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

概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围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

定位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目标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意义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

概念定义

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基本特征是:依托海洋,海陆统筹,高端产业聚集,生态文明,科技先导。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

提出背景

2009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国家已经在沿海地区确立了“5个流域”的龙头地位,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广西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龙头、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也迫切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通道,由此,我国首个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造也就确立了山东在黄河流域的龙头地位,它也将改写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格局。

发展优势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拥有海湾200余处,其中优良港湾70余处,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

此外,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

而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具备很强的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战略定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遵循海陆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集中集约用海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争取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的经济引擎

黄河流域跨九省区,陆域总面积占全国37%,区域人口占全国31%。但在我国一系列空间发展战略中,黄河流域尚无东中西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仍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空白地带。

而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于长江、珠江流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实行海陆统筹、海洋带动、协调发展,致使流域内陆各省区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不够活跃,延缓了经济的增长。

随着蓝色经济区的提出,西起伊宁、拉萨,东至青岛、日照的两条高速铁路干线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三大战略贯穿一体,为黄河流域内陆各省区打开了东出大海的门户,也为整个流域经济的开放架起桥梁并填补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的空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增长轴。

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隆起带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

河北的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辽东半岛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均已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而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山东半岛海岸线长度占到整个环渤海经济圈海岸线总长50%以上,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对加强与环渤海各省市区的合作,使山东半岛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新的增长极,拉动我国腹地的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

联贯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纽带

在我国规划的铁路“五纵五横”中,山东处于东部沿海“一纵”的中枢地带,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有利于这两大区域经济板块之间的融合互动、一体发展。

陆海空间布局全面优化调整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摘登·布局篇

提示: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聚集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提升“一核”

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提升核心区域的发展水平,对于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备的报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科研技能训练期末论 文学生姓名:王伟指导教师:赵银系别:人文艺术系专业、班级: 1002学号: 9011100236时间: 2012 年 11 月 2 号《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 备的报告》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海洋在全球事务中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海洋问题正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事务。当前全球海洋发展呈现六个方面的趋势。21 世纪是海洋世纪,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从海洋中获得巨大利益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新的海洋战略。联合国总部设立了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办公室,在每年的联合国大会上,都要专门研究海洋事务。在联合国的倡导下,世界各沿海国家都纷纷调整海洋发展战略,展开了“蓝色圈地运动”。随着世界海洋科技发展,可将世界蓝色革命分为四次浪潮:一是以浅海滩涂养殖和海洋捕捞为代表的渔业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海洋食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食物结构,拓展了人类食物来源的渠道。二是以造船为代表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大提高了航运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了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三是以海洋环境技术、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代表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了

海洋资源利用,打开了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空间。四是以海洋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特殊功能基因组为代表的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将带来海洋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群。许多科学家预测,海洋科技是 21 世纪人类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从20 世纪 80 年代起,全球掀起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高潮。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难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逐步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原来的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日益成为国家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以及全球生产现代化的进展,海洋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海洋对我国经济发展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原因在于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所选择的全球化条件下的工业化模式和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日益提高的地位。我们国家抓住了全球化的机制,利用世界产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选择了吸收外资、发展沿海加工贸易,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的战略,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就。当前,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已经初步确立,是世界为数不多的从经济全球化中

