文化义演、教学宣传、(XXXX客户可自行添加活动种类)等类大型活动达XX余次,并均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成效。在进行大型 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的过程中,我紧密围绕我区委、区政府的中心规定内容, 切实服务于我区文化的发展大局,充分利用开展活动主题所具有的特殊性艺术魅

浅谈基层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职能

浅谈基层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职能 本文以基层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职能作为探讨主旨,通过对我国基层文化馆的职能进行概述,并对基层文化馆服务职能弱化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着重探讨了基层文化馆服务职能在现今社会发展形式下的转变、弱化这一现象,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三个有效的应对方案,使基层文化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下能够继续发挥其宣传、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职能。希望通过本文的初步讨论,可以引起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关注,为该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信息,以供参考。 标签:基层文化馆文化活动服务职能 一、基层文化馆的职能 基层文化馆作为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文化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职能方面看,首先,具有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职能。自我国基层文化馆出现之初就有了这一职能,这种宣传普及职能有着诸多表现形式。其次,具有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传承的职能。我国有着上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在灿烂的文化历史中,我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每一省市博物馆的建立就是为了将这一地区的历史铭记在这馆内,这一职能还体现在当地书法、绘画等展览的举办,以及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具有研究当地历史、传承传统文化、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还具有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服务的职能及文化资源的整合职能。 二、乡镇文化馆现状分析 根据地域特征:本县各乡镇专业业务干部奇缺,农村人居多,如何开展辅导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馆舍不居于城市中心,地处偏远,如何开展免费开发工作,加强服务效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实效性。构成这一现状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我国人民开始有了看电影、红色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其次,在科技革命带来的新媒体快速发展趋势下,文化资源在跨地域的共享已经极为普遍,人们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去图书馆查阅;最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制度在社会发展下并没有得到建立和完善;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群众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基层文化馆不再成为人民群众主要的文化交流地。 三、基层文化馆服务职能弱化现象下的应对措施 1.多途径、多方式联合推动文化馆发展 由于乡镇文化馆大多建立在离城市较远的偏远地区,其本身是为了服务于更多农村人口的文化生活,但在地大物博、地广人稀的乡镇地区,受地域影响,文化馆的服务职能日渐弱化,这类文化馆多成为乡镇的建筑摆设,为了更好的改善

文化馆建设标准

文化馆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文化馆(合群众艺术馆)的建设,依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文化馆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 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文化馆建设项目的依据,是有关部门审查文化馆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 程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投资新建、改建或扩建的文化馆工程,其他文化馆(站)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文化馆属于社会公益性文化设施,其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或镇规划、城镇建设相关专项规划,纳入政府投资计划。 第五条文化馆建设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城镇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的 要求,以人为本、功能优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经济适用、节能环保。 第六条文化馆建设应立足现实、兼顾发展,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投资确有困难的,可一次规划设计、分期建设。 第七条文化馆建筑可独立建设,也可与其他相关文化设施联合建设,规模较小的文化馆应与其他文化设施联合建设。文化馆的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场地和设施。 第八条文化馆建设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统筹兼顾,优化配置,科学设计。 第九条文化馆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组成 第十条文化馆建筑根据其建筑面积规模划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和小型馆3种类型。 大型馆指建筑面积大于等于6000㎡的文化馆; 中型馆指建筑面积大于等于4000㎡且小于6000㎡的文化馆; 小型馆指建筑面积大于等于800㎡且小于4000㎡的文化馆。第十一条文化馆建筑项目包括:房屋建筑、室外场地及建筑设备。

