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古代文明的比较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古代文明的比较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古代文明的比较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古代文明的比较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古代文明的比较学号:20101300xxxx 姓名:xxx

系:经济管理系年级:10级性别:女

古代东方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中国文明这四大文明。

古代东方文明有五大基本特征:

1、以农业为基础,大河灌溉。

古代东方文明都属于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文明在产生的时候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产生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代西亚文明产生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中国文明产生于黄河与长江流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最适合发展农业。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之后,文明率先在农业生产效率高、人口稠密的大河流域产生。处于修建和管理水利灌溉工程,统治众多人口和辽阔大陆地域的需要。这些文明一般都采用了中央集权君主关系政体。所以,经济上的大河农业和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

而灌溉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日益加深,是越来越多的人脱离农耕,从事手工业、商业、社会管理、宗教祭祀等活动。这样,直接为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与文化领域的创造奠定了物质基础。

2、君权神化。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注重神(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由这种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的思维定式而形成一种模糊的世界观,它有利的一面是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准备了宏深的条件,表现出人类灵性的一种自然状态,容易产生由人及物,由爱人到爱物的激情,有利于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不利的一面则是往往限制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不容易激发出科学技术的发明。

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他集行政、军事、司法和财政大权于一身。

建立了一套直接接受国王统治的官史制度;建立了一支军队——君主专制的支柱;借助神权巩固自己的势力;使王权和神权结合。

3、土地王(国)有化(没有私有制是古代东方的特点)。

土地国有化是东方专制国家的王室家族土地私有制,百姓没有自己的土地,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获得土地的权利,通过自己从统治者处得到的土地,把土地租给底层劳动者,得到租金。

4、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它打破了自然经济和地区封锁,发展了社会分工,建立了国内市场,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5、保守的氏族公社,血缘家族公社的组织。

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社会基本组织形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血缘家族公社是人类历史社会组织形态和社团习俗的第一起点和基础,它的出现和发展确立,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血缘家族便不可避免地发生进一步的分裂,其分裂的结果便是孕育和产生新的组织形态和社团习俗。

在四大东方文明古国中,每一个国家的统治政权都是以父传子这样的形式代代相传。不把政权外送,只掌握在本族或者同一血缘关系的人手中。

古代东方文明又是以古代中国文明为代表、为核心和主体的,也许可以说没有古代中国文明的古代东方文明不能称之为古代东方文明。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把古代中国文明泛称为古代东方文明。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代表着古代东方文明的发展,亦是世界人民历史的前进和发展,它具有世界意义。

但是古代中国文明的范围较古代东方文明的范围小。而且,古代东方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也有许多异同点。

首先,都是大河文明,先天的耕种条件优越,因而经济都是以农业经济

为主,贸易为辅。

第二,政治方面,中国是高度的中央集权,而其他的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中央集权但是远没有中国高度。中国从秦始皇开始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古埃及长期处于政教共理国家的状态,宗教集团的权力很大几乎威胁到法老的统治;而古巴比伦是类似于任命总督管理各城邦的状态,只有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集权的程度比较高;而古印度除了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两次短暂的统一之外,长期处于高度分裂,各城邦各国各自为政。

第三,思想观念方面,中国很简单,长期处于儒家思想及儒家礼教的统治下;古埃及是本土的神话宗教;古巴比伦是围绕着一种观天象、占星术为中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古印度人长期处于一种平和的思考状态,上到贵族下到平民喜好到远离人世的深山老林中思考人及宇宙的意义,最终思考出了佛教。四大古国都有深厚的宗教背景。

第四,都有较高的文化成就,但各个文明之间文化的成就不径相同。古埃及代表着古代世界最高的科技和建筑水平,金字塔和阿布辛拜勒神庙集各种学科的高水准于一身,即使今天的科技水平都难以复制。而古巴比伦的占星术则走上了另一条发展道路,最终在近代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古印度用他们特有的哲学来解释这个世界,代表着世界哲学的最高成就。中国的儒家思想在世界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在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更是古代中国文明的顶峰。

古代东方四大文明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伟大的。但遗憾的是,除中国之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在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一些历史痕迹。

