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高中生物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高中生物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高中生物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高中生物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2019年3月21日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5分)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C.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5分)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M个氨基酸N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D.糖原、脂肪、蛋白质和脱氧核糖都是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

3、(5分)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DNA指纹技术利用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B.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治疗

C.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国家是美国

D.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在细胞中的含量高于蛋白质

4、(5分)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刚收获的种子在晒场上丢失的水分为自由水

B.自由水在细胞内充当良好溶剂和参与生化反应

C.将晒干的种子放在试管中烘烤,出现的水珠主要是结合水

D.细胞代谢增强,细胞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

5、(5分)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A TP/ADP比值上升

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上升

D.动物细胞中CO2主要产自线粒体,植物细胞中CO2固定主要发生于叶绿体

6、(5分)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斐林试剂检测小麦种子研磨滤液,水浴加热可呈现明显的砖红色

B.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花生种子作为材料

C.三种有机物都是能源物质,但同质量三种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大小不同

D.酿酒企业常用大豆种子作为生产的主要原料,制酱企业常用小麦作为生产的主要原料

7、(5分)下列过程中所散失的水分主要属于结合水的是

A.种子收获后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 B.晒干的种子烘烧过程中散失的水

C.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中失去的水分

8、(5分)大麦种子吸水萌发时,淀粉大量水解,新的蛋白质和RNA分别在吸水后15?20min和12h开始合成。水解淀粉的淀粉酶一部分来自种子中原有酶的活化,还有一部分来自新合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经斐林试剂检测后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B.有些酶和RNA可以在干种子中保存较长时间

C.萌发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于干燥种子

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其无需发芽就产生新的淀粉酶

9、(5分)氢元素随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转移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NH2

B.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10、(5分)图不能表示下列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乳酸菌、细菌、原核生物

B.脂质、固醇、性激素

C.蛋白质、DNA、染色体

D.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11、(5分)植物在冬季来临时,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如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来临,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B.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负相关

C.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中的含水量上升

D.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12、(5分)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N个环状肽,其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D.糖原、脂肪、蛋白质和葡萄糖都是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

13、(5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动物细胞则不能

B.用H2180浇灌植物,不能在植物体的(CH20)中检测到放射性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0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细胞在合成A TP以及光合作用过程中,均有水的产生

14、(5分)细胞中富含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它们都是细胞中不可或缺的无机物,在细胞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作用的叙述,合理的是

A.自由水可以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B.结合水可作为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介质

C.无机盐对维待细胞的酸碱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D.哺乳动物血液中缺钙,是引起贫血的直接原因

15、(5分)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血钙下降,会引起抽搐

B.水的跨膜运输方式与某些无机盐离子的方式可能相同

C.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乳酸中毒

D.植物细胞吸收水和吸收无机盐总是同时进行的

16、(5分)图所示为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风干的玉米种子细胞中不含水

B.经过阶段I后,在阶段II种子中的水主要是结合水

C.阶段II和III中,有机物的含量和种类都减少

D.在阶段II,种子呼吸速率大于阶段I

17、(5分)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减小

B.风干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没有变化

C.风干种子中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D.风干种子中细胞代谢减弱,淀粉酶活性降低

18、(5分)下列细胞中的物质与功能对应有误的是

A.胰岛素:细胞间传递信息 B.自由水:细胞中的良好溶剂

C.脱氧核糖核苷酸:储存遗传信息 D.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9、(5分)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根系吸收营养元素的速率下降

B.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对同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可能不同

C.通过施肥可改善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但一次施肥不宜过多

D.营养元素多以离子形式被根系吸收,故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20、(5分)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三种重要有机物A、C、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X、Y所指的元素都为N、P

B.有机物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含氮碱基

C.有机物E盐析时,空间结构变得松散、伸展

D.过程②叫作脱水缩合,细胞结构Ⅱ的名称叫糖被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5分)【答案】C

【解析】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A错误;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起来构成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C正确;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错误。故选C。

