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一年级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谢显怀

一、选择题(25个,每个2分,共50分)

1.如图是张乐平创作于1937年8月的时事漫画《杀鸡儆猴图》,

图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

①体现了日军对南京居民凶残大屠杀

②表现了中国军队对日寇打击之沉重

③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④肯定了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战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马克思认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的灭亡的。”下面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的失败

B.巴黎公社的失败

C.辛亥革命的失败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

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C.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D.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4.“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5.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票决进行明确。这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

A.健全各项法律制度B.人大制度得以恢复

C.逐步完善民主制度D.确立依法治国理念

6.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得出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B.“一国两制”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C.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既定方针

D.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7.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下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

B.1946年的联合国

C.1949年的北约

D.1967年的欧共体

8.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9.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从欧共体到欧盟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10.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

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战后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不得不重建。”当时“重建世界”的原因不包括()

A.原有世界体系遭到破坏

B.美苏在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C.美苏意识形态对立加剧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12.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

A.主要体现了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有利于东西方之间的和平共处

C.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D.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13.1950年6月28日,经蒋介石授权,国民党“外长”叶公超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但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之立场。他特意在声明中表示:“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一部分”,“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毛泽东看到叶公超这个声明后说,“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好”。这表明毛泽东()

A.支持蒋介石当总统B.称赞蒋介石一个中国的立场

C.同意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D.认为新中国的建设急需一个安定的环境14.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①大国强权②两分天下③冷战对峙④美苏争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

15.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16.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17.1946年底到1947年初,有人向欧洲民主国家的所有议员发出了一封通报信,向他们提出了这一问题:“你们是否支持在联合国范围内建立一个欧洲联邦?”在4256名被问到的议员中,有1818名给予了回答,其中1766名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由此可知()

A.欧洲的联合有着深厚政治基础B.二战促进了欧洲联邦的形成

C.联合国是欧洲联邦成立的保障D.欧洲的选民关心欧洲的联合

18.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B.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19.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20.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21.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B.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

C.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第三世界国家期望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事业

22.1992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但此后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这主要是为了()

A.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B.集中精力发展市场经济

C.保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D.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

23、“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4、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

A、它当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它不和美苏大国结盟,只和发展中国家结盟

B、它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力的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权极化的趋势

C、20世纪70年代它已和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D、中国已经成为其重要成员

25.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材料题(共3大题,共50分)

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国共产党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抗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3月17日)(1)“平津危急!华北危急!”的背景是什么?1937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变”?这场事变标志着什么?(6分)

(2)为了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什么战线?按照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领导的军队改编后的名称是什么?(4分)

(3)从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哪四次会战?(4分)

(4)国共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各是什么?两条抗战路线存在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7.(18分)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认为自己居天下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

——《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

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

——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中国提供了效仿的榜样。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

——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50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问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并简要分析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的变化。并从美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6分)

28.(14分)“主义”表示对事物的主导,往往被国家或国家集团等用于表达其强烈推行的主张,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关系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1957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关于中东的特别咨文……主要内容是:由国会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中东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总统有权应这些国家的请求提供武力援助,只要这些国家面临“国际共产主义控制的任何国家的武装侵略”。……以后这个中东政策纳也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

——百度百科《艾森豪威尔主义》【材料二】“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布什宣布,其政府所关注的焦点将是摧毁恐怖分子的网络,这场战争“不仅是美国之战,也是世界之战”,任何国家都必须做出选择:或者站在美国一边,或者与恐怖分子站在一起。“从现在起,任何继续庇护或者支持恐怖分子的国家都将被美国认定为敌对的政权。

——袁征《“非友即敌”——美国推出“布什主义”》【材料三】奥巴马主义

注:“轻轻的走,慢慢来,好好想,建立联盟并带上一根大点儿但别太大的棒子。”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它是美国二

战后什么政策的延伸?(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推行“布什主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杜鲁门主义”和“布什主义”产生的催化剂分别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从“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到“布什主义”的变化指出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4分)

(4)综上所述分析,为了应对国际关系的新发展,中国应采取怎样的外交措施?(2分)

2018届高一年级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答案

26.(18分)(1)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新四军(3)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4)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27.(18分)答案:(1)《南京条约》(2分)。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现代外交转变。(2分)

(2)变化:由敌视(对抗)到缓和(正常化)。(2分)

原因: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面临西欧、日本的挑战,世界霸主地位动摇;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答出四点即可)(4分)(3)原因:中国政府接受国际分工的理念;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奉行不结盟政策;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或国家利益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国际环境的改变。

(任答四点即可)(6分)

28.(14分)(1)实质:遏制共产主义,谋取地区霸权,进而称霸世界;(2分)

政策: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2分)

(2)主要目的:借反恐谋求单极霸权;(2分)

催化剂:二战后美国实力的膨胀和9·11事件;(2分)

(3)变化:由单边主义到多边主义(从独霸世界到以其为首称霸世界);(2分)

立足点:美国国家利益;(2分)

(4)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务实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分,答对两点给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