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以让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以让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以让为话题的作文

七一华源二(12)班 向沁枫
让,无论从说出来,还是看起来似乎都是一个很简单的字。
“言”字旁边一个“上”,意寓说由你先上,这就曾经是我对“让”字的理解。所以我早在这之前还是自诩能明白“让”的含义,于是就有了我常常站在身后,让他人在前面奋不顾身的前行,已至于我自己在最后再慢腾腾走近的情形。
但是,这终究不是真正意义的“让”。“让”是谦让与让步,他并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一个动作,是一种高层次的境界,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的美德。
有很多人会认为“让”就是认输,是无能与怯懦的表现,其实并非如此。“让”仅仅只是一时的隐忍,而一次又一次如同蛹一般将自己化为茧不直面外面世界的“让”,正是为最后一刻破茧成蝶的准备积蓄能量而打下的坚实基础。
回望历史的长河,我们会看见许多人“生不逢时”的慨叹,甚而在他们一生的慨叹声中积郁而终。这也就是他们不能真正懂得“让”的深意。也许正是当你在慨叹生不逢时之际,你试着转转身、让一让,或许在那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那“时不我待”的机遇,在历经一番风雨后,你也会成就另一方天地,就像是当年纵酒高歌诗仙太白。试想当年的太白,虽有“识读番书威震天下之功”,更兼“为贵妃题霓裳曲而受明皇之宠”,但仍难以在那“刀光剑影”的名利场中独善其身。然而他的性情使然又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那污秽场中的一员,他只能转转身,主动的让一让。
退出官场的李白也是其人身际遇中的谷底,然他没有像他人一样去慨叹、去抑郁。相反的,在面对那肮脏、晦暗的官场他纵酒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让”并没有意味着输,却进而成就了他在文学诗歌上的更大成绩,是在历经了“化茧”的疼痛之后最终在文学之路上的“蝶变”。于是他能看见“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天险;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奇。回首过往,他入仕为官对那尔虞我诈的官场洒脱的转身一让,让出了境界,也终究成就他一代诗仙。
“让”于人,或许有人做到,然而“让”于天和“斗”于天的人一样少有人存在。虽然前者似乎给人少了几分奋斗进取的拼搏精神,但如能那样明智的正确一“让”也同样精彩,他并不意味着输,那是用“让”化作保护自己的“茧”,从而成就最终的羽化蜕茧成蝶。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