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金融稳定及货币政策的思考论文

浅谈金融稳定及货币政策的思考论文

浅谈金融稳定及货币政策的思考论文
浅谈金融稳定及货币政策的思考论文

浅谈金融稳定及货币政策的思考论文

摘要、金融危机凸显了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职责上的不足,并引起了对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广泛讨论。文章分析了宏观经济学兴起前后中央银行政策目标的变化,并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维护金融稳定的主要工具的利弊进行描述和总结,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金融稳定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小论文

从历史上看,上世纪90年代初及之前,世界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任务集中于利用货币发行、利率等工具和手段促进价格稳定,而在金融系统中,则主要体现为监测和监督支付清算系统以及作为最后贷款人。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并未涉及金融稳定,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政府和研究者认为央行对金融系统的救助将使那些经营状况不佳、甚至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受益,从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及随后的影响,使许多人认为缺乏货币政策配合的现行许多金融监管制度在监测和减轻系统性风险上是失败的,全球政府都开始致力于起草侧重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金融稳定框架,以便于消除可能威胁金融系统整体不平衡和风险集中的因素。但与此同时,一些关键问题接踵而来、若将金融稳定的职责纳入到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其是否会和价格稳定目标形成冲突?若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金融稳定的主要工具,在实施中将面临哪些挑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本文将通过梳理宏观经济学兴起前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变化,引入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分析,并对宏观审慎监管作为金融稳定工具的局限性进行说明,最后提出一些促成金融稳定的建议。

一、宏观经济学兴起前中央银行的稳定任务

中央银行自出现以来,就一直是与政府密切联系的政治产物、获取公众资金作为存款,并借钱给政府;此外,它们在政府章程下工作,从政府授予的权限(如货币发行垄断

权)中受益,并需承担政府赋予的明确的经济稳定任务。[1]比如,法兰西银行就被赋予稳定贴现率的任务。在政治化下,央行并没有成为利润最大化的私人企业。根据Bagehot(1873)法则,央行应在流动性危机中,免费贷款给有偿付能力的银行,而无需使用优质抵押物和惩罚性利率,也即央行应成为其他银行的银行。[2]然而,如果发行的货币是一种必需遵守的义务,那么央行就存在稳定性的政治需求和维持可兑换性的矛盾。一个著名的例子是金本位制下的利率机制。高利率对财政部、金融机构或整个经济来说可能不利,但对于需关注其黄金储备的央行来说,却可能是必要的,这种看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大大增强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程度。[3]

二、宏观经济学的兴起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人们思考央行的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随后,货币政策的作用研究成为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在此背景下,研究重点不再是央行在金融系统中作为一个商业体的行为,而是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稳定中的作用。这种焦点的转换因货币对黄金的可兑换性而成为可能;并且蒙代尔(1962)表明,保持固定汇率的义务对央行施加了一个约束,伤害甚至消除了其促进宏观经济稳定的能力,这一发现引发了针对固定汇率制的争论,并有助于主要西方国家走向浮动汇率,最终导致了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2]在二十世纪下半叶,有关货币政策的主要争论都专注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谁更能促进经济稳定、甚至永久增加总需求?通胀的货币政策能被永久地用于降低失业率吗?假如央行防止过度加息,那么货币政策受财政政策和货币化政府债务的需求的影响会到何种程度?这些辩论都集中于经济总量增长、失业和通胀等宏观政策目标上,而很少关注央行实际上怎么做的细节,以及央行的活动是如何影响这些最终目标的。关于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利率、货币总量和通胀率”的争论也是如此,

央行做什么的微观经济学,并没有起多大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争论尽管有点接近,但也很少给我们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而时下服务于定量分析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甚至没有太多考虑银行业的影响。但经验证据似乎相当明确地表明、对货币政策在其最终宏观经济目标上的可能影响的任何评估,央行必须意识到金融业的变化。比如,当金融部门发生变革或动荡时,基础货币就不一定是货币发展的可靠指标,弗里德曼和施瓦茨(1963)就观察到、在1929年到1933年,美国基础货币提高了大约15%,但经济中的货币存量却同比下降了33%,因此实际上紧缩的货币政策应为经济衰退负责。而在欧元区,从2008到2013年,货币基础增加了约100%,但以M3衡量的货币总量增加的要少得多,大约10%,即每年约2%,符合欧洲央行的通胀目标,集中于货币基础的观察者深信货币政策是高通胀的,但集中于M3的观察者则得出相反的结论。[2]宏观经济学的兴起导致央行减弱了对金融稳定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20世纪30到70年代间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但次贷危机的爆发强化了人们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间关系的关注,许多研究者呼吁货币政策应重新将金融稳定作为一个关注点,但与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等传统政策目标相比,对金融稳定的关注需要达到什么程度,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分歧。