2、(5分)【答案】D

【解析】M个氨基酸N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有(M—N)个肽键,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A项正确;在小麦细胞中A、G、C可参与DNA和RNA组成,T只参与DNA组成,由A、G、T、C 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B项正确;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C项正确;脂肪和脱氧核糖不属于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D项错误。

3、(5分)【答案】A

【解析】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使得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所以,DNA指纹技术可用于亲子鉴定和死者遗骸的鉴定等,与DNA分子的特异性直接有关,A正确;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酶分解,不能发挥作用,B错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完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所以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国家是中国,C错误;糖类和核酸占细胞含量的1~1.5%,蛋白质占细胞含量的7~10%,故细胞中糖类的含量小于蛋白质,D错误。故选A。

4、(5分)【答案】D

【解析】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容易散失。因此,刚收获的种子在晒场上丢失的水分为自由水,A正确;水在生物体内有重要作用,如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自由水有利于运送营养物质,排除新陈代谢废物,B正确;晒干的种子的水分主要是结合水。因此,将晒干的种子放在试管中烘烤,出现的水珠主要是结合水,C正确;自由水含量越高,新陈代谢越强,抗逆性越弱。因此,细胞代谢增强,细胞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降低,D错误。故选D。

5、(5分)【答案】C

【解析】激素分泌后,一般不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而是随着体液运输到靶细胞所在部位,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当然也有些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如性激素),酶可以在细胞内或外起作用;细胞中的ATP与ADP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切ATP的含量很少,但是转化非常迅速;细胞中的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激素和酶都可以在细胞内或者外发挥作用,A错误;细胞中的ATP含量是很少的,但是转化非常迅速,因此剧烈运动的肌肉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是保持相对稳定的,B错误;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因此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上升,C正确;动物细胞中CO2一定产自线粒体,植物细胞中CO2固定一定发生于叶绿体,D错误。

6、(5分)【答案】C

【解析】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小麦种子研磨滤液富含淀粉,淀粉不属于还原糖,因此用斐林试剂检测小麦种子研磨滤液,水浴加热后,不会呈现明显的砖红色,A错误;在三种生物干种子中,大豆种子含有的蛋白质最多,因此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大豆种子作为材料,B错误;三种有机物都是能源物质,它们含有的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因此同质量的三种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大小不同,C正确;小麦种子富含淀粉,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酿酒企业常用小麦种子作为生产的主要原料,制酱企业常用大豆作为生产的主要原料,D错误。

7、(5分)【答案】B

【解析】种子收获后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主要是自由水,A不符合题意;晒干的种子烘烧过程中散失的水主要是结合水,B符合题意;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主要是自由水,C不符合题意;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中失去的水分是游离在液泡中的自由水,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5分)【答案】A

【解析】淀粉经淀粉水解酶水解成麦芽糖,具有还原性,用斐林试剂会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由题意可知,在新的蛋白质和RNA合成前,种子中已有淀粉酶和合成酶所需的RNA,B正确;萌发种子的新陈代谢旺盛,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于干燥种子,C正确;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A。

9、(5分)【答案】C

【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来自于氨基和羧基,A项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和[H],B项错误;无氧呼吸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项错误。

10、(5分)【答案】C

【解析】原核生物主要包括蓝藻和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A正确。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符合图解,B正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和蛋白

质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C错误。生态系统是指群落与无机环境的总和,群落中有多个种群,D正确。

11、(5分)【答案】D

【解析】由分析可知,冬季来临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度过低导致酶活性降低,A错误;结合水比值升高时,植物抗寒性增强。随冬季来临,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含量上升,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负相关,B错误;温度降低,植物的代谢速率随之降低,产生的各种化合物减少,导致细胞液浓度降低而使细胞吸收的水分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C错误;随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减少,D正确。故选D。

