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一对一辅导.doc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一对一辅导.doc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一对一辅导.doc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一对一辅导.doc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数学任课教师:蓝老师授课时间:星期

姓名王凯性别男年级四年级总课时:第4 次课

教学

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

重点

难点

教学

目标

教学过程课前检

查与交

作业完成情况:

交流与沟通:

行程问题:

1、卡车从南方出发,沿高速公路开往杭州。如果每小时行90千米,已经行了2

小时,此时距终点还有20千米,南京到杭州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呢?

2、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3小时后,离乙

地还有15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栽树、排队问题

3、同学们排队做操,如果每行站24人,需要站36行;如果每行站32人,需要

站多少行?

4、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7、学校楼前摆放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的最外层每边各摆放8盆花,最外层共摆了多少盆花?

8、园林工人要沿一条长210米的公路一侧植数,每隔6米种一棵(两端都要植),一共要植树多少棵?

工程问题

5、一条公路长360米,甲、乙两支施工队同时从公路的两端往中间铺柏油。甲队的施工速度是乙队的1.25倍,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甲乙两队每天分别铺柏油多少米?

6、修一条路,已经修了320米,没修的比修的3倍少47米,这条路有多少米?

7、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3小时,共耕地1050平方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再耕4小时,这一天能耕地多少平方米?

8、修一条长960米的水渠,原计划24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48米,实际提

前几天完成任务?

计算问题

5、用0、3、7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2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5的倍数,你排出的数分别是多少?

6、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十位上的数字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书架、棋子摆放

3、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锯木、敲钟问题

4、一根木头,每据一下需要8分钟,现锯完这根木头共用了40分钟,问把这根木头平均分成了几段?如果每段长5米,这根木头共有多少米长?

年龄问题

1、前年小明比妈妈小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小明和妈妈今年分别是多少岁?

其他问题

3、一根竹竿长若干米,用一根绳子来量多1.8米,如果将绳子对折后再来量,又少1.2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课堂检测一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1×3÷2.1×3 4.8×0.25 1.2×2.5+0.8+2.5

行程问题:

1、一列火车,提速前平均每小时行驶71千米,从秦皇岛到邯郸用12小时,提速后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提速后从秦皇岛开往邯郸大约需要几小时?

2、一辆从北京到青岛的长途客车,中途经过天津和济南。早晨6:30从北京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5千米,大约何时可以到达青岛?北京到天津137km;天津到济南360km;济南到青岛393km。

栽树、排队问题

3、校门口一条长180米的林荫路两侧各栽了一行杨树,起点和终点都栽。共栽了20棵,如果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你知道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吗?

4、有24名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小朋友们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每边有几名小朋友?

工程问题

1.修一条长960米的水渠,原计划24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48米,实际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2.甲工程队每天修路128米,乙工程队每天修路236米,丙工程队每天修路136米,丁工程队每天修路264米。现有一条500米的路,要求一天修完,选择哪几个工程队合修比较合适?

计算问题

1.小马虎在计算时,不小心将除数25写成52,结果商是6,余数是40。正确

的商是多少?

2.两个加数之和比一个加数大27,比另一个加数大72。这两个加数的和与差各是多少?

书架、棋子摆放

1、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22本。如果从上面取出6本放到下层,两层书的本数

就同样多。书架上、下两层各有多少本书?

锯木、敲钟问题

1、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

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2、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其他问题

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它的高度是468米。一楼房有12层,高39米。电视塔的高度相当于几个12层住宅楼的高度?

2、李老师要用80元买一些文具作为年级运动会的奖品。他先花45.6元买了8本相册,并准备用剩下的钱买一些圆珠笔,每枝圆珠笔2.50元。李老师大约还可以买几枝圆珠笔?

5、停车场停有大货车45辆,客车的数量是货车的2倍,小汽车比大货车和客车的总和还多20辆,停车场有小汽车多少辆?

6、五星电器夫子庙分店的一些小家电商品单价如下表。

类别电饭煲微波炉抽油烟机

单价(元)120 680 570

开业当天卖出电饭煲23个、微波炉46个和抽油烟机1个。

(1)电饭煲和抽油烟机当天营业额一共是多少元?(3分)

(2)微波炉当天营业额比电饭煲多多少元?(3分)

课后作业行程问题:

1、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3小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栽树、排队问题

3、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4、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工程问题

3、张师傅每小时做18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人同时工作,6小时后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4、黄村修水渠,已经修好480米,剩下的一段比修好的2倍少96米。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计算问题

3、李军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43写成34,结果得到商16还余22。你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4、甲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甲数可能是几?如果乙数既是36的因

数,又是6的倍数,乙数可能是几?

