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驱动电路图

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驱动电路图

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驱动电路图

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驱动电路图

下图是一小型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驱动电路图,二极管选用1N4001系列整流二极管即可,两个发光二极管主要用来指示电机转动方向。

电机正反转电路图

电机正反转电路图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的电气电子原理图如图3-4所示。线路中采用了两个接触器,即正转用的接触器KM1和反转用的接触器KM2,它们分别由正转按钮SB2和反转按钮SB3控制。这两个接触器的主触头所接通的电源相序不同,KM1按L1—L2—L3相序接线,KM2则对调了两相的相序。控制电路有两条,一条由按钮SB2和KM1线圈等组成的正转控制电路;另一条由按钮SB3和KM2线圈等组成的反转控制电路。

220v单相电机正反原理 单相电机不同于三相电机,三相电进入电机后,由于存在120°电角度,所以产生N S N S旋转磁场,推动转子旋转。而单相电进入电机后,产生不了N S N S磁场,所以加了一个启动绕组,启动绕组在定子内与工作绕组错开90°电角度排列,外接离心开关和启动电容后与工作绕组并联接入电源,又因为电容有阻直通交的作用,交流电通过电容时又滞后一个电角度,这样就人为地把进入电机的单相电又分出来一相,产生旋转磁场,推动转子旋转。反转时,只要把工作绕组或者启动绕组的两个接线对调一下就行,产生S N S N的磁场,电机就反转了。 网友完善的答案好评率:75% 单相电机的接线方法,是在副绕组中串联(不是并联)电容,再与主绕组并联接入电源;只要调换一下主绕组与副绕组的头尾并联接线,电机即反转 如果电机是3条出线的,其中一条是公共点!(分别与另外2条线的测电阻其值较小)接电源零线!然后把剩下的两条线并联电容,在电容的一端接220V电源相(火)线,就可以了!若要改变电机转向只要把220V电源相(火)线接在电容的另一端就可以了!

笼型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电路图) 发布: | 作者: | 来源: jiasonghu | 查看:775次 | 用户关注: 接通电源让KMF--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三相电源ABC分别通入电机三相绕组UVW,电动机正转。KMF线圈断电,主触点打开,电机停。让KMR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三相电源ABC通入电机三相绕组变为A—U未变,但B—W,C—V。电动→笼型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要使电动机给够实现反转,只要把接到电源的任意两根联线对调一头即可。为此用两个接触器来实现这一要求。设KMF为实现电机正转的接触器,KMR为实现电机反转的接触器。合上--S 笼型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要使电动机给够实现反转,只要把接到电源的任意两根联线对调一头即可。为此用两个接触器来实现这一要求。 设 KMF 为实现电机正转的接触器, KMR 为实现电机反转的接触器。 接通电源→合上--S 让 KMF--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 三相电源 ABC 分别通入电机三相绕组 UVW ,电动机正转。 KMF 线圈断电,主触点打开,电机停。 让 KMR 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 三相电源 ABC 通入电机三相绕组变 为 A — U 未变,但 B — W ,C — V。电动机将反转

直流电机正反转C程序

//直流电机正反转C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sbit key4=P3^0; sbit key1=P3^1; //sbit set=P3^4; bit flag=0; uchar bai,shi,ge; uint i,count,num; uint disnum;//循环次数 uchar code tabledu[]={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 void delay_12MHZ_s(uint x) { uint j,k,i; for(j=x;j>0;j--) for(k=112;k>0;k--) for(i=1114;i>0;i--); } void delay_ms(uint x) { uint j,k; for(j=x;j>0;j--) for(k=112;k>0;k--); } void display_sm()//三位数码管显示循环次数 { bai=disnum/100; shi=disnum%100/10; ge=disnum%10; dula=1; if(bai==0)//如果百位是0则不显示百位 P0=0xff; else P0=tabledu[bai];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e; wela=0; delay_ms(10);

单相电机的倒顺开关正反转接线图及原理(一看便能搞懂)

