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生态学题型(附复习资料-红色为不确定部分)

园林生态学题型(附复习资料-红色为不确定部分)

园林生态学题型(附复习资料-红色为不确定部分)
园林生态学题型(附复习资料-红色为不确定部分)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成分的性质和数量的改变。

滞尘效应、植物叶片表面的特性和本身的湿润性决定了植物具有较强的滞尘能力。在重力和风的作用下,粉尘可沉降在植物表面,通过其枝叶对粉尘的截留和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滞尘效应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

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

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

面?

(1)维持碳氧平衡;(2)吸收有害气体;(3)滞尘作用;(4)减菌效应;(5)减噪效应;(6)园林植物增加负离子效应;(7)园林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8、常见的防风林结构有3种:

紧密(不透风)结构。稀疏(疏透)结构。透风(通风)结构

9、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划分:

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划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型污染。

10、园林植物大气污染抗性确定方法。

污染区调查;定点栽培对比法;人工熏气法

11、简答滞尘效应原理。

种群生态学:

一、名词、填空、选择

?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作用。

?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

而进化的现象。

?生态位: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入侵:指由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

地扩展的过程。

高斯假说:不存在他感作用的两种相似物种,因生长速度的快慢,一种使另一种趋于灭亡的竞争现象。

二、填空、选择、简答

1、种群年龄结构的基本类型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

答:a增长型种群: 幼年组个体数多,老年组个体数少,种群的死亡率小于出生率,种群迅速增长。b稳定型种群: 种群出生率大约与死亡率相当,种群稳定。c下降型种群: 幼年组个体数少,老年组个体数多,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种群数量趋向减少。

2、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有哪两个?解释一下最后产理

恒值法则产生的原因?

答:-3/2自疏法则和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形成原因:在高密度(或者说,植株间距小、彼此靠近)情况下,植株彼此之间对光、水、营养物等资源的竞争激烈,在有限的资源中,植株的生长率降低,个体变小(包括其中构件数少)3、指数形增长与逻辑斯谛形增长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资源有限还是无限

4、举例说明何为互利共生,何为偏利共生?

答:地衣,互利共生;附生现象是偏利共生。

5、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哪几种?

答:均匀、随机、集群。

6、简答园林植物种群特征。

答:(1)园林植物种群增长为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即种群增长受到环境容量的影响。(2)当人为管理较为精细时,种群的波动较小;但当环境变化较大时,种群易受到伤害。(3)种群平衡性较弱(4)种群的空间分布包括均匀、随机和聚集分布。(5)种群调节以遗传调节为主。

群落生态学

一、名词、填空、选择

?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

成,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最小面积:就是说至少要求这样大的空间,才能包括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物种。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建群种:优势层(指乔木层)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重要值: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生活型: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是相似的。

?层片:同种生活型植物构成。

?演替:是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波动:群落内部的短期可逆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

?原生裸地:指以前完全没有植物的地段,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甚至植被下的土壤条件也不复存在。

?次生裸地:是植物现已被消灭,土壤中仍保留原来群落中的植物繁殖体。

二、填空、选择、简答

1、什么是群落,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具有一定的外貌;(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三)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四)形成群落环境;(五)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六)一定的动态特征;(七)一定的分布范围;(八)群落的边界特征;

2、简答群落垂直分层的意义

答: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减缓了竞争

3、群落交错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主要特点:①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在这里,群落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密度比相邻群落大。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②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本身特有的种,这是因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和隐蔽条件。

4、简答单元顶极论与多元顶极论的主要区别。

答:单元顶级论,(1)只有气候才是演替的决定因素;(2)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成气候顶级。多元顶级论,1).气候外的因素也决定顶级的形成2).所有群落不一定趋于同一个顶级。

5、了解群落演替及其类型。

答:一、按照演替时间: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二、按

照演替的起始条件: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三、按照演替基质的性质:水生演替和旱生演替四、按照演替的方向: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

生态系统生态学

一、名词、填空、选择

?食物网:生物之间的捕食和被食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条链,而是错综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网状结构,即食物网。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生物量 ():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生物放大:某些物质当他们沿食物链移动时,既不被呼吸消耗,又不容易被排泄,而是浓集在有机体的组织中,这一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成分,它们是

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

答: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态系统.

2、举例说明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

答: 生物之间的捕食和被食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条链,而是错综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网状结构,即食物网。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自行举例:如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兔子、羊、草之间关系。

3、假定某块土地上所产的农作物可供100人食用,如果人们

吃掉地里的一半农作物,另一半用来养牛,然后吃牛肉,那么这块地可供养多少人(假设第二性生产效率为10%)。

答:55人。

4、简答碳循环途径

答:生物的同化和异化过程。大气和海洋间的2交换。碳酸盐的沉淀作用.。人类的开采燃烧过程。

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单向;随营养级逐级递减

6、森林和农田哪一个对土壤消耗较大?为什么?

