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传染病学总结笔记

(完整版)传染病学总结笔记

(完整版)传染病学总结笔记
(完整版)传染病学总结笔记

传染病学

目录

1,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性感染之间的区别

2,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3,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表现

4,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5,重型肝炎的治疗措施

6,肾综合征出血热

7,肾综合征的治疗。

8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

9流行性乙型脑炎与化脓性脑膜炎以及结核性脑膜炎定义10,流脑呼吸衰竭的治疗乙脑的一般治疗

11 再燃:

12普通型伤寒的血象特点

13霍乱的临床表现

14,细菌性痢疾急性休克型临床表现(周围循环衰竭性)15,细菌性痢疾脑型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性

16,中毒性菌痢休克型的治疗

17,脑型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18,流行性脑脊髓炎

19,爆发性流脑休克型的治疗

20.试述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21 狂犬病伤口处理,

22,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

23 伤寒细菌学检查

24 伤寒治疗:

25霍乱的治疗

26急性菌痢的治疗:

27再燃

28弛张热:

29隐性感染(

30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

31猩红热

32伤寒

33散发性发病

34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35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36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 37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38回归热

39健康病原携带者

40间歇热

41稽留热

42流行

43大流行

44复发

45感染(

46传染源:

47传播途径

48暴发流行

49不规则热

50、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51肝炎的临床表现?

52试述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

正文

1,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性感染之间的区别

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因而在传染中,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但并非所有的传染病都有慢性病原携带者,如强虫病、甲型病毒性肝炎、登革热和流行性感冒等,慢性病原携带者极为罕见。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有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

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除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

2,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如下7种:呼吸道床波、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母婴传播3,人群易感性

3,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表现

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昏迷等),有明显的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元酶活动度<40%。黄疸进行性加深,薛总胆红素每天上升大于等于17.1umol/L或大于正常的十倍

肝衰竭可分为四类

a)急性肝衰竭期又称爆发型肝炎,特征是起病急,发病两

周内出现以II度以上感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状。发病

多有诱因。本型病死率高,病程不超过三周。

b)亚急性肝衰竭包括脑病型和腹水型

c)慢加急性肝衰竭

d)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

致的以腹水或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主

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预后最差。

4,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充足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5,重型肝炎的治疗措施

原则是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有条件时可以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争取行肝移植治疗。

1,一般和支持疗法绝对应卧床休息,实施重症监护,密切关切病情。给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营养支持治疗,供给足量的白蛋白,尽可能减少食物中的蛋白质。补充足量维生素BCK。输注新鲜血浆、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加强支持治疗。注意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促进肝细胞再生1,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2,肝细胞生长因子3,前列腺素E1

3,并发症的防治

1,肝性脑病:低蛋白饮食;保持大便通常,口服乳果糖、诺氟沙星等抑制肠道细菌,弱酸溶液官场。

2,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出血可采组胺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有消化道溃疡这可用奥美拉唑。补充

维生素;降低门静脉压力;

3,继发感染:重型肝炎患者极易并发感染,必须加强护理,

严格消毒隔离。

4,肝肾综合征: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避免引起血容量下降的各种因素。

4,抗病毒治疗应尽早抗病毒治疗,以核苷类药物为主。

5,人工肝系统支持

6,肝移植适用于中晚期肝衰竭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者,及终末期肝硬化

7,肝细胞及肝干细胞或干细胞移植。

6,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坏,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传染源姬鼠和褐家鼠;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

临床表现:发热期

1发热:患者多起病急,畏寒,发热常在39~40度之间,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

2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3毛细血管损害:毛细血管征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症。渗出水肿主要表现在球结膜水肿,轻者眼球转动时球结膜有涟漪波,重者球结膜呈水泡样,甚至突出眼裂。

1,肾损害主要表现在蛋白尿和镜检可以发现管型等。

(一)发热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

损害。患者多起病急,畏寒,发热常在39-40度之间,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多为3-7天,少数达10天以上,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1)全身中毒症状:①疼痛: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②消化道中毒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呃逆。消化道三大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③神经中毒症状:嗜睡或失眠、烦躁谵语、精神恍惚。(2)毛细血管损害症: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①充血症状:“三红”症状:皮肤充血潮红主要见于颜面、颈、上胸部等部位,呈醉酒貌。②出血症状: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及胸背部,常呈搔抓样、条索点状瘀点。黏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点。③渗出水肿征:主要表现在球结膜水肿,轻者眼球转动时球结膜有涟漪波,重者球结膜呈水泡样。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眼睑、脸部水肿、腹水,一般渗出水肿越重,病情越重。(3)肾损害:主要表现在蛋白尿和镜检出现管型等。

