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

浅谈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

浅谈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

摘要:我国的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社会提供了

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然而,由于民办高校仅有三十

多年的历史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因此

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反思。为此,研究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的问题和建议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民办高校高等教育法规

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

输送更多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民办高校;高等教育法规;问题;建议

一、完善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的现实意义

完善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样的法规能够确立民

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为其提供明确的法律框架和规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首先,完善法规可以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法律地位的确立,民办高校能够更加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确保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防

止乱收费、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从而维护教育市场的公平和秩序。其次,法规的完善有助于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合法地位和规范运营将提高学生和

社会对民办高校的信任度,吸引更多有才华的教育从业者和学生参与其中,有助

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此外,高等教育法规的完善还可以加强对民办高

校的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其达到国家教育政策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从而更好地

为国家培养人才和提供教育服务。综上所述,完善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是确

保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一步,有助于保障教育的公平、质量和

可持续性,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二、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质量与标准问题

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在现实中面临着一些重要问题,其中质量与标准问

题是最为突出的。首先,虽然民办高校在填补高等教育供给缺口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与公立高校相比存在差距。同时,当前的法规体

系尚未充分明确民办高校应当如何确保教育质量,因此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这导致一些民办高校可能不够重视教育质量,甚至出现一些劣质高校,损害

学生权益和社会信任度。其次,一些民办高校可能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学术自由和独立性。

(二)资金与经济问题

首先,一些民办高校的财务运作不够透明,缺乏公开披露与监督,这可能会

产生资金使用不当的情况,进而损害学生和社会对民办高校的信任。其次,一些

民办高校的学费较高,可能给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带来负担,影响了教育的

公平性。

(三)招生与招聘问题

首先,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招生成为民办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

一些民办学校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采取不正当手段来吸引学生,如

虚假宣传或低水平招生标准。其次,一些民办高校面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资

源有限等挑战,进而影响教育质量。

(四)学生权益问题

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其中学生权益问题是尤为

重要的,包括学生权益保障和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首先,学生权益保障是民办

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尽管民办高校为学生提供了教育机会,但在一些学校中,学生的权益保障不够完善。例如,产生拖欠奖学金、违规收费、学籍管理不

善等问题。其次,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也是学生权益的一部分。一些民办高校在

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方面资源不足,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建议与改进

(一)加强法规体系

为了应对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我

们有必要加强法规体系,采取以下建议与改进措施:首先,现行法规相对陈旧,

不能充分应对快速发展的民办高校领域的挑战。因此,应该定期审查和更新法规,以反映当前教育环境的需要。同时,应明确监管责任,确保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

能够有效协同合作,监督和管理民办高校的运营。其次,应制定具体的民办高校

法规,包括关于招生、教学质量、财务管理、学费政策、学生权益保障等方面的

具体规定,这样可以为民办高校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促使它们更好地遵守法律

法规,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权益。总之,通过加强法规体系,更新法规,明确监

管责任,以及制定具体的民办高校法规,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民办高校面临的挑战,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和提高社会的教育质量作出

积极贡献。

(二)提高质量与标准

为了提高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需要采取以下建议与改进措施:

首先,相关部门应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和程序,如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术研

究成果、学生满意度等多个方面,以定期评估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同时,在评估之后,相关部门应公开评估结果,鼓励学校改进教育质量,并向社

会公众提供透明的信息。其次,法规应明确保护学术自由,确保教育机构能够独

立地进行教学和研究,不受政治、经济或其他外部干预,这有助于培养学术创新

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民办高校的学术声誉。通过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和强化学

术自由与独立性,我们可以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标准,确保其在高等教育

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还将增强民办高校的社会信

任度和竞争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健康、高效、创新的方向发展。

(三)管理资金与经济

为了更好地管理民办高校的资金与经济,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建议

与改进措施:首先,应建立更为严格的财务监管制度,确保民办高校的财务运作

合法合规,避免资源滥用和财务不透明。例如,可以通过规定财务报告的公开披

露要求,以便社会监督,加强审计和监管机构的监督力度,确保资源的有效使用,防止财务不当行为。其次,民办学校应通过法规明确学费的定价原则,确保学费

合理合法,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此外,学校应制定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支持,确保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总之,通过完善财务监管

