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就业增长的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初探

基于就业增长的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初探

基于就业增长的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初探
基于就业增长的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初探

基于就业增长的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初探

张良张玉韩

【摘要】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城乡规划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就业是联系二者最主要的指标。一般希望城镇化是一个持续稳定的过程,但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的能力却趋于下降,而且经济的周期性对就业增长波动的影响也在增强。健康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和就业增速下降、周期波动之间的矛盾,还较少得到研究的关注。本文将从就业增长趋势和周期波动的角度,探讨我国1978年以来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就业特征以及未来面临的主要压力,并讨论其对城乡规划的启示。

【摘要】就业;城镇化;周期;时间序列分析

1.引言

城镇就业的增长是联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变量。一方面城镇就业机会的增长是实现人口转移、推动我国城镇化最主要的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城镇就业岗位的供给则受到经济发展的强烈影响。要实现与经济高速增长相适应的健康城镇化,就需要在城乡规划工作中更加关注经济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从城镇化角度对就业的关注,已有较多的研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就表现出了较强的非一致性。虽然经济增长维持着7%以上的高速度,但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业增长弹性出现下降趋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我国城镇就业受到了一定影响,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减弱的现象比较明显。随着2007年次贷风暴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影响较大,国内就业问题变得十分尖锐,农民工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我国经济增速逐步趋稳的背景下,“有增长无就业”的现象引起了城市研究的重视(赵永革,2003;简新华,2010)。

虽然就业带动力的趋势变化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的重视,但较少有研究注意到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对城镇化的影响(徐巨洲,1997;洪雯,1999;田明,2010)。关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产生了关于速度匹配方面激烈的争论(陈乐一,2001),但讨论周期性影响的很少。经济学已经对我国经济周期有了较多的讨论(王成勇,2010),

采用了许多刻画经济周期的指标,比如经济缺口、经济增速、价格指数、失业率等(陈昆亭,2004)。其中与城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实际是就业方面。由于我国失业率统计存在较大问题,故与城镇化关系最为强烈的实际是就业指标。但是,经济学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总体来说,这些研究虽然关注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增长问题,但对周期性问题的关注不足。本文将着重讨论我国就业增长的长期趋势和变化周期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而讨论这一趋势下,我国未来城镇就业面临的主要压力,以及对城乡规划的启示。

2.我国就业增长的一般趋势与周期性

2.1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能力呈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总量实现了持续的增长,从1978-2011年全国就业总量增加了1.93倍,年均增长2.299%。就业总量的大幅增长,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高速增长的经济对就业的整体拉动。但更能体现经济对就业拉动的指标是弹性系数。就业增长弹性系数表示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带来的就业增长的百分比。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时间里,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平均值为0.3475。如果扣除不正常的年份,则平均值为0.1993,即1978年以来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总量平均增加0.1993个百分点。但全国就业总量对GDP 增长的弹性系数年度变化比较大,说明就业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并不表现为一一的对应关系。总体而言,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呈现波浪式下降规律,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变化曲线见下图。

从图1可知,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衰减规律是明显的。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平均约为0.33;到90年代平均约为0.12;2000年至2011年平均约为0.065。其中,在1990年全国就业弹性系数的水平发生了较大的下降:就业弹性系数在1990年以前为0.3336,1990年以后为0.1124。

图1 全国就业总量的增长与就业弹性系数的波浪式下降

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呈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而不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差异较大。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明显,1990年以来其就业总量的绝对值也呈现下降趋势,尤其近几年下降更快。从就业弹性的变化看,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长期较低,说明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就业增长的贡献长期不大。第一产业产值每增加1%,所拉动的就业平均不足0.015。

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就业带动力差异较大。在改革开放初期到1990年代中期,由于第二产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就业吸纳较强,就业增长比较稳定。

但1990年代末以来,我国重工业比重一改过去二十几年的下降趋势,重新开始增长,到2001年我国重工业比重再次超过了1978年的57.8%的比例,达到了60.6%,而到了2006年重工业比重已经上升到了70%。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重工业化发展。在重工业化阶段,工业发展主要以投资驱动为主,对就业带动较小,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处于停滞状态,甚至一些年份略有下降;近年来就业才重新开始增长,“高增长低就业”局面的出现与这一轮重工业化的发展模型密切相关。

