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科学节约合理用血及措施

临床科学节约合理用血及措施

临床科学节约合理用血及措施
临床科学节约合理用血及措施

科学用血、合理用血、节约用血的措施血液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动力,输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目前除了存在血源紧张外,输血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如传播肝炎、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伴随输血的严重并发症如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细菌污染、过敏反应、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以及其他非特异事件的发生等,均显著增加了患者的死亡危险。这是摆在临床医师面前不争的事实。因此,下面就临床外科、骨科、妇科及急诊科等用血大户如何科学节约、合理用有限的血源,达到供需平衡,做一简单的综述。

1 应严格执行输血指征

出血与输血是临床外科医生经常碰到的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尤其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量逐年增加,临床用血量也剧增。初步统计,中国目前每年血液消耗量约1 600吨。虽然国家大力提倡义务献血,但血源紧张依然是外科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血源不足,各地经常发生“血荒”,不少医院相继出现被迫减少或停止手术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对患者的治疗;而另一方面,不合理用血,甚至浪费血资源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减少血制品的使用,成为外科临床重要的课题之一。临床节约用血方案和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减少由于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和病毒传播,更重要的是能保证将有限而宝贵的血资源用在最急需的患者身上。

2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目前,临床用血在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不少患者甚至医生都认为血制品可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吻合伤口的愈合,这其实是一种极端的错误,并有风险存在。为了改进输血实践,将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最低,以及减少浪费和降低费用,我国卫生部以及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学术组织都制定了有关成分输血的指南。

在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下,适度的血液稀释对手术患者是有益的,但是没有必要将血球压积(HCT)提高到“正常值”的水平,HCT 达到30%就不必输入红细胞。对严重贫学者如Hb低于80 g/L,则应考虑输血。红细胞中所含的Hb的唯一生理功能就是向组织和末梢器官输送氧以保证代谢的需要。机体向组织输送的氧量是心输出量与Hb 的乘积,在失血、手术、应激状态下心输出量大幅度增加可达正常的2倍以上。这是机体的正常反应,并不决定于Hb的浓度。此时Hb浓度太高如“正常水平”,反而不利于心脏工作,因为血液黏稠度过高,血流阻力加大,末梢微循环流速下降,势必减少氧输送量,导致重要器官如肾脏微循环血栓形成。这就是前面所述的临床观察表明维持高Hb浓度病死率反而上升的原因。只有对于那些心脏功能损害以及高龄者,心输出量不能在应激状态下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为保证重要器官灌注,才有必要将Hb维持在100 g/L左右。

3 倡导科学理智的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科学、合理的用血,所以应从两方面入手:加强对临床医生的输血医学教育,采取多种教育形式使临床医师

真正理解科学用血的涵义,特别是输血指征的掌握、各专科进行成分输血以及掌握输血量;仅以成分输血率作为评价成分输血工作的指标是不够的,它不能体现出科学用血的内涵,甚至掩盖了不合理输血。红细胞是全血的主要成分,多数国家以红细胞输注比例高低来衡量输血技术是否先进,医疗行政部门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红细胞使用率作为评价成分输血的指标。不同的血液成分发挥不同的生理功能。输入悬浮红细胞,适应于临床上大量失血后导致红细胞压积过低的患者。输入相当于400 ml全血的红细胞,可使体重70 kg 的患者HCT提高约3%或Hb提高10 g/L,但需注意的是,在补充红细胞时还需要同时补充患者血容量的不足,来维持血压以保证对重要生命器官的灌注。临床推荐在输入红细胞的同时输入一定比例的人工代血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输注全血的比例,减少因输注血制品造成的感染风险。新鲜冰冻血浆(FFP)只适用于出血量在3 000 ml以上或凝血功能有障碍的患者,FFP的使用目的是为了补充凝血因子,不应用于扩充血容量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出血量达到血容量的80%以上,才会因凝血因子的缺乏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而这在临床上是十分罕见的。因此,只有当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时间(PT)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增加(超过正常值的1.5倍)以及合并严重低蛋白血症时,才需要输入FFP。只要维持各凝血因子在正常值的30%以上,就不会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功能正常者血小板计数低至5×109/L~10×109/L才有出血危险。对创伤和手术的患者,最好将血小板计数维持在100×109/L以上水平。

