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2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2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2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摘要:建筑产品的生产同一般工业生产相比,它又具有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特点。建筑产品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固定性、多样性,建筑物体积庞大。

关键词:建筑产品;固定性;技术;经济特点;经济效益

1 建筑产品的特点

1.1建筑产品在空间上的固定性建筑产品——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在一个地方建造后不能移动,只能在建造的地方供长期使用,它直接与作为基础的土地连接起来,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产品本身甚至就是土地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油气田、地下铁道和水库,建筑产品本身是固定不动的。

1,2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建筑业根据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地区,建造不同型式的多种多样的房屋和构筑物,这就表现出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建筑业的每一个建筑产品,都需要一套单独的设计图纸,而在建造时,根据各地区的施工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就是采用同—种设计图纸的建筑产品,由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交通、材料资源等社会条件的不同,在建造时,往往也需要对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等做相应的改变。

1,3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在建造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需建筑材料数量巨大,品种复杂,规格繁多,常数以万计。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因此占用空间也多。

2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2,1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每件建筑产品都有专门的用途,都需采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施工方法,使用不同的材料、设备和建筑艺术形式。根据使用性质、耐用年限和抗震要求,采用不同的耐用等级、耐火等级和抗震等级。随着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涌现,建筑艺术形式经常推陈出新,即使用

途相同的建筑产品,由于兴建时期的不同,采用的材料、结构和艺术形式也会不同。2,2建筑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严格的施工顺序,带来了建筑产品生

产的流动性,使生产者和生产工具经常流动转移,要从—个施工段转到另一个施

工段,从房屋这个部位转到那个部位,在工程完工后,还要从一个工地转移到另一个工地。生产设备、材料、附属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和生活设施经常迂移,增加一些费用,施工地点在边远地区,还须计算远征工程费。

2,3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综合性建筑产品的生产首先由勘察单位进行勘测,

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建设单位进行施工准备,建筑安装单位进行施工,最后经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所以建安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要和兴建单位、建设银行、设计单位、材料供应部门、分包等单位配合协作。由于生产过程复杂,协作单位多,是—个特殊的生产过程,这就决定了单价构成不—。

2,4建筑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设计的变更、情况的变化、资金和物资的供应条件、专业化协作状况,以及城市交通和环境等,这些因素对工程进度、ェ程质量、建筑咸本等都有很大影响由于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只能在露天进行操作,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生产者劳动条件差,不管是烈日当空的夏天,还是天寒地冻的冬天,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建

筑工人不辞辛劳,装扮着城市和乡村,使它们变得更加美丽。

2,5建筑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建筑产品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的劳动过程的成果。这种产品,只有到生产过程终了,才能完成,才能发挥作用。当然,在这过程中也可以生产出一些中间产品或局部产品。建筑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要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各阶段、各环节、各项工作必须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在时间上不间断,

空间上不脱节i要求生产过程的各项工作必须合理组织、统筹安排,遵守施工程序,按照合理的施工顺序科学地组织施工。

2.6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建设项目或单位工程在建设过程所耗用的时间,即从开始施工起,到全部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发挥效益时止所经历的时间。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有的建筑项目,少则一二年,多则三四年、五六年,甚至上十年。因此它必须长期大量占用和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到整

个生产周期完结,才能出产品。故应科学地组织建筑生产,不断缩短生产周期,尽快提高投资效果。

3建筑业可以参加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进行综合性的输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世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与经济交往的增加,国际间建筑承包活动亦在迅速发展,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国际承包工程的市场竞争。因为这种承包活动,不但可以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而且亦带动着资本、技术、劳务、设备和商品的输出,扩大政治、经济影响,并可赚取一定数量的外汇。我国从19∞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国际劳务合作,包括公路、铁路、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建设等工程项囝的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设备安装和生产运行。实践证明:开展海外承包和劳务合作是扩大对外经济交往的有效方式,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必须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

4建筑业是先导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建筑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建筑产品,构成生产基础的基础,所以建筑业在商品生产和商品市场上的地位都很敏感,特别在资本主义社会,每当经济危机到来时,工厂往往开工不足,圈定资产大量闲置,社会对建筑产品的需求减少,建筑市场先显萎缩;而在经济复苏开始时,资本又首先投向建筑市场。由于建筑消费量大,涉及的部门众多,建筑业可向相关产业部门订购大量材料、制品和设备,

容纳大量就业人员,从而又会刺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又由于建筑工期一般较长,需求弹性较大,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常以建筑任务的增减作为干预国民经济的手段。我国古代,常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救济饥民。如管仲就曾提出:在灾荒年内用修建宫室台榭等消费性建筑的办法使“失本”之民取得衣食,度过灾荒。这就说明,我国古代已经利用建筑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手段。

再制造与循环经济 (1) (5)