答:农作物对土壤的消耗大。原因是: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有其完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森林本身通过对养分的吸收、归还,能够有效地将养分保存在生态系统内部,而农作物是人类活动的产物,随着农作物的收割,大量养分被带走。

7、三向地带性。水平包括纬度(热量)地带性、经度(水分)

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热量、水分)。我们国家从南到北,森林分布规律。。。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8、热带雨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高的类型。

三、论述(自己穿插进一些联接语言,这些只是知识点。)

1、岛屿生态学说与自然保护区设计之间的关系。

答:岛屿效应:岛屿面积越大种数越多。的平衡说:岛屿上的物

种数决定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平衡。岛屿是地理学上的术语,自然保护区是在自然生境“海洋”中人为划分出的生境岛屿。

保护区面积越大,越能支持或供养更多的物种;面积小支持的种数也少。

保护区的边缘生境更适合于某些物种的生存。

若每一小保护区支持的都是相同的一些种,那么大保护区能支持更多种;

多个小保护区有利于隔离传染病

空间异质性丰富的区域,多个小保护区能保护更多的物种

保护大型动物需较大面积的保护区

在各个小保护区之间的“通道”或走廊,对于保护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它能减少被保护物种灭亡的风险,而且细长的保护区,有利于物种的迁入。

要考虑到景观多样性。

2、论述园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1)以生物化学循环为主;(2)人工投入养分较多;(3)养分元素流失量相对较少;(4)人为得控制养分的流失是降低养分成分的有效。

(完整版)《园林树木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园林树木学1卷 一:拉丁文(10’) 1.玉兰 2.樟树 3.Phoebe sheareri 4.银杏 5.雪松 6.Popolus 7.蔷薇科 8.山茶 9.Cercis chinensis 10.桂花 二:填空题(20’) 1.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从作为植物学的命名法。 2.雪松,,,巨杉,日本五针松并称为世界五大庭院树种。 3.举出先花后叶的三种植物:,,。 4.,,被称为“岁寒三友”。 5.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6行道树是为了美化,,等目的。 7木兰科的典型特征是。 8举出三种叶对生的科名,,。 9,园林建设中,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可分为,,叶木类, 根木类和干枝类六种。 10,池杉和水杉在根上的共同点是。 三:选择题(15’) 1. 下列树种,不适合用作地被的是()。 A 常春藤 B 杜鹃 C 梧桐 D 八角金盘 2.下列树种,先花后叶的为()。 A 樟树 B 石楠 C 木兰 D 合欢 3.下列树种,针叶为2针一束的是()。 A 马尾松 B 雪松 C 白皮松D红松 4.下列树种中,属常绿乔木的为()。 A 金钱松B樟树C 胡桃 D 夹竹桃 5. 下列树种,果实成熟时为黄色者的是()。 A 银杏 B 山楂C樟树 D 樱桃 6.下列树种中,果实紫黑色的为()。 A 樱桃 B 山楂 C 石楠 D 女贞 7.下列树种中,叶序对生的为()。 A 三角枫 B 樟树 C 广玉兰 D 冬青 8. 下列树种,()为异色叶树。 A.银杏 B.水杉C紫叶小檗 D.鹅掌楸 9. 下列树种,()为秋色叶树。 A.香樟 B.水杉 C.紫叶小檗 D.广玉兰 10.下列树种,适于作垂直绿化的是() A.绣线菊 B.栀子 C.紫藤 D.含笑 11. 下列树木中,()果实为核果。 A.桑树 B.构树 C.杜鹃 D.樱花 12.下列树木中,叶为羽状复叶的是()。

园林生态学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园林生态学网上作业题 1题 一、名词:(每题4分,共20分) 1、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2、脑基耶尔的生活型系统:是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1905)创立的,以温度和湿度作为揭示生活型的基本因素,以植物度过不良季节的适应方式作为分类基础的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具体的就是以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以及保护的方式为依据,把高等植物分为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五大生活型类群。) 3、偏冠现象:很多树木由于接受到的光照强度不均匀,枝叶向强光方向生长茂盛,向弱光方向生长孱弱或不能生长,形成明显树冠偏向一侧的现象 4、顶极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是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群落。 5、根际效应:根向根际土壤中分泌的或根系死细胞脱落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使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的现象。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园林生物群落中的各物种间普遍存在的竞争、(1)捕食、(2)寄生和(3)共生等各种关系,是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 2、极端低温对植物的伤害可以分为直接伤害和间接伤害,间接伤害主要有冻拔、冻旱、和冻裂;三种形式。 3、生态学巩固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期间形成四个著名的生态学派,分别为

(7)北欧学派、(8)法瑞学派、英美学派(9)和前苏联(10)学派。 4、为了方便研究起见,人们一般将生态因子分为5类,分别是(11)气候因子、(12)土壤因子、(13)地形因子、(14)生物因子和(15)人为因子。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析导致园林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群落组成和演替的基本含义(2分);内因( 3 分);外因( 3 分) 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举例说明在指导园林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 概念(种群增长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3分);合适的例子如 种植密度确定依据(3分);合理的分析(2分) 3、简要说明提高园林植物的减噪效果的方案或措施? 合理植物配置(3分);养护管理方法(促进枝叶繁茂)2分;其他(适当密植、树种选择等)3分 4、简述园林植物群落对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有什么作用? 热岛现象的概念及产生原因(3分),园林植物散热原理(5分)(遮阴、降温、营造小气候等) 四、论述:(25分) 不少城市为了亮化和彩化城市夜景,在道路两侧和社区的绿地里安装了昂贵的 射灯,彻夜闪亮,有时围着一棵树就有几盏射灯。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请你 客观地谈谈对这种美化方法的认识 对安灯初衷的客观理解(4分);灯光对植物生长期生理活动的不良影响(6);合理的建议(5分) 2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 20分) 1.趋异适应(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体,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生活在不同 的环境条件下,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和途径)

