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 -文库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 -文库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 -文库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 -文库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

一、概述

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炎热夏季,温热潮湿的环境很容易导致黄曲霉菌在谷物中滋生,产生黄曲霉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强,易导致幼龄家禽中毒。日常饲养管理不当,疏于管理,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起到诱发作用。该病如果诊治不及时,可造成大比雏鸡死亡。本病可降低幼龄家禽的生产性能,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日增重以及饲料转化率降低。引起肝损伤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肝毒素,病理剖检可见肝增大、苍白、变脆、脂肪肝、胆管上皮增生等;黄曲霉毒素可使家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导致疫苗接种失败。

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易感顺序是:雏鸭>雏鸡>火鸡>仔猪>犊牛>肥育猪>成年牛>绵羊。

二、发病原因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目前,可统计的黄曲霉素及衍生物有20多种,以毒素B1、B2、G1、G2的毒力最强,并具有致癌作用,致使畜禽和人类肝损害和肝癌。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幼龄家禽误食了被黄曲霉素污染的玉米、麸皮、棉子饼、混合饲料等所所致。引起家禽中毒的包括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M2等。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易导致雏鸡感染发病。

黄曲霉最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4~30℃,在2~5℃以下和40~50℃以上即不能繁殖,繁殖的最适宜相对湿度为80%以上,因而遭受水灾的年份和潮湿多雨季节,本病发生率较高。

三、临床症状

牛多呈慢性经过。表现为厌食消瘦,精神淡漠及萎顿,一侧或两侧角膜混浊(犊牛固有症状),伴有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症状,任何年龄的牛都出现间歇性腹水,粪中夹有血液及粘液,或粪便秘结与腹泻交替出现。乳牛泌乳量减少或停止,妊娠母牛发生早产或流产。有的病牛呈现中枢神经兴奋症状,惊恐和转圈运动,后期往往昏迷而死亡。犊牛的死亡率较高,成年牛的死亡率极低。

猪常在吃食后5~15d出现症状。急性病例多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食欲旺盛、体质健壮的小猪,往往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缓的病例,体温正常或升高1~1.5℃,

精神沉郁,不吃食,后躯衰弱,走路蹒跚。粘膜苍白,粪便干硬呈球状,直肠出血,或呆立或头抵墙壁不动。严重者卧地不起,常在2~3d内死亡。

慢性病例多表现萎顿,走路僵硬,异嗜,迅速消瘦,被毛粗乱,头低垂,拱背卷腹,离群独处,粪便干燥。随着病程发展,可见兴奋不安,冲跳,狂躁,或离群呆立,昏睡等神经症状。个别猪则以抑制或兴奋交替发作,体温无多大变化,粘膜黄染。育成猪病程长的可达数月之久,很少死亡。

家禽:雏鸡、雏鸭一般为急性中毒。多发生于2~6周龄的雏鸡,症状为食欲不振,生长不良,衰弱、贫血、冠苍白、排出血色稀粪。雏鸭则表现为食欲消失,脱毛,常鸣叫,步态不稳,严重跛行,死亡时角弓反张,死亡率极高。成年鸭较雏鸭耐受性强,急性中毒时与雏鸭症状基本相同。而慢性中毒,初期症状多不明显,通常表现为食欲减少,消瘦、不愿活动,体质虚弱,贫血严重者多陷于恶病质,剖检肝脏呈特征变化:急性中毒肝肿大,色苍白变淡,有出血斑点;慢性中毒可发生肝硬化和肝癌。

雏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瘦,鸡冠苍白,虚弱,凄叫,拉淡绿色稀粪.有时带血。腿软不能站立,翅膀下垂。

育成鸡:表现为精神沉郁,不愿运动,消瘦,小腿或爪部有出血斑点,或融合成青紫色,如乌鸡腿。

成鸡:表现为耐受性稍高,病情和缓,产蛋减少或开产期推迟,个别可发生肝癌,至极度消瘦的悲病质而死亡。

雏鸭:表现为对黄曲毒素极敏感。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脱臼,鸣叫,趾部发紫,步态不稳,严重跛行,往往在角弓反张中死亡。

成年鸭:表现为食欲减退、逐渐消瘦、不愿活动、体质衰弱、出现贫血症状,生产能力逐渐较低,慢性中毒有恶性质,容易继发为肝癌。

四、病理变化

4.1急性中毒

可见肝脏肿大、充血,有坏死,外观呈黄白色;胆囊充盈,肝细胞弥漫脂肪变性,变成空泡状,肝小叶周围胆管上皮增生形成条索状,肾苍白肿大,胸部皮下、肌肉有时出血。肠道出血。

4.2慢性中毒

可见肝硬变,体积缩小,颜色发黄,并呈白色点状或结节状病变,肝细胞大部分消失,大量纤维组织和胆管增生,个别可见肝癌结节,伴有腹水。心包积水。胃和嗉囊有溃疡,肠道充血、出血。

五、诊断与治疗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初步诊断,要结合饲料调查,必要时,要实验室检查黄曲霉素确诊。

5.1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在于预防。畜禽发生中毒时,停喂霉败饲料,改喂含碳水化合物多且易消化的青绿饲料,减少或不喂含有脂肪多的饲料。重剧病例,及时投服盐类泻剂(硫酸镁、硫酸钠和人工盐等),以清除胃肠道内有毒物质。还应采取解毒保肝和止血疗法:可用25%~50%的葡萄糖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混合注射,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5%的氯化钙注射液,40%乌洛托品注射液等。心脏衰弱时,应皮下或肌肉注射强心剂。交酌情应用青霉素、链霉素防止并发症,但禁用磺胺类药物,否则加速死亡。

一旦确诊,立即停止饲喂霉变饲料,更换新鲜饲料。或者是直接改喂易消化的青绿饲料,减少饲料中的脂肪含量。给病雏饮服浓度为5%的葡萄糖水溶液,饲料中添加足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或者是添加禽用多维素,可加快康复。为了避免继发性疾病,可有针对性的投服土霉素、氟哌酸等等抗菌类药物进行防控。

5.2预防

预防中毒的关键是饲料的防霉和有毒饲料的去毒。玉米、花生收获时必须晒干,种子或油饼切勿放置在阴暗潮湿处而致使发霉,加强饲料保管,干燥防霉。

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特别是发霉的玉米、谷物饲料及花生饼。加强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做好环境消毒,舍内可用浓度为2%的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残留的粪便可使用漂白粉进行处理。饲料贮藏所用仓库,定期使用福尔马林溶液熏蒸处理。此外,还要做好饲料防腐。仓库内温湿度必须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积极通风,避免雨淋。处于预防饲料发霉的角度考虑,可在贮藏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有丙酸钠或者是丙酸钙等等,也可以定期使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处理。

