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文章目录*一、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标准*二、小细胞肺癌如何防治*三、小细胞肺癌饮食注意

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标准1、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标准局限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特点是肿瘤局限于一侧胸腔内,包括有锁骨上或前斜角肌淋巴结转移和同侧胸腔积液。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应进一步按TNM分期进行临床分期,以能更准确地对不同期别的病人施以个体化的最佳治疗。局限期SCLC以同步放化疗或化疗、放疗序贯治疗为主,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治疗,同步放化疗应尽早,并应给予预防性全脑放疗,预防性全脑放疗对生

存的益处显着。

广泛期: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特点是病变超过局限型范围。广泛期SCLC以化疗为主,择期行局部或转移灶治疗。

2、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生理

一般认为小细胞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上皮内的Kulchitsky细胞(嗜银细胞),属

APUD(amineprecursoruptakedecarboxylation)瘤。也有人认为其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中可向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干细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分化最低,恶性程度最高的一型。多发生于肺中央部,生长迅速,转移较早。光镜下,癌细胞小而呈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胞浆少,形似裸核。癌细胞密集成群排列,由结缔组织加以分隔,有时癌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成团。电镜观察超微结构,

瘤细胞胞浆中含有典型的轴样神经内分泌颗粒,但颗粒的量多少不等,并证明和5-HT及ACTH有关。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看,瘤细胞对NSE,5-HT,CgA,另有部分病例(10%)对Sy呈阳性反应,证明小细胞癌具有神经内分泌的功能。另外,在同一肿瘤中同时对CK 和EMA呈阳性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3、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原因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SCLC与吸烟关系密切。根据对1970-1999年世界范围内吸烟与肺癌的汇总分析,肺癌与吸烟强度(吸烟量)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SCLC的关系最为明显。

小细胞肺癌如何防治小细胞肺癌的预防胜于治疗,主要分为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针对健康人群,主要包括不吸烟,远离二手烟污染。尽量避免室外空气污染、厨房油烟。选用环保型装修材料。营养均衡,多食谷物、蔬菜、水果。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心理适应力。

二级预防早诊、早治针对高危人群,主要针对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吸烟20年以上,20岁以下开始吸烟机每天吸烟20支以上,经常接触煤烟、煤焦油和油烟者,接受过量放射线照射者(采矿者等)、慢性咳嗽、痰中带血者及有肺癌家族史者。高危人群最好能每年定期全面体检,有条件的行CT检查。如出现刺激性咳嗽、血痰火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医院就诊。

三级预防即康复性预防,小细胞肺癌患者应遵医嘱按期到医院复查。

小细胞肺癌饮食注意得了小细胞肺癌疾病,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临床上证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术后如果有个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补充因手术或放化疗导致的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及白细胞减少症等。通常情况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身体经过手术以后都会变得格外虚弱,而治疗效果则需要特别稳固,所以手术后补充足够的营养可促进患者身体的快速恢复,而小细胞肺癌术后饮食应该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为主要目的,以便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有效防止肿瘤细胞的侵润和转移,延缓恶病质的出现,增强手术耐受力。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专家共识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专家共识(2014)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占所有肺癌的 80%,可以分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腺癌(≥ 40%)和鳞癌(30%),以及较为少见的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LCC)(10%)。随着肺腺癌和鳞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日趋不同,临床强烈要求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 NSCLC 明确诊断。 对于绝大多数手术切除病例而言,经充分取材均能够正确诊断,但病理医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是小活检标本(占 70%)的诊断,此时有效的免疫标志物在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尤显重要。免疫标志物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 NSCLC 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原发癌与诸多类型转移癌之间的鉴别诊断,还在于明确特征性的分子学改变(如 EGFR、EML4-ALK),用于满足 NSCLC 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需要。 在越来越多的免疫标志物中,如何选择简单而有效的抗体(组合)达到对 NSCLC,特别是小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本文综合国内外权威文献形成以下共识。 NSCLC 常用免疫标志物 1. 肺腺癌常用免疫标志物 (1)TTF-1 TTF-1 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5%-85% 的肺腺癌表达TTF-1,且常呈弥漫一致性的强阳性,约 20% 的肺腺癌不表达 TTF-1。TTF-1 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有关,总体而言,肿瘤分化程度越差,TTF-1 越可能表达缺失,具有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Calar 细胞特征的腺癌几乎全部表达 TTF-1,泌黏液性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胶样腺癌等)呈不同程度表达(表 1)。TTF-1 也表达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tumors,NETs)、部分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C)、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AC)、约 50% 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及 90% 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通常认为肺鳞癌不表达 TTF-1。因此,TTF-1 主要用于肺腺癌和鳞癌的鉴别,不能鉴别肺腺癌和肺 NETs。 在非肺源性肿瘤中,除了甲状腺癌几乎全部表达 TTF-1 以外,少量子宫内膜、子宫颈、卵巢、乳腺和结直肠的腺癌也表达 TTF-1。与

