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市盐田区分区规划说明(新)

深圳市盐田区分区规划说明(新)

深圳市盐田区分区规划说明(新)
深圳市盐田区分区规划说明(新)

目录前言

第一章 98《分区规划》的实施评价

一、对政府决策的作用

二、规划实施情况评价

三、原因分析

四、重点调校内容

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分析

一、现状概况

二、发展条件分析

第三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年限

四、规划目标

五、规划指导思想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二、城市规模

第五章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一、土地综合利用目标

二、现状用地坡度评价分析

三、现状生态资源评价

四、建设用地存量综合评价分析

五、山地资源利用

六、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第六章总体布局与用地规划

一、总体布局原则二、与布局相关的几个问题

三、规划构思

四、布局结构

五、各片区发展策略

六、用地规划

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

一、规划原则

二、对外交通

三、内部道路交通系统

第八章公共设施规划

一、规划指导思想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布置

第九章城市设计导引

第十章绿地系统规划

第十一章新、旧村改造规划第十二章岸线利用规划

第十三章给水工程规划

第十四章排水工程规划

第十五章雨水工程规划

第十六章电力工程规划

第十七章电信工程规划

第十八章燃气工程规划

前言

盐田区自1998年成立以来,全区上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各项经济与社会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区委、区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规划工作,新区成立伊始,便着手盐田区分区规划的编制,并于1999年编制完成。

五年多来,原分区规划作为深圳市总体规划的延续与补充,以及与法定图则的良好过渡,为盐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切实有效的指导了盐田区的城市建设,但是,由于这五年是盐田区快速成长和发展的五年,盐田区发展面对的环境与形势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国际国内的宏观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加入世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持久深入人心,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原来的规划,采取应变的对策。

其次,从深圳市发展来看,深圳市提出了“大力发展以港口运输为主的物流业”,并将其作为“十五”期间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盐田区的发展定位,即加快黄金海岸的建设,大力发展港口服务业,成为东部的物流中心和旅游区。盐田区“十五”计划提出实施“三大战略”,即科技兴区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港口强区”、“旅游强区”;培育五大产业,即优先发展港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大力繁荣商贸业。这些都将为盐田区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和强大动力。盐田区“十五”计划提出盐田区城市建设目标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建设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旅游海港城区”

第三,从上层次规划的发展来看,《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是指导深圳市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城市有序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深圳市发展面临的环境与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深圳市政府对96总规进行一次全面的检讨,并制定新时期、新形势下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对策和行动计划。同时,配合《香港2030发展策略》,《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的研究也在积极进行中。因此,盐田区分区规划也应及时应对和调整。

第四,盐田区自身的发展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盐田港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2年底达到428万标箱,盐田港的崛起将带动仓储、运输、金融、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激增,旅游设施建设、新旅游项目拓展,都需进一步统筹考虑;城市交通、疏港交通量逐年增加,交通压力巨大;产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密集性向高新技术产业调整。

因此,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决定对原分区规划进行调校。

第一章 98《分区规划》的实施评价

1998年至今,《盐田区分区规划》已实施五年,对与过去五年的实施情况,需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对政府决策的作用

自98《分区规划》批准后,即成为盐田区政府在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方面的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

1、对于下层次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管理起指导性作用。98《分区规划》完成后,在该规划的指导下,又相继完成了个组团的法定图则及交通、市政等专项规划。

2、成为区政府有关城市发展与建设决策的基础性技术文件,几年来,盐田区政府一手抓城市结构建设,一手抓城市质量提高,98《分区规划》转化为各项政策和具体管理行为,发挥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3、作为区域大型项目协调建设的依据性文件。

二、规划实施情况评价

分区规划实施五年来,对盐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使城市建设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城市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

98《分区规划》合理的引导了城市近期建设与城市长远发展的关系,构筑了优良的城市基础环境,较好的适应了经济迅猛发展的要求,确保了城市的高效运作。城市规划作为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商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为产业发展提供用地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提高。

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7.3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0.3%。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2001年三产比例为0.2:79.9:19.9。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由第二、三产推动,第二、三产对GDP的增长分别贡献了18.3和6.4 个百分点,尤其是第三产业继续高速成增长,增幅达35.2%。

2、城市结构与总体规模控制

98《分区规划》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形成各具特点的组团结构布局形态”,目前,各具特色的组团结构已基本形成,其中,沙头角组团为“盐田区行政、商业、金融贸易中心,调整产业结构,降低人口密度,发展保税工业和先进工业”;盐田组团为“盐田区涉外、文化中心,盐田港及其港口保税区的后方基地”;大梅沙为“深圳东部旅游基地及海滨旅游度假区”;小梅沙为“海滨旅游度假区”“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目前,大、小梅沙城市功能基本与原规划一致,而盐田坳组团由于盐田港的迅速发展,对其后方陆域用地提出了更高的配套要求,原规划所承担的城市职能相应削弱,而沙头角组团将承担更多的城市职能。

98《分区规划》提出2010年控制人口规模20万人,弹性人口规模24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0平方公里。到2001年,现状人口为13.51万人,现状用地为12.54平方公里。

全区城市建设用地现状与规划指标单位:公顷

3、土地利用

盐田区建设用地变化单位:公顷

4、公共设施建设

从1998年到2002年五年间,盐田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98《分区规划》确定的盐田区行政文化中心已经初步建成。

盐田区中心区公共设施一览

98《分区规划》主要公共设施实施情况一览表

5、综合交通

在98《分区规划》的指导下,盐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港口、口岸和铁路为依托,以 高速公路、快速干道、主干道为道路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可以满足当前需求。但距离物流枢纽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如疏港交通仍需完善、过境车流穿越城城区地段、城市内部主次干道仍需完善。这些交通问题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逐步暴露出来,

部分问题可能会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激化。

总体来说,98《分区规划》在对外交通和城市内部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实际建设之间 空间布局吻合程度较高,但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交通设施仍显滞后,不能满足城市交通,尤其是疏港交通的需求。

98《分区规划》交通规划目标落实情况一览表

6、市政设施建设 三、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98《分区规划》对盐田区的定位比较准确,规模预测基本适度,规划布 局基本合理,但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要预见城市的发展趋势比较困难,例如,盐田港的发展即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要保证规划的实施效果,一方面必须深入研究影响规划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很好的把握其未来发展,改进规划方法,并预留一定的弹性;另一方面应进行滚动性调校、建立动态运作机制。

四、重点调校内容

鉴于以上经济、社会背景以及城市自身的发展变化,原有分区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需要调校,具体有以下重点调校内容:

1、重新确定盐田区及各组团的性质、职能、人口和用地规模。

2、原有港口预测偏小,需重新界定港口适宜规模。

3、原有后方陆域功能以综合功能为主,强调港城一体。港口迅速发展,需对后方陆域用地进行重新调整定位。

4、城市交通、疏港交通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合理组织,满足城市快速发展要求

5、研究山地资源利用与未来城市空间拓展问题,寻求适宜的保护开发模式

6、沙头角的旧城改造问题

7、与近期已编制的各项规划进行协调

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分析

一、现状概况

(一)自然条件

盐田区位于深圳特区东部,距市中心12公里,东起大鹏湾背仔角,南与香港新界山水相连,西连罗湖莲塘,北邻龙岗区,地理座标北纬22°32′,东经114°13′。辖区面积72.63平方公里,下辖四个办事处,即沙头角办事处、海山办事处、盐田办事处和梅沙办事处。

盐田区地势北高南低,属低山丘陵海滨地区,背山面海,北部为梧桐山和梅沙尖,顶峰海拔885米,自然地貌以裸露的基岩和山林为主,建成区标高则在4-20米之间。

盐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温度22℃,年降雨量2000毫米,台风影响年平均11级以上的风力不到一次。

本区属于大鹏湾北部水系,地质现象为火山岩及花岩台地、丘陵地段地质构造稳定,地震烈度为6度。

盐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西北部梧桐山风景区植被茂密,溪涧众多,景色迷人,林地面积达8.49平方公里。主要水库有正坑、恩上两座,库容量30万立方米。中北部梅沙尖峰峦秀丽,云雾缭绕,林地面积22.8平方公里,主要水库有三洲田、上坪、小梅沙、红花坜、三洲塘、骆马岭等六座,库容量1316万立方米。

