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自考微观经济学(04531)名词解释和简答汇总

广东省自考微观经济学(04531)名词解释和简答汇总

广东省自考微观经济学(04531)名词解释和简答汇总
广东省自考微观经济学(04531)名词解释和简答汇总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

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

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资源配置: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3、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4、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

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

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

问题。

5、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

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

得到充分利用。

6、内生变量:是指在某一理论中需要被解释的变量

7、外生变量:由这一理论(或模型)之外的其他因素所决定的,且会影响到内生变量的变量。

8、流量:是在一段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

9、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某一变量的数量。

10、价值判断:就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

11、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指研究经济本

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法律,分析和预测

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12、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

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

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

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3、需求: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14、供给: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企业愿意生产并销售某种商品的数量。

15、均衡价格:市场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16、均衡数量:市场需求等于供给量时的数量为均衡数量。

17、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或价格天花板,是政府为了限制

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

最高价格。

18、支持价格:最低限价,又叫支持价格或价格地板,是政府为

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

低价格。

19、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20、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

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之间的差额。

21、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

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

动的反应程度。

22、供给弹性:供给弹性是量度某一商品供给量变化率对自身价

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个概念,它等于供给量变

化的百分比与自身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商。23、欲望和效用: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是

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感的统一;效用是从消费某

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24、基数效用论:(P115)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其基

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

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

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25、总效用:(P117)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26、边际效用:(P117)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1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2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P118-119)是指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

品消费量的增加,从该物品连增加的消

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种现象时普遍存在的。

28、序数效用论:(P116)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

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

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

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

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

三)来表示。

29、无差异曲线:(P129)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

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

的一条曲线。

30、家庭预算线:(P134)又称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是

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

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

组合的线。

31、消费者均衡:(P120)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32、边际替代率:(P132)是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减少

的一种商品的消费者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

费量之比。

33、收入效应:(P52)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34、替代效应:(P51)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35、吉芬商品: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

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如果上升,消费者对其

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

36、生产函数: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组合与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37、技术系数:在不同行业的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是不同的,为了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

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38、总产量: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39、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40、边际产量: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4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

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

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

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它的

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

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42、规模收益:两种(或多种)生产要素按原来的技术系数增加,也就是生产规模的扩大。

43、内在经济: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44、外在经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

45、等产量曲数: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46、等成本曲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

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

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47、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相同的产量水平时,减少一种生产

要素的数量,与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

数量之比。

48、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时实现产量最大或在

产量既定时实现成本最小目标时所使用

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

49、机会成本:是指生存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50、隐含成本: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51、沉淀成本:是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费用

52、短期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需要的成本总额,它是短期内每一产量水平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

53、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

54、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成本耗费的平均水平。

55、边际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成本

56、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57、可变成本:指资源企业随着业务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58、长期成本:是指厂家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甚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

59、成本函数: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

60、厂家均衡: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力量,

即由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决定的均衡价格,处在这

种市场上的厂家只能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

61、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62、总收益: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的乘积。

63、平均收益: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64、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65、收支相抵点:是指厂商无经济利润但能实现正常利润的均衡点,是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交点。

66、停止营业点:是短期可变成本(AVC)和边际成本(MC)的

交点。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

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

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

样的。

67、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及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

68、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

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

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

或收费标准。

70、产品差别:是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

72、价格领袖制:一个行业的价格通常由某一寡头率先制定,其余寡头追随其后确定各自的价格。

74、社会成本:是指按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汇总起来的总成本,也可以指某一种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

76、社会收益:是指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中外溢出投资主体并且为社会所分享的部分。78、边际收益产品:是指由于使用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带来的总

收益的增加。它等于投入的边际产品乘以厂商

的边际收益,也等于边际产品乘以产品的价

格。因为边际产品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带来的

输出的增量,它再乘以价格就是分子就是总收

益。

79、边际产品价值: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

80、迂回生产:是指先生产生产资料,再用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

81、资本净生产力:是指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

82、级差地租:是指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

83、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

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

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84、集中化指数:是指用来分析和衡量区域内工业或经济部门专门化(或集中化)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数量指标。

85、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86、局部均衡:是一种经济分析方法,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

下,仅考察经济生活在一定时间的某个变数对有关

经济变量的影响的分析方法。

87、一般均衡: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供给函数与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以及反映生产技术状况的生产函数为既定条件下,

通过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以及这两种市场互

相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

88、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89、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帕累托最优在不使

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

的处境变好。

90、契约曲线:效率曲线,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

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或者(在生

产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

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91、产品的边际转换率:边际转换率是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