4 大力提倡应用代血浆

近年来认为血浆不应用于扩容治疗,原因是输血浆有引起过敏反应和传播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危险。因此,扩容治疗应尽可能用非血液制品。使用代血浆,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临床血源紧张的问题,不仅节约花费而且对患者来说也更加安全。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是新一代的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贺斯,万汶),其稳定的扩容效力可以有效的增加心输出量,保证足够的氧输送。另外,新一代的产品是植物源性产品,过敏反应发生率极低,对凝血和肾功能几乎无影响,其有效扩容时间可以维持 6 h~8 h,而早期血浆代用品如羟乙基淀粉40、羟乙基淀粉20、氯化钠注射液(706代血浆)有一定的局限性,容量效力低,维持有效循环时间短,更重要的是其在安全性上存在许多隐患,如导致急性肾损伤和影响患者凝血功能等。

5 开展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科学合理用血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最安全、最节省血液资源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大力开展自体输血,2000 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强调,自体输血应>18% ,由此可见自体输血的优点是具有不传播疾病,无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无异体抗体引起的免疫及发热反应,特别是实质器官破裂内出血,急需用又缺乏相合血液的人。对一些稀有血型患者的术中输血十分有利,还可节约血源,减

少患者经济负担等,但开展此项工作,必须依照相关指征选择病例,在实施过程中(尤其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相关检验结果,决定自体输血量,正确判断疗效。调查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医师没有掌握相关指征,对开展自体输血不重视,这可能是自体输血率提高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6 输血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现代输血医学已进入科学、合理、安全输血时代,有关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同时相关领域研究的渗透、交融又极大地推动了输血医学的进展。现代输血已成为涉及临床免疫学、移植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多技术的综合治疗手段,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措施: 1.定期公示医院的用血情况,做到医务人员对用血情况有了解。

2.认真执行输血指征。

3.数学病志及时审核。

4.保证血液全程冷链。

5.开展合理用血、科学输血的宣传。

6.规范用血操作。

医院临床用血工作汇报

2015年临床用血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完善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和医疗质量安全,现将2015年度临床用血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合理地做好血液监督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各项内容,提高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临床用血质量。医院成立了输血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管领导,临床科主任为成员,医务处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医技科主任担任监督管理。医院还将临床用血的相关制度发放到科室并认真依照规章制度执行。同时为加大对我院各科室用血的管理力度,做到合理用血。医院还组织了相关会议,在会议上强调各临床科室用血要加大管理力度,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用血手续和程序。特别是针对用血的前五项的检测,从而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加强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科室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建立并实施各种仪器、环境、操作、维护和定期保养制度和记录。建立并实施血液、试剂、耗材的申

请、使用、出库的制度;建立并实施标本、血液是送检双签字制度和记录。各种制度的强化和实施、督促和修正,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医疗差错的发生,保证 了用药安全。 三、加强输血技术人员培训,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为规范临床输血管理,普及有关临床用血的法律、法规,规范临床输血的操作程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院领导层层抓落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合理用血,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保护血液资源。通过学习和培训对临床输血工作质量起了保障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由于急诊病患无法预料,经常会临时申请用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改善条件,不折不扣地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把输血工作做到位。 五、改进措施: 1、加强临床用血的学习和宣传,严格把握临床用血适应症,按需做好成份输血,将滥用血液制品与临床科室考核挂钩,提高临床科室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真正做到杜绝浪费,保护血液资源。 2、外科输血指征必须严格把握,必须对每位手术患者的失血情况和体内血容量情况作出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估。为了能够准确评估失血量,必须对患者术前全身情况作出准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 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5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0.9%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0.9%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9.2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胆红素含量。 9.3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性检验。 9.4尽早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10输血完毕2h后,患者无输血反应发生,按要求将输血袋保存24h后放入医用垃圾袋中再送焚烧。 11凡发生输血反应,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送还输血科保存。 护理文书书写管理制度 护理文书是指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规定,由护士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变化及各项护理活动等内容的相关资料,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与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特制定护理文书书写管理制度。 1各项护理文书记录应遵循“病历书写基本要求”。书写内容应当与其他病历资料有机结合,相互统一,避免重复和矛盾。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2护士需要填写或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和病重(病危)患者

