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转向理论的出场路径及其范式革新意义

空间转向理论的出场路径及其范式革新意义

空间转向理论的出场路径及其范式革新意义
空间转向理论的出场路径及其范式革新意义

Advances in Philosophy 哲学进展, 2020, 9(3), 97-102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8113671250.html,/journal/acpp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113671250.html,/10.12677/acpp.2020.93015

空间转向理论的出场路径及其范式革新意义

范甲乙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0年8月7日;录用日期:2020年8月20日;发布日期:2020年8月27日

摘要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发生了一场名为“空间转向”的范式革新,“空间”在学界的理论反思中重新回到研究的视野中。以列斐伏尔、福柯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从身体空间、城市空间与全球化空间等不同角度中展开了对空间问题的探讨,深刻改变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思维方式,将旧有的历史性思维转向横向的空间思维。由此,在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超越过程中,空间作为打破现代性统治的观念武器,其背后关联着的后结构主义试图改造结构主义的愿景,也使空间转向理论成为了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超越过程中的一把关键钥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思想家走出现代性窠臼,发掘新的社会理论,开展范式革新的基点。

关键词

空间转向,列斐伏尔,现代性

The Approach of Spatial Tur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Paradigm Innovation

Jiayi Fan

School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ST), Shanghai

Received: Aug. 7th, 2020; accepted: Aug. 20th, 2020; published: Aug. 27th, 2020

Abstract

In the 1960s, a paradigm innovation called “Spatial Turn” took place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space” returned to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in the academic field of theoretical reflection. A group of thinkers represented by Lefebvre and Foucault discussed the space issue

范甲乙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uch as body space, urban space and global space, which profound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 of humanistic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turned the old historical thinking into horizontal spatial thinking. Thu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ty of mod-ernity, the idea of space as to break the rule of modernity weapons, behind the associated with structuralism after trying to transform the vision of structuralism, also make the spatial turn be-come the postmodernity of modernity beyond a critical key, in the process of mold to some extent, become the western thinkers out of modernity, explore new social theory,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paradigm.

Keywords

Spatial Turn, Henri Lefebvre, Modernity Array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s://www.doczj.com/doc/8113671250.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怎样去理解超脱了传统时空观的现代空间问题?怎样界定空间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视野中的重要程度?日常生活中的身体空间,作为权力斗争场所的城市空间,以及资本主义无止境扩张下的全球化空间,都在改变着现代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也让每个个体在时代剧变中感到无所适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不同学科中都发生了一场名为空间转向的范式革新,空间随之重新回到研究的视野中。“空间转向”是一种对现代性及其人文社会科学危机进行反思的理论动向[1]。列斐伏尔、哈维、福柯、德里达等思想家都在这一思潮形成的过程中提出了独有的理论见解,不管是列斐伏尔对寻求城市权力并建立公平的新型城市空间的期望,抑或是福柯从权力与身体的互动形式中对空间展开的考察,再或是哈维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其最终目的都指向社会性空间这一特殊形式是如何造成并深刻影响了现代生活的转型。因此,谨慎分析空间对资本主义与现代性发展的影响逻辑,对批判理解现代性在新时期的发展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2. 空间转向理论的出场路径

“这是起始于柏格森还是更早的时候,空间被看作是僵死的、刻板的、非辨证的和静止的东西。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辫证的”,正如福柯所言,19世纪的思想理论一直以来陷入历史维度的窠臼之中,时间几乎占据了哲学的全部研究领域,对于物理学科的探索消解了人类对于空间的一切浪漫想象,将其割裂成为空洞的,无意义的,纯粹物理上的体积单位。在这种想象中,一所空无一物的旧房间失去了作为人所居住过的证据的意义,怀念与寂寞的情绪不再作为能指意义链中的一环而存在,所指被谋杀了。

本应该与时间并行的空间线索逐渐消磨在了历史的夹缝中,仅仅出现在思想家们皇皇巨著中的只言片语里。“资本越是发展,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在马克思“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观点中,空间仅仅作为阻碍资本主义无限制扩展的一项条件存在,而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与资本的贪婪,空间最终会让步于对于资本再生产过程无比珍贵的时间,地球将变为地球村。

范甲乙

当地球压缩为地球村,社会与人会变成什么样?在地球村这一概念被其创始人马歇尔·麦克卢汉于1964年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申》中提出的10年后,空间转向的奠基人之一列斐伏尔出版了《空间的生产》,这本作为空间转向起点的著作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空间化阐释并系统讨论了空间的概念。在列斐伏尔将目光放在空间领域后,吉登斯,布迪厄,大卫哈维,苏贾,福柯,德里达等一批思想家投身到空间研究中。虽然他们的研究方向松散的分布在地理学,语言学,现代性等问题上,但在面对上世纪60年代思想与现实世界的剧变时,他们共同组成了空间转向的共同体。

一方面,欧洲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化,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城市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法国乡村人口仍占法国总人口数量的近一半,但自1945年起,至1975年左右,出现了被称为“光辉的三十年”的时期,这是法国有史以来在城市化、经济与社会发展上进步最快的时期,法国的城市化率由1946年的53.2%陡增至1975年的72.9%,城市化不可避免地使大量人群失去了世代居住的乡村,搬进彼时公共设施尚不完善、令人感到肮脏拥挤的城市。而伴随着大量新兴城市的出现,环境意识、财政税收、基础建设与城市规划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面对这些问题,列斐伏尔从空间视野出发,阐释了日常生活批判、都市革命、空间的生产以及消费社会等问题。

另一方面,全球化问题也成为了空间转向的动力之一。大卫哈维提出:“全球化”术语的兴起所预示的事情之一就是深刻的资本主义地理重组,使许多关于“自然”地理单元一一资本主义历史轨迹发展于其中一一的假定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2]。他将目光放在了资本主义全球化,从空间的角度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哈维受到列斐伏尔的观念的影响,认为空间对于资本积累与资本循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资本主义无节制扩张的过程中,一方面权力被资产阶级安放在各个空间内部以维护统治,另一方面,借助电话、公路、铁路等新出现的科学技术手段资本阶级对外扩张速度也爆炸性的增长了。全世界的空间皆已成为资本主义的市场,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得以通过自身的扩张转移到了外部空间,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当越来越多的空间得以重组,成为一种“时空的压缩”时,政治文化与经济层面随之涌现出新问题便迫切需要人们改变旧有的观念,以全新的空间视角分析问题。

