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发展现状

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发展现状

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发展现状
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发展现状

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摘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时期我国城市追求的目标,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形成符合其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结构。研究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首要熟悉长株潭地区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本文分别通过研究长株潭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创新和人均收入三个方面,分析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

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综合改革试验园区,进行“两型社会”实验建设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该地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目前长株潭地区的重大任务,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长株潭两性社会产业发展现状对于两型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长株潭区域经济增长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长株潭区域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从以往的数据看来,在2008年达到一个顶峰。目前,长株潭区域的经济发展稳定。经济集群化也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引导长株潭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逐步成为了走向长株潭地区各个部分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经济发展,需要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低排放,合理合情的进行可持续发展建设。

在选项统计变量时,大量运用已有的研究指标和研究数据,通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湘潭九华片区规划(2010 …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湘潭九华片区规划(2010-2030)》实施评估问卷调查表 一、有关您的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是() (1)男(2)女 2、您的年龄是() (1)23岁以下(2)24~44岁(3)45~59岁(4)60岁以上 3、您的户口是() (1)响水乡户口(2)湘潭市其他县市户口 (3)湖南省其他地区户口(4)外省户口 4、您的居住时间是() (1)1年以下(2)1~3年(3)3~5年(4)5年以上 5、您现在居住在九华片区的:__________________小区(村) 6、居住房屋建设年代构成() (1)1980年以前(2)1980—1995年(3)1996—2010年(4)2010年以后 二、建设满意度调查 7、对建设的总体满意程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8、对外部交通条件的满意度() (1)满意(2)一般(3)去长沙不方便(4)去湘潭不方便(5)去株洲不方便 9、对片区内部交通条件(公交、自行车租赁等慢行交通)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10、对环境卫生状况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11、对垃圾收集和处理状况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12、对排水状况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13、对文化、体育设施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14、对商业、购物方便程度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15、对上学方便程度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16、对历史文化保护状况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17、对绿化和生态建设状况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18、对公共交往空间(广场)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19、对停车设施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20、对青少年活动设施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21、对老年活动设施的满意度()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三、规划认知度 22、您对九华城市规划了解程度() (1)了解(2)部分了解(3)仅听说过(4)一无所知 23、规划认为,九华片区主要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种类产业,您认为是否合理()(1)很合理(2)合理(3)一般(4)不合理

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经济体制,以及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重大历史贡献,是中国工业的发源地。但是,1990年以来,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同时老工业基地的技术下降的越来越明显。企业设备老化,下降的竞争力,就业的矛盾,资源性城市如大庆等盛产石油的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愈演愈烈,同沿海发达城市的差距愈来愈明显,地区差距逐渐扩大。为了改变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促进国内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党中央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复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等重大决策。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作为中国“一五”期间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东南沿海等地区由于地缘的优势,政策扶持的优势等迅速崛起。然而由于制度因素,吉林省在经济建设中渐渐丧失了它原有的优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洪流以及党中央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提议,吉林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其中包括国有企业的改制、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等等。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吉林省的经济正书写着新的篇章。众所周知,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一直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难题。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吉林,正是国内不发达省份的代表之一。研究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分析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寻找影响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通过分析主要因素寻找解决吉林省经济发展缓慢的对策,正是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与此同时,这些对策不仅仅可以给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建议意见,也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宝贵建议,作为不发达省份的代表之一,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也为了全国其他不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本文以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吉林省为例去分析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根据分析来寻找影响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用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占比,人才技术等指标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并对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使吉林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成复兴经济的伟大梦想。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刘树成,张连成,张平.(2007)所谓“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它指经济在稳定增长和轻微波动的情况下,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中等增长区间。这将经济周期从过去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起伏轨迹变为波动起伏,峰谷差距小。轨

长株潭两型社会调查报告

长株潭两型社会调 查报告
1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湖南商学院 专业实习报告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长株潭两型社会的调查报告 刘振宇
经济与贸易学院 经济 1001 尹向飞 教授
9月
1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长株潭两型社会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 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 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经过采取技术和 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 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 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 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循环经 济”的指示要求,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两型社会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调研报告,既为两型社会试验区 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又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和评价 标准,研究成果为湖南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发展循环经济政策 提供了参考,部分建议已被发展规划部门采纳并考虑在湖南省“十二 五”规划中进一步吸收。
长株潭城市群是中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 接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 59 所 高校,90 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杂交水稻、人类干细胞、复合材料等研 究国际领先。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
1 2020 年 4 月 19 日