园林生态学-期末复习要点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 A.信息论 B.控制论著 C.系统理论 D.稳定论 2.下列原理中,不属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是。 A观结构和功能原理 B.生物多样性原理 C.物种流动性原理D.景观叠加原理 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 A.斑块 B.交点 C.走廊 D.本底 4.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 A.障碍作用 B.网络作用 C.联系作用 D.扩散作用 5.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 A.连通性能 B.控制性 C.多样性 D.封闭性 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景观多样性指标的是。 A.丰富度B.可及度 C.Simpson多样性指数 D.相对分块数 7.不同的森林类型的结构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地境系列,另一个是。 A.时间系列 B.空间系列 C.平面系列 D.立体系列 8.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网状景观的空间特征的是。 A.走廊宽度 B.网的回路C.网的面积 D.网格大小 9.在影响景观形成的气候因素中,温度和是更为重要的气候地理因素。 A.太阳辐射B.降水 C.风 D.海拔高度 10.植物可以根据其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 A.地被植物B.苔藓植物 C.草坪植物 D.藤本植物 11.人类对斑块结构的影响有:斑块类型,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和。 A.斑块生产力 B.斑块起源 C.斑块周转率D.斑块密度 12.影响污染空气散播的主要因素有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 A.降水因素 B.地貌因素C.植被因素 D.人口因素 13.植物的运动地靠来实现的。 A.散布 B.迁移 C.巢区活动 D.群落活动 14.景观变化的作用力之一是自然力,自然力又分为物理力和.A.化学力B.生物力 C.天然力 D.地动力 15.根据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强度,景观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它们是波动,建立新的平衡和景观替代。 A.恢复 B.破坏 C.上升 D.下降 16.景观内部的开放性,和物种以及遗传多样性是保持景观稳定的因素。 A.系统性 B.统一性 C.同质性D.异质性 17.土地的综合分类是考虑地形,气候,土壤和等各种属性。 A.地理纬度 B.海拔高度C.植被 D.动物分布 18.城市景观是什么最为明显的景观类型。 A.人为干扰 B.自然干扰 C.物质生产最高 D.系统最为稳定 19.水土流失属于下列哪种景观流。 A.物种流B.物质流 C.信息流 D.能量流 20.湖南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A.黄土地貌 B.河谷地貌C.山地地貌 D.冰川地貌 21景观的地理学概念起源于 A.德国 B.英国 C.荷兰 D.捷克斯洛伐克 22.景观是处于的一级生物组织层次。 A.生物圈之下,区域之上 B.群落之下,个体之上C.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 D.种群之上,群落之下 23.1982年,的成立,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A.风景园林学会 B.生态学会C.国际景观生态学会 D.国际生物圈组织 24.景观要素斑块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视觉表现就是 A.颗粒的粗糙程度 B.颗粒的形态 C.颗粒的边缘 D.颗粒的色彩 25.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个关系表达式,表示物种与岛屿面积之间的关系。 A.S=cA z B.K=E/r C.I ij=Pij/d2 D.RDI=Rn/r.L 26.水的下渗主要取决于不同地方的 A.植被类型 B.毛细管孔隙的大小 C.土壤孔隙的大小 D.降雨量大小 27关于巢区和领域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下列的说法是正确的。 A.巢区大于领域 B.巢区小于领域 C.巢区就是领域 D.巢区就是巢区,领域就是领域

完园林树木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园林树木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填空题 简单 1. 园景树行道树庭荫树花灌木绿篱 2. 花篱果篱绿篱彩叶篱 3. 骨干树种乡土树种引种树种 4. 花篱 5. 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 6. 金边系列金心系列洒金系列 中等 7. 金银忍冬桃叶卫矛百花花楸天目琼花 8. 杨树柳树桦树水冬瓜 9. 鱼漂槐木瓜国槐佛手 10. 紫叶李紫叶小檗红枫 11. 梓树水曲柳核桃楸火炬树 12. 悬铃木泡桐国槐桉树银杏 13. 红粉色系黄色系白色系蓝紫色系 14. 丁香杜鹃玫瑰观赏价值高品种丰富 15. 阳性阴性中性 16. 贫土树种沙土树种肥土树种 17. 稠李接骨木梓树黄菠萝核桃楸

