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附录A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最初调查表

附录B

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地调查表

疫情类型(1)确诊(2)疑似(3)可疑

B1 疫点易感禽与发病禽现场调查

B1.1 最早出现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发病数:只,死亡数:只,圈舍(户)编号: 。

B1.2 禽群发病情况:

圈舍(户)编号家禽品种日龄发病日

发病数开始死

亡日期

死亡数

B1.3 袭击率:

计算公式:袭击率=(疫情暴发以来发病禽数÷疫情暴发开始时易感禽数)×100%

B2 可能的传染来源调查

B2.1 发病前30d内,发病禽舍是否新引进了家禽?

(1)是(2)否

引进禽品种引进数

混群情

况*

最初混

群时间

健康状

引进时

来源

* 混群情况为:(1)同舍(户)饲养(2)邻舍(户)饲养(3)饲养于本场(村)隔离场,隔离场(舍)人员应单独隔离

B2.2 发病前30d内发病禽场/户是否有野鸟栖息或捕获鸟?(1)是(2)否

鸟名数量来源鸟停留地

点* 鸟病死数

与禽畜接触频

率**

* 停留地点:包括禽场(户)内建筑场上、树上、存料处及料槽等;

** 接触频率:指鸟与停留地点的接触情况,分为每天、数次、仅一次。

B2.3 发病前30d内是否运入可疑的被污染物品(药品)?

(1)是(2)否

物品名称数量经过或存放地运入后使用情

B2.4 最近30d内是否有场外有关业务人员来场?(1)无(2)有,请写出访问者姓名、单位、访问日期,并注明是否来自疫区。

来访人来访日期来访人职业/

电话

是否来自疫区

B2.5 发病场(户)是否靠近其他养禽场及动物集散地?

(1)是(2)否

B2.5.1 与发病场的相对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B2.5.2 与发病场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

B2.5.3 其大致情况__________。

B2.6 发病场周围10公里以内是否有下列动物群?

B2.6.1 猪,__________。

B2.6.2 野禽,具体禽种:__________。

B2.6.3 野水禽,具体禽种:__________。

B2.6.4 田鼠、家鼠:__________。

B2.6.5 其它:__________。

B2.7 在最近25-30d内本场周围10公里有无禽发病?(1)无(2)有,请回答:

B2.7.1 发病日期:__________。

B2.7.2 病禽数量和品种:__________。

B2.7.3 确诊/疑似诊断疾病:__________。

B2.7.4 场主姓名:__________。

B2.7.5 发病地点与本场相对位置、距离:__________。

B2.7.6 投药情况:__________。

B2.7.7疫苗接种情况:__________。

B2.8 场内是否有职员住在其他养殖场/养禽村?

(1)无(2)有

B2.8.1该农场所处的位置:__________。

B2.8.2该场养禽的数量和品种:__________。

B2.8.3该场禽的来源及去向:__________。

B2.8.4职员拜访和接触他人地点:__________。

B3 在发病前30d是否有饲养方式/管理的改变?

(1)无(2)有,__________。

B4 发病场(户)周围环境情况

B4.1 静止水源-——沼泽、池塘或湖泊:(1)是(2)否B4.2 流动水源——灌溉用水、运河水、河水:(1)是(2)否

B4.3 断续灌溉区——方圆三公里内无水面:(1)是(2)否B4.4 最近发生过洪水:(1)是(2)否

B4.5 靠近公路干线:(1)是(2)否

B4.6 靠近山溪或森(树)林:(1)是(2)否

B5 该养禽场/户地势类型属于:

(1)盆地(2)山谷(3)高原(4)丘陵(5)平原(6)山区(7)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

B6 饮用水及冲洗用水情况

B6.1 饮水类型:

(1)自来水(2)浅井水(3)深井水(4)河塘水(5)其他

B6.2 冲洗水类型:

(1)自来水(2)浅井水(3)深井水(4)河塘水(5)其他

B7 发病养禽场/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情况:

(1)免疫(2)不免疫

B7.1疫苗生产厂家__________。

B7.2 疫苗品种、批号__________。

B7.3 被免疫鸡数量__________。

B8 受威胁区免疫禽群情况

B8.1 免疫接种一个月内禽只发病情况:

(1)未见发病(2)发病,发病率__________。

B8.2 异源亚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B9 解除封锁后是否使用岗哨动物

(1)否(2)是,简述结果__________。

B10 最后诊断情况:

B10.1 确诊HPAI,确诊单位__________。

B10.2 排除,其他疫病名称__________。

B11 疫情处理情况

B11.1 发病禽群及其周围三公里以内所有家禽全部扑杀:(1)是(2)否,扑杀范围:__________。

B11.2 疫点周围3-5公里内所有家禽全部接种疫苗(1)是(2)否

所用疫苗的病毒亚型:__________厂家__________。

附录C

高致病性禽流感跟踪调查表

C1 在发病养禽场/户出现第1个病例前21d至该场被控制期间出场的(A)有关人员,(B)动物/产品/排泄废弃物,(C)运输工具/物品/饲料/原料,(D)其他(请标出)__________,养禽场被隔离控制日期__________。

C2 在发病养禽场/户出现第1个病例前21d至该场被隔离控制期间,是否有家禽、车辆和人员进出家禽集散地?(家禽集散地包括展览场所、农贸市场、动物产品仓库、拍卖市场、动物园等。)(1)无(2)有,请填写下表,追踪可能污染物,做限制或消毒处理。

