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应考虑混凝土工艺影响

内容提要:

在分析各相关规范对桩基础混凝土设计要求与检验、验收要求基础上,提岀在桩基础混凝土质量验收时应考虑混凝土施工工艺与成桩条件对桩身混凝土强度影响这一因素,并对相关规范得对此问题得统一与提高规范可操作性提出建议。

前言

随着工程检测技术得进步,桩基础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评定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与标准化,工程中得一些问题也相继显现岀来。对于桩基础混凝土强度得评定,过去多数就是以施工时予留得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检验结果作为主要评定依据,近些年来,相关规范与标准对部分桩基础混凝土质量检验提出了钻孔取芯要求,通过混凝土芯样得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桩基础混凝土强度,以此来评定桩基础混凝土强度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一段时间得实践发现,通常情况钻芯取样试块得抗压强度小于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有时施工期间予留得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而钻芯取样得到得混凝土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由于设计计算时考虑了混凝土工艺系数,用芯样抗压强度验算桩身承载力又满足要求,此时质量验收评定就是以设计强度等级为准还就是以承载力计算为准,对此,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得不明确也不统一,质量监督部门与工程监理人员对规范得理解也不同,给一些工程得质量评定与验

收带来了问题。就此问题,提岀个人瞧法。

1、现行规范在桩基础混凝土强度方面得有关规定相关规范在桩身承载力计算时对混凝土强度都有具体规定,其主要内容为:

①《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范)规定桩身承载力计算中应按桩得类型与成桩工艺得不同将混凝土得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一个工作条件系数,该系数取值范围在0、6~0、75之间;

②《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以下简称桩基规范)规定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应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与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基桩施工工艺系数,该系数取值范围在0、8"、0之间。在条文说明中解释为“考虑到桩身混凝土实际承载力随成桩条件而异,因此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应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与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桩类别乘以不同得工艺系数”。该说明清楚得表达了不同施工工艺与成桩条件会造成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与设计强度等级存在差异这一事实;

③《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以下简称桩检规范)规定在进行桩身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计算时,乘以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该系数“应考虑芯样尺寸效应、钻芯机械对芯样得扰动与混凝土成型条件影响,通过试验统计确定,当无试验统计资料时,宜取为1^0同时规定当受检桩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代表值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时, 应判定该受检桩不满足设计要求。

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以下简称验收规范)在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表格中,要求主控项目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方法为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

⑤《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以下简称基坑规程)在排桩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要求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计算』匕时将不考虑混凝土施工工艺与成桩条件对桩身混凝土强度得影响。

由此可见,地基规范、桩基规范与桩检规范都考虑了混凝土成型条件对混凝土强度得影响,但系数取值有较大差异,基坑规范中排桩计算则没有考虑这一影响。此时,出现如下情况时规范得执行可能会岀现问题:

①钻孔取芯试验结果没有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但满足桩身承载力要求。这就是比较常见得一种现象,如果考虑到混凝土成型条件与取样时得扰动,理论上讲应该就是必然现彖, 否则考虑混凝土工艺系数(或折算系数)就不合理。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即:用钻芯法试验结果计算桩身承载力满足要求, 但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就是合格工程还就是不合格工程;

②计算钻孔取芯试验结果得强度代表值时,折算系数没有地方统计资料,按桩检规范只能取匕此时就出现了受检桩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代表值小于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现象,按桩检规范只能判定为不满足设计要求。目前多数地区还没有建立地方统计资料确

定得折算系数,因此采用钻孔取芯法检测桩基础混凝土质量时,经常会遇到这一情况,这就造成了一种现彖,即:明知道钻孔取芯试验结果应乘以大于1得折算系数, 但就因为没有地区统计资料而不能实现』匕时能否判定为合格工程;

③按照验收规范,予留试块与钻孔取芯只要采取了一种方法, 就可评定混凝土施工质量就是否满足要求,这就容易给人一种理解,即钻孔取芯试件强度应等同于予留混凝土试块强度, 如果钻孔取芯试验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即说明施工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而目前予留混凝土试块就是普遍得做法,采用钻孔取芯法得工程也都有予留试块,当两种试验方法结果不同时,应以那种方法作为验收依据;

④按基坑规程计算支护桩截面承载力时执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此时不考虑桩身混凝土工艺系数,这就岀现了一个矛盾,既同样得施工工艺与成桩条件,作为工程桩时承认施工工艺与成桩条件对混凝土有影响,作为支护桩又不考虑这一影响,此处就是否岀现了规范得不统一,支护工程虽然多数就是临时结构,但也有永久支护结构,不考虑桩基础施工工艺对混凝土强度得影响就是否会出现支护结构安全问题;

