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课时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3课时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3课时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3课时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第3课时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得到方程(2x-1)2=5的两个解为x1=

2

5

1+

,x2=

2

5

1-

在解上述方程的过程中,实质上是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方程x2+6x+9=4的左边是完全平方式,这个方程可以化成(x+ 3 )2=4,进行降次,得到x+3=±2 ,方程的根为x1= -1,

x2= -5。

【归纳】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通常通过“降次”把它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提示:通过“降次”,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例2】市区内有一块边长为15米的正方形绿地,经城市规划,需扩大绿化面积,预计规划后的正方形绿地面积将达到300

平方米,这块绿地的边长增加了多少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例3】市政府计划2年内将人均住房面积由现在的10m2提高到14.4m2,求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

【分析】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一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二年

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

【练习】Р31 第1、2题

3、(2 x-1)2+4=0

4、4x2-4x+1=0

四、自主总结拓展新知

1、用直接开平方解一元二次方程。

2、理解“降次”思想。

3、理解x2=p或(mx+n)2=p(p≥0)为什么p≥0?

第3课时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1)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例1

ax2+bx+c=0(a≠0)

例2 例3

学生练习

作业教材第41页:习题A组第1题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二次根式》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8)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12.1 二次根式 初二 班 姓名 学号 1.了解并熟记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并能确定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2.理解公式(a )2=a (a ≥0), a a =2 ,并能利用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一、基本概念 1.定义: 一般地,式子_____(a ≥0)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_____________。 2.要使a 有意义,那么a______0 ,a ______0. 3.当a ≥0时, ()2 a = 4. 2a =a = 二、探索实践 1.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吗? (1)32 (2)6 (3)12- (4))0(≤-m m (5) 3 5 (6)12+a (7)4 (8) x xy (、y 异号) 2.要使下列式子有意义,x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1 (2 (3 (4 (5 ( 6 (7)33-+-x x (8 3.在实数范围内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

(1)2 5x - (2)3a 2 -4b 2 (3)131322 ++x x 4.解答题 (1()2 20y +=,求x+y 的值。 (2)若二次根式122+x 的值为3,求x 的值。 5.计算:(1)22)32()23)(1(+ (2)2 (0)a b +≥ )8(6416)3(2<+-m m m (4))x ≥0)x y ≤ 6.拓展延伸 (1)若x x -=-222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2) 当x 时,等式22 )12()21(-=-x x 成立. (3)已知,31≤≤x ,化简:()()2231x x -+-=____ ______ .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c a >,那么()2||b c a a c -+--= . (5)若化简1x -25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6)已知2a =- 化简求值: a a a a a a a a 1 12121222--+---+-

3.第7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第二章方程(组)与不等式 第7课时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建议时间:分钟) 基础过关 1. (2019山西)一元二次方程x2-4x-1=0配方后可化为() A. (x+2)2=3 B. (x+2)2=5 C. (x-2)2=3 D. (x-2)2=5 2. (2019怀化)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解是() A. x1=1,x2=-1 B. x1=x2=1 C. x1=x2=-1 D. x1=-1,x2=2 3. (苏科九上P29习题第3题改编)某农场的粮食产量在两年内从3000 t增加到3630 t,设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3000(1+x)=3630 B. 3000(1+2x)=3630 C. 3000(1+x)2=3630 D. 3000(1+x)+3000(1+x)2=3630 4. (2019自贡)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无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 m<1 B. m≥1 C. m≤1 D. m>1 5. (2019遂宁)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a2-1=0有一个根为x=0,则a的值为() A. 0 B. ±1 C. 1 D. -1 6. (2019河南)一元二次方程(x+1)(x-1)=2x+3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7. (2019新疆)在某篮球邀请赛中,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共比赛36场.设有x 个队参赛,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12x (x -1)=36 B. 12 x (x +1)=36 C. x (x -1)=36 D. x (x +1)=36 8. (2019哈尔滨)某商品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售价由原来的每件25元降到每件16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 A. 20% B. 40% C. 18% D. 36% 9.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6)x 2-2x +3=0有两个实数根,则整数m 的最大值是( ) A. 4 B. 5 C. 6 D. 7 10. (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扬帆中学有一块长30 m ,宽20 m 的矩形空地,计划在这块空地上划出四分之一的区域种花.小禹同学设计方案如图所示,求花带的宽度.设花带的宽度为x m ,则可列方程为( ) 第10题图 A. (30-x )(20-x )=34 ×20×30 B. (30-2x )(20-x )=14 ×20×30 C. 30x +2×20x =14 ×20×30 D. (30-2x )(20-x )=34 ×20×30 11. (2019桂林)一元二次方程(x -3)(x -2)=0的根是 .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两课时 优秀教案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1课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文档设计者: 设计时间:文档类型: 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Word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经历用图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体验与方法. 3.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与横轴的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方程何时有两个不等实根、两个相等实根和没有实根.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课本(10分钟) 2.交流互动(10分钟) 知识点一: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位 置关系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 的情况b 2-4ac的值 有两个公共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0 只有一个公共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0无公共点无实数根b2-4ac<0 知识点三:求方程的近似解 3.课堂练习(11分钟) 习题22.2第2题(1)、(2). 4.拓展性练习(11分钟) (1)已知二次函数y=-x2+4x+k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方程-x2+4x+k=0的两根为x1=-1,x2=5 .