C3 列举在发病养禽场/户出现第1个病例前21d至该场被隔离控制期间出场的工作人员(如送料员、雌雄鉴别人员、销售人员、兽医等)3d内接触过的所有养禽场/户,通知被访场家进行防范。

姓名出场人员出场日期访问日期目的地/电

C4 疫点或疫区水禽

C4.1在发病后一个月发病情况

(1)未见发病(2)发病,发病率__________。

C4.2 异源亚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标本类型采样时间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结果

C5 疫点或疫区留鸟

C5.1 在发病后一个月发病情况

(1)未见发病(2)发病,发病率__________。

C5.2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标本类型采样时间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结果

C6 受威胁区猪密切接触的猪只

C6.1 在发病后一个月发病情况

(1)未见发病(2)发病,发病率__________。

C6.2 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异源亚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C7 疫点或疫区侯鸟

C7.1在发病后一个月发病情况

(1)未见发病(2)发病,发病率__________。

C7.2 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C8 在该疫点疫病传染期内密切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__________。

(1)未见发病

(2)发病,简述情况: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附录A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最初调查表

附录B 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地调查表 疫情类型(1)确诊(2)疑似(3)可疑 B1疫点易感禽与发病禽现场调查 B1.1 最早出现发病时间:年月日时, 发病数:只,死亡数:只,圈舍(户)编号: B1.2 禽群发病情况: B1.3袭击率: 计算公式:袭击率=(疫情暴发以来发病禽数—疫情暴发开始时易感禽数)x 100% B2可能的传染来源调查 B2.1发病前30d内,发病禽舍是否新引进了家禽? (1 )是(2 )否

B2.2发病前30d内发病禽场/户是否有野鸟栖息或捕获鸟? (1 )是(2 )否 B2.3发病前30d内是否运入可疑的被污染物品(药品)? (1 )是(2 )否 B2.4最近30d内是否有场外有关业务人员来场?(1)无(2)有,请写出访问者姓名、单位、访问日期,并注明是否来自疫区

B2.5发病场(户)是否靠近其他养禽场及动物集散地? (1 )是(2 )否 B2.5.1与发病场的相对地理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 B2.5.2与发病场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 。 B2.5.3其大致情况 _________ 。 B2.6发病场周围10公里以内是否有下列动物群? B2.6.1 猪,_________ 。 B2.6.2野禽,具体禽种: ________ 。 B2.6.3野水禽,具体禽种: _________ 。 B2.6.4田鼠、家鼠: __________ 。 B2.6.5 其它:_________ 。 B2.7 在最近25-30d内本场周围10公里有无禽发病?(1)无(2 )有,请回答: B2.7.1发病日期: _________ 。 B2.7.2病禽数量和品种: _________ 。 B2.7.3确诊/疑似诊断疾病: _________ 。 B2.7.4场主姓名: _________ 。 B2.7.5发病地点与本场相对位置、距离:___________ 。 B2.7.6投药情况:。

中医治疗流感

中医治疗流感 I作者导读:“自古以来,中医就是在与瘟疫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现如今医学昌明,造成大批人死亡、毁灭性的瘟疫没有了,但是造成社会动荡、人心惶惶的疫情,还是时有发生,比如十几年前的非典,前几年的禽流感、手足口,以及今冬的流感大流行。 曾经应对非典,中医就比西医强——不死人、恢复快、没有后遗症。正是看到中医在抗击非典中的 作用,从政府到民间才开始重新重视起了中医。中医才从没落中,开始复兴。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骂中医、要取消中医。要想改变这些人的观念,靠辩论没用,而是要求中医必须在应对大大小小的疫情发挥作用才行——本文要表达的正是:应对目前的流感,中医疗效确切、效果非常好,比西医要强得多。”(编辑/王超) 国家卫计委《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的中医部分不适用于目前的流感治疗 作者/刘毅 今冬流感大流行,国家卫计委因此发布了最新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这是流感诊疗方案时隔七年的首次更新,各媒体争相登载,好像终于有了应对流感的权威方案,大家可以放心了。但是,这个方案的中医治疗部分不适用于目前的流感治疗。 方案的中医治疗部分,把流感分为几个证型:1、风热犯肺,治以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中成药推荐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等;2、热毒袭肺,治以麻杏石甘汤加减,中成药推荐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等;3、毒热壅肺 方案把流感按温病辨证用方,但根据我临床观察和治疗效果:2017年冬至今的流感属于伤寒,不属 于温病,按温病辨证论治是完全错误的。 中医把外感(流行性感冒属于外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伤寒,一类是温病。伤寒和温病,从病的起源、辨证方法、治疗用方都是完全不同的。 关于今冬流感,我把我临床观察到的、以及辨证论治的方案和疗效报告如下: 从2017年冬天到目前的发烧感冒,普遍具有如下症状:1、高烧,烧到39度、40多度很普遍;2、 高烧难退,吃退烧药也难退、即便退下一点很快有升上去;3、精神状态差,往年小孩即便高烧,精 神状态还好,但今年只要发烧,无论高低,精神状态大都不好。 具体到小儿和成人,症状表现和辨证用方又不同: 一、小儿 小儿普遍有如下症状:头晕、恶心、纳呆、高烧下午和晚上重上午轻。出现比较多的症状还有头痛、肚子痛、鼻塞、流鼻涕、大便不下或干或酸臭。咽喉肿痛的症状很少见到。头晕恶心、纳呆是伤寒少阳病的典型症状,高烧下午和晚上重,是阳明病。按伤寒辨证,这是一个少阳阳明合病,如果再伴有头痛、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就是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合病。我用方必选小柴胡汤,合方必选小承气汤或白虎汤,或两方都选,或加一味芒硝,有太阳证就选葛根汤或麻黄汤,其他的方或药随证选用。 中医光讲理论是不行的,中医理论怎么说都能自圆其说,听起来都有理,但评价的标准只有一个一—那就是疗效。我上面分析了半天,究竟疗效如何? 疗效是很令人满意的:一般一天内(大概占到七成左右),就可以烧退病愈。所以我看病时,都会很 明确的告诉家长:停掉所有西药,按我说的吃中药,明天病就好(为了具体说明,文后附几个病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我的经验,小儿一旦出现咽喉红肿疼痛,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温病(温病从口鼻而入),就算不是温病,也要加一些双花、连翘之类的清热解毒的药。今冬也怪,几乎见不到小儿咽喉红肿疼痛的情况,而往年却很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的流感不属于温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附件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和控制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生、传播,特制定本方案。 1 调查目的 1.1调查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为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2 发现和追踪病、死禽类及人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1.3 发现人传人的线索,并寻找其证据,为及时做好流感大流行应对准备提供依据。 2 组织与准备 2.1 启动条件 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监测系统报告、群众反映、媒体报道、疫情通报等途径获知本辖区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发生经省级及以上农业部门证实的禽流感疫情。 (2)发现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3)发现人禽流感疑似、确诊病例。 (4)发现其他需要排除人禽流感的病例或需要开展调查的相关情况。 2.2 组织及实施 2.2.1县级卫生部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禽流感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2小时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取