三、货币政策作为金融稳定的主要工具的局限性

尽管次贷危机后,各国央行对金融稳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除了提倡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防范系统性风险之外,还将货币政策作为防范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政策选项。但鉴于央行的法定职责中往往没有提及对金融稳定性的担忧,我们必须要考虑它们是否应当被提及。在实践中,近年来,许多支持金融稳定的干预一直没有承担这样的任务,通常由于这些干预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职责,比如美国的充分就业职责或欧元区的价格稳定职责。因此,一个

特殊的金融稳定职责似乎是不必要的,并有可能由于央行的支持而助长了道德风险。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央行支持金融稳定的行动对于其宏观经济职责来说是有道理的,那么危及金融稳定的行为也可能是合理的,央行会目睹自己的宏观经济任务处于危险中,因为私人银行是非常谨慎的,央行的行为可能会让私人银行承担更大的风险。例如,在经济衰退时,私人银行会在贷款上持谨慎态度,如果央行想要平滑衰退,可能会对私人银行施压使他们变得不那么谨慎,但此时贷款其实是有风险的,这种行为会促成随后的金融不稳定。此外,这种不稳定可能涉及银行的偿付能力问题,而不仅仅是银行的流动性。[2]此外,不管央行的宏观经济职责是依据价格稳定还是其他规则来制定的,在这个职责下包括金融稳定职责都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价格和金融稳定的双重任务会存在冲突。比如美联储主席耶伦等人(珍妮特耶伦,2014;梁建,2014)就认为、尽管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助于抑制房价上升、高杠杆率和过度依赖短期融资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缓解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但却会对失业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失业和高利率引起的利息支出增加,也会削弱居民对以往债务的偿还能力;此外,利率的提高还可能导致货币升值,影响出口,资本流入也可能削弱高利率对过热信贷的影响,反而导致影子银行的活跃。[4][5]上述分析说明,双重任务会迫使央行在这两个稳定维度间做出相机抉择,并可能引起严重的民主监督和问责问题。首先,价格问题是一个显著的政府职责问题,其平稳性会对从经济增长、就业、甚至债权债务人的相对财富等许多公众问题有重要影响。而金融稳定的目标,可能依然被强大的利益团体———通常由央行监管辖区内的行业参与者游说和影响;其次,央行在金融稳定和审慎监管上的失败,可能损害其在货币政策领域的信誉。在货币政策背景下,价格稳定的首要目标是很容易量化的,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工具(比如基准利率)是很容易

理解的。价格稳定测定上的轻松简化了货币当局在实践中的责任,因此有助于减少公众对央行行为的关注。[6]但不像价格稳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一致认可的定量化的类似于通胀目标一样的金融稳定性指标,并且用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远比货币政策工具更为多元化,使得央行作为宏观审慎监管者的成绩更难以被评估,进而会影响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可信度。

四、宏观审慎监管作为金融稳定工具面临的挑战

如上所述,将货币政策作为促进金融稳定的主要工具,会面临着非常显著的局限性,因此,金融管理方面的宏观审慎监管策略应该发挥更主要的作用,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也即是使用额外的资本缓冲、贷款价值比、随时间变化的抵押品需求等逆周期工具,以缓解金融系统可能出现的威胁;同时加强系统重要性机构的资本金和流动性的监管,对整个金融机构的杠杆率进行直接管制及限制风险集中等结构性措施,增强金融系统对冲击的抵抗能力。[7]然而,目前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包含着大量潜在的权衡和挑战。第一,任何宏观审慎政策旨在化解金融失衡带来的风险,但同时也会减少金融系统的活力,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后果。例如,提高银行权益资本水平———如在大量逆周期资本制度下的预期———可能提高银行系统成本,造成不必要的实业贷款量的放缓;第二,任何以规则为基础的宏观审慎工具都会引起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就像许多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前为追求更具竞争力的短期利率,而被吸引到影子银行系统中,政策制定者在宏观审慎工具和其他工具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到也许不会受到同样监管约束的可用的替代性金融产品的影响;[4]第三,基于规则的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在实施中需要相机决策,监管者要通过现存规则判断金融不平衡现象是否未得到充分的缓解;最后,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所指出的,“将监管放在识别和遏制系统风险上是徒劳的。由于我们缺