3. 空间转向理论的三重展开形式

3.1. 身体空间

同空间概念一样,“身体”这一概念在二十世纪后日益成为一种文化表征,一种关联着生活实践的更具有内涵的东西,而非纯粹在生理意义上存在的物质肉体。无论是从身体作为与空间接触的第一层媒介的角度出发,还是将视野放在权力对身体的规训中,抑或是在人通过身体实际嵌入到社会空间中与世界进行探索交换的观点中,身体都不能与空间完全割裂。可以说,在空间转向下社会理论的研究视阈里,身体作为个人与空间对话的直接核心,不可避免的。

位于空间与权力的话语的真正核心处的乃是身体,列斐伏尔继承了马克思将身体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的观点,他将身体置入社会中,考察身体与空间中间相互纠缠的复杂关系。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列斐伏尔探讨了身体作为将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两者连接起来起到的中介作用,身体不再是冷冰冰的肉体,个人的欲望与感知得以凸显,在碎片化的日常生活中体验着快感与异化,正是这种身体才具有的能量与激情让生命得到了创造力,对空间进行创造,摆脱资本主义制定的空间规则的束缚。

福柯则是从权力与身体的互动形式中展开考察,在《规训与惩罚》的文本中,福柯通过将监狱,刑法,精神病与性纳入权力对身体的生产之中。不同于古代权力粗暴的对身体进行惩罚并将这种肉体的痛苦暴露在人们面前以展示自身的威慑力,现代社会对人权的关注与重视导致了权力试图寻找一种更加隐蔽与精巧的方式作用于身体。在长时间不间断的渗透中,现代权力利用各种巧妙地形式对于人进行规训

范甲乙

与塑造,规划和训练代替了粗暴的惩罚,无处不在的权力以现代性的形式展开,在政治经济中无处不在,甚至“整个社会就是一所监狱”,人无往不生活在监狱的规训之中[3]。

面对权力对身体的渗透,如何去改变自己的身体,将其当作宝贵的艺术品去珍惜,即成为了现代个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说,在空间与人的复杂关系中,身体成为了我们得以理解这种复杂关系如何运作的一个切入点,今天无处不在的消费主义,即是在告诉我们面对权力与资本对个人的异化,身体的欲望与冲动也成为了消费社会构建的帮凶,怎样在这种关系中找寻身体对规训的反抗精则是我们今天所需着重考察的要点。

3.2. 城市空间

城市显然不是权力运作的唯一空间,大量的乡村与城乡二元结构也是需要纳入空间视角考察的领域。

但就空间转向思潮来说,城市空间问题更受研究者们的青睐,而城市之外的居住空间也为今后的空间转向研究提供了思考的余地。对于城市空间的关注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资本主义国家的快速城市化,其产生的一系列城市化通病,居民与社区的关系问题,以及权力在城市中的运作逻辑成为了空间转向的一块重要研究领域。

城市是现代性得以发生的中心场域,在其中资本主义得以发展,权力寻求控制的手段,居民在其中构建自身的生活方式。列斐伏尔、哈维、苏贾等人也都分别在各自的领域中探讨了城市权力,空间正义,阶级斗争等问题,构建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已论述过:“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资本主义城市带来了大工业生产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促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诞生与对立。在这种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下,资本在城市化中垄断了土地开发与规划的权力,将优质的居住社区与郊区贫民窟分离开来,空间中充斥着政治与资本,一种不公平的社会关系打破了原本空间中不言自明的正义。

哈维认为资本主义在居住地区的构建上通过差异化将原本紧密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弱化成为社区意识,通过消费模式与居住条件的不同,社区内的居民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通过聚集强化自身的阶级意识,反而消解分离在了暂时的满足感中[4]。另一方面,全球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肤色的人甚至是大规模的移民涌入城市,进一步加大了城市人口的差异化,这直接导致阶级意识更加模糊了。

在城市中,矛盾也由反抗阶级统治变为了对于城市权力的诉求。列斐伏尔在《都市革命》中提出,当今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了都市社会,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空间形式实现新一轮的统治与操纵。与之相对的,原有的革命形势也应该转变为空间革命,寻求城市权力并建立公平的新型城市空间,将城市公共资源从自称阶级的手中夺回并重新公平分配。具体来说,政治与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少部分人不应将城市作为剥削的工具,对城市建设具有贡献的建筑工人应当享有城市化带来的权益而非被挤压至城市边缘甚至被赶出城市[5]。

总的来说,城市空间成为了空间转向思潮中一块应当赋予重视的场域,维护城市空间中的公平正义与底层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城市空间的斗争主题。城市化的病灶不应被掩埋在空间的逻辑中,而应从空间本身出发,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寻求新的斗争手。

3.3. 全球化空间

资本越发展,“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全球化在今天早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或者说其成为了世界发展的逻辑与动力。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带着欲望在空间上实现自身的无限生产,这必然导致其走出固有的领域试图向外发展与流动。通过用

范甲乙

时间消灭空间,资本主义得以用市场占据每一个空间发展其自身。当世界市场被开拓,新的全球化体系被资本主义所建立,那些落后民族不得不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以实现自身发展,旧有的民族精神被消解,资本带来的全球化也成为了精神财产的全球化。当科学技术加速了交通的发展,诞生了跨国大众媒体、甚至是互联网这一革命性的力量,一种全球性的问题便诞生了。

资本主义通过军事与经济的力量将全球化推向高潮,面对跨国公司廉价而优质的产品,以及与之相应的就业机会和产业发展机会,国家与个人很难拒绝全球化的诱惑,资本的运行逻辑也不允许这种拒绝存在。于是资本在区域空间与全球空间中互相交织,编织出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通过大众媒介与互联网,文化在消费中被贩卖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汉堡可乐与大众电影构建了一整套诱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价值,它肆意冲击着其他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与身份认同,用美好的文化幻象在各个国家植入自身的价值观,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铺平道路。可以说,文化产业的背后蕴含着在全球化中位处强势国家的隐形价值观,经济的碰撞融合也带来了文化的冲突消解,这在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入侵与抵抗,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文化霸权主义与相对主义的陷阱。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存在,并不断吸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在冲突中寻找创新与发展,构建出一套民族的即世界的文化发展体系,是所有处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都应努力探寻的道路。

4. 空间转向理论的范式革新意义

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人,诗意地栖居》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机械、刻板重复、被异化的生活的不满,希望人们能在工业化的生活中寻找到回归人类本真生活的道路。海德格尔将“诗”进一步解释为人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追求以及主观能动性的构建,追求感性、个性的栖居于大地之上,用审美和体验去面对这个世界。