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系统

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系统 Authors Karl W Thomas, MD Michael K Gould, MD, MS Section Editor James R Jett, MD Deputy Editor Michael E Ross, MD Disclosures:Karl W Thomas, MD Nothing to disclose. Michael K Gould, MD, MS Nothing to disclose. James R Jett, MD Grant/Research/Clinical Trial Support: Oncimmune Inc [Biomarkers of cancer (Early CDT lung)]. Michael E Ross, MD Employee of UpToDate, Inc. 编辑组会认真审核作者的声明。之间的利益冲突将会通过编辑组对文章以及参考文献的多级审评来解决。所有的作者都必须提供与文章相关的文献,文章以及文献须严格依循UpToDate 的相关的标准。 利益矛盾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所有专题都会依据新发表的证据和同行评议过程而更新。 文献评审有效期至: 2015-01 . | 专题最后更新日期: 2014-07-10. NEWER VERSION OF TOPIC MESSAGE There is a newer version of this topic available in English.该主题有一个新的英文版本。 引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原发灶(tumor)淋巴结(node)远处转移(metastasis)(tumor node metastasis, TNM)分期系统是国际公认的、用于决定疾病分期的系统。这种疾病分期是一种评估疾病范围和程度的方法,用于指导肿瘤处理及判断预后。 在此介绍第7版TNM分期系统及其支持证据(图表 1)[1]。为进行比较,本专题也纳入了第6版TNM分期系统(图表 2)[2,3]。肺癌的初步评估、临床表现、诊断、分期、治疗以及预后参见其他专题。 (参见“Overview of the initial evaluation,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lung cancer”和“肺癌初始评估、治疗和预后概述”和“Overview of the risk factors, patholog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lung cancer”) TNM分期—NSCLC的TNM分期系统根据原发肿瘤特点(T)、局部淋巴结受累的存在与否(N)、以及远处转移的存在与否(M)对肿瘤进行分类。肿瘤的全面综合分期(Ⅰ至Ⅳ期)由T、N、M等级组合所决定。如果在任何一项特征中肿瘤的范围不能进行评估,那么在此特征后附加后缀“X”(例如,TX、NX或MX)。TNM分期系统被用来确定临床-诊断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复治分期和尸检分期。 (参见“Overview of the initial evaluation,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lung cancer”) 修订—NSCLC的TNM分期系统建立在一项回顾性分析所有疾病阶段的不同患 者的生存状况的基础之上。反映了用于特定研究人群的不同的临床评估方法

NCCN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 2020.V1

2020.V1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 1、肺癌预防和筛查(PRV-1) 2、临床表现和风险评估(DIAG-1) 3、初步评估与临床分级(NSCL-1) 4、评估和治疗: ?IA期(T1abc,N0)(NSCL-2) ?IB期(外周T2a,N0),I期(中央T1abc-T2a,N0),II期(T1abc-2AB,N1;T2b,N0),IIB期(T3,N0),IIIA阶段(T3,N1)(NSCL-3)。 ?ⅡB期(T3入侵,N0)和IIIA阶段(T4扩展,N0-1;T3,N1;T4,N0-1)(NSCL-5) ?ⅢA期(T1-2,N2);IIIB期(T3,N2);孤立性肺结节(ⅡB,IIIA,IV期)(NSCL-8) ?多原发灶肺癌(N0-1)(NSCL-11) ?IIIB期(T1-2,N3);IIIC(T3,N3)(NSCL-12) ?IIIB期(T4,N2);IIIC(T4,N3);第IVA,M1A:胸膜或心包积液(NSCL-13) ?IVA期,M1B(NSCL-14) 5、根治性治疗完成后的监测(NSCL-16) 6、复发和转移的治疗(NSCL-17) 7、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系统治疗(NSCL-18) 8、病理检查原则(NSCL-A) 9、手术治疗原则(NSCL-B) 10、放射治疗原则(NSCL-C) 11、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化疗方案(NSCL-D) 12、放疗联合化疗方案(NSCL-E) 13、癌症生存护理(NSCL-F) 14、分子学检测和生物标记物分析原理(NSCL-G) 15、识别转移性NSCLC患者的新治疗的新兴生物标志物(NSCL-H) 16、针对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靶向治疗(NSCL-I) 17、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全身治疗(NSCL-J) 18、分期(ST-1)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第2020.1版对比2019.7版更新内容: 总则:优先分层适用于整个指导方针。 DIAG-2: 脚注j: 旧版:PET/CT检查后怀疑肺癌的患者需要在任何非手术治疗前进行组织学确诊。当不能进行活检时,应该进行包括放射肿瘤科、手术和介入科的多学科评估。 新版:患者在接受任何非手术治疗前,需要先进行肺癌的组织学确诊。建议行多学科评估(至少包括介入放射科、胸外科和介入肺科),以选择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法,或就活检风险太大或难度较大的患者是否可以没有组织确诊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达成共识。 NSCL-1: 最后补充:有关帮助老年人进行最佳评估和管理的工具,请参阅“老年成人肿瘤学NCCN指南”。 NSCL-2:

中国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诊疗专家共识 Ⅲ期NSCLC的分类和定义 III期NSCLC分期复杂,针对不同分期治疗模式不尽相同。共识根据世界肺癌研究会TNM分期第8版将III期NSCLC分为ⅢA、ⅢB 和ⅢC期,根据肿瘤是否具有手术切除的可能性,Ⅲ期NSCLC可分为可切除、不可切除和潜在可切除3类。 ●可手术切除:包括ⅢA N0~1、部分单站纵隔淋巴结转移且淋巴结短径<2cm 的N2和部分T4(相同肺叶内存在卫星结节)N1 ●不可手术切除:包括部分ⅢA、ⅢB 和全部ⅢC期,通常包括单站N2纵隔淋巴结短径≥3cm或多站以及多站淋巴结融合成团(CT上淋巴结短径≥2cm)的N2患者,侵犯食管、心脏、主动脉、肺静脉的T4和全部N3患者 ●潜在可切除:包括部分ⅢA和ⅢB期,包括单站N2纵隔淋巴结短径<3cm的ⅢA期NSCLC、潜在可切除的肺上沟瘤和潜在可切除的T3或T4中央型肿瘤 多学科治疗(MDT)策略 共识提倡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手段,融入多个学科,提供更多高级别的循证证据。 ●建议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患者的治疗策略应由胸外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呼吸内科、病理科和影像科等多学科医师组成的专家团队讨论决定。 诊断分期与治疗前评估 共识强调了进行临床诊断分期的重要性,明确了检查的手段及最佳时间,并提倡针对患者的个体化进行治疗前评估,从而有利于制定适合患者个体的治疗方案。

●临床分期应通过影像学检查、气管镜、纵隔镜、经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超声内镜等检查手段进行综合评估(共识度:95%) ●患者在开始治疗前4周内进行诊断分期;在初始诊断分期时,均应接受脑MRI检查,排除颅内转移灶;对于有MRI检查禁忌证或不可用时,推荐使用增强脑CT作为替代方法(共识度:100%) ●推荐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评估患者合并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再进行肺癌治疗;体力评分状态(PS)影响患者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共识度:100%) 治疗方案 根据肿瘤是否可手术切除,共识针对III期NSCLC患者明确了不同情况下的最佳治疗方案,可参考下方IIIA,IIIB和IIIC期NSCLC患者诊疗路径:

肺癌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解读

肺癌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解读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患者诊断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使用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审核处方事项中正确的是() A .培美曲塞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患者不需要预处理; B .患者发生疼痛时谨慎给与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C .培美曲塞常用剂量500mg/m2;每周一次,28天一个周期; D .培美曲塞是高致吐化疗药物。 2 . (单选题)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紫杉醇+顺铂/卡铂方案,审核处方事项中正确的是() A .为了降低不良反应,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需要给与患者地塞米松 B .用药顺序为需要先输注顺铂,之后输注紫杉醇 C .卡铂(AUC≥4)时为中致吐级别,不考虑患者是否需要预防止吐方案; D .紫杉醇通常在用药之前12及6h给予地塞米松20mg口服,用药之前30~60min 肌注苯海拉明50mg,静脉注射西咪替丁300mg 3 . (单选题)以下关于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处方审核,正确的是() A .开具塞瑞替尼需进行EGFR检测 B .克唑替尼对患者QT间期没有影响 C .患者轻度抑郁,开具奥希替尼时可同时开具圣约翰草提取物 D .克唑替尼适用于ALK或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 4 . (单选题)使用贝伐珠单抗,以下需要关注的要点中,正确的是()

A .如果患者需要手术,贝伐珠单抗停药7天是安全的 B .存在严重出血或近期曾有咯血的情形,应当禁用该药 C .当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根据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调整剂量 D .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应缓慢输注,每次输注时间都不能低于90min。 5 . (单选题)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使用依托泊苷+顺铂/卡铂进行治疗时,以下关于处方审核点,正确的为() A .依托泊苷的剂量一般为80-120mg/m2,d1-3天给药 B .依托泊苷100mg可以使用生理盐水250ml溶解 C .依托泊苷是高致吐化疗方案,患者需要预防用药 D .该方案并无骨髓抑制作用,无需进行该方面的监测及处理 6 . (单选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西他滨+铂类方案,处方审核正确的是() A .一般吉西他滨使用剂量为1000-1250mg/m2 B .吉西他滨的溶媒宜选为5%葡萄糖注射液 C .为了减低不良反应,吉西他滨输注时间60min以上 D .吉西他滨对患者放疗没有影响 7 . (单选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LK检测阳性,可以使用的药物是() A .埃克替尼 B .阿法替尼 C .奥西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的TMN分期