(二)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迟者8-9病日出现。体温下降,而病情加重;多数患者子啊发热末期或退热同时出现BP 下降,继而出现休克,轻者不发生低血压或休克。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肢端紫绀、脉搏细弱、尿量减少;当大脑供血不足时→烦躁、谵妄、神志恍惚;当组织血流长时间关注不足→发绀,并促进DIC、脑水肿、ARDS、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三)少尿期,常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亦可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或由发热期直接进入本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

为无尿。少尿期一般发生于第5-8病日,主要表现:1、少尿或无尿2、尿毒症3、酸中毒4、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临床表现: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顽固性呃逆,可出现头痛、烦躁、嗜睡、谵妄、甚至昏迷和抽搐、出血现象加重(皮肤瘀斑增加、鼻出血、便血、呕吐、咯血、血尿等)等症状。(酸中毒-呼吸增快或Kussmaul深大呼吸。钠水储留→腹水和高血容量综合征-体表静脉充盈,收缩压升高;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低血纳和低血钙)

8,肾综合征的治疗。

一、发热期

1,抗病毒成人可用利巴韦林1g/d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 中静滴,持续3~5天,能抑制病毒,减轻病毒和缩短病程。

2,减轻外渗应早期卧床休息,为降低血管通透性可给予芦丁、wei c等,每日输注平衡盐溶液或葡萄糖盐水1000ml左右。

3,改善中毒症状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发汗药,以防止丧失血容量,。

4,预防DIC 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以降低血液黏制度。高热中毒症状和渗出征严重者,应定期检查凝血时间,处于高凝状态时可给予小剂量肝素抗凝,一般

0.5~1ml/kg,6~12h一次缓慢注射。

二,少尿期

治疗原则主要以稳、促、导、透,即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1,稳定内环境每日补液量为前一日尿量和呕吐量再加500~700ml。纠正酸中毒应根据co2cp检查结果,用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减少蛋白分解,控制氮质血症,可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和低蛋白饮食。不能进食者每日输注葡萄糖200~300g,必要时可加适量维生素。

2,促进利尿常用利尿药物是呋塞米,可从小量开始,逐步加大剂量至100~300mg/次,静脉注射,效果不明显者可适当加大剂量,4~6h重复一次,亦可用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10mg或山莨菪碱10~20mg静滴,每日两三次。

3,导泻和放血疗法常用甘露醇25g,亦可用50%硫酸镁40ml 或大黄10~30g熬水,每日2~3次口服,肺水肿和心衰患者可以放血300~400ml。

4,透析疗法可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9,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

极期:病程的第4~10天,除初期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的症状。

1,高热:体温常高达40度,一般持续7~10天,重型者可达3周以上。

2,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瞻望、昏迷、定向力障碍。

3,惊觉和抽搐:表现为先出现面部、眼肌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

机体抽搐,强制性痉挛,可发生于单肢双肢或四肢,重型者可发生全身强直性抽搐,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均伴有意识障碍。

4,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此外,因延髓病变可导致呼吸机瘫痪可发生周围性呼吸衰竭。由于位于延髓的呼吸中枢受损严重,病人早期可突发呼吸衰竭而引起死亡。

5,其他神经症状和体征:常有浅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反射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还可出现脑膜刺激征。由于自主神经受累,深昏迷者可有直肠和膀胱麻痹,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和尿潴留。昏迷患者亦可有肢体强直性瘫痪,单侧多见,伴肌张力增高。

6,循环衰竭:少见,常与呼吸衰竭同时出现,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数,休克和胃肠道出血。

10,流行性乙型脑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与乙脑相似,但多以脑膜炎的表现为主,脑实质病变的表现不突出,脑脊液呈细菌性脑膜炎改变,涂片和培养可找到细菌。其中流脑多见于冬春季,大多有皮肤粘膜出血,其他细菌所致者多为原发灶。

结核性脑膜炎:常有结核病史,起病较缓,病程长,脑膜刺激征较明显,而脑实质病变轻。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氯化物明显下降,糖降低,其薄膜涂片或培养可检出结核杆菌。必要时行x

线胸片和眼底检查可发现结核病灶。

11,流脑呼吸衰竭的治疗

1,氧疗可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可选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2,因脑水肿所致者应加强脱水治疗,

3,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者应定时吸痰、翻身拍背,必要时可用祛痰药无,和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并可加入抗生素防止

细菌感染,对于严重排坛障碍者,可考虑用支气管镜吸痰。

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可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

道。

4,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可使用呼吸性粉剂,首选络贝林,成人每次0,3~0.5mg,儿童每次0.15`~0.2mg、/kg,肌注或静脉滴

