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二轮:专题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专题卷】

2019届二轮:专题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专题卷】

专题跟踪训练(三)

一、选择题

1.(2018·广东省东莞市模拟)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

C.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解析]秦朝已经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且材料反映的是官方语言的发展,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朝代更迭、都城迁移与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紧密相关,这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故B正确;官方语言的变化并未消除各地语言的差异,故C错误;官方语言的变化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无关,故D错误。故选B。

[答案] B

2.(2018·河北省衡水金卷模拟)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其中,“冲”指地方冲要,“繁”为政务纷纭,“疲”是民情疾顽,“难”指民风刁悍、命盗案多。对此划分的合理解释是()

A.清代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B.清朝统治仍有贵族等级色彩

C.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特点

D.政府以发展交通为首要任务

[解析]从材料中的“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来看,说明清朝政府是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即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不仅仅是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A项;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的管理,不是发展交通,排除D项。

[答案] C

3.(2018·四川省南充市诊断)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此制度() A.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B.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

C.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

D.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的格局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雍正年间制定的“冲繁疲难”制度不仅打破了天下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的权力格局,而且更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地方官员的选用制度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划的变化,故A、B项排除。

[答案] D

4.(2018·湖北省八校联考)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是长城。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边界”的意义。这主要缘于()

A.盟旗制度的建立B.明成祖迁都北京

C.岭北行省的设立D.金瓶掣签制完善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长城失去了边界的意义在于长城以北地区也被纳入了中国版图,盟旗制度是清朝控制蒙古上层贵族的政治制度,A符合题意;B与材料无关;C是元代的行省制;D是对西藏的制度。

[答案] A

5.(2018·河北省衡水中学测试)乾隆帝认为:“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权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并标榜,“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上述材料表明,乾隆帝时期() A.政治统治比较清明B.官员管理比较严格

C.注重对官员的控制D.善于提高官员品德

[解析]乾隆帝认为造成前代内乱或亡国是由于中央或地方官

员权力太大,因此材料表明乾隆帝时期注重对官员的控制。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并非只是强调对官员的管理,而是强调官员权力不能太大,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答案] C

6.(2018·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诊断性考试)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解析]根据“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表明明朝中枢权力运行较为讲究有序,C正确;明朝内阁的设立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的重要措施,A错误;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B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故D 错误。

[答案] C

7.(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保温卷一)钱泳的《履园丛话》曾对江苏无锡及其附近的地价做过记述,明朝末年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一二两,清初顺治时良田的价格是二三两,康熙时为四五两,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时田价为七八两,最高者为十余两,到嘉庆年间每亩50余两。这反映了()

A.人均耕地面积缩减B.经济结构重大变动

C.农业生产发展D.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解析]“明朝末年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一二两,清初顺治时良田的价格是二三两,康熙时为四五两,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时田价为七八两,最高者为十余两,到嘉庆年间每亩50余两”反映了明清时期人多地少,造成地价上涨、粮食昂贵的现象,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多地少、地价上涨情况,和经济结构重大变动、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排除B、D;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发展,排除C。

[答案] A

8.(2018·资阳一模)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人,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信息,故A项错误;“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体现了手工业者从雇主领取工资,并不能反映依附关系的强弱,故B项错误;“日佣为钱二百缗”体现了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故C项正确;材料与抑商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9.(2018·河南省安阳市终极押题)清朝规定:在广东地区的外国商船每年每船准带土丝五千斤、二蚕丝五千斤;本国商船每年每船准带土丝、二蚕丝共一千六百斤。清朝在对本国商船准带不超过两千斤

生丝出海时,却允许外国商船带出一万斤生丝,“以示加惠外洋之意”。这一规定()

A.一定程度上捍卫了中国经济主权

B.反映出清朝继续实施重农抑商

C.扼杀外部因素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D.体现朝廷“怀柔远人”的方针

[解析]清朝允许外国商船带出一万斤生丝,这并不是捍卫中国经济主权,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清朝重农的政策,故B错误;允许外国商船带出一万斤生丝,这有利于外国商人,不是“扼杀外部因素”,故C错误;清朝抑制本国商人,优待外国商人,材料“以示加惠外洋之意”体现了天朝上国对外国的“怀柔”政策,故D正确。故选D。