仓库如被黄曲霉菌污染,可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水溶液熏蒸(每m 3用福尔马林25ml,高锰酸钾12.5g,水12.5ml)或过氧乙酸喷霉(每m 3用5%的溶液2.5ml)进行消毒。严重发霉者应全部废弃,轻者可先磨粉,然后按1∶3比例加入清水浸泡,反复换水直至水呈现无色为止。

有人还提出用0.1%的漂白粉水溶液或稻草水浸泡至少达一昼夜,以破坏毒素;用丙酮、乙烷、水(54∶44∶22)或已烷、甲醇(73∶27)的混合液处理,也能去毒,经过去毒处理的发霉饲料,应限制饲喂量,猪每头每天不超过0.5kg

畜禽疾病防治

畜禽疾病防治 第一章畜禽传染病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的规律 传染:病源微生物通过一定途径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传染也成感染。 传染病:凡是有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征:1.有特异的病源微生物 2.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动物产生特异性反应 4.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5.耐过的动物获得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的发展过程: 潜伏期:从病源微生物侵入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这一段时期成为潜伏期。 前驱期:潜伏期之后到该传染病特征性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前的这一段时期称为前驱期。 明显期:前驱期之后疾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表现出来这段时期称为明显期。 转归期:传染病发展到最后结局的时期称为转归期。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病源微生物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 径称为传播途径。 3.易感畜禽 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1.散发性:传染病在较长时间内只有零星病例在散发称散发性。 2.地方流行性:在一定区域和畜群中,发病数量虽然较多,但传播范围不大带有局限性的 较小规模流行,称为地方流行性。 3.流行性:发病率高,传播范围广,在一定时间内可传播到几个乡、县,甚至几个省,称 为流行性。 4.大流行:是一种大规模的流行,发病数量很大,传播范围可迅速波及一个或几个国家甚 至整个大陆。 流行频率指标: 发病率= 某时期内发生某冰心病例数/ 同期内该畜禽动物总平均数×100% 感染率= 感染某种传染病的畜禽数/ 被检查总畜禽数×100% 死亡率 =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畜禽数 / 同期内畜禽总平均数×100%

黄曲霉毒素中毒

黄曲霉毒素中毒(AflatOXiCOSiS) 奶牛因长期或大量摄食经黄曲霉、寄生曲霉污染的饲料所致的中毒性疾病称黄曲霉毒素中毒。其临床特征是消化机能紊乱、神经症状和流产;剖检见肝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硬变。 病的发生 1961年Loosmore等首先报道了反刍兽的黄曲霉毒素中毒。20世纪60年代初,在英国东南部一些农场,约有l0万只火鸡死亡,病因不明,以肝坏死为特征,称为火鸡X病”经研究确定此病为黄曲霉毒素所致。 牛的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自然病例日趋增多。奶牛和肥育牛发病较高,尤以犊牛更为常见。由于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被污染的饲料不仅对牛,而且对鸭、鹅、鸡、猪、马和人都呈现中毒作用,同时黄曲霉毒素(AFT)还具有极强的致癌作用,因此现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病因 各种饲料如干花生苗、花生饼、玉米粉、谷类、豆类及其饼类、棉籽粉、酒糟,以及贮藏过的混合饲料,由于保管、贮存不当,在高温、高湿的坯境条件,极易为黄曲霉、寄生曲霉生长,产生黄曲霉毒素。有的是动物食人受黄曲霉污染饲料后在体内形成代谢产物一一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都 含有二呋喃环和香豆素。目前已明确其结构的有十多种,主要有AFTB1、AFTB2、AFTG1、AFTG2、AFTM1和AFTM2。其中以AFTBl含量最高,毒性最大。所以当奶牛长期或大量摄取这些饲料后,即能引起中毒。AFT毒性比氰化钾还大。 肝脏是AFT的靶器官。由于其品种、年龄、性别及个体的耐受性不同,因此中毒量各异。实验表明,体重183kg的肥育牛,采食含其毒素650-800ug/kg饲料的日粮,经17. 5周后有轻度病变;奶牛每日每千克体重摄人o. 5mg黄曲霉毒素, 19周后出现产乳量降低,乳中可检出毒素;断乳犊牛采食含黄曲霉素0. 22?2. 2mg/kg体重的日粮,16周后出现了生长缓慢、肝损伤,甚至死亡;海伏特公犊,每千克体重口服0. 1?1.0mgAFT,42d内3头牛无死亡;口服1.2—1.6mg 的3头牛,2头死亡,日服1. 8mg的3头牛全部死亡。 Patterson指出,饲料中含有AFT 100ug/kg即对牛有害。对3月龄犊牛,AFT 中毒量为110ug/kg饲料,对成年牛低于这一剂量仍能引起中毒。 临床症状 急性中毒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拱背,惊厥,磨牙,转圈运动,站立不稳, 易摔倒。黏膜黄染,结膜炎甚至失明,对光过敏反应;颌下水肿;腹泻呈里急后重,脱肛,虚脱;约于48h 内死亡。 慢性中毒犊牛表现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缓慢,惊恐、转圈或无目的徘徊,腹泻,消瘦。成年牛表现前胃弛缓,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奶产量下降,黄疸;妊娠牛流产,排足月的死胎,或早产。因奶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故可引起哺乳犊牛中毒。由于毒素抑制淋巴细胞活性,损伤免疫系统,故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引 起继发症的发生。

畜牧学论文--禽类的疾病预防

禽类的疾病预防 关键字:禽病发生的原因、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疫病发生后的处置措施 当前我国家禽的传染病主要有禽流感、鸭瘟、鸡痘,这些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特别是高致病型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A 类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传染病。从禽类传染病发病季节看,一般发生在初冬或初春,抑制这些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病前预防。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养禽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然而, 一场禽流感引发出很多平时被忽视的养禽场防疫管理上的问题。 一、禽病发生的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温度不均衡、舍内氨气味过大、灰尘过大都极易造成鸡群抵抗力下降。 2、候鸟迁徙带毒、区域传播而导致鸡群感染。 3、病毒变异、强毒流行,仍使用原有的疫苗不能对流行株或变异株进行有效防控、感染压力大。 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1动物防疫部门平时很难介入养禽场的防疫 1. 1. 1养禽场的防疫是“一条龙服务的”, 即供雏者提供所需的生物药品, 免疫程序, 养禽场自行防疫, 防疫大多数没有记录。 1. 1. 2动物防疫部门的服务手段相对落后, 养禽场得不到及时的技术支持。县级动物防疫部门的实验室利用率不高, 实验室工作人员得不到培训, 知识老化、素质低, 其实验室虚有其名, 一般的抗体效价, 疫病诊断都做不了, 养禽场自然也就不依赖动物防疫部门, 而寻求供雏者的技术服务。 1. 1. 3动物防疫部门所经营的生物药品种类不全,品牌不对路, 且不能保障常年供给, 仅以春秋两季防疫为主, 缺乏养禽场服务的专门人才。