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试卷及答案

医院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培训试题及答案 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遵循的原则( A ) A、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B、沿用传统输血、病人失多少血,补多少的输血原则 C、随时与血站联系,急用急取的原则 D、根据临床需要,随用随取的原则 2、医院临床输血委员会应负责哪些工作 ( A ) A、临床用血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B、负责临床输血会诊 C、负责突发事件的抢救 D、负责业务讲座 3、医疗机构所需全血及其血液成分需要那级政府批准的血站负责提供( A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B、由各医院批准 C、医疗机构自采自用 D、血站 4、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和两次采集间隔为 ( D ) A、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B、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 C、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3个月 D、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 5、我国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的年龄是 ( D ) A、十八至五十周岁 B、二十至六十周岁 C、十八至六十周岁 D、十八至五十五周岁

6、《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的目的是 ( D ) A、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 B、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D、以上均正确 二、多选题 1、输注红细胞悬液的主要优点 ( A B C D ) A、以较小的容量提高携氧能量。 B、抗凝剂随血浆去除。 C、白细胞、血小板碎屑较少。 D、一血多用。 2、输注血小板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A C D ) A、输注前要轻摇血袋 混匀 B、因故未及时输注,要及时放入冰箱 C、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 D、要求ABO 、Rh阴性患者需要同型输注 3、洗涤红细胞适应症 ( A B C ) A、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C、高血钾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的患者 D、急性外伤大失血的患者 4、新鲜冰冻血浆的适应症 ( A B C ) A、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B、大量输血伴发的凝血功能障碍 C、免疫缺陷综合征 D、用于补充患者的营养 5、成分输血的优点 ( A B C D) A、制剂容量小、浓度纯度高、疗效好 B、使用安全、输血不良反应少 C、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D、综合利用、一人献血、多人受益 三、填空题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考核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考核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的用血,将临床医生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1)《临床输血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是否有兔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后疗效的评价情况 2.科室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

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3.输血科评价:医务科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送报医务科。 4.医务科评价:根据送报材料和抽查,医务科每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三、考核管理 1.对于1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的医师,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2.对于连续2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的医师,给予用血权限降级处理,医务科将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其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连续3个月内未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再恢复其用血权限。 3.对于连续3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或未按照用血规定用血,违反用血技术操作的医师取消其用血资格,医务科给予批评教育,本人做自我批评报告,组织其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连续6个月内未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再恢复其用血权限。 评价结果将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的重要指标,以便更好提升临床用血的科学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血。 XXXXX医院

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

xxxx医院关于下发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的通知临床各科室、急诊科、检验科(输血科): 输血工作无小事。为进一步规范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用血,避免因输血造成不良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现将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和“临床用血评价表”发给你们,望各科主任认真组织科室成员学习,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临床用血评价六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室评价,对合理用血及输血后的疗效逐一评价;检验输血科要对血库工作及每月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抢救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报医务科;医务科根据报送的材料,每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工作,并进行全院公示。 xxxx医院 xxxx年xx月xx日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八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临床用血现状调查和合理性研究

