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版)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版)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版)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版)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就是指观察期间发生得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得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得医院感染得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就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得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

【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与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得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应当报告而未报告得医院感染病例数/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就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得情况。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定义】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

×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得总体情况与某种特定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定义】受调查得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占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受调查得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100%

【意义】描述医务人员手卫生实际执行依从程度,反映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定义】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八、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定义】以治疗为目得使用抗菌药物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得比例。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感染指标得血清学检验。

【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100%

【意义】反映抗菌药物使用得规范性。

九、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定义】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就是指发生在Ⅰ类(清洁)切口,即手术未进入

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得手术切口得感染,包括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得手术部位感染。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就是指发生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占同期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发生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同期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100%

【意义】描述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得频率,反映医院对接受I类

切口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情况。

十、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定义】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得患者数占同期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得患者数)/(同期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100%

【意义】反映I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及管理情况。

十一、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定义】使用血管内导管住院患者中新发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得发病频率。单位:例/千导管日。

【计算公式】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同期患者使用血管内导管留置总天数)×1000‰

【意义】反映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与院感防控能力。

十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定义】使用呼吸机住院患者中新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得发病频率。单位:例/千机械通气日。

【计算公式】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呼吸机相关肺炎例次数/同期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天数

×1000‰

【意义】反映呼吸机相关肺炎情况与院感防控能力。

十三、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定义】使用导尿管住院患者中新发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得发病频率。单位:例/千导尿管日。

【计算公式】

(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例次数/同期患者使用导尿管总天数×1000‰

【意义】反映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与院感防控能力。

手术室院感检查标准

1、限制区、半限区、非限区分区明确、流程合理、标识清楚、清洁卫生。 2、手术器械用后及时送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包装、灭菌。 3、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不宜使用化学灭菌剂灭菌。 4、无菌物品存放于无菌柜内,柜子清洁干燥。无过期包。 5、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管理同治疗室。 6、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对手术间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7、清洁用品应选择不易掉纤维的织物,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有明确标识、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后存放于非限区。 8、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清洁、干燥、密闭保存。 9、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或在同一手术间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后安排感染手术。 10、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或在同一手术间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后安排感染手术。