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在房地产领域的表象 含义及核心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体内容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创新 ,关键在于领导思维的不断提升。从大局出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跳出局部利益的思维模式,将思想统一到“两型”社会的决策和整体部署上来,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本地区的节能、环保工作。相关行业和企业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的领导,更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联系起来,努力走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避免陷入到争夺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中去。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如果长株潭城市群能够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么对全省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全国的发展将提供崭新的样板和参考。 二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 ,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正处于高速成长期,量的扩张还有待充分释放。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又好又快的发展路线。 三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激情和动力 ,关键在于惠民宗旨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至少应该包含三个主题词:生态、节约和惠民,“两型”社会建设同样如此。能源、环境,是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而这一切归结为人民和谐幸福的生活。现实告诉我们,以大量消耗有限的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人民群众所不愿意看到的,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让长株潭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三市人民甚至全省人民,才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终极追求。 实施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吗,那么这样的“综改区”,

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报告

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报告 前言 (3) 一、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纵向综合评价 (4) (一)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指标完成度 (4) (二)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纵向评价指数分析 (7) 二、湘江新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 (11) (一)湘江新区及其主要定位与规划 (11) (二)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 (12) (三)科技创新能力强,后劲大 (12) (四)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大,效果显著 (13) (五)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社会管理水平高 (14) 三、长沙市各区市县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 (15) (一)长沙市各区市县两型社会建设指数 (15) (二)长沙市各区市县两型社会建设指数比较分析 (20) (二)长沙市各区市县两型社会建设一级指数比较分析 (21) 四、加快推进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 (33) (一)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与远期建设目标对比 (33) (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36) (三)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38) (四)资源利用率亟待提升 (39)

(五)居民幸福指数仍需提高 (40) (六)城乡统筹发展任务艰巨 (41) 六、推进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43) (一)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考核评估 (43) (二)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44) (三)打造幸福生活,实现和谐发展 (45) (四)强化统计监测和宣传,传播和巩固两型理念 (46)

前言 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后,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绿色化”作为“政治任务”融入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形成了“新五化”发展目标,将两型社会建设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率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先河。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谋划之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窗口,长沙市两型办根据湖南省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管委会的统一部署,依托市统计局、湖南商学院对长沙市两型社会进程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旨在找出两型社会建设的制约瓶颈,探寻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对策,为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战略推进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省内外相关地区两型社会建设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当前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

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形势和重点工作 很高兴有机会向-------------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汇报一下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形势和重点工作,下面准备从三方面介绍一些情况,谈一点初步认识和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为标志,我们大体可以把改革开放后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分成两个阶段。振兴战略实施前,我省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省份相比,发展速度不够快,一段时期甚至出现了主要指标的位次后移。从2003年开始启动实施振兴战略后,我省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崭新时期,一系列制约吉林改革发展的难题逐步得以破解,老工业基地举步维艰的困难局面得以扭转,很多指标位次开始前移。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省经济是东北三省中发展变化最大的,也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2008年全省GDP实现6424亿元(人均GDP跨越3000美元大关),是2003年的2.4倍,连续四年跃上了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四个新台阶,五年年均增长14.2%,增速居全国前三位。GDP总量已超过了多年排在我省前面的天津,位居全国第21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有望不长时间超过挨排在我省前面的“四西”(分列第17-20位的广西、山

西、陕西、江西四省)。 2008年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22.8亿元和45.2亿元,是2003年的2.7倍和2.9倍,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说明我们的发展质量在不断提高,增长是有效益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08亿元,是2003年的5.8倍,年均增幅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列,人均投资突破2万元,达到发达省份水平。 经过几年的调整,我省的经济结构逐步趋于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14.3:47.7:38,二产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农业生产在全国具有突出优势,2008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6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商品化率始终居全国首位。工业主导地位继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03年增加了近2倍,培育形成了具有我省鲜明特色的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以及医药、电子两大优势产业,产值已占到全省工业产值的近70%。 对外贸易和利用域外资进势头较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33.4亿美元,增长29.5%。其中实现进出口总值47.7亿美元,增长23.7%;实现进口总值85.7亿美元,增长33.0%。在出口总值中,机电产品出口11.4亿美元,增长26.3%,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23.9%。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0.1亿美元,增长32.5%;引进外省资金1200亿元,增长60%。