单相电机的倒顺开关接线及原理 有不少电工对单相电机的接线搞不清。我先对单相电机的正反转原理讲一下。单机电机里面有二组线圈,一组是运转线圈(主线圈),一组是启动线圈(副线圈),大多的电机的启动线圈并不是只启动后就不用了,而是一直工作在电路中的。启动线圈电阻比运转线圈电阻大些,量下就知了。启动的线圈串了电容器的。也就是串了电容器的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并联,再接到220V电压上,这就是电机的接法。当这个串了电容器的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并联时,并联的二对接线头的头尾决定了正反转的。比起三相电动机的顺逆转控制,单相电动机要困难得多,一是因为单相电动机有启动电容、运行电容、离心开关等辅助装置,结构复杂;二是因为单相电动机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不一样,不能互为代用,增加了接线的难度,弄错就可能烧毁电动机。 有接线盒的单相电动机内部接线图

上图,是双电容单相电动机接线盒上的接线图,图上清晰的反映了电动机主绕组、副绕组和电容的接线位置,你只需要按图接进电源线,用连接片连接Z2和U2,UI和VI,电动机顺转,用连接片连接Z2和U1,U2和VI,电动机逆转。 单相电动机各个元件也好鉴别,电容都是装在外面,用肉眼就可以看清楚接线位置(如上图)启动电容接在V2—Z1位置,运行电容接在V1—Z1间,从里面引出的线也好鉴别,接在(如上图)UI—U2位置的是运行绕组,接在Z1—Z2位置的是启动绕组、接在V1—V2位置的是离心开关。用万用表也容易区分6根线,阻值最大的是启动绕组,阻值比较小的运行绕组,阻值为零的是离心开关。如果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阻值一样大,说明这两个绕组是完全相同的,可以互为代用。单相电动机的绕组两端和电容两端不分极性,任意接都可以,但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不能接反,启动电容和运行电容不能接反,否则容易烧启动绕组 以下是自己为了消化吸收而画的接线图,在此献给广大电工朋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本人学识粗浅,特建立 QQ群:79694587 以便大家相互学习。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要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只要将接至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接线,即可达到反转的目的。下面是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图中主回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U―V―W接入电动机。当接触器

KM1的三对主触头断开,接触器KM2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就向相反方向转动。电路要求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不能同时接通电源,否则它们的主触头将同时闭合,造成U、W两相电源短路。为此在KM1和KM2线圈各自支路中相互串联对方的一对辅助常闭触头,以保证接触器KM1和KM2不会同时接通电源,KM1和KM2的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称为联锁或互锁作用,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就叫联锁或互锁触头。 正向启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l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正向运转。 停止过程: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l线圈断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触点断开,以保证KMl线圈持续失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l的主触点持续断开,切断电动机定子电源,电动机停转。 反向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通电,与SB3并联的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2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2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反向运转。 对于这种控制线路,当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时,就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B1,再按反转按钮SB3,才能使电机反转。如果不先按SB1,而是直接按SB3,电动机是不会反转的。

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正反转资料

目录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 1.1 总体设计方案 (1) 1.2 软硬件功能分析 (1) 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 (2) 2.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2) 2.2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2) 2.3 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 (4) 2.4 独立按键电路设计 (5) 2.5 系统供电电源电路设计 (5) 2.5.1直流稳压电路中整流二极管的选取: (6) 2.5.2直流稳压电路中滤波电容的选取: (6) 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7) 3.1 软件总体设计思路 (7) 3.2 主程序流程设计 (7) 附录1 总体电路图 (10) 附录2 实物照片 (11) 附录3 C语言源程序 (12)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1 总体设计方案 早期直流传动的控制系统采用模拟分离器件构成,由于模拟器件有其固有的缺点,如存在温漂、零漂电压,构成系统的器件较多,使得模拟直流传动系统的控制精度及可靠性较低。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已经广泛使用于直流传动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控制。由于微处理器以数字信号工作,控制手段灵活方便,抗干扰能力强。所以,全数字直流调速控制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比模拟直流调速系统大大提高。所以,本次实习采用了驱动芯片来驱动直流电机,并运用单片机编程控制加以实现。 系统设计采用驱动芯片来控制的,所以控制精度和可靠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驱动芯片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完善的特点,从而极的大简化了硬件电路的设计。 图1.1 直流电机定时正反转方案 1.2 软硬件功能分析 本次实习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按键输入模块、LED显示模块及电机驱动模块组成。采用带中断的独立式键盘作为命令的输入,单片机在程序控制下,定时不断给L293D直流电机驱动芯片发送PWM波形,H型驱动电路完成电机正,反转控制;同时单片机不停的将变化的定时时间送到LED数码管完成实时显示。