乏完善的风险动态模型,且全球金融系统时刻处于复杂的变化中,因此,察觉风险要么不可能,要么错误百出。”[8]

五、结论

综上所述,若将金融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会和价格稳定目标间存在着冲突,可能损害央行在货币领域的信誉,并迫使其在金融和价格稳定间做出相机抉择,进而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民主监督和问责问题。而使用宏观审慎监管作为金融稳定的主要手段,也会存在监管套利和遏制金融系统活力的问题,且在现阶段缺乏比较完备有效的度量金融风险的动态模型,因此审慎监管工具的实施效果和效力,也将难以估计和控制。因此,鉴于上述局限,尽管货币政策不能将金融稳定作为其主要目标,但应不时进行调整,加大对金融稳定风险的关注度,决策者也应该就金融稳定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价格稳定目标、并对危机时期央行对金融系统的纠正及救助行为等,与公众进行有效地交流。此外,各国政府也应促成一个包括央行、金融监管部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等在内的金融稳定监管服务机构,开发出对金融资产负债表、金融中介及资产价格等进行周全考虑的、更为稳健的宏观经济模型,以期在金融稳定指标和货币政策间提供更紧密的联系。

毕业论文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引言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 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而我们中国,自1998年起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 货币政策。即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 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货币政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国货币政策的出现往往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 得益彰。稳健的货币政策是98年以后才渐渐稳定下来并付诸实施的,可见在当时的社 会经济环境为其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形成的背景 (一)90年代初的房地产热,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了大的宏观环境。 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使得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到了97、98年时 已相当突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几大风险 交互错杂,又衍生出更多的子风险,而原有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与此时的经济环境相 得益彰。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 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一系列的约束,无疑让政策执行时的 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 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建立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尽管当时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 贷款需求不足。具体地说,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七个方面: 1 1、二元经济结构继续强化,反差过大。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在持 续转化,而是经常出现波动、迁回、反复甚至强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贫 富差距越来越大。 2、区域差距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区域差距一度缩小,然而在1978一 2005年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GDP占全国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26%和18%。在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范文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个阶段。 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认识到应当调整政策到着手制定政策再到实施政策,每一步 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段。1.认识时滞。这是指从确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需耗费的时间。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搜集各种信息资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二是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性分析,作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判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2.决策时滞。这是指制定政策的时滞,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中央银行一旦认识到客观经济过程需要实行某种政策,就要着手拟定政策实施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然后才能公布、贯彻。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研究对策、拟定方案,并对所提方案作可行性论证,最后审定批准,整个制定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部分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对作为决策依据的各种信息资料的占有程度和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体现着中央银行决策水平的高低和对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 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这也是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当中央银行开始实施新政策后会有:金融部门对新政策的认识——金融部门对政策措施所作的反应——企业部门对金融形势变化的认识——企业部门的决策——新政策发生作用等过程,其中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外部时滞也可以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段。1.操作时滞。这是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中央银行一旦调整政策工具的操作方向或力度,需通过操作变量的反应,传导到中介变量。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政策工具,都要通过操作变量的变动来影响中介变量而产生效果。而政策是否能够生效,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政策的态度、对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以及金融市场对央行政策的敏感程度。2.市场时滞。这是指从中介变量发生反应到其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货币政策要通过利息率的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或者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经由消费的收入弹性产生效应。不仅企业部门对利率的变动、私人部门对货币收入的变动作出反应有一个滞后过程,而且投资或消费的实现也有一个滞后过程。各种政策工具对中介变量的作用力度大小不等,社会经济过程对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措施的反应也是具有弹性的。因此,中介变量的变动是否最终能够对目标变量发生作用,还取决于调控对象的反应程度。 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外部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基本的,包括: ①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当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时,消费结构中用于高档消费品的部分会增加。在积储过程未实现购买力,居民持币率就呈上升趋势。这就会促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试卷4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试卷4 (总分:44.00 ,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 凯恩斯主义主张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目标。 (分数:2.00 ) A. 利率V B. 货币供给量 C. 通货膨胀率 D. 存款准备金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凯恩斯很注重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 2. 货币主义主张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目标。 (分数:2.00 ) A. 利率 B. 货币供给量V C. 通货膨胀率 D. 存款准备金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此题注意与第l 题相区别,货币主义不认为利率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相反他们认为维持货币供给的稳定对宏观经济有重要意义。 3. 在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不属于中间目标的是()。 (分数:2.00 ) A. 适度货币供给量 B. 适度利率水平 C. 适度的经济增长V D. 适度的存款准备金率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分为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两种基本类型。其中,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准备金、基础货币。比较可发现:A、B、D 属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故此,正确答案是C。 4. 在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不属于最终目标的是()。 (分数:2.00 ) A. 适度的失业率 B. 适度利率水平V C. 适度的经济增长 D. 适度的通货膨胀率解析:解析:见第3 题解析。 5.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不包括()。 (分数:2.00 ) A. 物价稳定 B. 国际收支平衡 C. 经济增长 D. 收入分配平衡V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收入分配不属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6.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 ) 。 (分数:2.00 ) A. 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论文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一直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但客观地说,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不尽理想。针对这一问题,国内许多学者从多方面加以探讨。笔者就这一现象从理论到现实展开分析,指出影响货币政策效果有效性的三个主要因素,并在借鉴国外货币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市场政策工具 随着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的提高和财政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效应的递减以及“挤出效应”的出现,我国财政政策正逐步的退出历史舞台,转由货币政策单独承担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历史任务。为此,深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如果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现代货币政策的理论起点,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就凯恩斯本人而言,他比较偏爱财政政策,在《通论》中,凯恩斯指出:“就我自己而言,我现在有些怀疑,仅仅由货币政策操纵利率到底有多大成绩。国家可以向远处看,从社会福利着眼,计算资本边际效率,故我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由此看出凯恩斯对财政政策的高度重视。货币学派是以凯恩斯学派的对立面出现的,其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认为,货币政策有三个作用,就其实质说是一个稳定经济的作用。由此可见,货币学派对货币政策作用的看法比早期的凯恩斯学派要积极。 在我国,真正的货币政策实践距今只有20年左右时间。就货币政策有效性而言,西安交通大学的崔建军教授曾进行归纳,认为我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持肯定态度,以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戴根有研究员为代表,认为即使是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仍然是巨大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对货币政策作用估计偏低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代表人物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黄达教授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谢平研究员。黄达认为:“实践证明,过分估高其(指货币政策,笔者注)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谢平则对货币政策有