南部大鹏湾水深条件好,水质较佳,饵料丰富,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是得天独厚的港口基地和天然水产养殖基地。曲折蜿延的大鹏湾海岸线19.5公里长,分布着大梅沙、小梅沙等水碧沙白的黄金海滩,沙滩宽约30-50米,长约2800米,沙质轻软,海水青碧,是迷人的海滨沐浴场,是深圳、广东乃至全国海岸风光最美的“黄金海岸”之一。

按山坡地坡度在30%以下作为可利用开发的城市建设用地计,全区约有14.11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约占总用地的19.43%,城建用地稀缺。

(二)社会经济条件

1、居民生活

户籍人口自然增长保持较低水平。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2.28%,死亡率1.86%,自然增长率为10.42%,城市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生活继续改善。根据盐田区统计局调查资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00元,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6796元,恩格尔系数为31.6。消费层次提高,投入于交通、通讯、教育、医疗保健、个人消费等方面的支出加快。

劳动就业稳定增长,职工年均工资15508元。

2、社会经济

工业生产继续稳定增长。2001年工业总产值(当年价)212.3亿元,全年工业增加值20.25亿元。其中国有经济工业2.08亿元,集体经济工业1.2亿元,其他经济191.9亿元;工业中重工业产值145.59,轻工业产值49.63亿元。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0.43%,比上年提高8.56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1%,高出预期目标2.1个百分点。共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04亿元,下降76.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1.74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41亿元,增长35.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8:80.9:18.3调整为0.2:79.9:19.9。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由第二、三产推动,第二、三产对GDP的增长分别贡献了18.3和6.4 个百分点,尤其是第三产业继续高速成增长,增幅达35.2%。

2001年农业总产值当年790万元,全年农业增加值为435万元,全年造林面积1010亩。由于区内农业用地逐步减少,生产成本持续提高。企业外迁,渔业产值大幅下降,使盐田区农业产量降幅较大。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35万元,比上年下降76.89%,实现农业总产值790万元,比上年下降76.9%。

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34亿元,增长5.5%;房地产开发投资3.31亿元,增长5.1%。

商贸企业运行良好。国内消费品市场稳定。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3亿元。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出口产品总额达2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445万美元,增长36.6%;协议利用外资6101万美元,增长24.7%。

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7.25亿元,全年预算内财政收入6.05亿元,比上年增长40.6%,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部预算内财政支出6.56亿元。

(三)人口现状

截至2001年底,盐田区总人口为13.5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71万人,暂住人口10.80万人,常暂之比为1:3.98,暂住人口明显高于户籍人口。盐田区2000年人口统计资料为12.3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64万人,暂住人口9.69万人,常暂比为1:3.68。

根据五普资料, 截至2000年11月底,盐田区总人口为15.2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52万人,暂住人口12.72万人,常暂比为1:5.05. 较之特区同年1:4.77为高。其中,沙头角镇为10.39 万,盐田办事处为 4.05 万,梅沙办事处为0.8 万。

城市规划中研究人口问题主要是研究有效需求,以确定用地、设施及其他资源的供给。目前,深圳市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有效需求存在巨大差别,规划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手段,引入“当量人口”的概念,以真实反映人口对城市用地和设施的有效需求。在参考国土资源部的0.6~0.8的暂住人口折算系数的同时,经过计算最终确定特区内外暂住人口的当量系数为0.7和0.54。考虑到盐田区的特定位置,确定当量系数为0.7,得出2000年盐田区的当量人口为11.4万人。根据区统计部门公布的信息,2000年全区常住人口12.33万,规划计算的2000年当量人口与之相比仅有0.9万人的差距,表明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此,本次规划以当量人口作为人口预测与空间分布计算的基础。

人口情况统计表

盐田区2001年度人口统计表 单位:万人

(四)城建用地现状

盐田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 12.5平方公里(包含盐田港3.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人,不含港口,人均75平方米/人 ( 按当量人口11.4万计算)。详见用地汇总表。

盐田区现状主要建设用地指标比较

根据盐田区现状用地汇总与国标,深标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人均指标适中,政府团体社区用地、公共绿地比例严重偏低,与深标相差甚远。工业用地比例偏低。道路广场用地虽然比利适中,尚能在用地上满足使用需求,但由于该地区特殊的港口集疏运要求,现实仍显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盐田区是以 “港口”和“旅游”为主导产业,港口、旅游用地比重大,对用地指标影响大,与其它地区缺乏可比性,规划应从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合理配置各项用地。

现状用地汇总表

(当量人口11.4万人)

用地汇总表(沙头角)

人口:9.86

用地汇总表(盐田)

人口:3.11

用地汇总表(大梅沙)

人口:0.5

用地汇总表(小梅沙)

人口:0.05

(五)公共设施现状与分析

1、教育设施

由于深圳市人口结构的特征,年轻外来人口比较多,学龄青少年较少。现状实际公共设施配套要求,应低于依据现状总人口和公共设施配置标准计算的应配公共设施,取教育类公共设施当量人口系数为0.7,即现状符合配置标准的教育设施的服务人口规模为11.4万人。

(1)幼儿园

按照已有统计,现状有14所幼儿园,共76班,入学儿童2228人(含暂住1145名),其中有8处独立占地的幼儿园,总用地面积11.25公顷,建筑面积约为11641.8平方米,平均每名儿童用地面积5平方米,远低于深标10~14平方米。独立占地的幼儿园偏少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2)小学

现状共有9所小学,共计157班,在校学生6560人(含暂住4437名),总用地面积7.05 公顷,平均每学生用地面积10.68平方米/人。现状小学数量总数基本满足要求,但总用地不足,平均每所小学占地0.88公顷,略低于1公顷的标准。

从现状小学分布来看,布局不够合理,沙头角镇内小学主要分布在城市交通干线西侧,以及城市边缘地区,服务半径不太合理。

(3)中学

现状有4所中学,共计76班,在校学生2929人(含暂住1330人)。总用地为9.11公顷,每学生占地31平方米。中学数量充足,总用地规模较大,已经符合要求。主要原因是单个中学的占地面积较大,学校的规模较大。中学的规模偏大会导致服务半径偏大。

(4)成人与业余学校

沙头角镇内有电大一所,用地面积1982.8平方米,建筑面积2305平方米。全区成人教育设施严重不足。另外无其他中专及技术学校。

2、医疗卫生设施

现有医院四所,

(1)区级医院区内现有一所区级医院,位于沙头角镇,总用地面积1.93公顷,建筑面积10942平方米,床位200张。该区级医院床位数及用地均偏小,低于深圳市2.5床/千人,最小用地 2.4公顷的标准。

(2)街道及镇级医院

现有街道及镇级医院3所,其中,沙头角妇幼保健院占地0.11公顷,盐田医院占地1.1公顷,梅沙医院占地0.2公顷。沙头角妇幼保健院和梅沙医院均未达到0.4公顷/所的深标要求。

(3)门诊部

现有沙头角人民医院两所门诊部(私人门诊未统计在内)。

3、文化设施

盐田区暂无区级、镇、街道级文化中心。

盐田区现有设施主要有图书馆、影剧院、文化活动中心等,总用地面积 1.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209平方米,平均每千人占地面积166.9平方米,对比深标300平方米/千人,差距很大。文化设施较少。

盐田区体育设施现仅有三处,用地面积11960平方米,平均每千人用地105 平方米,远远低于深标300平方米/千人。

盐田区目前友谊所福利院。

4、商业设施

目前盐田区,有8处肉菜市场,总用地面积 1.48 公顷,平均每处1850平方米。每千人占地143.8平方米,比照深圳市标准1.5~2万人一所,人均用地150~200平方米接近要求,但尚存在布点与人口分布不适应的矛盾,缺乏综合市场。

5、行政办公设施

(1)各级政府

盐田区现有区政府一个,镇政府一个,街道办事处两个,居委会14 个。原沙头角镇改为田东街道办和沙头角街道办。工商所3个,税务所3个。

(2)公安机关

盐田区共有6个派出所,其中沙头角3所,盐田2所,梅沙1所。

6、其它

(1)邮电支局

现有邮电支局2所(含综合邮电局),总用地规模约0.8 公顷。分别位于沙头角和

大梅沙,其中,沙头角邮电支局用地面积3987平方米,大梅沙用地3972平方米。

(2)消防站

现有1所消防站,占地面积5607平方米。全区范围内消防站数量不够,服务距离过大。

二、发展条件分析

(一)城区特征

1、港口交通枢纽城区

盐田港沟通了深圳的陆地与海上、国内与国际的水上联系,盐排高速公路、惠盐高速公路、平盐铁路、盐坝高速公路,沟通了深圳和珠江三角洲的陆路联系,初步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水陆交通枢纽。

