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旅游的问题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洛阳旅游的问题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洛阳旅游的问题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洛阳旅游的问题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洛阳旅游的问题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摘要:近年来洛阳旅游发展迅猛,随着龙门石窟成为5A级景区,并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关林,白马寺,天子驾六为中心的文化线,白云山,重渡沟,鸡冠洞,养子沟等为代表的山水风景线为洛阳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本文借助相关的资料,立足现实,采用举例论证、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洛阳市旅游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待对洛阳旅游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洛阳旅游发展;精品路线;文化内涵;牡丹花会

Abstract: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Luoyang city develops rapidly for the past few years. Along with the Longmen Grottoes becoming the 5A scenic spot and entering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List, the culture line focusing on the Guanlin, the White House Temple and the Emperor's Chariot Drawn by Six Horses and the landscape scenery line focusing on the Baiyun Mountain, Chongdugou, Jiguandong and Yangzigou have infused the Luoyang tourism with new life. The paper takes use of the interrelated data, bases on actuality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Luoyang tourism by the cases and analysis methods. Accoriding to these problem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uoyang tourism.

Key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uoyang tourism; Competitive products line; Cultural intension; Penoy show

一、洛阳旅游资源主要特点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位于豫西山区,是豫州的一部分。西部和南部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花果山、龙峪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洛宁神灵寨、栾川老君山、嵩县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等景点。随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区旅游快速通道的建设,这些久违人间的于生丽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1】

洛阳是“九大古都”之一,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

史文化名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即定都洛阳地区。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起,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所以也有“十三朝古都的说法”。悠久的历史留给洛阳光彩夺目的文化遗产和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2】而且洛阳的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还有二程墓、白园、关林等一大批历史遗迹。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洛阳是一个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于一身的城市。从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上看,洛阳市的旅游资源的种类多,而且质量多数上乘。

二、洛阳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间,洛阳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然,在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洛阳牡丹没能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很好的发挥它的的作用

牡丹是洛阳城市的象征,洛阳牡丹遵循“以花为媒,广交朋友,促进开放,发展经济”的宗旨,在洛阳旅游经济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近几年在大街上很少看到洛阳牡丹,只有在几处公园里可以一睹牡丹芳容,由于政府对牡丹种植的普及工作重视不够,在栽培技术、品种培育、造型艺术等方面的提高失去了基础和推动力。就从牡丹的造型艺术方面来说,洛阳举办的各届“牡丹花会”上,牡丹花造型如出一辙,而且和历年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能够看到尝心悦目的牡丹花造型已属难事。所以目前很多游客失去了兴趣,来赏花的人越来越少。

2.旅游景区不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

由于旅游景区不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导致游客来过以后不会再回头观光。对于目前的形式来说,旅游要成为可持续发展,可创新的新一代产业,从而更好的跟上社会的需求,就不能一味的注重经济效益,冷落旅游文化。

另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中没有很好的把洛阳洛阳文化融入到其中,比如龙门石窟、古代名人事迹,饮食文化,都没有深入的开发,导致现在洛阳旅游仍然停留在非常低的层次水平,文化内涵的深度不够。还有就是洛阳唐三彩,从古至今共有96位帝王在洛阳执政,却一直没有以帝王形象为主题的工艺品出现,以牡丹城为名的洛阳也很少有以牡丹为主题的雕刻玉琢的工艺品。

3.旅游产业认识不全面

洛阳旅游地虽有许多颇具优势的旅游资源,但可惜的是地方政府却没有对旅游的发展重视起来,而且也没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到民众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去。有些地方政府把旅游产业当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没能把旅游产业当成真正的产业去对待,对旅游产业认识不全面,导致浪费了很多优越的旅游资源。

4.旅游景区及附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旅游旺季、特别是每年一次的洛阳花会期间,“交通不畅”,甚至出现瘫痪的状态,经常出现游客进不来、出不去,很多旅行社怕砸团,眼巴巴看着外地的送团合同不敢接。洛阳的交通问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质量,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旅游景区路标指示的指向不是很明确,更有甚的是某些旅游景区、景点外道路坎坷,指示路标严重受损,没有及时修理与更换,致使许多外来游客不能及时的、有效的找到旅游景区景点。

三、洛阳旅游业发展对策

1.充分发挥牡丹花会在洛阳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某种层面上讲,旅游经营也是一种文化的经营,而且非常注重过程的文化性,在这其中要把动态文化和静态文化有机的、最大程度的结合起来。每年洛阳在举办牡丹花会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有观花这一个内容,要拓宽思路,举办一些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例如牡丹造型艺术评比、牡丹画展,以“牡丹杯”命名的各项体育比赛、知识问答竞赛等等,另外还可以开发一些以牡丹花为食材的餐饮产品。这样就可以使牡丹的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既可以使牡丹花会期间内的旅游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也加大了游客在花会观赏期间所观赏项目的选择空间,同时也激发了游客的参与意识,调动了游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牡丹花会的文化氛围在游客的参与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渲染。