18. 乌桕垂柳水杉水松池杉落羽杉 19. 蜡梅南天竹 20. 桉属砂地柏桧柏荚迷 21. 丁香榆树山梅花色木槭红瑞木杠柳 22. 东北扁禾木朝鲜接骨木海棠梨 23. 针叶树常绿树阔叶树落叶树 24. 乔木灌木藤本地被竹类 25. 花木类果木类叶木类荫木类蔓木类林木类 26. 红瑞木偃伏梾木白桦山桃稠李京桃 27. 黄檗水曲柳核桃楸 28. 杏枸杞花盖梨山楂山皂角 29. 沙漠景观岩石园景观枯山水景观 30. 种类习性栽培应用造景 31. 种类繁多分布集中丰富多彩特点突出 32. 枫香构树朴树槭树 33. 水蜡榆树偃伏梾木珍珠绣线菊丁香 34. 大小形状结构质地着生方式 35. 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实测 36. 适应性美观性长期性以突出乔木性为主 名词解释 简单 37. 适合园林绿地应用以绿化美化改善环境为目的木本植物 38. 园林树木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习性栽培繁殖应用进行系统研究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生态系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有生命类与无生命类,其中有生命类又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即、、。 2、大气水分种类分为、、三类。 3、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4、温室气体主要指、、、其中对增温起着重要的作用,增温的潜力最大。 5、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6、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7、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8、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标志,取决于种群的与, 和这两组对立的过程。 9、城市绿地的功能是综合的,具有生态环境效应、和效应。 10、相对湿度受到环境温度的调节:温度增加,相对湿度;温度降低,相对湿度。 11、反馈分为和。可使系统保持稳定,使系统偏离加剧。 12、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13、A、B两种植物生长在一起时,A植物生长受到抑制,B植物不受影响的现象叫作;A植物和B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得到促进,称为。 14、生态学研究对象很广,但生态学家对其中4个组织层次特别感兴趣,即、 、、。 15、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绿地净化环境的效应表现在能和、。 16、在热带雨林中,有很多柱状的茎和板状根的常绿木本植物分属不同的科,还有热带荒漠环境中的许多肉质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都很远,这些现象说明了不同种类植物对相同环境的现象。 17、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景观强调的是,景观要素强调的是。 18、两个和多个群落之间(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称为。

园林生态学复习重点

绪论 海克尔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指动物与其他动物、植物之间互惠或互敌对的关系。 生态学发展简史: 1.生态学萌芽时期:16世纪以前,人类依赖自然生存,在长期与自然的交往及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对自然地了解逐渐增多。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的这些知识为生态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生态学建立时期:17-19世纪。十七世纪后,有关生态学的知识逐渐丰富。十九世纪末,生态学作为生物学的分支科学诞生。 3.生态学巩固时期:20世纪初-50年代。生态学进入到生态系统这一新阶段。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类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类面临人口爆炸、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五大问题的挑战,人们意识到生态对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生态学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概念)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居民、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内容)1.城市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2.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和标准。3.城市植被营建管护相关的植物群落生态学知识。4.城市景观生态规则以及城市的生态恢复与生态管理等。 第一章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 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外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生境:是指植物体或植物群落所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城市环境的特征(简答) (1)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 (2)城市环境的空间(平面和立面)特征 (3)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建筑空间、道路广场空间和绿地空地空间 (4)城市境污染特征:如“热岛效应”。 城市环境容量 1.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环境污染:当污染物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该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3.城市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生态因子的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 综合性(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植物起着综合的生态作用)2. 非等价性(对植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3. 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4. 阶段性5.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最小因子定律:稳态条件下,植物生长所必需元素中,供给量最少(与需要量比相差最大)的元素决定着植物的产量。

园林树木学练习题

园林树木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 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园林树木学 2、雌球花:由多数着生胚珠的鳞片组成的花序。 3、叶迹;叶柄和枝之间的维管束断离后留下的痕迹。 4、复叶:叶柄具两片以上分离的叶片,小叶柄基部无芽。 5、球果:松、杉、柏科树木的成熟雌球花,由多数着生种子的鳞片组成。 二、填空: 1、裸子植物因( )而得名,它们大多数是(),而且多 为(),少有(),无()。 2、世界著名的四大行道树分别是(),(),(), ()。 3、蔷薇科分4个亚科,分别是(),(),(), ()。 4、白玉兰的果为(),鹅掌楸的果为()。 5、世界五大庭院观赏树种分别是(),(), (),(),()。 6、起苗分为()和()。 7、杨树,是()科杨属植物的统称。 三、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打“×”) 1、被子植物较裸子植物进化() 2、梓树的果为蒴果() 3、云杉的球果下垂,熟时种鳞脱落() 4、杨树、柳树都是雌雄异株的() 5、榆树的叶脉为羽状脉,果为翅果() 6、杜鹃是碱性土的指示植物() 7、鸡爪槭又名青枫,它与红枫的区别是叶色终年绿色() 8、种子和果皮共同组成果实() 9、栽植苗木时,栽植穴应挖成锅底形() 10、南洋杉、圆柏、金钱松均为常绿乔木树种() 11.叶背与叶表颜色显著不同的树种称双色叶种. ( ) 12.由2、3株至10、20株不同种类的树种组合成一个景观单元的配植方式称 丛植. ( ) 13.胚珠包被于子房中的高等植物称被子植物. ( ) 14.凡能覆盖地面的植被均称地被植物. ( ) 15、若在种植成活后还需要移动者,那么这次作业称“移植”。 () 四、选择题:(下列每题有多个选项,其中有1个或几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

农业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总结(供参考)

