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精)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精)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精)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精)

实验人体安静与运动时心率的测定

[实验目的 ]:

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

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和心率遥测法。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 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 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 导致管壁发生搏动, 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 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心率遥测法则是根据心脏活动时的电变化而采集心率的。心脏兴奋时的电变化传至体表,表面电极将心电信号接收后送入发射机,经接收机接收后显示。

[实验器材 ]:

听诊器、秒表、节拍器、 POLAR 心率遥测系统。

[实验内容 ]

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

受试者静坐 5 min。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指触法测量脉搏时, 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脉搏测量时先以 10s 为单位,连续测量 3个 10s ,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 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然后,再测量 30s 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

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 (30次 /min 以 2秒 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 3min , 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 2min 、 4min 和 6min 的脉搏。

3、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

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现常采用 POLAR 心率遥测法。首先,将带有传感发射器的胸带固定在胸前, 松紧适度。再将手表遥测仪戴在手腕上, 使“选择” 键处于“测试” 状态, 按“使处于状态 /起动 -停止” 键开始测定相对安静状态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测试完毕, 再按“使处于状态 /起动 -停止”键,手表遥测仪停止记录。最后,按“回忆、回收”键,手控提取记录数据或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4、基础心率、最大心率、心率贮备、靶心率和靶心率范围的测定

基础心率通常是早晨刚刚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的心率。

运动时运动强度与心率成正变关系,当人体进行大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时,心率增加到极限水平, 这就是最大心率。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 一般用 220减去年龄来估算最大心率,或者 HRmax=208-0.7×年龄。

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称心率贮备。如靶心率是运动训练或体育课,体育锻炼中欲达到的心率, 如要跑 10000m 的心率控制在 150次 /分, 则 HR=150次 /分即为靶心率, 但靶心率控制十分困难,故体育实践中,常用靶心率的范围。有氧运动的靶心率范围是:安静心率 + (最大心率 -安静心率×60% ~安静心率 +(最大心率 -安静心率×80%。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4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 【目的】能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及正常范围。初步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及运动时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原理】人体是一个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对象】人 【器材与药品】 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 【内容】 (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 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 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联线。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一般手腕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足踝应在小腿上方约3cm处,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六个(如图1所示)。在放置引导电极前,应在相应部位皮肤上用酒精棉球反复擦试脱脂,以减少皮肤电阻,或涂上少许导电膏,保证导电良好。接着,连接导联线。一般以5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导线连接方式是:右手—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右足—黑色(接地)、胸导联—白色。 3、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将运转控制键置于“准备”档,导联选择开关置于“0”位。旋转“调零位”旋纽,使描记笔居中,然后将运转控制键转换到“记录”档,开始走纸,走纸速度通常设定为25mm/s。 4、输入标准电压。通过调节增益来调整心电图机的放大倍数。按下“标准电压”按纽,使1mv电压推动描记笔向上移动10mm。 5、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平稳、无肌电等干扰后,即可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

实验人体安静与运动时心率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和心率遥测法。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管壁发生搏动,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心率遥测法则是根据心脏活动时的电变化而采集心率的。心脏兴奋时的电变化传至体表,表面电极将心电信号接收后送入发射机,经接收机接收后显示。 [实验器材]: 听诊器、秒表、节拍器、POLAR心率遥测系统。 [实验内容] 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 受试者静坐5 min。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脉搏测量时先以10s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s,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然后,再测量30s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 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30次/min)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3min,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min、4min和6min的脉搏。 3、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 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现常采用POLAR心率遥测法。首先,将带有传感发射器的胸带固定在胸前,松紧适度。再将手表遥测仪戴在手腕上,使“选择”键处于“测试”状态,按“使处于状态/起动-停止”键开始测定相对安静状态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测试完毕,再按“使处于状态/起动-停止”键,手表遥测仪停止记录。最后,按“回忆、回收”键,手控提取记录数据或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4、基础心率、最大心率、心率贮备、靶心率和靶心率范围的测定 基础心率通常是早晨刚刚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的心率。 运动时运动强度与心率成正变关系,当人体进行大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时,心率增加到极限水平,这就是最大心率。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一般用220减去年龄来估算最大心率,或者HRmax=208-0.7×年龄。 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称心率贮备。如靶心率是运动训练或体育课,体育锻炼中欲达到的心率,如要跑10000m的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则HR=150次/分即为靶心率,但靶心率控制十分困难,故体育实践中,常用靶心率的范围。有氧运动的靶心率范围是: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 ~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80%。

(完整版)心脏康复的三期运动康复计划,值得收藏

心脏康复的三期运动康复计划,值得收藏! 上周,我们讲过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的治疗以及心脏康复的大概内容。这周,我们详细讲解一下心脏康复的三期康复内容。 心脏康复包含了五大处方:运动处方、药物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以及戒烟限酒处方,其中,运动处方最为重要。且分为三个阶段,即:院内康复期、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以及院外长期康复期。其中二期康复计划也是最为重要的。 第1期:院内康复期 院内康复期,在患者入院后脱离急性危险期之后即开始实施,其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使其出院时达到生活基本自理。 在1期康复期中,当患者符合运动康复开始的标准时,即可开始实施运动康复。 通常,康复干预在入院24h内开始,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则会延迟三到七天以后再酌情进行。而且,一般患者入院7天左右,病情稳定即可出院。