精品源于细节,旅游活动中的细节繁杂,“牡丹花会”的举办亦是如此。所以可以把“牡丹花会”的标识或图案印在小商品上,在出售的过程中就可以由游客带向全国各地,其宣传作用不言而喻。另外也可以印在游客的旅游帽、旅游包上面,这些细节虽小,但它却是在枝尾端末体现牡丹花会的文化品味。

2.注重旅游文化的建设和旅游人才的培训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一个优秀的旅游地其文化内涵都具有独特性,这种文化内涵

和文化特色要想完整的体现出来必须通过形式文化、过程文化和细节文化综合作用方能实现。但其中的细节文化是容易被忽视的,例如旅游地居民对游客的礼貌用语、旅游地公厕环境等这些“小事”,但它们却能从不同的层面来体现该旅游地的文化品位。

(1)洛阳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地区,要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举办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比如聘请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方面的人才,根据当地历史文化的特点,编导一些雅俗共赏的短剧在景区演出。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拍成电影在景区播放,同时也可以制作成光盘作为纪念品赠送或出售给游客。【3】另外可以邀请不同类型的剧团来演出,把演出的舞台从剧院搬到景区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演出,通过这些方式形成更强的旅游竞争力,多方位提升文化品位。

(2)更好的推动旅游景点和文化产业相结合。洛阳是个旅游大城,但目前旅游的发展状况已经和当地的历史文化相脱节。因此,要大力的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充分、恰当的利用洛阳各种以历史传说、历史遗迹、历史人物、民族精神、民俗风情等为题材的故事文化内涵,寻找它们和旅游景点的最佳契合点,在增强文化感染力的同时,注重文化和旅游更好的相互融合。

(3)注重洛阳饮食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洛阳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有特色,具有吸引力的,有很好的旅游市场。应该更好的开发和和利用饮食文化提升洛阳旅游特色,把这种“民间的文化”真正做到市场化、社会化。

(4)深挖河洛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的品位。洛阳是“河出图,洛出书”的地方,是中华民族初始文化——河洛文化的源头。台湾学者张绍熙先生在他撰写的《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一书中,用了半数篇幅论述了“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洛阳盆地”,可见河洛文化的确是洛阳真正的文化特色。洛阳旅游业要想在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上独树一枝,成为经久不衰的旅游热点地区,就必须努力地塑造并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把河洛文化的精髓“礼、信、仁、义、智”赋予时代内容,并在洛阳旅游中充分体现出来。

另外一方面要加强洛阳本地旅游从业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要把旅游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点建设项目,有计划的培训相关的旅游人才,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养,更好的为洛阳旅游做出有效的贡献。

3.注重加强部分旅游地区的建设

洛阳的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实际建设中,会受到资金方面的诸多限制,所以我认为应当把更多的资金注入到一些精品线路、特色景点、客源市场丰富的景区,例

如结合游客的消费需求市场需求的特点,合理、有序的开发和打造龙门石窟旅游经济文化区、隋唐故城文化旅游区和白马寺汉魏故城文化旅游区等具有强大聚客效应的旅游绝品。在这个建设过程中要避免遍地开花、普遍撒网的开发建设思路,最终要使那些精品线路、特色景点、客源市场丰富的景区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

4.解决洛阳旅游黄金期间特别是牡丹花会交通瓶颈问题

(1)减少旅游黄金期间各种车辆在旅游景区附近停滞、消耗的时间,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2)改进游客量大的热点景区附近的道路状况和道路附近的交通控制,例如在牡丹花会期间,严格控制通往王城公园交通量,实行交通管制,这样一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拥堵现象。

(3)挖掘社会资源,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在游客密集的地方,特别要发挥好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建设家庭旅馆。这样一来,一方面缓解了旅游黄金时期消费需求过剩的状况,减少旅游淡季时星级酒店的资源损失,另一方面也给当地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致富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游客和当地居民的亲密接触,使游客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

参考文献

[1]赵金昭.洛阳文化与洛阳经济.中州古籍出版社[M].2001

[2]解培红.浅析河南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8,( 07) .

[3]唐恩富,罗能.城市旅游刍议[J].市场论坛,2005.

[4]张鸿雁.论城市形象建设与城市品牌战略创[J]新.南京社会科学.2002.