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演讲稿

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从浩瀚的书籍里,我了解了祖国五千年的文明。祖国是长城上的一块砖,是秦始皇的兵马俑,是唐诗宋词,是《诗经》《史记》《水浒传》《红楼梦》,是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集合。 世人称中国为“文明古国”不仅仅因为它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曾经创造了局势惊叹的科技成就,保持了达千年的繁荣局面。据有关资料统计,明代以前,全世界重大料技成就就共约300项其中中国发明和发现的达到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而其他各国仅占42%多。古老的四大发明,对世界闻名的进不起了巨大的作用,《农政全书》,为集古代农学之大成的着作,搅车,是棉纺技术的重大革新,水利鼓风,是冶铁技术的革命,《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天工开物》,是中国工艺的百科全书,水运浑象,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仪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的科学遗产。珠算,是千年不衰的计算方法,地动仪,是世界上首架测量地震的仪器;《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最早描述石灰岩地貌的文献;《本草纲目》被称为懂法医学巨着…… 英国学者李约博士指出:“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美国史学家保

罗·肯尼迪也由衷叹息:“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 这就是我的祖国,让我骄傲和自豪的祖国! 令人遗憾。发人深思的是,当西方各国迅速崛起之时,古老的中国却渐渐地走了下坡路。我们祖先的成就,只能用来鉴定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而不能用来坚定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而不能用来安慰我们现实的落后。 为了祖国辉煌壮丽的未来,我们要发奋学习刻苦努力,长大成为栋梁之材,为国争光!让中华民族在我们手中——腾飞!

(现代文阅读题)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 形成了一套颇为完 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用以维护社会秩序 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 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至打传说中的五帝时期, 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 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 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 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 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 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史专题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史专题复习导航 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衰历程 1.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 中央集权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也就是听命于皇帝一人调遣,因此中央集权既有利于国家统一,也有利于加强皇帝的个人专制独裁。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衰历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秦汉时期巩固;隋唐时期完善;宋元时期加强;明清时期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 3.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过程中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两者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并日渐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过程的特征:①在行政上,剥夺相权和地方权,官吏自皇帝出;②在财政上,财源由中央垄断;③在军事上,强干弱枝,皇帝一人总揽国家兵权;④在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⑤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二、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 1.涵义:所谓治世或盛世,一般是指地主阶级封建专制集权式的“和谐社会”。只是相对来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但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这些治世或盛世,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我国古代的盛世或治世主要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2.封建盛世出现的一般原因:①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②封建统治者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等。③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④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 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直接原因) 3.盛世局面给我们的启示: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③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④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⑤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 三、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 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有:管仲改革、商鞅变法、两税法、王安石变法、明朝后期

2020届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通史习题:第三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1840年前)

第三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1840 年前) 限时:35分钟总分:85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2019四川宜宾三诊)据统计,明代有社学1 438所,遍布城乡,其中1 330所为官办,占比9 2.49%。社学以朱元璋的《御制大诰》、明代律令、朱子《小学》、《孝经》《孝顺事实》《百家姓》《千字文》等为教材。明代社学的兴办( ) A.有利于加强教化、服务统治 B.使儒、法思想走向合流 C.促进了程朱理学的新发展 D.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答案 A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官办社学占主导地位,其教授内容为国家律令和儒家伦理孝道等,这有利于加强教化,稳定统治,选项A正确;儒、法思想并未走向合流,选项B排除;理学的新发展在材料中没有提及,选项C排除;材料没有提及传统教育模式的改变,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2.(2019重庆八中全真模拟)乾隆后期,以编修《四库全书》为名,共禁毁书籍3 100余种,15.1万余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民间惧祸自行销毁者不在其内。由此可见( ) A.官修史书是对古籍的严重破坏 B.清朝开始出现书籍亡佚残缺之劫 C.君主专制强化危及文化的传承 D.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文化的态度 答案 C 乾隆后期,以编修《四库全书》为名行思想控制之实,造成书籍亡佚残缺的劫难,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C项正确;A、D两项理解有误,B项与史实不符,均排除。 3.(2019福建莆田质检)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 )