2015年山东事业编制考试考前冲刺公共基础知识省情省况山东时事新闻.docx

我省一批重大项目和规划获国家批复 高铁、硅谷、优惠 !中东西各迎利好 2015-01-23 ◆济青高铁可研报告获得国家批复 , 今天召开建设动员会 ◆《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批复,将建滨海生态科技新城 ◆聊城、菏泽和泰安东平县获准享受国家中部地区优惠待遇本报济南1月 22日讯今天下午,省发改委召开新闻通报会, 向媒体通报 ,济青高铁可研报告近日获得国家批复, 项目控制性工程即将启动。 1 月 23 日, 我省将在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济青高铁新客站西咽喉区召开济青高铁建设 动员会。 据悉 , 济青高铁全长 307. 8 公里 , 途径济南、滨州、淄博、潍坊和青岛 5 市, 预计 2019 年建成 , 届时济青之间将实现 1 小时生活圈。作为我省今后几年最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 , 济青高铁项目全省上下高度关注 , 而这也是以我省为 主出资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济青高铁贯通山东半岛 , 连接济南、滨州、淄博、潍坊、青岛等多个中心 城市 , 构筑起我省“三纵三横”客运网主通道。项目建成后 , 实现济南至青岛 1 小时直达, 是济南与胶东地区客运交流的快捷通道;与青荣城际、青连铁路等衔接 , 连接济南青岛间多个中心城市和通达山东沿海烟台、威海、日照各中心城市 , 形成省内的“ 2 小时”交通圈。 又讯省发改委新闻通报会透露 , 去年 12 月 16 日,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海洋局 5 部委联合批复了《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批复要求 , 将青岛蓝色硅谷建设成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高地、海洋文化教育先行区、海洋新兴产业引领区、滨海生态科技新城。蓝色硅谷规划范围包括青岛市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的部分区域 , 陆域面积 351 平方公里 , 海域面积225 平方公里。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 蓝色硅谷建设将按照“一区一带一园的”总体开发格局展开。蓝色硅谷将实施五大推进工程 : 一是科技研发机构集聚工程。二是人才培养引进工程。三是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四是着力建设我国北方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需求分析完整版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需求分析及实证研究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物流与经济的内在关系研究现状 1.3论文研究的 1.2.2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现状? 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研究角度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第2章生活资料物流基本概念 2.1 生活资料物流?2.1.1 生活资料物流的内涵?2.1.2生活资料物流的特征?2.2生活资料物流需求与供给 2.2.1 物流需求的内涵和特点 2.2.2物流需求量、物流供给量和物流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2.2.4 物流需求和物流供给的2.2.3物流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移动 2.2.5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分析 ?第3章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 3.1物流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分析 3.1.1 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1.2 新形式下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的作用 3.2 物流与经济内在联系分析 3.2.1 分析方法? 3.2.2 物流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研究 3.2.3 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影响 第4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需求分析 4.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4.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关介绍 4.2蓝色经济区内生活资料物流需求的分析 4.2.1蓝色经济区内物流需求的特点和内容 4.2.2 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相关分析?第5章基于区域经济 5.1基于区域经济等影响因等影响因素在区域物流需求中的应用研究? 素建立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 5.1.1 研究的出发点 5.1.2 “影响因素一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建立 5.2区域物流需求预测实证研究 5.2.1 数据来源 5.2.2 主成分分析 第6章实证研究 6.1 青岛市货运量预测实证研究 6.2青岛市物流业产值预测实证研究 6.3结论\ 第一章绪论

青岛市绿色建筑三年行动计划

青岛市绿色建筑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为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核心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以下简称“四节一环保”),精髓是因地制宜。 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推广绿色建筑,做好“四节一环保”工作,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容,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青岛特色,把生态文明融入城乡建设的全过程,紧紧抓住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树立全寿命周期理念,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改善建筑舒适性,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推广、建设运营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加快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1.转变理念,率先发展。树立建筑全寿命周期理念,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效益,选择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和技术措施,有条件的区域和项目积极探索建设高标准、合理投入、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的绿色建筑。 2.全域统筹,因地制宜。坚持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同时,要结合各区域实际条件,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合理规划、积极有序地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3.示范先行,全面推进。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绿色生态示范社区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重点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城区危旧房改造、新型农村社区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城乡建筑绿色发展。 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各类要素参与绿色建筑发展,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发

防城港项目投资计划书(规划设计)

防城港年产xx项目投资计划书 参考范文(下载可编辑)

报告说明— 防城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环北部湾城市群城市,是一 座滨海城市、边关城市、港口城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背 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海岸线580公里,陆地边界100.895公里,是北部湾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被誉为“西南门户、边陲明珠”,是中国氧都、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白鹭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广西第二大侨乡。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3月,当时作为援 越抗美海上隐蔽运输航线的主要起运港来建设,被称为“海上胡志明小道”的起点。防城港是中国的深水良港,是中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中国 西部地区第一大港,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门户,是链接中国——东盟、服务西部的物流大平台。1984年5月被列为中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1985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区,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防 城港市。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防城港市拥有沿边金融 综合改革试验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 经济合作区、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5个国家级改革创 新平台,是国家战略聚集区和先行先试特区。2016年5月,防城港还被列 为我国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之一,防城港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