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的就业拉动能力比较稳定,第三产业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在就业总量中的比重稳步上升,但增速也逐步下降。从1978年到2007年,第三产业年均增加就业667.6万人,增速比较稳定,平均增速略为5.78%,第三产业就业年增量呈略有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基数增大,增速略有下降:第三产业就业增速从1978到1996年增速多在6%~10%之间波动,1997到2007年增速多在2%~6%之间波动。

从弹性系数看,自改革开放到1980年代中期,三产的就业增长弹性曾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在1985年之前平均约为1.39;之后长期维持在0.2-0.8之间,平均值约为0.42,标准差仅为0.26。这说明第三产业所包含的劳动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就业拉动力比较稳定。

图2 我国三次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变化

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能力呈现逐步减弱趋势,但就业弹性系数的递减并没有带来就业总量下降,而是维持了相对的稳定。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高,“有增长无/低就业”实际上是“高经济增长率、低就业带动力”,因此实际就业总量的增长还是相对稳定。从1990年到2011年,我国就业人员每年的增量约在600万到1000万之间波动。正因如此,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力降低的情况对城镇化的影响尚不明显。

图3 1990年以来全国就业人员增量的相对稳定

2.2 就业增长存在周期性变化特征

除了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持续下降这一个特点,我国就业增长的波动性也十分明显,其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规律。从历史数据的散点图可以直观地判断出,1990年以来我国就

业增长大约以5年为一个增长周期,周期性规律十分明显。

更为严格的周期识别可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一些方法,本文采用了自相关分析中的AIC参数识别方法。这一方法首先需要时间序列满足平稳性要求,即满足单位根检验。对于不平稳的时间序列,可以通过差分的方法使之平稳。然后即可通过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系数分析序列的周期性。

本文采用了这一方法对就业总量进行了周期性识别。就业总量的时间序列本身是非平稳序列,但一阶差分之后可以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的单位根检验,即此时序列变得平稳,可以采用自相关分析。通过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分析,发现这一序列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周期5和周期6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系数的数值明显再次较大。即,我国就业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性规律,周期大致为5到6年。

表1 就业弹性系数一阶差分的自相关判别

3.我国城镇就业未来面临的主要压力

我国城镇已经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地理空间,因此全国就业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

镇就业的变化规律。城镇就业增长占增长总量的比重在1999年首次超过100%,这意味着此时在绝对量上出现了城镇就业增长而农村就业减少的现象,全国就业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城镇就业的变化情况。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城镇就业面临如下压力。

3.1 城乡收入差异处于高位

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从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的迁移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迁移过程的推动力直接来源于城乡就业质量的差异。从业人员的收入则反映了已就业人员的就业质量。从城乡收入的差距看,198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存在必然导致人口流动,这是世界人口迁移的普遍规律。我国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激励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发生区域流动是符合这一规律的。

由于迄今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在收入差距的推动下,城镇化面临巨大的压力。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非农就业者数量主要由城镇就业需求因素决定。20世纪90年代后,农民离乡外出就业年平均规模达到500万人左右,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这类人口流动主要是就业拉动的。根据五普数据,2000 年中国城镇外来人口的失业率显著低于城镇本地人口:外来人口的失业率为4.67%,本地人口失业率为8.98%。在东部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外来劳动力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果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下降,就可能带来农民工的就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以至于失业。在1990年代,就业的周期性波动也造成了农民工失去城市的工作,但由于收入差距远远小于现在,故农民工可以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从数据上看也是如此,在这一时期,农业就业总量在我国就业总量中的比重还比较大,维持了相对稳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周期波动的压力。但随着近十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增大,农民工失业返乡务农的意愿逐渐下降,农业就业总量下降速度也较快。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城乡规划就必须考虑就业周期的低谷,忽视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盲目按照就业繁荣时期的特点进行规划,就可能放大城市就业压力和增加社会的不稳定。