2、海滨旅游城区

盐田区大小梅沙是深圳市东部地区最主要的海滨旅游区。据统计,2001年大\小梅沙共接待游客420万人次。

3、山地海滨型城区

盐田区位于深圳特区东部,南临大鹏湾,通过海域进入我国南海与世界各地相通,在地域上与香港新界山水相连,背靠梧桐山、梅沙尖与龙岗区相接,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海滨型城区。它的特点是地貌多姿,环境优美,但可开发建设的土地资源有限。

4、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经济的特征

盐田区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1年盐田区工业总产值当年价212.3亿元,其中国有经济工业2.08亿元,集体经济工业1.2亿元,私营及外资工业191.9亿元,后者占工业总产值的90.4%。已形成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经济的特征。由于这一特征和地域土地资源特点,决定了地方经济未来要走产业转型道路,使劳动密集型经济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5、边境口岸城区

沙头角一线口岸是东部地区的主要口岸,现状过境万人次/日,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将发展到万人次/日。这一特征加强了深港联系,强化了地区商业、文化、外贸、经济、交通等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大梅沙口岸也将恢复开通,为盐田区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发展条件。

6、外来人口占多数的移民地区

据2001年统计,全区总人口13.51万人,户籍人口2.71万人,暂住人口10.8万人,常暂比为1:3.98,暂住人口明显高于户籍人口。

这一特征说明外来人口已成为盐田区社会劳动者和文化的主体,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奇迹,同时也给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构成了压力。

(二)城区发展优势

1、港口物流发展优势

盐田港是珠江三角洲以至华南吞吐量仅次于香港的集装箱专用深水直挂港,近几年城跳跃式发展,2001年集装箱实际吞吐量为275万TEU,预计2020年将发展成集装箱吞吐量为1300万的大港,成为深圳市和盐田区发展的主要推动条件。

港口发展为后续辅助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结合盐田港的发展特点,盐田港的相关产业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以港口进出口物流业为主,其中包括:集装箱空箱堆场;运输公司及其站场;货物进出口临时保管与代理;拼箱业务以及其他出口前的浅加工服务;保险代理和其他港口业务如报关业务代理;2、为物流业服务的相关辅助行业,包括:集装箱维修与清理;车辆维修与服务;3、针对从事物流业的人员的各种基本生活服务业:居住及生活配套服务;4、可能出现:中高增值的装配型出口加工业。

2、海滨、生态旅游优势

海滨良好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发展海滨旅游条件。以大小梅沙海滨旅游为中心可发展传统性商业旅游、海洋旅游、文化科技旅游等内容。

梧桐山、三洲田片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资源丰富,在确保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展主题公园、休闲度假、山地体育、生态农业等山地生态旅游项目,与黄金海岸共同构成盐田区综合旅游体系。

3、区位条件优势

盐田区与香港毗邻,背靠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具有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是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城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1)城市建设土地资源有限

(2)交通疏运的潜在压力

(3)水资源缺乏

第三章规划总则

一、盐田区城市规划区范围

盐田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如下:东起大鹏湾背仔角,南与香港新界山水相连,西连罗湖莲塘,背邻龙岗区,面积72.63平方公里。

二、编制依据及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深圳市盐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深圳经济特区市政详细规划》

●政府有关盐田区发展的文件

●盐田区的历次规划文件

三、分区规划年限

近期:2002---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1年以后

四、规划目标

以建设现代化旅游海港城区为总目标,以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功能分区明确、产业布局合理、交通快捷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宜人、城市特色鲜明为着眼点,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深圳东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化港口物流枢纽城区、优美的滨海旅游城区、高品位的文化和生态城区。

五、规划指导思想

(一)整体效益最优原则

注重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从整体上研究人口发展规模、用地布局、港口规模、道路交通网络及公共设施配套、山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尽可

能使几方面相结合,达到整体最优。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立足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生态平衡。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水平为目标,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发强度,相应调整各项用地的性质比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

(三)以人为本原则

规划应当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环境需要,创造有利于人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和条件。在考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住宅布局、交通网络等规划问题时,以市民的居住和出行要求放在首位,尽可能地提高盐田区的可居住性和方便舒适程度,使整个地区成为市民能够安居乐业、国内外人士乐于来此工作、购物、居住和游览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高效文明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示范区。

(四)弹性发展原则

城市规划是针对未来的发展计划,而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时序性。因此,规划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盐田港的发展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规划调整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港口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

(五)可操作性原则

分区规划的编制,一方面应当成为下一层次规划的依据,成为开展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另一方面,分区规划应当与政府对城市建设开发的控制管理的方式相结合,应充分研究城市土地使用的可变性。规划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易于操作管理。

第四章城区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一)城区的主要职能和发展方向

1、物流职能:在《深圳市总规检讨与对策》及《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中,提出深圳将建设六大物流园区,其中盐田港物流园区是全市物流产业带东部的核心环节。盐田港物流园区的建设,是提升深圳在未来区域物流业发展竞争中地位的战略性举措。

2、旅游职能: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事业,建设成为深圳市东部旅游服务基地和旅游

区。

对山地旅游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教育科研、休闲度假等项目。

3、疏运交通职能:发挥地理区位优势,配合港口建设加大后方疏运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形成快速、便捷、全方位水陆交通疏运系统,为现代化港口建设创造条件。

4、行政职能:加快行政、文化、商贸、涉外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区的经济实力,增强城区的辐射能力,促进全区的经济发展。

(二)城市性质

规划确定盐田区的城市性质为:以港口、旅游为中心,物流业、商贸业、保税工业为主的现代化海港城区。

二、城市规模

(一)人口规模

1、人口构成特点

盐田区现状城市建成区人口平均密度为12290人/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110平方米。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匀,其中沙头角地区人口密度近20000人/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不足35平方米。

人口结构方面,盐田区与深圳市较为一致,以暂住人口为主,但该地区暂住人口的比重大大高于深圳特区,并且其内部空间分布存在巨大差异。如2002年沙头角地区常暂比达1:4.89,高于深圳特区、低于全市,反映出盐田区在全市处于过渡性地带的特征。

盐田区人口性别结构方面分布不均匀,特别是沙头角地区以女性为主,性别比较低,且低于特区外平均水平。该结构特征反映出沙头角地区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型劳动为主、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特点。人口年龄结构方面,沙头角地区劳动适龄人口较多,且高于深圳市全市水平,人口结构属典型的年轻型。

盐田区人口结构方面的特征总结为:

(1)常暂比高,年际波动大,受暂住人口主导。

(2)人口密度分布不均,沙头角地区人均建设用地狭小。

(3)性别结构方面分布不均匀,沙头角地区女性占主导,性别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4)劳动适龄人口众多。

2、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深圳市总体规划(1996-2010)》及上版《盐田区分区规划(1998-2010)》对盐田区2010年人口规模预测结果为:总人口2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8.45万人,暂住人口11.55万人,常暂住比为1:1.36。本次规划期限为2002-2020年,因而需对盐田区人口规模,特别是2011至2020年人口增长趋势进行方案测算,力图能较好地把握盐田区未来人口增长变化趋势,为规划提供可靠的规划依据。

(1)基于可建设用地规模的人口预测(环境容量法与人口构成法)

盐田区建设用地分为沙头角、盐田、大梅沙和小梅沙几个片区,各组团所承担的城市功能不同,人口预测方式和人口结构、规模也将不同,因而本次规划对各组团人口分别进行测算。

不论城市发展到多少年限,城市发展空间是有限的,城市可容纳的人口也是有限的。基于这样的考虑,根据盐田分区规划可建设用地总量及《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SZB97-01)所规定人均占地指标,对未来总人口进行测算。盐田区总建设用地25km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90-105m2/人,则可容纳的总人口为:27.8-23.8万人。但由于盐田港在总用地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盐田港港口用地为6.46平方公里),应纳入全市的用地平衡之中,因而盐田区实际可参与平衡的用地约为18.5平方公里,可容纳的总人口为:20.5~17.6万人

