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对影响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 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后,门诊输液病人用药知晓率由活动前的72.20%提高 至活动后的83.33%。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关键词】品管圈;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 为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从2013年6月-2013年11月我院在 门诊输液室宣教过程中,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门诊输液患者,品管圈活动前有效调查96例,活动后有效调查100例。活动前男54例,女42例,年龄18~64(40.45±1.42)岁,文化程度分布:小学26 例,初中32例,高中11例,中专8例,大专10例,本 科以上9例;活动后男57例,女43例,年龄19~65(40.14±1.33)岁;文化程 度分布:小学28例,初中31例,高中14例,中专9例,大专9例,本科以上9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构成经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组建品管圈并确立活动主题 圈员由5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2名。圈长 全程负责活动的策划,落实质量管理,各项工作的分配协调及资料的整理分析[1],并请大外科总长负责督促指导品管圈小组活动。圈员们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备选 主题,以加权投票的方式确定了以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安全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并采取问题解决型来完成此次品管圈活动,活动期为6个月。 1.2.2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 1.2.2.1现状把握 每日由收药护士对连续输液最后一日来院输液者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 对是否知晓药物的名称、药物的作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勿 自行调节滴速、输液过程中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拔针时按压的方法和时间6方 面对病人进行调查,回收调查问卷10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6份, 问卷调查有效率为90.57%,知晓率72.2%。根据80/20原则得出,病人主要不知 晓内容为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药物的作用、拔针时按压的方法和时间,以上4项内容占85.09%、因此本圈重点改善这4项。 1.2.2.2原因分析 辅导员启发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共26项。全体圈员采用鱼骨图从护士、病人、材料、方法、环境、其他方面进行要因分析,选出护士培训不够、无供输液病人可阅读的书面宣教资料、未制定宣教流程、在 同一个时间点宣教、病人呼叫声干扰共5项要因,见图1。 图1 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低要因分析图示 1.2.3目标值设定 先从业务能力、沟通能力、配合度、学习能力、学习态度5个方面进行圈能力的评估,最 终确定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 x 改善重点 x 圈能力)=72.20%+(1—

运用品管圈提高护士输液三签正确率

运用品管圈提高护士输液三签正确率 发表时间:2015-10-15T12:01:09.803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作者:袁敏库惠芸李慧 [导读] 武汉市武昌医院通过品管圈活动,输液三签的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姐妹更加团结,沟通、协调、合作能力都较前提高。袁敏库惠芸李慧 武汉市武昌医院湖北武汉 430063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输液三签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对目前输液三签的正确率进行为期4周的数据统计,按照品管圈的活动程序、步骤及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然后再进行为期4周的数据统计,对两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输液三签的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姐妹更加团结,沟通、协调、合作能力都较前提高。 【关键词】品管圈;输液三签;正确率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369-0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全称为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近几年,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护理特色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护理队伍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起广大护理人员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促进了护理人员理论水平的提高。〔2〕为了提高输液三签的正确率,我们将品管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在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品管圈的组成 2014年3月,我科由不同职称和不同学历的8人自发组成了“品管圈”,其中包括辅导员1人、圈长1人及圈员若干,并对组员进行了分工,圈名为呼啦圈,同时设定了圈徽和圈歌。 2 品管圈活动 品管圈活动是采取戴明循环(Plan-Do-Check-Action,PDCA)即计划、实施、确认与处置的程序来进行。〔3〕PDCA循环就是通过的不断解决问题、改善品质来实现阶梯式上升的过程。〔4〕 2.1 选定主题 圈员根据自己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提出若干备选主题,圈员根据主题评价表选定本次最终主题。评价方法是所有圈员依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评价项目对备选的4个主题进行1分、3分、5分打分,然后将分数求和、排序,分数最高者即为本期品管圈的活动主题。通过评选,排第一位的是提高输液三签正确率,总分18分,定为本期活动主题(表1)。 2.3.2 结果分析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输液滴数不符盒无巡视是工作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根据80/20法则,将这二项作为改善重点。 2.4 设定目标 本圈能力经评价后分数是3分,占总分的60%,根据公式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40-(140×85.36%×60%)=67.5 改善前输液三签不正确的次数为140次/周,改善后目标值设定为67.5次/周,设定降幅为51.78%。 2.5 解析 通过头脑风暴法大家从人员、设备、材料及方法等方面查找原因,然后圈员再根据每条原因进行打分,查找出了三个要因,即患者自行调节滴数、护士没有主动巡视及滴数未按实际填写这三项。 2.6 对策拟定 根据存在的问题及要因分析,探讨所有可能改善的对策,并进一步从中选取最合适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排序,决定实施顺序。 2.7 对策实施 2.7.1 输液中加强巡视①整班护士打针后在病房巡视患者输液,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及滴数是否与医嘱相符。②发现患者自行调节滴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肾内科输液滴速准确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肾内科输液滴速准确率中的应用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输液滴速准确率,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科内9名护士组成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静脉输液滴速准确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進行质量改进以后,切实提高了输液滴速准确率,从改善前的87.6%提高至94.65%,完成了目标设定值;由雷达图示,护士解决问题能力与品管手法运用两方面明显提高。