非小细胞肺癌的TMN分期 T ?T0 - 无原发肿瘤。 ?Tis- 原位癌。 ?T1 - 肿瘤大小小于三厘米,且肿瘤未侵犯至其他周边组织。 ?T2 - 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 ?a. 肿瘤大小大于三厘米,但未达T3或T4的标准, ?b. 肿瘤侵犯至主支气管(main bronchus),但距离气管隆凸(carina)超过二厘米, ?c. 肿瘤侵犯至脏层胸膜(viceral pleura), ?d. 因肿瘤引起肺塌陷(atelectasis)或阻塞性肺炎(obstructive pneumonitis),影像上延伸至肺门(hilum),但未影响整半边的肺。 ?T3 - 无论肿瘤大小,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 ?a. 肿瘤侵犯至胸壁(chest wall)、横膈膜(diaphram)、纵隔胸膜(mediastinum plerua)、心包膜(pericardium), ?b. 肿瘤侵犯至主支气管,距离气管隆凸二厘米以内,但尚未侵犯至气管隆凸, ?c. 因肿瘤引起肺塌陷或阻塞性肺炎),影像上影响整半边的肺。 ?T4 - 无论肿瘤大小,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 ?a. 肿瘤侵犯至纵隔腔(mediastinum)、心脏(heart)、大血管、气管(trachea)、食道(esophagus)、脊椎骨骨体(vertebral body)、 气管隆凸, ?b. 因肿瘤引起肺积水(pleural effusion), ?c. 在原发肿瘤的同侧肺有许多散布的肿瘤(satellite tumor nodule)N ?Nx - 淋巴结侵犯、转移未知。 ?N0 - 无周边淋巴结侵犯、转移。 ?N1 - 肿瘤侵犯或转移至原发肿瘤同侧之支气管周围淋巴结 (peribronchial lymph nodes)、肺内淋巴结(intrapulmonary lymph nodes)或肺门淋巴结(hilar lymph nodes)。 ?N2 - 肿瘤侵犯或转移至原发肿瘤同侧之纵隔腔淋巴结(mediastinal lymph nodes)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subcarinal lymph nodes)。 ?N3 - 肿瘤侵犯或转移至原发肿瘤对侧之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 (supraclavicle lymph nodes,无论同对侧)。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3月第17卷第3期 Chin J Lung Cancer, March 2014, Vol.17, No.3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何圆 尤长宣 【摘要】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性死亡的首要因素,发病率、死亡率高,预后较差,急需开发一种新的高效低毒疗法。作为术后辅助或是姑息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免疫疗法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如免疫检测点受体抑制剂(抗CTLA4抗体、抗PD-1抗体、抗PD-L1抗体)、主动性免疫疫苗(L-BLP25脂质体疫苗、Belagenpumatucel-L 疫苗、MAGE-A3蛋白疫苗)、过继性免疫疫苗(CIK 细胞)等,研究表明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缓解率较前提高,前景值得期待,II 期/III 期临床试验亦在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法原理、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及待解决问题作一概述。 【关键词】 肺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Advances in Immunotherapie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Yuan HE 1 , Changxuan YOU 2 1 Graduate Student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Department of Oncology,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hangxuan YOU, E-mail: ycx6026@https://www.doczj.com/doc/8c13707633.html, 【Abstract 】 Globally, Lung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of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ith poor prognosis, which needs some more effective and less toxic therapies. The immunotherapies offer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both the adjuvant and palliative disease settings. A number of promising immunotherapies based on different mechanism have now been evaluated showing an increasing response rate. Moreover, further phase II/III clinical trials will be indicated to explore its value. These includ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nti-CT-LA4 antibody, anti-PD-1 antibody, anti-PD-L1 antibody), active vaccination (L-BLP25 liposome vaccine, Belagenpumatucel-L vaccine, MAGE-A3 protein vaccine) and adoptive vaccination (CIK cell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ill draw a summary on the theory, clinical trials, toxicity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of the immunotherapies in NSCLC. 【Key words 】 Lung neoplasms; Immunotherapies; Progress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grants fro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071847), 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No.S2011010003881), Guangdong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No.2012B031800394), Wu Jieping Medical Foundation Funded Special Clinical Research Projects (No.320.6799.1118)(all to Changxuan YOU). DOI: 10.3779/j.issn.1009-3419.2014.03.17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 o.8107184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 2011010003881)、广东省科技项目(No.2012B031800394)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项目(No.320.6799.1118)资助 作者单位: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级研究生(何圆);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尤长宣)(通讯作者:尤长宣,E-mail: ycx6026@https://www.doczj.com/doc/8c13707633.html, )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首个癌症相关性死亡因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约占肺癌总数80%-85%,吸烟、环境污染(厨房油烟、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构成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接受治疗NSCLC 患者超过40%会出现肿瘤复发,因此晚期 NSCLC 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5%,预后较差[1]。以铂类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治疗NSCLC ,患者肿瘤缓解率仅为20%-35% ,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 mOS )为10个月-12个月,分子靶向治疗与化疗方案相比,可延长NSCLC 患者无疾病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但患者mOS 未获益[2]。因此标准治疗或因严重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骨髓毒性等)或因经济学毒性(分子靶向药物价格较昂贵)已使其处于治疗瓶颈水平,急需开发一种新的NSCLC 疗法。目前免疫治疗NSCLC 在I 期/II 期临床试验中结果良好:肿瘤缓解率提高、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这将为NSCLC 治疗开发新领域。