以最近两次金融危机为例,相比10年前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8年和199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连续两年跌破8%,并没有采用激烈的“保八”对策。相比之下,2008年我国受到次贷金融危机的影响,担心经济增长率达不到8%就可能导致失业人员增加,引发社会动荡,结果动用了四万亿等政策手段来保证经济增速。这一对比,从就业弹性系数持续较低的背景看,就不难理解了。1997年金融危机时,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与现在相比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达到0.23,故新增就业总量仍然保持了稳定,总量维持在了600万以上。而目前遭

遇金融危机之时就业弹性处于低位,仅为0.07左右,经济增速降低对就业的影响更大。

图4 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差距

3.2 城市累计失业压力较大

我国失业率的统计长期采用了登记失业率的概念。我国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长期表现为4%左右,即使根据这一数字,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国家公布数据,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已经达到908万人,而这一数据在2003年仅为800 万。

事实上,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比要登记失业率大得多。中国社科院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约有1000 万人虽然已遭到国有单位的裁员解聘,却仍然被列在原单位领取工资的名单中,以确保下岗工人仍可领取少量的基本生活费,因而统计上未列入失业行列。据估计,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已达到7%的警戒线,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蔡昉,2002)。这些累积的失业人员,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对城镇就业会形成较大的压力,影响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3 短期经济结构调整与长期经济效率提高

可以预见,我国未来二十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将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也就意味着需要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来提供给农村劳动力。根据我国人口规模的有关预测数字,到2030年我国人口绝对数量可能达到16亿的峰值,在此之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将在1200万左右,每年平均有680万的新增劳动力供给。如前所述,我国就业的增长空间主要在城镇。换言之,这些新增劳动力主要在城镇寻找就业,城镇化将面临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这一趋势与我国经济和就业的长期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

近期而言,我国就业弹性可能还有上升的空间。我国2000年左右开始的重工业化使得

我国第二产业有了新的发展,产业结构开始逐步挑战。在这一轮工业化的初期,主要以投资资源型工业为主,工业就业弹性较低,但随着重工业化的推进,二产对三产的就业拉动一般将逐步提高,而三产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大。因此,虽然目前就业弹性系数较低,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就业弹性将有上行的可能。

但从远期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效率会持续提高。用更少的劳动力进行更多的生产,不应该是件坏事情,因为它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正是由于以劳动力为首的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转移,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但是,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对就业带动能力持续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甚至可能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经济维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但面临的约束也逐步突出,未来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逐步降低。而且由于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联系的增强,受到国际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也会增加,就业波动的周期性会随之而更加明显。这同样给城镇就业持续稳定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带来挑战。

4.就业增长规律对城乡规划的启示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发展阶段,中共十八大也提出了“健康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的新要求,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加强对就业的研究。城乡规划作为实现城市与城市、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之一,如何在促进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向城市的转移,是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议题。前文对城镇化过程中就业增长的分析,对城乡规划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4.1 “健康城镇化”要求城乡规划加强对城乡就业供给的分析

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央政府把“人的城镇化”作为未来工作的重要目标,其核心就是要实现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与生活,城乡规划一直致力于通过空间资源的配置推动城镇化的进程,但在实际城乡规划工作中,对城镇化进程的预测和判断,一般都没有对就业分析给予充分的重视。城市化水平的预测一般是基于过去城镇化历程的外推判断,而对就业增长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规律关注不足。虽然城乡规划工作者也已广泛关注城镇化S型发展曲线的理论,但对其内在机理缺乏相应的探讨。在具体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切实际做大城市规模,这在就业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很容易造成农村用地被

过度征用、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大量设施建设浪费,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为实现健康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到城市居民身份的真正转变,城乡规划要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趋势和波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剧烈变化加以充分分析,并对这一动态过程给予长期关注,从就业周期性角度来科学安排城镇发展相关的建设。