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

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它就是产

品转换曲线的斜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

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

品的增加而递增。严格的定义是生产一单

位某产品必须先减少另一产品的数量、是

经济学的一个概念。

92、市场失灵: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

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

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

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93、寻租: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

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

行为或过程。

94、外部影响: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

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

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

易造成市场失灵。

95、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

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

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

托最优。

96、私人物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

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

97、公共物品:在经济中还存在许许多多不满足竞争性或排他性

特点的商品

98、俱乐部产品:是指虽然具有私人产品的基本特点,但却不十

分强烈,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然其受益范围较小或有特定的规定,如通常的一

些会员制的运动俱乐部、读书社、行业协会等。

99、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00、恩格尔定律: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

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

1、什么是选择或资源配置,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所谓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它包括:(1)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

2、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其基本假设和基本内容分别有哪些?

答: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基本假设:(1)市场出清(2)完全理性(3)完全信息

基本内容是:(1)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

(4)分配理论(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基本假设是(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基本内容是(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4)开放经济理论(5)宏观经济政策

3、什么是价值判断?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价值判断就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

区别:(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实证经济学的内容是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进行检验,也会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经济学本身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联系: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4、如何理解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和联系有哪些?

答: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企业愿意生产并销售某种商品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价格,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预期变量,消费者的爱好,人口,气候。

联系:是均衡价格理论。

5、分别用文字叙述法、算术列表法、几何图形法、代数模型法表述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有何例外?

答:需求定理亦称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这是文字叙述法。

图形表述法:正因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关系,所以需求曲线一般为一条斜线为负的曲线。

需求定理的例外: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投机性商品

文字叙述法: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6、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二者的区别:a、引起变动的原因不同b、图形上的表示不同(点的移动和线的移动)

供给量变动是指只有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假设不变。在供给曲线上,供给量变动反映为供给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变动是指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在供给曲线上,供给变动反映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也就是说,一条供给曲线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是供给变动。

7、什么是市场均衡?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答:市场均衡是指当市场供给量恰好等于市场需求量。是市场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的价格时就形成均衡价格。

8、阐述供求法则的基本内容。

答:一个完整的供求法则可以概括如下:

(1)仅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反之则上升。

(2)仅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下降;反之则上升。

(3)当市场出现过度需求时,供给会上升,直至均衡为止。

(4)当市场出现过度供给时,价格会下降,直至均衡为止。

(5)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时导致均衡价格下降但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时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数量减少。

(6)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时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时减少。

(7)当供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数量增加(或减少),均衡价格不定。

(8)当供求反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变化方向相同,而均衡数量不定。

9、什么是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市场经济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答: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价格机制又称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

市场经济具备下列三个特点:(1)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2)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3)价格调节经济

10、政府为什么要实施价格政策?什么叫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实施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对经济有何影响?如何评价?

答:根据价格理论,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调节着生产与消费,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但价格调节是在市场上自发进行的,有其盲目性,所以在现实中,有时由供求所决定的价格对经济并不一定是最有利的。这就是说,由价格机制进行调节所得出的结果,并不定符合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面对这些不完善,政府有时会采取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政策,以便阻止市场达到这种均衡。

最高限价:又称限制价格,或价格天花板,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最低限价:又叫支持价格或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实施最高限价会导致:(1)过度需求(2)出现销售者偏好(3)政府偏好将替代销售者偏好

(4)有可能出现黑市(5)从长远看,最高限价还会抑制供给量

(6)政府有可能卷入本来应由市场来完成的那些活动之中

实施最低限价会导致:(1)过度供给(2)有可能产生黑市

评价:(1)限制价格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但这种政策会引起严重的不利后果。这主要是:第一,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会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第二,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印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

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浪费。第三,限制价格之下所实行的配给制会引起社会风尚败坏。

(2)支持价格的运用对经济发展和稳定有其积极意义。以对农产品实行的支持价格为例,从长期来看,支持价格政策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这在于:第一,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第二,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

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第三,扩大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但支持价格政策也有其副作用,这主要是会使财政支出增加,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此外在实行农

产品支持价格政策时,过剩的农产品主要由政府收购,政府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扩大出口。这就引起

这些国家为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而进行贸易战。

11、如何判断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判断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1)当E=0时,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无弹性(2)当E=1时,需求对价格为单位弹性

(3)当E=∞时,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有弹性(4)当0

(5)当1

影响要素:(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3)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4)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5)时间因素