电机正反转联动控制电路图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元件安装图

元件明细表 1、线路的运用场合: 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2、控制原理分析 (1)、控制功能分析:A、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 B、为什么要实现联锁? 这两个问题是本控制线路的核心所在,务必要透彻地理解,否则只会接线安装,那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外,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计划先让学生温书预习(5分钟)、寻找答案,再集中讲解。先提问抽查,让学生能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最后再总结归纳,解答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统一全班思路。答案如下: A、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 相对调。 B、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和接触器联锁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

(2)、工作原理分析 C、停止控制: 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 (3)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方便;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操作方便但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双重联锁正反 转控制线路则兼有两种联锁控制线路的优点,操作方便,工作安全可靠。 3、怎样正确使用控制按钮? 控制按钮按用途和触头的结构不同分停止(常闭按钮)、起动按钮(常开按钮)和复合按钮(常开和常闭组合按钮)。按钮的颜色有红、绿、黑等,一般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起动”。接线时红色按钮作停止用,绿色或黑色表示起动或通电。 三、注意事项

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2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1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两周设计成绩: 2016年6月24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3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3 原始数据及主要任务------------------------------------------3 技术要求----------------------------------------------------3 三、单片机简介-------------------------------------3 四、软件设计---------------------------------------4

系统分析及应用种类-------------------------------------------4 系统设计-----------------------------------------------------5 五、电路设计---------------------------------------5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5 显示电路设计-------------------------------------------------6 按键设计-----------------------------------------------------6 Proteus 仿真图-----------------------------------------------6 Protel 99se 原理图-------------------------------------------7 六、程序设计---------------------------------------7 七、操作控制--------------------------------------12 八、心得体会--------------------------------------12 九、参考文献--------------------------------------12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长达两周的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学会利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掌握电路的设计与组装方法,进行软硬件联机调试。学会查阅相关专业技术资料及设计手册,提高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并完成课程设计相关任务。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原始数据及主要任务 1.设计直流电机控制电路。 2.设计数码管显示电路。 3.设计开关电路。 4.分配地址,编写系统程序。 5.利用Protel设计硬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 6.软硬件联机调试。

直流电机正反转实验报告

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作品设计报告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性能、自动化程度等已是人们选择产品的主要因素。直流电机正反转的控制具有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很多产品。实现直流电机正反转的控制是很多产品设计的核心问题,它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题名称 直流电机正反转的控制 组员 指导老师 课题意义 实现直流电机正反转的控制在生活中得到了很多实际性的应用,例如洗衣机的工作、遥控汽车的操作、DVD的应用等等。它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乐趣。不只是生活中它还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设计思路 1.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控制电机正反向运转 2. 源于一个故障分析题,在一电路中,接通电源闭合开关,单刀双掷继电器发出很大噪音,经过分析发现如图问题 由此我们想到用继电器的特性,在正向控制电路中串接反向常开开关,在反向控制电路中串接正向常开开关,实现电器互锁 3.在电机的电源干线上串接停止开关实现电机,供电线路,电气控制器件等设备的保护 4.考虑到实际生产应用中电源干线不能装在离工作人员很近的地方,为便于操作,我们在电路中加入了控制按键带自锁的开关AN3 5为更直观分辨清楚电机是正转还是反转我们引入了两发光二极管 二.操作方法 接上电源 正转,闭合SW1,AN3此时按一下触发电键AN1电机开始正转,按下AN2不影响,即实现电器互锁 断开AN3或SW1,电机停止转动 反转,闭合SW1,AN3此时按一下触发电键AN2电机开始反转,按AN1无反应 三.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1.我们以前没接触过面包板,花了一些时间对它有一定了解 2.第一次花了很长时间将电路连接好,失败了有点失落,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认真观察发现两个八脚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及实际接线图(个人学习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及plc接线与编程在图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PLC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交流接触器. 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X0变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使KM1的线圈通电,电机开始正转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与Y1的常闭触电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互锁”,即将反转启动按钮X1的常闭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启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是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