结论采用品管圈方法对肾内科输液滴速准确率进行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输液滴速准确率。 标签:品管圈;输液滴数;准确率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最直接的治疗手段之一,特别在抢救危重患者生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临床工作繁忙时,实际输液速度与标准输液速度有差异,过慢则影响药物疗效,过快易则引起患者肺水肿、心力衰竭或其他严重后果,甚至造成医疗纠纷和事故[1]。而控制好输液速度,对于充分发挥药效,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ele,QCC)即品质管理,是指在工作性质相似或相关的人,本着自动自发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目标[2]。2015年9月我科针对输液滴速不准确的现状,采用品管圈方法对其实施质量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方法 1.1组圈2015年9月,肾内科9名护理人员自发组圈,成立品管圈小组,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3名;本科学历4名,大专5名;平均年龄27岁。通过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出1名护师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项目主管。选定“肾康圈”为本次品管圈圈名,其寓意是肾脏早日康复。并制作了圈徽,提倡肾内科和谐,以人为本的精神。 1.2 选定主题经过全体护士就科室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了5个欲评价的项目主题,9名圈员运用优先次序矩阵中的评价法通过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对各个主题进行评估,每项按5、3、1 分进行评分[3]。最终选出分数最高者“提高输液滴速准确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3现状把握通过2015年9月25日~10月31日为期1月的输液滴速情况查检得出:共603例,不合格75例,准确率87.60%,不准确率1 2.40%。根据80/20原则[3] 从表1中得出:护士目测调速,患者自行调节滴数,护士未主动巡视,不知各药物正确滴数为导致输液滴数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1.4目标设定设定输液滴速准确率为目标值,由主题评价表中得出,此次品管圈活动的圈能力应为68.89%,依据公式: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1-

开展品管圈活动 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程度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程度 卢红梅 摘要:目的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方法由7名护士组成“满意圈”。针对患者满意度偏低的服务态度,输液等候时间;注射技术;健康教育;主动巡视及拔针主动交代注意事项这六个方面问题采取确定主题;制定计划;目标落实;收集整理数据及原因分析。实施对策的原则活动,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六个方面的病人满意度上升≥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密切护患关系。 关键词:品管圈;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病人人群集中,疾病关系复杂,工作量大。由于受时间、经济和医改等因素的影响,选择在门诊输液的病人逐年递增,患者对护士的要求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护士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也直接决定患者的满意度。 自2013年1月开始,我科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效果拔群,报告如下,以飨读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门诊输液室有护士17人,全为女性,年龄26~53岁,平均40岁。护龄4年~33年,平均19年。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2人,护师4人。每月平均输液12000人次左右,皮试4950人次左右,肌注850人次左右,静推20次左右。我科护理质控小组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在服务态度;输液等候时间;注射技术;健康教育;主动巡视及拔针主动交代注意事项这六个方面患者满意度偏低。 1.2方法 1.2.1 培训和组圈2012年8月开始,护理部采取将护士送出去学习,将老师请进来授课的方式对全院护士进行品管圈相关知识培训。2012年10月,我科再次组织学习和考核。2013年1月份,我科7名护士自发自愿组成品管圈,共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士5名,护师1名,由护士长任圈长,取圈名为“满意圈”。 1.2.2 品管圈活动步骤 “满意圈”成立后即按QQC活动流程进行。首先采取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可实施的主题,结合科内满意度偏低的现象,最后综合大家意见,筛选出主题:提高患者满意度。设定目标为提高满意度5%,各项满意度≥95%。2013年1月——2月19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日发放问卷4份,并向患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取得其同意,当场发放,及时收回。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2月20日将收集资料整理列表,结果如下,(见表1) 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表1)

品管圈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品管圈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32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66例采用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等候时间及风险事故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80.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2,P<0.05),试验组等待总时间为(6.1±0.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1.4±1.8)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0,P<0.05);试验组安全风险风险事故发生率为 4.5%显著低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2,P<0.05);结论品管圈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作用显著,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患者输液等待时间也较短,风险事故发生率也较少,进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加护患之间的友好关系,值得临床选择。 标签:品管圈;门诊输液室;管理;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transfusion room. Methods 132 cases of outpatient transfus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he control group,6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66 ca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waiting time and risk accident;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97% 80.3%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χ2=7.52,P<0.05);the total waiting time for the test group (6.1±0.9)minut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1.4±1.8).