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 B.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 C.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答案 A 据材料“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可知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晋商的经济活动,没有体现其经济地位提升,排除B项;“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强调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而不是长途贩运贸易,且只根据晋商的一个例子不能说明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排除D项。 4.(2019 陕西宝鸡一模)清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执行机构。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体现了( ) A.军机处成为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 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 答案 B 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构成较大的制约,由南书房、军机处的设立及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可知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故B项正确。军机处主要负责传达皇帝旨意,并不能统率六部,排除A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指郡县制的普遍实行,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5.(2019湘赣十四校联考)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这表明( ) A.明朝出现了银贵钱贱的现象 B.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白银取得法律上的合法地位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白银的货币化 答案 C “银贵钱贱”是白银外流或短缺造成的,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一钱以下只许用钱”不能说明白银的普遍流通,故B项错误;由颁布的诏令内

中国近代史课后答案 古代东方文明的特征

古代东方文明的特征 大河下的东方 第4课大河文明 第4课大河文明 一、教学目标 古代北非和亚洲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古代居民很早便在这些地区生产劳动,生息繁衍,所以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古代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这些地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这些亚非文明古国,就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并表现出自己的文明特征。东方村社是大河流域基层的社会组织,中央集权是大河流域国家统治的主要形式,本课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识记大河流域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的地理位置,东方村社、中央集权的统治形式。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讲述,使学生初步了解东方大河文明的特点,通过介绍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归纳东方村社农业社会中小农产生的原因极其特点,分析与其中央集权之间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资料的呈现和教师的讲授,使学生对东方大河文明的特点有探究的欲望,对东方村社的内容和特点以及东方中央专制集权作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导语是古代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对埃及的一段评述。希罗多德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的埃及的影响与地位所至。从埃及的尼罗河引出东方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农耕社会的特点,东方村社及其中央集权的统治形式。 本课分两个子目东方村社和中央集权 东方村社一目分两段。第一段讲述了东方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产生小农的原因。在生产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只能依靠集体耕作的方式以提高劳动效率,满足氏族或家族公社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私有制的发展、铁器工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以家庭成员为基本生产单位、劳动收获可以满足家庭生活基本需要的小农经济成为可能。男子在田里种植粮食、蔬果、棉麻等作物,女子纺纱织布、圈养牲畜,是典型的小农家庭分工方式。 第二段叙述了东方村社聚落三个的特点。村社的山林、草场、河流一般为村社成员共有,大家共同使用。有些地区耕地也归村社公有,定期分配给各家庭使用,保留着较多原始公有制的遗风。在中国汉族聚居的地区,这种农村公社在宋代以后基本上瓦解,耕地、山林、草场等完全私有化。村社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村社成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现象在大河流域文明古国中长期存在。 中央集权一目分三段。第一段讲东方大河流域文明古国形成中央集权的原因。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组织实施巨大的农业灌溉等水利工程,闭塞的村社组织也无力抗衡外族的进攻,因此,在小农经济社会基础上,往往会形成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机构。大河流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也有利于建立庞大的高度集权国的家政权。 第二段归纳了大河文明古国中央集权的特点以及各自不同的特色。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中国礼乐文化】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中国礼乐文化】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中国的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礼乐文明的产生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只有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

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殷本纪》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庄子天下》说: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当时除了代表性的《大武》之外,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周乐有数十种之多。周代还设有专门的机构春官规范和管理乐舞,并在春官下设大司乐授乐,教国子乐德、乐语和乐舞(《周礼春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周代形成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以及职官制度等礼仪、礼制和礼义,主要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等三礼之中。周代盛行的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本记于《乐经》,然《乐经》失于秦火好在礼乐相须以为用,不少乐制的内容可以在三礼中的礼仪制度中看到,而专述乐义的《乐记》也保存在《礼记》之中。另外,古代的乐是歌乐舞三位一体的,按照杨向奎先生的考证,周乐的歌词部分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如《周颂》。

试论东西方文明发展与地域的关系

试论东西方文明发展与地域的关系 汤谨熙12040032035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内容提要:东西双方自古相隔整个欧亚大陆,在千余年的岁月中,虽然有着路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连接,但由于科技和地 域的限制,双方的交流并不能频繁的进行,所以它们基 本处于各自独立发展的状态。本文试论东西方在各自独 立的发展状态下与地域的关系。 关键词:东西方文明地域演变古代环境规律 一、古代西方文明与地域 追溯西方文明的源头,只能将目光放向爱琴海沿岸,那正是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源地。爱琴海地区独特的多良港,多山,土地贫瘠的环境孕育了西方文明的理性与辉煌。 (一)地域与经济 爱琴海地区土地贫瘠,但是其拥有大量的良港,这使得希腊人无法大规模的发展农业来满足自身需要,迫使希腊人只能通过海上贸易来获取生活物资。这使得整个古希腊的经济呈现一种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海洋性特征,使他们与海洋结下了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使得它们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单纯一个民族不能完全靠自己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必须通过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贸易来换取必需品。这种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在之后的西方,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在