4.2 城乡规划要重视对吸纳就业能力较强产业的布局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乡规划往往也更多关注产业对GDP及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建设理念也应该有相应的转变,由过去“重生产、轻生活”转变为“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前文说到我国未来城镇化面临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就需要在城乡规划过程中,更加关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包括服务业(尤其是生活服务业)以及传统轻工业的发展,也要更加关注培育地方的产业集群,通过某个大企业或某类企业的发展带动更多企业的集聚,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城镇就业机会的增加可以为城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城乡规划还要关注就业和生活、产和城的布局关系,为了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而提升城市的吸引力,进而形成城市发展与人口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4.3 城乡规划应该加强对农村发展及农村就业的关注

城乡规划应该追求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目前规划界普遍关注的城乡统筹规划在这方面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但在具体实践中,地方政府往往打着促进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的名号,通过规划编制和实施,打破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让农民统一住进宽敞整洁的楼房,占用大量农村用地保障城市建设,但却没有为这些失地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这些行为会既会造成农村地区的衰败,又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本质上都是基于传统“城市本位”的思维模式而做出的决策,对农村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城市和农村是城镇化进程中同等重要的两个环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可以弱化对农村的关注,未来的城乡规划应该跳出城市思维模式的禁锢,站在农村和全局的视角看待城乡的发展。一方面不要因为规划的不合理,继续增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要重新审视农村地价及其建设发展,通过农村社区的营造,增强农村生活的吸引力,同时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多元化进程,增加农村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综上所述,未来我国城镇化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城乡规划应该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城乡建设,促进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双向流动,进而实现人的健康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蔡昉. 2002 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 滤波方法的应用[J]. 世界经济, 2004,10:47-56.

[3]陈乐一,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兼论现阶段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 财经问题研究, 2001(5): 3-11.

[4]洪雯. 借鉴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探索城市稳定持续发展之路[J]. 城市规划汇刊. 1999(04):14-17.

[5]简新华,黄锟.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 经济研究, 2010. 3: 28-38.

[6]田明,王玉安. 我国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的比较分析[J]. 城市问题. 2010(02):54-59.

[7]王成勇,艾春荣. 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非线性平滑转换. 经济研究, 2010. 45(3): 78-90.

[8]徐巨洲. 探索城市发展与经济长波的关系[J]. 城市规划. 1997(05):4-9.

[9]赵永革, 就业压力下推进城镇化的产业结构战略选择. 城市规划, 2003. 27(6): 11-18.

作者简介:张良(1980- ),男,博士学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创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张玉韩(1990- ),女,硕士在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城镇化与就业的关系

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的关系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扩大,城乡一体化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开始转变为城镇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化在带来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着实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本文从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相关概念出发,对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发展状况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对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就业农村劳动力

目录 1 引言 (4) 2 相关概念 (5) 2.1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5) 2.2农民就业的概念 (5) 3 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现状 (6) 3.1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状况 (6) 3.2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就业现状 (6) 3.结论 (8) 4 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8) 5 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9) 6 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10) 7 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12) 8 结语 (13) 9参考文献…………………………….................14.

一、引言 城镇化,是植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现象,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要把农民及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城镇化,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战略对策,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城镇化的出现既是物质文明的直接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作为一个历史过程,不仅仅是城镇数量上的增加,更是产业规模的调整和城镇结构变化的过程。城镇化的程度一般可以用城镇人口规模和城镇土地规模来界定,它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还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建设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是符合世界潮流、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体现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保障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城镇化的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农村规模的缩小,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开始转变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而核心城市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再加上广大农民很难支付起高额的城市定居成本,所以导致很多农民离土不离乡,或者一部分农民工能暂时就业,但是在就业的稳定性方面也是无法得到保障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成了日益严峻的问题。那么怎么实现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隐性失业问题就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关于新型城镇化

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关于新型城镇化 《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关于新型城镇化》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报告摘要】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市民化挂钩机制,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建立规范多元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坚持节约集

约用地,稳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完善设市标准,实行特大镇扩权增能试点,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 【中公解读】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