与透明度以及制定合理的学费政策,我们可以保障民办高校的经济健康和学生的

财务权益。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经济管理水平,还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平

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优化招生与招聘

为了优化民办高校的招生与招聘,提高其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以下是建议

与改进措施:首先,法规应明确规范民办高校的招生行为,包括招生广告、招生

宣传、招生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应设立更为严格的监管机构,确保招生过

程的公平与透明,这将有助于防止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合

法权益。其次,法规应规定民办高校必须拥有一定比例的高素质教师,鼓励引进

优秀教育从业者。同时,应鼓励学校增加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科研基金等,以提升教育质量,这有助于吸引更多有才华的教育从业者,提

高学校的教育水平。总之,通过加强招生监管和提高教师素质与资源投入,我们

可以优化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其竞争力。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和

教育从业者,推动民办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和提高社会

的教育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五)保障学生权益

为了更好地保障民办高校学生的权益,提升他们的全面发展,以下是建议与

改进措施:首先,法规应明确规定学生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学费、奖学金、教学质量、学籍管理等,确保学生在民办高校获得公平、平等、合法的待遇。同时,应设立有效的学生权益保障机构,为学生提供投诉渠道和解决机制,确保学

生的诉求得到及时处理。其次,应鼓励民办高校创建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团

活动,提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和实践能力的平台。法规可以规定学校必须为学生

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并鼓励学校为社团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如场地、经费等。

总之,通过加强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和支持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我们可以为民办

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这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升民办高校的吸引力,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旨在促进教育的公平、质量和可持续性,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

断发展和完善,民办高校的法规体系也将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

育需求,助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师.民办高校高等教育法规建设的论述与思考[J].法制博

览,2022(36):154-156.

[2]赵帅.浅析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民办高校定位问题[J].中外企业

家,2018(35):167-168.

浅谈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浅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民办高校是1983年普遍兴起,那是被称做“拾遗补缺”的“助学机构”,1996 年民办高校被称作“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现在民办高校已经义不容辞地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重担。 一、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理解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机构中的是指和管理权限划分等一整套领导管理制度。 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权限的划分,以及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协调和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社会与学校以及学校内部上下之间、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涉及民办高校内部的领导分工、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及相互关系等管理制度,它决定学校的管理体制,直接支配着民办高校的全部管理工作。 因此,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中心工作,是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民办教育法律监督机制,努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公平和协调发展创新内部管理制度,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开阔视野,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扩大服务面向,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从而提高高等教育发展。 二、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责权划分不明确。民办高等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之间的责、权、利划分得不够明确和规范。总的来看,学校还没有真正改变其主管部门附属机构的地位,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力很有限,自我约束机制也不健全. 2、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效率低下。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中央其他部委、总公司、总会以及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其他业务厅局分别办学与管理而形成的学校单一隶属关系和条块分割的局面尚无实质性转变,造成部分学校和专业重复设置,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结构布局不够合理,办学效益不高。 3、高校的管理方式跟不上客观环境变化。 二、关于改革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1、完善民办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建立并完善民办教育法律监督机制,其次对有关法律条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同时,努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公平和协调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建立自己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时,极为重视教育立法工作,而且是立法先行,用以规范行政管理部门和办学法人的有关行为,以便遵循教育的规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使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受到法律法规的监督和保护。如战后的日本推行所谓“教育立国”的政策,政府先后颁布了大量的高等教育法规。使得高等教育60年代后有了迅速的发展,为日本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从国外可资借鉴的经验,还是从我国应当记取的教训看,只有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法律和法规,才能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以便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建立健全法律和法规,中央和地方政府严格依法治教,才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善对学校的宏观管理,履行规定的职责,办学法人才能严格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用好办学自主权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充分说明,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必须法律先行,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高等学校有效自觉地建立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2、建立有效体制,促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理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其次,采取规范与扶持并重的方针,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力度。在这里,应尽快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如劳动部门、认识部门、工商部门、社会部门、民政部门等,应建立统一化的机构;另外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通过研究《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自身的定位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下是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各章重点内容的总结,以及结合本人在高等学校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各章重点内容总结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共七章内容。第一、二、三章分别阐述了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教师、高等学校学生的法律制度;第四章论述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第五章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第六章讲的是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第七章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总结。 第一章是关于高等学校法律制度的,共五节内容。从高等学校的类型、设立变更与终止、权利与义务、章程、以及内部组织机构五个方面对其内容进行了阐述。