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根据需要,可请求上级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2.2.2市级及以上卫生部门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派遣调查组前往疫情发生地进行调查;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应邀或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派遣前往疫区指导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3 调查准备 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组成员一般包括有关领导、流行病学工作者、临床医生、消毒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其它相关人员等。 3 调查内容和方法 3.1背景资料收集 3.1.1当地地理、气象、人口等资料的收集 通过查阅资料、咨询当地相关部门等方法了解当地的地理状况(如地理位置、流域、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植被、湖泊、河流、交通状况等)、气象资料(如年均气温、年均月气温、年均降雨量、年均月降雨量、年均湿度、当年月均气温及月均降雨量及月均湿度等)、农林业(土地使用、农业种植、养殖业、野生动物、候鸟迁徙情况等)、人口资料(最新的人口总数、年龄别构成、流动人口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产值、医院数量及床位数、学校数量等)、其它相关资料如特殊风俗及生活习惯等。 3.1.2历史及横断面相关资料调查

中药组方 治疗禽流感的药方集锦

中药组方治疗禽流感的药方集锦 禽流感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的疾病。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腹泻,产蛋率下降,主要病理变化为败血症特征。本病呈世界性流行,近年来我国也有本病发生,且日趋严重,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治疗禽流感的处方 【处方】① 荆防败毒散、银翘散、维生素C泡腾片 用法用量:成鸡1000只,荆防败毒散、银翘散各2000克,拌料或水煎服,煎服后的药渣拌料。维生素C泡腾片100 片饮水,连用3-5天。 ② 双黄连口服液、板清颗粒 用法用量:1000只成鸡,双黄连口服液1000毫升,板清颗粒500克,混饮,连用3-5天。 ③ 银黄口服液、降脂增蛋散 用法用量:此方用于弱毒流感病毒感染并导致产蛋下降的鸡群。银黄口服液混饮每1L水鸡、猪1ml 连用3日。降脂增蛋散混饲每1kg饲料鸡5~l0克。连用 3-5天。 ④ 银黄注射液、清瘟败毒片

用法用量:对散发的流感病鸡,银黄注射液0.1ml/kg体重;清瘟败毒片3片/kg体重。 【荆防败毒散】 组方:荆芥45g 防风30g 羌活25g 独活25g 柴胡30g 前胡25g 枳壳30g 茯苓45g 桔梗30g 川芎25g 甘草15g 薄荷1 5g 制法:以上12味,粉碎,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灰黄色至淡灰棕色的粉末;气微香,味甘苦、微辛。 功能:辛温解表,疏风祛湿。 主治:风寒感冒,流感。 用法与用量:马、牛250~400g;羊、猪40~80g;兔、鸡 1~3g。 【银翘散】 组方:金银花60g 连翘45g 薄荷30g 荆芥30g 淡豆豉30g 牛蒡子45g 桔梗25g 淡竹叶20g 甘草20g 芦根30g 制法:以上10味,粉碎,过筛,混匀,即得。