12、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含义。

答:需求弹性指,商品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再乘以100。公式表示为:需求弹性=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弹性小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小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不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量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被价格下降抵消了。需求弹性小于1的是必需品,比如粮食,衣服等。粮食价格下降,使农民收入减少就是谷贱伤农。需求弹性大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大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量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超过价格下降的负面影响。这是薄利多销的理论基础。

13、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包括滋补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

答:化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药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所以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在药品中的保健类药品与普通药品相比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也可以适用于薄利多销的原则平达到增加总收益的目的。

14、什么是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

答: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5、如何判断一种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哪些?(P101--104)

答:(1)当E=0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无弹性;当E=1需求对价格为单位弹性;当E=无穷大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有弹性的;当0

(2)影响因素:生产时期的长短;生产的难以程度;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

16、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各自采用哪种分析方法?(P115--P116)

答: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它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它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7、什么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为什么递减? P118--P119

答:(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a.生理或心理的原因。消费某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即某种刺激的反复,使人生理上的满足或心理上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减少。

b.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每一种物品都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重要性不同。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当他有若干这些物品时,把第一单位用于最重要的用途,其边际效用就大,把第二单位用于次重要的用途,边际效用就小了。以此顺序用下去,用途越来越不重要,边际效用就递减。

18、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基本假设有哪些?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P120--P121

答:(1)A、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B、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 C、物品价格是既定的

(2)因为公式不知道怎么输进去,大家自己看书120页下半部份。

19、什么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有什么特征? P129--P131

答:(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2)特征:a、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b、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c、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d、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20、什么是消费可能线?分析消费可能线发生平行移动和旋转的各种情。 P134--P137

答:(1)消费可能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21、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说明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 P137--P138

答:把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结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22、公共物品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要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原因:1、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一方面,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角度看,非排他性便会出现免费搭车现象,使公共物品不适于通过市场买卖方式提供。另一方面,从公共物品的提供角度看,非

竞争性是指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意味着私人部门提供就得不到其所期望的最大利润,私人投资者不会愿

意提供纯公共物品。

2、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其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一方面,政府具有社会职能。满足全体社

会成员的公共需要,追求社会目标,是政府本来应当承担的职责。另一方面,政府是一个公共权力机构,拥有向社会成

员征税的权力,税收是保证纯公共物品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

总之,市场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资源配置的领域,所以公共物品要由市场提供。

23、什么是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总产量: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边际产量: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关系:(1)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分别递减。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3)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24、如何确定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生产函数中的合理投入区域?

答: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把图分为3个区域:

(1)区域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这阶段,这时平均产量一直在增加,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说明了在这阶段,相对于不变的资本量而言,劳动量不足,所以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由此来看,劳动量最少要增加到A点为止,否则资本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2)区域是劳动量从A增加到B这阶段,这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即增加劳动量仍可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由于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总产量仍在增加。在劳动量增加到B时,总产量可以达到最大。

(3)区域是劳动量增加到B点后,这时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绝对减少。由此看来,劳动量的增加超过B之后是不利的。

以上分析看出,劳动量的增加在II区域(A-B)为宜。但应在(2)区域的哪点上,还要考虑其他因素?首先要考虑厂商的目标,如果厂商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加到A点九可以了;如果厂商的目标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就可以增加到B点。其次,如果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么要考虑成本、产品价格等因素。因为平均产量为最大时,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总产量为最大时,利润也不一定最大。劳动量增加到哪一点所达到的产量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还必须结合成本与产品价格来分析。

25、用公式表示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

答:Pk *Qk +Pl*Ql =M (5、3、1) MPk/Pk=MPl/Pl=MPm (5、3、2)

26、什么是等产量线?它有什么特征?

答:等产量曲数: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特征:(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倾斜值为负值(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无数条等产量线(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4)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27、什么是等成本线?分析等成本线发生平行移动的情形。

答: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情形:如果生产者的货币成本变动(或生产要素价格都变动),则等成本线会平行移动。货币成本增加,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货币成本减少,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28、什么是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引起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内在经济: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原因:(1)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2)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3)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4)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5)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外在经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

原因:个别厂商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信息与更好的人才,从而使产量与收益增加。

29、什么是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引起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内在不经济是规模的扩大所引起的平均成本的上升和收益的减少。

外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使个别厂商的单位产量减少和成本增加。

引起企业内在不经济的因素有,管理效率的降低,企业规模扩大,但是内部管理松散,管理结构过于复杂,信息的传递时间过长,失真度也会提高。还有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与销售费用之间的增加同样会导致内在不经济。

引起外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整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过大加剧同行业各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各厂商往往要在扩大市场销售份额、