以不安停止按钮SB1,直接安反转启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敞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点击正转变为反转。 在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的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触点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大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触点故障引起的电源短路事故。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者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在PLC外部设置KM1和KM2的辅助常闭触点组成的硬件互锁电路(见图2),假设KM1的主触点被电弧熔焊,这时它与KM2线圈串联的辅助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因此KM2的线圈不可能得电。 图1中的FR是作过载保护用的热继电器,异步电动机长期严重过载时,经过一定延时,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其常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过载时接触其线圈断电,电机停止运行,起到保护作用。 有的热继电器需要手动复位,即热继电器动作后要按一下它自带的复位按钮,其触点才会恢复原状,及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这种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可以像图2那样接在PLC的输出回路,仍然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这反而可以节约PLC的一个输入点。 有的热继电器有自动复位功能,即热继电器动作后电机停止转,串接在主回路中的热继电器的原件冷却,热继电器的触点自动恢复原状。如果这种热断电器的常闭触点仍然接在PLC的输出回路,电机停止转动后果一段时间会因热继电器的触点恢复原状而自动重新运转,可能会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因此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不能接在PLC的输出回路,必须将它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端(可接常开触点或常闭触点),用梯形图来实现点击的过载保护。如果用电子式电机过载保护来代替热继电器,也应注意它的复位. 电动机正反转实物接线图

直流电机正反转、正反转加速课程设计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报告题目: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1月3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直流电动机是人类最早发明和应用的一种电机。直流电机可作为电动机用,也可作为发电机用。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转换成机械能的而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的电器设备。与交流电动机相比,直流机因结构复杂、维护困难、价格较贵等缺点制约了它的发展,但是它具有良好的起动、调速和制动性能,因此在速度调节要求较要、正反转和起动频繁或多个单元同步协调运转的生产机械上,仍广泛采用直流电动机拖动。在工业领域直流电动机仍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有必要了解直流电动的运行特性。 关键词:直流电动机;发电机;调速;频率

一、概述 (1) 二、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 三、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3) 1.定子 (3) 2.转子 (3) 四、电动机机械特征 (4) 五、P W M调速原理 (5) 1.PWM调速方法 (5) 2.PWM实现方式 (6) 六、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8) 七、结论与心得 (10) 八、参考文献 (10)