金融学论文-我国近年货币政策

我国近年货币政策分析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告别过去两位数高增长模式,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同时,宏观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收入结构的多重结构失衡的局面。经济增速下调和经济结构调整业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需长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新常态”的宏观环境下,经济环境的变化暴露出原有货币政策调控带来的产能过剩、地方债务以及房地产泡沫等多重经济风险,如若继续保持传统的数量扩张刺激经济的调控方式,不仅不会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还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隐患。不仅如此,在“新常态”条件下,随着国内金融创新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原有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和实施工具效力受到削弱,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化也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长期以来,通过外汇占款实现基础货币的投放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手段,为了控制外汇占款发行基础货币的规模,央行需要对外汇占款数量有着准确地预测。但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不稳定趋势,甚至多次出现外汇占款结余为负的情况。 进入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呈现出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增长乏力;未来美联储降息或削减其自身资产负债表必将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收缩,加速国际资本回流。受此影响,未来我国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降必然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传统的通过结售汇和发行央票来发行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面临巨大挑战。在此情况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的货币政策亟需转型。 在我国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传统的以总量调控为特征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面临宏观经济“新常态”条件下的多重结构失衡,传统货币政策亦无助于解决产能过剩和化解宏观经济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亟需转型。总体而言,“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面临双重转型任务:一是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形成完善的货币政策框架,以及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策目标、操作规则和政策工具;二是货币政策需承担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在较长时间内需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 明确货币政策目标,形成完善的货币政策框架完善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是“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首要任务,这包括明确货币政策目标 首先,就最终目标而言,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型过程中,其货币政策经历了由多目标向突出物价稳定目标的过程;相比之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较多地强调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目标,而对于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重视程度较弱。在经济“新常态”格局下,由于潜在增长率下滑,宏观调控的政策权衡空间缩小,高速的经济增长不宜再成为货币政策追求的主要目标;相反,“新常态”经济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则应强调稳定和均衡目标,尤其应致力于稳定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结构均衡。相应地,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方面,也应下调货币供应量增速目标;同时,考虑到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削弱了货币供应量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程度,应将汇率、利率、国际收支情况以及资本市场变化等指标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范畴。 其次,在操作目标方面,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有两类,一类是价格型操作目标,如货币市场利率;另一类是数量型操作目标,如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等。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来看,一般采用价格型操作目标,比如: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欧洲央行选择主要再融资利率,英格兰银行选择14天期限的国债回购利率。 值得指出的是,从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转型经验来看,其对操作目标的确定几经反复,将近三十年才最终走向成熟。以美国为例,其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经历了从联邦基金利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到贴现窗口最终回到联邦基金利率的一个曲折的过程。美联储确定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如此曲折,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战后的利率管制刺激了金融创新使得利率管制趋于无效,