文艺复兴所带来的理性主义与科学秩序重新将人置入主体地位,在启蒙和现代化的过程中自由发挥着自己批判与创造的精神,即现代性精神。然而,理性与启蒙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走向自身的反面,理性的极致即是感性的缺失,这意味着思想的僵化与束缚;科学加速了现代化进程却也与权力勾结在一起,究竟何者拥有对真理定义的权力这一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人重建了自身的主体性,从神的怀抱中走出,却用权利与资本为自己重建了另一个神,主体正变得暧昧不清。面对现代性出现的种种问题,后现代性即是要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于批判,重建现代性思维,换句话说,现代性诞生之初就孕育了未来必然会出现的后现代性,二者是如此的纠缠不清以至于学者们无法准确的给后现代性一个合适的名字,只能在现代性的名字前无力的冠以一个后字。

由此,我们绝不能将空间转向的出现简单理解为过去的社会理论忘记了空间的存在。事实上,无论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还是发达国家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表明了被隐藏在资本主义世界逻辑中的空间正是现代性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帮凶。高呼着时间与历史现代性将空间作为时间复制的场所,确定了资本主义历史传承的合法性,而理性、科学和秩序不再是启蒙的武器,逐渐异化成为异己的力量,消解着被统治者的思想方式。从现代性中发掘被隐藏空间,将旧有的历史性思维转向横向的空间思维,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试图解决现代性问题,打破资本主义世界无声统治逻辑的一次进攻。

正是在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超越过程中,我们得以发现:列斐伏尔,哈维,福柯等思想家共同将目光放在空间领域。空间作为打破现代性统治的观念武器,其背后关联着后结构主义试图改造结构主义的愿景。结构主义对自身的反叛与现代性问题的出现如出一辙:人无往不生活在结构中,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城市化与列维施特劳斯在符号学开创的结构主义更是加剧了这一感受。无论是人们所言说的语言,还是自己所处的城市,甚至是一张放在抽屉里的黑人对法国国旗敬礼的照片,背后都蕴含着丰

范甲乙

富的能指意义链。一瞬间,仿佛全世界的一切都连接了起来,没有人是孤独的个体,一切问题都能在结构中找到答案。

但结构主义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却如同现代性一样,戏剧性的成为了异己的力量。不断将结构主义嵌套到所有问题上的思考方式打破了结构主义的原旨,对横向整体的观察消失了,仅存的只是历史性的思维方式,结构成为了陈腐的牢笼束缚住了每一个人,以至于罗兰·巴尔特在在五月风暴中大呼:”

结构不上街“。从对人所生活的世界的关注到“万物皆可结构”,结构主义失去了引以为傲的横向的空间思维能力,将一切嵌入结构中,用结构的锁链束缚住语言、空间乃至思想。

后结构主义要求人们重新审视空间,权力被下放,意义的解释也不再固定。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后结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的反叛成为了后现代思潮的理论依据,秩序与理性不再重要,偶然性与个体的独立试图打破同一化的世界,在摆脱现代性牢笼的过程中,福柯,哈维,列斐伏尔们开始关注被隐藏的空间,空间转向得以诞生[6]。无论是研究日常生活中隐性权力控制的机制,还是对监狱中规训与惩罚的考察,福柯都是建立在对空间的观察基础上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由此,空间视角成为了对现代性秩序反抗的那把钥匙。当理解了现代性的主要进行场所即是空间,我们就可以知晓为何空间转向会成为后现代思潮中的一股强大力量,进一步说,空间转向成为了西方思想家试图走出现代性窠臼,发掘新的社会理论,开展范式革新的基点。

参考文献

[1]胡大平. 哲学与“空间转向”——通往地方生产的知识[J]. 哲学研究, 2018(10): 24-34.

[2]张佳. 晚期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主要理论问题和基本特征[J]. 江汉论坛, 2013(12): 53-57.

[3]Foucault, M. (1977)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I49.

[4][英]大卫·哈维. 希望的空间[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2-53.

[5][法]亨利·列斐伏尔. 都市革命[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66-69.

[6]刘同舫. 启蒙理性及现代性: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J]. 中国社会科学, 2015(2): 4-23.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第4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4 No.12 2006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06 收稿日期:2006-11-12 作者简介:龙佳红 女(1971-)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430070)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龙佳红 摘 要:简要梳理了译界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围绕翻跨语际转换性质来界定.当代译论则主要围绕跨文化转换性质来阐释翻译。对翻译界定的演进中还折射出翻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以原语为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转向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从微观语言层面的内部研究转向宏观文化层面的外部研究。 关键词:翻译 翻译学 传统译论 现代译论 当代译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6)12-0190-03 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翻译的界定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翻译活动性质、目的、过程和作用的认识。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将翻译视为语言转换活动。而当代译学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借鉴了西方当代多种文论思潮,主要从文化和权力等宏观层面将翻译界定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传播行为,从而凸显出翻译背后复杂的文化、政治和权力因素。这一核心概念的演进,折射出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即翻译内涵逐步扩大,翻译研究疆域不断拓宽。翻译研究也从单一视角微观层面的内部研究转为多维视角宏观层面的外部研究;从静态的以翻译结果(文本分析)为中心的研究转为以动态的翻译过程为中心的研究;从以原语为依规的规定性研究转为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 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类是参照潘文国“按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否,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大类。”(2002:34)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语言学的发展,翻译研究者纷纷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来研究翻译,翻译研究告别了传统经验漫谈式的模式,从而走以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模式,代表人物有费道罗夫、奈达,卡特福德等。1976年比利时洛文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当代翻译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现代的语言学范式开始转为更深厚的当代哲学话语范式。 一、传统和现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传统译论和现代翻译理论主要将翻译界定为语言转换活动,认为原文的意义可以准确地传达或移植到译文中,无论东方或西方都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忠实、对等。这无疑合理地界定了翻译的职责和译者的使命。例如中国译论主要围绕忠实来界定翻译。典型的定义有:“文学翻译是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茅盾,1984:511)从最早阐述翻译理论的支谦提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到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再到玄奘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再到近代严复提出的信 达雅,都是遵循忠实原则,将翻译视为能忠实再现原文思想的语言转换活动。西方译论也主要围绕“对等”来界定翻译。前苏联语言派译论代表人物安德烈.费道罗夫这样界定翻译—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美国翻译家奈达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将翻译定义翻译为从语义到文本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后来又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对等效应原则”。英国翻译研究者卡特福德的定义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1991:24)卡特福德是等值翻译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参照,认为原语和译语的等值关系基本上可以量化。 传统译论和现代语言学翻译学派深刻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符际转换性质,为翻译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翻译研究以内部微观研究为主,主要探讨如何去译,它将忠实或“等值”视为翻译研究的中心,将研究的视角锁定于具体的语言操作和文本分析之维度,揭示了翻译是跨语际、跨符际的转化活动,却忽略了翻译活动跨文化转换的性质,忽略了翻译所赖以发生的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语境。当代译学则以其宏大的研究视角,引入当代哲学话语范式,从文化之维揭示了翻译复杂的过程、性质和作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当代翻译研究是对传统和现代翻译研究的一种补充。 二、当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众多,翻译研究学派(也称文化学派、操纵学派),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学派。该学派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该派最主要的贡献是将文化研究的宏大视角引入翻译研究,即从文化层面审视考察翻译与文化的复杂关系。从此翻译研究范式从以原语、原文为中心转向以译入语、译文为中心。文化学派大大提高了翻译的地位,认为翻译是构建译入语文化的重要力量,研究的中心从“如何去译”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所谓研究范式是在一定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体系。我们主要介绍四种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这四种研究范式各具优势和弊端。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辩证化的趋势。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范式”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史家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必要的张力(The Essential Tension)》(1958年)一文中首先引用的,后经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的出版而广为流传并逐渐应用于各门学科的研究中。什么是范式?范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概念。 “‘范式’一词的原文是Paradigm,原意是‘词尾变化’。在语法书中,词的变化是有规则的,库恩借用语法上的Paradigm这个词来说明范式具有‘范例’、‘模型’、‘模式’等意义。’范式尽管是库恩首创,但他并没有对范式下过定义,但从他的使用上看,这一概念与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密切相关。“范式就是指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是常规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简言之,范式代