香薰精油是从具有香味的植物中,萃取出的植物精华,也就是常说的 植物荷尔蒙。近代欧洲发展出的香薰疗法是利用香薰精油呵护身心的方法。萃取植物之精华的香薰精油不仅具有特殊的香味,而且具有神奇的药效。 通过沐浴、按摩等方式可以平衡及舒缓身体和精神。香薰精油具有完全的 挥发性,能完全溶于酒精和油。对皮肤有很好的渗透性,易于被皮肤吸收。对人体产生间接性的促进、提升,改善人体本身正向功能的加强。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6897.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709.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78%;流动资金1187.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22%。 达产年营业收入9624.00万元,总成本费用7333.63万元,税金及附 加114.16万元,利润总额2290.37万元,利税总额2720.44万元,税后净 利润1717.7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002.6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3.21%,投资利税率39.44%,投资回报率24.90%,全部投资回收期5.52年,提供就业职位164个。

山东半岛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 半岛城市群规划方案出台目标: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半岛城市群规划呼之欲出济南青岛将成为区域双中心·龙头高昂群雄并起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解析(下) ·培植高标号产业 集群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解析(上)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出台誓做经济增长第3极·[半岛]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实现了山东近七成的国税收入·创新春潮涌半岛山东省半岛城市群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滨州欲加盟山东半岛城市群目标:扩大半岛城市群腹地·半岛城市群聚六成投资山东成重要制造基地·个性就是生命力--建半岛城市群就应有一些个性鲜明城市·半岛城市群人 才联盟逐渐浮出水面人才一体化来日可期·半岛城市群副中心--烟台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角色·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话题:环境硬优势与“人和”软力量·[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年内启动将组 合1+7都市圈·城市群与凹陷带:县级市--半岛城市群峰的隆起带·[济宁]三个层次两条主线鲁西南济宁都市圈呼之欲出·山东规划鲁西南济宁都市圈济宁徐州争做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一核两心壮 大优势集群鲁西南打造济宁都市圈·济宁都市圈大盘敲定以济宁为核心菏泽枣庄为区域中心 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由北京大学和省建设厅联合编制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5月12日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待省政府正式批准后正式实施。 战略定位为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肩的增长极。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辖区及邹平县,规划区土地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共有8个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22个县级市,600个建制镇。将邹平纳入规划区域,主要考虑到邹平虽然在行政上隶属滨州,但因黄河的阻隔,与同在黄河一侧的济南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 规划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半岛城市群是以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青岛为龙头,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向型城市功能整体发展的城市密集区域,是全球城市体系和全球产品生产服务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圈内,是环黄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造业生产服务中心,构筑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跨国城市走廊,推动“鲁日韩黄海地区成长三角”形成。在全国范围内,是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与珠三角、长三角比肩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增长极之一,与京津唐、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圈的领头军。 空间结构为六级节点和三个城市联合区。规划提出半岛城市群按六个核心城市节点发展。其中前三个分别是以青岛为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以青岛、济南为区域双中心城市,以烟台为区域副中心,促使烟台与济南、青岛分别成为区域东、南、西部子区域的核心城市。后三个节点是:以淄博、潍坊、东营、日照、威海为城市区中心城市;以章丘、青州、寿光、高密、龙口、荣成、乳山等为城市区副中心城市;以邹平、济阳、桓台、广饶、昌乐、昌邑、安丘、胶州、胶南、诸城、平度、莱西、莱州、招远、莱阳、文登、利津、垦利、莒县等为城市区优先发展城市。在空