(2)抛物线y=-x2+2kx+2与x轴交点的个数为( C ) A.0 B.1 C.2 D.以上都不对 (3)下表是满足二次函数y=ax2+bx+c的五组数据,x1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解,则下列 x 1.6 1.8 2.0 2.2 2.4 y-0.80-0.54-0.200.220.72 A.1.6

九年级数学上册-21.1-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2.?根据题意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题目.教学目标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会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列式求解;由解给出根的概念;再由根的概念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根.同时应用以上的几个知识点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2.?难点关键:由实际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定是实际问题的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那么梯子的底端距墙多少米? 10 8 设梯子底端距墙为xm,那么,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___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_. 列表: x 0 1 2 3 4 5 6 7 8 … 问题2.一个面积为120m2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m,?苗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设苗圃的宽为xm,则长为_______m. 根据题意,得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 列表: x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老师点评(略) 二、探索新知 提问:(1)问题1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问题2?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 (2)如果抛开实际问题,问题1中还有其它解吗?问题2呢? 老师点评:(1)问题1中x=6是x2-36=0的解,问题2中,x=10是x2+2x-120=0的解.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商品销售问题课时专练 (新版)新人教版

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销售问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当售价为每件60元时,每星期可卖出300件,现需降价处理,为占有市场份额,即在确保盈利的前提下,尽量增加销售量,且经市场调查: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现在要使利润为6120元,每件商品应降价()元. A.3 B.2.5 C.2 D.5 2.某专卖店销售一种机床,三月份每台售价为2万元,共销售60台.根据市场调查知:这种机床每台售价每增加0.1万元,就会少售出1台.四月份该专卖店想将销售额提高25%,则这种机床每台的售价应定为() A.3万元B.5万元C.8万元D.3万元或5万元 3.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出售时,就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赚得8000元的利润,商品售价应为() A.60元B.80元C.60元或80元 D.30元 4.某商品的售价为100元,连续两次降价x%后售价降低了36元,则x为() A.8 B.20 C.36 D.18 5.广州亚运会的某纪念品原价188元,连续两次降价a%,后售价为118元,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188(1+a%)2=118 B.188(1﹣a%)2=118 C.188(1﹣2a%)=118 D.188(1﹣a2%)=118 6.某服装店原计划按每套200元的价格销售一批保暖内衣,但上市后销售不佳,为减少库存积压,两次连续降价打折处理,最后价格调整为每套128元.若两次降价折扣率相同,则每次降价率为() A.8% B.18% C.20% D.25% 7.甲公司前年缴税a万元,去年和今年缴税的年平均增长率均为b,则今年该公司应缴税()万元. A.a(1+b%)2 B.a(1+b)2 C.a(ab%)2 D.a(1﹣b%)2 8.某服装原价200元,连续两次涨价,每次都涨a%后的价格为242元,则a是() A.20 B.15 C.10 D.5 9.某种商品零售价经过两次降价后,每件的价格由原来的100元降为现在的81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2016 优质课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桂集中学陈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几件大事:中美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2、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掌握新千年APEC 会议的召开的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内容等。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贯穿过去所学的有关中日、中美关系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通过本课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能够将新旧中国的外交情况加以对比,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只有自强才能屹立于世界之上,获得尊重,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本课过程中,教师始终应把握住外交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这条主线,让学生明白外交情况改变的原因就在于:自强;从而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另外,还可以将外交之自强升华为个人进步之自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美关系的改变和APEC会议的内容,主题。 教学难点:中国外交新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建国初期的外交——初登国际舞台的50年代: 1、外交政策、原则和方针? 2.外交环境:新中国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建国头一年与哪些国家建交?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如何? (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过渡:新中国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在合理原则的指导下,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的中国外交舞台上可谓好戏连台,究竟有哪些精彩剧目在那个时代上演,请大家阅读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讲授新课 (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阅读课本第一段,结合前面所学,概括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的状况?(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禁运、军事包围威胁,双方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阅读第三段,到了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有什么变化? (出示课件) 谁能总结一下? (1)1971年,基辛格访华; (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中美联合公报》; (3)1979年,双方建交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九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近似解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2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近似解 【知识与技能】 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 【过程与方法】 根据题意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情感态度】 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培养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教学难点】 会在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估算方程的解,理解方程解的实际意义.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学生活动:请同学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那么梯子的底端距墙多少米? 设梯子底端距墙为xm,那么,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x2+82=102. 整理,得x2-36=0. 列表: 问题2:一个面积为120m2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m,苗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设苗圃的宽为xm,则长为(x+2)m. 根据题意,得x(x+2)=120. 整理,得x2+2x-120=0. 列表:

【教学说明】通过列表计算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确定未知数的大致范围.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提问:(1)问题1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问题2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 (2)如果抛开实际问题,问题1中还有其它解吗?问题2呢? 老师点评:(1)问题1中x=6是x2-36=0的解;问题2中,x=10是x2+2x-120=0的解. (2)如果抛开实际问题,问题1中还有x=-6的解;问题2中还有x=-12的解. 为了与以前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等只有一个解的情况区别,我们也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回过头来看:x2-36=0有两个根,一个是6,另一个是-6,但-6不满足题意;同理,问题2中的x=-12的根也不满足题意. 【教学说明】由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得的根,并不一定是实际问题的根,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实是实际问题的解.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2+10x+12=0的根? -4,-3,-2,-1,0,1,2,3,4. 分析:要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只要把它代入等式,看它是否能使等式两边相等即可. 解:将上面的这些数代入后,只有-2和-3满足方程的等式,所以x=-2或x=-3是一元二次方程2x2+10x+12=0的两根. 2.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2014(a+b+c)的值. 分析:如果一个数是方程的根,那么把该数代入方程,一定能使左右两边相等,这一点同学们要深刻理解. 3.你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求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1)x2-64=0(2)3x2-6=0 (3)x2-3x=0 分析:要求出方程的根,就是要求出满足等式的数,可用直接观察结合平方根的意义来求解. 4.x(x-1)=2的两根为(D) A.x1=0,x2=1 B.x1=0,x2=-1 C.x1=1,x2=2 D.x1=-1,x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含 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时同步练习-2.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附答案 1.求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并作草图验证. (1)y= x2+x+1; (2)y=4x2-8x+4; (3)y=-3x2-6x-3; (4)y=-3x2-x+4 2.一元二次方程x2+7x+ 9=1的根与二次函数y=x2+7x+9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试把方程的根在图象上表示出. 3.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1)4x2-8x+1=0; (2)x2-2x-5=0; (3)2x2-6x+3=0; (3)x 2-x-1=0. 4.已知二次函数 y=-x2+4x-3,其图象与y轴交于点B ,与x轴交于A, 两点. 求△AB的周长和面积. 5..在体育测试时,初三的一名高个子男生推铅球,已知铅球所经过的路线是某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图),若这个男生出手处A点的坐标为(0,2), 铅球路线的最高处B点的坐标为 B(6,5).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该男生把铅球推出去多远?(精确到0.01米).

6.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x1,0),B(x2,0) , 且x1+x2=4, .(1)求抛物线的代数表达式 ; (2) 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求直线B的表达式; (3)求△ AB的面积. 7.试用图象法判断方程x2+2x=- 的根的个数. 答案: 1.(1)没有交点;(2)有一个交点(1,0); (3)有一个交点(-1,0);(4)有两个交点( 1,0),( ,0), 草图略. 2.该方程的根是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1的交点的横坐标. 3.(1)x1≈1.9,x2≈0.1;(2)x1≈3.4,x2≈-1.4;(3)x1≈2.7,x2≈0.6;(4)x1≈1.6,x2≈-0 .6 4.令x=0,得y=-3,故B点坐标为(0, -3). 解方程-x2+4x-3=0,得x1=1 ,x2=3. 故A、两点的坐标为(1,0),(3,0) . 所以A=3-1=2,AB= ,B= , B=│-3│=3. △AB=AB+ B+A= . S△AB= A•B= ×2×3=3. 5.(1)设y=a(x-6)2+5,则由A(0,2),得2=a(0-6)2+5,得a= . 故y= (x-6)2+5