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和解题方法。范式不是理论,但它对理论的形式起着很大的作用。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2)共有的信念;(3)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就是从一种科学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科学研究传统,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来指导的,科学革命其实就是范式的“格式塔转换”。虽然库恩有关“范式”的这个概念最初指涉的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对自然科学史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但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借用十分广泛。 (一)科学主义研究范式 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产生于近代。又可称作唯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作为一般的科学研究范式,它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方法。该范式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卓著成就,随之对社会科学产生深刻影响。通过孔德等的努力,科学实证分析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对于教育教学研究来说,则主要通过冯特、桑代克等人在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努力,并取得巨大成就后,而逐渐确立了一种注重实证和分析的研究范式。

托马斯库恩范式转换 俞力洋

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转换 (学号:0617242 姓名:俞力洋专业:机械工程) 摘要: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在马克思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基础上,“扬弃”了证伪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定义了“范式”----这一新的科学哲学模式。库恩力图表明:我们在一些基本方面已经被一些陈旧的“范式”所误导,而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被一个与其完全不同的新“范式”所取代。之所以将这种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称之为革命,一个机其明显的方面是,科学共同体中某一小部分人逐渐感觉到现存的、起引导作用的“范式”已无法有效的探究自然界的某一方面,因此,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总结出更加正确的、新的常规科学。 关键词:库恩;范式;科学革命 正文:1947年,库恩以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开始其学术生涯,后来库恩将自己注意力从物理学转移到科学史方面。库恩最基本的目的是要敦促学术界改变对熟悉资料的看法和评价。如果我们总是考察和验证那些从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中得出的、旧规老套的科学成就,而反对个别有足够理由支撑的新的客观结论视之若无物,甚至极力打压,那么新的科学观将永远无法诞生。如此一般,那科学的发展就变成了无数科学家对已有科学成就的编年史梳理以及对阻碍科学累积的“错误”和“神话”进行解释和描述。但是,科学史不是编年史学科,也不是科学累积发展观。因为研究牛顿是哪一天被苹果砸中的、勾股定理是谁先想到的是毫无意义的,并且那些被贴上是“错误”和“神话”标签的结论从某些角度来考虑确是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而大多数的科学家却视若无睹而继续着他们对科学的编年史累积的大学问。然而,这样的选择将很难把科学发展再看做是一个知识添加而增长的过程,同时这无疑也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库恩发现,一些基本观念,特别是一些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上用于教学的、“言之有理”的观念与如今历史研究所展现的事业完全不相符。比如,人类在2006年之前一直坚信不疑地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而这一观点在经历了很多年的科技进步和外部环境变化后受到质疑。由于美国天文学家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后来还发现冥王星虽然质量足够大且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但是

三大研究范式

解读教育研究三大范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潘茂明 内容摘要在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范式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不可否认,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解释主义这当今教育研究三大范式所着眼于教育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它们各自擅长于解决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三大范式的特点,理顺它们的共性,旨在于使读者能理解并合理使用这三大范式。 关键词实证主义批判主义解释主义 一、前言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育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融于哲学之中到自成体系的风雨历程,在2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研究范式的发展与革新始终是推动教育研究向前迈进的基础动力,而在教育科学日益分化和融合的今天,对教育研究中最基础的构成——研究范式做一番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研究范式的界定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即为学科的科学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须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式即是指教育科学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需明确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教育研究范式是与教育研究活动相关的范式,不包含与具体学科内容有关的方面,仅对教育研究过程、方法意义上的范式进行探讨。 (二)当今三大研究范式 毋庸置疑,自西方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各个时期的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观点有很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opkewitz(1984)的教育研究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经验分析科学、符号科学与批判科学,这是直接受Hanbermas(1968)的认识兴趣分类的启发的结果。当代一些学者则主张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研究范式。Cohan等人建立在人们的“知识的质疑,认识,获得途径,传播方式的研究”这一认识层面上的,等分化出:实证的,规范的,解释的,自然的及批判的这三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范式。但若从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及影响范围来看,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至今主要有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三个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 二、教育研究三大范式的特点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圣西门的学生兼秘书孔德。孔德不仅建立了实证哲学体系,而且致力于将实证的科学精神贯彻到一切知识领域之中。他主张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诸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只有将实证精神贯彻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才能为社会改造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统摄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主张用实证方法取代抽象思辨,认为可观察的事实是唯一不证自明的知识。这种以追求自然科学化为特征,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范式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一大批学者投身于教育实验、教育测量,使得传统的哲学——思辩的理论教育学改变为科学的教育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本体论上,