[答案] D

10.(2018·江苏省盐城市模拟)《明太祖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表明当时() A.长途贩运受到严厉的排斥

B.传统抑商政策发生动摇

C.整顿吏治以改善商业环境

D.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由题干看,对于南雄商人的诉讼,“刑部议吏罪当纪过”,而皇帝的态度和意见是“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说明无论是刑部还是皇帝都主张整顿吏治,以改善商业环境,故选C;

题干中没有体现A,B、D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B、D。

[答案] C

11.(2018·山东省威海市模拟)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规范,按照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阳市演唱、传播,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这实际上是()

A.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

B.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体现

C.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

D.市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是对既存的封建秩序的抵制和打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而不是民众追求民主政治,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项错误。“必然结果”一说绝对化,D项错误。

[答案] A

12.(2018·河北省高三冲刺模考)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当长时间内未曾整理出版。1840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18种150卷。1865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56种280卷。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

B.洋务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

C.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D.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进性

[解析]材料“1840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18种150卷。1865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

山遗书》正式出版,共56种280卷”反映的是近代知识分子对王夫之的著作的整理和出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C符合题意;A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相关信息,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的主张是否先进,D 不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8·宁夏银川一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甲午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

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

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例如,材料一中的“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体现的是构建尊孔崇儒文化认同的措施等。至于原因则要从政治方面、思想文化方面以及民族关系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即可。(2)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主要从国家认同建构同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相结合、同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相结合、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相结合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至于意义主要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民主革命进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思想方面要从增强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促进中国人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

[答案](1)措施: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原因: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

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14.(2018·安徽省芜湖市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东来,引发了中西文化冲撞和交流。中国儒家哲学对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变成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儒家学说的理性观成为当时进步思想的来源之一,其影响涉及法国、德国和英国,虽然各国所受的影响不同,但以异端的孔子学说作为他们反对宗教、主张哲学的护身牌,却是一致的。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观念极力推崇,他在创建新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中,惊奇地发现了中国这个实例,并将它作为锐利的武器投向旧制度和旧势力。

——摘编自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

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材料二1792年,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借为乾隆帝祝寿之名,出使清廷。然而,在觐见乾隆帝礼仪的问题上与清方产生分歧,拒绝按中国传统行跪拜礼。最终双方达成折中意见,改行免冠屈一膝之礼。乾隆帝对英国使团的“妄自骄矜”“无福承受恩典”十分不悦,当觐见完毕,英方提出改善贸易条件、增开通商口岸的诸项要求时,概予严词拒绝。——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并分析“‘中国’变成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礼仪之争”的原因。你认为17、18世纪英国来华交流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并给予解释。

[解析](1)关于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根据材料一“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东来,引发了中西文化冲撞和交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联系加强;西方教会积极向东

方传播天主教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关于原因,根据材料一“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观念极力推崇,他在创建新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中,惊奇地发现了中国这个实例,并将它作为锐利的武器投向旧制度和旧势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加深、儒家思想有利于促进欧洲社会进步、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推崇、欧洲人对基督教黑暗统治的不满等方面思考作答。(2)关于中英“礼仪之争”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当时各自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等说明原因即可。关于17、18世纪英国来华交流的根本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方面回答。关于解释,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史实、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目的等方面解释即可。

[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联系加强;西方教会积极向东方传播天主教。原因:东学西渐,加强了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儒家思想有利于促进欧洲社会进步;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推崇;欧洲人对基督教黑暗统治的不满。(答出其中3点即可)

(2)原因:清廷: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居;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儒家礼仪观念根深蒂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自由、民主、平等等启蒙思想的洗礼;力求与中国实现平等外交。根本动力: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释:传教士东来,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结果;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以祝寿为名,实则希望与中国“改善贸易条件、增开通商口岸”,体现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