2018人感染H7N9禽流感6种知识考试答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版)》等6种重点知识考试参考答案 1.患者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时,病原学检测间隔(c ),连续两次阴性,可根据相应规定解除隔离措施。 A.1-2 天 B.3-4天 C.2-4天 D.4-5天 2.以下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d A.血生化中有肌酸激酶升高 B.对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C.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 D.以上均对 3.重症病例病毒核酸阳性可持续(A )周以上 A.3 B.6 C.9 D.12 4.下列哪项不是寨卡的临床特征D A.发热 B.皮疹 C.关节痛 D.角膜炎 5.人感染H7N9禽流感易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 ) A.年龄≥45岁 B.合并严重基础病或特殊临床情况 C.发病后持续高热(T≥39度) D.淋巴细胞计数持续降低 6.以下不属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次要标准的是(D ) A.呼吸频率≥30次/分 B.氧合指数≥250mmHg C.多肺叶浸润 D.血尿素氮≥7.14mmol/L 7.以下不能对寨卡病毒灭活的是( C) A.70%乙醇 B.1%次氯酸钠 C.红外线照射 D.过氧乙酸 8.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C ) A.病毒分离应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B.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符合其流行病学史 C.疑似病例应及时采集标本,并送至所在医院检验科进行病原学检测 D.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9.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戴(D ) A.一次性口罩 B.纱布口罩 C.特效抗病毒口罩 D.医用防护口罩 10.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D ) A.5分钟 B.15分钟 C.30分钟 D.1小时 11.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并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确保诊疗区域的工作环境达到(D )的需求 A.消灭一切可能性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救治患者 D.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救治患者 12.根据WHO通报的MERS疫情,结合文献报道,对(A )进行修订。 A.《中东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4版)》 B.《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C.《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D.《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13.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A A.留取呼吸道标本 B.做药物过敏实验 C.查验血型 D.量体温 14.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A )传播的证据 A.寨卡病毒 B.鼠疫 C.霍乱 D.疟疾 15.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 ) A.肺炎 B.腹泻 C.出血 D.呕吐