1. 1. 4养禽场担心防疫部门走村窜户防疫, 怕防疫人员消毒不严格, 怕带入疫病, 给自己养禽场带来损失。 1. 2养禽场动物防疫条例大多不符合规定 全市共有千只以上存栏的大小养禽场(户) 100多家, 除少数上规模的养禽场的动物防疫条件及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外, 一大多数养禽场的防疫条件简陋, 选址因宅而就, 布局不合理, 没有治疗室、隔离圈, 缺少无害化处理和污物污水粪便处理设施, 有的虽有设施, 但并没有有效利用, 致使发生疫病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除自身受周围环境污染外, 也将成为传染源, 危害社会。 1. 3养禽场防疫意识和管理不到位 1. 3. 1人员、车辆未经严格消毒, 随意进出。 1. 3. 2随意处置病死禽现象时有发生, 负责一点的养禽场将病死禽深埋处理, 而有的场却把死禽廉价出售或随意抛弃, 留下隐患; 1. 3. 3消毒工作不严格, 不彻底; 1. 3. 4饲养管理人员水平低, 大多不懂专业。这种知识结构显然达不到农业部15号令的要求。 1. 3. 5免疫、消毒工作没有规范的工作记录; 1. 3. 6进出场的禽几乎不检疫; 1. 3. 7没有相应的动物防疫规章制度。 1. 4 动物防疫监督对禽类养殖场的管理失控 究其原因: 一是宣传不到位。办场者不知事先应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请办场。二是鼓励畜牧致富, 政策放宽, 只要有积极性, 不管条件如何一齐上,到头来动物防疫部门也无法介入管理, 处于无奈状态。三是对禽类养殖场管理缺乏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四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收费, 轻服务, 轻管理的现象。 1. 5发展缓慢, 且不平衡, 防疫管理上不能一刀切 目前的养殖场多数处于家庭式养殖阶段, 抗风险能力差, 发展迟缓, 且不平衡。所以在防疫管理上虽既不能采取一刀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综述) 易中华1 吴兴利2 (1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2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 ) 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 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不但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临床反应与其它化学毒物的反应相似,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症,并具 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急性中毒可产生毁灭性影响,而且由于可疑饲料在检测前就被采食,中毒难以诊断和治疗。由于大量化学结构不相关的霉菌毒素产自不同真菌,很难准确指出某特定疾病发作是何种毒素造成的。动物慢性中毒症可降低生产性能、降低体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肉和蛋的产量、抑制免疫并增加疾病发生率、损害重要组织器官、扰乱繁殖性能,引起的经济负面影响是急性发病和死亡的几倍。饲料和食品中的霉菌毒素有致癌的潜在危险,还有一些微妙的未知毒性作用,这与全球关注的健康危机紧密相关。现将饲料中几种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介绍如下: 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 Aspergillus flavus )的一种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黄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 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以毒素B1、B2、G1和G2的毒力最强,在紫外线照射下,B1、B2呈蓝紫色荧光,G1、G 2呈黄绿色荧光,它们都具有致癌作用,导致动物和人类肝损害和肝癌, 其中又以B1 的致癌性最强。当B1 进入机体后,在肝细胞内质网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的催化下,转变为环氧化黄曲霉毒素B1,再与DNA及RNA吉合,并发生变异,使正常肝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可见,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肝毒性很强的毒素。黄曲霉毒素作用机理是影响细胞膜,抑制RNA合成并干扰某些酶的感应方式,中毒症状无特异表现,按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临床可表现为发育迟缓、腹泻、肝肿大、肝出血、肝硬化、肝坏死、脂肪渗透、胆道增生等。其毒性因剂量、中毒持续时间、动物种类、品种、饲粮或营养状况等因素不同而不同(见图 1 )。家畜对黄曲霉毒素的 易感性其顺序是:小鸭>小猪>犊牛>肥育猪>成年牛>绵羊。 图 1 黄曲霉毒素攻毒递增剂量与豚鼠肝脏变化。上排最左边豚鼠未接毒,下排最右边豚鼠接毒剂量最大。注意到,豚鼠肝的苍白色随黄曲霉毒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黄曲霉毒素摄入剂量过大时可致死,亚致死量可产生慢性毒性,长期摄入低剂量黄曲霉毒素可致癌(Sin nhuber 等,1977;Wogan和Newberne,1967)。一般情况下,动物年龄越小,其敏感性越高;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具有更强的耐受性;营养状况越差越容易发病;怀孕母畜比未怀孕母畜更容易产生反应。黄曲霉毒素已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强烈关注,因为黄曲霉毒素广 泛存在于被污染的花生、玉米、大豆、油类等食物中,是人类致癌的潜在因子。虹鳟鱼是早期研究黄曲霉毒素的试验动物,它们对黄曲霉毒素很敏感,其半数致死量按等比例混合黄曲霉毒素B1和G1计算为0.5?1.0 mg/kg(Lee等,1991)。饲粮中黄曲霉毒素的肝细胞恶性瘤致病几率高达8.0 x 10-8。虹鳟鱼在早期发育阶段对性疾病很敏感。将鱼苗或胚胎浸在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5 mg/kg 的水中半小时,9 个月后30%?40%的鱼患有肝细胞癌(Sinnhuber 等,1977)。根据Lee 等(1991)综述黄曲霉毒素在对鱼的毒性,黄曲霉毒素导致加利福尼亚州鱼苗孵化场黄曲霉毒素中毒症流行,并很可能是鱼肝癌流行的原因。据调查,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棉籽粕是发病的原因。虹鳟鱼采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逐渐发展为肝癌(Sin nhuber 等,1977)黄曲霉毒素的中毒症在哺乳仔猪、生长猪、育肥猪和种猪上有报道。临床和病理症状包括:体增重减速,饲料转换效率下降,中毒性肝炎,肾病变,全身出血(Hoerr 和Andrea ,1983 ;Miller 等,1981 ,1982)。黄曲霉毒素对猪的毒性作用因年龄、饲粮、含量和中毒持续时间等的变化而 变化。猪从断奶至上市,饲粮黄曲霉毒素耐受量为0.3 mg/kg(Monegue 等,1977)。猪饲喂了毒素含量