1.1再制造工程的内涵 1.1.1 再制造工程 再制造工程:以机电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废旧机电产品实现性能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 再制造的重要特征: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达到或超过新品,成本仅是新品的50%左右,节能60%、节材70%以上,对保护环境贡献显著;再制造产品不是二手产品,属于新品。 再制造的对象:广义的。既可以是设备、系统、设施,也可以是其零部件;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 1.1.2 再制造在产品全寿命周期中的地位 传统的产品寿命周期是“研制-使用-报废”,其物流是一个开环系统; 理想的绿色产品寿命周期是“研制-使用-再生”,其物流是一个闭环系统,如图1-1所示。 图 1-1 再制造在产品全寿命周期中的位置 1.1.3 再制造与维修和再循环的区别

1.1.4 再制造工程的学科体系 全寿命周期管理不仅要考虑新产品的论证、设计和制造,而 且还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维修直至退役的废品处理。随着产品再 制造的实施,应运产生了多寿命周期理论,开展对产品每一循环 阶段的环境分析、费用分析和综合效益分析(费效分析)。 再制造工程是以多寿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产品“后半生” 中报废或改造等环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如何开发与应用高新技 术修复和提升产品性能为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保障产品 后半生的高性能、低投入,为产品后半生注入新的活力。再制造 工程的学科体系框架如图1-2所示(下页)。 再制造工程的研究对象 对象为废旧机电产品。 对旧机型升级改造的过程。 再制造与传统制造的重要区别在于毛坯不同:再制造的毛坯 是已经加工成形并经过服役的零部件,针对这种毛坯恢复甚至提 高其使用性能,有很大的难度和特殊的约束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克服再制造加工中的困难。 再制造工程设计基础 包含的内容涉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工 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再制造工程融合了上述学科的基础理论, 结合再制造工程实践,逐步形成了废旧产品的失效分析理论、剩 余寿命预测和评估理论、再制造产品的多寿命周期评价基础以及 再制造过程的模拟与仿真等。此外,还要通过对废旧产品恢复性 能时的技术、经济和环境三要素的综合分析,完成对废旧产品或 其典型零部件的再制造特性评估。 再制造工程的关键技术 高新技术:先进表面技术、微\纳米图层及微\纳米减摩自修复材料和技术、修复热处理技术、再制

工程施工管理: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

工程施工管理: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 一、建筑产品的特点由于建筑产品的使用功能、平面与空间组合、结构与构造形式等特殊,以及建筑产品所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其具体特点如下: (一)建筑产品在空间上的固定性 一般的建筑产品均由自然地面以下的基础和自然地面以上的主体两部分组成(地下建筑全部在自然地面以下)。基础承受主体的全部荷载(包括基础的自重),并传给地基;同时将主体固定在地球上。任何建筑产品都是在选定的地点上建造和使用,与选定地点的土地不可分割,从建造开始直至拆除均不能移动。所以,建筑产品的建造和使用地点在空间上是固定的。 (二)建筑产品的多样性 建筑产品不但要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还要体现出地区的民族风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受到地区的自然条件诸因素的限制,使建筑产品在规模、结构、构造、型式、基础和装饰等诸方面变化纷繁,因此建筑产品的类型多样。 (三)建筑产品体形庞大 无论是复杂的建筑产品,还是简单的建筑产品,为了满足其使用功能的需要,并结合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占据广阔的平面与空间,因而建筑产品的体形庞大。

二、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 由于建筑产品地点的固定性、类型的多样性和体形庞大等三大主要特点,决定了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与一般工业产品生产的特点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具体特点如下: (一)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 建筑产品地点的固定性决定了产品生产的流动性。一般的工业产品都是在固定的工厂、车间内进行生产,而建筑产品的生产是在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现场,或同一现场的不同单位工程,或同一单位工程的不同部位组织工人、机械围绕着同一建筑产品进行生产。因此,使建筑产品的生产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现场之间和单位工程不同部位之间流动。 (二)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 建筑产品地点的固定性和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产品生产的单件性。一般的工业产品是在一定的时期里,统一的工艺流程中进行批量生产,而具体的一个建筑产品应在国家或地区的统一规划内,根据其使用功能,在选定的地点上单独设计和单独施工。即使是选用标准设计、通用构件或配件,由于建筑产品所在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不同,也使建筑产品的结构或构造、建筑材料、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等也要因地制宜加以修改,从而使各建筑产品生产具有单件性。 (三)建筑产品生产的地区性 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决定了同一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因其建造地点的不同必然受到建设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的约束,