1、布局合理,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分开设置。 2、开展拔牙、口腔外科缝合等项目的应设置口腔外科诊室。 3、洗手设备设施齐全,数量符合诊疗需要。 4、技工室独立设置,应分别配备洗手池和一个专用清洗托盘和模型修整的清洗池。 5、使用防虹(回)吸手机。 6、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7、口腔器械按《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执。 8、科室自行清洗、灭菌,设施、操作、流程、质量应符合WS 310-2009 规范要求。 9、一次性用品、消毒与无菌物品管理同治疗室。 10、防护用品齐全,医务人员使用规范。 11、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表面至少每天清洁和消毒一次。遇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12、拍片室需做好射线防护。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案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预防隔离技术 隔离的技术和措施比较复杂,一般是针对病原体的播散而设置,称为屏障护理。在实施时应根据每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选择 1、隔离区域划分 为了保证消毒隔离能顺利进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在隔离区域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的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未经消毒处理者,不得混用。人们在此区域内活动应遵循一定规则。 2、隔离室 设置隔离室的目的是将感染源和易感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经任何途径的传播机会,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执行隔离常规。有单人隔离室和同室隔离两种。 隔离室要有卫生设施,室外要有缓冲区,有必需的隔离用物。 3、探视者的管理 探视者进入隔离的病人房间之前要报告护士站,医务人员要指导其正确使用口罩、手套及隔离衣,并督促执行其他预防隔离措施。 4、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的使用 各种类型的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以提供屏蔽保护。戴口罩可以防护口、鼻吸入气溶胶。口罩、面罩和护目镜可阻止感染性血液和体液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口罩应盖住口鼻部,用过的口罩应及时处理,脱口罩后应立即洗手。不可将口罩存放在口袋内或挂在颈上、胸前反复使用。 5、卫生洗手 洗手是重要的预防感染的技术之一。为保护病人、保护自己,必须认真坚持洗手。洗手分为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 洗手目的去除手上污垢和暂居微生物 洗手指征(1)接触病人前后,尤其是在接触有破损的排放、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4)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5)在同一病人身上,当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洗手程序(1)双手掌心相互搓擦;(2)手指掌面与手掌搓擦;(3)一手手掌覆盖于另一手的手背,双手手指、手指两侧及指蹼交叉摩擦,同时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手背,然后交换;(4)双手互握,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指背,然后交换;(5)一手的拇指放于握拳状的另一手掌中转动搓擦,然后交换;(6)一手的指尖放于另一手的手掌搓擦,然后交换;(7)一手手指掌面及手掌包绕另一手的腕部转动搓擦,然后交换。 6、手的消毒 目的去除暂居微生物及破坏或抑制部分常居微生物。 指征(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2)诊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3)接触每例传染病人和多重耐药菌株定植或感染者之后。(4)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之后。(5)接触致病微生物污染物品之后。(6)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完整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 [1]医院感染 [2]清洁 [3]消毒 [4]灭菌 二、填空题(6分) [1]构成感染链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感染源、()和()。 [2]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感染和 ()感染。 [3]紫外线灯管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不超过()米,照射时间为 ()分钟。 三、判断题(5分) [1]只要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即不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包括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 ) [3]只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 [4]已感染的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 ) [5]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为可靠的一种方法。( ) 四、选择题(10分) [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 ) A、门诊患者 B、急诊患者 C、住院患者 D、探视者 E、陪护着 [2]破伤风病人用过的换药器械的处理:( ) A、用水冲洗后消毒 B、消毒后清洁 C、水泡后消毒 D、清洁后消毒 E、以上都不对 [3]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A、新生儿肺炎 B、新生儿脐炎 C、新生儿腹泻 D、新生儿败血症 E、新生儿硬肿症 [4]关于高压蒸汽灭菌,不正确的是:( ) A、无菌包不宜过大 B、放置无菌包不宜太紧 C、布类物品放在金属物品之下 D、高压锅内物品不能装得太多 E、放置时各包之间要有空隙 [5]流感病人出院后病室空气消毒,常用消毒剂为:( ) A、食醋 B、苯扎溴铵 C、酒精 D、氯胺 E、漂白粉

五、简答题(9分) [1]简述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5分) [2]简述医院感染的危害。(4分)

手术室院感质控标准

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评价标准(试行)(100分) 项目评价标准及内容分值评分扣分要求 一、布局与设备维护101.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洁污分开、分区明确、标识清楚。 2 2.分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无菌手术间设在最里面。 隔离手术间设在手术部入口较近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手术 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6 3.选择适宜的空气消毒设备。 2 二、人员与物品管理25分1.手术人员由专用通道更换衣裤、鞋子、帽子后进入手术室。手术人员 避免戴手饰、搽亮甲油或戴假指甲。 4 2.应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非手术人员,每台手术应控制一定人数。各 区人员相对固定。 4 3.手术病人由专门通道进入手术室。 4 4.物流洁污分开,密闭运送。 4 5.无菌物品专人管理,规范存放。各种容器及包布清洁干燥、无破损。 各种无菌物品包装标识清晰、项目齐全,注明器械包名称、灭菌方法、 灭菌时间、过期时间、包装者签名。 4 6、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 5 三、外科手消毒10分1.洗手设施应符合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对外科手消毒设施 的要求。 2 2.洗手液、外科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避免二次污染。 2 3.清洁指甲用具以及刷手刷应指定容器分开存放,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 菌,或者一次性使用。 4 4.干手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清洗一灭菌或一次性使用,盛装容器应一用一清洗 一灭菌。 2 一 四、感染性手术10分1.手术通知单应注明手术患者的感染性疾病名称。 2 2.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感染性手术。 2 3.术前、术中及术后均应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 6 五、物品 的清洁与 1.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符合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要求。 6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医院感染控制目标 1、医院感染现患率≤10% 2、清洁切口感染率≤% 3、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4、加强手卫生,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重点部门洗手正确率达95%。 5、加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逐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液透析相关血液感染及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6、医院感染暴发为“0” 7、医院感染漏报率<10% (三)保证措施 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发挥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质控医师和质控护士。负责科室日常感控措施落实。

