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浅论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

浅论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深入,监事会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清楚的认识,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首先概述了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其次就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再次提出了国有企业中关于强化监事会地位和作用的几点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促进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事会;地位;作用[中图分类号]F276.1 [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得以有效的实现,就必须注重监事会在企业发展中监督职能的发挥。因而为了更好地发挥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职能,就必须对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并促进其作用得以有效的发挥,为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概述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 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代表公司股东和职工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公司股东权益不受侵犯。监事会与企业董事会经理班子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监事会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 在一般企业中,监事会主要由股东大会选举和企业职工民主选择产生,在国有企业中则由所出资的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派和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由此可见,国有企业监事会是代表出资人即各级政府监督公司董事会和经理班子依法依规正确履行职责的监督机构,与企业董事会、经理班子处于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因而通常企业的董事和经理以及财务负责人员不得兼任监事,否则必须解除原有的职务,以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从而保证监事会能独立的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奖惩和任免意见。 其职能主要在于检查公司董事会、经理班子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规章制度的情况,检查企业财务和经营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及时制止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各种违法违纪和侵犯投资人利益的行为,确保投资人利益。对经营班子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建议。 由此可见,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2 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分析 监事会在一般公司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护投资人的权益,因为国有企业兼负一定的社会公共职责,所以在国有企业里面,监事会除维护国有资产所有人政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经济界十分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是否强大,主要就靠有一批大公司、大集团。人们曲解“抓大放小”的方针,认为应把主要精力投入于搞好大企业、大集团,而不怎么重视搞好中小企业。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后果使我国经济界受到震惊,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率下降、需求难以启动的窘境,促使决策层把更多关注的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问题最初是在1998年4月专家学者讨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出路的时候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重视发挥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吸收劳动力就业、开发新产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我国的企业改革中,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小企业,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各种所有制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中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企业的更要作用和地位具体表现任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反映了经济分散化、多样化性质的内在要求,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先进性、革命性和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中小企业以其灵活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给配套的大企业带来协作一体化的好处,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风险,增强了盈利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余年来,中小企业始终是多数,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而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据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有,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值的30%,工业净增加值的50%,来自于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199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56%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如目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而,经济学家吴敬链曾指出: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建设;企业发展;和谐发展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 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得到长 足发展 , 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正在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不断发展。 【正文】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 , 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 , 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 脑和灵魂的企业,而成功的企业,都是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因此,建塑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这个时代赋予当代国有企业的时代 课题。 当前,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发展:为什么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为什么一些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 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沟通障碍等?事实证明,一个先进的企业有必要也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否则即便在短期取得不错的效益,但最终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劣势,最终导致昙花一现。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文化,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 思上解释,文化是一个动词,无论是“教化”还是“化成” ,都体现了一个行为 过程。“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

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改制以前,我单位是事业单位。由于有财政拨款,所以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工作相对来说就不是很重要。然而,改制后,我单位成为了正统的企业,在新闻宣传方面来看,我们所面对的就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了。与以前相比现在的新闻宣传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 1、更加注重实效,更加务实,目的性更强。 2、肩负着上令下达、下情上传等重要任务。 3、肩负塑造企业形象,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责任。 因此,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非常重要。 依据六分公司的现实情况,针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上述特点,在具体操作上有以下几个着手点: 1、快速反应,贴近职工,深入理解企业精神。由于我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由行政办公室分管,在人员上也没有相应的专职宣传人员。所以在新闻的采集和政策宣传方面有短板。针对此,新闻宣传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新闻敏感性,在与野外一线职工的接触中快速发现新闻点并写出新闻稿件。另外还要深入理解企业精神,把握舆论方向并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出企业精神。 2、求真务实,深入理解和宣传我公司的各项精神。新闻,由事实说话。在日常工作中在上令下达的同时更要做好上情上传的工作,将在日常新闻采集过程中收集到的“民意、民怨”整理上报至管