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理区位

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理区位:孕育广阔发展空间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发现,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砂矿等六种资源对沿海各省市进行丰度指数评价,山东位居第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2010年12月21日11时,4辆满载蔬菜和电子元件的集装箱货车驶入停靠在威海口岸的中韩货轮,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正式开通,这是我国首次尝试通过渡轮将两国间 的道路运输衔接起来,相当于把高速公路架设在海上。 近年来,借助绝佳的地理区位优势,山东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海关统计数字显示,去年1至11月份,山东省进出口总值达1705亿美元,较前年同期增长36.6%,超过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值300多亿美元。特别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食品加工、海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产业国际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海洋经济国际合作与对外开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发现,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山东半岛与多个经济圈、都市圈联系密切,本身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圈层中心,是中国北部延伸至太平洋进而通向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南接长三角地区, 北临京津冀都市圈,区位条件非常优越。 根据最新统计,山东省海岸线长约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1/6,沿岸分布200多个海湾,以半封闭型居多,其中大于1平方公里以上的海湾约49处,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优质沙滩资源居全国前列。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约320个,其岛陆面积约111平方公里,岛岸线长约561公里,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山东省海洋空间资源类型齐全,海域总面积约15.9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基本相当,辽阔的蓝色国土必将为山东经济 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山东半岛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台风登陆概率低。近岸海域以清洁、较清洁海区为主,水动力条件较好,自净能力较强。全省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能够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近年来,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全国海洋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砂矿等六种资源对沿海各省市进行丰度指数评价,山东位居第一。其中山东半岛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青岛港码头岸线全长3420米,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日照可供建港的海域达20多海里,湾阔

房地产项目营销计划思路

通过近期对营销工作的梳理,形成以下待完善的营销计划思路,感受及待完善的地方如下: 1:对项目周边区域(地理、周边配套项目等)仅停留在浅显认知,后续需实地摸排了解。 2:对周边房产项目沟通互动不够,对市场、价格的变化不能及时掌控,后续要建立周边销售圈子,顺畅沟通。 3:“激励政策”或提成方案原则上青岛差不多,有的折扣让利等权限政策个别在公司层面,下一步了解区域内项目“游戏规则” 4:与该区域二手房公司如21世纪、科威的业内人士尚未建立顺畅联系,需尽快互动以拓宽思路。 5:整体区域内人脉圈的建立与互动亟需加强与巩固。

营销计划思路(待完善) 大篇幅的宏观市场分析、客户群分析不在此体现,以下旨在对项目概况及推广渠道具体的信息描述。 1:区域城市规划 项目所在地是青岛蓝色硅谷中心区。此区是青岛市委、市政府着眼未来发展,突出发挥青岛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核心作用而设立的新区,对于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意义重大。核心区位于崂山北麓,黄海之滨,鳌山湾畔,自然环境较好。蓝色硅谷核心区交通便利,靠近青岛流亭国际机场,邻近青威高速和青龙高速。硅谷区将要打造十余个海洋科研中心,在R1轻轨摩天三五站将建造摩天三五MALL,吃喝玩乐购一体并有酒店、写字楼等设施,并有配套的大学、中学及幼儿园等。此外,区内将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蓝色硅谷研究院、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船重工七二五所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等,其中“蛟龙号”潜水器停靠在深海基地。蓝色硅谷区建成后将是周围的新兴经济中心。 2:地理位置:项目紧靠鹤山东路、滨海大道及规划路。项目西侧的轻轨R1线(即地铁11号线)将于2017年建成通车(项目紧邻规划中的大任河站及摩天三五站),全程仅需40分钟。临近青龙高速和青威高速,距离流亭国际机场15公里左右,距离青岛港40公里左右。形成了较为便利的交通网络。 3:周边市政配套设施调查 A:教育配套—一体化优质教育 幼儿园:山大附属幼儿园 小学:山大附属小学、青岛嘉峪关小学分校(将落户温泉镇) 中学:山大附属中学、青岛十九中 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哈工大、四川大学、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附属小学及幼儿园项目项目选址东至莱青东路,西至莱青路,北至山大北路,计划总投资1.55亿元,总用地面积约500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18万平方米。附属小学办学规模为36班,附属幼儿园办学规模为15班,项目计划于2016年9月竣工验收。山东大学附属小学及幼儿园由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投资建设、山东大学运行管理。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亿元,总用地面积约为100000平方米(约160亩),总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初中部36班,高中部48班,项目计划2017年8月竣工验收。 其中,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及青岛十九中都于今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青岛十九中首次对即墨应届毕业生进行招生活动。------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规划用地3000亩,一期工程今年启用之后,可满足10000名学生和2000名教职工学习、生活和教学科研的需求,除了6个学院从济南整体搬迁至青岛外,青岛校区还将新建海洋学院、财富管理学院和德国学院三个学