教育的范式转换

教育的范式转换1 所谓范式(paradigm),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2。此术语是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Kuhn, Thomas)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一书中提出的。由于一个成熟的范式将直接为实践者提供主题、工具、方法及前提。因而,"范式"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被科学界人士广为关注,继而成为各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 范式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应用来不断完善与拓展的3。用库恩的话来讲,范式是一个在新的、迫切的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某个范式初步成形后,其后的研究者所做的工作往往是为这一范式添砖加瓦,使这种范式更加完善与丰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某种新的范式将以竞争的姿态出现4。通过新的实践的选择,新的范式可能会取代旧有的范式,而成为学科的公认范式,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范式转换。 信息时代,知识的编码化与数字化将把人类带入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生存的知识社会,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人们都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5。 终身教育的理念,最早是由蓝格朗(Paul Lengrand)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的6,此后,"终身教育"就成为联合国推动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此基本理念的引领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学习一个固定的知识相比,学习如何学习更为重要。正如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所言:"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选择、不会反思的人。" 90年代初,学习范式已被提出,当时批评与质疑之声颇多,有人甚至斥之为"狂热"。然而,近十几年来,有关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异常活跃,将学习范式的理念原则、实现方法勾勒得越来越清晰。整个教育界的变革姿态无疑都在表明:在教学范式与学习范式的竞争中,学习范式胜出! 教学范式的基础理论是客观主义的,即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传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7;而学习范式的基础理论是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诸多新生代理论,认为理解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8。(详见第二章第一节) 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换,是在整合了教学范式中的积极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却也是一种质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阐释:一个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另一个是"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的转变。 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在教学范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主要的教学源,控制着学生对信息的访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广泛分布与方便获取改变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再(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9。在学习范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他们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并将最终被培养成为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下表展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2014年04月22日17:03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13年11期第141~145页作者:魏强/陈传明/李行健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80 【作者简介】魏强,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组织理论;陈传明,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行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所谓范式,根据托马斯·库恩(1962)的定义,是指某些科学研究的实践所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等。在任何科学的发展领域,如果一门学科要获得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范式。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该学科如果想获得突破,必须要超越原来的旧范式,而代之以一门新范式。 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Anderews、Ansoff为代表的规划学派开始初步确立,中间经由资源学派(Ruemlt,1974、1984)、定位学派(Porter,1980、1990)推动,一直发展到90年代的能力学派(Parahalad,1990;Barney,1990),在理论、思想与研究模型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主线,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出现了变化: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所谓刚性视角,是指在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去孤立地研究战略管理的各个构念(Construct)之间的关系,一般不考虑时间的动态性,而且也很少考虑各个构念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只考虑这些构念之间单向的影响关系。如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涉及最多的构念是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从刚性视角出发,一般认为,企业战略决定结构(Chandler,1962),而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都会影响企业绩效(Rumelt,1974)。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单向的。 柔性视角是指主要从动态视角去考虑问题,而且考虑了这些变量之间互相反馈的关系。仍以上述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三个构念为例。在现实中,往往是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企业战略:当企业的组织结构确定时,企业中人、群体、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已经确定,企业战略往往受制于这些关系的影响。因此,现实情况可能与Chandler的理论模型正好相反(爱迪思,1997)。而企业绩效反过来也会影响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形成。在Chandler(1962)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也描述了美国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企业绩效下降,面临逆境时,企业的领导人如皮埃尔·杜邦、阿尔弗雷德·斯隆如何重组公司组织结构,从而能够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战略,而在市场上超越竞争对手的案例。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企业绩效往往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决定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尤其是到了上个世纪末,顾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技术、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热化,竞争对手所推出的竞争措施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越来越重视能力的竞争,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培养与转移机制。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仅仅从刚性视角去考察并解决问题,往往会忽视了目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的命运。市场竞争的实践推动战略管理的理论与研究视角也必须创新,研究范式也必须从刚性视角转变到柔性视角。 一、刚性视角的理论模型、适用条件与理论缺陷

第六章 广告文案的范式

第六章广告文案的范式 在广告文案写作课程的开始,我们重点讲解了广告及广告文案的概念、广告定位的方法和广告创意的有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对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广告的基本理论,如艾理斯和杰特劳特的广告定位理论,威廉波恩巴克的创意三元素理论,马斯洛的心理需求五个层次说等重要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些理论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熟练地掌握这些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拿到了进入广告行业的敲门砖。 大家都知道“庖丁解牛”的典故吧,过去往往凭直觉来看待一则广告作品,那么掌握了这些理论之后,就要锻炼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有意识地把它进行分解,都应用了哪些创作元素,采用了哪些创作手法,这些作品是否有足够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是否能够让消费者一看就懂,一看就喜欢,一看就记在心里。同时,还要进行换位思考,那就是,如果换了我们创作这则广告,应该怎么做? 今天,我们就开始来学习如何进行广告文案的写作。通过鲁迅先生有一个名言:“文字是匕首、是投枪”,非常凝炼地解释了文字的力量。我们通过广告文案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鉴赏来学习写作。一般来说,广告文案分为完整型广告文案、不完整型广告文案和系列广告文案三个部分。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节,完整型广告文案。 第一节、完整型广告文案 一、完整型广告文案定义 请大家翻到教材166页,完整型广告文案的定义。完整型广告文案,应当包括标题、正文、广告口号以及附加部分(即附文)。 完整型广告文案,又叫规范式广告文案,属于广告文案中格式比较正规的一种形式。我们先看一则完整型广告文案的构成。先来看一家房地产楼盘的平面广告。广告文案通常是与平面设计紧密结合的,共同形成一则广告作品。因为广告文案如果脱离了设计元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消费者的阅读兴趣。相反,运用视觉元素、色彩的搭配去形成有效的视觉冲击,会让广告作品的文案部分同样生色,从而提高广告文案的可读性。就是说,在平面广告的创作过程中,利用AIDA公式中的attention原则对人产生吸引,然后激起interest, 进而产生Desire形成购买Action。(AIDA公式)这则广告创意的主题元素是V. 因为楼盘的名字叫V园,所以,从设计元素到文案都围绕着V字来展开。在色彩的运用上,蓝色象征着什么,对海洋,而且蓝色有宽广、博大的视觉联想。在画面的右侧,一只快艇在画面上激起白色的浪花和浪迹,巧妙地形成了一个V字。广告标题排列在文案的最上面,大号的反白字:不是海岸,是家园这则广告标题给人联想到什么?那就是,宽广的大海,其实,大家知道,长春属于内陆城市,我们是很难看到海的,但是,对海的憧憬和渴望却是很多内陆消费者的心理趋向。因为有一种心理趋向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这则平面广告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从画面表现和标题上都用大海来促使消费者形成联想,尽管标题用“不是海岸”来定义,实际上却包含着一种与海的联想。巧妙地运用了人的心理联想。“是家园”,则一语道破了广告的实质,那就是房地产广告。大家想,V都代表什么?对,成功,胜利的标志。这是二战时期英国领袖丘吉尔创造的手势,

