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f10409937.html,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作者:徐绍史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34期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快构建科学规范、运转高效、实施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是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我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的成功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特别是“三期叠加”特定时期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先后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效地稳定了市场信心和社会预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稳定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

2013年,中央提出了“区间调控”的概念,要求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014年,进一步提出要在坚持区间

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不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一年多以来,先后实行向小微企业等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扩大“营改增”试点、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等政策,同时积极采取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非对称降息等措施,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有效发挥了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又提出要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相机调控”,强调要做好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不断提高相机抉择的水平。

从“区间调控”到“定向调控”再到“相机调控”灵活运用,集中体现了中央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上的新探索新实践,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避免了大起大落,为“十三五”时期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应把握好的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为此,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

浅谈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中问题分析及措施

宁波大红鹰学院 大作业 题目:浅析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11财管402(本) 学号1131061450 姓名朱懿 2013年6月20日

浅析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班级:11财管402 姓名:朱懿学号:1131061450【摘要】:金融市场监管一般是指国家根据有关金融市场的政策法规,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以达到引导金融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稳定发展的目的。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作为金融活动载体的金融市场,对于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缺乏监督和管理的金融市场不仅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可能酿成金融和经济危机,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破坏。近年来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提醒我们要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使经济健康和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中问题的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体制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存在问题措施分析 一、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制发展简要历程 (一)、我国早期金融市场的发展 中国明朝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比较缓慢。 (二)、我国近代金融市场的发展 1897 年,中国创办自己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银行逐步成为金融业的主体,钱庄、票号等相应退居次要地位,并逐步衰落。可以说辛亥革命后,中国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发展真正开启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大门。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市场 1979年10月开始恢复金融、重构金融组织体系的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完全摆脱具体银行业务、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正式建立。票据承兑贴现市场的初步形成;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发展。1993年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一套间接宏观调控机制手段。1983年,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从而使人民银行集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金融管理体制宣告结束,现代金融监管模式初步成形。当时,人民银行作为超级中央银行既负责货币政策制定又负责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督。这时的专业银行虽然对银行经营业

当前形势下的宏观调控政策

当前形势下的宏观调控政策 摘要:宏观调控有各种政策, 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准则和措施。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和实施的, 有关货币供应和流通方面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市场机制 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放缓的情况。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式不断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经验不断丰富。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针对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对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较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资源消耗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压力增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宏观间接调控、计划指导原则、集中和重点性以及多种宏观调控手段综合运用等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原则,最后针对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意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建议和意见。 对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目标, 就是通过它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或产生的效果。它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它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状况的改变而不断选择和确定的。二是主体就是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三是工具, 就是指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包括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等工具。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主要具有四种功能: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功能。 国家的财政政策有: 1..税收, 它是国家组织收入的基本手段, 又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2.预算, 它主要是指中央预算, 即国家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年度计划 3.购买性支出, 它是国家利用财政资金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4..转移性支出, 又称转移支付 5..国债, 它是一种国家利用信用方式筹集财政收入的形式 对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和实施的, 有关货币供应和流通方面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的购买力、总需求。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流通中的现金, 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货币政策的核心是, 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 使货币的需求和供应之间保持一定的对应关系, 进而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 国家的货币政策有这些来组成: 1,.利息率, 它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存贷资金的比率。 2.再贴现率, 它实际上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获取资金时支付的利息率。 3. 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的交易活动。 4.中央银行再贷款, 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 5. .财政政策的优势和局限: 优势有::一是财政支出政策直接作用于投资和消费, 见效快, 时滞短;二是弥补市场局限, 对私人不愿投资(如各类公益事业), 和不适合投资(如在大部分自然垄断行业)的领域,

试论电力行业中宏观调控的措施

试论电力行业中宏观调控的措施 要:我国从2002年底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建设电力市场以来,电力行业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电力紧缺、煤电价格矛盾以及电网与电源建设不同步等问题,介绍了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实施煤电价格联动和加速电网建设等宏观调控措施,指出目前在建设电力市场的同时,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对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宏观调控;电力紧缺;分时电价;煤电联动;电网建设 一、前言 电力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它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并且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安全、稳定和充足的电力供应,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在我国,电力行业多年以来一直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自2002年底起,开始全面推行电力体制改革,国家电监会、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和四个辅业公司相继成立,实现了厂网分开和政企分开,电力行业有序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在将近4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然而,目前在电力行业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电力紧缺、煤电价格矛盾以及电网与电源建设不同步等,对此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结合我国电力行业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这些问