①沙头角片区

由于沙头角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多功能综合性城市组团,各项城市建设用地应该在本地区内平衡,城市所能提供主要功能(对外交通除外)都在本地区解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可按接近一般城市标准控制。

沙头角现状建设用地为329.70公顷,现状总人口12.61万人,当量人口9.45万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为34.9平方米。沙头角片区可建设用地面积395.54公顷,若按国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90-105m2/人计,则可容纳人口总数仅为3.77—4.39万人。由于沙头角为旧城改造地区,依据深标按旧城改造地区最低标准50平方米/人计,可容纳的总人口为7.91万人。本地区规划居住用地规模最多可达144.61公顷左右,按《深标》人均居住用地20-24平方米计,可居住人口6.03—7.23万人。

上版分区规划及法定图则界定该片区人口规模应控制在10万人口内。因此,综合分析沙头角地区按可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的人口规模为10万人。

②大梅沙地区

大梅沙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51.27公顷,按人均90-105m2/人计算,人口规模为:2.79—2.39万人。规划可建设居住用地83.02公顷,由于片区的居住用地多为高尚住宅及部分别墅,规划人均居住用地按30-35平方米/人计算,可容纳居住人口2.37-2.77万人。上版分区规划确定片区人口规模为1.5万人,法定图则确定片区人口规模为1.8万人。由于本次规划建设用地有部分增加,因而居住用地亦相应增加,可容纳的人口规模亦会相应增加。大梅沙地区是以旅游为功能的组团,其人口规模界定以实际居住用地的容量确定较为准确。

综合分析,该地区可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的人口规模为2.5万人。

③小梅沙地区

小梅沙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98.84公顷(不包括殡葬设施用地等),按人均90-105m2/人计算,人口规模为0.94-1.1人。规划可建设居住用地10.11公顷,按人均居住用地30-35平方米/人计算,可容纳居住人口0.29-0.34万人。上版分区规划确定该片区人口规模为0.5万人,法定图则确定该片区的人口规模为0.25-0.3万人。由于小梅沙是以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组团,综合分析,该地区居住用地可容纳的人口规模宜为0.3万人以内。

④盐田片区

盐田片区主要定性为以大型物流园区为主体的港口纵深服务区。作为港口配套服务区,由于后方陆域土地资源非常有限,除了必要的就业、服务人口之外,原则是应该严格限制其他非相关的居住人口和就业人口,并考虑在相邻分区的区域内平衡,从而控制总体规模;同时也要结合区内的历史现实,对原有人口进行必要的考虑和内部调整。总的原则是区域平衡,控制总量。

规划区内人口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就业人口和当地人口,具体分析如下:

就业、服务总人口

Ⅰ港区及相关的就业人口

目前盐田港员工配备平均标准约为180人/集装箱泊位,考虑物流运作、信息管理等高效率因素,员工人数不会与泊位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而是逐渐减少的趋势,因此计算盐田港的2010年建成20个泊位数,将来港区作业管理人员的总数约为3600人;2020年建成34个泊位数,将来港区作业管理人员的总数约这6000人。

后方配套产业员工主要为集疏运、仓储、临港工业、金融保险、贸易、货运代理、维修等为港口运作配套服务人口。按照港区作业人员与后方服务人员1:7-1:10的经验比例,配套产业员工总数将为32400及54000。保税区在功能上亦起到港口配套服务的作用,其就业人口应包括在后方配套产业员工中。

故港区及相关的就业人口取3.6万和6.0万的总量。

Ⅱ其他就业人口

随着物流园区在规划区内的发展,后方陆域产业结构将往港口服务业方向调整,现有的“三来一补”企业和个体运输公司将逐步缩减,其员工人数也会相应减少,法定图则预测的这类产业人口为0.36万人,本报告根据“重点发展大型物流园区”的策略认为实际产生的这类就业人口为2010年0.3万人、2020年为0.2万人。

Ⅲ就业、服务总人口

以上得就业总人口数为3.9万人和6.2万人。按照经验数据取单身职工总职工数的三分之二,同地双职工占带眷职工的30%,带眷系数2.5,可计算港口就业、服务总人口:

2010年:

3.9×1/3×(1+2.5)+3.9×2/3=7.14万

或3.9×[1/3×(1-0.3/2) ×(1+2.5)+2/3] =6.47万

取6.8万人为规划区就业、服务总人口。

2020年:

6.2×1/3×(1+2.5)+6.2×2/3=11.35万

或6.2×[1/3×(1-0.3/2) ×(1+2.5)+2/3] =10.29万

取10.8万人为规划区就业、服务总人口。

根据目前盐田国际和盐田港公司员工居住地情况分析,有相当一部分还会在隧道外的沙头角或罗湖、福田解决,考虑未来隧道收费取消和交通条件改善地铁和深盐第二通道的建设等因素,设定2010年为70%的居住系数、2020年为50%的居住系数,实际居住在盐田后方的就业、服务人口(包括家属等)有4.76万人和5.4万人。这部分人口将成为规划区居住人口的主体。

●地方人口

地方人口主要指户籍人口。按12‰自然增长率,盐田港后方陆域内户籍人口到2010年将达到0.37万,到2020年将达到0.42万人。该部分人口按全部居住在规划区内考虑。

●居住总人口

以上初步估算出,规划区居住人口为5.13万人和5.82万人。考虑旧村和港口临时服务人员,取1.2的弹性系数,2010年为 6.16万人,2020年为6.98万人。

考虑到规划控制的弹性,规划区居住人口规模按2010年5-8万人,2020年6-9万人控制。

●与上层次规划校核

在《盐田区分区规划(1998-2010)》中将盐田片区的人口确定为两种规模,一种为能容纳的合理人口规模,即控制规模,一种为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可能人口规模,即“弹性人口”。前者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后者作为基础设施规划的依据。所以盐田片远期的人口控制规模为10万人,弹性规模为12万人。这个人口数由本规划区和盐田墟镇两部分人口组成。现《盐田墟镇控规》中对墟镇居住人口的控制是1万人,加上本片区6-9万人,总量为7-10万人。所以,规划区对居住人口总量的控制比分区规划的要求有所降低。

因此盐田后方陆域人口控制规模为7万人,控制范围为7-10万人,规划区对居住人口总量的控制比分区规划要求有所降低。

综合以上分析,根据环境容量法与人口构成法对不同组团进行分析,2020年总人口为20万人,其中沙头角镇为10万人,盐田坳为7万人,大梅沙为2.5万人,小梅沙为0.3万人。

(2)综合增长推算法

1997——2001年盐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5%,根据历年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变化情况,预计2002——202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4%,由此推算2020年盐田区人口规模为21万人。

(3)相关分析法

根据《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确定深圳市2030年人口规模为1000(低)、1300(中)、1500(高)万人,相应分析盐田区人口21(低)、25.5(中)、30(高)万人,因此规划必须要考虑一定的弹性。

3、预测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参照《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检讨与对策》和《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得出以下预测结果:

盐田区人口预测结果(万人)

规划确定2005年当量人口为15万人,其中沙头角镇为万人,盐田坳为万人,大梅沙为万人,小梅沙为万人。

2020年当量人口规模为20万人,其中沙头角镇为10万人,盐田坳为7万人,大梅沙为2.5万人,小梅沙为0.3万人。

根据已确定的当量人口,得出2005年的总人口为18万人,2020年总人口为25万人。

其中,沙头角为12万人,盐田坳为9万人,大梅沙为3万人,小梅沙为0.5万人。

本次规划中将以当量人口为标准配置城市公共设施,以总人口的1.2来配置市政设施,以保证满足实际产生的需求量。

4、人口控制策略

由于盐田区土地资源的限制,人口规模必须控制在可承受的范畴内,不能盲目的无

限制的增加人口,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人口控制策略优化盐田区人口结构,达到控制人口规模并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

(1)更新、改造沙头角地区,优化人口构成

沙头角地区是盐田区的行政、文化、商务中心。现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是必然趋势,同时调整保税工业区的结构,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化,增加工业企业的科技含量。通过产业结构、城市功能的调整来引进高素质的管理、研发人才,增加服务人口比重,降低低素质产业密集型劳动力的比重,降低暂住人口,增加常住人口,优化沙头角地区人口构成。