高等学校的类型包括公立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以及本科层次院校和专科层次院校。高等学校的设立需要遵守原则、基本条件和程序。变更方面包括基本形式、变更的审批和核准。高等学校终止的情形和审批也在其中。高等学校的权利包括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招生权、学籍管理权、颁发证书权、聘任权、管理财产权、拒绝干涉权以及其他权利。高等学校的义务包含遵纪守法、贯彻方针、维护权益、提供情况、合理收费和接受监督。高等学校章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位、内容、制定和修改。高等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则采用校长负责制。 二、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 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国家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还是国家实现教育公平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三、个人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大学生谈谈《民办教育促进法》

作为一个大学生谈谈《民办教育促进法》 民办学校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它出现的时间甚至比公办学校还要早,由此可见民办学校是国民教育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合理发展民办教育势必迅速提升一个国家整体的国民素质以及科技人才力量。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民对知识的渴望不断增强,而此时国内的公办高校无法满足国民强大的需求,于是民办高校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我想当年俞敏洪用浆糊刷出来的民办英语学校会是其中比较耳熟能详的例子之一。但由于人民自身的社会认识以及观念问题,民办高校在创办之初得到的支持并不多,认可也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民办高校在成立之初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时间进入21世纪,知识进入一个爆炸性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呈现出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的发展趋势,此时国家已经越来越感觉到,单单靠公办高校的力量是无法满足大众对知识的需求,如果不能加快提高国民素质,中国在教育上只能落后于其他优秀的国家。为了扶持民办教育,结束民办高校在办学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2年12月28日通过。有了法律法规的护航,民办教育在发展道路上将放开手脚,不可否认,它在未来一定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 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凡事都要讲究“有法可依,依法行事”。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保护自身的法律地位,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在其发展的道路将遇到无数的困难,无法真正放开手脚去跑,国内以及国外都有着许多例子,所以在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前,可以说在民办教育的发展道路上是布满荆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许许多多的关心民办教育的人士都无比期待着民办教育促进法。党中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第一章第五条明确提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国家保障民办学校举办者、校长、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党中央在第一章便在法律上明确了民办学校在我国的办学地位,以及学校人员的地位,这都避免了民办学校在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出于弱势地位,进一步扫清民办学校在教学、行政各方面发展的绊脚石,使民办学校能在办学创新方面能够放开手脚,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以适应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 我作为一个民办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对于这个法律应该有所认识。我很感谢国家颁布了这个法律,让我有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对于民办学校,我先谈谈它的办学资金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可以明显从我自身的学费体现出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第一章第二条中提出:“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民办高等院校不能利用国家经费,资金严重不足是目前民办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民办学校完全靠举办者的投入和学生缴纳的学杂费,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同时民办学校多是新建学校,既要投资建校和发展,又要维持运营,资金压力极大。因此民办学校学生的学费过高。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却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个人觉得应该更加完善这个法律,对于民办高等院校收费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现在的民办高等院校的收费,是普通高等院校收费的一倍。不管哪种教育都应是公益性福利事业,现在的农民、城镇下岗职工的子女相当一部分还承受不了,高收费实则还是把他们拒于大学校门之外。民办教育发展这是一个方面,但不能让举办者暴富,举办者应有奉献精神。 除去自己的学费问题,我也关心我身为一个民办高等院校的学生,我的权益是否能的到保证。因为前段时间我看过一篇报道,内容为一民办学校因各种原因停办,学校学生无从得到自己的学籍,导致无书可读。我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之后,懂得国家法律是会保护民办高等院校学生的合法权益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浅谈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