第一章 1.请您分别从生态学危机,农业危机和还原论危机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业生态学必然会得到发展? 2.试述下述概念: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转换,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特别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生态系统。 3.请谈一谈为什么生态系统会产生其组分没有的特性?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区别? 4.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科学体系中其他主要学科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 1.请谈一谈环境对生物制约的规律。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对环境只有被动适应吗? 答: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哪一种营养物质。 2,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对植物生长而言,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 2.描述种群的结构主要用什么参数?种群的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1,种群大小和密度,种群大小是指在一定面积和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内种群的数量。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分为稳定性,增长型,衰退型,性比:一个雌雄异体的种群中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磁性和雄性的比率。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在没有任何环境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值速率,为内禀增长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种群的分布有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聚集的),阿利氏原则:每个生物种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过疏或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 3.种群增长的指数形式和逻辑斯蒂形式用什么方程描述?如何理解r对策生和K 对策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活史对策? 答:1,种群在无环境条件限制下成指数增长,N T+1=λN t , λ=N 1 /N 0 , lgN T =lgN +tlg λ,dN/dT=rN呈J型增长。 2,种群在环境制约下的逻辑斯蒂增长dN/dT=rN(K-N)/K,N为变值。呈S型生长。r对策生物,个体小,繁殖速率快,成活率低,基数大,寿命短,环境变化适应性强。 K对策生物,个体大,繁殖较慢,个体成活率高,寿命一般较长,环境变化适应性差,易灭绝。 4.请各举两个例子说明两个种群可能有的相互关系? 答:一,负相互作用,1,竞争,两个生物争夺同意对象而产生的对抗作用。分为直接干涉型动物(格斗)和资源利用型竞争2,捕食:一个物种的成员取食两仪个物种成员的现象。3,寄生,一个种寄居于另一个中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病毒,细菌,真菌,菟丝子,等。拟寄生:是昆虫寄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解:(1)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2.8×10-5=k ×(0.002)a (0.001)b ① 1.1×10-4=k ×(0.004)a (0.001)b ② 5.6×10-5=k ×(0.002)a (0.002)b ③ 由②÷①得: 2a =4 a=2 由③÷①得: 2b =2 b=1 (2)k=7.0×103(mol/L)-2·s -1 速率方程为 (3)r=7×103×(0.0030)2×0.0015=9.45×10-5(mol ·L -1·s -1) 3解: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7.5×10-7=k ×(1.00×10-4)a (1.00×10-4)b ① 3.0×10-6=k ×(2.00×10-4)a (2.00×10-4)b ② 6.0×10-6=k ×(2.00×10-4)a (4.00×10-4)b ③ 由③÷②得 2=2b b=1 ②÷①得 22=2a ×21 a=1 k=75(mol -1·L ·s -1) r=75×5.00×10-5×2.00×10-5=7.5×10-8(mol ·L -1·s -1) 5解:由 得 ∴△Ea=113.78(kJ/mol ) 由RT E a e k k -=0得:9592314.81078.11301046.5498.03?=?==??e ke k RT E a 9解:由阿累尼乌斯公式:RT E k k a 101ln ln -=和RT E k k a 202ln ln -=相比得: ∴ 即加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提高了3.4×1017倍 因△r H θm =Ea(正) -Ea(逆) Ea(逆)=Ea(正)-△r H θm =140+164.1=304.1(kJ/mol) 10解:由)11(ln 2 112T T R Ea k k -=得: )16001(314.8102621010.61000.1ln 2 384T -?=??-- T 2=698(K ) 由反应速率系数k 的单位s-1可推出,反应的总级数为1,则其速率方程为 r=kc(C 4H 8) 对于一级反应,在600K 下的)(1014.110 10.6693.0693.0781s k t ?=?== - ) ()(2O c NO kc r b a =)()(107223O c NO c r ?=) ()(355I CH c N H C kc r b a =)11(ln 2112T T R E k k a -=)627 15921(314.8498.081.1ln -=a E ) /(75.41046.5656314.81078.113903s mol L e e k k RT E a ?=??==??--36.40298314.810)140240(ln 32112=??-=-=RT E E k k a a 1712104.3ln ?=k k

园林树木学复习题

《园林树木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和总论部分 [绪论] 作业题:1. 简述园林树木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2. 试述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总论] 第一章植物分类中常用的形态术语 作业题:1. 简述概念“乔木”“藤木”“叶芽”“花芽”“完全花”“复叶”“聚合果” “蒴果” 2. 概括复叶的类型,并以绘图示意。 3. 比较柔荑花序与穗状花序、伞形花序与伞房花序、总状花序与圆锥花序,以绘图示意。 第二章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作业题:1. 列举春色叶、秋色叶、常色叶树种各2种并注明叶色,简述色叶树种的园林应用。 2. 列举春、夏、秋、冬观花树木各2种,并注明花色及科名。 3. 列举主要香花树种6种,注明科、属。 4. 列举红、白、黄、紫各色木本花卉各2种,并注明花期及科名。 5. 列举秋天观果树种6种,注明果色及科名。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作业题:1. 园林树木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种以下有哪些分类等级,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2. 园林树木依生长类型可分为哪些类?每类各举2例。 3. 园林树木依观赏特性可分为哪些类?每类各举2例。 第四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特性