注;亦可选用尼可刹米,成人每次0.375~0.75g,儿童每次

5~10mg/kg,肌注或静脉滴注,其他如盐酸哌醋甲酯、二甲弗

林、等可交替或联合用药。

5,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扩张剂可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解除脑血管痉挛和兴奋呼吸中枢。可用东莨菪碱、山莨

菪碱还可使用阿托品或酚妥拉明。

乙脑的一般治疗:1)一般治疗-隔离于防蚊降温设施病房,适量补液酌情补钾纠酸 2)对症治疗:①高热抽搐呼衰-三大主要症状。高热-物理降温药物辅助-口服阿司匹林忌发汗亚冬眠疗法。②抽搐-高

热致降温脑水肿致脱水呼吸道阻塞致吸痰给氧脑实质病变致镇静药地西泮亚冬眠巴比妥钠可预防抽搐。③呼衰-氧疗脑水肿致脱水呼吸道阻塞致吸痰中枢性呼衰-呼吸兴奋剂洛贝林首选/尼可刹米改善微循环-扩血管减脑水肿解除脑血管痉挛兴奋呼吸中枢—东莨菪碱酚妥拉明。④循环衰竭-看情况补充血容量升压药强心剂⑤肾激素使用

12,再燃:部分患者于缓解期,体温还没有下降到正常时,又重新升高,持续5`7后退热,称为再燃。

13,普通型伤寒的血象特点:

白细胞计数一般在(3~5)*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与骨髓的粒细胞系统受到细胞毒素的抑制、粒细胞的破坏增加和分布异常有关。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病情恢复后逐渐回升正常,复发时在对减少或消失。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诊断和评估病情均有重要参考意义。血小板计数突然下降,应警惕出现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

14,霍乱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数小时至7天),多为突然发病。典型病例病程可分为三期。(一)吐泻期,1、腹泻:是发病的第一个症状。T:无发热、无里急后重,多不伴腹痛,排便后自觉轻快感,大便量多次频。2、呕吐,一般发生在腹泻后,多为喷射状,少有恶心。(二)脱水期,1、脱水,轻度脱水可见皮肤粘膜稍干燥皮肤弹性略差,约

失水1000ml,儿童70-80ml/kg。中度脱水可见皮肤粘膜弹性差,燕窝凹陷等症状,失水3000-3500ml,儿童80-100ml/kg。重度脱水者出现“霍乱面容”--皮肤干皱、无弹性、声音嘶哑,两颊深凹,失水4000ml,儿童100-120ml/kg。2、肌肉痉挛,由于吐泻是钠盐大量丢失,低钠可引起腓肠肌和腹直肌痉挛。3、低血钾,腹泻使钾盐大量丢失、大量补液后未及时补钾可导致。临表:肌张力减弱,甚至心律失常。4、尿毒症、酸中毒,临床表现为呼吸增快,严重者可有Kussmaul 呼吸和意识障碍。5、循环衰竭,是严重失水所致的低血容量休克。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继而可出现意识障碍。

(三)恢复期或反应期,腹泻停止,脱水纠正后,症状逐渐消失,体温、脉搏、血压恢复正常。少数有反应性低热,可能是循环改善后肠毒素吸收增加所致,一般持续1-3天后自行消退。根据失水程度、血压和尿量情况,可将霍乱分为轻、中、重三型。

14,细菌性痢疾急性休克型临床表现(周围循环衰竭性)

较为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抓哟表现。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皮肤出现花斑、发绀心率加快、脉搏细数,甚至不能触及,血压逐渐下降,甚至不能测及,并可出现心肾功能不全及意识障碍等症状,重型病例不易扭转,可致多脏器功能损伤与衰竭,危机生命。15,细菌性痢疾脑型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性

中枢神经症状为其主要特征。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导致脑水肿、颅内压正高,甚至脑疝。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频

繁呕吐、烦躁、惊觉、昏迷、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严重者可出现中枢神经性呼吸衰竭等临床表现。此型较为严重,病死率高。16,中毒性菌痢休克型的治疗

1,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快速给予葡萄糖盐水、5%碳酸氢钠溶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液体,不也良机成分视脱水

量,而定,休克好转后则继续则继续静脉输液维持2,改善微循环障碍:本病主要为低排高阻姓休克,可给予抗胆碱类药物如山莨菪碱成人每次20~60mg,儿童0.5~2mg/kg,

每15min静脉注射一次,直至面色红润、肢体转暖、尿量增

多、血压回升,即可减量渐停。

3,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主要是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

4,其他: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早期DIC表现者可给予肝素抗凝等等治疗。

17,脑型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可给予20%甘露醇每次1~2mg/kg快速静脉滴注,每4~6h注射一次,以减轻脑水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脑部微循环,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助于改善病情。防止呼吸衰竭需保持呼吸道通常、吸氧,如出现呼吸衰竭可使用络贝林等药物,必要时可应用呼吸机。