一、概述 用单片机空中直流电机时,需要加驱动电路,为直流电机提供足够大的驱动电流使用不同的直流电机,其驱动电流也不同,我们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驱动电路,通常有以下几种驱动电路:三极管电路放大驱动电路、电机专用驱动电路模块和达林顿驱动器等。如果是驱动单个电机,并且电机的驱动电流不大时,我们可用三级管搭建驱动电路,不过这样要稍微麻烦些。如果电机所需要的驱动电电流较大,可直接选用市场上现成的电机专用驱动模块,这种模块接口简单,操作方便,并可为电机提供较大的驱动电流,不过它的价格要贵一些。 我们控制电机主要是控制他的PWM它是按一定规律改变脉冲序列的脉冲宽度,以以调节输出量和波形的一种调制方式,我们在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是矩形波PWM 信号,在控制时需要调节PWM波的占空比。占空比是指高电平持续时间在一个周期时间内的百分比。控制电机的转速时,占空比越大,速度越快,如果全为高电平,占空比100%时,速度达到最快。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及实际接线图个人学习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及plc接线与编程 在图1是三相异步正反转控制的电路和控制,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 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X0变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使KM1的线圈通电,开始正转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与Y1的常闭触电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互锁”,即将反转启动按钮X1的常闭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启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是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以不安停止按钮SB1,直接安反转启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敞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点击正转变为反转。 在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的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触点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大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触点故障引起的短路事故。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者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短路事故。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在PLC外部设置KM1和KM2的辅助常闭触点组成的硬件互锁电路(见图2),假设KM1的主触点被电弧熔焊,这时它与KM2线圈串联的辅助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因此KM2的线圈不可能得电。 图1中的FR是作过载保护用的热继电器,异步电动机长期严重过载时,经过一定延时,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其常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过载时接触其线圈断电,电机停止运行,起到保护作用。 有的热继电器需要手动复位,即热继电器动作后要按一下它自带的复位按钮,其触点才会恢复原状,及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这种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可以像图2那样接在PLC的输出回路,仍然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这反而可以节约PLC的一个输入点。 有的热继电器有复位功能,即热继电器动作后电机停止转,串接在主回路中的热继电器的原件冷却,热继电器的触点恢复原状。如果这种热断电器的常闭触点仍然接在PLC的输出回路,电机停止转动后果一段时间会因热继电器的触点恢复原状而自动重新运转,可能会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因此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不能接在PLC的输出回路,必须将它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端(可接常开触点或常闭触点),用梯形图来实现点击的过载保护。如果用式电机过载保护来代替热继电器,也应注意它的复位. 电动机正反转实物接线图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要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只要将接至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接线,即可达到反转的目的。下面是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图中主回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U―V―W接入电动机。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断开,接触器KM2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就向相反方向转动。电路要求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不能同时接通电源,否则它们的主触头将同时闭合,造成U、W两相电源短路。为此在KM1和KM2线圈各自支路中相互串联对方的一对辅助常闭触头,以保证接触器KM1和KM2不会同时接通电源,KM1和KM2的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称为联锁或互锁作用,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就叫联锁或互锁触头。 正向启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l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正向运转。 停止过程: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l线圈断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触点断开,以保证KMl线圈持续失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l的主触点持续断开,切断电动机定子电源,电动机停转。 反向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通电,与SB3并联的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2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2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反向运转。 对于这种控制线路,当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时,就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B1,再按反转按钮SB3,才能使电机反转。如果不先按SB1,而是直接按SB3,电动机是不会反转的。

小型直流电机正反转驱动电路

用8550 和ULN2003 驱动小型直流电机正反转 51 单片机的输出能力有限,带动一两个LED 还是可以的,带动电动机、继电器等等,就难以承担了。 一般来说,常用的扩充51 单片机带负载能力的芯片有:75452、MC1413、ULN2003 系列、L298...。 这几种芯片,做而论道都使用过。 在ULN2003 内部,有七个高耐压、大电流NPN 达林顿管构成的反相器,输入5V 的TTL 电平,输出可达500mA/50V。ULN2803 里面有八个反相器,它们的电气性能是相同的。 ULN2003 (及ULN2803) 的输出端是开路结构,只能驱动灌电流负载;它的内部是反相器;所以,它们都是用输入高电平来驱动的。 在网上发现一个题目:https://www.doczj.com/doc/8e10309672.html,/question/427268344.html 题目要求用ULN2803 和8550,驱动一个直流电机,控制它正反转。 题目中的电路,用了两片2803,且直接放在了单片机引脚和电机之间,这就有些不合适了。 51 单片机刚开机时,在复位阶段,输出的都是高电平。这个时间,有可能会“较长”,几十毫秒都是可能的。 按照题目中电路,在单片机复位期间,受控电路就都导通了,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动作,甚至会造成元器件的损坏。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发生的。 如果利用ULN2003 中的闲置部分,把单片机的输出信号先反一下相,这就可以避免在输出高电平时产生的误动作。 但是,也要注意,这以后,在正常工作期间,千万就不能都输出低电平了。 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令单片机同时输出两个低电平,也可以达到“自毁”的目的。 ULN2003 + 8550 组合,是做而论道常用的电路器件,用它们构成的电机驱动电路,曾经在做而论道的产品中出现过。 下图是做而论道设计的小型直流电机正反转驱动电路。