家禽常用药物中毒病及其防治

在养禽生产中,为预防或治疗各种疾病,需要对禽群进行投药,但若剂量过大、拌料不均、用药时间过长等投药不当,则会引起药物中毒,导致饲料报酬降低,生长缓慢或产蛋下降,严重引起死亡。这些都应引起养殖者的重视,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药物中毒病及其防治。 一、喹乙醇中毒及其防治 喹乙醇又名倍育诺、快育灵、喹酰胺醇,本品为浅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在乙醇中几乎不溶。具有生长作用和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其安全范围小,若使用不当会引起中毒。 1、中毒症状 临诊表现:精神沉郁,冠和肉髯紫黑色,排稀粪,食欲不振或废食,消瘦,母禽产蛋量急剧下降,病禽逐渐衰竭死亡,在应激时死亡更多。对喹乙醇中毒,雏禽比成禽敏感,雄性比雌性敏感。剖检变化:血液凝固不良,肝瘀血、暗褐色、有灰白色坏死点,心冠沟脂肪、心肌出血,口腔和腭裂有较多的粘液,腺胃和肌胃角膜下出血和溃疡,小肠粘膜出血,肾肿大,泄殖腔严重出血等。 2、防治 ①严格掌握添加量,家禽拌料量为25-35ppm。鸡病专业网 ②发现中毒时,立即停药,并以5%葡萄糖溶液和电解多维饮水;或用5%硫酸钠溶液给患鸡连饮3天,并补充适量葡萄糖水和维生素C。 二、呋喃唑酮中毒及防治 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系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几乎不溶于水及乙醇。本品内服吸收不良,在肠内浓度高,适用于肠道感染。若拌料不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则易引起中毒。 1、中毒症状 临诊表现:兴奋不安、不断鸣叫、运动失调、盲目奔走,继而转为极度沉郁、倒地不起、两脚抽搐、角弓反张而死,严重时可引起整个雏禽群的大部或全部死亡。剖检变化:心肌变性,心腔扩张,体躯水肿,胆囊常肿大。口腔、食道、嗉囊、胃肠道的粘膜或内容物黄染,肌胃角质膜易被剥落,胃肠粘膜充血、出血,脑膜显着充血,肾肿胀苍白,尿酸盐沉积。 2、防治 ①正确掌握剂量及用药时间。预防量100-200ppm,治疗量为200-400ppm,连续用药不得超过7天,呋喃唑酮不溶于水,不能通过饮水投药。 ②发现其中毒时,立即停止用药,用100-500ppm的高锰酸钾或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灌服可减轻早期病例的中毒程度,同时内服复合VB,连用3天。 三、聚醚类抗球虫药中毒及防治 聚醚类抗球虫药又称离子载体抗生素。包括马杜霉素、莫能霉素、盐霉素等,以马杜霉素中毒最普遍。 1、中毒症状 临诊表现:轻则食欲减少,沉郁,互相啄羽,较严重呈神经症状,行走摇摆、脚软、伏地或侧卧,两脚后伸,有的鸡兴奋转圈,共济失调,排黄色或绿色水样粪便,消瘦脱水死亡。剖检变化:肝脏肿大、质脆、有出血斑点,心脏有出血,肠道粘膜肿胀出血,尤其十二指肠严重。 2、防治

黄曲霉毒素中毒DOC

病因:黄曲霉毒素中毒病是由曲霉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病。可以发生于多种动物和禽类,在家禽中以鸭和火鸡易感。不同品种和不同龄的鸭其敏感性亦不相同,例如麻鸭比京鸭敏感,雏鸭比成年鸭更为易感。 分布:黄曲霉毒素分布的范围广,凡是被黄曲霉污染了的粮食和饲料都有黄曲霉毒素存在的可能。黄曲霉素有多种,其中以B1产生最多,毒性最。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必要条件是:有合适的培养基,诸如花生、大豆、玉米、麦、干草等;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最温度范围为24℃一30℃,最适相对湿度为80%以上),以及适当的培养时间。这在我国南方的自然条件较适合,故易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鸭采食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而发生,至于发病与否取决于采食毒素的量、鸭的日龄等多种因素。病鸭最初症状为采食量减少,精神萎顿,衰弱无力,拱背和尾下垂,步态不稳(图141),倒地后常不能站立,叫声嘶哑。生长缓慢,羽毛脱落,腿和趾部可出现紫色出血斑点。雏鸭于死前常有共济失调,抽搐,角弓反张。 剖检:皮下胶样浸润,眼和蹼皮下出血以及肝脏病变(图14. 2)。1周龄左黄曲霉毒素中毒病患鸭拱背和尾下垂。右的雏鸭,常见肝脏肿大,色发灰黄,肾苍白肿大,或有小点出血。胸脏亦可能有出血点.3周龄以上的中鸭肝脏病变明显,肝苍白,萎缩与肝硬变。在较大的鸭见肝肿大、发黄、质脆,此外,尚可见心包积液和腹水,肾肿胀出血与胰脏出血。病程长者,则肝实质见有结节状增生- -肝癌(图14.3)。 防治:有效药物治疗,经验证明,一旦更换掉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很快即停止生病死亡.平时预防应注意加强粮食和饲料的保管工作,尤其在温暖

多雨季节更应注意防霉。 黄曲霉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病,发霉的玉米、花生、谷、豆饼、米糠中往往有大量的黄曲霉菌株生长繁殖,在使这些饲料发生霉变的同时产生了很多黄曲霉毒素。 1.症状不同年龄鸡吃入不同的毒素表现出不同的症状。雏鸡中毒时往往未有明显的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则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委顿,贫血,衰弱,排血色粪便,最后衰竭死亡。 2.防治坚持不喂发霉的饲料,尤其是不喂发霉的玉米。饲料仓库如果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要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用过氧乙酸喷雾,以消灭霉菌的孢子。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用具可用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或在浓石灰乳中浸泡消毒。病鸡粪便含有毒素,要彻底清除,集中用漂白粉处理,以免污染地面和水源。 1. 病因 在温暖潮湿的地区或季节,玉米、花生、大米等被产毒黄曲霉污染,鸭、鹅吃了这种饲料即可发生中毒。 黄曲霉毒素有十几种,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大,家禽少量食入即可引起慢性肝损害;若食入量过大,可引起肝炎;若长期食入,则可引起肝癌。雏鸭的敏感性高。 2. 症状

家禽羽毛异常体现在哪些方面

家禽羽毛异常体现在哪些方面 1.管理因素 (1)饲料:当家禽每天采食量受到限制,长期受到半饥饿状态下或者因为更换饲料导致采食量下降,会出现啄羽或羽毛脱落现象。 (2)笼具:我国目前对蛋鸡采用的3层阶梯式笼,笼前网立丝的间距约为7cm横丝间距约为13cm,当蛋鸡在长时间采食或饮水时头伸出笼外的过程中颈部羽毛与网摩擦,折断或脱落。 (3)温度:如果育雏室温度长期过高,较长时间高温刺激皮肤则雏鸡羽毛生长机能受损,羽毛不能生长或者推迟长出。在高温季节,家禽为了散发体内热量,会出现脱毛现象,在温度较高的同时出现意外断水,可加重应激出现脱毛。