此时的运动康复应循序渐进,一般运动康复的流程是:从被动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坐位——坐位双脚悬吊在床旁——床旁站立——床旁行走——病室内步行——上1层楼梯或固定踏车训练。 在这个时期患者运动康复和恢复日常活动的指导必须在心电和血压监护下进行。运动量应该控制在较静息心率增加20次/min左右,同时患者感觉不大费力,即Borg评分<12。 如果患者感觉到费力或者运动后较静息心率增加大于20次/min,应减少运动量或日常活动。 如果是做CABG手术的患者,还应进行呼吸训练,用力咳嗽、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用力咳嗽时,可在胸口抱住定制小枕头,以防伤口震裂,保护伤口。 第2期: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

第2期康复一般在患者出院后1-6个月内进行,PCI、CABG后常规2-5周进行。 2期康复是在1期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周3-5次心电和血压监护下的中等强度运动,其中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以及柔韧性训练等。每次康复训练持续时间为30-90分钟,共3个月,推荐次数为36次,不低于25次。 因为1期康复的时间有限,2期康复变为心脏康复的核心阶段,它既是1期的延续,也是3期的基础。2期康复的目的在于尽早恢复接近正常体力,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做准备。 2期的运动康复中,有氧运动主要包括有: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楼梯、划船等,每次运动20-40分钟即可。 最初可从2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可为3-5次/周,目标心率可比静息心率增加20-30次/min,也可用Borg评分表衡量,在12-16分范围内运动即可。 1.阻抗运动 阻抗运动主要包括有:俯卧撑、哑铃、杠铃、运动器械以及弹力带等,每次训练8-10组肌群,每周2-3次或者隔天1次即可。Borg评分可在11-13分。 做此训练前,必须有5-10分钟的有氧运动热身,运动过程中切记,要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

有关运动后降心率策略选择的分析报告

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 关于运动后降心率策略选择的研究 作者:四中高二(2)班翟羽佳联系方式: 66167608

本人重声明:所成交的数学应用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的成果,除文中已经著名引用的容外,本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论文作者签名:翟羽佳 日期:2008年12月8日

目录 题目页 -------------------------------------------- 1 扉页 -------------------------------------------- 2 目录 -------------------------------------------- 3 前言 -------------------------------------------- 4 方法 -------------------------------------------- 4 讨论 -------------------------------------------- 9 结论 -------------------------------------------- 10 回顾与反思 --------------------------------------- 11 参考 -------------------------------------------- 11

一、前言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加强,“学习好,身体好,工作好”已成为每一位国人的共识。在四中,每一位学生每天都有体育课。运动后的恢复与调整不仅关心到所有人的健康,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学习状态的优劣与精神集中的程度。通过调查文献、参访老师和同学,我们不难发现,在“运动后降心率策略选择”这一问题上众说纷纭,没有一个较为科学的共识与普及。 为了更好地调节学生在运动后的心率,使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处于一个心率平稳低谷,恢复较好的学习或运动状态,我们针对各种休息方法进行研究与测定,希望从中可以找到一个较好的调节心率的方法,并能同时兼顾科学与效率,为广大学生乃至运动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创新。 我们预期通过不同人群在各种降心率方法下的心率恢复测定,建立数学模型,较精确地找出在各种降心率方法下心率振幅与恢复时间的函数关系,结合统计学知识与医学理论,综合找出一种最符合人类生理特点且最有效率的降心率的策略,将结论应用于实际中推广。 二、方法 1、理论咨询:我们咨询了体育组老师、医务室的老师有关体育运动后心率随时间变化的最佳下降曲线:即运动刚结束心率下降得慢,运动结束一段时间后心率下降速度加快,最后一段时间心率下降速度减慢直到回复到正常心率。也询问了影响运动后心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2、我们两人与数学组谷丹老师讨论和研究制订了对运动后心率变化

关于走跑交替运动对心率以及体重的影响2(1)