18,流行性脑脊髓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朱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

常可危及生命。部分病人爆发起病,可迅速致死。

19,爆发性流脑休克型的治疗

1,尽早应用抗菌药物:克联合用药

2,迅速纠正休克:部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3,D ic的治疗:高度怀疑有DIC的宜尽早应用肝素,高凝状态纠正后,应输入新鲜血浆及维生素K,以补充被消耗的凝血因子。

4,肾上腺皮质急激素的应用:适应毒血症状明显的病人。

5,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注意脑心肝肾肺的功能,根据情况,必要时做对症治疗。

20.试述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三早一就“——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

①发热期: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

②低血压休克期:扩容、纠酸、改善微循环

③少尿期:稳定内环境、促利尿、导泻和放血、透析

④多尿期:移行期和多尿早期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预防感染⑤恢复期:补充营养,定期复查

21 狂犬病

又称恐水症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病。通常是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100%死亡。源-带狂犬病毒的动

物,病犬为主其次是猫、猪、牛。途径-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舔伤的黏膜和皮肤入侵。易感-普遍。

预防:(一)管理传染源(二)伤口处理,应用20%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彻底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彻底冲洗后用2%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如有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则应在伤口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此外,尚需注意预防破伤风及细菌感染。(三)预防接种:1、疫苗接种,可用于暴露后预防,也可用于暴露前预防。

2、免疫球蛋白注射,常用的制品有人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HRIG)和抗狂犬病马血清两种。以HRIG为佳,抗狂犬病马血清使用前应作皮肤过敏试验。

22,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

1初期:第一周,体温呈阶梯状上身并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2极期:第2-3周,高热、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皮疹、消化系统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3缓解期:第3-4周,体温开始下降,食欲好转,肿大的脾脏开始回缩,但有出现肠出血和肠穿孔的危险。4恢复期:第4周末,一般完全康复需要1个月。

伤寒的再燃:当伤寒患者进入缓解期体温逐渐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时,热度又再次升高,血培养可阳性。复发:患者进入恢复期热退1-3周后,发热等临床表现重又出现,但较初发为轻,病程较短(1-3周)。常见的并发症:肠出血(最常见)、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

23 伤寒细菌学检查

①血培养是确诊的论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②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尤适合于已用抗菌素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③粪便培养,3-5周阳性率较高④尿培养:3-4周可呈阳性,但应避免粪便污染;

⑤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也可获阳性培养。

24 伤寒治疗:

抗菌首选――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常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及老年儿童..氯霉素――用于非耐药菌株伤寒..氨苄西林――慢性带菌者

一般治疗(隔离,休息。护理。饮食),

对症治疗:高热-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不宜用发汗退热药,便秘-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禁用高压灌肠和泻药。腹泻-低糖低脂肪食物,可用收敛药,忌用阿片制剂,以免减少肠蠕动而引起鼓肠。腹胀:减少豆制品和牛奶的产气产品的摄入,可用松节油腹部热敷及肛管排气,禁用新斯的明类的药物。

病原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儿童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不宜。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亏、尤其适用于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及氯霉素耐药菌所致伤害。慢性带菌者可用胺苄西林,阿莫西林。

25霍乱的治疗

治疗: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及时足量的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

解质失衡,使心功能改善。(一)补液疗法,1、静脉输液,原则是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1)液体:541液(每升溶液含NaCl 5g,NaHCO3 4g,KCl 1 g,+50%葡萄糖20ml)。2)输液的量和速度:最初24h,轻型脱水-3000~4000ml,儿童-120~150ml/Kg;中-4000~8000,儿童-150~200;重-8000~10000,儿童-200~250。最初1~2h宜快速输入,中-5~10ml/min,重-40~80ml/min;以后按20~30ml/min。2、口服补液:适用于所有患者,ORS液—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溶于1000ml可饮用水中。(二)抗菌治疗:辅助疗法,应用抗菌药物有可能缩短病程、减少腹泻次数和迅速从粪便中清除病原菌。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三)对症治疗:如氯丙嗪和黄连素有抗肠病毒作用,可减轻症状

26急性菌痢的治疗:

1、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饮食以流食为主。

2、抗菌治疗:轻者可不用,重者应应用抗生素。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1)喹诺酮类药物,首选环丙沙星(2)其他:匹美西林和头孢曲松(3)黄连素。

3、对症治疗:补液、高热--物理降温为主、毒血症—抗菌治疗+糖皮质激素、腹痛剧烈—颠茄片或阿托品。

27再燃: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减轻,但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28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一度,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29隐性感染(cover infection):有称亚临床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30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31猩红热:是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皮疹消退后明显脱屑。32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33散发性发病:当某种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仍处于常年水平时称为~