争夺生产要素市场等方面付出更高的代价。此外,整个行业的扩大,也会使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造成交通紧张,因此个别厂商为此也需承担更高代价。

30、什么是适度规模?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适度规模就是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太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

考虑因素:(1)本行业的技术特点。一般来说,需要的投资量大,所用的设备复杂先进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大,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相反!需要投资少,所用的设备比较简单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小。

(2)市场条件。一般来说,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大。相反,生产市场需求小,而且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小。

31、短期成本的种类有哪些?画图并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答:

32、试用图从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答:

33、试用图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答:

34、试用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答:

35、画图并说明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综合关系。

答: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为: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减阶段,边际报酬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增阶段,与边际报酬极大值对应的是边际成本极小值。

36、微观经济学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是什么?决定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按购买者的购买目的和身份来划分:(1)消费者市场(2)生产商市场(3)转卖者市场(4)政府市场按照企业的角色分:(1)购买市场(2)销售市场

按产品或服务供给方的状况分:(1)完全竞争市场(2)完全垄断市场(3)不完全竞争市场

(4)寡头垄断市场

按交易对象的最终用途来分:(1)生产资料市场(2)生活资料市场

按地理标准(空间标准)分:(1)国际市场(2)国内市场

按市场的时间标准不同来分:(1)现货市场:(2)期货市场

决定市场竞争因素有:潜在竞争者,替代产品生产者,同行竞争者,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等。另外,由于行业发展相对完善,市场的价格透明度高企业的利润低,而且产品容易被模仿,此时企业的生存主要是靠之前积累下来的客户

资源。

37、微观经济学把市场划分哪四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答:(1)完全竞争市场(2)完全垄断市场(3)不完全竞争市场(4)寡头垄断市场。

38、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又哪些?

答:(1)市场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而每个买者和卖者所占市场份额都很小,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2)厂商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厂商无法以自己的产品特点来形成垄断

(3)要素是完全自由流动的,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入和退出这个市场

(4)厂商和消费者都拥有充分的信息,不存在供求以外的因素对价格决定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39、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答:厂商经营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将总成本与总收益结合起来可分析怎么样使厂商利润最大化。

厂商利润π=TR-TC(Q)-TC(Q)要使π最大,则应使dπ/dQ=0,即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40、画图并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平衡。短期平衡的条件和结果如何?据此推导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答:短期内只要P>AVC,厂商就可以继续生产。厂商为使利润做小或亏损最小,总是根据既定市场价格,使其提供产量的MC恰好等于既定的市场的价格P。因此,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该厂商的MC曲线位于AVC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段MC曲线。行业的供给曲线和而成。

41、简评完全竞争市场。

答:(1)含义: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市场,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产品同质,买卖双方拥有完全的信息。

(2)条件:(一)市场上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二)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不存在差别。

(三)生产者进出市场,不受社会力量的限制。

(四)市场交易活动自由、公开,没有人为的限制。

(五)市场信息畅通准确,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各种情况。

(六)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地流动。

42、什么是价格歧视?实行价格歧视要具备哪三个条件?价格歧视有哪三种类型?

答:(1)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2)实行价格歧视是厂商为了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要使价格歧视得以实行,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

A.市场存在不完善性。当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时,垄断者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实行价格歧视。

B.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这时垄断者可以对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实行高价格,以获得垄断利润。

C.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地区封锁和限制贸易自由的各种障碍往往有利于垄断者实行其价格歧视,因此,反垄断限制价格歧视应该尽力消除其实现的环境条件。

(3)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二级价格歧视,即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把这种需求曲线分为不同段,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垄断者获得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买主的消费剩余。公用事业中的差别价格就是典型的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43、什么是垄断竞争市场?引起垄断竞争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产品差别为什么既会形成垄断又会引起竞争?

答:(1)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

(2)引起这种垄断竞争的基本条件是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别性。

(3)产品差别既会产生垄断,又会引起竞争,从而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状态。有差别的产品往往是由不同的厂商生产的,因此垄断的另一个条件就是存在较多的厂商,这些厂商努力创造自己产品的特色,已形成垄断,而这些产品之间又存在竞争。

44、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是什么?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1、是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2、其主体是生产者,目的是追逐利润

3、是一种联合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二)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的价格;

2、生产技术状况;

3、生产要素的价格;

4、边际生产力。

45、工会对工资的决定有何影响?

答:通过集体协商的形式。在订立集体合同的时候,工会可以代表职工向单位管理方提出工资方案的修订,或者订立单独的工资集体合同。在平时,工会可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搜集职工意见,并向企业领导反映,协商工资待遇等相关问题。企业在制定各项制度,包括工资制度时,都需要征求职工意见,最后经过工会同意。

46、什么是创新?创新有哪几种形式?它为什么能带来超额利润?