国内外再制造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_徐滨士

国内外再制造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 徐滨士 (装甲兵工程学院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摘 要】再制造是维修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先进制造的重要组成,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再制造具有“两型社会、五六七”的特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再制造具有十分迫切的需求,再制造的初步应用也已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国际上,美国的再制造体系较完善,近10年来,中国的再制造发展迅猛,在再制造的政策法规、产业实践及基础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已成为世界再制造中心之一。再制造的未来发展可概括为“探索再制造的科学基础、创新再制造的关键技术、制定再制造的行业标准”。 【关键词】再制造工程;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再制造的内涵与研究范围 20世纪的100年,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5000年的历史总和,但也极端消耗了地球资源,超出了大自然的恢复能力。为了缓解有限资源和过度消耗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利用废旧产品的剩余价值,20世纪90年代,美国从产业角度建立了3R体系(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Remanufacture再制造);日本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也建立了3R体系(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中国在总结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4R体系(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Remanufacture再制造)。 再制造以废旧产品的零部件为毛坯,主要以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为修复手段(即在损伤的零件表面制备一薄层耐磨、耐蚀、抗疲劳的表面涂层),因此无论是毛坯来源还是再制造过程,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对废物废气的排放都是极少的,具有很高的绿色度。再制造具有如下重要特征: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成本不超过原型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有力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1]。上述特征可概括为:“两型社会、五六七”。 再制造的出现,完善了全寿命周期的内涵,使得产品在全寿命周期的末端,即报废阶段,不再“一扔了之”成为固体垃圾。再制造不仅可使废旧产品起死回生,还可很好地解决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再制造是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延伸和拓展,赋予了废旧产品新的寿命,形成了产品的多寿命周期循环。这是面向循环经济的再制造的重要理论成果。 再制造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贯穿产品的全寿命周期,体现着深刻的基础性和科学性。在产品设计阶段,要考虑产品的再制造性设计;在产品的服役至报废阶段,要考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信息跟踪;在产品的报废阶段,要考虑产品的非破坏性拆解、低排放式物理清洗,要进行零部件的失效分析及剩余寿命演变规律的探索,要完成零部件失效部位的具有高结合强度和良好摩擦学性能的表面涂层的设计、制备与加工,以及对表面涂层和零部件尺寸超差部位的机械平整加工及质量控制等。 2、再制造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我国已进入机械装备和家用电器报废的高峰期,再制造势在必行。目前全国役龄10年以上的传统旧机床超过200万台,80%的在役工程机械超过保质期;年报废汽车约500万辆,报废电脑、电视机、电冰箱1600万台,报废手机2000万部,每年产生约8亿吨固体废物。上述设备均

浅谈建筑经济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

浅谈建筑经济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 摘要:建筑经济学里探究的两个重要话题就是建筑生产和建筑产物,这两个方面关系到目前建筑市场的发展。从建筑经济学的角度研讨建筑产品和建筑生产,对建筑市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经济;建筑生产;建筑产品 1建筑产品界说特性概述———了解建筑业 在建筑过程中,通过精准的设计、材料的选购、建筑动工、构配件生产和机械装置等一系列建筑勾画和建筑经济行动,最后就成为了外表形态和内在性能为一个整体的产品。根据不同功能,建筑产品一般分为三大类:供人们居住的房屋类;公路、烟囱类;管道线路安装类。不同的建筑产品特征都来自于不同的设计,设计导致建筑物的多样性。建筑空间的固定性在于地基,大部分工业产品和建筑产物都有这样的区别点;建筑产品如果在空间上较大,那么就会让体型增大,在经济成本方面自然就会提高。由于经济成本限制,会导致建筑产品功能的有限性;因为每个地方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也会让建筑产品在功能和经济方面受影响,也就是常说到的“社会性”。 2建筑生产主要以大众为消费对象———使用期限 建筑产品的基本特征就是它的价格表现,资产特质也要从它的价位来判定。因为建筑产品的社会性、代价超大、形态超大、性能特征等,让建筑产品的交换价格也比普通的类型要高,很多时候大家会采取个别定价和双方直接定价的方法。建筑产品经过流通和消费中的价值来进行互换,来达到最后的经济效益。其实建筑产品在消费流通中还潜藏很多不同于其他商品的地方:①建筑产品因为其价值大的特点,多数情况下会经过租借的消费方法在行业中流通;②建筑产品由于占地面积大、固定性、社会性的特点,还拥有重复流通、地址一致的流通特质; ③具有广泛使用性的建筑产品以人为消费对象,部分建筑物要肩负所有人群的使用需求(如公路),所以在建筑产品定价时还需考虑人们的平均消费水平。因此,常见性、永久性、长期性才是建筑产品真正的特性。不过,也存有一定的劣势,建筑产品的使用性能不会直接显现出来,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居住后才会发现其不足之处。一般情况下,建筑产品的使用时间是指从竣工到废除这一阶段。其中时