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工作总结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 二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浅谈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摘要: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一直是跌宕起伏,自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开始蜕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行了30余年,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仅达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这还是按照统计局52%的标准进行比较的。从此可以比较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发展的道路上,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解决。 关键字:发展过程;问题;方向 正文: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二.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根据城镇人口的变化特点,可将中国城镇化阶段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恢复和起步时期(1949~195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时期,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765万人增长到1954年的994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7%,是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2%的3倍多。这一时期可再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49~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该时期城市经济迅速恢复,安排了大量失业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较多,1951~1953年间年均人口净迁入率为33.1‰,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为7.5%。②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为满足工业建设项目的需要,“一五”期间从乡村进入城镇的人口达1500万之多,加上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至1957年,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万,年均增长7.0%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2超高速城镇化阶段(1958~1960年) 这一时期强调赶英超美,提出了以钢为纲。全民大办工业的总路线,致使出现了爆发性的工业化过程和超高速城镇化过程,3年间新设城市33座,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 3停滞时期(1961~1976年) 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61~1965年的经济调整时期;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大跃进,至1961年时中国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滑坡,中央政府不得不大力调整工业结构,通过提高设市设镇标准而大量精简城市人口。其结果,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下降到1965年的171座,同时期内的城镇化率也由24.7%下降到18.0%,出现了城镇化的大回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出现强烈的政治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出现了第二次城镇化的大回落,其显著特征是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量的城市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在工业建设方面,过份强调国防意识,导致“三线”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阻滞了基建投资对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造成城镇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完全由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致。 4城镇化增长阶段(1977~1983年)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并适时适度地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允许下放干部返城等,从而使城镇机械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机械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5城镇化高速增长阶段(1984~1995年) 1984年,中央政府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又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84年,全国设市城市数为300个;到1994年底,设市城市数即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水平也由1984年的23.01%上升至1993年的28.14%。 三.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城镇化发体现状与思考 摘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城镇化发展 进程、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阐述了阜阳市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并分 别从滞后于全国全省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三个方面实 行深刻的剖析。最后,从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城镇功能,立足市情实 际明晰发展目标,依靠发展拉动增强城市实力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进程;现状;阜阳市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新的经济 增长极。近几年,阜阳把推动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和推动 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不但为阜阳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富民强 市的战略支撑点。 一、阜阳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城镇 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前3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4.5%以下,发展滞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 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观,先后经历了平稳恢复阶段(1978~1995年)、加快发展阶段(1996~2005年)和快速推动阶段(2006年后)的发展过程。1978~1995年全市城镇化率由4.5%逐步攀升到10.6%,年均提升0.36个百分点,属逐步恢复提升阶段;1996年 阜阳撤地设市后,城镇化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提升到2005年的26.5%,十年年均提升1.59个百分点;2006年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动,城镇化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发展质量

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37.5%,2006年以来年均提升1.22 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空间扩 展加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GDP总量攀升到1146.1亿元,1978~2014年GDP年 均增长9.7%,其中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1.8%,“十二五”前四年均 速达10.5%,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之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推动,2014年城镇化水平提升到37.5%, “十二五”前四年平均提升1.4个百分点,是全市城镇化持续快速发 展时期。城镇常住人口发展到293.4万人,是2010年的1.2倍,分别 是2005年和1978年的1.3倍和10.7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全市城市外延和新区持续扩大,城市面积迅速拓展。2014年末,全市 城市面积788.6平方公里,比2005年扩大2.1倍,平均每年增加6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240平方公里,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 增加135.9%和37.9%。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人口规模也在持续 扩大。全市城市人口179.7万人,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50.5%和8.1%。2.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显著增强近年来,阜阳市优化投资环境,持续增大对城市建设、道路和公用设施的投入,城市功 能日趋完善。2014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18.5%;房地产开发投资是2010年的4.3倍,年均增长 44.1%。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753公里,比2010年增长40.7%;城市公 交运营路网长度和客运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44.9%和81.2%;城市排 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分别增长79.0%和36.3%。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 增强,城市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质量和人 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和园林绿地面积明显增加,绿 化覆盖率持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效果正在显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3.产业层次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积极调整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 务业的发展,促动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和就业结构。同时,二、三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也有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 业岗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2014年,阜阳全市二、三产业增加