书架、棋子摆放

2、有两堆棋子,第一堆有67个,第二堆有53个,从第二堆中拿出多少个棋子就能使第一堆的棋子数是第二堆的2倍?

锯木、敲钟问题

3、.时钟4点敲4下,6秒敲完,那么9点敲9下,几秒敲完?

其他问题

1、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星期要白白流掉84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要流掉多少千克水?(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学校开展花香校园活动,四年级3个班,每班准备植树23棵,三年级5个班,每班准备植树12棵,两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3、两块长方形蔬菜地,长都是48米,其中白菜地宽25米,黄瓜地宽12米。白菜地的面积比黄瓜地面积多多少平方米?

4、动物园的一只大象2天吃45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4天吃72千克食物。一只大象每日的

食量比一只熊猫多多少千克?

签字教研组长:教学主任:学生:教务老师:家长:

老师课后评价下节课的计划:学习口语交际一词语盘点。学生的状况、接受情况和配合程度:

家长的建议:

四年级数学上册-升和毫升专项练习

学府教育一对一&四数上【升和毫升】 一、单元回顾 计算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用字母ml表示;计量比较多的液体通常用升作单位,用字母L表示。1L=1000ml 二、题型 1、填单位 2、升与毫升的转化 3、升和毫升在应用题中计算。 三、填单位 一瓶食用油2.5()一听椰子汁250()电热水器容量为60()一瓶矿泉水有400()一瓶眼药水有15()汽车油箱容量是55()一杯橘子汁200()一缸水20()饮水机可装水19()一个病人一顿要喝15()药水一个平底锅能装水2()一瓶洗发水750()一个洗菜池大约可以装水15()义务献血每次献血量为200()一袋牛奶有220()一大瓶可乐容量为2500()一个洒水壶容量大约4()电饭锅可盛水()一个人一天大约要喝3()水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的容量为80() 四、升与毫升的转化 6000毫升=()升 9升=()毫升 2升=()毫升 5000毫升=()升 7000毫升=()升 10升=()毫升 8500毫升 8升 990毫升 1升 3升 3500毫升 5000毫升 5升6000毫升 5升 8000毫升 9升 3000毫升 2升 6升 5600毫升 7升 708毫升 1001毫升 999升 301毫升 3001毫升 14升 1400毫升 五、升和毫升在应用题中计算。 1、食堂的王师傅把4升油平均装在8个油壶里,平均每个油壶装油多少毫升? 2、一瓶果汁容量是2升,明明一家三口人平均每人喝600毫升,够喝吗? 3、将2升的饮料全部倒入容量为400毫升的杯子里,能倒几杯?

4、一瓶洗手液共500毫升,已经用去260毫升。如果洗一次手需2毫升,这瓶洗手液还能洗多少次? 5、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 6、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照这样计算,如果有45人参加一次献血。一共献了多少毫升血?合多少升? 7、将一瓶1400毫升的可乐全部倒入容量为300毫升的杯中,需要准备几个这样的杯子? 五、奥数提优——简单推理 1、1台电脑的价钱和3台电视机的价钱相等,6台dvd机的价钱也等于1台电脑的价钱,几台dvd几的价钱等于1电视机的价钱? 2、两头猪可以换6只羊,2只羊可换16只公鸡3只公鸡能换36只小鸡.如果拿1只猪直接换小鸡,能换几只?

最新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练1-30

四则运算(-) 班级姓名 1、口算: 11×70= 0×536= 34×5= 84×2= 35×30= 180×4= 19×6= 24÷12= 99÷11= 36÷18= 96÷6= 60÷12= 91÷13= 85÷17= 51÷17= 2、用递等式计算: 17+83-25 41×3-76÷2 8×(54-49)-33 284-27 ×4 73-6×12+34 81÷(21-12)×13

四则运算(二) 班级姓名 1、口算: 15×80= 80×60= 101×40= 48×50= 17×20= 130×7= 75×2= 25×4= 52÷13= 74÷37= 54÷27= 100÷4= 86÷43= 60÷2÷5= 45×2÷9= 12÷3×4= 111×40≈ 208×20≈ 197×50≈ 93×21≈ 2、用递等式计算: 145÷5×6 27+(18 -12)×7 52-18×2+31 125-15÷5 (75+25)×(43-36) 120÷4-360÷4