临床用血现状调查和合理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08T13:47:22.80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作者:方丽梅王玥韩丹丹国添玉宋娜王胜勇[导读]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院外科临床用血合理输注的情况,分析外科合理用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绥化市第一医院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我院外科临床用血合理输注的情况,分析外科合理用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更深层次地反映我院临床用血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我院实施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研究资料,以此来提高我院科学合理用血的水平。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在输血科的输血数据库系统中随机抽取外科系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的输血病历号,并根据病历号在病案室抽取相关病历。参照中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成分输血的输注指征,对输血合理性与否进行评价。结论:临床外科系中,红细胞和血浆输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红细胞输注合理率在不同科室和的差异,提示手术和(或)创伤导致的失血过程,特别是过程复杂、风险大的手术,可能使外科医师偏向于釆取宽松的输血策略。关键词:红细胞;血浆;合理输血 输血技术是促进外科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输血技术对外科手术,特别是对较大手术或创伤大量失血的患者更是至关重要。而输血带来的风险除了传播经输血传染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以外,输血对于治疗和预后本身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在创伤、肿瘤、肝移植等多领域的大量研究中,输血已被证实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增加感染、肿瘤患者高复发率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1-3]。正确地实施输血能挽救生命,不适当的输血使病人面临各种不必要的输血风险,对于治疗本身也是有害无益,甚至于危害生命。面对种种难以避免的输血风险以及未知的输血效果,如何权衡输血利弊,如何选择血液成分,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已经成为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临床用血管理是整个血液安全管理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科学合理的应用各种血液制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节约血液资源,而且还可以避免因输血而造成的疾病传播、免疫抑制、术后感染和肿瘤复发等并发症。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充分发挥输血医学的临床作用,已成为目前输血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外科输血量占临床用血量的70-80%[4],并且不合理用血问题普遍较内科严重,外科合理用血在临床合理用血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选择妇产科、普外科、骨科、胸外科四个主要用血外科科室,对外科成分血临床使用合理性及有关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外科临床用血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外科输血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整体水平的提高。 1 材料与方法 1. 1 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在输血科临床输血数据库系统中随机抽取外科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的输血病历号,并于病案室抽取外科输血病历385份。妇产科91份,骨科95份,普外科131份,胸外科68份。 1. 2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科室单次红细胞输注合理情况 本次外科调查对象中共输注红细胞656次,102次(15.55%)为无指证输注,170次(25.91%)为输血指证偏宽,384次(58.54%)为符合指证输注。各科室间红细胞输注合理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28,P<0.05),其中妇产科的红细胞输注合理率最高,胸外科最低。见表1、图1。 表1 外科输血合理性情况 图1 各科室红细胞不合理输注情况 2.2各科室红细胞输注指征掌握情况 656次有效红细胞输注记录中,406次有输血前Hb检测值,所占比例为61.89%,红细胞输注前有Hb检测指标的比例在不同科室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82,P<0.05)。对科室间输血前Hb检测值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43,P=0.000),对科室间平均输血前Hb分别进行两两比较,仅骨科、胸外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6.196,P =0.121),其它科室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各科室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Hb)水平

合理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考核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的用血,讲临床医生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1)《临床输血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后疗效的评价情况。 2、科室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和李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3、输血科评价:医务科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送报医务科。

4、医务科评价:根据送报材料和抽查,医务科每季度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三、考核管理 以上检查结果将在医院《》公示,并按医院用血奖罚措施进行处理,措施如下: 1、对于1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的医师,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2、对于连续2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的医师,给予用血权限降级处理,医务科将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其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连续3个月内未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再恢复其用血权限。 3、对于连续3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或未按照用血规定用血,违反用血技术操作的医师取消其用血资格,医务科给予批评教育,本人做自我批评报告,组织其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连续6个月内未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再恢复其用血权限。 评价结果将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的重要指标,以便更好提升临床用血的科学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血。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输血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如果输血操作规程不当,可发生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加强临床输血护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学习,以适应现代输血医学迅速发展的需求。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工作对安全用血、防止输血差错事故有着重要作用。1牢固树立护理人员输血安全意识1.1护理人员应掌握输血的一般知识护士除要掌握有关血型,输血适应证、禁忌证等知识外,还应熟悉常用血液制品的性质、特点,输血方法,各种输血反应意外抢救措施。了解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免疫效应和成分输血等。 1.2严格执行输血管理制度,认识安全输血的重要性正确输血能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错误的输血不仅影响疗效、安全,而且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在输血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患者病情,认真执行输血护理工作制度,一丝不苟地按输血护理常规工作。1.3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输血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护理服务的首要前提。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5、先慢速滴注15min,观察患者的反应。 6、输注顺序:血小板、CIK取后立即输注,几种血制品同时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和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 7、输注速度: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60-100滴/分)。 8、观察输血(血制品)过程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①皮肤过敏反应②寒战、发热③腰痛、血尿④四肢抽搐⑤其他 9、并发症的处理流程:停止输血(血制品)→无菌封存血液制品→更换输液管→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通知输血科及其他相关科室 10、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管。 11、准确记录输血的开始时间、输完时间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12、输血后24小时内将血袋及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返输血科。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医院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八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见附件):(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2、科室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