答:(1)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2)创新包含三种形式:发现、发明和革新。

(3)①对创新的报酬;②承担风险的报酬;③垄断的产物。

47、什么是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如何计算基尼系数?他们有何用途?

答:(1)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都是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而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斯曲线推导出来的。其中,洛伦斯曲线是指收入的百分比与人口的百分比所形成的曲线;

(2)洛伦斯曲线把正方形图对角线的下半部分为A和B两块,把A加上B再除A所得出的数值就是基尼系数。

(3)洛伦斯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基尼系数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47、什么是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如何计算基尼系数?它们有何用途?答:

48、平等和效率有何关系?收入分配有哪几种标准?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答:

49、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的政策有哪些?试分析其利弊。答:

50、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什么?答:

51、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什么?答:

52、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什么?答:

53、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得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在这一状态下,社会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消费者从消费产品中获得最大满足,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要素按各自在生产中的贡献取得报酬。按帕累托最优标准,这种状态是社会最优的。

54、什么叫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市场失灵是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具体表现: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⑵外部负效应问题⑶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⑷失业问题⑸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⑹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55、什么叫寻租?寻租会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

答:寻租是指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其损失主要是两方面:(1)行贿有一定的机会成本,势必降低了其生产性

(2)压制了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发展,经济的低效率

56、外部影响有哪几种表现形式?什么叫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答:外部影响表现形式:生产的外部经济与消费的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因而有时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

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补偿的成本。

57、简述科斯定理的内容

答:(1)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

(2)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

(3)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达到帕累托最优)。

58、什么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什么是纯公共物品和俱乐部产品?

答:私人物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

公共物品:在经济中还存在许许多多不满足竞争性或排他性特点的商品纯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由政府提供的。纯公共物品

的性质使得注入利益边界的划分,外部效益的补偿、产品价格的确定以及如何避免“搭便车”等问题,很难按照市场运作原则加以解释,而国家可以凭借政治权利予以妥善解决。

俱乐部产品:是指虽然具有私人产品的基本特点,但却不十分强烈,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然其受益范围较小或有特定的规定,如通常的一些会员制的运动俱乐部、读书社、行业协会等。