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21.40,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safety risk accident risk rate of 4.5%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as 16.7%,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92,P<0.05).Conclusion QCC in the outpatient transfusion room management effect,the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transfusion of patients waiting time is relatively short,the risk of accident rate is less,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increase the friendly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choice.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Transfusion room;Management;Function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对外重要的窗口之一,患者在门诊输液室停留的时间较长,与护理人员的接触更多,护理人员的服务及技术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1-2],同时其与医疗服务及风险事故具有密切的关系。该文观察品管圈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品管圈的活动在我们医院门诊输液科室进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方式与实际效果。方法建立相关品管圈管理的组织,明确以“彻底改善门诊输液科室的服务质量”作为活动的主题,对于影响到门诊输液科室实际服务质量的各种原因进行剖析,并且制订出相应的可行的整改方案并且予以组织实施。结果在开展品管圈的活动以后,门诊输液科室患者朋友的满意度与科室护士的实际工作的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进而来我医院就医的患者朋友越来越多。结论品管圈的活动能够彻底改善门诊输液科室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质量;应用 品管圈属于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的方法,它是以一种全员共同参与的方法,连续不断地实施管理以及彻底改善自身的实际工作环境,彻底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工作方法,它能够从尊重人性的角度来考虑,借助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的方法,进而使得我们的员工能够主动并自发性地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来,在工作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国外很多国家与地区都展开了品管圈的活动,在生产的效率以及工作的实效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取得显著的改善。我医院为了能够彻底改善门诊输液科室的服务质量,从2011年7月 开始也开展了相应的品管圈的活动,并且同时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现将实际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我院属于是一所三乙综合性的医院,每天门诊量平均可以达到400余次,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以及主要农忙活动过后,每天的门诊量有时可以达到520余次。门诊的护理专门人员总共46名,年龄在20?50岁之间。 2方法 2.1建立品管圈并且确立出活动的主题圈员品管圈是由输液科室的护士所组

品管圈在提高出院结账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出院结账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用品管圈提高出院结账患者满意度。方法严格按照QCC的方法开展主题活动,采用脑力激荡法制定调查问卷作为查检手段,了解出院结账患者满意度情况,分析不满意的原因,拟定和实施对策并判断改进效果。结果活动实施后患者对出院结账排队等候时间、业务效率、结账环境、服务态度及总体满意度评分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出院结账患者满意度由74.7%(299/400)提高到88.5%(35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发现和解决出院结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可行且有效的,同时提高了财务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标签:品管圈;出院结账;提升;满意度 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医院管理服务创新,优化服务模式和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就医”。出院结账窗口是患者就医的最后一个服务环节,兼具服务型和财务型岗位的双重特征,而品管圈是持续质量改进的运作方式,已不断融入于医院细节管理中,该科室于2018年1—6月开展“提高出院结账患者满意度”的品管圈活动,对现有的出院结账流程进行改进,旨在方便患者及其家属,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 采取自愿与选派相结合的原则,由16名科室人员参加组成,辅导员由财务处副处长担任,圈长通过民主选举,确定圈名“阳光圈”,寓意财务窗口要对患者讲诚信,与患者耐心地解释和沟通,通过窗口的微笑服务给患者带来希望和阳光,同时也是医院良好形象的体现。圈徽由算盘围绕医院院徽构成。算盘寓意理财结算队伍和财经专业,象征立足经济工作本职,彰显”诚信、价值、服务、创新”财务理念。院徽象征着财务处始终秉承中山医院“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贯彻执行中山医院的核心理念和精神。 1.2 主题选定 圈员们进行头脑风暴,根据自己的工作經验,列出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讨论,最后以评价法选出“提高出院结账患者满意度”为该期活动主题。之后,圈员们以甘特图形式共同拟定活动计划表,上传至群内,供各圈员浏览。 1.3 现状把握及目标设定 制作与出院结账有关的流程图,分析可能影响出院结账患者满意度的环节。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评价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评价 发表时间:2018-06-28T13:54:33.1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上第5期作者: 1米日班.喀斯木 2坎拜尼莎.艾买提[导读] 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对提高医院影响及护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且末县人民医院门诊部 841900且末县人民医院供应室 841900 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比较其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23±2.89)分及(95.32±2.27)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对提高医院影响及护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品管圈;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 门诊作为医院对患者服务的窗口,具有患者量多,病情复杂,输液种类多,工作量较大等特征,因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为严格,且近些年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护理质量对提高医院影响及患者感受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指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为此我院门诊输液室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输液室共有护理人员10名,年龄(35.29±11.21)岁,从事护理工作时间(6.28±2.84)年,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3名。