34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能清除病原体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35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即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者。可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的疾病较少,如霍乱、痢疾等。这类携带者多数在潜伏期未排出病原体

36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如胃液对少量

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的清除作用),亦可由事先存在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与细胞因子)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37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指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的疾病包括痢疾、伤寒、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38回归热:是指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但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

39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而排出病原体者,如白喉、脊髓灰质炎等。

40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于正常体温之下,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41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C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C,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极期

L

42流行:当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 43大流行:若某种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过国界或洲界时称为~ F

44复发: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次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发热等症状再次出现者。G

45感染(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 代表菌群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重点

今天下午一临考完传染病,反响就是考的特别细,比较偏,成绩不是很高,所以大家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再好好看教材啊!这里列出的是今天跟一临同学打听出来的一些信息,因为应该是和他们一起考AB卷所以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这是今天我整理的部分如果有差请大家体谅 重点看乙肝,伤寒,登革热,肾综合征出血热,钩体病,霍乱、恙虫、麻疹涉及的也很多,流腮没出题据说败血症考的不多 注意病原学、发病机制、潜伏期、病程传染源传播途径考的挺多的仔细看看基因型和表型吧 往年试题参考价值要比人卫和军医大,事实上据说军医里面一个都没有 A1A2型体比较多占大多数 以下是问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 强制管理的是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哪点有利于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以冰原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有 人工被动免疫:被接种者的免疫力:马上出现持续1~2个月 流感是RNA病毒流感的外周血象变化 麻疹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水痘的隔离:到结痂 颅内压升高的临床表现:血压升高,无脉搏增快 艾滋病的窗口期 急性黄疸肝炎和非黄疸的基础病理的不同点在于 重型肝炎主要病理改变特点用乳果糖治疗的原因 急性重型肝炎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 甲肝的自然病程多久,什么时期排毒最厉害,病程 .自然病程不超过3~6周 甲肝潜伏后期及黄疸出现前数日传染性最强 典型甲肝.其病程可分为三期,即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1.黄疸前期 从自觉症状开始到黄疸出现前的阶段为黄疸前期。此期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一般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骤,有恶寒发热.极少数患者见高热寒战。最常见的症状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全身疲倦,肝区疼痛。有的有关节痛,有的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还有少数患者急剧腹痛.此后可见尿呈浓茶色,转氨酶升高和肝脾肿大。部分患昔有肝脏触痛及叩击痛。本期持续时间1—21天,平均…周左右。根据起病时突出症:次.分以下几型。(1)消化不良型: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食物。上腹部 不适,肝区痛等. (2)流感型:以畏寒、发热、头痛、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消化道症状不突 出。 (3)胆道疾患型:上腹部剧痛,伴有高热、寒战、尿色加深,白细胞增多等,常被误诊为胆 囊炎或胆石症。 (4)少见类型:包括风湿型,败血症型,疟疾型及脑炎型等。风湿型有明显的肌肉关节疼痛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doc

感染过程:指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过程的表现:①清除病原体②隐性感染(产生特异性抗体,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多见③显性感染(大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小部分,但麻疹和水痘大多数表现为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可排出病原体),乙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⑤潜伏性感染(一般不排出病原体体)多见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疟疾肺结核 感染过程中的病原体的作用:①侵袭力,②毒力,包括毒素(外毒素→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内毒素→伤寒杆菌、菌痢杆菌),③数量,④变异性 IgM 最早出现,近期感染标志 IgG 持续时间长,既往感染标志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①传染源,②传播途径,③人群易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乙型脑炎等)。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①自然因素,②社会因素 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①病原体,②传染性,(传染期是确定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③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④有免疫性:再感染:系指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的间隙再度感染. 重复感染:细胞乃至个体受某种感染体感染后,又感染了同种或异种的感染体。复发:有些