2009年01月广东省《微观经济学》自考试卷及答案

2009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4531) 一、单选题(40题×1分/题=40分.)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为什么生产 2、经济物品的是指( D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或购买的物品 D、有用但稀缺的物品 3、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 )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4、在研究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时,内生变量是( C ) A、人口的变动 B、政府政策的变动 C、收入的变动 D、风俗习惯的改变 5、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 A、互相相对立的 B、相互排斥的 C、相互依存的 D、没有任何联系 6、假设商品的价格以9美元下降到8美元,需求量以50增加到60,需求为( B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7、垂直的供给曲线表示( B ) A、在一固定的价格无限制地提供某种产品 B、价格的变化对供给量没有影响 B、价格与供给量给反方向变化 D、该行业被垄断 8、下列哪一种情况将导致供给减少?( D ) A、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B、技术的变化 C、成本的下降 D、替代品价格的下降 9、下列不会引起牛排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为( A ) A、牛排价格从每磅3美元上升每磅3.5美元 B、牛的饲养者宣传牛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医生说多吃牛肉有损健康 D、汉堡包价格每磅2美元跌至每磅1.5美元 1O、如果甲产品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B ) A、甲和乙产品是可替产品 B、甲和乙产品是互补产品 B、甲为低档产品,乙为高档产品 D、甲为高档产品,乙为低档产品 11、收入和偏好是( B ) A、影响供给的因素 B、影响需求的因素 C、在经济分析中可以忽略 D、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12、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 B )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价格上升 13、需求大雨供给时的价格( B ) A、在均衡价格之上 B、在均衡价格之下 C、将导致需求曲线的移动 D、是不可能出现的 14、假定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料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 B ) A、供给曲线朝右方移动 B、供给曲线朝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朝右方移动 D、需求曲线朝左方移动 15、需求的弹性系数是指( C ) A、需求函数的斜率 B、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C、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D、需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程度 16、某商品的价格从5美元下降到4美元,需求量增加了100,需求为( D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17、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移到B点是( C ) A、需求的变动 B、收入的变动 C、需求量的变动 D、偏好的变动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派生需求: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2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 3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劳动使用上的具体体现,也就是使边际成本等于相应的边际收益。 4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 5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增加额外一单位劳动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6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7派生需求定理: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被归纳为四条:①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②要素替代的难易度。③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④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 8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9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0劳动力参与率:该比率表示现实人力资源的相对量,亦即等于劳动力人口占被考察范围总人口的百分比。 11交叉替代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2失业的统计概念: 13摩擦性失业:一般指在较短时间内,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诸如怀孕和工作上的变更等而失去工作,包括由于季节性因素造成的失业。 14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15周期性失业:劳动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非自愿失业,它表现为实际的总需求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派生需求? 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①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②时间长短③企业目标④社会制度安排3试比较短期劳动需求和长期劳动需求的异同?(1)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2)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要大于短期调整,即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更平坦。原因在于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资本使用量。 (3)在短期内只有劳动要素是可变的,资本和其他要素是不变的。企业被假定是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者,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对于长期的分析,我们发现企应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短期的更为陡峭,换句话说,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4影响劳动力供给因素?①自然因素:1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3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另一个自然因素②经济因素:1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经济周期波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③社会制度因素:1.劳动制度2工资制度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Chapter 3 1.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A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a production of a good if it has a lower unit labor requirement(aLW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than the foreign country in this good. https://www.doczj.com/doc/8e5065089.html,parative Advantage(相对优势): A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a good if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that good in terms of other goods is lower in that country than it is in other countries. 3.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The opportunity cost of roses in terms of computers is the number of computers that c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as a given number of roses. 4.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the number of hours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one unit of output, such as aLW (wine) and aLC (cheese) 5.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生产可能性边界):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of an economy shows the maximum amount of a good (say wine) that can be produced for any given amount of another (say cheese). Chapter 4 1.Abundant factor: the resource of which a country has a relatively large supply(labor in home,land in foreign) 2.Biased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when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shifts out much more in one direction than in the other. 3.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 when Home and Foreign trade, the relatives prices of goods converge. This convergence, in turn, causes convergence of the relative prices of land and labor. 4.Heckscher-Ohlin theory: It shows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influenced by Relative factor abundance (refers to countries) and Relative factor intensity (refers to goods)It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5.Scarce factor: in that country, and the resource of which it has a relatively small supply( land in Home, labor in foreign)

广东省2010年01月自学考试04531《微观经济学》历年真题

2010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卷 (课程代码:04531) 一、单选题(40题×1分/题=40分) 1、经济物品是指[ ] A.节约能耗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在任何一个经济中资源都是稀缺的,因为[ ] A.没有浪费B.自由不可再生 C.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无穷的欲望D.用于购买资源的货币是稀缺的 3、下列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的是[ ] A.自然灾害B.国外援助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投资增加 4、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价格理论 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 A.都不存在价值判断B.都存在价值判断 C.前者有价值判断,后者没有D.前者没有价值判断,后者有 6、下列不会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厂商的预期B.生产成本 C.技术状况D.物品价格变动 7、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下降到2.75美元,则厂商的总收益将[ ] A.下降B.上升 C.不变D.无法确定是下降还是上升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 A.甲和乙产品是互替商品B.甲和乙产品是互补商品 C.甲为低档商品,乙为高档商品D.甲为高档商品,乙为低档商品 9、某地发生地震,企业设备、厂房等大量损毁,则当地劳动力需求曲线[ ] A.向左下移动B.向右上移动 C.不变化D.变化说不清楚 10、若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水平直线,那么可断定[ ] A.市场不完全竞争B.当价格上涨时,其弹性下降 C.当需求量增加时,其弹性下降D.市场需求具有无穷弹性 11、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指[ ] A.需求函数的斜率B.需求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C.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D.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1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80,需求为[ ]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 C.单性弹性D.不能确定 13、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A.一定正确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D.无法断定正确不正确 14、如果某商品缺乏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益[ ] A.增加B.不变 C.下降D.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15、如果需求完全弹性,课税将[ ] A.全部向销售者征收B.大部分向销售者征收 C.全部向消费者征收D.大部分向消费者征收 16、小麦兼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将会引起[]