2、完善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目标监测等。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利用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方法,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临床干预,收集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向全院反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至少每年做现患率调查一次,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院感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微生物室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感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抽样监测。主要由院感科专职人员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微生物室负责。院感科将监测结果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指标。 (3)消毒剂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科室感控护士负责采样,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抽查督导,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做好记录。(4)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为了保障我院消毒物品及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我科每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器械及手术室、内镜中心的灭菌内镜进行抽样监测;同时对我院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每季度进行抽样监测。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完整版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 制指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

(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基本接近的结果。4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目的总结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经验。方法通过分析我院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经验,总结相关的管理与控制方法。结果强化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落实,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做好规范管理,加强相关的培训,做好监测和新生儿病区管理,并完善一次性药品的管理和消毒,积极推动专业队伍建设等是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主要方法。结论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很好的促进了医院感染控制,为我院在本地赢得较高知名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治疗,而且也给医患关系建设带来了突出的隐患[1]。我院作为一家三甲妇幼保健院,近年来围绕提升医院质量、服务患者,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有关成绩总结如下。 1 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医院感染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重视程度不高。由于重视程度不高,因此相关人员和部门在具体的落实中往往会存在各种疏忽,从而加大医院感染风险。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强化组织落实,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科室共同负责,以最大限度的将医院感染控制落实到全院的具体工作中。为了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做好,我院专门在2006年开展了三级网络组织管理模式:成立医院感染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委员为由我院的业务副院长主任担任,管理科配备1名专职的监控人员,小组人员由不同科室医生共同组成,主要落实消毒、灭菌等等工作。上下级互相监督管理,积极配合,共同为防止医院感染做出努力。 2 建章立制,规范医院感染工作 在領导重视、积极落实相关组织机构的同时,我院强化了制度与规章的建设和落实。通过建章立制,有效的规范了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工作。在相关制度和规章的建设中,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内容以及上级相关指导进行操作,每个级别人员落实具体责任,并根据各个不同科室问题制定详尽科学的措施。对我院的重点科室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消毒隔离制度与验收标准,我院每个病房必须保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治疗室、分娩室、手术室、供应室、新生儿ICU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划分污染区跟清洁区,最终将相应患者安排在无菌区;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每个科室落实情况与检查具体情况开设季度总结大会,对本季优秀科室进行评定,选出不合格科室,作为下季度的重点检查对象。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因为上季度是优秀科室而放松检查,要做到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将医院感染控制在最小程度内。遇到不同问题要进行及时作出处理,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防止再次出现[4]。

院感质控考核标准

医院检验院感质控考核表 考核项目考核内容分值得分扣分原因 感染管理(8分)1.环境整洁、布局合理,流程符合要求 4 2.有检验科的院感管理制度 4 感染监测(12分)1.配合各科室做好空气培养和物表的监测工作。及时把检测结果上报院感科 4 2.及时、正确上报感染报告暴发、流行事件 4 3.做好微生物监测,给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每半年公布全院感染菌株分 布及细菌药谱的统计 4 感染控制(48分)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无灰尘 4 2.无菌物品按顺序放置 4 3.无菌包整洁干燥、无血渍、无湿包、无过期 4 4.无菌物品外有使用的有效期、消毒指示带 4 5.无菌储槽、棉球缸使用时注明开始使用的时间、日期、签名;无菌储槽开启后24 小时需重新灭菌,棉球缸每周更换2次 4 6.持物钳>4小时后应不再使用 5 7.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 5 8.紫外线灯管每周酒精擦拭一次,保持清洁,大于1000小时停止使用;肯格王上的 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并记录 5 9.每月的空气培养和物体表面培养合格,不漏做 5 10.掌握消毒隔离原则及医疗器械和物品的正确消毒方法 4 11.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毒种保养液等,必须就地灭菌;菌种、毒种按《病原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管理;其余医疗废物处理符合要求。 4