四则运算(三) 班级姓名 1、口算: 25×40= 104×4= 200×8= 12×50= 300×20= 21×7= 15×6= 13×4= 48÷12= 90÷30= 54÷27= 320÷4= 420÷21= 48÷2÷3= 30×2÷1= 12×3÷6= 482×20≈ 751÷3≈ 99×33≈ 604÷60≈ 2、用递等式计算: 6×(4×25) 43×4-65×2 960÷5+56×20 69÷3×(85-65) (76+54)÷5 168÷4+17×6

四则运算(四) 班级姓名 1、口算: 15×80= 80×60= 101×40= 48×50= 17×20= 130×7= 75×2= 25×4= 52÷13= 74÷37= 54÷27= 100÷4= 86÷43= 60÷2÷5= 45×2÷9= 12÷3×4= 111×40≈ 208×20≈ 197×50≈ 93×21≈ 2、用递等式计算: 13×24÷12 (119-8)÷3 (32-14)÷(36÷6) 43×4-65×2 0×54+84÷3 20+30×0-6

四年级数学

四年级一对一数学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填空。 1、()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个级的数位有()。万级的数位有()。 3、十万位右边一位是(),左边一位是()。 4、6085007的6在()位上,表示6个(),8在()位上,表示()个(),7在()位上,表示()个()。 5、最小的五位数是(),最大的五位数是()。 6、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的九位数相差()。 7、26947631是由()个千万、()个百万、()个十万、 ( )万、()个千、()个百、()个十、()个一。 二、数一数。 1、一千一千地数,从六千数到二万。 2、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3、十万十万地数,从二十万数到一百三十万。 4、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七千万数到一亿。 三、先把下面各数分级,再读出来。 1、635400 读作:

2、63540000 读作: 3、43000043 读作: 4、87002300 读作: 5、1358967 读作: 6、135896700 读作: 四、写出下面各数。 1、七百写作: 2、七百万写作: 3、九千零八写作: 4、九千零八万写作: 5、四千五百二十六万三百七十写作: 6、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写作: 7、十万零五写作: 8、十二万五千写作: 五、拓展练习。 用0、0、2、3、4这五个数字,组成两个零都要读的五位数,看看你能写出几个?

读数写数练习题 读数: 184020:() 1567009:() 6302050:() 50060003:() 2060800:() 4302000:() 写数: 八万九千二百三十:() 五百零三万四千:() 二十五万零七百:() 一百万零五十:() 四千三百零二万三千五百:() 六万八千零一:()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 笔算乘法专项复习 一、口算。 90×70= 420÷60= 25×20= 18×4=9×120= 303×20= 120×7= 240÷60= 620-180= 130×5= 4500÷15= 560×20= 7200÷90= 900÷6= 360÷40= 2500+60= 210×30= 650÷50= 560÷80= 400×50= 300+(11+49)= 720÷9+120= 90×9×0= 二、用竖式计算,带※的算式要验算。 126×97= 93×125= 17×204= 280×15= 77×510= 220×40= 160×60= 180×50= 305×54= 108×90= ※845×86= 三、估算: 518×77≈ 371×63≈ 69×188≈38×892≈ 603×21≈399×42≈ 538×48≈ 58×103≈ 58×59≈ 579×54≈ 489×85≈ 64×554≈

73×437≈ 807×97≈ 86×463≈961×988≈ 四、脱式计算。 410+145×10 180×4-560 78-250÷5 2300÷(103-78)(1800-274)÷14 5800-147×39 五、积的变化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1.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根据62×16=99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62×160=620×1600=992÷16=620×()=9920 3.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5,积是(),如果把因数5改成50、500,积分别是()、()。 4.两个数的积是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则积是( )。 5.A×B=316,当A扩大3倍,B不变,积是();当A扩大5倍,B除以5,积是()。 6.两个因数的积是48,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8倍,另一个因数除以4,积是()。 7.已知A×B=380,如果A扩大3倍,则积是();如果A除以5,则积是()。 8.一个数和24相乘,积是1200,如果这个数除以10,积变成()。 9.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如果这个数除以100,积变成()。 10.一个因数是20,另一个因数是50,积是(),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是()。

一对一辅导数学辅导教案

一对一辅导教案 日期:2015年1月26日上课时段:8:00----------10:00辅导科目:数学课次:第1次课时:(2)小时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2.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 教学内容 任意角 教学重难点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或“∠α”可以简化成“α”;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⑵ B1 y ⑴ O x 45° B2 O x B3 y 30° 60o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教学信息反馈表

日期年月日

数学四年级下《四则运算》一对一辅导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滑冰?