作业题:1.简述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物候的概念。 2.以光为主导因子形成的树木的生态类型,举例说明。 第五章城市园林树木的应用 第一节园林中各种用途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作业题:1. 例举杭州地区常见的藤木,按常绿、落叶类型各举3例。 2.绿篱树种按观赏特性可分为哪几类,每类各举2例,并简述绿篱树种的选择要求。 3.例举杭州地区常见的木本地被植物。按观赏特性可归类,每类各举2例,并简述地被树种的功能及选择要求。 4. 简述行道树选择条件,列举杭州地区常绿和落叶行道树各3种。 第二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作业题:1. 简述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的内容。 2.树种规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裸子植物(针叶树种)部分 作业题:1. 松科、杉科和柏科有哪些主要不同点? 2. 请列举耐水湿、耐盐碱、耐贫瘠、耐荫的针叶树种各2例。 3. 裸子植物中有长短枝的有哪些树种? 4. 比较黑松与马尾松、湿地松。 5. 裸子植物中耐水湿树种有哪些树种? 6. 比较水杉与池杉、落羽杉。 被子植物(阔叶树种)部分 作业题:1. 木兰科植物有何共同特征。

结构动力学习题解答一二章

第一章 单自由度系统 1、1 总结求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与步骤。 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求法有:牛顿第二定律法、动量距定理法、拉格朗日方程法与能量守恒定理法。 1、 牛顿第二定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系统所受的合力; (2)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x m &&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2、 动量距定理法 适用范围:绕定轴转动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与动量距分析; (2) 利用动量距定理J ∑=M θ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3、 拉格朗日方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设系统的广义坐标为θ,写出系统对于坐标θ的动能T 与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求出拉格朗日函数的表达式:L=T-U ; (2)由格朗日方程 θθ ??- ???L L dt )(&=0,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4、 能量守恒定理法 适用范围:所有无阻尼的单自由度保守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对系统进行运动分析、选广义坐标、写出在该坐标下系统的动能T 与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出机械能守恒定理的表达式 T+U=Const (2)将能量守恒定理T+U=Const 对时间求导得零,即 0) (=+dt U T d ,进一步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1、2 叙述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与步骤。 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有两个:衰减曲线法与共振法。 方法一:衰减曲线法。 求解步骤:(1)利用试验测得单自由度系统的衰减振动曲线,并测得周期与相邻波峰与波谷的幅值i A 、1+i A 。 (2)由对数衰减率定义 )ln( 1 +=i i A A δ, 进一步推导有 2 12ζ πζδ-= ,

《园林树木学》作业

农大函授2015《园林树木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观赏树木、古树名木、行道树、庭荫树、孤赏树、垂直绿化、绿篱、地被植物、树种规划、基调树种、骨干树种 二、简答题 1.我国园林树木资源有何特点? 2.简述园林树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内容。 3.简述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 4.怎样学好园林树木学? 5.植物分类的等级包括什么? 6.简述植物分类的依据。 7.园林树木分类的方法有哪几种? 8.依树木的生长习性园林树木如何分类? 9.依树木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园林树木如何分类? 10.依树木的观赏习性,园林树木如何分类? 11.依树木在园林中的用途,园林树木如何分类? 12.园林树木常见的树形有哪些? 13.树木叶色如何分类? 14.园林树木的花相有哪些类型? 15.试举出十种黄色系花的树种。 16.树皮的开裂方式有哪些种类? 17.简述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功能。 18.简述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 19.简述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 20.简述行道树的选择要求。 21.庭荫树的配植方法有哪些? 22.孤植树有哪些功能?如何选择孤植树?

23.说出5种本地常见孤植树的种类。 24.垂直绿化有哪几种类型? 25.什么是绿篱?绿篱有何作用? 26.简述绿篱对树种的要求? 27.地被植物有何特点? 28.地被植物可分为哪几类? 29.树种规划有哪些原则? 30.怎样进行树种规划? 31.裸子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32.简述苏铁的园林应用。 33.简述雪松的应用范围。 34.列举十种秋色叶类树种。 35.栽植的孤植树应具备哪些条件? 36.简述垂丝海棠的观赏特性。 37.银杏雌雄株如何区分? 38.简述杜仲的用途。 39.观赏树木具有哪些造景功能? 40.棣棠的观赏性。 41.城市环境因子对观赏树木有哪些影响? 42.列举十种果实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 43.按树木的生长习性分类,每类举出你所熟悉的两个树种。 44.简述白皮松的习性。 45.简述白杄观赏特性 46.“岁寒三友”,“玉、堂、春、富、贵”分别指那些树木? 47.从那几方面观赏园林树木的美? 48.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49.绿篱的园林功能?列举三种可作为绿篱的树种 50.阔叶树的特征有哪些? 51.孤植树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景观生态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0603 )《景观生态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斑块与干扰斑块 斑块是在外貌上与周围环境或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形地表区域。 干扰斑块是由于在一个基质内发生局部干扰而形成的一种斑块类型。 2. 残存斑块与环境资源斑块 是由于它周围的土地受到广泛干扰而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如城郊所包围的小片林地、火烧后留下的小片林地。 如果斑块的产生是缘于环境的异质性,如森林中的沼泽、农田中的低洼湿地,那么它们属于环境资源斑块。 3. 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最初是指群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增加的现象。目前,景观生态学上,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与内部生境方面的差异以及边缘种与内部种分布上的差异。 4. 廊道与生态廊道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如道路及道路林带、河流及河岸林带等。 由水体、植被等生态性结构成分构成的廊道。 5. 景观连接度 景观连接度是测量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一个指标,它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包括结构连接度与功能连接度两个方面。 6. 景观对比度 景观对比度是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如果相邻景观要素间差异甚大,过渡带窄而清晰,就可以认为是高对比度的景观,反之,则为低对比度景观。 7. 景观边界 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8. 生态交错带或生态过渡带 生态过渡带是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生态过渡带包含较大尺度上不同景观类型之间边界地带。 9. 景观多样性与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是是景观的两个重要属性。景观多样性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