12、(5分)【答案】C

【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时,若形成环状肽链,氨基酸的个数与肽键数相等,在水解时消耗的水分子数也与氨基酸个数相等,即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N条环状肽链,其完全水解共需M个水分子,A错误。小麦的遗传信息储存于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B错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的,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C正确。糖原、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葡萄糖是六碳糖,属于单体,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脂肪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13、(5分)【答案】D

【解析】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质具有一定浓度,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A项错误;用H2180浇灌植物,通过有氧呼吸过程氧元素可转移到二氧化碳中,再通过光合作用可转移到有机物中,B项错误;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0中的氢来自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的分解,C项错误;ADP与磷酸结合生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也有水生成,D项正确。

14、(5分)【答案】C

【解析】与细胞内其他化合物结合是结合水的功能,A错误;自由水做为溶剂,可以使无机盐成为离子状态,也可以溶解其他化合物,还可以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B错误;由分析内容可知,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是无机盐的功能之一,C正确;哺乳动物血液中缺钙会出现抽搐,缺铁会引起贫血,D错误。故选C。

15、(5分)【答案】D

【解析】长时间剧烈运动,随汗液排除大量无机盐,导致血钙下降,会引起抽搐现象,A正确;水的跨膜方式有自由扩散和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静息时K+外流和Na+内流均为顺浓度梯度,为协助扩散,因此水的跨膜方式与某些无机盐离子的方式可能相同,B正确;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缺铁就是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影响氧气的运输,进而影响有氧呼吸,导致体内无氧呼吸加剧,产生大量的乳酸,产生酸中毒,C正确;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无机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错误,故选D。

16、(5分)【答案】D

【解析】风干种子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少,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A错误;经阶段I吸水后,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升高,在阶段II中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B错误;在第Ⅲ阶段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被消耗,有机物的种类增加,C错误;在阶段II,随自由水含量的增加,代谢强度增加,故呼吸速率大于阶段I,D正确。

17、(5分)【答案】B

【解析】风干过程中自由水含量极少,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减小,A正确;风干过程中由于水分减少,故有机物的含量增多,B错误;风干的种子含水量少,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C正确;风干过程中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代谢减弱,淀粉酶活性降低,D正确。

18、(5分)【答案】C

【解析】胰岛素是动物激素,其作为信号分子,在细胞间传递信息,A正确;作为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自由水的功能之一,B正确;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而储存遗传信息的是脱氧核糖核酸,C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19、(5分)【答案】D

【解析】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从而影响植物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速率,A正确;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对同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可能不同,吸收量也不同,B正确;通过施肥可改善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但一次施肥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根细胞失水,C正确;营养元素多以离子形式被根系吸收,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数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错误。

20、(5分)【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Ⅰ染色体,A是DNA,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X元素是N、P;E是蛋白质,B是多肽链,b是氨基酸,Y元素是N;Ⅱ是糖蛋白质,C是多糖,c是葡萄糖。根据以上分析已知,X元素是N、P,Y元素是N,A错误;A是D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B错误;有机物E是蛋白质,其盐析时空间结构不变,C错误;过程②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的过程,细胞结构Ⅱ的名称叫糖被,D正确。