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产业集群的研究

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集群的研究 摘要: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是湖南近年来发展的重点,湖南欲将其建设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极,成为现代化、生态化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辐射和带动全省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很快。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的电子信息、现代工程等产业群,以株洲为中心的硬质合金材料、现代机车等产业群,以湘潭为中心的轻轨地铁、机电一体化等产业群。 关键字: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集群 此次调查活动于2011年暑假进行,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用各个政府机构所公布的信息统计而成。进一步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各个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 一、长株潭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一)、湘潭市产业集群 湘潭市的四大产业集群包括湘潭宽厚板优质高线及加工集群、湘潭新材料产业集群、湘潭汽车及零部件集群、湘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1、湘潭宽厚板优质高线及加工集群 核心企业: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力争“十二五”末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其中钢铁主业650亿元,集团产业350亿元。按照这一基本思路,钢铁主业方面,湘钢计划“十二五”前期重点放在调结构、做精品、降本增效和节能减排上,后期重点放在产品结构延伸和转变发展方式上。 2011年,湘钢计划产钢量10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利润超过10亿元 主要企业:湖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湘钢湘辉金属制品公司、湖南英格瑞斯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湘潭市楚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湖南省双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湖南金钢钢结构有限公司、湖南莲港紧固件有限公司等 2、湘潭新材料产业集群 核心企业: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瑞泰湘潭分公司。编制单位:北京瑞泰高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附注2007年2006年 一、营业总收入 302,344,513.18 180,646,389.87 其中:营业收入八、 26 302,344,513.18 180,646,389.87 二、营业总成本 275,907,828.14 164,547,992.04 其中:营业成本八、26 224,567,323.19 137,413,339.32 营业税金及附加八、27 1,670,697.83 800,965.43 销售费用八、28 13,801,389.68 8,081,289.63 管理费用八、29 25,417,615.16 11,676,968.43

长株潭_两型社会_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一、“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构建“两型社会”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1)循环经济理论。打破了传统经济理论把经济和环境系统人为割裂的弊端,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从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更大系统来分析经济问题,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物,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社会进步的“共赢”。因而,循环经济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 循环经济又称后工业经济,是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实质就是在资源投入和产品消费过程中,将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置于一个协调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 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和谐循环。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是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关键点是把传统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中的污染排放用再生资源有效替换。循环经济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其核心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行动准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4R原则。要求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生产领域要改变单纯依赖外延发展,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社会生活领域,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减少浪费,杜 绝攀比之风,引导适度消费;教育领域,要求学校课程建构 应立足于现实条件,注重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非再生性资源的适度开发,充分而不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有序进行课 程建设。 因此,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四个方面:一是资源开采环节中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情况;二是资源消耗环节中的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废弃物产生环节中的资源循环回收和综合利用情况;四是社会消费环节中的绿色消费的实施情况。 (2)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以及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这里的环境包括人的栖息劳作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构筑设施 环境)、 区域生态环境(包括原材料供给的源、产品和废弃物消纳的汇及缓冲调节的库)及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体制、组织、文化、技术等)。它们与作为主体的人一起构成“社会一 经济一自然” 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构成错综复杂的人类生态关系。也就是说,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许鞍铭 [作者简介]许鞍铭,湖南师范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湖南省教育厅信息管理中心(湖南长沙,410081)。 [基金资助]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职业学校精品课程群建构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XJK08BZC031)阶段性成果。 2010年3月 文史博览(理论) Culture And History Vision (Theory ) Mar.2010 [摘要]2007年,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年多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进行综合评价还在探索之中。本文从理论依据、指标体系建构、具体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并从实证的角度加以论证,既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又为精品课程群建构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两型社会;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0)03-0059-04 59

长株潭两型社会调查报告

精品文档
湖南商学院
专业实习报告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长株潭两型社会的调查报告 刘振宇
100210109 经济与贸易学院
经济 1001 尹向飞 教授
2013 年 9 月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长株潭两型社会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 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 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 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 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 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指 示要求,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 型社会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调研报告,既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 提供了理论依据,又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和评价标准,研究成果 为湖南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发展循环经济政策提供了参考,部分 建议已被发展规划部门采纳并考虑在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吸收。 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 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 59 所高校, 90 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杂交水稻、人类干细胞、复合材料等研究国际领 先。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 2.8 万平方公里,2006 年人口 1300 万,经济总量 2818 亿元,分别占湖南 全省的 13.3%、19.2%、37.6%,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 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 40 公里,结构紧凑。人
第 1 页1欢共迎。下载19 页