广东省2016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531《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45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经济学是“关于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的著名经济学家是 A.J.罗宾逊 B.W.诺德豪斯 C. A.马歇尔 D.P.萨缪尔森 2.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是指 A.稀缺 B.选择 C. 效用 D.需要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配置理论 B.行为理论 C. 均衡理论 D.价格理论 4.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是指 A.替代效应 B.需求效应 C. 收入效应 D.心理效应 5.下列属于“吉芬商品”的是 A.名画 B.土豆 C. 古董 D.股票 6.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是指 A.最高限价 B.价格天花板 C. 限制价格 D.支持价格 7.需求价格弹性大于O,小于1,说明需求对价格 A.缺乏弹性 B.单位弹性 C. 富有弹性 D.完全弹性 8.量度某一商品供给量变化率对自身价格变化率反映程度是指 A.需求弹性 B.交叉弹性 C. 供给弹性 D.收入弹性 9.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某些产品的价格波动对其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用以解释农产品周期性波动原因的理论是 A.需求理论 B.波动理论 C. 供给理论 D.蛛网理论 10.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1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是指 A.边际产量 B.边际数量 C. 边际效用 D.边际收益 11.下列对于消费者剩余理解正确的有 A.是实际收入的增加 B.是一种心理感觉 C. 是实际收入的减少 D.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小 12.在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可能把不支付费用而要消费的人排除在外是指 A.非排他性 B.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竞争性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欲望:指人们的各种需求或需要的总和 稀缺性:相对于人的多方面的、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本和经济物品是相对不足的 选择: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别种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这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边际分析法: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均衡分析法:对研究的问题所涉及的诸经济变量(因素),假定自变量是不变的或已知的,然后分析当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会出现的情况及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即均衡条件 局部均衡: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量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的均衡 一般均衡论: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如何实现均衡的一种经济理论,也称为总均衡分析过程分析方法:将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相继的各个期间

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方法。所以,过程分析又称“期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静态分析法:分析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 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法: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 前后进行比较。比较静态分析不考虑经济变化过程中所包含的时间阻滞 动态分析法: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 的速率等等。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实证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问题和建立经济理论时,撇开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 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规范分析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欢迎下载 2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2、罗伯津斯基定理: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4、购买力平价: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6、贸易条件:指该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 7、幼稚产业理论:对于某些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 9、跨国银行:也称为多国银行。一般是指拥有广泛的国外分行或附属机构,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营存放款及其他业务的国际性银行。 10、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 11、单一价格定律: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存在价格歧视前提是很少或几乎不存在套利 12、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以低于该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外国销售商品的行为 13、重商主义 :一国药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进行国际贸易,并且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14、进口配额:是指政府在特定时期内对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者金额给予直接限制的政策措施。 15、最惠国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16、里昂惕夫之迷:根据H-O理论,里昂惕夫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 17、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 18、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完整版)广东省自考微观经济学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04531《微观经济学》练习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经济物品是指 D A.节约能耗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在任何一个经济中资源都是稀缺的,因为C A.没有资源 B.资源不可再生 C.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无穷的欲望 D.用于购买货源的货币是稀缺的 3.下列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的是A A.自然灾害 B.国外援助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投资增加 4.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D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价格理论 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D A.都不存在价值判断 B.都存在价值判断 C.前者有价值判断,后者没有 D.前者没有价值判断,后者有 6.下列不会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是D A.厂商的预期 B.生产成本 C.技术状况 D.物品价格变动 7.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下降到2.75美元,则厂商的总收益将D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确定下降还是上升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A A.甲和乙产品是互替商品 B.甲和乙产品是互补商品 C.甲为低档商品,乙为高档商品 D.甲为高档商品,乙为低档商品 9.某地发生地震,企业设备、厂房等大量损毁,则当地劳动力需求曲线A A.向左下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不变化 D.变化说不清楚 10.若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水平直线,那么可以断定D A.市场不完全竞争 B.当价格上涨时,其弹性下降 C.当需求量增加时,其弹性下降 D.市场需求具有无穷弹性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2005-12-28 1.不完全信息:也叫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4.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5.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四、名词解释 1.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 = C(Y) 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5.消费曲线是表示家庭消费数量与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逐渐增加,因而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同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因而消费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趋向于平缓。 6.线性消费函数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时,尤其是在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作用的条件下,消费函数可以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C = a + bY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1) 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 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家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 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量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

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国际贸易:通常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而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者劳务的最大产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此外,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对于单一厂商来说,均衡时,即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时,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之比,MRTS=w/r。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

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27378《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经济学原理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 s)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 学的一部分,它分析 像消费者?厂商和 资源所有者这些个 体的经济行为(宏观 经济学与之相反,它 分析像国内总产品 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 2、需求:消费者在 一定时期内在各种 可能的价格水平下 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

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

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两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

度。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10、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登记来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相对价格:Px/Py为X的相对价格,含义是用Y代替货币作为X的计价单位,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Y的数量。相对价格曲线又可以表示国民收入预算线。 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交换利益: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或者不同的偏好,通过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图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产量条件下,消费者福利的改善) 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较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强调国库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故主张取消进口、鼓励出口。 比较优势:如果,则称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人均资本存量:是要素禀赋实际衡量的估算值。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两种商品的资本劳