(4)光照:过强或过弱的光照以及频繁的停电,会引起家禽羽毛异常同时会诱发啄癖。 (5)有害气体:家禽饲养密度过高,育雏室或鸡舍不定期清洁舍内积留大量CO2、H2S、NH3等有害气体直接恶性刺激雏鸡皮肤,羽毛生长机能也会损害则鸡羽毛生长不良,已长出的羽毛甚至自行脱落。 2.疾病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鸡只正常生长发育,但当鸡只遭受疾病侵袭会使羽毛出现异常,严重的可直接导致鸡只死亡。 (1)病毒性疾病:这类疾病对鸡只的危害比较严重,在出现一系列症状和病变以后伴随着羽毛生长异常,诸如羽毛蓬乱羽毛不整等,这也是判断鸡群是否患病的一个较明显特征。患急性型新城疫的病鸡常表现精神沉郁,不喜走动羽毛松乱无光泽,垂头缩颈,翅膀下垂,冠和肉髯发绀;因1日龄雏鸡接种污染REV生物制品而出现的鸡矮小综合症,鸡只羽毛生长不正常再身体躯干部位羽小支紧贴躯干;鸡只感染IB,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全身衰弱羽毛松乱,昏睡,双羽下垂,长堆在一起;

感染IBD的鸡只羽毛会出现逆立且无光泽;AI,EDS-76等病毒性疾病都会使病鸡出现除典型症状外的羽毛松乱。 (2)细菌性疾病:Anderson等(1948)报道;感染鸡白痢而幸存下来的雏鸡大多生长手阻,发育不良羽毛不丰满,肛门周围绒毛玷污;年龄较大的鸡或成年鸡副伤寒急性经过会突然停食,精神委顿羽毛蓬松,冠和肉髯苍白,皱缩;1日龄以上雏鸡发生禽副伤寒后也会出现羽毛松乱;Kashiwazaki等报道成年鸡鼠伤寒沙门氏菌野外爆发,具有羽毛蓬乱症状;患结核病的病鸡被毛出现粗乱和蓬松且无光泽;另外急性型禽霍乱,禽伪结核病,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禽亚利桑那菌病,急性败血型葡萄球菌病,曲霉菌感染等细菌性疾病感染都会使鸡只出现羽毛松乱、不整、无光泽等异常现象。 (3)中毒性疾病:雏鸡采食被霉菌污染的饲料,常导致着羽异常(羽毛脱落)和吸收不良综合症;肉毒梭菌中毒后初期羽毛蓬松颈部羽毛逆立后期羽毛脱落;雏鸡碳酸氢钠中毒,常导致羽毛逆立后期或严重病例出现羽毛脱落;磺胺类药物中毒的仔鸡会表现抑郁和羽毛松乱;而喹乙醇中毒的临床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以至废绝羽毛松乱,冠发黑,拉稀粪等症状;微量元素中的汞、砷、铜、锡、氟等导致鸡只中毒,也会出现羽毛蓬乱失去光泽。

雏鸡常见疾病

小鸡打喷嚏甩头,伸脖子但叫不出声音是什么病呀,并有些小 鸡有拉肚子症状 而且还打瞌睡,翅膀下垂 提问者:周敏 等级:列兵 时间:03-24 悬赏:50 解决时间:2009-04-13 05:19 回答共1 条 根据您的描述可能是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气温突然改变、舍内鸡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时可促进该病的发生。当健康鸡吸入病鸡喷出的含有病菌的飞沫时可以染病,同时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传染,此病单独发生其病程约3-4周,发病高峰时很少死鸡,但在流行后期鸡群开始好转,产蛋量逐渐回升时,常常继发其它细菌性疾病,使病程延长,死亡增多。 发生特点:潜伏期短,传播迅速,短时间内便可波及全群。病鸡临床表现为精神委顿,垂头缩颈,食欲明显降低。最初看到鼻孔流出水样汁液,继而转为浆性粘性分泌物,鸡只有时甩头,打喷嚏。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的流泪。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主要病理变化为鼻腔和眶下窦的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浆液粘液性分泌物。眼结膜充血、肿胀。部分病鸡可见下颌及肉髯皮下的水肿。内脏器官一般不见明显变化。流行后期死亡鸡只多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和鸡白痢的病理变化。 防治措施:在鸡120-130日龄时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灭活苗,即在每只鸡胸部肌肉注射0.5ml,免疫期为6个月。发病后,各种磺胺类和抗生素对该病都有效。一般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它磺胺类药物合用,或用2-3种磺胺类药物组成的联磺制剂均能取得较明显效果。具体使用时应参照药物说明书。

投喂磺胺类药物应在发病初期使用效果更为明显,在发病初期鸡群食欲尚未明显降低,正是给药的好时机,如若鸡群食欲下降,经饲料给药达不到有效浓度,治疗效果差。此时可考虑用抗生素采取注射的办法同样可取得满意效果。一般选用链霉素或青霉素、链霉素合并应用。红霉素、土霉素也是常用治疗药物。总之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均可用于治疗,关键是给药方法能否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药物剂量,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另外本病经治疗,鸡群康复,但康复鸡仍可带菌。带菌鸡作为传染来源,对其它新鸡是一个威胁。因此鸡场对患过本病康复的鸡群应按时淘汰,严禁在群中挑选尚能下蛋的鸡并入其它鸡群。 病鸡群康复后,鸡舍内外环境应进行彻底消毒。本病原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一般鸡舍内经清扫、水冲、有条件的还可用火焰喷灯消毒,再经消毒药喷洒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后空舍一定时间,进入新鸡群,是安全的。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鸡传染性鼻炎油佐剂灭活苗,经实验和现场应用对本病流行严重地区的鸡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根据本地区情况可自行选用。 雏鸡常见病的防治 文章来源:作者:发布时间:( ) 浏览次数:183 一、雏鸡白痢病:该病是鸡白痢杆菌感染的一种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1.症状:多在出壳后5-7天开始发病。病雏衰弱、聚集怕冷、闭目垂翅、吃食少或不吃食,肛门周围有灰白色黏附粪便,排粪困难,粪便气味恶臭;呼吸困难,常发现尖叫声。 2.预防:发现病雏及时隔离,并减少蛋白的用量。因为高蛋白影响消化,会增加雏鸡死亡率。雏鸡出壳3天后,饮服0.01%灰锰氧溶液或0.01%呋喃唑酮溶液。 3.治疗:用0.02%-0.03%呋喃唑酮拌在中喂服,连服3天。饮服0.05%-0.1%土霉素溶液,也可拌在中喂服。每只雏鸡每天用10-20毫克金霉素,拌在中发3

