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发展分析

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发展分析

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发展分析
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发展分析

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发展分析【摘要】在据今天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剖腹产手术占所有产科手术的比例逐年升高,而且是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剖腹产相对于顺产来说给医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对于产妇来说同样也要面临一定的危险和痛苦。为了减轻孕妇生产时的痛苦,适当地选择手术麻醉的方法对于孕妇来讲具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以实例来分析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产科;手术;麻醉;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以来产科手术中asai~ii级,既往无心、肺、脑、肝、肾等器官病变的病人共634例,年龄范围从18岁~40岁,体重在42 kg~78kg之间。我们将手术中麻醉的方法随机地分为罗哌卡因麻醉组(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b组)。罗哌卡因的用药量控制在15~25ml的用量,浓度为7.5mg/mi左右。硬膜外麻醉用药为1.5%~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首次麻醉量为13 ml~18 ml。剖宫产病人按低浓度、小剂量给药。

1.2 方法

患者手术之前注射 - ml试验剂量的含有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 %塞罗卡因)依情况开放静脉输液,连续监测bp、ecg、spo2、hp、hr等生命体征,常规面罩吸氧,按照麻醉效果的不同给出特定的评分标准。根据麻醉后生命体征的不同变化给与打分,血压脉

妇产科手术麻醉原则和注意事项

妇产科手术麻醉原则和注意事项 1.一般选连续硬膜外麻醉;紧急剖腹产手术,可选局麻。如患者过度精神紧张难于合作,或合并严重呼吸与循环功能不全、腰椎病、局部感染等可选用气管内全麻。 2.麻醉中用药要考虑对子宫和胎儿的影响。剖腹产时为防止婴儿出生后呼吸抑制,胎儿娩出前不使用对呼吸有抑制的药物。哌替啶进入胎盘速度较慢,如确属需用,可在胎儿娩出前10min内静注哌替啶(〈1mg/kg),氟哌啶2.5mg尚属安全。 3.腹压高的患者取平卧或头低位均使潮气量减少,加上麻醉和手术的影响,常导致低氧血症,因此应注意监测呼吸、并常规吸氧,维持良好的通气。 4.加强循环的监测和处理 (1)巨大肿瘤或足月妊娠者腹腔静脉受压,致使回心血量减少,椎管内麻醉易发生“仰卧低血压综合征”。硬膜外麻醉给麻药应分次小剂量进行。如血压下降,可将子宫(或肿瘤)推向左侧或调节手术床向左倾30°,并适当加快输液和给予适量麻黄碱可使血压恢复,输液应选上肢静脉。

(2)估计出血量多的手术(如子宫颈癌根治术)若无禁忌,要实行控制性降压和控制性低温术,以减少出血。 (3)胎盘早期剥离、子宫破裂和宫外孕破裂等,常并发大出血,应尽早手术止血。如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新鲜血,必要时应补充第Ⅷ因子,并给予抗纤溶药处理。 (4)妊娠中毒患者,可用西地泮(安定)、硫喷妥钠镇静,大剂量硫酸镁解痉、降压。必要时静注葡萄糖酸钙,以对抗镁离子引起的呼吸和心肌抑制。应注意观察,预防左心衰竭;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胎儿娩出后,因子宫突然缩小,子宫内及静脉系统大量血液回流,使血容量急骤增加,极易导致心力衰竭,应监测CVP,注意控制输液量。

妇科和产科手术麻醉的基本知识

妇科和产科手术麻醉的基本知识 一、特点 (一)妇科手术 1、脏器位于盆腔深处,手术要求完善的腹肌松弛。 2、常采取头低仰卧位,或以机械方式将肠管推向膈肌,对呼吸有一定影响。 3、多数为中年以上妇女,常合并有全身疾患,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 (二)孕妇的生理改变 1、呼吸系统: (1)妊娠期间呼吸道的毛细血管充血,粘膜水肿,气管内径及声门张开均变小。因此,气管插管时应小心,并选择内径稍小的导管,以避免对呼吸道的损伤。 (2)肺容量和肺活量降低不明显,但FRC可降低15%-20%,易发生肺不张。加上代谢增加,氧耗量增加,呼吸加速,PaCO2降低,易发生碱血症和低氧血症。 2、循环系统:

(1)血容量增加和稀释性贫血。 (2)SV增加约30%,而HR增加约15%,结果CO增加约40%,胎儿娩出后达最高峰。一般来说,血压无明显升高,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3)仰卧位综合征:孕妇仰卧位时,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静脉回心血量显著减少,co降低或血压明显降低。这时应将子宫移向左侧,或将手术台往左侧倾斜。 3、中枢神经系统: (1)吸入麻醉药的MAC可降低40%,可能与分娩期间的激素和内源性鸦片物质的改变有关。 (2)椎管内麻醉所需药量明显减少,可能与硬膜外充血及脑脊液蛋白含量有关。 4、产科病人常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二、附件和子宫切除术的麻醉 (一)手术方式 经腹腔或经阴道切除及腹腔镜经腹切除术,此为妇科最常见的手术。

(二)术前准备 1、长期服用降压药、利尿药,应注意有无血容量不足和(或)电解质紊乱。 2、纠正贫血:注意有无慢性失血性贫血,如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量增加均可造成贫血。如血红蛋白低于80g/l,则需输血或输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应给予白蛋白或血浆。 3、充分估计手术可能遇到的困难、出血量,以便选择适当的麻醉和监测措施。 (三)麻醉方法 1、椎管内麻醉: (1)腰麻:因连续腰麻法的并发症(头痛、恶心等)较多,故多采用单次法,适应于手术时间较短者,特别是经阴道手术。穿刺点为腰3-4,0.5%丁哌卡因2-3ml,控制麻醉平面不高于胸6。 (2)硬膜外阻滞:最常用,且可留管用于术后镇痛。首先保证上界阻滞平面达胸6,并同时应使骶神经的阻滞亦能完善。解决办法一是经腰3-5再置一管注药,二是用镇静药进

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知多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d11208168.html, 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知多少 作者:杨建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270-02 剖宫产又称为剖腹产,属于外科手术的一种。剖宫产主要是利用手术刀将产妇的腹部剖开,从而帮助产妇顺利娩出胎儿。通常剖腹产手术是为了减少产妇经阴道分娩,从而对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医学手段,但是现阶段大多数产妇选择用剖腹产手术替代原本的经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手术需要对孕妇进行麻醉后方可实施,但是由于产妇的特殊性,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麻醉方式。本文将主要为大家讲解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 产科手术的麻醉方式具有下述几项特点:(1)产妇生理改变较为显著。(2)产妇生产时易出现并发症,威胁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人身安全,难以对其实施合适的麻醉管理。(3)手术麻醉需要对胎儿以及产妇进行全面的分析,追求出简单、安全的手术方法。(4)手术过程中产妇出现呕吐误吸是其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产妇选择麻醉的原则为:需要根据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情况、麻醉医师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相关设施制定,以保护产妇、胎儿的生命安全、减少各种手术后并发症为目的。 (一)连续硬膜外麻醉。此种麻醉方法是诸多健康产妇的首选方式,但是产妇脊椎结合、畸形或穿刺点出现感染、产前大出血、休克没有纠正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禁用此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不会对产妇的血压产生比较强烈的影响,并减少仰卧位综合症(低血压)的发生几率,并且局麻药物对产妇体内的胎儿影响较小,不会影响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备好麻醉急救所需物品,前半个小时需要对孕妇进行快速的扩容,产妇的的收缩压不得低于100mmHg,产妇心率不得低于60次/min,医生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对产妇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二)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母胎情况尚好时,对产妇使用此种麻醉时,需要注意产妇的血压情况以免产妇出现低血压现象。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以及胎儿的安全威胁较低,能够较快发挥麻醉的作用,便于医生及时掌控产妇的血压情况,并且产妇的硬膜外导管保留后能用于术后镇痛。 (三)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适用椎管内麻醉紧急的患者、情况较为紧急者、部分凝血功能较差或者心功能严重不全者。此种全身麻醉患者其感受到痛感较低,并且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几