word表格公开课教案

通过表格计算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表格中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呈现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从帮助中学习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要应的相关术语和公式。 教学基础:学生已会制作表格,并且对单元格的概念清楚明了。 课前准备:相应的针对教学特点的练习,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1、说出并演示你知道的建立表格的方式。 2、如果选中表格中有文本部分的单元格,按键盘上的DEL键进行删除,删除的是 文字还是表格,或两者都删除? 二、导入新课: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表格的制作。通过学习我们知道WORD在图文混排、 表格编辑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说到这些方面,每个都觉得很好。但要提到WORD的计算能力,可能有很多人就摇头了。我曾经就看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人在WORD表格计算时,一方面在用 WORD进行表格制作,一面又调出计算器进行相关计算,那么是不是WORD的表格计算能力 如些糟糕呢?有一个你们年龄相仿的同学小明也遇到了这种问题。有一天,小明也是刚刚在学 校学习了表格的编辑。回家发现爸爸正坐在电脑前埋头苦算一堆的电子表格。小明就想能不能 直接用WORD进行啊,这样好麻烦啊。趁爸爸休息的时候小明坐到了电脑前。 你想知道小明在一没教师二没书的情况下是如何办的吗? 三、讲授新课:请看小明要进行计算的表格(演示) 1、遇到问题很多人想到的是同学求助,买本书找答案。但事实上WORD给我们准备 了一个很好的老师,你知道是什么吗? 对,就是帮助。 2、对于WORD的帮助功能,同学们已不陌生。我在前面的学习里演示过。那么让我 们和小明一起来试试吧!(打开帮助)。我们进入了帮助界面,我以前说过索引的关键字对你成功与否非常重要。那么请同学们研究一下给我一个关键字好不好。 学生列关键字如下:计算、表格计算、表格中加和等,(让学生自已试试找到的关键字是不是能解决问题)。通过试验得出:表格计算是最适合并且其中有行列计算的方法。 3、让我们看看具体内容吧: (1)单击要求存放结果的单元格。 (2)单击表格中的公式命令(如图1所示) (3)在表格中输入相应的公式(并且有例子显示如果一行右端用right,一行下面 用above) 对于选定的表格进行的正好是下面和右面单元格的计算。我们按帮助要求一步步的试验发现真的可以计算出结果(此处按帮助一步一步慢慢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数学课时练: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基础篇)

课时练: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基础篇) 一.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x2﹣=0 B.x2+1=0 C.x(x+1)=x2﹣1 D.x2﹣2xy+y2=0 2.一元二次方程x2﹣7x+4=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3.将方程x2+5x=3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 A.5、﹣3 B.5、3 C.﹣5、3 D.﹣5、﹣3 4.在数1、2、3和4中,是方程x2﹣x﹣12=0的根为() A.1 B.2 C.3 D.4 5.形如x2+ax=b2的方程可用如图所示的图解法研究:画Rt△ABC,使∠ACB=90°,BC =,AC=b,再在斜边AB上截取BD=.则可以发现该方程的一个正根是() A.AC的长B.BC的长C.AD的长D.CD的长6.2018年某县政府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廉租房8万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共投资 9.5亿元人民币建设廉租房,若在这两年内每年投资的增长率相同.设每年县政府投资的

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81+x)2=9.5 B.2(1+x)2=9.5 C.2(1+x)2=8 D.2+2(1+x)+2(1+x)2=9.5 7.已知(a2﹣b2)2﹣(a2﹣b2)﹣12=0,则a2﹣b2的值是() A.﹣3 B.4 C.﹣3或4 D.3或﹣4 8.某次足球比赛中,每两个足球队之间要进行一次主场比赛和一次客场比赛,所以共组织了20场比赛,这次比赛共有几个队参加比赛() A.10个B.6个C.5个D.4个 9.如图,在一块长为30m,宽为24m的矩形空地上,修建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小路,其余部分建成花园,已知小路的占地面积为53m2,那么小路的宽为多少?() A.1m B.1.5m C.2m D.2.5m 10.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①若方程两根为﹣1和2,则2a+c=0; ②b>a+c,则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③若b=2a+3c,则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④若m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则一定有b2﹣4ac=(2am+b)2成立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④D.只有①④