浅谈文化馆的性质和职能

浅谈文化馆的性质和职能 文化馆是新中国诞生以后成立的,是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文化馆的发展历程,一直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脚步。文化馆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并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文化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文化馆是政府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单位 发展国家文化公益事业,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一个重要职能。我国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有调节经济、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我国政府实施的全社会管理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管理社会公共事业,政府就要为社会公众谋利益,这样看来,政府对社会的行政管理具有社会公共性和公众性。因此,政府的社会文化事业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公益性是由政府所赋予的。国家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支持和保障,并使其增长自身的发展活力,是需要条件的,文化馆承担着政府交给的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所以文化馆要充分发挥公益文化的主导作用,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讲求最大的社会效益,满足公众的精神文明需求。 二、文化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科学发展观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馆事业建设,是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和发展的思想保证和前进方向。 文化馆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总体上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引领和整合着其他的各种文化。文化馆坚持先进文化,就必须坚持用先进的文化占领思想阵地,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品位、文化服务质量和群众文化鉴赏水平,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革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思想内容上的先进性、表现形式的先进性、地位和作用的先进性。文化馆只有对先进文化和其他文化采取不同的方针和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文化馆要坚持开展群众理论研究活动,建设群众文化。学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超前的理论思维和科学的判断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事群众理论研究的同志,应充分认识我们所作的工作是整个群众文化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需求。文化馆要坚持开展群众理论研究活动,建设群众文化。学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超前的理论思维和科学的判断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事群众理论研究的同志,应充分认识我们所作的工作是整个群众文化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三、文化馆的辅导、指导职能 文化馆的辅导工作是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示范性辅导、指导性辅导和导向性辅导。辅导工作的这些性质主要通过文化馆本身所开展的文化艺术活动体现出来的。 在新世纪里,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要牢牢把握社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应以社会主义文化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文化馆的指导工作要紧紧地把握

浅谈新时期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

浅谈新时期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事业的一级组织单位,自我们国家建国之初,国家就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从而显示了群众文化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化馆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以及对国民经济建设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为我国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馆面临着新的问题。 (-)管理机制落后,难以随上时代的步伐 在过去多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市县文化馆都是国家财政全额拨款按人每月如数下发工资外,遇有重大节日或大型庆祝活动政府还下拨一定数额的预算外专款,由于是拿的国家的工资,吃大锅饭,多干少干一样,能者于无能者一样,加之在计划经济时期政治活动较多,政治指令性任务少了,自然工作的机遇不多,因而显得无事可做,正是由于这种拿国家的钱,成天闲着无事可做的现象使得文化馆职工缺乏责任感,作风换散,纪律松懈,例如,文化馆的考勤制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它即不能象企业,机关那样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但又不能没制度,但这样的制度也只能是一种形式而已,导致早退违纪现象严重。有的人倾心于自己的第二职业,利用上班时间在外捞钱,私下带学生,搞演出,有些人因业务能力较差,加上管理上松散而整天混日子。外界人士称文化馆为“福利院”、“养老院”,上述现象与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大相径庭,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养成的作风已严重阻碍了文化馆的建设和发展。 (二)服务意识不强,难以发挥其多功能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影响着一部分人的头脑,封建迷信、邪教活动在一些地方又有所抬头,导致我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挑战,这就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更好的肩负起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职责。在解放思想,明确认识的基础之上,文化馆必须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作用,即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多功能作用,如宣传教育功能,信息转播功能,形象塑造功能等,但文化馆由于现在有的管理人事制度及职工素质,造成了文化馆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缺乏服务意识,难以发挥文化馆的多功能作用。 以上是我对文化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问题剖析,当然文化馆不仅仅存在以上问题,它还存在诸如,经费不足,设施落后,人才流失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告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真正担负起传播人类文化这一使命。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管理机制要彻底改革 文化馆只有通过管理机制的彻底改革才能建立健全符合自己特点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馆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一)人事管理制度,打破以往年均主义,大锅饭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人事管理制度,即“聘任制”一级聘一级,政府主管领导聘“馆长”馆长聘中层领导,中级干部聘基层干部人员,实施能者上雍者下,已真正有效地配置人才资源,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得“人能尽其才”给每位文化工作者以充分展示才能的平台,使他们英雄有用舞之地。从而也给职工一种危机感,让职工认识到,不爱岗就无岗,不敬业就失业,从而使大家变压力为动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形成一个良好文化队伍。 (二)工资分配制度,要打破现有的按国家统一标准发放工资的模式,实行工资与劳动相挂钩的工资制度,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设立奖励基金,奖勤罚懒,以提高职工工资的积极性,这样的工资分配制度也能留住人才,防止人才外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