例2 “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结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练习 1、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2、一箱橙汁48元。芳芳要买3瓶,需付多少钱? 例2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天雪地”玩。已知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票每张12 元。 (1)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2)买3张成人票,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结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练习 1、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1)2×9÷3 (2)36-6×5 (3)56÷7×5 2+9-3 36÷6×5 56+7×5 ( ) ( ) ( ) 2、星期天,6名学生参观卡通画展览,共付门票费30元,每人乘车用2元。平 均每人花了多少元? 强化训练 1、计算: 92+8-57 600÷50×91 980-436+75 45×30÷54 2、67+33×17 168÷12+17×6 250×8-460÷10 125-25÷5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列综合算式 (1)30的16倍减去225,差就是多少? (2)用12乘30的积再加上280 除以35的商,与就是多少? 4、小敏参加800米跑步比赛,每分钟跑310米,跑了2分钟,距终点还有多少米? 5、某童装店,批发了一批上衣与裤子,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应按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最新数学四年级下小数的意义一对一辅导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知识讲解 小数的产生【知识点一】 那么小数是怎样产生的也初步学习过小数,我们学习了整数、分数,导入新知呢? 过程讲解、理解小数产生的必要性1后,余下的部1m用米尺测量讲桌的高度和课桌的长度时,发现用米尺量出“米”又要求用1m。可见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整米数,而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分不够作单位。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小数。、用小数表示讲桌高度和课桌长度2份中10份,1dm占1m 多出1dm。因为把1m平均分成10测量讲桌的高度是11,因此讲桌m,用小数表示就是0.1m份,所以多出的1dm是1m的,即的11010。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表示出课桌的长合起来,即1.1m的高度就是把1m和0.1m 1.2m。度是归纳

总结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1个单位平均 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知识回顾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者几份 的数,叫做分数。 问题导入把1m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怎样用小数表示其中的几份 呢? 过程讲解 1、认识一位小数 (1)出示问题。 把1m平均分成10份,如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dm ( )dm ( )dm ( )m ( )m ( )m 分数表示:( )m ( )m ( )m 小数表示: (2)探索分析。1米,用小份,每份是1dm,也就是,所以把 因为1m=10dm1m平均分成10101数表示是0.1m,即1dm=m=0.1m。10313, m=0.3m。即3dm=,所以中有3个m3dm=m,也就是0.3m因为3dm1010107 m=0.7m。7dm=同样道理,10 (3)观察比较。 地数,计数单位是“11dm 3dm 7dm ”1dm1dm 137111 m m m mm地数,计数单位“” 101010101010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200道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 4、( 135 + 415)- 5+16 11、(2010 —906) X (65+15) 1、125+25X 6 8、64 X (12 + 65 - 13) 2、120 —60- 5 X 5 9、5940 - 45 X (798 —616) 3、1024 - 16X 3 10、(315 X 40 —364) - 7 5、164-13 X 5+85 12、( 20+ 120 - 24)X 8 6、330 - (65 —50) 13、40 X 20-200 7、128 —6X 8- 16 14、288- [ (26 —14)X 8]

15、500 X 6-(50 X 2-80) 23、540-( 148+47)- 13 16、( 105X 12-635)- 25 24、( 308— 308 - 28)X 11 17、( 845- 15X 3)- 16 25、( 238+7560- 90)- 14 26、21 X( 230 — 192 - 4) 19、178-145 - 5 X 6+42 27、19 X 96 - 962 - 74 20、( 58+37)-( 64-9 X 5) 28、10000 - (59 + 66) X 64 29、5940 - 45 X (798 — 616) 22、117- 13+ 37X( 65+35) 30、(315 X 40 - 364) - 7 18、95-( 64-45 ) 21、106 X 9- 76 X 9

31、735X( 700 —400- 25) 39、51+ (2304-2042 )X 23 32、1520- (1070+28X 2)40 、 4215+ (4361-716 )- 81 33、9405-2940 - 28X 21 41 、 (247+18)X 27 - 25 34、920-1680 - 40 - 7 42 、 36-720 -( 360- 18) 35、690+47 X 52-398 43 、 1080 -( 63-54 )X 80 36、148+3328十64-75 44 、 (528+912)X 5-6178 37、360X 24 - 32+730 45 、 (10+ 120 - 24)X 5 38、2100-94+48 X 54 46 、 2800 - 100+789