小细胞肺癌终于有救啦,免疫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小细胞肺癌终于有救啦,免疫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在临床工作中,我所在的医疗团队积累了为数不少的肝癌免疫治疗临床病例,之前我也结合相关文献,向广大癌友介绍了一些以免疫治疗为核心的多种抗肿瘤方法相结合的治疗肝癌成功经验。随着人们对免疫治疗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几乎拓展到各个部位实体肿瘤的治疗领域,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小细胞肺癌是肺癌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占到了整个肺癌人群的15%左右,与其他类型的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极易出现全身转移,患者生存期较短,常规化疗及放疗效果有限,是肺癌治疗中的一大难点。那么,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类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可以从中获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中研究到了怎样的程度?下面,小编向大家梳理一下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最早开展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临床研究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CTLA-4抗体“伊匹目单抗(Ipilimumab)”。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提到(肿瘤科医生带你认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何治疗恶性肿瘤),这个药物可以调动我们体内的幼稚淋巴细胞向成熟淋巴细胞的转化,使T淋巴细胞的数目大大增加,而T淋巴细胞是抗击肿瘤细胞的“主力军”,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2013年欧洲学者首先报道了Ipilimumab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可以延长肿瘤的复发

时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2016年公布的进一步III 期临床研究结果,并没有支持II期研究的结论。因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CTLA-4抑制剂联合化疗可以使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Ipilimumab联合化疗并没有比单纯化疗延长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1]尽管第一类免疫治疗药物并没有显示出在治疗小细胞肺癌上的优势,但是免疫治疗专家并没有放弃对这一未知领域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2016年在肿瘤权威杂志Lancet Oncology上发表了另一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Nivolumab(PD-1抗体,O药)单药或者Nivolumab + Ipilimumab(PD-1抗体+CTLA-4抗体)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结果,发现Nivolumab单药或者Nivolumab + Ipilimumab均可以延长晚期化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双药联合方案可以使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达到30%,这一数据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化疗的疗效。因此,被肿瘤科医生广泛接受的NCCN指南在2017年第一版,将Nivolumab单药或Nivolumab + Ipilimumab作为复发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推荐方案。同年,在美国肿瘤年会(ASCO)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最新数据也得到了公布。结果显示,双药联合的治疗方法,可以使23%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缩小,26%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2年。即使是Nivolumab 单药治疗,也有11%的肿瘤缩小概率和14%的2年生存率。

《2018CSCO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解读之三: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2018CSCO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解读之三: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9-02-26T09:38:51.60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2期作者:陈炎1,陈亚蓓1,陶荣芳2[导读] 现将新公布的《2018 CSCO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关于小细胞肺癌治疗部分的学习体会与读者共享。 1安徽省明光市中医院内科,安徽,明光 239400 2安徽省明光市医院,内科安徽,明光 239400通讯作者:陈炎, Mobile phone: Email:mgyc2394@https://www.doczj.com/doc/8c13707633.html, 摘要:介绍2018年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中关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关键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原发性肺癌;诊断;治疗;指南;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To introduce《2018 CSCO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the treatment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N Yan, CHEN Ya-bei, TAO Rong-fang,Department of Medicine, Mingguang Hospital of TCM, Mingguang,Anhui 2394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Yan Email:mgyc2394@https://www.doczj.com/doc/8c13707633.html, Abs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reatment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from 2018 CSCO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Keywords: CSCO;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diagnosis;treatment;guideline;small cell lung cancer;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现将新公布的《2018 CSCO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关于小细胞肺癌治疗部分的学习体会与读者共享。 1.局限期 1.1 T1-2,N0 ①BS:a手术:肺叶切除术+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2A);+b辅助化疗:依托泊苷+顺铂(2A),或依托泊苷+卡铂(2A);+c术后 N1 和 N2 的患者,推荐辅助放疗(2A);②OS:预防性脑放疗(1类)。 1.2 超出T1-2,N0 PS 0-2 :BS:化疗+放疗: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1类)或依托泊苷+卡铂(1类);②OS:化疗+同步放疗(1类),CR或PR的患者预防性脑放疗(1类). PS 3-4(由SCLC所致):①BS:化疗±放疗,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2A),或依托泊苷+卡铂(2A);②OS:CR或PR的患者,预防性脑放疗(1类). PS 3-4(非SCLC所致):BS:最佳支持治疗.2. 广泛期 2.1 无局部症状,无脑转移 PS 0-2,PS 3-4(由SCLC所致) ①BS:化疗+支持治疗,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或依托泊苷+卡铂,或伊立替康+顺铂,或伊立替康+卡铂(均为1类);②OS:依托泊苷+洛铂,CR或 PR的患者:胸部放疗+预防性脑放疗(均为2A)。 PS3-4(非SCLC所致)BS:最佳支持治疗.2.2有局部症状 2.2.1上腔静脉综合征①BS:临床症状严重者:放疗+化疗(2A);临床症状较轻者:化疗+放疗(2A);②OS:预防性脑放疗(2A).2.2.2脊髓压迫症 BS:局部放疗控制压迫症状+EP/EC/IP/IC方案化疗(2A)。 2.2.3 骨转移BS:EP/EC/IP/IC方案化疗+局部姑息外照射放疗(2A),有骨折高危患者可采取骨科固定。 2.2.4 阻塞性肺不张 BS:EP/EC/IP/IC方案化疗+胸部放疗(2A)。 2.3伴脑转移 2.3.1 无症状①BS:EP/EC/IP/IC方案化疗+全脑放疗;②OS:CR或PR 的患者:胸部放疗(均为2A). 2.3.2 有症状①BS:全脑放疗+EP/EC/IP/IC方案化疗;②OS:CR或PR的患者:胸部放疗(均为2A). 作者单位:1安徽省明光市中医院内科,安徽,明光 239400 2安徽省明光市医院,内科通讯作者:陈炎, Mobile phone:, Email:mgyc2394@https://www.doczj.com/doc/8c13707633.html, 2269 3 SCLC的二线治疗 3.1 于3个月内复发的①BS:拓扑替康(1类);②OS:参加临床试验:伊立替康,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替莫唑胺,异环磷酰胺(均为2A).。 3.2于3-6个月内复发的①BS:拓扑替康(1类);②OS:参加临床试验:伊立替康,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口服依托泊苷,长春瑞滨,替莫唑胺,异环磷酰胺(均为2A).。 3.3于6个月以上复发的BS:选用原方案.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肺癌作为全球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小细胞肺癌是其常见类型,有生长快、容易转移等特点,约占肺癌发病总数的15%。近年来,小细胞肺癌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广受国内外医学工作者关注,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能彻底阐明,关于其治疗方案临床也统一规范。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联合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治疗初期往往效果良好,但患者可能会很快会复发,并产生耐药性,以至于放化疗效果均有限。在这一背景下,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广受关注,但早期研发的靶向治疗药物测试效果不甚理想,迫切需要新治疗手段和新兴靶向治疗药物,以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效果。近年来,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展了诸多临床试验,虽多数结果显示为阴性,但依然为小细胞肺癌的未来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将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进展情况综述如下,为小细胞肺癌未来治疗提供借鉴。 01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生率、病死率首位,依据组织学特征为标准,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虽然仅占全部肺癌类型的15%,但病死率较高,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可分为局限性小细胞肺癌、广泛性小细胞肺癌,前者指肿瘤未超过半个胸腔,平均五年生存率约为10%;