⑤同一种桩型,地基规范与桩基规范规定得混凝土工艺系数(或工作条件系数)差异较大,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应执行哪个规范,当检测结果按桩基规范计算满足要求,按地基规范计算不满足要求时矛盾更加突出。

2.施工工艺对桩身混凝土强度得影响

目前,很多质量监督部门与工程监理单位在控制桩基础混凝土施工质量与评价桩基础混凝土强度时,还就是以设计强度等级为质量验收标准,当发现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没有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时即认为桩基础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这种做法实际上没有考虑成桩条件对混凝土强度得影响。

地基规范与桩基规范都有规定,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乘以一个小于1得工艺系数,桩检规范规定在计算芯样强度时乘以一个大于1得折算系数,这样做就是必要得,也就是合理得。这种做法同时已经承认了一个事实,既施工工艺不同,将会造成桩身混凝土得实际强度小于设计强度等级。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已经考虑了这一影响, 而在质量验收时又不承认这一影响,显然就是不合理得。

对于灌注桩,桩基础施工工艺对混凝土强度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下灌注混凝土时,桩孔中得泥浆侵入混凝土拌与物中,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或桩身混凝土缺陷;

②桩孔缩径或局部塌孔造成桩身混凝土缺陷;③当地基土层为吸水性较强得粘性土时,桩周土得吸水作用可能会使混凝土产生局部脱水现彖,造成混凝土强度得降低;

④混凝土养护条件不同造成相同龄期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与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出现差异,此处所说得同条件只就是地表附近桩身与同条件养护试块得养护条件相近,而桩身下部所处得温度、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Standard for test and evalua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on strength GB50107-2010 2010-05-31发布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5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符号;2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中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子信箱:standards@https://www.doczj.com/doc/8d3487593.html,)。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大学 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云南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 舟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技术研究院 贵州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 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2009年05月25日星期一 21:46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mfcu: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fcu,k:设计要求强度值 fcu,min: 同一验收批强度最小值 1、非统计法:mfcu≥1.15fuc,k fcu,min≥0.95 fcu,k 2、统计方法: mfcu-λ 1 Sfcu≥0.9 fcu,k fcu,min≥λ 2 fcu,k Sfcu=每组试验值的方差 (N=10-14: λ 1=1.7 λ 2 =0.9) (N=15-25: λ 1=1.65 λ 2 =0.85) (N=25组以上: λ 1=1.6 λ 2 =0.8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 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应考虑混凝土工艺影响 内容提要: 在分析各相关规范对桩基础混凝土设计要求和检验、验收要求基础上,提出在桩基础混凝土质量验收时应考虑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成桩条件对桩身混凝土强度影响这一因素,并对相关规范的对此问题的统一和提高规范可操作性提出建 议。 前言 随着工程检测技术的进步,桩基础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评定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工程中的一些问题也相继显现出来。对于桩基础混凝土强度的评定,过去多数是以施工时予留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检验结果作为主要评定依据,近些年来,相关规范和标准对部分桩基础混凝土质量检验提出了钻孔取芯要求,通过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桩基础混凝土强度,以此来评定桩基础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通常情况钻芯取样试块的抗压强度小于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有时施工期间予留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而钻芯取样得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由于设计计算时考虑了混凝土工艺系数,用芯样抗压强度验算桩身承载力又满足要求,此时质量验收评定是以设计强度等级为准还是以承载力计算为准,对此,

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的不明确也不统一,质量监督部门和工程监理人员对规范的理解也不同,给一些工程的质量评定和验收带来了问题。就此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1、现行规范在桩基础混凝土强度方面的有关规定相关规范在桩身承载力计算时对混凝土强度都有具体规定,其主要内 容为: ①《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范)规定桩身承载力计算中应按桩的类型和成桩工艺的不同将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一个工作条件系数,该系数取值范围在0.6~0.75之间; ②《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以下简称桩基规范) 规定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应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和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基桩施工工艺系数,该系数取值范围在0.8~1.0之间。在条文说明中解释为“考虑到桩身混 凝土实际承载力随成桩条件而异,因此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应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按 桩类别乘以不同的工艺系数”。该说明清楚的表达了不同施 工工艺和成桩条件会造成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与设计强度 等级存在差异这一事实; ③《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以下简称桩检规范)规定在进行桩身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计算时,乘以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该系数“应考虑芯样尺