建筑经济简答题

1简答题 1.为什么说建筑业是一个物质生产部门? 答:我国建筑业具备了作为物质生产部门的三个基本条件:(1)具有区别于其他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2)专门生产同类产品。 (3)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基础以及固定工人的数量。 所以说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 2.施工方案评价的特点? 答:施工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特点:1要根据施工工期的长短,确定方案的评价是否考虑时间因素;2根据工期的长短,视为确定型问题或风险型问题;3施工方案评价主要的现金流量是工程成本费用支出;4设计方案的评价要涉及国民经济宏观评价。 3.什么是决策?决策的过程有哪些? 答:决策就是为了实现近期和长远的目标,对重大方案的选择或决定。具体来说,就是为实现一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代替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的的过程。决策技术就是决策时所用的一系列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决策的过程一般应包括四个基本步骤:(1)确定目标;(2)拟定多个可行方案;(3)评价多个可行方案;(4)选择最优方案。 4.建筑工程合同具有哪些特征? 答:建筑工程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形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签订的协议。(2)是明确签约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3)是在当事人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4)合同一经签订,公正机关确认,就具有法律效力,双方要严格遵守履行合同。 (5)经济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并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的规定。 5.简述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答: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主要有:(1)建筑生产的流动性。(2)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联系面广,综合性强。 (3)影响建筑生产的因素多,受气候条件影响大。(4)建筑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 6.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答:安全管理的工作主要包括: (l)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2)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3)加强安全教育;(4)加强安全技术工作; (5)实行安全检查制度; (6)伤亡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制度。 7.简述管理科学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征。 答: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等三个阶段。传统管理阶段的突出特点是资本所有者管理一切,凭经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的特点是出现了资本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的现象,管理者按照资本所有者的意志来确定企业。现代管理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多学派发展,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如行为科学学派、系统管理学学派、决策学派、经验学派等。 8.建筑企业投标准备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答:工程投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必须做好准备和组织工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1)收集招标投标的信息;(2)建立投标机构,配备专业人员;(3)准备和提交企业资格预审资料;(4)熟悉招标文件;(5)计算标价和编写投标文件。 9.建筑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 答:建筑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先有用户,后有生产;业务不稳定;管理环境多变;机构人员变动大。 10.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 答: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1)力求做到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统一;(2)坚持以全局的观点计算经济效益;(3)既要计算目前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1.为什么说建筑产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答:建筑产品的属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产品同其他商品一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建筑产品生产者的劳动,既有具体劳动,又有抽象劳动;(3)建筑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建筑产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12.简述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答:我国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如下:(1)准备阶段;(2)分析阶段;(3)创新阶段;(4)实施阶段。 13.施工方案评价的特点和内容。

再制造工程的现状与前沿

第31卷 第1期 2010年 1月 材 料 热 处 理 学 报 TRANS ACTI O NS OF MATER I A LS AND HEAT TREAT MENT Vol.31 No.1January 2010 再制造工程的现状与前沿 徐滨士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2) 摘 要:再制造是维修工程和表面工程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先进制造的重要组成,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再制造具有“两型社会、五六七”的特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再制造具有十分迫切的需求,再制造的初步应用也已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国际上,美国的再制造体系较完善,近10年来,中国的再制造发展迅猛,在再制造的政策法规、产业实践及基础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已成为世界再制造中心之一。再制造的发展前沿可概括为“探索再制造的科学基础、创新再制造的关键技术、制定再制造的行业标准”。 关键词:再制造工程; 研究现状; 发展前沿 中图分类号:TG17;TH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6264(2010)0120010205 St a 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evelop m en t i n remanufactur i n g eng i n eer i n g XU B in 2shi (Acade my of A r mored Forces Engineering,Nati onal Key Laborat ory for Re manufacturing,Beijing 100072,China ) Abstract:Re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is the seni or stage of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and surface engineering,and the i m portant par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and the industrializati on for the waste p r oductswith repair and ref or mati on .The character,na med as “t w o 2orien 2ted s ociety and 567”,has been held by re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The de mand fr om the rap id economy and s ociety devel opment t o re 2manufacturing in China is very urgent,and the p reli m inary app licati on of re manufacturing has obtained the obvi ous effect of energy 2saving and discharge 2reducing .A r ound the world,the relatively perfect re manufacturing syste m has been set up in US A.I n the recent 10years,remanufacturing in China devel op s quickly,es pecially in policy,industry and theory of re manufaturing,and now China becomes one of the internati onal re manufacturing centers .The fr ont of remanufacturing could be generalized as “exp l oring the foundati onal theory,innovating the key technol ogy,establishing the industrial standard ”. Key words:re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state of the art;future devel opment 收稿日期: 2009209229; 修订日期: 200921022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735006);国家“973”项目 (2007CB607601);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K42B03)。 作者简介: 徐滨士(1931—),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电话:0102 66717145,E 2mail:xubinshi@vi p.sina .com 。 1 再制造的内涵与研究范围 再制造以废旧产品的零部件为毛坯,主要以先进 的表面工程技术为修复手段(即在损伤的零件表面制备一薄层耐磨、耐蚀、抗疲劳的表面涂层),因此无论是毛坯来源还是再制造过程,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对废物废气的排放都是极少的,具有很高的绿色度。再制造具有如下重要特征: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有的还超过原型新品,成本只是原型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有力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的建设[1] 。上述特征可概括为:“两型社 会、五六七”。 再制造的出现,完善了全寿命周期的内涵,使得产品在全寿命周期的末端,即报废阶段,不再成为固体垃圾。再制造不仅可使废旧产品起死回生,还可很好地解决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再制造是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延伸和拓展,赋予了废旧产品新的寿命,形成了产品的多寿命周期循环。这是面向循环经济的再制造的重要理论成果。 再制造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贯穿产品的全寿命周期,体现着深刻的基础性和科学性。在产品设计阶段,要考虑产品的再制造性设计;在产品的服役至报废阶段,要考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信息跟踪;在产品的报废阶段,要考虑产品的非破坏性拆解、低排放式 物理清洗,要进行零部件的失效分析及剩余寿命演变规律的探索,要完成零部件失效部位的具有高结合强度和良好摩擦学性能的表面涂层的设计、制备与加工,以及对表面涂层和零部件尺寸超差部位的机械平