后者指肿瘤转移超过单侧胸腔,约小细胞肺癌的70%,平均五年生存率仅为2%。手术虽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却较少应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局限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采取四疗程化疗,并辅助以2个周期的胸腔化疗。国外主要选用卡铂、顺铂等铂类药物联合依托泊苷的化疗方案治疗广泛性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期化疗效果良好,但耐药、复发率较高,拓扑替康为一种作用机制独特的抗癌药物,是目前国家认可的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实体肿瘤治疗的二线化疗药物,成为多个国家的标准治疗药物,但近期关于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方案基本无明显进展。目前,关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越来越多,其中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策略最受关注,相关学者对这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发了多种治疗药物,且随着相关药物的更新换代,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02 靶向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2.1早期靶向治疗药物 随着对小细胞肺癌遗传突变等知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关于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策略也随之形成,如有学者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络氨酸激酶受体常发生突变,据此研制出的相关靶向治疗药品,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在临床上地应用也均十分广泛。伊马替尼作为络氨酸激酶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慢性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由此推测,靶向治疗药物也可能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学者对激酶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方

2020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要点

2020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要点 2020年6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指南2020年第6版。那么,新版指南中NSCLC精准治疗的药物选择有哪些?NSCLC治疗的进展情况如何?接下来,让我们盘点部分亮点研究,一探究竟。 以下是NCCN指南《2020.V6版》更新的要点(相较于V5版): 靶向治疗 (一)指南建议检测的靶点1:EGFR、ALK、ROS1、BRAF、NTRK、MET、RET

1、EGFR基因突变: 首选方案:奥希替尼(1类);其他方案:厄洛替尼(1类)或阿法替尼(1类)或吉非替尼(1类)或达克替尼(1类)或厄洛替尼+雷莫芦单抗;一定条件下可用方案: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2B类)。 2、ALK基因突变: 首选方案:阿来替尼(1类);其他方案:布加替尼(1类)或色瑞替尼(1类);一定条件下可用方案:克唑替尼(1类)。 3、ROS1基因重排: 首选方案:克唑替尼或恩曲替尼;其他方案:色瑞替尼; 4、BRAF V600E 突变:

首选方案:达拉菲尼+曲美替尼;其他方案:维莫非尼或达拉菲尼;一定条件下可用方案:初始的全身治疗方案。 5、NTRK 基因融合阳性: 首选方案:拉罗替尼或恩曲替尼;一定条件下可用方案:初始的全身治疗方案。 6、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 首选方案:卡马替尼;一定条件下可用方案:克唑替尼或初始的全身治疗方案。 7. RET重排: 首选方案:Selpercatinib;一定条件下可用方案:卡博替尼或凡德他尼(2B类)。 (二)2020年ASCO靶向新进展: 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多项EGFR敏感突变相关研究数据公布。其中,III期NEJ02研究旨在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用于EGFR敏感NSCLC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2,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可明显改善PFS。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发现3,VEGF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对比单药厄洛替尼,PFS和DOR明显改善。目前,奥希替尼已获批用于