关于走跑交替运动对心率以及体重的影响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808 梁翠婷 20080101130 摘要:走跑交替运动是有氧运动之中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本文以自身身体状况为研究对象,结合走跑交替运动这种方法,通过设计心率和体重的运动处方,结合个人体成分表和规划饮食,在为期10周的时间内,达到降低心率和体重的目标。结果表明,走跑交替运动可以使得脂肪含量减少,心率恢复能力增强。 关键词:走跑交替;心率;体重;运动处方 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工作量的增加,使得不少人身心遭到一定的损伤。如何缓解这一现象?在最近几十年,有不少人提倡健康养生方法和健康锻炼方法。而且这些方法在不少白领家庭里也得到推广,使得人们对“健康”二字更为重视。 而现今大学生虽然还没处于就业状态,但是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大,社团工作繁忙也使得他们精神紧张,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面,而忽视了锻炼身体。由于平时缺乏锻炼,导致肌肉松弛、内在脂肪量增多、心率跳动加快等现象增多。 作为一名大学生,上述的这些情况也出现在我的身上。我每天呆在书本和电脑前的时间比较长,在宿舍中很少有动力到操场上锻炼。在大三一年中,除了从教学楼到宿舍楼之间路程的来回,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运动量了。所以,上了大学之后,我明显感到自己身体素质相对于高中而言明显下降了,有时看电脑看久了肩膀就会酸痛。 针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根据健康体力科学这门课程的知识。我选择了走跑交替作为我的锻炼模式,同时结合健康的饮食方法,设计合理的运动处方。通过观察自身从早到晚几个时段包括运动前后的心率跳动和每天的体重变化,研究走跑交替运动对心率和体重带来的影响。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达到降低心率和体重的效果,从而推广到所有大学生的身上,让“健康”这一概念更加让人重视。

第3章 人体运动系统及其特性

第3章人体运动系统及其特性 3.1人体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是人体完成各种动作和从事生产劳动的器官系统。由骨,关节,肌肉三部分组成。骨是运动的杠杆,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是运动的动力。 1.人体骨骼 骨是体内坚硬而有生命的器官,主要由骨组织构成。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大类,间接连接的骨称为关节,以相对骨面间具有间隙为特征,人体运动主要是骨绕关节的运动而形成的。 人体骨骼的总数约206块,其中177块直接参与人体运动。 人体骨骼分为两大类:中轴骨和四肢骨。 中轴骨包括颅骨29块,椎骨26块,肋骨12对和胸骨1块。 四肢骨分为上肢骨64块和下肢骨62块。 肌肉是运动的基础,但是必须借助骨杠杆,其中关节是支点,肌肉是动力源,肌肉与骨的附着点称为力点,而作用于骨上的阻力(自重,操纵力等)的作用点称为重点(阻力点)。 人体的活动有三种骨杠杆形式: ○1平衡杠杆:支点位于重点与力点之间。类似天平秤的原理。 ○2省力杠杆:重点位于力点与支点之间。类似撬棒重物的原理。 ○3速度杠杆:力点在重点和支点之间,阻力臂大于力臂。在人体中较为普遍,用力较大,速度较快。例如手执重物时肘部的运动。 2.关节 ○1分类:单轴关节(手指关节),双轴关节(手腕关节),多轴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2运动形式:角度运动(屈伸,收展),旋转运动,环转运动 ○3活动范围,见P33表3—1 3.2肌肉与肌力 人体内有三种类型的肌肉: 骨骼肌:最多,通过腱与骨骼相连,其收缩能力强,能随人的意志运动,也称随意肌。 平滑肌:构成人体某些脏器的管壁,活动不受人的意志支配,称不随意肌。 心肌:分布在心脏的房、室壁上,组成心肌层,也属于不随意肌。 ○1肌肉组织 骨骼肌纤维排列成束,构成肌束,许多肌束组成肌肉。 骨骼肌纤维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肌原纤维,肌原纤维中有许多蛋白质微丝。 肌微丝分粗细两种: 粗的称肌球蛋白微丝,直径为10nm,其上与微丝长轴垂直伸出一些等间距的横突; 细的称肌动蛋白微丝,直径为5nm。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心率的测定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心率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管壁发生搏动,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实验器材] 听诊器、秒表。 [实验内容] 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 受试者静坐5 min,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脉搏测量时先以10s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s,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然后,再测量30s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 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30次/min)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3min,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min、4min和6min的脉搏。 3、最大心率、心率贮备和靶心率范围的测定 运动时运动强度与心率成正变关系,当人体进行大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时,心率增加到极限水平,这就是最大心率。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一般用220减去年龄来估算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称心率贮备。如靶心率是运动训练或体育课,体育锻炼中欲达到的心率,如要跑10000m的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则HR=150次/分即为靶心率,但靶心率控制十分困难,故体育实践中,常用靶心率的范围。有氧运动的靶心率范围是: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 ~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80%。

老人运动后心率是多少

老人运动后心率是多少 文章目录*一、老人运动后心率是多少1. 老人运动后心率多少合适2. 老人运动心率与健康有何关系3. 老人参加哪些运动可保持合适心率*二、老人运动要注意什么*三、老年人如何保持理想心率 老人运动后心率是多少 1、老人运动后心率多少合适一个人的最大心率大约是220减去年龄,运动时达到最大心率的65%~85%效果最好,如40~50岁的中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18~153次/分钟;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04~135次/分钟,但若是心脏病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75%。 适量运动要把握“三五七”原则:“三”指每天步行最好三千米,时间在三十分钟以上;“五”指每周步行五次,只有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才有效;“七”指运动的适量。什么时候算是运动适量了呢?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有氧运动自测脉搏,有一个公式:运动后的心率+年龄=170左右为宜,比如60岁老人,运动后脉搏在110次/每分钟较为合适。 2、老人运动心率与健康有何关系科学家研究发现,心跳可能与寿命成反比,即心跳越慢,寿命越长;心跳越快,寿命越短。如果成人安静时的心率维持在60次/分钟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反