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3、输血科评价:医务部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报送医务。 4、医务部评价:根据报送材料和抽查,医务部每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三、公示与管理 以上检查结果将在全院《医疗质量、安全督查简报》公示,并按医院用血奖惩措施进行处理,措施如下: 1、对于1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的医师,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2、连续2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的医师,给予用血权限降一级处理,医务部将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其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若连续3月内未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再恢复其用血权限。 3、连续3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或未按照用血规定用血,违反用血技术操作规范的医师取消用血资格,医务部将给予批评教育,医师做自我批评报告,组织其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若6月内未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再恢复其用血权限。 评价结果将作为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认定的重要指标,以便更好提升临床用血的科学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安全、

泰州市区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e19120339.html, 泰州市区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作者:丁月平缪莎莉王丽娅李薇薇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用血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泰州市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动态变化,以达到更好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检索泰州市中心血站2014-2018年向市区医疗机构临床供血微机信息,分析各年度临床用血总量和各种成分血使用量、使用比例。结果:2014-2018年泰州市区临床用血总量平均增长速度约6.59%,红细胞类成分临床用血总量平均增长速度约1.59%,成分使用率均在99.93%以上,血浆和冷沉淀用血量快速上升。结 论:泰州市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情况总体是科学合理的,但在血浆类成分使用上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 【关键词】临床用血;成分血;分析;科学合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 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用血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1]。为了进一 步促进医疗机构的科学合理用血,有效减少血液资源浪费,现对泰州市区2014-2018年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本站2014年1月-2018年12月发往市区医疗机构的全血和成分血。成分血是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进行制备和采集,血液质量均符合《全血和成分血质 量要求(GB18469-2012)》,品种包括全血、红细胞类成分(悬浮红细胞、少白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解冻红细胞悬液)、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以下简称冷沉淀)、血浆类成分(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等。 1.2 方法 1.2.1 所有用血量均以单位(u)计算:每200ml全血为1u,每200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类成分血为1u,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为1u(便于统计和比较),血浆每100ml为1u,冷沉淀由200ml血浆制备为1u,其中解冻红细胞、粒细胞使用量很少,忽略不计。 1.2.2 成分血使用比例计算公式:某成分使用比例(%)=该成分量(u)÷[成分总量(u)+全血(u)]×100%[2]。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申请输血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双方当面核对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做血交叉试验。 二、医护人员凭医嘱和输血申请单到血库取血,并与血库发血人员共同查对签名。无特殊情况一次只取一个患者的血。取血过程中要避免血液震动,以防血细胞破裂溶血。 三、输血前由两名护士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如有疑问立即与血库联系,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 四、血液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进行输血,3-4h内输完(200-300ml)。估计静脉穿刺困难者,待静脉穿刺成功后再到血库取血。血液一经启封不可再退回血库。输血前应将血袋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五、输血时,须由执行者二人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签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必须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六、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前一袋血液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 七、输入冷藏血液时,不必加温,输入前轻摇血袋4-5次,使血浆与细胞混匀即可,有冷凝集现象的血液或有血管痉挛者及大量输血时应适当复温。 八、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观察15min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及做如下处理: (一)减慢或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道,更换生理盐水,再次“三查八对”。 (二)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医护人员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将余血返还血库保存、封存输血袋及输血器等,做好记录。 九、输血完毕,应填写输血卡及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 十、护士长要加强对输血制度的教育及管理,严格督促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凡有输血患者,护士长要亲自专人再次核对或经两人核对,确保输血安全。