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e3210848.html, 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作者:刘晨付秋峰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8期 洛阳是一座具有浓重历史文化色彩的古城。历史上曾经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同时也是一座风光秀美、独具魅力的优秀旅游名城。近年来,洛阳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力推进旅游业发展。但总的来说,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很理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洛阳旅游业的实际考察,对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希望对洛阳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做出贡献。 一、洛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洛阳旅游产业体系日渐完善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洛阳旅游业也步入发展快车道,截止至2014年底,全市国内国际旅行社88家,其中四星级旅行社6家,三星级旅行社30家,二星级旅行社41家。星级饭店66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38家;开放性旅游景区(点)74家,其中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5家、3A级景区16家。 (二)洛阳旅游资源遍布全市 洛阳悠久的建都史使其披上了一层浓浓的古文化外衣,十三朝古都的美誉更是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外,洛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同时拥有国内罕见的自然旅游资源。其部分代表性景区列表如下: (三)洛阳旅游经济较快发展 近年来,洛阳市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在旅游经济效益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4年洛阳接 待游客总人数9469.81万人次,同比增长10.01%;旅游总收入600.96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创汇23816.28万美元,同比增长 17.34%;接待国内游客9385.61万人次,同比增长9.93%。国内旅游收入586.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7%。 二、洛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特色单一

洛阳的旅游发展及其前景

洛阳的旅游发展及其前景 进入21世纪以后洛阳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不管是景类型的丰富、景区接待的情况,还是国际国内旅行社数量,旅游直接从人员都比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旅游服务体系的档次和规模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业越来越强。 首先从旅游收入上看。旅游收入的多少直观的反应一个旅游城市发展状况的好坏,国内一些发达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西安,在旅游方面的收入占全国前列,所以合理的借鉴现有的成功案例是洛阳旅游发展的一个快捷的途径,而洛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硬件条件上并不比现在一些一线的旅游城市差,所以引进合理的管理手段,和合理的建设手段,将会使洛阳在旅游收入方面保持一个相当的高的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五”期间洛阳的旅游总收入为384.58亿元,而在十一五期间这个数字为1114.4亿元,增长幅度相当明显,这也正式了洛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取得相当可喜的成绩,在学习和借鉴方面做得十分到位。 而另一组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洛阳共接待国内游客7939.2万人次,接待境外游客48.2789万人次。而“十一五”期间,洛阳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为2.27亿人次,年均增长20.96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59.62万人次,年均增长19.43;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25亿人次,年均增长20.97%。通过对比发现洛阳“十一五”期间在接待游客方面取得了井式的发展,在近两年接待游客方面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2010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6079 万人次,同比增长12%。而2011年洛阳接待游客人数达到687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3% 以上。 其次从旅游资源上说【文章摘要】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亿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博欠精深的河洛文化发祥地,素有“九燃腹地”之称。然而,目前洛阳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却存在诸多问题。研究这一腾题,有利于实现洛阳“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实现洛阳旅游产业的翎新与爱展。。妒蕊【关键词】冀;洛阳;旅游产业;旅游鹜添;震纛蠡妻’1灞一.洛阳旅游产业概况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新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有近5000年历史。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现辖1市6区8县,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07万,市区面积54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30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发祥地,素有“九州腹地”之称。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给洛阳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洛阳北临巍峨逶迤的邙岭,南对亘古耸黛的嵩山。境内伊、洛、涧廛诸水并流,其地广衍,平夷洞达,土质肥美,物产丰饶。此外,洛.阳气候温和,冷暖适宜,“洛阳牡丹甲天下”早已盛名远扬,洛阳郊县又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辉相映,也给游人带来无限乐趣,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洛阳就已成为国内外许多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业作为洛阳市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在洛阳市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显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早在1999年,洛阳市就提出将旅游业发展为本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口号。近年来洛阳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培育建设旅游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将旅游业培育成洛阳市的支柱产业已初见成效。伴随洛阳市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其行业内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现,如洛阳旅游产业发展整体经济规模在全国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位次,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方面,其均处于小规模、低层次的初级发展阶段。这与洛阳市所提出的“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还有差距。洛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继续实施工业强市和旅游强市战略,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因此,研究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意义重大。 由资料可知洛阳的旅游资源还是十分丰富的,出去人文景观,尚有自然景观可以进行开发和利用,所以说洛阳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十分的广阔。 而现在洛阳的旅游发展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

郑州市旅游开发现状及分析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河南科技学院郑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郑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关键词:旅游、郑州、少林寺、发展战略、双心两翼内容摘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郑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力度,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沿黄地区原有的旅游产业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增多了旅游景点的开发,其中重点开发两带八区旅游资源。明确我市旅游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认清发展的态势,推出旅游强市的战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体系。 郑州市包括新密、新郑、荥阳、中牟、巩义、登封六个县级市,其中以登封少林寺和新郑黄帝故里最为著名,其次黄河风景名胜区、巩义风景名胜区也各有其特色。目前,全市拥有旅游景区90多个,其中5A级景区一个,4A级景区7个。 驰名中外的登封嵩山少林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并且随着登封市政府正式与港中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港中旅嵩山少林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以后的嵩山少林香火会更加旺盛,发展态势也会越来越好。 继少林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之后,黄河风景名胜区入选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郑州市西北27公里处,它北边临近母亲河黄河,南面依附岳山,历史悠久、生态保护良好,不仅是黄河生态治理和修复的重点地区,而且还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河洛文化的富集地区。目前主要的旅游资源包括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三大景区,有大禹塑像、炎黄二帝巨型雕像、黄河碑林等景观。 除此之外,沿黄地区还有黄河大观(其中有黄河大观苑、果岭山水、高尔夫球场等)、黄河花园口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点包括黄河公路大桥、扒口处遗址黄河沙滩游泳场等)、黄河花园生态旅游区(由黄河大堤风景线、休闲娱乐园、