航海大发现之后,殖民主义兴起也与西方对外部的依赖有很大关系。 此外,这种独特的海洋属性赋予了希腊人冒险的基因,并且这种基因在西方文明中一代代的延续了下来,使得西方拥有一种强烈的商业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促使他们去发现新的世界,去寻找新的原材料产地,间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地域与政治 希腊的气候温和,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较为适宜人类居住。法国学者丹纳在论及希腊气候对希腊的影响时说:“这样温和气候中 成长的民族,一定比别的民族发展更快更和谐。没有酷热使人消沉或懒惰,没有寒冷使人僵硬迟钝。”不断的航海冒险,易于培养人民的 独立性和平等观念。 虽然,希腊半岛的生存环境稳定,但它的内部并不是个统一的整体,它分成了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城邦,并且它们之间的斗争也十分严重。希腊处于一个相对松散的形式之下,可每个城邦内部相对又比较紧密。个人的独立和平等需要一个平台去得到实现,这种结构恰好为人民提供了一个相对能满足自我权利的环境。因此西方文明的民主制度的萌芽在希腊诞生了,虽然这只是一种在一部分人范围内的民主,可是它是现代民主的先祖。 (三)地域与文化 古代希腊文明的海洋特性使它更容易接受其它文化的东西,所以在古希腊时代,在地中海东岸的几个古老文明的交流频繁,不同的民族和宗教不断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古代在地中海东岸的辉煌文明。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

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1.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官僚政治体制开始形成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选官制度沿革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是在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出现在宋朝重文轻武故应该排除②④。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2.“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 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 B.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C.以分封王国子弟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 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 【答案】D 本题考察西汉时期对割据势力的治理。题干中叙述了主父偃对西汉时期王国制度的意见,抓住题干“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一句作为目的,其做法是下令诸侯将自己的土地逐渐分给子孙,以削弱王国势力,因此属于推恩令内容。A项不符合材料内容;B项不符合“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说明王国势力强大;推恩令的目的不是调整统治内部的关系而是消除对抗中央的力量,因此C项不能选。 3.图7是《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图》,图中阴影部分是湖广布政使司的管辖范围。当时“湖广”指的是今天的() A.湖南、广东B.湖南、湖北C.湖南、江西D.广东、广西 【答案】B 考查识图能力。根据历史常识,明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仍习惯称为行省,湖广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从地图上的阴影部分与江西、广西、广东、陕西等接攘,可知是湖南、湖北两省。4.作为证据,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古代东方文明通选课期末笔试标准答案