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换

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换 [摘要]法学方法在德语语境中指法律适用的方法。德国的法学方法论最具有代表性,在先后经历了历史法学、概念法学、自由法学和利益法学的百年发展后,方法论完成了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的最大范式转换。二战后,评价法学崛起,在吸收新理论的同时进一步补阙旧理论的不足,使法学方法论日臻完善。当然,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法学方法论亦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范式转换;阿喀琉斯之踵 一、法学方法论的概述 在德语语境下,法学方法专指法律的适用,即将规范应用于事实而获得判决的方法。法学方法论与法本体论关系密切,存在何种本体观就会衍生出何种方法论。不同于法律研究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方法论既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实践面向有关,又同欧洲大陆所因循的法传统相联系。欧陆法系历来就有精进方法论的传统,古罗马时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解释就有法律效力,中世纪后期的前、后注释法学派也曾致力于法学方法的复兴。而其中尤以德国凭借其质朴、严谨的性格和深邃的哲理素养在方法论领域的研究中长期独领风骚。 历史法学派的萨维尼堪称近代法学方法论的集大成者,概念法学在萨维尼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最终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法律适用方法。随后,利益法学在批判概念法学的同时亦吸收自由法学的合理因素,从而完成了由“概念”到“利益”,这一法学方法论上最大的范式转换。二战后的价值法学在此基础上日臻完善,上世纪70年代后受“法诠释学”、“法论证学”进路的影响方法论也对新时代的思潮作出回应。 二、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变 (一)概念法学范式的形成 1.历史法学 萨维尼所属的历史法学派反对18世纪盛行的普遍理性主义,主张法是民族精神的产物,随民族精神发展而发展、灭亡而灭亡。在条件尚未成熟前冒然立法不啻为一种僭越是人类恣意的傲慢。萨维尼主张“历史”与“系统”的方法并重,一方面只有回溯历史我们才能探明民族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在纷繁复杂的法规范背后存在着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如同罗马法,把握这条主线是法律人应尽的职责。由于萨维尼强调“直观的”研究,他并未寻求构建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从萨氏早期的作品看,萨维尼曾有着坚定地实证法倾向,法律适用的主要目的就是明确法律的内容,就是关于涵摄模型中作为大前提的法的发现。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文意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在内的法律解释体系。萨维尼明确主张法官应机械地适用法律,法官造法不被允许,法的解释要探寻法

教育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的范式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即为学科的科学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须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式即是指教育科学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 范式决定了准则,人们借此选择和明确探究的问题及研究思路,它以一种返利的形式决定该领域研究者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程序。 随着范式的不断变化发展,范式作为一个介于共同体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相对稳定的有意义的系统,本身具有着丰富的文化涵义。首先,范式建构主导着科学共同体成员心理价值,使他们在探索自然的道路上不断获得成功的同时, 也使自己成为具有共同心理价值意识的群体,成为归有所属的真正的科学家;其次,范式规范着主体行为方式,尤其是规则范式中所具有的一系列规则以其既得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规范着共同成员参与科学活动的行为方式;最后范式对科学家具有示范效应。例如经典著作、典型事例、教科书、已解决的难题等不仅为某种科学研究的出现提供了模型,给科学家从事某项研究提供了榜样,而且教师等做了示范作用。 因此教育研究的示范指导我们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除了加强对各种示范类型的理解和运用还要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使范式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发展。例如科学和人文是21世纪教学的两大重点,因此在教育范式研究中还要体现时代性,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教育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坚信教育研究能够达到自然科学那样的规范水平。教育研究人文精神则强调教育研究的人文性质、教育研究成果的价值标准,坚信教育研究只有通过人文途径和方法才能规范化。二者的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日益把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的实情研究结合起来; 坚持把科学研究与哲学分析结合起来, 使事实与价值在研究上获得一致;强调教育研究过程中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结合,无论研究者还是被研究者, 都以完整的“人”进人研究情境和过程,以求研究成果更合乎实际情境中的人。