医疗废物的处理(16分)1.室内采取湿式清扫。拖把有标识、悬挂晾干 3 2.医疗垃圾分类放置。 3 3.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放置 3 4.利器入利器盒,装2/3满后及时更换 4 5.医疗垃圾登记本登记齐全 3 手卫生(12分)1.掌握六步洗手法,洗手方法正确。方法不正确或不配合者均扣分 3 2.掌握洗手指征和手消毒指征 3 3.洗手池是否干净、无污渍 3 4.备有洗手用品,肥皂保持干燥 3 业务学习(2分)积极参加院感会议、院内的院感知识学习;科室组织内部学习并记录 2 对多重耐 药菌的检 测(2分) 做好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工作,发现MRSA等耐药菌时及时上报院感科2 合计100检查日期:检查者:

最新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 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

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摘要: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究卫生、时间保护环境的宣传。 关键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究卫生、时间保护环境的宣传。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由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分为: (一)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引起自身感染。 (二)外源性感染指由环境他人处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 1.交叉感染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2.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如由于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等。 三、常见的医院感染 (一)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如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判断肺部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透视或照片,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3.3%~42%。肺部感染对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

二级医院感染管理方案控制指标.docx

十二月份 二级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指标 一、医院感染发病率≤ 8% 二、医院感染现患率≤ 10% 三、现患调查实查率≥ 96% 四、医院感染漏报率≤ 20% 五、 I 类切口感染率≤ 0.5% 六、 I 类手术切口预防抗生素使用率≤30% 七、感染病人病原学送检率≥50% 八、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九、手卫生依从率≥ 60% 十、手卫生知晓率100% 十一、洗手方法正确率100% 十二、医院感染暴发率为0 十三、三管监测目标持续改进 附(概念): 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 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 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100% 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100%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 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定义: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占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100% 意义:描述医务人员手卫生实际执行依从程度,反映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定义: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六、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定义: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的比例。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 -6 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 加强医院管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1]。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门诊,以预防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和就诊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种管理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开设隔离病房、危急病房、温馨病房等,以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收治,减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区域化管理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管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律已,还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属。 1.4 严格执行陪床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减少陪床人员,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处理废用垃圾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妥善处理,由专职人员收集后并进行处理。 2 严格执行消毒 2.1 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对高危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探视,且采取探视者入室更衣、洗手,探视后对室内进行通风、消毒擦拭、喷雾消毒等措施。每月一次做细菌培养,如不合格的,重新消毒后再做培养,以保证病房的清洁。 2.2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有研究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

瓶、氧气管、氧气插管、呼吸机、雾化器、导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涤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因素。所以,除了对必须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对易忽视的消毒器械物品应进行认真的消毒。 2.3 手的消毒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因为被污染的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2]。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巾一带,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保证手指带菌数不超过15cfu/cm2。 2.4 终末消毒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对床单位进行严格的擦拭并消毒,以达到彻底终末消毒的目的。 3 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有报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3]。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应对患者做尿的细菌培养,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4 减少开放式治疗 开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诱因。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持续膀胱冲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盐水冲洗,因重力缘故不需要排气管及连通管,换袋工作由护士进行,仔细检查每袋生理盐水,避免有混浊及杂质的液体冲入膀胱。连接5 000ml一次性引流袋,常用密闭式,管颈粗,不易堵塞且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妥善固定后冲洗液不易逆流,更有效地避免院内感染。 5 合理使用抗生素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 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 年版医院 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 编者按2015 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 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 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 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 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 1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 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 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 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 发病(例次)率。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 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 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 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 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

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 向的分析。 2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 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 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 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 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 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 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 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 看。3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 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 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 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 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 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 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 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 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基本接近的结果。 4 多重耐药菌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要求规范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设置手术部(室)的其它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l5912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 l4295空气过滤器 GB/Tl 3554高效空气过滤器 GB 5059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WS 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YY压0506.2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2部分:性能要求和性能水平 GB l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DB ll/408.2007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 GBl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手术部(室) 由手术间及其辅助用房组成,承担医院手术服务的独立部门。 3.2手术间

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度

K1+478~K1+56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 3.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4.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5.把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定期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6.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7.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8.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9.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1页脚内容