洛阳旅游地理现状及其发展分析

洛阳旅游地理现状及其发展分析 摘要: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在中国的旅游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洛阳的牡丹和龙门石窟更是驰名中外。本文把洛阳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对比较重要的景点如龙门石窟,白马寺,牡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接着对洛阳的旅游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牡丹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1 行政区划 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分别是: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 另设正厅级新区:洛阳新区,总面积480平方公里。 1.1地理环境 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位于东经1l1。08~112。59,北纬33。35~35。05之阆。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东连省会郑州,南接南阳、平顶山,西邻三门峡,北跨黄河而与济源、焦作相连。辖区东西长179kin,南北宽168km,全市总面积l5208.60kin。2 1.2气候条件 洛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年均气温13.4~15.0℃,年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一0.2~0.3℃和26.2~27.5℃。年均降水量531.9~853.6rim1,主要集中在7~9月。洛阳非常适宜牡丹的生长,该区牡丹特别是中原品种群的生长表现在全国最为良好。1.3交通条件 两大铁路干线陇海、焦技在洛阳交汇,郑西高铁(郑州一西安)已通车。洛阳也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连云港一鹿特丹)的重要一站,可直接发货运往中亚、东欧、中欧等国及世界其他地区。区域内公路网健全,横贯东西的3l0道和纵贯南北的207国道交汇于此,连霍、南洛、二广、郑少洛、西南环高速公路也通过此地。洛阳机场距市中心10kin,与北京、成都、重庆、广州、青岛、上海、深圳等市的航班已开通。 一.旅游资源 洛阳自建成至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历经13个朝代,共l500余年建都史,是中国建都最早、历史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市域内文化古迹众多,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天津晓月、洛浦秋风、平湖朝游、铜驼幕雨并称为洛阳八景。目前,全市共有5A级景点1个,4A级景区l4个,3A级景区l0个,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在全国各省辖市中名列前茅。2006年开放的27个景点中,有国家5A级景区龙门石窟,国家4A级景区并有佛教界“释源”和“祖庭”之称的白马寺,国家4A级景区、我国唯一拥有“冢、庙、林” 1百度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8e3210848.html,/view/373622.htm 2《洛阳市牡丹观赏园发展优势及对策》中国园艺文摘20l0年第8期

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分析解析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姓名: 学号: 院(系、部):地理系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2010级1班 指导教师:杨印书 完成时间: 2014 年 4 月

承德市是河北省主要的旅游城市之一。2009年承德市提出“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将承德市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城市。这个决策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考虑到承德市发展的实际,有利于宣传承德市,提高承德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如何发挥历史文化优势,深层次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承德市经济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探讨。本文概括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和程序,论述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并通过资料收集法、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方法集中探讨了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找出问题,探究原因,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承德市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承德市;旅游资源;影响因素

Chengde City, Hebe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ain tourist cities. Chengde City in 2009 that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tourist city," the goal, and strive to 2020, playing in Chengde city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ttraction, gathering strength and visibility of the tourist city. This decision time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Chengde, Chengde City in favor of propaganda, raise Chengde City'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So, how to play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dvantages, in-dept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engde city, need further study to explore.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oncepts and procedur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discusses the type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literature and field surveys and other methods focused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Chengd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identify problems, explore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health tourism Chengde City orderly development. Keywords: Chengde City; tourism resource; influence factor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核心提示:根据规划,到2020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4条轨道贯通市区,中心城区100%实现集中供热……这些信息均来自《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2020年,我们的城市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跟随本报为10年规划一起进行一次“微扫描”吧。 核心提示根据规划,到2020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4条轨道贯通市区,中心城区100%实现集中供热……这些信息均来自《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2020年,我们的城市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跟随本报为10年规划一起进行一次“微扫描”吧。 城镇体系建设篇 ●结构:“一心、两轴、三区” 根据规划,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740万人,城镇人口为48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将形成“一心、两轴、三区”的结构。 ——“一心”,即洛阳市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和吉利组团)。强化中心城区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提升功能,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提高区域辐射力。 ——“两轴”,即依托东西向和南北向综合运输通道形成的城镇集聚带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地区,将优先发展。