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

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 一、建筑产品的特点 由于建筑产品的使用功能、平面与空间组合、结构与构造形式等特殊,以及建筑产品所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其具体特点 (一)建筑产品在空间上的固定性一般的建筑产品均由自然地面以下的基础和自然地面以上的主体两部分组成(地下建筑全部在自然地面以下)。基础承受主体的全部荷载(包括基础的自重),并传给地基;同时将主体固定在地球上。任何建筑产品都是在选定的地点上建造和使用,与选定地点的土地不可分割,从建造开始直至拆除均不能移动。所以,建筑产品的建造和使用地点在空间上是固定的。 (二)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建筑产品不但要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还要体现出地区的民族风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受到地区的自然条件诸因素的限制,使建筑产品在规模、结构、构造、型式、基础和装饰等诸方面变化纷繁,因此建筑产品的类型多样。 (三)建筑产品体形庞大无论是复杂的建筑产品,还是简单的建筑产品,为了满足其使用功能的需要,并结合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占据广阔的平面与空间,因而建筑产品的体形庞大。 二、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 由于建筑产品地点的固定性、类型的多样性和体形庞大等三大主要特点,决定了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与一般工业产品生产的特点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具体特点 (一)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地点的固定性决定了产品生产的流动性。一般的工业产品都是在固定的工厂、车间内进行生产,而建筑产品的生产是在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现场,或同一现场的不同单位工程,或同一单位工程的不同部位组织工人、机械围绕着同一建筑产品进行生产。因此,使建筑产品的生产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现场之间和单位工程不同部位之间流动。

最新建筑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

篇一:《2014年12月份考试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第一、二次作业》 2014年12月份考试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总分40分、得分0分) 建筑企业机械设备的考核指标中,反映企业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发挥程度的指标是()本题得分0 分。) A、设备利用率 B、技术装备率 C、设备效率 D、动力装备率题目信息 难度 3 正确答案 C 解题方案,反映企业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发挥程度的指标是设备效率; 以下哪种方法属于质量检查中感官检验() (本题分数2 分,本题得分0 分。) A、靠 B、照 C、量 D、套题目信息 难度 3 正确答案 B 解题方案照属于质量检查中感官检验 本题分数2 分, (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指的是() (本题分数2 分,本题得分0 分。) A、生产成本 题目信息 B、寿命周期成本 C、使用成本 D、维修成本 难度 3 正确答案 B 解题方案 将建筑材料分为ABC三类,其中()类材料是重点管理的材料 (本题分数2 分,本题得分0 分。) A、A B、B C、C D、无法判断题目信息 难度 3 正确答案 A 解题方案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建筑产品的特点() (本题分数2 分,本题得分0 分。) A、生产的流动性 B、产品的固定性 C、产品的多样性 D、产品的生产周期长题目信息 难度 3 正确答案 A 解题方案产品的固定性;产品的多样性;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属于建筑产品的特点; 企业的固定资产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部分报废,而后又投资恢复建设的项目,这类项目

属于() (本题分 数2 分,本题得分0 分。) A、扩建项目 B、改建项目 C、新建项目 D、恢复项目题目信息 难度 3 正确答案 D 恢复项目是指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因自然灾害、战争或人为的灾害等原因已 解题方案全部或部分报废,而后又投资恢复建设的项目。不论是按原来规模恢复建设的,还 是在恢复的同时进行扩建的,都算恢复项目。 在资本金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为() (本题分数2 分,本题得分0 分。) A、项目总投资 B、固定资产投资 C、销售收入 D、资本金 题目信息 难度 3 正确答案 D 解题方案资本金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资本金×100% 建筑业采用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本题分数2 分,本题得分0 分。) A、自营方式 B、承发包方式 C、统建经营