(2)强化盐田港后方陆域的物流功能,人口构成向复合型转化

随着物流园区在规划区内的发展,后方陆域产业结构将往港口服务业方向调整,现有的“三来一补”企业和个体运输公司将逐步缩减,人口构成将向服务型转化。同时结合保税工业区的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盐田片的人口构成向管理型、服务型、技能型转化。

(3)大、小梅沙旅游功能的完善,促进人口构成向服务型转化

(二)用地规模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72.6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占总用地的34%,人均建设用地125平方米/人(含港口),92.5平方米/人(不含港口)。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课程作业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概况简述 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土管1班姓名何建明学号201131160707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一、基本情况与修编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对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今日公布新一轮总规。 专家表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根本性蓝图。在特区进入第二个发展的30周之际,本轮总规充分体现了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承担了在全国率先探寻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它的公布,必将以城市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引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三、城市性质 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四、城市职能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天津市塘沽区分区规划-第九综合分区规划说明

第二部分规划说明书 一现状基本概况 第九分区位于塘沽区海河北岸,规划范围为其四至界线为:东到车站立交桥,南接海河,西接黑猪河,北达京山铁路,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5.3平方公里(不含海河面积)。 第九分区现状调查包括河头镇湖北村、河头村的部分土地,中心桥乡的五十间房部分土地,现状调查总面积为702.2公顷,包括248公顷的水域荒地面积。现状总人口为2.47万人,海河在南部经过。 (一)现状分析 1、人口现状: 第九分区截止1996年底,共有常驻人口24678人。调查统计第九分区平均人口毛密度为35人/公顷。 2.用地现状: 第九分区包括河头镇的湖北村和河头村的部分土地,中心桥乡的五十间房部分土地,本次调查总面积为702.2公顷,包括248公顷的水域荒地面积。现状用地结构如下: 3、建筑现状: 本区建筑以住宅为主,另有少量工业厂房、行政办公、商业建筑。居民住宅有解放前、解放初农民自建平房住宅,也有近十年来新建的农村住宅,层数为2-3层或5-6层,及部分企事业单位七、八十年代兴建的职工宿舍(5-6层)。另有二片正在建设的居民小区。 4、道路交通及设施: 本区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交通包括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部分,对外交通主要是京山铁路和津塘公路从本区穿越,区内道路主要有新胡路等,基本满足目前需要,但未形成合理网络。

5、公建配套设施: 本区公建配套设施十分不完善,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没有成片的城市居住区,集中供热供气缺口较大,部分新建居住小区自行配套市政及公建设施,市场和环保问题也有待于解决。在城乡居民聚居的沿街形成农贸日用品自由市场,缺乏文化娱乐休闲场所。雨污水明渠排放,环境卫生较差。 6、公共绿地: 本区无公共绿地和园林,仅有少量沿街绿化,在分区规划中应加强道路绿化,规划公共绿地。 7、市政公用设施: 虽然本区人均市政公用用地面积达2.37平方米,但市政公用设施水平较差,其原因是本区市政公用设施以加油站和汽车修理厂为主,仅有两处邮电局用地,其它公共交通用地、环卫设施用地均为零。 (二)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 1、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景观 本区是塘沽城区的西部城乡结合部,有津塘公路和京山铁路穿越本区,使本区成为滨海新区重要的窗口地区,因此当前主要问题是如何使新区开发建设与城市景观建设结合起来,树立良好新区景观形象。 2、公用设施 要加强本区的市场的建设,加强园林绿化建设。 (三)对策与措施 1、用地性质调整 2、严格执行公建配套指标 3、增加公共绿地 4、路网调整 二总体规划要求 (一)基本思路 1、第九分区为塘沽区的城乡结合区,要依据塘沽区总体规划及滨海新 区总体规划,切实落实和深化总体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2、根据第九分区的特点和优势,从区情出发,扬长避短,合理制定分区发展战略,重点解决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总体规划要求 1、指导思想: 突出体现城市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突出体现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切实体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规划的范围、依据和原则 规划区范围:位于海河北岸,塘沽地区的西部。

山西泽州珏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地方社会经济状况 山西泽州珏山景区(以下简称景区)所属的泽州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东与陵川县相邻,西与阳城县、沁水县接壤,南与豫北平原的济源、沁阳、博爱、焦作交界,北连高平市。是“晋豫之咽喉、山西南大门”,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全县辖10镇16乡,639个行政村,1204个自然村,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主要民族为汉族、回族。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不多的蒙、满、朝鲜、布依、苗、白、土、壮等民族。 早在20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泽州就有先民集居。3500多年前的夏末,夏桀王曾迁都于高都的垂棘山。春秋战国后期,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这里为高都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始设晋城县。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晋城县先后归山西省长治专区、晋东南专区管辖。1983年,晋城县改为县级市。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县级晋城市划分为城郊两区。从原县级晋城市的30个乡(镇)中划出26个乡(镇)组成晋城市郊区,归新建的晋城市管辖。1996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城市郊区撤区设为泽州县。 泽州县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地质储量44亿吨,铁矿储量5亿吨,铝土矿储量在1亿吨以上,大理石储量300万吨。林牧资源相对丰富,有各类果树7.2万株,果园面积1508公顷,林地面积74.5万亩,森林覆盖率20.6%。牧坡草地14.81万亩。 泽州全县有耕地72万亩,土壤多为碳酸盐褐土,自然肥力较高。主要产业有:种植、养殖、林果业等。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红果、苹果、黄梨、核桃、花椒、猪牛羊肉、鸡蛋、蜂蜜等。泽州是全国8大红果生产基地之一。 泽州主要产业有煤炭、冶炼、铸造、机械、化工、建材等,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生铁产量居全省之首。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5.85亿元,同比增长10.1%;财政总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20.2%;一般预算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26.53%;农民人均纯收入5517元,同比增长9.03%。泽州经济实力排名为我国中部地区第50名,山西省第5名,分别比2007年前移了4位和1位。 二、区域旅游发展情况 泽州县是山西和中原打造“大旅游”线路中重要的连接点,人文旅游资源独特,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县遗存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遗址、汉唐及明清各朝代的古代建筑、古石刻、古镇、唐元塑像之精品的“青莲寺、玉皇庙彩塑”、抗日与解放战争时期大量的革命旧址、全国卫生模范村之称号的“东四义小康景区”等物质文化遗产和剪纸、面塑、根雕等丰富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县景区有珏山、龙门、山里泉、李寨、东四义和卧龙山六处,较为成熟的景区是珏山和山里泉。珏山景区有“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美誉,山里泉景区有“北方江南”之褒称。泽州境内的珏山吐月、松林积雪、孔子回车、白马拖缰为泽州四大历史名胜。近年来,泽州县近来以“旅游强县、文物兴县”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山、水、湾、古镇”四大旅游品牌,实现了全县旅游健康有序发展。泽州县现有星级饭店3家,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1家,分别是富景国际饭店(四星)、高都大酒店(四星)、太行饭店(二星)。旅行社共有3家,分别是友好国际旅行社(国际社)、美韵旅游有限公司(国内社)、和谐旅行社(国内社)。泽州已先后四次成功举办金秋小康旅游节、“金镜头”、“西部作家诗词会”等活动。连续几年分别参加了在山东烟台、广西桂林、山西太原、河南郑州等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成果明显。旅游宣传促销初见成效,地接游客逐年增长,旅游收入正在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县景区建设资金预计总投入达到31270万元;交通道路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5578万元;环保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3850万元;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5300万元;旅游营销资金预计投入达到201万元,合计46208万元。2007年,泽州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1313.5万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4383.5万元。泽州旅游正处于稳步上升通道。 三、景区现状 珏山景区自1996年开始开发,历经多年打造现已成为山西自然、人文、生态为一体的旅游新热点,是晋城旅游发展的龙头景区之一,与阳城的皇城相府、陵川的王莽岭形成了晋东南旅游区的三足鼎立之势。特别是近年来,珏山景区与三八煤矿组建成立了“山西泽州珏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后,加大了景区的投资力度,景观建设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景区几年来共计投资 3亿元,建成了三星级珏山宾馆一座、晋东南第一条索道,修缮了珏山西顶、金顶和南顶慈云阁等道教建筑群,聘请了大德高道主持珏山道教法事,恢复了珏山道教活动,完成了道教观光区、寺南窑景区入口服务区建设,修建并绿化亮化了北斗广场、办公住宿区、索道及各景观点连接公路、山上步道、通信基础设施等项工程项目,改善了水、电、暖、吃、住、行等基础设施,建立了导游、宣传促销队伍,开展了宣传营销活动。目前,景区管理机构完备,服务设施齐全,初步形成了一个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接待服务体系,年均接待量达到了10万余游客。珏山景区现已成为山西文明委确定的“文明和谐景区”和山西国土资源厅命名的省级地质 公园。2009年,珏山-青莲寺景区还通过了国家旅游局AAAA级旅游区、林业部门省级森林公园、国土部门省级地质公园的评定,珏山吐月故事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示范地也落户在珏山景区。此外,珏山景区还荣膺“中国百家避暑名山”的称号。 四、原有规划梳理 珏山景区前期主要依据《珏山景区控制性详规》(2005年-2020年)和《蕴月湾片区旅游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2009年-2013年)进行开发。 (一)已作的《珏山景区控制性详规》 1、核心内容 (1)规划范围:抽水站以东,马鞍山岭(天池岭)以西,风门岭以北和晋焦高速公路丹河段以南的景区10平方公里范围。 (2)规划年限:2005年~2020年。 (3)功能定位:以丰富多彩的传统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为基调,以奇山、曲水、幽谷、茂林等自然景观为依托,具备文化体验、祭拜、观光、休憩、康体、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的景区。 (4)性质定位:珏山景区总体上将建成人文资源景观、自然山水风光及特色旅游产品三位一体的文化、宗教、康体型AAAA级景区,同时也是晋东南和豫北地区城市居民假日游览和度假的后花园。 (5)主题形象:佛宗净土源青莲,太行真武归珏山;珏山道,青莲佛,太行月,晋魏风。 (6)总体布局:一路,一水、五区、九点。 ●一条旅游道路主轴:即从景区入口开始,直至一家庄的旅游主干路,通过该条主干道路把主要景点及各类旅游功能串连在一起。 ●一条河谷游览水轴:游览丹河曲折的河谷是整个珏山景区的特色。丹河是整个珏山景区的水脉。大坝以上为水上游览带,大坝以下为亲水游憩带。