浅议产科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

浅议产科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8-11-27T12:17:30.3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0期作者:孔雅君谢亚丽[导读] 本文主要对现代产科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及应用进展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相关研究和工作者提供参考。 凤翔县医院陕西宝鸡 721400 摘要:本文主要对现代产科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及应用进展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相关研究和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科手术;麻醉方式;选择 孕期妇女的机体均有相应的生理变化产生,与常人相比,其各个器官的功能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进行产科手术时,在麻醉方式的应用上,麻醉医师需对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影响进行综合、全面地分析和考量,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麻醉药物对母体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产科手术麻醉应尽量选择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方式,同时要综合考虑孕妇及胎儿的情况。 1产科麻醉方式的分类 1.1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在临床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优点就是止痛效果明显,除了头部麻醉以外,其他部位均可运用。而且麻醉过程操作简单,风险性较低。在剖宫产手术中,这种麻醉方式有着广泛的应用,且对胎儿的各方面的负面影响较弱,且其阵痛效果较好,能够显著地缓解产妇产后的疼痛。从细节上看,硬膜外麻醉又可以分为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和单次硬膜外麻醉。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是一种综合性能较高的麻醉方式,它的麻醉效果显著,而且能够对孕妇的血压做到良好的控制,它的花费也比较低,对胎儿也没有什么大的副作用。虽然连续性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显著,但是其麻醉的速度较慢,而且会引发患者的牵扯反应。而单次硬膜外麻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操作方便快捷,主要是通过穿刺针直接将麻醉药灌注患者体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麻醉药的用量比较大,一旦操作不当就会使麻醉药进入蛛网膜下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单次硬膜外麻醉已趋于淘汰。 1.2蛛网膜下腔麻醉 这种麻醉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是使用时间最长、发展历程最久的麻醉方式。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将麻醉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根进而产生麻醉效果。这是一种临床中常用的麻醉方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大量的非专业人士操作,造成了非常多的并发症现象,所以这种方法曾被认为是危险性麻醉方式。但是随着医疗水平和麻醉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各种先进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这种麻醉方式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在剖宫产手术中,这种麻醉方式速度快、针对性极强,是剖宫产手术中的常用麻醉方式,但是对于先兆子痫患者使用时,会产生低血压的现象,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纠正其血压水平。总体上来说,蛛网膜下腔麻醉是一种较完美的麻醉方式,而且随着各种器材设施的逐步完善,这种麻醉的应用面也将越来越广。 1.3全身麻醉 从严格意义上说,全麻在孕妇剖宫产手术中是不推荐使用的。如果孕妇的精神过于紧张、或者孕妇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是可以考虑使用这种麻醉方式的。全麻可以迅速的降低患者的精神恐惧,减少低血压症状的发生概率。虽然全麻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痛苦,但是其有着比较明显的劣势。首先,全麻会带来很强的副作用,会导致孕妇呕吐,严重会导致孕妇死亡。其次,这种麻醉方式对设备以及麻醉人员的要求较高,一旦发生用药剂量的差错,就很可能导致孕妇和胎儿的死亡。所以,我国对全身麻醉的使用范围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只有在椎管内麻醉失败等现象产生时,才可以采用全身麻醉。 1.4腰硬联合麻醉 这种麻醉方式是近些年才兴起的,在手术过程中,其用量往往很小,尤其对于下肢麻醉的效果优异。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时可以降低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而且麻醉效力衰退较快,能够让产妇在短时间内恢复相关功能,可以下床活动,而且对产妇的宫缩和排尿功能影响甚微。此外,这种麻醉方式起效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还具有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如果孕妇采用这种麻醉方式,可以使其身体迅速恢复,肠胃功能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所以这种麻醉方式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方式,在未来临床麻醉工作中可以大力推广使用。 2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在剖宫产麻醉工作中,其目的与原则是选用合理合适的麻醉方式,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对手术全过程的认可度。从总体上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的应用要有优质性能的医疗设备做保障;连续性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明显而且能有效地控制孕妇血压;单次硬膜外麻醉可以直接通过穿刺作用进入患者体内,方便快捷;而腰硬联合麻醉药物用量小、见效快、副作用低,具有良好的阵痛效果,这几种都是剖宫产麻醉手术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全身麻醉的负面作用大,在临床中使用率非常低。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既要考虑不同麻醉方式的优缺点,还要结合患者的体质、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谨慎选用,尽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一般情况来说,当患者本身的生理、心理情况较好时,可以选择蛛网膜下腔麻醉;当发生紧急情况或者出现胎儿脐绕颈等状况是可以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达到迅速麻醉的效果。从目前国内外的麻醉水平来看,在剖宫产手术中往往是以区域麻醉为主,全身麻醉的使用率越来越低。虽然由于以前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蛛网膜下腔麻醉一度遭弃用,但是随着医疗设施的进步和麻醉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的提升,这种麻醉方式逐渐成为剖宫产手术中的首选方式,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种麻醉方式也越来越完善。 结语 当前国内外对产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偏向于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等,而局部浸润麻醉已逐渐被淘汰,全身麻醉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初期虽曾被一度淘汰,但随着现代医疗水平及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蛛网膜下腔麻醉已成为很多国家产科手术首选麻醉方式,将其应用于产科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有保障。区域麻醉适用于急诊剖宫产产妇,头向硬膜外置管适用于硬膜外镇痛产妇,术中无需另行穿刺,蛛网膜下腔麻醉适用于未采用硬膜外镇痛产妇。在产科临床工作中,选择合适麻醉方式对减少产后并发症、保障孕妇及胎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麻醉医师应根据不同产妇个体特点对其适合的麻醉方式进行选择与判断,进而采用与产妇实际情况最相符的麻醉策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