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由于我国城市群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还不太成熟,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个方面。 1.中心城市功能偏弱 一个城市群的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增长极。也就是说,城市群的成长,主要靠中心城市的主导和带动。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的核心与支柱,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城市群的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群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心城市创新发展的能力较弱,经济实力有限,主导城市群发展的动力不足。尤其是中西部省区城市群,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中心城市难以成为带动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源。例如,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南宁,中原城市群中的郑州,关中城市群中的西安,等等,都存在着自身能力有限的问题。事实上,许多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不是靠自身的力量来拉动城市群的成长,而是反过来由城市群支撑和推动着自己的发展(主要是借助于行政的力量)。这就严重制约了城市群整体的发展。 2.城市群结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城市群功能结构正在发育过程中,还不完善。一个成熟的城市群,支柱城市(包括中心城市)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且这些支柱城市之间还要形成稳固和强大的功能结构(密切的分工与合作关系)。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群在这方面非常欠缺。尤其是作为城市群主体的省区城市群,普遍缺少可与省会城市比肩的大城市,因而城市群大都是简单的单极结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群”体结构。例如,武汉城市圈中的中心城市武汉,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60亿元,占城市群全部生产总值的56%,是典型的单极结构。又如,成渝城市群1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除了重庆、成都两大城市外,其余大多是中等城市,而重庆、成都作为中心城市却分居两端,东西相距350公里以上,中间就缺少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大城市来完善这一地域结构。再如,北部湾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分别是南宁和合肥)偏居于一端,远离城市群主体,在地域结构上也不合理。 3.城市群产业同构严重 一个城市群要想立足于市场,群内各主要城市之间必须在产业上建立起结构性的分工与合作关系。这既是城市群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难点。我国城市群当前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各城市在产业上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同构现象普遍而严重。例如,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间的产业同构率均在65%以上,尤其是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的趋同率更高达70%。这一方面会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常常导致相互间的竞争大于合作,摩擦多于融合,不仅削弱了城市自身的竞争能力,也制约了城市群整体的发展。 4.行政色彩浓厚

蓝色经济区

如果你是烟台市市长如何理建设蓝色经济区 1》以科技资源配置与开发助推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 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问题探讨 1、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给烟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烟台市必须找准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烟台蓝色 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重点。文章最后阐述了打造烟台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思路。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重要城市,烟台市在新的历史机 遇和挑战面前,如何进行科学定位,拟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积 极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自身发展,提升城市层次,增 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和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 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烟台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对烟台市发展的影响 (一)烟台市的机遇 1.为烟台市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 蓝色经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模式,鲜明特征是创新、 科技、开放、生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要求烟台市转 变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由陆地向海洋扩展,从近海向深海 延伸,注重生态环境,实现海洋开发和保护并重,沿海和内陆发 展同步,国内和国外双向开放,各方面、各领域统筹兼顾,在海 陆统筹协调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产业 统筹协调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这为烟台市的发展带来了新 的机遇。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烟台市的发展更新思路,转变观 念,解放思想,扩大开放。 2.为烟台市纳入国家战略,增强区域竞争力带来了机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若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 分的烟台市,亦将进入国家决策层面,有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科技创新、海陆统筹以及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享受先行 先试政策,得到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烟台临海县市区战占省的近三 分之一,海域陆域广阔,开发潜力巨大,是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 的主阵地,将迎来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和山东 省的政策优势,放大自身的区位效应,拓展城市的腹地和开放空间, 城市的发展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城市和区域发展将面临 更大的空间,地位进一步提高,功能进一步强化,在山东省和环 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内的区域竞争力也将显著增强。 3.为烟台市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南北沿海产业带 (经济带)提供了机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 海洋能源矿产、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海洋文化旅游、 海洋工程建筑、海洋生态环保等产业领域,目前烟台市在这些领域 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产业优势或较为突出的发展潜力,部分优势产业 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产业集群。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进一步优