题,介绍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二、电力行业中的宏观调控措施 (一)调整产业结构 1.问题产生的背景 目前,我国缺电与产业结构水平低、粗放式经营密切相关。根据有关统计数据,2003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8910亿千瓦时,增长15.4%,其中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达到73.69%,而且其增长率也是各产业中最高的,为16.54%.在第二产业用电中,以工业用电占绝大多数,它占全社会用电的72.69%.在工业用电中,重工业占77.40%,其中,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这两个高耗能行业用电266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4.08%,对全社会用电增长贡献率为19.19%,并且,这两个行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贡献率从2000年开始逐年增加。由此可见,近年来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重工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其中尤以高耗能行业的用电增长为最快。粗放型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高耗能行业持续快速扩张,导致用电持续高速增长,对我国电力供应带来了压力。 2.相关措施及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2004年4月,国务院发布《对电石和铁合金行业进行清理整顿的若干意见》,全面清理并取消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企业享受的优惠电价、优惠税收、优惠供地等政策;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加大环境监督和执法力度,对电石和铁合金生产企业进行重点监控;电力监管部门加强对供电企业的监管,对必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国力量,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深刻总结了今年及“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其中第一项任务就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极为复杂,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经济较快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综观“十一五”的这5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共克时艰,办成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5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明年经济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树立全局意识、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形势发展变化中捕捉新机遇,在国际国内相互影响中把握主动权,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妥善应对各种挑战,继续紧紧抓住并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为了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为此,就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下决心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坚决防止借“十二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就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定,任务艰巨,工作繁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着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如何有效调控课堂的措施

如何有效调控课堂的措施 怎样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怎样有效的调控,下面我谈谈个人体会: 一.教师在处理自由与控制过程中的作用。 这实际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清楚教师本身所处的角色才能保证“控制与自由”的有效实施。教师角色应当是一个咨询者,能够及时地给学生提供所须的信息;教师应当是一个训练者,从整体上把握教与学,控制教学的节奏;教师应当是一个帮助者,能够及时地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教师还是一个参与者,真正参与到交际的活动中去。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课堂的控制者,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自由的实现并进而实现互动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自由与控制的关系。 自由是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自己所能支配的时间、活动;而控制则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调控,掌握和监测。控制不是压制而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对所牵涉到的一系列问题适时调控(包括对教学具体环节,层次的控制,错误的纠正等),其中主要指对学生自由度的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控制者决定了在课堂时间之内学生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开口发言以及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因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预先规划好的,所以教师通常可以预测出所有学生的课堂反映。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也都担当着这样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自由与控制的关系。

三.自由与控制的程度。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这是教学的前提条件。但教师又必须对自由进行控制,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处理得当则可以促进教与学的效果。在自由度允许的空间里学生是完全自由的,开放的。所以,教师是可以进行适当的控制或调整,如采用分组,暗示,鼓励等方法,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当然,给予学生自由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活动是任意的,离开了教师的正确控制,学生最终是无法达到真正学习自由的,这正是教师重要作用的体现;但正如没有绝对的自由一样,同样也没有绝对的控制,怎么控制,控制多少都必须围绕自由的有效获取来进行。当学生掌握了某些知识与方法后他们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练习,但不能超越这一层面而进行盲目的活动;而一旦任务和目的完成了,教师则应推动能力层次向前发展。如果我们能有效的监控整个知识的层进过程,并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便让学生获得最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教学必然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有控制才能有自由,控制得当只会促进而不会阻碍自由的获得。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必须有中肯的理解,教师的主导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整体的把握上,学生的自由必须在教师的控制下。事实上,教师的监控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中心地位,而且还是实现学生地位的保证和前提。 四.自由与控制的协调。 实际运用中自由与控制如何做才能实现二者关系的协调统一呢?那就是自由活动和对自由本身的控制,都必须要能挖掘学生的主动性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近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对我县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近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对我县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近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对我县经济的影响 今年以来,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存在放缓迹象,尤其是美国经济将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金融危机将成为影响我国2008全年对外贸易运行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放缓,直接影响中国消费品出口,我县出口创汇型企业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另外,近几年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全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突出;土地闸门进一步收紧,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将对我县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信贷政策影响。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家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成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密切关注的焦点。为此,2007年以来,央行主要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措施:(1)六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十三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3)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和频率。(4)以特别国债开展正回购操作。(5)启动了定向央行票据和特种存款等创新型工具。(6)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