无机化合物颜色表

无机颜色表 含部分元素化合物常温下物态、颜色、形态等物理化学性质 卤族(英VIIA): Solid:I2 紫黑;ICl 暗红;IBr 暗灰;IF3 黄色;ICl3 橙;I2O5 白; I2O4 黄(离子晶体);I4O9 黄(离子晶体). Liquid:Br2 红棕;BrF3 浅黄绿;IBr3 棕;Cl2O6暗红;Cl2O7 无色油状;HClO4 无色粘稠状;(SCN)2 黄色油状. Gas:F2 浅黄;(CN)2无色;Cl2 黄绿;I2(g) 紫;BrF 红棕;BrCl 红;Cl2O 黄红;ClO2 黄色;Br2O 深棕;(SCN)n 砖红色固体. 氧族(英VIA): Solid:S 淡黄;Se 灰,褐;Te 无色金属光泽;Na2S,(NH4)2S,K2S,BaS 白,可溶;ZnS 白↓;MnS 肉红↓;FeS 黑↓;PbS 黑↓;CdS 黄↓;Sb2S3 橘红↓;SnS 褐色↓;HgS 黑(沉淀),红(朱砂);Ag2S 黑↓;Cu S 黑↓;Na2S2O3 白;Na2S2O4 白; SeO2 白,易挥发;SeBr2 红;SeBr4 黄;TeO2 白加热变黄;H2TeO3 白;TeBr2 棕;TeBr4 橙;TeI4 灰黑;PoO2 低温黄(面心立方),高温红(四方);SO3 无色;SeO3 无色易潮解;TeO3 橙色;H6TeO6 无色. Liquid:H2O 无色;纯H2O2 淡蓝色粘稠;CrO(O2)2(aq) 蓝;纯H2SO4 无色油状;SO32-(aq) 无色;SO4 2-(aq) 无色;SeO2(l) 橙;TeO2(l) 深红. Gas:O2 无色;O3 低浓度无色,高浓度淡蓝(鱼腥味);S2(g) 黄,上浅下深;H2S 无色;SO2 无色;H2Se 无色;H2Te 无色. 卤化硫(未注明者均为无色): Liquid:SF6;S2F10;SCl4 淡黄;SCl2 红籗2Cl2 无色;S2Br2 红. Gas:SF4;SF2;S2F2. 卤砜、卤化亚砜、卤磺酸: Liquid:SOCl2 白色透明;SO2Cl2 无色发烟. 氮族(英VA): Solid:铵盐无色晶体;氮化金属白;N2O3 蓝色(低温);N2O5 白;P 白,红,黑;P2O3 白;P2O5 白;P Br3 黄;PI3 红;PCl5 无色;P4Sx 黄;P2S3 灰黄;P2S5 淡黄;H4P2O7 无色玻璃状;H3PO2 白;As 灰;As2O3 白;As2O5 白;AsI3 红;As4S4 红(雄黄);As4S6 黄(雌黄);As2S5 淡黄;Sb 银白;Sb(OH)3 白↓;Sb2O3 白(锑白,颜料);Sb2O5 淡黄;SbX3(X<>I) 白;SbI3 红;Sb2S3 橘红↓;Sb2S5 橙黄;Bi 银白略显红;Bi2O3 淡黄;Bi2O5 红棕;BiF3 灰白;BiCl3 白;BiBr3 黄;BiI3 黑↓;Bi2S3 棕黑. Liquid:N2H4 无色;HN3 无色;NH2OH 无色;发烟硝酸红棕;NO3^-(l)无色;王水浅黄,氯气味;硝基苯黄色油状;氨合电子(液氨溶液) 蓝;PX3 无色;纯H3PO4 无色粘稠状;AsX3(X<>I) 无色;. Gas:N2 无色;NH3 无色;N2O 无色甜味;NO 无色;NO2 红棕;PH3 无色;P2H6 无色;AsH3 无色;SbH 3 无色;BiH3 无色. 卤化氮(未注明者均为无色): Solid:NBr3?(NH3)6 紫,爆炸性;NI3?(NH3)6 黑,爆炸性; Liquid:NCl3;无色 Gas:NF3;无色 碳族(英IVA): Solid:C(金刚石) 无色透明;C(石墨) 黑色金属光泽;Si 灰黑色金属光泽;Ge 灰白;Sn 银白;Pb 暗灰;SiO2 无色透明;H2SiO3 无色透明胶状↓;Na2SiF6 白晶;GeO 黑;GeO2 白;SnO 黑;SnO2 白;Sn(OH) 2 白↓;PbO黄或黄红;Pb2O3 橙;Pb3O4 红;PbO2 棕;CBr4 淡黄;CI4 淡红;GeI2 橙;GeBr2 黄;Ge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全集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能力方面: 1.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内环境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课前准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 图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阅读思考引入新 课 〖板书〗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 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 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填空式提问〗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 思考回答创造问 题情境, 引入新 课