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再燃: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 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①潜伏期,根据潜伏期长短可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②前驱期:有传染性③症状明显期:传染性最强④恢复期 常见症状与体征:①发热,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h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弛张热:24h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②发疹:斑丘疹:斑丘疹是指斑疹和丘疹同时存在,不高起,不下凹的界限性皮肤颜色的改变,多为充血疹,压之褪色,相互融合。 甲类(2)、乙类(26)和丙类(11),共三类39种。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报告时间:城镇于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26种,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碳疽按甲类管理。报告时间: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11种,报告时间:24小时内。 确定传染病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是病原体检查。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 甲型肝炎: 粪口传播, HAV IgM型抗体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 Dane颗粒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传染病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传染病学整理 第一篇总论 1、感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能在正常或非正常人群中流行的疾病,包括可传播和非传播疾病(communicable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通常系因各种致病的或条件致病的病原微生物(病原体)引起。 2、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1、感染(infection):是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2、构成感染过程必备三因素:病原体、人体、环境。 3、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①非特异性免疫屏障;②特异性被动免疫中和;③特异性主动免疫清除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l 隐性感染的临床意义:①隐性感染多,人群易感性低;②是感染后最常见的表现;③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④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健康携带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后,不仅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且通过病原体本身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引起一系列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某一传染病所特有的综合征。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病原体侵入后,在体内继续生长、繁殖,携带并排出病原体,人体不出现临床症状。 l 分类:①潜伏期携带者;②恢复期携带者;③健康携带者(ASC);④急性携带者(3-6个月内);⑤慢性携带者(3-6个月以上) l 意义:为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成为携带者;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上述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①隐性感染最常见;②病原携带状态次之;③显性感染所占比率最低。 4、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②机体的免疫功能。

传染病学重点名解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稽留热sustained feve r: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回归热relapsing fever:是指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但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undulant fever。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病人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 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毒血症状:(toxemic symptom)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内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外的各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及休克等表现,有时可有肝肾损害,表现为肝肾功能改变。 散发sporadic occurrence: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一般发病水平 流行epidemic: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 暴发流行epidemic outbreak: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大流行(pandemic):若某种传染病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和洲界。 人兽共患病(zoonosis):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如鼠疫。恙虫病。人类进入这些地区可受感染,也叫自然疫源性疾病。 异位损害(ectopic lesion):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和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人常见于肺和脑。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传染病学: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的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预防规律的学科,以求达到治病救人,防治结合的目的。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

感染过程:指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得过程 ②隐性感染(产生特异性抗体 ,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多见③显 性感染(大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小部分,但麻疹与水痘大多数表现为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可排出病原体),乙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⑤潜伏性感染(一般不排出病原体体)多见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肺结核 ,②毒力,包括毒素(外毒素→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与霍乱弧菌。内 毒素→伤寒杆菌、菌痢杆菌),③数量,④变异性 IgM 最早出现,近期感染标志 IgG 持续时间长,既往感染标志 ,②传播途径,③人群易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得传染病如麻疹、水痘、乙型脑炎等)。 ,②社会因素 :①病原体,②传染性,(传染期就是确定隔离期限得重要依据)这就是传染病与 其她感染性疾病得主要区别。③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④有免疫性:再感染:系指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得间隙再度感染、重复感染:细胞乃至个体受某种感染体感染后,又感染了同种或异种得感染体。复发: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得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得症状再度出现。再燃: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得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得症状再度出现。 临床特点:病程发展得阶段性:①潜伏期,根据潜伏期长短可确定接触者得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②前驱期:有传染性③症状明显期:传染性最强④恢复期 常见症状与体征:①发热,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h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得极期;弛张热:24h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②发疹:斑丘疹:斑丘疹就是指斑疹与丘疹同时存在,不高起,不下凹得界限性皮肤颜色得改变,多为充血疹,压之褪色,相互融合。 甲类(2)、乙类(26)与丙类(11),共三类39种。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报告时间:城镇于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26种,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碳疽按甲类管理。报告时间: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11种,报告时间:24小时内。 确定传染病最重要得实验室检查就是病原体检查。 病毒性肝炎:就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得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 甲型肝炎: 粪口传播, HAV IgM型抗体就是近期感染得标志。 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 Dane颗粒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DNA,DNAP,HBcAg ①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只有抗原性没有传染性②抗-HBs 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得抗体就是一种保护性抗体③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HBV活动性复制与传染性极强得标志④⑤抗-HBcIgM就是HBV 感染后较早出现得抗体、 阳性 表示现症感染,病毒复制活跃。病人处于无症状携带或者肝炎活动状态。 阳性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 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 (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传染病学总论

感染与免疫 感染的概念 概念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朊毒体等,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等。有些微生物和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相互适应、互不损害的共生状态。但当某些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异位寄生时,则可引起宿主的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 分类根据病原体感染的次数、时间先后和种数,感染可分为四种。 1.首发感染即初次感染某种病原体。 2.重复感染在感染某种病原体基础上再次感染同一病原体。 3.混合感染人体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 4.重叠感染在感染某种病原体基础上又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经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 感染是否导致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人体的抗病能力。 在感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表现称为感染谱,有五种表现形式。 1.病原体被清除 由于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强大的防御体系,病原体在入侵部位即被消灭,或从鼻咽部、肠道、尿道及汗腺等通道排出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方式有:①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如胃酸的杀菌作用。②特异性免疫清除,如从母体获得的特异性抗体、人工注射的抗体和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只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无临床症状,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 3.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即传染病发病。感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还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4.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存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并生长、繁殖,虽可有轻度的病理损害,但不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携带者所具有的共性是不出现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病原携带状态包括带病毒者、带菌者和带虫者。携带病原体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为恢复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为潜伏期携带者。 5.潜伏性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某些部位后,机体免疫系统将病原体局限化,但又不能清除病原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潜伏的病原体才引起显性感染。 一般隐性感染者最多见,病原携带者次之,显性感染者比率最低,但一旦出现最易识别。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宿主的免疫功能和外环境三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侵袭力 3.数量 2.毒力 4.变异性 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机体的防御机能和免疫反应在感染的发生与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 ①、研究对象:人群 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 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