2008年砀山县梨炭疽病大爆发案例分析

2008年砀山县梨炭疽病大爆发案例分析 摘要:近年来,梨炭疽病在梨树上危害严重,尤其在砀山酥梨上从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2008年砀山县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梨炭疽病,梨农们损失惨重。本文通过对多篇文章和相关新闻的参考,分析了梨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大爆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关键词:梨炭疽病发病规律发病原因防治对策 砀山位于黄河故道,是全国闻名的水果大县,“砀山梨”驰名中外,种梨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2008年7、8月,梨炭疽病大面积爆发,安徽砀山梨树遭受史上最重病虫害,梨农们损失惨重。梨炭疽病的学名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k 也称苦腐病是一种无性世代病害。它主要危害果实, 也危害枝条。2006 年以前,在黄河故道果区,梨果炭疽病每年发病很轻,几乎看不到,故在该地区病虫害防治中没有列入重点防治对象。广大果农和技术人员几乎不认识这种病,也不知道用什么药物进行防治。2007 年8 月中旬该病开始暴发,果农措手不及,束手无策,产量损失很大。2008年从7 月下旬就大量发生,整个8 月份暴发,特别是8 月下旬,更加严重,病叶感病单株100%,落叶量达到半数的占50%,全部落叶的20%,轻度落叶的30%,病果感病单株85%,经济损失严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砀山梨灾调查》数据显示:砀山县50万亩梨园,90%减产60%以上,大约50%梨园绝收,受灾人口60.5万人,砀山农民直接经济损失9.33亿元。 1 发生规律 1.1 病原 梨炭疽病菌的无性世代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Penz. et Sacc.],属半知菌亚门;有性阶段为围小从壳[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chr. et Spauld],属子囊菌亚门,自然情况下少见。 病菌分生孢子盘埋生在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直径50-150微米。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栅状排列,大小10-20×1.5-2.5微米,密集,结成直径约80微米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上有刚毛,褐色,直立,具1~2个横隔膜,大小为135~160微米。子囊壳聚生,大小125-320×150-204微米,子囊55-70×9-16微米,子囊孢子单胞,略弯曲,无色,大小12-28×3.5-7微米;分生孢子无色,椭圆形至长形,发芽时具1隔膜,大小12-25×6-8微米。 1.2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也能侵染枝干、果台、叶片等。 果实:果实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的小圆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色泽加深,并且软腐下陷。病斑表面颜色深浅交错,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在病斑处表皮下,形成无数小粒点,略隆起,初褐色,后变黑色。有时它们排成同心轮纹状。在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至今由禽鸟传人的禽流感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7N7及甲型H9N2。禽流感主要通过横向传播,即通过易感禽类与感染禽类的直接接触或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而传播,如被污染的饮水、飞沫、饲料及其他被污染的蛋筐、蛋盘、运输工具等。被病毒污染的羽毛和粪便是重要的传染物,因为病毒含量高而且存活时间长,应特别注意。该病能否垂直传播,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但从自然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鸡蛋蛋黄、蛋清及蛋壳中均能分离到病毒,所以感染鸡群的蛋不能用作孵化,不经消毒处理的不能运至非疫区。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传播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人类对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中缺乏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除非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否则它很难侵犯人类,导致人与人间传播。人禽流感的发生,目前只可能是因接触的病禽而感染。人感染病毒的几率很小。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单纯型流感 仅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变化,黏膜可见充血、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肺炎型流感 肺脏是暗红样水肿。气管、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黏膜充血,其纤毛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膜下层灶性出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肺泡中有纤维蛋白渗出液,含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肺中叶肺泡有出血,肺泡内可有透明膜,肺组织易分离出流感病毒。 严重并发症型流感 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实变。由于肺间质水肿、间质负压减小,增加小气道陷闭倾向,导致肺不张;肺泡膜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亦陷隐闭;加之肺充血,使肺容量减小和肺顺应性下降,导致急性呼吸急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一起炭疽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起炭疽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2-07-12T17:32:07.4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刘丹[导读] 通过对1例肺炭疽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刘丹(乌兰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肺炭疽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噬箘体裂解实验及青霉素敏感实验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共确诊6例病人,其中5例皮肤炭疽病例治疗痊愈,1例肺炭疽死亡。患者有明确的病、死畜接触史。通过对感染病畜肉的追踪销毁、接触人群的隔离检查及患者接触环境的消毒,及时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的发展。结论医疗机构应提高炭疽诊断治疗水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造成肺炭疽的形成和疫情蔓延的可能。应加大对炭疽的防治知识宣传力度,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地区进行重点宣传,让群众了解必要的预防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和防护能力。【关键词】炭疽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1年8月26日我中心接到一封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函,报告该省收治了我市一名炭疽病人,经过医治无效临床死亡。接到报告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赶赴该患者住址现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是一起皮肤炭疽爆发疫情,其中1例继发感染肺炭疽死亡。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基本情况 患者郭××,男,55岁,汉族,职业为瓦工,家庭住址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永联办事处永联嘎查团结屯133号。该办事处为城乡结合部,属于半农半牧区,也属于炭疽流行区。8月30日经过专家结合该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了研判,结果判定为炭疽确诊病例,病型为皮肤炭疽、脑膜炎型炭疽和肺炭疽。该患者曾经于2011年8月18日参与不明原因病死牛的屠宰分割,期间双手均被割伤划破。8月22日患者出现周身疼痛,当日晚表现发热。潜伏期5天,23日病情加重,双侧腋下淋巴结先后出现肿大,24日体温达摄氏38.5度,视为感冒,在村卫生所经抗生素治疗,未见效果,当晚自觉头疼头晕,便于25日早先后到城区2所综合医院就诊,均怀疑为皮肤炭疽,并被一所医院收治入院,鉴于该医院不具备收治条件,23时转至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辅助检查:床头胸片显示右下肺外带肋膈角模糊,疑似片状阴影,上纵膈增宽,入院诊断为皮肤炭疽疑似病例。 该患者于8月26日14时50分医治无效,临床死亡,死亡原因为脑膜炭疽导致的高颅压、脑疝致呼吸、循环衰竭。 2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1 本次疫情传染源及接触人群8月1日,该患者的连襟养牛10余头中1头牛突然不明原因死亡,未经任何处理整只出售。8月18日又有一头牛发病死亡,患者郭××前来帮助屠宰分割出售给本村屯的居民,在屠宰过程中不慎将双手割伤划破感染发病,确定本次炭疽爆发疫情传染源为王××家病牛,而后郭××为继发肺炭疽传染源,经调查,共与该患者密切接触者共27人,一般接触者3人,购买和加工、食用牛肉等密切接触53人。 2.2这次流调中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从8月1日至30日,共发现有6例先后出现小丘疹、水泡,继而在水泡周围出现环形水肿,中央水泡发生溃疡,并坏死形成焦痂,呈现典型的皮肤炭疽痈,其中1例继发成肺炭疽死亡,5例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痊愈出院。 2.3实验室检测和结果根据《炭疽诊断标准》(WS2 83—2008)[1]、《动物炭疽诊断技术》(NY/T561—2002)[2],8月26日,我们共采集病人及接触者血样31份和皮肤渗出液共9份、污染土壤等污染材料3份,其中皮肤渗出物标本中经过涂片镜检阳性材料3份,经过细菌分离培养其中2份检测到典型的炭疽芽疱杆菌菌株,再进一步噬箘体裂解实验和青霉素敏感实验,确认为炭疽芽疱杆菌。 2.4病例确诊及治疗情况通过以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场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本次炭疽爆发疫情共确诊6例病人,其中5例皮肤炭疽病例治疗痊愈,1例肺炭疽死亡,本次疫情死亡率为0.10 %。 2.5流行过程本起暴发疫情首发病例发生于8月22日,末例病例在8月30日,发病时间集中在8 月下旬,发病达6例,占调查总人数的 1.12%(6/536)。年龄分布在29~55岁,所有病例和感染者均接触过和食用过病牛。 2.6疫情处理 2.6.1传染源的处理卫生、农业、畜牧、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对病牛肉进行了组织人员追踪病牛肉和牛皮去向,清查收缴,追查到后按要求进行消毒销毁,同时开展病例的搜索,在全村范围内停止牛、马、驴、羊等大牲畜的调运和交易,并严禁散养散放。对规模养殖小区和散养户实行全天候疫情监控和每日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疫情,立刻处置。 2.6.2对患者的救治设立炭疽治疗传染病隔离治疗病房,对5例皮肤炭疽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采集渗出液、血液进行检验。 2.6.3对密切接触者的措施对密切接触者开展追踪调查,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2.6.4对传播途径的措施对患者郭××家的衣服、用具、呕吐物等污染过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对屠宰病牛户的内外环境场所及病例居舍、牛羊圈舍、屠宰场所等进行终末消毒;并在消毒前后分别采样,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2.6.5对易感者的措施在该村屯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居民防病知识,不屠宰和食用病畜肉,有前驱症状者立即报告。 截至8月30日该起炭疽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3 讨论 通过这次疫情处理我们得到的启示如下:一、对已经发现的炭疽患者及疑似病例进行集中隔离治疗,确保尽早、尽快、彻底治愈。同时,对疫区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排查,并对周边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二、在全市范围内停止牛、马、驴、羊等大牲畜的调运和交易,并严禁散养散放。对规模养殖小区和散养户实行全时疫情监控和每日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疫情,立刻处置。三、暂停全市范围内牛羊屠宰活动,定点屠宰场停止牛羊屠宰,并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四、全面做好舆论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掌握和上报有关情况,及时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五、加大对炭疽的防治知识宣传力度,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地区进行重点宣传,让群众了解相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和防护能力,积极参与防治。