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无人事变动。选取2017年7月至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41.29±13.74)岁;另选取2016年7月及12月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龄(42.18±12.56)岁,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病情较轻,意识良好,且注射情况,病情等均无显著差异(P> 0.05)。 1.2研究方法 1.2.1建立品管圈小组 在门诊输液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任圈长,对小组活动及组织进行负责,全部护理人员为圈员,每月组织1-2次活动,并以“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为主题。 1.2.2分析原因 组织品管圈小组会议,对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其具体问题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良,穿刺技术不足,输液室环境嘈杂及主动宣教不良等,品管圈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应护理计划。 1.2.3改进措施 具体方法如下:1、改善输液室环境,在输液室内张贴标识,并采用流程图等方式使患者明确就诊流程,保证室内光线及通风良好,并在便民盒内放置糖、一次性水杯、老花镜、报纸等物品;2、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及管件,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着装及谈吐,并在患者入院时,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与其进行有效沟通,以提高护患关系;3、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输液前,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相应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及注射时的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出现自行更换座位、调整滴速或中断输液等行为,并在对患者进行拔针时,告知其按压部位、时间等;4、加强巡视,每日安排专人对输液室进行巡视,对患者输液部位,输液通畅情况及换药等情况进行有效观察,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1.3效果评价 采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护士素质、业务技术、输液质量、岗位职责4方面,各项满分均为25分,并在患者拔针后使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具体包括主动服务、健康教育、责任心、输液环境等4方面,各项满分均为25分。 1.4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达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 ±s),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质量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1.23±2.8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品管圈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效果分析

品管圈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的效果。方法2016年3~9月组建品管圈小组,以“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为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柏拉图等方法分析造成重注率高的主要原因,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外周静脉注射重注率为4.2%,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步幅度为83.7%;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输液室护士穿刺技术水平、工作积极性、健康教育能力、团队协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品管手法运用均有提高。结论品管圈有助于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injection rat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outpatient injection by us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Method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usion rate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outpatient infusion”,the group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2016,the method of Brainstorming,Fishbone diagram and Platon method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ain cause of the high rate of re injection,the changes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rat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the injection rate was 4.2%,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25.7%),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The improvement rate was 83.7%,compared with the 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room transfusion puncture nurses technical level,work enthusiasm,health education ability,team to assist the ability,solve problem ability,communication ability to communicate,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s were improved.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infusion rat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outpatient infus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Outpatient injection transfusion room;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Reinjection rate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工作性質相似、相关或互补的人群自觉或自发组成一个团队,通过全员参与、合作、集思广益,以PDCA管理循环为基础,采用品管手法降低消耗、提升质量,实现改善业绩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1-3]。门诊注射输液室患者较多,患者对护士的穿刺水平要求较高,都希望可以一次穿刺成功[4]。静脉输液重注是指因各种因素导致输液中断或穿刺失败而需重新操作的现象[5],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增加舒适度,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我院输液室针对门诊输液患者开展以“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评价 1米日班.