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

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 齐丰商砼李国志(正高职高级工程师) 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必须做好三个环节的控制。除切实搞好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又称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外,还要对半成品和成品在出厂交付使用前,进行验收,即进行合格性检验评定,又称验收控制。 通过验收环节,对商品混凝土生产方而言,是使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不予出厂,防止给使用者造成实在或潜在的危害。在混凝土生产控制措施不够健全或原材料控制不尽完善的情况下,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性检验的验收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使用方而言,现场试块强度是评定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并进行验收的依据。 一、强度类型 对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的目的大体有两个,因此所得的强度也有两种。 1.标准养护强度 对用于工程结构中的一批混凝土(验收批)按标准方法进行检验评定,视其是否达到该等级混凝土应有的强度质量,以评定其是否合格。这种强度的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标准养护强度,简称标养强度。 这里应强调的是,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作为结构混凝土强度验收的依据是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并在现场由商品混凝土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共同取样制作并进行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的试块标养强度只是商砼供应方用于评定企业的生产质量水平和作为生产控制用的,虽然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结构强度验收的依据。 2.同条件养护强度 对在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拆模、构件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等的要求,而需要确定当时结构中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值以便进行施工控制。这种强度的试块一般均置于实际结构旁,以与结构同样的条件对其进行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同条件养护强度。又因其多用于控制施工工艺,故简称施工强度。 这两种强度在取样、养护、评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应注意它们的差异以免混淆。 1

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

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必须做好三个环节的控制。除切实搞好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又称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外,还要对半成品和成品在出厂交付使用前,进行验收,即进行合格性检验评定,又称验收控制。 通过验收环节,对商品混凝土生产方而言,是使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不予出厂,防止给使用者造成实在或潜在的危害。在混凝土生产控制措施不够健全或原材料控制不尽完善的情况下,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性检验的验收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使用方而言,现场试块强度是评定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并进行验收的依据。 一、强度类型 对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的目的大体有两个,因此所得的强度也有两种。 1.标准养护强度 对用于工程结构中的一批混凝土(验收批)按标准方法进行检验评定,视其是否达到该等级混凝土应有的强度质量,以评定其是否合格。这种强度的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标准养护强度,简称标养强度。 这里应强调的是,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作为结构混凝土强度验收的依据是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并在现场由商品混凝土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共同取样制作并进行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的试块标养强度只是商砼供应方用于评定企业的生产质量水平和作为生产控制用的,虽然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结构强度验收的依据。 2.同条件养护强度 对在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拆模、构件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等的要求,而需要确定当时结构中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值以便进行施工控制。这种强度的试块一般均置于实际结构旁,以与结构同样的条件对其进行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同条件养护强度。又因其多用于控制施工工艺,故简称施工强度。 这两种强度在取样、养护、评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应注意它们的差异以免混淆。 标准强度和施工强度有以下三点差别: 1.养护方式不同:如前所述分别为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 2.评定方式不同:标养强度按批评定(验收批的划分见后面),有三种评定方法(标准差已知统计法、标准差未知统计法、非统计法);施工强度基本按组与相应的工作班混凝土一一对应地检验。 3.评定目的不同:标养强度是为了确定该批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以便加以验收;施工强度不是为了评定合格与否,只是为了判断施工工艺过程(拆模、起吊、张拉、放张等)的可能性,是无所谓合格和不合格的。 二、标养强度验收批的划分 1.同一验收批的条件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分批进行,构成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质量状态应大体一致。所谓大体一致由“四同”条件加以确定。 (1)强度等级相同; (2)龄期相同; (3)生产工艺条件基本相同; (4)配合比基本相同。 其中生产工艺条件基本相同是指混凝土的搅拌方式、运输条件、浇筑形式大体一致的情况。配合比基本相同是指施工配制强度相同,并能在原材料有变化时及时调整配合比使其施工配制强度的目标值不变。 2.验收批的批量和样本容量 混凝土每一验收批的批量和样本(试件)的容量大小,除应满足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按混凝土生产量所需制作试件组数(取样频率)外,还与选用标准中采用哪一种评定方法((标准差已知和标准差未知统计法或非统计法)来评定混凝土强度有关。同批的混凝土试件组的数量称样本容