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 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 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100?= 量(个体数之和)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 同期观察人口数 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 ??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流行病学笔记521

流行病学(Epiolemiology)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任务与用途 研究范围: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任务分为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和提供措施。 用途: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疾病预防。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对比的特征、多病因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病案报告、横断面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试验性研究(现场试验、临床试验、社区试验)、理论性研究。 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预调查:为评价开展大规模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预先在一小范围内用所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的一种调查研究。 率、比、构成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率(rate)比(ratio) 构成比(proportion) 测量一个时间范围内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比较两个独立事件大小 的指标(A/B) 说明某特定事件在总事件数中 所占的比重(A/A+B) 有时间单位无时间单位无时间单位 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不能从单次观察中获得横断面观察结果,一次观 察既可获得 横断面观察结果,一次观察既可 获得 不同地区或人群的构成比能相互比较吗? 构成比不能说明某件事件的频率,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构成比不能当率使用,构成比不能相互比较。 给出数据,计算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1)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年、季、月),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或强度。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2)罹患率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罹患率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新发病例的频率。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几率。 3)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观察人口数*K。 4)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 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5)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病死率=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 的某病病例数*100%。 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CI):指某一固定人群在一时期内某病新发生例数 与观察开始时总人数之比。观察时间越长,则病例发生越多,所以CI表示发病率的累积影响。适用于样本量大,人口稳定,比较整齐的资料。N年某病累积发病率=n年内的新发病例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k。 发病密度的概念和什么情况下使用。 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时,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不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每个观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是不合理的。此时用人时为单位计算发病率,称为发病密度。人时,是以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时间单位可以用年、月、日等,最常用的是年。发病密度=某人群观察期内的发病例数/观察期内的观察对象人时数*K. 某病的患病率增高:病程延长、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 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患病率减低:病程缩短、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治愈率提高。 患病率的意义和用途是什么? 患病率对于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而对于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病的流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反映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可依据患病率来合理的的规划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研究疾病流行因素及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等。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主要区别及联系 ,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或强度。发 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观察人口数*K。 2)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主要区别: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出现,为动态指标。患病率反映人群对疾病的负担程度,一次调查既可获得,不能反映出影响疾病因素的波动,多用于慢性病。发病率需要至少两次调查才能获得,描述影响疾病因素的波动 3)发病率与患病率的联系: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存在下述关系: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感染率、续发率。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4.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症,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这种情况称为机会性感染。 5.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6.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7.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者。 8.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9.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10.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

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11.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2.复发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2.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学分类: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 3.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体力、消化道、黄染) 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量方法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前C区变异可能与重型肝炎发生有关。我国主要基因型为B和C型,基因分型对预后判断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一定意义,而基因耐药变异位点检测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5.重症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

传染病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性)的疾病。 二、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主要);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①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 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结核杆菌等,以隐性感染为主。 ②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 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如汉坦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以显性感染为主。 ③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④潜伏性感染: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除体外,常见的潜伏性感染 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和结核杆菌等感染。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 三、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侵袭力;毒力:毒素和毒力因子;数量;变异性 四、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五、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①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②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 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六、传染病的特征 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临床特点 ①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病原体侵入至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其长短一般与病原体的感染量成反比; 前驱期: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传染病共有,持续1~3天、急者可无。 症状明显期:前驱期后转入症状明显期、表现出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恢复期: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终止,症状体征消失。 再燃:当患者的症状体征减轻,体温未完全回复正常的缓解阶段,潜伏于血液或组织液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 ②常见症状:发热、发疹(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一、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为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病原学】 (一)甲肝: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 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及过去感染的标志,可长期存在 (二)乙肝: (1)HBV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种形式的颗粒:①Dane颗粒,为完整的HBV颗粒,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②小球星颗粒由HbsAg组成,无感染性;③管型颗粒由HbsAg组成,无感染性。 (2)乙肝五项:HBsAg,只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抗-HBs,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过去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后; HBeAg,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抗-HBe,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低; 抗-HBc,抗-HBcIgM阳性表示急性期或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 大三阳:HBsAg、HBeAg、抗-HBe阳性;小三阳:HBsAg、抗-HBc、抗-HBe阳性。