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

第七篇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 ●本篇与前几篇的关系: ▲前一个循环的结束,下一个循环的开始,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发展及经济发展。 ●主要内容: ▲第二十章讨论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介绍了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工具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讨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问题。 ▲第二十一章讨论金融监管:分析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及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着重研究了国家对商业银行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二十二章讨论金融与经济发展:辩证地分析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介绍了“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探讨了金融创新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 第二十章货币政策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货币政策理论中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作用过程诸范畴,学会利用货币政策原理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实现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学习要求: ★了解货币政策的定义和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内涵,理解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 ★掌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种类,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原因。 ★熟练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了解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使用情况。 ★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容和过程,认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能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习内容: (一)本章应该重点识记的基本概念: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措施的总和。 而狭义的货币政策则专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狭义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的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

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RR/03/04 Array CFEF研究报告 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王连洲杨如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RR/03/0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2003年10月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债券市场下跌之后,关于资本市场投资人基础收窄的讨论,重新引起各方的兴趣。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债券市场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共同作用的领域,央行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冲外汇占款,并透过收缩或者放大基础货币供应量以落实其既定货币政策;财政部则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或者交易所债券市场,或者同时在两个市场,通过发行国债,来落实其财政政策。在大多数的年份里,作为政府左膀右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安无事,彼此和谐。但在特别情形下,如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短期目标不一致,或者尽管长期目标一致,但实现短期目标的操作方法出现冲突,则债券市场投资人和机构的预期将会被扰动,最终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因此,这一次债券市场的下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反思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协同问题。 1.独木难支:政策目标分离与资金的短距离周转 回顾以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运行轨迹,我们发现,由于政策操作从来没有刻意谋求过二者之间的目标协同,宏观调控方面经常出现的情形是,要么单纯依靠财政政策,要么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这期间,财政政策与计划体制混淆在一

起,货币政策被淹没在中央银行包揽商业银行业务的格局之中。实际上,在1984年以前,我国没有确立中央银行体制,货币政策也完全服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下。目标是计划目标,手段是计划手段。1984年以后,民间经济的勃兴使得财政收支规模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出现了弱化趋势,货币政策手段逐步受到国内宏观经济调控主体的重视。不过,那时我们缺乏必要的经验,直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货币政策与金融业监管被混为一谈,加之市场传导机制没有形成,金融市场表现出“一抓就死,一放就热”的波动状态。因为面向市场的财政政策的独立地位没有凸显出来,至少从表面上看,改革开始以后直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宏观调控是由并非纯粹的货币政策独挑大梁。这种局面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发生了改变,由于国内出现的局部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质量下降,我们开始首次尝试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以期刺激需求,恢复人们的预期和信心。综合利用两个政策工具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说明我们已经认识到,单纯依靠一种政策工具难以受到切实的效果。在综合利用中,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变化是这两个政策工具都是面向市场的,主动运用经济杠杆,而不是计划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央行先后通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取消贷款规模计划管理,以及连续多次降低利率等手段,推动微观经济投资和消费活跃。财政政策方面,连续五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依靠国债发行,支持基础项目建设,国债发行量累计达到23187.33亿元。 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目标协同远非一次尝试就能完成,从实际效果看,过去几年我们执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妥的货币政策效应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货币政策方面,刺激投融资的效应不能持续,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能力仍然较差,资金在央行和商业金融机构之间封闭循环,无法渗透到实体经济层面。由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货币政策论文货币学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货币学论文 论非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摘要]按照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直接干预是否采取配套的市场操作、是否最终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干预可以分为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冲销干预会通过资产组合渠道和信号渠道影响汇率。非冲销干预的影响取决于外生冲击的性质。通过一个包含两个国家的一期模型,我们可以看到当冲击是来源于国内的货币层面的,非冲销干预可以同时兼顾价格目标和汇率目标。 [关键词]非冲销干预;货币政策;外生冲击 按照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直接干预是否采取配套的市场操作、是否最终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干预可以分为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冲销干预是政府管理汇率的重要政策之一。它是指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来抵消货币当局外汇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例如,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国资产,抛售本币,抑制本币升值,保持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造成央行外汇储备增加,国内货币供给扩大。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央行在货币市场上采取配套操作,如出售国债、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等,使得国内货币供给回复到实施干预前的水平。而非冲销干预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不采取其他金融政策与之配合,即不改变因外汇干预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关于冲销干预的有效性,西方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认