浅析城镇化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415569006.html, 浅析城镇化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 作者:胡东波温玉珍 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5期 摘要:城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经济繁荣的现象之一,当前,我国大力推行城镇化发 展,城镇化发展空间十分巨大。然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病”、“伪城市化”、“房地产化”以及“半城镇化”等问题十分严重。其中,因房地产业高速发展,“房地产化”问题也最为突出。本文主要基于分析城镇化与房地产的相互作用及其关系,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房地产关系 一、城镇化对房地产业正向推进作用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房地产的正向推进作用十分明显,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完成。一是城镇化新增人口刺激城市房地产的需求。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改变房屋的供应关系,提高房屋的住宅需求和投资需求。二是城镇化新增流动人口提升城市房地产消费。大量非城镇人口因城镇化推进而涌入城市,形成规模的流动人口,这必然引起较大的住宅消费,特别是租金效益的发挥,必然进一步对房地产产品消费、房地产投资产生较大的影响;三是城镇化多方面对房地产业产生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住宅、商业地产、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等建设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增加房地产总体需求,拉动房地产市场投资。 二、城镇化对房地产业抑制作用 城镇化过快推进对房地产的反向抑制作用也要深刻认识,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推进速度过快造成房地产业畸形发展。非理性的城镇化推进容易产生很多问题,如房地产盲目开发就是其中之一,地方政府一味追求房地产经济效应,容易形成追求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的发展模式,忽视房地产业的产业结构和长远利益,造成房地产业发展模式严重畸形;二是城镇化推进过快引起房地产泡沫加快形成。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在很多地方体现为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建设两大投资的快速发展,反映在市场层面就是商品房量价齐升现象突出,构成了房地产泡沫基础。 三、房地产业对城镇化推进的促进 房地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社会就业、基础建设三大方面。一是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房地产业通过集中整合各种资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扩内需、保增长中起到支柱性作用;其次,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高密集性对国家金融产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房地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投资规模等国民经济方面也发挥着支柱产业的作用;二是房地产为城镇化提供就业机会。房地产业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为城镇创造就业机会。直接方式就是其本身直接吸纳就业人员,间接方式主要通过关联产业中的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打开中国的政区地图,全国现有设市城市655个。按照行政区划,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包括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县级城市368个(包括63个省辖的县级市)。此外,有建制镇19 234个。以不重复计算为原则,这655个城市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52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4.3%。《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指出,全国的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2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显示,全国655个城市的城区建成区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全国的县城镇和同类居民点建成区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其余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为2.84万平方公里;城区、县城镇和其余建制镇合计,共有建成区面积7.74万平方公里。由此可知,中国的城镇建成区占国土总面积的0.8%,中国的乡村和独立工矿用地占国土面积的2.0%。 从现实的国情出发,按照行政许可,这655个城市市长的服务和管理,应能统筹城乡。为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城乡规划,应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往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管理制度和建设实施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0年来,我国城市数量的发展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较快发展阶段,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上升到1982年的245个,平均每年增加13个;二是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城市总数达到666个,平均每年增加30个;三是平稳调整阶段,1997年的城市总数为668个,之后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655个。近年来城市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撤(县级)市设(市辖)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由于量大面广,我国广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口总量仍将继续高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时,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各大城市也将继续成为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接纳地。城市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其“撤县设区”、“撤乡设镇”和“乡镇合并”等行政区划调整仍将继续,县级市的数量还会减少,部分县级市将有可能“升格”为省辖市。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调整反映出地方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的强烈意愿,以及由上一级行政单位统一协调区域城乡发展、争取优质资源的态势。 2 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在工业化推动下,通过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所导致的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滞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可以预计,在2020—2030年期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跟上世界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大量、广泛的人口流动,正在模糊经典的西方城市化概念,重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日期:2009-9-16 一、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地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国土面积中适宜开发建设的空间十分有限。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背景下,既要立足自力更生,以我为主,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又要在有限的适宜人居的地区进行城市建设,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既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和城市地区,又要注重发展小城镇,通过减少农业人口,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服务水平;既要推动沿海地区继续率先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又要提高广大中西部的发展动力;既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保持外贸竞争力,又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稳步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城乡人口转移和社会变迁的规模在世界上将是空前的。在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制约条件下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和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城镇体系不断完善 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6.07亿人,城镇化水平45.68%,比解放初期的10.64%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1982年的21.1%提高25.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