长株潭两型社会调查报告

长株潭两型社会调查报告

湖南商学院专业实习报告 题目长株潭两型社会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刘振宇 学号100210109 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班级经济1001 指导教师尹向飞 职称教授

2013年9月

长株潭两型社会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指示要求,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调研报告,既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又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和评价标准,研究成果为湖南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发展循环经济政策提供了参考,部分建议已被发展规划部门采纳并考虑在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吸收。 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59所高校,9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杂交水稻、人类干细胞、复合材料等研究国际领先。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300万,经济总量2818亿元,分别占湖

2018年一季度吉林省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8年一季度吉林省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今年以来吉林省处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全省上下积极应对砥砺前行,宏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态势。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59.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1.1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232.69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285.46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比重为5.3:46.4:48.3。 一、农业生产稳定 一季度,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2.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1%。其中,实现牧业增加值121.72亿元,同比增长5.0%。生猪出栏量同比下降4.0%,牛出栏量增长8.7%。 二、工业生产喜忧参半 一季度,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194.7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9%。 从重点产业看,全省八大重点产业六升二降。其中,汽车制造业、食品产业、医药产业、冶金建材产业、能源工业和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4%、0.4%、4.7%、3.6%和1.8%;石油化工产业和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1%和7.9%。

从企业效益情况看,1—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0.84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8.01亿元,同比下降1.9%。 三、服务业发展对全省经济贡献提高 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2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3%,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2.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79.59亿元,增长2.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1.96亿元,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145.47亿元,增长4.9%;金融业增加值161.47亿元,下降3.7%。 四、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房地产市场销售旺盛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受气候影响同比下降8.6%。其中,民间投资下降1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5.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6%。 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2%,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0.8%。商品房销售面积250.56万平方米,增长8.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2.4%。 五、消费增速有所放缓 一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9.21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增长6.0%,商品零售增长4.9%。 六、对外贸易相对稳定

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57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5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2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32.16%;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794.74亿元,比上年增长66.41%;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1396.11亿元,比上年增长44.83%;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1.5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率1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621.77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外省投资2209.75亿元,比上年增长33.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0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地方级财政收入60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农民人均纯收入623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7亿元;城镇7925.72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农村1696.05亿元,比上年增长30.4%;房地产开发投资92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商品房销售面积2319.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商品住宅2062.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1.47元,比上年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7.44元,比上年增长18.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2.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7%;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4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3%;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2.8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 2、四平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010年四平市地区生产总值78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7.61亿元,比上年增长25.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5.11亿元,比上年增长42.51%;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38.83亿元,比上年增长55.56%;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56.56亿元,比上年增长39.90%;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2.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率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6.64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外省投资285.92亿元,比上年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地方级财政收入27.90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农民人均纯收入6586.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1亿元;全社会固定投资额576.6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462.0亿元,比上年增长33.0%;房地产开发投资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商品房销售面积175.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7%;其中:商品住宅154.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8.96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86.01元,比上年增长21.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8%,比上年增长0.3%;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3.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 3、铁西区经济发展状况 2010年铁西区地区生产总值844847万元,比上年增长21.3%;一产增加值26267万元,比上年增长3.1%;二产增加值628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2.5%;三产增加值190430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农业总产值56217万元,比上年增长3.07%;粮食总产量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73887万元,比上年增长1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969928万元,比上年增长26.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指标:工业企业亏损面3.3%,利税总额69514万元,利润总额50575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542015万元;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2.7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率9.78%;

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 目录 1内涵 1.1 资源节约型社会 1.2 环境友好型社会 2内容 3实施意义 4现状 5表象 1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损害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1] 2内容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创新 ,关键在于领导思维的不断提升。从大局出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跳出局部利益的思维模式,将思想统一到“两型”社会的决策和整体部署上来,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本地区的节能、环保工作。相关行业和企业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的领导,更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联系起来,努力走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避免陷入到争夺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中去。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如果长株潭城市群能够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

吉林省经济发展分析

吉林省经济发展分析摘要:吉林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分析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并根据吉林省自身的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提高吉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 关键字:吉林省经济发展区位条件限制因素十二五规划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北接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 近年来,吉林省的经济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相比较而言,发展仍可以说是滞后的,我国的东北三省中,吉林省经济综合指标相对较低,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较多。据网络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各省份GDP排名如下表:

据资料显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全国各省份的GDP综合排名中仅高于甘肃、云南、宁夏等少数省份。GDP综合指标相对较低,在全国的经济排名中相对落后,经济综合实力相对落后。 区位条件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以有利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区位条件相对较差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我看来,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地理条件的诸多限制性因素:吉林省的西部为半干旱半草原区,中部为吉林省中部平原区,东部多为山地丘陵地带。近年来,西部半干旱半草原地区致力于生态恢复和生态的可持续建设;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较大;因而,吉林省的农业发展的重任就落在了中部平原地区。吉林省是中国商品粮供给基地,农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在提及商品粮供应基地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吉林省玉米产量的惊人成绩,但是,国家限制玉米出口政策使得吉林省的玉米优势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所有这些原因使得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不能依赖于农业,要从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入手,寻求经济发展的出路。 (二)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区位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就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区位来看,并没有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 首先,从交通方面考虑,吉林省的交通体系并不是十分发达,并没有形成交通网络,附近的铁路多以普通铁路为主,高速铁路匮乏。省内的区际城市之间并没有形成高速公路网络。从吉林省整体来看,交通是不完整的,是不成体系的。交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交通体系的欠发达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其次,从区际的边际条件考虑,吉林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我国的内陆省份。虽然它与俄罗斯接壤,与朝鲜隔江相望,但是区际条件并不优越,俄罗斯尚还可以,但是我们的焦点较多的还是落到了朝鲜的身上,朝鲜的政局不稳对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吉林省不像东部沿海地区有着优越的临海区位优势,吉林省暂时还没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出海口,这对于经济来说,无疑又是一大障碍。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发展对外贸易,缺乏出海口便是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 再次,从吸引外来投资方面考虑,吉林省整体上来说,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差。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可以增加经济发展的周转资金,减少资本阻力,可以带动该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吉林省没有像东部沿海或深圳等经济特区有着优越的招商引资条件。从整个省份来看,能够吸引外资的项目并不多,并且政府在对待外资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不是很多,这就为吸引外资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市场体系不完善: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体系完善,可以使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有序的进行,使经济发展的阻力减小,使经济血液可以快速的循环流动。就吉林省自身而言,市场体系欠发达,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经常发生,技术供给市场的供给能力较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四)从人才方面考虑:吉林省的高校数量在全国来看是相对较多的。吉林省高校每年吸纳大量的学生,同样,每年也有大量的毕业生面临就业的问题。吉林省高校在吸纳学生的同时,却没有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吉林省培养的人才有很多外流,吉林省每年都有大量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各大高校,而培养的人才大多外流,成了培养人才的地区却不是利用人才的地区。这也是吉林省经济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的感想和建议要点

关于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的感想和建议 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潜能。这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从设想、规划到大步实施,再到作为试验区向前迈进,10年间质的飞跃和突破。我们在高兴与欣慰,更在思考,如何优势先行,强势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笔者肤浅地认为,至少有三个关键值得把握。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创新,关键在于领导思维的不断提升。只有长株潭三市政府从大局出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跳出局部利益的思维模式,将 思想统一到“两型”社会的决策和整体部署上来,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本地区的节能、环保工作。相关行业和企业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的领导,更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联系起来,努 力走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避免陷入到争夺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中去。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如果长株潭城市群能够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么对全省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全国的发展将提供崭新的样板和参考。 二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目前,长株潭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正处于高速成长期,量的扩张还有待充分释放。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将是长株潭优势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长株潭城市群要致力于改造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对重化工业进行传统技术改造和升级。聚集了全省65%的大中型企业的长株潭城市群,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有色金属、文化传媒等产业是省内支柱产业,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装备等产业已颇具竞争优势,初步形成了合理分工、集聚发展的产业新格局。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湘潭九华工业物流园、湘潭高新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在产业发展上无不高起点

两型社会指的是(选修)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社会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在这方面,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核心。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据统计,中国的GDP 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给地方环境的压力相当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两型社会”的定义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同样意味着几个发展方向的衍生:住宅节能标准将被加强,节能建筑将成为楼市发展主流;七成用地集中于民生的土地政策,或将得以有效推进,即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限面积房)、普通商品房等开发速度和比重将逐步加快、加大;高档别墅用地将受到一定限制,高档别墅供应将逐步放缓;土地浪费等问题将被摆上政策战略性位置;住宅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将从严,建筑成本或将随之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损害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