深圳光明新区分区规划说明书

深圳市光明新区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背景篇 (2) 第一章规划背景 (2) 一、新区成立的历史机遇 (2) 二、编制新区规划的需求 (2) 第二章规划依据 (3) 一、规划编制依据 (3) 二、参考文件 (3) 三、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3) 四、主要上位规划解读 (3) 第二部分现状篇 (6) 第三章现状概况 (6) 一、区域位置 (6) 二、自然状况 (6) 三、社会经济 (6) 四、人口 (7) 五、土地利用 (7) 六、公共设施现状 (8) 七、道路交通现状 (10) 八、现状问题 (10) 第三部分理念篇 (13) 第四章理念与构想 (13) 一、发展条件 (13) 二、发展理念 (15) 三、发展构想 (16) 第五章目标与策略 (16) 一、城市建设目标 (16) 二、发展策略 (16) 第六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17) 一、功能定位 (17) 二、发展规模 ......................................................................................................................................... 17第四部分规划篇. (19) 第七章打造“绿色城市”空间布局 (19) 一、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19) 二、城市结构与空间布局 (20) 三、土地利用规划 (27) 第八章构建“绿色城市”支撑体系 (29) 一、新的生态结构 (29) 二、新的生活方式 (31) 三、新的生产方式 (39) 第九章“绿色指标”研究 (41) 一、研究“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的意义 (41) 二、构建“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的目标 (42) 三、国内外相关城市指标体系的借鉴与参考 (42) 四、本次规划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 (43) 五、“绿色城市”指标体系一览表 (43) 六、指标体系的解释 (47) 第十章“绿色市政”规划 (50) 一、给水工程规划 (50) 二、污水工程规划 (52) 三、雨水及防洪工程 (53) 四、绿色用水规划 (56) 五、电力工程规划 (58) 六、通信工程规划 (61) 七、燃气工程规划 (62) 八、环境保护规划 (64) 九、环卫设施规划 (69) 十、综合管沟规划 (72) 第十一章城市更新 (73) 一、城市更新目标 (73) 二、城市更新策略 (74) 三、城市更新对象 (74) 四、重点更新改造地区 (74)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指引 (75) 一、近期重点推进片区 (75) 二、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75)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体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城市发展战略要求 随着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提出,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城市建设由本市向周边城市扩的步伐,使得城市规模得到扩大,周边地区将逐步成为发展的重点地区。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做为市“东拓”发展的重点区域,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合规划的编制,将明确了未来至2020年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的规模以及空间形态。 近年来随着市跨越式发展及长泰县的大开发,使得规划编制与发展实际脱节,存在各片区发展步调不一致,规划的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区域拓展的速度超出了规划的预测,使得长泰县局部片区缺乏规划指导。 二、城市建设管理要求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总本规划》于2004年编制,为使规划区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序拓展。需针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相关规划进行整合,对原有规划进一步落实与深化。以促进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开发的顺利进行,推动建设步伐。三、市政配套建设需求 由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前期建设过程中,缺少相对完整的规划指导,各项目却相继落地,导致了项目建设与市政配套落后的矛盾,需有更完善的规划来指导该区的市政设施建设。

作物几乎整年都可以生长。 第二章现状概况 一、规划区位、围 规划区位于长泰县东南部,辖有十里、旺亭、山重、后坊四个村及林果场等等(包含整 个马洋溪流域)。 本次规划围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管辖围,东邻集美区、海沧区,西靠兴泰开发区和港镇, 南接龙文区、龙海市,北毗港镇、枋洋镇。规划区距离市区17公里,距离市沧海大桥39公 里,距离市106公里,距离潮汕地区200公里,距省会城市29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 规划区总用地138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1439人。 二、现状概况 1、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规划区海拔最高965.8米,最低16.7米,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地理地貌 属于低山丘陵,山峰,台地,阶地,谷地,悬崖等,近,中,远程景观效果强;水资源丰富, 森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围尚有大小不等的水库(塘)和溪流,其中红岩水库是区域 最大的水库,马洋溪是区域最大的溪流。 气候:规划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四季温和。最冷月(一月)平 均气温12.6℃,全年平均气温21℃,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6 ℃,全年平均气温21 ℃。 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000 小时左右,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达127.8 千 卡/cm2,大于10 ℃活动积温达7400 ℃左右,全年无霜期长达328天(霜日仅6-8天),

濠江分区规划说明书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一、规划编制背景 (1) 二、规划依据 (1) 三、规划期限 (2) 四、规划范围 (2) 五、项目编制计划 (2) 第二章现状概况与规划指引 (3) 一、现状概况 (3) 二、上层次规划指导 (12) 第三章分区发展目标与原则 (13) 一、濠江区城市发展目标 (13) 二、规划原则 (13) 第四章分区定位和规模 (14) 一、城区总体定位 (14) 一、产业总体定位 (14) 二、城市发展规模 (14) 第五章分区土地综合利用 (15) 一、土地综合利用目标与方向 (15) 二、土地分类控制 (15) 第六章分区布局结构 (16) 一、发展方向 (16) 二、布局结构 (16) 第七章产业发展 (17) 一、发展思路和战略 (17) 二、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18) 三、发展路径 (18) 四、产业发展阶段目标及任务 (19) 第八章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20) 一、规划理念 (20) 二、基本思路 (20) 三、规划用地布局 (21) 四、布局特点 (22) 五、与总规的比较 (22) 第九章城市密度管制与分区 (23) 一、城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及区划 (23) 二、城市土地使用强度分区 (23) 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24) 一、对外交通规划 (24) 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24) 三、城市停车泊位(停车场) (27)

四、公共加油站 (27) 五、运输枢纽 (27) 第十一章城市住区及居住用地规划 (27) 一、居住用地规模 (27) 二、规划发展目标 (28) 三、住房及居住区发展策略 (28) 四、居住区发展规划 (28) 第十二章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28) 一、工业用地规划原则 (28) 二、工业用地规划布局 (28) 三、仓储用地规划原则 (29) 四、仓储用地布局规划 (29) 第十三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9) 一、行政办公设施规划 (29) 二、商业设施规划 (30) 三、文化娱乐设施规划 (30) 四、体育设施用地规划 (30) 五、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30) 六、教育设施规划 (30) 七、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30) 第十四章旅游发展规划 (30) 一、背景分析 (30) 二、濠江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三、旅游发展目标与主题形象定位 (32) 四、旅游空间布局及产品开发规划 (33) 五、旅游产品规划 (34) 六、旅游线路规划 (34) 第十五章绿地系统规划 (35)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35) 二、规划目标 (35) 三、规划原则 (35) 四、规划布局 (36) 五、公共绿地 (36) 六、防护绿地规划 (37) 七、居住区绿地规划 (37) 八、附属绿地规划 (37) 九、其他绿地 (37) 第十六章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导引 (38) 第十七章岸线利用规划 (40) 一、现状岸线利用现状和问题 (40) 二、岸线利用规划原则 (40) 三、岸线利用空间布局的调整 (40) 四、岸线利用规划布局 (40)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成都分院2008.02 1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 1、区位关系 **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 **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1、**区基本情况。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