之,如果安静时的心率大于80次/分钟,其寿命明显缩短。 老年人的心率肯定都是比年轻人要慢得很多,上面的知识都说了心跳和寿命是成反比的,所以平时生活中如果家里的老年心跳节奏一直是快,那么久一定要注意老人的身体,以免发生心律不齐或者其他心脏疾病,老年人不比年轻人,恢复条件没有年轻人好,所以一定要照看好家里的老年。 3、老人参加哪些运动可保持合适心率 3.1、散步 在公园或是其他环境好的地方散步,既能锻炼心肺,还能欣赏景色,快走消耗能量多,并且不会对关节造成太大的压力。 3.2、骑自行车 如果你想欣赏山川的美景,山地车可以帮你实现这一愿望。与徒步走和长跑不同的是,这项运动对关节的压力更小,而且能量消耗和耐力锻炼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运动。 3.3、打篮球 喜欢团队运动的人肯定拒绝不了篮球的诱惑。上下肢得到锻炼的同时,手眼协调能力也会提高。 3.4、慢跑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锻炼,那么慢跑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小编建议,最好是和伙伴一起运动,因为老年人突发状况多,多个人一起做运动的话,当突发状况时,有个人可以及时求救。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精)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 关节活动度(ROM),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转动的角度。在临床中,引起关节活动范异常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关节疾病所致,如关节骨或软骨的损伤、病变、退行性病变、畸形等。其次是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痉挛、挛缩、瘢痕粘连、软组织的疼痛、肌肉无力瘫痪等。而肌无力或瘫痪时主动关节活动度变小,被动关节活动度正常。ROM测定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状态的最基本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确定有无关节活动障碍及障碍程度,确定治疗目标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为了保正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可比性,检查者除要熟悉各关节的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外,测量时必须分别测量主动和被动两种关节活动度;必须按统一方法、标准进行。同时在评价关节活动度时,应以关节被动活动度为准,记录检查结果应写明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下面将1974年日本康复医学统一制定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介绍如下(表1~3)。 表1 上肢关节活动度测定法 部位名运动方 向 正常范 围(度) 角度计的用法 固定臂移动臂轴心 肩胛带前屈0~20 通过肩峰前额面投影线头顶和肩峰的连线头顶 后伸0~20 上举0~20 两肩峰的连线肩峰与胸骨上缘连线胸骨上 缘 下降0~10 肩关节(包括肩胛骨的活动)前屈0~180 通过肩峰的垂直线(站立或坐 位) 肱骨肩峰后伸0~50 外展0~180 内收0 外旋0~90 垂直地面尺骨鹰嘴内旋0~90 水平屈 曲 0~135 通过肩峰的额面投影线外展90o后进行水平 面移动的肱骨长轴 肩峰 水平伸 展 0~30 肘关节屈曲0~145 肱骨桡骨肘关节伸展0~5 前臂旋前0~90 与地面垂直包括伸展拇指的手掌 面中指尖 旋后0~90 腕关节背屈0~70 桡骨第二掌骨腕关节掌屈0~90 桡屈0~25 前臂骨(前臂轴的中心)第三掌骨 尺屈0~55

不同方式力量训练对优秀摔跤运动员心率和心率恢复影响的比较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不同方式力量训练对优秀摔跤运动员心率和心率恢复影响的比 较研究 姓名:刘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运动人体科学 指导教师:王梅 20100301

摘要 研究目的:应用SUUNTO遥测心率团队包监控队员在不同方式力量训练中的实时心率与心率恢复速度变化,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及时准确的掌握训练情况。了解不同方式力量训练方法对摔跤运动员训练中最高心率、心率恢复的影响情况,探讨这些训练方法的训练效果,以及两心率指标与运动员疲劳的关系,从而为我国摔跤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科学、量化的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10名中、小级别优秀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名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的重点运动员,应用SUUNTO团队包监控一般力量训练、专项速度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耐力训练的每次训练的心率变化,训练结束后采用SUUNTO TEAM MANAGER分析软件对收集的训练中最高心率(submaximal heart rate, HRsubmax)及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 HRR)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1.不同方式力量训练对HRsubmax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首先,专项力量耐力训练的强度(93%HRmax)显著高于专项速度力量训练(89% HRmax)和一般力量训练(88% HRmax),而后两种训练方式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 专项速度力量训练HRR为24.9±6.08bpm,与其他两种训练方式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专项力量耐力训练(22.6±4.89bpm)的恢复速度稍高于一般力量训练(21.6±4.62bpm),但两种力量训练中心率的恢复速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般力量训练前后HRsubmax的差值为 5.7±11.14bpm,一般力量训练对队员的次最大心率无有效影响(p=0.140)。专项力量耐力训练前后HRsubmax的差值为-7.6±9.18bpm,专项力量耐力训练对运动员训练中的次最大心率有效果(p=0.028)。专项速度力量训练前后HRsubmax 的差值为-5.6±8.32bpm,专项速度力量训练有效果(P=0.062)。一般力量训练前后HRR 的差值为0.5±3.42bpm,一般力量对HRR无效果(p=0.655)。专项力量耐力训练前后HRR的差值为5.56±3.48bpm,专项力量耐力训练对HRR有效果(P=0.001);速度训练前后HRR的差值为 4.36±3.58bpm,专项速度力量训练对HRR有效果(p=0.004)。 4.HRsubmax与HRR的相关性在不同方式力量训练间存在差异,专项速度力量训练中两指标间呈弱负相关;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耐力训练中两指标间呈正相关。