小细胞肺癌最前沿治疗综述剖析

小细胞肺癌最前沿治疗综述 一、小细胞肺癌总论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所有新发病肺癌总数的15%~20%。美国监测、流行病、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过去的30年中,SCLC的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中国SCLC发病率虽然 没有经过系统的调查,但总体上没有明显下降趋势,并存在着治疗不规范、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比基础 和临床研究较少,缺少循证医学证据。 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SCLC的治疗也秉承分期治疗的原则,手术仅适用于早期患者,能实施手术的患者仅占全部患者的5%。因此,化疗、放疗仍是SCLC治疗的主要策略。近年来胸部放疗使局限期SCLC 患者的3年生存率大约提高了5%,使胸部复发风险降低约25%,而预防性全脑照射(PCI)治疗也进一步改善了SCLC的临床预后。 在20世纪60年代前,SCLC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远期疗效欠佳。此后两项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否定了手术治疗的地位,化放疗成为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包括外科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目前的共识是,对确定为临床I期(TN)的SCLC患者可行外科切除术治疗,但术前需要进行纵膈01-2分期。 目前,前瞻性临床研究的方向主要围绕Ⅱ~Ⅲ期SCLC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能否获益,以及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孰优孰劣等。 胸部放疗既往局限期SCLC单独行化学治疗的胸部复发率高达 1

75%~90%,上世纪90年代的两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化疗中加入胸部放疗能够延长局限期SCLC患者的生存期。目前化疗联合胸部放疗已成为局限期SCLC的标准治疗。 目前认为,联合胸部放疗的化疗方案以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最具生存获益优势。2002年有随机Ⅲ期临床试验直接对比了EP与环磷酰胺联合表柔比星、长春新碱(CEV)方案的疗效,入组患者中有214例局限期SCLC患者,结果显示EP方案联合胸部放疗的生存获益优于CEV方案。 随着化疗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方案已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采纳为广泛期SCLC的一线方案。对于IP方案是否也能够与放疗联合用于局限期SCLC的治疗,有多项研究初步证实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及疗效。日本西部胸部肿瘤协作组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显示,EP方案联合同步胸部放疗序贯IP方案巩固化疗是局限期SCLC患者的可选治疗方案,但仍需Ⅲ期研究进一步证实。201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IP序贯IP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期SCLC,与EP联合放疗相比有更好的中位生存期(MST)和2年生存率,且毒性可耐受。虽然该研究仅为回顾性研究,病例数较少,尚需头对头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但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带来启示。 据统计,广泛期SCLC胸部复发率超过50%。既往单中心临床试验显示,对于化疗后达到胸外病灶完全缓解及胸部病灶至少部分缓解的患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7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7.4版 目录 ●肺癌的预防和筛查(PREV-1) ●临床表现和风险评估(DIAG-1) ●实性肺结节的随访(DIAG-2) ●亚实性肺结节的随访(DIAG-3) ●诊断评估原则(DIAG-A) ●初始评估和临床分期(NSCL-1) ●评估与治疗: ??I期(T1ab-2a,N0),II期(T1ab-2ab,N1;T2b,N0),IIB期(T3,N0)和IIIA期(T3,N1) (NSCL-2)??IIB期(T3侵犯,N0)和IIIA期(T4外侵,N0-1;T3,N1) (NSCL-4) ??IIIA期(T1-3,N2)和分散的肺结节(IIB、IIIA、IV期) (NSCL-7) ?肺多发癌(NSCL-10) ??IIIB期(T1-3,N3) (NSCL-11) ??IIIB期(T4,N2-3)和IV期(M1a): 胸腔或心包积液(NSCL-12) ?IV期(M1b): 有限病灶(NSCL-13) ●根治性治疗完成后的监测(NSCL-15) ●复发和转移的治疗(NSCL-16) ●转移癌的全身治疗(NSCL-17) ●病理评估原则(COL-A) ●手术治疗原则(NSCL-B) ●放射治疗原则(NSCL-C) ●新辅助及辅助化疗方案(NSCL-D) ●同步化放疗方案(NSCL-E) ●晚期或转移性肿瘤的全身治疗(NSCL-F) ●癌症幸存者护理(NSCL-G) ●针对基因变异患者的新兴靶向药物(NSCL-H) ●分期(ST-1) (杰)肺癌的预防和筛查(PREV-1)