城镇化进程 及现状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978年以前 1.城市化水平。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 上海

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城镇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浅谈我国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摘要:我国城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重要任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在大力的推进城镇化建设,而在逐步的城镇化建设中又展现出了许多的挑战与机遇,而正确认识这些挑战与机遇是有利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促进我国经济和政治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我国(中国)城镇化挑战机遇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开始原因与发展状况 (一)原因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行,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其中在十八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七次,足以证明我国对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视度。同时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就现阶段来说,四大经济失衡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要想实现健康持续增长,就必须实现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城镇化建设将是中国经济顺利转型的突破口。所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城镇化建设就出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章节中。从局限“区域协调发展”一隅,到上升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综上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国家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 (二)背景及发展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并且,从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看,城镇化建设是一条共同经验,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必须走这条路。例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 ,“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那么我国现在的城镇化建设又在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或说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史诗,这也是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9%,拥有6亿多城镇人口,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设市城乡657个,小城镇近2万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但是其中不免显露出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一)生活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2013年1月以来,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让“北京咳”这一名词在民间迅速传播。元凶之一就是机动车尾气污染。而这一切追根说与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密不可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摘要】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矛盾。本文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 阐述,并提出要通过改革户籍、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立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等方法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所谓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 改造发展的建设过程。它是我国物质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 化进程日益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比较滞后,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新

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难题。下面笔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1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健全的城镇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 前提。然而,纵观当前的城镇发展可发现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仍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地方盲目推进城镇化不能统筹兼顾城乡的协调发展,不能合理扩大规模突出优势,导致一些地方小城镇居多,缺乏大城市的经济支撑,而大城市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城市与小城镇的相互发展。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不能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完善。比如在教育设施、园林绿化、用水普及、就业服务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1.2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先富带后富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呈现了飞速的发展,聚集了中国大量的财富,随着其经济及环境的逐步改善,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而在我

我国城市化现状进程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 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 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 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 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 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 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 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 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 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 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 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 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 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自然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不断向原有和新兴城镇转移和聚集的现象和过程,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城乡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城镇化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我国城镇化存在着严重滞后 1.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自1949年至今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城镇化率从1952年的12.46%增加到1999年的30.9%,年均增加0.39个百分点。但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化仍严重滞后,1952年城镇化滞后工业化5.14个百分点,到1978年扩大到26.4个百分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重视了城市的发展,逐步将生产性城市向消费性城市转变,调整了城镇发展方针,鼓励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程度有所减缓,但仍然滞后,1990年滞后10.6个百分点,1998年滞后11.7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恰恰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呈鲜明的对比。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近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50~1970年间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始终超前于工业化过程。当人均GNP在2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速度开始加快,人均GNP在3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2.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 据对世界有关国家1997年的GNP和城镇化水平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化与同等收入国家城镇化水平相比仍然滞后,从表中分析可知,同我国人均GNP水平相当的13个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为45%,我国为30%,滞后了15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较(钱纳里的发展模型) 土库曼斯坦喀麦隆科特迪瓦刚果洪都拉斯 人均GNP(美元/人)630 650 690 660 700 城镇化率(%)45 46 57 29 45 人均GNP(美元/人)750 750 800 840 950 城镇化率(%)38 33 23 59 62 人均GNP(美元/人)1010 1040 1110 814 713 城镇化率(%)42 71 37 45 30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实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城乡分割体制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延缓了城市的发展,造成了城镇化的滞后。总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相比,与亿万农民对成为城镇稳定居民的渴求相比,我国存在严重的城镇化滞后。 我国城镇化滞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加剧了人均占有耕地资源过少的矛盾,使农业和农村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抑制了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的增长;扩大了城乡差距,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最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提出了发展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urbanization)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稳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全国劳动人口7120%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小城镇在城镇化大战略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小城镇发展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小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发达的二、三产业应该是城镇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虽然我国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镇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乡镇企业到处布点,使积聚经济和人气的功能减弱。由于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城镇发展受到限制。 第二、小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很多建制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管理体制方面,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缺乏超前规划,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城镇迟迟未形成规模。一些新建制镇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规划不到位导致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 第三、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导致大气