畜禽疾病防治题库

畜禽疾病防治题库 第一章畜禽疫病的病原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2、细菌的基本机构包括、、和。 3、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和。 4、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和。 5、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6、病毒的结构包括、和。 7、病毒复制的过程包括、、、和。 8、寄生虫的生活史包括和。 9、按寄生部位将寄生虫分为和。 10、动物寄生虫包括、和。 二、名词解释 1、芽孢: 2、干扰素: 3、终末宿主: 4、中间宿主: 三、选择题 1.噬菌体的特征形态是() A.砖形 B.弹形 C.球形 D.蝌蚪形 E.杆形 2.狂犬病病毒属于() A.正黏病毒科 B.副黏病毒科 C.弹状病毒科 D.冠状病毒科 E.痘病毒科3.炭疽杆菌的芽孢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中可存活() A.10个月 B.1年 C.6—8个月 D.2年 E.数十年 4.结核分枝杆菌毒力最强的一型为() A.牛型 B.人型 C.禽型 D.猪型 E.羊型 5.菌体粗大,两端平载或凹陷,排列似竹节状,无鞭毛,无运动性,革兰染色阳性的病原菌为() A.大肠杆菌 B.布氏杆菌 C.炭疽杆菌 D.巴氏杆菌 E.沙门氏杆菌6.下列有关菌落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菌落是细菌的一个繁殖后代 B.菌落是由真菌产生的 C.许多细菌融合在一起形成菌落 D.菌落不能繁殖细菌后代 E.一个菌落就是一个菌苔7.细菌的生长曲线中,()期细菌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增殖,此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 A.迟缓期B.对数期 C.稳定期D.衰老期 E.死亡期 8.不属于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A.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保护菌体; B.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 C.与细胞膜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D.与细菌的染色反应有关 E.构成菌体抗原 9.下列哪些方面是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A.机械性损伤 B.夺取宿主的营养 C.变态反应 D.引入其他病原体 E.以上都是 10.下列寄生虫不属于蠕虫的是()

黄曲霉毒素的知识

黄曲霉素的相关知识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东南部的一些农场,大约有10万只火鸡不明原由地突然死亡,一时间造成了极度恐慌和不安,其震惊的程度不亚于二三年前的疯牛症,关于病因当时也弄不清,只得取名为X 病,这就是美国闻名的“火鸡X病”事件。后来经过食品、毒理和细菌学方面专家的通力合作,终于找出了引起火鸡大批死亡的原因:他们从饲料玉米粉中分离出一种前所未知的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命名为“黄曲霉毒素”。 另报道。1974年印度西部曾发生一次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居民吃了发霉(黄曲霉菌感染)的玉米后,有397人发生急性中毒肝炎,死亡106人。还有成批的狗发生腹水和黄疸,多在2~3周内死亡。该毒素中毒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呕吐、食欲不佳,继而出现黄疸,重者可出现腹水。可见黄曲霉毒素之危害严重性。发霉的食物中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最容易污染上黄曲霉素,小麦,大麦也常被污染,豆类一般污染较轻,工业化生产的发酵制品如面酱。咸肉、火腿、香肠等肉类食品,亦能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 有两种通过膳食的摄入途径: 一是由受黄曲霉毒素(主要为B1)污染的植物性食物中摄入;

二是经饲料而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奶粉等)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为M1)。不要将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喂养牲畜。如黄曲霉毒素B1在奶牛体内能转化为有致癌作用的黄曲霉毒素M1而进入牛奶,进而进入人体。所以它又是一类细胞毒素。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其致癌能力是二甲基偶氮苯的900倍[5],黄曲霉毒素具有诱导突变、抑制免疫和致癌的作用。主要诱发肝癌,故它是一类肝毒素。此外,还能诱发胃腺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肿瘤。黄曲霉毒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动物中毒以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急性中毒表现为食欲废绝,运动失调,排泄停止,肝炎,黄疸,肝脏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和坏死,并伴有严重的血管和中枢神经损伤,动物中毒后几小时至数天内死亡。慢性中毒者早期症状表现为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生产性能降低,胴体和蛋壳品质下降,后期出现黄疸,脂肪肝、肝损伤及抑制动物免疫机能和致癌作用。1988年国际癌症研究总局(IARC)把黄曲霉毒素B1列为人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 1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 ⑴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黄曲霉、寄生曲霉和温特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是一类有相似结构的化合物,都有一个二呋呋喃结构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结构。在紫外线下,根据荧光颜色Rf 值及结构等分别命名B1、B2、G1、G2、M1、M2、P、Q毒醇GM

家禽家畜的病毒性疾病

家禽家畜的病毒性疾病 家禽家畜的病毒性疾病的危害: 1、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家禽传染病占有很大的比例,由其引起的动物死亡率在所有病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细菌,占36.8%。绝大部分病毒病为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继发动物发生各种混合感染和多器官系统衰竭综合症(使整个鸡群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对其它病原易感,混合感染后症状、病变不典型;对特定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或不反应,造成免疫失败;整体抵抗力下降:生长迟缓,不断零星死亡;继发多重感染增多,条件性致病菌可引发严重疾病) 2、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两年来,家禽禽流感以及禽流感继发或混合感染肾型传支、气囊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温和型新城疫发病率非常高,使家禽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给我国家禽养殖业带来极大危害。 家禽家畜的病毒性疾病要点 (一)、关于禽流感的几个知识点: 1、目前我国禽流感病毒的感染主要以低致病力毒株(H9N2)感染为主。此病在我国已经是普遍存在,发病率、死亡率都非常严重,以后的几年中,将是养禽业必需重点防控的疾病。 2、蛋鸡群危害较重,引起严重的产蛋下降,下降幅度大于30﹪;肉鸡发病后常常混合感染肾型传支、气囊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温和型新城疫以及大肠杆菌、支原体,死亡率较高。 3、从患病鸡群中分离到的H9N2制做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只能有效防止鸡群的大量死亡和暴发,并不能阻止鸡群产蛋量的大幅度下降。