运动后心脏恢复率

运动后心脏恢复率( heart recovery rate )是一个有效的健康标准。怎样正确地检测运动后心脏恢复率,专家们持有不同意見。大部份生理学家都一致认为心脏恢复率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 持续地进行长时间运动以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状态。在图上是一个水平线段。然后,慢慢地恢复到原来安静时的心率。 重要的是,心率最显著下降是在运动后一分钟內发生的。从那段时间以后,数分钟內几乎没有变化。这个时期叫做静止期。静止期的状态往往持续一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往往有较长的静止时间。但一个人的心率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长短,并不多么重要,因此,从停止运动到完全恢复到原来安靜时心率所费的时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而运动刚刚停止后,最初阶段的心率降低情況才是最重要的。 运动后一分钟以內,有一个心脏恢复的重要时间。用这样的检测方法可以知道,心率是怎样降下来的。不仅知道心率下降了多少,还可以看出最初的心率曲线下降的坡度。 我们可以做个练习,用和在诊疗所一样的方法,求出自己的心脏恢复率。先测一下运动刚刚结束后6分钟的心跳数,再从运动后正好1分钟时开始数6秒钟的心跳次数。按照下列公式,从前一个数減去后一个,再被10除,就得到心脏恢复率。 求心脏恢复率的公式(1分钟方式)如下:(运动心率-1分钟后心率)÷10 =恢复率。 根据这个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的数值越高,你的心脏恢复得越快,表示你的心脏越健康。当然,这种测试方法对于我们不太了解的心脏或许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可是,这个数值确实是一项优秀的指标。 有些人心脏恢复很快,往往在30秒以內就进入静止状态。 为了更准确地求出这些人的心脏恢复率,还有一个求心脏恢复率的公式( 30秒钟方式):( 运动心率- 30秒后心率) ÷5 = 恢复率。 心脏恢复率的水准表 2以下不好 2 - 3 还算可以 3 - 4 好 4 - 6 优 7以上最优

运动健身原理与方法 北京大学 2 第二节身体测量与评价 (2.1.1) 讲义

在线开放课程《运动健身原理与方法》 身体测量与评价 授课人:赫忠慧

课程主要内容 身体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基础 身体测量与评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03) 《全民健身指南》(2018) 身体测量与评价指标 形态指标 机能指标 体能指标

身体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基础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的综合特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 体质检测与一般意义上的医疗体检不同,体质检测不是为了检查和诊断疾病。 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状况的总体结果和总体的评价,为开展运动健身提供科学的依据。

体质——人体生命的质量 体格、形态、姿势、营养、身体成分等 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及各器官系统效能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和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 心理发育水平适应能力 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情感等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身体测量与评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将学生按照年级划分为不同组别。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类别指标权重形态指标BMI(身高、体重)15机能指标肺活量15体能指标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20 50米跑20 坐位体前屈10 立定跳远10 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

运动后心率恢复和恢复期室性早搏-郭继鸿

运动后心率恢复和恢复期室性早搏 在分级递增运动试验停止后,心率的下降通常呈现两个阶段,最初30秒到1分钟为心率早期快速下降期。Imai等人证实心率早期快速下降在运动员最明显,而心力衰竭患者明显减弱,并且阿托品可以使其消失。因此,副交感再激活似乎在调节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由于副交感神经张力的降低和死亡风险的增加有关,因此,人们推测运动后心率恢复的减弱同样也能预测死亡风险的增加。一项包括2428例进行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并计划进行首次冠脉成型术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后1分钟内心率恢复≤12次/分和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显著相关(阳性预测值为19%,阴性预测值为95%;经混合变量调整后的危险比为2.0,95%C1为1.5~2.7)。 在不同人群进行的后续研究也证实了运动后心率恢复现象的减弱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考虑到Duke平板运动试验评分、左室收缩功能、不同的恢复方案和冠心病血管造影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后,运动后心率恢复仍然可以预测死亡率。运动后心率恢复结合运动能力同样能预测男性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经影像学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如果运动后心率恢复降低,那么其从血管重建治疗中的获益也降低。换言之,只有当运动后心率恢复正常时,血管重建才能使缺血患者的存活率得以改善。Paris Civil Seivants研究结果报道了心率恢复和SCD之间的特殊关系,但这一研究对象在进行运动试验时并没有心血管疾病。 尽管已有充分的数据表明运动后心率恢复和死亡率有关,但对常规应用这一指标进行SCD的临床危险分层的做法仍有质疑。目前,尚未确定理想的运动后心率恢复的检查方案,以及诊断异常的临界值;有人主张采用直立位检测并将恢复期心率≤12次/分视为异常,而其他学者则主张采用坐位并且将恢复期2分钟时心率<22次/分视为异常。如果需要在卧位状态下检测运动后心率恢复(例如在进行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有人提出将心率≤18次/分视为异常。此外,检测异常结果的可重复性并不足以表明可以应用运动后心率恢复这一指标对个体(而不是群体)进行危险分层。另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心率恢复研究的数据还不充分。 和运动后心率恢复有关的一个指标是运动后恢复期出现的室性早搏。人们推测其也可以反映患者的副交感神经活性。研究显示,无论患者有无心衰或冠心病,运动后最初5分钟内出现频发或严重室性早搏时和死亡风险有关。 结论:尽管运动后心率恢复和恢复期的室性早搏是预测死亡的新颖而有趣的指标, 但其在SCD)危险分层中的价值尚未得到证实。