浅谈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 摘要:我国的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社会提供了 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然而,由于民办高校仅有三十 多年的历史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因此 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反思。为此,研究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的问题和建议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民办高校高等教育法规 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 输送更多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民办高校;高等教育法规;问题;建议 一、完善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的现实意义 完善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样的法规能够确立民 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为其提供明确的法律框架和规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首先,完善法规可以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法律地位的确立,民办高校能够更加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确保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防 止乱收费、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从而维护教育市场的公平和秩序。其次,法规的完善有助于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合法地位和规范运营将提高学生和 社会对民办高校的信任度,吸引更多有才华的教育从业者和学生参与其中,有助 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此外,高等教育法规的完善还可以加强对民办高 校的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其达到国家教育政策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从而更好地 为国家培养人才和提供教育服务。综上所述,完善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是确 保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一步,有助于保障教育的公平、质量和 可持续性,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二、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质量与标准问题

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发展的思考

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发展的思考 [摘要]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政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局,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教育政策政策体系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需要多种条件的配合,其中,政策法规是最重要的条件保障。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及相关政策环境的优劣,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会产生明显的推动或阻碍作用。认真研究我国陆续出台的有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对梳理并完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推动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为落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真正贯彻国家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指导思想,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借鉴国外先进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对未来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发展、法制保障提出相关建议。 一、端正认识,准确认识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公办高等教育长期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民办高等教育一开始就被贴上各种“标签”,受到种种非议和责难,即使在民办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仍有不少人提到民办高等教育就摇头、讥讽,甚至“谈民色变”。有人认为,“政府认识不足是导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最重要原因之一。”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为民办高等教育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发展环境,彻底端正认识,准确定位,从思想根源、立法源头上解决问题。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之初,就碰上了姓“私”还是姓“民”的问题,公众和学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受传统文化和公众固有偏见的影响,民办高等教育长期处于公办高等教育的阴影下,在不公平的环境中艰难生存发展,“唯公性”成为一贯坚持的教育政策理念。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上,也或多或少地受了“唯公性”影响,甚至以公办高等教育为范本,凡事先考虑公办高校的利益,使民办高等教育丧失了与公办高等教育公平竞争、发展的政策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首先端正教育政策理念,树立“教育没有公私之分,只有好坏之别”的思想,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中,不以“公”“私”来划分教育的高低、好坏,因为民办高等教

高等教育法规学习心得

高等教育法规学习心得 高等教育法规学习心得篇【1】 通过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我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自身定位有一定认识,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以教育法为基础,教育法规的研究的主体是教育体系,教育法规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政治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社会调查、历时考察、比较分析、个案研究的等方法发现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反馈给国家教育部门,教育部门通过制定新的法规不断的完善我国的教育政策法规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 发展。在高等学校教育法规中高等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地位、权利、义务是*着重要阐述的。 一、教育法规相关的基础性知识 高等教育法的研究,是依法管理高等教育事业的必要手段,同时,教育法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掌握以及运用教育法规,是推进我国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3、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原则;4、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5、教育与终身学习相适应的原则。

二、高等学校、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的相关法律问题 高等学校的相关法律问题,如高校的法律地位,即高等学校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具有办学自主性、财产独立性、机构公益性的特征,通常是由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而确定。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依据在不同关系中的不同特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准则,以领导与被领导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行政关系;另一类是以平等有偿为原则,以财产所有和流转为主要的教育民事关系。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与政府、社会、教师、学生之间都会发生法律关系。所以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包括高等学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因此,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也包括其在民事和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高等学校教师的相关法律问题,如法律地位,高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考核,培训等。高等学校学生的相关法律问题包括学生的法律地位,特点,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核心问题。 (一)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与义务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具有办学自主性、财产独立性、机构公益性等特征,通常是由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而确定。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依据在不同关系中的不同特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准则,以领导与被领导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行政关系;另一类是以平等有偿为原则,以财产所有和流转为主要的教

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心得体会(通用3篇)

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心得体会(通用3篇) 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心得体会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高校教师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又肩负着人才强国的重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严于律己,严格用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师德、师风和行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分别从高等学校法律制度、高校学校教师法律制度、高等学校学生法律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中外合作办学法律制度七个方面探讨了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第一章主要从高等学校的类型、高等学校的设立、变更与终止、高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以及高等学校的章程和高等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五个方面阐述了高等学校法律制度。 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作为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组织,经法律、法规的授权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和