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如此。 〖问〗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呢?多细胞生物呢?阅读思考回答 〔板书〕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 〖问〗什么是体液? 〖引导提示〗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 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1.体液的成分和组成呢?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阅读思考 回答 〔思考与讨论1〕 〖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 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 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 血浆组织液淋巴 同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学生讨论 后回答

高中生物优秀教案

高中生物优秀教案 【篇一: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1 内容地位 本节为(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遗传与进化》第6章的内容。以遗传病的病理、危害、诊断和预防为线索,主 要讲述人类遗传病常识性知识与基因的分离定律、染色体变异、“伴 性遗传”等相关内容联系密切。本节活动较多:一个边做边学,一个积 极思维,一个知识海洋,一个尝试调查人类的遗传病,一个拓展视野。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的许多疾病受遗传物质控制,能在 上下代之间传递,而且多数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只能采取各种监测、预防措施,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在婚前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就显得 尤为重要。通过此部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指导他们 科学的认识遗传病,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 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①概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②举例说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③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方法。 2.2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染色体剪贴配对操作理解先天智力障碍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②通过苯丙氨酸耐量试验,理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性和婚前检查的重要性。在进行遗传调查和实验活动中,善于从自已亲身经 历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养 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培养勇于创新与合作的科学精神。 2.4 重点难点。①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 预防;②难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2.5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调查法、辩论法、讨论学习法、赏识性评价;②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 3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小节):引言 教师活动(第一小节):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 人类传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而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吴卫红214002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5章第3节内容。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质疑、探究、思悟为主体,以教师点拨、辨析、归纳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具有丰富的科学素质教育功能。现代生物学关于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思想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获得具体的经验,从而达到形成、巩固并扩充科学概念和理论的目的。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特点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第五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内容需要2课时完成。第一节课为探究实验活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第二节课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实例。学好本节内容,便于学生加深领会该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是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分不开的。 生物学的每一个概念、理论、思想的提出都要依靠大量的观察和实验。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包括研究性课题),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为下一节课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以及细胞呼吸原理铺设道路。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理解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能比较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 2.2技能目标: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让学生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会检测酒精、二氧化碳等细胞呼吸产物,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 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 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速效记忆·化学竞赛】无机化合物颜色表(彩色版)