关于中国甲型H7N9禽流感爆发流行病学特征的初步报告-中文版

关于中国甲型H7N9禽流感爆发流行病学特征的初步报告-中文版

关于中国甲型H7N9禽流感爆发流行病学特征的初步报告 摘要:背景2013年2-3月中国发生第一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截至4月17日,通过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揭示目前中国H7N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测方法分离出H7N9病毒者判定为确诊病例。对每个H7N9病毒感染的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获得其人口学特征、暴露史、病例时间表信息。对密切接触者实行7天医学观察,对有临床症状者采集咽拭子标本并进行RT-PCR检测H7N9病毒。结果82例确诊病例中,平均年龄为63岁(2~89),73%为男性,84%为城镇居民,病例分布在中国的六个省市。根据现有掌握的77例病例信息,4人为涉禽人员,77%有活禽接触史,其中鸡接触率为76%。82例确诊病例中17例(21%)死亡,死亡病例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1天,60例危重,4例临床轻症病例出院,1例儿童病例未住院。两起家庭聚集性事件中,没有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存在人与人之间传播。1689例密切接触者中,1251例完成了医学观察,其中19例(1.5%)有呼吸道症状,H7N9病毒检测均呈阴性。结论大部分病人感染H7N9病毒表现为重症,病例间均无流行病学关联。密切接触者中无实验室证据表明H7N9病毒存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不排除这两个家庭内有限的人际传播。 2013年2月-3月,中国东部地区首次发现人类感染新型甲型H7N9流感病毒,其临床特点是急性重症性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致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CDC)分析了2013年4月17之前报告的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在这份报告中,我们总结了病例调查的初步结果,并继续追踪监测密切接触者,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调查。 方法 病例定义: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发布的H5N1病例定义的基础上,对此次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定义(附录S1,全文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实验室检测结果见附录S2。

禽流感的预防知识讲座

魏官庄小学 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讲座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一、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二、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三、H7N9的症状和预防

1. 病情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有高热(38度以上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乙醇擦浴,降温毯等。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 2. 对鸡肉等彻底煮熟,不要吃半生不熟鸡蛋。 3.尽量不接触活禽鸟和猪等。 4. 病毒在100℃中一分钟可被消灭。 5.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的身体的免疫力 6. 要勤开窗,不要因为害怕pm2.5而把窗户紧闭,导致空气不流通。 7.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现在病毒虽还没有变异到人传人,但年老体弱和幼儿抵抗力差,还是要注意的好。 8. 在家的时候,采用熏醋的方法在家庭中用于预防不耐酸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所引起的感冒有一定效果。 9. 春夏转换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要觉得,天气变暖了,就可以少穿衣服,不要着凉了。 10. 早睡早起,生活要规律,不要再暴饮暴食,多吃蔬果,不抽烟,少喝酒,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乌兰浩特市永联街永联嘎查团结屯发生炭疽突发疫情调查处理结案报告

乌兰浩特市永联街永联嘎查团结屯发生炭疽突发疫情调查 处理结案报告 2011年8月26日,乌兰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收到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收治一例乌兰浩特市永联街永联嘎查团结屯籍疑似肺炭疽病例的报告,立即逐级上报。乌市疾控中心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背景资料 乌兰浩特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城区面积23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城市人口22万人,辖8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市区位于东经121°50′~122°20′,北纬45°55′~46°18′。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冲积平原,东、西、南三面环水,平均海拔263.6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5.0℃。永联街永联嘎查团结屯位于市区的西北方向,属于城乡结合部,现有130余户,近4500居民。 2 病例发病及就诊经过 8月16日王某家病死一头牛,鞭连襟郭某与王某一起处理死牛时不慎将两手食指割破,未做处理。21日郭某两手食