动投入比例为:kx=Kx/Lx,ky=Ky/Ly,若kx>ky ,在相同的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H-O定理: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罗伯津斯基线():新旧均衡点的连线,向右下方倾斜 偏向出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 偏向进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纯粹的增长利益:在不考虑贸易条件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一国福利的改善 转移支付利益:贸易条件的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这不扽利益一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享有 悲惨增长():如果转移支付的那部分利益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前提:偏向出口部门增长、大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低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 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

(完整版)自考《微观经济学》串讲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串讲资料 P6 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 P9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P1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出清。第二,完全理性。第三,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第四,分配理论。第五,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政策。 P13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P15 宏观经济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二,事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第四,开放经济理论。第五,宏观经济理论 P26~P30 一,均衡分析二,边际分析三,归纳法和演绎法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五,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理解一下就可以) P45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三个要点:第一,需求是与价格密切相关的。第二,需求量是一个意愿购买量。第三,需求量总是和时间相关 P50 需求定力亦称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这便是用文字表述的需求定理 P52 理解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和投机性商品的需求规律 P53 理解需求曲线移动所代表的含义(需求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P63 理解供给曲线移动所代表的含义 P70 市场经济具备的三个特点:第一,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第二,上次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第三,价格调节经济。 P72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第一,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第二,存在市场。市场是个经济单位发生关系进行交易的制度框架。第三,市场竞争的而完全性与公平性。 P79 最高限价往往低于均衡价格 P81 最低限价往往要高出均衡价格 P87 三种需求弹性 :自身价格的需求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P95 理解弹性,MR和TR的关系(表3-2) P97 理解需求收入弹性和商品类别(表3-3) P101 供给弹性可以分为供给价格弹性和供给交叉价格弹性 P103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第一,生产时期的长短。第二,生产的难易程

精编【财务管理知识】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财务管理知识】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电大四,名词解释 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 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2. 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3. 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4.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5.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7. 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 8.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9. 长期成本:在长期中,一切投入都是可变的,这些开支就是长期成本. 10.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1.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2.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4.生产扩展线: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的定义: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等收益线:是指在产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能够带来同等收益的两种产品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它表示线上任何一点所代表的两种产品组合带来的收益都是相等的。 等产量线(U1,U2,U3):表达投入品数量与产出量之间的纯技术关系,它表示要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等产量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要素组合都是有效率的。 等成本线:既定的成本可购买的两种要素各种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量。 所谓悲惨增长(贫困化增长):是指随着贸易的进行,一国进口需求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增长利益完全被贸易条件恶化导致的转移至他国的利益,使得一国总体福利水平下降。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收益:在现有产量水平下,厂商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能获得的额外收益。 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基于本国某种利益上的考虑,对对外贸易活动所采取干预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 关税概念: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赋。 名义保护率:是指某种进口商品进入一国关境时该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所征收的关税税率。 有效保护率:指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 配额: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改善本国企业的贸易地位有时会向国内生产者提供补贴。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的投资。 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不直接操纵或影响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的投资,

广东2018年0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531《微观经济学》试题解析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45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消费者行为理论 B.生产理论 C.价格理论 D.分配理论 2.一般均衡概念的提出者是 A.J.罗宾逊 B.W.诺德豪斯 C.A.马歇尔 D.L.瓦尔拉斯 3.客观描述经济事件“是什么”,它要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是 A.实证分析 B. 经验分析 C.规范分析 D.统计分析 4.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是指 A.替代效应 B.需求效应 C.收入效应 D.心理效应 5.当某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跌时,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 A.右上方移动 B.左上方移动 C.左下方移动 D.右下方移动 6.影响供给量变化的因素是 A.技术水平 B.价格 C.预期价格 D.相关商品的价格 7.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下降到4元,需求量增长30%,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A.缺乏弹性 B.单位弹性 C.富有弹性 D.完全弹性 8.下列选项中,总收益下降的是 A. 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B.价格下降,供给富有弹性 C.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D.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 9.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都增加,该商品为 A.互补商品 B.必需商品 C.高档商品 D.劣品 10.基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A.边际效用分析法 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边际收益分析法 D.等产量曲线分析法 11.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 A.消费者支付 B.消费者报酬 C.消费者剩余 D.消费者意愿 12. 无差异曲线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 B.边际成本之比 C.数量之比 D.边际效用之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