无机化合物颜色表(彩色版) 含部分元素化合物常温下物态、颜色、形态等物理化学性质 (字体颜色仅供参考和方便记忆,标准颜色还请参照实物。白色和无色均以标准字体表示,黑色表示为加粗体) 卤族(英VIIA): Solid:I2紫黑;ICl 暗红;IBr 暗灰;IF3 黄色;ICl3橙;I2O5白; I2O4黄(离子晶体); I 4O 9 黄(离子晶体). Liquid:Br2红棕;BrF3浅黄绿;IBr3棕;Cl2O6暗红;Cl2O7无色油状;HClO4无色粘稠状;(SCN) 2 黄色油状. Gas:F2浅黄;(CN)2无色;Cl2黄绿;I2(g) 紫;BrF 红棕;BrCl 红;Cl2O 黄红;ClO2黄 色;Br 2 O 深棕;(SCN)n 砖红色固体. 氧族(英VIA): Solid:S 淡黄;Se 灰,褐;Te 无色金属光泽;Na2S,(NH4)2S,K2S,BaS 白,可溶;ZnS 白↓; MnS 肉红↓;FeS 黑↓;PbS 黑↓;CdS 黄↓;Sb 2S 3 橘红↓;SnS 褐色↓;HgS 黑(沉淀), 红(朱砂);Ag 2S 黑↓;CuS 黑↓;Na 2 S 2 O 3 白;Na 2 S 2 O 4 白; SeO 2 白,易挥发;SeBr 2 红;SeBr 4 黄;TeO 2白加热变黄;H 2 TeO 3 白;TeBr 2 棕;TeBr 4 橙;TeI4 灰黑;PoO 2 低温黄(面心立 方),高温红(四方);SO 3无色;SeO 3 无色易潮解;TeO 3 橙色;H 6 TeO 6 无色. Liquid:H2O 无色;纯H2O2淡蓝色粘稠;CrO(O2)2(aq) 蓝;纯H2SO4无色油状;SO32-(aq) 无 色;SO 42-(aq) 无色;SeO 2 (l) 橙;TeO 2 (l) 深红. Gas:O2无色;O3低浓度无色,高浓度淡蓝(鱼腥味);S2(g) 黄,上浅下深;H2S 无色;SO2无 色;H 2Se 无色;H 2 Te 无色. 卤化硫(未注明者均为无色): Liquid:SF6;S2F10;SCl4淡黄;SCl2樱桃红;S2Cl2 金黄色;S2Br2红. Gas:SF4;SF2;S2F2. 卤砜、卤化亚砜、卤磺酸: Liquid:SOCl2白色透明;SO2Cl2无色发烟. 氮族(英VA): Solid:铵盐无色晶体;氮化金属白;N2O3蓝色(低温);N2O5白;P 白,红,黑;P2O3白; P 2O 5 白;PBr 3 黄;PI 3 红;PCl 5 无色;P 4 S x 黄;P 2 S 3 灰黄;P 2 S 5 淡黄;H 4 P 2 O 7 无色玻璃状; H 3PO 2 白;As 灰;As 2 O 3 白;As 2 O 5 白;AsI 3 红;As 4 S 4 红(雄黄);As 4 S 6 黄(雌黄);As 2 S 5 淡 黄;Sb 银白;Sb(OH) 3白↓;Sb 2 O 3 白(锑白,颜料);Sb 2 O 5 淡黄;SbX 3 (X<>I) 白;SbI 3 红; Sb 2S 3 橘红↓;Sb 2 S 5 橙黄;Bi 银白略显红;Bi 2 O 3 淡黄;Bi 2 O 5 红棕;BiF 3 灰白;BiCl 3 白; BiBr 3黄;BiI 3 黑↓;Bi 2 S 3 棕黑. Liquid:N2H4无色;HN3无色;NH2OH 无色;发烟硝酸红棕;NO3-无色;王水浅黄,氯气 味;硝基苯黄色油状;氨合电子(液氨溶液) 蓝;PX 3无色;纯H 3 PO 4 无色粘稠状;AsX 3 (X<>I) 无色;. Gas:N2无色;NH3无色;N2O 无色甜味;NO 无色;NO2红棕;PH3无色;P2H6无色;AsH3无 色;SbH 3无色;BiH 3 无色. 卤化氮(未注明者均为无色): Solid:NBr3?(NH3)6紫,爆炸性;NI3?(NH3)6黑,爆炸性; Liquid:NCl3;无色 Gas:NF3;无色 碳族(英IVA): Solid:C(金刚石) 无色透明;C(石墨) 黑色金属光泽;Si 灰黑色金属光泽;Ge 灰白;Sn 银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2、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方面: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3、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教案-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设计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 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2.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 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 中具有重要作用。 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 活动密切相关。 1.从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等角度理解生物界和非 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通过饼状图分析、列表格等方法归纳组成生命 的元素、无机物的作用。 3.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提出验证或探究植物必 需的无机盐的方案。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1.元素的种类 (1)按与生命的关系,可以分为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2)种类: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特点 (1)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2)不同生物体内所含元素种类基本相同,但每种元素的含量却有多有少。 3.含量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再依次是硅、铝、铁。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然后分别是碳、氢、氮。 4.生物会因缺乏某些元素而产生该元素的缺乏症。如一些山区居民患有克山病,该病与缺硒有明显关系。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 (2)含量 ①鲜重条件下,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②鲜重条件下,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③干重条件下,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1)自由水 ①含义:在细胞内可以自由流动。 ②作用 a.良好的溶剂。 b.细胞中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 c.有些自由水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 d.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e.参与细胞中各种代谢作用。 (2)结合水 ①含义:在细胞中通过氢键等与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结合在一起。 ②作用: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3)水与代谢的关系 ①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②抗逆性较强的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相对较多。 3.细胞中的无机盐 含量较少 存在 形式 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如Na+、K+、Ca2+、Cl-、HCO-3;少数以化合态存在,如I -构成甲状腺激素等 生理 作用 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原料,如Mg2+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P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 合成某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物质的原料,如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如红细胞中的K2HPO4/KH2PO4、HCO-3/H2CO3 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的种类和含量上都相同。( ) 2.Ca、Mg、Fe、Mn、Zn、Cu、B、Mo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 3.某些无机盐是细胞内一些大分子物质的组成成分,如Fe2+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Mg2+参与叶绿素的形成。( ) 4.自由水的作用比结合水的作用大。( ) 5.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 6.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基本相同。( ) [答案] 1.×提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的种类相同,但含量相差很大。 2.×提示:Ca、Mg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 3.√ 4.×提示:自由水、结合水的作用都非常大。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全册) 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想一想:“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 大家请看章引言,有何感想? 以“问题探讨”引入。 二、新课教学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 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 1.了解孟德尔简历。 2.孟德尔试验的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 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2)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设疑:什么是杂交法? 教师出示人工异花传粉挂图,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受精作用、胚珠发育成种子,直到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从而理解杂交试验法。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 (1)同种生物; (2)同一性状; (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出示:豌豆相对性状的挂图。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 (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 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 学生回答:否。(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学生阅读教材P4、5。 教师出示挂图: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 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略) 讲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他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提问:子二代出现的两种性状,能提示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教师讲述: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同时孟德尔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1064个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l。请同学们注意这个比例。 设疑:豌豆的其他相对性状杂交情况如何呢? 教师出示: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投影。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杂交子二代都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具有规律性。 三、课堂练习 1.孟德尔杂交试验选用什么材料?为什么? 2.什么是相对性状?以人为例举例子。 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的是() A.狗的长毛与黑毛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答案:1.略2.略3.D 四、布置作业 1.P8练习题第一题。 2.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