理层。 3、紧抓企业文化,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企业形象的树立有企业内部文化和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知名度。在紧抓内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同时,加强对外的宣传报道。多做向总公司(局)和社会媒体投稿,逐步建立我单位的社会形象,提高知名度。 新闻宣传可以说是企业的形象展示,而舆论引导就是企业稳定的基础了。一个小小的事件,在没有或者不正确的舆论引导下就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没有一个清晰的思想认识,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宣传队伍,没有一套系统的工作规程,舆情引导工作无从谈起。做好新时期企业舆论引导工作,不仅关系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而且关系到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认清形势,沉着应对,紧紧围绕企业工作全局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综上,我们应该在坚持做好新闻宣传的同时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宣传企业精神,减少不和谐的声音。

企业员工素质教育

企业员工素质教育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越高,就越容易获得成功。那么身为金玉普惠的一名员工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呢?我认为只有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 员工素质教育是“创争”活动的一个长效机制;是为职工终身学习打造的一个平台;是维护职工生存发展权的一项具体措施;是推进文明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员工素质教育达到为企业谋福、使职工得利、让社会获得长久效益的最终目的。 政治理论的学习是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手段,我们积极推进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例会及党小组活动制度,要求大家勤奋学习、提高认识、增进交流、促进提高,深入学习贯彻好党中央最新精神,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也认真学习落实文件精神,用新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新的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学习,大家普遍反映收获很大,纷纷表示要在工作中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行为,充分发挥好党员在参与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方面的带头作用,增强加快企业发展步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我院的改革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把培养员工的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 企业的凝聚力来自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员工的思想教育与企业精神结合起来。

一是进行企业思想和企业文化教育,企业要有自己的奋斗口号和目标,作为全体职工共同追求的理想。我们以企业精神和宗旨作为在全体职工中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共同基础,企业理想和企业精神作为“企业之魂”,成为企业群体意识的核心体现。 二是进行集体荣辱观的教育,把集体的荣誉归功于广大职工,教育职工以企业的荣誉引以为豪,为企业争光,以企业落后作为自己的耻辱,使职工在思想、行动上关注企业的荣辱兴衰,把企业的命运和自身的利益密切联系起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统一职工思想认识,教育职工正确看待企业发展形势,增强荣辱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提高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要让职工明确当前工作任务,真正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工作中来。 三是制定良好的荣誉激励制度,使得职工学有榜样,比有目标。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给予必要的精神奖励,是很好的激励方法。因为这可以体现人对尊重的需要。在荣誉激励中我们还注重了对集体的鼓励,以培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三、转变人事管理的观念,树立职工主人翁意识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生产力。我们建立了以“尊重、发展、激励、约束”为四要素的人才资源管理制度,实现了民主管理机制,形成了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体系,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在企业科学化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和重视。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或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凡是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发挥得好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也比较高。因此,对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的认同是实现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关键性因素。为什么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呢?这不是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同人自封的,而是财务管理自身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1.财务管理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从学科理论上讲,财务学产生于经济学之前,有关资本、资金循环周转,货币、计价、利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表面上表现为财务学和经济学共有的内容,但其实质是财务学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不能把财务学与经济学关系和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简单地对比,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的内容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不容质疑的。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资金运动增值的过程,财务管理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然而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企业科学化管理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才行。 2.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综合性反映 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大都可以资金运动中综合反映出来,而通过合理地组织资金运动,又可以对企业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财务管理的各项价值指标,是企业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将企业生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并深入分析,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加强成本管理,以更低的耗费获取同样或更高的收益。所以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科学管理中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求生存,取得利润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如生产、质量、销售等管理工作,而这些管理工作的轴心是财务管理,它们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 3.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 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搞好财务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企业资金运动过程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无论是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还是资金的补偿,经营成果分配都离不开财务管理。也就是说,财务管理可以把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纳入管理范围,它融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这种管理上的优势,同样是企业其他任何一项管理所无法替代的。 (二)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作用 1.管理资金的运作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资产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无形资产以及递延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中要破除只讲满足需要,不讲采购成本和资金占用的观念。要树立低价少储的观念,使得储备的物资既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节约占用资金;要抓好固定资产的管理,避免资产的闲置与流失,同时盘活闲置资产,使其保值增值,给企业带来效益;要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形象与信誉,是给企业带来效益的重要保障;要树立极强的经济意识,让企业的资产活起来,流动起来。另外,还要