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与验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与验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l07中,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与验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现就个人理解归纳如下: 1、标准试件混凝土强度 (1)在混凝土分项工程中,应根据结构布置、混凝土工程量、工作班浇筑量等情况,将混凝土分项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或称验收批),即:N≥1,此处,N为检验批批数。 (2)在检验批的混凝土强度评定和混凝土分项工程的常规验收中,所涉及的混凝土强度均以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ram的立方体试件(简称标准试件,对非标准尺寸试件要作修正),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为准。 (3)每一检验批(以下简称每批)中标准试件取样数量n,仍应根据第(1)条中的情况并考虑混凝土的生产条件、质量稳定性及其强度变异的信息等作出选择。(4)根据每批的标准试件取样数量和以往的混凝土强度统计信息,《标准》GBJl07规定,可在两种统计方法和一种非统计方法中选择适合的一种方法,用于评定该批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该方法的要求。当符合该方法的要求时,就认为该批混凝土强度达到该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就可判为合格。 (5)混凝土分项工程中的N个检验批,应等效地视作为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中的主控项目,N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强度均评定为合格,是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在《规范》GB50204第7.4.1条(混凝土分项工程的强制性条文)规定,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强度 (1)《规范》GB50204确认,与结构实体混凝土组成成分、养护条件相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强度可作为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依据。所以在《规范》GB50204中规定: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在《标准》GBJl07中也有相类同的规定。 (2)上述两个标准均对施工阶段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强度的用处作了交待,但未提及试件组数及其评定。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第6.1.11条、第6.2.5条中提及的各施工阶段(含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应当就是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显然,施工单位应自己作出判断,需留置多少组试件,每次压几组试件;倘若达不到规定的f cu值时,是否还有后备试件等。如果每次仅压一组试件,所得的一个代表值,它至少应不小于f cu 值,实际上施工单位常常就是这样做的。如果不这样做,在相应的施工阶段(特别是施加预应力时)造成结构构件严重开裂或压坏的概率将会增大。对满足f cu 值的评定方法尚需由《标准》作进一步完善。 (3)《规范》GB50204首次作出明确规定,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验收中,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中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此同条件养护的留置方式、取样数量和强度代表值等,在该《规范》附录D中作了具体规定;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的检验结果,当符合《标准》GBJl07的有关规定时,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实体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201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word资料25页

1 总则 2 术语、符号术语、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4.1混凝土的取样 4.1混凝土的取样 4.2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2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4.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1统计方法评定 5.1统计方法评定5.2非统计方法评定 5.2非统计方法评定 5.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 标准名录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原标准:适用于普通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1.0.3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是关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性评定的具体规定。它对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大作用。) 2 术语、符号 2.1.1 混凝土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而成的工程材料。 2.1.2 龄期自加水搅拌开始,混凝土所经