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高等学校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多重性,即高等学校所具有的多重身份问题。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具有法人资格,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但是,社会生活中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高等学校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法律身份,因而各自具有相应的权利(权力)和义务,对其不同性质的行为主体所做出的行为亦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主要从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职称与聘任制度以及高等学校教师常见法律纠纷及权利救济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必须从教于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社会责任能力。主要体现在:(1)高等学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教育的法人地位,高等教育一定要经审批机关审批。(2)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有义务接逐级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和管理。高等学校是以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进入

湖北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1999.06.22 •【字号】鄂教成[1999]021号 •【施行日期】1999.06.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湖北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 学历)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 (鄂教成[1999]021号) 各市、州教委,有关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现将《湖北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设置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已经批准设立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未达到本规定设置标准的,要进一步加大学校投入,加快建设步伐,争取尽快达到本规定要求。 湖北省教育委员会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二日湖北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设置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提高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的办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和教育部《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系指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实施学制在二年以上(含二年)、以开展高等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实施高等职业技术培训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但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教育机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分为两类:自学考试辅导学院(中心、站)和专修(进修、培训)学院。 第三条设置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全省现有各类高等教育宏观统筹规划,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层次和科类结构。 第四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不以赢利为目的;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第二章设置标准 第五条设置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应具备下述条件: (一)申请举办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的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应有本省法人资格。公民个人申请办学应具有本省正式户口,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知名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可以不受省份限制。 举办者可通过捐赠、出资等方式为设置的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办学的基本条件。 联合出资举办学校的,应视出资比例,确定一方为举办者。 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成立后,举办者应将提供的资产移交给学校管理和使用,不得撤出或抽逃。 (二)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举办自学考试辅导学院(中心、站)和专修(进修、培训)学院办学启动资金分别不得少于50万和100万,条件较好的专修(进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论文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心得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王伟苗 87号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见,规矩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教育法制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作为以教育法为基础法规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不但要懂得书本与专业知识,更应该严于律已,严格用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师德与师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 一、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核心任务,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理解、认真对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人民满意是教育事业的最高要求,又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标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政策法规研究,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宏观决策依据,认真分析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和困难,要以改革突破努力办好。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把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放在战略的高度。 教育政策是指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广义上的教育法规是指教育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教育规章的总称. 二、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各章的重点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是由西南大学教育部的杨挺、陈恩伦和外国语学院的赵希共同组织编写,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本书一共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讲高等学校法律制度;第二章主要讲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制度;第三章主要讲高等学校学生法律制度;第四章学位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第五章主要讲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第六章主要讲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第七章主要讲中外合作办学法律制度。 第一章高等学校法律制度主要从高等学校的类型、高等学校的设立、变更与终止、高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高等学校的章程、高等学校的组织机构这五部分来呈现高等学校法律制度的内容。前两节主要讲的是有关高等学校的基础知识,而后三节则从权利与义务、章程、内部组织机构方面分别阐述了高等学校的法律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分析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分析 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高等教育在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公立大学的生源紧缺和录取条件的不断提高,民办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备选方案。本文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政策进行分析。 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民办高等教育俗称“民办大学”,是指由社会资本或个人投资兴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985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占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本科层次民办高校有413所,研究生院校有57所。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可以说,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国家鼓励和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社会资本的涌入。例如,2011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2014年开始实施的“双一流”建设也为民办高校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然而,在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一些没有足够资金和教育资源的机构追逐利益、缺乏内涵建设,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同时,一些民办高校采取“办学为了赚钱”、“虚假宣传”等不良经营方式,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利益和权益。 二、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分析 为了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规范和引导其发展。 1.完善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