——“三区”,即东北部城镇密集区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地带,是洛阳未来经济增长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带。中西部产业集聚区,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西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区,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适当减少人口总量。 ●交通:开通市县快速公交,公交村村通 未来,中心城区与偃师市、孟津县、吉利区之间开通快速公交线路,远景建设轨道交通。偃师市域内、孟津县域内开通公共交通线路,保证公交村村通。在洛阳市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之间开通多条交通干道,中心城区和新城与重点镇之间实现二级公路连接,与一般乡镇之间实现三级公路连接;行政村“村村通砼(油)路”,改善自然村与主路网连线,乡镇、行政村干支线间交通联网。 在干线公路建设方面,要新建洛栾高速公路、郑卢高速公路和武西高速公路,新建洛阳中心城区——孟津——吉利与洛阳中心城区——偃师的两条快速通道,对洛阳境内主要的干线公路进行提级改造,形成以洛阳中心城区为中心的“两环、八放射、两连接”的市域干线公路网络。 铁路网络建设将利用洛阳——济源——焦作和洛阳——郑州城际铁路构建洛阳中心城区与北部的会盟、吉利和东部的白马寺、首阳山、偃师的快速铁路联系通道。利用郑西客运专线构建洛阳中心城区与新安、偃师的高速铁路联系通道。 ●环境:分别设立生态保护区 在2020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的目标下,我市将进行生态环境区划,分别制订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形成“三五二”的旅游格局

洛阳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洛阳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绵长,文化积淀深厚,古迹遗址众多。因此在洛阳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文化历史遗迹作为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这次旅游市场调研的结果,我们着重从旅游业的角度对以下几个地方进行分析,分别是天子驾六博物馆、龙门石窟、洛阳白马寺、周公庙、封神宫。 在洛阳市的旅游业中,天子驾六博物馆有很大优势。第一、它的交通位置比较优越,位于市区,距离火车站、汽车站都很近,游客往来花费时间很少。第二、门票价格相对较低,成人每张三十元,学生半价,这对于广大的游客来讲是可以接受的。第三、该博物馆是在地下修建的,因此内部环境清幽,可以避免交通引起的嘈杂,从而保证游客的旅游质量。第四、就是它本身的名称,“天子驾六”不是一个名词,用它作为博物馆的名称对外来游客很有吸引力。当然通过调研和工作人员的介绍,天子驾六博物馆仍由不足之处,尚待改进。首先、博物馆内在展示周代礼仪制度上偏重于工作人员讲解和文字介绍,缺乏真正的实体文物,容易使游客产生空洞之感。其次,宣传力度较小,和龙门石窟、白马寺相比更显得相形见绌。据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内的墓葬坑是全国规格级别最高的车马墓葬坑,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提起洛阳先想到的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名胜古迹,天子驾六却鲜为人知,充分说明了其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应通过报纸、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再次,通过“王陵、王器、王都”所展现展示周代的礼仪制度是比较抽象的历史知识,一般需要较高知识层次的人才可以看懂,对普通大众则缺乏吸引力。因此可以视频、模型等方式展示西周的历史风貌、文物制度、宗教礼仪。最后,据工作人员的介绍,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对墓葬坑进一步挖掘,所以博物馆的面积很难进一步扩展,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游客数量。 我们再看龙门石窟,它是全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早已驰名中外。因此龙门石窟在旅游开发上已经相当充分,要想继续保持在洛阳旅游市场上的地位,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工作,这是继续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众多露天的石窟雕像、碑刻长期遭受风蚀、雨淋、水侵、日晒,因此保护工作是很必要的,尽管自然方面的损害很难避免。同时还有人为的损害也不容忽视、为此要适当限制游客数量,减少人为损坏的几率。再次、龙门石窟历经沧桑,保留下来的只是一部分,可以根据现存石窟雕像的特征对于在历史上遭到破坏和已经消失的部分进行复原,尽可能展现龙门石窟的原来面貌,这也算是挖掘龙门石窟旅游潜力的一种方式。白马寺也是我们进行调研的重要对象。河南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白马寺作为我国第一古刹,在中国佛教史和对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白马寺的年代比龙门石窟更为久远,历史上几度兴废、重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保存这一历史遗迹花费了巨大财力、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整修,因此我们今天才有幸看到这座千年古刹。和龙门石窟一样,白马寺在旅游开发上已经相当充分。如何继续保持白马寺的旅游价值并挖掘其旅游潜力也是摆在人们眼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当看到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文化领域的交流也在不断加深,白马寺作为中国的千年古刹,历经沧桑,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整个发展历程,作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结晶所在,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白马寺在未来旅游市场上的潜力是巨大的,接待的游客数量会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现在的白马寺规模在未来或许不能适应这一需求。因此,根据白马寺现在的建筑风格适当增加建筑规模也是必要的,这也是还原白马寺历史真相的必然要求。白马寺既然作为千年古刹,就应该对周围产生辐射作用,目前白马寺这一古建筑群周围现代风格的建筑居多,白马寺置身其中既独特又孤立,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寺院周围的古建筑,扩大古建筑的比重,增加古式