历的时间,按天或小时计。自加水搅拌开始,混凝土所经历的时间,按天或小时计。 2.1.3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本标准中的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2.1.4 合格性评定根据一定规则对混凝土强度的合格与否所作的判定。根据一定规则对混凝土强度的合格与否所作的判定。 2.1.5 检验批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组成,用于合格性判定的混凝土总体。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组成,用于合格性判定的混凝土总体。 2.1.6 检验期为确定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而规定的统计时段。为确定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而规定的统计时段。 2.1.7样本容量 2.1.7样本容量代表检验批的用于合格评定的混凝土试件组数。代表检验批的用于合格评定的混凝土试件组数。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m fcu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f cu,min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 S f c u ——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压强度的标准差;度的标准差;度的标准差; λ 1 λ 2 λ3 λ 4 ——合格性判定系数——合格性判定系数;合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基础知识、步骤及实例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 第1节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基础知识 一、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它的质量属主控项目,马虎不得,马虎了要垮房子。 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基本原则 1、混凝土质量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抗压强度。 一般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其它各项性能都好。 2、子样代表母样: 混凝土实体检验结构上需做承载力试验,太难,而且是破坏性的,不必要。我们国家采用的方法是做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标养,然后做强度试验。通过对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值分析,从而评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实体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真实性。 3、概率和数理统计: 确定性数据采用经典数学研究,有波动性数据的不确定数学现象采用概率和统计数学研究。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测试结果呈不确定性,但波动是有规律。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试验表明:同一等级的混凝土在龄期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其强度的概率分布可用正态分布来描述。 正态分布曲线特点: ①曲线呈钟形,两边对称,对称轴在中间,最高点处,为平均强度; ②中间高两侧低,表明混凝土强度接近平均值概率大,而低于或高于平均值的混凝土强度概率小,愈来愈小,最后逐渐趋近于零;曲线和横坐标之间包围的面积为概率的总和,100%,对称轴两边面积相等,各为50%。即若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配制强度也为为C30的话,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仅有50%达到C30,保证率为50%。 ③拐点是曲线凸凹变化点,决定曲线的胖瘦,反映了强度控制水平。 标准差的数学意义即是正态分布图中拐点到中心线的距离。拐点到中心线的距离决定曲线的胖瘦,反映了强度控制水平。越小,质量控制得越好。 一般不作图,只需三个特征值---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强度保证率(面积)。 三、常用的统计量 1、符号 M F cu---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结构设计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f cu,min---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Sfcu---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行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条例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第3.0.3条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折算为标准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对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0.95; 二、对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1.05。 第3.0.4条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应考虑本标准第四章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T 501 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Standard for evalua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2010—05—31 发布2010—1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第594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107—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原《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5月31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 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5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2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基础知识步骤及实例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第1节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基础知识 一、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它的质量属主控项目,马虎不得,马虎了要垮房子。 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基本原则 1、混凝土质量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抗压强度。 一般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其它各项性能都好。 2、子样代表母样: 混凝土实体检验结构上需做承载力试验,太难,而且是破坏性的,不必要。我们国家采用的方法是做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标养,然后做强度试验。通过对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值分析,从而评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实体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真实性。 3、概率和数理统计: 确定性数据采用经典数学研究,有波动性数据的不确定数学现象采用概率和统计数学研究。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测试结果呈不确定性,但波动是有规律。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试验表明:同一等级的混凝土在龄期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其强度的概率分布可用正态分布来描述。 正态分布曲线特点: ①曲线呈钟形,两边对称,对称轴在中间,最高点处,为平均强度; ②中间高两侧低,表明混凝土强度接近平均值概率大,而低于或高于平均值的混凝土强度概率小,愈来愈小,最后逐渐趋近于零;曲线和横坐标之间包围的面积为概率的总和,100%,对称轴两边面积相等,各为50%。即若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配制强度也为为C30的话,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仅有50%达到C30,保证率为50%。 ③拐点是曲线凸凹变化点,决定曲线的胖瘦,反映了强度控制水平。 标准差的数学意义即是正态分布图中拐点到中心线的距离。拐点到中心线的距离决定曲线的胖瘦,反映了强度控制水平。越小,质量控制得越好。 一般不作图,只需三个特征值---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强度保证率(面积)。 三、常用的统计量 1、符号 M cu---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F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结构设计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f cu,min---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Sfcu---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σ---方差已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0λλλλ4 ---合格性判定系数;1, 3, 2 , f cu,i ---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 n---样本容量。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安全组数/总组数。 2、平均值、标准差用计算器计算。 标准偏差简称标准差,或均方差,是个体数据与均值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值的算术根,是大于

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

C3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评定 1、本单位工程C3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共抽取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4组,其各组试块强度如下所示: 2、试块强度评定 (1)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1.10。折算后强度值如下表所示: (2)由于试块少于10组,属零星个别生产,因此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验收批混凝土的强度必须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①、mfc u≥1.15f c u,k ②、f c u,min ≥0.95 f c u,k mfc 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 f c 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 f c u,min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 (3)、将数据代入以上公式计算如下:

mfc u=(30.03+35.53+38.83+37.07)/4=35.365 MPa 1.15 f c u,k =1.15*30=34.5 MPa ∴mfc u=35.365 MPa≥1.15f c u,k=34.5 MPa f c u,min=30.03 MPa 0.95 f c u,k=0.95*30=28.5 MPa ∴f c u,min=30.03 MPa≥0.95 f c u,k=28.5 MPa 结论: 依据GB107-87标准,基础C30同条件养护试块混凝土强度评定为合格。 山东元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2-24