蓝谷简介

青岛蓝色硅谷简介 一、区位概况: 青岛蓝谷位于崂山北麓、黄海之滨、鳌山湾畔,包括鳌山卫、温泉两个街道办事处,规划总面积44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1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5平方公里,辖116个村庄、10.29万人。 2012年1月31日,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工委、管委正式成立,青岛蓝谷规划建设全面启动。紧紧围绕“中国青岛蓝谷,海洋科技新城”的发展定位,突出科技孵化和创新驱动功能,规划建设科研、教育、居住深度融合的5个新镇,集中布局海洋科研、教育、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重大平台项目,加快海洋高科技研发、高科技人才、高科技产业和服务机构集聚,大幅提高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能力,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成果孵化和交易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蓝色教育文化和人才集聚中心、蓝色旅游和健康养生中心,成为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成为链接全球海洋科研资源的创新平台。 按照职住平衡、低碳节约的理念,坚持城市结构与生态结构、自然地形相融合,以生态廊道、山体河流分割新城片区,统筹考虑基础设施配套、产业结构布局、生态环境营造、自然地形地貌等要素,规划总人口70万人,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突出资源向海洋科研优先配置原则,确保科研人员占比不低于40%,科研用房、人才公寓及公共配套占比不低于60%,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占比不低于40%。努力将青岛蓝谷建成一座汇聚世界先进规划理念、顶尖设计水平的滨海生态新城,一座高端海洋科研机构聚集、精英人才荟萃的海洋科技新城,一座功能完善、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幸福新城。 (一)区位优势 自然优势。青岛蓝谷位于崂山北麓、黄海之滨、鳌山湾畔,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域内山、谷、湾、海、岛自然交替,拥有国内仅有、分布面积达7.2平方公里的海水溴盐温泉,森林覆盖率达56%,生态优势明显。 (二)交通优势 青岛地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和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烟威青综合发展带的核心位置,青岛蓝谷和周边形成了包括滨海大道、青威高速、青龙高速、青岛蓝谷城际铁路、青岛国际机场和青岛港等在内完善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 (三)科研优势 青岛素以海洋科技城著称,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28家国家级涉海科研机构,拥有占全国30%的高级海洋专业人才、占全国70%的涉海领域两院院士,承担着全国50%以上的国家级海洋科研项目,全国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均起源于青岛,完成7000米级海试的“蛟龙”号也常驻青岛蓝谷,青岛已经形成较为雄厚的海洋科研基础和实力。(四)五大中心 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世界眼光谋划蓝谷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以国际标准提升蓝谷建设水平和发展水平,发挥本土优势凝聚各方资源,努力将青岛蓝谷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成果孵化和交易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蓝色教育文化和人才集聚中心、蓝色旅游和健康养生中心”。 1、海洋科技研发中心 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加快涉海科研机构、大院大所、社会化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开展海洋科学探索、涉海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提高我国海洋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成为我国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2、海洋成果孵化和交易中心

蓝色硅谷滨海景观整治工程

蓝色硅谷滨海景观整治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 2015年5月

目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1) 1.1 项目名称 (1) 1.2 项目性质 (1) 1.3 地理位置 (1) 1.4 建设内容及规模 (2) 1.5 项目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2) 1.6 施工期污染因素分析 (5) 1.7 营运期污染因素分析 (6) 1.8 工程各阶段非污染因素分析 (7) 2 项目所在海域环境状况概述 (13) 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 (13) 2.2 建设项目所在地海洋环境现状 (14) 3项目对环境、资源、海域功能和其他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 (16) 3.1 海洋水动力 (16) 3.2冲淤环境影响 (16) 3.3工程施工期悬浮泥沙对水质环境的影响 (16) 3.4海洋生态影响分析 (17) 3.5其他环境影响分析 (18) 3.6环境敏感目标影响分析 (19) 4 主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21) 4.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21) 4.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3) 5 评价总结论 (25) 5.1 项目概况 (25) 5.2 环境质量现状 (25) 5.3 环境影响评价 (25) 5.4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26) 5.5 公众参与 (26) 5.6 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结论 (27)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蓝色硅谷滨海景观整治工程。 1.2 项目性质 新建工程。 1.3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青岛市蓝色硅谷中央商务区,南至山大北路、北至沙滩一路、西至山大东路、东至鳌山湾,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6°22'01"~36°23'10",东经120°41'08"~120°41'29"。,行政隶属青岛即墨市。具体位置见图1.1-1。 图1.1-1 项目地理位置图