行政法范式转换

行政法范式转换 引言 究其根本而言,行政法的核心矛盾是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对这一矛盾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三种行政法基本理念:管理论认为行政法应是维护行政权、管理相对方的管理法;控权论认为行政法应是制约行政权、保护相对方权利的控权法;而平衡论则认为行政法应是既制约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又制约相对方滥用权利,既激励行政主体积极行政、又激励相对方积极参与行政的平衡法[1].中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法失衡与平衡问题的普遍关注,肇始于十年前行政法平衡论的正式提出[2].10年来,行政法学界给予平衡论的诸多完善建议[3]、理论商榷[4]、理论评述[5],显示出中国行政法学对于解释行政法失衡现象、解决行政法失衡问题的极大热情,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平衡论的发展与完善,并引致中国行政法学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地探讨行政法的失衡与平衡问题。 平衡论者认为,由于传统行政法在权力(利)结构、行政法机制以及行政法制度结构三个层次上都是失衡的,因此,现代行政法要实现平衡,就必然要依赖行之有效的行政法博弈方法,形成平衡的行政法机制与行政法制度结构,以实现行政法权力(利)格局的结构性均衡。由此可见,行政法学要研究行政法的平衡,关键在于探讨实现行政法权力(利)结构性均衡的对策。这就意味着要基于传统行政法学范式的转变,建构并完善与市场经济及民主政治相适的现代行政法理论基础。 一、行政法的失衡与传统行政法学范式的困惑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行政法学旨在运用一整套的概念、范畴去解释行政法世界。由于存在着价值判断与解读方法的区别,行政法学范式必然是多样的。在传统行政法学范式中,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的不对等或者不平等,被视作行政法的固有现象,这种解释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行政法制实践的需要,传统行政法学范式因此陷入困境之中。 1、行政法的失衡类型 在平衡论者看来,尽管在不同的行政法律关系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法主体各自的法律地位相去甚远,行政法的失衡现象也因此千差万别,但概而言之,行政法的失衡类型主要有两种: 失衡类型一:行政权过于强大、相对方权利过于弱小。当行政法被定位为治民之法时,就决定了行政法的主要特征是行政权过于强大、相对方权利过于弱小,从而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失衡。一方面,行政权过大、过强。行政权的运作领域过大,行政法授权行政主体进入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的社会领域;或者行政权的强度过大,行政法授予行政主体过多的实施强制性行政的权力;而且,行政法偏重于实体授权,严重缺失制约行政权的行政程序制度。另一方面,相对方权利过小、过弱。行政法赋予相对方的权利范围过小,不合理地剥夺了应属自治、自主范围的权利[6];或者相对方的权利过弱、权利结构不合理,不能依赖行政程序与行政主体博弈。概而言之,此种类型的行政法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行政法机制只是片面地制约相对方、缺乏对行政的有效制约,行政法机制欠缺激励相对方积极参与行政的功能;行政法制度结构不协调,重实体授权、轻程序制约,重行政效率、轻公平保护,重行政管理、轻监督行政;这就必然导致行政法权力(利)结构的失衡。 失衡类型二:行政权过于弱小、相对方权利过于强大[7].与前种行政法失衡类型截然相反的是,如果行政法被视作制约行政权或者行政官员之法,这就决定了行政法失衡的主要特征是行政权被过分制约、相对方权利过分膨胀。此种行政法失衡的基本形态有两种:一方面,行政权范围过小、强制性不够。行政管理范围与方式不仅受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的双重箝制;而且受制于严格的司法审查;在法律保留原则与法律优先原则的共同支配下,行政主体“法未规定不可为”;行政主体普遍缺乏纠正市场失灵与社会无序的必要手段,难以满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需要;由于政府软弱无力、缺乏活力,从而产生管理危机与信任危机。另一方面,相对方权利过大、实力过强。立法机关在进行权力(利)配置时,或者不恰当地妥协于利益集团的压力、或者为了寻租、或者机械地移植他国行政法律制度,从而赋予相对方-尤其是市场主体与行业组织- 过多的权利,却没有赋予行政主体相应的行政监督制裁权。由此可见,控权法的失衡也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行政法机制过于苛刻地制约行政、却疏于监督相对方,行政法机制缺失激励公务人员积极行政的功能;行政实体制度与行政程序制度不协调;这就导致了行政法权力(利)配置格局的失衡。 2、传统行政法学范式的困惑 当传统行政法学与传统行政法遥相呼应时,传统行政法学范式就不可避免地被烙上时代印痕,传统行政法在理论上也就被赋予了过多的时代合理性[8].在管理论看来,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府应是完全理性的、万能的,能够最优地配置社会资源、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公益应优于私益,旨在实现公益的行政权应优于代表私益的公民权。惟此,行政法中行政权优于相对方权利天经地义,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不平

范式研究

研究范式 一、范式的提出及其基本含义 “范式(paradigm)”一词,原是指语法中的“词形变化表”一词,它的原意是表示磁性的变化规则。作为一种专门术语,“范式”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史家库恩(T.Kuhn)在《必要的张力(The Essential Tension)》(1959)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教科书只是提出专业人员作为范式而接受的具体阶梯,然后要求学生………解题,这些问题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实质上都十分接近于教科书或相应的讲课给以引导的题目。”但是,这一术语的广泛传播以及被人们普遍的接受,还是与库恩的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有关。这本书的出版史仅有172页的小册子,但却引起了哲学、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各界的巨大震动。在这本书中,库恩使用最多的一个术语就是“范式”。据英国学者马斯特曼(Masterman,M.)统计,库恩在这本书中至少以21种意思使用“范式”。通过分析,可以把这21种含义划分为三类:第一,形而上学范式,也叫元范式,如把“范式”当做一种有效地形而上学思辨,一种新的观察方式、一张地图、一种统帅知觉的条理化规则等;第二,社会学范式,如把“范式”定义为一个普遍承认的科学领域,象一套正当制度、司法裁决等;第三,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即以更具体的方式来使用“范式”,把它作为典型的问题和解答、一本实用的教科书或经典著作、实用的仪器设备、一个语法规范、一些供给的工具。把库恩的各种观点综合起来,他把“范式”解说为理论体系、研究规则和方法的“结构”,并认为它规范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观察世界的角度,决定着问题的提出、材料的选择、抽象的方向、合理性标准的确立以及问题的解决,新旧范式的交替是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志。 在库恩看来,范式有两个特点或标准:一是能够把一些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二是它能够知道这些拥护者进行解难题活动,所以范式对科学研究者既有心理上的定向作用,又有实际上的指导作用。 由此可见,所谓范式,是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论的方法。范式代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的解决方式。范式不是理论,但他对理论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此推及到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范式,可以把它看做是课程研究者在研究课程问题时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论和研究形式、研究策略。 二、当今教育领域三大研究范式 自西方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各个时期的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观点有很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opkewitz(1984)的教育研究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经验分析科学、符号科学与批判科学。当代一些学者则主张从女性主义、后现