临床安全合理用血学习心得体会_

临床安全合理用血学习心得体会_ 心得体会通过3天的临床医务人员安全合理用血的知识学习,我受益非浅,体会颇深。下面就本次学习培训,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通过这次学习我清楚的认识到现在全国各地血库库存与医院用血紧缺现在都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7‰,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也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的应对措施就是政府加大无偿献血工作力度,血站加大团体无偿献血工作力度,自体输血、输血新技术应用。从我做起每年参加无偿献血,做好临床、血站、患者的沟通工作,应该充分发挥医院得天独厚的条件,发挥医务人员的自身优势,广大宣传互助献血,大力推广自体输血,因为自体输血就是“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宣传自体输血的优越性。 其次,这次学习也使我深刻的体会到,要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一定要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学习,完善临床用血评价机制,研究建立临床科室合理用血和节约用血考核评价制度并逐步实现节约用血,做为输血科的工作人员我要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流程和职责,引导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严格掌握用血指征。制订科学的用血计划,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杜绝输注“安慰血”、“营养血”等滥用血液现象,建立和实施输血科实验室管理程序,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过程的管理。 通过,学习使我拓展了思路,更新了输血观念。为安全输血,科学合理输血安全确立

了坚实理论基础。所以,在今后工作中,我继续加强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促进输血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为输血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输血科:2013年9月5日/ 感谢您的阅读!

2020年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试卷及答案(最新课件)

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 试卷及答案 科室: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遵循的原则( A ) A、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 用血液 B、沿用传统输血、病人失多少血,补多少的输血原则 C、随时与血站联系,急用急取的原则 D、根据 临床需要,随用随取的原则 2、医院临床输血委员会应负责哪些工作( A ) A、临床用血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合理用血、科学 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B、负责临床输血会诊 C、负责突发事件的抢救 D、负责业务讲座 3、医疗机构所需全血及其血液成分需要那级政府批准的 血站负责提供( A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B、由各医院批准 C、医疗机构自采自用 D、血站

4、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和两次采集间隔为( D) A、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B、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 C、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3个月 D、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 5、我国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的年龄是(D) A、十八至五十周岁 B、二十至六十周岁 C、十八至六十周岁D、十八至五十五周岁 6、《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的目的是( D )A、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 B、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D、以上均正确 二、多选题 1、输注红细胞悬液的主要优点( A B C D) A、以较小的容量提高携氧能量。 B、抗凝剂随血浆去除。 C、白细胞、血小板碎屑较少。D、一血多用。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二十八条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输血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 三、临床用血评价主要包括对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和医生合理用血评价。 四、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由医务科组织成立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历至少10份,检查内容包括: (1)科质控小组对本科临床用血质量的管理及月评价; (2)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3)输血申请是否符合规定; (4)是否有输血前感染性筛查; (5)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6)《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7)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和输血后疗效评估; (8)输血医疗、护理医疗文书是否记录规范; 五、医生合理用血评价主要为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估: (1)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输血后评估包块输血后疗效评价和输血不良反应评估。输血治疗患者的主管医师在输血治疗后第二天应根据输血治疗目的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或出凝血相应的实验室检测,并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好转、临床表现是否改善等,做出输血治疗疗效评价,在评估表中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评估在《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中记录。 (3)医生合理用血评价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执行。 (4)《临床用血评估表》一式两份,科室质控小组留存一份,报送血库一份。 六、医院对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检查结果实行公示,通报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整改措施,考核结果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七、各科室主任作为科室临床合理用血主要责任人要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管理,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确保临床合理用血质量的不断提高。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施行,本院制订了科学合理、节约用血的一些措施,把降低输血总量,提高成分输血比例作为医院的目标,根据国家卫生部制订医疗用血评价制度,将对患者在临床治疗时,是否有必要使用大量的血液和血液成份制品正确应用进行用血评估,对是否有必要用血以及用血能起多大的作用进行评估和评价。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病症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 000 ml~1 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血友病甲,血管性血友病及纤维蛋白原缺乏患者。 三、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措施 1、医院领导重视成立了以业务院长、医务科长、检验科、输血科主任及临床科主任为成员的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切合本院实际的《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手册》,对医院的临床用血进行监督、指导。 2、严格执行输血工作“三统一”的规定本院一律使用规定的采供血机构—保定市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及血液成分,主动及时与其联系,互通信息,全市计算机联网,进一步确保了临床用血及时与安全。