为,冲销干预会通过两个渠道影响汇率。一是资产组合平衡渠道。冲销会改变国内居民可获得的本币债券和外币债券的相对供给,当本币债券供给增加时,持有者要求得到更高的预期回报作为补偿,这样才会鼓励其持有更多本币债券。若国内利率由货币市场决定,冲销干预并不改变国内货币供给,则利率不变,那么汇率必须改变(通常是本币贬值)。二是信号渠道,央行实施冲销干预改变了国内和国外债券的相对供给,向私人机构传递了信息,使其改变了对预期未来汇率的估计,这样冲销干预就通过信号渠道影响了即期汇率。 那么非冲销干预的效果如何呢?一般来说,各国央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往往同时追求价格水平和汇率目标。在任何情况下,央行需要兼顾这两个目标,央行为了避免本币汇率升值会接受多高水平的通货膨胀呢?或者央行为了避免通货膨胀会接受多大程度的本币升值呢? 下面,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一期模型。模型包括两个国家——本国和世界其余部分,每个国家都生产单一的同种产品,这种产品或者用于本国消费,或者用于跟对方进行贸易。两个国家都有中央银行,央行出于交易目的创造货币。若货币供给超过了实际现金余额的交易需求,则通货膨胀率会提高。两国的通货膨胀表达式如下: (1)π=[AKm?]-[AKy?]+e -[AKy?]* 方程(1)中,π是国内通货膨胀率是国内货币增长