企业文化与制度协同.doc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实质上,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既存在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1、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 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人物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的形成。 2、制度与文化的表现形态不同 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 3、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 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 4、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 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比如,企业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先定一项制度,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内涵,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是参与文化。 5、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 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 二、如何保持制度制定与文化理念的一致性

员工素质教育培训资料

员工素质教育培训资料 同一件事,不同素质的人来做效果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理解素质的概念,一个人的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素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职业的人应有不同素质要求。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加强员工之间工作交流与学习,同时鼓舞广大的员工永远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工作,特作以下素质教育课程培训: 一、永远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工作 精神状态是如何影响工作的,不是任何人都清楚,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愿意跟一个整天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没有那一个老板愿意提拔一个精神萎靡不振,牢骚满腹的员工。 美国微软公司的招聘官员曾经对记者说:“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讲,我们愿意招的‘微软人’,他首先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对公司有激情、对技术有激情、对工作有激情。可能在一个具体工作岗位上,你也会觉得奇怪,怎么会招这么一个人,他在这个行业涉猎不深,年纪也不大,但是他有激情,和他谈完之后,你会受到感染,愿意给他一个机

会。” 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工作业绩,而且还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刚刚进入公司的员工,自觉工作经验缺乏,为了弥补不足,常常早来晚走,斗志昂扬,就算是忙的没时间吃中饭,依然很开心,因为工作有挑战性,感受也是全新的。 这种工作时激情四射的状态,几乎每个人在初入职场时都经历过。可是,这份激情来自对工作新鲜感,以及对工作中不可预见问题的征服感,一旦新鲜感消失,工作驾轻就熟,激情也往往随之湮灭。一切开始平平淡淡,昔日充满创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完了即可。既厌倦又无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不清楚究竟怎样才能找回曾经让自己心跳的激情。在老板眼中你也由一个前途无量的员工变成了一个比较称职的员工。 所以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是保证你工作激情的有效方法。可是这谈何容易,不管什么工作都有从开始接触到全面熟悉的过程。要想保持对工作恒久的新鲜感,首先必须改变工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的认识。把自己的事业、成功和目前的工作连接起来;其次,保持长久激情的秘诀,就是给自己不断树立新的目标,挖掘新鲜感;把曾经的梦想拣起来,找机会实现它;审视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着没有处理,然后把它做完……你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后,自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地位及意义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 地位及意义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当今中国市场经济中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种,从国有企业来看,首先,国有企业可以一段时期内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或是改善一个国家国际市场竞争地位的有效手段。其次,国有企业可以解决某个时点上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平抑经济周期的大起大落。可是,从国有企业的不足上来说,其一,国有企业治理改革不彻底,组织结构尚待优化。其二,过于强调经济目标,忽视国有企业的非经济目标。其三,过于依赖制度优势,软实力发展不足。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我们的国有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特别是通过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经济时,也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则出现和发展了民营企业,这样也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反观民营企业,其优势在于:1.有利于分配资源,优化产能。2.中国经济内需的增加必须靠民营经济的扩大。民营企业更能合理分配资源和经济利用,并且能很有效地成为消费增长的动力,拉动内需的增长等等。但是,辩证地来看,民营企业也有它自身的不足,比如:1.产权结构不合理和产权关系不明确。2.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3.政策支持不到位,私有财产的合法地位不明确。4.我国要素市场发育缓慢以及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等也制约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从这一方面来