凤凰古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分析

凤凰古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分析 一、导言 凤凰古城,作为湘黔边界上的一颗明珠,古城依山傍水,流水穿城而过,建筑高低错落,千百年来聚居着苗族、土家族、汉族人民,是一处兼具独特自然风貌和深厚历史文化的人类聚居地。 凤凰古城开发至今,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可以说十分红火,在全国都享有盛名。2001年,凤凰古城被列 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2004年,凤凰古城连续被评为中国旅游“十大最好去处”;2005年,凤 凰古城跃居“九个最值得去的中国古镇”榜首,被世界著名媒体NHK电视台推介为“世界名镇” ;2007 年凤凰被列为“中国旅游强县”;2008年凤凰古城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从1999开发年至今,凤凰古 城的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共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旅游强县” 4个国字招牌。 在凤凰为期四天的实习活动中,我游览了凤凰古城内的八景,苗人谷苗寨以及南方长城,对这些地方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看到了很多,也了解到了很多,凤凰与其他旅游景点不同,它的自然旅游受到地形,资金开发的影响,自然资源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它的旅游业发展上,它注重的是人文旅游。凤凰是一个集民俗文化,军事文化,历史文化三者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的独特景点,这种特殊的融合是独一无二的。凤凰古城在开发的时候已经很好的利用了这一优势,但如何更好的利用,保护这一独有资源去发展凤凰的旅游业,使凤凰旅游发展更上一个新层次,是凤凰在现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结果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分别来自这几个方面:①书籍上,报纸上,以及凤凰官方网站查到的资料凰实地研究,参与 ②在凤观察,同时,也对随行的游客,带队的导游,以及撑船的船夫进行了一个随机访问调查得出的结果,采访人数15人 ③用雪球抽样法对周边去过凤凰的朋友,同学进行定向采访,在这一部分,我选择了30个样本进行调查。在获得大量资料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定性资料分析。调查样本包括1999年开始发展至2009年凤凰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现状及某些具体方面的发展情况。即:对凤凰古城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的总体评估;古城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近几年来,凤凰县依托资源优势,将旅游产业作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对内加强景区(点)建设开发,整合“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模式,对外加强宣传促销,“天下凤凰、神秘古城”旅游品牌初步打 响,已发展成为中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为湖南省旅游三大品牌之一。从下图可以看出凤凰古城的旅游发展情况 凤凰之所以得到这么好的发展,这跟凤凰的旅游特色是分不开的。凤凰古城是以文化旅游为主,自然旅游为辅的旅游景区,它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二是以长城兵营为代表的军事文化旅游资源;三是以古城为代表的名人故里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单从每一种景观来看,凤凰并没有什么优势但这三大类人文景观的特殊融合却是世上绝无仅有的,这也就是凤凰

洛阳市旅游总体规划 1历史名城

第一篇建设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洛阳市旅游发展定位和使命: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城市。

第二章洛阳市建设世界历史文化 旅游城市优劣机威(SWOT) 改革开放以前,和全国一样,洛阳市旅游业以政治和外事接待为主。1978年以后,洛阳市旅游业受改革开放之惠、借改革开放之力,因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曾经兴盛一时。然而,近些年来,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缓慢、几近停滞,其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占有率趋于下降。认真分析洛阳旅游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环境,明确其优势和不足,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是新时期探讨和制定洛阳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 第一节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洛阳是我国未来旅游发展动力所在。其旅游发展的主要优势如下:(一)资源条件优越 洛阳不但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根址,而且前后为十三朝古都,雄奇壮丽的历史长卷为洛阳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今天洛阳标志性的象征;中原独有奇山秀水和工贸重镇则成为镶嵌在历史长卷上的璀璨明珠,伴随着牡丹国色天香熠熠生辉。 1、华夏源头根址,神州古都之最 洛阳历史悠久,从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到夏、商、周三代;从氏族社会,到三千年间迭相更替的王朝,文化渊源一脉相承。被后世称为河洛文化的文化体系虽源于洛阳,影响却是整个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是中国人梦回牵绕、千里寻宗的源头根址。 自夏朝起,先后有13 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历时三四千年,这里诞生了中国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礼序、规范,成就了中国文坛俊杰的不朽篇章,源发了中国百姓礼拜尊崇的释源道祖;积淀了以五大都城为代表的古城遗址,以龙门石窟、白马寺为代表的佛教胜迹,以北邙山为核心的贵族墓地,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名人故里,她们代表闪耀华夏历史文化光辉的物质文化。另外,洛阳牡丹的正宗性、

论洛阳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洛阳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洛阳具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长期以来洛阳“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旅游形象深入人心,久负盛名的洛阳在河南省的入境旅游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河南省的旅游创汇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洛阳在旅游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本文主要通过对洛阳的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洛阳;旅游资源;问题;对策

The analysis and strategy of Luoyang Tourist Resources Abstract Luoyang is a rich tourist resources with long history and thick culture.For the long time ,the tourist image of "thousand old capital,peony city" has enjoyed popular support around the people.With a long standing reputation ,Luoya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boud tourism of Henan province, and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tourism exchange. However,there are more and more question emerging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Luoyang tourism.The paper mainly through analys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uoyang tourism resource,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the current question. Key Words: Loyang ; Tourism Resource; Question; Strategy