《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机构设置管理办法》、《民办本科高校举办 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定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入条件、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同时,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监管和评估,对违规违法的机构进行处理和惩戒。 2.加强质量建设和提升教育质量 国家要求民办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学科建设,提高教育 质量和水平。同时,还成立了“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民办高等教育 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鼓励民办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3.优化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国家要求评估机构要对民办高校进行严格的评估,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办学质量。同时,还要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对质量优良的民办高校进行奖励和扶持,鼓励其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民办高等教育既是一个带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也是一个存在问 题的行业。国家在加强监管和规范的同时,还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指导,鼓励优质民办高校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新修订与民办高校发展问题研究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新修订与民办高 校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其 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法律制度不完善,办学环境差,学生就业困 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民办教育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由于民办 教育的特殊性,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本文主要研究《民办教育促进法》 的新修订与民办高校发展问题。 关键词:《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校;发展问题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是国家为了进一步规范私办学校的行为 而制定的一部专门针对私办的规章或条例,它是对私办的一种约束,也是对大学 生的一种保护。但是,由于其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普通的全日制院校存在着差异, 所以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一、《民办教育促进法》发展的内涵和价值分析 民办教育是指由民间开办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它与公办教育在法 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关系;民办学校的设立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立法和政策,并具 有合法的办学资格,同时也应遵守相应的法定程序。《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 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化的开端已经到来,这对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 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民办教育促进法发展的价值在于:1、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民办学校办学条件》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 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教育 领域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公办高校的自主权,鼓励民办院校为地方经济发 展贡献力量。”因此,《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对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体制, 提高国民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民办高校的基本法律问题

民办高校的基本法律问题 民办高校的基本法律问题 摘要:根据现行有关民办高校的法律规定,可以对民办高校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发现很多法律问题,可以对民办高校进行分类并分析其法律性质,却难以判断民办高校是否属于法人以及属于何种法人。 建议引入民办事业单位的概念,将非盈利性民办高校作为事业法人、将营利性民办高校作为企业法人。 《民办教育促进法》存在的不合法之处,却是合理的和符合实际的,因此需要修改相关立法。 ?关键词:民办高校;法律问题;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事业单位;法人 一、民办高校的法律规定及其分类 (一)民办高校的法律规定 我国《宪法》(1982)第19条第4款明确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这是民办教育立法的根本根据。 民办高校是一种民办学校,因此,《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04)自然也就是调整民办高校的最直接法律依据。 由于民办学校通常被归入民办非企业单位,因此,也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的调整。 另外,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了,《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也适用于民办高校。 (二)民办高校的分类

第一,根据其教育类型,可以分为文化教育类和职业培训类(或者分为普通教育类和职业教育类)两类。 第二,根据其是否取得合理回报,可以分为取得合理回报类和不取得合理回报类两类。 第三,根据举办时资产的来源,可以分为投资类和捐资类两类。 第四,根据是否从事经营,可以分为经营性类和非经营性类两类。 第五,根据是否取得学历,可以分为学历教育类和非学历教育类。 二、民办高校的法律性质 (一)民办高校有别于公办高校 1997年,国务院制定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2条规定的适用范围,与取代该条例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条的规定,在措辞上不太相同,而内容却是一致的。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2条所规定的社会力量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这里的社会力量其实就是指社会组织;该条规定明确了社会组织的范围。 从《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条的规定可知,民办高校与其他民办学校一样,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区别仅仅在于,其举办是否利用了国家财政性经费:利用了则属于公办,反之则属于民办。 (二)民办高校与法人