直流电机PWM调速电路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直流电机PWM调速电路 班级电气工程1101学号1101205304 学生姓名xxx 专业电气信息类 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小组 xxxxx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2年5月 一、设计目的 a)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b)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c)进行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d)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电机驱动主回路,实现直流电机的正反向驱动; 2.设计PWM驱动信号发生电路; 3.设计电机转速显示电路; 4. 设计电机转速调节电路;可以按键或电位器调节电机转速; 5.安装调试; 6.撰写设计报告。

三、设计思想及设计原理 1.信号可以采用数字方法给定,也可以采用电位器给定。建议采用数字方法。 2.PWM信号可以采用三角波发生器和比较器产生,也可采用数字电路及可编程器件产生。建议采用数字方法。 3.正反转主回路可以采用双极型器件实现,也可以用MOS器件实现; 4.转速测量电路可以采用增量型光电编码器,也可采用自行制作的光电编码电路、霍尔传感器以及其它近似测速方法。建议采用光电编码器。 5.显用数字方法显示电机转速。采用光电编码等方法的脉冲测速方法时,可采用计数法测量电机转速;电机转速信号为模拟信号时,可采用数字表头显示转速。建议采用数字方法。 6.(提高部分)可以采用反馈控制技术对系统进一步完善。 四、单元电路设计 4.1 LM324组成的PWM直流电机产生电路 4.1.1 它主要由U1(LM324)和Q1组成 图4.1中,由U1a、U1d组成振荡器电路,提供频率约为400Hz的方波/三角形波。U1c产生6V的参考电压作为振荡器电路的虚拟地。这是为了振荡器电路能在单电源情况下也能工作而不需要用正负双电源。U1b这里接成比较器的形式,它的反相输入端(6脚)接入电阻R6、R7和VR1,用来提供比较器的参考电压。这个电压与U1d的输出端(14脚)的三角形波电压进行比较。当该波形电压高于U1b的6脚电压.U1b的7脚输出为高电平;反之,当该波形电压低于U1b的6脚电压,U1b的7脚输出为低电平。由此我们可知,改变U1b的6脚电位使其与输入三角形波电压进行比较。就可增加或减小输出方波的宽度,实现脉宽调制(PWM)。电阻R6、R7用于控制VR1的结束点,保证在调节VR1时可以实现输出为全开(全速或全亮)或全关(停转或全灭),其实际的阻值可能会根据实际电路不同有所改变。 图4.1中,Q1为N沟道场效应管,这里用作功率开关管(电流放大),来驱动负载部分。前面电路提供的不同宽度的方波信号通过栅极(G)来控制Q1的通断。LED1的亮度变化可以用来指示电路输出的脉冲宽度。C3可以改善电路输出波形和减轻电路的射频干扰(RFI)。D1是用来防止电机的反电动势损坏Q1。 当使用24v的电源电压时,图1电路通过U2将24V转换成12V供控制电路使用。而Q1可以直接在21v电源上,对于Q1来讲这与接在12v电源上没有什么区别。参考图1,改变J1、J2的接法可使电路工作在不同电源电压(12V或24V)下。当通过Q1的电流不超过1A时,Q1可不用散热器。但如果Q1工作时电流超过1A时,需加装散热器。如果需要更大的电流(大于3A),可采用IRFZ34N