4、特征性的病变是口腔、腺胃乳头、肌胃角质膜下层和十二指肠出血。 5、此病的发生,与气温突变、湿度、应激状态、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春、秋季节多发。 (二)、鸡温和型新城疫: 1、主要临床特征是严重下痢(排绿色粘便或稀便)、呼吸道症状(如咳喘、有湿性罗音),病程较长的伴有神经症状; 2、剖检可见粘膜和浆膜出血(喉头气管粘膜充出血、可见带血粘液;指肠升攀降攀中段和回弯处的粘膜,小肠中段卵黄啼附近,盲肠末端水平连线焦点的回肠段的粘膜下集合淋巴结肿胀出血坏死,形成枣核样和堤坝样变化;素囊充气,腺胃壁增厚,乳头分泌过量,肌胃角质膜下有少量出血斑); 3、多发生于免疫鸡群,在二免前后和产蛋高峰期发生。常局限于一栋或两栋鸡舍,产蛋鸡群表现为产蛋大幅下降(剖检可见卵巢出血、卵黄破裂后可引起腹膜炎),轻度呼吸道症状以及低死亡率。 4、产蛋鸡输卵管粘膜水肿,有干酪样物;卵泡变形,破裂,泡膜充出血,。临床有瘫痪症状时,硬脑膜下小脑水肿,软化,充出血。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1、发病特征:大批3~6周龄鸡群突然发病和“一过性”尖峰式死亡曲线,发病和临床康复都很快(5~7天),死亡集中地发生于短短的几天之内。发病的鸡精神严重萎顿(不愿走动,不食不饮)、拉白绿色、米汤样稀粪。 2、病变以法氏囊的病变最为明显(通常于感染后2~3天,由于水肿和出血,使法氏囊的体积、重量增加到2~3倍,法氏囊本身由正常的白色变为奶油样黄色胶冻状或出血),肌肉出血,肾肿大。 (四)、鸭病毒性肝炎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能使人体或动物的免疫功能丧失,诱导畸形、癌症的发生。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化合物,AFB1的急性毒性为成年人半至死量(LD50)10.0。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厌食、发热、黄疸和腹水等肝炎症状。而黄曲霉毒素的“三致”(致突变、致癌、致畸性)危害性,更引起人们的关注。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合物,对鱼类、禽类、家畜和灵长目类动物的实验肿瘤诱导作用极大,并且能同时诱导多种癌症。黄曲霉毒素对人的致癌性虽然缺乏直接证据,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均证实,黄曲霉毒素的高摄入量和人类肝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因此,世界各国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黄霉菌是微生物世界的一个大家族,黄曲霉菌是这个大家族的一员。黄曲霉菌本身是无毒的,但在其繁殖代谢的过程中可分泌出有毒的物质黄曲霉毒素。黄曲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质,它损害动物的肝脏,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变。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 1 主要可诱发肝痛,还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肿瘤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目前已确定其化学结构,黄曲霉毒素B1、B2、C1、G2等17种,其中趴毒性最大。食物中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最容易污染上黄曲霉寿素,小麦,大麦也常被污染,豆类一般污染较轻,工业化生产的发酵制品如面酱。咸肉、火腿、香肠等肉类食品,亦能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我国卫生标准规定,花生、花生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不超过20微克/公斤;大米、食用油不得超过10微克/公斤;其它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不得超过5微克/公斤;婴儿食品中不得有黄曲毒素。 2 受黄曲霉菌污染的粮及食品不能食用 轻度污染的粮及其他食品,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将毒素破坏掉或除去。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以下方法去毒: 2.1 剔除霉变粮粒因毒素主要集中在霉变的粮粒中,凡表面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花生米和玉米,都有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在食用前应仔细挑选,剔除霉变粒。2.2 提高加工精度稻谷污染黄曲霉菌后,米中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米糠层,如果在稻谷加工时,将糙米碾得精一点,尽量除去米糠层,可降低大米中毒素的含量。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有 54~72%集中在皮层和胚中,如在加工时提取胚,可除去大部分毒素。用含黄曲霉毒素的玉米制成玉米淀粉,毒素的含量仅为原有含量的1%。 2.3 水洗去毒将污染上黄曲霉菌的大米用清水反复搓洗五六次,一直洗到水清时再煮饭,可除去大部分毒素。 2.4 加热去毒蒸煮、爆炒或油炸可减少一部分黄曲霉毒素。轻度污染的花生米,爆炒可使黄曲霉毒素B1、C1含量分别减少65%和62%;若用油炸,可使黄曲霉毒素Bl、 Cl含量分别减少69%和67%。大米煮成米饭,一般能破坏20%的黄曲霉毒素。用高压锅煮米饭,去毒效果比普通锅煮饭好。 2.5 植物油中的去毒在含黄曲霉毒素的植物油中,加入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剂,搅拌后静置沉淀,取上层清油,毒素含量大为降低。如在含毒花生油中加入1.5%的白陶土,可使含毒量从每公斤100微克降至10微克以下。用含黄曲霉毒较低的植物油烹调食物时,先将油倒入锅内烧至冒微烟(约120℃时),可除去油中90%以上的毒素。如果菜肴中加葱、姜、蒜等辛香料,对除去黄曲霉毒素效果更为理想。 2.6 山苍子去毒用中药山苍子或山苍子胶丸均可,每百公斤粮食用十四五粒胶丸。用法是先把胶丸剖开,放在小瓶中,用透气纱布扎住瓶口,然后连瓶埋人米缸中,盖上缸盖,让芳香油自然挥发,熏蒸粮食,即可消除黄曲霉毒素。将山苍子野果或干果直接埋人粮食中,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3 黄曲霉素的去除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黄曲霉在食品的加工、生产、贮存、运输等各个

土鸡常见疾病防治

土鸡常见疾病防治 土鸡苗抗病力强,一些在良种鸡易于发作的疫病,土鸡苗却很少发作。影响土鸡苗安康的主要有3种病毒病、3种细菌病和3种寄生虫病。针对土鸡苗的易发病并分离当地疫情情况,相应做好防治工作,可有效进步土鸡苗的存活率。大地一佳桑叶鸡 https://www.doczj.com/doc/8c17421735.html, 一、3种病毒病的防治1、鸡痘:由鸡痘病毒惹起,病鸡身体各个部位可见结节,白喉型鸡痘可见口腔、食道气管粘膜溃疡或黄白色病灶。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鸡痘疫苗刺种。 2、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惹起,普通表现为呼吸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肉体沉郁及神经病症,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中止等,敏感鸡群死亡率常高达90%~100%。预防措施:雏鸡7~10日龄用新城疫IV系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 3、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惹起,病症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肉体委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疏松,最后极度衰竭而死,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水中加2%的脱脂奶粉。 二、3种细菌病的防治 1、大肠杆菌病:由埃希氏大肠杆菌惹起,小鸡表现为厌食,羽毛松乱,不爱动,最后死亡,成年鸡鸡冠萎缩,颜面发白,有的下痢。部分感染呈部分临床病症,如关节炎、眼炎以及伴有呼吸病症。预防用大肠杆菌油苗1月龄肌注,治疗用抗菌素(如卡那、新、氯、链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均有效。 2、鸡白痢:由沙门氏菌惹起,病鸡表现为肉体、食欲差,翅下垂,羽毛松乱,喜蹲伏,排黄白或绿色粪便。防治措施:用氟哌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饮水。 3、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惹起,最急性型病鸡忽然死亡,急性型病鸡羽毛松乱,不吃,呼吸急促,鼻口流出有泡沫的粘液,排黄、灰或绿色稀粪,体温升至43℃~44℃,昏迷,1~3天死亡,慢性型表现关节炎、跛行、呼吸艰难等。防治措施:30日龄后用禽霍乱灭活苗肌肉注射,发病后用磺胺药,青、链霉素,红霉素治疗有效。 三、3种寄生虫病的防治 包括绦虫病、蛔虫病和球虫病。 1、鸡感染绦虫和蛔虫后,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鸡冠惨白,贫血,羽毛松乱,双翅下垂,肠炎下痢等,鸡每公斤体重用丙硫咪唑5mg可驱除这两种寄生虫。 2、半个月至3个月龄的雏鸡最易感球虫病,常表现为贫血、消瘦、下痢和粪中带血等病症,驱除球虫的药物有氯苯胍、痢特灵、球净、三字球虫粉等。