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考试100分参考答案教学文稿

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考试100分参考答案

第1题、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 )合作。(单选题)(分值:2) A. A.澳珠 B. B.粤港 C. C.港澳 D. D.粤澳 第2题、在珠三角九市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孵化器,为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便利条件。(单选题)(分值:2) A. A.传统企业 B. B.创新企业 C. C.科技企业 D. D.高新企业 第3题、到(),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单选题)(分值:2) A. A.2035年 B. B.2030年 C. C.2040年 D. D.2045年 第4题、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体系。(单选题)(分值:2) A. A.地方协作 B. B.地方合作 C. C.产业合作 D. D.产业协作 第5题、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大湾区廉政机制协同,打造优质高效廉洁政府,提升政府()和群众获得感。(单选 题)(分值:2) A. A.行政功能 B. B.行政效率 C. C.服务效率 D. D.服务功能

第6题、建立以企业为()、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单选题)(分值:2) A. A.主体 B. B.依托 C. C.支撑 D. D.载体 第7题、完善大湾区至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的交通网络,深化区域合作,有序发展()。(单选题)(分值:2) A. A.“机场经济” B. B.“海陆经济” C. C.“飞地经济” D. D.“交通经济” 第8题、深化粤港澳合作,进一步优化珠三角九市投资和营商环境,提升大湾区()一体化水平。(单选题)(分值:2) A. A.服务 B. B.行政 C. C.市场 D. D.经济 第9题、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单选题)(分值:2) A. A.环保湾区 B. B.绿色湾区 C. C.生态湾区 D. D.美丽湾区 第10题、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展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单选题)(分值:2) A. A.健康产业 B. B.生命产业 C. C.养生产业 D. D.医疗产业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科学指导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带动山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据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法规政策,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所指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八个设区城市和邹平县(行政区划属滨州市),面积约7.3万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06年—2020年,有关重大行动计划安排在近期(2006年—2010年)开展,对远景发展进行了展望。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3、山东省及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4、《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1996年—2010年)》 5、国家、山东省和各地其他相关规划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定位 第五条发展总目标

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产业、土地等要素的合理布局和统筹安排,以青岛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立足东亚,面向世界,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成为山东省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区域综合竞争力强大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区和城市空间联系密集区,全国乃至环黄海经济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基地之一,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带动全省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六条发展分目标 1、立足东亚,接轨国际的开放地域 青岛要率先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中国参与环黄海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头军之一,东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 2、带动山东辐射中西部的强势龙头 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发达的制造业生产体系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打通和中西部的联系,成为我国又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进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门户。 3、空间优化,分工有序的都市连绵区 依托胶济-蓝烟铁路、沿海铁路等主要发展轴线,选择有利区位强化大中城市,发展小城镇,鼓励生产要素沿综合交通走廊集聚,强化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加强与外部区域的社会经济联系,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开放活力、协调发展的都市连绵区。 4、人地和谐,适宜居住的城市群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城镇产业改造,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资源再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城市间以生态绿地为主体,城市中以绿地公园为核心的城市群绿色空间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群体。 5、城乡一体,文明富足,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区域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姜秉国 韩立民 摘要: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应立足于山东半岛地区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等基础条件,实现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从宏观上要科学规划,协调发展;从中观上要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项目带动;从微观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功能。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统筹;海洋高技术产业集聚区 2009年4月21日至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随后,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山东省沿海7市也纷纷展开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研究和规划,旨在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整体部署。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热潮,从经济学理论出发,科学界定蓝色经济区,对山东蓝色经济区建设进行理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试图在界定蓝色经济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基础条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论证。 一、蓝色经济区的内涵 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门化与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由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群)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所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①。经济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分工进行有效整合的结果。经济区建设既涉及地理环境因素,也涉及经济科技和历史文化因素,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岸线和海域)、气候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共同决定的,是一个涵盖自然环境、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 习惯上,人们把海洋经济称之为蓝色经济,海洋产业称之为蓝色产业。但是,我们认为,蓝色经济比海洋经济的概念更大,内涵更丰富,它应该是直接开发、利用、保护海洋以及依托海洋所进行得经济活动的综 收稿日期:20090622 作者简介:姜秉国,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青岛266071);韩立民,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发展中心研究员(青岛266003)。 ① 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三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差异研究 王琦琦 (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2011级本科20112613935) 摘要:青岛、烟台两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旨在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史、领导政策等方向分析其差异所在,具体从工商业、交通、旅游、城市产业集群、市民的开放性、城市包容度等思考。确定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根据已有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比较城市间各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关键词: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史,发展战略, 青岛、烟台同处齐鲁大地,均为港口城市,是山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门户。但在城市发展上烟台的却不敌青岛,青岛有诸如海尔青啤等国际化大品牌,并形成产业集群;但烟台却没有,过分注重引进外资,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没有形成凝聚力。但烟台的农村城镇化做得很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我们要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各个方面对其城市发展差异进行研究。1 1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过程和现状概述 1.1 青岛、烟台的区位条件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千米,辖六区四市,人口766.36万。全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50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在经济方面,青岛逐步形成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和奥运城市的鲜明特色。近年来,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生态内容解读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生态内容解读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生态内容解读2017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除了“开放”外,“绿色”成了整个规划篇章的另一重要关键词,贯穿区域内城市规划、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同城一体化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优良的生 态环境是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把保住一泓清水作 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红线,坚持陆海联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共同打造蓝色生态湾区。 思考:如何建设北部湾生态城市群 由于环境与生态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化建设模式逐渐受到全球关注。空气和水的质量下降、绿地减少、自然资 源枯竭、能源紧张和废弃物排放,以及对稀缺、拥挤的城市空间的 激烈竞争等种种迹象表明,环境退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瓶颈。 围绕提高承载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首先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下工夫。一方面,全力提高区域投资强度,特别是以生态为核心 的区域。另一方面,要依托生态海湾,统一规划,群外建设生态屏障,群内打造生态廊道,强力保护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系统等生态敏 感地区,层层递进、重点管控,确保近岸海域水质整体上达到Ⅱ类 标准以上,构筑陆海一体生态安全格局,建好蓝色生态湾区。同时,启动城市艺术美化工程,打造具有鲜明风格的城市景观天际线,形 成现代、大气、高雅、简约的城市审美效果。 北部湾作为后发展地区,面临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走城市群发展生态化道路是化解发展难题、实现新跨越的正 确选择。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建设既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城市发展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实施建设生态北 部湾战略,又要通过区域协调与发展,使北部湾区域形成一个空间