一对一辅导方案_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一对一辅导方案 一、学生情况概括 由于每个学生的特点、学习能力和对课本知识掌握程度等各个方面都不尽相同,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辅导方案。可以通过谈话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是不是能够主动学习、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让其做一套综合测试试卷的方式了解其对课本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各个章节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制定具体的辅导计划中做到查缺补漏、区别对待,节约时间。 二、按课程标准达到相应的程度(包括了解、理解、掌握、学会、形成等等) 课本中的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不同的,我们在做辅导时要根据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做到理解并掌握课本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具体辅导过程中采用的方法 初中数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每一次的课程学习不好都有可能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学习。根据“初一的基础知识点多,初二的难点多,初三的考点多”的情况以及学生具体的特点,先从基础知识开始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那么的困难,从而对数学感兴趣,进而能够使其成绩得到提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初一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构建学生的学习框架,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熟悉中考难度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等。 第二阶段,对初二知识进行详细认真的复习指导,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各个击破知识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第三阶段,由于初三知识中考考点较多,对初三内容要进行重点辅导,使其能够全面把握所考知识点。全部学习完之后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中考模拟测试,中考内容难易分明,重点突出,最后的大题讲究数行结合,是难点中的难点。通过模拟测试再一次做到查缺补漏。 教学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并适时灵活改变教学思路,结合以点带面的方法,进行系统性和总结性的复习指导。 四、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章节内容 (包括阶段检测)课时 数 教学目标 1、有理数的运算1、数轴; 2、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3、有理数的加减乘除; 4、有理数的乘方; 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6、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 义; 4、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5、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灵活使 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整式的运算1、认识整式,单项式,多项式 2、弄清楚整式中次数的概念 3、同类项的运算规律 4、整式的加减; 1、了解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和整 式的概念; 2、会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 会确定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4、能够熟练地对整式进去运算; 5、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去对付较难的 变式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8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8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 (70分) 一、我会填。(第4、5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9分) 1.(湖北武汉)一口平底锅一次只能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那么,煎5条鱼至少需要()分钟。 2.周日小兰帮妈妈做家务如下:用洗衣机洗衣服35分钟,拖地8分钟,擦家具10分钟,择菜5分钟,洗菜5分钟,晾衣服5分钟。若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用()分钟。 3.三个人拍毕业照,拍一张要1分钟,可以拍单人照,也可以拍双人照,每人拍两张照片,至少需要()分钟。 4.看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个()统计图。 (2)才才答对了()道题, 状状答对 了()道题。 (3)()答对题目数量最多, 比路路 多答对()道题。 5.四(1)班和四(2)班各挑选3名同学举行1分钟跳绳对抗赛。比赛规则:一对一分别比赛,胜一次得1分,三局两胜制。四(1)班3名同学成绩分别是①号130下,②号108下,③号128下;四(2)班3名同学成绩分别是①号146下,②号116下,③号129下。最后四(1)班获胜了,他们的出场顺序是怎样安排的?(在下表中填一填)

6.(广东中山)一座桥,从桥的一端走到对岸需要5分钟,从对岸返回也需要5分钟,桥上每次只能容纳2人行走。3名队员从桥的这端走到对岸再返回,最少需要()分钟。 二、我会选。(12分) 1.用一只平底锅烙饼,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烙一张饼需要4分钟(每一面需要2分钟),烙7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A.28 B.20 C.14 2.(广东中山)张力同学感冒了,他想尽快吃完药休息。他要做的事情如下: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等开水变凉6分钟,拿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做完这些事他最少要用()分钟。 A.6 B.7 C.8 3.饭店有甲、乙、丙三位顾客,他们每人点了两道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道菜的时间都相等,为使顾客等待的时间之和最少,则应()。 A.两位厨师给甲、乙做完后,一位厨师再给丙做 B.一位厨师给甲、乙做完后,再给丙做 C.两位厨师分别先给甲、乙各做一道菜,然后给甲、丙各做一道菜,最后分别给乙、丙各做一道菜 三、我会做。(共39分) 1.前进路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四~七月份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共16分) (1)把上表中的数据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10分) (2)四(1)班四~七月份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每格代表()个,四(2)班四~七月份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每格代表()个。(2分) (3)四(1)班()月份回收的易拉罐最少,四(2)班()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计算练习题(共30套)

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练 习 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 一、直接写出得数: 2.7+6.3= 0.58+ 3.5= 6-2.2= 6.38+5.62= 3.92-0.9=0.25×10= 二、竖式计算并验算: 12.65+3.5= 85.6-3.21= 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89×99+89 2.63+5.8+7.37+4.2 52×15-5×52 55×102 2.58-1.6+3.42 125×64 45×25+75×45 23.5-2.8-7.258.65-(3.2+8.65)