指出现红斑、水泡,肿胀,继而中央坏死,形成黑色焦痂。 24日出现发热症状,于6:30左右去村卫生室就诊,主诉浑身乏力、低热,查体左腋下淋巴结肿大,体温37.6℃,精神状态良好。给予炎琥宁200?J×1支,头孢曲松钠1g×3支常规用药。 25日早约5点出现呕吐、剧烈头痛等加重症状,又到村卫生室就诊,主诉头痛、发热,查体:左腋下淋巴结肿大未消,右腋下淋巴结也肿大。接诊医生建议患者立即转院治疗。25日8点左右由妻子方某及女儿陪同乘坐朋友车到盟医院就诊。10:30转至科右前旗人民医院传染科,诊断为皮肤炭疽合并脑炎。因患者头痛、呕吐剧烈,家属要求转院,遂于16:00由兴安盟人民医院120救护车护送前往长春治疗,23时转诊至长春市传染病院收治入院。因病情危重,医治无效,于2011年8月26日14时50分死亡。郭某经长春传染病院诊断为肺炭疽实验室诊断病例。 3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3.1核实诊断对兴安盟人民医院感染科、科右前旗人民医院传染科、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进行了现场、电话等的回顾性调查,核实诊断。 通过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函"关于我省收治一例内蒙古自治区炭疽病例的调查处理报告"了解病例诊断情况:2011年8月30日,长春市卫生局组织省、市专家对病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精选版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附录A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最初调查表

附录B 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地调查表 疫情类型(1)确诊(2)疑似(3)可疑 B1 疫点易感禽与发病禽现场调查 B1.1 最早出现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发病数:只,死亡数:只,圈舍(户)编号: 。 B1.2 禽群发病情况: 圈舍(户)编号家禽品种日龄发病日 期 发病数开始死 亡日期 死亡数 B1.3 袭击率: 计算公式:袭击率=(疫情暴发以来发病禽数÷疫情暴发开始时易感禽数)×100% B2 可能的传染来源调查 B2.1 发病前30d内,发病禽舍是否新引进了家禽? (1)是(2)否 引进禽品种引进数 量 混群情 况* 最初混 群时间 健康状 况 引进时 间 来源 * 混群情况为:(1)同舍(户)饲养(2)邻舍(户)饲养(3)饲养于本场(村)隔离场,隔离场(舍)人员应单独隔离

B2.2 发病前30d内发病禽场/户是否有野鸟栖息或捕获鸟?(1)是(2)否 鸟名数量来源鸟停留地 点* 鸟病死数 量 与禽畜接触频 率** * 停留地点:包括禽场(户)内建筑场上、树上、存料处及料槽等; ** 接触频率:指鸟与停留地点的接触情况,分为每天、数次、仅一次。 B2.3 发病前30d内是否运入可疑的被污染物品(药品) (1)是(2)否 物品名称数量经过或存放地运入后使用情 况 B2.4 最近30d内是否有场外有关业务人员来场(1)无(2)有,请写出访问者姓名、单位、访问日期,并注明是否来自疫区。 来访人来访日期来访人职业/ 电话 是否来自疫区 B2.5 发病场(户)是否靠近其他养禽场及动物集散地? (1)是(2)否 B2.5.1 与发病场的相对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医脉通2014-02-20发表评论分享 文献标题:Epidemiology of human infections with avian influenza A(H7N9) virus in China.文献来源:N Engl J Med 2014 Feb 370 6 :520-32 从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21日,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例,其中2013年12月1日以后持续发病的H7N9确诊病例已超过65例。2014年2月6日,NEJM 发表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冯子健教授等关于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论文。 2013年2月到3月间,我国确诊了第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本研究对每个确诊的H7N9病毒感染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描述了2013年12月1日之前确诊的H7N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确诊病例采用RT-PCR、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测等手段确定H7N9病毒的存在。获取确诊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接触史、病情时间轴等相关信息。对有疾病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监测7天,并采集有症状进展的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通过RT -PCR检测是否存在H7N9病毒。 研究结果表明,在确诊为H7N9病毒感染的139例患者中,中位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2岁-91岁),71%患者为男性,73%患者为城镇居民。确诊病例分布在我国的12个地区。9人为家禽从业人员,在可获得信息的131名患者中,82%有包括鸡类在内的活禽接触史。 共有137人(99%)住院治疗,其中125人(90%)患有肺炎或呼吸衰竭,现有数据的103名患者中有65名(63%)入住重症监护室。47人(34%)在疾病期的中位时间21天后院内死亡,88人出院,2例重症患者仍住院接受治疗,2例患者未入院接受治疗。 在4个家庭聚集性病例中,不能排除H7N9病毒人传人。除聚集性病例中的二代病例外,2675名患者密切接触者完成了监测,其中28名进展为呼吸道症状(1%),所有接触者的H7N9病毒呈阴性。 我国139例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 研究发现 1.139例确诊病例分布在10个省和2个直辖市,主要在华东地区。大多数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特征为:年龄较大(平均年龄61岁)、男性(71%)、城镇居民(73%)。