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1.依据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结合《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等要求,制定此制度。 2.目的 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 3.范围 适用于我院临床用血相关医学文书的管理。 4.内容 医院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制定规范的各类临床用血医学文书并纳入电子病历模版中,必要时,统一印制纸质版。 定期对新入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的书写规范培训及考核,保证临床用血医学文书填写的规范性。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在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4.3.1《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诊断、输血适应证、输血方式、拟输血成分、输血前有关检查结果、输血风险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

4.3.2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因抢救生命垂危患者等特殊情况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请示医务科临床用血管理负责人或医院医疗总值班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4.3.3《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中须明确其他输血方式的选择权。 4.3.4《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中可明确同意输血次数。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第二款、第三款和第四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4.4.1《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五条:《临床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4.4.2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时,根据紧急程度,临床医师应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输血类型”处选填“紧急”、“火急”,并先口头向上级医师汇报申

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施行,本院制订了科学合理、节约用血的一些措施,把降低输血总量,提高成分输血比例作为医院的目标,根据国家卫生部制订医疗用血评价制度,将对患者在临床治疗时,是否有必要使用大量的血液和血液成份制品正确应用进行用血评估,对是否有必要用血以及用血能起多大的作用进行评估和评价。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病症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血友病甲,血管性血友病及纤维蛋白原缺乏患者。 三、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措施 1、医院领导重视成立了以业务院长、医务科长、检验科、输血科主任及临床科主任为成员的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切合本院实际的《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手册》,对医院的临床用血进行监督、指导。 2、严格执行输血工作“三统一”的规定本院一律使用规定的采供血机构—赣州市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及血液成分,主动及时与其联系,互通信息,全市计算机联网,进一步确保了临床用血及时与安全。 3、医护人员学习与考核相结合组织全体临床医生认真学习国家有关临床输血的法律法规及本院《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手册》,并邀请省内输血专家来院,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用血知识讲座。 4、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5、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负责医师填写,临床科主任签字核准。,科主任应写报告陈述原因报医务科核准。严格控制<600 ml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00 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手术用血相关制度与流程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2) 临床用血申请、审批制度及流程 (3) 输血核对核查制度 (4) 输血不良反应处置制度及应急预案 (6) 手术室内择期手术用血流程(术前已备血) (9) 手术室内术中紧急用血流程 (10) 围术期输血指南(2007) (11) 2013.1修订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规范医务人员的用血行为,特制定我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遵循安全、科学、合理用血的原则,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决定对患者实施治疗时,应由主治治医师开具《用血通知书》,并经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到血库办理用血手续。 二、申请输血应由主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应内容完整,字迹清晰,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名,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临床输血申请单》由血库保存。 三、贯彻执行献血条例与有关临床用血的规定,做好用血审证工作,除急诊外,临床科室应至少提前一天将输血申请单连同由区献血办公室核准的用血证明及患者血样同时送交血库。 四、到血库提血,必须填写《血库领血凭证》,发血和提血者必须在《血库领血凭证》签字。发血、提血、用血要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 五、经治医师应规范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并逐项告知患者及委托人,附病历。患者或委托人签名必须与委托书签名相符,特别是输血前检查项目一定要完整。 六、血库工作人员审核《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库工作人员应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个人信息、血型、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和目的进行审核。发现填写内容不正确、不完全,立即通知临床科室补充或重新填写。 七、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毫升,由输血科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部批准。资料存放输血库。大量急诊用血时应履行报批手续,填写《临床急诊用血申请表》,由科室主任签名报医务部批准,一式两份(一份交血库、一份放病例中)。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或总值班批准,方可备血。 八、临床用血需严格掌握用血指征(输血前病程录),病程记录应反映用血指征,内容包括化验检查情况(血红蛋白)、失血量及血压等客观指标;输血后病程录,记录输血过程是否顺利,有否输血反应;输血后病情评估(输血后3-5天)。 九、外科手术中用血除在手术记录中记录外,还应在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予以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