智慧树知到《轻松认识人体运动篇》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轻松认识人体运动篇》章节测 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轻松认识人体运动篇》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以下关于变异和畸形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个体在功能上的差异 B:变异对外观和功能有很大影响 C:畸形一般不影响功能 D:美人鱼综合征属于畸形 正确答案:美人鱼综合征属于畸形 2、以下哪个不是四大组织之一 A:皮肤组织 B:肌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 正确答案:皮肤组织 3、以下哪个不属于是人体9大系统: A:运动系统 B:消化系统 C:免疫系统 D:泌尿系统 正确答案:免疫系统

4、在我国最早的医书: A:诗经 B:道德经 C:黄帝内经 D:医经 正确答案:黄帝内经 5、《人体构造》的作者 A:亚里士多德 B:达?芬奇 C:维萨里 D:恩格斯 正确答案:维萨里 第二章 1、以下不是躯干骨的是 A:椎骨 B:骶骨 C:肱骨 D:胸骨 正确答案:肱骨 2、关于骨的描述正确就的是 A:骨的表面都有骨膜覆盖

B: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 C:有些骨是没有血管、神经的 D:髌骨属于短骨 正确答案: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 3、以下属于扁骨的是 A:顶骨 B:股骨 C:髌骨 D:椎骨 正确答案:顶骨 4、关于颅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颞骨是重要的面颅骨 B:颅骨中最薄的骨是泪骨 C:颅底部有颅前窝和颅后窝两个浅窝 D:颅顶部比较脆弱 正确答案:颅骨中最薄的骨是泪骨 5、以下不属于四肢骨的是 A:额骨 B:股骨 C:胫骨 D:尺骨 正确答案:额骨

第三章 1、以下哪个不是关节的基本结构( ) A:关节面 B:关节囊 C:半月板 D:关节腔 正确答案:C 2、以下属于关节软骨的是( ) A:滑膜囊 B:半月板 C:椎间盘 D:滑膜襞 正确答案:B 3、关于关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肘关节可以旋转 B:肩关节的活动度比髋关节大 C:膝关节的组成包括腓骨 D:髋关节只能屈伸 正确答案:B 4、以下哪个不是连结椎骨的结构( ) A:椎间盘 B:滑膜

智慧树知到《人体运动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人体运动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关于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构内某一点受载时所发生的变形 B:机构内某一平面对外部负荷的反应 C:人体承受负荷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D:人体在受载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E: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力 正确答案:机构内某一点受载时所发生的变形 2、第三类杠杆属于 A:平衡杠杆 B:省力杠杆 C:速度杠杆 D:一般杠杆 E:省时杠杆 正确答案:速度杠杆 3、下列哪一种杠杆系统是肌肉骨骼系统最常使用的?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一类和第二类 E:第二类和第三类

4、计算肌肉所产生的力矩方法是A:肌肉力量除以内在力臂 B:肌肉力量乘以外在力臂 C:肌肉力量除以外在力臂 D:肌肉力量乘以内在力臂 E:肌肉力量加上外在力臂 正确答案:肌肉力量乘以内在力臂5、杠杆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是 A:省力 B:获得速度 C:防止损伤 D:保持平衡 E:省时 正确答案:省力,获得速度,防止损伤第二章 1、下列哪项不是骨的作用 A:杠杆作用 B:支撑作用 C:造血作用 D:钙磷库 E:连接作用

2、骨在外力作用下能抵抗其变形的能力是 A:骨的韧性 B:骨的强度 C:骨的刚性 D:骨的弹性 E:骨稳定性 正确答案:骨的刚性 3、跌倒后发生的桡骨远端骨折,其所受到的力往往是A:剪切力 B:扭转力 C:压缩力 D:复合力 E:拉伸力 正确答案:复合力 4、不会对骨造成永久性变形的载荷位于 A:弹性变形区内 B:塑性变形区内 C:屈服点后 D:弹性变形区外 正确答案:弹性变形区内 5、有关关节软骨描述正确的是