●肺癌是一种独特的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某个行业生产和推销的成瘾性产品。大约85%- 90%的肺癌是由于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二手烟)所致。降低肺癌的死亡率需要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以避免开始吸烟,美国食管和药品管理局(FDA)监管烟草产品以及其他控烟措施。 ●长期吸烟容易导致第二原发癌、治疗并发症、药物相互作用、其它吸烟相关疾病、生活质量降低和生存期缩短。 ●根据美国外科总医师的报告,主动吸烟 (https://www.doczj.com/doc/8c13707633.html,/tobacco/data_statistics/sgr/2004/pdfs/executivesummary.pdf)和被动吸烟都可以导致肺癌。有证据表明,和吸烟者生活在一起从而吸二手烟的人群罹患肺癌的风险上升20%到30%(https://www.doczj.com/doc/8c13707633.html,/books/NBK44324/)。每个公民都应被告知吸烟和暴露于烟雾环境可对健康产生危害、导致成瘾并可威胁生命,政府需要采取恰当的、有效的措施如立法、行政、管理或其他手段以保护所有的公民免于烟草的危害 (www.who.int/tobacco/framework/final_text/en/)。 ●肺癌的致癌物中还含有高度成瘾性物质尼古丁,这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降低肺癌死亡率需要广泛贯彻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AHRQ)指南 (https://www.doczj.com/doc/8c13707633.html,/professionals/clinicians-providers/guidelines-recommendations/tobacco/i ndex.html),以发现、劝告和治疗尼古丁成瘾患者。 ●吸烟者或有吸烟史的人发生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对于这些患者,尚无可用的化学预防药物。如有可能,应该鼓励这些人参加化学预防研究。 ●推荐对选定的高危嗜烟者和有吸烟史者采用低剂量CT(LDCT)进行肺癌筛查(见《NCCN 肺癌筛查指南》)。 ●参见NCCN戒烟指南。 临床表现和风险评估(DIAG-1) 注解: a.多学科评估包括胸外科医生、胸部放射学家和肺科医生共同确定癌症诊断的可能性以及最佳诊断或随访策略。

小细胞肺癌概述

小細胞肺癌概述 以下資訊是小細胞肺癌的概述。如需詳細資訊,請致電1-800-ACS-2345,或瀏覽本協會網站:https://www.doczj.com/doc/8c13707633.html,。 何謂癌症? 當身體某個部位的細胞開始不受控制地生長,即發生癌症。正常細胞會依序規律分裂和生長,但癌細胞不是。癌細胞會不斷增生,最後排擠掉正常細胞。雖然癌症有許多種類,但共通點就是細胞會不受控制地生長。 不同種類的癌症可能有不同的表現方法。例如,肺癌和乳癌就是兩種非常不同的疾病。這兩種癌症的病程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這就是為什麼癌症病患需要針對其癌症種類進行治療。 有時候,癌細胞會和腫瘤分離,經血液或淋巴系統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這些癌細胞可能會在新的部位停留,形成新的腫瘤。這種情形稱之為轉移。以這種方式擴散的癌症稱為轉移性癌症。 即使癌症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它仍就以原發部位稱之。例如,如果前列腺癌擴散到骨骼,仍稱為前列腺癌。如果乳癌擴散到肺部,仍稱為乳癌。如果在治療之後,看來身體已經康復時又發生癌症,稱之為復發。 何謂小細胞肺癌? 註:本文僅說明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的治療與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非常不同,因此小細胞肺癌的大部分資訊並不適用於非小細胞肺癌。如果您不知道自己罹患哪一種肺癌,請詢問醫生,以確定所獲得的資訊正確。

肺癌是肺部病變引致的癌症。為瞭解肺癌,我們先來認識肺部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肺部 肺部是位於胸腔的兩個類似海綿的器官。右肺可分為3個部分,這些部分稱為肺葉。左肺有兩個肺葉,如下圖所示。左肺較小,因為心臟佔用了身體該側的部分空間。肺部負責將空氣送入和送出體內, 吸入氧氣並排出對人體無用的二氧化碳。 包覆肺部的內層稱為肋膜,用以保護肺臟,並可讓肺臟隨著呼吸起伏。氣管會將空氣往下帶入肺臟。氣管分成左右支氣管,而支氣管又分成更小的細支氣管。在這些細支氣管末端是稱為肺泡的小氣囊。 肺癌的發生與擴散 大多數肺癌都發生在支氣管內層,但也可能發生在肺部的其他部位。肺癌通常是經過多年形成的。首先,肺部可能發生癌前變化。這些變化不是塊狀或腫瘤,因此X 光檢查不出來,也不會產生症狀。 經過一段時間,這些處於癌前狀態的部位可能會發展成真正的癌症,它會釋出化學物質,在癌前狀態的部位周圍形成新的血管。這些新血管可供給癌細胞營養,使腫瘤得以形成。最後,腫瘤會越變越大,經X 光便可檢查出來。 過了一段時間,肺癌細胞可能會脫離並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這種情形稱為轉移。肺癌是一種致命疾病,因為癌細胞常在被發現之前即已擴散。 肺癌擴散的方式之一是透過淋巴系統。淋巴管類似血管,但所輸送的是淋巴液而非血液。淋巴液是透明的液體,其中包含組織的廢物和免疫系統細胞。肺癌細胞會進入淋巴管,開始在支氣管周圍的淋巴結以及左右肺之間的區域生長。當癌細胞進入淋巴氣管支氣管肺臟細支氣管 肺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