复习课《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公开课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复习课:《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开课时间:2012年3月28日星期三第5节开课地点:初三4)班教室授课教师:何煃祥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的是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的基本概念,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函数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确定 1、知识目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的基本概念。理解配方法,会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渗透化归、整体的思想。 3、情感目标: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力图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情景,鼓励学生探索解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观察,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灵活使用。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针对初三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具备一定自我学习能力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采用分组讨论,自主探索,启发引导,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交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合理分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边启发,边探索,边归纳,努力为学生创造知识环境,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二)教学手段: 通过合理分组,学生经过小组探索合作交流,利用小黑板进行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及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学法指导: 教师注重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尽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气氛通过探究二次方程的基本知识、与一次方程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几种解法的相互联系与拓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学生课前准备: 认真阅读课本九上)第17页、第18页例题1、第19页例题2、第21页例题5、第23页、第24页例题6、第28页。 三、教学过程

268.九年级新人教版数学上册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教案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后知识迁移到解a (ex+f )2+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 )2=n (n ≥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2.难点与关键: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 2=n ,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 )2=n (n ≥0)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问题1.填空 (1)x 2-8x+______=(x -______)2;(2)9x 2+12x+_____=(3x+_____)2;(3)x 2+px+_____=(x+______)2. 问题2.如图,在△ABC 中,∠B=90°,点P 从点B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AB=6cm ,BC=12cm ,P 、Q 都从B 点同时出发,几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8cm 2? 老师点评: 问题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1)16 4;(2)4 2;(3)( )2 . 问题2:设x 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8cm 2 则PB=x ,BQ=2x 依题意,得:x ·2x=8 B C A Q https://www.doczj.com/doc/8c5642625.html, P 2p 2p 1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及解法随堂练习题和答案

22.1一元二次方程 ◆随堂检测 1、判断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 (1)32250x x -+=; (2)21x =; (3)221 352245 x x x x --=-+; (4)22(1)3(1)x x +=+;(5)2221x x x -=+;(6)20ax bx c ++=. (提示: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对其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根据定义判断.) 2、下列方程中不含一次项的是( ) A .x x 2532=- B .2916x x = C .0)7(=-x x D .0)5)(5(=-+x x 3、方程2 3(1)5(2)x x -=+的二次项系数___________;一次项系数 __________;常数项_________. 4、1、下列各数是方程 2 1(2)23 x +=解的是( ) A 、6 B 、2 C 、4 D 、0 5、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 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 (2)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矩形的长x .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条直角边相差2,求较长的直角边长x . ◆典例分析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1)0m x m x m --++=. (1)m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m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分析:本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问题.根据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别进行讨论求解. 解:(1)由题意得,210 10m m ?-=?+≠? 时,即1m =时, 方程22(1)(1)0m x 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210x -+=. (2)由题意得,2(1)0m -≠时,即1m ≠±时,方程22(1)(1)0 m x m x m --++=是一元二次方程.此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21m -、一次项系数是 (1)m -+、常数项是m .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下列方程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22 310x x +-= B 、25630x y --= C 、220ax x -+= D 、22(1)0a x bx c +++= 2、2121003 m x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x 的值应为( ) A 、m =2 B 、23m = C 、32 m = D 、无法确定 3、根据下列表格对应值: x 20,(0)ax bx c a ++=≠x ) A 、x <3.24 B 、3.24<x <3.25 C 、3.25<x <3.26 D 、3.25<x <3.28 4、若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一个根为1,则

2020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练习题 第9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含答案)

第9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 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2019·滨州]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 2-4x +1=0时,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x -2)2=1 B .(x -2)2=5 C .(x +2)2=3 D .(x -2)2=3 2.[2019·盐城]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x -2=0(k 为实数)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不能确定 3.[2019·兰州]x =1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ax +2b =0的解,则2a +4b =( ) A .-2 B .-3 C .4 D .-6 4.[2019·新疆]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x +1=0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54 B .k >54 C .k <5 4 且k ≠1 D .k ≤5 4 且k ≠1 5.[2019·达州]某公司今年4月的营业额为2 500万元,按计划第2季度的总营业额要达到9 100万元,设该公司5,6两月的营业额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2 500(1+x )2=9 100 B .2 500(1+x %)2=9 100 C .2 500(1+x )+2 500(1+x )2=9 100 D .2 500+2 500(1+x )+2 500(1+x )2=9 100 6.[2019·龙东地区]某校“研学”活动小组在一次野外实践时,发现一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43,则这种植物每个支干长出的小分支个数是( ) A .4 B .5 C .6 D .7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一元二次方程组教案