山东半岛经济word版

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在何方 在山东半岛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黄河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在何方?这便是一下我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随着长三角和珠三角境界迅速崛起,南北经济澄城县明显的梯次差距,京津唐城市带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爆发出强劲的增长活力,山东半岛面临着南北挤压的巨大压力。 一、从综合经济实力看,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有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社会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2002年,长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8.7%、19.2%、28.3%和33.2%。珠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9.1%、34.6%和27.1%。相比而言,2002年,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8%、4.0%、5.8%和9.6%。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对全国的贡献,山东半岛城市群都有较大差距。 ---经济区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 (亿元)(亿元)(亿美元)(亿美元) ----------------------------------------------------------------------- 半岛城市群 7013 341 188 53 长三角 19101 1640 920 182.8 珠三角 9419 773 1125 149 ----------------------------------------------------------------------- 二、从产业结构看,山东半岛8市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2002年,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二产所占比重与全国基本持平;三产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15个城市中,上海、南京、舟山的产业结构呈三、二、一格局,其中上海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高达51%。其余城市三次产业比重均呈二、三、一格局分布,苏州、绍兴两市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8.2%和57.6%。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二产所占比重与全国持平;三产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相比而言,山东半岛8市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二产所占比重与全国基本持平;三产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8市中,济南内产业构成呈三、二、一格局,第三产业比重达到了50%,其余7个城市三次产业比重均呈二、三、一格局分布,其中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第二产业都在一半以上。山东半岛8市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相似,但山东半岛经济农业比重依然偏大,第三产业发展尚不完善。 经济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半岛城市群 10.8 51.8 37.4 长三角 5.9 51.8 42.3 珠三角 4.9 51.7 45.3---- 三、从人均GDP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多数城市处于工业化中、高级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曾运用多国模型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均GDP在1200—24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人均GDP在2400—48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人均GDP在4800—90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1998年标准)。按现行汇率计算,2002年,上海、无锡、苏州人均GDP均已超过4000美元,上海达到4900多美元,南通、扬州、泰州、湖州、舟山在1000—2000美元,其他城市都在2000—4000美元之间。2002年,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东莞市和惠州市区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中山、佛山等城市都在3000—4000美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