古代东方文明通选课期末笔试标准答案 课号:03530180 授课教师:拱玉书 考试时间:2010年12月29日 论述题 1.简述陶筹论的内容,并谈谈您对陶筹论的评价。(20) 陶筹论的提出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史蔓特·白瑟拉《Before Writing》(1992) 主要内容:陶筹到文字的演变过程:前8000简单陶筹——前4000复杂陶筹——没有印纹的封球——有印纹的封球——脱离了空心球体的形状过渡到实心泥版形状——芦苇笔取代陶筹——三维的陶筹演变为二维文字 评价:陶筹论完全超越了同态衍生的传统观点,在文字学研究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第一次向人们表明,书写可以由另一种完全不同形态的记事方法孕育而生。 局限:陶筹分布广,功能也不局限在计数上;文字与陶筹的可比数量太少,仅几十个;论证所使用的陶筹是来自不同的遗址,目前没有在同一个遗址找到所有的环节;最大的缺陷:它将文字起源这个复杂的过程过于简单化了。 2.根据希罗多德的《历史》,简述古波斯人就政体发表的精彩论述,同时谈谈您对相关问 题的观点。(20) 背景:波斯王冈比西斯死后,高墨达使用诡计窃取权力。大流士等七位波斯贵族消灭米底僧侣高墨达后,集会商讨今后国家所应采取的制度,就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三种政体的优劣做了讨论。 内容:欧塔涅斯主张民主制。他认为:阻止独裁,特权滋生骄傲和嫉妒。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事情必须交给人民裁决。 美伽巴佐斯主张贵族制。他认为,民众愚蠢且无礼,不可盲目赋予民众权力;而独裁者残暴。因而,应将政权交给一批优秀的,有道德的人来共同管理国家。 大流士主张君主制。他驳斥了前两位的观点:若是贵族制,其中的每个人都想成为领导,从而产生敌我之争,产生派系,导致流血事件,而流血事件的结果是独裁统治;民众在处理公共事务中出现分歧,那些不法之徒因利害关系而团结起来,直到某人因民众的利益而奋起,成了人民的偶像,也就成了独裁的君主。 三方的争论以大流士胜利而告终。 评价:这一会谈的真实性历来受人怀疑,有可能是希罗多德借波斯人之口表达自己的看法。同学可以谈自己不同的想法,无固定答案。 3.简述楔文文学中的洪水故事,谈谈楔文洪水故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0) 楔文文学中的洪水故事:苏美尔语版的主人公:吉乌苏德拉,文献:尼普尔的泥版文献,残缺严重;阿卡德语版本的主人公:乌特纳皮施提(《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第11块泥版);另有《阿特拉哈西斯神话》中主人公:阿特拉哈西斯。内容为人类的吵闹令诸神厌恶,在以 息托梦给主人公,令其造船,携带家人、工匠、种子、动物及其他财产。从而使其一家人免遭洪水之灾,保存了人类的种子。洪水过后,主人公在山上为神献祭,神赐予他永生。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中国的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礼乐文明的产生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只有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殷本纪》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庄子·天下》说:“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当时除了代表性的《大武》之外,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周乐有数十种之多。周代还设有专门的机构“春官”规范和管理乐舞,并在春官下设大司乐授“乐”,教国子“乐德”、“乐语”和“乐舞”(《周礼·春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周代形成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以及职官制度等礼仪、礼制和礼义,主要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等三礼之中。周代盛行的“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本记于《乐经》,然《乐经》“失于秦火”;好在“礼乐相须以为用”,不少乐制的内容可以在“三礼”中的礼仪制度中看到,而专述乐义的《乐记》也保存在《礼记》之中。另外,古代的“乐”是歌乐舞三位一体的,按照杨向奎先生的考证,周乐的歌词部分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如《周颂》。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左传》文公十八年记:“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贡献一是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二是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乐文明的要义 礼乐的表达需要有一定的形式,玉帛荐献、进退揖让;黄钟大吕、干戚羽旄是礼乐之美,但是欣赏盛美的仪式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耳目之欢,更重要的是要体会礼乐文明引领人向善的本义。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记·乐记》说:“是故先