日本城镇化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_蓝庆新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战略,其中,推动以城镇化为重点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重要举措。日本是城镇化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研究其城镇化发展经验,对我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日本城镇化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是日本城镇化的起步阶段。明治维新为日本城镇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871年,日本开始推行“废藩置县”,即将县官制代替幕藩体制,确立日本3府72县。1888年,日本确立了市町村制度,市是城市化地区,町与村是农村的基层行政区。这一制度改变了曾经的地下町状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 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仍是日本的支柱产业。1888年,第一产业雇佣人数占比为69.9%,非第一产业雇佣人数占比为30.1%。1920年,日本城市面积占比为0.4%,城市化率为18%。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工业企业进入城市,逐渐形成了京滨、阪神、中京和北九州四大近代工业地带。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增长。大阪市、名古屋市、神户市和京都市的人口由1913年的220万人增至1920年305万人。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40年代,是日本城镇化的过渡阶段。1940年日本城镇化率为37.7%,城市面积占比为2.3%,非第一产业雇佣人数占比为55%。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是日本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在二战后的恢复期,日本不断加强经济建设和城市修复工作,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人口不断从农村涌入城市。1950年日本的城市人口为313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7.3%。此外,日本在二战前便形成的四大工业地带和以东京、阪神、名古屋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为二战后日本的城镇化提供了良好而便利的条件。在这一阶段,工业地带和都市圈以第二产业为主 蓝庆新 张秋阳 日本城镇化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商品化的结果,是劳动力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直接表现。一般来说,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别。城市化的涵义分为狭义和广义。1、狭义: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2、广义: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移的过渡时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结果。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人口流动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1、人口流动促进城乡融合,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完成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和地域转移.庞大的流动人口成为城乡经济、文化、技术、信息交流的中介,有效的促进了城乡交融.青年大迁徙,是城乡之间沟通融合的桥梁,他们更容易接受新思想,随时随地把城市文明、城市经济信息和城市人口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传播到农村,使广大的农村人口了解城市文明,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间接的起到了促进人口城市化进展的作用. 2、人口流动提供廉价劳动力.人口流动为城市建设提供大批廉价劳动力,满足了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起步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一般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中,并处于生产第一线劳动岗位上,为城市市政工程,冶金铸造,纺织化工和环卫等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福利待遇低的部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资源,缓解了这些“冷门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促进了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 3、人口流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换.据粗略统计,在我国5亿多农业劳动力中,至少有1Π3转移到了第二、三产业.据大连、成都、广州、厦门4市调查,流动人口中从事经济活动的占81.5%,他们在流入城市前大都在家务农,流入城市后转入第二、三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将产业结构重心调整到第二、第三产业.同时,由于流动人口向各行各业的大量深入,也加速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4、人口流动进一步扩大了城市消费.流动人口不仅是城市的生产者群体,也是庞大的消费者群体.这有利于商品经济走出“市场疲软”的低谷,而且进一步刺激了城市商业、服务业、交通业、邮电业、通讯业的不断发展,弥补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不足,增加了财税收入,促进了城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5、促进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农村劳动力流动冲击了城市的计划福利体制,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补充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0,他们拾遗补缺,为城市居民生活的方便、舒适做出了很大贡献。农村劳动力进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降低了城市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城市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城市职工的流动性,对城市企业原有用工制度带来有力冲击,对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口流动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负面影响。 1、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制度安排减缓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由于中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无力或不愿支付农民市民化成本,而人为地维护并强化了城乡二元制度,农民和市民在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不同待遇。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