刚察县52例炭疽病例分析

刚察县52例炭疽病例分析 摘要】目的: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据文献报道炭疽 杆菌芽孢在动物皮毛、土壤、水源中存活可超过二、三十年,近几年环青海湖地 区炭疽发病较为常见。本人收集刚察县近年来的炭疽疫情,为此类地区疫情处置 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刚察县2011年1月—2018年6月诊治的炭疽患者52例, 对其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论: 按照现行炭疽诊断标准,52例患者均确诊为炭疽。其中皮肤炭疽51例,占98.1%,肠 炭疽1例,占1.9%。经治疗均痊愈。我县炭疽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存在显著差异;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分布在牧业区[1]。结论: 加强基层医疗人员,特别是对乡镇、村医的专业培训,减少对此类病例误诊、漏报,做到及时上报、就近隔离病人。加强对牧民群众的宣教工作,不剥食,不贩卖病 死畜肉、皮。做好病畜尸体处理,疫点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建议当地兽医 部门加强畜间防疫、疫苗接种工作。 【关键词】炭疽;实验室检测;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140-02 炭疽杆菌人间感染,常程地方性和散发性流行,常年可见,且有明显季节性,以夏秋季多见。现收集刚察县医院2011年1月—2018年6月诊治的炭疽患者52例,对其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治疗治愈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此类地区炭疽疫情防控提供第一手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1月—2018年6月我县医院共收治炭疽患者52例,男性41例,占78.8%;女性11例,占21.2%;年龄16~68岁,平均28岁,藏族50例,占 96.2%;汉族2例,占3.8%;以青壮年为主,占92.3%(15~55周岁);职业以 牧民为主。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与病、死畜及染疫动物皮毛接触史,多于接触病、死畜1~7天内发病,最长潜伏期为2周。当地牧民以饲养牦牛、绵羊为主,接 触者均为剥、食病死牦牛。目前尚未发现接触染疫绵羊而患病。 1.2 临床症状 皮肤炭疽病灶发生在手臂处21例,占41.2%;手指处19例,占37.3%;手背处11例,占21.6%。初期患者皮肤出现出血性坏死,病变部位有轻度痒感,周围 有成簇小水疱,继而水肿区扩大。水疱坏死破裂并形成浅表性小溃疡,继而结成 黑色焦痂,痂下有肉芽组织形成。患者局部体征与全身症状呈正比关。患者发热 程度不一,体温保持正常者8例;39.0℃~37.5℃ 28例;39.0℃~40℃ 15例;42.0℃ 1例。1例肠炭疽患者表现为严重腹痛、呕吐、稀水样腹泻。 1.3 实验室检查 51例皮肤炭疽,取患者病灶分泌物涂片,20%福尔马林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15例可见G+粗大竹节状杆菌(典型炭疽杆菌),阳性检出率为28.8%。对其中未用 抗生素者21例取病灶分泌物,保存于普通营养肉汤,送上级疾控部门检测,经 培养检测出阳性15例,阳性检出率为71.43%,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镜检,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1.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及典型的临床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测51例患者确诊为皮肤炭疽,

炭疽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炭疽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病例编码□□□□□省(区、市)地区(市)县(区)乡(农场、镇、街道) 一、基本情况 1. 患者姓名:_________ (如患者年龄<14岁,则家长姓名:_____________) 2. 性别:1男,2女□ 3. 年龄:_____岁□□□ 4. 民族:1汉族,2壮族,3维吾尔族,4回族,5蒙古族,6其他□ 5. 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饮食从业人员(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 (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待业(17)其他 6.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7.家庭住址: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县(市区)_____乡(镇/居委会)____村(街道) 二、发病情况 1. 发病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2. 就诊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3. 发病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住院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住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7. 出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8. 入院诊断:□ 1炭疽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4其他 9.临床诊断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10. 出院诊断:□ 1炭疽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4其他 11.临床类型:⑴皮肤型⑵肠型⑶肺型⑷其它□12. 转归:1 痊愈,2 好转,3 死亡(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三、症状和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 1. ⑴发热最高体温(℃)⑵头痛⑶全身不适⑷两项以上□ 2. 炭疽痈⑴有(个数)⑵无□ 3. 炭疽痈部位:⑴手指⑵手背⑶上肢⑷下肢⑸足背⑹面部⑺其它□ 4. 炭疽痈属于:⑴水疱期⑵结痂期□ 5. 皮肤粘膜发绀⑴有⑵无□ 6. 恶性水肿⑴有(部位)⑵无□ 7. ⑴腹痛、⑵腹泻⑶呕吐⑷血水样便□□□□ 8. ⑴咳嗽⑵血痰⑶胸痛⑷呼吸困难□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是由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某些感染禽类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和呼吸急促,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最近国内外由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流感称人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由特异的核糖核蛋白抗原区分为甲、乙、丙三型,均能引起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乙型可引起人类流感流行,乙、丙型仅能对人致病,甲型则可对人、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致病. 禽流感病毒系甲型流感病毒中的一些毒株,某些亚型(H5、H7)对禽类有高致命性,但近年发现可传染给人。 传染源: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其它禽类、野禽或猪也可成为传染源。已有证据显示病人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目前尚缺乏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流行特征: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常不明。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因扩散主要通过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 临床表现:1、禽类的表现:(1)潜伏期极不一致,从几小时到几天,疾病常突然发生,迅速蔓延,病鸡事先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就可发生死亡。(2)症状变化多端,从隐性至致死性感染,取决于受害的禽种、年龄、病毒、并发感染和环境因素等。(3)病鸡死亡前常表现精神沉郁、身体蜷缩、共济失调、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中毒症状,肿头,眼睑周围浮肿,肉冠和肉垂肿胀、出血甚至坏死,鸡冠发紫。 2、人感染禽流感后的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早起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2~3天。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半数患者有肺部实变体征,血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大多降低,血小板正常。骨髓穿刺示细胞增生活跃,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出血性吞噬现象。部分患者ALT增高,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重型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发病1周内很快进展为呼吸窘迫,肺部实变体征,随即发展为呼吸衰竭,即使接受辅助通气治疗,大多数病例仍然死亡。还可出现肺炎、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不同亚型的临床特点: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常表现为结膜炎 重型患者大多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