建筑产品的的特点

1、建筑产品的的特点:建筑产品的庞体性,固定性,多样性,复杂性。 2、建筑施工的特点:建筑施工的长期性,流动性,个别性,复杂性。 3、组织流水施工的要点:划分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施工段,每个施工过程组织独立的施工班组,主要施 工过程必须连续、均衡的施工。 4、划分施工段的基本要求:①施工段的数目要合理②各施工段的劳动数量应大致相等③施工段的划分界 限要以保证施工质量且不违反操作规程要求为前提④当组织楼层结构的流水施工时,为使各施工班能连续施工,上一层的施工必须在下一层对应部位完成后才能开始。 5、流水步距:流水施工中,相邻两个施工班组先后进入同一施工段开始施工的间隔时间。 6、双代号网络图:是以一条箭线表示工作,用箭线首尾两个节点编号做工作代号的网络图形。基本要素: 箭线,节点,线路。 7、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①按施工准备的规模及范围划分:全场性施工准备、单项施工条件准备、分部 分项工程作业条件准备。②按拟建工程所处的不同施工阶段划分: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和各施工阶段施工前的施工准备。③按施工准备工作的主体划分:建设单位的准备和施工单位的准备。 8、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原始资料的调查收集、技术资料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物资准备、施工人员准 备和季节施工准备。 9、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项目或群体工程为对象,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和其他有关资 料及现场施工条件编制的,用以指导建设项目过程中各项施工活动的全局性、综合性和纲领性的技术经济文件。内容:工程概况、总体施工部署、施工总进度计划、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10、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引入场外交通道路,布置仓房,布置加工厂和混凝土搅拌站,布置内部运 输道路,不知临时房屋,布置临时水、电官网和其他动力设施,绘制正式施工总平面图。原则:①平面布置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不挤站道路。②各种仓库、机械、加工厂尽量靠近使用地点,减少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减少运输费用,并保证运输方便③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④充分利用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⑤各种临时设施的布置应有利于生产和方便生活⑥应满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防火、环保、市容等。 11、单位工程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原则:①现场布置尽量紧凑,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②短运输、 少搬运③控制临时设施规模,降低临时设施费用③控制临时设施规模,降低临时设施费用④临时设施的布置,应便于施工管理及工人的生产和生活⑤遵循建设法律法规对施工现场管理提出要求,利于生产生活安全环保市容卫生防疫劳动保护等。 设计步骤:收集原始资料,布置垂直运输机械,搅拌站的布置、布置材料构件的堆场、布置加工厂,布置运输道路,布置临时设施,布置水电管网,布置安全消防设施,计算技术经济指标,调整优化。 12、混凝土泵和泵车布置要求:①混凝土泵设置处的场地应平整坚实,具有重车行走条件,且有足够的场 地、道路畅通,使供料调车方便②混凝土泵应尽量靠近浇筑地点③其停放位置接近排水设施,供水供电方便,便于泵车清洗④混凝土泵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高压电线,同时要有防范高空坠物的措施⑤当高层建筑采用接力泵泵送混凝土时,期设置位置应使上下泵的输送能力匹配,且验算其楼面结构部位的承载力,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13、划分施工段的部位:①设置有伸缩缝、沉降缝的建筑工程可按此缝为界限划分②单元式的住宅工程, 可按单元为界分段,必要时以半个单元为界分段③道路、管线等线性长度延伸的建筑工程,可按一定长度作为一个施工段④多幢同类型建筑,可以一幢房屋作为一个施工段

建筑行业的特点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工程行业普遍具有人力密集型的特点,部分大型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还具有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的特点。其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行业还具有如下特点: 中商情报网《2012-2016年中国建筑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1)行业的周期性 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一般与工程所在行业密切相关。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承包商从事的勘察设计咨询和工程承包业务主要是为电力行业以及农业、城市化等民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因此,我国电力行业与农业及城镇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本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2)行业的地域性 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与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区域特征较为明显。水利水电工程承包业务则与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域性分布密切相关,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部

产品再制造特征的研究

产品再制造特征的研究 Study on the Charact erist ics of Products Remanufacturing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200030) 赵昱卿 夏守长 奚立峰 【摘要】再制造是一项具有高回报率的生产活动,适合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于回收过程、需求以及废旧产品状态的不确定性,再制造的生产计划和管理活动比传统制造要复杂 得多。主要探讨了再制造的基本步骤以及与传统制造之间的区别,并在综合分析国外案例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归纳了再制造的6个特点,并讨论了当前的研究趋势。关键词 再制造 再利用 逆向物流 Keywords remanufacturing ,recy cling,r everse log istics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关注,旧产品的再制造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传统的对旧产品和物料填埋和焚烧的处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 求。回收旧产品,进行再制造和再利用日趋普遍,已逐渐由设计→生产→流通→消费→维修→废弃的“资源浪费型”社会向“资源循环型”社会转变,如图1 所示。 图1 “资源循环型”社会 从技术角度分析,再制造带来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逆向物流”。逆向物流具有与传统物流不同的特点,对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技 术还很缺乏,限制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如Geraldo Ferr er [1]等研究了再制造对经济的影响;Gudrun P.Kies-m uller [2]等研究了在回收与需求相关情况下再制造的库存模型;Knut Richter [3] 等应用Wagner/Whitin 模型对再制造的生产计划问题建模并优化;M oritz Fleischmanna [4] 等就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再制造库存该如何管理提出了一个基本模型。 再制造的定义及相关产品特征 再制造是一个将旧产品恢复到“新”状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旧产品被清洗、拆卸和检测,有再利用价值的部件被再处理,然后进入库存。将库存中经过再制造的零部件(或者加入适当新的零部件)重新装配成“新”产品,使其具有和原产品一样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可进行再制造的产品一般具有如下的特征:1)耐用型产品;2)某些功能受到损坏;3)标准件组成,各部件均可更换;4)剩余价值较高,且再制造的成本低于剩余价值;5)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稳定;6)顾客认同并且能够接受再制造产品。 目前再制造的产品大致有电子设备、汽车、发动机、复印机、打印机等。 ——脉冲卡、I/O 卡、A /D 卡以及步进电机专用驱动模块组成的输入/输出控制系统,用软件的方法控制步进电机的方向和速度,以带动工作台按预期的目标运动,细分驱动电路提高了系统的分辨率和步进精度,而且使步进电机运行平稳,减弱甚至消除振动,提高启动转矩。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机床的各种加工运动。经实验验证,该系统控制简单,运行可靠,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参考文献 1.林其骏主编.机床数控系统.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韩权利等.开放式数控系统.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1 3.闵越.以P C 为基础的数控系统.计算机技术应用,1999,2 4.周延佑.世界数控系统的发展与机床数控化改造.机械工人(冷加工),1999,5 责任编辑 黄进平 ? 7?