东方文化与东亚文化特质

东方”这个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人文地理概念,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两河流域的古亚述人将太阳升 起的东方称为“亚细”(意为“日出之地”)、古罗马人认为凡在东边的国家都属“亚细亚”,这是现在“亚洲”(Asia)一词的来源。而“东方”这一概念的外延比“亚洲”更广泛,地理学家把亚洲及北非洲 称作东方(East),并依次划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三个部分,其范围西至塞路斯、土耳其和埃及、东到中国、朝、日本,南达、印度河流域各国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北抵太平洋西北部沿地区。 除地理学概念的东方外,还有历史概念的东方(Orient),它是伴随1、世纪欧洲人发现 东西洋航路、并适应其向东进行经济扩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批西方学者在考古发掘的科学实证活动中,开始系统地对亚洲和北非洲一些文明古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艺术、风俗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东方学”。1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对埃及象形文字成功地 进行了破译,此后英国学者H··林等对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解读告捷,使东方学得到突破性的 发展,从而奠定了埃及学、亚述学等东方学学科的基础。 与此同时,东方文学的研究也被纳入东方学的领域。精通梵语的英国学者威廉·斯最早确认梵文与希腊文、拉丁文、德文和波斯文之间的关系,并于1年把《达翻译成英语,第一次把印度古代文学介绍给西方。不过,早期有关东方文学的探索,基本上是处于发掘材料、确认语言文字、整理古典文献和译解作品的阶段。直到2世纪初俄国学者图拉夫的《东方文学论文集》等研究论著的问世,才标志着东方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已经发展起来。 年建国以后,我国习惯上将世界分为欧美和亚非拉两大阵营,与此相应,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长期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将西方文学换称为“欧美文学”,东方文学换称为“亚非文学”。在国内高校中文系“外国文学”这门课程中,东方文学与亚非文学只是称谓不同,而内涵则基本一致。故而,东方文学与亚非文学这两个概念是可以互换的。就亚非文学的整体而言,自然应该包括中国文学在内,但由于我国高校中文系开设“中国文学史”,所以,在讲亚非文学时基本上不讲中国文学。 尽管由西方学者建立起来的东方学极大地促进了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学研究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殖民主义倾向十分强烈,因此,上述那种从西方人眼中观察、研究出来的东方形象与实质上的东方面目相去甚远,从而造成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形成了一种极为矛的看法:一方面他们极力歪、低东方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以为白种人高于一切有色人种,欧洲才是世界文明的唯一发源地,是人类文化的中心;但是另一方面,源于异国情调的神秘向往,使他们在精神上虚构出一系列“东方神话”的意象。 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世界历史划分为4个王国:东方王国(包括中国、印度和波斯)、希腊王国、罗马王国和日耳曼王国。他认为世界历史的走向大体与太阳运行轨迹相似,也是从东方走向西方,东方是世界物质和精神历史的起点。可见黑格尔承认了东方各国光辉的历史成就。当今较为流行的共识是把世界文化划分为4大体系:欧洲文化体系、阿——伊斯兰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和汉文化体系。欧洲及其相关的美洲、澳洲拥有统一的种族类型、基于同一语系的语言和同一模式的文化传统,这决定了欧美澳三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一脉相承,有着历史进程的整体性和共同性。相比之下,包括三大文化体系的东方世界却是个纷繁的复合体、无论在地理、种族,还是在语言、心理素质、宗教、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千差万别,自成体系。如印度文化体系除印度外,

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

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独具特色的传统 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习俗以及美丽的自然风景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中国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富于东方风韵,它有宽广的陆地,高大的山脉,辽阔的海洋和长长的河流。北京的长城、故宫,西安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佛像以及苏州园林等都是闻名世界的古代建筑。源远流长的历史使中国继承了一份十分宝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们是人类的共同瑰宝。 江南丰收有稻米, 江北满仓是小麦, 高粱红啊棉花白, 密麻麻牛羊盖地天山外。 铁水汹涌红似火, 高炉耸立一排排, 克拉玛依荒原上, 你看那石油滚滚流成海。 长江大桥破天险, 康藏高原把路开, 万里山川工程大, 哪怕它黄河之水天上来。-

在东方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她积郁着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那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挺立着秀美壮丽的山河,奔腾着不计其数的河流,滋养着勤劳、智慧的人民,她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年复一年,无数和中华儿女在这里生活、繁衍、劳作。独树一帜的四大发明,吹响了中国前进的号角,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匠心独特的天坛……先后在中华大地上傲然挺立,这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郑和七次下西洋,显不尽中华的富庶和华贵。《孙子兵法》,《九章算术》《农政全书》《梦溪笔谈》更抒写不完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干,这个美丽富饶的文明古国曾勾起多少西欧人的羡慕和神往,虽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曾经给中国带来了一段屈辱的岁月,但在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探索和斗争中,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在天安门广场,随着毛泽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庄严宣告,一个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又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创造了小渔村的神话。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式的公路、铁路、立交桥连接着天南地北的人们。一国两制的英明决策,让香港和澳门终于到了祖国的怀抱。 今天神舟五号又载着我们的梦想成功飞上那浩淼的天空。为中