A:渗透性越低,承载时液体流动阻力越小 B:具有机械反馈调节机制,促进组织间液完全流出 C:一个恒定的载荷瞬间施加于关节上,在载荷的作用下,软骨的压缩变形快速增加 D:从工程角度,润滑作用有边界润滑和液膜润滑2种 E:关节软骨不具有修复与再生能力 正确答案:从工程角度,润滑作用有边界润滑和液膜润滑2种 6、衡量骨承载能力的指标有 A:骨的韧性 B:骨的强度 C:骨的刚性 D:骨的弹性 E:骨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骨的强度,骨的刚性,骨的稳定性 7、决定骨断裂抵抗力和变形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骨所承受力的大小 B:骨所受力的方向 C:骨所承受的力的作用点 D:组成骨组织的材料特性 正确答案:骨所承受力的大小,骨所受力的方向,骨所承受的力的作用点,组成骨组织的材料特性 第三章 1、伸和外旋髋关节的肌肉是()。 A:臀大肌

脉搏与运动负荷

教学内容:脉搏与运动负荷 学习领域:运动参与 教学目标:1.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2.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教学步骤: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能够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在正常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 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卜,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分。学龄儿童为80—90次/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而休息,睡眠时则减慢。参加运动时,脉搏跳动得越快,说明运动越剧烈;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山寸:心肌机能提升,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 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的人短。所以,我们能够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 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实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相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能够达到220次/分。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的范围之内。 因为人们的体能水平存有一定差异,所以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 们能够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 适宜的运动脉率二(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脉率 (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1。准备一块带秒针的表。 2.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 3.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的次数。 4.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以10,就是此时的心率。

第3章 人体运动系统及其特性

第3章人体运动系统及其特性 52、动作的准确性人体动作的准确性可根据动作方向、动作量、动作速度和动作力量四个要素的量值及其相互之前的配合是否恰当来评价。动作的方向必须正确,动作量必须适当。动作的速度平稳柔和,容易产生准确的操纵动作。动作力量分为有力动作和无力动作。有利动作容易准确控制。手臂伸出和收回动作,动作量大时较准确。向外伸出较准确。动作的方向定位,最准确的方位是正前方手臂部水平的下侧,最不准确的方位是侧面。一般右侧比左侧准确,下部比中部准确,中部比上部准确。双手同时均匀的操作时,双手直接在身前活动的定位准确性最高。3、5人体疲劳1、疲劳的种类(6种)肌肉疲劳:由于肌肉负荷过多过重而引起的疲劳。慢性疲劳:由于长期疲惫累积而导致的疲劳。局部疲劳:由于有机体某一部位的超负荷劳动导致的疲劳。全身疲劳:由于整个有机体的超负荷劳动导致的疲劳。精神疲劳:从事脑力劳动,导致精神系统的某一部分过度紧张引起的疲劳。生理节奏疲劳(昼夜疲劳):是昼夜节奏的一部分,促使睡眠产生。 2、肌肉疲劳肌肉受理后行动能力降低的现象被称为“肌肉疲劳”,它不仅仅是力量的减弱,而且速度上也会变慢。 3、慢性疲劳工作中的长期疲劳,是长时间的压力累计造成的,这种疲劳常会伴着身体欠佳等迹象,这种状态称为慢性疲劳。慢性疲劳症状不仅会在压力存在期间发生,而且具有潜伏性,在以后所有的时

间内都会发生。4、疲劳的测定方法间接地对疲劳进行定量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有四类:生化法,生理参数测试法,主观评价法(心里参数测试法)和动作行为观察法。(1)生化法:通过检查受试者的血、尿、汗及唾液等液体成分判断疲劳。不足:需要终止受试者的作业活动,并容易给受试者带来不适和反感。(2)生理参数测试法:通过测试人体生理指标、机能变化来评定人体疲劳及疲劳程度。测试内容包括:心率及心率变化,肌电及其测试,脑电及其测试,肌腱发射机能检查,频闪融合阈限检查法。 (3)主观评价法:通过各种量表和调查表记录受试者的主观感受,即对心理现象进行赋值,并通过统计分析对心理现象进行评估的方法。包括:皮尔逊疲劳量表法,身体疲劳部位调查法,疲劳自觉症状调查法等。(4)动作行为观察法:利用立体扫描录像等行为记录设备,在不被观察对象发觉的条件下,连续记录被观察对象的动作,通过工作分析评定疲劳程度的方法。3、6人的反应特性反应时间定义:从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到运动器官开始执行操作所经历的时间分类:简单反应时间(对一种刺激做出一种反应)和选择反应时间(对两种以上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或者只对其中某些刺激做出反应)。组成:反应知觉时间(自刺激出现到运动开始的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运动过程时间)影响因素:(1)刺激的性质:简单反应时间:味觉>痛觉>嗅觉>温觉>冷觉>视觉>听觉>触觉(2)刺激的强度:刺激强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3)刺激的多少:刺激越多,反应时间越长。(4)刺