讲,我国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存在,协调发展,共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发挥各自的特点,完善资源利用与分配,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从商品经济学中所论述的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来讲,首先明晰价值规律的含义: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其作用表现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共存,很好地解决了社会资源的分配,使利用率更高,发展迅速。2.自发地激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各种企业之间的竞争,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规律,效率低下的企业则会被淘汰,这样,在良心竞争下,国企与私企会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为了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劳动生产率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不同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同,两种企业的存在可以很好地调节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对于国企会造成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则民营企业的存在很好地平衡了这一消极后果。而比如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配置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都在二者共存中协调着,平衡着。因此,可以这么总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概念和小企业的特点和作用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概念和小企业的特点和作用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界定标准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迅猛地发展起来,越来越表现出惊人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企业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小企业呢?理论上讲,小型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中、小三种企业类型的划分,但在确定大中小的标准上,应当使用一个相对性原则,即企业所处的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划分的标准就不同。美国和英国在定义小企业时,既有定性标准又有定量标准;有些国家则直接采用定量标准来定义小企业,如日本、德国、意大利等;我国在2002年6月29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同时该法还规定,我国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来划分。 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新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正式出台。针对标准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不但包括了工业,而且进一步包括了第三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因此从法律角度上的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更加准确的界定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范围。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对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的作用 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在扩大就业,活跃城乡经济,满足人民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还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浅析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析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企业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经营者的主观意愿融合于企业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教育与氛围,这也是企业文化最初的表现形式。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迁,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出现分离,从而出现了专门从事企业经营的人员即现在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实现对于企业更好地管理,这些企业的管理者便在企业之中自上而下创设了一种适合工作的良好氛围与环境,从而形成了现在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我国的众多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不仅仅依靠经济硬实力水平的增强,同时也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本文正是对于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予以论述。 一、企业文化理论概述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 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指依托于企业管理的主体意识,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为最终目的的一种萦绕于企业各个环节的文化形态的集合。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并非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思想观念简单地加和,而是一种具有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的意识体现。从某种层面来讲,所谓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指企业管理的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文化,它具有自己的群体意识与奋斗目标,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文化,因为它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离开了企业的经济活动,那么企业文化也将不复存在。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纵观企业文化,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有五大功能即: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与辐射功能等。 所谓的凝聚功能就是指企业文化能够将企业内部所有的员工团结在一起,使其奋斗目标更为一致与明确,将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同企业整体的利益紧密相连,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企业内部上下更为凝聚。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所体现出来的企业精神都能够我企业与员工的发展指明方向,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坚持正确的道路为之奋斗。 企业的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于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以及对于优秀员工的奖励等,通过对其精神上的激励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智慧,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的发展。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指在发挥其导向功能的同时,对于那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予以制度上的约束,从而纠正员工的不良意识与观念,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明确工作的意义与方法。 辐射功能则是指优秀企业文化对于社会大众所显示出来的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文化的辐射作用,扩大企业对于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为企业建立自主品牌奠定基础。 二、关于良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应对策 (一)始终坚持企业文化建设路线