国家逐步收紧了信贷闸门,对我县的直接影响是企业融资将更加困难,部分企业的资金链比较紧张,造成企业大幅下调生产规模。同时,银根紧缩导致很少有客商到我县来主动洽谈投资。虽然前段时间央行六年来首次下调贷款利率,但下调幅度小,对我县企业贷款和融资帮助不大。 (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缩小贸易顺差,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 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减少,出口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市场风险逐步加大。我县出口创汇型企业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据统计此次国家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我县10多家外 贸企业、20多种产品。其中对我县有机荞头加工企业、家具制造企业、服装出口企业的部分产品影响较大,加大了企业出口成本。 (三)土地政策影响。国务院自出台《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后,又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限制用地项目目录》、《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点预习金融宏观调控机制

20XX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点预习:金融宏观调控机制 20XX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11月7日,经济师考试报名集中在6-8月,20XX年经济师备考已经拉开帷幕,网校整理了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预习资料,供大家预习参考,祝大家梦想成真! 金融宏观调控机制 1.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 金融宏观调控机制是在一定市场环境下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一种市场机制过程。这种市场机制过程可以理解为同一事物的两层涵义,即金融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和调控机制。 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框架和构成要素、每一构成要素的功能特性如P157图9-1所示: (1)调控主体:中央银行 (2)调控工具: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3)操作目标:超额存款准备金与基础货币 (4)变换中介: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能有效控制的是基础货币,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一级主控变量,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应量是通过商业银行传导的,因此商业银行成为金融宏观调控的变换中介。 (5)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间接控制二阶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能力,既取决于一阶变量基础货币,又取决于商业银行的传导性能、货币乘数机制等。) (6)调控受体:企业与居民户(通过影响企业与居民户的投资和消费行为) (7)最终目标:总供求对比及相关四大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的四大政策目标: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8)反馈信号:市场利率与市场价格 产品市场:总供给>总需求→价格↓ 金融市场:总供给>总需求→利率↓ 【例题·单选题】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中,变换中介是()。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企业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答案二

1)单选题,共10题,每题分,共分 1单选题分) ()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A.文化 B.交流 C.外交 D.发展 答案D 2单选题分)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传统 B.政策 C.教育 D.创新 答案D 3单选题分)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价格。 A.市场 B.服务 C.销售 D.成本

4单选题分) 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优先。 A.利益 B.速度 C.人才 D.效益 答案D 5单选题分) ()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A.政治体制 B.文化体制 C.社会体制 D.经济体制 答案D 6单选题分)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A.能源 B.资源 C.排放

答案A 7单选题分)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A.科技 B.经济 C.政治 D.教育 答案A 8单选题分) ()是指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市场机制 D.竞争机制 答案C 9单选题分) 坚持协调发展,要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

【2013时政专题】专题二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背景材料】 1、十八大报告: 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 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 (3)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要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增长。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要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 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 3、2012年,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8.1%、7.6%、7.4%。在这一背景下,央行先后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基准利率。第四季度有所加快,增速为7.9%。 4、2013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锁定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和防风险等多重目标。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支点:增赤、减税、扩支。其中,结构性减税是影响此轮宏观调控效果的主要因素。“营改增”是当前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内容。 【考点链接】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既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扩大内需就是要调整经济增长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