管理会计研究范式的转变

?财务与会计? 管理会计研究范式的转变 冯巧根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Ξ 摘 要:我国现行管理会计主要有计量结构、新古典经济学、行为科学及经验实证等研究方法类型,其中以自然科学为特征的是“功能至上”的研究范式。通过科学定位管理会计的研究路径,结合管理会计方法的变迁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功能至上、解释的路径、结构关联性理论、主体与结构的综合理论及激进的理论等五种范式。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功能至上;范式 中图分类号: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2-0042-07 围绕社会科学路径开展会计研究,在英国等国 家的一些会计学会或组织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些学者以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杂志为载体,表现出应用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的倾向。本文依据对社会科学研究有重大影响的Burrell and Morgan (1979)[1]提出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作为分类的框架展开讨论,探讨哪些方面可以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方法。 一、管理会计研究的基本类型 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研究类型是以基于计量结构的方法研究为主流,此外则是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路径。国内主要的几种研究类型有: 1.基于计量结构的方法研究。传统的管理会计 按成本性态进行分类,区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分别对成本性态下的成本结构重新进行计量,从而有了与完全成本法下收益计算不同的基于间接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收益计量。为了提高管理会计学科的精密性,20世纪60~70年代管理会计领域开始大量引入数学方法,并将数学模型应用于管理会计研究之中,尤其是运筹学的应用更为普遍,使这种计量结构的研究方法达到高潮。国外一些代表性的管理会计教材中常用的计量基础有微积分、数学规划、矩阵代数、投入-产出模型等。尽管这种倾向在后续的研究中有所减弱,但以数学为基础的计量方法仍然占据一定的学术地位。 在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会计研究中,许多成果仍然是以计量方法的合理设定及其模型化为重要手段的,这类课题有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作业成本法(ABC )与平衡计分卡(BSC )的应用等。在预算管理中,将预算以科学、客观的设计理念为前提,强调预算编制的战略性,并通过零基预算、作业预算等加以改进,在预算设定的结构上合理借鉴超越预算的思想,进而达到完善传统预算管理的目的。如针对实务界直面的预算管理“计划不如变化快”的局限,学术界借助于计量模型的设计调整预算结构,提出了 较为实用的有关预算基数的“真实诱导预算法”① 等方法。此外,适应制造过程间接费用增加这一现状的要求,借助于计量手段改进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也是计量结构学派惯用的做法之一。如对作业成本法(ABC )进行增值与否的作业划分,调整作业的动因结构(如区分为结构性动因与执行性动因等),并对不同情况下的作业成本采用不同的计量手段加以核算等。 2.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路径,主要是指依据信息 经济学、代理理论等新古典经济学开展的研究。多 年以来,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和管理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信息经济学、代理人理论、行为科学、相关成本真实信息体系的引入,使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一些管理会计假设发生了动摇。如“决策者获取的 所有信息资料不需花费任何成本代价”② 、“决策者 Ξ收稿日期: 2008-11-20; 修回日期: 2009-01-0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7BJ Y018) 作者简介: 冯巧根(1961— ),男,浙江上虞人,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第30卷 第158期2009年3月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 THE THEOR Y AND PRACTIC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Vol.30 No.158 Mar 1 2009

整体——局部注意范式实验报告

整体——局部注意范式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人在识别刺激时是先注意整体还是先注意局部,从而验证Navon提出的结论:总体特征的知觉快于局部特征的知觉,而且当人有意识去注意整体特征时,知觉不受局部特征的影响,但当人注意看局部时不能不先知觉总体,否则就不会出现小字母识别在冲突的条件下反应时最长。 2.实验方法 2.1.被试 大学在校生10人(智力正常,无色盲),年龄19-21岁 2.2.仪器 预装E-PRIME的XP系统计算机,102键自然键盘,15吋联想纯屏显示器(FPS:60HZ)2.3.实验材料 4张图片:分别为由“1”构成的“2”,由“1”构成的“1”,由“2”构成的“2”和由“1”构成的“1”。如下乳(将小的“1”换成“2”就形成另外两张图) 同时提供两段引导语要求被试观察局部或整体然后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 2.4.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 ×2设计,有两个变量:注意目标和一致性,每个变量由两个水平构成,分别为:注意整体对注意局部,整体和局部相一致对整体和局部不一致。 2.5.实验步骤 2.5.1.注意整体测试:本阶段由E-prime程序辅助随即呈现4张材料图片中的一张,通过引导语要求被试注意整体是“1”还是“2”,如果是“1”按键盘上的“1”键,如果是“2”按键盘上的“2”键,记录反应时间。在按键后呈现下一张图片,图片呈现大约64张。 2.5.2.注意局部阶段:本阶段由E-prime程序辅助随即呈现4张材料图片中的一张,通过引导语要求被试注意局部是“1”还是“2”,如果是“1”按键盘上的“1”键,如果是“2”按键盘上的“2”键,记录反应时间。在按键后呈现下一张图片,图片呈现大约64张。 2.5.3数据分析 首先排除测试中按键错误的项,将12人的剩余项进行合并,通过spss中方差分析检验两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因变量(反应时)的影响作用。 3.实验结果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下图:

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

第四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库恩的“范式”概念:科学家集团的基本研究假设、理论视角、概念术语、解题模式、研究方法的综合 一、瑞泽对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划分(70年代) (一).社会事实范式:实证主义方法论。特点:定量研究、结构功能主义、组织社会学、宏观研究 (二)社会行为范式:实证科学方法论。特点:把人作为动物,运用刺激反应、理性选择模式(扩展到经济学)。由微观到宏观研究。 (三)社会定义范式: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特点:关注人的主观意识、行为意义、文化、宗教、价值观念。从理解个人和集体的文化观念、语言、动机来阐释社会行动和社会现象。 社会事实范式:外因——行为、社会现象 社会定义范式:观念——行为、社会现象 社会行为范式:社会生物学、经济学的出发点 个人本能、需求、利益——行为、社会现象 瑞泽的范式只是反映了西方70年代的研究倾向,并且忽视了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批判性社会研究。 二、佩里90年代对社会研究的五种范式的划分:实证范式、社会定义、社会机制、社会生态、社会创造范式。 前三种与瑞泽的范式类似。 社会生态范式强调在研究中注重社会与环境、社会各组成部分(城乡、区域、男女、种族、群体之间)的协调,结合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方法。

社会创造范式类似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假设,强调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认为研究者应当对未来发展提供创造性建议,在研究中结合哲学思辩和人文学科的方法。 三、范式的特点与互补性 ①影响研究范式的因素:(1)、科学发现。(2)、社会、政治、经济因素。(3)、社会结构变迁、如美国40-50年代研究范式发生很大转变:市场舆论调查、抽样调查盛行。委托人是大企业、政治家、政府部门。80、90年代世界性的比较研究、文化研究兴起,以及与语言学转向相联系的意义研究、交往研究、网络研究都反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②多元性并存:社会人文科学中存在着多种范式并存的状态,这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目的的多重性有很大关系。哈贝马斯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社会进行技术性控制,而且还包括人与人的相互理解、包括对社会的批判、反思。 研究目的: 自然科学:技术控制社会科学:1.技术控制 2.相互理解 3.批判、反思 实证研究有助于技术控制(如:人口.犯罪等客观因素的实证研究)。 社会定义范式有助于理解,但并不排斥实证研究,各种范式是互补关系。 ③范式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范式应有一定的学术规则和客观标准,如实证研究中的价值中立。规范是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质量 规范性-----学术规则科学性----客观标准. 阅读: Peile, Colin, 1995, The Creative Paradigm: Insight, Synthesis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Aldershot: Avebury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第三章 1997 参考书目: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 瑞泽:《社会学: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1975邱仁宗编:《科学发展模式》人民出版社。1987 鲁德纳:《社会科学哲学》三联 1983 第五讲社会研究范式案例 一、《自杀论》(1898)是实证研究范式的典范,是自然科学的因果分析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 研究步骤:第一步:界定概念、确定问题、提出假设。 第二步:收集资料、对各种解释进行验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