盘锦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策略分析

盘锦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策略分析 盘锦市拥有着相对独特的旅游资源,这就为盘锦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助力。但是,盘锦市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盘锦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基于此,提出了一些开发策略,希望这些策略的提出,可以为盘锦市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铺垫。 标签:盘锦市;开发现状;问题;策略 盘锦市的旅游资源相对而言是比较丰富的,同时,旅游资源的特色比较突出、风格比较独特、品种也比较多样,这些都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说,盘锦市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是很大的。 近些年来,盘锦相继已开发了红海滩、水禽园、辽河碑林、西安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对盘锦市旅游发展起到一定牵动作用的景区景点,并形成了生态旅游的初步格局,旅游产业的地位也得到明显提高。 但是,尽管盘锦市的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其旅游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因而,盘锦市的旅游业存在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旅游经济总量不大等问题。进而使得盘锦市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盘锦市的旅游业发展步伐。 1盘锦市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旅游资源开发类型比较单一,淡旺季明显 目前,盘锦市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湿地滩涂地带(即红海滩),其旅游的旺季主要集中在8到10月,其他月份则不能尽显红海滩的魅力,尤其是冬季,红海滩更是一片荒芜,这就导致了盘锦市旅游业在一年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存在着旅游的“真空期”,旅游淡旺季比较明显。 1.2景区景点知名度相对较低 盘锦市还没有形成清晰、统一的旅游品牌和旅游形象,就如同现实中一说到盘锦,大家恐怕只会想到红海滩,其余的景点一概不知道,其实盘锦的旅游资源还有很多,如鼎翔生态公园、绕阳湾、湖滨公园等等,都是很有旅游价值的地方,现在却是人迹罕至门可罗雀。 1.3开发促销力度不足 对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能够在旅游消费者中更好的传递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促使游客来购买自己的旅游产品。目前盘锦市虽然推出了一系列的旅游宣传促销,但大多数都集中在辽宁地区销售,与国内以及国外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 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5年3月) 近年来,洛阳市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这一目标,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创新思路,发挥优势,在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产业规模、旅游经济效益上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洛阳市旅游业总体情况 (一)主要旅游经济指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27亿人次,年均增长21%;其中入境游客159.6万人次,年均增长19.4%;旅游总收入累计达1114.4亿元,年均增长21.6%。全市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1.63亿人次,同比增长21.8%;旅游景区(点)门票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23.5%。 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9470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总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4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创汇23816万美元,同比增长17%;接待国内游客9386万人次,同比增长9.9%。国内旅游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24%。 (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景区(点)67家,其中5A级景区5家

(龙门石窟、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龙潭大峡谷)、4A级景区16家,5A和4A级景区数量在全国地级城市中位居榜首。旅游集团4家,旅行社89家,其中具备出境资质的旅行社7家,旅行社分社22家,其中具备出境资质的7家;导游员3331人;各类住宿设施5000余家,其中星级饭店66家,分别为五星级2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38家,总床位20万张。旅游专业村4个,特色旅游村镇29个。形成了以牡丹画、仿唐三彩、青铜器等为主的10大系列工艺品,共39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建立了10余个景区专业市场,以及“三彩展销中心”等一批博物馆式的特色旅游购物中心。全市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达301家。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50万人。 近年来,洛阳市先后入选中国旅游城市国际影响力20强,获评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2014“美丽中国”十佳智慧旅游城市、2014河南智慧旅游创新城市。 (三)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是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形成了四季有节会、四季看牡丹、四季能滑雪、四季泡温泉的旅游产品新格局和九大类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打造了牡丹文化节、小浪底观瀑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伏牛山滑雪节为代表的四季节会游,实现了全年旅游无淡季。以神州牡丹园等重点牡丹园的四季牡丹观赏为重点,形成了牡丹文化游。以栾川县伏牛山滑雪场为带动,形成了四季滑雪游。以龙门温泉、九龙山温泉为代表,形成了康体休闲的四季温泉游。突出十三朝古都和龙门、关林、白马寺、天子驾六等历史文化遗产

我市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现状及建议

我市旅游项目开发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以政府为主导强势推进旅游业发展,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2011年计划投资11.5亿元,实际投资5.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9.4%。其中:北大门景观区完成,7月份投入使用,停车场完工投入使用;海天阁旅游码头完成;泓兴寺大雄宝殿、山门、天王殿、钟鼓楼主体完成,正在进行装修;灵光塔完成主体建设;乳山湾风情镇筑坝工程吹填坝完成;海韵酒店、西黄岛酒店、西黄岛新村开工建设;母爱文化馆及文化广场完成绿化及场地平整。多福山景区,2011年计划投资3.1亿元,实际投资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8.7%。完成二期景区综合服务区场地平整100亩;完成立项、土地手续及林地产权调整,完成卢塞恩小镇入口综合服务区主体建设。福如东海文化园,2011年计划投资3亿元,实际投资2763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2.1%。其中:续建百花长廊,6#、7#已于7月份竣工;4#、5#主体工程已完工,现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完成投资3627万元;福如东海书画院,现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完成投资4339万元;晏禧楼,现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完成投资6152万元;续建下沉广场,完成投资3628万元;修建福罐广场、区内道路以及部分景观、