设施农业湿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

学习情境三湿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 设施内由于覆盖物的阻隔,外界降雨对设施内的环境影响较小。水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灌溉水,人工灌溉维持作物整个生育期的需要,多雨季节设施内受降雨影响小,生产上能保持稳定。二是地下水补给,设施外的降水由于地中渗透,有一部分横向传入设施内,同时地下水上升补给。三是凝结水,作物蒸腾及土壤蒸发散失的水汽在薄膜内表面凝结成水滴,再落入土壤中如此循环往复。此外在循环过程中,由于通风换气,使设施内的潮湿空气流向外部,必然要损失一部分水分。 一、园艺作物对水分的要求 (一)水分在园艺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作用 1 ?影响园艺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 园艺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水分是重要的原料,水分不足导致气孔关闭,影响C02的吸收,使光 合作用显著下降。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运输,要在水溶液中进行,缺乏水分,新陈代谢作用也无法进行。 2.影响园艺作物的产量 土壤湿度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和肥料的吸收,也间接地影响地上部的生育,如产量、色泽和风味等。蔬菜每生产1g干物质需要400?800g的水。土壤水分减少时,因不能补充蒸腾的水分,植物体内水分失掉平衡,根的表皮木质化,生长减退,甚至坏死。 3?影响园艺作物的产品质量 园艺作物的产品器官(菜、花、果)大多柔嫩多汁,与粮食作物很不相同。如果水分不足,细胞缺水,产品则会萎蔫,变形,纤维增多,色泽暗淡,失去特有的色、香、味。 4 ?水分过多易对园艺作物生长不利 空气湿度过大,易使作物茎叶生长过旺,造成徒长,影响了作物的开花结实。此外,高湿还易引起病害的发生和曼延。土壤水分过多会导致根际缺氧,土壤酸性提高而产生危害。 (二)园艺作物对水分的要求 一方面取决于根系的强弱和吸水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取决于植物叶片的组织和结构,后者直接关系到植物的蒸腾效率。蒸腾系数越大,所需水分越多。根据园艺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和吸收能力,可将其分为耐旱植物、湿生植物和中生植物。 1.耐旱植物 抗旱能力较强,能忍受较长期的空气和土壤干燥而继续生活。这类植物一般具有较强大的根系, 叶片较小、革质化或较厚,具有贮水能力或叶表面有厚茸毛,气孔少并下陷,具有较高的渗透压等。

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的若干思考考试题库

2.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价格.所有领域商品和服务 .重点领域商品和服务 .竞争性商品领域和服务 .非竞争性商品领域和服务 2.区域之间的利益有时没理顺,协调发展的()比较滞后,市场一体化存在很大问题。 .政策文件 .经济发展 .法律法规 .市场远景 2.2010年我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最高的是()和最低的是() .北京、云南 .上海、云南 .上海、贵州 .北京、贵州 2.“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可能会实施()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东部和西部 .板块与轴带 .中部和西部 .一带一路 2.在“十三五”时期,解决区域差距问题应该是做一个转变,从差异性向()的

转变。.关键性.针对性.持续性.一体化2.2004年以后,我国人均收入差距在不断().增大.减少.保持不变.无差距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2015-2019年.2015-2020年.2016-2020年.2016-2021年 2.从国内产业结构来看,非农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 .60%.70%.80%.90% 2.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一定要保持()定力。 .发展.创新.稳定.改革1.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要继续加大()支付力度,建立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持续性转移.均衡性转移.方向性转移.关键性转移1.现在全球的分化,不光是产业间的分工,更多的是产业内部()的分工。.设计环节 .制造环节.销售环节.延伸环节1.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社会捐助.人才流动.资源共享.政策扶持1.京津冀各地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实现()是构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前提。.资源共享.人才流动 .配套设施.合理分工1.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取得进展担压力仍大,东部地区()经济比重较高,加工贸易规模较大。.轻工业.加工型.外向型.制造型1.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上游()产业比重较大,产业转型升级起步相对较晚。.加工型.外向型.制造型 .资源型1.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战略.全球农业.农业走出去.农业品牌发展.藏粮与地、藏粮于技 2.劳动成本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出口的竞争力会().不断下降 .不断增加.不变.不确定3.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逐渐向内陆地区,特别是()转