样化,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 10. 景观的破碎化 景观破碎化是将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的过程或现象,广义上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等包括5种景观变化过程。 11. 生态流 生态流是景观中毗邻生态系统间动物、植物、生物量、水和矿质养分的流动或运动,它是景观功能的主要部分。 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或由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服务、功能、产品三个方面。 13.文化景观 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等附带有人类文化或文明痕迹或属性的景观称为文化景观。如城市景观、农业景观。 自然景观的稳定成分-土壤得到人为改变的景观。如果园,农田。 由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景观称为人工景观。如城市景观。 14. 自然景观 没有或很少受到人为干扰影响的景观称为自然景观。 15.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运算、显示和分析的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态特征3个部分。 16. 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是以一种多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为科学地利用土地,保证人、植物和动物及其赖于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生存或存在空间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7.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一般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对某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条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18. 网络与网络结点

园林生态学期末考试

1.园林生态学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 1、生态位: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得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得功能关系。还包括了它在生物群落中得地位与角色以及它们得温度、湿度、PH、土壤与其它生活条件得环境变化梯度中得位置。 2、生境:又称栖息地,就是生物生活空间与其中全部生态因素得综合体。植物个体、种群或植物群落在其生长、发育与分布得具体地段上,各种具体环境因子得综合作用形成了植物体得生境。 3、生态因子:就是指环境中对生物得生长、发育、生殖、行为与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得环境要素。 4、种群:就是指一定得时空同种个体得总与,就是物种具体得存在单位、繁殖单位与进化单位。 5、趋同适应:不同种类得生物,生存在相同或相似得环境条件下,常行成相同或相似得适应方式与途径。 6、物候:植物在长期得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季节温度变化相适应得生长发育节律。 7、植物群落:生物群落中得生物种群全为植物,则该群落便就是植物群落。 8、富营养化: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得影响下,大量得有机物与化肥得50%以上未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得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河流湖泊海湾等缓流水域,引起不良藻类与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她生物大量死亡。 9、光周期现象就是一天内白昼与黑夜交替得时数。有些植物开花等现象得发生取决于光周期得长短及其变换 二、填空(每空1分,7空,共7分) 1、生活型就是不同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趋同适应得结果,生态型就是同种植物得不同种群对不同环境条件趋异适应得结果、 2、生物多样性一般具有三个水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态学得概念就是由德国生物学家于海克尔1866年提出得。

(整理完)园林树木学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园林树木学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一、填空题 1.按园林树木用途分类,园林树木常分为()、()、()、()、()。 2.自然式植篱按其观赏特点可分为()、()、()、()。 3.树种规划要做如下的规划(),重点树种,主要树种,()、()等。 4.绿篱可分为(),果篱,彩叶篱,枝篱,刺篱等。(1') 5.植物分类的主要分类系统有()、()。 6.园林树木常见的花叶系列主要有()、()、()。 7.四大观果树种有()、()、()、()。 8.柔荑花序的树种有()、()、()、()。 9.果形奇特的树种有()、()、()、()。 10.常年异色叶树种()、()、()。 11.在校园内识别的树种中,其冬态特征有典型的叶痕叶迹的树种有()、()、()、()。 12.世界五大行道树是()、()、()、()、()。 13.常见的果色系列有()、()、()、()。 14.能够进行专类园布置的树种有()、()、().因为这些树种有()、()的特点。 15.依据光照对生态类型的影响,可将树木分为()、()、()树种。 16.根据树木对土壤肥沃程度的要求,可将树种分为()、()、()。 17.校园内叶具异味的树种有()、()、()、()、()。 18.水景园中常用的临水树种有()、()、()、()、()、()。 19.岁寒二友”指()与()。 20.在所学习的园林树木中,具有叶片异形现象的树种有()、()、()、()。 21.叶脉的脉序也是鉴别树种的依据,学过的树种中,网状脉树种有(),羽状脉树种有(),三出脉植物有(),掌状脉树种是(),弧形脉树种是(),有边脉的树种是()。 22.观春花秋实的树种有()、()、()、()。 23.园林树木按叶性分类可分为()、()、()、()。 24.园林树木按干性分类可分为()、()、()、()、()。 25.园林树木按观赏特性可分为()、()、()、()、()、()。 26.校园冬景中可观干皮的树种有()、()、()、()、()。 27.著名的东北三大硬阔叶树种为()、()、()。 28.校园内具枝刺的树种有()、()、()、()、()。 29.常见的旱生植物景观有()、()、()。 30.园林树木学是研究园林树木的()、()、()、()、()的科学。