浅析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主要困难及政策建议

浅析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主要困难及政策建议 2017年9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简称"新《民促法》")正式实施,其第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更是对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进行了明确界定,即“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而"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当前,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选择(简称“营、非选择”)已成为摆在全国民办高校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分类管理、规范办学的新阶段。 一、各地民办高校分类登记和管理的进展比较缓慢 民办高校分类登记和管理是关乎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截至2020年12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均已颁布落实新《民促法》的实施文件。国家层面法规政策并未设置分类管理具体过渡期,而是授权省级政府自主决定过渡期。目前,除辽宁、甘肃、天津、青海、广东、贵州、北京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之外,其余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设置了过渡期,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一是部分省份过渡期已至,但民办高校分类登记基本没有进展。例如,湖北和西藏于2020年9月1日结束过渡期,西藏没有民办高校,而湖北除2020年新建的湖北健康职业学院登记为"非营利性“外,其余40余所存量高校分类登记尚无进展。 二是部分省份过渡期较长,分类管理政策执行比较缓慢例如,江苏规定“原则上在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分类登记,如有需要可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但实际上并无一所民办高校完成分类登记。安徽、河南、浙江、宁夏、广西、福建6个省份过渡期至2023年9月1日。河北、陕西、海南、山东、重庆、江西、吉林、四川、湖南、黑龙江10个省份过渡期至2022年9月1日;海南的过渡期,特殊情况可延至2024年9月1日。 三是部分省份不设置过渡期,分类管理政策执行慢中求稳。例如,广东提出按“一校一策“原则制定过渡方案以平稳有序推进存量学校分类管理。截至2021年2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上海的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取得阶段性进展。上海19所民办高校中有6所选择营利性,有1所完成工商部门登记。 四是部分省份对现有民办高校分类登记规定延后于其他类型学校。例如,上海规定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高校外其他现有学校转设,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民办高校转设。四川规定2022年9月1日前完成高校外其他学校转设,2023年8月31日前完成高校营利性转设。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探讨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探讨 作者:黄小清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第06期 摘要:依法治校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对于推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民办高校依法治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对策。 关键词: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171-02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核心。而依法治校亦是民办高校治理的核心,尤其是在当今生源逐渐减少、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社会,民办高校必须要依法治校,这对构建和谐校园,推进民办学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必要性 第一,依法治校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办学校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的必要要求。民办高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部分原因在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没有依法依规制定规章制度,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存在。而实践证明,只有依靠国家法律、教育规章,才能解决问题,规范民办学校的行为,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民办高校的法律意识,更好地维护民办高校以及师生的合法利益与权益,推动民办高校的发展。 第二,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我们知道,和谐校园是要求做到民主管理、公平正义、团结友爱、和谐相处、安定有序。而依法治校是要求学校依照法律管理各项事务,要求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保障师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这样可以减少学校内部问题、矛盾的发生,减少学校、教职工与学生三者之间矛盾、纠纷的发生,从而促使学校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2民办高校在依法治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5 号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已于2007年1月16日经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2月10日起施行。 部长周济 二○○七年二月三日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实施专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以下简称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维护民办高校举办者和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引导民办高校健康发展,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民办高校及其举办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保证教育质量。 第三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四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民办教育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民办教育工作。对民办高校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办学许可证管理; (二)民办高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的审查; (三)民办高校相关信息的发布; (四)民办高校的年度检查; (五)民办高校的表彰奖励; (六)民办高校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 民办高校设置本、专科专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应当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时、足额履行出资义务。 民办高校的借款、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接受的捐赠财产和国家的资助,不属于举办者的出资。 民办高校对举办者投入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办学积累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并分别登记建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或侵占民办高校的资产。 第七条民办高校的资产必须于批准设立之日起1年内过户到学校名下。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理解与适用的话题讨论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理解与适用的话 题讨论 ———基于文本分析的视角 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正案,意味着新《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新《民促法》)获得了合法性。新法对旧法进行了若干修改,最重要的修改体现为两点,一是从法律上正式规定了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二是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禁设营利性学校。新《民促法》将从2017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当中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厘清,以免适用中出现不当行为。 一民办学校党的建设问题 新《民促法》第9条对民办学校党的建设问题予以了关注,该条规定:“民办学校中的XXX基层组织,按照XXX章程的规定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新法增加的一条规定。无论是《教育法》( 2015年12月修正),还是旧的《民促法》,对于民办学校党的建设问题都没有进行规定。那么,如下问题就值得我们思考:第一,新法为什么要规定民办学校中党的建设问题?新法之所以规定民办学校中党的建设问题,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二是确保民办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二,民办学校中党的作用问

题。民办学校党组织发挥的是政治核心作用,具体职责表现为: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督促民办学校依法治教和规范管理、支持民办学校改革发展、全面加强民办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领导民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领导民办学校群团组织工作、做好民办学校统一战线工作。 第三,党的建设和民办学校运作的协调问题。新《民促法》增加了民办学校党的建设的相关规定,对民办学校的正常运作会不会产生阻碍作用?我们认为,党的建设和民办学校运作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对于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而言,按照新法的规定,法定代表人由理事长、董事长或校长担任,因此,党组织主要发挥的是政治核心作用,校长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党组织不会对学校发展起阻碍作用。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按照《高等教育法》( 2015年12月修正)第39条第二款的规定:“民办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规定确定”,主要是依照新《民促法》的规定确定。新《民促法》规定了民办学校的董事会或理事会对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行使职权。因此,民办高校党组织主要发挥的是政治核心作用,将有利于民办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行规范管理,不会阻碍民办高校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