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四个阶段

至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全面展开,相关部门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政府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既有土地政策、信贷政策,也有经济政策和行政措施,并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严控房地产信贷、严格土地供给阶段(2003.2~2005.2) 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继续增长了30.6%,商品房屋竣工面积为3.95亿平方米,销售面积为3.22亿平方米,商品房销售率达到82%,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其政策重点是围绕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问题和土地问题展开,具体包括严控信贷,提高项目自有资本金要求,从而提高行业进入门槛;整顿清理土地市场,彻查开发区与大型项目,完善各项土地制度,严格控制土地供给总量;土地交易实行招、挂、拍,杜绝协议出让土地。其目标在于调控住房供给总量,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使投资和供应的增长速度适度下降,改变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状况,抑制房价上涨的势头。总的来说,此次宏观调控基本达到了严格控制土地供给总量的目标,但明显存在时滞效应。在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一段时间,住宅供给总量增速开始回落,调控效果逐渐显现。 (二)重点抑制房地产价格阶段(2005.3~2006.4) 根据前面的分析,第一阶段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在加强土地供给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房地产价格飞涨的新问题。2005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第一次公开表达了政府对不断攀升的房地产价格的深切忧虑,这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其政策重点是围绕打击供给环节和消费环节的炒作行为展开,政府主要从提高房贷门槛、提高房地产投资成本和降低房地产投资收益的角度着手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调控住房需求总量。具体包括:提高购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限制期房转让、提高住房交易税等。调控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预期,将房地产市场引入理性发展的轨道,特别提出打击土地炒作;利用税收政策,打击投机性购房等房地产交易行为。本阶段政策推出初期,中国房地产价格继续快速上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6年下半年,控制需求总量的政策效应开始显露,上海等标志性城市的房价出现增长趋缓甚至下降,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全面治理房地产市场阶段(2006.5~2008.8) 2006年以来,中国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出现“报复性上涨”,被暂时压抑的房地产需求开始反弹。2006年5月17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国六条),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由此拉开序幕。本阶段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重点是围绕部分地区房价过高、房地产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展开,主要目的在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调控住房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与以前的调控政策相比,本次宏观调控政策有了很大的改进,政府主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调控房地产供求结构。具体包括:通过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来抑制房价上涨,同时引导住房需求结构调整;通过调节住房供给结构,增加小户型供给比例,来降低当套住房的价格,以缓解住房价格的上涨导致的中等收入阶层住房问题;通过住房分类供应机制,兴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及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加强和改善市场调控的主要措施

加强和改善市场调控的主要措施 内容摘要:现阶段我国商品市场总体运行平衡,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本文分析了市场波动呈现出的新特点,依据市场调控的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提出了目前加强和改善市场调控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市场调控商品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商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从总体短缺转变为结构性过剩,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据商务部对20XX年上半年商品市场供求趋势调查分析,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70种,占%;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过于求的69种,占23%;供求平衡的218种,占%;供不应求的13种,占%。总体上,当前商品市场运行平衡,品种丰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极易造成国内市场异常波动的不稳定因素。 商品市场平稳背后的隐忧 对外依赖性增大 我国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特别是能源、资源的约束,经济安全已蕴涵一定的风险。在我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品中,能够满足20XX 年国内需求的只有21种,到2020年仅剩下6种,铁、铜、铝等矿产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70%,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40%和60%,一些进口产品来源地过于集中,部分产品出口对局部地区依存度过高。国际竞争方式已经不局限于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而是出现了一些新形式,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复杂性。 突发事件经常发生 近几年,我国发生的突发事件较多,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火灾等自然灾害;包括工矿商贸等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事件等事故灾难;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除此之外,突发事件还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有可能造成市场异常波动。 农业生产行为趋同 农产品的突出特点是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双重约束。在我国,由于农业现代化

设施内的环境因素及调节措施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在进行:一是创造出适合环境条件的作物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二是创造出使作物本身特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环境。而设施农业,就是实现后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设施栽培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因此生产者对环境的干预、控制和调节能力与影响,比露地栽培要大得多。管理的重点,是根据作物遗传特性和生物特性对环境的要求,通过人为地调节控制,尽可能使作物与环境间协调、统一、平衡,人工创造出作物生育所需的最佳的综合环境条件,从而实现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设施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 制定作物设施栽培的环境调节调控标准和栽培技术规范,必须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掌握作物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各个环境因子的要求。作物种类繁多,同一种类又有许多品种,每一个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又有不同的生育阶段(发芽、出苗、营养生长、开花、结果等),上述种种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均不相同,生产者必须了解。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5个环境因子,每个环境因子对各种作物生育都有直接地影响,作物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定性和定量的关系,这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所必须掌握的。 2.研究各种农业设施的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环境工程技术所创造的环境状况特点,阐明形成各种环境特征的机理。摸清各个环境因子的分布规律,对设施内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有何影响,为确立环境调控的理论和基本方法、改进保护设施、建立标准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 3.通过环境调控与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使园艺作物与设施的小气候环境达到最和谐、最完美的统一。 在摸清农业设施内的环境特征及掌握各种园艺作物生育对环境要求的基础上,生产者就有了生产管理的依据,才可能有主动权。环境调控及栽培管理技术的关键,就是千方百计使各个环境因子尽量满足某种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对光、温、湿、气、土的要求。作物与环境越和谐统一,其生长发育也越加健壮,必然高产、优质、高效。