练习二 一、直接写出得数: 100×2.003= 62÷10= 123.5÷100= 5.6-2.8= 25×12= 6.68-2.1= 二、竖式计算并验算: 32.7+7.52= 55.6-5.75= 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99×125×8 3200÷25÷4 250÷8×4 80+(146-46×3)48-(5.2+2.03×10) 24.56-(8.2+4.56) 25×16=

练习三 一、直接写出得数: 3.7+7.3= 0.56+3.4= 6-3.22= 5.4-4.5= 6.88-2.8= 10-4.45=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2.65 + 3.35 520-40 3.6+8.4 15 × ( ) ( ) ÷ ( ) ( ) ( )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33×13-99 87×52+87×48 6.81-4.4+5.19 125×2488×101-88 20.5-6.3-3.7 25×(40+4)25×12=9-2.3-3.7=

学生数学一对一辅导计划

数学一对一辅导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XXX同学接手时数学成绩中等偏下,学习主要问题在于基础不扎实,以前学过的重要的公式不记得,和她讲解后能理解,可见她思维敏捷,但对学习这门课程不太上心,不太主动,没有下功夫。针对学生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学生的期待,特计划利用11次课的时间对学生第十二册课本知识进行系统缜密复习和强化巩固,以排难解惑牢固基础提高成绩。每周X下午安排两节课,第十二册共六个单元的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性格分析: (2)学生学习类型分析(将学生分成以下四类中的哪一类:(1)敏捷、踏实型(2)敏捷、不踏实型 (3)不敏捷、踏实(4)不敏捷、不踏实): (3)学生基础知识分析 1 目前最薄弱的章节/知识点:每一章节的教学重点要点和难点 2掌握得比较好的章节/知识点:每一章节较浅显的知识点 3考试不能得分或很少得分的题型:灵活难度稍大的题目,综合解答题 4 其它情况:练习量小,需加大练习量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次辅导内容主要分 6 大内容: (1)一负数重点要点分析:负数的认识;负数和正数在数轴上各是怎样表示的;会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 二圆柱和圆锥重点要点分析: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特点;会根据给出的各种条件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 (3)三比例重点要点分析: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会用比例解决问题。 (4)四统计重点要点分析: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会从统计图表中提取有关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判断或预测。 (5)五数学广角重点要点分析: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六整理和复习重点要点分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 * 其中,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本次辅导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学期目标 (1) 知识掌握方面: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学生辅导记录

2017—2018第一学期四年级三班学生辅导记录 辅导时间9月4日辅导教师姜同涛辅导地点教室被辅导学生李思佳熊志强赖阳康张国奥瞿子洋 辅导内容作业书写格式 辅导过程 1、对几位同学课堂上的积极表现予以肯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2、让几位同学谈谈对自己作业的认识。 3、向他们展示优秀同学的作业,并自我谈谈对优秀作业的看法及与自己作业的区别。 4、请几位同学谈自己今后如何做。 辅 导效果 通过本次辅导,几位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得到肯定后更加积极,并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作业的差距,以后的作业有了更大的进步。

2017—2018第一学期四年级三班学生辅导记录辅导时间9月11日辅导教师姜同涛辅导地点教室被辅导学生陈立新李美清陈子龙阳璐 辅导内容 1、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数学兴趣的培养。 2、加强数学知识的辅导 辅导过程 1、就今天课堂上几位同学的表现做出评析,自己也试着找找不足及改进的措施。 2、举例班内听课认真的同学的课堂表现并展示几位同学的作业及配套练习册,使其认识到良好的听课习惯与成绩成正比。 3、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并做出承诺:以后课堂上做得更优秀。 辅导效果 我发现这些学生课堂发言更积极了,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拿书过来问我不理解之处,虽然有时的小测试他的测试情况不太好,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转入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要求课外习题,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算成功的。今后继续辅导。

2017—2018第一学期四年级三班学生辅导记录辅导时间9月18日辅导教师姜同涛辅导地点教室被辅导学生刘贝王俊江彩 辅导内容近似数 辅导过程 1、让几位学生说说自己对近似数的认识和理解,复习有关近似数和“四舍五入”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2、老师补充有关知识,并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 3、练习: (1)将下列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164897 36548 62987 459753 (2)将下列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1638459225 325000148 2991523646 4、几位同学相互检查并相互评价。 5、让几位同学说说收获。 辅导效果 通过本次辅导,几名同学对求万以上数的近似数有了最基本的掌握,并能熟练掌握运算顺序。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doc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一个学期已将结束,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科教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如下。快随我一起来了解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一个学期已将结束,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科教学,在教学中,本人努力学习教学大纲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编排的特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学期的教学进行探索、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本人学习,做好教材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钻研新的教学大纲,领会其精神,做好教材分析,理解教材编写特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争取安排时间每周三下午观看福建教育台的"精彩教学片段",以及互听课等活动,从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努力做到集人所长,避己所短等,使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2、通过每节课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⑴认真钻研教材,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备好每一节课,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设计不同层次的弹性问题、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提高。使学生体验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⑵在师生关系中,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尽可能地去亲近、感化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心理等。学生有话与老师说,师生关系比较融洽,这一点做得较好。特别是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时,能够畅所欲言,毫不拘束,师生间感情良好。 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 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演示、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