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新形势下,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和动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接下来,经理人网编辑就和大家具体谈谈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话题。 首先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就是说,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初,就存在了企业文化。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信念的力量,也是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的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的文化优势,成为企业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无形力量。 新形势下建设企业文化有哪些措施和途径呢? 第一,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说,是企业家的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来管理的,所以,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建设企业文化的见解和其独具个性及前瞻性的管理意识。只有通过其长远的目光、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才能不断推动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要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更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 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能够达到增强企业内聚力、加强职工自我控制、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所以,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可实现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表时间:2009-05-26T15:00:47.48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4月下旬供稿作者:胡岁才 [导读] 从管理体制、创新能力、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办法。 摘要: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入手,分析了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体制、创新能力、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1 中小企业的界定 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目前世界各国(地区)所设定的参照系标准各不相同。美国通常把员工在500人以下的企业称为小企业(small business),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小企业[1]。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出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下发了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的中小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企业标准的下限,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订大中小型企业的统计分类,并提供相应的统计数据;国务院有关部门据此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不再制订与《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不一致的企业划分标准;对尚未确定企业划型标准的服务行业,有关部门将根据2003年全国第三产业普查结果,共同提出企业划型标准。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该规定适用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 由此认为,我国中小企业是指根据企业的出资人的多少、经营活动的范围、与同行业大企业的比较、固定资产和企业员工规模划分的一类企业形态,具体是指那些企业的出资人是个人或一个群体、经营活动的范围除了营销活动均在本地进行、与同行业大企业的比较,规模相对较小、固定资产低于40000万元、年营业额数少于40000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 2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生活时报》的“美国的中小企业”一文报道,美国的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99%的雇主,雇用了52%的工人,38%的高技术行业的工人,提供了51%的私营企业的产值,是新工作机会的源泉[3]。美国90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目前被统计的1800万家欧盟企业中,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1792.4万家。中小企业的总产值占欧盟总产值的55%,吸收就业人数占到欧盟就业总人数的70%。日本拥有近650万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全国职工人数的78%。在1998年,英国中小企业几乎涉足所有行业,创造了1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产值占到除金融业以外英国GDP的42%。台湾,由于以灵活、机动的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支柱,成为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地区之一。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合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我国2003年6月底时的全国城乡全部,中小企业为1163万个,而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推算,目前应当有832.4万个中小企业[4]。中小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创新的主体。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协调运行的基础性力量,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还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3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尽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地位,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然,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还有环境的因素。 3.1 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家长式管理妨碍企业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经过是国有、集体、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完成的,一般实行的是家族企业制度,企业主要职务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权集中于企业主,企业行为主要以伦理道德规范来替代经济行为规范的制度。它不适于企业规模扩大发展后的经营管理的需要,限制了企业向较大的规模发展。 3.2 中小企业普遍生产技术落后,创业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中小企业自身固有的劣势,决定了多数中小企业无法独立地生存,而必须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成为大企业的配套企业或附属企业。中小企业自身也在搞“小而全”,盲目追求独立经营,不切实际、不顾条件地同大企业竞争,往往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举步维艰,甚至遭到淘汰。 3.3 融资难仍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无法成为沪深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需要在深圳中小板市场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目前的中小板规模层次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现行的中小企业上市门槛还相对较高。按照规定,企业发行上市的量化要求包括: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另外,上市周期长、成本相对高、融资规模小、再融资程序复杂等,也阻碍了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热情。根据这一规定,在全国2200家符合中小板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中,截止2007年10月1日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仅仅只有174家;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4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4.1 由于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是通过转改制而出现的,即通过“官造民营企业家”演变而来的,规范家族制企业的管理,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建设:①政府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扶持力度要持续加强。一是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的保护力度,让家族制企业的建设能走向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规范市场,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竞争的卖方市场,建立一个文明的消费市场,倡导品牌消费意识。②在政策上制定优惠的发展政策,如企业利税改革、企业融资等方面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向产业升级转变,走规模经营、高效发展的道路。③家族制企业要转变思想。排除"家长制"观念,接受先进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思想文化,紧随时代脉搏的跳动,走科学、民主、创新求变的发展道路,用制度管人。 4.2 积极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技术创新,实施专业化生产,实现“小而专”、“小而特”、“小而优”、“小而强”,使人力、物力、财力得以迅速集中、快速反应,将是企业具有参与合作资格以及实施敏捷制造的前提。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才是创新能力的主体,企业核心能力的实现必须通过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和激发人力资本效益增量来达到。为此一方面要求企业完善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软实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符合自己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管理者确认企业发展的目标,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从而促进企业健康长久的发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概念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我们常说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1)物质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产品包装、产品外观等;(2)制度文化,是指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规章制度,包括奖励制度、惩罚制度、人事制度、考勤制度等;(3)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员工的精神面貌,以及企业的整体容貌,比如企业领导或员工的道德修养、个人素质、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企业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漫长的工作活动和企业氛围中逐渐形成的,相对于公司具体的制度而言,企业文化其实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标志,展现一个企业整体的状态和要求。员工的素养和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倡导精神都会传递在企业文化上,在大家相互交流、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塑造着企业文化。不同的团队就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文风,不同的管理体制就会有不同的企业体系,它包含着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式、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它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 2.企业管理的概念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管、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成。企业管理主要依靠根据企业自身特色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来实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管理,从宏观来说,制定精准的战略目标,是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一个好的战略目标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正确的道路上长远的发展下去。从微观来说,企业管理可以渗透企业的每个角落,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也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员工的工作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企业管理涉及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营利润,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日常的企业管理。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的发展犹如一棵成长的小树,要想变成参天大树,就需要不断地扎根、不断地开枝散叶。企业文化就像是肥料,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催化剂,帮助企业建立牢不可破的框架。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不仅可以创造个人价值,还可以提升企業的综合实力,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1.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标签:新形式企业文化意义和作用 1 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被该企业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企业形象、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同时还要靠用一种精神去统一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在于用一种无形的、精神的东西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职工的行为价值观念。通过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活力,使每一个企业职工都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优良作风、礼仪风俗、行为规范、标识、英模、环境、传播网络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企业的发展,根本的因素是人,是企业的职工。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在更高层次上挖掘人的潜力和潜能。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尔现象启示我们: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2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观因素 2.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