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 SG-029

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 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武警四川省总队后勤基地桥梁工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水泥品种及标号 配合比(重量比) 坍落度 (cm ) 13~17 养护条件 同批混凝土代表数量(m 3 ) 结构部位 P.O 42.5R 水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标养 预制箱梁 162 415 743 1115 4.57 试件组数 : 12 合格判定系数: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前一检验期强度标准差: 同一验收批强度标准差: 验收批各组试件强度: 48.4 47.3 56.4 59.0 49.2 48.7 50.1 50.6 48.8 49.3 47.6 49.5 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 / 标准差未知统计方法 非统计方法 / 评定结论: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评定人:(签字)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注册方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 施工单位: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工程名称 红星路南延线K16+943.6跨规划道路桥梁工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50 水泥品种及标号 配合比(重量比) 坍落度 (cm ) 16-20 养护条件 同批混凝土代表数量(m 3 ) 结构部位 P.O 42.5R 水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同养 3200 预制箱梁 163 466 726 1089 5.6 试件组数 : 合格判定系数: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前一检验期强度标准差: 同一验收批强度标准差: 验收批各组试件强度: 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 / 标准差未知统计方法 非统计方法 / 评定结论: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评定人:(签字)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注册方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

《GB_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 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表格(1).

SG-029 混凝土(弯拉)强度合格评定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混凝土强度等级 水泥品种及标 号配合比(重量 比) 塌落度 (cm) 养护 条件 同批混 凝土代 表 数量 (m3) 结 构 部 位水水泥砂石子 外 加 剂 试件组数 n= 合格判定系数 1 =

3= 2 = 4=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最小值 fcu ,min = 前一检验期强 度标准差 同一验收批强 度标准差 验收批各组试 件弯拉强度: 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 mf cu = Mpa f cuk*0.7 弯 拉 强 度 试 弯 拉 强 度 试 标 准 差 未 知 mf cu = Mpa f cu,k+1*sf cu 非 统 计 方 法 mf cu = Mpa 3*f cu,k =

= mf cu f cuk*0.7 f cu,min= Mpa f cuk-0.7 = f cu,min f cuk0.7 件 大 于 10 组 件 小 于 10 组 统 计 方 法 = mf cu f cu,k+1*sf cu f cu,min= Mpa 2*f cu,k= f cu,min 2*f cu,k mf cu 3*f cu,k f cu,min= Mpa 4*f cu,k= f cu,min 4*f cu,k 验收评定结论: 根据《混泥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的“非统计方法进行评定”或“标准差未知统计方法进行评定”达到合格标准 注册建造师(技术负责人):审核人:(签 字) 评定 人: (签 监理 工程 师: (注

(签字) 月日年月日字) 年月 日 册方 章) 年月 日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厅监监制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说明:本内容摘自《GB_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 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 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 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如何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与验收

如何理解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与验收近年来,看到许多涉及混凝土强度评定与验收方面的文章,学习后很受启发,为此写成本文供大家评说。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中,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与验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现就个人理解归纳如下: 1、标准试件混凝土强度 (1)在混凝土分项工程中,应根据结构布置、混凝土工程量、工作班浇筑量等情况,将混凝土分项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或称验收批),即:N≥1,此处,N为检验批批数。 (2)在检验批的混凝土强度评定和混凝土分项工程的常规验收中,所涉及的混凝土强度均以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简称标准试件,对非标准尺寸试件要作修正),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为准。 (3)每一检验批(以下简称每批)中标准试件取样数量n,仍应根据第(1)条中的情况并考虑混凝土的生产条件、质量稳定性及其强度变异的信息等作出选择。 (4)根据每批的标准试件取样数量和以往的混凝土强度统计信息,《标准》GBJl07规定,可在两种统计方法和一种非统计方法中选择适合的一种方法,用于评定该批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该方法的要求。当符合该方法的要求时,就认为该批混凝土强度达到该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就可判为合格。

(5)混凝土分项工程中的N个检验批,应等效地视作为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中的主控项目,N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强度均评定为合格,是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在《规范》GB50204第7.4.1条(混凝土分项工程的强制性条文)规定,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强度 (1)《规范》GB50204确认,与结构实体混凝土组成成分、养护条件相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强度可作为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依据。所以在《规范》GB50204中规定: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在《标准》GBJl07中也有相类同的规定。 (2)上述两个标准均对施工阶段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强度的用处作了交待,但未提及试件组数及其评定。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第6.1.11条、第6.2.5条中提及的各施工阶段(含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应当就是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显然,施工单位应自己作出判断,需留置多少组试件,每次压几组试件;倘若达不到规定的f cu值时,是否还有后备试件等。如果每次仅压一组试件,所得的一个代表值,它至少应不小于f cu值,实际上施工单位常常就是这样做的。如果不这样做,在相应的施工阶段(特别是施加预应力时)造成结构构件严重开裂或压坏的概率将会增大。对满足f cu值的评定方法尚需由《标准》作进一步完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