5.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教学思考: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能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理解。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个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例:下例哪些方程式一元一次方程? 2(1)35(2)16(3) 32(4)6(5) 3x x y x x xy x π=+==+==+ 注 : 一元:一个未知数 一次: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 整式:分母中不含字母 2.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例:x=5是方程3x+5=20的解吗?为什么? 3.方程2x+y=8是一元一次方程吗?若不是,那又什么呢? (二)新课讲授 1、老牛与小马 分析:审题 A :数量问题 B : 2= -小马老牛 C :设老牛驮了x 个包裹, 小马驮了 y 个包裹。 )(小马 老牛121-=+

想一想 2x y -= 12(1)x y +=- 上面所列方程各含有几个未知数? 2个未知数 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多少? 次数是1 二元一次方程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判断点:1、未知数几个? 2个 判断点:2、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几次? 1次 判断点:3、整式 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练一练: 1.请判断下列各方程中,哪些是二元一次 方程,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1390; 232120; (3)20 1(4)315347; 62100. x y x y xy y x y a b x +-=-+=+=-=-=+= 2.如果方程12231m m n 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m =___________,n =______________ . 做一做 6,2x y ==适合方程 8x y +=吗?5,3x y ==呢? 4,4x y ==呢?你还能找到其他 x,y 的值适合方程8x y += 吗?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例如: 6,2x y ==是方程8x y +=的一个解,记作6,2.x y =??=? 练一练: 1.在下列四组数值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31x y -=的解? (A ) 2,3.x y =??=? (B ) 4,1.x y =??=? (C )10,3.x y =??=? (D )5,2.x y =-??=-?

省级优质课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开课教案 (精)

22.1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正确地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项 与系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探究和归纳的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1、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列出方程,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类比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类比给出概念,通过巩固训练、合作探究到课外作业布置,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课后预习解方程的热情。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和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2、难点: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日常生活更是离不开数学知识,例如建筑,雕塑等。下面我们来看相关图片。(出示图片)它们都给人非常匀称的感觉,且充满了美感。这些都与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黄金分割有关。我们现在将上面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问题如下(出示PPT ) 通过分析,化简,则所列方程为: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这章的学习同学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二、出示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会正确地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项与系数;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2、解决一些概念性的题目.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生活,激发学数学热情、用数学的意识; 三、预习导学 阅读教材第1至4页,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3分钟) 422=-+x x

094.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 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估算1-教案

第2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估算 1.经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近似解的探索过程,增进对方程解的认识;(重点) 2.会用“夹逼法”估算方程的解,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难点) 一、情景导入 在上一课时情境导入中,苗圃的宽满足方程x(x+2)=120,你能求出该方程的解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下列哪些数是方程x2-6x+8=0的根? 0,1,2,3,4,5,6,7,8,9,10. 解析:把0,1,2,3,4,5,6,7,8,9,10分别代入方程x2-6x+8=0中,发现当x=2和x=4时,方程x2-6x+8=0成立,所以x=2,x=4是方程x2-6x+8=0的根.解:2,4是方程x2-6x+8=0的根. 方法总结:(1)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我们只需要将这个数当作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看左右两边代数式的值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这个数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若不相等,则这个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探究点二: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请求出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正数根(精确到0.1). 解析:先列表取值,初步确定正数根x在哪两个整数之间,然后再用类似的方法逐步确定出x的近似正数根. 解:(1)列表,依次取x=0,1,2,3,… x 0123… x2-2x-1-1-2-12… 由上表可发现,当2<x<3时,-1<x-2x-1<2; (2) x 2.1 2.2 2.3 2.4 2.5… x2-2x-1-0.79-0.56-0.31-0.040.25… 由上表可发现,当2.4<x<2.5时,-0.04<x-2x-1<0.25; (3)取x=2.45,则x2-2x-1≈0.1025. ∴2.4<x<2.45,∴x≈2.4. 方法总结:(1)利用列表法估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取值范围的步骤是:首先列表,利用未知数的取值,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a≠0)分别计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一·基本概念理解 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加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 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 b a x =+2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 22)(2b x b bx x ±=+±。 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 )0(02 ≠=++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 04(2422≥--±-=ac b a ac b b x 公式法的步骤: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 ,一次项的系数为b ,常数项的系数为c (4)、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分解因式法的步骤: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 (5)、韦达定理 若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则 a b x x -=+21,a c x x =21。以上的就称为韦达定理(或称为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 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a b -,二根之积 =a c 也可以表示为a b x x -=+21,a c x x =21。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