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复习资料——计算题专练.doc

四年级数学暑假复习资料——计算题专练 (1)班别:姓名:学号: 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算。 (48+27) X9 324- (24+13) 369-3429 (186-151) X 154-25 136X101-136 38X5—245 + 5 21+56+79+44 281—81+9+31 983- (583+126) 382 - (127+73) 48X125 175X63 -75X63 15004-25-F4 4000925 (309+139) : (39 -23 )

98X45 355+260+140+245 3604-18X16 4X29X25 98X99 35X8 +35X3-35 27X53-17X53 90- (38+128 + 32) 72-8404-24 (18+42) X ((724-6) 8100: (9X20)425-38+75

90009125 + 8 99X34 192: (150-24X6)

720-720915 32X25X 125 (242+556) +14X8 840 28+70X18 20004-125^8 102X39 49X102-2X49 125X34X8 300-22595+145 325-M3X (266-250) 32X25 499+188 3600924 80X30+30X22-60 623-199

832 + 8 X 15—872 (825+25X8) X4 300—225 + 5+145 201X 43 798— (428+198) 5404-45 X (65+35) 3500—175—925 4X22X125 3200 + 2594 328X 15+72X 15 6300: (63X5) 125X (100+8) 756+483—556 98X35 230X54+540X77

初中数学一对一辅导

初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难度提高了很多,很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由于不适应这种难度的跨越,数学成绩直线下滑,家长们对此十分苦恼,毕竟数学是一门可以将成绩差距拉开很大的学科。针对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不能提高的情况,笔者来告诉您家有学霸一对一辅导是怎么辅导学生突破高分瓶颈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五点: 一、针对性教学思路。比如讲: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做学生的学习小伙伴;采用3+x教学策略,针对性帮助学生解决思维障碍等。 二、成功上好第一次课。利用:3+x教学、思维导图等方法成功上好第一次课。 三、制定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 1、分阶段制定辅导计划 第一阶段,辅导计划是与学校同步巩固为主,以基础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第二阶段,继续巩固基础,专题训练,适当拓展提高。 2、坚持执行计划,培养学习习惯

每次坚持课前诊查,课中精准导学,课末限时训练,全面展示,最后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图,课后完成作业。 3、定期检测 在学习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同时还能避免学生边学边忘的弊端。 四、总结分析 对于如何提高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家有学霸一对一老师觉得离不开以下几点: 1、教师的充分备课。备课除了备知识点、备内容外,还要备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备课。 2、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在一对一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融洽非常重要。如果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那么学生的成绩自然会提升得很明显。 3、持之以恒,培养学习习惯。在一对一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很重要,但是习惯的养成是离不开老师持之以恒的监督的。

家有学霸是一款真人1对1在线学习辅导软件,它支持老师用手机给学生上课,类似于一个超级中小学在线课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找到家有学霸上的老师对自己进行1对1线上辅导;老师通过家有学霸给学生上课,可以极大地提高上课的效率,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孩子辅导作业,解决各种课业难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复习目标:1、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 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 +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公式:(a+b)×c=a×c+b×c 或 a×(b+c) =a×b+a×c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用字母表示:a -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a ÷ b÷ c=a÷(b × 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用字母表示:a÷b÷c=a÷c÷b 第五单元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4、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5、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8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7、8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 (70分) 一、我会填。(第4、5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9分) 1.(湖北武汉)一口平底锅一次只能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那么,煎5条鱼至少需要()分钟。 2.周日小兰帮妈妈做家务如下:用洗衣机洗衣服35分钟,拖地8分钟,擦家具10分钟,择菜5分钟,洗菜5分钟,晾衣服5分钟。若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用()分钟。 3.三个人拍毕业照,拍一张要1分钟,可以拍单人照,也可以拍双人照,每人拍两张照片,至少需要()分钟。 4.看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个()统计图。 (2)才才答对了()道题, 状状答对 了()道题。 (3)()答对题目数量最多, 比路路 多答对()道题。 5.四(1)班和四(2)班各挑选3名同学举行1分钟跳绳对抗赛。比赛规则:一对一分别比赛,胜一次得1分,三局两胜制。四(1)班3名同学成绩分别是①号130下,②号108下,③号128下;四(2)班3名同学成绩分别是①号146下,②号116下,③号129下。最后四(1)班获胜了,他们的出场顺序是怎样安排的?(在下表中填一填)