浅谈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

浅谈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探讨在医院中,护理管理在控制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將2010年9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48名纳入研究范围,研究在医院感染中,通过各种护理管理的方法控制感染的对应措施及重要性。结果: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由2010年9月前的15.00%降低到3.27%。结论:控制医院感染在护理管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无菌术、消毒、灭菌等各个护理方面都应引起重视,有效预防、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标签: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1-0079-02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医院感染在公共卫生中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尤其在护理工作中更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的护理工作中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2010年9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48名纳入研究范围。 2 对于护理人员自身对专业的认知和培养 医院感染不仅是患者感染,同时也包括医护人员在医院中所受到的感染。首先,应当让护理人员充分了解理论知识,了解医院感染对患者及自身的危害和严重性。同时每月要举行定期的理论考试和科室业务学习,考试合格方可上岗,采取学分制度、优胜劣汰。只有理论充分掌握,才能很好运用到实践中。 无菌操作技术对医院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无菌术操作要有严格的程序。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护理操作技术就是无菌操作,应制定细致、详细的一系列的操作程序[2]。并在执行中严格要求,定期举行操作培训、比武等,不断加强无菌操作观念,确保护理人员在操作中真正达到规范、自觉,并长期贯穿在临床中。 3 护理人员具体的行为规范 3.1 关于护理人员洗手的规范要求 护理人员在科室中的工作是繁忙杂乱的,但是绝大部分工作都是靠手来操作完成的,从日常的打针输液,更换被褥,到参与重症患者的抢救手术。护士为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后,双手采样的结果显示带菌率为100%[3]。所以,护理人员的双手所带病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对于培训的护理工作者严格遵守七步洗手法,并作为能否上岗的必考项目之一,这不仅是对患者负责,同时对同事、自身及家人都是一种责任。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的洗手方法是否规范,不能因为工作繁多,而忽略或简化洗手步骤。但有时会遇到突发状况,在笔者所在医院所有治疗车均配备有消毒剂的洗手液,但工作结束后需要重新按照规范洗手。 3.2 技术操作过程中的护理规范 在护理人员进行输液、抽血、输血、注射等无菌操作过程中,操作前必须按照规定,先洗手、穿无菌衣、戴手术帽、口罩、手套,检查无菌物品消毒日期,消毒包是否包装完好,消毒条是否完好等,要有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尤其是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 指标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附件6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100%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确定时段或时点 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100%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 ×100% 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 ×100%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重点部门和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措施.

一、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措施 (一)按照《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并纳入我县医疗救治体系。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传染病分诊点,其设置应相对独立,建筑布局合理,标识清楚,工作流程明确,适用标准预防。 (二)严格遵循隔离预防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建立并落实感染性病科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 (三)、提高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防控能力和诊疗水平。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制定预检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临床各科门诊、病房接诊医师的工作职责,明确规定对来诊的病人必须进行传染病预检程序。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四)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肠道等特定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五)接到卫生部和省、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

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六)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颖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七)对呼吸道/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同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八)我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上级医院诊治,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上级医院。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使用专用车辆,用后及时消毒。 (九)感染性疾病门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肝病和肠道疾病患者的各自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2、各区应配备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手卫生设施,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必要时戴手套; 3、安排专人负责做好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并规范记录内容;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试题.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试题(医疗组) 科室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3、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4、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二、填空题 1、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2、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 3、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于(24)小时内报告至医院感染管理科。 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出导尿(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5、医疗废物分类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6、免冲洗消毒剂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7、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是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8、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进行(单间)安置,不能单间时,应将同一种病原菌感染患者同室安置。 9、伤口换药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污染伤口)、最后换(感染伤口)。 10、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炎等,不应参加血源性传染疾病病人的直接诊疗工作,如必须参加,应(戴双层手套)。 三、单选题 1、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 ) A 长期卧床 B 留置导尿管 C 膀胱冲洗 D 膀胱内注射 2、下列症状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是( A ) A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B 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 C 发热、胸痛、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D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3、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 A.住院病人 B.门诊病人 C.病人家属 D.探视者。 4、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