古代东方文明

文明史的各种分类 1、按结构分:制度(政治)文明(政治观念、政治制度为主、政治组织)精神文明(思想、文学、宗教、哲学、艺术等)和物质文明(物质生产、物质交流、物质生活)。 2、按地理环境: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和草原文明等。 3、按文化: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和儒家文明。 4、按生产力(技术):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文明。 文明发展的动力 1、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是文明发展的动力。(有三种关系: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能动地适应自然(农业文明),征服自然(工业文明),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信息文明),历史越早,地理环境的影响就越大,甚至有决定性影响。 2、推动文明进步的是一种合力推动的结果。 文明发展的趋势 1、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若以生产力(技术)的进步为核心,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文明。 2、由区域文明向全球整体的文明(新航路——现在)发展。 四、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国家的出现;金属工具、文字的出现。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为稳定社会秩序,调节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冲突,早期国家往往通过制度建设来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并常常借用神的名义颁布执行。古代埃及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法老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两河流域通过制定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来稳定社会秩序;在古印度,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则导致一套严格的社会分层制度的产生,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古代两河流域 1、地理位置:(附地图) (1)河流名称: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 (2)今天国家:伊拉克境内 (3)古希腊人称呼:美索不达米亚 2、文化成就1——楔形文字(钉头文字) (1)创造者、时间:苏美尔人,公元前3100年之前 (2)书写材料:芦秆,木棒或骨棒和泥版 (3)书写特点:上面大下面小 (4)历史地位: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

专题四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测试题

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专题闯关》精选最新2013年模拟题专测 专题四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一、选择题 1.(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3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魅力的重要部分。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 A.自然经济将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儒家地位不断提高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京城建筑布局体现了极大的对称性,皇宫建筑处在中轴线上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中央集权。 2.(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3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清代军机处的设立。雍正设立军机处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本题选C项。 3.(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部分)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地级巢湖市被撤销,原辖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这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 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 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D.明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答案】D 【解析】A错误因为秦亡的原因是暴政;B错误因为郡国并行制使得西汉初期中央集权遭到威胁;C错误因为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 4.(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15题)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D

古代礼乐有哪些

古代礼乐有哪些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明特征,通过制礼作乐,利用“礼”教与“乐”教,形成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古代礼乐有哪些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代礼乐有哪些? 礼 原本是古人事神祈福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在这种仪式上,献祭、颂神、祈福的各项活动都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西周初年,经过周公等人的改造,礼便从宗教的制度转换成了基本的社会典章制度,规定着贵族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制礼作乐”。据《仪礼》记载,周初的礼,内容有十七项,包括士冠礼、婚礼、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聘礼、朝觐礼、丧礼、祭礼、凶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等。[1] 乐 原本是一种辅助性的原始宗教仪式,是古人将“颂神娱神”的愿望以舞和乐的形式“送达天听”的手段。周初,经过周公等人的改造,乐便成了人们在宗庙中,在族长乡里之间,在父子长幼闺门之内等等社交场合沟通情感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唤起血缘亲情,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亲近感,从而化解因为礼的等级化、秩序化而引起的种种对立感和心理矛盾。荀子把乐的这种功能恰当地称之为

“和”。[1] 古代礼乐文化释义 礼乐文明是指“周公之典”。《尚书》曰:“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候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制作的礼乐是处理等级社会上下贵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2] 。 礼的本质是差异,也就是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 2008名演员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而歌 亲与疏的各种人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绝对不可混肴。这种有差异的秩序叫“礼”,不可僭越。所以孔子曰:“非礼忽视,非礼忽听,非礼忽言,非礼忽动”。但是社会只讲差异,不讲大同,社会就不会和谐。因而周公“制礼”的同时又“作乐".乐讲和同,乐当然是指音乐,但已超越了音乐,以音乐激起人们相同的共鸣的喜怒哀乐的情绪[2] 。 礼和乐不可偏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礼乐文明是国家和谐的基础。春秋鲁人孔丘发扬了儒行。其所谓儒,其有不灰心丧志,不得意忘形,有上尊下慈的美德。无怪乎孔子对礼乐崩溃时,发出如此的感叹:“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一生所致力追求的理想就是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2] 。 孔子招受学生开经讲学,整理《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死后,他的学生把的他言行整理成《论语》。上述著作构成儒家博大精深的政治伦理体系。孔子主张“仁爱”,“克己复礼为仁”