金融学之货币政策调控

第11章货币政策调控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它有哪些构成要素? 答:(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①货币政策工具;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③货币政策目标。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由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取舍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因而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之间存在一种逆向制约关系。 2.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诸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亦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达到的最终宏观经济目标。 (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 ①稳定币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②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c14895349.html,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 作者:徐礼吏陈杨杨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4年第01期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传统中使用CPI作为衡量社会整体价格水平,其准确性有所下降,且在经济周期中变化也相对滞后。而且,总需求的扩张也并不首先反映在通胀上,而是反映在信贷规模和资产价格上;且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是的工资、价格黏性变大,只是推迟了并聚集了通胀的压力。所以通货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会加剧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两种目标之间的冲突。因此新时期应当打破传统的货币政策机制,将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到货币政策的框架之中,互相协调配合。第一、两种政策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因二者都可以通过调整金融条件对借款人的融资成本产生影响来防范系统性风险。第二、稳定的宏观经济和有效的系统流动性管理保护了金融环境的稳定,货币政策通过建立稳定的经济环境,防止金融失衡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后的严重性,为宏观审慎政策提供支持。第三,金融系统的稳定是货币政策传导得以顺畅的保证,宏观审慎政策所影响的杠杆率、资产价格、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等变量,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影响,央行应紧密联系并及时做出调整。 Filardo(2004)认为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二者结合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多年来以低通胀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实现了通货膨胀率和GDP的稳定增长,但是也存在诸多经济、金融失衡的现象,这些失衡有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宏观稳定框架,使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能够有效地避免失衡。Borio(2009)提出应当用货币政策来解决金融失衡问题,仅依靠宏观审慎政策无法完全解决金融失衡的顺周期问题。Blanchard(2010)认为中央银行监测宏观经济的优势有助于其成为宏观审慎监管的执行者,可以避免在应对危机时产生多个部门的协调问题以及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和风险行为具有潜在的影响。从宏观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的最终目标上看,宏观审慎政策的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一致,都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仍有部分学者认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二者在操作目标上存在一定冲突。Borio and White(2004)认为,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结合可能会导致利益冲突,中央银行对微观金融机构稳健性的关注会影响其宏观政策的实施,且货币政策也无法保证其能实现金融稳定的目标。 一、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 从上世纪70年代到在危机爆发前,新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货币政策设计与执行周期大致为20个月,其政策目标主要关注价格和产出稳定,在应对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方面并不是一个有效政策,因此很少关注金融稳定或其他经济目标,且有学者认为货币政策若能成功保持价格稳定,那么实现金融稳定便是水到渠成,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价格稳定可以促进金融稳定。另有少数研究者认为,货币政策能够影响金融稳定,比如通过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控制或消除金融不稳定。Kannan(2009)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于消除资产价格膨胀的潜在作用,结果显示对于信贷和资产价格泡沫,更强的货币反应能够对抗信贷增长和资产价格上升的加速机制。但是,对于技术冲击,一个标准的泰勒规则仍旧在减少产出和通胀的波动方面做得最好。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毕业论文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毕业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公共管理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下数据来自中央银行的统计或估算和财政 部); 在 现在的经济社会中,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 宏观调控的手段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者都是通 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从而实现宏观调控,使得经济健康的发 展或缓解经济发展的极端现象和失调现象。 要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给经济带来影响,首先要了解其 定义和内涵,以及这两种政策所使用的工具。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 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税收的变动是指改变税率和利率的结构,在 经济萧条时通过减税促进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刺激需求 增加,让经济社会逐步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使经济步入正轨。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 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在经济社会中,投资与利率是成反 比的,即利率越小投资量越大,人们认为此时投资有利可图,所以都愿 意投资。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降低利息率,这时大部 分人只愿将钱用来投资而不愿用来储蓄,所以货币的供给量也就相应的 增加,从而带动社会需求,使经济恢复正常。如果经济社会发生通货膨

胀时,中央银行又可以提高利息率,让人们把钱储存到银行,从而减少流通的货币量,进而减小需求。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税收政策、公债政策、购买支出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政策。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中央银行贷款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等政策 那么2005-2009年间我国实现过那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呢这些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呢 以下是来自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数据;2005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下调到%,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不。同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 2006年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2006年8月19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同时,商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宏观经济学的重点与热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瞩目。中国能够长期保持高增长的速度,通货膨胀又不特别明显,货币政策功不可没。但近几年来,我们明显感觉到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加大,货币政策的效果也趋于不明显,这也招致了不少学者的批判。批判显然不是最好的武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学者的本分。这也是笔者写作的目的所在。同样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近年来对于其作用在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有逐渐弱化的趋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或纷纷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或用其它政策工具代替存款准备金进行货币调控,但在我国,却频频使用这一被称为“巨斧”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应问题,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整中许多现实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弄清影响存款准备金作用效果的体制性和制度性问题,从而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把握方向。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对国内外货币政策实践把握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现实,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做了系统分析。论文力图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从货币的内生性方面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最终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

货币政策相关论文

货币政策相关论文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由于M1数据从1990年才开始公布,故而1979年至1989年的相关数据由M0代替。财政政策变量用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数据表示,并利用HP滤波处理之后得到的周期(Cycle)部分代替。由于货币、财政政策的目标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所以用全国GDP和商 品价格指数以及各省市GDP和商品价格指数作为货币、财政政策的 最终目标变量。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1979-2010年的全国GDP、CPI、商品价格指数及M1、中央政府财政支出、人口数等全国 年度数据;选取各省区的GDP商品价格指数、人口数等地区年度数据。 为了剔除因人口增长快慢而扭曲的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各省区的人均GDP作为区域经济变量数据2。其次,与大部分研 究直接得到各省区物价指数的平均值不同,我们以各个地区的实际 生产总值占四大地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比重为权重,计算 得到加权平均后的各省市商品价格指数(以商品价格指数1978=100 为基准来求实际值)。这一做法提高了物价指数的精确度。最后,对 各变量的实际值进行平稳化处理。 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 (一)平稳性检验 利用VAR模型做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需 满足序列平稳性条件,故利用ADF单位根分析检验各序列的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表明,财政政策变量(CZ)、货币政策变量、四大地区 物价变量(SI_PR_DONG、SI_PR_DONGBEI、SI_PR_ZHONG、SI_PR_XI)、以及四大地区产出变量(SI_GR_DONG、SI_GR_DONGBEI、SI_GR_ZHONG、SI_GR_XI)取自然对数后的一阶差分值满足平稳性条件,且是一阶单 整的 (二)协整检验