景观生态学5-7章思考题答案

景观生态学5-7章思考题答案

第五章 29.如何理解景观的稳定性?景观亚稳定模型有何意义? ①对景观稳定性的认识多借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把景观稳定性表达为抗性、持续性、惰性、弹性等多种概念。 ②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回归原有状态的能力,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③需表现景观稳定性的各个术语,仅能反映景观稳定性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并不能对景观的稳定性做出全面评价。 意义:此模型有助于理解亚稳定性和稳定性的本质,但更适合于描述物理系统,不能充分反映出具有光合作用,植物,异质性结构及反馈机制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征。 30.物种共存对景观稳定性有何意义? 物种共存格局是景观稳定性的生态机制。 31.试将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与物理系统变化的驱动力作一比较。 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非生物的、生

物的和人为的因素;其中,非生物的和认为的因素在一系列尺度上均起作用,而生物因素通常只在较小的尺度上称为格局的驱动力。 物理系统变化驱动力:。。。。。。自然因素比较多吧?书上都没有。。 32.为什么需要建立景观变化模型? 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体现: 充分利用和推广有限数据; 模拟时、空间相同或相似的景观; 理解和预测动态现象; 综合不同时、空间上的信息。 33.生态学范式为什么要发生变迁?它是如何进行变迁的? 为什么:。。。。。。。。。。这个范式挺重要的,估计要与时俱进所以要变迁。 如何:基于对生态学中已有范式和理论的分析和归纳,生态学中正在经历着又一次范式变迁。这一新范式是以斑块动态理论和等级理论的高度综合为特征的,这就是等级斑块动态理论。34.如何理解干扰?它对景观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为什么? ①生态学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

化学动力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习题答案 1. 某放射性元素经14天后,活性降低了%。试求:(1)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2)若要分解掉90%,需经多长时间 解: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符合一级反应规律。 设反应开始时,其活性组分为100%,14天后,剩余的活性组分为100%%,则: A,031A,011100 ln ln 5.0710d 14100 6.85 c k t c x --===?-- 312 ln 2/ln 2/(5.0710)136.7d t k -==?= A,03A,0A,0111ln ln 454.2d 0.9 5.071010.9 c t k c c -===-?- 2.已知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某简单级数反应,给某病人在上午8时注射该药物,然后分别经过不同时刻t 测定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c (以mmol?L -1表示),得到如下数据: t / h 4 8 12 16 c/(mmol?L -1) 如何确定该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反应级数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分别是多少 解:此题可用尝试法求解反应级数。先求出不同时刻的ln c : t / h 4 8 12 16 ln c ? ? ? ? 以ln c 对t 作图,得一直线,相关系数为,所以此为一级反应,即n=1。 直线的斜率为?,则有此反应的速率常数为;半衰期1/2ln 2 7.24h t k ==。 3.蔗糖在酸催化的条件下,水解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经实验测定对蔗糖呈一 级反应的特征: 122211261266126H C H O H O C H O C H O + +??→+ 蔗糖(右旋) 果糖(右旋) 葡萄糖(左旋)

园林树木学在线作业2满分

园林树木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5-05 16:03:54 一、单选题 1.(5分)单被花树种()。 ? A. 核桃 ? B. 桃 ? C. 旱柳 ? D. 大叶杨 得分:5 知识点:园林树木学 答案A 解析 2.(5分)叶子上有臭腺点()。 ? A. 桃 ? B. 樱桃 ? C. 臭椿 得分:5 知识点:园林树木学 答案C 解析 3.(5分)片状髓心的树种:灌木()。 ? A. 核桃 ? B. 金锺花 ? C. 猕猴桃

得分:5 知识点:园林树木学 答案B 解析 4.(5分)树木的鳞芽树种()。 ? A. 银白杨 ? B. 枫杨 得分:5 知识点:园林树木学 答案A 解析 5.(5分)有枝刺的树种()。 ? A. 皂角 ? B. 紫荆 ? C. 黄菠萝 得分:5 知识点:园林树木学 答案A 解析 二、多选题 1.(5分)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为()。 ? A. 种类繁多 ? B. 分布集中 ? C. 丰富多彩 ? D. 特点突出 ? E. 面积特大 得分:5 知识点:园林树木学

答案A,B,C,D 解析 2.(5分)具有吸盘的树种()。 ? A. 南蛇藤 ? B. 葡萄 ? C. 爬山虎 ? D. 五叶地锦 得分:5 知识点:园林树木学 答案C,D 解析 3.(5分)分泌杀菌素的树种是()。 ? A. 侧柏 ? B. 桉树 ? C. 肉桂 ? D. 小檗 得分:5 知识点:园林树木学 答案A,B,C 解析 4.(5分)具舌状苞片的树种()。 ? A. 紫椴 ? B. 金银木 ? C. 糠椴 得分:5 知识点:园林树木学 答案A,C 解析

园林生态学考题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2、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冬小麦 3、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4、早生植物的特点是()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5、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块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核状结构 D、片状结构 6、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A、菌根 B、根瘤 C、菌丝 D、子实体 7、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 A、矮化 B、顶冠 C、根系发达 D、旗冠 8、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9、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

A、疏选结构 B、紧密结构 C、稀疏结构 D、通风结构 10、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 A、焚风效应 B、山风效应 C、谷风效应 D、陆风效应 11、种群是指()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2、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 13、种群平衡是指()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14、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2 15、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16、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 A、演替原则 B、植物区系 C、植被型 D、群落生态 17、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 A、蒙古标 B、长白落叶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