建筑工程的特点

前言我们从事着建筑业,首先来了解一些建筑工程的特点: (一)建筑产品的固定性 建筑工程项目由我们施工单位施工完毕后,只能就地移交给建设单位。就像我们承建的*****园工程,不仅是34[wiki]层高[/wiki]层住宅楼,就是小小的 幼儿园,施工完毕后,只能就地移交给建设公司,而不像电视机、汽车等产品可以拿到全国各地进行买卖、交易。这就是建筑产品的固定性。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决定了施工企业生产的建筑产品总不能像其它商品一样,这个东西你给的价格合适我就卖给你,不合适我不卖给你。为你建造的,就只能卖给你。 (二)建筑产品的多样性 建筑产品多种多样,每项工程都有不同的规模、结构、造型和装饰,所用的建筑材料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价格有高有低,差距相当的大。譬如大理石地面,国产低档的大理石45元/平米,而进口的意大利大理石在1000元/平米,有的甚至更高。同样一平米的大理石,价格差距如此之大,那就需要一个价格杠杆来计算它的价格。 (三)建筑产品的价值巨大 普通的小型建筑产品,价值达十几万、几十万,大型建筑产品的价值可达几千万、几亿元、甚至高达几十个亿。这么大的造价,根本不可能大致估算一下就能算出个子丑寅卯来,而只能从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直至建设项目逐级计算而成。才能得到准确的工程造价。 (四)建筑生产具有周期长的特点。 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一般都相当巨大。这就决定建筑产品不能像其它一般工业产品那样,在产品销售之后才能收回成本并获取利润。因此,建筑产品的生产往往由业主预付部分工程价款作为生产资金,后由施工单位每月按施工进度,也就是完成的工程量与业主进行结算,竣工后再最后决算。 (五)我们与施工班组结帐,模板多少元每平米,钢筋多少元每吨,贴面砖多少元每平米,这时,也必须要有一个标准来计算。 (六)作为项目经理和栋号负责人,对所负责的工程内部核算,材料、人工等,到底是节约了还是亏了,都需要一个与工程所对应的计算标准。 …… 以上的各个计算环节,都是以工程的工程量结合某个计算标准进行计算,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预算。所用的计算标准,那就是定额。 不管在筹建中、施工中,还是在决算阶段,我们时刻都离不开定额,定额无时无刻不在指导和帮助我们准确的确定造价,因此,我们应该也必须掌握一定的预算知识。 本次讲座,我们主要了解平时经常用到的上海市建筑工程预算定额(93版)、以及常用定额子目包含的工作内容和计算方法。 第一篇预算的分类 基本建设概预算,是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统称。切实做好概预算的编制工作,对于推行基本建设投资包干,实行经济核算,合理使用建设资金,降低建设成本,充分发挥投资效果,多快好省地完成基本建设任务,具有重要地意义。第一节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是设计单位,根据有关设计图纸、说明书、设备规格表、概算定额、各种工程取费和费用标准等资料计算出项目建设投资额。是确定整个项目从筹建

产品特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15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 ①产品特征谁提出的,什么时候出现的?在哪个行业出现?不一定是在汽车行业。 在1875年,A.H.丘蒲洛夫教授的学位论文《铁路业》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特征的概念,并把其应用于运输行业[1]。 ②产品特征什么时候应用在汽车上,什么时候出现在汽车行业 1919年,RH Fabris首次将产品特征应用在汽车上,此时这个名词出现于汽车行业[2]。 ③产品特征在汽车行业应用的怎么样?大家怎么做的,欧美,日韩等国家都是怎么做的? 产品特征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以美国、日本、西欧为代表的现代汽车制造都已经从基于设计特征汽车覆盖件虚拟制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计算机设计、仿真及优化进行虚拟汽车样机及零部件的评价及设计,使得汽车研发周期不算缩短,成本明显降低,质量明显提升[3]。 ④产品特征的研究现状,哪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特征细分出发这种,差异化 英国Cranfield理工学院的Pratt和Wilosn为CAM-1提出了一个按形状和构造特点对形状特征分类的模式;美国Ariozna州立大学的shha探讨了特征表达和解释问题,开发了ASU特征试验台;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的Manyta教授研制了特征造型系统EXTDesgin;意大利热亚那应用数学研究所的alcidieno等人提出了边界模型表示特征对象的描述方法,特征识别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系统,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的Beizt开发了基于特征的造型系统GEKO;Douglas等人研究了用凸多面体分解法进行加工特征几何推理技术;TUnre等人研究了公差特征模型建立的问题;Jrsolw等人研究了公差特征模型建立的问题;Jarolaw等人研究了尺寸及公差表示处理的问题;美国Purdue大学的Andedrson等人研究了基于特征设计工艺规程的几何推理问题[4]。 ⑤国外关注什么,研究方向是什么? 现阶段,国外对于产品特征的关注主要是以计算机辅助技术为支撑的虚拟制