接触器正反转的实物接线方法

接触器正反转的实物接 线方法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接触器正反转的实物接线方法 我们知道三相交流电机如果想换个转向,则只要把其中两相对换就可以,那么你说的接触器正反转也是这个原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KM1吸合与KM2吸合对比,正好是其中A相与C相对换,从而实现正反转之间的转换. QS:总开关 KM1:正转接触器 KM2:反转接触器 FR:热继电器 M3~:三相异步电机 PE:电机外壳接地 FU:控制线路熔断器 SB1:停止按钮 SB2:反转启动按钮 SB3:正转启动按钮 合上空开,按下SB2,KM2线圈得电,KM2主触点接通,电机反转,同时KM2常开辅助触点接通,这时放松SB2,但由于KM2常开辅助触点接通,所以KM2还是吸合的.这叫自锁. 按下SB1:由于此时KM2线圈失电,KM2主触点断开,电机停止,同时KM2常开辅助触点也断开,这时放松SB1,但由于KM2常开辅助触点已断开,所以KM2不会从新吸合. 按下SB3(正转)和电机反转的原理是一样的. 这里SB2常闭触点作用是:当按下SB2时,如果再同时按SB3,但KM1还是不会得电,这叫按钮互锁 KM2常闭触点作用是:当KM2吸合时,KM1不可能得电.这叫接触器互锁.所以这里有两个互锁.这叫双重联锁电路.因为正反转电路中绝不允许两个接触器同时吸合,否则会引起主电路短路.(重点) FR热继电器作用.电机启动后,当主电路中电流太大时(电机过载),FR中的常闭触点会断开,从而把控制线路断开.原理和SB1是一样的.起保护作用.(图1)显示的是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接线图,而且是采用按钮加接触器辅助触电的双重互锁,带自保持的控制方式,控制回路电压为线电压。从原理上看是没有问题的,能够实现基本功能。但是我觉得热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一般都接在接触器线圈与电源“2”之间,这样做的目的是当热继电器动作以后其常闭接点断开,此时整个控制回路除了SB1的一端(1)以及热继电器常闭接点的一端(2)带电以外,其他元件都不带电,特别是接触器的线圈是不带电的,既有效的减少了人员因为检查动作原因而触电的危险又能使线圈彻底断电。因为通常热继电器动作都是由于主回路电流长时间过大,使得继电器内双金属片温度达到动作值后保护动作而切断主回路,达到保护电动机以及接触器的目的。

电机正反转联动控制电路图

电机正反转联动控制电路图

————————————————————————————————作者:————————————————————————————————日期:

[电工]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 2005-10-31 生产实习课教案 课题名称总课题:双重联锁 正反转控制线路 授 课主要 内容 1、控制原理分析 2、工作原理分析 3、安装接线 授 课 课 时 18 h 需 用 课 日 3 天 分课题: 按钮联锁与接触器联锁 起 止 日 期 9.1-9.3 课题要求 技术理 论知识 线路运用场合、控制原理、工作原理、正确使用控制按钮实际技 术操作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接线 设备、工、 刃量具准备 一字及十字螺丝刀、电笔、尖嘴钳、剥线钳、电动机材料 准备 转换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端子排; BVV-2.5mm2、BVV-1mm2、BVV-1mm2接地线示范操 作准备 线耳的制作示范、接线技巧的示范 产品名称 是否 生 产产 品 图 号 件 数 定额工时 余(缺) 工时安排 备注 工 人 学 生 合 计 否

课题实习结束小结1、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运用场合 2、正反转控制原理 3、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4、线路安装接线情况总结 5、通电试验情况总结 分课题: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元件安装图

元件明细表 序号代号名称型号规格 数 量 1 M 三相异步电 机 Y112M-4 4kW、380V、△接法、8.8A、1440r/min 1 2 QS 组合开关HZ10-25/ 3 三极、25A 1 3 FU1 熔断器RL1-60/25 500V、60A、配熔体25A 3 4 FU2 熔断器RL1-15/2 500V、15A、配熔体2A 2 5 KM1、 KM2 接触器CJ10-10 10A、线圈电压380V 2 6 FR 热继电器JR16-20/3 三极、20A、整定电流8.8A 1 7 SB1-SB3 按钮LA10-3H 保护式、380V、5A、按钮数3位 1 8 XT 接线端子排JX2-1015 380V、10A、15节 1 安装工艺要求 1、元件安装工艺 安装牢固、排列整齐 2、布线工艺

电机正反转联动控制电路图

[电工]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 2005-10-31 生产实习课教案 课题名称总课题:双重联锁 正反转控制线路 授 课主要 内容 1、控制原理分析 2、工作原理分析 3、安装接线 授 课 课 时 18 h 需 用 课 日 3 天 分课题: 按钮联锁与接触器联锁 起 止 日 期 9.1-9.3 课题要求 技术理 论知识 线路运用场合、控制原理、工作原理、正确使用控制按钮实际技 术操作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接线 设备、工、 刃量具准备 一字及十字螺丝刀、电笔、尖嘴钳、剥线钳、电动机材料 准备 转换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端子排; BVV-2.5mm2、BVV-1mm2、BVV-1mm2接地线 示范操 作准备 线耳的制作示范、接线技巧的示范 产品名称 是否 生 产产 品 图 号 件 数 定额工时 余(缺) 工时安排 备注 工 人 学 生 合 计 否