货币政策调控

货币政策调控 货币政策理论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 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主要的货币政策理论有以下四种: 古典学派: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名义货币数量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实际工资、实际利率、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变量完全没有影响,货币数量的变化只能引起物价的同比例变化,因此货币政策对调节经济景气无能为力,即“货币中性论”。凯恩斯学派:现代货币政策理论的真正起点,应该是凯恩斯在1933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在该书中,凯恩斯认为,名义收入的变化可以通过利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因此货币在实体经济中并不是“中性”的,同时由于价格粘性因素的存在,市场机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以修复所出现的失衡,需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对

市场失衡进行修正,以减小经济的波动。其政策操作的基本思路是,在经济相对低迷时采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而在经济相对过热时,则用相对从紧的政策来应对。随后,宏观经济政策成为各国政府所倚重的经济 调控工具。货币学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通货膨胀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首要难题时,面对无法解释通货膨胀的凯恩斯学派,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又以现代货币学派的形 式卷土重来,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更是将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推到了一个高峰。合理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卢卡斯为首的合理预期学派给了凯恩斯学派 最后一击,提出没有预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原因,有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完全没有影响。 综观以上各学派的观点,基本结论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政策有效”和“货币政策 无效”两种对立的观点。凯恩斯主义认为能通过宏观政策逆向地调节有效需求以平抑 经济波动;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如

浅谈金融稳定及货币政策的思考论文

浅谈金融稳定及货币政策的思考论文 摘要、金融危机凸显了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职责上的不足,并引起了对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广泛讨论。文章分析了宏观经济学兴起前后中央银行政策目标的变化,并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维护金融稳定的主要工具的利弊进行描述和总结,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金融稳定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小论文 从历史上看,上世纪90年代初及之前,世界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任务集中于利用货币发行、利率等工具和手段促进价格稳定,而在金融系统中,则主要体现为监测和监督支付清算系统以及作为最后贷款人。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并未涉及金融稳定,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政府和研究者认为央行对金融系统的救助将使那些经营状况不佳、甚至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受益,从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及随后的影响,使许多人认为缺乏货币政策配合的现行许多金融监管制度在监测和减轻系统性风险上是失败的,全球政府都开始致力于起草侧重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金融稳定框架,以便于消除可能威胁金融系统整体不平衡和风险集中的因素。但与此同时,一些关键问题接踵而来、若将金融稳定的职责纳入到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其是否会和价格稳定目标形成冲突?若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金融稳定的主要工具,在实施中将面临哪些挑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本文将通过梳理宏观经济学兴起前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变化,引入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分析,并对宏观审慎监管作为金融稳定工具的局限性进行说明,最后提出一些促成金融稳定的建议。 一、宏观经济学兴起前中央银行的稳定任务 中央银行自出现以来,就一直是与政府密切联系的政治产物、获取公众资金作为存款,并借钱给政府;此外,它们在政府章程下工作,从政府授予的权限(如货币发行垄断

试述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应用-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是如何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

试述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应用,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是如何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 答:(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2)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第二,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再贴现率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西方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我国分别称为再贷款和再贷款利率。第三,存款准备率的含义及应用。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要上缴一部分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率。 (3)货币政策的应用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当经济萧条时,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社会上存在失业的压力,政府的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为此就是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所以必须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反之,当经济膨胀时,必须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具体地说,在萧条时,要买进有价证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繁荣时,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结合实际: 由于经济危机刚刚过去(或者说还没完全过去)我国目前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进而降低银行利率以及调整银行间隔夜拆借率来保证充足的货币供给适度扩大借贷规模从而实现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目的对于外向型经济体来说在低利率水平运行对保持本国汇率优势是有利的比如日本长期的零利率政策中国现在基准利率大概是2.4%左右吧相对大部分国家还低很多的。 又例如:2008年底,我国为了抵抗由美国传导至国内的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不断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例如最新的一次应该是2008-12-25从14.%下调至13.5%。同时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09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总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这些货币政策缓解量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量经济的增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