心脏术后恢复期患者的运动处方

心脏术后恢复期患者的运动处方 一、目的 运动处方有明确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围绕运动处方的目的进行的。心脏病患者进行心脏手术后,心脏病变已得到满意的纠正或改善,但心脏手术可使患者术后出现体力不济、心肺功能低下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运动处方旨在减轻或消除这些症状。 二、运动方式 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能情况选择医疗体操、步行、功率自行车、跑台等方式及上述不同运动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运动,先用医疗体操作准备运动,医疗体操的内容包括腹式呼吸练习,头、躯干、上下肢体的活动,然后进行医疗步行或功率自行车或跑台的训练,最后以慢速步行作为整理运动结束。 三、运动强度 按心电运动试验终止时负荷数的50%作为第1天起始运动的负荷数进行训练,以后每天递增10%;运动时最高心率控制在运动试验终止心率的70%~85%;疲劳程度控制RPE12~14级。运动强度可根据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心率、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一)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在运动处方中常用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50%~70%VO2max的运动是有危险的。 (二)代谢当量:是指运动时代谢率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1MET是指1kg体重,从事1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其活动强度称为1MET[MET=3.5mL/(kg·min)]。1MET的活动强度相当于健康成人坐位安静代谢的水平。任何人从事任何强度的活动时,都可测出其吸氧量,从而计算出MET数,用于表示其运动强度。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如已测出某人的适宜运动强度相当于多少MET,即可找出相同MET的活动项目,写入运动处方。 (三)心率:除去环境、心理刺激、疾病等因素,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运动处方实践中,一般来说达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达最大功能的60%~70%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或称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日本称为“目标心率”,是指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为精确地确定各个病人的适宜心率,须做运动负荷试验,测定运动中可以达到的最大心率或做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以确定最大心率,该心率的70%~85%为运动的适宜心率。用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具体推算的方法有: 1公式推算法 以最大心率的65%~85%为靶心率,即:靶心率=(220-年龄)×65%(或85%)。年龄在50岁以上,有慢性病史的,可用:靶心率=170-年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用:靶心率=180-年龄。 2耗氧量推算法 人体运动时的耗氧量、运动强度及心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用耗氧量推算靶心率,以控制运动强度。大强度运动时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70%~80%VO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25~165次·min-1;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50%~60%VO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10~135次·min-1;小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以下(即:小于40%VO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00~110次·min-1。在实践中可采用按年龄预计的适宜心率,结合锻炼者的实践情况来规定适宜的运动强度。 (四)自感用力度自感用力度是Borg根据运动者自我感觉疲劳程度来衡量相对运动强度的指标,是持续强度运动中体力水平可靠的指标,可用来评定运动强度;在修订运动处方时,可用来调节运动强度。自感用力度分级运动反应与心肺代谢的指标密切相关,如:吸氧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习题

第三章运动系统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骺 2.骨髓 3.椎间孔 4.椎管 5.胸骨角 6.肋弓 7.关节腔 8.椎间盘 9.黄韧带 10.腹直肌鞘 11.腹股沟管 12.斜角肌间隙 13.乳突 二、填空题 1.运动系统包括(),()和()三部分。 2. 成人全身骨共有()块。按其所在部位分为(),()和( )。 3. 根据骨的外形,可将骨分为(),(),()和()四类。 4.骨的构造主要由(),(),(),血管和神经组成。 5.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的()三部分。 6.骨髓位于()的()间隙内。可分为有()功能的() 和失去()功能的()两种。 7. 躯干骨包括24块(),1块(),1块(),1块(),和12对()。 8. 脊柱是借7块(),12块(),5块(),1块(),1块()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 9.胸廓是同12个(),12对(),1个()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 10.每块椎骨由位于前方的()和后方的()结合而成,它们共同围成()。 11.从侧方观察,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其中()曲和()曲凸向前,而()曲和()曲凸向后。 12.脊柱有很大的运动性,可做(),(),(),()和()运动。 13.脊柱有(),()和()功能。 14.胸骨自上而下分为(),()和()三部分。 15.胸骨柄与体之间向前微凸的角称(),两侧接(),该角作为()的标志。 16.关节面覆盖有(),它和关节囊的()共同围成关节腔。 17. 连结相邻两个椎体间的纤维软骨叫(),其中央部分称(),周围部分称()。 18.不成对的脑颅骨包括(),(),()和()四块。 19.成对的面颅骨有(),(),(),(),()和()六对。 20.上肢带骨是()和()。自由上肢骨包括(),(),(),(),()和()。 21.下肢带骨即()。自由下肢骨包括(),(),(),(),(),()和()。 22.骨盆由2块(),1块()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 23.肩关节由()和肩胛骨的()构成。 24.肘关节是由()下端,()上端和()上端构成的复关节,它包括三个关节,即(),()和()。 25.髋关节由()和()构成。 26.膝关节由(),()和()构成。 27. 桡腕关节是由桡骨下端、尺骨下端的()和(),(),()共同构成。 28. 鼻腔外侧壁有三个骨片,自上而下为(),()和()。 29.腹前外侧群肌,由浅入深依次为(),()和()。 30.咀嚼肌包括(),(),()和()。能使()关节产生运动。 31.表情肌主要有(),(),()和()等。 32.腹股沟管位于()内侧半的上方,男性通过(),女性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