————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 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金融业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幅提升,整体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明显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稳步增强,成功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关键是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金融系统要按照全会的决策部署,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加快完善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构建更具竞争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业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展普惠金融。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部门竞争力,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促进经济转型,推动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逐步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等新开放模式,实现金融服务业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立足于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金融业作为竞争性的服务行业,也应按照“负面清单”的准入制度和扩大服务业开放的要求,为各类投资主体准入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为实体经济提供必要的竞争性金融供给,解决部分基层地区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进一步提升国有金融机构治理水平,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限制,优化股权结构;推行更加市场化的管理层选拔方式,减少行政任

加强改善宏观调控

加强改善宏观调控 [时事背景]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妥善处理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把工作重点真正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实行财政和货币的“双稳健”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目前,在经济增长中,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和不健康因素,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粮食问题。粮食供求关系趋紧的问题逐步凸现。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为建国以来最低水平。二是投资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过度扩张。其危害是:使资源和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加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出现大量生产能力过剩,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将导致企业倒闭、失业增加、银行呆、坏账增多,最终会造成经济大起大落。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 金融方面: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的主要是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提高部分行业(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金比例。这将有利于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有利于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和信贷规模过度扩张,也有利于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从年月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并放宽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 其他方面: ()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投资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为转变政府职能、扩大企业自主决策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一轮国家宏观调控呈现的特点。 ()未雨绸缪,早“诊断”早“治疗”。()重点突出,果断“点刹车”。()抑扬并举,不搞“一刀切”。()力度得当,经济“列车”平稳快速。 .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把握好金融的调控力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理由: 第一,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和增量已经很多。第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贷款有效需求不足。第三,经济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货币供应不足。第四,实行何种货币政策也受到国家财政力量的制约。 .新一轮国家宏观调控取得十大成效。 ()农业生产形势出现重要转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耕地回到农民手中。耕地是农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案例分析题06任务

06任务 一、旧教材试题 要求:试根据以上材料以“资本监管的重要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 1、说明对银行进行资本监管的原因; 答: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资本监管是提升银行体系稳定性,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监管资本规定了商业银行 的最低资本要求,增强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使商业银行能够及时的冲销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从而保护存款人,降低银行清算破产的概率,并且维持银行系统的稳定。银行监管是促使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监管手段。监管的理由在本质上都是由于市场机制失效,需要由政府主导、实施的监督管理行为,监管部门通过制定法律、制度和规则,实施监督检查,促进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有交保护存款人利益。一方面,银行提供流动性服务的功能使银行自身面临挤提的风险,因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一般都低于负债的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款人预期其存款价值取决于他们取款时的先后顺序,则即使没有出现关于银行资产不利的消息也可能出现对银行的挤提,这样健康的银行也会被迫倒闭。另一方面,对银行进行监测有很高的成本,而且要能够获得所需的信息。银行债务持有人主要是普通存款人,而这些存款人无法掌握监测银行所需的信息。而且由于存款人只持有很少的存款,所以他们也没有动力去行使监测银行的职能。因为存在这种普遍的搭便车的问题,所以就产生了对存款人代表(监管当局)的需求。因此, 政府有必要对银行资本进行监管。 巴塞尔委员会2004年6月26日公布的新资本协议,延续了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突出强调国家风险的监管思路,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充约束,转向依靠最低资本充足比率、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三个支柱的共同约束,进而提出了衡量资本充足比率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资本充足率和各项风险管理措施更能适应 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资本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银行业的准入。对银行业准入进行监管是各国政府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最初手段,目的是防止银行业的过度集中、限制社会资金过度流入银行业而降低经济运行效率。 2.银行资本的充足性。一般而言,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均按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比率对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监管。 3.银行的清偿能力。银行清偿能力监管包括负债和资产两个方面。在负债方面,要考虑存款负债的异常变动,利率变动对负债的影响,银行筹集和调配资金的能力等;在资产方面,主要检查资产的流动性状况。 4.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主要是指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混业与分业经营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