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整体解决方案

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整体解决方案 一、黄曲霉毒素介绍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为AF)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它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品和饲料,直接或间接进入人类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人体及动物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损害严重,该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及粮食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比较耐热,加热至230℃才能被完全破坏,因此一般烹饪加工也不易消除。 二、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1、引起急、慢性中毒: 黄曲霉毒素是剧毒物质,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属肝脏毒,除抑制DNA、RNA的合成外,也抑制肝脏蛋白质的合成,黄曲霉毒索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事件,国内外均有许多报导,最典型的是印度的霉变玉米事件,该事件直接导致了数十人丧生,数百人患上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 2、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有极强的致癌性,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会诱发肝癌。它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是目前公认的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另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黄曲霉毒素含量在30~50ug/kg时为低毒,50~100ug/kg时为中毒,100~1000ug/kg时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鉴于黄曲霉毒素对人类的巨大危害性,我国对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作了严格规定,其中,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为5ug/kg(即5ppb)。 三、黄曲霉毒素的种类 黄曲霉毒素主要有4种:即B1、B2、G1、G2,其中B1被认为是主要的有毒物质,有2种这些毒素的代谢产物M1和M2。其中黄曲霉毒素B1主要存在于农产品,动物 饲料,中药等产品中;黄曲霉毒素M 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 1 后在体内经羟基 化代谢的产物,一部分从尿和乳汁排出,一部分存在于动物的可食部分,如乳、 肝、蛋类、肾、血和肌肉中,其中以乳最为常见。黄曲霉毒素M 1 的毒性和致癌 性与黄曲霉毒素B 1 的基本相似。由于牛乳及其制品是人类、特别是婴儿的主要食

鸡鸭鹅常见药物中毒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措施

一些经验不足的兽医以及养殖户,由于对兽药使用知识不熟,盲目加大药品的使用剂量,造成家禽药物中毒的实例屡见不鲜。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把常见的家禽药物中毒病的症状、病理变化及其综合性治疗措施给大家介绍一下,供同行及家禽养殖户参考。 1、庆大霉素中毒 本品属于氨基甙类药物,是家禽较常用的抗生素,临床上多用于防治白痢和呼吸道疾病。用量过大主要损害肾脏和第八对脑神经。由于氨基甙类药物口服不能吸收入血,在血液中浓度很低,故对败血性疾病多以肌注为主,对肠道疾病则以口服为主,成年家禽肌注每次0.4万单位,每日2 次,每升饮水4-8万单位。鸡群庆大霉素中毒后可见: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或废绝,昏睡,严重的可产生呼吸抑制而死亡,急性中毒的剖检无特殊的病理变化,慢性中毒的可见肾脏肿大,形成花斑肾,输尿管内可见多量尿酸盐结晶。鸡群发生中毒后,应立即停药,用双倍量多维素——指黄金拌料,用千分之二的小苏打水晚上饮水3天,可控制病情。 2、土霉素中毒 土霉素是家禽最常用的广谱抗菌素,常用量为2000ppm,连用3-5天,但超量长期服用亦可引起中毒。鸡群土霉素中毒后一般都表现为慢性经过:病鸡精神不振,羽毛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欲增加,冠萎缩苍白,皮肤发绀,腿瘫软,成年鸡体重减轻,鸡群产蛋率下降,最后衰竭死亡。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质脆;肾肿大;心、肺、气囊表面有石灰样尿酸盐物质;肌胃角质呈龟裂;胃、肠道有出血现象。发现中毒鸡应立即停喂土霉素,用5% 葡萄糖水和千分之二的小苏打水交替饮水3天,可有效地控制病情。 3、痢特灵中毒 痢特灵又名呋喃唑酮,具有抗球虫和抗菌止痢作用,常用预防剂量200ppm,治疗剂量400ppm,连用3-5天为一疗程。据资料介绍痢特灵致鸡中毒量为80-100mg,致死量为200mg,雏鸭对痢特灵更为敏感,含100ppm痢特灵的饲料连喂5天可引起大批死亡。鸡群痢特灵中毒初期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欲增加、兴奋不安、张口鸣叫,很快出现运动失调,步态不稳,无目的奔跑,角弓反张,痉挛抽搐死亡。剖检可见:口腔粘膜黄染,嗉囊、腺胃中有黄色粘液或饲料,肠粘膜充血、出血,肌胃角质层易脱落,肝脏瘀血肿胀,胆囊内充满胆汁,冠状脂肪沟有针尖大出血点,心室扩张,室壁变薄。发病鸡群应立即停喂拌有过量药物的饲料,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饮水,也可采用中草药进行治疗(100只鸡每天用量):党参5g,元芪10g,白术10g,茯苓7.5g,苦参5g,白头翁5g,马齿苋10g,板兰根5g,黄柏5g,甘草7.5g,煎汁后一半饮水,一半拌料混饲,连用3-5天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痢菌净中毒 痢菌净属于卡巴氧类化合物,应用时如果不按要求,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则会引起急性和蓄积中毒,将会给广大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痢菌净中毒鸡群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采食和饮水减少或废绝,头部皮肤呈暗紫色,排淡黄、灰白水样稀粪。个别出现瘫痪,两翅下垂,逐渐发展成头颈部后仰,弯曲,角弓反张、抽搐倒地而死。剖检尸体脱水,肌肉呈暗紫色,腺胃肿胀,乳头暗红出血,肌胃皮质层脱落出血、溃疡。肝脏肿大,呈暗红色,质脆易碎。肾脏出血,心脏松弛,心内膜及心肌有散在性出血点。肠道黏膜弥漫性充血,肠腔空虚,小肠前部有黏稠淡灰色稀薄内空物,泄殖腔严重充血。发现中毒立即停喂痢菌净,将已出现神经症状和瘫痪的病鸡排出予以淘汰。痢菌净中毒鸡群使用5%~8%葡萄糖和0.04%的维生素C饮水,连用3天。 5、喹乙醇中毒 喹乙醇又名喹酰胺醇,具有抗菌和促进生长的作用。一般保健促生长的添加剂量为40-50ppm,治疗量为100ppm。由于该药价格低廉,有些养殖户误认为剂量越大效果越好,超过正常用量的3-5倍。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贩将喹乙醇冒充氯霉素售给养鸡户,因此,喹乙醇中毒的病例约占门诊中毒病例的1/2。鸡群喹乙醇中毒后,食欲减少或废绝、缩颈、闭眼、蹲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