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

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近代的沉沦(一)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在学术思想方面,我们有诸子百家,诞生了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等为代表的墨家思想;韩非子等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孙子等为代表的兵家思想;以及阴阳家、名家等,并有易经等至今高深莫测的哲学思考。此外,我们还传承了佛学。 在政治制度方面,我们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秦始皇统一中国,创建了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并行郡县制,在交通和通讯均不便利的情况下,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保证了中国的统一。 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汉代,中国的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张骞出使西域,足迹遍及今日的伊朗等西亚地域。 到隋唐时期,中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一方面,中国文化影响到周遍诸国,以日本为代表,派遣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在文字、服饰、建筑和思想方面,对日本产生的影响,至今可见。 对西方世界,中国文化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对西方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我们已经耳熟能详。此外,中国哲学对古希腊哲学,中国文化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均有据可考。 统一的疆域范围越来越广,最终凝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在元代达到极盛疆域,北至西伯利亚,东至鄂霍次克海,共计2200多万平方公里。 最新的研究表明,直到1800年,中国依然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二)大厦将倾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分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长期以来处于东方文明的核心地位,是东方世界的龙头老大,包括日本在内,对中国,只有鼎礼膜拜的份。这种长期的优越感,造成了中国对其他国家不平等的态度,将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称为蛮夷之邦,不知礼义廉耻。到了18世纪末,当西方国家通过海路,与中国寻求交流时,这种视其为琉球人、高丽人的态度,依然明显表现出来。 关于通商制度,西洋的商人都限于广州。在广州,外国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节,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成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在广州期间,外国人不能坐轿,不能随便出游,不能带家眷进入,不能买中国书,不能学中文。第一个耶稣教传教士马礼逊博士的中文教师,每次去授课的时候,身旁必须随带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鞋子表示他是去买鞋子的,不是去教书的,毒药是预备万一官府查出,可以自尽。 与中国在东方世界的地位相仿佛,到了18世纪末,英帝国在西方世界占据了领导的地位。他们把清朝的乾隆皇帝当成模范的开明君主,认为在华通商遇到困难,责任在地方官吏。1792年,乾隆皇帝80寿辰,英王派马嘎尔尼使华,希望能派大使常驻北京,中国加开通商口岸,固定海关税则等。乾隆视马嘎尔尼为藩属的贡使,要他行跪拜礼。马嘎尔尼初不答应,后提出条件,要求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者中国派员向他所带的英王画像行跪拜答礼。中国不接受他的条件,马嘎尔尼也拒绝跪拜,最后不欢而散。乾隆去世后,英王再派使节来华,嘉庆给予的待遇远不及乾隆,中英间感情失和。英国知道和平交涉的路走不通,遂开始大规模进行鸦片走私买卖。 在鸦片战争前,我们不肯给外国人平等待遇,在鸦片战争后,外国人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三)沉沦的过程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网络选修课答案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音乐里面最基本的是()。 ?A、曲调 ?B、歌词 ?C、十二律 ?D、音符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单选题】十二律是模仿谁的声音而发明的()。 ?A、鹦鹉 ?B、鸬鹚 ?C、鸳鸯 ?D、凤凰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3【单选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出自()。 ?A、《坊记》 ?B、《列子·汤问》 ?C、《诗经》 ?D、《礼记》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4【单选题】尧典是《尚书》的第几篇?()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5【判断题】十二律分为八律和四吕。() 我的答案:×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身”出自()。 ?A、《列子·汤问》 ?B、《孟子·告子上》 ?C、《礼记·乐记》 ?D、《毛诗序》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判断题】音乐跟人的情感无关。()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吕氏春秋》不涉及音乐方面的内容。() 我的答案:×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出自()。?A、《孝经》 ?B、《孟子·告子上》 ?C、《论语·卫灵公》 ?D、《论语·阳货》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 【单选题】夏禹时的圣乐是()、 ?A、《咸池》 ?B、《承云》 ?C、《夏迭》 ?D、《唐歌》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

【单选题】“宋之衰也,作为千钟。齐之衰也,作为大吕”出自()。?A、《吕氏春秋·侈乐》 ?B、《毛诗序》 ?C、《孟子·告子上》 ?D、《列子·汤问》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判断题】《诗经》的十五个国风是采风采来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李德伦是意大利著名指挥家。() 我的答案:×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四)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出自()。?A、《论语·阳货》 ?B、《礼记·乐礼》 ?C、《列子·汤问》 ?D、《孟子·告子上》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2 【单选题】陶冶心性最好的就是()。 ?A、作画 ?B、音乐 ?C、静坐 ?D、睡觉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