喀斯木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评价 1米日班.喀斯木 发表时间:2018-11-16T11:57:55.3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 1米日班.喀斯木 2坎拜尼莎.艾买提[导读] 综上所述,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对提高医院影响及护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1 且末县人民医院门诊部 841900 ; 2 且末县人民医院供应室 841900 【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比较其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23±2.89)分及(95.32±2.27)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对提高医院影响及护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品管圈;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473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41-01 门诊作为医院对患者服务的窗口,具有患者量多,病情复杂,输液种类多,工作量较大等特征,因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为严格,且近些年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护理质量对提高医院影响及患者感受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指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为此我院门诊输液室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输液室共有护理人员10名,年龄(35.29±11.21)岁,从事护理工作时间(6.28±2.84)年,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3名。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无人事变动。选取2017年7月至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41.29±13.74)岁;另选取2016年7月及12月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龄(42.18±12.56)岁,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病情较轻,意识良好,且注射情况,病情等均无显著差异(P> 0.05)。 1.2研究方法 1.2.1建立品管圈小组 在门诊输液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任圈长,对小组活动及组织进行负责,全部护理人员为圈员,每月组织1-2次活动,并以“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为主题。 1.2.2分析原因 组织品管圈小组会议,对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其具体问题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良,穿刺技术不足,输液室环境嘈杂及主动宣教不良等,品管圈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应护理计划。 1.2.3改进措施 具体方法如下:1、改善输液室环境,在输液室内张贴标识,并采用流程图等方式使患者明确就诊流程,保证室内光线及通风良好,并在便民盒内放置糖、一次性水杯、老花镜、报纸等物品;2、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及管件,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着装及谈吐,并在患者入院时,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与其进行有效沟通,以提高护患关系;3、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输液前,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相应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及注射时的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出现自行更换座位、调整滴速或中断输液等行为,并在对患者进行拔针时,告知其按压部位、时间等;4、加强巡视,每日安排专人对输液室进行巡视,对患者输液部位,输液通畅情况及换药等情况进行有效观察,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1.3效果评价 采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护士素质、业务技术、输液质量、岗位职责4方面,各项满分均为25分,并在患者拔针后使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具体包括主动服务、健康教育、责任心、输液环境等4方面,各项满分均为25分。 1.4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达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质量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1.23±2.8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表1.两组护理质量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主要探讨品管圈的活动在我们医院门诊输液科室进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方式与实际效果。方法建立相关品管圈管理的组织,明确以“彻底改善门诊输液科室的服务质量”作为活动的主题,对于影响到门诊输液科室实际服务质量的各种原因进行剖析,并且制订出相应的可行的整改方案并且予以组织实施。结果在开展品管圈的活动以后,门诊输液科室患者朋友的满意度与科室护士的实际工作的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进而来我医院就医的患者朋友越来越多。结论品管圈的活动能够彻底改善门诊输液科室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 品管圈;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质量;应用 品管圈属于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的方法,它是以一种全员共同参与的方法,连续不断地实施管理以及彻底改善自身的实际工作环境,彻底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工作方法,它能够从尊重人性的角度来考虑,借助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的方法,进而使得我们的员工能够主动并自发性地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来,在工作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国外很多国家与地区都展开了品管圈的活动,在生产的效率以及工作的实效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取得显著的改善。我医院为了能够彻底改善门诊输液科室的服务质量,从 2011 年 7 月开始也开展了相应的品管圈的活动,并且同时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现将实际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我院属于是一所三乙综合性的医院,每天门诊量平均可以达到 400 余次,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以及主要农忙活动过后,每天的门诊量有时可以达到520余次。门诊的护理专门人员总共46名,年龄在20 ~50 岁之间。 2 方法 2.1 建立品管圈并且确立出活动的主题圈员品管圈是由输液科室的护士所组成,借助自动进行报名以及进行推荐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来选择20名护士作为圈员。在这当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6名。设置品管圈的圈长2名,由他来专门负责小组活动实际的策划与具体组织。护士长是督导员。每月的活动次数为一两次,要始终确保“彻底改善门诊输液科室的服务质量”作为活动的主题。 2.2 分析出影响门诊输液实际质量的原因圈员通过反复进行回顾并讨论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