课题实习结束小结1、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运用场合 2、正反转控制原理 3、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4、线路安装接线情况总结 5、通电试验情况总结 分课题: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元件安装图

元件明细表 序号代号名称型号规格 数 量 1 M 三相异步电 机 Y112M-4 4kW、380V、△接法、8.8A、1440r/min 1 2 QS 组合开关HZ10-25/ 3 三极、25A 1 3 FU1 熔断器RL1-60/25 500V、60A、配熔体25A 3 4 FU2 熔断器RL1-15/2 500V、15A、配熔体2A 2 5 KM1、KM2 接触器CJ10-10 10A、线圈电压380V 2 6 FR 热继电器JR16-20/3 三极、20A、整定电流8.8A 1 7 SB1-SB3 按钮LA10-3H 保护式、380V、5A、按钮数3位 1 8 XT 接线端子排JX2-1015 380V、10A、15节 1 安装工艺要求 1、元件安装工艺 安装牢固、排列整齐 2、布线工艺

电机正反转控制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电机正反转控制设计 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XX年X月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电机正反转控制设计 电机正反转控制设计 摘要 直流电动机是人类最早发明和应用的一种电机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转换成机械能的而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的电器设备。与交流电动机相比,直流机因结构复杂、维护困难、价格较贵等缺点制约了它的发展,但是它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因此在速度调节要求较要、正反转和起动频繁或多个单元同步协调运转的生产机械上,仍广泛采用直流电动机拖动,在工业领域直流电动机仍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介绍了基于H桥驱动的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系统,系统采用继电器搭建H桥驱动电路,驱动信号由红外遥控接收器提供。 关键词:电机正反转继电器H桥

目录 第1章绪论 (3)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3)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1.2 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历史 (3) 1.1.3直流电动机控制的研究现状 (5) 1.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5) 第二章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7) 2.1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8) 2.1.1 定子 (8) 2.1.2 转子 (9) 2.2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 (9) 第三章直流电机正反转电路设计 (13) 3.1 继电器选型 (13) 3.2 继电器H桥驱动电路 (14)

第1章绪论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在电气时代的今天,电动机一直在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商务与办公设备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中,都大量地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电动机。以前电动机大多使用继电器实现双向转动以及由模拟电路组成的控制柜进行控制,现在普遍使用单片机控制H桥驱动电路实现电机正反转取代模拟电路作为电机控制器。当前电机控制器的发展方向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现有的专用集成电路未必能满足苛刻的新产品开发要求,为此可考虑开发电机的新型单片机控制器。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动机的控制技术的发展得力于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永磁材料技术、电动控制技术、微机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正是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机控制技术在近20多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电动机的控制部分已由模拟控制逐渐让位于以单片机和H桥驱动模块为主的微处理器控制,形成数字和模拟的混合控制系统和纯数字控制的应用,并曾向全数字化控制方向快速发展。而国外交直流系统数字化已经达到实用阶段。 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本设计将介绍一种基于H桥驱动作为基础、单片机内部时钟产生PWM调速的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首先对直流调速控制电路进行设计来实现对速度的控制、检测、显示;再对直流调速控制主回路进行设计,其采用了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然后进行系统的软件设计。 1.1.2 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历史 常用的控制直流电动机有以下几种:第一,最初的直流调速系统是采用恒定的直流电压向直流电动机电枢供电,通过改变电枢回路中的电阻来实现调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设备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但缺点是效率低、机械特性软、不能在较宽范围内平滑调速,所以目前极少采用。第二,三十年代末,出现了发电机-电动机(也称为旋转变流组),配合采用磁放大器、电机扩大机、闸流管等控制器件,可获得优良的调速性能,如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十比一至数十比一)、较小的转速变化率和调速平滑等,特别是当电动机减速时,可以通过发电机非常容易地将电动机轴上的飞轮惯量反馈给电网,这样,一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