高中生物精品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精品教案设计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 贵港桂平市石龙民族中学陈唐武 一、版本: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 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根据 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 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 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等知识的学习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Ⅰ) (2)技能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 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 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内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

2017年-高考化学常见无机物及化合物专题复习

2017年-高考化学常见无机物及化合物专题复习

2017年高考化学常见无机物及化合物专题复习 【考情快报】 在高考中该部分知识的主要题型是直接考查常见无机物性质及其应用的选择题、框图推断题和以常见无机物的知识作为载体综合考查有关概念、理论、实验和计算的非选择题。 (1)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中侧重考查铁、铝、钠、铜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的性质及其应用。(2)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中侧重考查SO2、NO、NO2、CO、Cl2、HNO3、H2SO4、碳酸盐等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 【基础回顾】 一、金属及其化合物

对于Na、Al、Fe、Cu等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其中:1.能与冷水剧烈反应的单质是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用作供氧剂的是______。 2.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单质是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氧化物是Al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的是_______。 3.以上元素形成的氢氧化物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的是Fe(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四种元素形成的金属阳离子共有__种,其中氧化性最强

的是Fe3+。它与单质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二、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1.对于H、C、N、O、Si、S、Cl等元素形成的单质中(1)属于空气主要构成成分的是______,它们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能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是____,它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制备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半导体材料的是___,其工业制取方法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在CO、CO2、SO2、NO、NO2、SiO2等氧化物中 (1)能用做工业炼铁还原剂的是______。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_____。 (3)能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的是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普通玻璃构成成分的是_____,它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稀硫酸中 (1)常温时能使Fe、Al钝化的是_______________。 (2)清洗试管内壁上的单质铜通常选用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见光易分解的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策略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本节教学建议用1课时。 本节在教学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选择SARS病毒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病毒不是一个细胞,不具有细胞的结构,但它不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选择SARS 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但不宜要求学生深入学习SARS病毒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电镜照片或模式图、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病毒的结构组成,并与细胞作简单比较。同时探讨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 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常见无机物质颜色表