建筑施工特点

建筑施工的特点 建筑施工的特点主要由建筑产品的特点所决定。和其他工业产品相比较,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从而使建筑施工除了一般工业生产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下述主要 特点: ①生产的流动性。一是施工机构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二是在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随着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 不断转移操作场所。 ②产品的形式多样。建筑物因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必将随之变化,很难实现标准化。 ③施工技术复杂。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土石方、土建、吊装、安装、运输等)交叉配合施工,所用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因而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 较高。

④露天和高处作业多。建筑产品的体形庞大、生产周期长,施工多在露天和高处进行,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⑤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还很低,仍要依靠大量的手工操作 超高层建筑 在当今建筑领域,超高层建筑比比皆是,按照规范的定义,建筑高度超过 100m的建筑物就属于超高层建筑。如由深圳分公司施工的诺德中心、新世界中心、重庆国际大厦工程等。超高层建筑除了高度高以外,在施工过程中还有以下特点,本文将作一简述。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 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地下室深、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 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砼、钢管砼、钢钢砼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 的结构形式。

2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摘要:建筑产品的生产同一般工业生产相比,它又具有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特点。建筑产品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固定性、多样性,建筑物体积庞大。 关键词:建筑产品;固定性;技术;经济特点;经济效益 1 建筑产品的特点 1.1建筑产品在空间上的固定性建筑产品——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在一个地方建造后不能移动,只能在建造的地方供长期使用,它直接与作为基础的土地连接起来,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产品本身甚至就是土地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油气田、地下铁道和水库,建筑产品本身是固定不动的。 1,2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建筑业根据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地区,建造不同型式的多种多样的房屋和构筑物,这就表现出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建筑业的每一个建筑产品,都需要一套单独的设计图纸,而在建造时,根据各地区的施工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就是采用同—种设计图纸的建筑产品,由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交通、材料资源等社会条件的不同,在建造时,往往也需要对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等做相应的改变。 1,3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在建造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需建筑材料数量巨大,品种复杂,规格繁多,常数以万计。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因此占用空间也多。 2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2,1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每件建筑产品都有专门的用途,都需采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施工方法,使用不同的材料、设备和建筑艺术形式。根据使用性质、耐用年限和抗震要求,采用不同的耐用等级、耐火等级和抗震等级。随着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涌现,建筑艺术形式经常推陈出新,即使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六大特点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六大特点 建筑施工主要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它有着与工矿企业明显不同特点: 一、工程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固定,这是它不同于其他行 业的根本点。建筑产品是固定的、体积大、生产周期长。一座厂房、一幢楼房、一座烟囱或一件设备,一经施工完毕就固定不动的了。 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筑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进行作业,这种情况一般持续几个月或一年,甚至于三、五年,工程才能施工完成。 二、流动性大是建筑施工的又一个特点。一座厂房、一栋楼房 完成后,施工队伍就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去建新的厂房或住宅。这些新的工程,可能在同一个厂区,也可能在另一个区域,甚至在另一个城市内,那么队伍就要相应的在区域内、城市内或者地区内流动。 三、露天高处作业多。在空旷的地方盖房子,没有遮阳棚,也 没有避风的墙,工人常年在室外操作,一幢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到屋面工程,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70%。建筑物都是由低到高建起来的,以民用住宅每层高2.9米计算,两层就是 5.8米,现在一般都是多层建筑,甚至到十几层或几十层,所以绝大 部分工人,都在十几米或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高空,从事露天作业。夏天热、冬天冷,风吹日晒,工作条件差。 四、手工操作,繁重的劳动,体力消耗大。大多数工种至今仍 是手工操作。例如:一名瓦工,每天要砌筑一千块砖,以每块砖重 2.5Kg,就得凭体力用两只手操作近3吨重的砖,一块块砌起来,弯 腰上千次。还有很多工种如抹灰工、架子工、混凝土工、管道工等也都是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近几年来,墙体材料有了改革,出现了大模、滑模、大板等施工工艺,但就全国来看,多数墙体还仍然是用粘土砖一块块地砌筑。 五、变化大,规则性差。每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到装修,每 道工序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同,即使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生产过程也不相同。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着变化,每个月、每天、甚至每个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