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A、区位优势。**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 2、不利因素 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 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2016年深圳市南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5的倒数是() A.B.C.﹣5D.5 2.人工智能AlphaGo因在人机大战中大胜韩国围棋手李世石九段而声名显赫.它具有自我对弈学习能力,决战前已做了两千万局的训练(等同于一个人近千年的训练量).此处“两千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2×107B.2×107C.0.2×108D.2×108 3.方程x2﹣4x+4=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只有一个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如图是由七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几何体,则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B.C.D. 5.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a+4)(a﹣4)=a2﹣4B.2a2﹣3a=﹣aC.a6÷a3=a2D.(a2)3=a6 6.如图,已知△ABC,AB<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取一点P,使得PA+PC=BC,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C.D. 7.如图,l1∥l2,l3⊥l4,∠1=42°,那么∠2的度数为() A.48°B.42°C.38°D.21° 8.关于x的方程mx﹣1=2x的解为正实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2B.m≤2C.m>2D.m<2

9.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1=x2﹣x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交于点A(3,2), 与x轴交于点B(2,0),若y1<y2,则x的取值范围是() A.0<x<2B.0<x<3C.2<x<3D.x<0或x>3 10.如图,一根电线杆的接线柱部分AB在阳光下的投影CD的长为1米,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ACD=60°,则AB的长为() A.米B.米C.米D.米 11.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此时点C恰好在线段DE 上,若∠B=40°,∠CAE=60°,则∠DAC的度数为() A.15°B.20°C.25°D.30° 12.如图,Rt△ABC中,∠C=90°,AC=6,BC=8,AD平分∠BAC,则点B到AD的距离是() A.3B.4C.2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某校在进行“阳光体育活动”中,统计了7位原来偏胖的学生的情况,他们的体重分别降低了5,9,3,10,6,8,5(单位:kg),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分类指南190508-再修订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分类指南 (试行,送审稿) 自然资源部 二〇一九年五月

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与发展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以及《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及相关工作要求,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明确了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分类应遵循的总体原则与基本要求,提出了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及其主要构成、总体管控要求与主要国土用途,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的总体框架及各类用途的名称、代码与含义。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共三章。 本指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制定并负责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

目录 1 总则 (1) 2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1) 2.1一般规定 (1) 2.2规划分区 (2) 3 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 (6) 3.1 一般规定 (6) 3.2规划用途分类 (7) 附录A:国土空间规划分区说明 (19) 1 生态保护与保留区 (19) 1.1核心生态保护区 (19) 1.2生态保护修复区 (20) 1.3自然保留区 (20) 2海洋特殊保护与渔业资源养护区 (21) 2.1海洋特殊保护区 (21) 2.2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区 (21) 3永久基本农田集中保护区 (22) 4古迹遗址保护区 (22) 5城镇发展区 (23) 5.1城镇集中建设区 (23) 5.2城镇有条件建设区 (24) 5.3特别用途区 (25) 6农业农村发展区 (25) 7海洋利用与保留区 (26) 7.1海域利用区 (26) 7.2无居民海岛利用区 (27) 7.3海洋保留区 (27) 8矿产与能源发展区 (27)

扬州市东北分区规划说明书简述

扬州市东北分区规划说明书简述 一、区域位置 东北分区位于扬州市东北部,是扬州市区十二个分区之一,东依京杭大运河,与河东分区隔河相望,西侧与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接壤,北距槐泗镇约1公里,南部隔北城河与老城区相连。南侧距市中心文昌阁仅约700米。隶属扬州市维扬区梅岭街道办事处和城北乡。宁启铁路扬州段沿用地北侧通过,铁路货运站场位于本区北侧,是扬州铁路货运枢纽。 二、规划范围 东北分区规划范围:东至京杭大运河、古运河沿线,南至古运河及北城河一线,西至扬菱路、友谊路,北至宁启铁路扬州段。规划总建设用地1572.74公顷。 三、功能定位 1、定位分析 1)宁启铁路和火车货站的建设已接近尾声,火车货站的启用,将使本区逐步成为扬州市铁公水货运重要的枢纽。货运中心功能将得到充分体现。 2)东北分区位于老城区北侧,南侧同老城区隔北城河接壤,是老城区强化中心功能的腹地。 3)随着铁路货运功能增强,与之配套仓储及加工工业亦将迎来发展的机遇,同时必将带动商业服务及居住的发展。 2、功能定位 东北分区功能定位确定为:规划建设为扬州铁路、公路、水路联运的货运枢纽。以发展配套加工工业和物流产业的基地,以发展生态可持续居住片区为目标的城市东北分区,同时是城市中心区(老城区)外延发展的主要腹地。 四、指导思想 1、围绕《扬州市总体规划》(2002-2020)制定的东北分区规划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东北分区发展方向,推动该区的协调有序发展,增强对各项建设活动的规划协调和引导作用。 2、妥善处理好东北分区同相邻分区——河东分区、江阳分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区、老城区的关系。着重处理好同老城区的协调发展关系。 3、合理确定功能定位,着力提高该区的综合功能,强调分区各功能区的协调作用。 4、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 5、妥善处理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把握好发展时序。 五、规划目标 逐步在东北分区体现现代化城市的形象,规划力争做到用地结构和功能布局科学合理,城市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道路交通便捷,路网结构合理;环境质量达到生态城建设要求;建成可靠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六、总体布局结构 东北分区规划在总体构思上分为三大功能分区,即:铁路货站功能区、城北生活居住区、梅岭生活居住区。 1、铁路货站功能区 铁路货站功能区规划在东北分区北部,南至北城路,北至宁启铁路一线,东至京杭

2020年深圳各区学位申请小一初一报名网址汇总

2020年深圳各区学位申请小一初一报名网址汇总 报名入口 1、福田区: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jyfw/fwxsyjz/ywjy/zsrx/ 2、罗湖区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default.aspx?vid=31 3、南山区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jyfw/zsxx/xyzs/ 4、盐田区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cn/service/zdywly/xwsq/#xyxwsq 5、宝安区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jyj/zwgk/jcjyk/xxgg/ 6、龙岗区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bmzz/zs/xglj/ 7、龙华区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bmxxgk/jyj/ywgz_124229/zxxt/jzfwtd/

8、坪山区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psjyjjcjyk/ 9、光明区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szgm/132100/135232/xwsq/index.html 10、大鹏新区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ztzl/mszt/jypx/ 升学通用网址 深圳学位申请: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zdyw/xwsq/ 深圳10区学校信息公开目录: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school/ssxx/ 深圳市接种证查验系统: 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check/ 房屋编码查询: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f11270042.html,/index/queryHouseCode 有效期查询/居住证状态查询:

总体规划说明-说明书

阿拉伯文化村(贺兰山科学生态示范园)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2) 第一章规划背景 (2) 第二章规划编制依据 (2) 第三章规划范围及期限 (3) 一、规划范围 (3) 二、规划期限 (3) 第二部分总体规划 (3) 第四章区域位置与现状概况 (3) 一、区域位置 (3) 二、现状概况 (3) 第五章发展条件分析 (3) 第六章发展定位与发展规模 (3) 一、发展定位 (3) 二、发展规模 (3) 第七章产业发展规划 (4) 一、产业发展目标 (4) 二、主导产业 (4) 第八章土地利用规划 (4) 一、土地利用政策 (4) 二、土地利用分区 (4) 第九章空间布局规划 (4) 一、空间布局 (4) 二、用地规划 (5) 第三部分专项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生态系统规划 (5)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6) 一、给排水工程 (6) 二、电力与通讯工程 (6) 三、燃气与供热工程 (6) 第十三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6) 一、环境保护规划 (6) 三、环境卫生规划 (7) 第十四章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 (7) 一、防洪防涝规划 (7) 二、防震减灾规划 (8) 三、人防御消防规划 (8) 第四部分近期发展规划 (8) 第十五章近期建设规划 (8) 一、近期发展规模与目标 (8) 二、近期发展主要内容 (8) 三、生态居住区设计构思 (9) 附录1 规划用地平衡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分区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分区规划主要内容 1)原则确定分区山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 用地的容量控制。 2)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3)确定城市主、谈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 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 4)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 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卒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5)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 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城市分区规划规划的成果 城市分区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图纸。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图纸主要包括:规划分区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再项专业枷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 1)分区规划文本的内容 (1)总则:编制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2)分区土地利用原则及不同使用性质地段的划分 (3)分区内各片人口容量 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列出用地平衡表; (4)道路(包括主、移:干道)规划红线位置及控制点坐标、标高; (5)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占迹、历史地段的保护管理要求; (6)工程管网及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要求。 2)分区规划图纸 (1)规划分压位置图:比例尺不限,表现各分区在城市中的位置; (2)分区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0,内容包括:分类标绘土地利用现状,深度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中类为主,小类为辅;市级、区级及居住区级中心区位置、范围;重要地名、街道名称及主要单位名称。 3)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图纸比例为l:5000,内容包括 规划的各类用地界线,深度同现状图;规划的市级、区级及居住区级中心的位置和用地范围;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用地界线和保护范围重要地名、街道名称。 (4)分区建筑容量规划图。标明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 制指标及分区界线; (5)道路广场规划图:规划主、次干道和支路的走向、 红线、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主要道路交叉口

深圳市南山区政府信息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市南山区政府信息工程项目管理暂行 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南山区政府信息工程项目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深圳市信息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结合南山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南山区政府信息工程项目均适用本办法。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办法所称的南山区政府信息工程,是指部分或全额利用南山区信息化建设资金或其它财政性资金建设的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网络、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开发等项目的新建、扩建、改造和维护工程。 第三条南山区政府信息工程项目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含光纤铺设、网络布线、连接设备、计算机等相关设备)、电子政务应用、电子商务应用、数据交换、数据库、安全系统、各类平台建设及应用系统等。 第四条区信息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是:各单位提出项目申请,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和技术审核,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项目的评审、立项及资金安排计划,财政部门负责资金安排,审计部门负责工程审计,监察部门负责廉政纪律的监督。 第二章信息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机构 第五条南山区信息化建设委员会是南山区政府信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审定区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二)审定区政府信息工程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安排;

(三)审定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四)协调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事项。 第六条南山区科学技术局(信息办)(以下简称区信息办)是南山区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编制区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制订和实施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三)负责全区性信息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和监督; (四)负责信息工程项目的技术调研与评审; (五)负责信息工程项目的验收。 第三章信息化建设规划 第七条编制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应当与深圳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相一致,并符合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要求。须报市批准的,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区信息办负责区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的制订。规划的制订在征求各单位的意见后,提交区信息化建设委员会审议,经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制订信息化建设规划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实现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第十条区信息化建设规划制订后,各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必须围绕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来进行,必须符合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并报区政府审批。 第四章信息工程项目的申报、立项及审批 第十一条信息工程项目建设必须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深圳市盐田区分区规划说明(新)

目录前言 第一章 98《分区规划》的实施评价 一、对政府决策的作用 二、规划实施情况评价 三、原因分析 四、重点调校内容 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分析 一、现状概况 二、发展条件分析 第三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年限 四、规划目标 五、规划指导思想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二、城市规模 第五章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一、土地综合利用目标 二、现状用地坡度评价分析 三、现状生态资源评价 四、建设用地存量综合评价分析 五、山地资源利用 六、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第六章总体布局与用地规划 一、总体布局原则二、与布局相关的几个问题 三、规划构思 四、布局结构 五、各片区发展策略 六、用地规划 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 一、规划原则 二、对外交通 三、内部道路交通系统 第八章公共设施规划 一、规划指导思想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布置 第九章城市设计导引 第十章绿地系统规划 第十一章新、旧村改造规划第十二章岸线利用规划 第十三章给水工程规划 第十四章排水工程规划 第十五章雨水工程规划 第十六章电力工程规划 第十七章电信工程规划 第十八章燃气工程规划

前言 盐田区自1998年成立以来,全区上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各项经济与社会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区委、区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规划工作,新区成立伊始,便着手盐田区分区规划的编制,并于1999年编制完成。 五年多来,原分区规划作为深圳市总体规划的延续与补充,以及与法定图则的良好过渡,为盐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切实有效的指导了盐田区的城市建设,但是,由于这五年是盐田区快速成长和发展的五年,盐田区发展面对的环境与形势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国际国内的宏观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加入世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持久深入人心,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原来的规划,采取应变的对策。 其次,从深圳市发展来看,深圳市提出了“大力发展以港口运输为主的物流业”,并将其作为“十五”期间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盐田区的发展定位,即加快黄金海岸的建设,大力发展港口服务业,成为东部的物流中心和旅游区。盐田区“十五”计划提出实施“三大战略”,即科技兴区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港口强区”、“旅游强区”;培育五大产业,即优先发展港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大力繁荣商贸业。这些都将为盐田区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和强大动力。盐田区“十五”计划提出盐田区城市建设目标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建设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旅游海港城区” 第三,从上层次规划的发展来看,《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是指导深圳市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城市有序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深圳市发展面临的环境与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深圳市政府对96总规进行一次全面的检讨,并制定新时期、新形势下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对策和行动计划。同时,配合《香港2030发展策略》,《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的研究也在积极进行中。因此,盐田区分区规划也应及时应对和调整。 第四,盐田区自身的发展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盐田港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2年底达到428万标箱,盐田港的崛起将带动仓储、运输、金融、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激增,旅游设施建设、新旅游项目拓展,都需进一步统筹考虑;城市交通、疏港交通量逐年增加,交通压力巨大;产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密集性向高新技术产业调整。 因此,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决定对原分区规划进行调校。

南山区领航人才卡综合服务办法试行

南山区“领航人才卡”综合服务办法(试行) 来源:南山政府在线发布时间:2016-07-0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南山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的综合配套服务,使人才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根据《关于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组通字〔2008〕58号)、《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特定待遇的若干规定》(试行)、《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领航计划”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生态先行区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领航人才卡”综合服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区各职能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及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二章发放对象 第三条“领航人才卡”是在我区工作生活的高层次人才享受便捷、优质服务的一种凭证,具备金融借记IC卡功能,分A、B、C三类。 第四条经我区认定的“领航人才”,自动获得“领航人才卡”,具体包括: (一)经认定的区A类“领航人才”可获得“领航人才A卡”。 (二)经认定的区B类“领航人才”可获得“领航人才B卡”。 (三)经认定的区C类“领航人才”可获得“领航人才C卡”。 第三章服务内容

第五条“领航人才卡”持有人(以下简称“持卡人”)到定点服务部门、窗口办理相关业务或享受相关服务时,须向受理人员出示“领航人才卡”。 第六条持卡人凭卡可享受下列服务: (一)政务快捷服务。(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局、各街道办、各相关职能部门) 1.区人力资源局设立南山区“领航人才卡”服务专窗,实行特定待遇“一站式”服务,服务内容包括:“领航人才”认定、奖励补贴资金发放、配偶就业协助、政策咨询等,持卡人办理相关业务实现“一站受理、一站办结”。 2.持卡人向区行政服务大厅、各职能部门、街道办、社区服务中心申请行政服务时,享受“绿色通道”服务。 (二)医疗保健服务。(责任单位:区卫生和计生局) 1.持卡人可到指定区属医疗机构享受高效、优质、便捷的门诊服务,包括导医、化验、大型检查预约、配药等“一条龙”医疗服务。 2.持卡人需要在指定区属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由相关医疗机构协调安排床位,协助办理住院手续。 3.每年安排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4.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中心及居住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持卡人建立完整 的健康档案,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及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 (三)住房保障服务。(责任单位:区住房建设局) 1.持卡人在深圳未享受过人才安居政策、以家庭为单位未拥有过商品住房且未享受过政策性住房的,可申请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在房源允许情况下,由区住房建设局优先安排;未能安排租住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的,可申请累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