6.(广东中山)一座桥,从桥的一端走到对岸需要5分钟,从对岸返回也需要5分钟,桥上每次只能容纳2人行走。3名队员从桥的这端走到对岸再返回,最少需要()分钟。 二、我会选。(12分) 1.用一只平底锅烙饼,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烙一张饼需要4分钟(每一面需要2分钟),烙7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A.28 B.20 C.14 2.(广东中山)张力同学感冒了,他想尽快吃完药休息。他要做的事情如下: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等开水变凉6分钟,拿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做完这些事他最少要用()分钟。 A.6 B.7 C.8 3.饭店有甲、乙、丙三位顾客,他们每人点了两道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道菜的时间都相等,为使顾客等待的时间之和最少,则应()。 A.两位厨师给甲、乙做完后,一位厨师再给丙做 B.一位厨师给甲、乙做完后,再给丙做 C.两位厨师分别先给甲、乙各做一道菜,然后给甲、丙各做一道菜,最后分别给乙、丙各做一道菜 三、我会做。(共39分) 1.前进路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四~七月份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共16分) (1)把上表中的数据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10分) (2)四(1)班四~七月份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每格代表()个,四(2)班四~七月份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每格代表()个。(2分) (3)四(1)班()月份回收的易拉罐最少,四(2)班()

202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202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算题专项练习题1. 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1)28.75+12.5= (2)★67-14.83= 验算: 2. 用竖式计算. (1)450÷55 (2)648÷36 (3)642÷71 3.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8×9×125 (2)64+1.7+36+8.3 (3)3×27+27×97 (4)540÷[170-(47+63)] 4. 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1)2.63+4.78= (2)★9.36-3.8= (3)120-70.6= 5. 列竖式计算 (1)2.7+9.26 (2)10.2-5.38 (3)4.8×0.15 6. 计算:140÷65 7. 列竖式计算。4.2×2.06=;0.18×300= 8. 列竖式计算 (1)35×76 (2)69×80 (3)91×69 9.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64.7+36.8= (2)※37.9+2.63= (3)25-4.73= (4)※10.1-3.82= 10. 用竖式计算. (1)54×314 (2)136×38 (3)27×105 (4)160×14. 11. 列竖式计算 ①3.2×0.8 ② 0.98×0.5 ③48×0.35 12.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37.5-17.46 (2)54+32.85 (3)4.75+5.8 (4)54.32-0.85 13.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0.264×519+264×0.481 14. 算一算 2.5×( 3.8×0.04) 7.69×101 46×0.33+54×0.33 0.25×39+0.25 0.125×72 15. 列竖式计算 (1)40×35= (2)25×24= (3)39×19= 16. 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1)658+124= (2)847-326= (3)125×24=

一对一辅导方案-初中数学

阶段性教学辅导方案 一、学生及其教师概括 学生性别年级就读学校 教师性别学科教材版本 学管师性别咨询师来校时间 二、学生个性特点分析(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应试能力;学习类型与性格特点;学科知识实际掌握情况与缺漏之处) 该生非常聪明,上课比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比较积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认识还不够。从试卷完成度和正确率来看,该生初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些知识点较模糊,初二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三、按课程标准达到相应的程度(包括懂得、了解、理解、掌握、学会、形成等等) 理解并掌握课本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下阶段拟采用的方法或措施(兴趣培养;夯实基础;思维训练;知识应用)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数学学习是环环相扣的。针对“初一的基础知识多,初二的难点多,初三的考点多”的情况以及该生的特点,需先从基础开始复习,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数学成绩进步看的见。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初一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构建学生的学习框架,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熟悉中考难度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等。 第二阶段,针对初二知识掌握不牢,对初二知识进行详细认真的复习指导,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各个击破知识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第三阶段,预习初三内容,提前了解并掌握初三知识点,增强自信心,赢在起跑线,游刃有余的投入新学年的学习中,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并适时灵活改变教学思路,结合以点带面的方法,进行系统性和总结性的复习指导。 五、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总课时85 ;辅导时间:2012年7 月—2012 年9月;暑期8课时/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