传染病学重点笔记——传染病学填空题

㈠填空题㈡填空题 1. 慢性肝炎可分为: 轻度,中度,重度。 2. 急性肝炎可分为2个类型:黄疸型,无黄疸型。 3. 重型肝炎可分为3个类型: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 4.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传染性的最直接、特异和敏感的指标是HBV DNA。 5. 在我国最常见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是1b型。 6. 各型肝炎的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肝细胞再生。 1.痢疾杆菌释放的内毒素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的重要因素。A群痢疾志贺菌还可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与肠毒素作用,而引起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2. 中毒性菌痢分为休克型、脑型、混合型三型。 3. 痢疾杆菌分为四个群,即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目前我国流行以B群福氏志贺菌为主。 4. 慢性菌痢临床分为3型即慢性迁延型、慢性隐匿型、急性发作型。 ㈡填空题 1. EHFV基因L编码聚合酶, M编码膜蛋白,S编码核衣壳蛋白。 2. 我国EHFV主要有两种血清型即I型汉滩病毒和Ⅱ型汉城病毒,分别由野鼠和家鼠传播。 ★EHF病程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 ★EHF少尿期的治疗原则为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 导泻和放血疗法及透析治疗。 ㈠填空题 ★流脑的潜伏期为1~10天,一般为2~3天。 ★暴发败血症休克型流脑的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 ★确诊流脑的依据是血液、脑脊液或其它未污染的体液中分离到奈瑟葡萄球菌。

4. 密切接触流脑者医学观察7天。 ㈡填空题 ★伤寒的临床特征包括:①持续发热;②相对缓脉;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④玫瑰疹;⑤肝脾肿大;⑥白细胞减少。 ★伤寒极期的典型表现包括:①发热;②消化系统症状;③循环系统症状; ④循环系统症状;⑤皮疹;⑥肝脾肿大。 3. 能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的标本可来自:①血液;②骨髓;③粪便;④尿液;⑤玫瑰疹。 ㈡填空题 1. 狂犬病毒含五种主要蛋白即糖蛋白,核蛋白, 聚合酶,磷蛋白和膜蛋白。 ★被犬咬伤后的处理,首先应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 ★狂犬病的确诊可通过分离病毒,检测组织内的病毒抗原,RT-PCR检测病毒核酸及脑组织染色找内基小体。 4. 狂犬病毒的糖蛋白蛋白决定了其嗜神经性。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地鼠肾细胞疫苗用于狂犬病预防接种。 ㈡填空题 1. 霍乱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 2. 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在霍乱的传播中,以水的作用最为突出。 3. 霍乱的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4. 霍乱的治疗原则为严格隔离、及时补液、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 5. 对霍乱病人应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6天,并隔日粪便培养一次,连续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对接触者应严密检疫5天。 ㈡填空题 1. 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野鼠和猪。 2. 钩体病的基本病理损害是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3. 钩体病临床表现类型和严重程度与感染钩体的类别、毒力、数量有较大关系。 4. 钩体病病原治疗首选抗生素是青霉素。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一、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持多年甚至终身。 C、HBeAg和抗Hbe:HbeAg出现较晚,在病变极期后消失,一般仅见于HbeAg阳性血清,若持续存在预示趋向慢性。抗Hbe出现而HbeAg消失,称为血清转换。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期,传染性降低。 2、HBV DNA:存在于Dane颗粒中,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最直接、最灵敏标志。 3、肝炎流行病学特点 甲戊型: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 乙丙丁型:体液或血液传播,如母婴传播、输血、密切接触及性传播等。 4、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 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 黄疸前期:本期持续5-7天,甲戊型起病急,多伴发热,其他型多起病缓慢。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肝功能主要为ALT升高。 黄疸期:本期为2-6周,自觉症状好转,尿黄加深,皮肤和巩膜出现黄疸,1-3周达峰,肝脏大而质偏软,脾脏轻微肿大,部分患者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功检查为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恢复期:本期持续1-2月,症状渐消,黄疸消退、肝脏脾脏回缩,肝功能正常。 总病程2-4月,一般不超过6个月 5、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有慢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改变者。可分为轻重中三度。 重度慢性肝炎:有岷县或持续的感言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6、重型肝炎(肝衰竭)临床表现及诊断 1)肝衰竭表现:极度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总胆红素≥17.1μ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 3) 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出现胆酶分离,血氨升高 4)腹水 5)出现肝肾综合征,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 6)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ADD:胆酶分离即在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的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的现象。 7、窗口期:即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后,机体尚未产生免疫抗体的时期,此期抗病毒抗体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