常见无机物质的颜色表 卤族(VIIA): Solid:I2 紫黑;ICl 暗红;ICl3 橙;I2O5 白;IBr 暗灰;IF3 黄色;I2O4 黄;I4O9 黄. Liquid:Br2 红棕;BrF3 浅黄绿;IBr3 棕;Cl2O6暗红;Cl2O7 无色油状;HClO4 无色粘稠状;(SCN)2 黄色油状;(SCN)n 砖红色固体.Gas:F2 浅黄;Cl2 黄绿;I2(g) 紫;BrF 红棕;BrCl 红;Cl2O 黄红;ClO2 黄色;Br2O 深棕. 氧族(VIA): Solid:S 淡黄;Se 灰,褐;Te 无色金属光泽;Na2S,(NH4)2S,K2S,BaS 白,可溶;ZnS 白↓;MnS 肉红↓;FeS 黑↓;PbS 黑↓;CdS 黄↓;Sb2S3 橘红↓;SnS 褐色↓;HgS 黑(沉淀),红(朱砂);Ag2S 黑↓;CuS 黑↓;Na2S2O3 白;Na2S2O4 白;SeO2 白,易挥发;SeBr2 红;SeBr4 黄;TeO2 白加热变黄;H2TeO3 白;TeBr2 棕;TeBr4 橙;TeI4 灰黑;PoO2 低温黄(面心立方),高温红(四方);SO3 无色;SeO3 无色易潮解;TeO3 橙色;H6TeO6 无色. Liquid:H2O 无色;纯H2O2 淡蓝色粘稠;CrO(O2)2(aq) 蓝;纯H2SO4 无色油状;SO4^2-(aq) 无色;SeO2(l) 橙;TeO2(l) 深红. Gas:O2 无色;O3 低浓度无色,高浓度淡蓝;S2(g) 黄,上浅下深;H2S 无色;

SO2 无色;H2Se 无色;H2Te 无色. .卤化硫(未注明者均为无色): Liquid:SF6;S2F10;SCl4 淡黄;SCl2 红;S2Cl2;S2Br2 红. Gas:SF4;SF2;S2F2. 卤砜、卤化亚砜、卤磺酸: Liquid:SOCl2 白色透明;SO2Cl2 无色发烟. 氮族(VA): Solid:铵盐无色晶体;氮化金属白;N2O3 蓝色(低温);N2O5 白;P 白,红,黑;P2O3 白;P2O5 白;PBr3 黄;PI3 红;PCl5 无色;P4Sx 黄;P2S3 灰黄;P2S5 淡黄;H4P2O7 无色玻璃状;H3PO2 白;As 灰;As2O3 白;As2O5 白;AsI3 红;As4S4 红(雄黄);As4S6 黄(雌黄);As2S5 淡黄;Sb 银白;Sb(OH)3 白↓;Sb2O3 白(锑白,颜料);Sb2O5 淡黄;SbX3(X<>I) 白;SbI3 红;Sb2S3 黑↓;Sb2S5 橙黄;Bi 银白略显红;Bi2O3 淡黄;Bi2O5 红棕;BiF3 灰白;BiCl3 白;BiBr3 黄;BiI3 黑↓;Bi2S3 棕黑. Liquid:N2H4 无色;HN3 无色;NH2OH 无色;发烟硝酸红棕;NO3^-(l)无色;王水浅黄,氯气味;硝基苯黄色油状;氨合电子(液氨溶液) 蓝;PX3 无色;纯H3PO4 无色粘稠状;AsX3(X<>I) 无色;. Gas:N2 无色;NH3 无色;N2O 无色甜味;NO 无色;NO2 红棕;PH3 无色;P2H6 无色;AsH3 无色;SbH3 无色;BiH3 无色. 卤化氮(未注明者均为无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