芙蓉河、苏州河、续建福音钟广场、福禄喜三星等园内雕塑建设、大水法广场、如意广场,完成投资9391万元;绿化,完成投资493万元。天润温泉度假村,2011年计划投资8250万元,实际投资55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6%。完成元宝景观水池建设和景区绿化,硬化广场和道路5500平方米,洗浴中心进行铺设地面、安装门窗。岠嵎山风景区,2011年计划投资1.88亿元,目前项目规划尚未确定,仍未开工。金牛谷生态园,2011年计划投资1亿元,实际投资500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0%。购臵材料及蓝莓树苗400万元,完成景区建设用电设备安装、1500亩蓝莓种植、1000平方米鹿场、漂流水系及6公里景区道路基础工程,茶艺馆完成部分主体建设,生态餐厅场地完成平整。潮汐湖水上运动中心,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4300万元,实际投资600万元,完成年底计划的14%。加固湖岸护坡1200米、舰岛护坡1000米,赛道基础完成30%,完成部分游艇码头桩基建设。圣水宫道教养生休闲度假区,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5750万元,实际投资580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9%。2.5公里的进区路和景观湖船亭完工;玉虚观弘道区建筑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墙面地面处理和山门建设;财神宫土建基本完工。项目进展顺利,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二、存在问题 从我市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看,既存在开工项目多、项目体量大的喜人一面,也存在部分项目进度缓慢、产品品质

洛阳城总体规划2008-2020-洛阳城乡规划局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环境影响报告 (简本) 委托单位:洛阳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0年 3月

目录 1前言 (1) 2总体规划概述 (1) 2.1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1) 2.2主要规划指标 (2) 2.3城市发展规模 (3) 2.4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3) 2.5居住及住房发展规划 (4) 2.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4) 3洛阳市环境质量现状 (4) 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4) 3.2水环境质量现状 (5) 3.3声环境质量现状 (5) 4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6) 4.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 4.2水环境影响评价 (6) 4.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7)

4.4空间布局的环境影响分析 (7) 4.4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8) 4.5交通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8) 4.6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9) 4.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9) 5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10) 5.1资源承载力分析 (10) 5.2环境容量分析 (10) 6规划的环境可行性与合理性综合论证 (11) 6.1规划的环境适宜性分析 (11) 6.2规划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11) 6.3节能减排目标可达性分析 (13) 6.4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13) 7规划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与综合保障体系 (14) 7.1保证城市发展的生态用地对策与建议 (14) 7.2保证城市发展的生态用水的对策与措施 (15) 7.3实现能源结构清洁化,提升能源的环境效益 (15)

7.4生态保护政策 (15) 7.5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5) 8结论与建议 (15) 8.1结论 (15) 8.2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17) 8.3规划实施对策与建议 (18)

基于游客认知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以洛阳为例

题目:基于游客认知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以洛阳为例 院系名称: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

摘要 洛阳旅游业是河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二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产品为基础的,而在洛阳的旅游产品中,人文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大一些。因此洛阳的旅游业发展战略主要围绕如何将优质人文旅游资源转化成优质旅游产品。但到目前为止,这一方面的研究还主要局限于从政府角度,游客认知角度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针对这一视角,对洛阳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探索。 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开发及营销与游客对目的地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良好认知是一种可利用资源,这种资源的合理使用可以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从游客认知的角度结合洛阳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进一步分析,找到了洛阳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根据洛阳人文旅游资源特点,洛阳市人文旅游产品的开发策划应该立足于洛阳市丰富浑厚的古人文旅游资源,重点利用有限的地上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采取寓无形于有形,变死板为活泼的指导思想,借助其它旅游资源,依托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创立知名旅游产品品牌。 关键字:游客认知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

Title Research based on the cognitive of Touris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 __ ----A Case of Luoyang County Abstract Luoyang tourist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enan industry trade,it has been keeping quick development for more than 20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industry is to take the tour products as basis,the cultural tourist products have more attractions among Henan tourist products. Therefore,the Xi'an tourist tr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mainly depends on how to change good culture resource into good culture products. That exploitation and marketing of the tour destination product is a dynamic process with the tourist to destination cognition,the fine tourist cognition to the destination touring is a good exploitable resource,this resource's rational use can strengthen tour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The thesis has studied Henan tourist trade strategy position from tourist cognition angle,and suggested the resource developing approach and mode that support the strategy Chinese culture. The thesis includes four chapters in total. The first chapter is summarization,by drawing lessons and analysis to reverent document for theory studies,important concept in the thesis having been introduced that psychology is hit by the cognitive concept and reverent theory,sums up out capital on cognitive psychology concept basis:Tourist cognition. The second chapters is analysis of culture resource in Luoyang .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Luoyang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Luoyang. The fifth chapter has brought forward the developing steps in detail. Key words: Tourist cognition Culture resource Culture resource Developme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